医院副主任药师工作总结范例6篇

医院副主任药师工作总结

医院副主任药师工作总结范文1

记者在签到席陆续看到:全国人大常委、卫生部原副部长、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该刊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王陇德,卫生部原副部长、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会长、该刊顾问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彭玉,全国政协科教卫文体委员会办公室原局长贺乃新,原国家医药管理局局长、中国医药质量管理协会会长、国务院参事张鹤镛,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原副局长、中国执业药师协会会长张文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原副局长、中国中药协会会长房书亭,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原副局长、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于生龙,北京中医药大学原校长、中国中医药国际合作中心主任龙致贤,卫生部药物政策与基本药物制度司司长郑宏,卫生部新闻办公室主任宋树立,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青,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报刊司综合处处长董毅敏,北京市新闻出版局报刊处处长喻萍等3位该局领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传统医药国际交流中心主任沈毓龙,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主任王北婴,中国科学院院士、首都医科大学血管研究所所长汪忠镐,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副秘书长张胜林,中华预防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蔡纪明,中国医院协会常务副会长潘学田,卫生部规财司原司长、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赵自林,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理事长宗淑杰,中华护理学会理事长李秀华,吴阶平医学基金会副理事长肖梓仁,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秘书长穆大伟,中日医学科技交流协会秘书长邹长征和来自国家相关机构的领导、科研院所的领导、专家、学者,以及驻京新闻媒体记者150余人陆续来到会议现场,出席了当天召开的创刊庆典暨新闻会。

上午11时,《中国医药科学》杂志创刊庆典暨新闻会隆重开幕!本次活动由主办单位之一的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副会长方俊主持,该会会长赵同彬致欢迎辞。接着,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报刊司综合处处长董毅敏向到场嘉宾宣读了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同意创办《中国医药科学》杂志的“新出审字[2010]686号”批复文件。随后,董处长对办好该刊作了明确要求。

董毅敏处长讲完话后,在热烈的掌声中,《中国医药科学》杂志社社长、总编詹洪春走上发言席,向所有来宾介绍了该刊前期创办工作和其他相关情况。他说:本刊的创办,得到了业务主管部门、主办单位和各级领导、业界专家的高度重视和鼎力支持。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桑国卫亲笔题写了刊名;第八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名誉会长何鲁丽为本刊写了“办好中国医药科学杂志,促进医药科技创新与交流”的题词;在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关怀和支持下,建立了由桑国卫副委员长出任名誉主任,王陇德院士出任主任委员,50多位国家和省级医药卫生主管部门、专业学(协)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领导和30 多位德高望重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首届国医大师出任副主任委员、委员的顾问委员会;同时建立了由1000多位医药科研、医药教育、临床医护等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和中青年专家出任本刊编委、审稿专家的编审队伍;还聘任了胡大一等近20位各个学科的学科带头人为本刊栏目主编。他们对刊物的诞生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和帮助,付出了极大的热情和努力。随后,詹洪春说:“借此机会,我谨代表《中国医药科学》杂志社全体员工,向所有给予我们热情支持和无私帮助的单位、领导和专家、学者致以最诚挚的感谢!”热烈的掌声过后,詹社长详细介绍了该刊的办刊宗旨和方向。

接下来,国家卫生部新闻办公室主任宋树立代表主管单位对该刊的成功创办寄予了真诚的祝贺并对该刊的工作人员提出了政治、业务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并寄予了殷切的希望。

在礼花、音乐和掌声中,这次活动达到了最高潮!该刊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王陇德、副主任委员彭玉走上主席台,为《中国医药科学》杂志社揭牌!在所有人热烈的掌声祝福中,《中国医药科学》杂志社的未来,由此启开起步、发展,并走向美好明天的帷幕!

揭牌仪式结束后,王陇德、彭玉又与赵同彬、詹洪春一起,为杂志顾问代表肖梓仁、李青、范金财、刘迎龙、马建民、王建东等顾问代表、栏目主编代表、编委代表、审稿专家代表分别颁发聘书。

医院副主任药师工作总结范文2

治肝病,既辨病又辨证

中医虽然强调“辨证论治”,但并非不重视“病”。中医将慢性肝病表述为黄疸、胁痛、积聚、鼓胀等不同病名,认为每一种疾病都存在其发生、发展的特定规律,并且这种认识随着借鉴融合不同时代的科学理论技术而逐渐发展完善。中医治疗慢性肝病既要“辨证”(重视同一疾病不同患者的个体差异),也要“辨病”(重视疾病的共性特点),治疗上也就需要“共性治疗”与“个性治疗”相结合。

中西医联用,优势互补

中西医各有特点与所长,将二者优化组合,可达到优势互补、提高疗效的作用。事实上,中西药物或中西医治疗方法的联合应用目前已十分普遍。例如,对于慢性乙型肝炎与肝硬化,虽然核苷(酸)类似物与α干扰素有良好的抑制乙肝病毒复制的作用,但存在HBeAg(乙肝病毒e抗原)血清转化率低、乙肝病毒容易变异耐药等局限。近年有观察发现,健脾补肾中药可以提高HBeAg血清转化率、降低耐药风险。中医药虽然缺乏直接的抗乙肝病毒作用,但是其抗肝纤维化、抗炎保肝与机体免疫调节优势明显。因此,治疗慢性乙肝及肝硬化,常常在抗乙肝病毒的基础上,用中成药或辨证汤剂,从单纯抗病毒转为“抗病毒与抗肝纤维化”双抗联合,可以促进肝组织病理学改善,阻止或延缓疾病的进展。此外,在肝硬化失代偿期,采用益气活血等的中药治疗,可以明显改善腹水等症状,改善肝功能。

合理使用中药,防止滥用

据不完全资料分析,中药所致的肝损伤占临床药物性肝损伤的4.8%~32%,说明中药可导致明显的肝毒性。因此,盲目认为中草药是天然药物、无副作用的观点显然是错误的。

引起肝毒性的中药较多,如黄药子、千里光、菊三七、苍耳子、何首乌、雷公藤、艾叶、四季青、地榆、丁香、天花粉、海藻、斑蝥、川楝子、贯众、五倍子、白芨、防己、青黛、诃子、石榴皮、肉豆蔻、苍术、合欢皮等。其中,川楝子、苍术等为肝病的常用药物。中药之所以发生肝毒性,除了中药本身含有毒性成分(如毒蛋白等)外,更多的是与药物使用有关。

首先是加工炮制 比如,生川乌所含的乌头碱,毒性很大,经炮制后变为乌头次碱,毒性小,进一步炮制生成乌头原碱,毒性很小或无毒,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其次是药物配伍 中药组方理论中,很早即有“十八反”“十九畏”,说明中药配伍使用既可增效,也可增毒。如贝母与制半夏、人参与玉灵脂等,单用均无毒,若两相配伍,可能产生毒性。川楝子单用有毒,但是与生地、麦冬等养阴药物配伍(如组成“一贯煎”)后,毒性很小,而疏肝理气、滋养肝阴的作用明显。

第三是药物用量与疗程 长期、大剂量应用,可能会从量变到质变,使药效变为毒性。如人参用量过大,会造成阳亢,亦可“中毒”。大黄本无毒,若使用过久,则会导致阴盛阳虚。

第四是个体体质 相同中药,对大多数人是良药,对少数人则可能是毒药,多与个体易感基因或代谢特异质有关。

中药治疗肝病需要遵循中医药理论,采用合理炮制的药材或规范生产的中成药,针对证型,合理组方或选择成药。合理使用中医药,可以达到规避与减轻肝毒性,治疗与减轻慢性肝脏疾病的综合效应。

专家简介

范建高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消化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医学会肝病分会主任委员,《实用肝脏病杂志》总编辑,中国医师协会脂肪肝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擅长疑难肝胆内科疾病和炎症性肠病的诊治,在肝炎原因待查和脂肪肝的诊断方面造诣颇深。

专家简介

汪余勤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擅长各种慢性肝病、胃食管反流病、幽门螺杆菌感染、疑难胆胰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内镜诊断与治疗,以及胆总管结石的微创手术、胰胆管支架植入术等。

专家简介

茅益民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教授,上海市脂肪性肝病诊治研究中心副主任,仁济医院国家药物临床研究机构副主任,中华医学会肝病学会委员,中国医师学会脂肪肝专家委员会(筹)副主任委员,中华肝病学会药物性肝病学组委员兼秘书、脂肪肝学组委员兼秘书,上海肝病学会副主任委员。

医院副主任药师工作总结范文3

【关键词】药事管理工作;组织体系;规章制度

药事管理工作是指为了保证公民用药安全、有效、经济、合理、方便、及时、有宏观上国家依照宪法通过立法,政府依法通过施行相关法律、制定并施行相关法规、规章、以及在微观上药事组织依法通过施行相关的管理措施,对药事活动施行必要的管理,其中也包括职业道德范畴的自律性管理。药事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社会现实意义。特别是在我国医疗体制改革进入攻坚发展阶段的今天,加强医院的药事管理工作,可有效抑制临床药物滥用等违规现象,确保患者用药安全。现将我院开展药事管理工作以来的工作经验总结如下。

1 药事管理工作概述

药事管理工作分为宏观药事管理和微观药事管理工作,药事管理工作涉及药品监督管理、基本药物管理、药品储备管理、药品价格管理等诸多领域。而医院药事管理工作重点在于日常工作监管和用药服务环节。药事管理工作人员主要负责对药品的采购、保管、养护、请领、调配使用等,加强药品的日常管理,确保药品质量。应用药物经济学原理加强采用和用药核算,根据药物经济学原理优化用药和治疗方案在药品药价虚高的今天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1]。我国目前处于医疗体制改革的攻坚阶段,还存在“以药养医”的不合理现象,所以加强药事管理在纠正不合理用药、抑制临床过度治理行为、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吴淑霞[2]研究认为,正确发挥药师作用,可将临床用药行为从单一决策转变为双决策,有利于杜绝和纠正药物滥用行为。

2 药学服务及临床合理用药

2.1 门诊药学服务 门诊药房是面向患者提供药学服务的重要场所和平台,而不仅仅局限于审方发药。药学管理和服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必须克服传统以临床医师为主的传统观念,积极发挥药事管理人员的专业优势,对医师处方进行核查,纠正不合理用药行为,确保患者用药安全。同时为门诊患者提供用药咨询服务,告知患者用药时的注意事项,解决门诊患者用药服务缺位问题,确保患者正确使用处方所开具药物,并进行后期随访追踪,监测药物副反应。

2.2 开展病历用药调查分析 目前,住院患者治疗中存在的过度治疗行为,是我国临床药物滥用的重点领域,而这一问题在世界各国中均有不同程度存在。因此必须对住院患者病例用药情况进行有效监管,及时纠正不合理用药行为,并进行后期监督。临床药物滥用不单纯是经济问题,其对社会的远期危害作用超乎想象[3]。近期临床“超级细菌”的出现,就是临床滥用抗生素,直接导致多重细菌耐药的出现,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必须对住院患者进行同步性病例分析和回顾性病例分析相结合的监管方式进行监管。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降低或者杜绝因不合理利益驱动问题导致的药物滥用。

2.3 开展处方分析 处方是医疗和药剂调配的重要书面文件,具有重要的技术、经济以及法律意义,是医师进行疾病治疗的重要载体。所以,加强处方分析和后期跟踪管理,可及时发现不合理用药问题,并进行纠正。此外,开展处方分析也是药事工作的重要前提,发挥药事管理工作积极作用的重要方式。有助于药师克服传统观念束缚,积极发挥专业优势,开展药物服务工作。在多数西方国家,在临床工作中,药师与医师扮演者同等重要的角色,药师地位高于国内,便于药师开展工作。而在我国,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药师地位相对较低,甚至处于从属地位,抑制了药师职业作用的发挥,成为导致我国临床滥用药物结合过度治疗行为的一个重要原因[4]。

3 麻醉性镇痛药的管理

3.1 物管理一直是药物管理工作中的重点物成瘾性问题的存在是临床进行重点监管的重要依据,因为满足药物滥用必然导致患者成瘾,不仅危害患者健康,还会造成严重的社会不稳定因素,危害公共安全。我院药事管理工作严格按照卫生部相关规定进行,没有出现因品流失、患者严重成瘾等严重用药事故。

3.2 目前遇到的新问题 根据法规品注射剂仅限于医疗机构内使用,或者由医疗机构派医务人员出诊至患者家中使用。这一规定是目前基层医院在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难题。癌症患者,尤其是晚期癌症患者,更多选择在家注射价格低廉的吗啡或哌替啶,目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网络还不健全,要求患者一天数次往返医院或由医疗机构一天多次派医务人员出诊注射,这显然是不现实的,相关费用患者更是无法承担,而且在患者往返途中发生意外的风险也是困难之一[5]。

4 药品副反应(ADR)报告

药品副反应监测是药事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医院在药事委员会下设立ADR 监测领导小组,负责医院ADR 指导、培训、监督和管理工作。在临床各科室设立医生、护士各1名作为监测员,分别由科室的科主任、护士长担任,负责本科室的副反应申报工作;药剂科设1名副反应信息员,由主管药师担任,负责与临床科室联系,协助医生、护士发现、判断临床发现的ADR,并收集、分析、整理、汇总上报ADR 资料。

参 考 文 献

[1] 王昱娜.药物经济学在医院药事管理中的作用.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10,23(7):53-54.

[2] 吴淑霞.临床药学管理的研究.哈尔滨医药,2010,30(3):45.

[3] 王继红.基层医院药事管理的现状与对策.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8):133-134.

医院副主任药师工作总结范文4

上世纪70年代面世的西米替丁,带出了“替丁”家族,在抗击消化性溃疡方面立下了汗马功劳。随后诞生的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在抗击消化性溃疡上更是以“骁勇善战”而著称。

抑制胃酸分泌――

给消化性溃疡 “釜底抽薪”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消化内科教授 智发朝/钟长青

产生消化性溃疡病主要有两大病因,其一是因为胃、十二指肠内侵袭因子的增强;其二是保护胃、十二指肠黏膜能力的下降。胃酸增高又是导致胃肠侵袭因子增强的一个最重要因素,故以前有“无酸无溃疡”一说。而替丁类药物的作用就是抑制胃酸分泌,形象地说,等于是给消化性溃疡“釜底抽薪”。

所有的替丁类药物都属于H2受体拮抗剂。顾名思义,此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就是通过选择性竞争结合H2受体,抑制H2受体功能,从而使胃酸分泌减少,以达到治疗溃疡的目的。

【作用】服用替丁类药物后,可以清楚地发现,基础胃酸分泌及食物刺激后胃酸分泌都减少,尤其是夜间胃酸分泌也明显减少,使胃内pH值(酸碱度)上升至4左右。不仅胃酸分泌减少对溃疡的愈合有利,而且胃酸分泌减少后pH值上升,使胃蛋白酶的消化活性(侵袭因子增强的又一重要因素)明显减弱,这对溃疡的愈合也有好处。

【效果】大多数溃疡患者服药1周后,上腹痛等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十二指肠球部溃疡4周治疗愈合率约80%。

【结论】H2受体拮抗剂――替丁类药物能有效治疗消化性溃疡。

替丁类药物适合治疗哪些“胃病”

场景:某城市商业步行街

问题:你听说过雷尼替丁吗?你知道替丁是治什么病的吗?

张某(某大学机械工程系大三学生):听说过,治胃病的。(治什么胃病?)好像是不消化吧(笑)。

罗某(某厂退休职工):听说过,治胃炎的,效果很好。

夏某(某商场营业员):听说过,我父亲有这药,来治疗……胃溃疡,反正就是治疗胃痛的。

……

在我们做的初步调查中,除有20%的人对该药不知道外,其余知道的人中只有不到10%能准确地回答出“雷尼替丁是治疗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专门针对胃酸分泌过多的胃病”,而剩下的人中,60%其家中有消化性溃疡病患者或者自己就是溃疡病患者。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教授陈东风:

由于替丁类药物是相当安全的药物,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很低,价格又便宜,临床上使用非常广泛。但是,“胃病”只是一个很笼统的概念,有很多“胃病”是不能用替丁类药物治疗的。所以,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对其因使用不当出现的不良反应报道的逐渐增多,正确选择该类药物的临床适应症也就显得非常必要。

替丁类药物是一种抑制胃酸的药物,因此它只适用于治疗胃酸分泌增多所引起的疾病,如胃、十二指肠溃疡、糜烂性胃炎、一部分反流性食管炎。对那些与胃酸分泌增加无关的疾病如部分功能性消化不良、胆汁反流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胃癌、胃肠痉挛、胃肠道寄生虫病等皆无显著疗效。同时,由于替丁类药物抑制胃酸分泌的能力较质子泵抑制剂如洛赛克差,因此,它们一般用于症状轻、非急性期或维持治疗时,对那些有并发症如出血、梗阻的消化性溃疡病不宜作为首选。

替丁类药物是否需要长期服用

场景:某医院门诊大厅

问题:你听说过雷尼替丁等替丁类药物吗?你认为,它们是否需要长期服用?

谢某(民工):听说过。用不着吧,好了就不用(吃)了。

王某(退休干部):治溃疡的,我知道,要长期吃,一不吃,又要犯病。(试过吗?)哦,没有,听人说的(笑)。

……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消化内科教授 智发朝/钟长青:

生活中,很多人包括许多溃疡病患者对替丁类药物到底需要服用多长时间,并没有很准确的认识。临床上,我们经常看到有些患者服了1周左右,症状好转了,就自行停药,结果不到1年,“胃病”又犯了;还有些患者被反反复复折腾了几次后,就妄自断言:“替丁类药物不能停”,超长时间服用,结果出现严重的副作用。

消化性溃疡分为两种,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和胃溃疡。用替丁类药物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一般需4~8周,治疗4周后,溃疡的愈合率达80%左右;而胃溃疡一般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大,并且发生常因黏膜防御力低下为主,故治疗时间需8~12周。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教授陈东风:

很多溃疡病患者在使用替丁类药物1周左右,反酸、嗳气等溃疡病症状就会有所好转,但假如此时突然停药,胃酸分泌会很快恢复原来水平。有报道称,一年内消化性溃疡的复发率可高达55%~80%。因此,目前普遍主张患者采用递减法停药,如由每天2次改为每天1次,1周后再改为隔日1次,逐渐停药。同时,患者可根据症状的复发及具体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短程按需治疗,在1周内重新出现的症状经治疗如消失,则可突然停药,不致于因“反跳”使病程复发或加重。

浙江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内镜中心主任 杨建民:

溃疡病患者在使用替丁类药物时一方面要避免在治疗期“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做法,另一方面也要避免超量、超长时间,以及不合理联合用药。

分次服用,还是夜晚一次服用

替丁类药物服用方法:

在溃疡病的活动期,西米替丁,每次200毫克,每日3次,晚睡前加服400毫克;雷尼替丁,每次150毫克,每日2次,于清晨和晚睡前服用;法莫替丁,每次20毫克,每日2次,早晚餐后服用,或晚睡前1次服用40毫克。

浙江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内镜中心主任 杨建民:

研究发现,人体24小时胃酸分泌量约为150毫克当量,其中60%是在夜晚分泌的,特别是当人们入睡后,迷走神经活跃,促使胃酸大量分泌。如果夜晚胃酸分泌过量,易诱发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特别是十二指肠溃疡。白天的胃酸分泌量相对夜晚要少,加之一日三餐,食物对胃酸具有缓冲作用。有研究表明,普通混合饮食可使白天的胃酸被中和50%左右,如果是针对溃疡病的饮食(少量多餐、低脂、少刺激食物),则食物对胃酸的缓冲率更高。因此,夜晚单剂量服用抑酸作用强的替丁类药物就能有效抑制过多的胃酸分泌,保护胃及十二指肠黏膜免遭酸的损害,以防止溃疡发生及复发。而白天由于有食物对酸的缓冲作用,加之较为合理的饮食,剩余酸较少,无需再用抑酸剂,不过,这主要针对溃疡已愈合的患者而言。因为如果按常规对已愈合患者继续于白天使用作用强的替丁类药物,特别是法莫替丁,可能造成胃酸过度抑制。

因此,溃疡病活动期和愈合期的服药方法各不相同,活动期每日多次服用使24小时胃酸均处于低水平,这样有助于溃疡病变快速愈合,而溃疡愈合之后以夜晚单剂量1次服用为宜,这样,既能有效抑制夜间胃酸分泌,又能使在白天起作用的胃酸被保留,有利于正常消化生理功能的发挥。

替丁与下列药物合用需注意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教授 陈东风

消化性溃疡患者如果同时合并其他疾病,比如糖尿病、缺铁性贫血等等,需要与其他药物合用时,要注意有无禁忌。

氢氧化铝、氧化镁等抗酸药物治疗“胃病”的常用抗酸药物如氢氧化铝、氧化镁等能使替丁类药物的吸收减少, 从而降低疗效,故两类药物不宜同服。如需合用,两药服用时间至少应间隔1小时。

吗丁啉等胃肠动力药与胃肠动力药合用时,替丁类药物的剂量须适当增加。

铁剂因替丁类药物能降低胃内酸度,不利于铁的吸收,故不宜与铁剂合用。

降糖药与格列吡嗪等降血糖药并用时,应警惕可能发生低血糖。

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在与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如西索米星、奈替米星、阿司米星、小诺米星、妥布霉素、巴龙霉素、大观霉素等)联合使用时,因可引起呼吸抑制,故不宜合用。

普萘洛尔、氯氮平、地西泮类由于西米替丁能抑制细胞色素P-450肝药酶活性,故增加了普萘洛尔、氯氮平、地西泮类等药物的血药浓度,必须合用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这些药物剂量。

替丁药物可导致阳痿吗

某公司职员小张刚新婚不久,就被检查出患有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医生给他开了法莫替丁等药物,让他服用两周后复查。谁知,第8天,他又因反酸、打嗝、恶心到医院就诊来了。医生询问他的服药情况,发现他根本没有服用法莫替丁。问他原因,他胸有成竹地说:“我听朋友说,又在互联网上查,都说替丁类药物会导致阳痿。所以,我没吃。”

其实像小张一样有这种顾虑的人还真不少。那替丁类药物真的会导致阳痿吗?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副作用呢?请听专家解答――

浙江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内镜中心主任 杨建民:

不良反应以西米替丁较多见,主要集中在中枢神经、血液、消化、呼吸及心血管系统。静脉用药、长期大剂量口服、肝肾功能不全或原有疾病严重者则易发生中毒。主要表现为头昏、疲乏、口干、腹泻、肌痛、男性发育、溢乳、一过性转氨酶增高、间质性肾炎等。老年和重症病人可出现可逆性精神错乱和中毒性肝炎等。

特别要提到的是替丁类药物所具有的抗雄激素作用,长期大量使用可出现男性女性化、阳萎、数量减少及女性泌乳等反应,并可抑制皮脂腺分泌,诱发剥脱性皮炎、脱发、皮疹和皮肤干燥。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消化科副教授 智发朝/钟长青:

研究发现,西米替丁抗雄激素作用比较明显,雷尼替丁属于第二代H2受体拮抗剂,它在化学结构上以呋喃环代替西米替丁上的咪唑环,副作用更小。法莫替丁则属于第三代H2受体拮抗剂,其化学结构上以噻唑环代替西米替丁上的咪唑环,副作用也不大,仅有头疼、头晕、便秘、口干、恶心等少见副作用。新型H2受体拮抗剂尼扎替丁和罗沙替丁,前者与雷尼替丁相似,后者是壁细胞上组胺H2受体高度选择性和竞争性拮抗剂,两者长期服用副作用轻微,偶有便秘和腹泻等表现。

但总的说来,H2受体拮抗剂的副作用都比较小,总发生率低于3%。所以,患者可以在考虑副反应的前提下,选择副反应较小的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类药物,而不能“讳药忌医”,一棍子否决所有替丁类药物。

浙江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内镜中心主任 杨建民:

只要是在消化专科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患者是可以避免此类药物发生毒副作用的。即使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及时予以减量、停药或更换药物,并酌情给予相应的治疗,一般都能很快地恢复。

替丁类药物能否“孤军奋战”

既然替丁类药物有较好的抑酸抗溃疡作用,那是不是可以单用其治疗消化性溃疡呢?

陕西省人民医院消化科主任医师 李增烈:

溃疡病的愈合或复发虽与胃酸酸度,尤其是与占主要分量的夜间胃酸有关,但是,目前大量的研究证明幽门螺杆菌也是引起消化性溃疡的重要病因之一,而且常规抑酸治疗,愈合的溃疡每年复发率为50%~70%,而根除幽门螺杆菌可使溃疡复发率降至5%以下。

目前临床上治疗消化性溃疡,尤其针对胃酸分泌过多的患者,常将抑酸剂和抗生素阿莫西林、甲硝唑联用,这就是常说的“三联疗法”(具体内容将在2006年第1期“名医谈病”专栏中介绍)。

综合实力大比拼

目前国内常用的H2受体拮抗剂有三种,分属三代。它们的作用机制虽然相同,但是其综合实力却各有千秋。站在点将台上的三代H2受体拮抗剂,经过了消化科专家和溃疡患者多年的验证,谁会成为最具实力的胜出者呢?请看――

NO1. 西米替丁

出身:第一代H2受体拮抗剂

推介剂型、规格:胶囊,30粒/盒,200毫克/粒

作用强度:

每日常用剂量:800毫克

每日维持剂量:400毫克

副作用:

常用剂型:针剂、片剂、胶囊

价格:每盒3.5元左右

NO2. 雷尼替丁

出身:第二代H2受体拮抗剂

推介剂型、规格:胶囊,30粒/盒,150毫克/粒

作用强度:

每日常用剂量:300毫克

每日维持剂量:150毫克

副作用:

常用剂型:针剂、片剂、胶囊

价格:每盒4.5元左右

NO3. 法莫替丁

出身:第三代H2受体拮抗剂

推介剂型、规格:胶囊,30粒/盒,20毫克/粒

作用强度:

每日常用剂量:40毫克

每日维持剂量:20毫克

副作用:

常用剂型:针剂、片剂、胶囊

价格:每盒45元左右

综合实力评定:西米替丁价格便宜,但抑酸作用弱,副作用相对较大;法莫替丁抑酸作用最强,副作用轻微,但价格较贵;雷尼替丁抑酸作用强于西米替丁,略弱于法莫替丁,副作用轻微,价格便宜,是性价比较高的替丁类药物。

专家观点:西米替丁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风靡了全世界,成功治疗了成千上万的溃疡患者,使不少人免除了手术切除的痛苦。1978年在我国上海还首次举行了“西米替丁”国际研讨会,让很多中国医生大开眼界。然而美不掩丑,在大量、长期使用中,我们也逐渐发现西米替丁所带来的许多不良反应,因此,替丁家族曾经面临着考验。不过,随着第二代、第三代替丁类药物的开发,其副作用的逐渐减弱,基本上扭转了替丁家族的不利局面。 (李增烈教授)

专家简介

智发朝 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南方医科大学(原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先后获得国家及军队科技进步和医疗成果二、三等奖7项,近年来公开103篇。是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消化内镜学会青年委员,中国医促会胃病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广东省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兼胆胰内镜学组组长;同时担任11家杂志的编委和常务编委。

陈东风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现任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曾任中华医学会重庆市消化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全军消化内镜专委会委员、中华医学会重庆市肝病专委会委员。

杨建民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现任浙江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内镜中心主任。长期从事消化内科医教研工作,对消化系疾病和消化内镜有丰富的临床诊治经验。历任中华消化内镜学分会中青年委员、重庆市消化内镜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委会委员、浙江省消化内镜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及《世界华人消化杂志》、《罕少疾病杂志》等7种杂志编委。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军队及重庆市等课题5项,发表中英论文50多篇(国外2篇),副主编专著3部,参编专著4部,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三等奖3项。

医院副主任药师工作总结范文5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竺在给论坛发来的视频讲话中指出,当前,以药补医机制已成为人民群众和医务人员最不满意的问题之一,取消以药补医不仅是确保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关键,更是维护大医精神的制度保障。

陈竺表示,近日来,多起医药购销领域的商业贿赂案件严重损害了医疗行业和医务人员的形象,究其原因主要是以药补医机制的负面作用所致。随着医改的推进,人民群众希望尽快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广大医务人员希望能够从体制机制上深度变革,通过自己的劳动和奉献获得合法有尊严的收入,维护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和医务人员的自身形象。因此,只有彻底破除以药补医机制,才能使医务人员将全部精力放在医疗工作本身,才能有利于群众健康和社会稳定,才能真正维护医德医风。

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崔丽在论坛中强调,医术在精、医德在仁,医德是一名医生的立身之本。面对患者,我们不仅要追求医疗技术的精益求精,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高尚的医学道德情操。

中国医师协会会长张雁灵倡议广大医师,在医改大局下,结合新的使命、任务,大力弘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争做大医精神的践行者,重塑“白衣天使”形象,以大医为旗帜,以大医精神为医生之魄,在树立医生形象当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让大医精神走进人民群众之中,扎根群众心里。

会上,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上海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孟超,总医院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黎介寿等60位名医被评为大医精神代表。

吴孟超院士在会上强调,患者是医生的衣食父母。要把患者当亲人看。在医生队伍里存在着个别的害群之马,在一定程度上损坏了医生的形象,破坏了患者对医生的信任,也影响了正常的医患关系。对于这些人,要积极地帮助他们改正。

黎介寿院士指出,好医生不仅要有为人类健康做出贡献的信仰,也要有解决患者痛苦的坚定信念。同时具备创新的劲头、爱患者的仁心、不停学习的素质。他还强调,在他们这代人身上除了治病救人的责任,还肩负着教育人才、培养人才的重任。培养人才要重德,标准就是德才兼备,有德无才是废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

四成乡村医生考取执业医师证

日前,记者从江苏省基层医改汇报会上了解到,为解决基层医疗人才“留不住、干不好”以及长期困扰乡村医生的“身份”问题,该省正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扶持乡村医生参加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努力推动乡村医生向执业医师转变。据悉,目前该省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乡村医生已达3 238人、通过乡镇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的21240人,占在岗乡村医生总数的39%。(据《新华日报》)

130所达标改造乡镇卫生院年底投用

近日,记者从贵州省卫生厅获悉,截至2012年底,该省已实现乡镇卫生院的全覆盖,但是中心乡镇卫生院达到国家标准的仅有454所,达标率仅为31.62%。为推进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加快中心乡镇卫生院达标改造,使其发挥区域医疗卫生服务中心的作用,今年,贵州省将继续实施中心乡镇卫生院达标建设工程,建成130所,新开:[130所。目前,130所建设项目均按照计划组织实施,将于年底前全部建成投用。

将培育万名家庭健康管理员

近日,浙江省杭州市启动万名家庭健康管理员培育活动。培育家庭健康管理员工作是该市健康城市建设工作的一个重要平台和载体。其主要内容是,教授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基本健康知识和技能,如:怎样通过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四大基石促进健康,如何测量血压,遇到中暑、动物咬伤、煤气泄漏等紧急情况该如何处置,怎样拨打“120”电话并进行急救等,让家庭健康管理员成为家庭健康管理的第一责任人。(据《健康报》)

云南培训基层精神卫生人员

目前,记者从云南省政府获悉,该省将安排专项培训资金280万元,用于2013年度基层人员精神疾病症状识别和规范管理能力培训。据悉,自今年年初至今,该省共举办培训班38期,有3839名卫生专业人员接受培训,超额完成了培训任务指标。培训对象覆盖该省43家县级综合医院和精神病专科医院、1534家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训人员专业知识考核及格率由培训前的37.3%上升至95.1%。

医院副主任药师工作总结范文6

“看病难”、“看病贵”。当中国的经济实力迅速提高,当中国社会的现代化程度显著提升,人们对医疗问题的感受也就更加敏感,对医疗改革的需求就愈加迫切。

民意滔滔,政府顺势作为。

2009年初,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2009—2011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亲自担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组长。新一轮医改正式启动。

国务院推出的新医改方案,使中国的医疗卫生体系重新回归公益性,把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覆盖城乡居民,向低收入阶层大规模投入。

医改是世界性难题。而中国医改事关13亿人,其人口规模比美欧日三大发达经济体的总人口还多上亿人,难度世所罕见。卫生部部长陈竺感慨说,“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卫生事业发展史上极为不平凡的三年。”

“可以这么说,经过三年改革,我国的基层医疗卫生体系脱胎换骨,面貌一新,各项改革措施能量相互作用,相互释放,再造了新的体系,并且新体系符合老百姓的切身利益。而且随着时间推移,新体系产生的效果会越来越显现,百姓也会越来越支持。”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务院医改办主任孙志刚评价说。

渐行渐深的新医改依然任重道远。在社会各方面改革中,医改是一场相对迟滞的改革,正因为如此,它也是一场有嚼劲的改革。它具有经济改革的很多属性和特点,同时也很大程度上依赖行政体制的突破。今后几年甚至更长一段时期仍然是深化医改的攻坚阶段。

三年攻坚战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今天,我们以攻坚克难主攻方向之一的公立医院改革为载体,透视这场在世界范围内都将产生深远影响的民生改革。三年新医改攻坚表明,如果没有改革这把钥匙,很多“锁”都难以打开,拿到改革这把钥匙,这些“锁”都能逐步地一一打开。

2012年7月1日是北京友谊医院历史性的一天,这家日均门诊量8000人次的医院正式取消药品加成,实施“医药分开”改革试点,这在全国大型综合公立医院的改革里走在前列。

北京市卫生局局长、医管局局长方来英在谈到以友谊医院为代表的北京公立医院改革时表示,北京医改的背后是试图建立一套新的运行机制。

目前友谊医院改革试点已三月有余,旧的“以药养医”机制破除之后,医院内部新的运行体制机制是否已经建立?医务人员诊疗行为是否得到规范?医院的服务能力和效率是否能够提高?

本刊记者对其一直进行着跟踪和调查。

第一个吃螃蟹者

2009年11月,中央新医改方案刚刚,大多数医院还在观望之时,北京友谊医院的医疗工作会已经开始研究、解读方案。时任友谊医院院长、现任理事长的刘建提出要依靠改革“要发展、要机遇、要活力、要竞争”。

“你可以仔细看看,我们每次改革都走在前面。” 友谊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柏晓利对《瞭望东方周刊》说。她在这个医院工作了超过30年。

1995年2月25日,时任书记处第一书记的还曾参加友谊医院青年志愿者“山区医疗服务队”到房山区十渡乡为缺医少药的山区人民送医送药活动。

2011年4月25日,身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的考察北京市医改工作期间专程来到友谊医院与医护人员座谈。

在座谈会上,友谊医院被作为“全国及北京市的公立医院试点改革重点、试点单位”,北京市被确定为公立医院改革第17个国家联系试点城市。

北京市卫生局副局长、医管局常务副局长毛羽对《瞭望东方周刊》表示:“虽然2010年年初北京市未能列入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联系试点城市名单之中,但我们一直在脚踏实地做着医改探索,很多改革措施还都是北京最先提出来、最先做的。”

2011年7月28日,北京市医院管理局成立,隶属北京市卫生局。这是北京市落实“管办分开”的一种尝试,在全国省级市里面尚属首次。北京市开始加紧部署医改,不断出台惠民措施。

毛羽说医管局刚成立的时候,只有局长方来英和他两个人,但改革已经启动。

2012年年初,卫生部开始部署对17个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联系城市进行专家现场评估。5月18日,北京市正式启动全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时任北京市市长的郭金龙强调,公立医院改革是进一步深化首都医改重中之重的工作,是“深水区”中的“深水区”。

当时出台的《北京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方案》决定先期选择5家市属公立医院探索实施“两个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建立“三个机制”(法人治理运行机制、财政价格补偿调控机制、医保付费机制)。2012年7月1日,北京友谊医院率先启动改革,这是先期5家医院中唯一一家包揽上述所有改革试点任务的医院。

2012年7月1日,友谊医院实施“医药分开”改革之后,副总理曾指示国务院医改办追踪了解,及时总结分析有关情况,给予必要支持。2012年7月17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务院医改办主任孙志刚第三次来到北京友谊医院,就北京市公立医院改革进行调研。

当时,孙志刚表示,北京市和友谊医院的改革试点工作充分说明“以药补医”机制是完全能够被破除的。

2012年8月7日,国务院医改办等六部委印发《关于做好2012年公立医院改革工作的通知》,对2012年公立医院改革作出上述部署。《通知》明确要求国家联系试点城市要“加快步伐、加大力度”推进改革,2012年所有国家联系试点城市“均要探索采取调整医药价格、改革医保支付方式和落实政府办医责任等综合措施和联动政策,破除以药补医机制”。

刘建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以药养医使我们医务人员的社会形象受到影响,我们愿意大胆探索,通过改革尽快撕掉这个灰色标签。”

“医药分开”割断利益链条

上一篇创业信息

下一篇五月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