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市场的特点范例6篇

金融市场的特点

金融市场的特点范文1

一、国际金融市场的内涵及作用

国际金融市场是指从事各种国际金融业务往来的场所。它是在国际化生产的条件下建立的,并且随着国际之间长短期资金借贷和国际贸易逐渐成长起来的,目前,国际金融市场是国际经济化的重要一部分,对促进国际经济的良好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有利于资金的国际化

由于跨国大公司的经营方式是商品销售随着企业生产地域的变化而发生转移,这样就导致企业需要在世界各国范围内进行资金调配。国际金融市场可以提供这样的功能,它能够有效的提高跨国公司生产、流通中的游离资金的利用程度,为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良好发展提供先决条件。

(二)促使国际融资的畅通化

由于国际金融市场的独特优势,使得其具有国际融资的能力,并且全球各国都可以充分利用和调配这部分闲置的资金,为自己国家的经济建设所用,久而久之,国际金融市场自然而然就形成了一个资金汇集的场所。

二、国际金融市场的类别

(一)按交易种类划分

根据国际金融市场中交易种类的不同,可以分为期权市场、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三种。期权市场主要是从事期权的交易;期货市场的交易类型是股指期货、利率期货、货币期货、贵金属期货;现货市场就是做现货交易的场所。

(二)按借贷期限划分

通常资金信贷按期限可分为短期资金市场和长期资金市场,其中短期和长期的界限为一年。资金信贷时间在一年以内的交易为短期资金市场;当信贷时间超过一年以上或者证券发行的交易为长期资金市场。

(三)按交易对象划分

在国际金融市场的交易中,根据交易对象的不同可分为传统国际金融市场和离岸金融市场。传统国际金融市场的交易对象是市场所在国的居民与非居民,市场所在国直接对其进行监管;而离岸金融市场的交易对象是市场所在国的非居民之间,任何一个国家的法律制度都不对其金融交易活动进行监管。

三、目前国际金融市场形势的基本特点

(一)总体形势相对平稳

近两年,从欧元区重债国债务问题日趋缓和、以美国为代表的高风险资本价格逐步回调等信号可以看出,目前国际金融市场的整体环境和情绪有一定的改善,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中。但是,这些并不能完全证明形势完好发展,由于世界经济所处的位置非常复杂并且很多国际政策都存在着多边形,导致了向好发展的趋势相对比较薄弱,一个不利的政策信号就有可能引起巨大的波动。

(二)国际资本的流向逆转

目前,世界经济增长格局发生了变化,出现了南降北升的局面,主要表现在新兴经济体股市疲软与发达经济体,所以国际金融市场也随之产生变化,其中主要是由于新兴经济体发展放缓和经济发达国家自主增长力渐强而造成的。因此,随之而来的就是流通资金将青睐于发达经济体,从新兴经济体向发达经济体流动。>

(三)信贷环境结构性分化

由于在世界经济体资金货币政策分化和世界经济体高速复苏格局的大形势驱动下,全世界资金利率发生了严重的结构性分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新兴经济体和发达经济体资金结构性分化。一些新兴经济体主要采用资金货币量化宽松政策,实施多次降息,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压低信贷利率;美联储等发达经济体也表示长期的货币量化宽松政策,就算是退出量宽政策,在短时期内的不会提升提高基准利率,以维持国际金融市场中长期利率的稳定。但是,新兴经济体由于受到本币贬值和通货膨胀,没有办法实现宽松的货币政策,只有无奈的被迫加急。第二,发达经济体长期与短期利率的分化。虽然美联储等发达经济体表示维持长期的货币量化宽松政策,就算退出量宽政策,在短时期内的不会提升提高基准利率,但是美联储货币量化宽松政策退出信号逐步加强,主要表现在中长期信贷利率开始上升回调,法、德等欧元区核心国家国债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美国10年期国债利率已经回调至近几年的高点。

四、国际金融市场存在的风险分析

国际金融市场风险主要由国际金融投资者主观预期、投资交易成本、投资者的投机行为和一个国家本身的金融市场状况等因素引起,这些因素的变化内在地使国际金融市场失去均衡,导致国际金融资本流动变化无常,如果资本流出流入国家没有防范能力,就极易产生金融风险。国际金融市场的活动一般由外汇交易商和金融投资者充当主体。无论是套利保值还是投机,都是以汇率和利率的预期为基础。“外汇交易商制订买卖外汇的决策奠基于他们的汇率预期,而汇率预期又取决于他们对汇率趋势相关的政治、经济的掌握。”各交易商和投资者对未来汇率或利率的预期是一个博弈的过程,对汇率和利率预期的差异直接导致国际资本流动的大幅波动。按现代经济学的观点,预期均衡是指合理预期和预测。即是对所有现在可得的、与变量的未来发展趋势有关的信息所做出的预期和预测。只要市场参与者都能根据自己现在所能得到的、与变量的未来发展趋势有关的信息来进行预测,那么,最终结果必然是与从市场角度得到的信息相一致,达到预期均衡。所以,只要投资者或投机商发现市场的实际情况与他们的合理预期有差异,他们就会改变其定价策略,利用市场差价获利。各投资者主观预期的差异可以内生地扩大或缩小资本流动的波动性。

五、国际金融市场发展趋势的影响因素

世界经济体的发展不是一成不变的,虽然目前经济比较平稳,但是它的影响因素颇多,政治、军事等多方面因素都会严重制约世界经济的增长点,可能会出现不稳定和不平衡的发展趋势。在这样世界经济发展复杂环境的影响下,国际金融市场同样会随之调整与波动,因此,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主要还是看影响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发展的几个方面。

(一)美国经济发展状况

在全球经济中,美国经济占主导地位,美国经济的发展状况将极大程度的制约着国际金融发展。目前在整体宏观经济环境变化的条件下,美国经济对国际金融的影响可能有以下几方面的变化。第一,美元货币资金的吸引力正在逐步减弱;第二,美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主导地位会呈现下降趋势;第三,国际货币资金向美国的流动性会有所削弱。

(二)资金的流动方向

美元虽然处于国际金融货币的主导地位,但是随着美国经济和美股的变化将影响资金的流动方向,目前已经有国际资金开始从美国流向亚洲和欧洲的种种迹象。但是,由于国际金融经济受到全球的宏观经济调控保障,因此可以有效的控制国际金融风险的发生。

(三)银行业的发展趋势

金融市场的特点范文2

关键词:金融市场 结构问题 文献综述 启示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一般来说,研究对象的概念很重要,因此金融业市场结构的定义是此类研究的前提条件,明确了研究起点之后,才能对具体的内容进行展开。依据这样的逻辑推理,本文在以下的内容中,首先从金融结构定义的回顾开始,依次对分析方法、市场效率研究、市场的进出障碍等方面的文献进行了说明,最后还对我国的情况作出了综述和分析。

一、研究出发点的辩证回顾

戈德.史密斯(Goldsmith)对金融市场结构的定义是:金融工具和金融机构的相对规模。这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认识:第一,金融工具、金融机构资源自身在金融市场上的配置,这是金融市场结构的数量含义;第二,金融工具和金融机构之间的比例分配,这是金融市场结构的微观构成。本文认为,这个定义存在缺陷,即从逻辑上来看,仅局限在金融市场的宏观分析,而没有考察市场主体的行为特征。另外,完全竞争市场理论对金融业市场结构的研究也产生了影响,使得很多金融市场结构的研究过于理想化。因此,作为研究的出发点,我们将金融业市场结构定义为:以金融工具、金融机构为基础,微观决策主体之间的构成及其关系的总和。

随着各国金融业的快速发展,金融学家们发现原有的定义存在问题,这为他们的研究工作带来了影响,于是出现了新的认识。 哈佛大学的迈克尔・波特 (MichaelE・Porter) 在分析产业竞争战略时指出“产业结构分析是建立竞争战略的基础,理解产业结构永远是战略分析的起点”。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强调竞争战略的制定要结合产业结构的特点,也就是把企业行为加入到市场结构的范畴。美国哈佛大学的梅森( E. S.Masson )和贝恩(J. S. Bain )提出了分析现代产业组织的S (structure ) -C ( conduct) -P ( per-formance)理论(SCP模型):从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效率三个方面研究产业结构,其中心思想是市场结构决定了市场主体的行为和市场效率,而后两者对产业市场结构起反作用。这一理论对市场结构提出了新的分析,并在很长的时间内指导着金融业市场结构的研究。

在回顾金融市场结构的定义、理论基础之后本文认为,随着政府对金融业严格管制逐渐减弱,金融业在世界各国已经成为影响宏观经济的重要产业。研究金融业市场的出发点不应局限于理论上的定义、概念,而需要结合不同国家、不同市场经济模式的特性,找到金融业市场结构的共同规律,探索最佳的金融市场结构。

二、金融业市场结构相关研究的评说

(一) 关于金融业市场组成

金融业市场的组成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金融业市场结构的性质,我国学者林毅夫(2001)认为金融市场由两个主要的部分组成:1.银行业内部的结构,即信贷资产在不同银行间的分布状况,特别是不同规模的银行在信贷活动中所处地位和相应的分工;2.指金融市场的融资结构,即以股市融资为代表的市场型直接融 资(MS型)和以银行融资为代表的关系型间接融资(BS型)的相对比例及其分工。

谢平(2003)将我国的金融市场组成概括为:由银行、证券、保险分业经营和分业监管共同组成的金融体制。

蔡丛露(2007)的研究了银行集中度和金融稳定关系,并对银行业产权结构改革提出了政策建议。

汪静波(2013年)主要从银行业市场结构对金融稳定的间接和直接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其与金融系统稳定性的关系进行了阐述。

本文认为金融业市场的组成具有层次性,如图所示:

国家监管部门

第一层次 宏观金融 货币、财政政策(中央银行)

国际金融形势

单一国家经济发展水平

影响 决定

银行业机构(商业银行为主体)

第二层次 微观金融 金融融资结构(资本、保险市场)

公司金融

从目前的文献来看,这方面的研究不多,而且存在着层次划分不明确的缺陷,有时会将宏观金融结构的组成与微观金融的组成相交叉,在本文看来,两者的关系是决定与影响,这种分层次的金融结构组成分析,有利于发挥它们的协同效应,准确把握金融行业市场的结构。

(二) 金融业市场组织模式

1、金融市场结构与资本市场模式。

Asli Demirguc-Kunt 和 Ross Levine(1996)的研究表明,中央银行资产、商业银行资产、非银行金融机构资产、公司信用、金融深化程度与股票市场资本化之间的比例关系在不同收入水平的国家和不同的时间截面上有所不同,主要表现在高收入国家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资产比例和股票市场资本化明显高于中低收入国家,中低收入国家中央银行资产比例则要高于高收入国家。由此可见,金融结构对资本市场的有效使用可以提高金融市场的效率。

2、金融市场结构与金融中介。

Gurley 和Shaw(1955,1960)以及Goldsmith(1969)论证了银行中介债务融资的产生以及证券市场出现的必然性。本文认为,金融中介的发展是优化金融业市场结构的重要因素,从西方国家产业发展的历史来看,加大中介组织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有利于产业市场的信息传递。

3、国家对金融业结构的管制

这是本文的分析,因为通过对国际金融的分析发现,国家的金融管制政策和力度会对金融业结构产生作用。由于缺乏相应的实证论据,本文只是基于合理的逻辑分析。前文已经把金融市场结构划分为微观、宏观两个部分,宏观金融的主体以政府为主,而一般来看,不存在纯粹的无管制的自由金融市场。主要原因是:金融市场以商品市场为基础,自由放任的金融政策可能会导致两个市场的连动,在国际贸易较为发达的情况下,如果处理不当则存在着较大风险,所以国家必须进行必要的管制。

国家管制的手段主要是外汇、货币政策,这其中又包括对利率、汇率等重要指标的调节,这些政策、指标都是微观金融主体进行决策的依据,从而影响着金融市场资源的配置,最终调节了金融业市场结构。

4、金融业市场结构与公司融资

Titman 和Wessels (1988)对美国公司债务/权益比率的实证研究、Rajan和Zingales(1994)对一些工业化国家样本的研究、Demirguc-Kunt 和Maksimovic(1994)对一些发展中国家样本的研究以及Mayer(1989)和Singh(1995)对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公司融资状况的比较研究都表明,不论是在发达经济体还是在新兴经济体,金融结构与公司融资行为之间的相关程度并不高。

学者们根据自己进行的实证分析结果,作了分析。本文认为,金融业市场结构一定会影响企业的融资,但是具体的影响程度不同,原因是:金融市场是企业重要的融资渠道,但是企业也会依靠其他市场融资,这种多元化融资降低了金融市场结构变动与企业融资的相关度。

三、金融业市场结构与经济增长

研究金融市场结构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宏观经济的重要目标-经济增长,从现在的研究来看,这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

林毅夫等人(2001)从资金使用的机会成本、金融体系的融资成本、资金提供成本与金融分工和融资成本、资金供求多个角度分析了金融结构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他们的结论是:如果银行结构、融资结构(作者注:金融结构)与经济结构的内容和要求相匹配,将会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增长;反之,则会对经济的发展和增长起阻碍作用。在研究方法上,林毅夫等人的研究是以资源禀赋优势理论、交易成本理论为依据,这与很多西方学者的信息经济学研究方法不同。本文认为所谓的金融结构与经济结构相匹配是指,金融市场配置资源的流向要符合效率原则,同时也要满足国家宏观经济发展的要求。

我国学者孙杰(2003)指出:从金融结构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来看,发达经济体比发展中经济体显得要密切得多。这个分析结论表明,金融业市场结构的组成、内容、运行方式都收到经济增长水平的影响,体现了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

此外,还有其他角度的分析,例如Goldsmith教授(1969)使用1860-1963 年的数据证明了人均收入随着的金融中介资产与GDP 的比例(金融结构的指标之一)增长而增长,而且增长速度高于平均水平的国家,金融中介资产与GDP 的比例也高于平均水平。

Mckinnon(1973)则强调了金融部门的改革对于增长的重要性,他指出,金融部门的改革主要是金融信息服务、健全金融法制的改革。

基于上述的研究成果和一些文献的实证分析,可以得出结论:金融业市场结构从多个方面促进或制约着经济增长状况,完善金融市场结构是重要的经济发展动力源。

四、我国的金融业市场结构

在名为《中国金融结构调整问题研究》的报告中阙紫康(2003)对我国的金融结构进行了系统、全面的阐述,研究内容包括:中国金融结构的特征;当前我国金融结构合理性的判断;我国金融结构是否存在帕累托改进的可能性;金融结构演变的需求驱动因素分析;我国金融结构调整的方向。

该报告的主要结论是,

(一)我国的金融市场结构属于政府主导型,在很多方面体现了现代金融市场结构的特点

(二)我国现行的金融结构不利于新企业的出现和成长,存在缺陷。

(三)我国金融结构具有帕累托改进的可能。

(四)储蓄投资转化需求是塑造中国金融结构最主要的需要驱动因素。

(五)中国金融结构调整,报告认为调整有两条主线:一是稳步推进多元化,

二是尽快形成金融市场的分层化。

五、主要启示

综上所述,本文对金融业市场结构的几个方面进行了回顾和简要评述,本文认为,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已经计入稳定增长的“新常态”,加之利率市场化和未来存款保险制度的双重冲击,金融业市场结构将面临相机抉择的调整机遇,同时,市场风险加大也必然带来银行也结构的大调整。本文认为,未来金融业市场结构的相关研究将更加注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金融业市场结果也将表现为出以下特征:一是传统五大国有银行将继续扮演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同时,面临着严峻的冲击和挑战,总体市场规模增长速度将放缓;二是民营银行、外资银行等将会逐步分化,一部分实力较弱的银行将面临转型或退出;三是金融创新力度将不断加大,银行系统外运作的资金规模将随着电商的发展而加大,对银行利润造成冲击,原有较为单一的商业银行结构将真正过渡为较为多元化的金融机构与非金融机构并存的结构。

参考文献

[1]汪敬波;银行业市场结构对金融稳定影响的理论分析[J] ;经济研究导刊;2013年30期

[2]蔡丛露;银行业市场结构、产权结构与金融稳定研究[D] ;厦门大学;2007年

[3]蒋含明;金融发展、银行业市场结构与中小企业创业[J] ;南方经济;2014年01期

[4]彭欢;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金融市场的特点范文3

【论文关键词】证券公司;专业融资模式;借鉴

1专业化融资模式特点

专业化证券融资模式,是日本、台湾等地区早期社会信用薄弱、分业经营等背景下形成的。这种模式主要特点在于证券金融公司存在,证券金融公司是一种为有价证券发行、流通和信用交易结算提供资金和证券借贷的专业机构,主要目的是疏通分业经营下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资金流动,同时通过垄断融资融券业务控制信用交易规模,防止金融风险。

1.1专业化融资机构特点

证券金融公司一般采用股份制形式,股东大多是商业银行、交易所等各类金融机构,还包括部分上市公司和企业;除自有注册资本外,债务资金来源主要从货币市场融取,包括发行商业票据,吸收特定存款,同业拆借和债券回购,向银行贷款等。公司主要业务是开展信用交易转融资融券。在机制设计上,日本实行单轨制,即投资者通过证券公司进行融资融券,然后证券公司向证券金融公司转融资融券,投资者不能直接从证券金融公司融资;证券商可以部分参与货币市场融资,但不能直接从银行、保险公司等机构融券;这些金融机构如需借出证券,需要先转借给证券金融公司。单轨制特点是融资融券活动传递链单一化,机制上比较容易理顺,但垄断性较高。台湾采用对证券公司和一般投资者同时融资融券的“双轨制”,在“双轨制”结构中,部分获得许可的证券公司可以直接对客户提供融资融券服务,然后通过证券抵押的方式从证券金融公司转融资,也可以将不动产作抵押向银行和其他非银行机构融资。而没有许可的证券公司,只能接受客户的委托,代客户向证券金融公司申请融资融券。这样证券金融公司实际上既为证券公司办理资券转融通,又直接为一般投资者提供融资服务。这种模式有利于业务朝多元化发展,但机制较烦琐。除信用交易业务外,证券金融公司还为证券公司证券承销、新股发行等业务提供短期周转资金,及为证券公司并购、项目融资等业务提供过桥贷款等。

1.2风险管理模式

在风险管理上,专业化模式主要通过政府主导和宏观调控进行管理。日本大藏省负责批准和审核证券金融公司成立条件和资格,并制定初始保证金等具体规则;证券交易所主要制定相关规章,对融资融券保证金比率进行动态监控。此外,监管机构对市场参与主体进行严格规定,如证券商不得在保证金规定比率之下对客户融资,不得将投资人保证金挪为己用;证券金融公司根据市场和公司财务信用状况对各证券公司分配不同信用业务额度等。相比之下,台湾证券公司更注重市场运作与风险控制,如日本证券金融公司资本金充足率为2.5%左右;而台湾要求最低资本金充足率达到8%,并规定证券金融公司对投资者融资融券总额与其资本净值最高倍率为250%,规定公司从银行的融资不得超过其资本净值6倍,对任何一家证券公司的融资额度不能超过其净值的l5%等。

2专业融资模式市场效应和借鉴

专业化融资模式产生,使证券公司与银行在资金借贷上分隔开,贯彻了银行与证券分业管理原则;同时证券金融公司可从货币市场吸取资金进入资本市场,使资金得到更高层次结合,从而进一步提高资金流动性和效率,促进证券市场交易价格合理形成;同时政府可以根据市场行情协调和控制信用交易乘数效应,如在市场偏软时,可以增加资券供给,以活跃市场;当市场泡沫过多时,可以减少资券供给,以稳定市场。

公司大量临时资金需求,支持证券公司新投资银行业务拓展。当然垄断交易也会损害效率,随着市场逐步成熟,证券融资模式职能也逐渐转变。目前日本证券金融公司主要在转融券业务中占主导地位;台湾证券金融公司更多转向直接为个人投资者提供资券融通,逐步变成了市场化融资公司。

金融市场的特点范文4

摘 要:西安市金融产业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陕西省乃至整个西北地区金融产业的发展。研究西安市金融业的集聚程度、辐射程度,对建立西安区域性金融中心,促进陕西省经济社会发展和西北地区金融服务业的发展升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从金融机构的转移的影响因素入手,结合西安金融业集聚的特点和条件,分析影响金融机构转移的动力机制,并提出解决方案。

关键词 :金融机构 空间转移 动力机制

一、西安金融机构空间结构的动力系统

影响西安金融机构空间转移的动力机制主要因素有政府、市场、环境等。市场和政府是影响空间结构转移的两种主要力量。① 从市场角度分析。“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理论上的重大突破和实践上的重大创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必须紧紧抓住的主攻方向。省统计信息网近日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随着金融市场的国际化步伐加快,西安金融市场实现全面对外开放,外资金融机构纷纷入驻西安,加深了地方性金融机构和外资间的交流,促使西安地方性金融机构在竞争中提升,西安地方金融业综合竞争力显著增强。35 年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始终是围绕着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这一核心问题展开的。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主要通过国家计划进行资源配置,市场的作用被排斥,仅仅在计划的缝隙里发挥一些补充作用。传统观念认为,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之一,计划经济才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② 从政府角度分析。政府是金融建设的主导者,地方政府应当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研究制定出具体的规划和实施意见,组织政府各部门以及金融机构(企业实施;应充分发挥协调管理职能,加强宣传引导,在辖区有效地树立诚信意识,促进本地的金融生态环境优化,同时在参与金融环境建设的过程中,转变观念,提高办公的透明度和办事效率;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正确贯彻执行国家的各项产业政策,制定科学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合理调整产业布局,优化产业(产品结构,引导企业开发和引进更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货币信贷政策,科技含量及附加值高的项目,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产业环境。

市场配置资源的上述种种优点是计划资源配置手段所不具有的。所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当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但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并不意味着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就无足轻重了.从我国当前的情况看,一方面由于市场体系不完善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还远远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另一方面政府做了许多不该由政府做的事,如干预过多。这正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必须解决的问题。为此,就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现代市场体系建设。同时,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政府对微观事务的管理,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

二、金融业集聚的特点和条件分析

金融业集聚具有产业集聚的一般性特点,也有本身的特点,如空间性、异质性、成长性、层次性、开放性、根植性和复合型等。全面把握金融业集聚特点,能更好地研究金融业集聚的相关问题。金融地理学家认为金融业集聚的动因、运动规律、运动结果是以空间差异、过程、相互作用的方式进展的。在市场化发展、地域整合,金融市场设置、金融市场布局、金融市场地域统一,金融机构都蕴含了地域运动。

根据金融业成长阶段,张凤超(2005)将城市划分为金融支点、金融增长极和金融中心,国际金融中心的成长、发展轨迹沿循了金融业的产生和发展—地区金融中心—全国金融中心—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过程。金融业集聚成长虽然分类方式不同,但从时间上体现了其顺序和阶段、时间序列的继承和提升。总之,金融业集聚是金融产业在量、质方面的成长表现为一个动态过程。从一个国家经济体系的空间结构看,基于经济资源分布、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分工非均衡性具有差异性,经济运行、发展水平呈区域性特点。作为国民经济经济体系组成部分,金融系统呈现区域性,客观上影响了金融业集聚发展的层次性。

三、西安金融机构空间分布的调整策略

1、适度收缩——国有金融机构空间分布调整策略

显然,国有商业银行机构数量扩张不仅没有促进我国金融结构的良性调整和金融效率的有效提高,反而给我国金融持续发展带来极大的隐患。事实上,到90 年代中后期国有商业银行早期规模扩张过度的弊端就已显露无遗,由此也就引发了90 年代末国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的大规模收缩。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共撤并分支机构11697 个,其中东部地区撒并3035 个,中部地区撤并4236 个,西部地区撤并2126 个。显然,中部省区成为国有商业银行机构撒并的重点地区,而西部省区机构撤并规模相对较小。在机构撤并最多的十个省区中仅有四川和陕西两个省区属干西部地区,湖北、黑龙江、河南、湖南和内蒙古五省区则属于中部地区,而河北、山东和广东则属于东部地区。

2、稳步扩张——新兴金融机构空间分布调整策略

从新兴商业银行机构的空间分布情况来看,新兴商业银行的机构分布更多地体现了市场效益原则。由此可见,通过非国有金融机构市场化空间扩张加速我国金融机构空间分布格局调整也就显得极为重要。具体来讲,我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新兴金融组织体系:一是实行有差别的金融机构设置原则,适当降低设置区域性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条件.鼓励地方性金融机构的发展;二是积极支持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如城乡信用社和城市商业银行,以弥补国有商业银行机构撤并后形成的金融服务空缺。

参考文献:

[1]桑瑞聪,刘志彪,王亮亮. 我国产业转移的动力机制:以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上市公司为例[J]. 财经研 究,2013,05:99-111.

[2]滕春强. 金融企业集群:一种新的集聚现象的兴起[J].上海金融,2006,05:14-17.

[3]邵志健,薛惠锋. 西部产业集群发展的动力机制分析[J].宁夏社会科学,2007,01:41-43.

[4]徐立世,曾珍香,田野,黄春萍. 区域金融中心的形成及其动力机制研究[J]. 武汉金融,2009,09:15-17.

[5]陈承. 共生性产业集群组织结构与动力机制研究[J]. 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11:157-159.

[6]郑振龙. 发展中国家金融稳定之研究[J]. 金融研究,1998,02:16-22+33.

金融市场的特点范文5

(一)金融机构市场定位的内涵。一是市场定位的基点是竞争。市场定位的过程就是识别差别、发现差别、显示差别的过程。金融机构通过调查研究市场上相互竞争的各个品牌各自所处的地位、各有什么特色、实力如何,可以进一步明确竞争对手和竞争目标,发现竞争双方各自的优势和劣势。在目标市场通过市场定位与竞争者以示区别,从而树立金融机构的形象,取得有利的竞争地位。二是市场定位的目的在于吸引更多的目标顾客。消费者不同的偏好和追求都与他们的价值取向和认知标准有关。金融机构只有通过了解购买者和竞争者两方面状况,从而确定本企业的市场位置,通过树立企业形象,为产品赋予特色,吸引更多的目标顾客,才能在目标市场上明确企业的服务对象,取得竞争优势和更大效益。三是市场定位的实质是设计和塑造产品的特色和个性。产品的特色和个性可有多种表现,既可以通过产品实体本身来表现,也可以通过价格、质量、服务、促销方式等形式来表现。金融机构通过市场定位,可以确认产品、品牌能在多大程度上对应市场需求;比较评价竞争者与本企业的产品和品牌在市场上的地位;抢先发现潜在的重要市场位置;了解和掌握应该追加投放新产品的市场位置,以及现有产品是否重新定位或放弃的方向等;设法在自己的产品、品牌上找出比竞争者更具竞争优势的特性或者创造与众不同的特色,从而使其产品、品牌在市场上占据有利地位,取得目标市场的竞争优势。如中国民生银行将自己的品牌个性定位于为“民营企业、中小企业、高科技企业”服务,在中小企业客户群中树起了自己的“金字招牌”。四是正确理解市场定位、产品定位与竞争性定位。市场定位强调的是企业在满足市场需要方面,与竞争者比较,应当处于什么位置,使顾客产生何种印象和认识;产品定位是就产品属性而言,企业与竞争对手的现有产品,应在目标市场上各自处于什么位置;竞争性定位则突出在目标市场上,和竞争者的产品相比较,企业应当提供何种特色的产品。三个术语实质上是从不同角度认识同一事物。中国金融机构往往都处于这样的处境之中,无论是银行、保险公司还是证券公司,无一例外地想做“最大”,只要有可能就想在所有的业务范围内取得最好的成绩。这固然是一个不错的定位,是金融机构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但金融机构在目标市场中恰当的定位,不仅能够使自己和产品为更多的顾客所接受和认同,还可以使银行充分利用和发挥自己的优势和资源,针对竞争对手的弱势和缺陷,扬长避短,在市场中保持竞争优势。

(二)金融机构市场定位的基本策略。根据业务发展的需要,金融机构应遵循发挥优势、围绕目标、突出特色、体现有形的市场定位指南,实施多种市场定位策略,涉及银行经营不同方面,且不同定位策略可以同时并存。金融机构进行市场定位时应坚持优势原则。当今,国际大型银行治理的目标是发展核心业务,并购也是为支持核心业务发展战略,但当某项业务不再支持其核心竞争力时,银行会毫不犹豫地将其剥离,及时退出;这种不断进行业务整合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不断实现定位目标的过程。金融机构在进行市场定位时应考虑自身全局战略目标,并且金融机构的定位应该略高于金融机构自身能力与市场需求的对称点。这种定位就是一种隐含目标驱动,它能最大限度地发挥金融机构的潜力并不断使这种潜力达到最大化。金融机构在进行市场定位时,一方面,要突出外部特色,即金融机构根据自己的资本实力、服务、产品质量等,确定一个与其它金融机构不同的地位。如工商银行将自己定位为“客户身边的银行”、“依赖的银行”,强调信誉实力和网点实力;民生银行则定位在“平民的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定位于“市民的银行”等,突出中小型银行灵活的特点。另一方面,要突出内部特色。在同一银行甚至同一城市中的一家银行,也可以根据所处地理位置或自身服务等特点,区分出不同的特色设置分支机构。

二、典型案例:花旗银行差异化市场定位

(一)市场目标的选择。花旗银行力争要成为中国主要的人民币放贷银行,其目标是将花旗银行的所有系列产品带到中国,并由此定下了系列市场目标:选择与中国的银行系统建立战略联盟进行业务合作,提高市场的成熟程度和扩大市场容量;要扩大客户量,要提高企业客户的服务附加值,提高个人消费者客户的服务附加值。

(二)目标客户定位。公司业务方面,花旗银行此前的客户大部分是外商投资企业,未来的业务增长将主要转向来自优质的本地公司。个人业务方面,“花旗贵宾理财”是全球闻名的名牌服务项目之一,因此,花旗银行要争夺中国的高端客户。多元化的投资理财才是花旗银行着力培养的市场,具体区分方法如下:一是收费淘汰。设置存款门槛,通过收费存款的方式淘汰掉一些效益低的客户,以保证对高端客户的服务质量,同时也让其客户感觉到成为花旗银行的客户是身份的象征。二是差别服务。花旗银行“一对一”式的理财咨询柜台和贵宾服务房间比储蓄柜台面积大很多。花旗银行的差异化策略完全配合其市场细分策略,一切出发点是瞄准自己的目标顾客群———高端市场,客户资产越多,收的服务费越低。花旗银行在全球激烈的竞争中,形成了“对于银行来说,最好的经营策略就是明白自己不该做什么”的经营哲学,把客户市场区分为不同的门类,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方式来满足客户需求。如今,中国是花旗全球最重要的市场之一,花旗在中国市场获得的巨大成功,其选择与中国银行系统建立战略联盟,设置门槛,收费淘汰,抢占高端客户,实施贵宾理财,根据客户资产量差别定价、差别服务的经营理念和差异化服务策略值得中国金融机构学习和借鉴。

三、中国金融机构市场定位的差异化策略

差异化发展战略是市场定位的基础,也是现代金融机构经营过程中一种常用而有效的理念和方法。金融机构差异化发展可以摆脱传统金融机构低水平竞争的格局,凸现出金融机构的比较竞争优势,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一)金融产品差异化定位策略。金融产品定位首先要确定具体的产品差异,对目标市场竞争者和企业自身状况进行竞争优势分析。对于所设计的金融产品,要考虑产品的差异对目标顾客的重要性、金融机构实施产品差异的能力、所需时间、竞争者的模仿能力等,并做出相应决策。金融产品差异化定位的侧重点在于它的独特性和专业性,金融机构一般都通过产品在某一方面的专业特长进行定位,使得产品能够在市场中找到一个生存和发展的细分市场,同时通过这种产品定位巩固这一市场。因此,很难看到金融机构进行全面优势定位的金融产品,这样的定位既花费巨大的成本,而且得不到应有的效果。如交通银行利用自己在外汇业务上的优势开发出了“外汇宝”,招商银行利用自己在网络方面的优势推出了“一卡通”,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推出的“神行车保”汽车保险等,都是金融产品差异化定位的例子。

金融市场的特点范文6

关键词:金融价格波动;回复性;间歇性;噪声交易理论;分形市场理论;基本面价值;交易者禀赋;噪声交易者;基本面交易者

中图分类号:F830.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131(2012)01-0095-07

The Study of Interaction Effects of Reversion andIntermittency in Financial Markets

FU Hui, ZHAO Guoqing

(Statistics and Mathematics School, Yunna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Kunming 650221,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researches of Lux and Marchesi (1999), the endowment of business dealers with three kinds of behavior idiosyncrasy makes business dealer behaviors in financial market relatively homogeneous and absolutely heterogeneous and further makes financial market have the interactive effect of reversion and intermittency, three kinds of signal waves with reversion and intermittency are used to conduct calculation test for the price fluctuations of Shanghai Stock Composite Index and Dow Jones Industrial Average Index, 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ice volatility of Shanghai Stock Composite Index and Dow Jones Industrial Average Index are both affected by the interaction effects of reversion and intermittency, among which Shanghai Stock Market is affected more strongly, which means that the validity of Dow Jones Market is higher than that of Shanghai Stock Market. Thus, the complexity of price vibration of financial market not only results from reversion and intermittency in the market but also from the interaction effects of reversion and intermittency.

Key words: financial price vibration; reversion; intermittency; noise transaction theory; Fractal Market Hypothesis; basic price; business dealer endowment; noise dealer; fundamental trader

一、引言

金融价格波动一直都是金融领域的核心问题,中外学者对金融波动的研究也一直未曾停息过。传统的金融波动研究,主要基于以随机游走和有效市场假说为基础的现代金融理论,在一个同质性、完美、静态均衡的线性市场模式下,以正态分布的假定展开。这一研究框架的理论基础就是随机游走理论,其市场表现实质上就是金融证券价格围绕证券基本面价值波动,也就是金融价格波动具有回复机制。

付 辉,赵果庆:金融市场回复性与间歇互效应研究

噪声交易理论(Kyle,1985;Black,1986;De Long et al,1990;Shefrin et al,1994)提出了将交易者区分为信息交易者(价值投资者)和噪声交易者的观点,认为噪声交易对市场具有冲击作用,使得价格无法真实反映市场价值,进而会系统地影响市场流动性、波动性和价格发现。有学者认为噪声交易者的行为破坏了市场的有效性,De Long等(1990)甚至认为噪声交易会长期主宰市场价格发现,即价格会长期偏离基本面价值。此后的行为资产定价理论(Shefrin et al,1994)在噪声交易理论基础上对市场交易者异质易行为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对金融市场中个体交易者心理与行为异质性进行了研究,进一步支持了价格会长期偏离基本面价值的观点。然而现实金融市场的价格波动表现出更加复杂和丰富的行为特征,如收益率序列的高峰厚尾特征以及价格波动的集聚性、长记忆性和杠杆效应等。这些行为特征反映出金融波动的新特点,也意味着仅仅用回复机制无法完全解释金融市场的波动。

Mandelbrot和Van Ness(1968)提出了金融市场新的运动模式――分形布朗运动,指出金融波动是一种区别于随机游走的有偏随机运动,并提出金融市场两个基本的行为因素(Mandelbrot et al,1968;曼德尔布罗特 等,2009)――诺亚效应(诺亚方舟的故事,上帝对地球的毁灭性破坏)和约瑟夫效应(约瑟夫的故事,七年的饥荒伴随着七年的丰饶)。实质上,诺亚效应反映了价格波动的剧烈性,约瑟夫效应反映了价格波动的集聚性。Peters(1999,2002)基于分形理论(Mandelbrot,1982)、非线性理论和分数维时间序列理论提出了金融分形市场假说,并指出分形布朗运动可以准确刻画金融市场波动。分形市场假说强调市场交易者投资期限的差异性以及由此导致的对同一信息的不同投资者的不同反应行为,认为由于投资期限的差异所导致的市场流动性及决定着市场价格,还认为如果一种证券与经济趋势没有联系,那么它将不具有长期的价格趋势。也就是说,交易、流动性和短期的信息主宰着价格波动。

分形市场理论还认为金融波动序列具有分数维,其概率空间也是分数维的,正由于分数维造成了金融波动的长记忆性,使得证券价格长期偏离基本面价值。该理论通过采用重标极差(R/S)分析方法(Hurst,1951)来计算金融时间序列的Hurst指数以判断市场是否存在长记忆性和波动序列是否为分数维,认为金融市场存在着正反馈机制,且市场是混沌的,市场的价格波动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系统。Bacry等(2001)、Andreadis等(2002)证明了多重分形现象在金融市场中的普遍存在。多重分形理论研究不同时间标度下金融波动的自相似性、标度不变性以及长记忆性等行为特征。这些理论不仅对金融市场的回复机制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而且揭示出金融市场的价格波动具有分形、混沌等复杂的非线性运动机制。

Lux和Marchesi(1999)的研究表明金融市场会由于市场环境的变化和交易者心态的改变而失去稳定性,反映了市场回复机制的暂时失灵,但市场最终还是会回复稳定的,并指出金融市场的失去稳定和回复稳定的交替变化与物理学中的断续间歇性(onoff intermittency)具有相似性。金融市场价格波动的间歇性被首次提及,但并未有研究者进一步深入探讨。因此,正确认识传统金融理论所强调的回复机制、Lux 和Marchesi(1999)所提及的间歇性现象以及二者在现实金融波动中可能存在的关系,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根据金融市场价格波动的回复机制及所表现出的间歇性特点,本文基于Lux和Marchesi (1999)的随机多主体模型,通过进一步的理论推演,得出“金融市场价格波动中存在回复性和间歇性的交互效应”的理论假说,并引入具有回复性或间歇性特征的信号波对上证市场和道琼斯市场的股指收益率序列进行实证检验。

二、金融市场回复性与间歇互效应理论假说

Lux 和 Marchesi(1999)构造了金融市场价格波动的随机多主体模型(stochastic multiagent model),将市场交易者划分为基本面交易者、乐观的噪声交易者和悲观的噪声交易者三类,这三类交易者会由于市场的内生性条件和环境的变化而相互转变,特别是噪声交易者的行为会造成羊群效应,正是这三类交易者的相互转变造成了金融价格波动中的稳定状态和非稳定状态。他们还认为存在着一个噪声交易者数量的临界值,当达到或超过该临界值时,系统失去稳定性,表现为集聚性的剧烈波动;但是由于市场的内生机制,特别是基本面价值投资者的套利交易,最终也会使得市场趋于稳定。

金融波动的随机多主体模型表明:市场由非稳定状态趋于稳定状态反映了市场波动的回复机制,市场的稳定与非稳定的交替变化反映出市场波动的间歇性特点。

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对市场交易者的行为特质进行设定,将随机多主体模型中的三类交易者的行为特质作为交易者禀赋赋予给金融市场中的每个交易者,即市场交易者个体都具有Lux和 Marchesi(1999)所划分的三类交易者的行为特质。交易者禀赋决定了交易者在市场中所有的交易行为与投资决策,交易者禀赋的相似性反映了交易者的相对同质性;而构成交易者禀赋的三种行为特质的差异决定了不同交易者交易者禀赋的差异性,使得不同交易者的行为方式存在差异,也使得交易者的行为可能像Lux 和 Marchesi(1999)的模型中某类交易者(如基本面交易者、悲观抑或乐观的噪声交易者),反映了交易者的绝对异质性。因此,市场交易者个体的行为具有相对同质性与绝对异质性的双重性。

为了深入分析,我们将基本面价值分为真实价值和估计价值。基本面的真实价值是客观存在的,反映证券的实时真实的价值,但是交易者无法准确获知真实价值,只能对其进行估计而得到估计价值。具有三种行为特质的交易者禀赋,使得市场交易者个体对基本面的估计价值具有有偏性和非一致性。交易者对基本面估计价值,不仅与真实价值是有偏差的,而且交易者之间的估计价值也是不一致的。有偏性与非一致性正是由交易者之间的交易者禀赋差异性所决定的,这进一步反映了交易者禀赋的绝对异质性。

市场交易者对基本面的估计价值成为交易者的行为决策依据,也是决定市场由非稳定状态回复到稳定状态的重要机制。不同交易者的基本面估计价值会有差异,这种差异决定了市场价格的变化。但当市场价格过高或者过低时,会有更多的交易者意识到基本面价值与自己的估计价格的偏差,市场的套利机制就会发生作用,价格的过高或过低就会得到纠正,表现为市场交易者行为的协同效应,意味着不同交易者的交易者禀赋对市场趋势的协同作用。这反映了交易者对市场趋势具有一定程度的识别能力,也反映了交易者禀赋的相对同质性。

上述分析表明了市场交易者禀赋是具有相对同质性与绝对异质性的统一体,也决定着交易者的市场行为。首先,交易者禀赋对市场趋势的协同作用决定着交易者行为的相对同质性,表现出市场可以从非稳定状态回复到稳定状态,反映了市场波动的回复机制。其次,交易者禀赋所决定的有偏性和非一致性,造成了交易者行为的绝对异质性,表现出市场波动会从稳定状态过渡到非稳定状态,反映出市场波动的间歇性特点,导致市场价格波动的集聚性、长记忆性和杠杆效应等特点。因此,交易者禀赋决定了交易者行为的相对同质性和绝对异质性的双重性的统一,这意味着金融市场价格波动具有回复性和间歇性的特点,甚至具有回复性与间歇性的交互效应。

三、金融市场回复性与间歇互效应的计量检验

注:分别选取上证指数模型中变量之间相关系数矩阵的下三角和道琼斯指数模型中变量间相关系数矩阵的上三角,并省略了每个变量与其自身的相关系数值(等于1,相关系数矩阵的对角线元素);样本数为3 397(自由度为3 395)在10%、5%、1%显著性水平下相关性检验的相关系数临界值分别为0.028 2、0.033 6、0.044 2。

从表3可以看出,在上证模型中解释变量x1x3与因变量PSZt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045 4,通过了显著性水平为1%的相关系数临界值0.044 2的检验,说明二者存在高度的相关性;在道琼斯模型中,解释变量x2、x3、x1x2、x1x3均与因变量PDJt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其中解释变量x1x3、x2与因变量PDJt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047 0和-0.033 3,分别通过了1%和10%的显著性水平检验,也显示了解释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具有相关性。同时,解释变量中x2与x3、x1x2与x1x3之间均存在较严重的相关性,因此,如果它们同时出现在模型中时,可能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

上证指数的对数收益率序列和道琼斯指数的对数收益率序列分别作为因变量,按照(1)式进行计量建模,并依据变量间的相关系数的关系以及模型的改进情况,分别得到上证指数和道琼斯指数的回归方程及相关的统计检验结果(见表4)。

表4 模型回归的相关结果

上证指数模型道琼斯指数模型

样本回归方程yt=0.192 4x1x3yt=0.146 2x1x3-0.042 4x2

参数的t统计量 (2.65) (2.74) (-1.94)

相应p值 (0.008)(0.006) (0.052)

模型的F值和相应p值F=7.00, p=0.008 2F=7.51, p=0.006 2

判定系数和调整的判定系数R2=0.002 1,R2=0.001 8 R2=0.003 3,R2=0.002 7

异方差的White检验chi2=5.05, p=0.080 0chi2=0.21, p=0.901 7

自相关的DW检验DW=2.003DW=2.134

表4显示,上证指数和道琼斯指数的计量模型均通过了相关的显著性检验。这一结果与前面分析模型中解释变量与因变量的相关性情况一致,因此,认为上证指数和道琼斯指数模型中的解释变量和因变量之间都存在较强的相关性,所得到的计量模型具有解释经济含义的功能。

上证指数对数收益率的计量模型表明正弦波和三角波的共同作用(x1x3)形成了决定上证市场波动的一股强劲力量(见图3),反映出回复性与间歇性的交互效应。由于正弦波的渐进回复性、三角波兼具回复性和间歇性的特性,说明了上证市场波动具有回复性和间歇性的交互作用。因此该模型反映出上证市场中存在回复性和间歇性的交互作用,这是市场表现出非线性和复杂系统性的重要原因。

道琼斯指数对数收益率的计量模型也表明正弦波和三角波的共同作用(x1x3)形成了决定道琼斯市场波动的一股强劲力量(见图3),但其回归的系数0.146 2小于上证市场的回归系数0.192 4,说明道琼斯市场回复性和间歇互效应的影响不如上证市场的强,也意味着道琼斯市场的有效性高于上证市场。显然,道琼斯市场的价格波动也受回复性和间歇互效应的影响,这一点与上证市场相同,但也有明显区别于上证市场的特点。

此外,方波(x2)是影响道琼斯市场的另一股力量(见图3),反映出道琼斯市场还存在间歇性的独立影响作用。虽然道琼斯市场的有效性明显高于上证市场,但是道琼斯市场中的间歇性的独立作用决定了道琼斯市场更容易发生强于上证市场的波动性,也反映出不同市场中价格波动形式的差异性。

四、结论

本文基于Lux和Marchesi(1999)的理论框架,推演出金融市场交易者行为具有相对同质性与绝对异质性的结论,进而提出了金融市场价格波动具有回复性和间歇互效应的假说;并构建了计量实证模型,验证了上证指数和道琼斯指数收益率序列中存在回复性和间歇互效应。这就说明金融波动的复杂性不仅在于市场中存在回复性和间歇性,而且还在于回复性和间歇性的交互效应。上证市场和道琼斯市场回复性与间歇互效应的实证结果也可以说明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上证股市的涨跌幅明显高于道琼斯股市,且上证股指一直在低位徘徊、回复力不足的原因;同时,也初步检验了Lux和Marchesi (1999)关于金融市场价格波动在稳定状态与非稳定状态之间交替变化的观点。因此,现实中金融市场的价格波动表现出的复杂和丰富的新特征,如收益率序列的高峰厚尾、价格波动的集聚性、长记忆性和杠杆效应等以及金融市场的分形、混沌等非线性运动特征,或许正是金融市场价格波动的回复性与间歇互效应发挥作用的具体表现形式。

参考文献:

埃德加・E・彼得斯.1999.资本市场的混沌与秩序[M].王小东.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埃德加・E・彼得斯.2002.分形市场分析――将混沌理论应用到投资与经济理论上[M].储海林,殷勤.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贝努瓦・B・曼德尔布罗特,理查德・L・赫德森.2009.市场的(错误)行为:风险、破产与收益的分形观点[M]. 张新,张增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ANDREADISA I,SERLERTIS A. 2002. Evidence of a random multifractal turbulent structure in the Dow Jones Industrial Average[J]. Chaos, Solitons and Fractals, 13(6): 13091315.

BACRY E,DELOURB J,MUZYB J F. 2001. Modeling financial time series using multifractal random walks[J]. Physica A, 299(12): 8492.

BLACK F. 1986. Noise[J]. The Journal of Finance, XLI(3): 529543.

DE LONG J B,SHLEIFER A,SUMMERS L H,WALDMANN R J. 1990. Noise Trader Risk in Financial Markets[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98(4): 703738.

HURST H E. 1951. Longterm storage capacity of reservoirs[J]. Transactions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Civil Engineers, 116: 770779.

KYLE A S. 1985. Continuous Auctions and Insider Trading[J]. Econometrica, 53(6): 13151335.

LUX T,MARCHESI M. 1999. Scaling and Criticality in a Stochastic Multiagent Model of a Financial Market[J]. Nature, 379(11): 498500.

MANDELBROT B B,VAN NESS J W. 1968. Fractional Brownian motions, fractional noises and applicati ons[J]. SIAM Review, 10(4): 422-437.

MANDELBROT B B,WALLIS J R. 1968. Noah, Joseph, and Operational Hydrology[J]. Water Resources Research, 4(5): 909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