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平台的互联网金融市场

电商平台的互联网金融市场

1、电商金融和发展的原因

小微企业面临的挑战却是电商巨头眼中的机遇。对于电商平台来说,依附其平台进行开店、供货的企业越多越能增强其竞争力,为平台源源不断的注入新鲜活力。提供小额贷款不仅整合了供应链,为上下游提供了良好的金融服务,而且起到了拓展客户和市场的的增值作用。针对信息不对称、风险大、贷款程序繁杂、耗时长以及交易成本高等劣势,电商平台利用自身优势,尽可能的控制甚至力求消除其不利影响。一方面,电商金融主要针对在自己平台上注册的商户,依托与他们历史的交易记录、信誉评价、认证信息、近期的交易动态、实时运营状况以及其他相关的外部数据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评判,掌握其信用、财务状况,相比传统的信息来源更具及时性和可靠性,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小逆向选择的风险。并且由于借贷客户涉及范围广、业务经营多样化,可以分散还款的风险。另一方面,通过第三方支付进行收付,不仅提高了资金的归集效率,而且利用其庞大的客户资源优势获得较低的银行线上的手续费,一定程度地降低了交易成本,同时也对交易双方进行监督和约束,降低了双方的风险。

2、电商金融百花争鸣

2.1阿里金融

最初的阿里金融可追溯到2002年推出的“诚信通”会员服务,经过漫长的投石问路阶段,阿里巴巴于2007年先后与建行和工行联手分别推出“e贷通”“易融通”,以商户在阿里巴巴平台上的历史交易数据向银行申请贷款,由银行进行审核并决定是否发放贷款,探索了一条以数据为基础的金融体系。随后由于全球的金融危机影响的不断扩大,阿里和银行在信贷理念上较大的差异以及仍容易陷入银行死板的操作和不易通过审批等诸多因素,于2010年双方终止了合作。通过与银行的合作,阿里初步掌握了贷款流程以及风险控制,为接下来的阿里金融累积了不少经验。随后陆续成立浙江省阿里巴巴小额贷款公司和重庆市阿里巴巴小额贷款公司,专门服务于被传统银行忽视的中小微企业。其具备无须抵押、办理流程快捷、支取及时方便等特点,商户只需凭借自己的信用便可申请贷款,为广大中小微企业送来福音,并顺利拿到人民银行颁发的第一张《支付业务许可证》。在短短的三年时间内,阿里不仅在信贷和第三方支付上取得重大进展而且逐步将金融业务拓展到保险、担保等领域,规划着未来阿里的金融蓝图。针对小额贷款,目前阿里提供淘宝贷款和阿里巴巴贷款两种不同类型的贷款服务。淘宝贷款面对全国的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天猫、淘宝以及聚划算的卖家,没有地域限制,只要求经营满6个月且店铺信用记录良好。其B2B业务放贷需要阿里金融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实地勘察,而由于一般的淘宝、天猫、聚划算商户的业务经营均可在淘宝平台上完成,其交易信息、财务和经营状况都一一记录在平台的数据系统中,故可直接在网上进行申请、审核以及发放贷款。前者最高可贷额度限制在100万元之内,贷款期限为30天,按日利率0.05%计息,系统自动还款,商家提交申请后,经审核通过,即时打入客户的支付宝账户。后者的贷款额度、计息方式和贷款流程与前者保持一致,但贷款期限延长为12个月,以不得少于0.05%每日的贷款利率计息,且需按月付息、到期还本、每月均需归还固定利息及本金。阿里巴巴贷款者主要面向阿里巴巴的会员,其要求工商注册时间满2年且有较严格的地域限制,最初主要面向江苏、浙江以及上海的部分付费会员,但随后开始向江浙沪的普通会员和广东的付费会员开放,并计划陆续覆盖国内中小微企业密集地区。其贷款额度最高限定为300万元,贷款期限为12个月,以不低于1.5%每月的贷款利率按月等额本息还款,每月于还款日前5天通知到期支付宝自动扣款。

2.2苏宁金融

在阿里成功进军金融行业后,苏宁紧跟阿里的步伐,拿到独立开展贷款业务的牌照,并于2012年注资3亿成立了重庆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欲将现有的支付业务与小贷公司组合成一个开放、综合的金融服务平台,尽可能的满足供应商、合作伙伴和广大消费者对电子商务、支付结算、信息服务等系列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同时为公司带来固定的收益。苏宁小贷与阿里小贷相似,其资金的来源都不是银行,都采用旗下独立子公司直接放贷的模式。这种模式不仅可直接积累用户的信誉和交易数据,同时具有放贷灵活、控制力强的优势,但这也意味着有较大的资金压力、政策风险且有一定程度的区域限制。相比阿里平台的小商户模式,苏宁平台对商户以及产品都有更严格的要求,无形中淘汰掉一大批中小微企业,商户规模均相对较大,这导致苏宁不得不扩大贷款的额度。为此旗下的苏宁易购采取的“超电器化”战略,走精细化、精准化、精益化的品类运营之路,上线了日用百货、母婴美妆、、机票酒店、充值缴费、图书等多个新品类和新业务,使商和中小微商户迅速增加。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巨大的交易量和过快的货物周转特征需要拥有足够的资金作为支撑,这便为苏宁小贷提供了数量可观且稳定的需求,拓宽了苏宁小额贷款业务的发展道路。苏宁在发展小额贷款的同时也看到了主营业务与保险行业的关联,针对供应商销售相关信用险、网络安全保险、仓储和物流险,开展保险业务。而在线下也准备成立民营银行,丝毫不愿放过任何有利可图的金融业务。

2.3京东金融

考虑到相对较小的平台以及没有完善的第三方支付的现实情况,京东、慧聪、敦煌等众多电商企业选择和传统金融机构合作的方式,让自己的业务模式锲入传统金融机构,共同为平台上的商户服务。不论金融模式的优劣,不得不说,相比阿里和苏宁那种承担实质性风险的模式,这种仅提供融资信息、技术服务的模式更符合类似京东、慧聪、敦煌等的电商企业的具体情况。京东于2012年启动供应链金融服务,联手中国银行为供货商提供订单融资、应收账款和协同投资等金融服务。在前两项服务中,京东充当受托人的角色,为核心企业提供资金,由银行审查商户的资金、物流情况,对其发放贷款,这样供货商可以提前拿到货款,尽可能的减少周转中出现的资金短缺问题。从2013年开始,京东计划重点为下游的消费者服务,尝试性的与银行合作,推出类似信用卡分期付款的新服务,方便直接累积、整理和分析用户的信用和交易数据。在短短的1年多的时间内,京东就创造了平均贷款额度80-100万的佳绩。随后在年底推出的3分钟融资到账业务“京保贝”,则正式确立了京东供应链金融业务,给使用入库单的供应商提供贷款,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贷款额度。现阶段与京东合作的银行已经有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工商银行、华夏银行等,京东也以较低的贷款利率成功获得了超过50亿元的授信。刘强东称“2014年京东从基金、支付领域快速发展,之后,融资业务和小额贷款则是业务重点”。

2.4腾讯金融

腾讯作为后来者,看似丧失了很多机遇和优势,而实际上旗下的电商平台就包括了易迅网、拍拍网、QQ网购,其商户的规模绝非一般平台可以媲美,与此同时,腾讯还坐拥7.21亿QQ活跃用户、3亿的微信移动用户、近6亿的社区用户以及最高880万在线的游戏用户,这都是可以开发的巨大金融业务潜在客户和资源。腾讯为保持庞大的用户优势,所以无论从近期动向还是业务构成来看,其业务重点仍放在移动互联网上,确保牢牢锁住新兴的移动用户,以便有充分的时间考虑和谋划属于腾讯的金融之路。后期欲通过即时通讯工具QQ和微信,向用户捆绑推送金融资讯和产品,包括基金、保险、理财、信托等来发展和拓宽腾讯的金融之路。腾讯的支付平台“财付通”进行了小额贷款的工商注册并开在深圳市行政管辖区内,专营小额贷款业务,其业务内容和运行模式都与阿里小贷类似,也都面临着区域限制的问题。未来几年腾讯将陆续在电子商务发达地区设立小贷公司,陆续渗透到有巨大小贷需求的区域。近期来微信支付业务、手机QQ支付是腾讯金融的一大特色,它的出现和发展不但完善了微信和手机QQ商业化的支付环节,拓宽了财付通的功能,同时为广大商家的推广营销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无形中吸引了更多可能有小贷需求的中小微企业,这也是腾讯一直将重心放在移动互联网上的又一重要原因。

3、电商金融所面临的挑战

第一,电商金融没有抵押担保,具有较大风险,而类似阿里、苏宁成立独立的小贷公司的模式,不能税前提取风险准备金,虽可以在资金短缺时通过“同业拆借”形式进行融资,但却不能超出其注册资本的2倍。同时因为没有对吊带公司进行明确的定位,所以小贷公司不仅未享受到任何优惠政策,还导致了过重的税收。第二,小贷公司有严格的资金来源的限制,资金只能来源于股东缴纳的资本金、捐赠金或者是不超过两家银行的融通资金,不能向内向外集资或是变相吸收公众存款,这极大程度影响了资金的流动和周转,也导致可贷资金短缺以及资金的后续供给不足,从而限制了业务的扩展。第三,电商金融的服务对象是面对全网、全国的中小微商户,但由于现阶段的地域限制,其信贷业务的广度受到了很大影响。第四,在各大电商平台开始涉及金融业务时,银行也陆续推出电商平台,中信银行联合银联商务在广州共同推出“pos商户网络贷款”业务,平安银行推出“贷贷平安商务卡”,民生银行和工商银行也在积极打造自己的电商体系。相对电商企业,传统银行在资金方面有极大优势,传统银行转战互联网金融也将是电商金融的强力竞争对手。

作者:李钰婕 王明宇 单位: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