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教学法范例6篇

外语教学法

外语教学法范文1

关键词:教学法;外语教学;教学流派

1.语法翻译教学法

作为外语教学史上最早的一个教育法体系,语法翻译法的主要机制是用语法讲解加翻译练习的方式来教授和学习外语。在其发展历程中,逐渐形成了一些典型的特点。语法讲解则采用演绎法,先讲解语法规则再将其运用到练习中以巩固,而在材料的安排上也是采取先语法后课文的方法,这更易于外语学习者对各种语言现象系统化且对语言进行分级处理。

晚清时期,京师同文馆公布了8年制西学课程,我国开始了正规的外语教学。民国时期,中华民国成立之后,1912年的《学校系统令》中英语教学的改革指出现代社会虽然已有许多教学方法被不断的引进和改革,但语法翻译法仍相当普遍。除此之外,在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指引下,国内多数英语学习者会自觉或不自觉地选择语法翻译法来培养阅读与写作的兴趣和能力。民国以后,课堂教学方法主要以分析式串讲为主,重视精读,造句翻译,听力方面没有专门的训练,主要靠机械的背诵。1978年后虽然有听说法的结合,但大多数外语教师仍然将语法翻译法当做首选的教学方法。

语法翻译法虽便利易行,但由于其过于古老,沿用至今也暴露出许多缺点,如需过多依赖本族语、口语与书面语分离、练习形式单一等。因此国内许多外语教育者开始在吸取语法翻译法的长处上探寻更适合中国学生发展的外语教学法。

2.直接教学法

19世纪下半叶,随着西欧各国的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国际政治和经济形势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需求更大,其中各国交往的最大障碍便是语言交流不畅,因此口语交际在当时显得愈发重要。此时,直接教学法兴起,并被广泛推广。

直接教学法最重视口语,在使用过程中注重以具体的语言情境来培养学习者的能力,作为语法翻译法的对立场,力图以此代替机械背诵的方式,强调语言的实际使用而非单一的翻译记忆。此过程多采用视、听、模仿以及手势等方法使学习者直观的学习语言及掌握说话人意图的目的。

直接教学法的特点则是不翻译所教授的内容,在教学中直接用目的语讲练目的语,尽可能不使用母语,以求创造一个生动鲜活的目的语交流环境。以口语做基础,模仿练习为主,让学习者在培养语感的过程中能学会用目的语使用者的思维来思考问题并进行表达交流。

从其特点中可知直接教学法不重视读和写的技能,让学习者一开始便接受目的语环境使其适应期延长等一些缺点。其被引入中国后,在实行过程中,缺点尤为明显,且其要求外语教师的外语水平高,对目的语非常熟练。从中国目前的教育现状来看,学校难以实现将外语课程集中安排,因此直接教学法难以被当作唯一的教学法来进行外语教学活动。

3.听说教学法

听说法萌芽于二次战后的美国,且在短期教授口语方面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在当时的第二语言教学领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被广泛地推广到高等学校和中学的外语教学中。

听说教学法的过程中,新词汇和新的句子结构是通过对话或者段落的形式展现出来的,其学习的形式包括模仿、重复、关键词或关键结构的替换和变化练习。其强调大量的听力练习可以增强学习者对目标语的敏感性,也能为之后的目标语习得打下一定的语言基础。其次听说法强调语言的输出,即说出目标语。最后,在反复的操练背诵中,学习者的记忆也能得到一定的强化,学习效率也得到相应提高,目标语的掌握也变得愈加轻松。

但此学习法中,学习者处于被动的位置,容易逐渐失去兴趣;而教学过程中,教师并不讲授目标语的语法规则,使学生对目的语的掌握不佳;听说教学法的句型练习是一种机械性的重复和记忆,往往脱离了社会灵活多变的语言环境,且抑制了学习者创造力的产生,因此听说教学法只能使用于初级阶段。

4.认知教学法

认知教学法认为外语教学的目的是使学习者能够开发应用外语的实践能力及理解能力。其由翻译法发展而来,重新发掘了语法翻译法中有价值的特点,且认为外语的学习是一个规则与知识的系统学习,而不仅仅是技巧的学习。

认知教学法强调了解而不是反应,其关注的焦点有三种,一是针对在知识的习得与应用过程中所涉及的思维过程而展开的研究寻找科学的方式;二是强调思维结构或思维组织,主张一个人的知识是有组织的并且对新刺激的理解是以此知识为基础的;三是将个人视为积极主动且富有建设性的主体,在习得并运用知识的过程中是积极的参与者, 而非被动思考者。目前其得到国内大多数教师的认同,使用较为广泛,但此法针对有一定基础的学习者较为有效,对成人的外Z学习尤为有效。

5.交际法

70年代末,交际教学法引入我国,并对我国外语界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90年代以来,交际教学法俨然已成为主流教学法,其外语教学模式和理论一起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为目标的教学原则备受推崇。

在其理论介绍引进阶段,国内一众学者针对国外交际教学法的研究现状、实践情况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介绍和评述。80年代中期,我国高校新的外语教学大纲制定和教材编写到达一个高峰时期,因此此时交际法最大的一个特点便是将大纲和教材结合在一起研究。经过十年的研究和实践,外语教学界更注重在实践中考察交际法,其研究内容更加广泛,因此90年代以来,交际教学法呈现出了更加繁荣的局面。

而近十多年来,国内外语界的许多专家及普通教师都在不停的探索交际教学法在国内教学过程中运用时存在问题。如:在处理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关系方面存在欠缺。

总结

中国外语教学在社会的发展中不断的经历及顺应诸多外语教学法发展的潮流,各种教学法都是在特定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的制约下产生的,但各种教学法都是从国外引进,并不是裸的引进后都适用于我国的教学环境及语言学习者,因此为了使教学法在国内达到最大效益化,既不能单独使用某一种教学法也不能照搬其理论及实践方法,而应当适当结合我国外语学习者的学习特点及教学环境来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根据培养目标、教学大纲、内容、学习者基础和特点等因素使用独特的教学方法,才能使其既适应于我国的国情又能达到最大效益化。

参考文献:

[1]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2]顾卫星,王国平.20世纪初叶引入我国交教会大学的英语教学新方法评析[J].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1

[3]李庭芗.英语教学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1983

[4]章益中.国外外语教学法主要流派[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

外语教学法范文2

关键词:语法教学法 交际教学法 准确性 流利性 语法——交际教学法

语言是一种交流的工具,世界上有了语言,人们才能相互交流,传情达意。而掌握至少一门外语,更是世界全球化的趋势。怎样教授外语,一直是困扰着外语教师的一个难题。回顾外语教学的历史,有各种各样的教学法,在其中,我们可以发现,外语教学主要是在赞成语法教学法和赞成交际教学法的观点中发展的。

一、语法教学法与交际教学法的发展及特点

500年以前,在欧洲,拉丁语是学校里必修的一门课程。学生在学校里学习拉丁语,主要学习和操练其语法规则,词的变化规则等。翻译是拉丁语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教学法在16,17和18世纪的欧洲是最为流行的外语教学法,在外语教学史上称为“语法-翻译法”。这种教学法以语法为中心,学习外语就意味着学习和记忆语法规则,并通过大量的翻译练习来强化记忆。语法翻译法的主要特点可以归纳为:(1)语法翻译法认为语言学习实质上就是学习一套外语语法规则。(2)阅读和写作是学习的重点,听说能力不受重视。(3)外语课文与单词均附以母语翻译,并逐字解释。(4)强调精确性。(5)语法通过演绎的方法向学生传授。(6)外语教学以母语作为教学用语。

50年代末兴起的转换生成语法在语言学界引起一场革命。乔姆斯基提出了“语言能力”的概念。他认为,人脑中有一种“语言习得机制”,在吸收了一定的外来语言素材后,就会自动形成该语言的语法规则,从而达到创造性的习得该语言的目的。 乔姆斯基强调人的语言能力,忽视了人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因此hymes(1972)提出了著名的“交际能力”的概念,并出现了交际教学法。交际教学法把交际能力的培养作为外语教学的主要目的,强调意义,对语言结构的准确程度的要求有所放松。在交际教学法中,语法的地位受到了严重的削弱。交际教学法的特点可归纳为:(1)重视口语,即语言的交际功能。(2)学生先接触听说,然后接触文字。(3)语法一般通过归纳习得。(4)不强调语言的精确性,忽视语法。(5)尽量避免翻译。

二、语法教学法与交际教学法的利弊

从语法教学法发展到交际教学法,这是教学法的进步。但比较这两种教学法,两者各有利弊。语法教学法重视语言规则的学习,具有系统性。课堂学习,以教师的讲解为主。以传统的输入式教学法,学生的自主性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

交际教学法,强调语言的流利性,突出了语言的交际功能。但它削弱了语言的准确性,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是比较灵活的开放式教学法。学生的创造能力得到了发挥。交际法下的语言是支离破碎的洋泾浜式的语法,这势必会导致学生以杂乱无章的方式来掌握语法,学习者难以系统的掌握语法知识。

三、对两种教学法存在的争论

围绕着语法教学法和交际教学法,一直以来存在着很多争论,也出现过极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世界各国交流的频繁化,培养高层次的外语专门人才成为当务之急,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即语法教学法已无法满足社会对外语人才提出的新要求。在这种情况下,交际法被世界各国大多数教师所认同,接受并广泛传播,使得交际法教学思想成为20世纪末具有全球影响的外语教学方法和途径。

关于语法教学法和交际教学法哪一种更适合外语学习,很多学者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郝兴跃(2004)将语法教学法和交际教学法称为明示性语法教学及暗示性语法教学。两者间的矛盾无非是准确与流利间的矛盾,他希望将两者结合起来达到两者的平衡点。秦洪武,孔凡富(1998)则提倡语法习得的渐进性,即交际法。武和平在(1999)中提出70年代以后交际语言教学思想最为引人注目。在进行交际外语教学研究时,既要有全球和历史的眼光,又要立足于本土实际。马振民的(1998)提倡运用交际法进行教学,尽量更好的为使用交际法创造条件。温厚一在(1998)中提出在英语语法教学中运用交际法,并不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关键在于教师能否掌握和正确运用它的具体模式和方法。张人在(2004)中揭示了内隐认知研究对英语语法教学的启示意义。在英语语法教学中,应尽可能让学习者去体验和感悟英语,使内隐认知机制在英语语法习得

中自动发挥作用。并提出内隐在认知系统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即先内隐后外显,也就是先交际后语法。

这些学者提出,现今世界应重视交际教学法,摒弃传统的语法教学法,让学习者像学习母语一样来习得外语,而不是学习外语。想要达到这种目的,必须要做好语法教学法与交际教学法的综合统一。

四、外语教学应以语法教学法为基础,交际法为辅

通过以上总结我们发现,近年来的外语教学法,大多提倡交际教学法。因为交际法注重语言的形式和功能,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课堂中心,让学生主动的,愉快的参与有意义的语言交际活动。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习得语法,获得外语。儿童在掌握母语时,是先通过听说,然后接触文字。刚刚出生婴儿,我们不可能去教他们语言的语法规则,让他们说话时按规则,可是5,6岁时他们却能说出正确的母语。儿童能够说出语言之后才去接受系统的教育,学习语言文字,这是正常的母语掌握途径,符合人类的语言习得规律。交际法正是符合了这一规律重视听说,然后自然地习得语法,进而创造更多的句子。

我们说交际教学法比起语法教学法确实是一种进步,它灵活生动,注重语言的交流功能,因此受到大力推崇。但是交际教学法为主并不适合外语教学。

1.缺乏语言环境。我们知道在语言的掌握过程中语言环境起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母语习得有着得天独厚的语言环境,我们每天可以有机会听,说,读,写母语,不想接触母语都不行。久而久之,即使不接触文字,我们也能够轻松自如的听,说,而外语学习则大不相同。除了课堂上的教学外,日常生活中我们很少有机会接触到外语,接触到的也仅仅是阅读或写作,而语言的学习必须通过大量的听说练习才能够掌握。在日常生活中缺乏外语交际,怎么能掌握好它呢?如果学习者能够和外国朋友生活在一起或出国学习,那情况就大不一样了。

2.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没有语言环境的恶劣条件下交际法不大容易实行,而这时语法规则的系统学习就会有助于学习者对该语言有更清晰的认识,能够让学习者首先从宏观上把握语言的特点。对于语言的规则有了认识学习者就会系统的,有目的性的学习外语。交际法强调语言的流利性,而忽视了它的准确性。在语言环境有限的条件下,如果再没有语法的规范,学习者根本就无从下嘴,不知该怎么说,更不用说达到流利程度。在语法的规范下,语言最起码已经准确了,在准确的基础上才会出现流利。准确是需要学习者学习的,而流利需要练习就可以达到。先学习后练习,符合中国人学习外语的大环境。如果不先学习语法规则,无论是口语还是写作,都会出现中国式英语的现象,一旦形成语言僵化,将很难改变。

3.在课堂有限的时间里,注重无限的交际也是不现实的。外语教学大多以课堂教学为主,并不象生活中我们有大把的时间接触到母语。因此在课堂上以语法为基础是必要的,然后让学生在课后时间做大量的交际练习,以巩固课堂上所学的语法知识。语法是死的东西,但交际却是活的,学习者运用死的语法,可以创造出无穷的句子。

但语法教学法也涉及到教的问题。在传授不同语法时,我们要尽可能多的向学习者传授外语国家的文化,让学习者融入到该文化之中去。如讲英语词汇时“跳”在汉语中只有一种表达,可是在英语当中却有很多。如jump,skip,bound,hop,leap,spring…传授时将中西思维差异也连带传授。再如,讲授句子时,一个句子可能从语法上讲,它是完全正确的,但是外国人却从不这样说,应将外国人的习惯表达法清楚的讲给学习者。

我们在这里提出要重视语法教学,并不是要回归到传统的语法教学法上去,而是两者相结合。先语法后交际,即语法-交际教学法。在语法这一地基打好的前提下,才能建设交际这一高楼大厦。纵观国内的英语教学,十几年前,我们采用的可以说是传统的语法教学法,听说能力得不到一点重视。学习者学了十几年的英语连一句也说不出来,学成了哑巴英语,这除了与国内的教育体制有关外,还与忽视交际功能有关。学习者学英语大多是为了应付考试,日常生活中根本用不上。近几年来,情况有了些改观,世界经济一体化,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英语的交际功能得到了很大的重视。听力课,口语课的开设,刺激了学生对提高听说能力的渴望。此外以语法教学法为基础,学习者的阅读能力是有保障的。因此学习者在无限的课外生活中,可以自己利用时间加以练习交际语言,以此达到准确性与流利性的统一。

[参考文献]

[1]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1996.

[2]戴炜栋,陈莉萍.二语语法教学理论综述[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2).

[3]赵美娟.关于英语专业的语法教学[j].外语界,1999,(4).

[4]秦洪武,孔凡富.交际教学法中的语法习得刍议[j].外语界,1998,(1).

[5]郝兴跃.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外语法教学的新趋势[j].外语界,2004,(4).

[6]武和平.交际教学思想的全球化与本土化[j].外语界,1999,(2).

[7]张人.内隐认知及其对英语语法教学的启示[j].外语界,2004,(4).

[8]马振民.谈交际法在大学英语语法教学中的体现[j].外语界,1998,(1).

外语教学法范文3

无论是第一语言教学还是第二语言习得,语法教学都不可置否的是整个语言教学环节中最基本最核心的任务之一。可以说语法教学的成效和学习者掌握一门语言(无论是母语还是外语)的熟练程度是直接挂钩的。因为如果没有一套哪怕是最简单的组词成句的语言规则,一个人是不可能掌握好一门语言的。即便是对于一位Native Speaker来说,虽然他的语法构成可能只存在于潜意识中,虽然他可能对于自己母语的语法规则无法做出详尽有理的阐释,他在日常生活交际中的“出口成章”也还是在其母语语法规则的指导下完成的。语法的重要性无时不刻地鞭笞着应用语言学家和相关学者们们千方百计、绞尽脑汁地寻求探索可能的最佳语法教学模式和方法。而回到本篇文章的主题,如果要探索设计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语法,则不可避免的要首先将重点和突破口集中到汉语本体语法的剖析研究上来。对外汉语教学实用语法的设计必须依赖于较为充分完善地汉语本体语法研究,并结合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关于汉语语法教学的方法,才可能成为一套高效、实用的教学语法。本文旨在讨论对外汉语教学实用语法如和汉语语法的差异和关系,并得出相关的结论,涉及对外汉语实用语法应怎样将实用性发挥到最佳。

一、与教学相关的语法概述

概括地说,语法主要是指语言中组词造句的一整套规则,是语言的结构规则。和语言的其他要素相比较,语法具有明显的抽象性、稳固性、层次性和民族性。其中,抽象性和民族性是对外汉语教学实用语法的设计中最需要顾及到和处理好的语法性质。首先,语法抽象性的重要性虽然在第一语言习得的过程中显得相对隐形和不明显,普通人中鲜有人能意识到语法这种高度抽象概括的话语规则会给自己第一语言的习得带来消极的负面影响。但对于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对象—大部分为成年外国人来说,他们不仅不处在汉语语境之中,而且已经完全掌握了并依赖着自己母语的语法系统,并潜意识地在大脑中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很大程度上不同于汉语语法的个人语法模式,这就使他们在接触并接受新的汉语语法事实的时候极有可能被全新的汉语语法抽象性搞得晕头转向,云里雾里。其次,语法的民族性本来就是用以区分不同民族语言的重要区别特征,而汉语自身的语法特点更是将汉语语法同其他语言,特别是印欧语的语法明显区分开来,这就使外国汉语学习者在接触汉语语法初期不得不强迫自己接受一种全新的语法模式,因为他们自己也很清楚,如果他们在刚开始学习汉语时就在自我认识中拒绝抵触汉语语法,他们是根本没有办法学下去的。所以,这种外国汉语学习者被迫“戒掉”自己几十年来习以为常的说话写作习惯来接受学习汉语语法的学习必经阶段必定会增加学习者学习汉语语法的难度。

从语法研究的不同理论来分类,可将其大致两分为规定性语法和描写性语法。规定性语法,顾名思义,即明确规定出一条一条的语法规则,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不正确的,从而制定出一种语言的语法,较描写性语法而言,规定性语法更多是在理论上和纸面上对与法进行阐释,规定一种语言的语法应当如何使用。而描述性语法则着重于描述和解释人们实际运用语言的方式,力图避免做判断。也就是说,描写性语法关注描述语言是如何被人们所使用的,而不是规定语言应当如何使用。而从研究目的不同来分类,语法又可两分为理论语法和教学语法。理论语法是指语法学家按照自己的语言观和方法论对某种语言的语法所作的分析和描述。教学语法是根据语法教学的要求所制定的语法系统,具有规范性和稳定性,侧重于语法功能的描述,要求实用、可读性强但同时又必须限制描写性语法中类似活用现象在语法点中所占的比重。毕竟老师更愿意花时间教授学生汉语的语法项目和语法点,而不是不断地解答汉语中那些谁也讲不清道不明的贴着“汉民族语言的约定俗成”标签的一些汉语语用习惯。一般来说,对外汉语教学实用语法应以规定性语法为基础,适当加入描写性语法,以避免过多的描写性语法教学过度强化了汉语听说的能力,而相对忽视了汉语读写能力。

二、现代汉语语法的特点以及对实用教学语法的影响

1)缺乏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语法手段主要依靠语序和虚词。同我们较为熟悉的印欧语言相比,汉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不依赖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主要借助语序、虚词等语法手段来表示语法关系和语法意义。例如,我们说“人吃鱼”和“鱼吃人”,表达的是两种南辕北辙的意思,语法成分排列次序不同,表达的语法关系意义和语义关系意义就不同。赵金铭先生曾说:“习得者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首先得解决正误问题,就是得把词语的位置摆对,也就是语言的形式问题。”由此可见汉语这种缺少形态变化的语言对语序的依赖程度。而关于虚词,如动态助词“了、着、过”,“了”表示动作完成或状态、变化的实现;“着”表示动作、状态或性状的持续;而“过”则表示经历,说明某种动作变化已经过去。汉语这种通过一个简单的汉字就表示了不同的语法范畴“体”的语法规则必定会给印欧语国家汉语学习者带来相当的困惑。

2)汉语词类跟句法成分之间不存在单纯的一一对应关系,并且有大量的兼语现象。在印欧语言中,一般词类和句法成分的对应是严格规定了的。但在汉语中,一个词的词性和其在句子中所作的句法成分经常是一对多的状况,即一种词可作多种语法成分。比方说形容词“漂亮”,在“她长得真漂亮”、“漂亮是天生的”和“今天我也要漂亮一把”三个句子中分别作了状语、主语和谓语。这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汉语词语中的兼类现象。汉语语法的这个特点是汉语学习者,特别是初级汉语学习者难以攻克的坚冰。通常,他们会在组词造句的初期犹豫不决,绞尽脑汁地思考一个语词或词组是否可以出现在某个句法成分上,或者是否需要附加虚词来表达必要的语词短语变形。而对于另外一些大胆的学习者来说,一旦“无所畏惧”地滥用汉语语法的这个特点,语法偏误就会连篇的出现。例如类似“小明结婚小红”这样的病句。

3)现代汉语语词、短语的构成结构和句子的构成结构基本一致。即词法和句法具有高度一致性。在印欧语言中,短语里是不允许出现限定动词的,动词必须通过适当的形态变化的转变使整个短语的结成为非谓语形式。汉语则由于形态变化的缺乏而不存在类似问题,这就导致一方面汉语短语不需要变形就可造出,但另一方面也存在着词与短语划界不清的现象,给汉语学习者带来混淆。

4)现代汉语有丰富的量词和语气词。现代汉语的量词分为名量词、动量词和,如“一颗苹果”、“一勺子白糖”。而汉语中的“呢、吗、呀”等语气词也是只通过使用标点符号来表达句类的印欧语所不具备的,虽然印欧语中也存在着类似汉语临时借用量词的短语,如“a cup of coffee”,但实质上这些名词性短语中被临时借用作量词的名词都是因为其短语中心词为不可数名词,而对于印欧语中的可数名词,更多的是直接加上定冠词或不定冠词来表达一个汉语中数量短语的意义。另外,语气词对于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影响也是显著的,学习者如果对语气词掌握不到位,可能会经常在造句中误用,错用,省略语气词,使句子显得不伦不类。

5)汉语句子中,主题比主语更为突出。严格地说,汉语中的主语同印欧语中的主语不是同一个概念。印欧语中的主语往往与谓语有性、数、人称等一致的语法关系,所以充当主语的成分是受限制的,必要时还必须有形式主语出现。而在汉语中,无论语义角色是施事、受事、时间、工具或者与事,等等,只要能作为被陈述的对象,都可出现在主语位置。这样的句子格局,充分体现了汉语主题优先的结构特征。但它对外国学习者来说,并不容易把握。

一种语言的基本特征是相对而言的。从本质上认识、理解和把握汉语语法的基本特征,必将有助于不同母语背景的学生掌握汉语语法学习规律,并同时帮助改进对外汉语教学实用语法,从而提高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教学水平。总体来说,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基本内容,应该以培养外国学习者组词造句、连句成篇的能力因为句子是语法教学最中心的环节,处于语法教学的核心地位。此外,对外汉语实用语法也必须遵循根据汉语语法特点制定的相关教学原则

1、从句型入手,句型操练和语法知识的归纳相结合。句型须是从大量的句子中总结出来的典型句式和汉语最常用的基本句式。如“把”字句、“被”字句等。句型教学对培养学习者的语言交际能力十分有帮助。句型教学注意不但要进行形式的操练,还要让学生掌握句型的意义和功能。同时句型操练的形式也应该多样化。

2、语法结构的教学与语义、语用和功能的教学相结合。语法教学不能局限于结构形式,要与语义、语用和功能的教学相结合。如以一定的话题或功能为中心,组织相关的语法点和词汇构成一个单元或系列。这些孤立的、纯结构形式的语法点就可以为一定的交际任务服务。

3、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地安排语法项目。语法点的安排要尽量均匀,不要一下子集中在某个或某几个教学阶段,要体现先易后难、逐步加深的原则。有的语法点之间本来就存在先后顺序,如必须先学复合趋向补语然后才能学可能补语,必须先学各种补语,才能学习“把”字句。

外语教学法范文4

关键词: 外语教学法 教学法流派 教学效率

无论在我国,还是在国外,外语教学都有着悠久的历史。18世纪以来,外语教学法有了很大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当今世界外语教学法不下百种。当今使用最广泛的、最有影响的、为大家所公认的国内外外语教学法流派主要有语法翻译法、自觉对比法、自觉实践法、直接法、听说法、视听法、认知法、沉默法、咨询法、暗示法、全身反应法、交际法等。每一位外语教师都希望找到并运用一种最好、最有效的外语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率。那么,究竟哪一种外语教学法最好?好的标准又是什么?我们该怎样运用好的教学法?语法翻译法、听说法是否落后过时?交际法是否是适应所有学校所有学生的最有效的外语教学法?这一系列的问题归结起来就是一个问题,即正确分析、对待各种外语教学法流派的问题。那么,我们该如何正确地对待各种外语教学法流派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考虑。

一、全面、辩证地认识各外语教学法流派

对任何一种外语教学法流派都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全面辩证地分析与认识。

1.每一种外语教学流派都在外语教学史上发挥过积极的作用。

每种教学法都是历史的产物,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外语教学的需求,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哲学、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的水平,代表了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人们对外语教学的认识和探讨。每种教学法都培养出了符合当时社会发展需求的外语人才,所以它们的历史作用和功绩是应当肯定的。没有它们的实践成就,我们今天就不得不从头摸索外语教学规律。

2.各种外语教学法流派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每种外语教学法都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分析、探讨、摸索外语教学的基本规律,因此,往往对某些外语教学规律观察得细微、深入,从而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与特长而流传至今。

而与此同时,却由于片面性、局限性而忽视了对其他规律的研究。所以对每种外语教学法体系都应一分为二,既看到其优点长处,又看到缺点不足。试图找到尽善尽美,能适应各种外语教学的万能教学法是不可能的。

3.各种外语教学法长期共存并在不断自我完善。

正因为各种外语教学法流派都有各自的合理成分和可取之处,但同时又有它的问题和局限,所以才出现了以下的局面:其一,每种外语教学法至今都有自己的用武之地,都在以不同的规模被采用:语法翻译法并没有因受其他教学法的冲击而消失,它在许多国家和地区仍被广泛采用。直接法也未被交际法、认知法等所取代。所以外语教学法不存在推陈出新、新旧交替的问题,而是长期共存、百花齐放。其二,各种外语教学法流派都在激烈竞争中不断自我完善,扬长避短,出现了综合、折衷趋势,以适应社会发展的新需要。例如,语法翻译法、认知法等理性认知派也已重视实践练习,发展学生的听说能力和实际运用语言的交际能力,而直接法、听说法、视听法、交际法等习惯形成派也开始注意用归纳法总结语言规律和重视读写能力的培养。自觉实践法的产生与发展,正反映了这种综合折衷的趋向。

4.要辩证地分析每种外语教学法流派的特点。

每种外语教学法流派的长处或短处,也不是绝对的。在不同的教学环境中,长处、短处都是可以互相转化的。例如,直接法重视语音、听说,不重视语法,排斥母语等,在教成年人学外语或重点培养阅读翻译能力时是不利的,但教少年儿童开口说话时却是很适合的。语法翻译法重视语法规则,提倡翻译手段等,因此应用该法来培养理解能力、阅读翻译能力就恰到好处,但教中小学生打好语言基础却力不从心。所以我们很难说哪种方法最好,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对象确定教学内容和方法。

二、考虑、选择外语教学法的主要因素

语言是十分复杂的社会现象。语言学家对于语言的规律研究还远未能获得满意的结果,而教师要把外语传授给学生,或帮助学生掌握外语,其过程则更加复杂。所以尽管语言学家、外语教学专家苦苦探索了几百年,至今仍没有找出令人满意的外语教学法体系。因此,外语教师不应迷恋于某一种教学法,误认为它是万能教学法而束缚住自己的教学思路。也不应该不顾教学目的、条件、场合等诸多因素,盲目地生搬硬套或者轻易地肯定或否定某种教学法主张。这都不利于提高外语教学质量。在选择、确定外语教学法时至少要考虑到以下多方面因素。

1.教学目的。

教学方法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教学目的不同,教学方法也不同。例如,以培养听说口头交际能力为主要教学目的(如在职业学校中对未来的营业员、服务员、招待员等职业培训),就应选择能提供短期口语强化训练的教学方法,如听说法、视听法、交际法等。如培养阅读理解、书面翻译能力为主要教学目的,就应采用重视语法、阅读、翻译的教学方法如语法翻译法、自觉对比法等。但是无论选择什么教学方法,都必须保证提供最大限度的各种训练以达到教学目的。

当代教育思想及外语教学思想要求把语言能力的培养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上。所以无论采用什么教学方法都要重视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尽早获得自学外语的能力,促进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协调发展。

2.教学对象。

面对不同学生应采取不同的教法。例如,教年幼活泼、记忆力强,善于模仿的小学、初中学生时加强听说口语训练、运用游戏等多种训练是奏效的。而对思维成熟、进取心强、自尊稳定的高中、大学学生则必须加强阅读、写作、翻译等方面教学效果会更佳。既使同为初中学生,也会有因城市与乡村、沿海与内地等差异而形成的文化、性格、习惯、基础方面的差异。所有这些都会引起外语教学方面的种种差异,需要我们采用不同的、适当的外语教学方法。

3.教师水平。

教学方法须由教师贯彻运用。因此,教师的专业水平至关重要。同时也应注意扬长避短,例如,对语法规则、语言知识掌握得不够牢固的教师不宜运用理性认知各流派;听说口语能力较弱的教师不应选择习惯形成诸流派。与专业水平同样重要的是外语教学法素养,外语教师要认真专研外语教学法,不断提高自觉运用正确教学法的能力,才能迅速提高教学质量。

4.教学条件。

外语教学条件包括外语教学环境、教学设备、班级容量、教材体系、课时多少诸因素。

教学环境指学校所在地区周围外语使用的情况,如学生是否能经常接触到外语、有没有使用外语的实践机会等。一般来说,大城市和沿海地区的外语环境较好,乡村和内地的外语环境较差。听说法、视听法和交际法对语言环境要求较高。

教学设备指直观教具、电化教学设备、声像资料等。听说法、视听法、交际法等对电化视听手段要求较高。

班级容量过大不利于课堂听说训练,语法翻译法、自觉对比法、认知法等则不受大班授课的影响。

教材的编写体系受教学法的支配,如语法翻译法的教材是以语法为主线,以课文为主体的。听说法的教材是以句型为主线,以句型操练为主体的。同样,反之亦然,教材往往限制了对教学法的选择。

三、考虑、选择外语教学法的标准

1.保证达到外语教学目的,完成外语教学任务。

这是首要的标准,也是根本的标准。在考虑、选择教学方法时首先必须保证该教法能够达到外语教学的教学目标,能够完成外语教学任务。

2.符合学生学习外语的实际。

教学活动是师生双边活动,学生是外语教学的主体,学习外语在很大程度上是学生的活动,并且外语教学效果最终是反映在学生掌握的程度上的。所以教学方法必须与学生的实际相符合,即与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相符合,必须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

3.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优势和特长。

每一位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优势和长处,也有相对薄弱和不足的某些方面,因此,教师应不断提高业务教学水平,弥补不同。同时也要注意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特长,运用得心应手的教学法法,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4.花费较少的时间和精力取得较好的效果。

学生面临许多课程学习任务,不可能把很多时间和精力花在外语学习上。所以教师要选择能调动学生智力因素、有助于学生尽早掌握学习方法,使学生能举一反三、主动学习的那些教学方法。

5.坚持灵活性、可行性、综合性。

外语教学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它涉及教与学、讲与练、知识与技能、规则与习惯、口语与书面语、理解与表达、准确与熟练等方面的矛盾与综合。所以教师在考虑选择教学方法时要采取灵活性,考虑可行性,贯彻综合性,避免单一化、片面性,因为外语教学涉及许多因素,绝不是某一种单一的教学方法所能应付的。

此外,还应看到,选择外语教学方法的标准有许多条,希望满足全部标准往往是很困难的。所以教师应该进行综合分析,首先满足最重要的标准,既保证达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同时又力求满足更多的其他标准。为此,往往要综合采用多种外语教学方法,并且灵活地变换教学方法,使各种方法达到有机的配合。

参考文献:

[1]杜诗春.应用语言学[M].长沙:湖南出版社,1988.

外语教学法范文5

关键词:教学情境;作用;原则

教学实践调查发现,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过程中,合理应用语境教学法对于优化对外汉语课堂词汇教学形式、提高词汇教学质量有着非常显著的良好作用。

一、语境教学法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对外国学者来讲,汉语是区别于他们母语的一种崭新语言,而这一语言形成的背后更是蕴含丰富的历史文化、人文背景。而语境教学法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活动中的运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改善这一局面。如“灵”这一汉字,在新华字典的解释中有“灵验”的意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设置以下语境:小明前天发高烧,吃了医生给他的药之后,很快就康复了。并以此语境为他们提供例句:医生给小明的药很灵,小明吃了药之后很快就不发高烧了。之后可以引导学生依据上述语境及例句尝试造出新的汉语句子。如此,既向学生展示了词汇运用背后的一定文化内涵,又向他们提供了运用汉语进行表达的机会,更有利于其汉语词汇学习效率的显著提升。

二、对外汉语词汇教学过程中运用语境教学法应遵循的原则

1.对外汉语词汇教学过程中的语境必须保证生活化

对于初次接触汉语的外国学者来讲,他们接触汉语词汇的机会并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更多的是在现实实际生活中通过同他人的接触深化自身对于汉语词汇的认识与理解。鉴于此,我个人认为,对外汉语教师在进行词汇语境设置的时候,首先必须确保语境的生活化,即与留学生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只有这样才能为外国学者营造熟悉、亲切的学习氛围,保证其在学习活动中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2.对外汉语词汇教学过程中的语境教学必须确保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真正主体,教师则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与指导者。现代素质教育的这一理念同样适用于对外汉语词汇的语境教学。鉴于此,对外汉语词汇教学过程中的语境教学必须确保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即相对弱化教师的讲解活动,转为侧重于学生在语境中的练习,而教师只给予适当的提醒或者帮助。

总之,一线教师应在熟练掌握这一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有选择性地进行使用,如此,方能在特定的语境中切实帮助学生提高运用汉语的水平及能力。

外语教学法范文6

【关键词】英语 法语 对比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H32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11-0061-02

课堂教学是我国现阶段内所采用的基本教学组织形式,课堂教学所采用的形式有讲授法、案例教学法、微格教学法、范例法、迁移法等。目前,外语专业的大学生都必须选择其他外语作为第二外语,根据目前国内情况,第二外语教学目前大多采用大班授课,使用的教学方法主要以讲授法为主。而第二外语的学习者大都有学习外语的基础,因此讲授法在应用时就应有特点,特别是对于属于同一语系的语言。比如是直接讲授本语言内的知识,还是联系其他语言进行对比迁移,教师在教学时就应根据学生和所教语言的特点进行选择。本文就针对第二外语学习者的特点,结合法语和英语的异同点,从语音、词汇、时态三个方面谈一谈二外法语对比教学法。

一 二外学习者的特点

语言学习过程是把概念与声音直接联系的过程,总是先从单词入手,然后学习句子。无论是学习单词还是词组都必须借助于实物和实情,将语言和概念结合在一起学习。而第二外语的学习者,其头脑中已经储存了大量的概念,而且这些概念已经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语言系统,该系统与思维能力紧密联系,能够按照一定的规则将有关词语组织起来,表达各种复杂的思想。在接受另一种新语言知识时,他们习惯从已有的知识储备中去找对等的概念或相关的知识,一旦找到,就能快速理解并接受新的知识;而对于找不到的对应点,他们接受起来就相对困难。所以,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语言之间的对比学习法。

二 对比教学法在二外法语教学中应用的理论基础

对比教学的基础是迁移,迁移就是一种跨语言的影响,涉及的不光是母语,也可以扩展到第二外语或者第n外语上。吴贤良根据自己向学过英语的中国学生教授法语的经验认为:“在二外教学中,运用英法比较的方法,让学生在对比联想中学习和掌握法语,比单纯地用汉语或法语来讲解,效果要好得多。”英法两种语言在对比分析的应用上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它们同属印欧语系,两者的语法体系中存在着诸多的共同点、共通点。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容易将一项法语语法内容与他们已经掌握的相似的英语语法内容联系起来。如果教师能够很好地了解这两门语言的语法结构,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自觉对比给予引导和理论支持,将使学生相对更为快速地接受各种语言现象,更透彻地理解语言的内部规律。另外,由于地域和历史原因,英语和法语相互融合的历史源远流长,两种语言中有大量的词汇拼写相同或相近,使英语专业的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法语上也事半功倍。正如受过体操训练的人们,跳起国际交际舞也会相当优美一样,熟练掌握了英语的人们,可以很轻松地掌握法语。英法语言对比分析应用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探索两种目的语的共性与特性,结合学习的迁移规律,促进正迁移,抑制负迁移。

三 对比教学法举例

1.语音

首先,英语和法语字母写法大体相同,但发音却不同。因此在法语字母拼写方面,由于英语正迁移的作用,学生可以轻松掌握。但对于语音,要有意识地避免英语负迁移带来的不利影响,防止出现学成英语式法语的现象。教师在法语语音教学中,如果能告诉学生法语和英语发音的不同点,那么学生们领会得就会非常快捷。法国学者W・H・Frazer曾将英法语音的区别概括为:“(1)法语在发个别元音、辅音时器官比较紧张;(2)法语发元音时,发音器官的位置更固定,发音更急速有力;(3)英语中没有鼻化元音;(4)法语中没有双元音。”英语有46个音素,其中元音20个、辅音26个,各音素间的发音差别较小;法语有36个音素,其中元音16个、辅音20个。音素比英语少,因此各音素间的差别相对较大。英法都采用国际音标,一些音素音标相同,发音则有细微区别:如法语[?]在口形和发音上类同英语中的/?:/,但不能读长音和重音;法语[e]与英语/ei/接近,但要注意[e]不是双元音,发音时,自始至终是一个音素,不要向其他的音素过渡。所以,教师应提醒学生在发法语音素时,发音器官要比英语发音紧张有力,注重口形。在整个发音过程中发音器官应保持不变。另外,法语与英语的[r]发音也截然不同,法语[r]为小舌音,发音时,小舌下垂,气流部分受阻,气流通过时,小舌略有颤动,而英语中没有小舌音;法语的[k]、[p]、[t]三辅音音素在元音前不送气;法语中除c、f、l、q、r在词末发音外,其余辅音字母在词末一般都不发音,这与英语有很大不同。

其次,还有重音的干扰。英法两种语言在单词和句子重音上有着明显不同。由于英语重音的复杂性,要想给多音节词总结出一成不变的重音规则,几乎不可能;而法语不管音节多少,每个单词只有一个重音,且重音永远在最后一个音节上。英语句子一般是实词重读,虚词和功能词不重读,而法语句子的重音总是在最后一个单词上,不管语法功能,完全由位置决定。这也是已经习惯了讲英语的学生必须克服的问题。

2.词汇

从词汇上看,英法语两种语言中有大量互相借鉴吸收的同(近)形同义的词汇,据统计,法语四级词汇中与英语词根相同,词尾相同或有规律可循的词汇占总词汇量的56.63%。比如,英语中以-ty词尾一般对应法语中以-té结尾的名词:activity (activité),university(université),curiosity(curiosité)等等;英语中以-or词尾一般对应法语中以-eur结尾的名词:employor(employeur),actor(acteur),visitor(visiteur)等;英语中以-y结尾一般对应法语中以-ie结尾的名词:socialogy(socialogie),biology(biologie),geogrqphy(géographie)。英语中以-al词尾一般对应法语中以-el结尾的形容词:eternal(éternel),ritual(rituel),serial(sériel)等等。英语中以-ly词尾一般对应法语中以-ment结尾的副词:favorably(favorablement),humbly (humblement),possibly(possiblement)等。类似的规律还有很多。同时,还要提防“假朋友”。“假朋友”一词源自法语词语“faux amis”,主要是指在语义结构上相似或相同,但含义却不同的词或句子结构。如法语中:passer un examen只指参加考试,而英语中的pass an exam则指通过了考试;法语中pain是面包的意思,而英语中pain则是病痛、伤痛的意思;法语中phase为句子,而英语中phrase则为短语、词组;法语中insister是坚持,强调的意思,但在英语中insist为坚决要求,责令的意思。

因此在词汇教学中,要善于运用词源学和语言发展历史,使用两种语言对比教学法,教会学生自己总结规律,最大化地利用英语正迁移的作用,对比记忆大量的同形词汇。

3.语法方面

“诺曼征服”对英语语法产生的影响是比较大的。因此,英语和法语的语法在很多方面有相似之处,比如时态就是很典型的例子,语法的时态在英语中就能找到对应的时态:

此外,两种语言的语序基本相同,词性的作用也是相同的,并且有一些句型在使用上也有相似之处。比如,法语中的il y a句型就与英语中的there be句型是相同的。因此,有些学生会认为在汉译法的过程中,如果先把汉语译成英语,再转化成法语,翻译的正确率会大大提高。所以教师可以提示学生,在初学翻译技巧时,可以先按照英语的语言习惯将主句提炼出来,再译成法语,以此循序渐进地养成法语的语言习惯。但是,法语与英语在语法上的不同之处也很显著,比如:法语有直接宾语人称代词、间接宾语人称代词、重读人称代词、自反代词、副代词等,语法中还有动词变位,名词、形容词、冠词有阴阳性、单复数的要求,这些在英语中都没有。那么对于这些不同点,教师就应该提醒学生将它作为重点和难点去掌握。充分利用两种语言的相似之处,比较他们的语法规则,找出两者的异同,克服英语产生的负迁移,将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好法语语法。

四 结论

英语和法语间诸多的相似性使得英法对比法教学成为可能。对比迁移教学法的目的就是要在此基础上应用学习的迁移理论教育和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比较并归纳这两种语言的异同,甚至将消极的负迁移转化为积极的正迁移。这不仅有利于教师降低传授知识的难度、提高教学质量,而且能使学生在比较中加深理解、记忆和运用,使学生在探索英法异同的学习过程中得到意想不到的乐趣,长久地激发他们学习双语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许余龙.对比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

[2]吴持哲.英语与法语的相互影响[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