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教学的民族文化角色

外语教学的民族文化角色

 

0引言   作为文化的重要符号,语言是人类进入文化世界的主要向导,是存在的家园。世界上的每一个民族都以其自身的语言来体现其独特而具体的文化特征。狭义上的文化一般指语言、文学、艺术及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产物,因此很大程度上语言学习就意味着文化学习,它是一个获取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进行有效交际所需要的具体文化知识和普遍文化知识的过程,也是学习者的认知、心理、情感和行为改变与调整的过程。一种全新语言的学习往往会使语言学习者潜移默化地接受一种新的社会文化和行为模式。随着英语在中国的普及,我国英语教育对文化教学的目标定位也逐渐纳入规划,《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指出:“大学英语教学是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其教学目标在于“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但是,在教学实践中,英语教学大多存在一个误区:过分注重英语国家文化的介绍,却忽略了母语文化的导入,现行英语教材中中国文化内容涵盖面十分局限,尤其是少数民族文化的介绍。这种单向文化导入模式促成了英语霸权主义及文化帝国主义,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世界范围内某些文化的同化甚至消亡,不利于和谐文化生态的构建。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英语学习者,面对英语普及带来的英语文化,该如何确立本土文化尤其是少数民族文化的立场呢?王辉认为,要使英语真正为我国所用,最重要是要加强用英语来表达和传播中国文化,即强调英语的中国化[2];王芳则强调文化生态观的确立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要加强对学生语言文化平等意识的培养,以树立正确的文化立场[3];刘雪莲通过解读中国少数民族外语教育的文化生态环境现状,试图从多元文化整合的视角解决少数民族外语教育中文化生态环境失调的问题[4]。笔者分析了民族地区大学英语教学中课程和教材方面的文化生态失衡问题,建议从教师、课程设置及第二课堂方面拓宽少数民族文化英语的应用途径以保持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5]。的确,文化教育是中国少数民族外语教育的目的之一,要真正实现中西国家之间平等的跨文化对话,少数民族外语教育中的民族文化角色需要理性定位,这样才能应对英语全球化带来的文化趋同问题。   1少数民族外语教育的跨文化对话思考   外语教育的本质是一种跨文化教育实践活动,开展跨文化教育是要“促进对文化多样性的尊重、相互理解和丰富”,“增进国际理解,并使同各种排斥现象作斗争成为可能。其目的应是从理解自己人民的文化发展到鉴赏邻国人民的文化,并最终鉴赏世界性文化。”[6]115-125鲁子问认为,跨文化教育是让受教育者获得丰富的跨文化知识,对呈现某一文化的人类群体养成尊重、宽容、平等、开放的跨文化心态以及客观、无偏见的跨文化观念和世界意识,并形成有效的跨文化交往、理解、比较、参照、摄取、舍弃、合作和传播的能力,从而通过教育层面的努力,消解跨文化冲突,建构和谐的跨文化社会,促进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7]。要真正实现跨文化教育,需要对话,对话是解决冲突、消除矛盾、达成共识的最佳途径。“没有对话,就没有交流;没有交流,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8]。对话是一个语言哲学术语,作为人的存在本质,具有平等性、差异性的基本特征。平等性是指自我和他者之间的平等,相互平等是文明对话的基础,差异性则使对话成为可能与必要。为此,民族外语教育要真正实现跨文化对话,既要认识到文化之间的差异性,也要尊重民族文化,树立民族文化平等意识。   2少数民族外语教育中文化角色定位探究   外语教育具有跨文化对话目标,但是在经济文化全球化的今天,英语教育淹没了母语及母语文化的教育,身处母语环境下的中国学生怠慢了母语的学习,语文教育止于高中阶段。2005年《教育新观察》杂志上有篇文章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人们的求学和晋升都必须依靠一门不属于我们的语言,汉语沦为二流语言了吗?谁动了13亿中国人的母语权?[9]。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许嘉璐表示,语言和文字是一个民族的标记,中国人必须提高对民族语言的重视。他还认为,重视外语学习、忽视中文教育所产生的不良反应已经逐渐显现出来。西方文化使许多人特别是大学生在节日习俗、生活语言、价值观等方面受到了强烈冲击。有学者担忧英语的普及或许会损害中国的民族语言和文化,甚至有可能使中国的语言文化“殖民化”。的确,外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的缺失弱化了我国在对外文化交流中的话语权,加剧了西方文化霸权地位,不利于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培养和建立。为此,在少数民族外语教育中,要充分树立跨文化对话思想,兼顾目的语和母语文化,实现文化输入和文化输出的平衡,教学目标应定位在培养英语学习者的跨文化意识,使他们有意识地认识中西文化的差异,并最终形成正确的文化观点和立场,这样才能带来真正成功的跨文化交际,从而理性定位外语教育中的民族文化角色。   2.1扩展教材中民族文化内容,兼顾中外文化特色   “在外语教学研究中,加强对本国文化的研究和阐释,加强对学生本国文化表述能力的培养,不仅是必须的,而且是迫切的。”[10]但是,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教材中民族文化内容的覆盖率偏低,中西文化比例失调,出现严重的文化赤字,当前缺乏民族文化元素的英语教材已无法满足实际交流的需要,学习者无法在教材中找到实际有用的表达方式,从而导致“哑巴英语”和“中国文化失语”,他们在跨文化交际中大多无法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笔者所在的理工学校,情况尤为严重,在一次调查中大部分同学都表示,平时他们不能很方便地获取用英语介绍中国文化的资料。这一现象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目前用英语介绍中国文化的教材和资料相对缺乏,涵盖少数民族文化内容的更是稀缺,学生们很难找到表达少数民族文化的范本和背景资源。Byram指出:“虽然外语教材不愿过于强调学生自身的文化,本族文化仍不应就此轻而易举地被抛弃,因为相互排斥肯定不能取得文化的能力和对自己更深层次的理解。”[12]为此,外语教材编写时,要实现中外文化同构的原则,把中国文化及少数民族元素有效融入英语教材中,既注重外语文化的导入和介绍,也注重中国文化的表达和弘扬,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提高文化选择的民族主体性,真正做到“将中国介绍给世界”。#p#分页标题#e#   2.2增强教师文化素养培训,有效开展文化教学   开展少数民族外语教育中的文化教学改革与实践,教师的作用不容忽视。由于外语教育的人文特质和功能,外语教师也不能再局限于语音语调地道、语法正确和口语流利等方面的技能,更要对文化在语言交流中的作用有理性的认识,同时能较好地辨认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他们在向学生介绍异域文化时,能就文化差异、文化共性及在跨文化交际中应避免的问题对学生进行说明和讲解。教师身处教学第一线,直接与学生接触,他们良好的人文素养与宽广的知识面将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也能激发学生学习文化的兴趣。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他们可以将中西文化双向打通,有效引入英美国家与中国文化,甚至少数民族文化,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站在本国文化的立场接受英语国家文化,同时也能鼓励学生用英语有效表达中国传统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让他们能在较深层次把握各民族和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最终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文化认同。   2.3拓展英语课程设置,融入民族文化亮点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各高等院校应设计符合自身学校实际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语言和文化类课程要有机结合。目前,大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能通过课堂增加对英语文化的了解和认识,同时通过报纸媒体及图书,了解一些中国文化知识的英语表达,但是由于缺乏输入,他们对于本民族文化的特色词汇及表达掌握不够,用英语表达本民族文化的能力还不尽如人意。为此,民族地区高校在设置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时,要充分考虑民族学生群体的因素,有意识地增加课程的民族性和多元性。学校可以考虑在常规大学英语课程中专门加入少数民族文化的内容,甚至可以鼓励教师开设一些以少数民族文化为主题的选修课,譬如白族文化、纳西文化等。这样,少数民族学生既能提高英语语言知识的基本技能,又能从英语视角了解本民族文化的内涵,并学会用英语表达本族文化的亮点,强化向外宣传本民族文化的意识,有效促进本土文化对外宣传和推广。   3结语   语言生态系统中的语言竞争与和谐紧密相连,不同语言共同存在于一个社会中,相互间普遍存在着竞争的关系。随着英语学习在中国的推广和普及,英语与我国汉语及少数民族语言的竞争关系逐渐显现,其文化的输入在一定程度上将会削弱中华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生存势力。李强认为,民族文化传承与外语教育之间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外语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培养能够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顺利进行交际的人才,即引导学生通过外语的学习去认知“外族”的文化传统;另一方面,作为一个群体,任何一种民族和其他民族交往时,都需要借助语言教育来实现不同民族之间的跨文化交流。   因此,树立目的语文化意识是民族文化传承中对待外语教育重要的理念,语言文化的关系问题则是外语教育中对待民族文化传承的认知态度和行为准则[13]。要实现跨文化对话,民族外语教育要注重以加强民族文化认同为目标的文化教学,要求学生不仅学习英语国家文化,更应该加强中国文化及少数民族文化知识的积累,提高他们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的能力,从而促进他们理解和认知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意志内涵,有利于定位民族外语课堂民族文化的角色,并最终构建和谐文化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