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课程论文范例

外语课程论文

外语课程论文范文1

为改变当前建筑学专业外语教学的现状,除去弊端,提高教学质量与增强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我们结合建筑学的特点,针对性的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手段以及评价方法等多方面对该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实践。

1.1研究型学习为导向的教学内容

研究型教学理念由美国布鲁纳的“发现学习模式”和瑞士皮亚杰的“认知发展学说”综合发展而来,是“一种试图克服传统教学模式弊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新型教学模式”。其基本观点主要是鼓励学生在自主的学习中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通过自我或者合作“探究”获取知识、训练技能、培养能力、发展个性。在建筑学专业外语中采用研究型学习为导向的教学内容,有助于学生实现从高中的被动式学习向大学的自主学习转变,也有助于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开阔学生的创新设计视野。在为学生筛选和组织学习内容时,教师以教材为中心,跳出教材和参考书的限制,从丰富的网络资源中广泛选取与书本上知识要点相关的专业信息,并且与时代同步及时更新,形成众多单元主题的教学资源库,包括建筑设计、历史保护、建筑技术、建筑师等。学生除课堂中学习重要的知识点外,应从教学资源库中选取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进行大量相关外文资料的研读、翻译和理解,最终撰写英语学习报告,并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如学生可选取生态建筑的主题,通过研读国内外知名生态建筑书籍、生态建筑案例,形成生态建筑含义、发展历程、代表人物、典型案例等完整的研究报告,并用全英文的表达方式向所有的同学进行展示和讲演。通过设置研究型的教学内容,不仅能让学生们自主选题,提高主动学习的兴致;还能让学生们在广泛的外文资料阅读中培养外文论文阅读能力,并通过自主撰写研究报告和展示成果,提高专业英语“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特别是一些专业词汇的实际应用能力;并且通过不同主题的交流讲解,开拓学生的专业视野,扩展学生的专业知识面,真可谓一举多得。此外构架了“2+1”的课程体系,即大一大二年级作为大学英语以及建筑学专业技能的基础训练阶段,大三年级开设专业英语技能训练课。“2+1”新框架为建筑学专业英语教学工作提供坚实有力的保证。

1.2体验式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

由于教学内容以研究型学习为主,就要求建筑学专业外语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而体验式教学模式虽未形成系统完善的教学理论和实际教学模式,但其概念已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体验式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根本区别在于,体验式教学强调的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自主学习,其本质特征是复合学生认知上“螺旋上升、不断深入”的学习规律,通过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在师生互动中体验英语,形成英语语感。通常有如下几种途径:①在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中体验。如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周边的物质语言环境,泛读教学资源库中的相关外文资料,提高书面阅读能力;同时尽可能的营造人文语言环境,鼓励学生通过观看一些国内外知名建筑的英语讲解视频或参加本专业的外语讲座,扩大专业词汇量和提高专业英语听写能力;以及在课程设计中尝试与教师同学用英语沟通,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等。②在情景中体验。建筑学专业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教师作为引导者可在日常教学课程中引入案例教学,教学内容应包括项目招标书、项目概况、基地分析、设计原则与目标、设计理念、设计分析、实施步骤、图纸表达等,使学生初步掌握专业知识。之后鼓励学生协作创设相关的英语情景,如交流介绍彼此喜欢的建筑及其相关背景知识,互相点评世界知名建筑,甚至模拟买房情景等,一方面让学生们多种途径的展示自主研究学习的成果;另一方面通过富有趣味的应用案例教学内容,巩固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专业英语运用技能。

1.3多媒体教学为主的教学手段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为专业英语教学提供了图、文、声、像并茂的英语教学资料,极大地丰富了英语教学资源,优化了教学环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创设形象逼真的学习情境,促进课程向个性化、生动化、综合化方向发展。例如,①图像教学:图像教学如专业视频演示、课程设计作业的英语表达、案例讲解、读图识图等更为直观生动,既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活跃思维,降低记忆难度;又有利于加强趣味性以提高学生获取专业知识和综合技能的热情,培养学生自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②网络现场教学:依托家庭电脑和宽带网络等较为优越的硬件环境,建立专业完善的网络教学平台,实现异地、实时、互动教学和学习的教学方式,作为“实地现场教学”方式的强有力的补充。③网络课外实践:由于目前建筑学专业英语教学存在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和任务紧张等问题,教师可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功能进行课后辅导,鼓励学生利用校内多媒体网络提供的互动活动,检查自己的学习成果,吸收和巩固专业知识。此外,教师可以通过E-mail、校内BBS论坛、微信等便捷的网络通信平台,对学生进行同步或异步、一对一或一对多的课后指导,加强与学生的课后交流活动;学生也可随时随地的通过即时通话工具与教师进行沟通交流,便于及时答疑解惑。

1.4综合评价方法

成绩评价不仅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有效方式,也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手段。成绩评价方法应摒弃传统的通过考试评价学生学习成果的终结性评价方法,建立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控制的综合评价方法,以引导学生重视平时专业英语学习的基本功。因此,在新的成绩评价模式中将平时课堂学习评比、平时检测、网络学习情况等作为评价的重要依据,培养他们自主自觉地进行学习的习惯和能力。方法上可采用日常观察、评价表、自我评价、相互评价等,并且制作Excel考核电子表发放给每一位学生,内含已定的计算加权方法,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平时和期末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成绩预测。这样帮助学生给自己制订一个可量化的目标,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起到鞭策和预警的作用。

2教学改革效果分析

外语课程论文范文2

 

一、理工科专业ESP与EGP课程的比较   ESP课程与EGP课程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都存在较大的差别。从教学目标来看,ESP课程在理工科专业的设置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学习与本专业相关的英语专业知识,从而为将来的双语教学、英语教学服务。ESP课程是为了培养理工科专业学生与国际同行就专业知识进行口头以及书面交流的能力。而理工科专业学生学习EGP课程的目的则是为了学习语言知识。从教学内容来看,理工科学生学习ESP课程的教学内容以及EGP课程的教学内容在词汇、结构、语篇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差别。ESP课程的词汇学习主要是专业用语如图纸用语、专业缩略语等的学习。而EGP的词汇学习则更为广泛,学生要学习各种类别的单词、词组、词语的搭配以及使用和表达。在EGP课程在英语结构的学习就是英语语法的学习,学习者学习各类英语句式、时态和语态。ESP课程内容包括ESP的专业语法学习以及长难句分析。从语篇来看,EGP课程中,学习者学习英语的体裁如说明文、叙述文、议论文和书信等。而ESP的语篇分析则是专门讨论ESP的文体特点。在教学内容中会对工艺、图表、材料、技术、设备等进行说明、解释的说明文进行分析,会对各类应用文的写作要素、格式以及写作的技术要求等进行学习。除了这些层次上的语篇学习外,ESP语言的表达法如语言风格、衔接手段的使用等都是ESP课程在语篇层次上的教学内容。EGP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是与语言相关的教学法。而ESP课程的教学法则主要是以内容为依托的教学方法。   ESP教师作为ESP课程的参与者之一,传授ESP知识,其专业发展关系到ESP课程能否实现其教学目标。外语教学模式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外语教师的角色与地位已经发生了变化。教师如何成功扮演学生学习上的“合作者”和“促进者”的角色在依赖于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ESP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界定   第二语言教师教育核心知识基础的六大内容要素包括教学理论、学科专业知识、教学技能、教学推理技能与策略以及情境知识和交际技能。理查兹对于教师专业化的界定,是一个对教师个体层面的专业化的界定,从这个层面来看,教师专业化的内容是多样而丰富的。王云霞在其研究中指出了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两种倾向:“工具性专业发展”倾向和“主体性专业发展”倾向。“工具性专业发展”是指外语教师的专业发展注重于技术层面和物质层面,教师侧重于发展专业技能和教学技能。这种外语教师专业化发展倾向是服从于外语教学大纲的专业发展模式。而“主体性专业发展”则是侧重于精神层面的发展。在注重外语基本能力培养的同时注重教师以及学生的个性发展。本文借鉴其对“专业化”的界定,将“ESP教师专业发展”界定为以下三个层面。第一,从整体环境层面来看,ESP教师专业发展要适应中国大的宏观环境发展的要求。第二,机制层面,ESP教师的专业发展要服从ESP教学大纲的要求。ESP教师的专业化是为了实现ESP的教学目标。第三,从个体层面来看,ESP教师的专业化是一个ESP教师完善其教师教育核心知识基础的六大内容要素的过程。如此,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可看成一个生态系统。   三、后方法时代工科院校ESP教师的专业发展途径   生态外语课堂观是后方法时代的一个重要思想,它把外语课堂看成一个生态系统。生态外语课堂是一个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的课堂。教师个人因素,如其专业素质、专业知识、教学方法、交际能力,教师集体因素,如教师的集体的整体关系、水平等均影响到教学目标的设定、实施过程以及目标的完成。把ESP教学看成一个寻求均衡发展的教学过程,教学目标生态化,教学内容生态化,教学方式生态化,教学目标生态化的观点是生态外语课堂为了寻求课堂各方面均衡发展的要求。多样化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都对ESP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ESP教师要加强个人的修养和学习。以此课堂观为指导,ESP教师在ESP课堂所扮演的角色就应该重新进行定位。ESP教师应该是教学大纲的制定者,课程以及教学材料的设计者和提供者,是学生学习ESP专业知识的合作者也应该是学生学习的评估者,更应该是一个研究者。ESP教师的专业发展途径围绕着ESP教师实现这五个角色的功能进行。以生态外语课堂观为指导,ESP教师在专业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培养“文化能力”这一听、说、读、写之外的第五种语言能力。ESP教师还应培养和树立和谐的价值观和情感观。ESP教师不仅要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和提高,还要注重在价值层面的技能学习,教师要培养人文精神,从而实现与学生在价值观上的和谐。生态外语课堂观要求外语课堂应该要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为目标。在教学方法上,生态课堂观要求通过教学方式多维化、注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性来实现教师和学生互动式教学从而保证教学效果的持续性发展。生态课堂观把课堂看成一个发展的课堂。为了保证课堂的可持续性发展,ESP教师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不断地成长,通过自主学习、培训等方式提高专业技能,丰富专业知识。   第二,构建一个民主、公开、透明的教师集体文化。ESP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还应该注重精神层面的发展,注重培养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ESP教师群体应该尊重教师个人的差异,通过在本校通过集体备课、讨论等形式加强ESP教师的沟通。通过于外校同行的沟通,如举办学术交流活动、学术年会、研修班等形式来学习同行的先进经验,从而实现ESP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   第三,工科院校应构建一个良好的环境以供ESP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建立一个适合ESP教师职业发展各个阶段的职业规划体系,一个多极化、评价内容多元化,以及评价策略的多样化的ESP教师评价体制,如建立包含学生评价、同行评价、专家评价的多极评价,包含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态度、教学效果、交际能力等多元化的内容评价,包含问卷调查、听课、访谈等多样化的评价策略的评价体系。   #p#分页标题#e#

第四,从社会的物质文化环境和人文环境来看,生态课堂观认为外语课堂是受到社会物质环境以及人文环境影响的课堂。ESP教师的专业发展必然依托于一个良性的社会物质环境以及人文环境。国家应该给工科院校ESP教师进行更多的物质支持,构建一个科学、民主、公平的社会人文环境来促进ESP教师的专业发展,为ESP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四、结语ESP教师专业化发展途径,是一个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和制约的生态系统,ESP教师需从各个层面努力来走一条可持续性的专业发展途径。教师个人应该追求自身专业素质的提高,积累相关专业的英语知识,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来完成其作为教师、研究者、合作者、评估者、课程和教材的设计者和提供者的五重角色。

外语课程论文范文3

通过分析采矿工程专业外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从师资力量建设、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和教材选取等方面出发,提出教学改革意见,旨在实现提高采矿工程专业外语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

采矿工程;专业外语;教学改革;教学方法

采矿工程专业外语是面向采矿工程专业本科生开设的选修课程。课程内容主要涉及采矿工程领域中矿井设计与开拓、煤田地质与勘探、井巷工程、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采煤方法、矿山环境保护和系统工程等专业基础知识,通过课程学习,达到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尽快掌握专业英语文献的阅读技巧,了解外文文献检索、写作知识,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口语表达和专业交流能力。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如何扩大优质的教育资源,培养在德智体上全面发展并且具有从事相关专业领域科研能力的精英人才,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重要目标之一[1,2]。随着煤炭市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外先进设备和技术被引入煤矿,而扎实的专业外语基础及其应用能力成为汲取国外先进经验、丰富学术交流和开拓视野的必备条件[3]。虽然采矿工程专业本科生进行了大学基础英语的学习,但这无法满足专业的发展和需要,必须在经过公共英语和四六级应试培训后,进行外语学习内容和专业课程相结合的专业外语。我校采矿工程专业外语的教学方面缺乏成熟教学方法,作者结合近几年采矿工程学科的发展趋势和专业外语教学实践,对现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教学改革措施。

一、当前采矿工程专业外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师资力量薄弱且不稳定

目前,我校担任采矿工程专业外语的教师流动性大,且教学任务繁重。不同的教师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在短时间内难以适应,造成上课积极性差,效果低。且教学轮次少,连续性差,严重影响了教学水平的提高。由于专业外语教师多为本土教师,在外语学习上存在“哑巴外语”的现象,虽然具有很强的听、写和读的能力,但口语表达能力差,存在开不了口的问题,采用双语教学难度大。

(二)学生认识不足,积极性差

我校采矿专业外语为大三开设,之前已学习了大学基础英语,很多同学将外语学习的重点放在四、六级考试,认为专业外语只要考试及格即可,学习积极性差。本专业学生在采用母语授课条件下的专业课学习存在理解困难,由于专业外语授课期间增加了外语部分,且外语听说能力欠缺,学生经常出现听不懂、看不懂、说不出的情况。久而久之,学生失去学习信心,造成厌学态度,学习成绩不断下降,失去了教与学的积极互动,缺乏主动性和参与性的学习气氛逐渐影响其他同学,使得整个学习氛围减弱,从而导致教学效果降低,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

(三)教学形式单一

在采矿工程专业外语教学中,一般采用教师讲解提问,学生笔记回答的传统教学方法,教学形式过于单一,显得尤为被动,难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启发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虽然目前很多教师已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方式代替了板书教学,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仍然过于注重专业外语课文的翻译讲解,或是教师翻译课文,或是让学生边读课文边自行翻译,课堂气氛沉闷,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

(四)课程考核方式不健全

目前,采矿工程专业外语的考核仍然停留在课内考核加平时考勤的方式。课内考核主要通过对词汇、句子和短文的翻译,无法达到深入理解的目的,没有形成一套听、说、读、写等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核方式。教学期间尝试过进行考试题型的改变,但明显发现学生表现出严重不适应,考试成绩下降明显。

(五)专业教材匮乏

适合采矿工程专业外语课程教学的教材不多,原先使用的教材为蒋国安主编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采矿工程专业英语(第二版)》。就知识结构而言,该书是非常好的教学及科研参考书,但其涵盖内容过多且内容陈旧,涉及不少淘汰落后的采煤技术,在实际工作中用途不大,没能体现出煤矿开采技术的发展。知识点与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匹配,与专业课相关性及实用性低,容易使学生产生抵触心理,进而不重视专业外语学习。由于教材广度过大,学生的专业知识理解能力达不到要求,在有限的课时中,无法吸收全部内容,导致学生积极性差,学习气氛低。

二、采矿工程专业外语教学改革建议

(一)加大专业外语师资力量建设

师资力量是采矿工程专业外语发展和进步的基础,可以通过以下四个途径实现加强师资力量和提高教学水平。一是引进具有高水平的专业知识和外语能力的人才,特别是国外高校的采矿工程专业博士和优秀的硕士。二是加大专业外语教师的出国进修学习,通过国家、省部和学校的留学资助,鼓励老师出国深造,提高外语表达能力和扩宽视野。三是定期组织老师到其他高校进行调研,学习国内采矿工程专业外语先进的教学经验。四是定期组织教师进行培训和交流,可采取定期举办专业外语教学法研讨的方式,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积极性。

(二)改进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放弃以前的常规教学方法,可采用以下几种方式。1.小组讨论的方式,由教师按照教学内容提出问题,学生组成小组进行查阅资料和讨论,最有由老师随机抽取小组进行回答问题。这样更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2.在日常教学中,除了要求学生记忆和理解常用的专业词汇和短语外,鼓励学生通过网络阅读采矿工程相关的外文文献等方式扩大阅读量和词汇量。3.由于学生的专业基础理论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在正式学习课堂内容之前,可以先带领学生回顾一下相关的专业知识,然后再有针对性地讲解,并在课堂内添加一部分课外专业内容和词汇,增加学生的学习广度。4.另外要充分利用学校的网络和多媒体资源,采用图文并茂的教学手段。例如,课堂上通过一些煤矿开采方面的外语视频,让学生逐步意识到专业外语的重要作用,可以将专业外语教学从课堂上延伸至课堂之外,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将采矿工程专业课程相关知识融入到课件中,在必要的时候用动画形式展示,帮助学生理解相关内容,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5.采用教师提出在煤矿生产中的虚拟情景,让学生进行专业外语交流,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建立多元化和灵活的考核方式

考核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方式,可采用平时成绩和卷面成绩两部分组成。以卷面成绩为主,内容主要为采矿工程方面的专业词汇、句子和短文特别是学术论文摘要的英文表述等知识。平时成绩分为平时到勤率、平时作业、课堂翻译和课堂提问等方面,其中平时作业成绩避免单调的卷面作业方式,采用规定题目,学生到图书馆和网络等查阅相关资料,然后在课堂上讲解的方式完成;课堂翻译可采用下课前大约15分钟左右的时间,挑选出未讲课本内容的1段让学生进行翻译,下课交上来,既可以督促学生认真听课,加深对课本内容的理解,还可避免抄袭的现象,进而提高学生的翻译水平;课堂提问除了采用常规的提问方法外,还可以在课堂中穿插词汇抢答及小组讨论的形式,最后由教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点评和讲解。通过这种改革的考核方式,采矿工程专业外语的教学效果将会有很大的提高。

(四)选用符合学生实际的教材

目前,采矿工程专业外语在我校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教学体系,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最终选用的教材是蒋国安、付玲毓主编的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采矿工程专业英语》,该书难度适中,便于学生学习,学生认可度高。该书共包括五大部分24个章节,主要内容包括HistoryofCoalMining(煤炭开采史);OriginofCoal(煤的成因);CoalExploration(煤田勘探);SurveyingandMineMaps(测量和矿图)MinePlanning(矿井设计);MineDevelopment(矿井开拓);ShaftSinkingandTunneling(井巷工程);UndergroundPressure(矿山压力);LongwallMining(长壁开采法);Room-and-PillarMining(房柱开采);MineHaulageandHoisting(矿井运输和提升);MineVentila-tion(矿井通风);MineDrainage(矿井排水);MineElectricalPower(矿井供电);MineEnvironmentProtection(煤矿环境保护);CoalMiningunderSpecialConditions(特殊条件下采煤)。涉及面广,这五大部分所涉及的内容均和学生平时所学的五门专业课程(煤田地质学、煤炭开采学、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矿井通风与安全和系统工程)内容对应,学生对课堂内容熟悉,接受快,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以注重专业词汇的整理,而不再花费巨大精力纠结于个别单词的意思,可以提高学生的对专业外语的学习兴趣。为扩大学生的视野,建议学生自学的一些书目,例如煤炭工业出版社《安全工程专业英语》、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实用矿业英语》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地质学专业英语》等。

三、结束语

在了解我校采矿工程专业外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基础上,可通过加大专业外语师资力量建设、改进教学方法、建立多元化和灵活的考核方式和选用符合学生实际的教材等方面的改革,充分发挥教与学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达到明确学生学习目标,最终实现提高采矿工程专业外语课程教学质量的目的。

作者:吕文玉 单位:西安科技大学能源学院

参考文献

[1]郭智刚,谭冬莲,曹权,等.轨道工程专业外语课程建设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5(50):225-226.

外语课程论文范文4

关键词:专门用途英语教育;高校;双语课

专门用途英语(以下简称“ESP”)自1964年被Halliday提出以来[1],20世纪80年代,ESP在全球被广泛接受,对此展开的研究和探讨风靡一时[2]。50多年来,在这些理念的指导下,ESP的理论与实践都是围绕着课程和教学来开展的。随着科学学科和社会行业、专业的迅猛发展,专业发展自身的时代需求和劳动者素质的时代需求不断提高,成为对高等教育的时代要求,倒逼高等教育把ESP作为一个具有普遍需求的教育课题,从而使ESP成为国外高校坚持不懈的发展性课程。但是,缺乏对于ESP的本质规律的研究总结,ESP课程就没有系统科学的实体内容,其最大的实践成果就主要是开展学术英语的教学[3]。分析我国40年来ESP发展史,虽然发展艰难曲折,问题多表现在没有取得共识和认识实践的不到位,但主流是在艰难中的不断进取,其有着史诗般的震撼,充满着坚忍不拔的探索精神,有着鲜明的跨时代特色。

一、国家对实施

ESP教育缺乏明确的政策在我国高校英语教育的国家政策顶层设计上,关于ESP的战略决策时远时近,并没有十分到位。纵观近些年的国家政策,各个阶段都设置了不同的教学目标。1980年的《公共英语教学大纲》提出,高校英语教育要为学生今后阅读本专业英语书刊打下较扎实的语言基础。直到1998年,又了《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4]。该大纲明确了英语专业人才的规格要求,指出高等学校的英语专业要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同时,根据《大纲》的培养目标,高校在实施英语教学时,要求学生在打好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和牢固掌握英语专业知识的前提下,丰富人文学科知识和科技知识,掌握与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有关的专业基础知识。这已经较好地把握了ESP教学的培养目标和课程功能,即两个能力和两个素质的本质要求,缺乏的是对ESP的概念和内容体系的把握规定,这在当时ESP的学科概念学科内容尚未开发尚有争议的时代背景下,是十分难能可贵的。另外,《大纲》明确了英语专业课程的三种类型,分别是英语专业技能、英语专业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这些与ESP课程内容相差无几。之后,直到2001年9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积极推动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教学,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5],这就提出了一个世纪性的大难题,就是英语专业课与使用英语教学的专业课无法区分(主要是涉及相关专业知识的教学部分)。2004年和2007年,国家针对高校英语教育并无新的要求[6]。2010年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隐性地提出了外语教学的实用化国际化要求,即“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

二、难以取得共识的情况下,对ESP教育的重视程度较低

1978年,杨惠中教授在其《国外科技英语与研究动态》一文中首次对“专门用途英语教学”进行了阐述。实际上,1979年,上海机械学院(现上海理工大学)的卢思源教授就开设了ESP这一专业。我国的ESP教学活动的开展基本是与世界同步的,也是和新时期的改革同步的。但是,所引进的新的改革事物却难以取得举国共识,教育界和研究界在理念上出现了针锋相对的分歧和论争。一方认为应当根据科技发展和科技人员、理工科学生的需求开设科技外语课程;一方坚持大学公共外语主要是打好外语基础,应开设“普通英语”,有大学校长撰文称“科技英语根本不存在”,“科技英语表面上是速成,事实上只会把年轻人引向狭窄的小胡同”。这场争论“直接影响了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课程设置和发展方向”[7],也影响了国家外语教育的战略决策。这场争论已经触及ESP的核心实质问题,就是ESP的身份问题,如果不能解决ESP是否独立事物独立学科的课题,也就无法解决ESP有没有独立课程的价值和必要性。这正是国外ESP理论的先天不足带来的困惑,但又何尝不是机遇和挑战,作为举国牵动的重大课题,完全可以在改革的进程中破解它。包括英语在内的各种语言,在社会历史的发展中,随着社会分工而分化为三大类,一类是普通公共交际用语,一类是日常生活用语,一类是专业活动专门领域的专门用途用语。随着社会生产、交换、管理和科学技术的细化复杂化,专门用途用语的单位数量和体系规模越来越庞大。专门用途用语作为专门工具的角色功能使得我们不得不重视和重用它:用它表达专门学科的学科体系,供教学学习以培养摘要劳动者;用它表达专业活动的工作规范、行为规范和产品规范,以保障专业活动的规范化、标准化和质量;用它规范和表达科研活动、科研成果,以保障专业的发展进步等。同一种语言,如英语、汉语,其中的三类用语,在语法、逻辑的基本层面是标准统一的;作为语言工具,与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是同性质、同规律的,特定的表达内容形成特定的语言表达方式,使得专门用途用语具有特定的规律和特征体系,从而构成有独特价值的学科体系。ESP是全球应用的一种专门用途用语,建立它的学科体系具有普遍价值和典型示范作用。

三、双语课的冲击和压力

2001年,教育部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就本科教育方向给出了明确指向,强调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力争三年内,外语教学课程达到所开课程的5%~10%。之后,教育部又了《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提出A级标准学校专业双语教学的开设门数应不低于8%。这一系列文件为各高等院校推进双语课程建设奠定了基础。用英语来讲专业课程,这就给ESP这个专门用途英语课程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和压力,因为出现了这样的情况:专业课用英语来系统地讲专业内容,甚至包括了实验报告和学术论文写作的内容(导师的讲授更专业更实用),ESP课程也是用英语来不系统地讲专业内容,这两种课程无法区分了。那么,ESP还有存在的必要吗?如果ESP课程没有区别于英语专业课的内容体系,这个课教什么、怎么教就成了极大的难题。这个难题直接冲击了ESP教学的CBI教学法,即“内容教学法”(该教学理念是一种将专业学科内容和语言结合在一起,用目的语言讲授某一领域学科知识的教学方法)。可以说,双语教学逼迫着ESP课程进行根本性的改革,必须探讨ESP本体的本质和本质规律以建立其学科体系,以此作为ESP课程的核心内容,填补国外ESP课程和理论的空白。

四、理论研究缺乏系统性

30多年来,我国的ESP研究主要是引进阐发国外的ESP理论和价值观念。把ESP看成是一种课程,一种教学理念方法。探讨Halliday的功能语言学中的语域理论,CBI理念教学法,需要分析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等。秦秀白教授认为,我国高校的ESP教学还处于发展阶段,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专门用途英语在高校英语教育中的定位还不够明确;②对专门用途英语的性质和教学原则并未有统一的认知;③针对专门用途英语的教学方法还有待进一步研究[8]。王丽指出,我国ESP研究虽然已经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有中国特色的ESP理论体系[9]。

五、结语

外语课程论文范文5

一、国内外关于通识教育的研究现状

关于把通识教育理念导入外语专业教育的可行性纷争已久。美国博德因学院的帕卡德教授首次使用了通识教育的理念,提出对青年进行一种通识教育,即古典的、文学的和科学的综合性教育。这种创新教育理念的提出在其用来指导专业教育的实践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1945年哈佛大学校长科南特发表了《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报告书,认为美国高等教育的真正危险在于过分专业化,因而它要求所有哈佛学生,不管属于哪个专业,都应通过学习一些规定的学科,以习得一整套组成“西方文化遗产”的知识、理想和价值观。20世纪70年代,著名学者博克也在其《高等教育》一书中对“专”与“博”的关系作过详细的论述,认为本科生应通过主修一个学科获得大量深入的专业知识,并且通过几个不同学科的学习获得大量广博的人文知识。国内在相关方面的研究起步于90年代中期,但真正关于通识教育理念的研究并不多。研究较早的,引用率较高的学者李曼丽在其博士论文《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中对通识教育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此后,甘阳教授在此方面也有比较深入的探讨,认为中国大学的通识教育可以通过建立“共同核心课”和“助教制度”这两个环节,走一条更具实效的道路。2010年4月,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郭赤婴教授主持北京市教育工委课题《外语院校大学生专题式通识教育研究》开题论证会,指出通识教育理念能够结合外语专业的教育环境和育人特点,研究大学外语专业教育中通识理念如何导入的问题,有助于实现在通识教育理念指导下,以外语课堂教学为依托,旨在培养既具备较高水平的专业知识,又具备较高的人文素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的外语人才。

二、高校外语专业教学中通识教育理念导入的必要性

2008年美国哈佛大学校长德鲁在一次著名的演讲中指出,“在这个变动的时代,应始终坚持教育的功能和理想乃是致力于照亮人性之美,这一原则应该被奉为高等教育的灵魂”。这位教育家所说的教育功能和理想是指在大学教育中,在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同时兼顾的情况下,强调了通识教育理念的导入是当今大学教育关注的重点,也是大学教育的根本。我国是教育大国,在众多的大学中,有80%的高校都设有外语专业,学习外语的学生所占的比重也较大。因此,如何培养适合新时代要求的外语人才已经迫在眉睫。现行大学外语专业教育的主要弊端在于素质教育薄弱,学生知识结构单一,知识狭窄,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人文精神严重缺失。翻翻各大学外语专业的课表,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学习的大部分都是外语的基础知识,包括词汇、语法、作文、阅读等内容。所有的学习基本都是围绕掌握外语的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展开的。这样的课程设置虽然可以使学生的外语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但由于过于强调专业知识使学生接触到的知识被限定在有限的范围内,难以走出各自专业的小圈子。外语只是一个工具,学生毕业后,走上社会就会发现现实社会需要的是既有智商又有情商的复合型人才,按目前这种单一的培养模式,不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在当前党和国家大力提倡道德风尚、社会责任感的今天,高等学校对提高学生的道德情操、社会责任感所倡导的通识教育已经势在必行。因此,大学外语的教育应努力强化文、史、哲等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把提升大学生的综合人文素质列入到大学专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及课堂教学中。

作者:栗霞 曲朝霞 单位:长春理工大学

外语课程论文范文6

在国内,对通识教育的研究源于20世纪30年代,大多是关于国外通识教育理论研究的评介与引进,理论探讨居多。2000年以来,对通识教育的教学实践与实证研究逐渐增多,在研究广度和深度方面不断推进,呈多元化发展态势。代表作有:“英语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文秋芳,2002)“通识教育在外语类高等院校本科教育阶段地位极其现状的研究”(梁德智,2004);“大学通识教育的纲与目”(甘阳,2006)等。20世纪末,我国高校开始全面推行素质教育。1999年教育部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决定》,着重强调我国高等教育既要注重专业教育,又要注重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即注重通识教育,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现代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高等教育中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之争由来已久,通识教育要使学生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的教育,专业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掌握将来从事职业所需的技能,它们是教育的两个方面,是不能完全分离的,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如何在大学教育中把社会对于专业技能的需要与培养完全的人的目标统一起来,要保持大学教育平衡的发展,避免大学教育过于职业化,就必须加强学生的人文通识教育。对于外语专业尤为重要,因为外语院系狭窄的专业化教育使学生的知识面狭窄,知识结构不合理。因此,在外语院系进行人文通识教育已是势在必行。

二、通识教育与外语教学的关系

通识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主体意识的,完整的,全面发展的“人”。培养学生成为一个终身独立的学习者。这样学生就可以不断地扩展和延伸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发展方向,以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发展。其次,通识教育要培养学生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外语专业的学生知识面狭窄,为拓宽其知识领域,对其进行人文通识教育,使学生接触到人类社会的基本知识和人文经典,把分散的知识整合在一起,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最后,通识教育要使学生具有合理的能力结构。外语专业的学生具备一定的语言技能,通识教育可以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社交能力,分析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等,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

外语教学的目标已不再停留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技能的阶段,而是培养具有较高外语水平同时又具有一定人文通识知识的通识型外语人才。这样外语专业的学生既需要学习专业外语课程去掌握和提高外语水平,又需要学习通识教育课程去拓宽其知识面,以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从而使其具有一定的人文素养和研究创新能力。综上所述,通识教育的目标与外语教学的目标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的,两者缺一不可。英语语言是人文通识教育的载体,而人文通识教育是语言符号的具体内容。语言与人文通识教育是密不可分的。掌握了英语语言,就可以去了解英语国家人的文化,历史和思维方式,从而引发对本国家的文化反思,以达到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目的。因此,外语教学与通识教育是相通的,外语为通识教育提供了工具,通识教育为外语增添了新的内容。

三、就加强外语专业通识教育的几点建议

首先,学校要努力从办学理念和校园建设方面打造出一个充满人文主义的校园环境。学校还要明确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既具有较高外语水平,又具有一定人文知识的通识型外语人才。其次,学校要针对这一目标去调整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英语专业学生首先要学习自己学科的专业课,如高级英语、语言学、论文写作、听力、英美文学、翻译等。同时,学校还应给英语专业学生开设更多的人文通识课程,如文史经典、哲学、法学、大众传媒、市场营销、生态学、艺术创作等领域的课程,为学生搭建跨学科的选修平台。同时,学校在开设通识教育课程时,应根据学科特点和社会发展需求并坚持“少而精”的原则。再次,学校应对英语专业继续实行小班授课模式,并在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多鼓励学生发言和讨论,教师应转换自身角色成为一个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这样才能确保良好的教学效果。最后,学校应大力加强图书馆的建设,增加人文社科书籍和报刊,还有人文经典名著。图书馆还应多举行一些活动去鼓励师生多借书,多读书,以免造成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其次,要大力加强英语专业教师的人文通识教育。要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首先要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教师自身良好的人文素养和宽广的知识面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去学习,去创造和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而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师主要集中在文学和语言学领域,缺少研究型的教师,所以英语教师自身要通过自学相关领域的课程去丰富自己的知识,还可以通过专业培训,进修,学术交流,跨专业读研,读博去更进一步的学习和拓宽自己的学术视野。学校也应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进修和出国深造的机会,并鼓励教师申报科研项目,加入高水平的科研团队,努力进入本专业的学科前沿,以使教师首先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从而教育出具有较高人文素养的学生。

外语课程论文范文7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

内蒙古师范大学通信工程专业学生使用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的《通信工程专业英语》作为教材,该教材与专业课联系紧密,分为数据通信、通信协议、光纤通信、无线通信、数据通信网络五大部分。外语教师可根据学生专业课学习的先后顺序,选择相应的课文进行讲解。这些课文中不仅有学生在专业课上学过的知识,还有学生没有接触过的比较前沿的新技术,所以课文讲解起来既能让学生有对已经熟悉的知识的认同感,也有对更深入、更前沿的技术的新鲜感。对于一些在教材上没有而时下又很流行的内容,外语教师需要编写补充教材补充进教学中,对现有教材内容进行拓展和延伸。笔者在本专业外语教学过程中在基本教材的基础上增加了英文应用文写作、外文资料检索、专业期刊论文讲读、本学科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等内容。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既掌握了专业词汇,也掌握了专业英语写作的技巧,提高了文献检索的能力,同时对本学科的研究背景及发展趋势,甚至对本学科的杰出学者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也启发了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兴趣。

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在教学方法上,改进以往以教师课堂翻译课文为主的教法。例如,笔者在近两年的专业外语课堂教学中,采用了专业英语阅读课与技能培养课相结合的方法。专业英语的阅读课采用精读和泛读配合的授课方法。教师选择每个单元中最有技术代表性的文章作为精读课文,在精读课上由教师为学生解释专业词汇,指导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句型,对文献做出专业、精准的翻译,带领学生处理课后习题。教师在处理课文的同时注意专业特点,加入对相关的专业技术问题的解释,加深学生对英文内容的理解。泛读课与精读课配合进行,每次精读课后,教师选择与精读课内容相关的文献作为泛读内容,限定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阅读,然后由教师用英语提出与课文相关的5-7个问题,学生用英语回答。这种课程的安排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之前在精读课上所学的专业词汇和专业知识,并且可以锻炼学生的快速阅读能力和英语听、说能力。

专业英语技能培养课为学生们设计了关于专业英语的词汇特点、句型和文章结构特点、翻译标准及学习方法等的介绍内容,关于长句、被动句、否定句等特殊句式翻译方法的讲解内容,以及关于英文科技文章、广告、说明书、信函、通知、合同与协议等应用文体的阅读和写作内容。技能培养课以教师讲授为主,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如在讲述英文应用文写作时,可以让学生随堂写一则简单的通知或一封短信,并互相传阅,指出写作中的不足。这样的方法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教学手段上,课堂教学可以与网络多媒体教学相结合。在专业外语课程中使用多媒体教学,在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无疑是提高专业外语教育水平非常有效的方法。在多媒体环境下学生的心理相对放松,而且由于没有上课时间的限制,传授给学生的知识量也远多于课堂教学。除了必修的内容之外,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部分内容进行学习。在网络课堂上有课堂教学资源以及一些英文短片和学习视频,可吸引学生在课外时间学习专业外语。

三、考核方式的改革

一般专业外语课学分不多,且采取考查方式,学生不重视。学生认为考查课老师要求低,容易通过,所以学习没有动力,积极性差。因此在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同时,还需改革考核方式,保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笔者采用平时考核与期末考试结合的考核方法,注重平时考核。平时考核内容包括学生的出勤情况、作业完成情况以及课堂表现情况,其中的出勤情况和作业情况有具体的量化考核方式,而课堂表现的成绩是根据学生在阅读课上回答问题情况或进行小组学习时的参与情况及学习效果给出的。将课堂表现作为最终成绩的一部分,能够调动学生在课堂上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同时也能更综合、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期末考试采用闭卷方式进行,主要考查学生的专业词汇、专业文献的翻译以及简短的应用文体的写作。笔者通过实践发现,采用这样的考核方式不仅可以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四、专业教师的培养

专业外语教学师资的整体力量不足与教师队伍流动性大、专业外语水平不高及语言类课程的教学经验不足有关。经验和水平是在实践中锻炼和积累的,办学单位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稳定教师队伍,为教师提供必要条件和环境,以加强对专业外语教师的培训和培养,如组织专业外语教师参加专门的教学研讨、会议交流,为优秀教师提供国外学习的机会等。此外,应鼓励或选派海外归国人员承担专业外语教学任务,他们外语水平高,听说读写流利,可以协助其他教师提高专业外语教学水平。

五、结语

笔者根据自己在通信工程专业外语课程中的教学实践,分析了专业外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从改革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考核方式、加强师资水平等四个方面进行专业外语教学改革与实践的建议。目前,专业外语作为特殊用途外语的一部分,其受重视程度已有所加强,笔者相信经过办学单位、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专业外语的教学状况一定能够得到改善。

作者:俞宗佐 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第二篇:通信工程专业教学改革

一、基于职业能力分析重构课程体系

我院通信专业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以职业岗位工作过程为导向,经历年的探索实践,确立了“宽平台、活模块”的职业能力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包括基本素质与通用能力模块、职业岗位(群)基础知识与技能模块、专业核心能力与职业认证模块。基本素质与通用能力模块培养学生应具备的思想、道德、科学、人文、健康素质以及语言文字、人际交往、学习适应、信息处理、自我管理等能力。本模块课程:高等数学、基础应用英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应用写作、演讲与口才、体育。职业岗位(群)基础知识与技能模块按专业所属行业必备的通用基本技能要求设置课程,搭建职业能力基础平台,依据国家职业标准和相应职业岗位工作过程制订课程标准。

本模块课程:通信导论、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数字通信原理、移动通信技术、计算机通信、光纤通信、接入网、工程项目管理、通信电源。专业核心能力与职业认证模块根据专业核心职业岗位技能要求设置课程,形成本专业核心职业能力。依据国家职业标准和职业岗位典型工作过程制订课程标准、设计课程项目,以理论实践一体化方式组织教学,安排生产性顶岗实习。本模块课程:基站运行与维护、无线网络优化、数据网络组建、通信工程监理、通信工程概预算、通信终端故障分析与检修、SDH技术与应用、软交换、通信工程勘测与制图、通信网络配线。

二、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实训基地建设

我院通信工程专业于2000年开始招生,在原来学科体系的教学模式下,建立了一些专业实验室:通信原理实验室、光纤通信实验室、手机终端实验室、EDA实验室等,实验教学局限在某课程范围内,削弱了各课程间的关联性,而且实践教学以验证性实验为主,缺乏综合性和开放性实验。而通信网络是大而复杂的系统,各专业类别交叉关联,学生的职业能力只有在完成工作任务的情境中通过内化、整合和迁移而形成,需要建立全真化的校内实训基地,才能将职业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2012年我院依托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项目,建设完成通信工程专业实训基地。实训基地总投资200多万元,在建设上要求与职业技能标准同步、与企业技术发展同步、与社会培训需求接轨,就硬软件配置来说,在湖北高校中处于领先地位。

通信工程专业实训基地由“通信设备实训平台”和“通信工程综合实训平台”两部分组成。通信设备实训平台是一个小型化的现网运营模拟方案,依照实际的工作过程,使学生熟练掌握各种通信设备的安装、调试和维护。通信工程综合实训平台通过提供实际的职业环境,通过勘测、防雷、布线、测试等多种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的综合技术能力和良好工程素质。“通信设备实训平台”和“通信工程综合实训平台”紧密配合,首先通过“通信设备实训平台”培养学生对实际通信设备的认知和基础技能,再通过“通信工程综合实训平台”培养学生在工程施工中的综合技能和素质。依托实训基地进行课程改革,教学过程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模式,教学组织形式采用项目制、导师制、任务驱动等形式,在实施过程中,由教师负责组织、指导,学生亲自动手。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教学情境规定的项目。通过从简单到复杂的教学情境和工作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开启学生专业智慧,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三、师资队伍建设

“高职教育改革的最终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最关键的因素是师资队伍质量和水平,如果最终未能建设好一支拥有高水平的专业带头人和良好的双师型结构的师资团队,那就谈不上取得真正的成效。”近年来,我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主要策略有:

第一,通过培训进修、顶岗实践,提高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实践能力,加强教师的技能开发与革新的素质。目前,通信专业13名教师全部具有“双师”资格,在“双师”基础上,有10名教师还具有企业认证培训讲师资格,有4名教师具有职业资格鉴定高级考评员资格,师资水平不仅可以满足学生职业技能培训的要求,还可以满足为社会提供职业培训和认证的任务。

第二,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通信行业专家,或社会上有一定理论基础并有一技之长的科技人员和能工巧匠为学校开展专题讲座,提供师资的保证,并承担部分单项技能、综合技能、毕业实习、职业资格培训等教学和实训任务。通信专业先后有两名楚天技能名师,他们具备熟练的操作技能和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将企业文化带进课堂,促进校企合作,极大促进了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

第三,社会职业随着市场以及企业的不断发展变化,职业的内涵及能力要求也都在变化,教学不再是传统的封闭的专门化教学,而是教师自立、自主、自理的教学,要完成和适应这些挑战,教师必须具备创新能力。教师的科研能力既是一种实践能力,也是一种创新能力,教师除开展教育教学研究,还可根据自身专业特点及科技优势,结合当地经济发展需要开展应用技术研究。近两年,通信专业教师向学校、湖北省申报了多个科研课题,已经有六项省级课题、三项校级课题获批,在课题的申报、实施过程中,教师的科研能力有了全面提升。

我院通信专业根据职业岗位群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素质,构建课程体系,进行专业教学改革,符合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要求,满足企业实际需求,现已取得一定的成效。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和职业素养得到企业肯定,通信专业毕业生在武汉以及周边地区的通信工程公司已具备一定的美誉度,部分学生在毕业一两年后就成长为工程项目经理。

四、总结

总之,高职人才培养应与企业需求相一致,关注行业发展,不断探索与实践教学改革,以适应企业快速发展的需求。

作者:黄艳华 王碧芳 朱里奇 单位: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电信学院

第三篇:通信工程教学跟踪与评价体系设计

一、CIPP模式项目化课程评价具体案例

以本院通信专业的光传输设备运行与维护课程为例,结合该课程的实际特点,设计了项目化课程教学与跟踪CIPP评价体系,分成了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及成果评价四个阶段,并将此评价体系融入进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当成是一种改进教学质量的工具,将形成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完整地结合。

1背景评价

背景评价决定了是否有必要开发本课程及其课程目标,奠定了高职院校项目课程教学评价的基础。在开设课程之前首先要对课程的背景,也就是市场分析、岗位需求、可行性等方面进行分析。光传输设备运行与维护课程主要通过走访企业专家,了解当前该课程涉及到的行业背景和就业前景;还通过查阅相关课程标准、人才培养方案等资料,借鉴他院校相关课程开设情况的调研报告等,确定对该项目课程的定位。

2输入评价

输入评价主要评价该项目化课程的教学设施条件是否具备(校内外实训基地、仪器设备等);教学方案是否完备(教材课件、教学设计等);课程的师资情况是否符合课程实施需求(教师团队、技术支持等);课程教学资源是否完备(教材、参考资料、技术支持),可通过现场考察、对比分析等方法。光传输设备运行与维护课程主要采用任务驱动的项目教学,初步形成模块化教学模式,涉及纵向掌握光纤通信设备的配置、链接组网、故障处理等教学内容,并通过典型终端设备的模块化技能操作实践,达到知识学习与实践操作的统一。

3过程评价

过程评价主要评价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原有的教学方案是否得到贯彻执行,即对教学准备、教学实施、教师能力、教学反馈、考试通过情况等方面进行时时反馈和跟踪评价,一般采用师生互评、专家评价等多种方式,每过一段时间都应进行评价反馈,及时关注现有教学方法是否体现项目教学特点,学生学习的积极程度,以便及时改进不足,将获得的阶段性成果信息实施服务于下一阶段的评价中。

4成果评价

成果评价是评价教学实施成果的效用性,以及是否能对受益者产生长久的利益影响。在光传输设备运行与维护课程中,我们以学生为评价的主体和对象设计了各种网络问卷进行调查,主要通过评价项目教学对学生的影响和收获,对学校、教师的发展是否起到促进作用,课程教学是否具有可持续发展和拓展性等。除此之外,还通过搜集调查学生就业率,以及企业各种反馈回来的资料和数据,评价毕业生的社会认可度、职业素养和创新能力等。

二、结束语

外语课程论文范文8

关键词:信管专业;应用型人才;IT外语

一、概述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简称,信管)是1998年由经济信息管理、科技信息学、管理信息系统、信息学和林业信息管理等专业整合而成的[1],还有部分院校的档案学、图书馆学、情报学等专业,根据时展的需要转型为信管专业,是隶属于管理类一级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下的二级学科。信管专业是集计算机科学与管理科学于一体、实践性和创新性极强的交叉学科,通过计算机技术对海量的数据进行收集和信息处理,使之成为有用的信息,然后通过科学的数据分析方法对信息进行过滤和分析,进而形成知识。经过20多年的发展,全国约有600多所高校开设了信管专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不同的发展方向。各校根据自身情况,开设的信管专业有偏重于信息技术的,有偏重信息情报的,还有偏重经济信息管理的等等。为服务东北亚区域经济发展和软件服务外包行业需求,依托大连外国语大学的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优势,大连外国语大学于2005年成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经过15年的发展,形成了外语特色鲜明的信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每年招生规模为400多人,是国内最大的信管专业之一。

二、信管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现状

信管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提出学生应对本专业相关领域的发展动态及新知识、新技术具有一定的敏锐性,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工具等各种手段获取相关知识,能够综合运用本专业相关知识和方法进行信息系统规划、分析、设计和实施,能够掌握通过数据分析等手段支持组织管理决策的相关理论与方法[2]。为了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众多高校在信管专业建设及课程改革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文献[3]研究了大数据背景下的信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各个主要环节,以及如何有效体现新IT与现代管理学等学科交叉与深度融合的方式、方法和措施。文献[4]以太原科技大学为例,探讨了该校信管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方法。文献[5]提出“专业+双创”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通过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增加“双创”课程模块,将“双创”理念融入专业教学。文献[6]依据信管专业现有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的脉络,规划一个覆盖物联网知识体系的课程群。文献[7]以皖南医学院信管专业为例,分别从学生和教师两个层面探索医学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思考医学知识与专业课程的融合交叉点。文献[8]以财经大数据分析方向人才培养为目标,在课程体系模块化、师资队伍、实践教学环境等方面进行强化建设。文献[9]构建了信管专业.NET方向软件外包系列课程群的建设方案。文献[10]在北京化工大学信管专业将本科生导师制与毕业设计(论文)融合在一起,优化了毕业设计(论文)过程,提出了相应的质量保障措施。当前众多高校信管专业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教育教学改革。然而人才培养仍然普遍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一)人才培养目标不清晰、特色不鲜明。各高校的信管专业产生背景不同,分布在商学院、管理学院、经管学院、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等院系,存在培养目标不清晰、课程设置同质化、体系层次不明确、特色不鲜明等问题。

(二)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不平衡。学生在校期间学习了大量的专业技术课,专业基础比较扎实,但是众多课程过于注重理论灌输,轻视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不知如何学以致用。

(三)高校课程体系和企业需求不同步。高校为了培养综合型、平台型人才,开设的课程过于偏向基础理论科目,深度够,广度不足,然而信息技术领域的发展是迅速的,每年都有大量新的前沿技术涌现。而高校受制于各种原因,无法及时更新课程体系。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以外语类院校信管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和实践为背景,开展高校人才供给侧改革,通过明确培养目标、建设专业课程群、突出IT外语特色、强化实践教学、校企联合培养、拔尖人才培养等方式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打造“信息管理+IT外语”的应用型信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三、IT外语特色信管专业人才培养改革方案

(一)明确培养目标。确定了培养具备良好的数理基础、管理学和经济学理论知识、信息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信息系统的规划、分析、设计、实施和管理等方面的方法与技术,具有一定的信息系统和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实践和研究能力,具有良好的日语和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具有创新实践能力和国际化视野的“信息管理+IT外语”复合型、应用型信息管理人才培养目标。

(二)建设专业课程群。为了弱化课程之间的独立性,强化了课程之间的关联性,分别建立了经管类课程群、计算机专业课程群、信息系统课程群和IT外语强化课程群等四个课程群,突出课程群为共同专业培养目标服务的特征,强调实践能力和工程能力的培养。1.为培养“懂管理”的信管人才,设置了经管类课程群:管理学、经济学、基础会计、统计学、运筹学等课程。2.为培养“精技术”的信管人才,设置了计算机专业课程群:Python程序设计、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与算法、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软件设计与体系结构、算法分析与设计等课程。3.为培养“通系统”的信管人才,设置了信息系统课程群:管理信息系统、信息技术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开发、Web设计与开发、SQLServer数据库高级编程、软件需求分析、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等课程。4.为培养“擅外语”的信管人才,设置了IT外语强化课程群:基础日语、IT日语、基础日语视听说、初级日语精炼、中级日语精炼、高级日语精炼、初级日语写作、中级日语写作、中级日语语法、日语商务文书、商务日语、初级IT英语、中级IT英语、初级大学英语、中级大学英语、高级大学英语、综合大学英语等课程。通过“骨干系列课”的前后衔接,全方位立体式培养“信息管理+IT外语”应用型信管人才。课程群在形式上弱化课程个性概念,强化课程内容之间的融合、交叉和关联,围绕课程群的培养目标强调每门课程教学内容的取舍,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三)突出IT外语特色。区别于传统的日语和英语课程,大外信管专业的外语课程与IT技术紧密结合,与IBM、埃森哲、华信等公司联合出版了国内首套IT英语、IT日语系列教材,课程内容中突出IT技术,增加专业外语属性。IT外语强化培养过程如图1所示。

(四)强化实践教学。为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基本技能培养、专业技能培养、综合技能培养”的“三段式”实践教学模块体系,实现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工程训练与课程实验的“两个结合”,由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一个转变”,满足了不同层次、阶段学生的培养要求,提高学生的信息系统综合实践能力,侧重强化工程培训,助推应用型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体系如图2所示。

(五)校企联合培养。为提升学生择业和就业的竞争力,已与国际商业机器全球服务(大连)有限公司、埃森哲信息技术(大连)有限公司、大连华信计算机有限公司、思科技术服务(大连)有限公司、上海微创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开展校企深度合作。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和教学安排,学校提供教学场地和实验环境,并配合实施教学全过程,公司委派专家到校完成教学任务。参加校企共建课程的学生,采用课程置换、承认学分的形式,替换校内部分专业课程。大外信管专业以科技创新与社会服务为抓手,以产业项目为推动力,围绕产教协同机制改革、教学模式改革、规范体系建设等方面开展协同育人,按企业要求制订课程标准,校企共建现代产业学院,联合培养学生解决产业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全方位融合,打通学生从学校到企业的“最后一公里”,实现社会、企业、学校、学生四方的共赢。

(六)拔尖人才培养。分层次教学必须满足两个前提条件:一是学生人数众多,每年招生400余人,为分层次教学提供了足够大的学生基数。二是生源质量差异较大,以2018级信管专业为例,同一班级内分差达到60多分,同一种授课标准必然出现学生“吃不饱”和“吃不下”的问题,影响授课质量。为保证不同学生群体的教学质量,信管专业开展了拔尖人才计划。拔尖人才班学业成绩优异,以2017级《数据结构与算法》期末考试为例,拔尖人才班平均成绩为89.8分,普通班成绩为70分,表明拔尖人才培养教学质量高,学生知识点掌握牢固。拔尖人才班的设立,对普通班学生具有积极的先锋示范作用。每学期结束后,都会面向全年级学生打开拔尖人才班的大门,选择优秀的学生进入拔尖人才班,替换不适合继续留在拔尖人才班学习的学生,实现人员有进有出、动态流动、公平竞争,进而促进整体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在拔尖人才班的影响下,学生学习热情大大提高,专业课考试成绩整体提升。拔尖人才班成立以来,学生在“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中成绩突飞猛进,共获得部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7项、优秀奖9项,合计19人次;省级一等奖19项、二等奖58项、三等奖134项,合计211人次。我校还多次获得“优胜学校和优秀组织单位”称号。历年获奖统计信息如图3和图4所示。

四、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