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价值范例6篇

审美价值

审美价值范文1

艺术实践充分证明:“静默”是影视艺术中普遍的较高层次的美的追求,就艺术整体而论,它可以调动欣赏者积极参与艺术创作,可以诱发使欣赏者对作品所提供的信息的非确定性因素进行“破谜”、“解码”,从而完成艺术的再创造,而这一过程便是欣赏者的理解能力、创造能力的开发过程,也是艺术作品审美价值的实现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欣赏者充分感受到了艺术再创造的快乐和美的艺术享受。

“静默”手法给欣赏者带来的艺术效果是极其丰富多样的,也就是说它具有多方面的审美价值,可归纳为如下几个层次:

有助于人物内心活动的描述和人物形象的塑造。在众多的艺术门类中,人历来都是被作为一个主体加以表现的,影视艺术更是如此。

人所共知,世间一切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都存在阶段性,暂时的停顿和静止,正是这种运动“阶段性”的体现。作为这种运动“阶段性”艺术表现形式的“静默”手法,在细腻深刻地表现人物精神世界外观、人物心灵方面具有其他艺术手法无法匹敌的艺术魅力,这也是被无数事实证明了的。“静默”固然意味着“不说话”,但它并不排斥各种各样的动作、表情,也不排斥自然音响。一个无声的眼色能传达无限的深情,无声的人物特写镜头反而更具表现力。正因为如此,编导常常在遇到剧中人物有某种微妙、复杂、难以言传的感情时,便采用“舍声去音,遗貌取神”的静默艺术手法加以表现,把更多“意会”的东西留给欣赏者自己去思考回味。这便是静默在展现人物心灵、塑造人物上具有独特功能的充分体现。

在日常生活中,当一个人把全部注意力集中于做某件事时,出现“听而不闻、视而不见”的现象,这是因为他的注意力在此时对听觉产生了选择和抑制的作用(这一现象也称注意的“定向性”)。因此对外来音响忽隐忽现(或全部取消)的处理,就有助于揭示人物特定的心理状态,较全面地描绘出人物心理活动的轨迹。

国产影片《老板哥与电妹子》中,当“老板哥”历尽种种困难,终于使电磨取代石磨运转起来时,曾百般阻挠儿子装电磨的“磨老倌”也禁不住跟众人前来观望,当磨老倌被众人拥进磨房时,画面上随着磨老倌面部特写的出现,高速运转的电磨的轰鸣声逐渐弱化,直至全部消失,接着镜头由磨老倌既惊讶又惭愧的面部特写推出高速运转的电磨轮子的特写,进而镜头又摇向堆放在屋角的石磨轮子,最后重又映现出磨老倌的面部特写。这场戏中,众人在不停地谈笑、嬉戏,电磨在运转,但自始至终画面上没有一点声息,不过观众不但不觉得失实,反而更觉得真实可信,此情此景正准确巧妙地活化出磨老倌极度复杂的内心世界,其中既有初次接触到新事物时所产生的那种特有的欣喜新鲜之感,又有在这种喜悦的心情中夹有看到自己半生以来赖以生存的工具(石磨)被现代化工具(电磨)所取代而产生的难言的悲哀之情,同时更含有因百般阻挠儿子而产生的无限悔疚之意。在此,编导及时而巧妙地以现实生活中注意的“定向性”为事实依据,通过对音响的静处理,恰到好处地将磨老倌在这一特定环境中的极度复杂多样的内心活动全面地展现了出来。

有助于拓展空间环境,扩大画面的容量。人们是通过有限的画面来欣赏影视的,这便使人们在欣赏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画面边框的限制。电影艺术家们很早就意识到了电影本身存在的这一弱点,同时为了增强与随它诞生的电视的竞争力,最终导致了20世纪50年代大银幕和宽银幕的诞生。这一变革确实使电影画面的表现力有所增大,然而这毕竟不是增大画面容量的根本性途径。要想从根本上消除观众意识中存在的“有形的”边框的限制,扩大画面的实际容量,彻底克服画面表现力方面存在的弱点,切实可行的办法就是要在有限的画面内,尽可能多地为观众提供再创造的材料(多义性信息),使观众在欣赏过程中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思考状态。这就为“静默”手法提供了广阔的用武之地。

电影《黄土地》中有一个极富说服力的例证,在翠巧成婚的晚上,她头盖红纱巾,坐在床上,四周一片寂静。突然从画面左上角伸入一只乌黑粗糙的大手,揭去了翠巧头上的纱巾,翠巧慢慢地抬起头来,接着画面上出现了翠巧惊恐的面孔,进而胆怯地向墙边缩去,在这里,观众从画面上的那只大手和翠巧的神情动作中,完全可以想象得到“画面边框之外”那不曾露面的新郎官的形象,显而易见,此时一个画面不再被视作一个画面自身,这就从根本上克服了电影画面1=1的现状,从而达到了一种“美的饱和”,客观存在的画面框架在观众的意识中不复存在了。这就为观众的无限想象提供了空间和余地,使观众在参与了艺术创造之后获得了一种艺术享受和心理满足。

有助于艺术气氛的烘托。我们说音乐具有烘托剧情气氛的特殊作用,那么在剧情达到高潮的情况下突然将音乐取消,也就是说在高潮到来时对音乐(声音)加以“静处理”(即运用静默的艺术手法),是否会影响和破坏影片应有的艺术气氛呢?

法国电影理论家马赛尔・马尔丹在《电影语言》一书中指出:“当音乐在极度紧张的时刻突然中止,让观众仅仅面对无声的画面,这种效果反而变得更加强烈。这是由于音乐已经在我们感觉中枢蓄积起感应的力量。虽然音乐在决定性的一刻来临之前消失了,它的余晖仍照耀着无声的高潮。”而林格伦则在他的《论电影艺术》中直接提出了“最好的电影音乐是听不见的”说法。事实究竟又是怎样呢?

在影片《一个和八个》中,壮汉牺牲的画面,以炮弹的浓烟隐去了壮汉的身躯,浓烟随之如龙卷风般向画面的一角升腾,然后消逝在画面的边框中,此时此刻,激烈的枪炮声、厮杀声全然消失了,唯有死一般的沉寂和空白,然而正是这死一般的沉寂和空白却蓦地把观众带进了一种压抑苍凉的艺术气氛之中,并使之得到了一个绵长的联想机会。

总之,“静默”这种影视艺术中常用的艺术手法,除了上文中论述的几个方面外,还具有设置悬念、推动剧情的发展等多方面的审美价值,为篇幅所限,在此就不赘言了。

正和其他事物具有其两面性一样,“静默”这一影视艺术中常用的艺术手法也具有其不容忽视的两面性,无节制和不适时地滥用“静默”手法,不仅不会引导观众去联想、想象,实现艺术的再创造,反而会使观众感到莫名其妙,不知所云,甚至会引起观众的厌烦之感。编导只有在特定的情景和条件下,根据剧情内容和人物性格逻辑发展的需要,加以巧妙地应用,才能真正做到事半功倍,否则必然弄巧成拙,以至于直接影响到整个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从而削弱整个作品的艺术魅力。

审美价值范文2

纵观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专业化倾向,这不但违背了中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也忽视了音乐的审美特点。这是目前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存在的一个亟需改革的问题。总体上讲,以前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及多种版本的音乐教材,受专业音乐艺术高校的影响比较深:内容与要求追求全面、系统,高难度,既超出中小学生在音乐方面发展的需要,也超出中小学生的现有音乐水平和接受能力;而在整体安排上,各类音乐知识往往成条块分割状态,这样一来,学生接触到的只是一些孤立的音乐知识而不是真正的、完美的音乐。

中小学的音乐教育不是专业的音乐教育,单纯的记忆概念对于普通学校的音乐教育来说是毫无意义的,对于中小学生来说,音乐教育的魅力不仅仅在于知识、技能的传授,而表现在启迪、唤醒感染和净化等效应上。

这就促使我国的音乐教育与别国的音乐教育由本明显的差异。尤其是美国在音乐教育方面做出的成就是显而易见的,它让学生在音乐教育过程中充分地感受到音乐的真谛。透过美国音乐教育价值观的演变历史,不仅能让我们初步了解美国音乐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而且有利于我们从哲学的高度来审视当前美国音乐教育的基本现状。

在美国,让音乐首次进入学校课程的是被称为美国学校音乐教育之父的卢尔・梅森。1838年初,为了实现在波士顿公立学校引进音乐课程的计划,梅森开始了义务教学,他的教学成效最终感动了波士顿学校,后者于当年8月聘请梅森为美国第一位公立学校音乐教师。梅森成功地把音乐引入学校课程,除了他的实践探索之外,他还提出充足的理论依据,表明音乐教育的价值及其重要性。

就个体价值而言,音乐教育既能培养孩子的审美天性,又能促进智力、道德、健康等方面的发展,而且在顺序排列上,审美是靠前的;就学校教育价值来看,音乐教育有助于其他课程的学习,也有助于学校纪律的维护;就社会价值而言,音乐教育能奠定社会文化基础,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还能有益于之普及。

值得注意的是,梅森把音乐对学校教育的价值(即有助于其他课程和学校纪律)置于最醒目位置,同时也着重推出了音乐教育的审美价值,这体现出了他的良苦用心。因为,一方面,那个时候,音乐必须依附于学校其他方面而存在;另一方面,音乐也有着自身独特的价值。这两个方面,都需要人们认识和理解。应该说,第二个梅森对音乐教育价值的表述明显超越了第一个梅森,但这并不意味着卢瑟・惠廷・梅森就一定比卢尔・梅森更加高明。事实上,卢尔・梅森在美国学校音乐教育史上的地位要远远超出后者。这表明,在不同的历史时代,人们对音乐教育价值的理解必然会打上那个时代的烙印。

音乐教育者需要关注和宣传的是音乐教育本身。当音乐在学校课程中已经立足之后,如果仍然一味地表达音乐教育的非音乐价值,将音乐定位为“为学校其他课程服务”的课程,而没有自身的目标追求和价值体现,那么音乐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一席之地是有可能随时坍塌的,只要遇到风吹草动,教育环境稍有变故,问题就可能随时出现,事实也完全证明了这一点。自1838年梅森第一个将音乐引入学校课程,到1946年全美音乐教育协会确定小学音乐课程价值和目标,整整经过了100年,人们审视音乐教育价值的视角才由外部转向内部。应该说,这依然还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没有100年前梅森对音乐教育价值的辅德益智健体定位,就不可能有100年后的全美音乐教育协会对音乐教育价值的审美定位。

当然,人们对音乐教育价值的审美定位,并不就是最终的结局。从1946年到今天的这60年里,人们对音乐教育价值的认识视野又有了新的拓展,既不一味强调审美价值而刻意回避非审美价值,也不是保持审美价值和非审美价值的不偏不倚。相反,在特定的时候,人们甚至会汲取前人的经验教训,重新强调非审美价值。

对于音乐教育的价值长期以来人们有着许多不同的观点,这主要是对音乐的不同价值观。在西方音乐哲学史上就出现过自律论和他律论两种不同的观点。自律论认为音乐的价值应在音响价值中去理解,从音乐的自身去把握音乐。而他律论认为音乐的价值在音乐之外,音乐本身体现着某种外在于纯粹音响之外的某种东西。我国古代对音乐也有多种不同的观点。主心说者认为:“凡音之起人心生也”;主教说者认为:“可以善民心”,“正其乐而天下顺”;主性说者则认为:“乐行而志清,耳目聪明,血气和平”。多种不同的观点主要是从音乐本体或音乐非本体出发,所站的角度不同。也就是音乐教育是强调音乐自身的艺术美即审美性,目的在于让学生从音乐中体验轻松、愉悦,从而获得精神上和身体上的满足,能够感受美、体验美、表现美、创作美。还是强调音乐自身以外的东西如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培养完善的人格品质等。音乐教育是具有双重性价值即审美性和教育性,所以我们应该对音乐教育的双重性价值有全面的认识。

康德曾说:“以愉快的情感作为直接的意图的艺术是自由的,而以获得报酬为目的的艺术是不自由的”。音域教育要具有艺术性,说简单一点就是要有美感,要让音乐对学生的耳膜产生一种舒服的刺激。如果学生对音乐产生了反感和厌倦,再伟大的说教也没有用。就像我们在欣赏摸扎特、贝多芬、肖邦的音乐时不是因为这些乐曲中的某些特定的含义才去欣赏它的,我们欣赏的仅仅是音乐本身的内在魅力和美感。虽然这种美感有时可以转化为一种力量和启迪,但并不是音乐本身所具有的而是想象出来的,甚至是在欣赏音乐之前就给音乐贴上标签而联想出来的。音乐教育的对象是学生而不是音乐家,学生所获得的更多的还是直接的音乐美感,这也是音乐教育的最表层和最基本的价值。当前我国音乐教育的观念正在不断更新,新的课程标准也打破了以往音乐教育中对音乐审美性的束缚,更加强调音乐的审美性。音乐教育的教学内容要求生动有趣、丰富多彩而且重视学生在音乐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一种轻松、愉悦的音乐氛围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和不言而喻的教育而不是空洞、生硬、呆板、喊口号式的教育。

在音乐教育中强调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音乐教育内容的生动活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不是一味追求兴趣让其放任的发展。我们在音乐教育实践中还要从宏观上把握教育方针,完成教育目标。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对学生进行人格的培养和知识的传授。因为音乐教育仅仅让学生轻松快活、身心得到一时的享受,没有承载任何深层和内涵的内容。也没有给学生阔宽视野、启迪人生,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话,我想音乐教育就失去了它本身的意义,甚至也没有存在的必要了。所以在看到音乐教育中音乐的审美性的同时也应该看到教育的重要性。

审美价值范文3

一、新闻传播中的审美方向

1、启发美

新闻讲究的就是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要寻找这样的新闻就对记者要有严格的要求,他们要尽可能的把信息中的要点能够详细地记录下来。在新闻的传输中还应该讲究的就是角度的选择问题,新闻的相关工作人员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感知能力,从不同的角度思考信息,比如审美、文化等角度,然后运用恰当的语言文字把相关的人物事件简洁清晰的描述出来,但消息一定要及时有效。在电视中的新闻记者最主要的工作就是能够将消息的主题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清楚,并能够让重点显现出来,这种工作最主要的就是精髓的有效提炼。作为一个合格的新闻记者就要不断地提升自己各方面的应对能力,在当今这种复杂多变的社会中,只有抓住问题的要点,才能够获得群众的好评,要把具有较强的审美性的信息传播、展示给广大观众。其实在新闻中最忌讳的就是垃圾信息,比如:对一些明星的绯闻故意炒作事件那是层出不穷,像这样的消息是不能被当作是新闻的,最多只能算是八卦。角度不同审美的观点也就差别甚大,所以要确定一个正确的审美角度,然后对新闻进行挖掘其内在的价值,最终达到观众对新闻节目要求。

2、表现美

作为是众多新闻工作者中的一名,审美的价值就在于记者新闻采点时将生活中的美与现实中的美相结合后融入到新闻中,在将工作者自己真实感受到的美用最真实的文字语言详细的描述出来。与此同时,新闻报道不仅应该主动地去追求美还应该传播美,把情感融入到其中,最终把这种美传播给广大观众朋友,让他们真切的感受到新闻带给他们的美感。相反的,假如新闻记者只是单纯的、机械的把采点收集来的消息原封不动的报道给观众,那么就会让观众觉得索然无味,不愿意再去关注新闻,所产生的后果将受连带效应的影响。但是采用一种添油加醋的方法,把收集来的消息作为原稿,然后采用美的角度去记录、观察和指导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如此将会更好地把人们博大多彩的精神世界展现出来,这对观众来说就是致命的吸引,才能真正的发挥新闻的强大功效。

二、新闻传播中的审美价值

1、奇特的审美视角

在马克思的哲学思想里认为,任何事物都是一个特殊的整体,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由于他们的这一特性,所以都在以一种无法取代的方式存在着。这就要求看待事物时要全面、多角度观察,会发现再坏的事物都有美好的一方面。审美角度的选择在很多时候是很重要的,它对所掌握的消息是否富有启发和是否够新颖有着绝对的支配权,这对于我们来说可以帮助我们思考社会现实问题,以及怎样看待我们周围的事情。例如:有关于灾难类的新闻就应该把受害者、公众和社会的利益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把和这个有关的要重点突出出来,相反的,没有关系或是关系甚微的内容就可以删除。在文字语言的表达上,对于那些恐怖、血腥的场面的描述要多加考虑,决定是轻轻的用文字带过还是彻底删除不用。美就应该把真、善结合在一起,这才会得到广大群众的认同。在生活中将美、善、真的价值都给予肯定,所以这就要求新闻的工作者应该用审美的方法去分析实际问题。

2、浓烈的审美意向

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有一个十分重要的事情就是选择怎样的题材,在选题时要注重的是消息内容的审美。因为只是单纯的得到新闻的信息,而不能满足审美需求和取得心理快乐是观众所不能够接受的。然而有不少的新闻的导编在选题策划时会不自觉的制造一些这样或是那样的令观众不高兴的审美问题,这回给新闻真实的美感和价值大打折扣。根据调查结果表明,受人们普遍都关注的题材都是能够让观众在审美情感上有很大响应的选题,从中能够让观众得到无穷的启发。笔者就近2年的获奖新闻的题材分析得出,只有那些赋予较强的审美性、含有较大的信息量、具有时效性的新闻选题角度才能称为是好的视角。

三、新闻传播中的审美接纳与展现

1、普遍接纳

由于新闻具有现实意义,要真实的反应客观事物,所以新闻传播并不是把所有人们认为是好的是美的事物都一一的显现出来,更应该把那些丑陋的、厌恶的、低下的、错误的展现出来。对于恶丑低下的新闻,在展现时要有选择性的适当删除。通过对恶丑低下的新闻的描述让观众们知道什么样的事物是应该禁止的,在以后的生活中要尽量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而对于那些美好的东西就应该宣扬大家要积极的保留,可能这会对以后起到指导的作用;当然丑的、恶的、假的新闻会对人们会有误导作用,所以要思量后再做报道。很容易看出,在进行新闻传播的时候假如能够拥有较强的审美观念不仅仅能使观众对新闻有所了解,还可能会产生心灵美感与视觉美感的共鸣。通过一个简单的语言表达,可能就会看出媒体人他对于新闻的热情,只有这样的新闻才能被称作是有价值的新闻。

2、尽情展现

新闻的精髓就在它的真实性,如果想要把信息完整真实的描述出来就要求在制作新闻的过程中要把消息里的人物与自己融入到一起,把自己当作是当事人,如此才能够把真正的情感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对审美效果分析后表明,往往真实的新闻并不是很美好,在一定程度上来说,真实也是分为好坏两种的。正所谓在什么样的环境里就会造就什么样的人。在报道中要用美的角度去看待生活中那美好的一部分,这才能用美的准则来衡量新闻的价值和客观事物的正确与否。例如:我们的新闻工作者往往会对受灾的现场进行报道,这就会把罪犯和死伤情况概括地报道出来,这样做主要目的就是要做到使相关的受众感到反感和恐慌。

审美价值范文4

一、电影音乐高度概括影片思想内容,深化主题,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对大学生具有道德教育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十八世纪德国启蒙运动者莱辛认为“剧院应当成为道德世界的学校”,说明剧场艺术的德育功能之强大,而且,电影作为一个社会先进文化载体,代表社会文化发展趋势,电影音乐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形成的积极作用显而易见。电影《生活的颤音》这部音乐抒情片,把小提琴协奏曲《抹去吧,眼角的泪》作为影片音乐主题贯穿全剧,使音乐起了灵魂的作用,这里音乐成为刻画人物性格,传达人物感情的重要手段,寄托了人民对的哀思。不同时期的电影音乐有着不同的思想情感,早期影片《风云儿女》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在抗日战争中,曾激励无数知识分子从象牙塔奔向抗日救国第一线,随后的几十年,它一直伴着祖国的发展强盛,人民的生活富裕,成为不朽的艺术篇章。还有《毕业歌》,(影片《桃李劫》主题歌),歌剧《洪湖赤卫队》,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国革命之歌》等电影音乐,凝聚了各历史时期的英雄群像,是中国革命斗争与社会建设史的缩影,观众在影剧院里可以感受到革命先烈为国捐躯的斗争历史,它以中国革命历史的各个阶段的革命历史歌曲作为各场音乐的基本主题,形象地描绘了中国人民在、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领导下进行的革命斗争和建设的光辉历程,这些不同时期的电影音乐曾激励无数大学生投入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

二、高师电影音乐审美教育对电影艺术的发展以及民族音乐文化的弘扬有积极意义

电影的发展也反映出一个国家文化的进步,同时电影的发展更需要一批有文化。有艺术审美能力的接纳对象,那么,电影音乐也需要有一定音乐审美能力的欣赏者,在高等教育日趋发达的今天,接受高等教育的人越来越多,这些人都将是电影音乐文化的接受者和传播者。许多影片音乐的素材取自于民族民间音乐,象电影《刘三姐》、《阿诗玛》、《冰山上的来客》源于广西壮族民歌、云南大理撒尼族民歌、天山南北的新疆民歌,这些电影音乐都具有很强的地方民族音乐特色。作为“教师摇篮”的高等师范院校来说,他们所培养的对象是未来知识与文化的传播者,人类灵魂的塑造者,因而应该担负起我国电影音乐审美教育的重担,进而推动我国电影艺术的向前发展,使民族音乐文化得以发扬光大。

三、电影音乐在电影艺术特性及表现形式上具有高度的号召性、启迪性、哲理性,它的表现形式适合大学生的审美情趣

电影音乐在电影这个综合艺术载体的支持下,在流动中的视觉与听觉进程中传达感情思想,在电影院特定的时空环境里,剧场音效更易于激发观众的审美情趣,具有内心的震撼性,智慧的启迪性,人生的哲理性。它的号召性给予大学生生活情操的升华。影片《桃李劫》主题歌《毕业歌》在“九一八”后,号召一代热血青年走上爱国救亡道路,表达了一代青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热情:它的启迪性,哲理性让受教育者勤思善辨。一曲《诚实的眼睛》电影《苦恼人的笑》插曲启发观众发自内心对人性中真、善、美与假、丑、恶的深刻思索,更赋予大学生们对人生世界观的思考空间。

四、电影音乐图文并茂,具象性强,包含强烈的情感因素,能激发大学生的情感共鸣,容易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电影中诱人的故事情节和不同命运主人公的动态具象,在电影音乐的烘托下产生的情感因素,很容易打动学生的内心情感世界。上世纪七十年代,在中国上映的朝鲜电影《卖花姑娘》曾打动无数观众的心,主人公花妮、顺姬姐妹的悲惨命运,在那优美的旋律、哀婉动听的歌声中感动过多少观众泪湿衣襟,其中的主题歌《春天年年到人间》那委婉质朴的旋律,饱含辛酸的人生,进一步突出了一个纯洁、可爱的卖花姑娘的形象,即使在今天听者也无不动情。电影《海外赤子》中一首《我爱你中国》,唱出了改革开放初期多少海外游子对祖国母亲的思念,成为后人传唱的不朽佳作。体现了洋溢着民族精神与民族情感,特别为青年学生所喜爱。这些音乐使影片中的人物与故事更加动人,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情感共鸣。达到音乐教育的育人目的。

电影音乐具有通俗的直观性、可视性优势,现实中得以广泛流传的艺术作品很多是通过视觉媒体传播的,常言说:耳听为虚,眼看为实。在常人中,视觉上往往比听觉更易于理解、易于记忆、易于产生美感。虽然人们都说去听音乐而不说看音乐,但是对于音乐艺术审美能力尚不完善的学生来说,看,可以延伸听的思维,拓展听的想象,帮助欣赏者理解音乐内容,感受音乐形象。试想,如果你从未见过鸭子,小乌、猫等小动物,那么你又怎么能在音乐故事《彼得与狼》中,感受到鸭子那步态蹒跚、晃晃悠悠的姿态,还有机灵的小鸟和那好吃懒惰又怯强欺弱的猫的形象呢?可见,直观性、可视性的电影音乐非常适合学校课堂音乐审美教育。

综上所述,电影音乐的形式与内容是高师音乐审美教育一个很好的教材,但是,电影音乐的欣赏也有一定局限性,它受客观条件制约大于电视、网络媒体等同类形式,它的欣赏环境。设施设备要求相对要高,专业技术性强。它的互动性稍差。可是它的音质高,音效好,现场感强,是一种集体性的音乐审美活动,非常适合学校这么一个集体性教育阵地,因此必须充分认识它的价值所在,让电影音乐成为高师音乐审美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审美价值范文5

[关键词] 恐怖电影; 衡量标准; 审美价值; 未来发展

美国著名现代恐怖小说家洛伏克拉夫特曾经说过:“人类最强烈最古老的情感便是恐惧。”在人类心灵深处,总有一些最深层的恐惧潜藏在那些不可触摸的地方。这种恐惧作为最原始的驱动力之一,与生俱来,并暗中左右着人们的言行。18世纪,人类社会就诞生了哥特小说,再到20世纪诞生了恐怖电影,恐怖对人类的吸引力似乎有增无减。不管是电影画面,还是文学叙事,艺术形式复制了恐怖的现实,并借由实践的再现,模糊了虚构与真实之间的界限,从而塑造出一种恐怖的美学。

一、恐怖电影存在的原因

恐怖电影主要是指题材恐怖、气氛阴森并经常夹杂包含着一些暴力因素,使观众看后毛骨悚然的一类影片。这类电影,有的是利用环境制造悬念的神秘探险故事,有的是对邪恶的或者畸形的性格进行深入的心理探讨,还有的是关于可怕、恶心、刺激的妖魔鬼怪的故事。一提到恐怖电影,就会让人感到既兴奋又害怕。近年来,恐怖电影不断受到观众的热捧,其声势和票房更是远远高过其他类型的影片。那么,恐怖电影为何会受到观众如此追捧?它存在的市场又在哪里呢?

从心理学角度来讲,恐怖电影存在的基础源于人类对死亡的焦虑。据有关研究显示,人类的恐惧因素由轻到重依次排序为:无助、孤独、黑暗、死亡,而这些正好是恐怖电影中的基本要素。也就是说,恐怖电影释放了人类内心深处的焦虑与紧张,满足了观众恐惧的噩梦。在大银幕上,激动人心的紧张节奏、迷离昏暗的阴影、危机四伏的漆黑夜晚,再加上疯狂变异的生命种族、变态血腥的连环杀手、面目狰狞的鬼怪幽灵……这一切给观众带来了极为强烈的情绪感染力和极为刺激的视觉冲击力。观众跟着电影剧情一起充分体验挣扎与危险、生存与死亡,从而感觉到现实世界相比之下是多么的真实、安全和可靠,内心原本无助、孤独与焦虑的情绪得以释放,无形中减轻了心理压力。从这一点来说,恐怖电影无疑可以看做人类心灵世界的一帖安慰剂。

另外,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人类的精神世界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当人们看惯了平淡隽永的生活片、浪漫无比的爱情片、深沉厚重的历史┢……他们还需要恐怖片来加以调剂。现实生活往往太过无聊沉闷,人们通过观看恐怖电影来调节枯燥平淡的生活和工作,观看恐怖电影满足了人们寻找刺激的心理诉求。恐怖、刺激的电影镜头给人的感觉就好像凉水当头一淋,肾上腺素急剧增加。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都认为,人类的一生是不断渴求刺激和压力的。适度的刺激和压力可以增强人的免疫力。而恐怖电影带给人的刺激恰恰可以满足人类与生俱来的某种欲望。

再次,恐怖电影可以满足观众的猎奇心理。猎奇是人类对现象和事物表现出来的探究和惊异的心理倾向。人类天生就具有猎奇心理,正是因为拥有它,才能驱使人类不断去探索未知世界,才能不断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不断进步。一般而言,神秘的事物本身就容易引起人类的猎奇心理。而恐怖电影的内容与剧情正好与一些奇异的现象相关联,所以恐怖电影常常会被披上一层神秘的面纱。那些奇异现象和奇怪事件并非是人类所熟悉的东西,因此,越恐怖、越刺激的电影越能使观众感到神秘,也越能勾起观众的猎奇心理。

由此可见,恐怖电影有其存在的重要理由。只要有人类存在,恐怖电影就会有市场。它已成为电影界的一枝奇葩,能够让人类压抑的无意识得到释放,这就是让观众对它乐此不疲的重要原因。

二、恐怖电影的审美价值

作为人类古老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呈现与延续,恐怖电影的文化底蕴十分深厚,内容涉及也非常广泛。虽然恐惧是人类拥有的一种负面情绪,但是恐怖电影往往会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审美愉悦。当观众走进电影院,尽情餍食恐怖大餐时,估计很少会有别的什么娱乐方式比恐怖电影来得更加痛快、更加刺激。正因为如此,恐怖电影才能够成为现代大众最为津津乐道、交口称赞的类型电影之一。在当代建构多元文化、多元价值观的过程中,人们不必也不应该再把恐怖电影看作是洪水猛兽,相反,恐怖电影能为社会大众提供有效的释放和宣泄心理压力的渠道。恐怖电影具有其自身的审美价值。

首先,恐怖电影是类似崇高的美。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曾经提出过对美的思考。康德美学思想认为,客体的形式一旦超出了主体所能控制的范围和界限,那么主体就会感受到强烈的震撼和压抑感,但随之而来的是,主体会适时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形成更为强大的防御力和抵抗力,以此来对抗客体所造成的震撼和压抑感,当主体的防御力和抵抗力战胜超越了客体的时候,那么就会引起主体内心的喜悦与愉快,即崇高之美。在恐怖电影中,充斥其间的超过观众生理、心理承受能力的场景和画面众多纷繁,这些场景和画面对观众的视觉、听觉造成强烈震撼和冲击,对观众来说是一种心灵的考验。观众在和这些场景和画面进行对抗的过程中,意识到自己力量的强大。尽管遭遇危险,内心需要痛苦挣扎,但是在经历了恐怖电影中意志、毅力和超越的重重心灵考验和挤压之后,观众往往会体会到类似崇高的美感,还能体会到挑战成功的与愉悦。

审美价值范文6

关键词:亡国之君杰出词人审美情感审美价值

李煜(937-978),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他工书,善画,洞晓音律,具有多方面的文艺才能。宋建隆二年(961年)在金陵即位,在位十五年,世称“李后主”。他嗣位的时候,南唐已奉宋正朔,苟安于江南一隅。宋开宝七年(974年),宋太祖屡次遣人诏其北上,均辞不去。同年十月,宋兵南下攻金陵。次年十一月城破,后主肉袒出降,被俘到汴京,封违命侯。太平兴国三年(978)七夕是他四十二岁生日,宋太宗恨他有“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之词,便命人在宴会上下牵机药将他毒死。

可以说,李煜是一个不幸的君主,但却是一个有幸的词人。“尼采谓:‘一切文字,余爱以血书者。’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1]正是有了这一段“国中之帝”的惨绝经历,他才有可能成为风流一代的“词中之帝”,才有可能给后代留下许多惊天地泣鬼神的千古传颂不衰的血泪文字,继而他短暂的一生也才有可能在艺术上取得成功。而这成功与失败,显然都与他当皇帝的命运息息相关,真是“成也皇帝,败也皇帝”。

“作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这是清代文学家袁枚引《南唐杂咏》来形容南唐末代君主李后主的诗句,真可谓一语中的。他的词以亡国为界分为前后两期。李后主前期的词,歌咏了他的富贵繁华,歌咏了真诚的亲情、友情、爱情;可他后期的词作发自内心,写的是从未有人写过的作为亡国之君的故国之思、亡国之痛,词中流露的主要是追惜年华、感慨人事变迁无情、哀叹命运、人生无常等容易引起普通人共鸣的审美情感。正如唐圭璋在《李后主评传》中所说:“他身为国王,富贵繁华到了极点,而身经亡国,繁华消竭,不堪回首,悲哀也到了极点。正因为他一人经过这种极端的悲乐,遂使他在文学上的收成也格外光荣而伟大。在欢乐的词里,我们看见一朵朵美丽之花;在悲哀的词里,我们看见一缕缕的血痕泪痕。”[2]

而奠定李煜在词坛上的地位的主要是他后期的词作,从一国之君的尊荣华贵降为臣虏的卑贱屈辱,对于李后主是一种难堪的人生体验;而落花流水一般逝去的江山社稷,更是一种永远无法弥补的心灵巨痛。正是由于品尝了人生的巨大痛苦,他才能从一个全新的角度重新审视人生,用文学来表现对宇宙人生的深刻思索,人生的痛苦铸就了伟大的文学家,这也许就印证了“国家之不幸乃诗家之大幸”这句话。他是一个“薄命君主”,一个亡国的君主,一个失败的政治家,但他却是一个“绝代才人”,一个成就斐然的文学艺术家。由于生活经历的巨变,李煜后期的词,笔底流出的尽是痛入骨髓的家愁国恨的悲哀,这悲哀切实、深挚、凄苦,主旋律便是物是人非、江山易主的感受。因此他的词能够以独有的、真实的自我情感体现一种带着人类共有情感的风格,具有深邃的审美价值。试看李煜后期的几首词作:

《相见欢》其一: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此词将人生失意的无限怅恨寄寓在对暮春残景的描绘中,是即景抒情的典范之作。起句“林花谢了春红”,即托出作者的伤春惜花之情;而续以“太匆匆”,则使这种伤春惜花之情得以强化。狼藉残红,春去匆匆;而作者的生命之春也早已匆匆而去,只留下伤残的春心和破碎的。因此,“太匆匆”的感慨,固然是为林花凋谢之速而发,但其中不也糅合了人生苦短、来日无多的喟叹,包蕴了作者对生命流程的理性思考吗?“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一句点出林花匆匆谢去的原因是风雨侵袭,而作者生命之春的早逝不也是因为过多地栉风沐雨么?所以,此句同样既是叹花,亦是自叹。“无奈”云云,充满不甘听凭外力摧残而又自恨无力改变生态环境的感怆,同时也透露出对人(中国整理)生无可奈何的态度。换头“胭脂泪”三句,转以拟人化的笔墨,表现作者与林花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是面对现实思考之后的怀疑。这里,一边是生逢末世、运交华盖的失意人,一边是盛时不再、红消香断的解语花,二者恍然相对,不胜缱绻。结句“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是对人生历程的总特点的认定,是对呈现这种特点的人生、对在这人生中辗转的人的一种悲悯。所以“人生长恨”似乎不仅仅是抒写一己的失意情怀,而是涵盖了整个人类所共有的生命缺憾,是一种融汇和浓缩了无数痛苦的人生体验的浩叹。

《浪淘沙》: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这首词体现了作者对故国、家园和往日美好生活的无限追思,真实反映出词人从一国之君沦为阶下之囚的凄凉心境。“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作者明明知道春天快要过去了,居然只能通过“帘外”的“雨潺潺”想他以往的九五之尊,现在只能囚居一室,行动尚不能自由,这种巨大的落差,让作者的心境难以平复。于是只能在梦里忘记现在的落魄,“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其实是一种无奈,只是谁解其中滋味?满腹辛酸更与何人说?“独自莫凭栏”是因为看见曾经属于自己的故国江山会让自己更加难过,徒增心中的伤感罢了。“别时容易见时难”,这里的“别”,不是暂时的别离,而是永久的离别,因而也是人世间最为痛苦的别离,这样的别离,不就是对词人的死刑宣判吗?法国浪漫主义诗人缪塞在他的抒情诗《五月之夜》里曾说过:“最美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因而词的结尾便把这种以血泪写成的绝望之情推向了极致:“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就像水自长流、花自飘落,春天自要归去,人生的春天也已完结。一“去”字包含了多少留恋、惋惜、哀痛和沧桑。昔日人上君的地位和今日阶下囚的遭遇就像天上人间般判若云泥。我们品味这首词,不一定要追究作者所描绘的生活场景的状况,完全可以在作者构造的场景中驰骋情怀,流连往返,领悟到人生体验的丰富画卷和意味。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此词可以说是一曲生命的哀歌,作者通过对自然永恒与人生无常的尖锐矛盾的对比,抒发了亡国后顿感生命落空的悲哀,语语呜咽,令人不堪卒读。春花浪漫,秋月高洁,本令人欣喜,但对阶下之囚来说,却已了无意趣了。多少往事随梦而来,又随梦而去,惟独留下一些叹息,划过纸面。“何时了”三字虽问得离奇,实含两层意蕴:往昔岁月是何时了却的?劫后之残生又将何时了却呢?这表明了他对生命的决绝心态。春花秋月无尽而人生有尽,这不仅是让李煜感到悲哀的,也是人类之大悲哀。因此,俞平伯《读词偶得》评起句“奇语劈空而下”[3]。“小楼昨夜又东风”更具体印证了春花秋月无法终了的事实。由小楼进而联想到故国,这里“故国”的概念含义很丰富,就是漂流在外的游子,贬谪出京的官吏,他们由故国引起感动……他亡国后所写的词,大多不仅仅写亡国之痛,而是已经超越了作者个人,具备了较强的概括力量。因此,他的词好像不是写他一个人的亡国之痛,是替天下人写出了他们的无限悲痛,不论是亡国的,贬官的,离乡的,和亲人离别的[4]。“不堪回首”四字乃心中滴血之语。“月明中”既是呼应起句“春花秋月”之“月”,也是将小楼、故国、人生等等统统笼罩在永恒的月色中,则李煜个人之悲哀自然就直逼人类之大悲哀。换头承故国明月,点出物是人非之意。全词到此为止的六句,由问天到问人都是两两对照,写出永恒与无常的巨大反差,表现作者对宇宙与人生关系的思索。但柔弱的李煜已经不可能由此激发出进取的激情,而只能在与生命决绝前,放纵一下悲哀的心情,任凭自己沉溺在这种无边的生命悲歌中,静静地等候人生终曲的奏起。煞尾两句自问自答,以具象的流水比喻抽象的愁怀,写出愁思之无边无际、无穷无尽、无休无止、无法遏制,绵绵无绝期。对任何一个作家的作品在进行解读时,我们都要本着“知人论世”(孟子语)的原则,因为在作品中无一例外地蕴藉着作者自身的爱憎情感和思想观念。并且,杰出的诗篇总是自我情感和人类共有情感的历史统一,两者互为包孕和超越。自我情感一定要上升到人类情感的美学高度,才能使自己的这种人生体验激起广大读者心灵的共鸣、震荡。李煜后期的词作不仅仅以沉痛的心情抒发自己的悲慨,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往往能够透过一己之悲慨,进而上升为对人类共有情感本质的探索,从而使得其所抒发的情感具有深广的涵盖性和包容性。世上有几人能像李煜那样有由君王沦为臣虏的人生经历?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在他的词中去体味生命的况味,因为李煜的词作本身具有了社会性和典范性。西方接受美学的观点认为文学作品的美学价值和社会作用只有在阅读的过程中,在读者接受的过程中才能得以实现。因此,当我们作为审美主体去解读李煜的作品时,总是能从作品所表现的以一己之感囊括了整个宇宙、整个人类共有的情感信息中去扩充、填补、回味自己的人生体验,使自己的情感得到回应,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净化,从而得到高度的审美愉悦。

综上所述,李煜能够以艺术家深邃的灵魂去观照人生,在生命之短暂无常与宇宙之永恒无限的矛盾中,以自己惨痛的遭际去体悟生命,洞幽烛微,用词写尽了人生种种的痛苦与无奈,深刻地表现了人类那细微幽深、柔软敏感、难以言状的内心世界,表现了一般人所无法表达的人类所共有情感的奥秘,使个体的生命具有了永恒的意义,这正是他后期词作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的关键。所以,李煜的一生像一首诗,这诗哀感顽艳;像一场梦,这梦带豪华进入凄凉。

注释:

[1]王振铎:《王国维〈人间词话与人间词〉》,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唐圭璋:《词学论丛》,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