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草堂简介范例6篇

杜甫草堂简介

杜甫草堂简介范文1

[关键词]旅游纪念品 旅游纪念品开发 杜甫草堂

一、杜甫草堂旅游纪念品开发现状

(1)成都杜甫草堂现状

成都杜甫草堂(以下简称杜甫草堂或草堂)坐落于成都西郊浣花溪畔,是我国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是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杜甫草堂于1952 年正式对外开放,1961 年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杜甫草堂现今形成了古建筑与园林交相辉映、人文与自然巧妙结合的历史文化特色,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块圣地”。杜甫草堂典雅质朴,颇具诗人故居风格,是迄今为止全国范围内保存最完整、最具特色和知名度的历史文化名人纪念性博物馆。

(2)杜甫草堂旅游纪念品开发现状

杜甫草堂的文化资源,尤其是诗歌文化资源在四川省内占有垄断地位。这在旅游纪念品开发中一直是其唯一的、垄断的文化资源。目前杜甫草堂的旅游纪念品开发也一直围绕着“杜甫文化”和“诗歌文化”为主题发展。

据统计,草堂现在共计开发出草堂丛书、杜诗全集、水晶镇纸、指甲刀、明信片等三十余种旅游纪念品。根据旅游纪念品的分类,我们可以把现有的纪念品分类(如表1—1):

表1—1草堂现有纪念品统计

类别物品艺术品文房四宝水晶镇纸、杜甫雕像墨砚书画金石杜甫诗的名人书法、绘画工艺美术品雕塑工艺杜甫画像的铜塑陶瓷工艺品茶具、花瓶专题旅游纪念品具有收藏意义的旅游纪念品草堂门票、草堂丛书、杜诗全集、画册、光盘标志性旅游纪念品杜甫人物画像、草堂风景缩影

二、杜甫草堂旅游纪念品开发现存问题

(1)政策支持不够

杜甫草堂一直以来以“诗歌文化”和“杜甫文化”为主题进行旅游纪念品的开发和营销。然而政府对杜甫草堂旅游纪念品开发、生产缺少一个完整的政策指导,对其营销系统缺少一个政策性的支持。杜甫草堂旅游纪念品开发和营销没有做到真正的文化内涵的体现,一直只是依赖于其杜甫的名号,此时,政策的宏观指导和支持便显得尤为重要。而杜甫草堂旅游纪念品的开发,缺少的正是这样的支持。

(2)纪念品缺创新。

在国际上,杜甫作为世界文化名人与古希腊的荷马、英国的莎士比亚、俄罗斯的普希金、德国的歌德一样享有崇高的声誉,是人类文化的不朽丰碑。成都杜甫草堂是目前全国范围内保存最好、规模最大、最具代表性的杜甫纪念遗址。然而,成都杜甫草堂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成都的重要窗口的展示,却没有自己特有的旅游纪念品。仍然是传统的纪念品多,如明信片之类的,创意纪念品少,这是目前成都杜甫草堂面临的又一重要问题。

(3)产业缺少龙头

成都杜甫草堂以人文的旅游资源为主,最具有开发潜力的仍然是“杜甫文化”和“诗歌文化”。但是就其旅游纪念品来说,却一直没有形成一种产业,所以更不会形成产业集群之类的。杜甫草堂目前亟需的就是一个能将杜甫的诗歌文化,历史背景等整合在一起的特色纪念产品,创意、设计、制作、营销一条龙的龙头。

(4) “高文化”难以大众化

杜甫草堂现存旅游资源以杜甫诗歌文化为主,相对于一般的大众,诗歌文化是属于“文化人”的特权,然而,来此访问的游客中,各个层次的人群都有,而传统的高雅文化的纪念品产物——杜甫诗集等,并不能吸引所有的游客群。

(5)难以摆脱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的制约

一个产品在市场上的生命周期,主要会经历初创期、发展期、成熟期、衰退期四个阶段。而草堂目前的旅游纪念品仍然是以传统的纪念品为主,而且基本都处于成熟期阶段至衰退期阶段,并没有新开发的旅游纪念品,没有其特有的可以长期存在并具有珍藏纪念价值的产品。

三、杜甫草堂旅游纪念品开发建议

(1)强化政策引导

杜甫诗歌文化一直以来都是成都杜甫草堂的主打文化,同时也是产品的文化依托。政府在旅游纪念品的开发过程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草堂纪念品亟需政府政策措施对其进行引导、支持和规范。对旅游纪念品的设计、开发进行扶持策略与旅游纪念品的特点相结合,紧贴时代潮流对旅游纪念品开发加以引导,才能让旅游纪念品开发摆脱散沙式的现状。

(2)挖掘文化内涵

被称为“诗史”的杜甫流传至今的诗作有1400多首,他是享誉世界的文化名人。杜甫在草堂先后居住了将近四年,曾被授“检校工部员外郎”之衔,留下诗作240余首。文化无国界,杜甫草堂作为全球著名的文学圣地,对全世界人民都有着强大的吸引力。继而,杜甫草堂有着广阔的旅游客源市场。所以草堂依旧应该以杜甫文化为主打产品,书法、绘画作品,即使是普通的小纪念品都要打造杜甫诗歌文化。另外,对于杜甫文化,应该分层次开发。对于不同的文化程度、不同的文化需求的游客,对杜甫文化的理解程度也不同,应该分层次开发,使杜甫文化这样的“高文化”渐渐的大众化,而不只是符合小部分的人的需求。

(3)拓展产品外延

中国四川出产的传统的染色丝织品——蜀锦,是我国染织传统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对于草堂现有的纪念品,例如草堂丛书、杜甫诗集之类的纪念品可以把纸质材料换成蜀锦,让现有的纪念品更具有文化与四川特色。另外,可以开发一些类似唐朝杜甫时期的服装饰品之类的蜀锦制品,以迎合现代人的时尚、特色、文化需要。

(4)结合时尚创新

如今的时尚流行已成为一种跨越国界的行为,对于我国传统艺术元素,以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时尚元素。而草堂现有的旅游纪念品中,比较有我国传统特色的大致包括:中国书法、绘画、篆刻、染织、茶等。可是都是一些泛泛的产品,并没有符合现代需求时尚中传统元素运用的一种走势。现在,只有那些既有地域特点又时尚、能与流行产品相搭配的产品,才能给人带来刺激感、新鲜感、愉悦感和满足感。所以,在草堂纪念品的开发中应注重将时尚元素融入传统元素中,这样才能有更大的市场。

参考文献:

[1]于梅好.旅游纪念品研究综述[J].经营管理者(百科论坛).2009.10

[2]王苏昆.谈谈云南旅游纪念品存在的问题及特色开发设计[J].昆明大学学报(综合版).2003(2):41—44

[3]刘丽君.旅游纪念品开发问题刍议[J].商业经济.2009.1796—98

[4]范晓庆.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旅游发展SWOT分析与对策探讨[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09

[5]方伟.成都杜甫草堂发展对策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03.12:12—15

[6]祝重禧.服饰类旅游纪念品设计的地域性与时尚性特征[J].装饰(民意之窗).2005.06

[7]吴广孝.旅游商品开发实务[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101.

[8]耿娟娟.旅游纪念品发展模式的构想[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7.

[9]刘敦荣.旅游商品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10]赵西萍.旅游市场营销学[M].北京:高等教出版社.1998.

杜甫草堂简介范文2

成都杜甫草堂,是我国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居所。公元759年冬天,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家由陇右(今甘肃省南部)入蜀。靠亲友的帮助,在成都西郊风景如画的浣花溪畔修建茅屋居住。第二年春天,茅屋落成,称“成都草堂”。

在这里,诗人先后居住了将近四年,所作诗歌流传到现在的有240多首。由于成都远离战乱的中原,而草堂又地处郊野,因此诗人的生活比较安定,心绪也较为宁静,这就使他在草堂的诗歌创作大都具有田园风味,如《堂成》、《江村》、《春夜喜雨》等篇章都是如此。然而杜甫毕竟是一位有远大政治抱负的诗人,对国家前途和人民命运的关心与忧虑,使他始终不能忘怀现实。因此忧国忧民的诗歌作品,仍然是他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时期写成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恨别》、《病桔》-、《枯棕》等着名诗篇都是感人至深的现实主义不朽之作。正因为杜甫在成都的诗歌创作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学财富,所以,后世把成都杜甫草堂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块圣地。

正门

我们来到草堂的正门,就看见一条波光翻翻的河流从门前环流而过,这就是杜甫诗中多次提到的浣花溪。

说到“浣花溪”这个充满诗意的名字的由来,还有一段动人的故事呢。相传唐时溪边住着一位姓任的姑娘,貌美而心善。一天,她正在溪畔洗衣,走来一位浑身疮疥的和尚,行人都躲得远远的,唯有这位任姑娘不避让。于是那和尚脱下沾满脓血的架裟求她浣洗,任姑娘欣然接受。哪知架裟一入水,霎时满溪泛起莲花朵朵,再看那和尚,却早已不知去向。人们十分惊异,就把这条河命名为浣花溪了。

其实,浣花溪的得名与任氏无关。比较可信的说法是,因为当时沿溪居住者多以造纸为业,他们取溪水来制十色彩笺,“其色如花”,溪因此而得名。浣花溪在唐代江阔水深,能行大舟,溪畔风光秀丽,杜甫的一首《绝句》作了生动的描绘:“两个黄鹏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成都西面为岷山山脉,古代空气澄净,能远眺雪山),门泊东吴万里船(浣花溪属长江水系,由此乘船出府河可直下东吴)。正门匾额“草堂”二字,是清代康熙皇帝的第十七子、雍正皇帝的弟弟果亲王所书。“万里桥西宅,百花潭北庄”这副对联,是杜甫《怀锦水居止》诗中的句子,它点明了草堂的地理方位:“万里桥”就在现在的南门大桥,史载三国时蜀相诸葛亮送费韦出使东吴,在此设宴饯别,诸葛亮深感费韦此行路途遥远,联吴抗魏任务艰巨,故说道:“万里之行始于此。”桥因此而得名。草堂正在桥的西边;“百花潭”是浣花溪上游现名“龙爪堰”的地方,它的得名有人说是因为这里水浅滩急,翻涌起一片浪花好似百花开放;又有人说是因当时浣花溪畔花树繁茂,“二十里路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陆游诗)花飞花谢,满潭溢香。所以,草堂正在潭的北面。而不是成都现在的百花潭公园,现在的百花潭是清人黄云鹄寻访古百花潭旧址时,听信当地人随口所言而树碑误定的。

步入正门,我们看到整个庭园竹树成荫,绿水萦回,一派自然天成的清幽景色,这正体现出杜甫的诗意:“浣花溪水水西头,主人为卜林塘幽”。

大廨

“廨”是官署,古代官吏办公的地方。由于杜甫曾做过左拾遗和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人出于尊崇,就把这处建筑作了如此命名。

厅中的杜甫塑像,是中央美术学院着名雕塑家钱绍武先生的杰作。这尊铜像呈跪姿,身材精瘦,以较为抽象和夸张的艺术造型,来表现诗人饱经忧患的一生和他忧国忧民的情怀。我们在此驻足凝视,似乎感到时光已经倒流回一千二百多年前,诗人正漂泊在江河之上,他跪立船头,手抚诗卷,头部微仰,双眉紧蹙,仿佛正向苍天发出“乾坤含疮痍,忧虞何时毕”的沉重慨叹。

杜甫,字子美,号少陵,公元7XX年出生于河南巩县,770年因贫病交困,死于湖南湘江的一条船上。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转折时期,经历了玄宗、肃宗、代宗王朝。由于他具有“致君尧舜上”的远大政治抱负,却始终得不到重用,一生颠沛流离,饱经忧患,因此,能更深刻地认识到当时社会存在的种种矛盾和弊端,体验到下层百姓生活的艰辛和困苦,并用诗歌把这一切反映了出来。他传世的1400多首诗,大都是这种反映现实、忧国忧民的不朽作品。如“三吏三别”、《兵车行》、《丽人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等等都是具有代表性的名篇。因为杜甫有着深沉而博大的思君、忧国、爱民的情怀,还因为他的诗歌代表着中国古典诗歌创作的最高成就,所以后世把他尊为“诗圣”。叶剑英元帅曾撰书对联评价说杜甫写诗,笔锋直指社会弊端与逆臣贼子,他的爱国忧民情怀与日月同辉而长存天地间。这正是对杜甫的思想及其诗歌创作的极高评价。

大廨东西两壁还悬挂有一副清代学者顾复初的名联。上联“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蜷虎卧几诗客。”意思是:我(作者)与你(杜甫)生活在不同的朝代,试问这人杰地灵的神州河山,古往今来,在众多诗人墨客中,能有几个像你我这样才华横溢、立志报国?但却不能为世所重,只能如蜷龙卧虎,不得伸展凌云壮志! 下联“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是说:您杜少陵先生和我一样,也是流寓作客在蜀中,但您却留下了这座伴随着明月清风而流芳千古的草堂,与天地共存。言外之意是同为流寓,我的命运更为不幸,什么也没留给后人,身后只能是形销而迹灭了。可是作者却没有想到,正是因为撰写了这副对联,所以他的名字竟得与草堂共存。这副对联写得非常含蓄婉致而耐人寻味。1958年毛泽东同志游览草堂时在这里仔细观赏,久久沉思。郭沫若称赞它是“句丽词清,格高调永”。您能品出它的独特韵味来吗?”大廨内还可以看到杜甫草堂全景图。杜甫于公元765年春天离开成都,顺长江向东飘泊。诗人离去不久,草堂便毁损颓败。

五代时,诗人韦庄在成都做前蜀政权的宰相,他寻找到“柱砥犹存”的草堂遗址,便“重结茅屋”来表达对杜甫的怀念之情。北宋元丰年间(11世纪),成都知府吕大防再次重修,并把杜甫像画在墙壁上,使草堂具有了纪念祠堂的性质。以后历代,草堂多次重修,其中最大的两次,是在明代弘治十三年(公元15XX年)和清代嘉庆十六年(公元18XX年),基本上奠定了今日草堂的规模和布局。经过一千多年的演变,杜甫当年“诛茅初一亩”的草堂故居,已成为今天供人们瞻仰、凭吊“诗圣”的纪念性建筑群,面积也扩展到240多亩(包括建国后扩建的梅苑与原草堂寺)。由于它既是诗人的故居旧址,又具有纪念祠堂的性质,因此整个园林与建筑便有机地融汇了这两者的特点:建筑风格古朴典雅,不作雕梁画栋的处理,也不很高大,而是接近于民居;建筑格局则以一条中轴线贯穿始终,主体建筑从正门、大廨、诗史堂、柴门到工部祠都在这条线上,两旁以对称的附属建筑相配,其间又有溪流索回,小桥相连,竹树掩映,显得既庄重肃穆,又清幽雅洁;漫步其中,我们不仅可以瞻仰凭吊诗圣,表达心中的敬意,还可以返璞归真,发思古之幽情。所以说,草堂是纪念性建筑与园林景观相结合的成功典范。

诗史堂

诗史堂是杜甫草堂纪念性祠宇的中心建筑。因为杜甫的诗歌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唐王朝由盛到衰的历史,素有“以诗证史,以诗补史”的说法,故被誉为“诗史”,建筑以此为名。

厅堂中央,安放着我国着名雕塑家刘开渠所塑的杜甫半身铜像。塑像两侧是朱德同志撰写的对联:“草堂留后世,诗圣着千秋。”这副对联道出了杜甫和他的故居草堂在人们心目中崇高而不朽的地位。

诗史堂内还悬挂有现代着名史学家、文学家、诗人及书法家郭沫若撰写的对联:“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此联高度概括了杜诗忧国(上联)与忧民(下联)的两个方面,内容深刻,对仗工稳,书法潇洒而富激情,历来受到人们的称道。

水槛和柴门

出诗史堂,我们看见一条小溪穿插在建筑群之间,上面有一座小石桥勾连交通。小桥左侧竹丛中,有“水槛”横跨溪上;过小桥,“柴门”迎面而开。“水槛”与“柴门”都是当年杜甫的草堂曾经有过的建筑,杜诗中有“新添水槛供垂钓”、“柴门不正逐江开”的描述。所谓“水槛”,就是搭在水亭上的木栏,“柴门”也不过是茅屋的篱笆门,可以说都是很简朴的,远不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样子。现在的“水槛”与“柴门”,是后人重修草堂、扩大庭园时所造的象征性建筑,但我们仍可以睹物思人,想象出当年诗人在这里迎送客人或凭栏垂钓的情景。柴门楹柱上悬挂着明人何宇度撰写、今人陈云诰补书的一副对联:“万丈光芒、信有文章惊海内;千年艳慕、犹劳车马驻江干。”对联构思非常巧妙。上联“万丈光芒”,出自唐代着名文学家韩愈的诗句“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而“信有文章惊海内”与下联“犹劳车马驻江干”,则出自杜甫《宾至》诗中“岂有文章惊海内,漫劳车马驻江干”两句。杜甫诗的意思是:我哪有什么名篇佳作震动天下呢?既然如此也就空劳宾客乘着车马到江边来相访了! 这本是诗人的自谦之语,但何宇度将两句诗各改动了一个字:把“岂”改为“信”(信,确实、果然之意),“漫”(漫,徒自、枉自之意)改为“犹”(犹,还、仍之意),整个对联的意思就变成了赞誉之辞:您先生的大作确实称得上光芒万丈,可以震动海内,因此千年之后人们仍然怀着景仰倾慕的心情,乘车骑马来到浣花溪畔,瞻仰您的草堂故址。不是吗,我们今天也加入了这个行列,不远千里万里来游草堂。可见对联作者还是很有“预见”的呢!

碑亭

工部祠的东边有一间小小的茅亭,内立石碑一通,上刻”少陵草堂”四字,也是果亲王的手迹。

“少陵”本为地名,在西安市南长安县。那里原是古代杜伯国的旧地,汉宣帝死后葬在那里,其墓因此而称“杜陵”,宣帝许皇后的墓在附近,因规模小于帝陵,所以称“少陵”(“少”即“小”之意)。杜甫远祖就是“京兆杜陵人”,他自己也在这里住过较长时间,在诗中曾自称“杜陵野老”、“少陵野客”,人们也就称他为“杜少陵”了。前面已经说过,杜甫的茅屋早已毁坏。

公元761年秋天,一阵大风把他苦心经营的茅屋吹破,才使诗人写出千古不朽的名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人表现的那种“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理想和“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忘我精神,千百年来一直令人感动不己!当然,也不难看出这茅屋是很不结实的。杜甫离去后,草堂破败,经后人多次重修,已成纪念祠宇,再难觅“茅屋”踪迹,而建造这座草亭,其用意就是以此引发人们对昔日那简朴自然的草堂的联想。看来这个目的是达到了,许多游览草堂的人都要在这里摄影留念,就是最好的证明。

茅屋景区

游览草堂不能亲眼目睹杜甫写出不朽名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那座名扬古今的茅屋,怎么讲也是一件十分令人遗憾的事情。为了弥补这个遗憾,使大家更好地领略当年杜甫的生活环境,杜甫草堂博物馆于近年重建了一个“茅屋景区”。

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就是依据杜甫诗歌的描写以及明代重修草堂时的格局恢复重建的“茅屋景区”。景区内溪流环抱,绿树成荫,竹篱柴扉,芳草青青,营造出“舍南舍北皆春水”、“清江一曲抱村流”、“卜居必林泉”、“柴门古道旁”、“野老篱边江岸回”、“草深迷市井”等杜甫诗句描绘的郊野景象。推开咿呀作响的柴门,左植”四松”,右栽“五桃”,古楠接茅亭,绵竹上青霄,菜圃青青,药栏郁郁,诗人的老妻所画的棋盘仍留在石上,他的小儿女垂钓的钓丝还倚靠在篱边……,所有这一切,都使人感受到诗人生活在这里时那种浓浓的田园情趣。而依川西乡间民居风格建造的简朴茅屋,又印证了杜甫“熟知茅斋绝低小”的描写,令不觉间吟诵出杜甫的《江村》诗:“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杜甫草堂简介范文3

旅游作为一项文化消费行为在我国国民的日常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文学旅游资源作为旅游资源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日益受到文学界及旅游界人士的重视。一方面,文学旅游资源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文化内容,另一方面,无论是文学本身还是文学旅游产品都蕴含着极大的经济价值。

陕西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从古至今,每个时代都有优秀作家出现或者长期在陕西寓居。诗圣杜甫便是其中之一。杜甫以其高超的诗艺、忧国忧民的博怀令后人高山仰止。为纪念杜甫,后人先后在全国多地设立了纪念杜甫的文化景点。目前这类景点中以四川成都的杜甫草堂最为著名,另外还有河南郑州巩义的杜甫故里、杜甫墓,湖南长沙的杜甫江阁等。但除此之外,在陕西西安,杜甫曾经生活了十三年的长安少陵塬上,重点文物杜甫故居杜公祠(杜甫纪念馆)却鲜为世人所知,甚至连当地人也知之甚少,更少有人踏足其中。在当今各地充分发挥文化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的今天,全国各地以纪念杜甫为主题的文化旅游产业都风生水起,长安的杜公祠却无人问津,原因令人深思。本文旨在经济学视角下梳理杜公祠多年来门庭冷落的原因,并探讨振兴杜公祠的策略方法。

一、杜甫纪念主题景点发展现状

在全国多地以纪念杜甫为主题的旅游文化景点中,有很多取得了良好的文化效益和经济效益。其中最突出的是四川成都的杜甫草堂。

杜甫草堂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坐落于成都市西门外的浣花溪畔,是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杜甫先后在此居住近四年,创作诗歌240余首。唐末诗人韦庄寻得草堂遗址,重结茅屋,使之得以保存,宋元明清历代都有修葺扩建。

今天的草堂占地面积近300亩,是中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知名度最高且最具特色的杜甫行踪遗迹地,年游客量达百万余人次,各项收入上亿元。据现有资料,笔者分析杜甫草堂能取得巨大经济效益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环境优雅古朴。整座祠宇即有诗情,又富画意,是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相结合的著名园林,游客观赏感受极佳。

其次,文物众多。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内珍藏有各类资料3万余册,文物2000余件。包括宋、元、明、清历代杜诗精刻本、影印本、手抄本以及近代的各种铅印本,还有15种文字的外译本和朝鲜、日本出版的汉刻本120多种,是有关杜甫平生创作馆藏最丰富、保存最完好的地方。

第三,交通方便。杜甫草堂位于成都市区,有近10路公交车到达景区,自驾游的交通设施配套也非常完善。

第四,宣传给力。拍摄唯美宣传片,在电视台进行播放;建设官方网站;开通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及时宣传景区的各项活动,介绍景区的文物;举办多种活动,如诗圣文化节、梅花艺术展、书法绘画展、青年志愿者活动、亲子游、“草堂一课”、学术讲座、学术会议等,抓住不同年龄层的游客心理,扩大影响。

最后,开发多种旅游文化纪念品,如纪念信封、书签、杜甫诗意陶瓷、杜甫草堂元素工艺品等,并设立专门公司即成都杜甫草堂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进行营销。

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除了馆藏文物这一先天因素之外,景区环境、交通及配套服务设施、宣传及旅游纪念品的开发都是文学旅游资源开发必须重视的要素。

二、长安杜公祠溯源

杜甫和少陵颇有渊源,他曾长期居住在少陵附近,又因远祖杜预本是长安人,所以自称“少陵” 、“少陵布衣” 、“杜陵野老” 、“杜陵野客”,诗集也以《少陵集》命名。杜甫在L安居住10年,又在关中各地颠沛流离4年多。754年,杜甫43岁那年,把全家接到长安少陵原,后来因为秋雨连绵导致房舍崩塌,无法居住,只好投奔妻子杨氏的亲族,到离长安120公里的奉先(蒲城)居住。755年,在左相韦见素帮助下,杜甫得到一个八品官职,11月从长安回奉先探亲,沿途所见种种社会动乱苗头,写下《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长篇律诗,中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不朽名句。

长安杜公祠创建于明嘉靖五年(1526年),位于陕西西安市长安区韦曲镇东的少陵塬畔,距西安市区约12公里,明神宗万历五年(1577年)和清康熙五年(1666年)、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曾三次修葺,到乾隆年间已破败荒凉并于乾隆末年毁于大火,直至嘉庆九年(1804年)得以重建。此后又经过多次修缮。碑石记载的有两次:一次是清同治七年(1868年),一次是光绪十二年(18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县政府曾多次拨款整修过杜公祠,并于1960年设立了杜甫纪念馆,后又更名为杜公祠管理所,专司管理职务。1978年,杜公祠对外开放,是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西安市长安区政府曾将开发杜公祠列入重点旅游项目,但后来便没有了下文。

三、长安杜公祠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

杜公祠目前为免费开放,虽然是国家AAAA级景区,但平均年参观人数仅1万余人次。来访游客普遍认为景区过于局促空洞,规模偏小,没有特色,观赏感受不佳。笔者认为用SWOT分析法客观分析长安杜公祠景区存在的优势与劣势对于开发振兴景区的旅游产业有重要作用。

(一)景区目前已有的优势

与杜甫渊源甚深;远离闹市,环境清幽,腊梅成林,尤其两株树龄近300年的腊梅,堪称腊梅之王;祠内最珍贵的文物是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0年)杜甫写的《俯太中严公九日南山寺》石碑的墨拓本,这是现存唯一的杜甫墨宝。另外还有不少明代收集而来的历代碑刻及各种杜诗版本和研究著作。

(二)目前存在的劣势

首先是知名度低。外地人来西安,多游览兵马俑、大雁塔、回民街等景区,极少有人知道杜公祠,甚至西安本地人知道杜公祠的人也非常少,去游览过的人就更少。在现代“酒香也怕巷子深”的环境下,知名度低是非常严重的一个问题。

其次环境局促,交通不便,配套设施不全。现杜公祠占地130余亩,是个四合院式的建筑群,山门是仿唐代的砖木结构,祠院内有三间享殿,殿内供有杜甫泥塑坐像一尊。局促的环境与建筑使得景点内无法举行大型活动。交通方面,杜公祠远离市区,目前仅有几路小公共汽车经过,服务意识落后。另外,景区周边缺乏高质量的商业配套设施,无论是住宿还是餐饮都多有不便。

四、长安杜公祠旅游开发新思路

针对上述长安杜公祠现存的优势与劣势,笔者认为应从下面几个方面对本景区进行旅游开发。

首先加强宣传。要想吸引大众的注意必须提高景区的知名度。相关部门可以结合杜甫的生平经历与杜公祠的景观文物组织专业队伍拍摄音画质量较高的纪录片、宣传片,在省级以上电视台及主要网站上滚动播放;同时开通官方网站、微博、微信公号,并安排专人进行运营维护,及时宣传景区的主要活动、文物等,最大程度提高景区的知名度。

其次对建筑环境进行升级改造。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对景区进行扩建,使景区环境开阔,疏朗,满足举办重大文化旅游活动的条件。在此基础上,提升景区的建筑环境品质,建造亭台池苑、种植梅兰修竹,营造清幽雅致的氛围。另外,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对景区周边的交通、住宿、餐饮等配套设施进行改造,提升景区软硬件环境质量。

第三,开发多种旅游文化活动。长安杜公祠目前旅游资源的开发方式十分简单、传统甚至原始,仅仅是呆板的展示和例行公事般的解说,很少能够体现出旅游的参与性、娱乐性和趣味性。在当前环境下,体验经济与文学旅游相结合已经成为文学旅游资源开发的大趋势。如何让游客在旅游体验中留下美好的回忆,成为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重点。笔者建议,在对游客市场进行明确定位的前提下,景区主管部门可以按照不同的时节、节日,举办各种适合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层次的活动,如与当地中小学合作,举办杜甫诗句接龙背诵比赛活动;与当地文化部门合作,举办杜甫主题的书画比赛展览;在景区腊梅盛开的时节举办腊梅摄影展等,通过各种方式吸引游客参与其中,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品质。

第四,开发各种旅游文化纪念产品。以市场为导向,坚持高品位与多元化原则,为游客提供更加具有文学内涵的旅游纪念产品,满足游客观赏人文景观的同时,感受文学带来的精神熏陶。

最后,与陕西其它杜甫遗迹整合开发。目前陕西省内与杜甫相关的遗迹还有三处,其中比较有开发价值的是富县羌村杜甫故居与延安杜公祠。相关部门可以将这几处遗迹整合,开发陕西杜甫专题游,打造杜甫文化品牌,促进陕西杜甫遗迹文化旅游的整体发展。

以上建议都需要有政策及资金的支持,在当前西安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的环境下,政府的政策导向是明确的,但资金的来源很大程度上需要引入市场化的手段,这方面笔者就不在赘述。

五、结语

杜甫草堂简介范文4

关键词:四川园林,文化历史,人文精神,人文景观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成都平原,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因此,也造就了一大批中式古典园林,如草堂、武侯祠、东湖、望江楼、三苏祠、离堆、青城山等等,本文所提及的川派园林就是由他们所组成的。大部分的学者都提出或认同了四川园林的几个大的特点“景自天成,以人为本,飘逸与宁静”而这其中最为突出的一点就是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本文就重点对于这一点谈一谈自己的观点。

1思想基础

由于受地理区域等方面的影响,成都平原有条件在古时较为正统森严的中原文化体制之外发展出自己的一些地域性的思想文化,三星堆的巫文化以及后来扬雄所著的脱胎于老庄思想的《太玄》都体现了追求天人合一的思想,而作为道教发祥地之一的青城山的出现更是让道法自然成为成都平原公认的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四川地区有重要影响的诸葛亮、李白等人也深受老庄道家思想的影响。成都自古以来便以休闲城市的地位自居似乎也不无道理。在这样的文化思想的长期浸淫下,蜀地的园林也充溢着崇尚自然为本的道风仙骨,注重对人的关怀。于是四川的园林没有了皇家园林的霸气,缺少了江南园林的匠气,但却平添了一份飘逸的精神思想。

2历史名人的广泛参与性

四川文人荟萃,英才辈出。除教育家文翁、词赋家扬雄、司马相如、诗人李白、文学家苏轼以外,中国古代大诗人杜甫、陆游、黄庭坚等都在四川长期生活过。杜甫诗作的三分之一创作于四川。而正是基于此,大多数的四川园林都是出于对古代杰出人物的纪念而修建起来的,且大多又都是著名的文人,园林中蕴含有浓郁的文化气质这是川派园林强烈的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的一大突出的特点。秦时蜀郡守李冰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使成都地区水渠纵横,沃野千里,人民富足。三国时的诸葛孔明为酬蜀汉昭烈帝刘备三顾之情而相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后人出于对他们的怀念,分别为其修建了二王庙和武侯祠,庄严的庙祠佐以茂林修竹、森森古柏,存承至今。我国历史上的伟大诗人杜甫晚唐时流寓成都营建的茅屋,后经历代修缮,使杜甫旧居与周边山水林木融为一园,古朴典雅,确是“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望江楼系清代人为怀念唐代女诗人薛涛而建,楼建在锦江边,甚是壮观秀丽,园中植竹万竿,漫步其中,一片诗情画意。名人留名园,在蜀中尚有多处。新繁东湖系唐代名相李德裕任县令时所凿,至今依然保留初建时的大体格局,玲珑别致,飘逸自然,是中国有遗迹可考的两处唐代古典园林之一。崇州城内有座始建于唐代,成胜景于宋代的罨画池,和浙江绍兴陆游故居齐名,为中国仅存的两个陆游祠之一。宋代爱国诗人陆游任蜀州通判后,留下100多首寄怀蜀州的诗篇,其中就有10多首描绘了罨画池的梅花和荷花。位于新都县城的桂湖,是明代状元杨升庵年青时读书之处,湖中种荷,堤岸植桂。类似的带有纪念性质的名园还有文君井、古瓮园等。

与江南园林的文人园林相比较,江南园林胜在画意,而四川园林则文气更显突出。江南园林对于如山石“瘦、漏、透、皱”等一类“形”上的要求,对一草一木的布置是严格的追求画面感的极致,四川园林在这方面就显得较为简单自然,甚至在园中较少的使用湖石筑山等手法,但四川园林中随处可见带有纪念性质的祠堂、碑文、题跋却往往可以成文园中的一道主景,草堂的少陵碑亭,武侯祠的唐代三绝碑,望江亭的薛涛井莫不如是。

3四川园林中普通大众的广泛参与性

相较于富丽豪华的皇家园林、细腻清雅的江南园林与精巧纤细的岭南园林,四川地区的园林更显自然天成、古朴大方。不同于皇家园林、私家园林面向的较小的游览对象和范围,不论是如杜甫草堂一类的名人纪念园林还是以青城山为代表的寺观园林大都带有公共浏览性质,是在广泛的群众参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更接近民间,更直接、更真切地面对普通人生,特有一种质朴之美。没有俯视苍生的高度,也没有孤芳自赏的清傲,四川的园林将自身融入到了普通大众的日常生活之中,从武侯祠自清代延续至今的游喜方神活动,青羊宫前有千年历史的大庙会都使得园林艺术成为了百姓生活的一部分,直到今天,四川的普通大众闲暇之余都还习惯到各个园林景区喝茶放鸟,大摆龙门阵。同样在四川具有广厚民众基础的茶文化在这里与四川园林出现了交会点,这也进一步体现了园林在四川人民观念中的地位。

4四川园林定植物的重要性

“坐地怀古,寄情于树”则是四川园林深具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的又一重要体现。李白诗有:“榆荚钱生树,杨花玉糁街”;陆游诗:“沟水浸新月,街槐生碧烟”,对成都平原周边的植物作了描述。杜甫诗:“饱闻桤木三年大,与致溪边十亩荫”,亦是当时成都锦江、浣花溪边桤木的真实写照。清康熙57年建满城,旗人在街道、河岸、宅院种植榆、槐、柳、杨等乡土树种和花木,四季鸟语花香,环境清幽。总的来说,成都平原的气候具有日照少,风速小,湿度大的特点,所以在四川园林中,植物较多的是运用的较为自然耐阴的乡土树种,林园中整体植物色彩较为浓郁单一且对于树形的选择较为粗放,同样以自然质朴为上,具体的讲常用的乔木有银杏、香樟、罗汉松、槐树、杨树、桂花等,而四川园林中的一些植物在展示其自然之美的同时往往还承载了更多的一些人文方面的东西。以杜甫草堂为例,楠木是草堂园林的特色树种,杜甫在世时种植并赞美楠木。公元760年春,当杜甫在友人资助下拟建草堂时,选中的就是江边一株两百年树龄的古楠旁的地。据记载,这株古楠茂密的树叶像巨大的伞盖,过往行客都爱在树下歇脚,遮雨避暑,而杜甫也常在树下吟诗激发灵感。公元761年,古楠在一场暴风雨之中被连根拔起,《楠树为风雨所拔叹》中诗人写道:“虎倒龙颠委榛棘,泪痕血点垂胸臆”“我有新诗何处吟,草堂自此无颜色!”表达了其无比的遗憾之情。此后,为挽回这个遗憾,同时也为追忆诗人,历朝历代的人们便在草堂广植楠木,楠木至此也成为了草堂的一大特色。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草堂还存有上百株古楠。与此类似的还有桂湖公园“六月荷花八月桂”以及望江楼下为女诗人薛涛种下的万竿翠竹,武侯祠中的昭示忠烈的古柏,在特定的环境之下,它们都成了传承这些文人思想、感想乃至人格的外延载体,在成为一道靓丽的自然景观的同时,更成为了一道独特的人文景观,于是在这里,园林艺术被灌注了丰富的人文精神内涵,而正是这样的的园林艺术拉近了历史与现代的距离,拉近了历史名人与普通大众的距离。

5结语

综上所述,在现目前各种艺术技法大融合的大环境下,要勉强的将园林某个区域或者某种手法划分为某个具体单一的派别,其实是并无太大意义的,但对于个别突出特点的研究却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发展继承,相对于其他地区的园林来说,四川地区的园林因为历史、文化的原因而被倾注了更多的人文精神,暨将园林艺术更深入的植根于历史文化中,使园林艺术以较为低调的姿态成为普通大众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这样的特点使其对普通大众的精神观念具有更强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力,而也正是这样的人文精神使得四川的园林更具有大众亲和力,从而在大众中获得更广泛的生命力,丰富的人文精神是四川园林的宝贵财富,在我们今后的园林设计建造过程中,应当积极努力的继承发扬,建造更多为普通人民大众所喜爱的园林工程,打造具有地域性特色的品牌项目, 使四川的园林艺术具有更强大的生命力和延续性。

参考文献

[1] 陈从周中国园林鉴赏辞典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杜甫草堂简介范文5

首先碰到的困难是,对字义、词义的理解。中国的字义、词义变化很大,往往一字一词多解。例如,"玄黄"一词,一般是天地的代称,有的却指丝帛,有的又作疾病解,需要将这两个字的上下文联系起来,才能界定它的含义。这种变化在诗词中尤其显著。又如长安原是汉、唐的京城,可是在旧体诗中常把长安泛指京城,不论在哪个朝代。这还容易理解,如把京城称"日边"、"日下",就难懂了。又如酒,李白诗中叫"中圣",杜甫诗中叫"竹叶",李贺诗中叫"琥珀"。《致》中说:"李贺诗很值得一读",李贺诗有一特点:好用代词,不直说物名。如剑曰玉龙,天曰苍圆,秋花曰冷红,春草曰寒绿。中国古典诗词讲究比喻,其中明喻、暗喻比较容易看懂,借喻则难懂,弄通它需要具备有关的知识,例如柳宗元《郊居》:"莳药闲庭延国老,开樽虚阁待贤人。"以"国老"代甘草;以"贤人"代浊酒。又如苏轼《雪》:"冻合玉楼起寒粟,光摇银海眩生花。"以"玉楼"代肩;以"银海"代目。这些在读诗词时都得好好琢磨。

诗词,尤其是格律诗,因为受押韵、平仄、对仗等要求的制约,有的字的字义往往是似而非,不像在散文中那样确切。如李群玉《送萧十二校书赴郢州婚姻》:"马穿暮雨荆山远,人宿寒灯郢梦长。"自古都说"夜长梦多",而这里为什么偏说"梦长"?这除了表示新婚情绵绵之外,还因为这首诗押的是"阳"韵,所以用了"长"字。下面是两例是为了平仄合辙而迁就用字的。杜甫:《春望》"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只有白发搔更短的,哪来的白头搔更短呢?因为这一句按格律应是"平平平仄仄",第一个字可以不论,第二字不能通融,必须是平声,而"发"字恰是仄声,那就只好用平声的"头"字来代替。李商隐《无题》:"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只有桂花香,哪来的"桂叶香"!因为这一句按格律应是"仄仄平平仄仄平",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第六个字必须是仄声,通融不得,那就只好以仄声的"叶"字来顶替平声的"花"字。

为了对仗而迁就用字的更常见。如杜甫《春宿左省》:"星临万户动,月傍九宵多。"意思是星斗灿然欲动,临于万户;皓月当空,光明于九宵。若在散文中,这个"多"字就显得多余的了,而在这首诗中,却是不可少的,一来以"九宵多"与"万户动"相对仗,二来是为了押韵,这首诗押的是"歌"韵。又如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四):"生理只凭黄阁老,衰颜欲付紫金丹。"这一联的意思是:自己的生计全靠黄阁老来照顾,而衰老的身体则托付给丹药来治疗了。其实作者服用的未必就是"紫金丹",其所以用这一词,完全是为了与出句的"黄阁老"相对仗。

读诗词,对字义、词义的理解,不能太较真----死抠字眼儿,需要联系诗词诸要素来"望文生义"。初学者如果有教师辅导,当然方便得多;若没有这条件,那就需要购置注释比较详尽的选读本,还要具备《词源》、《辞海》之类的工具书。

第二个难点是语法。白话文与文言文的语法有很多差别,诗词的语法与文言文接近,但又有很大的差别。一是因为在诗或词的一句区区几个字之中,要舒展相当丰富的想象,不得不力求简洁,凡是可以省去的字,尽量省去;二是受句式、字数、格律等要求的制约,有时不得不把词的位置变动,或者改变词性,突破常规句法。诗词的语法相当复杂,初学者也难一时全弄通。

(一)首先是省略。最常见的省略是姓名,如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五):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宵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诗的第一句中的"诸葛"是诸葛亮的简称;第五句中的"伊吕"是佐商汤王的伊尹与佐周武王的吕尚的简称;第六句中的"萧曹"是西汉初丞相萧何与曹参的简称。在诗词中往往把春秋时齐国的政治家、知心朋友管仲和鲍叔牙简称为管鲍,把汉朝的史学家班固和司马迁简称为班马,文学家扬雄和司马相如简称为扬马,在爱情故事中又把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简称为司马文君。

诗句中常常省略介词、连接词、动词、副词、谓词等。例如:

王维《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两句按常规语法应是"明月照于松间,清泉流于石上。"这里省略了个"于"字,并且把动词的"照"、"流",和宾词的"松间"、"石上"换了个位置,也可算作倒装句。在诗词中,常把"于"、"则"、"而"、"有"等字省略了的。这种省略比较容易理解,某些省略了动词、谓词的句子就比较费琢磨些。又如,杜甫《喜观即到》:"江阁嫌津柳,风帆数驿亭。"这两句的意思是:"江阁久凭,嫌津柳之碍目;风帆渐近,数驿亭以慰心。"词的省略更是常见。例如李清照的《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现将词中省略的词语用括号括起,表达如下:

昨夜雨疏风骤,(女主人)浓睡不消残酒。(早晨女主人)试问卷帘人(今天景色如何),(侍女)却道"海棠依旧"。(女主人纠正说:)"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因此说,诗词中不完全的句子经常见。诗词是最精练的语言,几十字中要表现尺幅千里的画面,句子结构要压缩。一般是无谓语,或谓语不全。如所谓名词句,一个名词性词组,就算一句。例如杜甫的《春日忆李白》中有: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是说李白的诗清新得像庾信的诗一样,俊逸得鲍照的诗一样。当时杜甫在渭北(长安),李白在江东,杜甫见了暮云春树,触景生情,引发了甜蜜的回忆。意思很清楚。

又,崔颢《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这里“晴川历历”是一句,“芳草萋萋”是一句,“汉阳树”与“鹦鹉洲”则不成句子。但汉阳树和晴川,芳草和鹦鹉洲的关系却表达出来了。因为晴川历历,所以汉阳树更看得清;因为芳草萋萋,所以鹦鹉洲更美。

又,杜甫的《月夜》:“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云鬟湿”是一句,“玉臂寒”也是一句,但“香雾”和“清辉”则不成句子,而关系是很清楚的。杜甫惦念妻子,想象她在富县(陕西)独自一人观看中秋明月,在乱离中惦念丈夫,深夜无眠,云鬟为露水所侵,已经湿了,有似香雾;玉臂为明月的清辉所照,越来越感到寒冷了。

有时,表面上好象有主语、动词、宾语,其实仍是不完全句。如苏轼《新城道中》“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这不是两个意思,而是四个意思。“云”并不是“披”的主语,“日”也不是挂的主语。岭上积聚了晴云,好象披上了絮帽;树头初升起了太阳,好象挂上了铜钲。

(二)在诗词中,为了适应声律的要求,在不损害原意的原则下,诗人可以对语序做适当的变换。如七律《送瘟神》第二首:“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第二句的意思是中国(神州)六亿人民都是舜尧。依平仄规则是“仄仄平平仄仄平”所以“六亿”放在第一二两字,“神州”放在三四两字,“尧舜”说成“舜尧”。“尧”放在句末,还有压韵的原因。

又,《浣溪纱.1950年国庆观剧》后阕第一句“一唱雄鸡天下白”是“雄鸡一唱天下白”的意思。依平仄规则是“仄仄平平平仄仄”,所以“一唱”放在第一二两字,“雄鸡”放在三四。

《西江月.井冈山》:“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壁垒森严”和“众志成城”都是成语,但是,由于第一句应该是“仄仄平平仄仄”所以“森严”提前到三四字,“壁垒”后置。

《浪淘沙.北戴河》:“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曹操《观沧海》原诗是:“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单依《浪淘沙》规则应是“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故“萧瑟”放一二,“秋风”放三四。

语序的变换,也不能单纯了解为适应声律要求。它还有积极的意义,即增加诗味,使之成为诗的语言。杜甫《秋兴》(第八首)“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要认为应是“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那就错了。“香稻”、“碧梧”放前,表示诗人所咏是香稻和碧梧,反是则所咏是鹦鹉和凤凰,不合秋兴题目。又,杜甫《曲江》第一首“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上句有“看”则“经眼”好象是多余,下句“伤多”(感伤很多)似应在“莫厌”之前,但若然则即使平仄不失调,也是诗味索然。所以,这些地方如果按散文要求,那就是不懂诗词艺术了。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P><P>醉花阴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凉州词

王瀚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P><P>(三)诗句中改变词性也是常见的。例如:杜甫《漫兴》"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第一句中的"糁"字原是名词,即米饭粒,可是在这里却作动词"抛撒"解。这两句的意思是:米饭粒似的杨花,抛撒在路上,像铺上了一层白毡;小小的荷叶,点在溪面上,象叠起的青钱。还有名词当作形容词的,如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曙"和"春"字都是名词,可是在这里"曙"用来成了形容"云霞","春"用来形容"梅柳"。这两句的意思是:云霞和太阳一同从海上升起,像曙光一样;梅柳在江南(渡江),早已着上春色。还有动词作形容词用,形容词作动词用,动词作副词用的,这里不一一例举了。所以读诗词更讲究"咬文嚼字",咬出文外之义,嚼出字外之意。各种版本的注释也不尽一致,还要靠读者自己多琢磨。

第三个难点是弄通古语、典故。用古语、典故状物、写景、伤时、感事、酬谊、抒情,是中国古典诗词艺术的传统和特点。读一首诗或词,若不把其中的古语、典故等原委弄明白,就不能理解全诗(词)的含义,更谈不上领略其意境和艺术构思。例如李白《送贺宾客归越》:

镜湖流水漾清波,狂客归舟逸兴多。

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

这是诗人为他的好友贺知章还乡时写的一首送别诗。贺知章在朝庭官居太子宾客,故称贺宾客;贺是山阴(今浙江绍兴市)人,属越地,故云归越。镜湖就是绍兴的鉴湖;贺知章自称"四明狂客",故曰:"狂客归舟逸兴多"。诗的后两句用了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故事。王羲之喜爱白鹅,山阴有一道士,请他写《黄庭经》(道教经典之一),以所养的一群白鹅为报酬。贺知章也是书法家,工草隶,亦是山阴人。诗中以王羲之比贺知章,说《黄庭经》换白鹅的故事,又将在山阴发生了。现在有的学书法的同志,把这首诗写成条幅送人。若是送给离退休好友,没问题;若是送给在职的就不适合了,因为贺知章是向朝庭请渡为道士而还乡的。若是对方也爱好书法,很相称;否则就显得勉强了。

白居易遭权贵所忌,被贬谪为江州司马,赴任途中唱和他的好朋友元稹《放言五首》,写了一组政治抒情诗,亦名《放言五首》。组诗就社会人生的真伪、祸福、贵贱、贫富、生死诸问题,纵抒己见,每一首中都引用典故或古代警语名句,宣泄不满和劝导朋友。中的"九一三"之后,社会上曾传抄其三: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这诗除了以"试玉"、"辨材"作比喻,表示受诬陷的人应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自会澄清事实,辨明真伪外,还举了两个历史故事。一个是周公佐成王,当时曾有人怀疑他有篡权的野心,但历史证明他对成王一片赤诚;一个是西汉末年王莽"爵位愈尊,节操愈谦",但历史证明,他的谦恭是假,代汉篡权才是他的真面目。读者若不弄清这两个典故,就很难理解这诗所包涵的深刻哲理。《放言》其二:

世途倚伏都无定,尘网牵缠卒未休。

福祸回还车转毂,荣枯反复手藏钩。

龟灵未免刳肠患,马失应无折足忧。

不信君看奕棋者,输赢须待局终头。

第一句的"倚伏"二字,系引自《老子》的:"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是这一警语名句的简化,意思同现在我们常说的坏事可以变好事、好事可以变坏事差不多。第二句的"尘网"是把现实世界看作束缚人的罗网的意思。陶潜《归田园居》:"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第四句中的"手藏钩",是古代一种将钩藏在手中叫别人猜的游戏。第五句中的"龟灵"是占龟卜卦虽然灵验的意思;"刳肠"即开膛剖肚之患。第六句中的"马失"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一典故的简称。读者如果不把这些词的原委和含义弄明白,就很难理解这首诗所反映的祸福观,以及诗人遭受打击之后的政治上不服输的精神。

有一点古籍基础的人,对诗中的古语、典故比较好理解些,但也不能对所有这些一看就明白,因此读诗词时就要好好读注释。但是现在出版的古典诗词选本,对典故的注释有的太简单,甚至语焉不详;有的诗词《鉴赏辞典》,撰稿人解析评论甚详,而忽略对古语、典故的注释。所以必要时还得查到典故出处,找出原著来读。有的诗人,如晚唐李商隐和北宋受他影响颇深的"西昆派",其作品用典,爱用古语、典故,有的是非常晦涩难懂的。所以元好问在《论诗绝句》中说:"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意思是:西昆派的诗虽好,但诗中典故太难懂了,需要西汉郑玄那样的经学大师来作注解。初学者碰到这种情况,那就来个"不求甚解",或者"绕道走",无须花过多的时间去死抠。

此外,要弄懂古代许多名词称谓,也是很费劲的。例如,我国古代天文学家,在黄道赤道两侧一周,选取了二十八个星宿作为观察天象的标帜,称为"二十八宿"。在古典诗词中,往往以二十八宿的名称表示方位或地域,多数人不看注释,是弄不明白的。

领会诗意,这方面学问最大。中国的诗词,尤其是那些比兴诗,都是"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司马光:《迂叟诗话》)这个"思"字是大有学问的。有的诗词,字面上难懂,但只要从字面上弄通了,诗意也就大致领会了。有的诗词,字面上很容易懂,而要真正领会诗意,却很不容易。例如,苏轼的《花影》: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乍看,这首诗是咏物诗,很明白;细细琢磨,则是首政治抒情诗,不简单。原来是苏轼慨叹他的政敌-----所谓"熙丰小人"----在宋神宗死去、哲宗即位、高太后临朝时,全被贬谪(刚被太阳收拾去);而到高太后死去、哲宗亲政时,又全被起用了(又教明月送将来)。是苏轼用以抒发政敌被起用的愤懑的。又如柳宗元的《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乍看,是首写景诗;其实是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之后,借歌咏隐居在山水之间的渔翁,来寄托自己孤傲的情感,抒发政治上失意的苦闷和孤愤的,是首深沉而含蓄的政治抒情诗。又如王建的《新嫁娘词》: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未谙姑食意,先遣小姑尝。

乍看,是首人物素描诗;其实是作者抒发屈居卑下、操刀捉笔、仰人鼻息的官府小吏的牢骚的。王建这位中唐著名诗人,出身寒微,中了进士之后,晚年才为陕州司马。司马是州郡的属吏,位在别驾、长吏之下,等于现在的小科员。与这首诗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还有朱庆余的《闺意献张水部》: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乍看,是首写新嫁娘情怀的诗;其实是作者进京应考时,呈给张籍投石问路的诗。张籍是中唐著名的乐府诗诗人,和王建齐名,世称"张王",历任水部员外郎、国子司业等职,故世称张司业或张水部。其乐于提携后进又与韩愈齐名,故朱庆余写了这首诗,首先征求张籍的意见。作者把张籍比作新郎,主考官比作姑舅(公公、婆婆),自己比儿新娘。

上述那个"思"字,是指有事实根据的分析,不是胡猜。这里说的事实,至少包含三方面的内容:一是作品的时代背景;二是作者特定的境遇和心态;三是作者创作时的用意。

有的诗词还要知道它的"本事",才能理解其意。所谓"本事",就是触发诗人词人写这作品的具体故事。例如杜甫《又呈吴郎》: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这诗的"本事"是这样的:杜甫飘泊到四川夔府的第二年,住在一所草堂里。堂前有几棵枣树,西邻的一个寡妇常来打枣,杜甫从不干涉。后来杜甫把草堂让给一位姓吴的亲戚(即诗题上的吴郎),自己搬到离草堂十几里远的东屯去住。不料这姓吴的一来就在草堂插上篱笆,禁止打枣。寡妇向杜甫诉苦,杜甫便写此诗劝告吴郎。以前杜甫写过一首《简吴郎司法》,所以此诗题《又呈吴郎》。诗的大意是:我住在那里的时候,听任西邻来打枣,因为她是没有吃的、又无儿子的老寡妇。如果不是穷困到如此程度,她哪会来打枣呢?正因为她怀着恐惧心理,我不但不干涉,反面表示亲善。现在老寡妇见到你(远客),就提防你不让她打枣,未免多心;但是你一搬进草堂,就忙着插上篱笆,却象真的要禁止她打枣呢!这老妇人被官府剥削得穷到只剩下骨头了,使人想起兵荒马乱,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不禁热泪盈巾!若是你不知道这诗的"本事",你就不能逐句理解诗意,不能体会到诗人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深厚感情。

杜甫草堂简介范文6

古人怎样赞美“高速公路”

陇南地区山大沟深,自古交通就极不便利。修筑道路,在军事上能够确保战事成功,而对于沿途居民来说,则更是不折不扣的“惠民工程”。东汉灵帝年间,时任武都太守李翕率领民众修凿陇南成县山区的道路,把“数有颠覆隧之害,过者创楚,惴惴其粟”的危险路段变成了“坚固广大,可以夜涉”的通途。对于此事,史书上的记载并不详尽,但当地百姓却用自己的方式为李翕留下的一封流传千古的“表扬信”:他们在峡谷山崖间完成了一幅精美的摩崖石刻,后世称为《西狭颂》。

若不是因为百姓自发制作的摩崖石刻,李翕在史书上原本没有留下什么好名声。东汉王朝到了桓帝、灵帝时期,已经呈现出种种末世倾颓的景象,尤其是朝廷大肆屠戮正直官员的“党锢之祸”,至今都让读史者不寒而栗。范晔在《后汉书》中简略地提到过李翕,记录的却是他“多杀降羌”的劣迹,而他的生卒年月至今已无从查考。但有了《西狭颂》全文385个字的描述,我们眼中的李翕一下子具体、生动了,一个睿智坚毅、关心百姓疾苦的古代执政官形象,令1800年后的我们也无法吝啬自己的赞叹。

石刻文中指明,李翕修路的地段是“郡中西峡中道”,也就是今天陇南成县天井山麓的鱼窍峡中。这是一条横亘东西约5公里的狭长溪谷。我们乘车来到如今已是景区的峡谷间,刚走入其中,就被这里的景色深深吸引。夹岸两山宛如屏障,森然壁立,悬崖巍峨,林木丰茂,风光中兼具壮丽与灵秀。

峡奇在山,美在水。峡谷中是一条响水河,时而在峡谷中潺潺绕行,时而在巨石间冲腾奔泻,浪花激起的水声,站在远处也能听到。更有意思的是悬崖上的水,或化成瀑布,像是一条白练从高处垂落而下;或从栈道上方形成珠帘,飞溅滴注,仿佛要洗去我们一路的风尘,表示对远方来客的特别敬意。而这里迷人的不只是自然风情,历代修建的亭、桥、廊、树,与山水相映成趣。我们沿着仿古栈道深入峡谷,几乎有身处桃源仙境的感觉。

但当年这里的居民却未必会赞同我们的感受。东汉时期,这里森林茂密,山岭险峻,去武都郡几乎无路可走。李翕太守正是看到了此间百姓困苦的生活,于是率众开山凿石,修出了一条通道。当地朋友让我们留意观察山体上的一些孔洞;他们说,这就是当年开凿栈道留下的栈孔。经过1800年的变迁,水位已比从前涨高很多,但即便现在看来,栈孔的位置仍处于险峻的崖壁上,可以想见当年开凿之艰巨。

我们一路漫步,西狭栈道仿佛在和我们做游戏,逗引我们时左时右,忽而崖北,忽而崖南。我们走过廊桥,来到一片水潭前。此处被称为黄龙潭,宽约3米、长10余米,看似一面狭长的明镜。涧流潺潺,自上垂入,水色澄清,深达数米。当地老百姓认为黄龙潭有灵性,每当皓月凌空,月光水色,交相辉映,因此被评为成县八景之一“龙潭映月”。

黄龙潭的正上方有一座紧贴崖壁、飞檐凌空的古建筑,这便是《西狭颂》碑亭,蜚声中外的摩崖石刻《西狭颂》便置身其中。我们登上碑亭,隔着栅栏,可以清楚地看到《西狭颂》碑文。刻有文字的崖壁由于经过历代拓印,早已变得黝黑闪亮,厚重朴实。难怪许多中外专家学者初次看到她时,都难掩饰激动之情。

《西狭颂》全名为《汉武都太守汉阳河阳李翕西狭颂》,也称《惠安西表》,建于东汉灵帝建宁四年(171年)。它刻在一块崖体凹进,表面平整的石壁上,长340厘米、高220厘米,上有“惠安西表”4字篆额。正文阴刻20行,385字,每字大小约7厘米见方;颂文后有阳刻小字题名12行,共144字,每字约4厘米见方。碑文的右侧是《五瑞图》,刻着黄龙、白鹿、嘉禾、甘露和木连理5种图像,线条流畅,古朴生动,是汉代绘画艺术中的珍品。此图表现的是李翕任渑池县令时德政卓著,于是天降五种吉祥征兆。《五瑞图》是对《西狭颂》文字的形象补充;将二者置于一处,图文相应,虚实相生,是东汉摩崖石刻艺术中图文并茂的佳篇奇构。因此当地人把它们合称《黄龙碑》。碑刻四周还有历代名人的题刻。

世人对《西狭颂》的评价,其实也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因为地处偏远,因此《西狭颂》很少被唐以前的著述提及。宋代欧阳修在编撰《集古录》时,还不知道有《西狭颂》的存在。比他稍晚的曾巩、赵明诚先后在《元丰类稿》、《金石录》里对它有所著录。自此之后,《西狭颂》声誉日隆,这固然是因为其中包含了宝贵的文献史料,但更主要的还是因为其精妙的书法造诣。通常介绍书法史的论著,在讲到汉隶真迹时都要介绍《西狭颂》,称它端正古朴,堪称珍品。海外书法爱好者对它也情有独钟,每年有不少人不远万里来此参观、临摹。《西狭颂》的一帧拓本就被珍藏在日本东京的书道博物馆。

那么,《西狭颂》究竟是哪位书法家的作品?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写在石刻的题名中:“从史位下辨仇靖字汉德书文”几个字告诉我们,该碑的文章和书法都是下辨人仇靖的杰作。“下辨”是地名,在今天的成县西同谷一带。这位姓仇、名靖、字汉德的普通官吏,其姓名不见载于史乘,居然能创作出令今人惊叹不绝的书法名作,实可称为陇南人的骄傲。

《西狭颂》摩崖的另一珍贵之处,在于它保存完好。历经1800多年,《西狭颂》在原址保存完整,风采依旧,略无损毁。当地朋友告诉我们,这要归功于其独特的位置,碑体凹进崖壁几米深,上凸下凹,避免了日晒雨淋的侵袭。其实与《西狭颂》齐名的汉代书法作品,还有陕西汉中的《石门颂》和同样是赞颂太守李翕、现存于陕西略阳的《郙阁颂》。三者合称“汉隶三颂”,而其他两幅作品现在或已从原址迁移,或经重刻,早已不是本来的面貌。与《西狭颂》相距500米左右的北侧山崖间,还有一幅比它晚建成3年的《耿君表》,大半剥蚀,字迹不清,保存情况也远不如《西狭颂》。可见《西狭颂》能够完璧独存,实属文物保存领域的奇迹。

我们漫步在美不胜收的景区,一会儿拍摄飞鸟停落在水坝上的身姿,一会儿倾听河水流过水车的轻响,而《西狭颂》遒劲纵逸的碑文则一直在脑海中隐现。当今的陇南也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多处高速公路、机场即将竣工,人们抱怨了千百年的交通不便即将变成过往。千年后的人们,或许也会看到我们的时代以自己的形式留下的痕迹。 第二种痕迹诗圣的江山故宅

诗圣杜甫写下过很多缅怀古人的诗篇,他在寻访楚国辞赋家宋玉故居时,吟出的一句“江山故宅空文藻”,最为感人至深。杜甫未必会想到,在千年后的今天,他自己的故宅也成为了人们探访缅怀的场所;而在国内现存37处“草堂”中,陇南成县的杜公祠则是历史最悠久的一处。

成县县城东南的飞龙峡口,有一座景色秀美的凤凰山;在中国古典文学史上,它因诗圣杜甫的一首《凤凰台》而闻名。诗中说:“山峻路绝踪,石林气高浮”,形容这里山势的陡峭清幽。而凤凰山的西南侧坡地上,如今却是一组坐西向东的祠堂式建筑,这就是为纪念杜甫寓居成县而修建的杜公祠。

祠堂始建于北宋,相传当地的一位赵秀才买下诗圣居住过的院落,设立为祠堂。最初时名为“子美草堂祠”,又称“诗圣祠”。祠堂一进两院,前院的南北两座厢房现在开辟为展室。后院则是祠堂大殿所在处,院中有诗圣杜甫的汉白玉全身雕像;正西为大殿,供有诗人石雕坐像,上面则挂有“气吞江海”横匾。

祠堂内保存着多处古迹,其中就有南宋时的成州郡守宇文子震刻写的诗碑、明世宗时的两座诗碑、及明神宗时立起的《重修杜少陵祠记》碑石等十多处。而对于熟悉史实、爱好古典的游客来说,最让他们感兴趣的则是祠堂南北两侧的碑廊,其中展示着历代名人所写的杜甫诗篇书法作品几十幅,不少墨迹都相当珍稀,令人百看不厌。

祠堂的院内曾有八株参天古柏,一棵国槐和一丛海棠,人称“八柏一槐一海棠”,相传为杜甫亲手所栽;现在剩下的只有几株古柏。院后南北各有一个月洞门,南门通往后山坡,直达子美崖。后山上种满了白皮松,山色青翠欲滴,飞流而下的瀑布更让我们感叹此间山水的秀丽。当地朋友让我们留意岭上一块突出的岩石:“这就是当年出资修建杜公祠的赵秀才,相传他耽爱诗圣的作品,又眷恋这里的风光,每天在这里守望,天长日久竟化成了岩石!”如果传说属实,那么在古往今来的诗歌爱好者中,赵秀才还真算得上一尊人物。

当年杜甫为什么会在成县落脚呢?这还要从他的经历谈起。

杜甫早年漫游吴越、齐鲁,写下过大量诗作,后在长安做过小官,一直不太得志。“安史之乱”起,他一度被叛军俘虏,脱险后追随唐肃宗,任左拾遗,不久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秋,在他48岁时,杜甫因仕途坎坷、生计艰难,愤然弃官,携家西赴秦州(今天水),又开始了颠沛流离的旅行生活。他在秦州住了3个月,天气渐冷,饥寒交迫,吐蕃人将要兴兵侵袭的消息也越传越真切。“天长关塞寒,岁暮饥冻逼”,诗人愁肠百结,正不知如何是好,有一位同谷(今成县)的朋友,来信说同谷气候温和,物产丰富,邀请他前往做客。杜甫欣喜异常,于是在这年十月底携同家眷,经铁堂峡、寒峡、龙门镇、积草岭、泥功山,一路上吟咏不断,诗作连篇,最后到达了同谷境内的凤凰山下。

杜甫只在同谷居住了一个月左右时间。文学史专家告诉我们,他在这座被后世尊为“杜公祠”的居所中度过的一个月,可能是杜甫一生中最艰难、最困苦的一段时间。本以为迁居至此,生活能得到改变,但实际境遇却恰恰相反。当时天寒地冻、人生地疏,诗人有时甚至全家断炊,要靠捡拾橡栗、挖食黄独(山药)来为生。在凄风苦雨中,杜甫把亲历的感受写成了组诗《乾元中寓居同谷作歌七首》,后世又简称为《同谷七歌》。而他在凤凰山、飞龙潭等地游览时,也感慨于险峻的山势和壮丽的景观,分别写成了诗篇,这就是名作《凤凰台》、《万丈潭》。

一个月后,诗人因生活所迫,决定离开同谷入蜀。这年十二月一日,他又带全家踏上了迁往成都的旅途。这段旅途中,他也写了一组十二首以地名为题的纪行诗,其中《发同谷县》、《木皮山》、《白沙渡》和《水会渡》就作于同谷县内。

在《发同谷县》中,诗人解释了他离开同谷的原因:“始来兹山中,休驾喜地僻。奈何迫物累,一岁四行役。”虽然生活艰苦,但他对同谷的秀丽景色仍然十分流连,对这里的朋友也十分依恋:“停骖龙潭云,回首虎崖石。临歧别数子,握手泪再滴。”登上同谷县东南方二十余里的木皮岭,杜甫仍然回首眺望同谷:“首路栗亭西,尚想凤凰村。”

据地方志记载,杜甫在经过陇南栗亭(今徽县栗川乡)时还曾留有题记。唐懿宗时,任成州刺史的赵鸿曾亲自勘寻过诗圣在这里留下的作品。“杜甫栗亭诗,时人多在口。悠悠二甲子,题记何所有。”诗作还在当地人中间流传吟诵,但是杜甫亲笔写下的字迹却已无处找寻了。

此后杜甫经陕西水会渡、四川剑门关,终于到达成都。他在成都寓居在浣花溪草堂,并曾一度进入剑南节度使严武的幕府,任职检校工部员外郎,所以后世也称他为“杜工部”。公元768年,56岁的杜甫又携家出三峡,漂泊在湖北、湖南一带,其间贫病交加,两年后死在湘水的船中。

古语云:国家不幸诗家幸。杜甫在陇南寓居一个多月的时间,虽然饥寒交迫,生活极为困苦,却为我们留下了二十余首千古传诵的诗篇;那些刻画入微的纪行诗、慷慨激昂的咏怀诗,在杜甫一生的诗作中都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

“怅望千秋一洒泪”,这是杜甫昔日在宋玉故居前的感叹。只有来到诗人的故居前,见其之所见,感其之所感,我们才能体会“江山故宅”与“文藻”之间的呼应与激荡。从这个意义上讲,诗人留给我们的两种痕迹——诗歌和故居——其实指向同一个心灵空间。对于诗圣杜甫来说,就尤其如此。 第三种痕迹

农田中的名将墓

谈起宋代抗金的名将,不少人能道出岳飞、宗泽、韩世忠等人的赫赫威名。而在当时,还有一支抗金力量活跃在西北,与上述众人的名声、功绩都不相上下。他们在陕、甘、川交界地区与金兵苦战近六十年,战功累累,固守住南宋政权的西部防线。一座墓碑记载了他们多年征战的详尽史实,吴玠、吴璘、吴挺一门英杰的故事由此流传至今。

我们所乘的汽车从成县县城出发,一路向北行驶,来到城镇与农田结合部的北郊。难道远近闻名的吴挺碑会在这么偏僻的地方?正在我们有些迟疑,推测司机师傅是否走错了方向时,突然看到路旁一位具有学者风度的中年人,在向我们招手示意——这正是成县文化馆的张建文馆长,他将向我们介绍的,则是几乎湮没在农田中的抗金名将吴挺陵园,当地人称“吴挺碑”的著名古迹。

吴挺碑所在的位置是成县城关镇石碑寨村,这里依山傍水,地形开阔,从风水上讲,据说是一块“天心地胆”的宝地。张馆长告诉我们,当年的吴挺陵园占地超过1万平方米;但今天我们四下环顾,除了一座为保护石碑而修建的碑亭之外,只看到微风中的青青稼禾,昔日宏伟的陵园没有留下太多的痕迹。

但这也无法遮盖住石碑的巍峨气势。

这座吴挺碑全名是“世功保蜀忠德之碑”,当地人又称“吴王碑”。它的碑身系整块青石雕成,高5米,宽2米、厚0.5米;石碑碑座也为一块完整的青石雕成,高1.5、长6米、宽2.5米,是国内罕见的四螭抱座形。所谓“螭”,是一种无角的龙,四条盘踞的螭龙,神态生动,鳞爪毕现,扭结成一个巨大的团座,承托着重达34吨的碑身,可谓造型奇特,气象不凡。

比这更可贵的,则是石碑上基本保存完好的碑文。石碑正面的额部,刻有“皇帝宸翰”四字,每个字的长宽均达45厘米,四周刻有二龙戏珠图。宋宁宗赵扩亲笔书写的“世功保蜀忠德之碑”八个大字则分列两行,每行四字。碑上图案繁复精美,据张馆长介绍,从碑上的印迹判断,立碑时还曾有鎏金。碑文正文达8461字,详细记述了吴氏家族抗金保蜀的丰功伟绩。张馆长告诉我们,在权威的《宋史》中,吴挺传记只有约1300字的篇幅;而吴挺碑中对史实的记载则详尽得多,具有极其重要的史料价值;研究宋代政治、军事、社会、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学者,曾经多次引用吴挺碑碑文。

而更让我们感兴趣的,当然是其中记录的吴氏家族抗金史实。

宋高宗年间(12世纪初),金兵分三路南下,其中西路军直入秦川之地,企图占据陇右,打开入蜀大门,然后顺江东下,消灭南宋政权。金兵所向披靡,很快占据了几乎整个陕西和甘肃东部的大片地区。宋朝的甘肃武将吴玠、吴璘带领数千名散卒退守到陇南一带。他们召集将士、联系民众,屯兵保国,形成了颇具规模的地方武装。

根据记载,吴玠、吴璘对于南下的金兵作战异常勇猛,胜多负少,就连最负盛名的敌军大将完颜宗弼(即我们熟知的“金兀术”),也曾在吴家军手上遭遇过平生最大的失败,金兵伤亡大半,宗弼本人身中流矢,仓皇败退。为此南宋朝廷封吴玠为四川宣抚使,以吴家军为川陕防务的主力。

吴挺生于南宋高宗绍兴七年(1137年),是吴璘第五子。他幼时十分聪慧,初识字,便能读《左传》。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吴挺17岁,始从军为后部准备将,不久又迁为中书第一将。有一次吴挺到京城呈送文件,宋高宗亲自召见,向他询问西部地势、兵事及战守情况,他对答如流。宋高宗十分惊奇,当即下诏提拔吴挺为右武郎、浙西路兵马都监,赐金带。

成年后,吴挺多次抗击金兵,先后击败过金主完颜亮派遣的阿乌孛堇、合喜孛堇、完颜悉烈等金将。因为战功显著,被任命为武昌军承宣使、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中军统制。他平日治军有方,“纪明律修,军中悦服”。在军事战略方面,吴挺主张因地制宜,加强防御,以逸待劳,深得南宋朝廷倚重。吴挺长期驻守陕甘,也为当地办了不少好事,百姓对其十分感激,家家户户都供奉他的画像。

宋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六月,吴挺因积劳成疾,病逝于军中,年仅56岁。吴挺死后葬于同谷;宋宁宗嘉泰三年(1203年),立“世功保蜀忠德之碑”于墓前。

吴挺陵园格局极为恢宏,在不少方面都有超出寻常规制之处。张馆长告诉我们,这与修建陵园的吴挺之子吴曦不无关系。吴曦接任父亲的职位之后,一直颇具独霸一方的雄心,这座陵园的营造规模也是他内心想法的写照。

而恰恰是吴曦的野心给家族带来了没顶之灾:他卖身投靠金国,最后被南宋朝廷处死,连带吴挺陵园也被朝廷毁弃。短短几十年间,原本宏大轩昂的陵园变成了荒芜之地,只留下青石雕成的神道碑还矗立原处,守护着地下的主人。

我们小心地穿过长满庄稼的田埂,测算着陵园从前的规模。陇亩之间,一边能看到农民用旧衣服扎起的稻草人,另一边则深藏着原本安放在神道两侧的石兽、石翁仲——随着土地的翻整和垫高,一座座石雕越来越陷入黄土,若不是张馆长悉心指点,我们很难能发现这些昔日的庞然大物了。凭借着赫赫军功,吴氏家族曾在这土地上留下辉煌的印迹;时间无情地抹去了其中的一些,而又宽宏地保留了另一些。对于这两者来说,矗立于此900年的吴挺碑都是最好的见证。

TIPS

吴挺碑的作者

吴挺碑墓志铭为高文虎所撰,陈宗召书丹。高文虎是绍兴间进士,任太学博士兼国史院编修,曾参与《四朝国史》编写。陈宗召,朝廷起居舍人,凡朝廷颁布敕令和礼乐法度之赏善罚恶、文武官员任命、州县废置、各地灾变等,均由他记录以授著作郎,又掌修国史。此二人既是南宋著名史学家,又是书法家。墓志铭出自他二人之手,不仅碑文为国家之典范,书法也堪称一代珍品。

将军柱:吴挺的军事发明

上一篇审美价值

下一篇教学科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