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意产业范例6篇

文化创意产业

文化创意产业范文1

2012年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全年收入9285.83亿元,比2011年同期增长14.5%;资产合计11999.31亿元,比2011年同期增长20.2%;利润总额721.8亿元,比2011年同期增长8.4%。文化创意产业越来越彰显出巨大的竞争力。另一方面,文化创意产业属于智力资源密集型产业,产值增加必然带动就业增加。2012年,北京文化创意产业从业人数达到152.9万人,比2008年增长了45.9万人,年均增长8.3%,占全市就业人数的13.81%。这说明北京文化创意产业不仅实现了产值的稳步增长,同时也实现了就业的稳步增长,就业机会的扩大与经济增长同步推进,就业岗位的创造与产业结构调整协调一致,实现了保增长和促就业的良性互动。

二、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一)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

2004年以来,文化创意产业占GDP的比重呈逐年稳步提升的态势,2004年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9.5%,至2013年,这一比重达到了12.34%。而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份额以及对GDP的拉动度更能真实地反映增长快慢和波动情况,更能反映其较快的增长势头。其中产业贡献率指各产业增加值增量与GDP增量之比,产业拉动度指GDP增长率与各产业贡献率之乘积(见表1)。可见,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徘徊在10%-14%之间(除2008年达到26.66%外),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支柱作用凸显。在2013年北京地区GDP9.06%的增长率中有1.13个百分点是文化创意产业拉动的。文化创意产业正在成为北京经济的一个重要的增长点,整个宏观经济越来越依赖于文化创意产业的高速增长。

(二)对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作用

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的很大部分,尤其是创意产业属于现代服务业,甚至属于生产业),近年来得到了长足发展,新兴业态迅猛发展,对北京区域经济的贡献率不断上升,其发展无疑是北京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内容和方向。北京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004年的68.2%上升到2013年的80%,说明产业逐渐向第三产业转移,体现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通过灰色关联分析可以测度北京文化创意产业与三大产业的关联性,进而对促进北京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较准确的把握。1.文化创意产业与第三产业的关联度最大文化创意产业与其他产业会存在关联性,包括前向关联性和后向关联性。前向关联性指文化创意产业要依赖于其他产业对文化创意产业产品以及创意的需求,需求越大越能刺激经济的扩张,从而推动整个经济的发展。后向关联性指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依赖于对其他产业的最终产品的需求,需求越大,越能促进其他产业的发展。运用灰色关联度研究文化创意产业与三大产业的关联性能更好地解释其对经济带来的增长效应。灰色关联度是指从反映系统行为特征的数据序列和与其相关的因素数据序列入手,通过灰色关联度来考察主行为因子和相关行为因子的关系紧密程度。本文运用此方法来研究北京文化创意产业与北京三大产业之间的关联性。由表3可知,2004-2013年北京文化创意产业与第一、二、三产业的灰色关联度分别为0.578981、0.590253、0.629877。因此,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关联度最大,对第三产业的增长有着强劲的带动作用。原因有以下两点。首先,文化创意产业是一个高渗透性、高附加性、高投资、高收益的绿色产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占比重正在逐年增加。其次,文化创意产业在人才吸收与培养、基础设施、融资渠道等方面也需要第三产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持。2.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业结构的优化过程实质上是在城市中较低层次的产业形态经历成熟之后逐渐走向衰落、较高层次的产业形态在新生的基础上不断成长的过程,城市功能也随之发生优化,产生对区域经济更大的影响及带动效应。北京文化创意产业整体规模的扩大一方面提高了第三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促进了向第三产业转移的过程,形成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另一方面,北京文化创意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地提高了第三产业的整体效率,从而有效地优化了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使第三产业能够更加高效、快速、优质地发展,而第三产业的发展也为文化创意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和广阔的市场前景。同时,文化创意产业有着非常广泛、强大的融合功能,能对其他产业产生渗透、融合作用,把文化、技术、制造、服务融为一体,一方面可以增加其他产业及产品的文化含量,提高产品档次,优化产业结构,进而促进其他产业升级,使其他产业更好地与社会、自然和谐发展,使其产品更好地满足消费者更高的精神需求,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另一方面通过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可以加快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使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具有更大的社会价值和意义。因此,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可以促进其他产业的升级与发展。

三、对未来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文化创意产业范文2

[关键词]辽宁文化;创意产业;立法;地方立法

[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09)09-0023-03

(一)

文化创意产业是指依靠创意人的智慧、技能和天赋,借助于高科技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与提升,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生产高附加值产品,是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新兴产业,被誉为21世纪最具发展前途的产业之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文化创意产业包含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与智能产权三项内容。

任何一种文化创意活动,都要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进行。文化创意不是对传统文化的简单复制。而是依靠人的灵感和想象力,借助科技手段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再提升。文化创意产业属于知识密集型新兴产业,主要具备以下特征:一是具有高知识性。文化创意产品一般是以文化、创意理念为核心。是人的知识、智慧和灵感在特定行业的物化表现。文化创意产业与信息技术、传播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等广泛应用密切相关,呈现出高知识性、智能化的特征。如电影、电视等产品的创作是通过与光电技术、计算机仿真技术、传媒等相结合而完成的。二是具有高附加值。文化创意产业处于技术创新和研发等产业价值链的高端环节,是一种高附加值的产业。文化创意产品价值中,科技和文化的附加值比例明显高于普通的产品和服务。三是具有强融合性。文化创意产业是经济、文化、技术等相互融合的产物,具有高度的融合性、较强的渗透性和辐射力,为发展新兴产业及其关联产业提供了良好条件。文化创意产业在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还可以辐射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全面提升公民的文化素质。

借鉴世界各国文化创意产业分类,根据我国的行业划分标准,可以将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分为四大类,即:文化艺术,包括表演艺术、视觉艺术、音乐创作等;创意设计,包括服装设计、广告设计、建筑设计等;传媒产业,包括出版、电影及录像带、电视与广播等;软件及计算机服务。

文化创意产业是在人类文明发展中文化的外在显现,融合着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创造性、文化性、科技性和产业性。

文化创意产业是在全球化消费社会背景下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要保持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必须大力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在我国,目前已经有10余个省建立了文化创意产业园。北京更是先行一步,已经成功主办了两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取得了巨大成功。2006年,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812亿元,占全市GDP的10.3%,总资产达6161亿元,文化创意产业从业人员有89.5万人,成为北京经济发展的最活跃的支柱产业。

辽宁文化创意产业虽然起步较晚,但无论是政府还是民间,均有成功案例。比如“大连服装节”、“沈阳世博园”、“刘老根大舞台”等,都为我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成功经验。国家投资30亿元建造的沈阳动漫城已经启动,辽宁正在努力把沈阳打造成为中国最大的动漫生产基地。除此之外,辽沈地区还有更大的文化产业潜质等待我们去开发和探索。目前,辽宁中部城市群可以发展影视音像、演出娱乐、软件游戏、文博展创等产业;可以发挥民族民俗资源丰厚的优势,大力发展小品、二人转、喜剧等特色文化产业。辽西地区可以发挥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做好红山文化、三燕故都、九门口长城、热河生物群古生物的保护和开发工作,打造辽西“历史文化走廊”。辽东半岛地区可以大连为龙头,发挥沿海城市的优势,大力发展动漫游戏业、文化旅游业等等。2008年4月,“辽宁省文化创意产业研究基地”落户沈阳师范大学,这对于推动辽宁省乃至东北地区文化创意产业的大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不断发展,关于文化创意产业的立法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从法律上有效地保护这一产业的健康和快速发展,是一个十分迫切的重要问题。

虽然中国的创意产业蒸蒸日上,且发展已粗具规模,但与欧美发达国家以及日、韩和港、台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尤其是,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法律尚不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还不完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虽然出台了《教育法》、《著作权法》、《商标法》、《广告法》、《行政许可法》、《音像制品管理条例》、《出版管理条例》、《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和《娱乐场所保护条例》等一些与创意产业或者与文化方面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关配套的实施细则,基本上涵盖了现行的文化产业领域,但它们基本上是在两种体制转型过程中制定的,与日益发展的文化创意产业很不相称。如,《著作权法》的修订,虽然在国内法与国际法的规则对接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是这些措施仍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在体制和制度上的根本问题,例如市场准入、投资主体多元化、行政垄断等问题。创意的概念和范畴如何界定、相关法律法规如何健全、如何保护创意产业等等方方面面的新问题亟待解决。

一是文化创意产业的保护,亟须法律上的指导和维权上的服务。许多企业在遇到创意需要保护时,却往往得不到保护。譬如“孟母学堂”教学模式,它在基础学习阶段完全不开设数、理、化等学科,只是单纯背诵古文,靠背《三字经》、《古文观止》等古籍。对于此类改变传统教育方法的创意,如何进行保护?一般而言,专家给出的建议通常是通过结合硬件进行专利申请。但这样也会出现新问题,因为按照我国《专利法》的相关规定,此类专利更多的是对硬件层面予以保护,而模式本身的创意反倒是申请中需要加以回避的内容。即使获得了专利,一旦硬件稍加改变或者被替代,其模式的创意本身也就无法受到保护了。这就对专利法的相关修订,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

二是文化创意产业的法律适用问题。由于对传统的知识产权而言,创意一直处于其立法之外。按照我国《专利法》的规定,纯商业方法是不能申请专利的,而美国《专利法》则规定,商业方法专利可以通过申请计算机软件々利,这一放宽条件使那些同时具备商业方法专利和计算机软件发明专利申请的案子,得以通过司法审判的方式确定其专利权。比如栏目的制作模式,虽然不能受《著作权法》的保护,但可适用其他法律的保护。如果栏目的制作模式被侵

权,可以适用《反不正当竞争法》。相比较之下,在日本也是用《反不正当竞争法》来解决的。但因为其判定所依据的基准很难确定,并且法律上的条文瓦有交错,所以。一般情况下都是根据案例的不同考虑使用最合适的法律条文,并且至今这也是一个处于探讨中的问题。

三是文化创意产业保护方面存在诸多法律空白。在我国,文化创意版权所有者们面临的是一种“无法可依”的法律真空状态,创意及创意产业呼唤立法的保护。譬如电视剧《乔家大院》、综艺节目短信竞猜、“超女”海选等,其带来的相关创意涉及建筑、影视、音乐、表演等等各个门类,艺术上交叉关联,可以带动旅游业、交通业、通信业、影视业、演艺业、出版业甚至媒体网络等一系列产业的发展。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仅仅只是电视节目的图案能够得到保护。我国的《著作权法》只保护创意的表达而不能保护创意本身,譬如网站的源代码所支持的网站内容的创意、美工的动画创意,就没有很直接的法律条文加以保护。

从全国来看,辽宁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还不尽如人意,缺少产业发展的具体扶持政策,产业模式不完善,虽然具有丰富的产业资源和大量的高层次人才,但创意产业整体观念缺乏,有较成功的创意产业成功个案,但总体水平还不高。特别是,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同样缺少法律上的保障。

(三)

通过产业立法来规范产业活动,引导产业发展,是国际上通行的做法。从有关国家和地区成功的做法和经验上看,文化创意产业是在立法和市场的双重力量驱动下发展起来的。许多国家以立法的形式来确立文化创意产业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取得了很好的成效。特别是日本、韩国和我国的香港、台湾地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动力,更多地来自于立法的强制性。

日本早在1996年就提出了《21世纪文化立国方案》,确立了“文化立国”战略。在文化创意产业立法方面有《振兴文化艺术基本法》、《文化产业振兴法》、《创造新产业战略》、《IT基本法》、《知识产权基本法》、《著作权中介业务法》等。

韩国继日本之后在1998年也提出“文化立国”的战略,先后颁布了《创新企业培养特别法》、《文化产业振兴基本法》、《设立文化地区特别法》、《出版与印刷基本法》等法律保障政策。为适应数字化信息时代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韩国近两年陆续对《影像振兴基本法》、《著作权法》、《电影振兴法》、《演出法》、《广播法》、《唱片录像带暨游戏制品法》等作了部分或全面修订,被废止或修改的内容达70%左右。韩国“文化立国”战略实施效果显著,2002年文化产业规模达到157亿美元,海外出口5亿美元,占世界市场份额的1.5%。并计划2007年实现海外出口100亿美元,达到世界市场份额的5%,跻身于世界文化产业五强。

我国香港、台湾地区的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发展经济和增加就业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产业,同时,关于文化创意产业的立法也有了初步的发展。香港采取完善法律法规与有效的经济政策相结合的方式,来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在法律法规方面,有完善的法律体系来保障多方面的知识产权,范围包括商标、专利、外观设计、版权、集成电脑的布图设计(拓扑图)及植物品种保护。另外,香港政府还出台了一系列措施重点扶持文化创意产业,如2002年,香港贸发局专门的《香港的创意产业》的报告、2004年《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的生效等,对香港文化创意产业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台湾在2003年提出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法》草案。这一草案的提出,使创意产业的相关问题都有了明确的规定,对创意产业的发展起到了规范促进的作用。另外,台湾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法》规定为特别法,因此能跳脱一般法令的层级,直接促使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加快政府配套扶持政策的实施,保障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

(四)

在全国性统一的有关文化创意产业法律法规未出台之前,辽宁在地方立法上完全可以有所作为。应该依据现有的相关上位法,借鉴国外和我国台湾、香港地区文化创意产业的相关立法经验,根据辽宁的实际情况,抓紧制定出台一部文化创意产业的地方性法规或规章,明确相关各方主体的权利、义务和法律责任,从法律上有效保障这一产业快速和健康的发展。其框架设计和主要内容,大体上应该包括以下方面:

――文化创意产业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文化创意产业强调知识产权,是文化产业的源头与原动力、基础与主干。文化创意产业强调包含文化底蕴的新创意对一个产业的带动,对各个部门和行业具有很强的兼容性和渗透性,是一个可以融合很多产业内容的综合性产业,而不仅限于文化产业领域。明确内涵的目的是在地方立法中确认发展扶持的对象,保证政府投入获得切实回报。不加区分地提供优惠政策,就会违背决策机构原有的立法目的。

――政府的义务和责任确立。以立法形式确认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地位,在保护知识产权、激励技术创新的同时,要明确政府有关工作的原则、职责范围和法律责任。确保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及时有效地制定并落实文化创意产业的配套扶持政策,保障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方向的正确性和可控性。

――建立文化创意产业的分类统计系统。在确定文化创意产业范围的同时,应明确并留有适当的弹性调整空间,建立完整的文化创意产业分类统计评估体系,及时准确地分析研究和跟踪监测产业发展情况,制定产业发展重点和目标,完善相关政策措施,提供给决策者以量化的科学依据。

――及时清理、修订现有不合时宜的地方法规、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同时,明确文化创意产业的战略发展目标,制定相关配套政策,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体制改革,注重人才培养,指导促进中介机构、行业组织的建立和发展等。

――制定文化创意企业的准人和退出标准。降低准入门槛,允许社会资本直接进入文化创意产业市场,形成活跃的市场氛围。税收优惠的制度安排要合理可行,在税收优惠方面要以不违反上位法为原则,充分利用税收的优惠政策。

――建立文化创意产业专用基金。明确基金使用的原则,着力于文化创意的基础教育和氛围熏陶,保证人才不断层,提升辽宁的国际形象,扩大辽宁的影响。在此原则下,规范基金的使用方式和程序,政府每年应递增专项资金额度,并尽可能扩大资金来源,使其与产业的发展相适应。

――培育和发展行业协会。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行业协会,改善文化创意企业与政府信息交流不畅的现象,支持初创期中小企业的发展,指导行业统计工作,实现行业资源共享和人才流动,促进行业自律。

――重视以著作权为主的知识产权保护。针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能力薄弱、保护意识淡薄、权利人自我保护能力弱、知识产权综合服务水平偏低、政府市场监管能力不足等问题,政府应当加大对于以著作权为主导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制定专项保护办法。同时在制定相关保护知识产权地方立法时还要强调对于违法者的违法行为加大处罚力度,增加违法者的违法成本。

文化创意产业范文3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张江;科技资源;

中图分类号: G1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集群化趋势越来越引起我国政府和业界关注,各地都涌现出一批产业集群,既有政府规划扶持的各种产业园区,还有民间自发形成的集群。实践表明传统产业集群对区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文化创意产业作为知识产业的一种,本文认为其发展需要采用集群的形式,为此本文在讨论文化创意产业内涵及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形成机制及其与一般产业集群的异同基础上,以张江文化科技创意产业集群发展为例进行剖析,得出一些结论和建议。

1文化创意产业内涵

文化创意产业是新兴服务业,又被称为创意工业、创意经济。目前,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概念与理解。近年一些关于“创意产业”、“文化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内容产业”的研究,多与目前一般意义的“创意产业”相关,学术界与政府更多关注的是文化创意产业的经济贡献与就业结构等内容,没有严格界定的统一标准和分析工具。

1.1 文化创意产业的定义

Schumpeter(1912)提出的创意思想指出,发展现代经济的根本在于创新,而创新的关键是知识及信息的形成、流动及应用。Romer(1986)撰文指出:新的创意会衍生出许多新产品、市场及财富创造的新机会,因此新创意才是推动一国经济增长原动力。Howkins(2001)将文化创意产业确定为其产品均在知识产权保护范围的经济部门,同时他还认为知识产权分为专利、版权、商标和设计等四大类,知识产权的每一形式均有庞大工业与其相呼应,这四种工业的各种形式加在一起就构成了创造性产业和创造性经济。

1998年英国明确提出了创意产业理念,此概念一经提出,就被许多传统的英语的国家、欧洲的国家以及亚洲英联邦国家和地区所采用。然而,在实际政策运用或政府产业统计中,因为各国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及文化背景所不同,对于创意产业内涵与外延的界定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范围的划定,主要以国家统计局2004年颁布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为标准可分为四大类:文化艺术:包括表演艺术、视觉艺术、音乐创作等;创意设计:包括服装设计、广告设计、建筑设计等;传媒产业:包括出版、电影及录像带、电视与广播等;软件及计算机服务。王缉慈(2005)认为,创意产业是数字技术和文化艺术交融和升华的反映,也是技术产业化和文化产业化深入发展的结果。结合以上观点,本文认为文化创意产业是那些将文化创意、专利和商业化三者结合的产业,它是以文化创意为基础,以专利为保障,通过商业化提品和服务的产业。

1.2 文化创意产业的特征

1.2.1不确定性的需求

创意经济时代,追求的是个性化、独特化,而不再是一致性及服从性的大众化模式。创意产品蕴含着创意者创造偏好、品味,具有文化艺术的属性,其基调、风格与艺术特色具有内在的多样性与差异性。在文化创意产品投入生产之前,没法预测消费者对于新创意产品的评价,也很难依据以往经验来加以判断。

1.2.2以人为本的精神

文化创意产业属于智力密集型的行业,每一个创意工作者都可将个人对产品的理解和创作思路在一定范围内倾注于产品的形态中。

1.2.3极高的附加值

文化创意产业具有极高附加值,是一个“引擎产业”,可以快速积累财富并带动相关的环节迅速成长成为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条。

1.2.4渐趋复杂化的生产过程

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早期,创意产品的完成可以是单枪匹马的画家。但是,由于各种新兴科学技术出现以及人们对创意产品要求的不断攀升,文化创意产业内部分工亦更趋细化,生产过程也日益复杂。譬如一个高端多媒体的产品和一款大型游戏产品的研发,不断需要各种硬件及技术的支持,同时还需要各个层面、众多创意人才协同合作才能完成。

2文化创意产业集群

2.1 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定义

Florida(2002)将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定义为一完整的产业群体,其核心是雇佣从事自然科学、工程建筑和设计、教育、术、音乐和娱乐等领域的人才来创造出新的想法、新的技术或新的独创性内容。世界知识产权组织(2001)认为,文化创意产业集群是指文化创意产业(工艺、电影、音乐、出版、互动软件、设计等)在地域上集中,它将文化创意产业资源集合在一起,使文化产品的创造、生产、分销利用得到最优化。

本文认为,文化创意产业集群指创意产业及其相关产业在城市的某些地方(例如艺术场所、科学院或媒体中心附近)的集聚,文化产业、非盈利机构和个体艺术家集聚和互动,形成了独特的集群发展环境。

2.2 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特点

Grabher(2004)认为创意产业集群活动趋向于围绕项目(而不是公司)展开,地理集聚有利于文化经济合同项目或项目网络的工作模式。Florida(2002)对创意阶层的研究中,提出“3T”要素,即技术、人的才能、宽松愉悦的环境三要素是吸引创意阶层的主要要素,希望通过营造良好的城市总体氛围来发展创意产业。Scott(2006)在对好莱坞的研究中指出,好莱坞发展成为全球最大、最有影响的文化产业集聚地,与地理位置的接近性和高人口密度这两个因素有关;同时大城市还能有效建立全球城市网络和全球关系通道。

李(2008)通过对上海创意产业集聚区集群案例研究发现,创意产业集群具有规模较小、物理空间独特、跨行业企业聚集及知识溢出明显等特征。马春辉(2009)认为文化创意产业集群表现出无限的延伸性,可以在短时间内形成、集群内相互学习较少等特点。本文认为创意产业集群有集群主体创造性,创意人才先导性,生活和工作结合,文化产品生产与消费结合,具有多样化宽松环境、拥有独特的本地人文特征且与世界各地有着密切联系等特点。

2.3 文化创意产业集群与一般产业集群的异同

Pratt(2002)认为创意产业集群为产业集群的一个内部分支,没有本质上的区别。相反,Florida(2002),UNESCO(2006)等却认为创意产业集群与传统产业集群有着本质的区别,需要不同的环境和政策来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集群。总结相关学者创意产业集群区别于传统产业集群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创新行为跟文化创意行为有着很大的区别。传统产业集群强调技术及管理创新行为,而文化创意产业则强调文化创意。Florida(2002)认为创意行为需要松散的联系,由于紧密的联系会使内部团体排斥外来者,从而损害多样性,而多样性为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创新行为与创意行为的另一个区别在于所依据的知识是不同的。创新行为往往是显性的专门化知识,这种知识通过普通的渠道可以学习,如大学课堂,专业化书籍和电视广播等。而创意行为通常依据的是隐性的知识,这种知识需要通过手把手的面授才能获得。

其次,在集群的内容上,也有很大的不同。创意产业集群与普通的产业集群不同,普通的战略对它不起作用。创意产业集群不像普通产业集群那样,一个企业园区紧邻着一个拥有技术的校园。创意产业集群里有文化机构、艺术场所、媒体中心、非盈利企业及生活着不同类型的艺术家的科学园。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既是工作的地方,还是生活的地方;同时还具有消费与生产融为一体的特征。它全天开放,既有工作还有娱乐,多样性、变化性为其基本特点。

第三,集群形成模式上的区别。传统的产业集群首先是是企业集聚,然后企业吸引人才;创意产业集群则相反,先是创意人才的集聚,由创意人才吸引企业的驻入而形成创意产业集群。他认为要发展创意产业光吸引企业是不够的,还需要吸引合适的人。因此,政府在制定吸引企业政策的同时还需要制定相应吸引创意型人才的政策。

3张江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实证研究

3.1 张江文化科技创意产业园概况

2004年8月上海市宣传部正式命名“张江文化科技创意产业基地”为“上海市文化科技创意产业基地”,成为张江园区新兴文化科技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经过几年的发展,张江文化科技创意产业基地逐渐从网络游戏产业扩展形成以网络游戏和数字出版为特色,包括动漫和影视后期制作等领域在内的张江“数字内容”产业集群。2009年底已累计入驻331家文化科技创意企业,聚集了如盛大网络、第九城市、网星游戏等游戏软件企业,以及矽幻科技、创新科技等电影后期制作企业(见表2)。在网络游戏、网络文学、数字视听、互动教育等领域处于国内引领地位,一批自主创新企业在各自领域确立了市场领先或技术领先地位。

3.2 张江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分析

从文化创意产业的特点来看,由于网络游戏等新兴产业生产过程渐趋复杂化,张江充分利用了自身的科技优势。例如网络游戏领域,盛大和九城等先通过网络游戏为主,到与自主开发并重,到目前的自主开发为主,张江的网络游戏产业几年来一直占据全国的30%份额以上,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

表1 张江文化科技创意产业主要企业和机构

网络游戏 动漫 影视后期制作 数字、出版

内容制作和提供商 盛大游戏、美国艺电、美国暴雪、第九城市、法国威望迪、韩国Core、韩国NC SOFT、盛泰软件、麦石、圈之圆网络、四元数码等 视金石、大模王动漫、城市动画、派来蒙、拓荒动画、欣凯动画、阿妮信息等 矽幻科技、河马动画、聚力传媒、张江动漫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等 盛大中文、光线控股、歌沃影业、PPLive、上海车通、美优网、薄荷信息、点击书库、微图网络、沪江网、新纪元、早道网络、优盟教育网等

内容运营商 盛大游戏、第九城市、网之易 炫动卡通、点击动漫网、中漫网上海运营中心 歌沃影业

技术提供商 曼恒数字、风格信息技术、华博数码、盛大在线、世纪创荣 北大方正、盛大文学、中国数字出版技术公司

科研院校 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学院、上海戏剧学院创业学院

上海电影艺术学院

支持平台 张江动漫谷、动漫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创意设计公共服务平台

文化产业投融资平台、动漫产业联盟

资料来源:《2010年张江高科技园产业发展年报》

大部分创意产业集群形成于租金低廉的城市工业遗址,靠着这些具有历史沉淀和文化内涵的老厂房、旧仓库经过艺术家改建后为创意萌发提供独特的环境和氛围。张江高科技园区的建立,也就是短短的十几年时间,张江更多的是靠着引进文化创意企业为主而壮大,由白手起家,短时间内形成了全国的两大科技创意产业园示范区之一。

张江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众多企业中,80%以上是中小企业,同样呈现出创意产业的企业呈现出“少量的大企业、大量的小企业”的特征。毋庸置疑,已有学者论证过中小企业是经济发展创新的源泉所在。创意产业的企业小型化、个性化、扁平化的特征,适合创意产业企业灵活设计、灵活经营、灵活发展的要求。然而受投融资的不完善,中小企业中受市场欢迎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作品难以形成,为此张江的投融资公共服务平台,设法降低了风险,为园区文化创意企业提供了一定保障,更有利于整个创意园区的创新发展。

由表1看出,张江文化创意产业中产业链条的企业的相对完整,使得园区企业联系更加容易,可以更好的发挥集群带来的交易成本、规模经济等。上海聚力传媒技术有限公司运营的网络视频播放平台PPLive,占据了互联网直播市场的50%的市场份额,超过9000万用户中,30%是海外用户,站在了全球市场领域的最高端。PPLive通过与鸿波网视、优度宽频、九州梦网、新传体育等合作,形成了“内容―平台―技术―受众”,构成了整个P2P新媒体产业的价值链条,取得了巨大成功。

浦东新区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扶持文化创意产业政策,一方面制定了文化科技创意企业认定办法,对经过认定的企业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另一方面,建立了文化科技创意产业发展基金。这些政策还是大多沿用了传统产业集群模式,在短期内张江文化科技创意产业集群还是取得了良好的发展。但是,创意人才的缺乏是张江文化科技创意产业发展不可忽视的障碍,在张江文化创意产业以后的发展中得到验证。

4小结

由张江文化科技创意产业集看出,文化创意产业集群依靠自身的科技资源特色和一些产业扶持政策可以在短时间内形成,并取得了较好的发展。并不是所有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必须都依托于传统地方文化才能发展起来,张江文化创意产业通过“引进文化,让科技插上腾飞的翅膀”短期内就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张江文化创意产业集群例子看出,目前并没有显现出上文所说的创意产业集群与一般产业集群的区别。从长远发展来看,创意集群的发展还得依靠创意人才,因此张江在制定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政策时必须加大吸引优秀的创意人才的有效政策。

参考文献:

[1] Caves. Creative Industries: Contracts Between Art And Commerce[M].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4.

[2] Florida, R. The Rise of the Creative Class [M].United States: Basic Books.2002.

[3] Maskell ,P. Malmerg , A. The Competitiveness of Firms and Regions-Ubiquification and TheImportance of Localized Learning[J].European Planning Studies,1999(6):9―25.

[4] Mommaasd ,H. Cultural clusters and the post-industrial city: towards the remapping of urban cultural policy ,Urban Studies,2004,41(3):507―32.

[5] 褚劲风.世界创意产业的兴起、特征与发展趋势[J].世界地理研究,2005(4):16-21.

[6] 厉无畏.创意产业导论[M].学林出版社,2006:30―50.

文化创意产业范文4

文化创意产业、创意经济,或译创造性产业,是一种在全球化的消费社会的背景中发展起来的,推崇创新、个人创造力,强调文化艺术对经济的支持与推动的新兴的理念、思潮和经济实践。1986年,著名经济学家罗默就曾撰文指出,新创意会衍生出无穷的新产品、新市场和财富创造的新机会,所以新创意才是推动一国经济成长的原动力。创意经济的先驱是著名德国经济史及经济思想家熊彼得,早在1912年他就明确指出,现代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不是资本和劳动力,而是创新,而创新的关键就是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传播、使用。

1994年,澳大利亚以建立“创意之国”为目标,率先提出了一份新年的文化政策报告,英国立即派遣代表团进行考察,并且在1997年建立了“创意产业促进组”,提出把“创意产业”作为英国经济的出发点,迅速形成了新的产业形态。2001年3月13日,英国国家广播公司首次推出“创意产业带动有关英国经济复兴”的专题报道,引用了英国文化事务大臣克里斯-史密斯先生提供的数据,英国2001年仅在音乐、电影和广告三项产业领域,就创造了10亿英镑的产值,提升英国GDP达5%以上。2004年,英国创意产业共创造了200多万份工作岗位,在英国国内,与创意产业有关,并经过英国国内商业注册局注册的公司就有13万家。

文化创意产业提供给我们宽泛地与文化的、艺术的或仅仅是娱乐的价值相联系的产品和服务。它们包括书刊出版,视觉艺术(绘画与雕刻),表演艺术(戏剧,歌剧,音乐会,舞蹈),录音制品,电影电视,甚至时尚、玩具和游戏。

由于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以及文化背景不同,对文化创意产业内涵与外延的界定也存在一定差异。各国家和地区在总体采用“文化创意产业”的前提下,从各自优势和发展战略着眼做了不同的理解,包括“版权产业”“文化产业”“创意产业”“内容产业”“休闲产业”“体验经济”“注意力经济”等概念,概括起来大致有三种理解:一是欧美型,以英国和美国为代表,强调创意产业以文化为主体,较多地涵盖精神产品层面;二是亚太型,以日本、韩国为代表,强调文化创意产业以文化产业和产业服务为主体,兼顾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两个层面;三是以中国内地为代表的本土型,强调文化创意产业以产业服务为主体,更突出地强调物质产品层面在世界创意产业实践的推动下,无论是产业还是部门,其内涵都有所发展。

文化创意产业在短短二十年左右的时间,于国外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亚洲,以日韩、新加坡为代表的国家,更是把文化创意产业提到战略性的高度。我国文化创意产业较为发达的地区为香港和台湾,并在近年来的上海、北京等城市发展迅速。

有关专家认为,到2020年,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将占北京市GDP的25%。上海市经委主任徐建国则表示,2010年上海创意产业增加值将达到全市GDP的10%以上。2007年,深圳市也将创意产业定位为支柱产业之一。2008年10月26日,联合国贸发会议在北京首发《2008创意经济报告》,对以创意为核心的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形势进行了详尽的分析。报告称,在中国,创意经济已成为重振经济、刺激就业与增强社会凝聚力的战略选择。

文化创意产业范文5

文化创意产业方兴未艾

文化创意产业是指依靠人的创意智慧并借助于科技手段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与提升,进而生成高附加值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是一种满足消费者精神乃至情感需要的体验经济。包括了文艺演出、出版和版权贸易、音乐广播、电视电影、动漫研发制作、广告会展、古玩和艺术品交易、创意设计、文化旅游和文化体育休闲等类别。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的提高及中产阶级的崛起,传统制造业和工艺设计带来的物质消费感受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人们对精神消费的需求正在不断扩大,并推动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

目前,中国人均GDP已超过2,000美元,而北京、上海、深圳等发达地区更已超过7,000美元,消费结构的升级正在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高速增长。以北京为例,据北京市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底,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992.6亿元,占全市GDP比重为10.6%,且逐年提高。就全国市场而言,据赛迪顾问统计,文化创意产业市场规模已达近1,600亿元,预计到2010年将达到2,100亿元。

然而,和在物质消费领域中小到大米、鸡蛋,大到房屋、汽车都已经获得投资人的高度认可的现实相比,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大部分领域却并未得到资本的青睐。这也说明,在庞大市场需求和发展机遇的背后可能也伴随着巨大的风险。

文化创意产业的特性与现状

文化创意产业是非常具有精神特质的行业,和其他行业相比,其价值更难以评估。同时,这种精神特质也导致了需求的不确定性,从而使该产业存在更多的偶然性和更高的风险。此外,优秀的创意及内容对企业的成功至关重要。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文化创意产品具有高开发成本与低复制成本的特点,如果不能对知识产权进行有效保护,可能会导致企业的失败。同时,人的因素或明星效应可能会对企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文化创意企业如果要做到规模化、产业化经营还存在一定的难度。

在我国,文化创意产业虽然总体市场规模很大,但较为分散,企业规模普遍偏小,仍处于起步阶段,市场化运作程度不高,有待产业整合。尚未成熟的市场体制及不规范的竞争导致创意项目投资回报周期较长、盈利状况并不乐观。而且,大多数文化创意企业尚不具备清晰、成熟的商业模式,管理团队更像是艺术家,而不是企业家,使得企业难以进行产业链式的拓展。再考虑到可能的政策风险,最后导致投资人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投资趋于谨慎。这似乎让文化创意产业成了一个叫好不叫座、吸引眼球却不赚钱的行业。

以动漫产业为例,中国拥有超过3亿多14岁以下的人口,动漫产业市场容量高达1,000亿元,全国动漫企业达5,470多家。但在这些企业中,自主制作能力超过10部、10,000分钟动画节目的企业目前只有三辰卡通和宏梦卡通两家,大多数的企业只能靠外包及代工业务维持生存。

在中国,动漫作品一直处于生产成本与电视台购片价格“倒挂”的状态,动漫企业不可能靠内容销售实现稳定的盈利,因此,动漫产品必须与消费行业相结合。而大多数的动漫企业在设计、制作之初就忽略了后期的产品开发问题,导致内容、动漫形象很难得到消费品厂商及消费者的认可,从而很难与消费相结合。同时,动漫企业管理者对知识产权保护不够重视。这些因素都导致了大部分动漫企业无法找到盈利模式,不能形成产业链式经营。此外,专业人才和创意的匮乏也制约了动漫产业品质的提升和发展。

为了扶持和鼓励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文化部于2007年底出台了《关于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将推动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改革、逐步放宽市场准入政策、积极整合文化资源三者结合起来,即在国有院团改制的基础上,积极引入民营资本,并以资本和业务为纽带,运用联合、重组、兼并,上市等方式,整合形成跨地区、多业务的大型文化产业集团。同时,各地方也开始采取各种措施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投资人垂青“内容+消费”型企业

虽然目前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尚未成熟,但在巨大市场潜力及良好发展前景的推动下,部分企业正在不断探索和构建适合市场需求的商业模式,并取得了优秀的成果。同时,部分文化创意企业也已经获得了投资人的认可。 从投资统计来看,如果按业务模式的性质分类,获得投资人垂青的企业既包括内容提供商,也包括渠道提供商,或者是二者相结合。从数量上分析,似乎内容提供商型的企业更能引起投资人的兴趣,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文化创意产业“内容为王”的特性。

文化创意产业范文6

文化创意产业是以创意为源动力,对各种文化领域进行生活化、艺术化的再设计,形成具有经济效益的产业。把工艺美术纳入文化创意产业领域,将促使工艺美术获得新的发展空间与机遇。在文化创意产业推动下,工艺美术将逐渐摆脱传统的发展模式,充分利用市场经济与创意设计优势,发展成多元化的工艺美术,使得工艺美术真正做到“承前启后”、“推陈出新”。地方特色工艺美术是工艺美术个体化的代表,更体现出文化创意产业的特征,即人文性、独创性、专利性、可挖掘性。把地方特色工艺美术纳入到创意产业中,将更好地促进该产业的健康发展,更有利于相关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二、福州漆器产业与漆器工艺品开发现状

福建漆艺是福建省工艺美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个具有地方特色的类型,是我国近现代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1]福建省政府已将脱胎漆器列为“十二五”期间的重点“制造业”和“文化产业”之一。作为福建省会城市福州,力图将漆艺打造成城市名片,从而发展以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相融合的艺术创意产业,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福州漆器产业经历了盛衰时期,目前正在逐渐复兴。产业市场存在“两极化”现象:一方面,在艺术品范畴的高端市场,漆画成为艺术收藏、拍卖市场与博物馆的热门追逐对象,这些都反映了市场需求在不断扩大,艺术价值也在不断提升;另一方面,这类作品艺术性强、制作精细、工序繁杂、周期长、价格高,其消费群体是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收藏家或艺术爱好者,群体范围小,市场需求有限,而普通民众又难以企及,因此,很难形成规模需求,这势必影响到传统工艺的发展与传承。作为漆器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工艺品,则是截然不同的情况:(1)产品的生产方式较为传统,观念保守。特别是在商品质量上良莠不齐,许多漆器工艺品多为小作坊制作。(2)对于产品的设计开发投入不足,款式类型较为老旧,缺乏现代文化内涵的导入意识,没有融入现代的创意设计理念与审美需求。由于创作者多为民间艺人,虽然技艺精湛,但创作思维较为传统,在产品的创新、研发和设计上显得力不从心。因此,在产品开发设计上缺乏实用性,多作为摆件、装饰品,同时又缺乏现代装饰元素,款式过时老旧致使商品无法满足消费者的现代购物需求。(3)缺乏创新理念。在我国传统工艺行业,很多人认为“酒香不怕巷子深”,忽视了商品在信息时代与创意产业文化背景下的包装与品牌宣传。商品包装设计简陋、粗糙,缺少美感,直接削弱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这样的商品更无法作为礼品馈赠他人,给品牌塑造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以大众为基础的消费市场也因此无法很好的建立起来,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漆器工艺品的销售、传统工艺与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

三、创意产业模式下漆器工艺品的设计

创意产业注重文化性、创意性,这正是传统漆工艺品目前所面临的挑战。如何弥补漆器工艺品开发现状的不足,重新审视当下漆器工艺品的设计理念,以及以市场需求与创意设计为基点,将更加现代的文化、创意、设计理念引入传统漆工艺品的开发等问题,都是我们应该深入思考的。1.整合市场,突出产业特色目前,旅游商品品种繁多,但反映地方特色文化的商品则较少,许多旅游商品大同小异,在设计上缺乏地域文化特色与传统工艺特色。因此,应该对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旅游商品进行整合,集合有实力的企业,针对特色旅游商品进行开发、设计、包装、营销,进行品牌化推广,扩大知名度。漆器作为“福州三宝”之一的工艺品,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因此应该注重漆器工艺品的开发。一方面,可以对漆器工艺品生产企业进行整合,并购小规模厂商,推行一定的行业制作标准;另一方面,应该通过调研,针对不同年龄、不同消费理念的消费者市场进行细分,适应文化创意产业模式下追求精细化、个性化的市场分级需求,充分利用企业人才资源,进行多种漆器工艺品的开发设计,以满足市场需求,达到品牌推广的目的。这对企业的发展无疑能够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企业也将成为当地旅游商品开发的主力,推动传统漆工艺向创意产业化方向发展,从而达到双赢的目的。2.产品开发强调地域文化属性特色文化的传承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需求。旅游商品具有地域文化性与商品属性,它必须反映出地域文化的鲜明特色,才能从众多旅游商品中脱颖而出,这也是提高商品附加值的有效方法,以此革除工艺品价格低廉的弊端。只有提高旅游工艺品的经济效益,才能更好地促进产品的开发投入,从而使产品营销进入良性循环的状态。强化传统工艺品的地域文化特色,可以通过拓展文化载体来实现。以福州漆器工艺品开发为例,应该突出福州漆器文化,漆器不仅作为独立产品进行开发销售,而且作为寿山石、牛角梳等其它特色商品的包装进行设计开发,这对“福州三宝”的品牌塑造将起到整合优化的作用。同时,将地方特色文化引入商品开发,如特色饮食文化、、民俗文化等作为商品开发理念。福州是闽文化的中心,闽菜饮食文化、茶文化、船政文化等都是具有代表性的文化,也可将这些文化特征引入漆器工艺品的开发中。同时,将这些产品在特定文化环境中销售,通过特色文化环境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将对进一步推动旅游商品的销售与推广具有积极的意义。3.开发对象多层次、多元化由于大众消费群体的消费水平提升与文化生活品味的提高,传统工艺品的开发与销售,不再是以往批量式的,必须将产品进行细化与分级。根据不同的消费层次与消费需求,对传统工艺品设计进行多层次精细化的开发,以满足不同消费人群。对于福州漆器工艺品的开发,不仅以摆件形式设计,更要根据不同消费水平人群的购买需求进行设计,对普通消费者设计漆器生活用品、首饰品等,开发应围绕功能性兼顾艺术性。在对高端消费者设计漆器纪念品的同时,也可将漆器运用于高端礼品的包装,使漆器本身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只有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建立多层次的市场,才能为产品的推广奠定良好的基础。4.产品设计生活化文化与生活紧密相连,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大众生活。文化创意产业应更加突出文化本身所带来的商业影响力。当今消费者不以购买“标志性”商品来表明自身的旅游路径,他们对于旅游商品的购买更加理性化,具有实用性、地域性、文化性的旅游商品成为人们购买的基本要求。因此,对于传统工艺品的开发设计要求,不再是单纯制作纪念品的方式,而应更加生活化,开发适合人们生活需求的工艺品。漆器之所以在汉朝就盛行,主要原因就是漆器的使用已普遍存在于百姓的生活中,因此,漆器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与制作。改革开放后,福州漆器工艺品是以传统漆画、花瓶、漆盒为主,在款式与图案上缺乏新意,已无法满足现代消费者的购买要求。现代消费者更乐于接受造型新颖、功能独特、富有个性的产品来强调自身的与众不同,因此,对于漆器工艺品的设计开发,应该融入较为贴近生活的元素,例如手镯、首饰收纳盒、名片盒等,这些与大众生活相关的生活品都可作为设计对象。将漆工艺融入到这些与生活相关的产品设计中,使之成为现代设计中较为新颖的一种艺术表现方式。5.跨界设计的引入文化创意产业就是注重创新设计,将跨界设计理念引入传统工艺品的设计中,是传统工艺品设计的一个新领域。跨界释义为交叉、跨越[2],也指多领域的成功。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新型技术和材料的诞生,不同领域之间设计分工的界限越来越模糊,许多成功的设计项目是多学科、多领域的设计师共同努力的结果,跨界设计逐渐成为未来设计的趋势。对于传统工艺品的设计走向,也需要引入更为多元化形式的创作理念,将工艺设计、室内设计的设计理念融入到旅游商品的开发。传统漆器工艺品的开发也应与产品造型设计、首饰设计、商品包装设计、现代家具设计、工业产品设计、雕塑等领域融合创新。以工业设计为例,工业设计是对生活用品的使用与造型的研究,产品在造型设计上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对功能的使用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将工业产品造型的设计理念导入漆艺商品的开发,将使商品更加贴近生活,更符合人们的生活需要,如漆茶具、漆家具、漆陈设、漆首饰等,这些就是跨界设计的产物,而漆工艺则成为这些领域设计的一种创新表现方式,商品也将通过市场得到进一步推广。同时新理念的导入又将进一步提高商品的文化附加价值,这既符合市场需求,又有利于传统工艺向文化创意产业方向发展。6.新型材料的运用与传统工艺的结合在现代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新型材料日益更新。融入现代科技的概念性产品往往成为市场热捧追逐、炒作的对象,同时产业化模式的发展更加注重现代科技成果的运用,因此,传统工艺品也应与时俱进,融入现代科技元素。福州漆器工艺品的材料是以木胎、脱胎材料为胎体,多为手工制作,因此制作周期长,产量无法有效提升。创意产品从设计到市场销售需要较长的周期,如果采用现代新型材料如聚氨酯、陶瓷、金属、玻璃等,通过现代化机器加工,那么一则可以提高生产质量、标准、产量,二则可以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将不同材料进行搭配,产生新的视觉效果,使漆器工艺品不再是款式守旧的工艺品,或者是一成不变的老古董,而是活跃在艺术前沿的时尚商品,使之进一步丰富商品的文化内涵。7.注重整体形象包装在现代营销理念中,包装是产品销售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文化创意的导入是提升产品包装内涵的重要手段。包装不仅是包装产品本身,更多的是传递产品的文化内涵,通过视觉效果提高产品的文化档次,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如何建立传统工艺品品牌,是在创意产业背景下产业化发展所应该解决的重要问题。因此,需要通过商品的服务、质量、营销等行为,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从而达到建立固定消费者群体的目的。首先,要设立较为统一的视觉品牌形象,设计具有较强识别性的标识,以及一系列工艺品的包装视觉形象。目前工艺品、旅游纪念品的包装设计较为简单和粗糙,多以色彩单一、缺乏个体识别的纸盒包装为主。我们可根据不同工艺品的造型功能尺寸设计统一风格的视觉形象,同时配以设计精美的介绍手册或宣传材料,进一步在平面视觉效果上推广传统工艺品的品牌形象与文化内涵。其次,营销理念与产品文化也是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严把产品质量关,避免以次充好、滥竽充数,避免个别不良商家与产品破坏整体品牌形象的塑造。对工艺品的材料成分必须明确标出,如使用原材料是否存在有害物质等,这些对产品的质量和价格都有很大的影响。只有对这些进行细分,才能让消费更加透明,才能为产品营造一个良好的口碑。同时,注重营销方式的转变,从单一的传统实体店向网络电子商务、手机支付销售等多种营销方式转变,但前提是产品本身必须通过质量认证,以确保始终如一的品质,通过多种行销手段提升工艺品的市场占有率与知名度,从而带动整个产业的健康发展。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