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信息范例6篇

语文教学信息

语文教学信息范文1

关键词:信息化;语文教学;应用

语文学科在信息化的大环境下,也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利用信息技术把语文知识和语文课堂教学进行整合,不但可以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率,更能提高学生参与语文课堂教学的兴趣,及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和素养。《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

一、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学习兴趣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情感如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撒播在这个土壤上”。可见在语文课堂的教学中,采用一定的教学方式充分地培养起学生对语文课的情感是多么的重要,而良好的语文课堂的学习气氛的创设更是增加学生情感的重要教学形式。心理学家和教育家赞可夫更是强调和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兴趣的激发和调动,他认为给学生构建愉悦、生动、民主、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是十分必要的,更是对学生“情绪生活”的重视。

要想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就必须要构建一定的教学氛围和教学情景,这就离不开信息技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集声音、颜色、图片等为一体,动听的音乐、多彩的图片、丰富的颜色等都有利于语文老师构建特定的教学情景。因此,语文老师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应多注意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这样便能构建出学生喜欢的教学情景,使学生愿意学,感兴趣去学,从而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巧用信息技术,增加课堂容量

课堂容量是评价一堂课的重要指标。语文课堂的教学时间仅有四十五分钟,而课堂的教学空间也仅有四五十平米,这就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是有限的,传统的教学中要想提高单位时间内的课堂教学效率和容量,就必须要求语文老师要有过硬的语文功底,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并能通过这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但随着信息技术应用到语文课堂的教学中来,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能使我们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不但丰富了课堂的内容,更在无形中增加了课堂的教学容量,视频呈现给学生的信息量相比老师的口说,包含了更多的信息。视频创设的教学空间也使学生的学习空间由课堂转向了不受限制的空间,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语文课堂的“小课本,大课堂”。哪么怎样利用信息技术才能扩大语文课堂的教学容量呢?

1.补充资料,形象直观

互联网上丰富详实的声音、图片、视频、微课等资料,是语文教学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源泉。声音、图片和视频包含的信息量非常的大,这些资源的运用会在无形中增加课堂的教学容量。教学时,我们可以通过电脑课件引入一些补充材料,增加课堂的信息容量,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探究题,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根据教材的内容可选择适合的图片、视频、微课等资源,通过课堂呈现的方式让学生观看和学习。但是我们在选择的过程中也会遇到图片、视频内容、微课内容等与教材内容不完全相符合的时候,对于遇到的这样的问题,就需要语文老师利用特定的软件对选择的资料进行修改。比如修改图片就需要语文老师要能熟练应用photoshop,把图片中不合适的地方进行修改,以符合教材的内容要求。

2.配合练习,读写结合

教材中的重、难、疑点是学生需要认真掌握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的掌握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这些课堂上的重难点,就必须要给学生足够的练习,让他们通过练习强化对这些知识的掌握。除了让学生进行自我练习外,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基础和知识点的分类,制作成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这些练习题要有层次性,答案的解析要详细,使具有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够找到相应的练习题,学困生在做了简单的练习题后,可选择做中等难度的练习题,以检验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等中等难度的试题掌握后,为了向学习好的同学看齐,可做些高难度的练习,以培养自己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另外很多网络资源的使用更是使学生的练习变得简单易行,且能够进行数据分析反馈,便于教师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三、善用信息技术,发展学生能力

教师教给学生知识后,就需要学生自己根据所学的知识,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用所学到的知识去解决问题,从而最终提高学生自己的各项能力。而对信息技术的利用就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能力也能得到不断的提高。

1.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交互性强,为学生开辟了自主学习的空间,学生可以在这样的交互环境中,按照自己的学习兴趣来选择学习的内容。另外网络上的很多资源也可以进行查阅,为解决孩子自主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2.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语文教材中的文章都是经过语文教育方面的专家精挑细选的,有的文章出自国外著名作家及大师之手。每篇文章都文质兼美,给我们描绘出了一个个优美的意境。但是对于学生来说,由于年龄和经历的原因,他们并不能完全地体会到文章中包含的美。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在语文的教学中引入信息技术的教学手段,例如可以利用视频录制技术把文章中包含的美用视频表现出来,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就能理解和明白这种美的含义。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但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更提高了他们的审美能力。

总之,信息技术手段与语文教学的结合,让语文教学焕发出勃勃生机。它的运用,为语文教学增添了无穷魅力,真正优化了语文课堂教学,为提高教学效率提供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何燕.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中小学电教(下),2012(06).

语文教学信息范文2

信息化语文教学既然是脱茧于传统语文教学,就必然有冲突和否定,也必然有继承和融合,这是在否定中的继承,是在冲突中的融合。

语文教学对信息化似乎有着一种天然的排斥,尤其在大力提倡语文人文精神取向的背景下,对信息化教学这种“技术化路线”走向基本上是不屑一顾,信息化教学似乎难登大雅之堂,这足以显示出传统教学对信息化教学的傲慢与偏见。

应该说,正是对信息化教学的不理解、视野的狭隘、认识的局限,造成了语文信息化教学从多媒体时代到网络时代一直饱受诟病,裹足不前。检索一下语文教育界权威人士和著名特级教师的言论著作,谈及语文教学信息化的少之又少,即便有也以批评否定意见为多,流露出的是对信息化教学相当程度的忧虑。批评和否定信息化语文教学,似乎在捍卫语文教育的纯洁和尊严,而对语文教育不能积极适应信息化教育的自身不足却视而不见。这种状况既不利于教育信息化走向深入,也不利于语文教学改革的推进。

从大背景来看,对语文教学工具性的极力淡化和对其人文性的过度追捧,是造成目前对信息化语文教学漠视乃至否定的根源。对文本,确切地说对纸质文本的眷爱,以为信息化教学会破坏学生对文本的涵咏和情感的激荡,这种以“文本”阅读为本位的意识,即便算不上抱残守缺,也多少有些闭目塞听,漠视现实,拒绝革新。其实,由龟甲而竹简,由竹简而纸张,由纸张而虚拟,由文本而“超文本”,有多少人惊慌失措,杞人忧天;由刻刀而毛笔,由毛笔而钢笔,由钢笔而键盘,有多少人经历着痛苦和挣扎,气短和迷茫。

我们对网络、对信息化的一些不满、排斥,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由于我们的主动介入不够,这是语文教育的缺位。我们应该意识到,积极的引导和有目的的干预缺失后,混乱和低俗往往就会趁虚而入,而这并不是信息化本身的错。现实的问题是:全民的信息素养、师生的信息素养还远不能满足信息化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远不能达到信息化时代学科教育应有的契合度。我们痛惜大量的电脑、网络资源被耗费在密布城乡无孔不入的网吧、游戏室,痛感如此众多的青少年和成人把大量的时间精力、聪明才智消耗在纯粹的消遣中,乃至受着网瘾的折磨不能自拔,这固然是个社会问题,但首先应该是教育尤其是语文教育必须正视的问题。

我们每每会感到教育的苍白无力,也为语文教育的冷漠和自闭而叹息。在许多教师孤傲地认为自己的一支粉笔一本书照样能教好学生的时候,我们的学生却在散布着最新的网络词汇,放肆无忌地用只有他们能懂的火星文交流和表达,倾诉和宣泄。

批判、抵制、否定是否也是失语的另一种极端表现?

面对“快餐”文化,面对网络新语汇,面对教育信息化提出的机遇和挑战,语文教育是独享清高,沉吟雅酌,还是积极开放,主动干预?

信息化语文教学所体现的信息化对社会、对教育、对学生的实际影响,一方面促使语文教育更加关注现实,关注社会和受教育者的实际需要,另一方面也为解决信息化时代人文精神的缺失增添了活力。再者,信息化教学以其信息平等、自由表达、自我意识、协作共享、信息资源的极大丰富、信息传输的极大便捷等独特优势为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注入新鲜的内涵。

语言的交际工具和交际方式是随着时展而不断变化的,在信息化新工具的推动下,语文教学的工具性特征也必然会具备崭新的面貌。

因而,信息化语文教学当然也是信息化时代的语文教学,其教学任务有了明显的变化。比如说,它对于阅读效率的要求是前所未有的突出了。在信息化时代,信息资源极大丰富,人们获取信息更为便捷,同样的,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需要处理的信息也日益丰富。语文教学改革历来宣称要革除“少慢差费”的弊端,但成效似乎难以用科学化的手段加以体现和评价,也似乎缺少现实社会对人才实际需求的紧迫感。效率这个词似乎向来就与传统的语文观“不搭界”。

传统语文教学对读写的效能是不够重视的,而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中学生要时时面对即时的交流反馈,需要面对海量的信息,我们必须要练就每个学生一目十行的能力,练就每个学生“火眼金睛”,能迅速、准确地搜集、筛选、整理、摄取、提炼和加工信息,可以说处理信息的能力是信息社会生存的基本能力。

在信息化时代,语文要变成一门效率课程。

传统语文教学并不轻视交互,教师的启发、学生的质疑问难都出于交互。新课程改革更提出了师生平等对话的主张,提倡教师改变角色,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但传统语文教学较之于信息化语文教学其交互的手段、途径、时空等方面都有一定程度的限制。尤其是在合作学习中,这种时空和组织的局限就更为显著。

信息化语文教学所依托的多媒体和网络教学环境能极大地激活交互教学的能量。它不受言语交际单向(通道)传输的时效性差的限制,可以实现双向或多向即时并发传输。网络环境下可以进行任意两个点或多个点的双向及多向交互,其记忆存储也便于学生异步学习,进行回顾和反思。

语文教学信息范文3

语文教材中的内容丰富且信息量大,教学的涉及面也比较广。由于小学生本身的生活阅历比较少,感知发展水平有限,这也就决定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把全部的知识一股脑的呈现给学生。信息技术集文字、声音、图象和影象等信息功能为一体,图象清晰,给学生的视觉带来强烈的冲击,动态感强,能够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信息量大,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范围。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结合信息技术进行授课,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们也会在强烈的求知欲望的支配下去探究相关的知识点,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基于此,教师在设计和制作多媒体课件时,首先要抓住语文学科的重点和难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比如,在教学《再见了,亲人》这篇文章时,教师就可以根据各个教学的重点环节,结合多媒体将有关抗美援朝战争的相关文字或者图像、视频资料等呈现给学生们,这样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而且还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教师在导入新课的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看一些有关抗美援朝打仗的片段,再将志愿兵与朝鲜人们分别时的感人场景展示给学生们看,通过这样的导入,也会让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他们对中朝两国人民的伟大友谊的敬佩之情也会油然而生,学习的兴趣也就大大的得到提高了。此外,教学时,教师还要将多媒体教学的直观性和交互性充分的发挥出来,把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文本、图形或者是图像、动画、视频等教学元素有机的整合起来,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能够兼顾教学的趣味性,这样也有利于提高语文教学内容的表现力与感染力。

二、运用信息技术再现情境,诱发学习兴趣

兴趣推动学习动力的起点,也是激发学生智慧和灵感的源泉。小学生只有对语文产生兴趣之后才会对探究语文知识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因此,教学时,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强烈的求知欲激发出来是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充分的将教材中的有趣因素和艺术魅力挖掘出来,然后再结合信息技术表现手段的多样化特点,把教材中一些静态的、枯燥的且难懂的资料融入到三维空间当中,集文字、图形以及视频等多种形式为一体,使之产生极其活跃的动态画面,让展示的内容更加的充实、具体,形象更加的生动,让学生从听觉和视觉上去领略语言文字描绘出来的“美”的意境,这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是非常有帮助的。例如,在教学《音乐之都维也纳》这篇文章时,为了加深学生对维也纳这座城市的了解和印象,将课文内容以一种更加直观、具体的形式展示出来,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欣赏多媒体课件中有关维也纳这座城市的一个录象片段,这一组画面的播放让学生们也感受到这座城市的美丽以及到处都充满着爵乐的气息,对整个文章的基调也有了一定的把握,学生再理解起来“音乐之都”就会容易的多。因此,在教学时,结合信息技术教学,依据教学需要可以将不同的信息形态组合在一起展示给学生们,既能增强教材内容的动感,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既能有效的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又能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为培养学生思维的创新性也打开了一条通道,促使学生达到“乐中学、学中得”的目的。

三、运用信息技术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语文教学信息范文4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育;信息技术

1 信息技术教育与小学语文教育内涵

信息技术因其功能丰富、高效应用特征而实现了各行业的广泛应用,具体涵盖信息及数据的有效采集、科学表示、全面处理、迅速交换、优质传输、清晰显现、大量存储及规范组织等。基于信息技术综合应用优势,将其作为一门专项教育内容尤为重要。实践教育阶段中,应做好综合素质培养,实施信息技术应用手段、科学方式的全面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则主体通过教育培养提升学生掌握应用语言文字信息及其载体的科学能力,优化整体素质。伴随现代信息教育技术逐步引入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促进了两环节的有效整合,并令小学语文教育方式、实践手段实现了丰富、多元化发展。由此,从某种层面与意义上来讲,我们也可将小学语文教育视为一类信息技术教育。由逻辑层面,小学语文同信息技术教育则应保持交叉关系。实践教学中不仅应培养学生形成正确优良的思想品德,锻炼健康体魄,同时还应提升智力水平,有效渗透信息技术教育内容。伴随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与社会的持续进步,小学语文教育应促进教学内容的多元化发展,有效提升教学信息量,优化教学手段方式,科学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提升教学水平,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由此可见,小学语文教育以及信息技术教育两者是互相促进、相互扶助的,前者可为后者巩固构建良好的素质及人文内涵基础,成为持续进步、变化提升的需求,并可为信息技术、教育优化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而信息技术教育,尤其是多媒体现代化技术的科学应用则会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手段以及实践内容的全面丰富,实现教学效率优化提升。

2 信息技术教育对小学语文教育的启示

信息技术教育的全面发展将会令教育资源进一步优化,令语文教师整体素质有效提升,并通过互动教学优化师生关系、增进师生联络情感,令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兴趣与自主探究的实践精神。有效发展信息技术教育,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良好实现教育目标极为有利。将信息技术教育手段科学引入小学语文教学中,可通过其丰富的图形、大量的文本信息、形象生动的视频动画、多变声音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图文并茂的教学,为学生创建一种优化、丰富、生动形象的交互学习方式,可令学生快速的接纳信息,有效存储并化为己用。该类直观形象的教学模式将创造丰富的教学情境,令学生集中注意力,形成对语文学科的独特情感,进而在愉悦、开放的教学氛围中主动全面的获取语文知识,提升语文学习技能。由此可见,小学语文教育中有效引入信息技术教育是一类行之有效的科学教学手段,可通过耳濡目染的熏陶培养、潜移默化的实践教育,令学生形成高尚道德情操、良好审美情趣,树立科学正确的道德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并实现良好升华。例如,在讲授赵州桥一课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教育技术手段展示赵州桥以及他类经典桥梁工程的丰富图片,通过结构演示分解、细节对比、全面分析,令学生明确桥梁结构体系特征与设计科学性。还可利用教学课件的生动制作,配以北京的桥等优美音乐、动画视频、朗诵阅读令学生对桥梁的建设历史背景、具体年代与优美形态形成深刻印象,体味赵州桥建设的古朴美观、耐用坚固,进而深感我国劳动人民的丰富智慧与伟大奉献精神,并形成自豪情感,产生强烈的爱国热情。该类信息技术教育融合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模式可令教学形成形象丰富、生动真实的意境,令学生形成良好的主观能动性,将进一步优化教学效果,令小学语文及信息技术教育实现双赢发展。

3 促进小学语文教育与信息技术教育的有效融合

基于信息技术教育对小学语文教育的科学影响作用,实践教学中,应促进两者的有效融合。为提升实践教育水平,更新观念尤为重要。各级政府、教育人员、主管单位的配合行动也不容忽视。只有观念跟上形势、与时俱进,符合社会发展需求,各相关单位、责任人实践行为方能形成对小学语文教育融合信息技术教育的有利影响与促进作用。为此,我们应强化宣传,令整体社会全面意识到小学语文教育与信息技术教育融合的科学必要性。对于教育人员,学校应做好全面培养,提升一线语文教师信息技术水平,令其掌握必要的信息本领,丰富信息素养,进而有效应用现代化信息教育手段优化小学语文教学。同时各个学校可聘请优秀信息技术人才来校组织开展专题讲座,扩充语文教师整体信息素质。广大教师则应更新观念、勇于创新,杜绝等、靠的被动意识,全面探索小学语文教育与信息技术教育的融合策略。再者,政府机构应优化政策支持,扩充投入,加强师资力量培训,优化软件与硬件配置,实施整合管理,进而为信息技术及小学语文教育的有效整合创建良好实践环境,真正提升综合教育质量水平。

4 结语

总之,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对小学语文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作用。为此,我们只有明晰教育内涵,更新教育理念,促进信息技术同小学语文教育的全面融合,方能提升教育水平,培养新时期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语文教学信息范文5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 信息技术 整合

近年来,随着现代社会信息技术的不断推广和普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在教育领域中发挥着比较显著的作用。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也就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教学模式,由于其独特的教学魅力,受到了广大中学教师喜爱,那么,应如何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呢?

一 通过信息技术手段不断提高语文教师信息素养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出现,为语文教学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平台。而作为这个平台的主导者,语文教师如何在这样一个崭新的平台上发挥自己的潜能,为学生展现出语文教师应有的综合素质呢?我想,我们应该通过信息技术手段,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素养。在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的大环境下,提高信息素养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一是语文教师必须要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理论基础和信息技术的专业知识。二是同时要有一定的计算机基本技能,能够了解计算机硬件的组成和基本原理,熟练地排除计算机常见故障,这样才能提高信息的处理能力,在利用信息技术整合教学过程中排除一些常见的“拦路虎”,保证教学活动顺利开展。三是教师还可以通过网络不断地获取网上海量知识,了解课外时事、社会百态,洞察缤纷世界。要想把信息技术合理地整合于我们的语文教学,教师除了要具备一定的信息知识和素养之外,还必须具备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加工信息的能力以及终身学习的观念和能力。

二 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备课效率

众所周知,教材是师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基础材料,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来源和进行学习的基本工具。要想上好一节课,一定要先备好课。传统的备课方式就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或教学材料,用笔把备课资料写入准备好的“教案本”里,然后再结合“一张嘴+粉笔+黑板”的模式进行授课。这样的备课形式既花费时间,又没有任何特色,其效率和效益可想而知。因此,语文教师要认真结合语文学科教学内容所涉及的范围广泛这一自身特点,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中先进的多媒体技术手段,学会使用丰富的多媒体资源,突破教材内容的局限,扩充教学知识容量,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备课效率。

三 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转变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只能用“一张嘴+粉笔+黑板”这些简单的教学方式为学生灌输课本知识。在这样的一个教学平台中,教师只用自身的语言和体态模拟简易的教学情境,而不能使用信息技术中提供的多媒体等设备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这样显然非常单调,无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不能很好地营造课堂气氛。教师要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结合多媒体教学,采用直观形象、生动活泼的形式去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视觉、听觉等角度给学生传授知识,让学生在知识和能力上得到相应的提高。

四 利用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需要注意的问题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信息技术与指导学生学习的教学过程的结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所以,教师在进行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过程中,不能盲目随机整合,把整合变成随意的、简单的结合。为了适应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教师要明确整合的概念,理解整合的真正意义,不断学习现代信息技术,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操作能力,让教师自己首先融入到信息技术中去。许多语文老师在传统教学模式上已经基本定型,要适应新的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授课可能会有些难度,更不用说利用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了,因此,会产生简单利用信息技术凑合、以表面形式没有内容实质的方式进行教学的现象。所以,在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过程中,教师要明确整合的目的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增强语文教学效果和提高教学质量,而不能只在形式上敷衍,要讲究实际成效。语文教师要合理地根据语文教学教材的需要,把握学习语文的规律,选用合适的信息资料,采用得当的策略,通过适当的途径,运用有效的形式,让学生的学习活起来,同时语文教师要注意信息量的把握度,信息量不宜过大,要适中,要选择一些让学生感兴趣的、乐于接受的信息。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这就要求教师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许多语文教师对学科整合认识不够,对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的效果缺乏信心,认为学科整合只是随便应付的事情,不能持之以恒。因此,语文教师要对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这个崭新的教学模式有耐心和信心,不能只凭一时的热情和兴趣,当然对这个新教学模式的成效更不能急于求成,要日积月累,从点点滴滴的成果中体会这种教学模式的乐趣。另外,现代信息技术为我们语文教师、语文教学、学生学习语文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它与语文教学的整合是一个充满活力、充满生机、前景广阔的崭新领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教学平台。只要我们不断学习、努力探索,我们相信,在新时代的要求下,我们一定能够把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得游刃有余、得心应手,为语文教学增添新的光彩。

参考文献

[1]檀爱民、李开明.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4(29)

[2]李青.浅谈信息技术与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J].天中学刊,2004(05)

语文教学信息范文6

一.教师需满足信息技术与中学语文教学整合的要求

1、观念先行,创新思维。在信息技术为背景的教学环境下,教师需要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基础上注入新的教学理念,教学要处处体现学生主体性原则,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作业设计都要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前提;其次,拒绝固化的教学思想方法,教师在教学中要多建立起“联系”,语文与其他学科间的联系、学科内部的联系等等,避免单一、激进的教学。

2、知识广博,具备创造能力。以信息技术为背景的语文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有了进一步的提升,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语文功底,还要在掌握多媒体技术的基础上具有开放式、信息化思维,教学不能只局限在单一的教授环节上,要整合一切有利于教学的信息资源,不断开辟新领域,新思路。

二.信息技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分析

1、设置多媒体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热情

在形象化的教学情境当中,学生的潜能能够最大限度的激发出来,中学生的个性心理更是符合这一特征。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尽可能调动各种信息资源和多媒体手段,通过设置教学情境让学生不遗余力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来。例如,在《荷塘月色》这篇文章的教学活动中,通过设置教学情境,学生不仅掌握了课文知识,还接受了“美”的熏陶。教师在具体讲授时以放映生动的荷塘景色画面为教学背景,再环绕优美的音乐,此情此景以名家的朗诵贯穿其中。学生在多媒体的情境教学中对课文的理解自然是印象深刻。所以,教师在课文教学时,对于那些远离学生实际生活的课文,如果一味着眼于课本内容,不让学生进入到情境之中,课文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2、利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考

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的,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考就需要教师摒弃以往单一的口耳相传,而是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进行创新。例如,古诗词的教学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引导,古诗词一定不能只机械的强调背诵。以李清照和苏轼的词为例,课堂以放送两位大家的朗诵录音开始,学生在收听朗诵录音的过程中直观感受两种词风的异同,也就是豪放词派与婉约词派的异同。教师在此基础上给学生抛出问题:豪放词和婉约词各自有什么特点,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继续听朗诵录音,教师再辅以相关的投影展示等等。这样一来,机械的古诗词教学通过信息技术手段的引入变成了一个融各种形象元素于一体的艺术熏陶课堂,诗词从平面化的课本中走入了立体化的艺术空间,学生的吸收能力、自我探索能力自然会步入新的台阶。

3、利用信息技术建立语文论坛、语文资源库等

信息技术不仅仅可以应用于语文课堂教学环节,还可以延伸至课堂之外的教学领地。现代信息社会的网络资源丰富浩繁,信息处理难免存在不确定性,所以,在语文教学之外建立起专门的学科资源库是十分必要的,例如名家名篇资源库、优秀课件教案资源库、语文练习题资源库、经典著作资源库等等。学生在课堂之外汲取知识都可以通过这些网络共享资源;另外,ASP技术主导下的语文论坛也是中学语文课堂之外可以尝试建立的信息资源平台,每个学生在论坛中都会拥有一个账号,学生在论坛里可以讨论语文学习心得、分享语文学习经历、发表文章、评论作品等等。除此之外,论坛里还有用户等级设置的功能,等级和权限相匹配。

结束语:

当然,应用信息技术必须要学会扬长避短,信息技术手段应与语文教学目的统一起来、多媒体手段的审美价值应与中学语文课程的审美教育意义统一起来、信息技术的应用应与教学规律统一起来,多媒体手段与传统语文教学框架完全能够融入到一起,这样才能用信息技术服务于语文教学。因此,信息技术应用体现了教育的现代化,也成为了语文学科发展的外部动力,广大中学语文教学工作者必须对此予以充分重视,将信息技术用好,发展好,培养出更多适应时代要求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蒋京碧 语文课堂中情境教学初探[期刊论文]-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7

[2]袁利燕 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现状、瓶颈及对策 2007

[3]孙文红 信息技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期刊论文]-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