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市场范例6篇

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范文1

摘要:由于金融市场本身也存在外部性、不完全竞争、信息不对称以及公共物品特性等缺陷,这就要求必须使用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对其进行管制;但是金融管制也要有“度”,适度的管制才能够保持金融市场稳定并促进金融市场发展。

关键词:新环境;金融管制;金融市场;收益分析

放松金融管制一直是金融界普遍认同的观点,而且在放松金融管制环境下各国的金融业可以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然而,在这种发展的背后却也隐藏着风险,2007年下半年美国的次贷危机,以致到2008年9月份发生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就是这种风险的具体体现。金融危机的出现,使得金融管制再一次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1金融管制理论的发展

金融管制(FinancialRegulation)是政府管制的一个组成部分,指一国政府为维持金融体系稳定运行和整体效率而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活动的各个方面进行的管理和限制。它主要是通过法律、行政和经济手段监督和干预金融机构运行,以保证金融市场的稳定和金融资源的最优配置。

真正意义上的金融管制,起源于中央银行制度的确立,中央银行制度建立的最初目的是为了管理货币,而不是为了金融稳定。直到20世纪30年代,大规模的经济危机打破了“市场万能”的神话,危机过后,主张政府干预政策的凯恩斯主义取得了经济学的主流地位,这一时期的金融管制理论也就以维护金融体系安全、弥补金融市场的不完全为出发点和主要内容。同时,这一时期获得发展的“市场失灵理论”和“信息经济学”也推动了金融管制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20世纪70年代,困扰发达国家10年之久的“滞胀”宣告了凯恩斯主义的破产,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货币主义、供给学派为代表的自由主义复兴,金融自由化理论也随之发展并产生巨大影响。其中,“金融压制”和“金融深化”(麦金农和肖,1973)理论是金融自由化理论的主要部分,其核心主张是放松对金融机构的严格管制,特别是解除对金融机构在利率水平、业务范围和经营地域选择等方面的限制,恢复金融业的竞争,提高金融业的效率和活力。

自由主义的“复兴”并没有解决市场固有的缺陷,金融管制再次抬头。早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前,面对金融开放的热潮,斯蒂格利茨和青木昌彦提出的金融约束论,成为金融管制理论进一步发展的标志。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一系列金融危机,推动了金融管制理论逐步转向如何协调安全稳定与效率的关系问题。这一时期的金融管制理论除了以市场的不完全性为出发点研究金融管制以外,也开始越来越注重金融业自身的独特性对金融管制的要求及影响。这些理论的出现和发展,不断推动金融管制理论向着协调金融活动和防范金融体系中的风险方向转变。

2金融管制的必要性分析

管制经济理论认为,由于外部性、不完全竞争、信息不对称以及公共物品特性的存在,使得仅通过市场进行资源配置无法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必须由政府对其进行管制。由于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领域,在这个领域也会存在以上问题,所以有必要对其进行管制。

2.1金融创新的外部性问题

外部性问题是由马歇尔在其《经济学原理》一书中首先提出的(当时被称为“外部经济”),它是指一定的经济行为对外部的影响,造成私人(企业或个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相偏离的现象。根据偏离的方向不同,外部性有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之分。金融创新的外部性也有正负之分,正的外部性表现在其可在一定程度上规避风险,并能给金融机构带来更大的收益;负的外部性则表现在其可能扩大和制造风险,并且可能引发巨大的金融灾害,乃至金融危机。

按照福利经济学的观点,负外部性效应问题可以通过征收“庇古税”来加以解决,但金融创新工具的杠杆效应使得这一方法的作用十分有限;另外,科斯定理从交易成本的角度说明,外部性也无法通过市场交换加以解决。所以,这就需要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对其进行干预。此次金融危机的发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各金融机构推出的金融创新产品存在明显的风险,而金融管制缺失使得金融危机不断蔓延。

2.2金融市场的不完全竞争问题

不完全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常态,金融市场亦是如此。作为金融市场主体的金融机构在进行决策时总是首先考虑到自身的微观利益,甚至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实施一些规避管制的冒险行为,同时为了防止增加经营成本,更容易忽视对操作程序的规范和监控,从而影响到其对风险的防范和控制能力。以衍生金融工具市场为例,金融衍生工具的交易越来越集中于几家大银行,这些大银行地位重要且影响很大,形成对金融衍生工具交易的垄断地位,只要其中一家因违规操作或管理不善而倒闭,就会通过银行网络将风险向整个金融体系扩散,引起金融市场的混乱甚至危机。美国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的破产倒闭就是这次危机的一个导火索。因此,必须通过实施管制来纠正金融市场的缺陷,避免市场失灵。

2.3金融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信息不对称是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GeorgeJosephStiglitz)认为,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始终存在着不确定性,因而单靠市场价格机制无法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在金融市场上,金融机构和金融衍生工具需求者之间也存在信息不对称。由于信息搜寻成本过高,金融衍生工具需求者通常难以了解金融机构的真实经营内情,金融机构也难以识别在所有信息中衍生工具需求者提供的误导或错误信息,这就要求通过金融管制向有关大众提供金融机构经营情况的更详细的信息,也要求通过金融管制约束和监督金融机构,使其更加稳健经营。

2.4金融业稳定性的“公共产品”特性

金融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一国金融业的稳定与否事关一国甚至全球的经济稳定。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金融产业的稳定性具有公共产品的许多特征,这就不可避免的会存在“搭便车”现象,人们能够享受到金融业稳定所带来的好处,却不能自觉、也不能受到激励为这种稳定性的提供和维护做出贡献,那么纯粹的市场行为将会导致金融业的稳定性供给不足,因此就需要政府来进行干预。尤其是近年来,随着金融创新的加快和金融创新产品的多样化,金融业的经营风险也在增大,金融产业的稳定性受到更严重的威胁,对于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金融体系而言,只有通过政府管制才能维护金融业的稳定。

3金融管制的“度”——管制的成本收益分析

金融管制所要实现的目标是既要保证金融行业的发展和金融市场的稳定,又要最低限度的影响金融机构运行和金融资源配置的效率。不论是管得过严还是过松都会对金融创新和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带来不利影响,所以金融管制也要考虑管制的“度”。确定金融管制的“度”,实际上就是对金融管制的成本和收益进行分析,使其成本和收益相匹配,这样金融管制才是合适的。

3.1金融管制的成本分析

金融管制的成本包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

金融管制的直接成本按照承担者的不同,可以分为行政成本和执行成本。行政成本是金融管制当局在制定和实施管制措施过程中所负担的成本,如工作人员的工资、管制机构的设施配置以及金融监管部门的信息收集等人力物力资源的耗费。执行成本是指作为被管制者的金融机构为遵守管制而付出的成本,包括向管制当局提供信息的成本、本机构内部的检查成本等。这种成本是一种实际支出,如果过高,就会使金融管制的有效性降低。转间接成本是指金融管制改变了市场对金融资源的自主配置作用,限制了竞争,致使金融机构的行为方式发生变化,从而导致间接的效率和收益损失,即全社会福利水平的下降。比如削弱了金融机构创新的积极性、造成金融资源配置的低效率甚至是无效等,这种成本不表现为金融机构或个人所承担的直接成本的增加。

由于资源的稀缺性,金融管制也存在机会成本。金融管制的机会成本是指用于金融管制的资源在用于管制时所放弃的其他更好的用途。由于金融管制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维护金融业的稳定,如果不进行管制,就可能会出现金融动荡的局面,危害金融业的效率以及经济发展,这就是金融管制的机会成本。

3.2金融管制的收益分析

金融管制的收益是指金融管制当局实施的管制强度达到一定水平时,由此导致的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增加带来的收益,也就是相当于没有管制时由于金融创新等因素引起的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所带来的社会福利损失。金融管制的收益分为直接收益和间接收益。

直接收益是指由于金融管制的存在,避免了金融机构因过度竞争和市场垄断所造成的直接损失,也使投资者和存款人减少了无管制条件下因金融机构的经营不善而蒙受的损失,即直接收益是金融机构自身、投资者和存款人的私人收益。

间接收益表现为在无金融管制时,金融体系的不稳定导致的经济衰退、失业率上升等情况,以及由于金融创新的冲击所造成的金融危机的损失。在实施金融管制后,这些情况的发生就会相对减少,而上述损失就成为了金融管制的间接收益。间接收益是一种社会效益。

根据对金融管制的成本和收益的分析,我们可以建立一个金融管制函数。如果用x表示金融管制的强度,金融管制的成本和收益就都是金融管制强度的函数,分别用c(x)和r(x)表示,那么金融管制的净收益函数就是:n(x)=r(x)-c(x)。

由于边际成本递增,则有dc(x)/dx>0,d2c(x)/d2x>0,该曲线上凹;而边际收益递减,则dr(x)/dx>0,d2r(x)/d2x<0,该曲线下凹。根据一般的边际定义,我们可以定义金融管制的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管制当局将管制强度x提高一个单位(如提高准入标准、实施更为严厉的管制措施等)所带来的管制收益的增加称之为金融管制的边际收益(MR(x));管制当局将管制强度提高一个单位而引起的管制成本的增加称之为金融管制的边际成本(MC(x))。当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即MR(x)=MC(x)时,金融管制的净收益n(x)可以达到最大,此时可以认为金融管制达到了最优的管制状态。

作为管制当局来讲,可以通过对自己管制成本收益的核算,把自己的管制强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并根据金融业发展的不同情况,对其适时调整。而现阶段国际金融市场的现状则说明金融管制当局的管制强度不足,加强金融管制已是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周子衡.金融管制的确立及其变革[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2]李宏.金融管制的经济学分析[J].财经研究,2006,(1).

[3]谢伏瞻等编.金融监管与金融改革[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

金融市场范文2

【本刊讯】(记者 刘文君)自从2009年1

>> 2013年全球金融市场展望 2013金融市场终结者谁 2016年金融市场展望(中) 2016年金融市场展望(上) 中国金融市场20年的独特规律 2016年金融市场展望(下) 金融市场假说:2013诺奖得主的分歧及其弥合 金融市场 锌期货首度登场上海期交所等 浅析我国金融市场的期证合作 链接:2009年国际金融市场大事记 2007年4月中国金融市场运行情况 2012年国际金融市场六大趋势 2011年上半年中国金融市场运行分析报告 2009年中国金融市场运行分析报告 2009年上半年中国金融市场运行分析报告 2008年中国金融市场运行分析报告 2008年上半年中国金融市场运行分析报告 2007年中国金融市场运行分析报告 2007年上半年中国金融市场运行分析 2006年中国金融市场运行分析报告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管理 > 金融市场 2013年21期 金融市场 2013年21期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本刊编辑部")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焦点 房地产再融资政策扑朔迷离

【本刊讯】(记者 刘文君)自从2009年11月南国置业(002305,SZ)搭上房企IPO的末班车后,国内房地产企业在国内资本市场的融资、再融资、企业债以及相关的并购重组和借壳方案却一直步履艰难。

7月22日,铁岭新城(000809,SZ)正式公布了发行公司债方案的议案,该议案尚需股东大会通过和证监会批准。这一动作印证了监管层可能“放开房地产再融资”的市场传闻。

市场对房地产再融资政策的过度解读,使房企上市公司的股价一波三折,加剧了波动。

一位从事房地产咨询的人士向《财经》记者表示,“房地产再融资政策放开”的传闻,源自今年3月15日,证监会公布的《证券公司资产证券化业务管理规定》,其中指出商业物业等不动产财产可作为基础资产进行资产证券化。这种证券化产品针对的主要对象便是拥有大量商业物业的房地产公司。

“有部分房企在两个多月前就已开始着手准备此事,但是融资募集的投向将不会是住宅类项目,多数是商业物业、保障房等受政策支持的项目。”该人士表示。

不过,官方口径却始终没有任何松动迹象。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多次重申,证监会对房企再融资政策的口径没有任何变化,“对存在闲置土地、炒地以及捂盘惜售、哄抬房价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将暂停上市、再融资和重大资产重组。对于房企是否存在违规的情形,证监会将依据国土资源部的意见进行认定。”

业内人士分析,房企再融资是否放开以及多大程度的放开,监管的口径非常大。

目前,房地产融资政策与2010年最严时确实有变化。

有多家房企已经向证监会递交了再融资方案,但何时获批仍不明朗。今年初,万科A(000002,SZ)公开了“B转H”方案后,万科虽积极配合,与监管层进行了多次沟通,但目前仍在审核中。一位接近监管层的人士表示,万科B转H方案的持续拖延,与监管层对房地产公司融资的态度有关。 声音 着力解决资金供求期限错配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面对长期投融资问题时,要通过金融市场有效解决资金供给与需求的期限错配问题。应采取措施通过发展债券市场等为投资者提供更多长期金融工具和合适的激励机制来鼓励其承担长期投资的风险,从而化解资金期限错配问题。 银行服务小微企业能力提升

银监会主席尚福林:许多银行面向小微企业制定综合金融服务方案,由传统单一贷款服务向融资、结算、资产管理和咨询顾问等一体化综合金融服务转变,已具备较大的市场影响力。

由针对小微企业发展某一阶段的服务,转为针对其整个生命周期的“链式”服务。 保险业坚持市场化改革

保监会主席项俊波:保险业市场化改革,该放的要坚决放开,抓紧建立市场化的定价机制、资金运用机制、准入退出机制。在商业模式方面要加大产品创新、渠道创新、管理创新力度,跟上世界保险业发展的时代步伐。 快报 肖钢带队调研银河证券

7月19日上午,证监会主席肖钢带队赴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做专题调研,听取证券公司对证监会工作和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意见建议。肖钢表示,证监会将就大家发言中提出的证券行业发展、债券市场、资产证券化、信息科技建设等重点课题展开研究,力争尽早推动相关工作取得成果。 银行业总资产增速创两年半最低

金融市场范文3

浦发行拟设立自贸区分行

【本刊讯】(记者 王晓璐)9月17日晚,上海浦东发

>> 2013年全球金融市场展望 2013金融市场终结者谁 2016年金融市场展望(中) 2016年金融市场展望(上) 中国金融市场20年的独特规律 2016年金融市场展望(下) 金融市场假说:2013诺奖得主的分歧及其弥合 金融市场 锌期货首度登场上海期交所等 浅析我国金融市场的期证合作 链接:2009年国际金融市场大事记 2007年4月中国金融市场运行情况 2012年国际金融市场六大趋势 2011年上半年中国金融市场运行分析报告 2009年中国金融市场运行分析报告 2009年上半年中国金融市场运行分析报告 2008年中国金融市场运行分析报告 2008年上半年中国金融市场运行分析报告 2007年中国金融市场运行分析报告 2007年上半年中国金融市场运行分析 2006年中国金融市场运行分析报告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管理 > 金融市场 2013年27期 金融市场 2013年27期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本刊编辑部")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焦点

浦发行拟设立自贸区分行

【本刊讯】(记者 王晓璐)9月17日晚,上海浦东发展银行(600000.SH,下称浦发行)公告称,公司董事会已经表决通过了关于设立上海自贸区分行的议案,同意设立“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分行”,并报监管部门批准后实施。

此前,浦发行计划将偏居上海东北角临港区域的浦发外高桥、南汇、空港三家支行升格为一级分行。今年8月,该行副行长穆矢表示,浦发行非常重视上海自贸区建设,并成立了专门的团队,正在积极参与上海自贸区的各项准备工作和其中的项目建设工作。

因涉及“上海自贸区”“优先股”等概念,浦发行股价一度上探至每股12.4元。

无独有偶,东亚银行于日前表示,其已经着手落实在上海自贸区内设立网点,如果政策许可、条件成熟,将不排除在上海自贸区内成立独立法人机构的可能性。

上海自贸区有关金融方面的对外开放备受期待,人民币资本项目可自由兑换、区内利率市场化、汇率市场化、国际板和发行外国公司债等政策,均在讨论之中。

而试点银行,将试办相关业务,为自己的客户提供离岸、跨境的人民币结算、融资等服务。

9月17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透露,上海自贸区有关法律规定的行政审批2013年10月1日起实行。目前,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各项筹备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中,待国务院对整体方案的正式批复文件下达以后,就可以正式启动。

此外,浦发银行9月17日的公告称,此次董事会同时还通过了其关于开展社区银行试点的议案,同意公司设立金融超市的计划,并授权公司高管层组织实施社区银行试点工作的具体事宜,以及通过关于建造上海分行营业办公楼的议案等。 声音

银行创新要有“栅栏”原则

中国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当前中国银行业务虽然没有欧美复杂,但是一些表外创新业务已经与存贷款“互联互通”,需要对信贷类业务、理财类业务、类业务和有价证券投资类业务实行“栅栏”防护,并鼓励在“栅栏”内积极创新。 着力推进保险业商业模式转型

中国保监会主席项俊波:下一步我们将重点推进行业的市场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不断激发行业的新动力。我们将着力推进行业的商业模式转型,实现保险经营和保险服务的全面升级。我们将持续推进服务领域的深化,让保险业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支持设立民营银行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适度放宽市场准入,支持小型金融机构发展。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关于加快发展民营金融机构的决策部署以及国办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意见,支持民间资本发起设立民营银行,引导其立足小微金融的市场定位。 快报

证监会批准沥青期货上市

9月16日,中国证监会批准上海期货交易所上市石油沥青期货合同。上市石油沥青期货有利于健全石油沥青价格形成机制,有助于石油沥青市场的平稳运行,为石油沥青的生产、消费和流通企业提供必要的避险工具,促进现货企业的稳健经营。 央行继续萎缩逆回购

金融市场范文4

[论文摘要]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是我国金融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实行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发展趋势

所谓利率市场化,是指政府逐步放松对利率的直接管制并取消间接影响利率水平的调控方式,让市场供求在利率水平决定中发挥主导作用,市场主体自主决定利率,形成一个以国家间接调节为指导、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参照、市场利率为主体的多元化利率体系。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诸多因素推动着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入世”也使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成为必然趋势。加入世贸组织之后,随着过渡期的结束,银行业将全面开放。这就意味着中国银行将与外资银行共处于中国的经济舞台,银行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是与国际接轨的要求。

为了利率市场化的顺利进行,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也取得了很多成效。1996年国家在上海建立了银行同业拆借市场,放开了银行同业拆借利率,与此同时,国债发行也引入了市场机制,由承销商竞价来确定发行价格,交易利率由市场决定。1999年3月,央行将金融机构对人民币的贷款利率在基本利率的基础上自主浮动扩大为最低下浮10%、最高上浮30%。1997年7月,央行放开外资银行人民币借款利率,随后又开放了保险公司大额长期人民币存款利率。2000年9月21日央行决定改革我国外币利率管理体制,放开外币贷款利率,大额外币存款利率由金融机构和客户协商制定,小额存款利率水平由中国银行行业协会制定,经中国人民银行核准后对外公布。中国人民银行在2003年2月20日的《2002年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公布了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总体思路是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2006年11月15日,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并于2006年12月11日起施行。至此,我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一直在积极而谨慎地持续进行。

二、我国现阶段利率市场化进程存在的问题

1.国有商业银行应对挑战的心理准备。自2003年以来,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的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完成股份制改造,先后在香港成功发行上市。作为应对外资银行挑战的一项重大举措,实施股份制改造对于国有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和国家金融稳定而言,都是输不起的改革。正如总理所言,这是背水一战。(1)由于体制的特殊性,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可能会遇到一些颇具“中国特色”的体制约束。国有企业迄今为止仍为我国银行信贷资金的主要使用者,它们占用全部银行资金的70%左右。而问题的严重性则在于,国有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结构并未达到完善,其行为更多倾向于非市场化,且其在资金使用方面的风险约束机制和利益推动机制尚不健全,大多数企业只负盈不负亏,基于此,这些企业的经济行为仍然是缺少利率弹性的。同样,在中国目前的情况下,各级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依然是不可忽视的信贷资金需求者。然而,尽管身份不同,结果却相同:只要政府介入资金配置过程,它们的行为就如同国企,首先关注资金的可得性,而对于资金的成本则考虑甚少。(2)一位金融学家打了个形象的比喻:银行过去与政府是一个家庭,经营得好坏银行本身的责任没有多少,反正都是一家人最后推给政府。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结构不合理、资源配置效率低、管理层级多、流程不够合理、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不够健全、创新与营销机制不够完善、激励不足与约束不力并存。(3)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对于仍以利率收入为主要利润、逐步同政府脱钩的国有商业银行来说,也实在难以承受。利率市场化将引起金融机构在争夺客户方面展开激烈价格竞争,最有可能出现的局面是贷款利率下浮存款利率上浮,这就意味着银行存贷款的息差大大收窄,大大压缩我国银行业的利润空间。(4)迄今为止,我国的银行业还没有做好准备去应付真正的利率风险。此外,如何留住国有商业银行优秀的人才和核心人才,也是商业银行面临的巨大挑战。

2.我国宏观经济环境的缺陷。利率市场化本身是一件好事,但如果没有好的机制和市场环境,则可能欲速而不达。(1)我国的市场经济的发育程度还不高,许多方面都与成熟市场经济的要求有很大差距。(2)我国的金融监管因不能摆脱行政干预而缺乏超脱性和真实性。另外,监管标准、手段和技术也不能确保监管的信息质量和使金融机构采取稳健和审慎的经营原则。(3)我国的准备金制度也存在问题。为了解决准备金业已提取但却不能发挥准备金功能的矛盾,各商业银行分支行便有了保留一定超额准备金的需要。较高的超额准备金率,客观上发挥了缓冲货币政策冲击的作用,致使大量的货币政策操作只能对商业银行发生轻微的影响。(4)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的缺陷。迄今为止,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依然是货币供应量。这种货币政策框架也会对利率市场化的进展形成约束。(5)基准利率的缺失。市场化的基准利率的缺失,是制约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又一个因素。

3.中央银行的制度缺陷。目前,我国中央银行的宏观金融调控目标并未摆脱对国家计划和经济增长目标的依附,中央银行甚至还承担着大量的财政职能。在这种央行与政府关系难以理顺的条件下开放利率,很难保证中央银行能够按照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来调节利率。

4.外资银行带来的巨大挑战。2001年11月,中国加入了WTO,承诺在5年内全部取消对外资银行的地域限制,从这时起外资银行挑战的萌芽就开始成长。总的说来,外资银行的竞争优势体现在它所经营的业务的国际化特征。外资银行有丰富的在市场经济中历练的经验,面对各种问题,可以采取更有效的方法去解决。同时,在外资银行的收入来源中,中间业务占了比较大的比例,应对利率变化风险的能力强于我国的商业银行。虽然目前外资银行的许多市场份额还不占优势,但其业务基本是盈利业务。伴随中资银行市场份额的减少和优质客户的流失,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将丧失很大一部分盈利业务和盈利的区域,极有可能进入亏损状态。国有商业银行不仅历史包袱沉重,而且开展新的业务必须顾及国家利益,因此不盈利业务的比重也无法避免。与此同时,不可否认外资银行的服务也较中国的银行更为全面、更加人性化,对人才的培养和重视程度也是中国银行无法企及的。

5.利率市场化改革与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等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配合问题。目前,在我国利率管制条件下,利率政策承担着财政分配职能。国家可以通过规定利率水平实现区域经济平衡协调发展的目的。但利率市场化改革以后,利率将完全由市场供求决定,资金将随着利率流动。国家将无法通过制定利率水平对资金在不同区域、行业和产业予以分配。

三、应对利率市场化道路上存在问题的对策

1.构建真正的商业银行。在市场化利率制度中,商业银行一方面要充当央行货币政策中介,另一方面又要根据货币政策的意图调控企业和居民的行为。商业银行的这一中介地位,要求它必须是自负盈亏和以追逐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经济实体,否则无法起到中介传导作用。对此,我们只有加快国有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化的步伐,才有可能实现商业银行的市场化运作。首先,我们认为所有制决定体制,体制决定机制,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要继续完善,解决我国国有银行长期所有者虚置的现象,实现国有银行所有者和经营者激励兼容的市场化运作。其次,按照现代企业的组织原则,重组国有银行的内部组织和机构体系。再次,建立规范透明的财会制度,强化股东、外部监管机构对会计信息的监督和。继续完善利率定价机制,强化内部利率管理部门的职能,明确管理的原则、决策程序、授权管理办法等内部规章制度,建立法人集中统一的利率管理机制。最后,建立科学的成本定价、内部授权、利率风险预警等先进的管理制度。此外,我们还应放宽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组建一批新的商业银行,为利率市场化引入竞争机制。

2.完善金融监管制度。利率开放之后,要保持资金市场秩序,不能像过去那样靠行政命令来实现,而必须依赖灵活有效的金融监管。首先,金融监管要摆脱行政干预,独立自主地进行;其次,要落实金融监管责任制,实行层层负责;最后,要尽早制定科学的监管标准,引入先进的监管技术和监管手段。

金融市场范文5

应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财经》综合报道】全国金融工作会议1月6日至7日在北京举行。国务院总理出席会议时指出,新时期的金融工作,要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这一明确提法,无论是对做好当前金融工作,还是对把握经济发展全局,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总理表示,要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从多方面采取措施,确保资金投向实体经济,有效解决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坚决抑制社会资本脱实向虚、以钱炒钱,防止虚拟经济过度自我循环和膨胀,防止出现产业空心化现象。

纵观全球,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所带来的一个深刻启示是,实体经济是金融业繁荣发展的根基,离开了实体经济,眼花缭乱的金融衍生品就变成了脱线的风筝,继而又会损伤实体经济。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仍在持续发酵、国内外经济环境复杂严峻的背景下,确保更多的资金用于实体经济,这不仅是立足当前提振经济信心的有力举措,也是着眼长远夯实金融业发展根基、助推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的战略部署。

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之后,在金融资产中占有较大比例的五大国有商业银行亦纷纷表态,2012年将加大服务实体经济力度,多措并举,确保信贷资金更好地投向实体经济。

各家商业银行已开始着手落实会议内容,调整今后顺应经济大潮的经营策略,朝着夯实银行经营基石、服务实体经济方向努力,小微企业和“三农”、风险防范、改革创新更是成为三大关注重点。

“要让金融有效地服务中国的实体经济,当务之急是深化金融改革,一是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二是降低金融机构的准入门槛,进一步开放市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副部长魏加宁说,当前存在的房地产泡沫、地方融资平台问题、民间借贷问题,实际上都和利率没有市场化有很大的关系。

声音

三大评级机构加大市场波动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国际三大评级机构垄断性较强,前瞻性不足。“一旦某公司出现问题,就大幅调低其评级,在问题发生之前,没有前瞻性的判断,放大了评估对象的好坏,加重了事态的发展。”这种“顺周期”操作,导致形势好时“捧到天上”,形势坏时“落井下石”,加大了金融市场的波动。

继续深化发行体制改革

中国证监会主席郭树清:今年要继续深化发行体制改革,以充分、完整、准确的信息披露为中心,强化资本约束、市场约束和诚信约束。要完善新股价格形成机制,改革股票承销办法,使新股定价与发行人基本面密切关联。完善预先披露和发行审核信息公开制度,落实和强化保荐机构、律师和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的责任。

银监会将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

中国银监会主席尚福林:银行业及其监管面临的形势是“四个更加”,即经营环境更加复杂,竞争更加激烈,社会对银行业服务的要求更加严格,监管任务更加艰巨。银监会将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增强监管的针对性前瞻性。

快报

25家机构将加入基金销售队伍

证监会基金部副主任洪磊透露,目前已有25家机构获得了基金销售注册平台的填报密码,其中有9家为第三方销售机构、5家中资行、7家外资行和4家投资咨询机构。已有10家机构完成了正式申报工作,5家获得了证监会的正式受理。

十银行将赴港发人民币债

2012年1月,发改委批复同意三家政策性银行、五大国有商业银行以及东亚银行和汇丰银行等十家银行赴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发行总额为250亿元人民币。

农业发展银行日前已发行30亿元人民币债,国家开发银行也开始发行60亿元人民币债。这意味着,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的额度管理体系正式运行。

金融市场范文6

新华人寿IPO过会

【本刊讯】11月16日,新华人寿IPO申请获得证监会审核通过,即将成为保险业第四家上市公司。据悉,新华人寿将于17日赴港聆讯,力争于12月招股上市。

新华保险为国内首家采取A+H发行方式的保险公司。其此前预披露的招股说明书中显示,新华人寿此次发行规模不超过发行后总股本的18%,其中拟发行不超过1.5854亿A股,并通过香港公开发行和国际配售同步发行不超过3.5842亿股H股。

然而同日,保险板块大幅下跌,位居跌幅榜前列。中国人寿(601628.SH)下跌3.76%、中国太保(601601.SH)下跌5.21%、中国平安(601318.SH)下跌4.58%。另外,在港股市场上保险股也领跌恒指。

由于保险股具有较高贝塔属性,会放大大盘涨跌幅的影响。据银河证券保险分析师唐子佩分析,“今天市场调整,大盘向下,保险股下跌主要是受技术面的因素影响,与基本面没有关系。从消息面来看,今天新华人寿过会,这也反映出市场对保险公司再融资的担忧。”

另一方面,近期保险股一直在寻找突破点。此前媒体报道称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能在年内推出。但一位参与新华人寿路演的人士对记者透露,“高层指出个税递延型养老险会比预计的较晚推出,这超过了市场预期。”

对于保险股这一波下跌行情能否持续,以及若保险股延续低迷走势,会否对新华人寿定价产生影响,广发证券保险业分析师曹恒乾表示,“保险股的走势主要依赖于大盘。而定价要看询价方和被询价方的博弈结果,若发行方态度强势,或许有望按预期价发行,但若保险股股价较低,这也会对被询价方心理产生影响。”

声音

支持小微企业贷款

银监会主席尚福林:银行在对小微企业贷款服务中不能收取贷款咨询费、资金管理费等,以此减轻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银监会在市场准入、资本补充、不良容忍度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通过政策引导,使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有更好的持续性,更好地支持小微企业发展。

半数外储可直投海外

证监会主席郭树清:现在中国有大概4万亿美元的海外资产,70%是外汇储备,都是证券类投资和组合投资,直接投资所占比重非常低。如果能把每年外汇储备的四分之一或者是二分之一拿来做直接投资,这对所有国家都有好处,对中国也有好处。国内需要了解外部市场和风险的过程,国外有开放市场共同配合的问题。

中国经济走向软着陆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副总裁朱民:IMF预计2012年中国的经济增速将会放缓至9%左右,与发达经济体相比,这仍然是一个健康的增速。所有的数据表明,中国正在走向软着陆,中国政府正在面临着通货膨胀等因素的挑战,在未来几年通胀率预计将会保持在5%到6%左右。中国的房地产价格很高,但这并不意味着房地产市场最终会出现泡沫破裂的情况。

快报

全球金融业今年裁员近20万

据彭博社报道,全球金融服务业今年以来裁员人数近20万,以削减成本。花旗可能裁员多达3000人,巴黎银行投资银行部门将裁员约1400人,美国银行将缩减欧洲股票部门。监管机构也要求银行为高风险业务拨备更多的资本,削弱了固定收益部门的赢利能力。

铁道部拟再发铁路债300亿

铁道部将于11月22日招标发行第四期铁路建设债券,总规模不超过300亿元。至此,铁道部2011年计划的1000亿元铁路债将全部发行完毕。中金研报表示,进入2011年,铁道部的还本付息压力加大,今年前三季度,铁道部还本付息的资金支出占总资金支出的比例为28.1%,比2010年增加1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