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心理测试题范例6篇

专业心理测试题

专业心理测试题范文1

[关键词] 专业骨干课程;随堂测试;平时成绩

[中图分类号] G642.4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3)04-0105-03

0 引言

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就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的质量是学校工作永恒的主题。保障专业骨干课程的教学水平,对于稳步提高整体教学水平而言至关重要。而对教学质量最直接的评价就是学生的课程成绩,许多高校都将平时成绩以及期末考试成绩作为课程的总评成绩。传统的平时成绩考察方式都有着这样或那样的缺陷,缺乏科学性和客观公正性[1,2]。笔者在20多年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开展了随堂测试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实际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水平,同时还加强了对学生的督促、指导和管理,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提高了课程的教学质量。

1 专业骨干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专业骨干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对大学生本科阶段基础理论及基本技能的培养有重要作用。然而,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由于存在各种各样的情况,导致专业骨干课程教学质量不能得到保证。其主要原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班级选课的学生来源多样。学校实行学分制,学生开始自由选课后,每个教学班级的生源组成复杂。学生来自不同专业、不同年级,涉及众多行政班级、辅导员。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难以对一个教学班级的学生进行有效管理。

2)组织期中考试的难度大。由于组成教学班级的学生来源复杂,学校在扩招后教学资源受到一定限制,组织一次正式的期中考试涉及考场安排、监考人员组织等,难度很大。同时,每学期一次的期中考试也不能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有效地督促。

3)平时作业难以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目前大量的习题解答充斥市场,一门课程往往同时有几个版本的习题全解。学生交上来的作业有很多不是自己独立完成的。这样,就难以根据平时作业的情况判断学生对课程的掌握程度,教学效果盲目。

4)难以督促学生出勤。教学班级的学生人数众多且来自不同的系、专业、年级,涉及的辅导员也很多。若通过点名方式检查学生出勤状况,不仅浪费课上时间,还存在代替答到等状况。在授课学时相对紧张的状况下,课堂点名的方式很难进行。

5)课程教学难度大。专业骨干课程的理论性和系统性都很强,概念抽象,知识结构复杂。学生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引起对课程的兴趣,取得应有的学习效果。

基于以上原因,在人数众多、生源复杂的专业主干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难以管理、难以督促、难以了解学生状况等问题。对平时的教学效果缺乏全面客观的评价,存在一定的盲目性。而平时教学效果的检查,对调整教学进度、提高教学质量又有重要作用。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系统开展了随堂测试方面的实践和探索,取得初步成效。

2 随堂测试的研究内容

随堂测试指授课教师在讲授完一定教学内容之后所进行的小型测试。无需申请考场,也不需要额外的监考教师,由主讲教师在课堂教学环节中根据需要实施,每次测试只需较短的时间就可以完成。其基本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课程内容,同时也使教师能够了解到学生对于近期知识的掌握情况。在实践过程中,主要关注以下几个问题。

1)研究随堂测试的组织方式。每次随堂测试都要涉及命题、阅卷、评分、成绩统计等各个环节,工作量大。由于只有主讲教师一人监考,也造成监考困难。随堂测试是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进行的,不适合闭卷考试,对试题难度也有一定要求。

2)关注随堂测试对学生心理的作用。随堂测试的引入,势必会给学生增加一定的心理压力。因此需对此保持足够的关注和重视,既要形成适当的压力,督促学生更好地学习,同时又要避免压力过大而导致心理问题的发生,造成负面影响。

3)评价随堂测试对教学效果的影响。通过对比实践法,系统掌握引入随堂测试所付出的代价、对教学进度的影响以及所获得的效果。理想状况下应当采取横向对比,对比传统组和对照组。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同的授课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特点,每个授课教师只承担一个教学班级的授课,因此很难进行横向对比。笔者采用纵向对比法,将开展随堂测试的前后班级进行对比。

在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开展随堂测试实践与探索的同时,及时总结经验,改进方法,并及时评价随堂测试所带来的效果。

3 随堂测试的原则与方式

长期以来,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随堂测试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也没有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本文拟对如何有效地组织随堂测试进行探讨。

1)测试的基本原则。随堂测试必须做到公开、公平和公正。其中,公开是公平和公正的形式保证。每次测试后,都要公开讲解解题步骤、评分标准、容易犯的错误以及注意事项等。同时还要公开每个学生的测试成绩。

随堂测试也必须能对学生的成长起到促进作用。不应该伤害到任何一个同学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凡参加测试并交卷者,均可得到一个最低分。籍此可以保护成绩较低甚至交白卷学生的自尊心,避免其产生心理波动。

随堂测试还应该保护环境。答题纸适用即可,不必过于浪费,一般每次使用半张A4纸。一面已经打印过的纸张,只要能确保卫生,不影响学生的健康,仍可作答题纸使用。

2)测试前的准备工作。事先对授课班级的学生统一编排一个班级序号,并在第一次测试前公布。每个学生分别记下各自的序号,每次测试时在答题纸的左上角写下自己的序号。

事先编排序号,对于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工作。每次公布成绩时,只公布序号和成绩,不公布学号和姓名,从而保护那些平时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免受心理上的打击。

3)测试的频度。课堂测试在全部学生选课结束后即可以开始。测试频度最多每次上课(两学时)测试一次。如果测试过于频繁,一则学时不够,二则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

4)测试的时间。随堂测试最适合安排在第二节课的开始,长度约十分钟最为适宜。经过一节课的学习,学生的注意力开始分散,此时开始测试能够让学生迅速进入紧张状态,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5)测试的内容。随堂测试的题目为近期所学的内容。实践表明,及时的复习和回顾有助于学生理解课程的内容。通过精心安排的命题,让学生能及时了解并掌握主要的以及那些容易被忽视的课程。测试的题目不宜太难,不能与书本中的例题或习题相同。除专门的训练外,计算量不宜太大。应当能让大多数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增强自信心。

6)交卷过程。测试时间结束必须迅速交卷,以防止个别同学作弊。一个100人左右的教学班级,每个学生自行交卷的前提下,一分钟之内即可完成交卷过程。超过规定时间的,一律拒收,并按零分处理。

7)测试成绩。每次测试结束后,在下次上课时先公布成绩,之后进行精心地讲解,指出问题所在,并给出评分标准。保证测试的公开和透明,创造一个平等的竞争环境。对于因事或因病请假的学生,凭辅导员签字或院系盖章的请假条,可得本次测试的班级平均分。

大多数大学课程的总评成绩是依据期末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两部分综合评定的,在不同性质的课程中,各自所占的比重略有差异[3]。一般来说,专业骨干课程的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大约各占30%和70%。平时成绩的评定并没有统一的标准,由任课教师根据课程性质和特点,自主决定平时成绩评价标准[4,5]。

8)诚信训练。在经过半个学期的测试后,根据情况还可以开展诚信训练。不仅测试学生对于课程内容的理解程度,同时也考验学生的诚信。具体做法是:随堂测试结束后不立即交卷,教师即开始讲解试题并给出评分标准,由学生自行批改打分,然后收回试卷并登记成绩。

几个学年的试验表明,诚信训练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诚信意识,并养成良好的诚信习惯。将学生个人潜在的诚信意识逐步转化为诚信行为,并在自身实际行动中践行诚信,使专业教学与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有机地结合,体现教书育人的思想。

4 随堂测试的效果

在几个学年的随堂测试实践中,笔者取得了积极的教学效果。归纳起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及时了解学生的现有水平。在课堂教学中,由于班级人数多且教学时间有限,教师要想及时了解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除了课堂提问外,还可以利用测试。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但间隔时间较长。随堂测试以复习近期所学的内容为主,体现了教学环境中的连续性和系统性,能及时地了解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水平。

2)促进学生的学习。随堂测试的目的性较强,能针对近期所学内容设计测试题目,学生通过随堂测试发现自己的薄弱环节及学习难点,通过教师的精心讲解,及时理解和掌握已学内容,学习效率得以改善,学习成绩也不断提高。

3)加深师生了解。利用现代电子计算机技术,教师可以很容易地分析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根据学生随堂测试的情况,主动与那些认真努力但成绩又比较落后的学生联系和交流,帮助他们找到问题的根源。同时也加深了师生之间的了解和互信,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4)提高学生的自信心。由于很多教材都附有参考答案,学生解题时往往不自觉地会验证自己的解题结果,从而养成一种拼凑答案的解题习惯,渐渐失去了对解题的信心。课堂测试没有标准答案可循,迫使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分析并最终解决问题,逐步找到正确的答题方法。久而久之,增强了学生答题时的自信心,从而改变了其对自己解决问题的看法,练就了良好的心理素质。

5)其他效果。由于参加测试并交卷的学生都有一个最低分,随堂测试还可以起到课堂考勤的作用。对于经常旷课的学生,可以及时与所在行政班级的辅导员取得联系;通过诚信训练,考场纪律明显好转。学生在期末考试过程中专心答题,没有任何作弊的意图。考试时间终了,交卷迅速,一分钟之内全部交齐,没有拖沓现象。

5 结束语

随堂测试是检查教学效果最为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本文面向专业骨干课程,秉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在保护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前提下,让学生体会到随堂测试的目的不是为难学生,而是为了更好地增进了解。几年的课堂实践证明,这种随堂测试方法效果显著,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了解和互动,提高了教学质量,培养了学生的诚信和自信,对于新时期建设高水平大学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陈瑶,李梦虺.论高校创新教育下的考试改革[J].西北医学教育,2008,16(4):630-631.

[2]路海龙,李彬.电工学课程考试改革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2,(10):86-87.

[3]罗忠,刘士卿,王菲,柳洪义.大学课程平时成绩的评定方法探索与实践[J].教学研究,2011,34(5):31-34.

专业心理测试题范文2

专业人才培养仪器分析专业人才培养主要是培养学生实际应用技能,“3+1”校企合作被认为是培养学生实际应用技能的重要途径,“3+1”培养模式更注重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其能够更好、更快地适应生产现场需要。但是就仪器分析专业而言,学校主要讲授知识理论,学生缺少仪器设备使用维护经验和熟练、规范、标准的检测技能,但是用人单位急需的是可以完成检测任务的“成手”。绝大多数企业缺少现代仪器分析检测的专业人才,因此难以在企业通过“做中学、学中做”的方式实现对于学生进行相应的培养。因此,探索一种新的适应企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校企合作方式已迫在眉睫。分析测试中心拥有分析测试人才培养所必需的分析仪器和大量的专业师资队伍,大量的分析测试任务为学生提供了足够的实训机会,此外,规范的检测流程为学生日后的检测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测试中心为学校理论教学和企业的实际应用搭建起了桥梁,测试中心的实训成为了仪器分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的重要环节。在原有的“3+1”的基础上,加入1年的测试中心的实训,并在学生走向工作岗位的头一年,由企业、学校、测试中心对于学生共同培养,共同解决学生在生产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即“3+1+1”人才培养模式,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但可以破解人才培养中的难题,而且可以以学生为纽带,强化校企合作。

2从“测试中心”到“实训中心”,测试中心在仪器分析

专业人才“3+1+1”培养模式中的新职能目前测试中心主要是服务职能,忽视了对于仪器分析专业的人才培养职能。一个仪器分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当包括基础知识、实际操作技能、解决实际问题三个方面,完成由掌握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学生向具有掌握仪器操作、具有现代分析测试理念的分析测试人员的转化,进而向可以胜任企业分析测试工作,可以解决实际问题的技术人员的转换。测试中心在硬件环境、师资条件方面多具有学校和企业所无法替代的优势,理应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部门。测试中心对于人才培养的作用体现在使学生由一名学生转化为一名测试人员。“使用与维护并重,准确与规范并重”应当成为实训的主要内容。目前,我国极少有学校将仪器维护保养作为教学的一部分,但这却是实际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在基础教学中,注重的是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往往忽视实验过程的规范性。很多学生认为只要检测结果准确,怎么检测都行。必须通过教学和实训让学生明白:结果的准确是靠规范的过程来保证的。教学实践表明:规范、准确的实验操作实际上是一种习惯的养成。知识在实践中巩固,能力在实践中锤炼,素质在实践中提升,规范在实践中养成。在基础教学中,也强调规范,但是短期的实验操作,却难以成为学生标准规范的检测习惯,大量集中的实际检测工作和规范严谨的检测流程才能为学生成为一名合格测试人员奠定坚实的基础。仪器分析专业人才职能促进测试中心自身发展,实现多方共赢。

第一,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检测任务,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变成测试人员的助手。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对于学生进行培训、考核,对于考核合格的部分,让学生顶岗实际操作,检测人员负责监督和质量把关。在学生获得实际操作经验的同时,分担部分检测任务。实现学生和测试人员的双赢。

第二,以“送一程”为纽带,拓展测试中心的服务范围。在学生参加工作后的一年中,与学生、企业保持密切联系,解决学生和企业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可以发现企业的需求,拓展测试中心的服务范围。通过“送一程”,进一步强化测试中心和企业的合作关系,为进一步的业务扩展奠定基础,实现测试中心和企业的双赢。

专业心理测试题范文3

建设学习型社会对省级教育考试机构完善功能提出了新要求《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努力形成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学习型社会,并具体提出了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提供多次选择机会,满足个人多样化学习和发展需要的实施措施。多年来,省级教育考试机构习惯于分项管理各项考试招生工作,虽然也曾设想过建立包括多项考试相互之间有机链接的考试测评系统,但始终未获实质性进展。究其原因,在于指导思想上总是强调各单项考试的属性,具体操作上总是拘泥于现有的各单项考试,主动突破意识不强。作为省级教育考试机构,必须认识到,在国家建设学习型社会进程中,通过设计多种类别的考试,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为学习型社会建设提供有力支撑,是对省级教育考试机构的功能提出的新要求。公益事业单位改革对加强省级教育考试机构自身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国家对公益服务事业及公益服务事业单位管理改革的基本思路是,首先要“分类”,继而促进公益服务多元化发展,改变国家包办公益事业的传统体制,逐步形成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格局。由此看来,今后公益事业将会逐步开放,形成多家机构并存、竞争的局面。教育考试、考试评价方面很可能就是教育最先向教育界外开放的领域。从长远看,省级教育考试机构作为公益服务事业单位,今后也并不意味着就可以“得天独厚”,在某一地区某一领域“当然”地受政府委托管理某类公益事业。从目前看,省级教育考试机构的基本属性毫无疑问是公益型事业单位,但未来一段时期,很可能开始步入转型期:首先,是从政府主管事业单位转向政府委托、国家全额拨款的公益型事业单位;第二步,继而转向国家只依事项拨款并不直接管理和全员包养的公益型事业单位;第三步,最后有可能完全转向具有中介属性的专业化考试服务机构。第一个转向,无论从省级教育考试机构的组成形式还是实际功能看,似乎没有什么变化,但是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与省级教育考试机构的关系发生了性质上的转变,由国家主管转变为国家委托,这就为政府今后可以委托也可以不委托省级教育考试机构继续从事教育考试招生管理埋下伏笔。第二个转向,政府可能就各类考试招生工作分项委托,按项目拨款,并不直接承担省级教育考试机构的所有事业经费。这对省级教育考试机构的能力是很大的考验,也会对机构内部管理机制产生影响。如果自身能力不强,服务不到位,财务管理方面创新意识不强,则生存都会受到影响。第三个转向,省级教育考试机构虽然是否完全以中介的形态面目出现取决于各地总体的事业单位改革进程,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即各类考试招生工作都有可能直接面对类似机构的竞争。作为省级教育考试机构,对国家公益事业单位的改革必须高度重视,从现在开始着力加强自身建设,凭借自身的专业水准、专业能力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改革发展,以获得机构自身的长远发展。

国际考试机构发展的成功经验

在国际上,发达国家的考试机构非常关注人的发展,大多拥有先进的考试测评技术、不断拓展的考试评价服务领域和规模相当、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并且建立了全方位的考试测评体系,为国家、为教育、为学校、为个人提供权威、科学、丰富的教育考试测评信息。1.形成了“关注人的发展”的考试理念在考试理念上,国际专业考试机构都非常重视公平与质量,非常关注人的发展。例如: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ETS)将自己的使命定位为“通过提供公正有效的评价、研究及相关服务,促进教育质量和平等(Toadvancequalityandequityineducationbyprovidingfairandvalidassessments,researchandrelatedservices)”[1];美国ACT(美国大学入学考试AmericanCollegeTest)定位为“帮助人们在教育和工作中获得成功(Helpingpeopleachieveeducationandworkplacesuccess)”[2];英国剑桥大学考试机构原名剑桥大学地方考试委员会(UniversityofCambridgeLocalExaminationsSyndicate),2005年仅以“剑桥评价”(CambridgeAssessment,CA)名称出现,其定位为“通过肯定成就鼓励人的发展(Theencouragementofpersonaldevelopmentbytherecognitionofachievement)”[3]。可见,将考试作为评价手段,而非简单地作为“升学考试、资格考试”,给被试者相关方面的客观评价,促进教育质量和教育公平,鼓励人的发展,是发达国家专业考试机构的共同理念。2.应用了先进的考试测评技术在考试测评技术方面,国际专业考试机构均以教育与心理测量理论为指导,以题库和数据库为基础,大规模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开展考试评价服务。通过研究和应用先进的考试测评技术,使考试成绩报告内容更加丰富,测评结果更有针对性,服务方式更加便利,考试测评的业态发生了根本变化,其考试理论方法及其测评项目对本国乃至世界各国的教育都产生了重大影响。3.不断拓宽考试测评服务领域在考试测评服务领域,国际专业考试机构不断拓展服务面,从终结性考试向过程性评价延伸,涵盖了高校新生选拔、中学教学质量监控、学生发展和专业性向测评以及政府政策咨询等诸多方面,服务对象从学生、学校向政府、社会扩展,业务范围涵盖考试服务、科研、评价、教学产品开发和相关服务。作为专业考试机构,他们承担了许多社会机构的具体考试测评业务。4.有一支高素质的考试测评专业人员队伍在人员队伍方面,国际考试机构都具有一定规模的专兼结合的专家队伍。例如,英国CA有1600余名雇员;美国ETS现有2700多名雇员,其中1100名是资深研究人员。同时,这些机构还聘用了数以千计的外部专家。这些专兼职人员的专业领域包括:考试项目设计、各类试题开发、教育统计测量、教育政策分析、信息管理等各个方面。正是高素质的考试测评专业队伍,使得他们总能走在世界考试测评领域的前列。分析国际专业考试机构,他们都具有先进的考试测评理念、高技术含量的考试服务产品、标准化的业务流程、卓越的考试研发实力、周到精细的优质服务,以及相当规模、结构合理的专业人才队伍。这其中很多方面非常值得省级教育考试机构借鉴学习。

加强机构自身建设,促进教育考试招生事业科学发展

专业心理测试题范文4

关键词:部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对策

一、部队心理健康教育概述

部队是一个国家安全与稳定的重要保障力量,在部队中的军人有着繁重的作战和训练任务,在部队的生活也是受到严格的军事化管理,部队的生活与我们当前社会的生活可谓是天壤之别,尤其是对一些新入伍的军人来说,他们年龄较小,生活上的不适应以及与其原来生活的巨大差异,很容易使他们产生心理上的一些问题,尤其是近年来有心理问题的军人越来越多,因此部队也广泛的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当前部队已经实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但是由于军人心理问题的复杂化和多样化,以及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经验的不足等,使得心理健康教育在实际开展和落实中还是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以下笔者从问题和对策两个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

二、部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部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虽然当前部队已经认识到军人中有一部分存在著心理问题,但是还是有很多基层部队乃至上级部队领导对心理健康教育不够重视,他们认为心理问题是一时的,更不是病,只要摆正心态可以慢慢自愈。还有些部队领导认为部队就应当以训练为核心,不愿意因为心理健康教育而耽误训练时间,因此也不支持官兵在训练时间去进行心理咨询。

(二)专业心理服务人员不足

心理服务是一门专业性的服务,当前社会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心理医生,但是在部队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中专业的心理服务人员却严重不足,有的部队心理健康教育由卫生干部实施,还有的部队心理健康教育由思想政治干部实施,而且他们大多数是兼职,本职工作的繁忙以及对心理服务专业知识的不足,使得他们能够为军人提供的心理服务水平也有限。此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一些部队心理服务人员中具有专业的证书,但是缺乏经验,能够分析出官兵心理存在的问题,却也不能给予实际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

(三)缺乏心理测试专业系统

在心理问题确定上,专业的心理咨询或者心理治疗往往采用专业的测试系统,虽然当前部队在各个基层单位都设置了心理咨询室,但心理咨询室在实际运行中却缺乏科学的专业的心理测试系统以及相关的测试仪器、设备等,只有一些简单的心理测试问卷,但是这对于军人存在的心理问题很难发现和确定,尤其是在对新入伍军人进行心理测试时,由于问卷较多,人力不足,也缺乏系统的分析,难以发现问题所在。

三、完善部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一)转变观念,加强对部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

只有部队领导重视起心理健康教育,才能保证心理健康教育获得相应的支持,因此下至基层部队领导,上至各上级部队领导都要转变观念,加强对部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不能过分的强调军事训练成果,还要关注广大官兵的心理健康,只有身心都健康才能保证训练效果,才能提高战斗力。重视部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当有三点意识:一是要在心理健康教育岗位上安排专门的人员,改变从思想政治岗位或者卫生岗位人员中兼职的情况,由专门的人员全身心的负责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二是要重视起心理健康教育人员的业务培训,组织他们参加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学习,提升业务水平和能力;三是要广大官兵自身重视起心理健康问题,鼓励他们遇到心理困惑或问题时及时的进行排解和疏导,真正发挥心理咨询室的作用。

(二)建设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才队伍

部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由专业的人才来实施,因此建设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才队伍十分必要,笔者认为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强化,一是要增加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人员,二是要提高心理健康教育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首先,部队应当拓宽专业人员的招收途径,从军校以及地方高校心理学专业招录专业的毕业生,他们既具有系统化的理论知识,同时又有一定的临床实习经验,到部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也能够直接开展工作。其次,积极鼓励本单位卫生人员学习心理学专业知识,考取心理咨询师专业资格,并积极为他们转岗从事心理健康教育,这就需要部队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选拔一部分卫生人员参加专业的系统的心理学专业培训,为他们创造有利的条件和机会,增加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培养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才。

(三)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软件和硬件设备

心理健康教育中进行心理测试是一项基本的内容,但是要想发现和解决部队官兵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就要进行科学的测试,当前在心理测试方面已经广泛的开始应用心理测试仪器,部队心理健康教育也应当配备心理测试仪器,因此部队应当给予各基层单位经费支持,配备专业的设备。同时,部队心理健康教育还要引进并应用心理测试和治疗专业的系统,建立统一的平台,以便出现问题时能够及时的交流,获得上级部队更加专业的心理服务指导和帮助。

四、结语

部队中军人的心理状况直接关系到部队的建设与发展,同时也对军人个人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部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十分必要且重要,虽然我们看到当前部队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普遍落实,但实际效果却差强人意,我们要客观认识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的寻找对策加以改进,真正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作用,为军人为部队发挥稳定的作用。

参考文献:

专业心理测试题范文5

京西学校是一所纯国际学校,在心理咨询方面倾向于个别咨询,和我国校内心理辅导的集体取向有所不同,但是,随着我国从小学至高校的“心理咨询室”逐步遍地开花,在传统的集体辅导以外,个别咨询的数量也开始逐步增加。京西学校的纠纷让更多的中国家长意识到,经常被视为“思想品德教育”的心理咨询,其实还有另外一道“单独咨询界限”的边界。

自杀倾向测试导致退学

2013年7月,15岁美国籍初中生哈利以人格权被侵害为由,将京西学校诉至朝阳法院,索赔经济损失及精神抚慰金共计600万元 。哈利母亲在书中称,哈利从2009年起在京西学校初中部就读。2013年1月,学校以哈利缺课以及与同学关系处理不当为由,在未征得监护人同意的情况下,给孩子做了“自杀及他杀倾向性测试”。此后,学校以此测试结果为依据要求哈利退学。

今年2月底,朝阳法院第一次开庭,除了一次短暂的休庭,这次开庭从上午10点15分,一直持续到晚上7点半。

庭上,哈利的母亲情绪十分激动,“克里斯和哈利面对面,问他‘你想杀人吗’孩子说,‘不想。’‘真的吗’孩子说,真的。‘你要说实话!’等等封闭式词语,逼迫孩子最终说‘是’,诱导孩子承认有‘自杀’和‘杀人’倾向。”学校以该非法测试结果为依据,要求孩子退学。随后,家长带孩子到其指定的北京和睦家医院进行专业心理评估。一个月后,评估结果只是怀疑哈利患有阿斯伯格综合征。”

哈利的母亲称和邻居吕女士出庭作证,认为这次心理测试和退学给哈利带来了恶劣的影响因为国际学校在接收学生时会参考前一学校的推荐信,最终,家长只得根据该校的推荐,送孩子到美国一所特殊学校就读,以治疗孩子受到的心理伤害。从去年4月至今,哈利所花掉的心理治疗费、交通费等已超100万元,哈利还需继续留美学习,大致需要500万元,考虑到家长也要承担一部分,哈利母亲将经济索赔定为300万元。“京西学校对哈利进行的自杀和他杀倾向性测试,对孩子的损害可能是终身的,不可逆的,在美国应远在500万元以上。”

面对哈利的指控,庭上的争议焦点在于,校内心理咨询师是否在中国有从业资格,对哈利的测试是否违规,测试结果是否可以作为退学的依据。

被告律师辩称京西学校对原告没有任何侵权行为。在2013年1月11日,是哈利主动找到心理辅导老师克里斯谈话,哈利平时情绪低沉,总是逃课,和同学关系不好,克里斯和他谈话也只有半个小时,了解到他有自杀和他杀倾向,克里斯还建议他做专业评估。

克里斯认为自己对哈利所进行的测试是正确的,是为了学校的老师和孩子们的安全着想。他的问题主要涉及是否想伤害自己和别人、是否有伤害他人的具体计划,“这是一个正常的问题,在美国也常这样问。”鉴于测试结果哈利具有危害性,学校这才建议家长带他到专业的机构去测试,以确定下他危险的等级。

京西学校称,学校也从未要求哈利退学,只是考虑国内并没有该类心理治疗的专业机构,这才建议哈利转学,并为他推荐了学校、出具了转学手续,已经尽到了一个教育主体的义务。

针对这一案件,“从校方的辩解来看,这种心理咨询的测试和评估大致符合美国学校心理咨询的一般规定,不过,类似于‘未通知家长陪同’、‘将测试结果作为退学依据’等依然是不符行业要求的硬伤,这种违规操作或许和我国对个别咨询并无规定、也无监督机构有关。另外,对关于学校能否对在校学生做心理测试以及如何组织测试的问题,目前我国现行的教育法律并没有规定。但从常识上看,心理测试是一个很专业、很严肃的问题,尤其是在它被用作一种对未成年学生的教育手段时更是如此。我们有理由要求,校内咨询教师应该具有心理咨询师的资质。”教育法专家雷思明告诉《方圆》记者。

缺乏临床训练的心理咨询师

我国对心理咨询的规范较晚,2000年以后,心理咨询才被视为一种正规的治疗,其从业人员必须具备心理学、教育学、医学其中之一的本科学历,并要通过国家人社部的专门考试。不过,校内的心理咨询老师却并没有被硬性规定必须要有此资质。

由于中国心理健康教育最早从思想政治教育中孕育而生,早期的心理咨询老师主要来自于思想政治教育队伍。随着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的建设,有许多心理学毕业生进入了这支队伍,他们中的大部分拥有心理学专业学位,少部分由思想政治教育背景转岗而来,都接受过岗上心理咨询训练。不过,“除少量的精神科研究生,还有部分临床医生参与卫生部组织的心理治疗师资格考试外,很多人并没有受过严格的临床专业训练。”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理咨询室郑建民医生认为。

由此,中国学校的心理咨询室,主要工作在于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如课程、讲座、学生活动等,其次才是提供个别咨询,缺少临床训练和丰富经验的校内心理咨询师,往往个别咨询会有执业缺陷。

山东理工大学副教授、心理学博士张爱莲调查了145名有从业经验的人员,发现其职业伦理意识总体较强,但在知情同意方面较弱。比如“不向来访者透露测试目的”、“未经来访者同意进行录音”、“不向来访者说明保密原则受限的情况”、“向自己的学生或被督导者提供咨询”等。

广州向日葵心理咨询中心负责人胡慎之强调,保密原则必须在第一次咨询时就要告之咨询对象,其信息和档案除法律要求外不会外泄,“同时也要告知几种保密受限的情况,如咨询对象有杀人和自杀倾向、咨询师有证据假设儿童、老人受到了虐待和伤害,不过这种信息暴露也必须针对相关的机关和部门,向社会公开会造成对当事人的二次伤害。”

张爱莲亦认为,在中国学校里,对学生自愿接受心理辅导、对测试结果的看法与处理方式、请家长及老师协助工作时的表达方式和权限管理都有待加强。

校内心理咨询的误用

长期为学校教师提供培训的博雅心理咨询研究中心,通过日常工作了解到,有些学校、家长有倾向于使用心理咨询来改变成员或学生的想法,这其实是严重误用心理咨询的现象。其负责人王哲表示有很多学校把违规记过的学生转介到辅导室或咨询中心,希望咨询老师可以有效地改变学生的违规行为。

“慢工出细活”这句话也适用于心理咨询工作。接受心理咨询的人,不仅要出于自愿,而且也要愿意花时间与预算来进行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并不是一种告诉求助者如何解决问题的行业,也不是一种帮助人们快速消除症状与解除痛苦的专业。要能从心理咨询中获益,求助者必须花费相当多的时间,一步一步地认识自己,一层一层地了解自己,一点一滴地变化自己。求助者的个性与行为问题经过多少年的酝酿而产生,自然也要花费大约相等的时间去调整与改变。

因此,通过心理咨询发现学生的异常状况,并不意味着心理咨询的结束,而只是一个开始。同时,因异常而决定进一步进行的心理测试,也需要严格的测试程序和判定。并非针对全体学生而是目标学生的心理测试,必须要经过监护人的同意和在场,而测试结果同样也不代表最终结论。

“我国的心理测试的模板都是用国外的,再由中国专家结合实际进行汇总分析产生,不能说100%准确。” 有丰富心理测试经验的仁助社工事务所法人安娜说,这种测试模板只是一个手段,并不十分准确。如果在测试中发现孩子有严重的危险倾向,必须进行进一步跟进、评估才能下最终结论。

针对京西学校一案,安娜介绍,目前事务所和多家学校合作,给孩子们做的模板中也有关于自杀倾向的问题,大概内容是你是否曾经有过自杀的想法,如果有学生选择“有”。那么心理专家会认为其是潜在对象,会通过约谈的方式,了解学生这种想法是否真的有行动性,并进行动态跟进,心理干预。而因为学生出现自杀倾向就予以退学的处理手段,在学界并不能得到认同。

不过,予以退学并不能作为学校侵权行为的最大证据,“校方对学生的心理测试是否给学生本人造成了实际的损害后果?这需要学生出具医院或者鉴定机构的诊断证明,既要证明造成了某种具体的肉体或者精神上的损害后果,还要证明这一后果是有校方的心理测试行为所引起的,两者之间具有因果关系。如果学生一方不能举证证明这一事实,则要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雷思明说。

校内心理咨询在美国

和我国的心理咨询只有十几年的历史相比,在世界范围内,自“二战”之后就开始在校园内推行心理咨询的美国被认为是校园心理咨询的佼佼者,早在1968年,几乎有三分之二的心理咨询师服务于教育机构,从事教学、服务和管理工作。其中,美国高校由于面对心理问题更为多样化的青年,其心理咨询的角色功能和队伍建设对中国学校目前并没有十分重视的个别心理咨询有借鉴的意义。

清华大学心理咨询中心主任李焰研究认为,美国高校咨询中心扮演着三个基本角色:对需要心理关注的学生提供咨询和治疗、辅助学生有效达到教育和生活目标技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发展的人文校园环境。因此,最重要的角色是提供个别心理咨询服务。因此,咨询师要提供促进学生需要及个人发展的教学和商讨活动。商讨指的是管理者、辅导员、学生家长从人性发展角度提供建议,有别于专业心理咨询的咨询。

在京西学校一案的争议焦点中,每一点都可以在美国高校的心理咨询规定中得到解答。

如心理咨询师的资质问题,美国高校心理咨询队伍由专业员工和支持员工组成。心理咨询和治疗功能必须由专业员工完成,他们一般具有咨询员教育、咨询心理学、临床心理学、精神病学和社会工作领域的博士学位,支持员工也要与心理咨询专业的基本训练。高校咨询中心每隔一段时间都要主动接受心理咨询协会的资格评估,评估结果会在网上公布,如规定每1000到1500名学生配备一名咨询师,咨询中心主任要博士毕业,等等。

如在心理咨询过程中的规范性做法,美国高校咨询中心员工必须严格坚持遵守美国心理学会等五个部级学会的伦理守则,其伦理守则与我国心理咨询师普遍遵守的职业道德相似,一般包含对来访者保密的要求以及在什么情况下打破保密限制的说明;对使用和解释心理测试的伦理标准;对人做试验的伦理要求;对个案记录的法律和保密要求等。一旦违反法律,任何人都有权向当地法院提讼。

专业心理测试题范文6

关键词:心理测量 职业心理辅导 实践探索

1 学校职业心理辅导概述

1.1 学校职业心理辅导的特点

在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教材《职业心理》一书中,职业心理主要包括择业心理、求职心理、就业心理、失业心理、再就业心理等,本文研究所提的“学校职业心理”主要侧重于学生的择业心理、求职心理等就业心理,学校职业心理辅导就是在学生职业认知建立、发展,并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的心理支持的专业辅导工作,关系到一个人职业心理素质的培养。学校职业心理辅导除具有常见心理健康辅导的特点外,其突出的特点是:

1.1.1 具有较强的职业性和专业性。这是它与其他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内容上的根本不同。心理健康辅导在于针对个体的心理特质,采取有效的支持服务,促进个体自我改进。职业心理辅导是基于个体的个性差异,在其职业生涯发展进程中,帮助其完成与职业岗位匹配过程中所提供的心理支持,寻求个性特征(兴趣、爱好、性格、能力、气质等)与职业的匹配。

1.1.2 具有整合性。学校职业心理辅导工作的开展,因其内容的特殊性,决定了辅导者辅导工作的整合性。一方面辅导者必须具有较强的职业概念,掌握大量的人才市场职业需求信息,尤其是与学校专业相对应或相近似的职业岗位信息,给学生的心理支持以现实基础;另一方面,辅导者还必须具有开展心理健康辅导的知识和初步技能。只有两者的结合,才能有实效性地进行辅导。

1.1.3 具有持续性和灵活性。职业生涯是一个长期过程,是人一生的职业规划和实现,其辅导工作具有持续性。但是,人的一生是在与社会适应性的发展中不断变化的,职业岗位的选择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此,职业心理健康的保持也需要一定的灵活性,尤其在当前仅靠一次就业来完成职业选择的机会较小形势下,要做到社会需要和环境与自我正确认识的统一,需要持续性和灵活性。

1.2 开展职业心理辅导的意义

开展学校职业心理辅导,有利于学生建立正确的自我认知,有利于学生认识社会需要和就业环境,促进学生寻求个性特征与社会职业角色认识的统一,从而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进行持续性职业生涯规划,并具备在现实环境中学会调适自己的职业心理的基本能力。

2 在学校职业心理辅导中开展职业心理测量的理论依据

职业心理测量是运用心理测量的方法来测试看人们到底适合什么样的职业。其基本原理是分析各种职业所需要的心理特质,然后再对人进行相关的测试,最后看是否匹配。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帕森斯的特质因素理论和霍兰德的个性—职业类型匹配理论。

帕森斯创立的特质因素理论认为,每一个体都具有独特的能力和特质,不同的职业岗位需要不同特性的人,通过心理测验可以获得对个体特性的认识,以使个体找到最能体现和发挥其特性的工作。之后,美国职业指导专家威廉逊在帕森斯的研究基础上将特性—因素理论发展成型。这一理论注重个人差异与职业信息的搜集与分析,而实现人—职匹配则是该理论的核心。

职业选择的另一个理论是霍兰德提出的个性—职业类型匹配理论。这一理论认为,职业选择是个人人格的反映和延伸。霍兰德将人格分为六种基本类型,并将它们和环境、职业类型进行了匹配。他提出了四种假设:1.大多数人的个性可以根据其心理素质和择业倾向划分为六种类型:现实型、学者型、艺术型、社会型、事业型和传统型,而每一特定类型个性的人所感兴趣的职业类型不同;2.职业类型也可以划分为上述六种类型;3.人们都在寻求适宜的职业岗位,以充分发挥其才能和积极性,实现人生价值;4.个体的个性和所处的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了人的行为。霍兰德及其助手通过多年研究,制定了两种类型测定工具,一种为职业偏爱记录,简称VPI;另一种为自我指导探索,简称SDS。基于VPI和SDS两个量表的测量,得出人们适应的职业类型。类型测定后,与被测定者的人格类型相对应的有一系列具体的可供选择的职业。

依据以上两方面的理论,结合我校实际,在开展就业指导与咨询工作中,指导学生在做出职业选择时,利用心理测量量表进行个体测试,了解自己的个性特征,并找出相对应的职业范围,从而选择和自己个性相匹配的职业。

3 基于心理测量支持的职业心理辅导方法的实践探索

在以上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我校开展了对高职学生职业心理咨询辅导的探索。其路径是:首先,采用调查问卷法,对我校高职8个专业的291位学生(抽样)的职业心理进行了调查分析;其次,分别采用国际高智商协会开发的职业个性测试量表、RCCP通用人职匹配测试量表、一般四种类型气质测验量表对学生进行了职业心理测试;再次,在心理测量结果的基础上开展职业咨询与辅导,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个性特征与职业的关系,从而调整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3.1 建立在职业心理测量基础上的职业心理团体辅导探索

在课题研究探索中,由于学生人数的众多,在进行个体心理测量及诊断的同时,抽取了旅游管理专业一个班级,以计算机技术分析心理测量量表结果,以下是这个班的心理量表测试结果:

从表中可以看出,在通用人职匹配测试中,各因子的得分比较接近,说明学生在各因子上的水平比较平均;在职业气质测试中,胆汁质、多血质以及黏液质的得分比较接近,而抑郁质的得分较低,说明学生的抑郁倾向比较低;而在职业性格测试中,喜欢独处、消极被动两项得分较低,其他分数比较接近。根据对被试班级的总体反映,综合职业气质以及职业性格来看,接受测试的班级学生总体是属于比较活跃、比较积极的,适合从事一些需要团体合作、与人打交道的工作。这与旅游管理专业对口的职业岗位规格比较接近,于是对这个班级开展了团体辅导。

3.2 建立在职业心理测量基础上的职业心理个别辅导步骤与方法探索

3.2.1 建立和谐的职业心理辅导关系

首先,由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向学生发出开展职业咨询的信息,宣传职业心理辅导活动的安排及公布职业咨询辅导教师的资格,按自愿原则由学生主动向学校就业指导中心提出咨询申请,包括咨询问题、联系方式,再按预约时间与咨询教师见面;

其次,每一位学生由一位心理学专业教师与一位有市场经验的就业指导教师共同接待,增强职业咨询的科学性、权威性、实效性;

再次,创设和谐的咨询环境,教师微笑接待学生,并以平和的语气与学生交谈,交谈由询问学生的兴趣爱好、专业选择或家庭成员的情况开始。在个别咨询活动中,学生们的表现从一开始时的拘谨、问一句答一句的状态到咨询结束时的畅谈和动作上的自如,这都反映出咨询的气氛是轻松的。在面谈进程中,要了解学生的职业取向。职业取向是当事人希望从事某种职业的态度倾向,职业取向分析是为求职者进行职业生涯设计的前提,在本次课题咨询活动中,咨询专家常常从让学生谈一谈他们的理想开始,渐渐地了解学生今后选择某一职业的原因。例如,一位学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学生,第一次咨询时由于胆怯,回避其职业选择的问题,但经过指导专家与她逐步地谈话知道,由于家庭环境的影响因素,她的职业取向并不是计算机应用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岗位,而是作为第三产业的服装销售,且是想自主创业。

3.2.2 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提高对人—职匹配的认识

一方面,在借助心理测验工具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进行自我形象的分析。正确的自我认知是正确进行职业选择的必要前提。在本次研究中,分别采用了国际高智商协会开发的职业个性测试量表、RCCP通用人职匹配测试量表、职业能力倾向简易量表、一般四类型气质测验量表,由专业的心理学教师及研究生组成的测试团队对参加咨询的学生分别进行了测试,使学生对自己的个性、能力、兴趣及其他特质有一定地较全面地认识,并对照职业从业人员独特的人格属性,发现现实中的自己与职业岗位职业要求的差距,从而达到正确认识自己的优势和弱点的目的。

另一方面,让学生了解职业的各项岗位要求及职业从业人员独特的人格属性。处于学校中的学生,最缺乏的就是对社会职业岗位的认识。为此,职业心理辅导员需要熟悉人才市场对职业从业人员的要求,并向学生做较详细地介绍。为做好这方面咨询工作,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例如,在接待应用电子专业的学生时,就业指导专家向学生详细地说明了应用电子专业的就业市场现状、学这一专业人员今后的就业岗位、并指出职业提升的途径。经过咨询后的比较,参加咨询的学生反映对专业职业岗位有了一个新的实质性的认识,那些由于胆小或有顾虑的未参加咨询的学生开始感兴趣咨询活动,纷纷要求参加咨询;对于初等教育专业的学生,主要是通过教学见习、观摩教学工作课堂情景及班主任工作流程,咨询专家与学生进行心得交流,回答了当前教师资格考试的要求及就业前景问题,使学生了解了当前教育岗位需要的教师的类型及能力;法律事务专业学生通过与教学岗位见习相结合,通过参观法律事务所、法院庭审工作流程等,对职业岗位有了一个较清晰的认识。在这些过程中,学生们开始对照自己与职业岗位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客观认识到自己离标准有一定差距,这一认知结果最终促成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和目标。

另外,协助学生自主选择职业,不断调适职业选择及职业心理,趋向人职匹配的理想目标。一个职业辅导实例是:一名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学生,由于是主动参加咨询,在咨询中表现出兴趣较浓,面谈积极,第一次有关专业的了解与发展前景的咨询很有效,本人反映接受的咨询对她有较大帮助;第二次辅导内容是:因其想自主创业而又缺乏市场经验,就业指导教师详细介绍了就业市场的严峻形势,并举实例说明自主创业是一个辛苦且持续的过程,希望学生能正确了解这一就业方式。同时,为解决自主创业经费筹措的问题,向学生建议可实行合伙经营模式,并用牛顿的事例说明创业所需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建议学生开展市场调查,先了解此类职业就业市场需求情况及市场开发。第三次咨询内容是:心理专业辅导教师对学生开展个性测试量表、RCCP通用人职匹配测试量表、职业能力倾向简易量表、一般四类型气质测验,让学生客观认识自己;第四次咨询内容是:向学生说明测试结果,并建议学生根据自己个人特质再次确定职业取向。建议学生在有计划进行市场调研的基础上,收集大量有关此行业市场前景的信息,形成自己的书面自主创业的方案,并在学习过程与生涯规划过程中逐步完善这一方案。当时,恰好遇到学校与人才市场联合举办人才招聘会,因此咨询专家建议她到人才招聘会上了解相关单位信息、专业岗位与岗位要求,并做好多次就业、自主创业的准备。

在咨询中,咨询专家专门介绍了职业资格考试与其专业、就业求职的关系,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与职业岗位相关的职业资格考试。参加咨询的学生反映这样的职业咨询辅导收获较大,认识了所学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或职业群,在此之前他们是不清楚的。现已在工作岗位上的毕业生,当辅导教师与他们电话联系询问工作情况时,都非常激动,认为学校的咨询辅导工作让她们有了心理依靠,并为他们的求职就业出点子,为自己的职业选择建立了桥梁。

4 运用心理测量量表开展职业心理辅导工作的建议

4.1 职业心理辅导从进校做起。对新生进行职业心理辅导,借助心理测量手段开展职业心理辅导,为学生建立职业心理档案,有利于让学生在大学刚起步的时候给自己做好定位,根据自己的性格、气质寻找可能适合的工作岗位。同时,也有利于老师制定适合个体的职业辅导方案,在接下来的学习生活中更好地帮助学生。所以职业辅导要从进校做起,这才是一种对学生负责的态度。

4.2 尊重个性,人尽其才。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所以,在进行职业辅导的时候,教师或辅导员要尽量做到尊重个性,用科学测验手段来测量人格、能力、兴趣等,有利于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认知,客观了解自己,把握自己的优势及弱点,人尽其才。

4.3 实时把握学生心理动态,提高开展职业心理咨询与辅导的专业素质。职业辅导是一项长期而且繁琐的工作,需要相关辅导人员能保持和学生的密切接触,实时把握学生的心理动态,并努力帮助他们塑造坚强、耐挫的个性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就业观。在职业辅导中,辅导员应具有一定的心理学专业素质,掌握进行职业心理咨询与辅导的专业技术,这样才能更好地做好学生的就业辅导工作。因此,需要对就业辅导员开展职业咨询的素质和技能训练,提高影响性技术咨询水平,就会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进入会谈过程,从而提高协助学生进行职业选择的咨询活动质量。

4.4 就业辅导员需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学校要帮助学生去了解一些他们不容易了解到的东西,搭建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桥梁。尽可能多地与用人企业联系,了解单位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需要学生具有什么样的能力,在职业心理辅导时,才能提供给学生所需要的职业信息,增强辅导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

4.5 选用更合适的心理测量量表,加以综合分析。如《霍兰德职业倾向测试》等,都是可以作为就业辅导工作的辅助工具。当然,须注意心理测量的量表不是唯一的依据,必须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尤其是社会客观情况的变化,要加强对学生人格发展的动态分析。

总之,学校职业心理辅导是高校心理健康工作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能力、性格、职业倾向等,有利于学生做出一个较合适的职业选择,从而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社育.大学生职业心理辅导[M].北京:北京出版社 2003年3月,117-120、88-94、103-106

[2]朱宁,薛艳.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与择业心理调适[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5,14,41-43.

[3]李晓明,刘洪玉,孙晓雯.人职匹配理论与女大学生就业选择[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8,20,37-41.

[4]陈震环.职业指导的理论及其实践[J].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99,9,49-52.

上一篇国际会议论文

下一篇家具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