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会议论文范例6篇

国际会议论文

国际会议论文范文1

国际会议通知范文一会议时间:20xx年10月30日---11月2日

主办单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中国化学会

承办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会议地点:华中科技大学国家学术交流中心

联系地址: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网址:

联 系 人:

一、会议宗旨

大会旨在为从事微流控芯片、纳微分离与分析以及相关领域基础、应用研究的学者提供广泛多学科交叉的学术交流平台。会议历时4天,将以大会报告、专题报告、邀请报告、口头报告、墙报等交流形式,为与会专家、青年学者、研究生等提供一个与国内外知名学者互动和学术交流的机会,以促进相关学科的深入发展。

二、会议主题

(1)微流控学与纳流控学 Microfluidics and Nanofluidics;

(2)微全分析系统 MicroTAS;

(3)毛细管电泳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4)毛细管电色谱 Capillary Electrochromatography;

(5)高效液相色谱或超效液相色谱 HPLC / UPLC;

(6)微纳生物分析 Micro/NanoScale Bioanalysis;

(7)与上述技术联用的检测技术如光谱、质谱和电化学技术等;

(8)上述技术与系统在化学、生物医学、药学、环境和食品安全等领域中的应用。

凡与上述主题相关的新原理、新方法、新技术和新应用均为本次大会的征文范围,已在刊物上发表或全国会议上报告过的论文不在交流之列。

三、会议论文要求

1)中文或英文摘要均可,包括标题、作者、单位、地址、邮编、E-mail地址、电话、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请标明与会作者(__)和通讯作者(*)。每篇摘要限用 A4纸1页上下左右分别留出2.5cm,单倍行距。中文摘要题目用三号黑体,作者姓名用四号楷体,作者单位用五号宋体,摘要和关键词用小四号楷体,参考文献用小五号宋体打印,中文摘要请务必提供论文的英文题目和作者信息;英文摘要全篇Times New Roman字体,标题加粗14号,其他内容12号,单倍行距。中文或英文摘要模板可由会议网站下载( )。

2)论文实行网上投稿,对不符合要求的稿件,将退回请作者重新修改。一经评审录用后即定稿,不再修改,并发出通知。请作者在递交论文摘要时仔细检查,论文一经录用,文责自负。

3)论文请务必提供稿件联系人电话、通讯地址和Email。

4、征文截止日期

请于20xx年9月15日前在线投稿。投稿网址为:

四、已确定的邀请报告名单(大会报告、专题报告和邀请报告,排名不分先后)

国际学者:

中国学者:

五、会议组织机构

学术委员会

会议名誉主席

六、会议日程安排(初步)

七、会议注册

为便于安排和统计参会人数,请拟参会代表于20xx年9月15日前进行网上注册。 注册费用包括参加国内、国际三个会议注册费,会议茶点、午餐、晚餐与晚宴、会议资料等。请将所有款项通过银行汇款至华中科技大学对公账户:

开户名称:华中科技大学

开户银行:

银行账号:

银行行号:

由于华中科技大学大学账户每日交易很多,请务必在汇款留言中注明全国微流控会议及相关注册代表的姓名,汇款后务必将转账汇款信息或回执扫描件上传至投稿系统或通过电子邮件发送至组委会邮箱 ,以便及时确认付款。会议期间统一开具发票。鉴于报到当天人数较多,建议参会代表尽量选择提前支付。

八、武汉市、湖北省简介

武汉有着3500余年的建城史,是中国历史上建城史最为悠久的特大城市之一。自春秋战国时期以来,武汉地区一直是中国南方的军事和商业重镇,在清末、中华民国时期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武汉经济繁荣,位居亚世界前列。清朝初期,中俄茶叶之路开辟,作为起点的汉口开始逐步成为世界茶叶贸易之都,被欧洲人誉为茶叶港。清代汉口开埠后,对外贸易更与伦敦并驾齐驱,成为仅次于上海的全国第二大都会,被誉为东方芝加哥。1920xx年,武昌起义一声枪响,标志着辛亥革命的全面爆发,成就了中国推翻帝制、建立亚洲第一个共和国的丰功伟绩。武汉历来被称为九省通衢之地,是中国内陆最大的水陆空交通枢纽.它距离北京,上海, 广州,西安等中国重要城市都在1000公里左右,是中国经济地理的心脏,具有承东启西、沟通南北的作用京广、京九、武九、汉丹 4 条铁路干线,以及京珠、沪蓉等6条国道在此交汇,水运已形成干支一体,通江达海的客货运网络,武汉港是中国长江流域重要的枢纽港和对外开放港口。武汉是全世界水资源最丰富的巨大型城市,除长江、汉水在城中交汇外,市辖区内有166个湖泊,水域面积占全市土地面积的1/4,构成了气势恢宏、极具特色的滨江滨湖水生态环境。早在百年之前,孙中山先生就在《建国方略》中,描述武汉是沟通大洋计划之顶水点,中国本部铁路系统之中心、中国最重要之商业中心。他设想,武汉要建成略如纽约、伦敦之大。20xx年,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把武汉列入世界十大都市排行榜,成为新中国首个上榜的中国城市。武汉又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选定为21世纪全世界最具发展潜力的城市之一。

湖北省位于长江中游,洞庭湖以北,故名湖北,简称鄂。湖北历史悠久。夏王朝时期,夏文化的影响已经到达江汉地区。商朝建立后,湖北即纳入商的版图。西周时期,湖北境内已出现诸多小国,春秋战国时期,南方诸国逐渐统一于楚。武汉东湖、黄鹤楼、三峡大坝、宜昌三峡人家风景区、武当山、神农溪、神农架、清江画廊风景区是国家5A级风景名胜旅游景点。

九、会议其它事宜

有关会议的详细介绍、日程安排和宾馆住宿等相关信息请登陆会议网址( )查询,相关内容将陆续完善。请会议代表尽快在线预订宾馆,网站上酒店报价均为会议协议价格。

本次会议工作语言为中文和英语,墙报请用英文准备;会议从第二天开始进入国际会议,报告请用英文准备。

大会热诚欢迎相关厂商踊跃报名资助及参展,会议将提供良好的展览场地。

国际会议通知范文二由中国化学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主办,三峡大学和湖北省化学化工学会共同承办的中国化学会20xx年中西部地区无机化学化工学术研讨会拟定于20xx年4月22~25日在湖北省宜昌市召开。我们热诚欢迎各位专家学者相聚金色三峡,银色大坝,绿色宜昌,共同探讨无机化学化工未来发展的新思路、新领域和新趋势。

目前,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已做好各项筹备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报如下:

一、主办单位

中国化学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二、承办单位

三峡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

湖北省化学化工学会

三、会议主席:

高松院士北京大学

孙为银教授南京大学

四、学术委员会

主席:

高松院士北京大学

副主席(以汉语拼音字母排序):

委员(以汉语拼音字母排序):

五、组织委员会

主席:

秘书长:

委员(按姓氏拼音字母顺序):

六、会议日程

4月22日,全天报到。

4月23日,上午会议开幕,大会报告;下午分会场报告。

4月24日,上午分会场报告;下午分会场报告,仪器公司产品介绍,闭幕式。

4月25日,自由交流及离会。

七、会议事项

1.会议地点:xx国际酒店(xxxxxx)。

2.报到地点:xx国际酒店大堂。

3.报到路线:为表达我们对来自全国各地参会代表的欢迎,会务组决定将从4月22日早上8点(机场为9点)到晚上10点分别在宜昌东站、三峡机场分别设立接送站点,指导大家乘车到报到地点和入住宾馆。四月份是宜昌的旅游高峰期,加上本次会议人数多,且集中,请大家提前自行预定往来机票或车票。最好预定在接站时间段的航班和火车,并把到达时间、班次和人数等信息及时反馈到会务组( ), 如果您的班次晚点,也请及时通知我们。

4. 会议注册费:中国化学会会员代表(凭有效证件)1600 元/人,非会员代表1800元/人,研究生代表(凭有效学生证件,不含博士后)1400 元/人。注册时现场交费,注册代表每人赠送一本论文集(电子版),会议免收论文摘要版面费,未注册代表可以向会务组购买论文集。

5. 住宿:xx国际酒店,标准间(含标准单人房)房价每天320 元左右。会议将按预订或报到先后统一安排房间,请将回执以E-mail 形式发送会务组。

6. 会议报告及墙展:为提高本次会议的报告质量,本次会议设大会报告和分会报告。报告使用多媒体,PPT 文件/放映格式;墙报大小请勿超过90(宽)*120(高)cm。

7.会议论文的出版:录用论文全部收入论文摘要集(以电子版形式出版);会议摘要截止日期为20xx年3月25日。

8. 会议联系:会议相关事宜请联系陈xx( ),无机化学:赵xx( )/吴xx( ),无机化工:胡xx( )/张xx( )。会务组邮箱: 。

八、产品展示

欢迎各单位和个人为会议提供赞助,参加展览。具体形式和规格请查阅网站说明,或者直接联系会务组。

会议组委会在宜昌欢迎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

国际会议通知范文三关于xx大学第三届研究生国际学术会议的通知

为了进一步营造科学研究氛围,开拓研究生国际学术视野,搭建研究生展示科研成果的平台,提升研究生研究能力、学术水平和国际交流能力,定于20xx年11月18-20日举办xx大学第三届研究生国际学术会议。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组织机构

本次研究生国际学术会议由xx大学研究生院主办,国际教育学院等相关学院协办。成立第三届研究生国际学术会议组织委员会负责具体组织工作。组委会成员如下:

组 长:江 驹

副组长:刘丽琳 范祥涛 王亚彤

成 员:沈 星 黄金泉 赖际舟 刘少斌 左敦稳

汪 涛 葛红娟 刘友文 张 卓 李栗燕

屈雅红 刘长江 于 敏 王 箭

秘 书:张廷赟 沈 楠 郑珺子

二、会议时间

20xx年11月18日-20日

三、会议地点

中国xxxx大学

四、投稿及评审时间安排

(一)征稿范围

本次国际学术会议征稿对象为xx大学硕、博士研究生(含留学生)、国内其他高校硕、博士研究生(含留学生)、国外研究生。

(二)投稿时间

国外研究生投稿时间为20xx年6月10日-8月31日

国内研究生(含留学研究生)投稿时间为20xx年6月10日-10月1日。

(三)投稿要求

1、本次学术会议论文投稿领域分航空宇航、机械、信息、材料、人文经管、其他共六大类。论文要求为原创研究成果,论文内容不涉密、不涉及政治与宗教问题。

2、本次学术会议以研究生提交英文论文、大会英文发言交流形式参会。所有未正式发表的论文均可投稿,长度不限。

3、为确保论文传输的质量和会议论文的处理无误,请投稿者通过电子邮件方式提交用Microsoft Office Word编辑的论文电子文档,论文格式请参照附件。

4、xx大学校内留学研究生来稿请投至:,其他学生来稿请投至:,电子邮件以论文类别-学校-姓名为标题(如:航空宇航类-xx大学-张三)

(四)评审时间

会议组委会将聘请有关专家组成学术委员会对投稿论文进行匿名评审。国外研究生投稿评审结果将于20xx年9月10日前通知论文作者,国内研究生投稿评审结果将于20xx年10月30日前通知论文作者,评审通过的论文作者将收到组委会寄发的正式会议邀请函。

五、会议相关事项说明

1、会议形式

本次会议官方用语为英语,会议分大会交流和分组交流,组委会将选出不超过10篇论文参加大会英文发言交流,其余所有录用论文将在分会场进行交流发言。会议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2、会议费用

(1)本次学术会议不收取会务费及版面费;

(2)被邀请前来参会的国外研究生,大会组委会将安排会议期间食宿,并择优给予报销往返机票(交通费报销上限为人民币10000元);

(3)被邀请前来参会的国内高校研究生(南京市内高校除外)大会组委会将择优给予报销往返交通费(长途大巴费用、火车硬座、高铁二等座)并安排会议期间食宿。

3、其他

(1)稿件确定录用后将收入会议论文集并颁发论文录用通知书。

(2)大会将评选优秀论文,分别颁发奖金及优秀论文证书。

(3)xx大学硕士研究生(含外国留学生)以第一作者撰写的论文被本次会议收录,即可认为满足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

六、咨询人及联系方式

会议联系人:郑珺子

联系电话: E-mail:

沈xx 电话: E-mail:

xx大学第三届研究生国际学术会议组委会

xx大学研究生院

国际会议论文范文2

ICICS 2013将为国内外信息安全学者与专家齐聚一堂,提供探讨国际信息安全前沿技术的难得机会。作为国际公认的第一流国际会议,ICICS 2013将进一步促进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促进我国信息安全学科的发展。本次学术会议将由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和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信息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办,并得到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的大力支持。

会议论文集均由德国Springer出版社作为LNCS系列出版。ICICS2013欢迎来自全世界所有未发表过和未投递过的原始论文,内容包括访问控制、计算机病毒与蠕虫对抗、认证与授权、应用密码学、生物安全、数据与系统安全、数据库安全、分布式系统安全、电子商务安全、欺骗控制、网格安全、信息隐藏与水印、知识版权保护、入侵检测、密钥管理与密钥恢复、基于语言的安全性、操作系统安全、网络安全、风险评估与安全认证、云安全、无线安全、安全模型、安全协议、可信计算、可信赖计算、智能电话安全、计算机取证等,但又不局限于此内容。

作者提交的论文,必须是未经发表或未并行地提交给其他学术会议或学报的原始论文。所有提交的论文都必须是匿名的,没有作者名字、单位名称、致谢或其他明显透露身份的内容。论文必须用英文,并以 PDF 或 PS 格式以电子方式提交。排版的字体大小为11pt,并且论文不能超过12页(A4纸)。所有提交的论文必须在无附录的情形下是可理解的,因为不要求程序委员阅读论文的附录。如果提交的论文未遵守上述投稿须知,论文作者将自己承担论文未通过形式审查而拒绝接受论文的风险。审稿将由3位程序委员匿名评审,评审结果为:以论文形式接受;以短文形式接受;拒绝接受。

ICICS2013会议论文集可在会议其间获取。凡接受论文的作者中,至少有1位必须参加会议,并在会议上报告论文成果。

投稿截止时间:2013年6月5日 通知接受时间:2013年7月24日 发表稿提交截止时间:2013年8月14日

会议主席:林东岱 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 研究员

程序委员会主席:卿斯汉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 教授

Jianying ZHOU博士 Institute for Infocomm Research,新加坡

程序委员会:由国际和国内知名学者组成(参看网站 http://icsd.i2r.a-star.edu.sg/icics2013/)

国际会议论文范文3

关键词 全球治理 亚欧会议 中欧合作

中图分类号:D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4812(2009)03-0008-14

全球治理的理论和实践在后冷战时期勃然兴起,已逐渐地成为当今世界事务治理的新方式和建构世界秩序的新途径。全球治理的前提是国际体系或国际社会的结构在全球化的影响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在全球治理框架中,国家虽然依然是国际体系中的主要行为体,但是却已不再为唯一的治理主体,国际政府间组织,国际非政府组织,以及各种跨国的社会运动都逐渐地成为有效的治理主体,其中区域性和跨区域性合作机制的作用日益明显。亚欧会议作为后冷战时期形成的跨区域合作机制与全球治理有着明显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关系。为此,本文拟在考察全球治理的理论与实践基础上,分析全球治理与跨区域性合作机制――亚欧会议之间的互动关系,并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审视全球治理视阈中亚欧会议对中欧关系的影响,力求从一个侧面说明全球治理的价值及其发展趋势。

一、全球治理的理论与实践

毋庸置疑,全球治理是后冷战时期形成的国际政治新理念。一般认为,德国前社会国际主席、前总理勃兰于1992年发起成立的“全球治理委员会”(the Commission on GlobalGovernance)最先从实践的层面提出了“全球治理”的新理念。在理论层面,“全球治理”的理念是由美国著名的国际关系学者詹姆斯・N・罗西瑙在1992年出版的专著《没有政府的治理:世界政治中的秩序与变革》中提出来的。罗西瑙指出:由于全球政治、经济乃至文化因为全球化的影响而出现前所未有的一体化和碎片化同时并存的现象,在这种大背景下,政治权威的位置发生重大的迁移,以国家为主体的政府治理由此而转向多层次的治理,其中非常重要的就是全球层面的治理。

实际上,全球治理的理论与实践是相辅相成的,两者都是试图在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的进程中,从无序的国际体系中寻求某种秩序,也就是寻求所谓的“无序中的有序”。毫无疑问。当代国际体系来自1648年在西欧形成的威斯特伐利亚国际体系,该体系的典型特征是无政府和非中心化,即国际体系中的主要行为体为国家,而在国家之上不存在更高的权威机构。以国家为主体的国际体系的这种无政府和非中心化特征决定了核心公共权威中心难以形成,以至于整个国际体系处于无序的状态。随着国际体系不断发展,尤其是随着当代全球化的发展,国家虽然继续保持着国际体系中主要行为体的地位,但是在能力和作用上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即:一、国家针对全球性的事务显得太小,而针对某些重要的地方性的事务则又显得太大;二、在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非国家行为体在国际体系中的作用显得越来越强大,尽管国家依然为主要行为体,但是却需要与诸如国际政府间组织、国际非政府组织、跨国公司、社会公民运动等协调行动才能维护国家利益,应对全球性的挑战。在这样全球化国际环境中,全球治理就成为一种应对“无序”国际体系所产生的各种挑战的有效途径。

从理论的层面而言,全球治理的理念超越了传统政治学的一系列分析架构。首先,与传统政治学强调以国家为主体的政治制度及其统治能力不同,全球治理的理念在承认国家的政治制度与统治能力的同时,还更为注重国际政治中各种行为主体之间的互动,其次,全球治理的治理概念不但注意国际体系中各行为体之间的互动,而且把它们以及与之相关的各种机制之间的互动作为重要的考量来考察国际社会与治理行动的关系。最后,全球治理的理念超越了传统政治学所强调的国际政治中的合法性权力是由国家所垄断的认识,强调在当代的世界体系中,除各国政府以外,还有一些其它机构和组织也负责维持秩序,参加对经济和社会的调节。

由此,全球治理作为一种新的理论分析框架,将关注在全球化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多元行为体相互作用,以及把一系列相关的全球层面跨国家政治过程放人一个相互连结的网络中来进行考察,并透过这样的理论化网络来进一步观察在全球经济、政治、环境、文化等政策议题中,各类行为体之间的互动关系与这些政策议程发展的情况。于是,全球治理理论所考察和分析的对象将不仅仅是当代国际体系中主要行为体国家以及国家之间的互动,而是包括国家在内的行使各种政策议程的多杂体,如政府间和非政府组织、私人企业和社会运动等,它们合在一起构成国内和国际的某些政治、经济和社会方面的协调形式。这也就是说,全球治理理论强调国际关系行为体的多元和多样性,主张将多种组织、多个层次和决策部门子系统纳入重要的政策网络来进行理论分析,通过跨国网络来透视国际关系的发展和演变。

就实践层面而言,全球治理实际上是一种当代国际体系中各行为体自觉或自发的互动过程。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地方、国家、区域与全球层面的事务及议题,如安全、环保、粮食、能源等问题都不再单纯地局限在某个层次,而是跨层次地相互连接在一起,于是为了应对这样的局面,当代国际体系中的各政治行动体就需要进行多边和多层次的互动,即在水平的层面,国际体系中主要行为体国家相互间的互动以多边为主,并且主要通过国际政府间组织或国际机制来实现多边的互动,而在垂直的层面,各种不同行为体之间的互动则是在地方的、国家的和区域的乃至全球的层面上交互地展开,而就是在这样的多边多层次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地形成了全球治理。这也就意味着,随着现实的政治、经济、环保等实践议题超越地方、国家乃至区域,相关的治理过程就不可能仅限于地方、国家或区域,也不可能仅通过国家的单边或双边的行动来实现,由此,全球治理就成为一种客观的要求,并且是与国际体系无政府或无序的状态并存的客观现实。于是,全球治理也就在相当的程度上成为在无序的国际体系之中寻找有序治理的一种途径。

一旦我们进一步将上述全球治理的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起来考察全球治理,就能更为深入地把全球治理理解为一种通过制度安排来实现的治理结构。一般而言,在人类集体行动的过程中,存在并且被普遍认知的治理结构包括:科层(hicQrcbcs)、市场(markets)、网络(networks),以及社群(commodes)等体制,这些结构都各有其引导社会和经济的方法,且将解决某些治理上的问题,但同时也会引发某些治理上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全球治理的理论和实践告诉

我们,在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的条件下,市场和网络的治理结构会产生巨大的作用,虽然科层体制和社群治理结构并不因此而被忽视。这也就意味着全球治理不是单向线性的统治或管理结构,而是双向网状的治理结构。另外,就如全球治理委员会在定义全球治理中所强调的那样:治理过去一直被视为只是政府间的关系,但实际上,它同时也与非政府组织、各种公民运动、跨国公司,全球资本市场相协调,如与亚太经合组织、亚欧会议等相关联。这也就是说,在全球治理的结构中,国家并不是唯一的行动者,国际政府间组织和非政府组织等非国家行为体也共同参与了规则的制定。

在全球治理的结构中,国际制度的配置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国际制度决定了国际体系中许多角色在治理结构中的安排,设定国家和其它行为体在治理过程中能够扮演何种角色。根据新自由制度主义创始者罗伯特。基欧汉的定义,国际制度为“一系列约束行为、塑好预期、规定角色的规则”并且“在国际关系中,有一些制度是正式的组织,它们有规定的等级和实现有目的行动的能力。”基欧汉进一步认为:国际制度包括三方面内容:正式的政府间国际组织及国际非政府组织、国际机制和国际惯例。其中“国际机制”即在国际关系特定问题领域里行为体愿望汇聚而成的一整套明示或默示的原则、规范、规则和决策程序。而新制度主义理论家学者杨(Oran R.Young)则指出:“相比于我们认同的简单模型,真正的制度通常都是更为复杂的,而且无疑国际机制的发展构成了国际层面上的一股创新性力量。但是比较合适的看法还是应该将机制看作是为了应对当今社会(国家依然是主要行为体,核心公共权威仍旧不存在)治理需要的制度性安排。IQ在很大的程度上。亚欧会议就是全球治理过程中诸多制度性安排之一,也是全球治理结构中的一个相当重要的环节,因此对亚欧会议在当今国际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分析需要从全球治理的理论与实践的视角切入。

然而,必须注意的是,虽然全球治理的理论和实践已经有很大的发展,但是却尚未能取代以国家为主体的传统国际关系。这也就是说全球治理实际上依然还是处于起步的阶段,其对当代国际体系和国际关系的影响虽然是不言而喻的,但却很难由此而否定国家尤其是大国在当代国际体系所发挥的作用,这也是我们在通过全球治理的视角研究分析亚欧会议时必须注意的。

二、亚欧会议是全球治理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环节

就在全球治理的理论和实践产生之后不久的1994年7月,欧盟制定了《走向亚洲新战略》,主张与亚洲进行更广泛的对话,建立一种建设性、稳定和平等的伙伴关系。欧盟的这一举措是与缘起于欧洲的“全球治理”理念相吻合的。欧盟希望通过推动欧亚合作有效地促进欧洲所主张的在后冷战时期建立有效多边主义。而有效多边主义则是“全球治理”的核心内容。然而,实际上亚洲相当部分国家包括中国在内也在介入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为应对一系列全球性的新问题而希望加强与欧盟进行多边主义的协调。在此背景下,新加坡总理吴作栋于1994年10月提出建立亚欧会议的倡议,得到了有关各方的积极响应。由此可见,在相当程度上,亚欧会议的缘起乃至随后的发展都是与全球治理的理论与实践相互关联的。

1996年3月1日至2日,首届亚欧首脑会议在泰国曼谷举行。来自亚欧两大洲的25个国国和欧盟委员会的领导人参加会议。其中,亚洲为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文莱、新加坡、越南、中国、日本和韩国。欧洲为欧盟15个成员国,即意大利、德国、法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丹麦、爱尔兰、英国、希腊、西班牙、葡萄牙、地利、芬兰、瑞典,以及欧盟委员会。这是亚欧国家领导人首次坐在一起共商亚欧合作大计,实际上是实践全球治理的新路径。会议确定每两年召开一次首脑会议。各方领导人主要就亚欧两大洲如何加强联系与合作进行了探讨。会议的主要议题包括亚欧会议的意义,亚欧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合作,亚欧会议的后续行动等。会议最后通过了《主席声明》。

根据首届亚欧会议通过的《主席声明》,亚欧会议的目标是在亚欧两大洲之间建立旨在促进增长的新型、全面的伙伴关系,加强相互间的对话、了解与合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亚欧会议进程应遵循以下原则:各成员国之间对话的基础应是相互尊重、平等、促进基本权利、遵守国际法规定的义务、不干涉他国的内部事务;进程应是开放和循序渐进的。后续行动应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进行;接纳新成员应由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协商一致决定;通过对话增进相互了解和理解以确定优先领域并共同合作。亚欧会议的宗旨以及亚欧会议的原则充分体现出全球治理的精神,因为它建立起一种符合全球治理理念的新的治理结构,也成为全球治理的新的一环。

2006年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召开的第六届亚gR-Cf脑会议上通过了《亚欧会议未来发展赫尔辛基宣言》,确定了亚欧未来合作的重点领域,如加强多边交流,应对全球威胁;关注经济全球化、竞争力和世界经济结构调整等重大问题,特别关注千年发展目标、气候变化、环境和能源问题;促进不同文化和信仰间的对话;深化两个地区之间的经济和金融合作。第六届亚欧首脑会议初步认可吸纳亚洲的印度、巴基斯坦、蒙古和东盟秘书处以及即将加入欧盟的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为新成员。这样,亚欧会议目前拥有45个成员。正如欧盟委员会对外关系委员瓦尔德纳女士指出,这意味着亚欧会议成员将涵盖全球60%的人口和50%的GDP。这对扩大亚欧会议的影响力、推进全球多边合作及全球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从亚欧会议的缘起、发展、壮大以及合作的重点领域可见,亚欧会议既是全球治理过程中所形成的一个环节,又是对全球治理的充实和加强。首先,亚欧会议缘起于后冷战时期的初期,本身就是为应对全球性问题而设定。正是由于作为当代国际体系中主要行为体的国家面对全球性问题的挑战,已经不可能通过单边或双边的行动来应对。因此必须通过多边的协调来面对不断增长的挑战,而亚欧会议恰恰创造了一个多边协调的舞台,使得亚欧两大洲的各国能通过这样的多边舞台来共同参与全球治理,应对全球性问题,并且通过参与全球治理来追求自己的利益和保障相互之间的共同利益。

其次,亚欧会议还通过亚欧人民论坛这样的非政府组织论坛将亚欧两大陆的国家、政府间国际组织、社会公民运动等相互联结起来,形成亚欧间的国家与跨国公民社会的互动。亚欧人民论坛分别在泰国曼谷、英国伦敦、韩国汉城(现已改称首尔)、丹麦哥本哈根、越南河内、芬兰赫尔辛基和中国北京举行,主要讨论和平与安全、经济与社会、民主与人权等三大领域问题。这充分地证明了除了国家之外,地方的、国际的非政府组织和其他的跨国公民社会,也都能通过诸如亚欧会议那样的国际合作机制获得相当的合法性权力,参与全球治理和实践全球治理的理念。

最后,亚欧会议作为一种国际合作的机制,不仅在政治、经济、环境、文化等方面通过亚欧之间的跨国合作和多元行为体多层次的互动来参与全球治理,而且其本身在发展的过程中成为全球治理网络的重要一环,由于在当代国际体系中依然不存在核心的公共权威,全球治理实

际上是通过多行为体多层次的制度安排来弥补国际体系的这种不足,从而在无序中寻找有序。亚欧会议实际上是在亚欧洲际层面作亚欧各国以及其他各行为体之间的某种制度安排,从而形成全球治理网络中的一环。早在亚欧会议形成之前,美欧跨大西洋之间和环太平洋之间都已形成制度性的协调,成为全球治理的重要环节,而亚欧之间则缺乏这样的环节,亚欧会议的形成和发展促成建立了亚欧之间的多层次对话架构和治理纽带。丰富了全球治理中跨洲多元协调的机制,成为全球治理的重要一环。

正是因为亚欧会议已经成为全球治理的重要一环。因此2008年10月24至25日在北京召开的第七届亚欧首脑会议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因为这是在严重的全球金融危机不断扩展的形势下召开的会议。在“对话合作、互利共赢”的主题下,亚欧领导人就最紧迫而重大的问题坦诚、深入地交换了意见,达成广泛重要共识。由于亚欧国家是维护国际金融稳定和促进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因此在罕见的严重金融危机面前,亚欧合作机制及其运作对亚欧国家展示信心、团结与合作有着重要的作用。亚欧首脑会议向世界传递了这样的信息:“领导人对通过共同努力克服危机充满信心。”与此同时,第七届亚欧首脑会议的成功举办也表明,推进亚欧合作,不仅促进两大洲应对挑战、实现发展,也将为促进世界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成为全球治理的有机组成部分。由于能源、气候变化、粮食安全等全球性问题相互交织。给国际社会带来严峻挑战,因此,该届亚欧首脑会议还着重讨论了粮食安全、救灾合作、国际和地区形势、可持续发展、加强不同文明对话等问题,并取得重要共识。很显然,所有的这一切都在不同的程度上参与乃至丰富了全球治理的理论与实践。

然而,尽管亚欧会议已经促使亚欧之间基本形成了密切的、稳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纽带,并且成为全球治理的重要一环,但是一方面,就如前文所分析的那样,全球治理本身依然还在发展的初期阶段,不可能完全取代以国家为中心的传统国际政治;另一方面,作为全球治理的一个环节,亚欧会议还是一种非正式的国际合作机制,因此它对亚欧会议参与国的行为规范作用是有限的。这也就意味着虽然亚欧会议以开放、灵活、具有包容性的对话为特色,通过研讨亚欧之间宏观、综合性、长远性的问题来参与全球治理,但亚欧会议本身则并不能改变亚欧两大洲各国之间依然所处的无政府状态,而仅仅只是在促使亚欧各国领导人之间的会晤定期化和制度化的过程中,在无序中寻找有序。不过即便如此,亚欧会议依然还是为全球化和全球治理环境中的中欧合作提供了一个中欧双边之外的多边新框架,并且对中欧合作产生重要影响。

三、亚欧会议对中欧合作的影响

中国与欧盟之间的双边直接合作可追溯到1975年中国与欧盟(当时为欧洲共同体)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1985年中欧双方签订的《贸易与经济合作协议》极大地推动了中欧在经济领域中的合作。然而实际上,直到冷战终结,全球治理的理论和实践兴起之后,中欧才进入全方位合作的阶段。就在第一届亚欧首脑会议召开之后两年,1998年4月2日,中国总理朱基和欧盟轮值主席国英国首相布莱尔及欧盟委员会主席桑特在伦敦举行了首次中国一欧盟领导人会议,并发表了联合声明,表示中欧之间愿意建立面向21世纪的“长期稳定的建设关系”。通过这次会晤,中国与欧盟建立起了领导人定期会晤机制,每年一次,轮流在中欧举行。该机制对双方关系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第一次会晤中,双方领导人将中欧关系确定为面向21世纪的长期稳定的“建设关系”。2001年中国与欧盟双方宣布建立“全面伙伴关系”。2003年,中欧决定将双方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并且指出:“中欧伙伴关系日臻成熟,战略性更加突出”。

除了通过中欧领导人会晤机制推进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之外,中欧双方还确立了战略对话和人权对话机制,此外还在诸如农业、工业、商业、科技、教育、环境、知识产权等部门建立起24项对话机制。毫无疑问,这一系列中欧双边的对话机制对中欧合作具有直接的推动作用。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亚欧会议同样也对中欧合作产生很重要的影响,尤其是从多边和全球治理的层面推动中欧合作。首先,亚欧会议在促使中欧合作更多地强调多边协调方面起着非常积极的作用。众所周知,在当前的国际事务中,中国和欧盟都反对“单极世界秩序”和“单边主义”,主张推进多边主义。亚欧会议就是通过在亚欧两大洲之间建立起多边的舞台来实践中欧双方所强调的多边主义,亚欧会议也使中欧双方能在多边协调的环境中加强磋商与合作,这显然要比中欧之间的双边合作更为有力地否定“单极世界”与“单边主义”,也因此而能将中欧之间的合作与全球治理更为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对世界和平、稳定和发展起到更积极的作用。

其次,亚欧会议通过促使亚欧实行不同政治体制的国家有效地共同参与全球治理,在客观上否定了“民主国家联盟论”,从而有助于扫除中欧合作的意识形态障碍。不容否认,在全球治理的发展过程中,西方相当一部分的学术和政治精英针对全球性问题的解决途径提出了“民主国家联盟”理念,把“价值观外交”以及所谓的“自由与繁荣之弧”炒得沸沸扬扬。美国《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大卫,布鲁克斯在2008年8月的专栏文章中认为: “解决当前事务最好的思想就是约翰,麦凯恩和其他一些人所提出的民主国家联盟。有着共同形式政府的国家能共享一致的价值观。如果民主国家能在这样的联盟中集中权威,至少在相当部分的世界事务中就可以发挥权威作用。”实际上不仅是美国的政治精英有建立“民主联盟”的思想,欧盟的部分政治家也持有相同的态度。然而,亚欧会议的实践在相当的程度上指出了与这样观点相反的全球治理道路,即并非只有通过在价值观和政治体制相同的国家之间建立联盟才能用权威的手段处理全球性问题,不同价值观和不同政治体制的国家完全可以通过建立跨区域的国际机制来应对全球问题。恰恰也就是在这样的跨区域国际机制的框架下,中欧之间可以更好地超越价值观、政治体制和意识形态来进行合作。这也就意味着,亚欧会议合作机制实际上对克服中欧合作中欧盟方面的“价值观外交”负面影响具有正面的作用。

再次,亚欧会议作为全球治理的一环,在相当程度上不以传统的权力政治为导向推进亚欧跨区域的制度性合作,并由此而促进中欧合作超越以“多极”制约“单极”的权力政治观念,更有效地推进全球治理。由于亚欧会议本身是应对全球化和全球问题的挑战而形成的,其主题主要为:关于加强多边主义和应对安全威胁,关于协调各国金融政策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关于地区形势及热点问题,关于文化与文明对话,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能源和气候变化问题,关于全球化与竞争力等,因此,亚欧会议在很大的程度上,既反对“单极独霸”也超越“多极平衡”等传统国际政治理念,从而以推进多元多层次的跨洲合作来参与全球治理。亚欧会议超越传统国际政治理念的特点显然对中欧合作有很大的影响,因为在相当程度上中欧合作与亚欧会议具有密切的相关性,而两者在合作导向方面也相互作用和影响,即两者都具有明显的推进全球治理的取向。

最后,亚欧会议在加强公民社会领域中的合作方面对中欧合作也很具影响。《第七届亚欧首脑会议主席声明》指出:“领导人欢迎议会、非政府组织和民间社会在开展文化与文明对话、增进亚欧人民理解方面发挥的建设性作用。”很显然,亚欧会议在促进亚欧各国与公民社会之间的合作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也在促进中欧双方在公民社会领域中的合作有很大的作用。实际上,推动亚欧公众对全球治理的参与,首先需要推动中欧双方公众对全球治理的参与。另一方面,通过在亚欧会议框架下,中欧在公民社会领域内的合作,能加强双方对全球治理的理解和参与,促进中欧公众对对方的了解,化解业已存在的误解,共同提升双方的软实力。此外,由于亚欧会议本身具有“非正式”和“灵活”等特性,使得它能更多地注重于推动公民社会之间的交流,中欧双方的合作也因此可以在亚欧会议的框架下相互促进,理顺国家、市场与公民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进一步推广至欧亚大陆,乃至全球,为全球治理做出更大的贡献。

国际会议论文范文4

会议产业亟待品牌破题

会议产业是块大“蛋糕”,而这块“蛋糕”很多地方很多企业还没吃到,或者说还吃的不多。

近年来,在中国举办的国际会议数量可观。据国际会议协会的数字:2006年,中国承办了153个大型国际会议,在世界排名第14位。APEC会议、中非论坛、财富论坛、达沃斯夏季论坛等多个高层次国际性会议先后在中国成功举办,为中国赢得了国际会议中心的良好声誉。但同时,我国会议产业由于发展时间不长,存在的诸多问题也不容忽视。

业内专家指出,以2007年9月开始的达沃斯论坛夏季年会为标志,一些国际著名的会议组织开始大规模登陆中国,这将带来中国会议市场发展的新格局。我国会议产业下一轮增长旺季将来临,会议服务产业在3~5年内将催生出一批区域性或全国性的知名品牌。这对提高会议产业整体水平、拉动我国服务消费市场,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过去,我国的会议产业一直是由经贸部门管理和经营,由于没有明确的直管部门,中国的会议产业长期处于“三不管地带”,没有一个部门可以全部审批,往往需要多个部门共同管理,这样就给会议产业制造了一些麻烦。中国国际科技会议中心会议总监武少源称,不管是欧美发达国家还是像南非和韩国等发展中国家,都有部级的国际会议管理机构。我国没有,我国曾把国际会议放在国家旅游局市场开发司,到2000年国务院组成部门调整,旅游局已经没有主管国际会议的职能,到目前为止我国也还没有国家部门管理国际会议产业。

中国国际科技会议中心会议总监武少源、国家会议中心总经理刘海莹等一些国内会展企业的代表也在论坛上发出了建立部级会议管理机构的呼声。不光是会展企业代表,其他学者专家也纷纷以新加坡为例,指出建立部级会议管理机构的必要性。

北京会议产业尚未形成

奥运会无疑是北京会议业的助推器。2008年奥运会,将给北京会议业带来什么?

“2001年,我们将把北京国际展览业协会改称为北京国际会议展览业协会,并将会议和展览这两项统计数据分开。”北京国际会议展览业协会副秘书长张羚如是说。

她认为,虽然许多城市申请举办国际性会议和论坛的热情十分高涨,但仅仅是出于提高城市知名度,以带给城市巨大经济效益为目的,根本没有考虑发展城市会议产业。另外,许多城市都成立了会展管理办公室,实质上只是针对展览会的管理,出台的优惠政策也只是对展览不对会议,地方会展协会也同样如此。与国际展览巨头纷纷开拓中国市场截然不同的是,至今为止,没有一家国际性的会议公司进入中国市场,中国还没有形成独具特色的会议产业。

正因为如此,2007年11月10日,由文化部、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主办了首届中国国际会议产业论坛。作为论坛的主要策划人,张羚指出,一是考虑到奥运会将给北京会议业带来的巨大发展机遇,同时,也是向政府和业内人士介绍国际会议业的发展状况。

刘海莹指出,奥运会不单将推动北京会议数量的爆炸式增长,同时还将要求北京提供与世界接轨的服务水准,这是面临的最大挑战。政府、国际协会、专业会议服务公司、专业组展公司、大型跨国公司因奥运会的举办而对北京有了更高的期望值,这种期望“逼迫”中国的协会、会议公司、会议中心和酒店等必须大幅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准,掌握世界领先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意识。

刘海莹指出,从举办国际会议带来的竞争来看,北京最主要的竞争对手是首尔、新加坡、吉隆坡、曼谷、澳大利亚的悉尼、墨尔本和我国的香港地区。2008年,在争办2016年国际高血压大会中,首尔获得承办权,北京落选。虽然首尔的酒店价格昂贵,但仍能够脱颖而出,这与韩国政府的会议推广机构――首尔会议局有很大关系。在欧洲、北美以及亚太地区的许多城市都设有“会议局”这一专门机构,但北京和上海都没有类似的机构。因此,成立北京会议局是当务之急,由会议局或类似的推广机构联合媒体、航空公司、会议公司和酒店,利用奥运概念,组织专业人士,向国际市场说明北京承办国际会议的优势,介绍北京作为会议目的地的良好条件,相信这种宣传一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专家呼吁税收倾斜

国际会议论文范文5

背景:最近两年,由于在国内举行的某些国际学术会议以“国际惯例”为由,拒绝使用汉语,从而导致了一场关于汉语在国际交往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论争,沸沸扬扬,分歧甚大。一方说,要保卫汉语,拯救母语,不要让汉语沦为科学看客,并强烈呼吁要在语言文化方面“抵制英语侵略”。另一方则说,学术会议使用英语,是国际惯例,是与国际接轨。

国际会议只能使用英语并非“国际惯例”

关于这场论争的缘由,可以举出很多事例,最典型的还是人们已经熟知的两次在国内举行的国际学术会议。一次是2006年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国际弦理论学术会议。会议开幕当天,三位科学家面对6000多名听众用英文演讲,文本资料也是全英文的,从而使得参加会议的很多中国人不能听懂,没有达到学术交流的目的。另外一次,是2004年在上海举行的“第四届全球华人物理学家大会”。请注意,这是一次“华人”物理学家国际会议,而且在“华人”的祖国召开,与会者和听众都是“华人”!但这次会议从会议发言到论文资料,居然也是全部使用英语。媒体报道,部分海外华裔学者提出采用中英文双语,竟被组织者以国际惯例为由拒绝。这种拒绝汉语的现象,遭到广泛的批评和强烈质疑。这场争论,深深地触动了作为中国文化教学和研究工作者的我,使我想起了这些年来和上述论争有关的一些情况。

1991年,我在德国慕尼黑大学参加国际中国哲学会议,尽管会议规定的官方语言是英文和中文,但会议主席、德国慕尼黑大学教授的开幕辞,开幕式上包括三位美籍华裔教授、一位香港教授在内的多位世界各国学者的发言,统统使用英语。这种情况,当场受到中国大陆学者代表团和部分中国台湾学者的批评,强烈要求按照会议规定,使用中文和英文两种语言,会议应当设立翻译。大会为此专门开会磋商,并马上采纳意见,改为中文和英文并用,设立翻译。值得注意的是,参加这次会议的大陆学者中,有著名翻译家、思想史家、清华大学教授何兆武先生等英文精深的专家。他们并不炫耀自己的英文,而是尽力表现自己的民族文化意识。

1996年,我在韩国首尔(当时叫汉城)参加两次有关中国文化的国际会议,与会学者的演讲和发言,都是讲的汉语。此后几年,我在瑞典、澳大利亚等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会议代表来自全球各地,会议语言同时使用英文和中文。

上述情况表明,即使在国外举行的国际学术会议,也并非只使用英语。所谓国际学术会议只使用英文是“国际惯例”云云,不过是某些人搪塞人们质疑的借口而已,或者说是想当然!

崇英文、贬汉语的背后

在我看来,问题的实质,并不仅仅是国际会议使用何种语言或者是否符合什么惯例的问题,也不是什么使用英语就是西方的文化侵略、西化的问题,而是如何看待并体现民族文化尊严的问题。

首先,应当承认,国际学术会议是有规矩的,这个规矩,积习已久,就成了“惯例”,比如,自然科学领域的国际会议使用英语。但是,规矩也罢,“惯例”也罢,都是人来制定并实行的。召开学术会议的目的,是为了交流。交流学术成果,交流并增进学术友谊。但如果连语言都不通,听众不能听懂演讲者、发言者说的是什么,怎么交流?在中国举行的国际学术会议,绝大多数听众是中国人,不使用中文甚至拒绝、排斥中文,至少是对中国人和中文的不尊重!而且,所谓“国际惯例”,并非一成不变的,而是可以调整、完善的。在全球化时代,文化多元化是不可抗拒的潮流,汉语作为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完全应当进入国际学术会议的殿堂,中国人应当而且一定能够参与到新的国际惯例的制订之中去。在中国举行国际学术会议,当然首先应当考虑使用中文!

在中国举办的国际学术会议而又排斥中国的语言文字,并采用似是而非的所谓“国际惯例”来做借口,其原因当然很多。比较宽容的理解,可以设想是会议组织者为了偷懒,为了省钱,一律使用英语,省得去组织文字翻译、同声传译。比较尖锐的质疑,就是组织者缺乏民族文化自尊心,缺乏挺立民族精神的志气!在中国,使用中国纳税人的钱,面对的听众绝大多数是中国人,凭什么要屈己从人?为什么不自立权衡?

其实,在中国举行国际学术会议而又拒绝汉语,这样的情况并非个别,它已经泛化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尊崇英语,贬斥汉语!在很多涉外交往场合,有的国人以讲英语为荣,以讲汉语为耻。有的明明是关于中国问题的会议,会议也规定中文英文同为会议官方语言,听众或交谈者是同胞,或者是懂得汉语的外国学者,但他却偏要抛弄英语!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当事人觉得能够讲英语很高尚,很优越,而讲汉语则没面子,甚至很卑贱。甚至,有的国内学者英语根本不行,也在事前将论文翻译为英文,然后在会上生硬地照念!

之所以出现这些现象,并不是现今外国的英语使用者“侵略”的结果,也不是什么“西化”的恶果,而是某些国人自我贬抑的结果,属于“自作孽”!当然,我们的某些教育学术文化部门,其所制定的某些政策,也是导致这种重英语轻汉语恶果的重要原因之一。某重点大学哲学系,改革本科教学,居然要砍掉“中国哲学”的所有课程!一位曾任系主任的老教授拍案而起:中国的哲学系不开中国哲学,只开西方哲学,难道是美国的哲学系?

应当坚持维护民族文化尊严

在全球化时代,应当坚持民族文化自尊,应当有坚持民族性的文化自觉意识。这个问题,人文学科领域的情况相对稍好一些,而自然科学领域尤其需要引起重视。在科学技术引领社会发展潮流的时代,自然科学领域的学者如果没有民族文化自觉意识,就很难从中华民族复兴的高度实现自己学科领域的价值。科学无国界,但文化有民族。我们的自然科学领域的学者们,应当进一步提升科学研究的人文关怀和民族情怀。

在21世纪,英语是一种交流工具。我主张大力提倡学好英语,把英语作为参与国际交往的重要工具。在这个层面上讲,使用英语与否,只具有工具理性的意义,而不具备价值理性的意义。英语文化应当学习,汉语文化也应当弘扬。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是一个民族的魂。汉语文化集中而又典型地承载着、表现着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民族精神。在国际学术会议和其他的对外交往中,我们无疑应当遵循国际惯例办事。但我们应当留意的是,最大、最根本的国际惯例,是不同国度的学者都自觉保持、维护本民族的文化尊严。而语言文字是民族文化的重要体现。先哲说: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天下就是亡文化。亡国是改朝换代,只要文化存在,民族终会复兴;亡文化是从根本上灭掉一个民族,是真正的万劫不复!因此,我们要始终坚持既遵循国际惯例办事,又维护民族文化尊严,提升文化自觉意识。在所有的对外交往中,破除殖民文化心理,挺直民族精神脊梁。借用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创党人士之一的张申府先生的话,表达我对于学习西方先进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倡导民族自主、文化自立的理念,我乐意再引用、再重复一次,这就是:科学与民主,第一要自主!(作者系中山大学文化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导)

小故事>>

希拉克愤然离场捍卫法语

去年在布鲁塞尔召开的欧盟春季首脑会议上,欧盟商业游说团负责人、法国商界领袖塞埃上台后用英语发表讲话,而没有使用自己的母语法语。塞埃说,他这么做是因为英语是通用的商务语言。

国际会议论文范文6

由清华大学外语系和亚洲研究中心联合发起主办的“翻译全球文化:走向跨学科的理论建构”国际研讨会于2006年8月12日至14日在北京举行。参加协办本次研讨会的单位有国际文学理论学会、美国华盛顿大学人文科学研究中心和国际学者研究院等单位。出席研讨会的近100位正式代表分别来自欧洲、北美、中美、亚洲、大洋洲等地区的十多个国家以及中国的港澳台地区。清华大学副校长谢维和教授代表主办单位在开幕式上致欢迎词。会议期间,一大批国际文化理论、翻译理论和比较文学研究领域的权威专家学者(包括国际文学理论学会主席、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加州大学厄湾分校杰出教授希利斯・米勒、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华盛顿大学人文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杰拉德・厄利、华盛顿大学国际学者研究院院长詹姆斯・沃希等)、多家国际权威学术期刊主编(包括《批评探索》(Critical Inquiry),《世界比较文学评论》(Neohelicon)《国际英语文学评论》(ARIEL),《视角:翻译学研究》(Perspectives: Studies in Translatology),《多元性》(Diversity),《多元文化话语杂志》(Journal of Multicultural Discourse),《淡江评论》(Tamkang Review)等)前来赴会与中国学者进行对话。为了更为有效地在中西方学者间进行直接的讨论和对话,会议工作语言为英语,会后精选英文论文将分别选发于上述刊物,并将结集由欧美著名出版社出版。会议讨论了下列几个议题:(1)精英文化及其产品形成的文化和政治过程;(2)文化研究的教学及所受到的挑战;(3)文学经典的形成以及通过翻译而产生的跨文化意义;(4)全球文化的建构与本土或民族文化认同的关系;(5)文化翻译和消费中通俗文化的角色;(6)文化翻译和文学的后殖民理论阐释;(7)翻译的跨文化社会、政治和知识纬度研究;(8)全球化时代人文学者对文化记忆的创造及重建;(9)翻译在当代文化阐释和传统重建中的功能;(10)民族叙述研究中文化理论与方法的使用与误用。会议由国际文学理论学会秘书长、清华大学外语系学术委员会主任、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王宁教授主持。在开幕式后的首场大会发言中,王宁和杰拉德・厄利分别作为中国和西方学者的代表作了主题发言。王宁在发言中从全球文化理论的视角出发,从七个方面对西方学术界讨论热烈的全球化概念作了全新的建构,探讨了全球化进程中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并在世界多元文化格局中的重要作用。他的发言引起了与会国际学者的强烈兴趣。厄利的发言则通过大众文化的一个现象――高级体育竞技者的双重作用――探讨了全球化时代人性的衰落。他指出,在一个后工业社会中,这些运动竞技者一方面作为文化象征物吸引了众多政府部门、大公司甚至从幼儿园直到大学等教育机构的关注和资助,但另一方面他们却仅仅是机械性的和缺乏人性的观赏物,这正是他们的悲剧性。在为期三天的会议上,应邀作大会发言的中外著名学者还有希利斯・米勒、W.J.T.米切尔、詹姆斯・沃希、安吉拉・米勒、保罗・詹姆斯、彼德・海居、刘康、谢少波、封宗信、孙艺风等。会议的总主题为“翻译全球文化”,这实际上已经对以往狭义的拘泥于语言间转换的“翻译”进行了重新定义,许多学者指出,文化翻译在历史上甚至起到了社会变革的重要作用。在现代中国历史上,文化和文学的现代性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通过这种文化翻译来实现的。而在当今这个全球化的时代,英语的强势地位虽然依然存在,但汉语的普及和中国文化的世界性特征已经愈益显示了出来,因此文化翻译也应该将其重点转向把中国文化的优秀作品翻译到全世界。会议期间还举行了题为“人文科学学术期刊的现状与未来”的专题研讨会,出席研讨会的国际学术期刊主编们和一些中国的学术期刊主编们济济一堂,就如何在当今这个受到市场经济大潮冲击的全球化时代学术期刊的生存及质量提升交换了意见,并在一些问题上达成了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