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经济与管理就业方向范例6篇

教育经济与管理就业方向

教育经济与管理就业方向范文1

【关键词】教育经济与管理学;就业教育;研究生

一个时期以来,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中短期拉动的作用引起各方面的关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这不仅仅是因为高等教育能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科研成果以及创新动力等促进因素,也因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经济发达区域政府提供经费,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物质支撑,从而改善了教育条件,提高了教育质量和效益,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之间具有很强的正相关性。但教育经济与管理学毕业生就业工作也面临着一些重大的问题,这就需要加强毕业后的就业教育,帮助毕业生树立就业的信心和先就业,再择业,的正确就业观念,真正认清形势、转变观念、克服困难,保证毕业生成功就业。

一、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研究生培养目标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在于使学生能够运用经济学、管理学的研究方法,研究教育领域的经济现象、经济行为和管理行为的规律。单从培养目标来看,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毫无疑问归属于管理学;但是在学术界,则一般将其归类于教育科学,将其置于教育学系、教育科学学院等教学研究的机构内,鲜有将其归于经济学门类的。这样既造成了其学科归属的越级提升和各执一偏乃至混乱无序,也折射出这种合并的难以操作乃至有名无实。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学科发展不能适应市场变化,这对本专业研究生就业影响深刻,使得学生所学知识与社会脱节,影响学生就业。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多数到高校做基层管理工作,从事教学和科研的人数较少,这就决定了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生培养目标必须适时修正和调整,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二、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研究生就业现状和特点

随着高校的扩招,目前研究生就业越来越严峻,自从2003年以来,教育经济与管理学毕业研究生就业率一年不如一年,其就业意向有相当一部分同学进人到金融、证券等行业。总的就业形势明显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在地域选择上,主要集中在经济文化发达的沿海地区,一般来说,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的毕业生在经济文化发达的沿海地区找工作相对贫困地区来说是比较容易。比如,杭州的高校,受学校所在地影响及杭州自身的优越性,杭州成为教育经济与管理学毕业研究生首选就业目标,历年均有半数左右研究生选择在杭就业。其次,随着教育经济与管理学形势的发展,就业政策环境进一步完善和地理条件的优越性,上海越来越成为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研究生的又一择业集中地。北京、广东、江苏等地,也是研究生择业考虑较多的地方。但在西部地区的高校,由于教育条件的落后,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研究生就业意向基本上都是选择教育系统的工作单位,所以在西部地区的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研究生找工作有一定的困难。二是在行业选择上,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研究生在找工作时,在选择金融系统(包括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等)往往竞争不了经济类研究生。三是考博仍然是不少研究生的理想选择。尽管目前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形势较好,但考博仍然是不少研究生的理想选择,考取博士生的研究生每年呈现上升趋势。

三、教育经济与管理学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成因分析

从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研究生的择业去向我们可以看出,既有着区别于其他专业研究生的显著特点(如行业分布),也具有一些与整个研究生择业去向的共同的特点(如就业地区分布)。笔者认为,影响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类研究生择业的相关性因素主要有以下一些。

(一)毕业生自身问题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学生,一般就业把高校、科研院所作为首选。而愿意主动去企业、公司工作,或愿意自主创业的学生寥寥无几。去高校工作的多数毕业生就业趋向为大城市的公办本科高校;因为就业压力和专业特性的缘故,绝大多数去高校工作的毕业生以做教辅人员为主,极少担任专业教师而近几年用人需求减少的单位大多是高校,囚为高校的辅导员大都饱和,而教学岗位多需博上才能胜任囚此,“结构性就业难”成为教育经济与管理毕业研究生的真实现状。

(二)职业目标不够明确

研究生教育是种专才的培养,但好多学生在就读期间不能很好地对自我职业目标形成个清醒的认识,这样就势必导致研究生阶段的能力培养与将来的职业要求相脱节。因此,根据个人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是必要的对教管专业而言,由于都认识到对日就业困难较大,不对口的就业就显得有点迷茫,所以大多对自己的职业目标都很模糊,平常人努力的方向性不强,这势必增加教管专业学生将来就业的困难。

(三)地区经济、政策的差异是影响研究生择业的重要因素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人,东部沿海地区这些基础较好的城市在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等方面已经进人良性循环,虽然能容纳更多的毕业研究生,并能提供实现目标的良好环境,提出“构筑上海人才资源高地的设想”,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了大批优秀人才来沪工作。但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目前还有很多研究生面临着工作难找的问题。

四、教育经济与管理学高校毕业生发展对策与思考

(一)利用挂职锻炼等渠道,培养研究生的综合素质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研究生的教育改革应该以需求导向为基点,在制定培养计划,确定培养研究生的过程中充分考虑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素质要求,利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研究生的主体性,着力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创业精神。比如浙江大学是开展“研究生挂职锻炼”最早的学校之一,研究生到地市、乡镇企业挂职锻炼,帮助制定发展规划和开展管理体制创新,嫁接现代信息技术,解决技术难题。挂职锻炼是实现研究生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创业精神教育的重要途径,架起了学校与社会的桥梁,使每位研究生增强了组织协调能力和创新创业意识,提高了心理素质。

(二)注重专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就业现状分析中发现有有些毕业生选择金融行业就业。在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类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拟选一部分既有专业理论素养(高级职称以上),又是金融、国际贸易方面的实业家,如银行行长、外企公司经理,作为研究生的第二导师,协助第一导师抓好培养环节;安排部分研究生在论文开题前到金融机构实习,结合实际问题,更好地培养研究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注重思想教育与心理教育相结合

毕业生的思想教育不能只停留在口号的阶段,必须与解决毕业生实际困难相联系。应该切实从关心学生出发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应经常深入班级寝室,关心每位毕业生的需要,给予及时和有效的帮助,尤其是要关心贫困毕业生和残疾毕业生的就业问题,给予他们更多的就业推荐机会。对于完成学业有困难的学生也要给予高度关注,鼓励他们树立就业信心,帮助他们分析自己的长处和特点,给予就业推荐机会。

(四)树立正确就业观

帮助毕业生客观认识自我,转变就业观念,调整就业期望值,增强基层意识。就业大众化背景下,以往只要高中学历毕业生去完成的工作,现在需要研究生去完成,研究生不再是“天之骄子”,而是一名“普通劳动者”。学校应该积极培养研究生的基层就业意识,引导学生树立“行行可建功、处处能立业、劳动最光荣”的就业观,到基层去建功立业,实现自身价值;教育大学生将眼光放低,降低就业期望值;指导毕业生客观认识自己,理性分析自己的工作能力、优势不足,寻求与自己性格匹配的工作,而不是功利地追求高收入、高福利,应看重长远发展前景,将追求自身价值和服务社会联系起来。

五、结束语

随着地方经济日益活跃,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状况能否得以改善还要在于社会对于本专业的认知程度,使社会接受并认可本专业的现实性与重要性,这将为该专业学生在就业大环境中赢取一片天地;因此,推行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调动高校积极参与地方经济建设,是促进高等教育与加大毕业生就业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徐庆华研究生就业问题分析和探讨[J].人才开发,2008(5).

[2]黄海群,孙曙光.我国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探讨[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2009(1).

教育经济与管理就业方向范文2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1],为高等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而高等职业教育则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加快区域经济发展、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高等职业教育在许多地方尚未受到地方政府的重视,它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优势作用也未得到很好的发挥。

新公共管理环境下我国应建立具有多层次内涵的服务型政府,这应该是政府实行高等职业院校管理职能转化的首要目标。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政府应转变观念,为高等职业院校改革和发展在投资等诸多领域提供良好的服务,建立服务型的高等职业院校管理职能。对于高等职业院校遇到的问题,应主动及时地组织调研、沟通、解决。要改变指挥式管理,切实强化服务职能。实践证明,加强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关系着一个地区劳动力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关系着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具体体现。

1新公共管理下高等职业教育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高等职业教育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快人力资源开发和拓宽就业渠道,促进劳动就业和再就业的重要举措。作为地方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其自身的发展与地方经济有着密切的关系,需要充分发挥自身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来体现。

新公共管理就是要改革政府管理的体制,通过参与公共管理的主体多元化和公共管理手段的企业化方法,使政府发挥新型、不同和有效的作用,而是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促进者,从而达到提高政府公共管理有效性的根本目标,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1.1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高级技能人才,实现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大批高级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尤其是为地方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级应用型人才。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调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各行各业生产由劳动密集型逐渐向技术密集型转化,由对熟练劳动者和中初级人才的需求转化为对中高级人才的需求,这种高素质人力资源,需要通过高等职业教育提供。作为农业大市,宿州市经济的主要问题表现在农业比重较大,靠天吃饭,加工业产品多为初级产品,这些问题影响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工业规模小,小企业多,经济总量少。宿州市经济发展处于工业化初期,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需要提升,产品结构有待升级。产业结构升级力度相对落后。传统产业仍占主导地位,新兴产业发展滞后。

加快宿州经济发展的基本对策就是要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全力推动宿州新型工业化大发展,加强县域经济发展,增强“三大板块”的协调性;通过优化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发展第三产业;教育优先,为即将到来的快速发展做好人才准备,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将大量的农村人口引入第二、第三产业服务,而这些人最缺乏技术,不能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需要,因此,需要通过高等职业教育将他们培养为高素质的实用人才。

1.2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我国经济发展的明显趋势不再是区域之间经济发展规模及数量的竞争,而是发展水平和质量的竞争,决定经济发展水平和质量最关键的因素是劳动者的素质和能力。提高劳动者素质是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特别是作为区域经济,随着经济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传统产业的改造与升级,高新技术的运用与推广,产品质量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都需要高素质劳动力作为基础支撑。高等职业教育不仅对受教育者进行科学文化、知识技能的传授,而且注重受教育者精神、道德以及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教育。因而总体而言,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者,不仅具备更强的劳动技能,而且具有更高的劳动素质。通过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在人才的素质要求和能力结构方面能够实现与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对接,为经济发展培养具有各种能力和素质的高技能人才。因此,当务之急是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尽快培养一批实用型人才,以此带动劳动者素质与能力的提升。

1.3培养市场短缺人才,加速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综观近年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态势,应用型人才的短缺制约着一些企业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由于人才培养的职业定向性、市场针对性以及价值功能的高效性,能较好地缓解这一矛盾。从本质上讲,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面向市场、面向社会的教育,也就是其专业设置、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都要以市场需要为目标,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高等职业教育就应培养什么样的人才。高职院校具有一批科学技术人才和较为先进的实验设备,是一个能参与技术创新、技术交流、技术转化和技术贸易的基地,一方面可以把自己的科研成果、发明创造、先进工艺、先进技术通过技术市场转化为生产力,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可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科技需要,调整自己的科技方向和科研计划,使其更符合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新公共管理下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为经济建设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就宿州市而言,职业教育招生人数逐年增加,“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得到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成绩显著,办学质量不断提升,但总体来看,职业教育仍然呈现弱势,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困难。一是思想观念问题。一些地方和部门对职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实际工作中对职业教育不重视、不支持的现象仍然存在。一些家长对子女接受教育的期望值过高,不希望子女将来从事生产、服务第一线的工作。二是投入问题。投入不足是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之一。宿州市人民政府2004年6月下发了《关于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强调要加大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2]。但受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对职业教育的投入未完全兑现,导致职业教育发展教慢。三是学校自身问题。学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缺乏活力,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之间良性互动的有效机制尚未形成,运作模式与市场衔接不够紧密,过分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未突出技能培训、服务就业的办学思想。四是学生就业问题。总体来看,近年来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很高,但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较为突出,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①新增社会就业岗位满足不了新增劳动力的就业需求;②对《职业教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执行不力,就业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等未完全建立,就业制度不够完善,技能培训的任务不突出,毕业生技能不过硬,是导致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牵动经济全局的先导性事业和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要公益性事业。要坚持科学发展观,抓住“进口”“出口”2个关键,夯实教育教学管理这个基础,面向市场办学,实现由学历教育向终身教育和技能培训的转变,将为当地经济发展培养人才转变成为将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培养一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专业技术人才,为加快推进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2.1加大职业教育投入,健全保障机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全国独立设置高职院校1 215所;招生人数达313.4万人,与本科招生规模大体相当;在校生964.8万人,我国90%以上的地市至少有1所高职院校。高等职业教育成为高等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的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对于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但与此同时,经费投入的不足日益成为制约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相比于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偏重于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需要配备更多更新的实训设备,因此往往需要更大的投入。据中华职业教育社副理事长马国湘的研究,在西方发达国家,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成本一般是普通高等教育成本的2.64倍。然而,我国目前对高职教育的经费投入却普遍低于其他类型的教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政府切实履行发展职业教育的职责。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促使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统筹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健全多渠道投入机制,加大职业教育投入”[1]。因此,必须在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中,加大对高等职业教育科研工作的经费投入,确保在经费投入、外部环境、整体地位方面使高等职业教育等同于甚至优于普通教育。要逐步增加公共财政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投入。根据经济状况,按职业院校的类别和专业属性,分类研究和制定包括教师工资和公用经费在内的生均经费标准,并逐步按生均经费标准落实公办职业院校经费。各级财政要设立职业教育专项经费,并确保经费逐年增长。职业教育专项经费重点支持技能型紧缺人才专业建设、师资培养培训、欠发达地区的职业教育发展。一些研究建议,实行教育经费预算单列,建立高等教育公共财政体系,可实现教育事权与财权的统一,确保政府对教育的投入,使教育发展的经费需求与政府的投入更加协调,更好地提高教育资源配置的效率。实行教育经费预算单列,也有利于高等教育基金制的建立和实行。这一建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七章第五十五条得到体现:“各级人民政府的教育经费支出,按照事权和财权相统一的原则,在财政预算中单独列项。”政府和学校主办单位,要认真组织实施国家和省级职业教育专项建设项目,所需配套经费按项目实施要求足额拨付到位。

2.2改革专业设置,建立市场机制新公共管理环境下对高等职业院校进行管理,就是要政府转变职能。要让高职院校享有充分的办学自主权,真正成为能按市场规则运作,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如专业设置权。应当允许高职院校自主设置专业,能根据社会、人才市场的实际需要自主设置适销对路的专业,增强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的功能。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要根据区域经济建设对实用型人才的需求,按照职业岗位需要进行调整。专业设置要适度超前,要根据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充分注意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产生,对未来人才的需求进行科学预测,适时开设新专业。

对已开设的专业,要及时更新和补充有关知识技能,对预计数年后可能被淘汰的专业要及时停办。专业设置一定要立足地方,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高职院校的专业应围绕当地产业发展需要进行设置和调整,专业既是学校教育的基本载体,又是社会需求的反映,是社会需求和学校实际教学工作的结合点。因此,必须仔细地考察当地经济形势,努力把专业设置、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及科研活动紧密联系当地产业、企业的现状和发展要求,加强与企业的交流与合作,推动经济发展。

2.3改革教学方法,建立实训基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制定职业学校基本办学标准。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提升职业教育基础能力”,“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鼓励行业组织、企业举办职业学校,鼓励委托职业学校进行职工培训。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接收学生实习实训和教师实践,鼓励企业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1]。高职教育要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实践操作的讲解指导,增大实践性环节所占课时的比例,加强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要强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在充分利用现有职业教育资源的基础上,统筹规划,加大地方财政扶助力度,重点建设共享、共用的开放型实习实训基地。

2.4开拓市场,扩大办学规模市场经济条件下,高职院校想要很好地生存发展必须有强大的集聚力,即尽快提升学院吸纳各种资源用于办学的能力或效应。要按照“产学结合”的理念、“校企合作”的思路,不断创新办学模式,着力打造品牌专业,迅速提高办学声誉并产生强大的集聚效应[3]。衡量高职院校办学成功与否的标志在于其辐射力,也就是要增强其服务社会、推动乃至拉动经济发展的能力或效应。近年来,宿州职业技术学院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按照现代职业教育的理念,深化以教学为核心的一系列改革,办学实力迅速增强,对区域经济的支撑度和贡献率迅速提高,先后承办了宿州市新型农民创业培训班,全国农技人员能力提升培训班,宿州市大学生“村官”岗前培训班,安徽省中职骨干教师培训班,有力地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随着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劳动力跨行业、跨地区流动的增多,高职院校要转向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重,职前与职后培训并重,发挥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提高区域人力资源的综合素质。要以挖掘农村生源潜力为重点,努力扩大招生规模,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在目前的教育格局下,高中教育的承载能力有限。相当一部分农村初中毕业生未进入上一级学校,过早地步入社会,通常仅滞留于传统农业领域。要改变这一现状,应突出解决好3个问题。①加大职业教育的宣传力度,增加社会对职业教育的了解,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转变“上职校无用”甚至鄙薄职业教育的错误思想和“重学历、轻能力”

的用人观念。②建立健全对贫困生“奖、贷、补、减、免”的资助体系,实行“政府补一点、学校减一点、银行贷一点、企业帮一点”,鼓励帮助困难学生特别是农村学生进入职业学校,接受教育和培训。③协调职业学校为学生统一联系就业单位、统一办理用工手续,最大限度地消除学生和家长的后顾之忧。要支持一批具有行业、专业和资源优势的职业技术学院加快发展,做大做强,要不断扩大高职教育招收中职学校毕业生的人数;鼓励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联办高层次职业教育,为高职生提供更高的受教育机会,从而为区域经济的发展作出贡献。

2.5加强统筹,促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快人力资源开发和拓宽就业渠道、促进劳动就业和再就业的重要举措,其最终目的是服务经济、服务社会。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及科技革命的日新月异,受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和西方新公共管理思想的影响,政府如何有效地进行机构改革和教育行政职能的转变成为现阶段迫切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尤其在高等教育领域,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传统的全能型、管制型政府已明显的不适应社会和高校自身发展的实际需要,严重地阻碍了高等教育的健康有序发展。兴起于20世纪70~80年代的英美等国并迅速在全世界范围内得以扩展的新公共管理理论,对于西方公共部门管理尤其是政府管理的理论与实践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它所强调的某些积极思想,如追求公共管理的效率和服务型目标,主张引入市场竞争来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水平,要求行政权力的下放和撤退,提倡私营部门的有效管理方法以及实行绩效激励和监督评估等思想对我国政府高教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4]。我国《高等教育法》第5条规定,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必须符合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要求在国务院的统一领导下进行办学。这种表述客观上对人们的心理造成了影响,认为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规划由政府负责,政府是唯一的投资人。作为政府的管理对象,高等教育行业应当无条件地服从政府的安排。在这种态势下,高等教育体制陷入僵局,而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高等教育体制创新势在必行[5]。新公共管理主张政府在公共行政管理中应该是制定政策而不是执行政策,政府只起掌舵作用而不是划桨作用。

具体来说,政府的主要管理职能是制定和监督实施法规、政策,检查督促高职院校依法办学,保证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通过规划、拨款、评估和信息等手段,为高职院校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引导、指导和服务。高职院校要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的实际,因地制宜,采取有力措施,提升职业教育对促进城乡经济与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劳动就业和再就业以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作用,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要以就业为导向进行培养模式、学制、课程、教材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把用人单位的满意度作为衡量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

3结语。

新公共管理思想对我国政府高等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新公共管理运用于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中,将会使得高等职业教育管理更好也更加有效,可加强高等职业教育与生产、科研和社会其他各方面的联系,使高职院校逐步具有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积极性和能力。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暨第三次理事会上明确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基本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理清发展新思路,增强职业教育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识和能力,树立育人新理念,落实改革新举措,创造发展新环境。职业教育的功能定位必须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服务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服务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发展进程,服务国家统筹区域、城乡协调发展,服务区域特色产业发展,服务企业技术进步和产品换代,服务民族文化和民间技艺的传承,服务改善民生和社会稳定。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对于大规模培养技能型高素质劳动者的能力、统筹城乡发展和实现教育公平机会的能力、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后要紧紧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之路,要将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与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结合起来,求真务实、锐意进取,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

(2010-08-20)http://www.ybcpedu.cn/ReadNews.asp?NewsID=19781.

[2]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Z]。2004.

[3]刘军。促进安徽高等职业教育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政策和策略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08.

[4]陈振明。公共管理学[M]。2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教育经济与管理就业方向范文3

一、职业教育均衡发展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互动机理

  宏观而言,职业教育均衡发展与区域经济协 调发展表征为一种作用与反作用、决定作用与能 动影响的关系。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既为区域职业 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提出了均衡发 展的新要求。职业教育均衡发展则是推进区域经 济协调发展的必要步骤和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 城乡融合、改变农村落后面貌、构建新型城乡关系 的必要举措,是城乡关系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职业教育均衡发展的驱动机理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职业教育均衡发展的作 用表现为“三个驱动”。(1)驱动职业教育的资源配 置均衡。经济要素在区域内的均衡配置一方面有 助于城乡职业教育在经费投人、校舍、教学实验场 地等硬性条件上达成尽可能的公平;另一方面有 助于在师资、信息、管理等软性资源上达成均衡发 展态势。(2)驱动职业教育的人学机会均衡。一方 面,由城乡一体化政策引发的区域产业结构、技术 结构的调整诉求区域人力资源结构的配套升级, 这种诉求凸显了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进而刺激区 域职业教育的壮大发展,扩大了职业教育的办学 规模;另一方面,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能够提升农村 经济实力、提高农民经济收人,进而改变农村居民 的消费结构,刺激农民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3) 驱动职业教育的布局结构均衡。从空间布局上 看,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进程中,城镇化和新农村 建设这“两驾马车”必然大幅度提高中等职业院 校、各种技能培训基地对农村的覆盖率;从布局内 容上看,由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催生的产业结构变 化要求区域内职业教育及时调整、更新各种类型 与各科专业的学校,调整相应专业结构和人才培 养结构。

(二)职业教育均衡发展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的杠杆机理

  基于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高度耦合性,区 域经济在协调发展过程中必然需要一个与其相适 应的职业教育系统。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并行 协调与配合,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杠杆。 基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指向的三个目标,职业教 育均衡发展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杠杆作用主要 通过三个层次来传递。(1)促进区域经济、社会要 素的公平流动。职业教育均衡发展要求把区域内 有限的教育资源公平地配置给城乡不同职业院 校,要求区域内所有社会成员平等地拥有和享用 高质量的职业教育资源,这可以打破传统区域经 济、社会要素的单一流向,使区域内资金、福利、人 力、信息、科技等各种要素按需求合理流动。(2)促 进区域经济结构的协调发展。“职业教育均衡发展 就是指职业教育的培养规格、规模、结构、质量和 效益满足社会人力资源和个人发展的需求,并在 两个需求之间保持相对平衡的状态。”⑴可见,作 为提供技能性人力资源的职业教育能否在人才培 养规格、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等方面在系统内 部达成均衡发展态势,直接影响着区域经济结构 的协调发展。(3)促进城乡经济发展差距的缩小。 城乡居民收人差距过大是制约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的瓶颈,“解决城乡收人差距,提高农民的收人,最 主要和关键的就是要减少农民,把农村劳动力向 非农产业转移”。[2]职业教育均衡发展一方面有 利于培养大批面向农村发展的“新型农民”,另一 方面有助于破解农村劳动力在向城市转移过程中 所遭遇的文化素养、专业技术上的障碍,通过双向 渠道提高农民收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三)职业教育均衡发展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互动的应然表征

  职业教育均衡发展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互动 不是一个机械的相互作用的“躯壳”,而是由多方 要素共同构成的复杂系统。要真正实现两者之间 的良性互动,发挥互动的应然效应,必须彰显三个 互动特征。(1)系统开放性。职业教育均衡发展与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互动是由相互依赖、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的不同要素构成的系统工程,系统之间 应当不断地进行人力、知识、科技、信息等方面的 交流和互补,发挥互动的系统效应。(2)交互共生 性。职业教育均衡发展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自成 系统,但两者互动旨在通过系统要素之间的相互 结合、渗透,发挥要素之间的优势互补功能,从而 在自系统得以发展的同时推动他系统的发展。(3) 多赢互惠性。职业教育均衡发展与区域经济协调 发展互动应当是一种多赢互惠的战略发展模式, 即双方的互动不是强制结合,而是在自愿、互利的 基础上,形成共同的目标、原则和实施路径,通过 资源的优化组合和有效运作,使每个子系统都得 到优化,进而共同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二、职业教育均衡发展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互动的体制机制障碍

  职业教育均衡发展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互动 是一种多赢互惠的发展战略模式,但这种战略模 式的运行却一直受到我国长期积累着的诸多体制 和机制方面的矛盾的制约,这些矛盾构成了阻碍职业教育均衡发展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良性互动 的桎梏和顽疾。

(一)管理体制“条块分割”

相对于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的滞后 性导致了我国社会事业管理体制的问题庞杂、积 重难返。社会事业管理体制“条块分割”的“硬伤” 对职业教育均衡发展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互动所 带来的困扰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单向度的利益博弈机制。在条块分割 的管理体制下,利益博弈的一个显着特征就是“城 市取向”,“城乡分治建构的是一个从中心城市出 发、依行政权力而衰退的等级框架。”[3]“ 一言 堂”、、一边倒”的现实使利益分配的多方博弈转变 成了独家经营。第二,封闭的信息沟通机制。横 向上,职业教育管理部门与区域经济管理部门之 间、职业教育不同管理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平台;纵 向上,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职业教育管理系统之 间的沟通渠道严重缺失。第三,缺失的优势资源 互补机制。职业教育均衡发展与区域经济协调发 展在资源利用上具有高度的优势互补性。职业教 育所能提供的人才资源、设备资源、技术资源和信 息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渴求资源,而经济实体 所拥有的雄厚资本、市场信息、实践平台、技能专 家等也是职业教育发展中所缺少和需要的资源。 而在“条条”和“块块”分割的刚性管理体制下,职 业教育和区域经济发展均存在着资源不足与资源 浪费并存的现象。

(二)人才培养体制“脱离市场”

人才培养体制对职业教育均衡发展与区域经 济协调发展互动的障碍表现在职业教育课程设 置、教学模式、人才评价与市场脱节。

首先,课程设置与市场的不适切性主要表现 为两个方面:一是课程设置不能满足区域经济的 发展需求以及城乡居民的个体发展需求。大多职 业院校热衷于开设服务于第三产业的专业,而忽 视直接服务于第一、第二产业的专业,忽视与农 民、农民工发展联系最紧密的专业;二是由于缺乏 市场需求评估机制和协调交流机制,区域内不同 层次、不同类型职业院校之间在课程设置上存在 严重的趋同现象,从而导致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 产生“人才过剩”和“人才缺失”并存的尴尬局面。 其次,教学模式与市场脱节集中表现为“学非所 用,用非所学”的人才培养负面效应。最后,人才 评价机制与市场的脱节主要表现为评价主体的单 一性。作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利益相关者”, 政府机构、职业教育机构、企业、社会和受教育对 象应当共同参与到人才评价之中。而当前的职业 教育人才评价主要是一种以职业教育机构为主 体、其他“利益相关者”游离在外的单一主体评价 机制,这势必阻断职业教育与经济的沟通反馈,从 而影响职业教育均衡发展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 互动质量。

(三)办学体制“封闭单一”

作为一种开放、多元、平等、自主、以市场为导 向的经济形态,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要求职业教 育的办学主体必须向多元化发展。而与之对应, 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职业教育办学 体制同样形成了 “路径依赖”,政府包揽办学和单 一计划办学仍然是职业教育办学体制的主要特 征。这种封闭单一的办学体制对职业教育均衡发 展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互动带来以下负面影响。

首先,不利于发挥政府以外的投资主体(如企 业、行业)办学的积极性,难以将更丰富的经济、社 会资源转化为职业教育资源,容易抑制潜在的教 育供给,导致单一的教育财政资源的供给不能满 足职业教育迅速发展的需求;其次,使职业教育的 供给不能满足区域经济社会日益增加的教育需 求。经济活动的多样化需要以职业教育的多样化 做保障,而职业教育的多样化与办学主体的多元 化密不可分,因此办学主体的单一性势必使经济 社会发展受阻。第三,不能满足区域内城乡居民 对职业教育机会供给类型的多样化需求。“经济发 展的多元格局和人们收人水平的差异,使社会不 同阶层、团体、家庭和个人对物质和精神的追求, 也产生了很大的差异。”[4]而差异化的受教育需 求则势必诉诸多元化的办学体制。在城乡一体化 进程中,单一的职业教育办学体制特别容易使农 村居民、进城务工人员、城市待就业居民的受教育 需求无法得到满足。第四,容易造成教育机会分 配上的不平等,即由于政府财力物力有限,不可能 全面兼顾区域内经济社会以及个人的教育需求, 因此往往会采取通过抑制社会和个人教育需 求的方式来实现职业教育供求的外在均衡。

  三、职业教育均衡发展与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互动体制与机制的构建

  结合当前我国教育体制与机制改革的重点、 难点以及职业教育均衡发展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互动的现实障碍,笔者认为构建城乡一体化背景 下职业教育均衡发展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互动体 制与机制,应着力于如下方面。

(一)办学体制及其相应机制的构建

  “办学体制主要回答由谁举办学校,即由‘谁 投资、谁办学、谁管理’的问题。”[5]可见,办学主 体及其关系以及经费投人问题应当是办学体制改 革的核心问题。基于此,在职业教育均衡发展与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互动的框架下,办学体制改革 可以构建“利益责任共担的校企合作办学机制”和 “统筹协调的经费投人机制”。

1.构建利益责任共担的集团化办学机制。集 团化办学凸显的是规模经济以及范围经济战略思 路,旨在提升区域的内聚性。其主张区域内政府 机构、企业行业、职业教育机构在利益互惠、责任 共担的基础上,建立一种资源共享和契约化发展 的大职业教育办学模式。从投资主体来看,该机 制可以改变政府单一投资的局限,通过引人新的 投资者,使职业院校的产业格局变为多个投资者, 形成国有资产与投资单位财产分离的办学格局; 从办学模式来看,该机制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形 成不同的办学模式。例如可以建立行业、企业与 职业院校联合办学的模式;可以建立校企股份制 办学的模式,职业院校与企业按照比例投人办学 经费,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厂中校”或以职业院 校为主体的“校中厂”等。从办学效益来看,该机 制可以在办学集团内部构建生源链、产业链、信息 链、实训链、就业链等有效载体,有序实现区域经 济资源与职业教育资源的有机结合,使校企合作 从“一对一”走向集群式,实现效益最大化。

2.构建多元统筹的经费投人机制。近年来, 职业教育的快速增长暴露出了政府部门在职业教 育办学经费投人方面的诸多偏颇:一是办学经费 投人总体规模不足;二是办学经费投人主体过于 单一;三是办学经费投人城乡不均衡。因此,构建 多元统筹的经费投人机制,是确保职业教育经费 总额持续增长、拓展职业教育经费来源渠道、促进 城乡职业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保障。构建多元统 筹的经费投人机制一是积极吸引团体和公民办 学、社会捐集资,提高企业、行业、实业家在职教经 费投人中的比例;二是职业院校要基于自身的优 势和各种优惠政策,大力发展校办产业,走“产学 研”结合道路,增加自我筹措资金的能力;三是政 府部门要采取合理的经费拨款模式,缩小区域内 城乡职业教育的经费差距。政府部门可从城乡不 同地区的发展水平出发,制定城乡各个层次、类别 职业学校的最低生均拨款标准并在参照生均培养 成本的基础上严格按照在校学生数量进行拨付, 在此基础上,同时考虑地区经济系数、重点扶持系 数、人才培养成本系数等参数,采用多参数公式拨 款方式进行经费分配。

(二)人才培养体制及其相应机制的构建

  人才培养包括制定目标、培养过程和评价反 馈三个基本环节,基于此,人才培养体制可以相应 构建“人才需求预测机制”、“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 的市场导向机制”以及“人才培养质量与评价的联 合评估机制'

  

  1.构建人才需求预测机制。职业教育人才需 求预测主要是对人才的层次结构和专业结构作供 求两方面结合的有效判断。构建区域内职业教育 人才需求预测机制,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第一, 政府部门邀请、组织区域内来自工商界、职教界、 学术界、行业协会的代表共同组成专门性的职业 教育人才预测咨询团,专门负责从事区域经济发 展对职教人才需求及其变动趋势的阶段性、滚动 式分析预测;第二,以人事系统为依托,构建人才 需求信息网络系统,搭建区域职教人才需求、供给 信息征集和反馈平台;第三,建立科学的人才需求 预测预报指标体系和分析系统,以保证预测结果 的科学性、准确性、及时性和有效性。

2.构建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的市场导向机 制。构建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的市场导向机制是 职业教育均衡发展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互动的关 键枢纽。一是建立市场主导型专业设置模式。区 域内各个职业院校可以根据当地政府公布的人才 需求预测报告、地方政府发展战略规划、区域经济 发展需求和自身办学条件来设置专业,并根据市 场的变化及时调整专业,将区域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以及社会人才需求的变化趋势作为 专业结构优化的主要依据;二是地方政府部门、职 业教育机构、企业行业建立课程开发的“三方联 动”机制。三方紧扣区域产业优势,共同开发符合 市场需求的品牌特色课程;三是建立政府部门、职 业院校、企业行业以及民间机构共同参与人才培 养的过程机制,探索多方联动的一体化人才培养 方式,凸显职业教育与培训过程中的实训化特征。

3.构建人才培养质量与评价的多元评估机 制。构建人才培养质量的联合评估机制旨在扩大 区域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主体,发挥企 业、行业等职业教育“利益相关者”在检测职业教 育人才培养质量中的“标尺”作用,促进市场机制 作用的发挥,真正提高职业教育质量。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质量联合评估机制的构建有赖于当地政 府部门牵头,组建由政府、职业院校、企业、行业与 学生代表共同构成的联合评估委员会,共同制定 一套科学可行的评估方案和行动准则,形成有效 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社会评价反馈机制和人才培 养质量调控机制,提高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 在此基础上,职业教育机构还要根据人才培养社 会评价信息反馈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及时完善 人才培养方案、相关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

(三)管理体制及其相应机制的构建

  在职业教育均衡发展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互 动的框架下,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可以通过建立“区 域大职教统筹管理机制”、“伙伴协作管理机制”和 “多边协调运行机制”进行创新。

1.构建区域大职教统筹管理机制。打破职教 管理体制上存在的“条块分割”格局,解决职业教 育规模过小、办学分散等问题,应当在区域内树立 大职教观,建立区域性职业教育体系,实施区域大 职教的统筹管理机制。第一,将区域内教育行政 部门负责的职业教育、劳动就业部门负责的技工 教育和岗位资格认定与培训,以及人事部门负责 的人才使用管理制度,统一由区域政府进行统筹 管理,通过政府整体统筹和市场运作的结合,实现 区域职业教育的整体发展;第二,将区域内分别归 属于高等教育管理部门的高等职业教育、职成教 育管理部门的中等职业教育以及社会保障部门的 技能教育等都归并到一个行政主管部门进行统筹 管理,通过设立职教处(所、科),统筹负责本地区 职业教育的发展,发挥职业教育调控管理的聚集 效应;第三,统筹区域内城乡职业教育的管理。将 区域内主要由省(市)级政府负责的城市职业教育 和主要由县镇级政府负责的农村职业教育进行 “一盘棋”统筹管理,在财政投人、资源配置、招生 就业等方面尽量做到“一碗水端平”。

教育经济与管理就业方向范文4

一、理念创新是成人高等教育改革的灵魂

成人高等教育的改革首先是理念的创新,这是各项改革得以深化的灵魂和先导。

1.确立教育市场化理念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教育体制的改革,教育的市场化和产业化进程逐步加快,成人高等教育的办学模式、办学水平以及应对市场变化的综合办学能力,成为决定成人高等教育质量与发展的重要条件和依据。因此,成人高等教育必须根据这种市场化的要求,紧紧围绕地方经济办学,大力发展与地方经济建设紧密联系的应用型专业。要积极探索和预测社会经济发展的走向,创建具有地方特色的新学科、新专业,培养地方经济建设急需人才,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前瞻的智力支持。

2.树立经营型的成人高等教育理念

成人高等教育具有重要的经济功能和明显的产业属性。成人高等教育的管理不仅要尊重教育发展的规律,而且要尊重经济发展的规律。不仅要重视成人高等教育事业的管理,而且要重视成人高等教育资本的经营。不仅要善于经营有形资产和物力资本,更要善于经营无形资产和人力资本。

3.确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从本质上说,成人教育属于服务产业领域,突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是成人高等教育发展之本和立身之基。教育是服务,学生是教育最主要的服务对象。教育中的“以人为本”意味着教育的核心本质是为人的本性发展服务的。“以人为本”,是指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一切工作都应以受教育者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为中心和根本,全心全意为学生的人性发展服务。

二、办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21世纪是一个由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加速转变的世纪,是一个终身教育学习规模、范围不断扩大的世纪。成人高等教育要抓住这一发展的有利时机,以全新的教育理念探索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办学模式。

1.校校联合办学模式

据统计资料显示,我国目前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仅为52%,而在中西部地区仅为45%左右,其中农村的升学率更低,半数以上的合格初中毕业生因难以继续深造,返回农村成为后继农民,这些无技能、无学历的初中毕业生,已成为社会的沉重负担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隐患。没能升学深造的初中毕业生和其家长,都希望通过专业学习获得一技之长,为就业铺平道路。同时,县、乡、镇的在职人员,由于工作及个人发展的需要,都迫切希望就近就地通过业余学习提高其学历层次,更新其专业知识。面对这一市场需求,就要实行校校联合办学模式。

2.校企合作,实行“订单”化培养模式

行业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成人职业教育,而成人职业教育要为行业企业提供真正有用的人力资源,也需要行业企业的支持和帮助,这是新形势下建立校企合作的基础。校企联合办学模式是学校与企业零距离合作,按照“订单教育”共同培养人才的一种办学模式。通过企业精神与校园文化的双重熏陶和两种不同教学场景的培养,学生一毕业就成为熟练的企业员工,从而实现学生能力和岗位需要的无缝对接。

3.“以人为本”构建多样化办学模式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社会经济突飞猛进,社会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大幅度调整和重组,既带来了全社会知识老化和知识更新的加快,也带来了全社会人员流动和在岗职工岗位转换的频繁。面对经济社会的这种变化,成人高等教育应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服务理念,把社会高层的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定位成自己办学的主要任务,要构建多种办学模式实现多元办学,为社会在岗职工、转岗职工和下岗再就业职工提供各种必要的提高和培训机会。

三、建立竞争型的成人高等教育管理体制

中国成人高等教育是在计划经济模式下发展起来的,面对市场经济,成人高等教育只有建立竞争型的管理体制,才能把成人高等教育市场做大、做活、做好。

1.加强管理队伍建设,引入竞争型的人事管理体制。

成人高等教育的竞争能力最重要的因素是它的人力资源因素。成人高等教育要与其他类型的教育协调发展,并且参与市场竞争,要求成人高等教育管理者树立自身的高品位形象和从事科学化管理。加强成人高等教育管理队伍的专业化建设,首先要提升成人高等教育管理队伍的专业资格水平,作为一个专业领域的专门管理人才,应当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专业技术水平;其次要培养大批高质量的、高层次的成人高等教育管理专业人才,实行严格的成人高等教育管理干部资格证书制度,加强对成人高等教育管理队伍的专业知识补偿教育,开展成人高等教育管理干部的专业继续教育。

2.强化经营理念,加强制度管理。

科学的、高质量的管理是依靠制度的管理,要发展完善成人教育体系,应该先健全成人教育管理制度,特别是在完善成人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方面下功夫。来自社会不同层面、不同岗位的成人教育学员,有着他们业已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复杂的思想认识,这些都会增加成人教育工作中的管理难度。所以,我们应该针对成人教育教学的特点,开展管理工作。

3.探索服务型的成人高等教育管理模式。

教育经济与管理就业方向范文5

关键词: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素质教育;科学发展观;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2)11-0107-03

一、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内容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是指高等院校按照政府的教育方针、政策等,为实现培养目标而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监督等有目的的连续性活动。它的内容主要包括政府的宏观调控、教育机构的微观管理以及高校内部的自我调控等。

计划经济时代,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一直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之下发展,很少有自己的发展空间,这样的政策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高校的自我创新改革,政府的干预缩小了高校的发展空间,因为某些政策的限制,很多高校只能在一些变革中却步不前。再加上教育机构的二层管理,高校的教育管理体制很难走出“计划”的魔障。

二、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

改革现状及问题

(一)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现状

在目前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发展之中,经过多次权力的上收与下放,现在形成了中央统一领导、中央和省级政府两级管理、以省级政府为主的高等教育管理新体制。

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政府宏观调控的不断下放,使得现在的高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逐渐地走向了自我管理、自我调控的状态,只要不违背大的方针政策,高校教育管理体制拥有了空前的自由。[1]高校内部的管理体制主要包括:教育方针、发展方向、专业方向等内容。目前,高校教育管理体制的大致方针主要依靠政府相关部门,教育机构的大致教育方针,本着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导向,逐渐实现人文教育的理念。在发展方向上,逐渐趋向于国外著名高校的教育管理模式,尤其是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化,我国各大高校逐渐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引进外国高校先进管理经验,结合国情和自身的发展情况,转变观念,实现高校教育管理体制的优化。

(二)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成就

1.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实现了权力分配的伟大转变

经过多年的调整和改革,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优化模式逐渐形成,完成了从中央宏观调控到自力扩大的伟大历程。逐渐打破了以往以政府的统筹管理为主的旧格局。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高等院校抓住了历史的机遇,逐步实现了高等教育管理机制改革权力结构的四大转变。

一是从单一的高校公办体制向多元化高校办学体制的转变;二是从政府宏观调控的权力分割的领导体制向两极领导体制的转变;三是从高度集权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向扩大高校办学自的转变;四是从单一的政府投资支持体制向高校自主经营的多渠道集资转变。正因为这些转变使得高等教育管理体制逐渐走出式的“大锅饭”体制,之后开始自负盈亏,走向真正属于自己的发展。

2.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地域由不均衡逐渐走向合理化

一般情况下,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是面向大中城市等相对发达的地区设置的,但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很多偏远地区也逐渐开始享受到高等教育所带来的历史转变。[2]由于以前经济模式的局限性,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地域分配不均匀,这使得我国的教育体制呈现了极不平衡的状态,以至于出现“文化两极分化”的局面。然而随着权力的下放,高校自的扩大,政府逐渐开始下放一些高等院校,直面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以及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不仅促进了边远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而且使“教育优先发展”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现在很多城市把“教育”作为发展的第一要素,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对教育的热情愈发高涨。很多城市的高等学校数量明显增多,还有很多城市成立了集中的大学园区,成立了独立学院,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就。高等教育布局的合理化,不仅使之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而且起到了先导的作用。

这种合理化布局的出现使得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优越性体现在了各个方面。科技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一个企业的发展需要吸引专业人才的加入。很大企业建立在高等院校的周围,并加强与它们的合作与交流,借助技术优势、资源优势、人才优势取得市场发展的先机。从而不断增强自身实力。

3.高等教育管理体制逐渐实现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从办学理念到实践模式探索的发展之路

改革开放的政策使我们认识到只有适合自身发展的政策才是最有效的。改革开放的前提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发展。[3]所有照搬过来的理论都是错误的,不理智的。由此而论,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发展应在借鉴别人方式的前提下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应结合自身的实际,从实际出发,摸索着前进。因为最终没有一个完美的发展模式可以去借鉴,一切的发展都要靠自身的不断探索。

(三)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问题

由于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关系着太多的领导者,其中各级部门之间的权力有所重合,具体的权力范围不明确,使得很多相关部门闲职太多,再加上责任感薄弱,因此起不到很好地作用,政府的宏观调控也不能很好的发挥到实处。

由于政府的宏观调控和管理权限的扩大,使得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失去了自主决定的权力。虽然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已经有所好转,但一时不能完全转变过来,政府和各级地方机构仍有很大的决策权。

在高校内部,有些专业的管理仍没有做到细致的划分,专业重复或接近的现象比比皆是。虽是不同的叫法,但是所学的东西却是大同小异。这就使得高校内部的管理层次不协调,无法针对市场经济的发展培养出适合的专业型人才,无法满足社会或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这是高等管理内部的不协调造成的,虽然市场经济这双无形的手在背后指挥着,但是仍不能解决实际性的问题。

三、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措施

(一)政府放宽政策,实行权力下放,给予高等教育管理机构足够的自我发展空间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政府应对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适当地放宽政策,实现部分权力下放,实现自主管理权。[4]在以前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的宏观调控是为了引导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发展,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都开始有了自,实践证明,自的适当释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其发展,因为适当的自由可以实现自主创新,大胆地运用新技术、新的管理方式。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需要的是自我调节和自我发展的空间,自主地进行专业调整、专业设置以及工资评定等项目。积极引进先进的市场管理经验,使高校管理机制的变化适应社会供求的变化,不断地积累经验,形成自身特色,直至成为市场的主体,不断地自我完善、自我调整。在保证自身特色的前提下,与市场、社会形成长期的合作与交流的关系。

创新是体制得以继续生存的保证。一个体制的存活只有不断地注入新鲜的血液才能适应各种形式的竞争,跻身于同行的前列。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也是如此。应充分运用现代高科技的资源、现代化的通讯网络以及资源丰富的数据库,从各个方面着手进行改革。

(二)高校内部实现细致的专业划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最主要的是内部的改革。无论是专业的划分上,还是工资制度的调节上,都要实现自主改革,自我创新。[5]专业的划分应遵从市场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注重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文关怀为目标,根据市场的需要不断地进行专业调整,进行细致划分,尤其是同类专业中的发展方向。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很多专业趋于细分化,社会分工也越来越细致,社会现在最需要的是专门型人才,而不是全面人才。根据这种形势的需要,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就应遵从市场经济的规律来进行改革。例如专业的划分应在注重细致化的基础上防止专业划分的重复。例如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可以细分为广播新闻和电视新闻两个方向。

(三)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市场引导,促进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优化发展

任何改革的实现都需要相应法律法规的制约,换言之,法律法规是进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前提和依据。国家最近颁布的与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相关的法律规定中,明确了国家、社会(政府)、学校三者之间的关系,建立政府宏观调控管理,学校面向社会办学的管理体制。[6]教育机构应充分理顺政府与企业产业管理之间的关系,让政府的行为逐渐规范化,运用规范教育这种特殊的生产活动,使教育产业实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的目标。

市场的引导对于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有着重要的作用,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是围绕市场的不断变化来进行革新的。教育作为一项特殊的产业,应受到市场的引导和调节。市场对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引导主要表现在:(1)从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切身利益出发,积极参加各项与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相关的活动,营造公平合理的社会环境。(2)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核算促进学校布局合理化的进程。[7](3)通过学生的自主选择权,促进高校之间的良性竞争,积极地掌握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市场的指导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高等教育管理模式不能完全依靠市场经济的发展来决定以后的指向。

综上所述,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必须以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导向,结合政府的部分调控,树立正确的科学发展观,运用人文主义的思想指导我国教育事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从实际出发,探析并解决高教管理体制改革的问题,在改革过程中学会自主创新,实现教育管理体制革新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双赢局面。

[参考文献]

[1]孙玉丽,孙绵涛.对教育管理审美价值本质内涵的再认识[J].当代教育论坛,2003,(11). 

[2]曾学龙,周毛春.可持续发展与高校德育的新思维[J].高等农业教育, 1998,(9). 

[3]徐光寿.新时期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改革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J].体制改革,2005,(5).

[4]周远清.深化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J].求是,1996,(19).

[5]纪宝成.中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历史性变革[J].中国高等教育,2000,(11).

教育经济与管理就业方向范文6

在现代市场经济的导向下农业的发展需要向着产业化的方向前进,目前在农业中对先进技术及经验成果的引进不断加大,但与此同时形成完善的产业化发展模式需要有高水平经济管理对农业产业链条进行规范化的管控,而执行这些条件离不开职业人才在其中的作用。人是第一生产力,为了促使农村农业经济可以有效提高及发展,需要注重新型农村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从而提供先进的管理理念及经营方式,带动农业产业化的进步。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新型农业人才;经济管理;农业职业教育

产业化是我国农业发展中的一项重要策略,而在现今市场经济的导向下产业化发展成为农业发展的必经之路,这种制度为现今农村经济体制及经营模式带来极大的转变,而新型经济管理理念的应用突破了传统生产模式的束缚,改变了农村生产结构,使农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得到有效增强。为此,想要进一步促进农业产业化的进步需要重视农村职业教育的重要性,从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角度出发,发挥出农村职业教育的作用,满足现代农业对经济管理职业人才的需要。

1农业产业化发展对农村经济管理职业人才的需求分析

农村经济管理人才主要是指可以应用管理知识对自营的农产进行产业化的经营、管理,依照经营管理的要求形成系统化的管理模式,从而为社会不断的提供农业产品及农业服务,形成完整的经济经营模式。

1.1创业型的现代农业经营者

这种经济管理人才主要是依照市场导向及现代化技术的应用来进行经营,例如农产品的网络销售、期货交易、农业观光等,这些内容都需要依照市场信息的收集及市场需要来进行计划的设计及实施,并且职业人才必须要有足够的农业知识及相关技术,对经营管理及市场经济有充足的了解,在成本核算范围内开展创新型的农业经营模式。

1.2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农业产业化的最重要的一项表现就是其产业链所涉及的范围不断扩大、延伸,但是与此相对的却是农村劳动力的流失,这也促使农业必须向现代化的方向快速发展。在发达国家完善的农业体制中其各项工作多数是利用机械进行的,而农民只需提供服务性质的劳动,因此劳动力支出较少。而我国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就需要组建专业的合作组织,为农业生产提供现代技术、知识及服务,并在经营的过程中依照产业化的要求进行农业生产活动,从而为农村培养出更多的具有职业技能的新型农民。

2农村经济管理职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分析

对于农村中各类职业人才的来源主要有两种,一是专业学校所培养出的农业人才,二是通过短期农村职业教育培养出的人才。

2.1新型农村经济管理类职业人才增量培养不足

受固有的思想模式的影响,近些年来许多农业职业学校存在着生源不足的情况,并且一些涉农学校为了适应现代社会,普遍会增设一些热门职业,这也导致了农村经济管理专业招生较差的现象,再加上一些经济管理人才不愿意回到农村,因此造成了接受专业农村经济管理教育的人才不足的问题。

2.2农村经济管理职业培训率低

在农村中,一些专门从事农村经济管理培训工作的人员并不具备相应的管理知识及资格,再加上农业经济管理本身就涉及到经营、管理、技术等知识,因此进行培训的人员若是没有足够的知识水平很难为农民提供专业的职业培训服务,造成培训效率低下。同时进行培训的农村经济人还需要具有准确的市场洞察力并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等,但是在农村经济人群体中普遍存在着经济管理知识了解不够、文化素质水平较低及管理技能较差的现象,影响人才培养的效果。

2.3农村职业教育主体意识不足

在农村中开展经济管理人才培养所遇到的一项重要阻碍就是农民对职业教育参与程度不高,由于现今农村劳动力年龄结构组成主要以老年人为主,因此对新型技术及经营管理体制的接受度不足,其不愿意参与到职业培训中,影响新型农民教育在农村中的开展,无法为农村提供更多的经济管理职业人才。

3加快新型农村经济管理职业人才培养的对策

对于农村经济管理职业人才的培养需要依托于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内容及“三农”理论的应用,并从职业教育与新型农民教育的方向入手,结合农业在产业化发展中的需要,建立起完善的农村经济管理培养体系。

3.1明确农村职业教育服务“三农”的本质内涵和功能

首先,要明确农村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定位。根据我国国情,目前农村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有两方面:第一,利用职业教育培养农民获得不同的职业技能,转移至城市就业;第二,通过新型农民培训的政策来帮助农民掌握现代化的农业技术及职业技能,从而应用于农业的经营及管理中,以此来服务于农业,这部分接受培训的农民是促使农业现代化及产业化的主力军。新时期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应该更有力地突出为“三农”服务的本质内涵,将根本任务锁定为培养新型农民,培养既懂技术又懂经营的农村复合型实用人才,为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农业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服务。

3.2重视农村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

技术、技能的职业导向性是未来我国农村经济管理职业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第一,对农业职业学校加大投资力度,完善农村经济管理教育内容,从政策及资金上进行支持,为人才培养提供更好的外在条件,同时也需要扩大宣传力度,对农业发展对我国经济体制发展的意义及重要性进行宣传,促使更多的人投入到农业事业中;第二,在农业部相关的政策下对职业人才进行培训,通过不同的培训方式来帮助职业人才掌握农村经济管理的内容,提高学员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保障培训效果。

4结语

在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农业产业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利用现代农业技术及经济管理方式来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这样可以有效的解放农村劳动力。农村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为农村经济的进步及发展提供了人才需要,也缓解了农村经济发展中需要面对的压力,从而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这也对维持社会稳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作者:刘振芳 单位: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柳青街道财经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1]何付远.农业产业化发展与新型农村经济管理职业人才培养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