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心理档案范例6篇

教师心理档案

教师心理档案范文1

关键词:高职院校;师资业务;档案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9-0023-02

师资业务档案体现了教师在教学实践、学术研究、专业进修等一系列活动中的综合业绩,对于教师的考核、职务聘任、工资晋升、工作调动、奖惩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它产生于教师的业务活动,反过来又对教师的业务活动起到了反馈和促进的作用。

一、加强高职院校师资业务档案管理势在必行

高职院校是实施高等职业教育的普通高校,其定位是培养出一批具有大学知识,而又有一定专业技术和技能的人才,其知识的讲授是以能用为度,实用为本。在高职院校中,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教学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教师的能力。在高职院校中加强师资业务档案管理,能够有效地反映教师能力,记录教师的特点,展示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技能的提升,为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建设发展、为教学水平评估提供翔实的资料。

二、高职院校师资业务档案的对象

1.校内专任教师、兼课教师。他们是高职院校教师的主体,他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情况要通过师资业务档案进行记录,他们是师资业务档案收集的主要对象。

2.校外兼职教师、兼课教师。他们受聘给学生上课,指导、参与学校的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等工作,他们在人才培养、专业建设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他们建立师资业务档案,有利于对他们的工作进行系统评价,有利于学校师资结构的提升与评价。

3.学校的客座教授、教学顾问、指导专家。他们是校外专家学者或政府部门人员,他们为学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起到重要作用。

三、高职院校师资业务档案的主要内容

在2008年教育部和国家档案局制定的《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中指出,师资业务档案要包括“教学过程的记录”、“科研过程的记录”、“进修培训过程的记录”。高职学校师资业务档案如果要全面反映教师的业务水平,为学院工作提供服务,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教师的基本信息。教师的信息诸如姓名、性别、年龄、籍贯、出生年月、政治面貌、毕业院校、所学专业、职务职称、任职年限、学历学位、工龄、特长、成绩奖项等,这些内容构成了师资业务档案的基本信息。

2.教师的专业技术职务。学院职称管理的相关制度、专业技术职务评审的要求、聘任的相关条例;学院每年通过专业技术职称评审人员的信息、聘任的相关文件、职称评审推荐的原始记录;学院教师系列职称结构分布图、各学科专业技术岗位情况的统计。

3.教学与科研档案。教学档案:教师每学期的讲授课程,讲授的学时数,专业课、公开课、实验课、讲座等课程的授课数量,优秀教案、教学质量评价结果。科研档案:教师的科研成果、著述,在核心期刊、国家期刊、省级期刊以及各类学术会议上交流的学术研究、论文见解,与他人共同著述的作品和科研、教研成果鉴定书。

4.教师评价与进修考察档案。教学评价:教师本人的教学计划书、计划表,教学记录,教学心得,学校观摩记录,同行专家的听课评价与学生的教学评价。进修考察:参加继续教育情况、国内外专业进修情况;参加企业、社会实践情况;担任班主任工作情况;指导新教师情况。

5.奖惩考核档案。教师的荣誉与奖惩的记录,教师参加专业技能比赛获奖,指导学生参加专业技能大赛的成绩;教师的年度考核、业务培训考核等相关资料。

四、高职院校师资业务档案管理现状及对策

高等职业院校在师资业务档案管理方面,普遍存在重视度不够、制度不健全、管理手段落后、管理人员不专业等问题,师资业务档案给学校的工作难以提供有效的服务。

1.档案管理重视度不够。师资业务档案是学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考评教师教学能力和学术水平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师晋升职称、年度考核、评优选先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衡量一所高校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尺。但目前对师资业务档案管理普遍重视度不够,学校领导在考核一个教师的时候,只凭主观判断,不能很好地利用档案资料全面地评价教师的才德;教职工缺乏师资业务档案管理的意识,不能主动做好自己档案的收集、总结和上交工作,片面地认为做好档案工作是管理人员的事情,与自身无关,甚至不愿意把自己的档案交给管理部门,造成了师资业务档案管理工作的被动性。加强师资业务档案管理,学校领导要广泛重视,充分发挥师资业务档案在教职工的考评、考核中的作用,增强教职工的档案意识。人人关心、重视这项工作,高职院校师资业务档案的管理才能提高。

2.档案管理体制不健全。目前多数高职院校档案管理职责不明,未建立专门的档案部门统一管理。比如:个人档案有组织部门管理,教学档案由教务部门管理,科研档案由科研部门管理,培养进修档案由师资部门管理。这就造成了教师业务档案管理零散,如果要查找、提取档案需要到不同的部门,影响工作效率,给使用造成麻烦。加强师资业务档案管理,要形成科学的管理制度,建立专门的档案管理部门统一管理,做到及时收录,积极整理,严格管理。

3.档案管理手段落后。师资业务档案信息内容全面,覆盖范围广,科研和学术水平高,而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因人力、物力、财力受限,师资业务档案的管理手段仍然采用手工或半手工方式管理,使师资业务档案信息的收集、整理、立卷、归档等技术严重滞后,从而影响到师资业务档案的归档和利用。加强师资业务档案管理,要更新管理理念,利用现代化管理手段科学统筹,构建师资业务档案信息数据库,建立系统、高效、快速的现代化管理模式来实现师资业务档案管理的系统化、信息化,充分发挥师资业务档案管理在高校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4.档案管理人员受限。高职院校因为人员编制等原因,师资业务档案工作大部分是兼职完成,并且多数是非档案专业人员。师资业务档案管理有很强的专业性,对教师提供的材料,要有很强的辨别能力,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和责任心。在管理中,还要能够做到主动发现资料,进行催交,保证师资业务档案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教师师资业务档案客观地记载着教师的教学活动、科研成果、专业技能的水平,综合公正地反映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师资业务档案不仅代表着教师的水平,它反映的是整个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展示的是全校教师的学术水平。因此,加强高职院校师资业务档案管理是一件有重要意义而又艰苦细致的工作,要严谨对待。

参考文献:

[1]郭素萍.高校教师业务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考试周刊,2008,(45).

[2]段悦.建立和利用高职院校教师业务档案的思考[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19).

教师心理档案范文2

[论文关键词]民生档案 高校学生 成长档案 校园文化档案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把民生问题作为党和政府工作的重点。为贯彻十七大精神,国家档案局于2007年12月29日印发了《关于加强民生档案工作的意见》,要求各级档案部门自觉将民生档案工作纳入工作范畴,积极探索民生档案管理和利用的最佳方式和有效途径。2008年9月1日实施的《高校档案管理办法》明确指出,高校档案机构是学校出具档案证明的唯一机构;加盖高校档案机构公章的档案复制件,与原件具有同等效力。因此,高校档案部门要根据自身的特点,以发展的眼光找准建立覆盖师生员工的档案资源,以方便快捷的服务手段为广大师生员工做好服务。 

一、高校加强民生档案工作的重要意义 

民生档案是单位、社会组织和个人在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公共管理等民生领域中形成的各种载体的文件材料,是维护群众权益的原始凭证,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档案工作中的集中体现。因此,高校加强民生档案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高校加强民生档案工作是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养、住有所居。这不仅明确了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社会建设的重点内容和战略目标,同时,也为档案工作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指明了前进方向。为此,档案部门必须紧紧围绕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牢牢抓住服务民生不动摇,围绕服务民生制定发展目标,部署工作任务,整合各类民生档案资源,使档案工作的成果更多地体现服务民生、改善民生。当前,高校要把加强民生档案管理作为改善民生服务和推进档案工作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工作意识,明确目标要求,认真研究部署,扎实推进实施,着力推动建立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和服务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 

2.高校加强民生档案工作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新时期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着力点在于提高质量、走内涵发展之路。这就要求必须牢牢抓住人才培养这个根本,始终坚持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以学生为主体,高校档案工作要服务学生的成长成才,根据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和大学生的发展特点,加强心理健康、就业、帮困助学等民生服务,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以教师为主体,高校档案工作要服务于高素质师资队伍建设,开拓新的服务渠道,提高教师民生档案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全力促进教师全身心投入教学、科研和育人工作。 

3.高校加强民生档案工作是全面构建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建设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校园的建设,高校档案馆更好更快地开发利用学校民生档案信息资源,对构建和谐校园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档案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积极主动地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师生员工的根本利益作为高校档案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改变过去“重事轻人、重物轻人、重官轻民、重名人轻普通人、重机构轻个人”的观念,转变在档案利用中存在的重学校利用、轻个人利用,重为学校服务、轻为师生员工服务的做法,重视所有涉及人的档案的价值,真正认识到档案的重要性和有用性,不再仅局限于政府和学校,而要面向大众,面向师生,要像重视部门利用那样重视学校师生员工的利用,尽快建立方便师生员工的档案利用体系,树立“服务民生与服务业务并重,服务领导与服务群众并重”的观念,充分发挥档案工作在解决民生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二、高校建设民生档案的基本原则 

高校档案是学校发展历史的缩影,它包含了教学、科研、管理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反映了历届师生员工各个时期的活动。多年来高校档案主要是为学校的各项工作如编史修志、工作查考、学术研究、经济建设、宣传教育等服务。但是高校档案中也包含大量民生档案,高校民生档案主要有人事、工资福利、师资培训、职称、教师科研成果、招生、学生学籍、学生就业、医疗、保险、聘用合同等与师生相关的档案。在校工作、生活过的教工和学生如果遭遇各种证明缺失、证件丢失等均可来档案馆查询,并得到相关证明解决学历认证、工龄、工资确认、亲属证明、知识产权等民生问题。 

高校民生档案服务对象主要是师生。在查到相关民生档案资料后可开证明、复印相关材料并加盖档案馆档案证明专用章,复印件即可起到原件的作用。例如利用文书档案进行工作考查和享受党的惠民政策,利用学籍档案办理就业手续,利用人事档案办理出国、买房贷款、遗产继承手续,利用房产档案确定房产权,利用工资档案核实工龄办理退休手续等,这不仅解决了教职员工和毕业生的燃眉之急,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民生档案事关师生的生存和发展,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确定建立民生档案的原则。 

1.高校民生档案必须以师生需求为导向。对高校档案工作而言,关注民生、服务民生就是要以师生员工的需要为导向。因此高校档案部门要认真了解师生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民生档案工作,抓好民生档案基础业务管理和建设,把民生档案纳入档案管理体制,科学整合和丰富馆藏各类民生档案资源,突出民生档案在档案资源建设中的地位,建立覆盖师生的档案资源体系。对民生档案优先收集,优先编目,优先整理,优先输入,优先提供利用,使档案工作真正做到察民情、知民意、解民忧、维民权、保民安,更好地发挥档案事业在服务民生和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 

2.高校民生档案必须以法律法规为保障。为了更好地建立民生档案,高校档案部门必须要有统一的标准体系和制度保障,把指导和监督涉及民生事务的部门的档案工作作为工作重点,督促这些部门做好民生档案材料的收集与归档工作,确保民生档案及时建档、有效管理,确保民生档案齐全完整,为服务民生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来源。同时,由于民生档案中涉及公众的诸多私人信息,在提供和利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侵权、伤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为防患于未然,就需要建立健全民生档案法规体系,明确民生档案公开的范围、方式和程序,保障师生的利益不受侵犯。 

3.高校民生档案必须以丰富的馆藏资源为基础。要做好民生档案工作,就必须要做好基础性档案资源建设,建立能满足师生需求的档案资源体系。一方面,档案工作人员要对馆藏档案进行筛选,整合学校民生档案资源,以便更好地为师生服务;另一方面,高校档案部门要围绕服务民生,积极调整馆藏建设思路,突出为民、便民、惠民主题,加大与师生员工关系密切的人事档案、教师业务档案、学校名人档案等各类专门档案和专业档案的接收力度。不断丰富馆藏资源,改善馆藏结构,逐步建立面向民生、覆盖民生的多元化档案资源体系,使高校档案部门真正成为学校各类民生档案的保管基地和公共查询中心。 

三、高校民生档案建设的着力点 

民生问题是一个不断变化的问题,高校民生档案工作要紧跟民生问题的变化,积极拓展服务的渠道和范围,克服过去“编”多“研”少,编研成果跟不上形势的问题,找准档案工作服务民生的着力点。 

1.教师业绩档案。高校教师既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职责,又担负着科研重任,仅凭人事档案是不能完全反映教师业绩的。现行的高校综合档案管理是依据《高校档案实体分类法》进行分类,反映教师特点、学术水平和专业技术能力的档案材料分散于教学、科研、出版等档案中,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不利于高校人才资源的开发和配置。建立教师业绩档案,能真实地反映教师德、能、勤、绩等多方面的情况,可以客观准确地评价教师的教学成绩、学识水平和科研能力。不仅可以多角度、全方位对教师工作进行价值判断,为学校发展服务,同时通过间接基础资料的反馈,也有利于教师的自我调节。教师业绩档案是一项有利于教师个人,更有利于学校各项工作协调发展的实践活动,在教师的科技成果、专业技术职称评聘、申请科研项目、申报科技奖励、申请政府津贴以及学科带头人的申请与考核等工作中都将起到重要的参考作用。 

2.学生成长档案。高校学生档案是学生在高校学习、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是学生的个人经历、思想品德、成绩、个性特点、专长爱好、健康状况等方面的原始记录,在某种程度上真实地反映一个学生的客观面貌。作为记录个人学习经历、实践经历、考核奖惩、思想政治状况等内容的文件材料,在就业、职称评定、婚育证明、转正定级、政审、办理养老等社会保险以及开具出国、考研有关证明等方面继续发挥着凭证、依据和参考作用。 

档案管理人员应规范学生档案管理,重视学生档案的珍贵价值,不断挖掘学生档案信息资源,扩大学生档案材料的收集范围,充实档案内容,调整学生类档案接收范围,要改变以往单纯接收教学类档案如学生学籍册、新生录取名册、学生登记表、入党志愿书、毕业登记表等做法,将接收范围扩大到与学生关系密切的个人资料,例如当前要切实做好学生心理档案、学生就业档案等,并把利用率高的学生档案优先进行整理、编目。做好学生档案工作不仅关系到学生个人的前途,也能反映学校的管理水平,这对推动学校改革创新和教育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教师心理档案范文3

[关键词]教学档案;作用;管理责任;信息资源

中图分类号:G647.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3-0328-01

1997年因工作需要,我从小学校长的工作岗位,来到洞口四中,担任了学校教务和档案管理工作。学校档案是学校广大教职员工在教育教学工作、学校管理及其他各项工作和学习等活动中形成的,是全体师生员工智慧的结晶;是学校重要的信息资源,是历史的凭证,是学校的财富。教学档案是学校全部教学活动的真实记录,是教师教学活动、教学管理、教学研究和学生学习等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音像等文件材料。教学档案在学校的教育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学档案的管理工作也就引发了众多档案管理人员和教育教学管理人员的关注。下面结合本人近二十年对学校档案管理工作的经验和体会,就教学档案的作用和管理谈我的几点看法:

一、教学档案的重要作用

何谓教学档案?笔者认为,教学档案就是学校在教学管理和教学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载体的文件材料总和。教学档案是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源,是衡量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是提高师资水平的重要手段,是评价、考核教师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的主要依据。

因此,作为档案管理人员,要充分发挥好教学档案的作用。我们每一位教师都有各自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形成许多教学经验和方法,这些经验和方法,都体现在了教学档案之中。利用这些教学档案,新教师能尽快掌握教与学的方法,能尽快地熟悉教学业务。学校领导和教育主管部门也能经常检查、归纳和分析教学档案。这样既能从中发现问题,又可以比较客观地评价学校的工作,从而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以及管理水平。这不,这些一摞摞、一叠叠整理得整齐有序的教学档案,就为我校洞口县第四中学在邵阳市市属重点高中检查评估中,连续几次评为优秀,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二、教学档案的有效管理

1、建立健全归档制度,确保教学档案的完整与安全。教学档案材料是由教与学两方面的文件材料转化而来的,其来源广泛而又分散,且绝大部分来源于从事教学第一线工作的教师和学生。由教师和学生本人撰写的文件材料,一般只有单份。在没有收集之前,长期保存于教师和学生本人手中,极易散失。学校进行收集时,有很多老师也不愿意上交这些材料。各处室因工作需要,觉得归档后再用时找起来不方便,也不愿意将应归档的材料及时组卷归档。这样既影响了教学档案的完整性,也使得教学档案很难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注重材料的收集整理、加强教学档案的规范和管理。首先,要明确教学档案的内容,明确教学档案材料的归档要求。其次,对提交的原始材料、统计数据要一致,对归档文件要以件为单位进行科学有效的装订、分类、排列、编号、编目、装盒,归档文件应齐全完整,立卷时的选择应尽可能结合教学工作。教学档案需要在平时工作中做到档案边形成边收集,及时整理归档。因此,本人每一学期初都要将各处室、各负责人本学期内各个时段需要上交的教学档案资料列表布置到位,每学期结束时又要对各处室、各负责人的教学档案进行收集归档整理,最后将情况报告学校并由学校进行总结通报。这样依据计划抓落实,学校的教学档案也就得到了有效的管理。

3、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加强教学档案数字化建设。档案信息化是适应信息化时展的需要,以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为核心,以信息网络为基础,建立学校电子教学档案数据库。对学生成绩、教师业务档案等信息量大、经常查询利用的教学档案,建立起学生信息数据库和教师业务档案数据库。对纸质的教学管理文件、教学计划、招生录取表等对其进行数字化。通过将传统的纸质档案转化为电子信息,完成“固化”档案资料到“活化”信息资料的转变。通过网络向广大师生方便迅速地检查和查询所需的档案信息资料,为学校的教学改革和发展服务。

4、耐心勤恳为师生服务,实现教学档案效用最大化。服务利用是档案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档案事业不竭发展的动力所在。要想做好档案管理工作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细心加耐心。要想在工作中得到领导和师生的信任,就要有优质的服务。在平日我做到勤于收集整理、勤于管理、勤于钻研,做到数据准确、内容充实。师生来查找资料,我不厌其烦。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网络资源,把师生想知道的档案信息、成绩信息、工作业绩等编制成电子档案,上传到学校的网络中,使师生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电脑和手机在网上查询相关的信息,提高档案的利用率,实现档案效用的最大化。

总之,管好教学档案是档案管理员义不容辞的责任,档案管理人员和教育教学人员应充分认识到教学档案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意义。运用科学、规范的管理手段及现代化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使教学档案更好地为学校的管理、教育、教学工作服务。真正成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得力助手。

参考文献

[1] 杨新萍.学校档案管理与利用[J].山西档案,2009.01.

教师心理档案范文4

论文摘要:教学档案服务于高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是高校档案的主体和重心。分析了教学档案在高校教学和管理中的作用和地位以及目前教学档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充分发挥教学档案的作用,更好地服务于高校的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等工作,新建本科院校必须加强和优化高校教学档案的管理。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许多高校纷纷合并升格,学生人数剧增,档案的数量也随之增加。如何优化教学档案的管理,已成为新建本科院校的当务之急。笔者就新建本科院校教学档案管理的意义、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途径谈些看法。

一、优化新建本科院校教学档案管理的意义

教学是高校教育的核心内容,教学档案是衡量高校教学质量、学术水平、管理水平的重要依据。教学档案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资源载体,对高校教育教学管理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教学档案是教学工作的真实记录和参考依据

教学档案是高校教学业务部门在教学管理、教学实践、教育研究活动等各个环节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教学文档资料,它是高校教学活动的直接的原始记录,如教师的业务材料包括学生各科成绩分析、试卷分析、科研课题、教案检查、以及其他在教学活动实践中直接形成的声像档案材料,如教学实习录像等,这些以影像为表现形式并辅以简要文字说明的历史记录,具有纪实性、直观性、典型性等特点,是教育教学活动中有力的辅助手段,在学校档案工作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因为它们是知识和信息储存的一种形式,详细、真实地反映了高校的教学历史全貌[1]。通过抽调审阅教学档案如教师教案、实验报告、科研论文、毕业设计(论文)、试卷等,能很快了解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情况,同时还可作为教学管理考核的基本参照依据。

(二)教学档案是进行教学科研的前提和基础

教学工作离不开教学档案。教学档案是历史的真实记录,可以客观地反映学校每个院系的实际教学水平。对历年学生的测试成绩及教师教学检查的分析,可以看出教学水平的提高与否;对历年试题的检查,学生违纪情况分析,能直观地反映出教学管理水平的提高或下降,从而为今后的教改指明方向。因此,我们应增强教学工作中的档案意识,引起教师和教辅人员的高度重视[2],以此来促进教学管理,提高教学水平。

(三)教学档案有助于推动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业务档案是教学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以及教师职称评定工作的进行,教师业务档案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它在个体上,反映了教师的业务能力、学术水平和工作业绩;在整体上,体现了学校的师资素质、队伍结构和办学水平。因此,认真搞好教师业务档案的建立、保管和利用工作,将推动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尤其是师资队伍建设。教师业务档案中客观真实地记载着学历、考核成绩、业务水平,使校领导对教师的综合评价有了可信的参考依据,这样就能公正有序地进行教师的职称评定、工资晋级、人事调整等相关事宜,进而对教师的切身利益进行决策,并有效激励每位教师的事业心、进取心,提高教师群体的稳定性,激发教师队伍的创造力。

二、新建本科院校教学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新建本科院校档案馆虽然已购置了计算机、打印机等设备,基本实现了收集、整理、编目、检索等主要服务功能的计算机管理,但档案信息网络化建设还任重道远,多数新建本科院校的教学档案不全、不实,漏洞甚多,即便是档案整理工作也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档案规章制度滞后,管理体制陈旧

一般高校的档案馆已基本形成自成体系且成熟的档案管理系统,本身已有准确的定位。新建本科院校虽然学校级别提升了,但档案工作的层次却没有随之提升,人员的配置仅能应付日常的档案收集、整理、归档、利用等工作,基本无暇顾及高层次方面工作的开展,有少数新建本科院校甚至还没配置专职的档案人员,仍由文书人员兼任。虽然多数新建本科院校制定了教学档案规章制度,但有些规章制度没有及时修改和补充,已无法满足新形势的需要。同时,这些新建本科院校的档案室又面临着新情况、新挑战,需执行本科院校的新规定,档案工作的开展处于尴尬的两难境地。

(二)档案管理不规范,多缺漏、遗失现象

教学档案的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它需要严格的制度规范和科学的管理方法。教学档案的产生、收集、整理、利用等运转过程,应当依据档案法规和标准实施科学化的管理。由于高校教学档案涉及范围广、工作量大,加之人们的档案管理意识较为薄弱,致使相当部分教学档案材料的收集存在着一定的漏洞,造成大量的档案缺漏、遗失现象。而已有的档案也存在着许多问题,诸如:归档不及时、分类不规范或者收集不完整等,其共性特征表现为:重收存,轻整理;重共性材料,轻个性材料;多头归档,重复设档。这些现象严重影响了档案效用的发挥,并给日后档案的鉴定、保管及库房的承载空间带来压力,造成了不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浪费。

(三)档案信息化程度偏低,资源开发利用不够

当今电子化档案信息已日益成为信息服务的重要载体,档案信息化程度偏低将会直接导致教学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不高。教学档案管理由于涉及的专业多、课程杂、范围广、内容繁,各教学部门若缺乏整体规划,各行其是,各自为政,则会给全校在档案管理、数据查找、资源共享等诸多方面造成极大的不便。如果收存的档案不积极地开发利用而束之高阁,就会失去档案自身的价值。同时,教学档案利用的好与坏,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高校办学水平的高低。

三、如何优化新建本科院校教学档案的管理

教学档案是高校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十分重大。优化和加强高校教学档案的管理,是新建本科院校档案建设工作重要的一环。

(一)高度重视,建立健全教学档案管理制度

教学档案是高校教学工作情况的真实具体反映,是衡量高校教学水平的重要依据。由于档案工作自身的性质和特点,档案部门常处于被公众所忽视的位置,新建本科院校各个部门应高度重视档案工作,在人员和经费上加大投入,建立健全教学档案管理制度,加强档案工作的宣传,把档案信息资源网络化建设纳入学校的议事日程和整体发展规划,使档案工作的发展与学校的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的发展同步前进,使档案机构设置、库房建设、技术人员配备以及档案现代化必需的经费和技术装备等真正落到实处。档案管理工作只有在高校管理中得到重视,达到档案管理质量的提高,才能更好地为教学、科研以及各项工作服务。

(二)清理补充,作好现有教学档案的分类整理

高等学校教学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统计、分析等工作是个连续性的动态管理过程,其管理的效能直接影响着档案材料的质量[3]。目前,新建本科院校的教学档案尽管存在着材料缺失和管理混乱的情况,但仍然储藏着大量的本校教学方面的原始资料,需要我们去挖掘、清理,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整理、分类和必要的补充。教学档案的分类必须遵循教学档案形成的规律,尽量保持教学档案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常见的分类方法有两种:一是时间分类法,以年代来区分、排列、管理档案,强调档案的时间特征;另一种是性质分类法,即按照材料内容所反映问题的性质来分类。最常用的方法是将两者结合起来,即在体现一定的时间性的基础上按教学档案的性质分类,既展示历史与时序交替的过程,又保持档案资料内在特征的有机联系,使整个案卷组成一个有机整体,同时,各部分又具有相对独立性,从而建立一个“完整、准确、系统、安全、有效”的档案体系。

(三)重视培养,加快档案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现阶段不少新建本科院校教学档案资料管理方式陈旧,多处于手工管理阶段,院系档案人员大多由秘书兼任,教学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相对滞后,工作效率低。这样落后的管理方式,势必难以适应教育发展和高校教学工作检查的要求,这就要充分利用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和网络技术,提升教学档案管理的信息化。

因为网络化管理要求档案员具有较强的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和网络管理等基本技能;新的档案载体的出现,需要档案员具有较高的专业保护意识和特殊技术保护水平;档案开放和信息剧增,需要档案员具备较高的鉴别档案、获取信息、筛选信息、反馈信息的鉴别能力和编研能力。新建本科院校档案馆要通过采取向外引进和内部培养相结合、组织培训和参观交流相结合等方法来提高档案人员的素质,逐步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知识年龄职称结构合理、专业技术覆盖面广的高素质复合型档案人才队伍,以满足高校档案信息网络化建设的需要。

(四)利用网络,提高教学档案资源利用率

当今,档案资源信息化、档案信息网络化、档案管理现代化已成为当代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方向。为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新建本科院校必须建立一套完整规范的校、院、系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缩微、光盘等先进技术与手段,变静态管理为动态管理,将“死档案”变成“活档案”,将文字档案变成电子档案。同时,加强教学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新建本科院校档案部门要围绕教育教学中心,努力更新思想观念,加强档案信息的需求研究,把重要的教学档案信息编制成专题材料,一方面通过档案网页、校园网及其相关网络丰富档案信息量;另一方面扩大信息编研的范围,加大开发档案信息的深度。高校档案部门要积极与其他职能部门协作,合理调配与充分整合分散的信息资源,建立高校档案信息资源库。比如:科研部门负责科研论著数据库的构建,教务部门承担试题库、电子课件、学籍异动等教学专题库的建设任务。通过档案文献资源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网络辐射作用,扩大档案文献资源交流渠道,实现新建本科院校档案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使档案文献信息资源建设达到新的水平。

结语

传统的教学档案管理模式和手工操作方法已经无法跟上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形势,新建本科院校着手组建一套完整的校、院、系电子档案系统已势在必行。我们要在日常教学和管理工作上认真扎实地做好教学档案的收集和整理工作,优化档案管理,强化服务功能,充分发挥教学档案的作用,促进新建本科院校档案工作与其他各项工作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黄金莲.关于提高新建本科院校评估档案质量的思考[j].档案,2006,(4):42-43.

[2]彭群颐.信息化社会高校教学档案建设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8,(5):189-191.

教师心理档案范文5

论文摘要:教师评价在教师的管理中是必不可少的。在我国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评价应该同样适应于改革的潮流,探索更加有效、完善且简便易行的评价方法势在必行。教师教学档案袋评价源于美国,是一种新型的教师评价方式,它的出现将会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目前,档案袋评价在学生评价的应用中讨论颇多,因其体现了“学习是个过程,学习评价也应有过程评价”的思想,所以它的作用已经被很多评价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所认同。随着新的课程改革的实施,评价界也相应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档案袋评价的应用就是其一。在新的课程理念下如何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这又是一个摆在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面前的急迫任务。以往的教师评价,无论从教师角度,还是从评价者角度,都不再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发展需求。因此,以往教师评价的弊端日益显现出来,探索新的教师评价方法势在必行。

在美国,选择性地收集教师教学信息的教学档案袋(teachingportfolio)已在国家、州、区、学校等各个层次得到广泛应用。例如,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委员会(The Netional Board for ProfessionalTeaching Standards,NBPTS)已将教学档案袋作为教师许可证重新发放的基础,许多学区也正用教学档案袋辨别优秀教师。我们也可以在借鉴美国教学档案袋评价经验的基础上发展适合我国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档案袋评价。

1解读教学档案袋

1.1教学档案袋的内涵

一般而言,档案袋(portfolio)是个人作品的系统收集,是某些专业人士展示技艺与成就的主要方式。摄影师、画家、建筑师、记者等都曾将档案袋用于这一目的。它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要不断更新,以反应个人成就和技艺进步。教学档案袋是有关教师教学实际信息的收集。教学档案袋不只是作品的收集,不只是存放作品的容器,它更是系统检查教与学效果、与其他人分享自己观点、改进学校工作的一个过程。基于此,我们可以将教学档案袋界定为某一时期不同情境中产生的有关教师与学生工作信息的系统收集,它通过反思构建,通过合作得以丰富,最终目的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学习进步。

1.2教学档案袋与教案、简历和档案的异同

1.2.1相同点

教学档案袋与教案、简历和档案的相同点在于,它们都是用来证明教师工作业绩的,以此来检验教师,这也是评价教师的主要依据。教学档案袋里的信息能够显现出教师的信仰、技术、知识、成就、个性以及各种教学和学习经历,能够证明其实践的成功。

1.2.2不同点

首先,教学档案袋包含了教案、简历和档案的内容。教学档案袋的内容很丰富,而教案、简历和档案只是其内容之一。另外教案、简历和档案的内容、结构比较单一、固定,而教学档案袋的内容是具有选择性的收集产物,体现了教师的主体性。

其次,教学档案袋中反思的成分比较多。教师在选取教学档案袋的材料时,必须要考虑很多问题,另外,写反思材料也是教学档案袋的主要内容。教师通过思考新的教学观念和自己在课堂中的实践,可以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有了反思,教学档案袋就会变成学习的一部分,这也正是教学档案袋的可取之处。

最后,教学档案袋的合作性比较强。教师在收集教学档案袋信息的过程中,与同行、学生和家长的沟通是必不可少的。学习是一个交往的过程,构建教学档案袋的过程也同样是一个学习、交往的过程。

2教学档案袋评价的理论基础与现实条件

2.1教学档案袋评价的理论基础

2.1.1认知发展理论

成人认知发展理论认为,作为个体的教师总是注重对自身思维、已有学习方式、动机、目标和能力的提高,而且在任何一个教师团体中,教师在如何最好地实现个人业务发展方面都存在不同的需要和选择。因此,不同教师有不同的背景,其需要、年龄、经历、受教育程度、教学风格等都会表现出个性差异,用同一把尺子、从一个角度、采用单一的模式对所有的教师进行评价是不合理、不科学的。而教学档案袋评价恰恰为每一位教师提供了表现个性的机会,使每位教师实现最大可能的发展,教师在收集自己教学档案袋的信息时,可以选择自认为能够表现自己的作品,每一个档案袋,就是一个独具个性的代表作。

2.2教学档案袋评价的现实条件

2.2.1传统的教师评价需要更新

传统的教师评价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它们大多数是面向过去的。它们着眼与教师个人的工作表现,特别注重教师在评价之前的工作表现。这样的评价具有两种功能:第一,表明教师是否履行了应有的工作职责,他们的工作表现是否合校方的期望;第二,根据教师的工作表现,判断他们是否已经具备奖励或处罚的条件。

这种把评价作为监督教师工作、控制教学发展、鉴定教师工作好坏的观念存在很多弊端:①传统的教师评价主要是采取对教师能力和工作业绩测量加几次课堂听课的方式,其评价的全面性值得怀疑。因为它无法再现教学的真实情况,而很多教师的努力是外界无法观察到的。②传统的教师评价是一种奖惩性的终结评价,其结果反映的是被评教师在一段时间内的工作效果与水平,并成为教师档案的一部分,作为教师奖惩、晋升、聘任与否的依据,但由于没有足够的资金,只能奖励少数优秀教师,而那些通过努力却没有达到某一标准的教师只能望之长叹。而且,即使在生源保证和经费充足的时期,也根本没有足够的职位使得所有应该得到晋升的优秀的教师获得晋升的机会。③传统的教师评价是单向的,指令性的,即评价是自上而下的、强制性的,上级制定怎么样的政策,教师就得这样去做,教师被动参与,很少有机会对评价的目标、内容、方法进行思考,更不可能参与评价信息的收集。

传统的评价制度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促进改革,但这种动力是自上而下的,常常只能引起少数人的共鸣和响应。反思传统评价的弊端,可以清晰地认识到,教师评价不应该仅仅是对教师做状况的鉴定,更重要的大要为促进教师成长和提高教学水平服务。因此,教学档案袋评价便作为传统评价的更新应运而生。

2.2.2教学档案袋评价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评价理念

新课程改革在课程评价方面提出了崭新的要求。强调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注重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继续水平。教师评价不是一系列可以敷衍的、定期的任务,应该将教师评价理解为一种连续的、系统的过程,目的就是有助于教师个人的专业发展,帮助教师规划自己的教师生涯;同时,应该将评价过程看作是一种积极的过程,通过更加符合实际状况的政策,让教师获得更多的工作满足。教师教学档案袋评价恰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对教师评价的要求,由此,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学档案袋评价也有其可取之处。

3教学档案袋评价的特点、方式及效能

3.1特点

3.1.1体现了教师的主体性

传统的教师评价,教师都是被动参与的。上级指示考核什么,下边就做什么。这样的评价无疑是不可能引起教师兴趣的。而教学档案袋评价贵在体现了教师的主体性、主动参与性。首先,教师在收集教学档案袋的内容时,不再由谁指示什么,而是教师亲自去选择那些能够证明自己的材料。选择什么,不选什么,为了么要选择这些,都由教师一个人来定。这样,在构建教学档案袋的内容时,教师是主体,教师的主动参与是必要的。其次,学校及上级领导在评价教师时,可以审阅教师的教学档案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已不再是独立于评价者之外的个体,而在评价中,教师也有发言的机会,有表达自己思想的机会。可见,教学档案袋评价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体性,有利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通过研究有效教学实践,提高学生学习水平和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实现其个人发展。

3.1.2结合了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教学档案袋评价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收集各种证明自己进步的材料,是教师发展过程的阶段性描述,这一过程是贯穿于教师教学的始终的。在教师的档案袋里,有教师对其课堂教学的反思,也有其对自己教学实践与专业发展的评价,也有教师获得成果的充分展示,还会包含有外界的评价与建议。教学档案袋评价就是将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结合在一起,从评价中获悉自己的不足,扬长避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促进自身专业的发展与提高教学质量。

3.1.3综合了教师自评、他人评价和专家评价

从教学档案袋评价的过程中可以看到,学生、家长的广泛参与是该评价中必不可少的。这种评价强调主体间的相互选择、沟通和协商,注重自评、互评,使评价成为教师、管理者、评价专家、学生、家长以及社区内其他的相关人士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评价结合多主体的评价意见,广泛争取各方面的建议,使得评价的信息更加可靠,也更有利于评价的进一步开展。

3.2方式

3.2.1互评

这种方式可以用小型讨论会的形式,在教师与教师之间展开交流、沟通与讨论。每个教师通过对自己教学档案袋的展示与陈述,以便得到同行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在讨论中,开诚布公的心态和科研的意识是非常重要的,每个教师都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发表不同意见,还可以提出一些有建设性的意见,这对于每个教师的提高,都是有所帮助的。教学有问题是正常的,只要是真实的就一定会有缺憾,科研自发现问题始,发现问题就是发现发展空间。

3.2.2他评

这种方式可以用讨论会的形式,召集有关评价人员、学校领导、教师、学生代表、家长代表等来参与。在讨论伊始,可让被评教师展示其教学档案袋的内容,并做自评报告,然后所有到会成员可开诚布公的发表自己的意见,使得该评价真正体现多元参与的本质。在讨论会上,对于教师更有帮助的是他人关于教学档案袋优缺点、教学应提高的领域等的反馈意见。教师即可通过此讨论达到健康心态的形成与自我发展需求的提升。

3.3效能

3.3.1促进教师的发展,提高其教学质量

教学档案袋评价是基于促进教师发展的新型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改变了以往教师的被动被评的现象,而是评价前后都强调教师的主体能动性。评价的过程也是提高的过程。教师通过自我反思、自我评价及他人评价的反馈,可以知己不足而后重新构建自己的设计,这本身就是在提高,在发展。教师的发展,直接体现为其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通过反思教学过程来重建适合于自己学生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进步。

3.3.2克服教师评价的惧怕心理,缓和评价者与被评者之间的关系

教师心理档案范文6

[关键词] 民办高校;院(系)教学档案;建设;管理

[作者简介] 王巧云,三江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办公室副主任,研究方向:教学管理,江苏 南京,210012

[中图分类号] G2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12)10-0098-0003

三江学院是一所民办本科高校,档案的建设和管理工作起步较晚,由于学校自身的特点,不能完全套用公办院校的管理模式。因此,该项工作还处在不断地摸索过程中。院(系)档案建设与管理是整个学校档案建设的一个重要基础,它的建设与管理反映着整个院(系)发展的进程与规模,是历史的真实记录,同时也是学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院(系)档案建设管理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一)明确院(系)档案建设规范

确定院(系)教学档案建设归档范围。院(系)教学档案建设归档范围的原则,应从实际需要出发。从院(系)的历史沿革和教育事业的发展,确定教学档案的现实作用和历史作用及其利用的广泛性、实用性、准确性[1]。凡在教学管理和教学实践各个环节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并有保存价值的不同载体的文件材料,院(系)都应根据自身的特点进行整理、立卷、归档。例如: JX-TM-12教学管理类、JX-TM-12-1教学调整、修订、申报和批复文件,各专业教学计划修订、调整专业目录及专业申报、批复等文件材料。

确定档案的使用规章制度。本院(系)工作人员如需查阅档案,必须严格遵守查阅档案制度,维护档案的完整和安全。借出的档案不准带到公共场所或家中,不得遗失、污损、抽拆和转借,借阅一定要自觉做好登记手续。涉及到属于保密性的档案资料,例如:人事资料、考评资料、职称晋升等,需经过院内领导的签字,否则一律不予借阅。

在民办高校中,院(系)档案管理员通常是由办公室人员负责。院(系)档案涉及面广,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所以对资料的收集整理应明确责任人。

院(系)教学资料主要由档案管理人员进行整个档案工作的规划(综合类、教学管理类、教学业务类等)、收集、整理和立卷。

院(系)学生工作日常管理(第二课堂、违纪、奖惩等)和党建工作文档由学工办负责收集、整理和立卷。

(二)档案资料归档的模块及利用价值

要做好院(系)档案工作,保证材料的齐全和完整,首先必须明确文件材料的归档模块。归档的模块一般分为:(1)党群类:校党委、组织、宣传、工会和团组织等部门在工作中形成的文件、记录、计划、总结等有保存价值的文件。本院(系)党、团组织学习、生活情况、开展第二课堂等有意义的社团活动(包括获奖情况);(2)行政类:学校理事会、校长、副校长及校办、人事处、教务处、学生工作部等上级行政部门发文。院(系)制定的工作计划、例会记录、内部文件、工作总结、大事记等;(3)教学类:院(系)新增专业申报、本科专业申报(重点)、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任务书、教学管理(期中教学检查)、课程表、调停课表、教学进程表、教师教案及多媒体课件等;学生学习专刊、学习竞赛、各类试卷、课程设计、认识实习、学生手册、各类成绩、毕业设计(论文)等;(4)科学研究类:科研管理和科研实践中形成的文件材料。院(系)教师的科研项目计划、申报立项、中期检查情况及科研成果。

建立一套完整的院(系)档案后可为所在部门提供服务,也为上级部门对本院(系)教学工作评估、专业学位评估和申报专业硕士点提供重要依据。

为部门提供服务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院(系)在制定本部门的发展规划、学科建设规划、教育教学改革等工作时提供相关资料;二是教师通过查阅教学方面的相关资料,以达到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创造条件。

教学档案是院(系)发展过程中所积累起来的原始资料,反映了院(系)各个阶段发展的情况,具有真实和可靠性。目前在各种教学检查和评估过程中都设有相应的评估指标,这些指标都是检查的重点。完善的教学档案体系和充实的教学档案就为此提供了重要依据。

二、三江学院院(系)档案建设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一)档案建设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三江学院院(系)档案建设是按照日常的教学管理开展的。因学科专业不同,各个院(系)建档工作都有自身的特点和要求,但它们有共同点,即起步比较晚。由于办学时间不长,在日常的教学管理过程中,又往往只重视具体工作的开展,而对于档案建设重要性认识不足,在办学过程中,积累的资料甚少,更谈不上规范管理。收集范围小。院(系)的档案不同于校级档案,它的来源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收集所在院(系)的一些日常教学管理资料。因此,在信息、资源方面的内容显得较为单薄,主要是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管理(期中教学检查)、教学进程、课程设计、专业相关试卷、毕业设计、教学研究(教改项目)、师生的创新成果;所在院(系)的工作计划与总结、任课教师简介(专任教师和外聘教师);学生入学至毕业在校期间的表现和奖惩。这些主要来源于所在院(系)的师生,所以信息资源不够广泛。

(二)基于三江学院档案的自身特点,凸显存在的问题

师生积累档案资料的意识薄弱。真实的原始资料都来源于日常的教学管理过程中,涉及的人员比较多,既有老师,又有学生。但是由于师生对于档案资料的积累意识薄弱 ,致使许多有关学生的活动素材、教师的教研材料都不能得到及时地归档,过后重新整理的时候,却残缺不全。

缺乏专职档案管理人员。由于民办高校建立的是一支精干、高效的管理队伍,各院(系)档案员都由兼职人员承担。在具体的工作中兼职档案员必须在完成自己本职工作以后,才能从事档案的具体工作。而档案管理是一项耐心、细致的工作,在本职工作繁忙时就会对档案的收集或整理不能及时,有时甚至遗漏,从而出现存档不及时或不全的情况。

资料收集不全。民办高校各院(系)建立初期,忽视了档案的积累工作,导致许多有关院(系)建立的原始资料遗失或残缺不全。例如:院(系)创立初的申报材料、图像资料、领导致词、大事记等,由于这些资料的残缺,在查阅整个院(系)的历史发展过程时,就得不到全面的展示。

岗位调整后移交手续不规范。在《机关档案工作业务建设规范》中规定:“机关档案人员调动工作时,必须在办完档案移交手续后方能离开岗位。”[3]院(系)兼职档案人员在离岗或调动岗位也应该遵循这条规定。然而在实际过程中,相当一部分院(系)兼职档案人员却忽视了这项重要的工作环节。以至于出现以下三种主要情况:(1)档案未移交就离开所在的工作岗位;(2)档案内容组卷混乱,往往出现目录与内容不匹配;(3)重要资料残缺不全而导致责任不明确、界限不清楚。这些主要是由于移交档案的手续不规范,该检查的没有检查,该清理的没有清理,该说明原因的没有说明原因,该签字的也都没有签字。同时绝大部分的人员都把档案移交当作是事务性工作,是档案人员之间的事情,更没有意识到档案工作是院(系)建设及教学管理的重要的信息保障和查询依据。

三、改进民办高校院(系)档案建设管理中的几点建议

强化档案工作重要性的意识。加大档案工作重要性的宣传力度,提高师生的档案意识。各院(系)档案管理人员要充分认识到教学档案是专业建设、学科发展、师资壮大、办学规模的历史见证,要不断地收集反映院(系)教育教学改革和教学活动、招生就业等有效信息。院(系)所有人员应积极配合和支持教学档案工作,在这过程中教师们应主动地将各自保管的教学资料定期交兼职档案员保管,以促进档案资料工作的顺利展开。

合理安排兼职档案员的工作。院(系)档案工作在日常教学中作用越来越大, 在目前各院(系)设置专职档案员岗位是不现实的,但兼职档案员又不能完全兼顾,如何解决好两者之间的矛盾是关键。解决矛盾可以按照档案的分类模块进行分工,明确责任,如涉及到学生工作档案的收集和整理时落实到学生工作办公室负责,定期上交院(系)档案室;教师要及时完善本人的业务档案;学科组要及时地整理和完善有关学科建设方面的材料;试卷的整理归档专门指定人员实施等。兼职档案员的责任除完成自己所整理和完善的分类项目,负责督促和接收其他人员分工的档案建设项目,同时进行管理和开展利用工作,这样,就保证了材料存档的及时性和完整性。

进一步完善档案管理工作。在现有的档案管理中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确定教学档案管理人员的职责范围,使教学档案管理人员树立起强烈的责任心,调动其积极的进取心。不定期地对教学档案进行抽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将教学档案建设作为整个教学工作的核心之一;建立有效的奖惩制度,将档案建设列入院(系)工作人员年度考核内容之一,以此来激励所在部门的工作人员的热情,促使院(系)教学档案的完整性;档案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时尽可能把相互存在某种联系的文件组合在一起,实现资料归类的规范化,同时要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例如:统一的档案盒、分类号、标签、字体等来实现档案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加大推进数字化档案建设,应逐步转变档案管理人员的思想,把原有以纸质档案为主的存档模式转换成电子档案为主,纸质档案为辅的同步管理模式。

规范档案移交手续。院(系)兼职档案人员调整岗位时,一定要对档案的移交手续进行规范,以保证档案管理的延续性,同时也是分清责任。首先应将档案移交列入办公例会的议事日程中。做到档案人员在调整岗位或离职时应先办理移交手续,对未办理移交手续的档案人员院(系)领导不得批准离开其岗位;其次,档案的交接不只是钥匙交接和口头交接,接管人应对所保管的档案进行全面清查,做到心中有数,对未整理的零散资料要进行文件材料的分类存放。对档案中缺少的资料应列出详细的清单,并注明原因,签字认可;再次,院(系)领导应做好档案交接的监督工作,及时掌握档案交接进展情况。

综上所述,民办高校的档案工作刚刚起步,随着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蓬勃发展,还需加快档案管理的数字化、信息化和规范化建设,不断提高档案工作服务的及时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以便更好地为师生服务。

[参考文献]

[1]三江学院档案管理办法(试行)[Z].校字[2006]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