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思想如何培养范例6篇

高中数学思想如何培养

高中数学思想如何培养范文1

关键词:初中数学;创新;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0.引言

数学教育的本身就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标,在教学方式上大胆创新,通过数学复杂严密的思维活动,从未使学生认识数学知识的本质和规律,获得对数学知识理性上的认识。初中数学教学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要结合实际,根据学生的特点,通过合理的思维训练,鼓励学生进行发散思维,通过思维训练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找到有效的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教师要在具体的数学教学中,注重培养初中学生创新能力,让学生主动大胆创新。

本文主要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就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出了几点建议,旨在提高初中生创新能力,进而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仅供广大同仁参考借鉴。

1.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数学教学的目的之一,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能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水平。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学生看作被管理对象和灌输知识的对象,每个学生都有创造潜能,也是有着丰富个性和特点的主体。教师要重视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和学生的个性发展,继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

2.1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想象能力培养非常重要,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实际上数学与生活实际联系非常紧密,如果离开了想象力,那么数学学习将会枯燥乏味,没有学习兴趣。在初中数学的学习中,如果教师是单纯的讲、学生单纯的听,那么学生的创新力就被抑制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

2.2 培养学生数学猜想的创新能力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猜想能力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思想,初中生比较活泼,思维能力很强,想象力也比较丰富,并且富于幻想和猜想。猜想也是一种理解事物内部联系的思维过程,猜想一般是证明或者计算的先导,猜想不一定是正确的,不一定是唯一的,所以真实性要通过逻辑思维和实践来验证,通过实践,确定猜想的正确与否,猜想有着极大的创新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猜测与猜想,不要害怕犯错误,猜想本身就具有不确定性,学生要从简单入手,根据猜想内容的数形对应关系和学习的已有知识,通过思考猜测,主观进行判断,或者将一般性的规律进行延伸。

2.3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创设情境,设计一些复杂有讨论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来解决,或者通过课堂讨论让学生拓宽思维,发表出具有个性的见解。鼓励学生大胆提问,突破思维定式,让学生感觉提出质疑,并且针对质疑勇于进行实践验证,寻求解决方法。例如在二次函数的学习中,对于二次函数的基本形式:y=ax2+bx+c,细心的同学可能会想到,a,b,c是否可以取任意值呢?当二次函数表示某个实际问题的时候,,自变量x的取值有没有要求?通过学生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可以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教师要对授课内容及时进行总结,

2.4 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发散性的思维更有利于创新,发散思维是对一个问题提出多种解决方法,突破了一个问题一个答案的模式,让学生多方面思考,从多个方面寻找正确答案,寻求正确结果,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重要组成,教师在教学中要重点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用多种方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求解。例如一题多解,一题多解可以充分发散思维,例如在学次函数的时候,求解:

第一种解法:

x2=6,x=6,

第二种解法:

x2=4-1-6+12

x2=6,x=6,

通过这种一题多解的求解,学生可以探索不同的求解方式,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2.5 及时进行归纳总结

教师要对教学内容都要进行各种总结,重点难点要重点总结,也要让学生每节课都要做总结,总结是对所学知识巩固吸收的过程,能充分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集中思维能力,使学生能灵活掌握所学知识,提取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培养学生总结能力,教师要把机会给多学生,例如总结讨论结果,总结一类题型的解题思路和方法等,总结完后,鼓励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进一步对所学知识延伸,拓宽创新能力。

总之,培养学生创新性能力是复杂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要在不断的学习中慢慢培养。教师要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数学教学中,将一些实际方法应用于教学,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3.结语

总而言之,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看到明显成效,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我们应该在数学的教学中要不断吸取经验教训,采取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取长补短。留给学生足够的学习和知识吸收时间,启发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相信经过长时间的教学,学生的创新能力综合素质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陈学蓬.浅析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10(6):23-25

[2]王丽敏.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1(9):192-193

[3]崔海英.浅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创新能力的途径和方法[J].新课程(教研版).2010(3):122

[4]陈金长.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课外阅读:中下.2012(7):51

[5]孔凡强.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华人时刊(理论研究).2012(3):148-149

高中数学思想如何培养范文2

一、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1.用数学思想理解数学概念的内容,培养学生准确理解概念能力。如在讲解概念时,结合图形,化抽象为具体,数形结合加深理解。

2.用数学思想方法推导定理、公式的形成,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定理、公式的教学中不要过早的给出结论,引导学生参与结论的探索、发现,研究结论的形成过程及应用的条件,领悟它的知识关系,培养学生从特殊到一般,类比、化归的数学思想。

二、在解题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能力

解题的过程实质上是在化归思想的指导下,合理联想,调用一定数学思想方法加工、处理题设条件和知识,逐步缩小题设和结论间的差异。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分析、解决问题,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优化解题策略。

总之,在解题教学中恰当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开拓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优化了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了学生的解题能力。

三、在基础知识的复习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丰富知识内涵

1.在总结基础知识的复习时,应注意揭示、总结其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

2.适当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优化知识结构。

四、开设专题讲座,激发提升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认识,提高对数学思想方法的驾驭能力

数学知识本身具有系统性,数学思想方法也具有系统性,对它的学习和渗透是一个循序暂进的过程。在高考复习时,可以有目的地开设数学思想方法的专题讲座,以高中数学中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如:数形结合、分类讨论、函数与方程、转化和化归等)为主线,把中学数学中的基础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学生深刻领悟数学思想方法在数学学科中的支撑和统帅作用,进一步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比如以函数思想为主线,可以串连代数、三角、解析几何的大部分知识,方程可以看成函数值为零的特例;不等式可以看成两个函数值的比较大小;三角可以看成一类特殊的函数(三角函数);解析几何可以看成隐函数,曲线可视为函数的图形;导数可作为研究函数性质的主要工具。在化归思想的指导下,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化归变换的策略:比如指数、对数的高级运算化为代数的低级运算;在方程中,三元、二元化为一元,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在立体几何中将空间图形化为平面图形,复杂图形化为简单图形;几何问题化为代数问题。通过思想方法的专题复习,实现了知识、方法和数学思想的整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综上所述,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和灌输,可以深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进一步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优化学生思维品质,提高学生复习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数养。 转贴于

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也很重要

1.引导学生“一题多解”,提高思维灵活性。在教学过程中,用多种方法,从各个不同角度和不同途径去寻求问题的答案,用一题多解来培养学生思维过程的灵活性。

2.开放问题的条件或结论,培养发散思维。

对问题的条件进行发散是指问题的结构确定以后,尽可能变化已知条件,进而从不同角度和用不同知识来解决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流畅性和变通性。例如在“直线和圆锥曲线”的教学过程中,本人就曾设置这样一道题目:开放题目的条件和结论的训练提供给学生自主探索的机会,使学生在经历探索思考的过程中,充分理解数学问题的提出、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从中切实地培养了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3.加强知识之间的关系和联系的教学,提高思维深刻性。

思维的深刻性指思维过程的抽象程度,指是否善于从事物的现象中发现本质,是否善于从事物之间的关系和联系中揭示规律。教学时要讲清“函数与方程”、“交点与公共解”、“不等式与区域”等之间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通过知识的串联、横向沟通牢牢抓住事物的本质,那么学生在碰到这种解不了的方程自然会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转化为求函数图象交点问题来求解。

4.精简运算环节和推理过程,提高思维的敏捷性。

高中数学思想如何培养范文3

一、数学中的空间想象能力

数学教学中的空间想象能力,是对学生的逻辑能力、技能以及经验的有效融合。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不仅是初中几何学习的重要内容,而且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以及智力的开发有着密切的联系。

初中数学教学中,对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有如下的要求:

(1)熟悉简单的几何图形,可以根据图形自己进行绘制,可以自己形成构图的简单元素,清楚每个元素的组成与位置,并清楚地分析复杂的图形。

(2)根据一个立体的图形可以想象出实物的原型。

(3)能够根据图形思考出图形的基本特征。

二、新课标下初中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策略

新课程标准的改革对初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需要不断地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与感知能力,认真地分析图像,进而丰富表象,还可以进行空间想象力的训练。下面对新课标下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做一下介绍。

1.转变观念,构建全新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的基本前提

多年来,传统教育模式已经在我国的初中教育教学中根深蒂固,特别是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教师往往在教学活动中主动性更强,而学生的学习则十分地被动。 以往的教学中,教师通常是高高在上的领导者、教育者,要求学生“听话”,老师怎么说,就怎么做,许多孩子对于教师不仅仅是崇拜,更多的是敬畏,师生关系始终无法亲和起来,这样的师生关系可以说非常不利于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学生在极度紧张的状态下,就更加无法发挥出自身的想象,心扉无法打开,那么思维则会被禁锢,尤其是在家长的侧面说教下,学生对于教师更是只有疏远,而没有亲近的欲望。 再加之一些教师缺乏个人魅力,教学按部就班,机械死板,以至于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很差。 因此,在新时期,我们必须积极转变观念,教师要从高高的讲台上走下来,扎根学生中间,关心学生,爱护学生,要将自身的角色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与参与者,公平对待每一名学生,为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奠定情感基础。

2.强烈的自信是培养直觉的动力

成功可以培养一个人的自信,直觉的发现伴随着很强的自信心。当一个问题不通过逻辑证明的形式而是通过自己的直觉获得,那么成功带给他的震撼是巨大的,内心将会产生一种强大的学习钻研动力,从而更加相信自己的能力。高斯在小学时就能解决问题“1+2+……+99+100=?”,这是基于他对数的敏感性的超常把握,这对他一生的成功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而现在的中学生极少具有直觉意识,这就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把主动权还给学生。对于学生的大胆设想给予充分肯定,对其合理成分及时给予鼓励,爱护、扶植学生的自发性直觉思维,以免挫伤学生直觉思维的积极性和学生直觉思维的悟性。教师应及时因势利导,解除学生心中的疑惑,使学生对自己的直觉产生成功的喜悦感,从而逐渐培养学生的自信力。

3.重视教具、学具的运用,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中要运用学具、教具,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观察和操作机会,让学生用多种感官去感知事物和现象。通过比较、概括,反映出客观事物和现象的直观性的特征,就能获得正确表象。学生观察客观事物和现象越全面、深刻,获得的表象就越正确、丰富,直觉思维水平就越高。例如、在学习正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时,可让每个学生都带小立方体(或麻将牌)进行动手操作,仔细观察不同模型的三种视图,比较它们之间的关系,概括出模型与视图间的联系。从而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促进直觉思维能力。

4.解决学生入门难的问题

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是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因此,在学生接触数学时就要有意识地培养这种能力,以解决入门难的问题,只有打好基础,才能更好地学习。空间现象能力更多的是与几何联系在一起,因此,在讲授几何知识时,一定要让学生真正理解几何概念,这也是逻辑能力培养的基础。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概念,进而理解概念的本质,还要帮助学生形成一个系统的认识,从而更好地完善知识结构。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各种实物模型,通过这种感官上的了解,为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打好基础,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思维能力。

5.将实物与学生的动手结合起来

感知能力是想象能力的基础,因此,只有真正地对客观事物有了自己的感知,才能将大量的感性材料进行加工,进而去认识这个客观事物,而这也是空间想象能力的活动过程。因此,要想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就要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而利用实物模型并结合学生自己动手是提高感知能力的有效手段。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各种实物模型进行新概念的教授,如对圆柱、圆、圆锥等图形的学习,可以让学生认真观察模型,然后自己找出这些图形的特点,这样可以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同时,还要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这些模型,在制作的过程中,借助对实物模型的观察,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6.利用数形的结合,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空间想象能力不仅仅局限于几何学习中,在代数学习中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鉴于代数的严谨与规范的特点,我们可以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来训练学生对空间的想象能力。数形结合,也就是表达事物特征的语言或者是一个公式与图形、位置结合起来,从而建立起一种联系,而这种联系的建立过程,就是思维活动的过程,也就是空间想象能力的提升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进行知识的构建,从而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如在讲解“坐标系”时,可以让学生观察不同函数的图像,思考两个图像之间的关系。这样,通过解决问题,可以教给学生数形结合的思维方法,有利于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提高。

7.借助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高中数学思想如何培养范文4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 形象思维 能力培养

培养小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数学的一项任务。在教学中,让学生获得正确、丰富的表象,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想象能力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需要。由此可知,重视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在小学数学定能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一、形象思维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1.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的一项任务

(1)从科学技术发展看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形象思维是人头脑中运用形象(表象)来进行思维。人类发现掌握事物的本质,人类科学技术发明,首先是从思维开始的。如我国古明家鲁班,因为手被带有齿的小草刺破而发明了锯子;牛顿看到苹果从树上掉下来,发明了万有引力;著名科学家瓦特看到水壶里的水在开时,蒸气能掀动水壶的盖,从而发明了蒸汽机。所有这些都说明,形象思维实质上是人们对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和现象的直观感觉的应用,这种直觉以表象为基础,进行联想与想像,达到创造发明的目的。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经说:“我建议把形象思维作为思维科学的突破口……这将把我们智力开发大大向前推进一步。”

(2)从儿童思维发展看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必然性

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这个阶段的抽象思维仍然占有很大的具体形象性。但是,在我们日常教学活动中,研究如何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多,研究如何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较少,造成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在对具体事物(图形)直观感知以后,教师还没有引导学生对直观感知的材料进行概括,在学生头脑中形成鲜明的形象,并能运用这种形象进行思维,就直接跳到抽象概念,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一知半解。如在《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教学中,有的教师根据教材中的实物图,让学生观察了火柴盒、工具箱和水泥板以后,立即提出问题:三个物体中哪一个所占空间最大?哪一个所占空间最小?接着就概括出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的概念。虽然有直观过程的感知,有问题的思考,但学生对物体都占有空间吗?这些都还没有理解,没有在头脑中形成鲜明形象,因此对体积概念认识也就一知半解,导致有的学生误认为物体大小就叫做物体的体积。这不能不说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一个弊端。形象思维是抽象思维的前提,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符合儿童思维发展规律,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任务。

2.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需要

形象思维的基本形式包括表象、联想和想象。在教学中,让学生获得正确、丰富的表象,培养学生联想能力、想象能力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需要。

学生获得教学知识,必须先有正确丰富的表象。表象是对过去知觉过的对象和现象在头脑中产生的映象,它既能以直观的形象来反映现实,又具有一定概括性。没有表象就不可能有形象思维。数学知识比较抽象,教学时,教师如能把抽象知识“物化”,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能操作,有感觉,能在头脑中产生映象,就有利于学生学习,如分数是一个抽象概念,教学时可以先用具体事物让学生操作,把一个圆形的硬纸板平均分成2份,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平均分成4份,把一条绳子平均分成5份,再分别把其中的1份涂上颜色,与其余各份一一比较。通过这样的实际操作,并对操作中知觉过的东西进行概括,就在学生头脑中留下“任何一个东西都可以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的形象。有了这个形象,就可以根据出分数这个概念。由形象到抽象,有利于学生牢固地掌握数学知识。

二、形象思维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培养

形象思维能力主要是指联想能力、想象能力等。根据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形象思维在小学生思维活动中占有较大比例。可见,在小学数学教学时更不容忽视其能力的培养。其中,影响小学生形象思维的因素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表象。表象是形象思维不可缺少的材料,因为表象有形象性和概括性的特征。数学表象除了形象性外,还具有一般性。(2)想象。想象在小学数学学习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3)联想。联想是形象思维的又一重要方面,它是由一事物的触发而想象出与这一事物相似或大不相似的事物形象的思维过程。那么,根据这些因素在数学教学中又如何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呢?

1.直观教学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数学是一门很抽象的学科,要解决数学高度抽象性与学生具体形象思维之间的矛盾,重要的是采取直观教学。直观教学是形象思维能力培养的有效手段。例如,在讲解圆面积公式时,将两张硬纸剪成同样的两个圆,把这两个圆从圆心到圆上平均剪开形成很多份小扇形。教学时,先把两个圆贴在黑板上,让学生看清两个圆一样大,面积也相等。再将其中的一个圆展开成两个半圆,拼成一个长方形。这样学生就会很容易看出:这个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圆的面积、圆周长的一半等于长方形的长、圆的半径等于长方形的宽;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学生通过观察和想象,进而理解圆面积s=π r.r的道理。通过直观教学由抽象到具体再到抽象,更有利于学生获得清晰的数学概念。

2.数形结合,培养形象思维能力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学科,总的来说,数学是数与形结合的学科。不同类型的数学图形,提供了大脑形象思维的表象材料,调动了右脑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形象思维能力,促进了个体左右脑的协调发展,使人变得更聪明。

例如,课本中配合应用题的具体情节而设计的插图,开阔了学生形象思维的天地,增强了刻苦学习的意志。又如,课本中出示的例题和复习题,表示数量关系时,运用了绚丽色彩和各种小动物、植物、大河、山川,现代的飞机、汽车、轮船、卫星、建筑,古代的文物、书籍……这些不仅对理解数量关系有利,而且对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和审美能力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

3.引导想象,发展形象思维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表象不但可以储存,而且可以对储存的表象痕迹(信息)进行加工改组,形成新的表象,即想象表象,它也是进行形象思维的重要方式。所以,教师要善于创设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情景,如图示情景、语言情景,激发学生参与探索的欲望,充分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如教完梯形知识后,可引导学生想象:“当梯形的一个底逐渐缩短,直到为0,梯形会变成什么形?当梯形短底延长,直到与另一底边相等时,它又变成什么形?”借助表象,能有机地把看上去似乎无联系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结合起来。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尝试运用多种方法去启发、去发展、去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科学的思维品质,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具有特殊的意义。也只有充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才更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和理解。

高中数学思想如何培养范文5

关键词:高中数学;解题能力;培养探析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4-0085-02

近年来,随着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快速发展,在高考制度中,数学试卷上的试题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应用能力的考查。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学科,是一门抽象、严谨、逻辑思维强的自然学科。然而,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对学生解题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解决生活中和学习中实际遇到问题的能力,不仅如此,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逻辑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并且联系各门学科,进行高效率的学习。那么,如何培养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的解题能力?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认为,教师应该用自己严密的数学思想来指引学生学习数学,并激发其兴趣,对数学这门学科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并运用科学、有效、合理的教学方式来解决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长期以往,学生的解题能力会潜移默化地提高。

一、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必然性

高中数学教材涉及到的知识点比较繁多,知识的分布也比较分散,每个知识点都能提炼出大量的题目。因此,数学这门学科对于大部分的高中生来说都非常的恼人。但是高中数学题的解答方式并不是没有规律的,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已成为刻不容缓的教学任务了。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逻辑性较强的学科,而解题能力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学生对数学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可见,加强对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高中数学知识,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应用能力,使其能更完整地把握各个阶段的知识点的特征,构建一个完整的高中数学知识体系和树立一个良好的数学解题思想。加强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不但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理解数学理论知识,还能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应用能力,更符合新课改的要求。

二、培养解题能力的思想

1.数形结合的思想。数形结合的解题思想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通过数形结合,学生可以有效地将几何图形与代数关系结合在一起,在此基础上,理清题目的已知条件与未知条件,并能正确地分析题目中相关数据或表达式的几何意义,使学生能够轻松、快速地找到解题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解题能力应该以数形结合的思想为基础来展开。

2.运用函数和方程相结合的解题思想。函数是我们在解决不等式、方程、数列以及解析几何等问题中常用的一种思想,方程的思想则是在学习过程中为解决各类计算题目的最基本的思想,也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运算水平。在高考的试卷命题中,对方程思想的知识点考查得特别多,还对多形式化的应用技巧进行考核。所以在运用函数与方程相结合的思想时,应该注意方程、函数及不等式之间的转换关系。可见,教师帮助学生树立有效的函数与方程相结合的解题思想对高中数学教学中解题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

三、培养解题能力的方法

1.强化学生审题能力的培训。审题是提高解题速度与正确率的关键因素。学生在解题之前必须认真、仔细地阅读题目,掌握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找准关键词或关键量(如:“不少于”、函数的取值范围等),挖掘题目中隐藏的条件,通过这些条件迅速地理清思路并开始解题。在强化学生审题能力的培训时,教师可以通过阅读题目,把已知条件、关键词和问题一个个地用红色粉笔标注或将其列在题目旁边,引起学生的重视,避免学生遗漏条件,影响学生审题结果。同时,教师还可以在给学生讲解例题的时候,先对题目进行分析,这样在进行强化学生审题能力的培训时,也能掌握一些审题技巧。

2.要求学生重视一题多解。在新课改的条件下,教学对学生的多向性思维提出了新的要求,主要从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及过程与方法这三个方面来达到高中数学教学新课程的标准。鼓励学生一题多解,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和不同的角度对同一道题目进行分析与解答,最终选择简单的方法来进行解答,这样不但能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如:在解不等式2

四、结语

本文主要对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发展的情况下,培养高中数学教学中解题能力的必然性和培养数学解题能力的思想进行了分析与论证,并给出了相关的措施与对策。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更是培养学生应用能力、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由此可以看出,加强对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解题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自己独特的教学方式将解题思想逐步地渗透到学生的学习中,并重视对学生解题策略的训练,这样才能够使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的解题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

高中数学思想如何培养范文6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实践;能力培养

注重学生能力培养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对数学知识理解得更透彻、更深刻;注重学生能力培养有助于学生灵活地运用课堂所学知识,解决实际中出现的问题;注重学生能力培养有助于学生发展各方面的能力,成为国家需要的人才。那教师应该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呢?又如何培养学生这些方面的能力呢?下面通过四个方面介绍教师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能力。

一、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要注重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

运算能力是数学学习中的基本能力,因为不论哪类数学知识都要用到运算,如果没有运算,就无法把一道数学题解答完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不要让运算成为学生提高数学成绩的障碍。教师可以通过竞赛的方式锻炼学生的运算能力,让学生通过竞争的方式活跃思维、发挥主观能动性,对运算快而准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奖励,并让此学生在全班同学面前讲解方法,提高全班学生的运算能力。在竞赛的氛围中,学生争强好胜、不甘落后,能够很快地提高运算能力。

比如,学习“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列出几组不等式的题目让全班学生解答,看哪位学生速度快而且准确,教师可以奖励给他数学方面的书籍,再让这位学生讲述自己在解题过程中是不是应用了简便方法,是如何达到快速而且准确的。其他学生吸取了这位学生的经验,就会在以后的解题过程中学以致用,这种竞赛的方式提高了全班学生的运算能力,是一种很好的方式。

二、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要注重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逻辑思维能力也是数学能力中很重要的能力,是考查学生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的能力,数学知识中数量关系比较复杂,需要数与形相结合才能解决问题。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做一类题目,然后给学生分析做这一类题目的方法,让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不断的练习中得到提高。如果练习中遇到比较复杂的数量关系问题,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己解答,遇到问题再让教师帮助,这样周而复始,一定可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比如,学习“概率”这一章内容时,教师可以选一类概率题目让学生解答,让学生从多次练习中吸取经验,概率是高考中必考的一个题型,而且概率的题目变化多端,凭死记硬背是不可能解答出来的,只有加强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准确分析概率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正确的方程或算术式,才能把这类题目解答出来。例如,教师可以列出一类随机概率的题目让学生练习,学生在练习中总结这类题目的重点,弄清楚题目中描述的是怎样一个事件,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就可以在之后解答这类题目的时候通过自己的经验和逻辑思维能力顺利地完成。

三、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要注重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

空间想象能力也是学好数学必备的能力,是考查学生通过观察、触摸,思考物体的形状、位置的能力,多数情况下,学生要通过二维平面想象立体形状和位置,才能更好地解答题目以及提高数学能力。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有意识地让学生想象,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比如,学习“空间几何体”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想象圆柱、圆锥、球体的形状,再把杯子等实物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判断自己想象中的几何体是不是和教师展现出来的东西形状一致;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根据想象画出空间几何体,让其他同学判断这位同学是从哪个角度画出来的几何体;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想象空间几何体和平面几何体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这样既巩固了平面知识,又让学生对空间几何体的性质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对于生活中见到的物体,教师可以随时让学生想象这个物体的三视图是什么样子,以随时训练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四、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要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是让学生数学水平更上一层楼而必备的能力,学生可以不局限于教材知识、可以不局限于教师课堂上讲解的方法、可以不局限于其他同学的解题方法,在理解数学原理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对于学生不同的想法,教师不要急于否定,这样会遏制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教师要鼓励学生,必要的时候帮助学生,和学生一起创新,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以上内容通过四个方面阐述了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分别是: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创新能力,这些都是学好数学必备的能力,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有了这些能力,不仅能让学生取得优异的高考成绩,还能帮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提高数学水平,成为国家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