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税务风险管控范例6篇

企业税务风险管控

企业税务风险管控范文1

[关键词]房地产企业;纳税筹划;税务风险管控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7241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逐步提升,企业之间竞争越发激烈。在这种背景之下,企业想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获得持续发展和进步,就不得不接受现代社会经济环境为企业带来机遇的同时还为企业带来的风险和挑战。房地产行业是一个高利润、竞争激烈的行业,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着沉重的税务负担。所以,房地产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必须要做好房地产行业的纳税筹划工作,进行合理的纳税筹划,减少企业的税收负担;提高企业的盈利空间及市场竞争力。

1当前情况下的房地产企业税务

一是房地产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生产经营环节复杂,涉及较多的税种,而且一般纳税金额比较大。二是房地产企业的经营业务横跨生产和流通两个枢纽环节,与之相关的行业较多。三是房地产企业在经营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金,在建设项目开发过程中需要进行广泛融资。资金来源可以主要概括为以下方面:银行借贷、预售房款、股权资金、信托融资等;种类较多且成本不同的资金来源给税收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四是房地产企业成本结构复杂。

因此,根据房地产企业的特点、实际经营运转能力以及战略发展目标,并结合市场环境的转变和发展,对房地产企业全程纳税的筹划工作是不容忽视的。

2房地产企业全程纳税筹划的意义

房地产企业全程纳税筹划是以不违反我国现行税收体系规定为前提,通过税收优惠政策来实施。在全程纳税筹划过程中,充分利用我国税法上的税收优惠,降低企业的税负,提高企业的收益;与此同时,不合理的纳税筹划会加大房地产企业税收的风险。因此,税收筹划人员必须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水平,对现行国家税收法律及当地的税收规定了解透彻,从而合理、合法地进行纳税筹划。做好房地产企业的全程纳税筹划工作,不仅能够为企业降低纳税负担,而且能够提升房地产企业的资金利用率;从而使房地产企业取得广泛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达到房地产企业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同时又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目标。

3房地产企业的全程纳税筹划工作

31融资阶段纳税筹划与风险管控

融资阶段是房地产企业开发的早期阶段。在这个阶段,房地产企业需要大量的资金,资金筹集方式多元化。融资方式主要有银行信贷融资、企业上市融资、金融租赁融资、债券融资及信托融资等,融资方式的不同进而决定了税收负担不同,所以要结合不同的融资方式进行合理的纳税筹划与风险管控。

第一,融资阶段的纳税筹划工作。融资阶段的纳税筹划工作要严格遵守法律条例,践行“税盾”效应,从根本上减少房地产企业开发过程中的税务风险。房地产企业在融资前要充分考虑各融资方式对企业所得税及土地增值税的影响并要求取得合格的票据。应充分考虑资金使用期限,对利息进行资本化。

第二,融资阶段税务风险的规避工作。首先,房地产企业在使用负债筹资的过程中,要发挥“税盾”效应,控制最优资本结构,从而降低企业资产负债率,减少企业的财务风险。其次,严格遵守独立交易原则,与母公司或关联企业利息费用的结算工作要及时,从而防范税务风险的发生。最后,房地产企业在进行借贷的时候,选择向正规金融机构进行筹资。

32开发建设阶段的纳税筹划与风险管控

房地产开发建设阶段是房地产企业税收筹划工作的核心。在这一阶段要详细的考虑房地产企业在建设环节中的成本,合理划分和归纳成本费用。在签订合同时,要留意对方是否有履行合同的能力并核对签订合同的人员信息是否真实,以免发生不必要的麻烦。接受发票时,要检查发票项目是否齐全:纳税人的信息与识别码,备注栏是否备注齐全以及是否加盖了单位发票专用章。遵守相关的会计准则和法律规范,进而有效地完成房地产开发建设阶段税收的筹划工作;使房地产开发建设阶段税收筹划工作科学、合理地开展。

第一,开发建设阶段的纳税筹划工作。房地产企业开发建设阶段的纳税筹划工作是通过在建设过程对建设项目的设计,对开发成本和核算成本进行结转的筹划来实施的。简而言之,就是我国目前对于建设阶段的纳税情况有明确的税法规定,因此要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条例,所以做好相关的纳税筹划工作,达到从根本上降低房地产企业在建设阶段的纳税负担,减少房地产企业不必要的财产损失。

第二,开发建设阶段的税务风险的规避工作。τ诜康夭企业开发建设阶段的税务风险规避工作来说,重点是在合同管理上。与施工单位进行合同谈判时,不但要对构成合同价款总额的费用项目进行明确规定,如工程建筑劳务费、材料费等,还要对合同的名称、发票等进行明确规定。房地产企业营改增后,应根据政策规定,区分新老项目,收取合格的发票。新开发项目,应与对方谈判,尽量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保管好增值税专用发票并在规定时间内对发票进项进行认证。在此阶段的税收筹化工作,应充分考虑对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土地增值税的影响。

33销售阶段的纳税筹划与风险管控

对于整个房地产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来说意义重大,因此,必须做好房地产销售阶段的纳税筹划工作。

第一,销售阶段的纳税筹划工作。房地产销售阶段的纳税筹划工作,需充分考虑价格对土地增值税的影响,可以通过测算,找出税收平衡点,对房源进行合理定价。值得注意的是,在开发设计阶段,财务人员需要积极参与相关户型的讨论等,房屋面积不同,对税收也会产生一定影响。

第二,销售阶段的税务风险的规避工作。房地产企业销售阶段的税务风险主要体现在房地产企业对房源进行精装修,进而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和顾客。然而我国相关税法有明确规定,精装修所产生的费用,通过“销售科目”支出计量,在这个过程中,房地产企业会产生一定的税务风险。房地产企业营改增后,应根据政策规定,区分新老项目,开具合格的增值税发票。此阶段需关注换房、退房对税收的影响。

4结论

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之下,做好房地产企业纳税筹划及税务风险管控工作,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和进步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深刻的意义。不但能够很大程度上减少房地产企业的税务风险和赋税压力,而且还能够提升房地产纳税筹划工作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从而促进房地产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相关人员必须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加强自身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为实现房地产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努力。

参考文献:

[1]田延房地产企业全程纳税筹划及税务风险防范[J].北方经贸,2014(10).

[2]迟丽华,周小雪房地产企业税收筹划风险的防范策略[J].中国房地产,2013(10).

企业税务风险管控范文2

【关键词】企业税务风险控制企业税务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X820.4文献标识码: A

企业税务风险是企业的涉税行为因未能正确有效遵守税收法规而导致企业未来利益的潜在损失。 对涉税行为所形成的风险管理叫税务风险管理,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是企业内部控制中的管理。 企业以盈利为目的,为实现企业税后利益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尽一切可能降低企业税务成本。 而税收的强制性、无偿性与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实现之间天然存在矛盾,因此企业只有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通过对经营、投资、理财等活动的事先筹划、事中、事后的控制,规避纳税风险、避免税务处罚,降低税负。 “税务风险管理与控制”已越来越得到企业决策管理层的重视。

一、企业税务风险形成及其因素分析

税务风险是企业的经营活动,因违反税收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从而导致企业未来经济利益的可能损失。我们从两个方面来分析导致企业税务风险的因素。

1.影响企业税务风险控制的内部管理因素分析

(1)税务风险产生于生产经营过程和领导决策,企业的税务工作常常被边缘化。从多数企业管理实际来看,企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管理和决策的重点放在原材料采购、生产经营过程、销售和应收账款回收等业务环节上。由于主观思想对税务风险认识不足,导致经济业务中所涉及的税务风险往往被忽视,导致这些业务不符合税收法律的规定,从而埋下了一颗颗税务风险的定时炸弹。

(2)企业财务管理重点放在强化资金管控和会计核算与分析上,税务工作被放在次要方面。

由于企业财务管理侧重点的影响,各级管理人员把工作的重点放在成本费用和资金的管控上来,学习、研究税法知识主动性不足。由于企业掌握的税收政策知识跟不上税法的变化,经营行为使用税法不准确,优惠政策没有运用或不当运用,未能正确处理会计业务与税法的差异,企业仅依照自己的利益和经验对税法随意解读,这些都是埋下企业的税收风险隐患的原因之一。

(3)企业税务风险内控制度缺失,税务管理力量相对薄弱,财务部门在企业经营决策中被边缘化。由于未能建立起有效的内部税务风险管理控制体系,经济业务涉及的税务风险由财务部门事后处理。企业面临补税、罚款、加收滞纳金,甚至刑法处罚,败坏了企业社会声誉,带来税务风险是必然的。遇到税务机关税务检查、稽查时,往往是财务在单打独斗。

2.影响企业税务风险控制外部环境因素分析

(1)税收执法环境不均衡导致。由于国家地域广阔,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受地方经济利益的驱使,各地税务机关、税务人员对税收政策的理解程度和执法尺度不尽相同。

(2)税务机关受人力所限、精力有限,税务检查、稽查只能采用抽查的方式,使企业往往抱有侥幸心理。税务机关在其管理范围内,受所管纳税企业户数多的限制,没有过多的精力对每户企业进行全方位的检查,只能采用重点抽查的方式。因此,企业主观上就不自觉地放松了对税务风险的管控。当企业遇到纳税检查时,往往靠拉关系,有时的确解了一时之忧,但难解一世之虑。

二、企业税务风险管理

税收是企业一项必不可少的费用,它作为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和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目标至关重要。业内人士也常常将纳税风险比作是甩不掉的影子和定时炸弹。但对于如何进行科学有效的防范,鲜有企业有着足够的思路、方法,更缺乏系统的防范理念。

1.建立税务风险控制体系 。

建立税务风险控制体系包括建立税务风险控制策略和目标, 风险控制体系是企业内部控制有效运行的基础。 企业税务风险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企业管理层的纳税文化、 纳税风险意识和税务成本控制目标要求。 控制体系构成如下:(1)成立以企业总会计师、财务部及相关部门领导组成的联合小组, 全面负责年度财务预算编制和年度预算执行情况考核小组。 (2)根据企业整体财务预算安排, 于每年的第三季度开始编制次年企业年度税金预算, 摸清家底, 根据财税政策及其变化准确预测企业税负。 (3)次年年初根据企业下达的年度目标,有关部门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详细制订年度税务工作思路、 筹划目标及相应的措施和风险控制策略。

2. 实施专业的管理办法。

采用现代的通信手段,对于不同行业和不同企业进行数据分析和制定专业的管理办法,对同企业不同时期的数据要进行整理和分析,发现问题及时改正,防范税务风险的出现。

3.建立企业税收核算风险预防管理实施细则。

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施工工艺和财务情况,制定适合本企业的财务管理办法和核算模式,对于企业内部的各个环节要以税收政策为参考,出整的税收事项政策和操作流程办法。

4.加强宣传教育和企业税务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

通过税务内部的培训机制,定时、定期的宣传教育和培训监督,将税务工作变成日常工作,使企业能够自我纠正。在税务管理人员方面要加强企业企业技能的培训,使企业人员熟悉各项法律、法规。加大企业税收管理制度的需求,开展企业管理、知识系统培训,提高服务管理人员的水平,减少控制税收风险,提升税收安全。

5.进行有效地信息沟通。

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要有良好的沟通平台,制定完整税务信息收集、处理和传递沟通,在发现问题的同时及时的保持与税务机关相应的联系,对于收集和反馈的信息要于税务机关保持一致,降低税务遵从成本。对于经营复杂的纳税环境要有相应的企业安全应急预案。及时的掌握政府出台的最新政策变化,与税务机关保持有效的沟通信息是非常重要的。还要加强税务事务所等专业机构的联系。许多专业涉税机构的经验都是非常丰富的,为企业提供了较为丰富的资讯和服务,提高了税务管理的水平。

6.控制成本的短视性。

由于成本控制的为实施主体的管理者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所以对于短期成本的目标关注也产生了,同时也对于长期发展的战略因素产生了忽视作用,减少了企业成本控制的可持续性发展,提高了企业成本发生转嫁行为的发生概率。加强企业对于成本的控制与测量,大多数企业会有一定的外部成本,因而加强对其实时控制,将其纳入成本的控制的范围内,对于企业提升生存空间是十分有利的。

7.从投资风险上控制。

由于投资行为是企业近几年来能够拉大内需和带动经济增长的新趋势,所以大中型企业的重组和兼有着一种政府强烈的意识形态,在实施并购的意识形态中会有企业估计出前期的业务成因或者负债在内的情况,这通常会导致企业被并购成本或者增加企业管理成本等。某些工业还存在着选择方式、评估机制以及信息资料不对等问题。并购的企业往年的财务报告、股票价格变动表都有着巨大的参考价值,但并购方无法在短期内核实其资料的真伪,所以会加大了并购的风险。综上所述,在认识到税务风险管理管理的重要性的同时,要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降低企业整体税务风险,有利于在市场中的不断扩大和减少税务风险的出现。

三、监控实施效果

为了确认涉税风险控制措施在企业内部是否已落到实处,并取得相应的效果,采取一定的措施去监控实施效果是非常必要的。 监控实施效果就是检查涉税风险管理的成效,并对涉税风险管理成效进行总结的流程。 具体措施如下:

1.召开周例会和月度例会 ,通报税务风险管理与控制情况并分析原因,采取相应措施。

2.不定期对公司涉税业务和会计处理凭证进行检查,针对存在的问题出具税务检查报告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呈报部领导,使涉税风险管理与控制得到不断完善。

3.对企业新建项目和新投入的生产线涉税问题进行分析,估计有可能产生哪些新风险,将制订新的措施进行风险管理与控制。

四、结束语

总之,建立以企业内部税务风险控制体系为主要内容的涉税制度,是防范税务风险,降低企业纳税负担,实现企业税后利润最大化和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最有效、最可行的途径。构建一套完善企业税务风险控制体系,是一项系统性工作,必须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各阶段、各环节,绝非朝夕之功。税收风险控制最为快捷、有效地一个策略是首先从防范企业风险最大的事项入手,再逐步化解其他风险,最终建立一套完整的企业税务风险控制体系。

参考文献:

企业税务风险管控范文3

关键词:企业集团 税务风险 内部控制

一、企业集团税务风险概述

税务风险主要是指企业涉税过程中,未能正确、有效地遵守税法相关规定,致使企业未来利益受到损失,包括法律制裁、形象损害及财务损失等。企业集团税务风险指因成员企业的税务风险而导致企业集团整体产生的税务风险。

(一)税务风险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企业经营活动中涉税事项不符合税收法律法规,而未缴、少缴税款,导致企业面临补缴税款、滞纳金、罚款、纳税信用等级降低等;

(2)企业经营活动中涉税事项错误适用税收法律法规,而多缴税款,导致企业不必要的经济利益流出等;

(3)企业经营活动中涉税事项没有用足现有税收法律法规,而导致企业多缴税款或未享受税收优惠,导致企业经济利益的损失等。

(二)企业集团税务风险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母公司对成员企业管理不到位,成员企业产生税务风险,导致企业集团产生税务风险;

(2)成员企业没有按企业集团要求进行税务管理,成员企业产生税务风险,导致企业集团产生税务风险。

(三)企业集团税务风险管理目标

在具有合理商业目的情况下,用足、用好现有税收政策,降企业集团税务成本、防范税务风险;在企业经营活动发生前进行合理筹划;事中实时监控;事后会计处理符合准则及相关法规;准确核算、申报、解缴税款;涉税事项及资料登记、备案、保管符合相关法律法规。

二、企业集团税务风险产生原因分析

(一)未建立税务管理组织机构、岗位不健全、执行工作不到位

企业没有根据自身经营特点及风险管理目标设立专门的税务管理部门、岗位。企业集团组织由于架构复杂、管理流程长、成员企业多,若没有专业人员进行管理,难以发现成员企业存在的税务问题,容易产生税务风险。即便母公司设立了专门的税务管理机构、岗位等,但成员企业税务管理岗位还兼职其他工作,涉税工作仅为核算、申报税款,没有发挥税务管理岗位应有的政策研究、税收筹划等职能,没有参与到企业生产经营业务中。部分成员企业税务管理人员甄别涉税事项、选择适用政策、计算并解缴税款等,无其他岗位对其工作结果进行审核,不能及时发现税务风险。

(二)税收政策学习不及时、理解执行存在偏差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税收法律法规随之不断完善更新。我国税收法律法规繁杂,部分法律法规表述模棱两可,且税务机关存在自由裁量,各地税务机关对政策把握不尽相同。母公司及成员企业税务管理人员没有及时到税务机关或其他渠道获取相关信息,也未及时与主管税务机关沟通相关政策条款如何理解执行。新税收政策已久,企业仍按原政策进行税务处理;或企业对政策的理解与税务机关理解存在出入;或母公司已将新政策结合本企业具体经营情况进行解读并下发到成员企业,成员企业理解执行偏差;或母公司解读的政策与成员企业当地税务机关把握存在出入。上述因素致使企业未缴、少缴税款,导致企业面临补缴税款、滞纳金、罚款、降低纳信用等级等风险。

(三)税务管理制度、流程不健全

企业集团生产经营各环节均可能涉税。企业内部未建立税务管理制度及流程,或未随生产经营业务及税收政策变化及时更新制度及流程。企业生产经营环节涉税关键点未在税务管理制度及流程中具体明确。例如,企业采购环节,合同签定时税务人员未参与,对供货单位资质、发票取得时间、发票形式等未在合同中约定,导致不能取得或不能及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税款,并导致企业经济利益流出;取得不合法的发票,不能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或取得开具不规范的发票,增加了沟通成本等。企业生产期间,税务人员没有亲临生产一线,对于产生的材料损失原因不加区分进行处理,导致该专项申报的资产损失列入了正常损耗等,致使企业产生税务风险。销售环节促销支出不得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的却进行了税前扣除,给消费者的奖励应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而未代扣代缴等。

(四)企业关联交易、税收筹划、重大交易税务安排不当

企业集团存在较多的内部关联交易、重大交易,在追求企业集团整体利益最大化时,可能会牺牲个别成员企业利益。在此过程中,税务人员对于法律、税收政策、会计处理、各地方税收环境等方面情况掌握不全,将导致税务检查、稽查,致使企业集团面临较大的税务风险。企业集团若存在境外成员企业,对于国际间税收协议不掌握,致使做出了不当的税收筹划或重大交易安排,将导致企业集团面临较大的税务风险。

(五)税务管理信息化程度低

企业集团成员企业众多,没有建立一套科学完善有效的税务信息管理系统,母公司无法实时有效获取各成员企业涉税信息,母公司收集成员企业涉税相关信息,通过电子表格形式下发收集,工作量大,把原本用来分析问题、识别风险的精力耗费在收集汇总数据,却无法及时分析识别税务风险。成员企业也无法借助信息系统识别税务风险,仅依靠人工分析、经验判断,难以实现高效税务管理。

三、企业集团税务风险内部控制管理措施

(一)建立、完善企业集团税务风险管理体系及风险识别评估机制和方法

母公司设立税务管理部门或财务部下设专门税务管理模块,成员企业设立专门税务管理岗位。通过全面、系统、持续地收集内部和外部相关信息,结合实际情况对本企业采购业务、生产业务、投融资业务、销售业务等税务风险进行识别。上述过程中,可以参照税务机关评估体系,结合本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形成适用于本企业的税务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例如,设定增值税税负率、企业所得税税负率、增值税收入变动率等关键指标,定期对成员企业进行风险评估分析。对于指标异常企业要求出具税务风险自查报告、邀请中介机构进行现场税务风险评估并出具税务风险评估报告,同时提出税务风险改进建议。

(二)建立、完善税务风险应对机制和措施

根据税务风险评估结果,考虑风险管理的成本和效益,在整体管理控制体系内,制定税务风险应对策略。区分可以承担的风险、必须规避的风险、可以转嫁到外部的风险等。针对必须规避的税务风险制定覆盖各个环节的全流程控制措施;对其他税务风险所涉及的业务流程,合理设置关键控制环节,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三)建立、完善税务信息系统及沟通机制

建立科学完善有效的税务信息管理系统,使母公司能及时收集到各成员企业涉税相关信息。各成员企业能利用信息系统进行税务风险识别管理。同时,要加强与中介机构、咨询公司、同行业、上下游企业的交流沟通,收集相关信息,总结形成案例、经验。加强与主管税务机关的沟通,掌握税务机关税收政策执行尺度。定期主动邀请税务稽查进驻企业进行指导。

(四)建立、完善税务风险管理后续监督整改措施

税务管理部门要定期对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机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估审核,不断改进和优化税务风险管理制度和流程。生产经营业务发生变化时,要及时更新税务风险评估指标。针对风险评估指标异常的成员企业要督促整改。针对邀请中介机构现场进行税务风险评估的企业,要及时跟踪整改结果。

四、结束语

企业集团税务风险内部控制管理,是保证企业集团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要根据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审计指引结合企业自身情况形成一套适用于企业自身的税务风险内部控制管理体系,促使企业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企业税务风险管控范文4

一、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现状及成因分析

(一)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现状

1.客观因素方面客观因素方面,涉税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变动频繁,企业财务人员往往无法比较准确地把握其当期规定,造成税收政策信息滞后的风险;缺乏对税务风险的有效判断和分析,如对企业生产经营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潜在的税务风险未能有效判断和分析形成的风险;税务机关的不当行为和不作为行为形成的风险;未及时发现问题,或虽已发现问题,但未及时采取正当,有效的措施予以补救。

2.主观因素方面主观因素表现为决策管理层在决策时未对税务政策进行有效研究,造成无意识地少缴税或多缴税款;领导当局不重视,缺乏税收政策及相关业务知识系统的、全面的、经常性的培训,更有甚者从未举行过任何学习和培训;税收自由裁量权过大,企业无法把握和适从。

3.企业税务风险产生的不良影响因主客观原因导致企业对税收法规的理解和执行发生偏差,遭受税务等部门的查处而增加税收滞纳金、罚款、罚金等额外支出的可能性;企业因多缴税款或未用足税收优惠政策等而减少应得经济利益的可能性。企业税务风险首先会导致企业的成本增加;其次税务风险会影响企业的经营管理等决策行为产生影响,对企业的投资决策、财务决策、组织设立形式等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再次,税务风险还可能会导致企业的信誉受损。有时候企业的税收信誉与商业信誉联系在一起,这样就会对企业在产品交易、银行贷款等方面的产生连锁反应。可能导致企业一般纳税人资格、开具发票的资格、以及税收优惠享受资格等资格丧失。

(二)企业税务风险的成因分析

1.企业缺乏社会责任意识,税务风险观念不强纳税是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应尽的责任,也是法律法规对其企业的必然要求,从直观的看对企业没有实质性地帮助。因此企业在税收问题上产生抱怨,企业往往在税收问题上产生逃税、避税等行为。企业没有把税务风险控制贯穿于企业生产的全过程。目前大多数企业只重视生产经营环节的管理,缺乏经营的财务管理、预算管理、税收管理,绝大多数的企业税收问题,都是全部交由财务这个“事后”部门全权处理。造成经营者在决策时缺乏税收意识,业务部门做业务、签合同缺乏税收意识,而当税收结果产生之后,由财务人员来调整、解决,这种经营过程中税收管理的忽略,增加了潜在的税收风险。

2.企业办税人员业务素质低下一般来说企业的税务风险随着办税人员的业务素质的提高而降低,反之亦然。但是我国现在的办税人员对税务、财务、会计等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对业务的了解和掌握并不是那么熟悉和透彻,由于办税人员的业务素质的限制,对税法掌握不准,虽然主观上没有偷税的意识,但在实际业务操作过程中没有按照税收法规的要求去做。

3.税务机关与纳税人信息的不对称税务机关与纳税人信息的严重不对称是增加纳税人税务风险重要原因之一,由于相当一部分适用性、比照性的政策处于非公开状态,税务机关对政策法规的宣传力度不够。一般仅限于有效范围的解释。对于新出台的税收政策,缺乏提醒纳税人予以关注的说明,因此很容易误导纳税人,使其跌入税收陷阱。

4.国家税收政策和征管方面的影响税收政策变动是企业税收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在国民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政府对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制定了不同的税收政策,因此,税收政策的时常变化,增加了企业把握税收政策的难度,就会给企业带来税务风险,另外我国的税收法律、法规层次多,地方法规复杂导致企业对税收政策理解不透、把握不透,从而可能利用不当而导致税务风险,而我国税收的法律法规又不健全,企业又面对国税和地税两套征税系统,这样导致企业与税收的征收机关对税法的理解上存在着差异带来税务风险。

5.外部经营环境复杂客观经营环境特别是税收秩序方面存在一些社会问题,也对企业税务风险形成影响。例如,交易环节虚开、代开增值税发票的问题,就给正常的经营企业的纳税人带来巨大的税务风险,另外在企业兼并过程中,由于未对被兼并企业的纳税情况进行充分的调查了解,因此就有可能承担因兼并对象以前经营中存在的税务违法而造成的税收补税罚款的损失,由于信息的不对称,这类风险广泛存在。

二、规避纳税风险及加强税务风险管理的对策

(一)建立税务风险控制体系,提高纳税风险意识

建立税务风险控制策略和目标,风险控制体系是公司内部控制得以有效运行的基础。公司税务风险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公司管理层的纳税文化,纳税风险意识和税务成本控制目标要求。控制体系构成如下:一是成立以公司总会计师,财务部及相关部门领导组成的联合小组,全面负责年度财务预算编制和年度预算执行情况考核小组。二是根据企业整体财务预算安排,于每年的第三季开始编制次年企业年度税金预算,摸清家底,根据财税政策及其变化准确预测企业税负。三是次年年初根据企业下达的年度目标,税务部门结合本企业实际情详细制订年度税务工作思路,筹划目标及相应的措施和风险控制策略。

(二)锁定重点涉税目标,评估涉税风险

锁定重点涉税目标是指以企业生产流程的关键环节为重点目标,对症下药,有的放矢。评估涉税风险是对企业具体经营行为所涉及的税务风险进行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应对,明确责任人,是企业纳税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和重要的环节。一是在遵守国家税收法律、法规前提下,积极研究财税政策、合理有效纳税筹划、加强纳税风险管理、合理规避税费,降低税务成本。围绕税务创新创效主题开展工作,把握重点,管好税,纳好税。二是针对企业的实际情况,积极争取和享受与企业有关的税收优惠政策,以最大程度地降低企业税负。三是针对新的税收政策变化点,成立课题研究小组,开展税务筹划。

(三)建立税务风险管理工作的检查报告制度

企业税务风险管理与控制实施随着税务稽查力度加大,以账务处理和与当地税务部门融通关系为主要手段,以达到节税目的指导思想,将逐渐失去其存在的空间,企业所面临的税务风险将危及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根据《税收征管法》第52条之规定,对偷税、抗税、骗税的、税务机关追征其未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或者所骗取的税款,不受追征期的限制,因此为合理有效降低税务成本,规避纳税风险,企业必须建立起行之有效的税务风险管理与控制体系并实施相应措施才能确保目标的实现。

(四)注意税务政策变化带来的时效性问题

企业税务风险管控范文5

关键词:建筑施工工地企业;税务风险;管控体系;简要分析

建筑施工企业主要负责对房屋、建筑物的各项安装生产活动,具有一定的独立经营性质,是建筑产业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而建筑施工企业的主要生产经营活动普遍具有工程量较大、周期较长、成本较高的特点,所以对于建筑施工企业的税务风险管控是我们不可忽视的重要工作。随着社会现代化建设的意识提高,对税务风险的建设工作也受到了普遍重视,纳税工作对企业的长远发展也有着重要意义。

一、当前建筑施工企业的税务风险管控工作现状

(一)企业税务风险管控意识建设不足在笔者的调查中发现目前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对于税务风险管控工作的重视程度不足,阻碍了企业整体在税务方面的健康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部分企业会更倾向于重视项目工作,而为了增加企业的经济收益,在纳税方面的积极性就会显得不足,并且没有认识到税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性。部分企业人员认为税务风险管控工作交给财务部负责就可以了,但税务风险管控其实涉及到的工作是较为复杂的,并不能片面判断。

(二)企业税务风险管控体系建设不足对于建筑施工企业在税务风险管控体制方面的建筑,笔者发现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在规模较大建筑施工企业中虽然建立了税务风险管控体制,但在具体实行方面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并没有在企业的整体发展中发挥出税务风险管控工作的巨大能量。部分企业设立的税务风险管控部门对于具体的税务风险管控工作并不了解,在日常工作中只注重对企业各项税务的报税工作,并没有深入研究如何降低企业的税务风险。第二在部分小型建筑施工企业中完全没有设立专门的税务风险管控部门,也没有专业人员负责这方面的工作,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埋下了一定隐患。

(三)企业税务风险管控工作方式落后建筑施工企业一般来说都是劳动比较密集的企业,涉及的业务项目范围也较广,所以企业整体的税务风险管控工作也存在一定的难度。在国家颁布“营改增”政策之前,企业的税务支出中主要是营业税,但企业并没有对各个营业项目的税务风险进行重点分析,也没有将其作为项目负责人员的绩效考核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税务风险。其次,在税务风险管控的工作手段上,部分企业也没有进行现代化建设。总的来说,工作手段和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还不够紧密。由于企业的税务风险管控涉及到的业务较为复杂,其中对各项数据的统计、核算工作量较大,在处理起来也容易出现纰漏,所以人力核算和管控存在一定的难度,容易出现纰漏。

二、建筑施工企业税务风险管控体系建设策略

(一)加强税务风险管控人才队伍建设在今后,建筑施工企业应当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配备专业的税务风险管控人才。在现有的税务核算工作上开展税务风险管理工作。在项目进行前、进行中以及完成后都要及时分析税务风险管理工作,保证企业在获得经济收益的同时规避税收方面的风险。除此之外,由于国家税务政策的不断改革,像“营改增”政策的实施,工程造价、会计核算等工作都会受到较大影响,企业上下全体都应该深入学习“营改增”的具体内容让税务管理人员对增值税有着深刻认识。尤其是“营改增”后,“工程税金”是否作为竞争性费用纳入建筑安装工程造价还是由企业自主报价,这都需要税务管理人员进行深入学习。若是以竞争性费用存在,企业就需要注意在投标环节确定工程税金的费率标准。这些工作都是需要从企业人才建设层面入手,面对市场环境和国家政策的变化做好人才储备,保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加强企业税务风险管控建设在确保企业有高素质的税务风险管理人才的基础上,企业应当进一步对税务风险管控体系建设,在现有制度的基础上更一步进行完善。增强他们的税务风险管理意识,对于各项法律法规进行及时学习,并且从企业层面出发建立相关的学习政策,定期组织学习会议。其次笔者认为税务人员在具体工作上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在选购材料设备时,可以尽可能选择能够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供应商,并且根据采购业务的规模采用投标方式,防止虚假采购。对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可以在部分项目中采用外包手段,从而获得具有抵扣性质的进项发票;部分建筑施工企业还应当对纳税销售额进行精细计算,减少税基、降低税负。

(三)加强现代化技术手段的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全方面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生产,对于建筑施工企业税务风险管控体系建设来说,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能够极大提到财税风险管理的工作效率,为企业带去更大的发展动力。现代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也能够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突破传统税务风险管理手段的局限性,以更加精细化的管控策略提高企业的税务安全。在对于这方面的工作,企业可以从以下层面入手:首先,提高工作人员信息化手段的运用意识,信息化思维对于当前企业中的相关负责人员来说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企业可以借鉴相关经验,分析案例来让税务工作者认识到信息化手段的优点,并加强自身信息化思维的建设。其次,企业还要加大信息化设备的投入,对于税务风险管控来说需要建立专门的信息平台,实现信息集成、信息分析的功能,在平台中企工作人员可以随时查看企业的税务情况,并且及时输入项目信息,和企业实际情况进行结合,最终提供有效数据来支撑税务工作者的风险管理工作。但需要注意的是,平台的建设企业需要考虑到多方面因素。在平台的信息录入中要对企业的重要文件、信息进行加强安全保护,并且对工作人员进行权限设置和安全监督,避免企业信息被篡改或盗取。

企业税务风险管控范文6

关键词:建安企业 税务风险 防范与管控

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目标是在防范税务风险的同时为企业创造最大利润。随着我国税收制度的不断完善,面对当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的竞争环境,建安大型企业如何进行税务风险管理,以期达到最大限度地降低税收成本,提高效益的目的,就成为摆在企业各级领导及财务人员面前的一件大事。建安大型企业税务管理面临的突出矛盾是,一方面大型建安企业组织结构庞大,经营业务多样,经营活动复杂,管理难度大;另一方面税务管理力量相对薄弱,管理资源缺乏,管理环节滞后。目前许多大型建安企业还没有建立起有效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体系,一些企业尽管在不同程度上建立了内部控制或风险管理制度,但都偏重财务报表目标,而不太重视涉税合规目标。《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及《企业内部控制规范》,重点关注的也是企业经营目标和财务报告方面的目标,税务合规方面的内容比较缺乏或单薄。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有新的思路和新的方法。而建安大型企业点多面广,税务风险防范与管控的任务异常复杂而艰巨。

一、当前大型建安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现状及分析

1.建安企业产品施工的特殊性给建安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带来难度

建安企业具有经营分布点多、面广,在其提供劳务和建造产品上具有跨区域、工程项目周期长和成本核算程序复杂,各施工地纳税环境差异大,税务风险管理难度高。多数大型建安企业跨省、跨国经营,企业需要面对世界各地层级不同的税务机关及国外税制的管束。而不同管辖区域的税务机关对税法关于建安企业政策规定的理解和执行差异很大,这就额外增加了建安企业担负税务风险的系数,给企业内部税务风险管理带来难度。

2.税收行政执法不规范以及税企信息沟通不及时,不可避免地增加建安企业的涉税风险

税收政策执行偏差的可能性在我国是客观存在的,这就大大增加了企业的税务风险。国家对建安企业外地施工实行施工地和注册地税务机关双重管理的税收政策,各地方税务局都采取“以票管税”、强化税源管理等征管措施,导致企业执行难度大,税企争端多。南京、广州等地方税务局按建安企业营业收入的1%加征个人所得税;四川等地方税务局按2%预征企业所得税,以解决机构所在地和施工地主管税务机关对外出经营建筑企业争抢所得税或都不管所得税的问题。这就要求建安企业每到一地施工都应事前到机构所在地和施工地的地方税务机关详细了解相关的税收管理政策,以减少税务风险。

3.大型建安企业的税务风险通常与做假账或者简单的账面差错关系不大,主要来源于企业管理层的纳税意识和观念不够正确,相关内部风险防范制度缺失或不够健全,经营目标和经营环境异常压力等诸多方面

在施工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中,从投标决策开始到竣工结算很容易忽视税务因素,加上施工企业层层转包分包,对项目管理的税务风险意识又比较淡薄,这样就可能增加涉税风险。建安企业是完全市场竞争下的微利企业,我公司一年完成了近30亿的施工产值,完成的营业利润也只有近2500万元, 仅占施工产值的8.3%。如果因税务风险意识淡薄导致税务稽查处罚,企业的税务风险很容易转化为直接利益损失,这样不仅会吞噬企业利润,阻碍商业目标的实现,还会给企业形象带来负面影响。

4.建安企业税务管理力量相对薄弱,管理资源缺乏,管理环节滞后,企业税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大型建安企业点多面广,有的只是在总部设置专门的税务管理机构,有的甚至连总部都没有专门的税务管理机构,只是象征性地配置了税务管理岗位。各个施工地点更谈不上配置专门的税务管理人员,相关的税务管理工作一般都由各项目经理部或分公司财务人员兼任,他们面对我国税法及其相关法规的不断变化,缺少涉税辅导及税法后续教育,对税法的理解、认同和把握有一定的偏差,这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在增加企业的税收负担。

二、大型建安企业防范税务风险的管控应对措施

1.提高对税务风险管理的认识,加强税务风险管理文化建设

企业应倡导合法纳税、诚信纳税的税务风险管理理念,按照《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规定,办理税务登记,准确计算税金,按时申报、足额缴纳税款,规范纳税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在企业内部营造税务风险管理环境,增强员工的税务风险管理意识,将税务风险管理的工作成效与相关人员的业绩考核相结合,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并把税务风险管理制度与企业的其他内部风险控制和管理制度结合起来,将其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形成全面有效的企业内部风险管理体系。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与防范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构建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长效机制建立税务风险管理机制,把税务风险管理意识融入到企业的战略管理过程中,以形成既拥有风险管理防御能力,又有战略管理规划,使税务风险管理和战略管理有效地融合。税务风险管理由企业管理层负责督导并参与决策,管理层应将防范和控制税务风险作为企业经营的一项重要内容,促进企业内部管理与外部监管的有效互动。

2.管理环节前移,变事后管理为事前管理和事中监督,提前发现和预防税务风险,做好日常风险处置预案

税务风险管理是公司税务管理的基本和首要任务。加强对建安企业各项目经理部或分公司税务风险因素的识别和应对,重在事前防范,做好“曲突徙薪”式的工作,这不仅有利于控制风险,也为公司经营提供了通过税务筹划创造价值的可能性和空间。建安企业应全面、系统、持续地收集内部和外部以及各施工地点的相关信息,查找企业经营活动及其业务流程中的税务风险、分析和描述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条件,评估风险对企业实现税务管理目标的影响程度,从而确定风险管理的优先顺序和策略。对于监控和分析到的风险,应仔细分析原因并加以解决。这是一项长期的日常性工作,要实行动态管理。可根据需要在各项目经理部或分公司设立税务管理岗位。

3.强化企业信息管理建设,制定税务风险管理控制流程,明确风险控制点

企业应建立税务风险管理的信息与沟通制度,明确税务相关信息的收集、处理和传递程序;建立和完善税法的收集和更新系统,及时汇编本企业适用的税法并定期更新;企业应根据业务特点和成本效益原则,将信息技术应用于税务风险管理的各项工作,建立涵盖风险管理基本流程和内部控制系统各环节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企业可以利用计算机系统和网络技术建立内、外部及各施工地点的信息管理系统,有效的信息系统能确保企业内、外部及各施工地点信息通畅,能确保企业税务管理部门与其他部门、企业税务部门与企业管理层的沟通和反馈,发现税务风险先兆和实际问题均能得到及时的关注和妥善的处理。企业内部完整的制度体系是企业防范税务风险的基础。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是否合理与科学,从根本上制约着企业防范税务风险的程度。如果企业缺乏完整系统的内部管理制度,就不能从源头上控制防范税务风险,也就无法有效地提高防范税务风险的效益。大型建安企业应结合内控管理体系建设,不断完善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制度。一是加强内部控制,即“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二是“利用计算机系统和网络技术,对具有重复性、规律性的涉税事项进行自动控制”;三是制度流程不是一成不变的,建安公司业务和税收规定都是不断变化的,制度流程也要及时进行修订完善。

     4.配备专业的税务人员

由于税务管理的专业性、政策性和复杂性,税务管理工作对人员的素质和能力要求较高,配备合理的岗位和人员,是公司有效管理税务风险的必要条件,要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企业应定期对负责涉税业务的员工进行培训,不断提高其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一般来说,税务管理人员首先需要深刻理解税收法规,这是最基本的专业能力;其次要熟悉建安企业财务、会计处理,因为纳税处理基本以会计处理为基础;最后,还要熟悉建安企业业务以及整体经营战略,不熟悉业务就无法深刻理解某些相关的税收规定, 不把握经营战略则难以发挥税务的事前筹划、规划作用。另外,这些人员还必须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税收政策不断变动,要求税务管理人员不断提高学习、思考和研究的能力,确切说税务管理部门要成为“学习型部门”。

5.利用纳税评估降低税务风险

纳税评估是由税务机关运用数据信息比对分析的方法,对纳税人报送纳税申报资料及提供的相关涉税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进行系统的综合分析评定、核实,从而做出定性、定量判断,进一步对纳税人实施管理和服务的行为。目前很多企业及其财务人员缺乏税务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因不熟悉税法规定或无意之失而造成的税收违法行为时有发生,从而导致企业被税务违法处罚风险增大。因此企业应借鉴税务机关的纳税评估方法,通过分析财务部门各月、季、年申报和上缴的税款情况,财务报表和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主附表之间的逻辑关系等方面的情况,进行内部自检。从故意税务违法风险、非故意行为导致结果违法的税务风险、税收政策调整或主管税务机关责任带来的税务风险、客观上少缴税款的无责任税务风险等方面,采取手工和计算机软件相结合的办法,深入开展宏观税负分析活动。充分利用纳税评估活动,详细剖析容易形成税务违法风险的不同风险点,分别采取相应措施,降低企业纳税风险。

6.建立良好的税企关系,进行有效的信息沟通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 税收具有财政收入职能和经济调控职能。政府为了鼓励纳税人按自己的意图行事, 已经把实施税收差别政策作为调整产业结构, 扩大就业机会, 刺激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由于我国人多面广,国家的宏观税收政策具有较大的弹性空间,对政策法规的不同理解及地域差异造成了各地的税收征管模式各不相同,各地税务执法机关也就拥有了一定的自由裁量权。因此, 企业要注重对税务机关工作程序的了解, 加强联系和沟通, 争取在税法的理解上与税务机关取得一致, 特别在某些模糊和新生事物上的处理得到税务机关的认可,减少涉税风险。

7.加强税收法规学习,准确把握税收政策

我国税制建设还不完善,税收政策变化较快,许多税收优惠政策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和区域性,这就要求企业在准确把握现行税收政策精神的同时关注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经营效益的影响。通过税收政策的学习,掌握税收法律政策变动的情况,审时度势,用足用准国家税收政策,降低不必要的纳税成本和其他成本。综上所述,大型建安企业产品施工的特殊性决定了税务风险控制的艰巨性,企业管理层应充分认识到建安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不断增强员工的税务风险管理意识,对税务风险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使企业随着税务风险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在防范税务风险的同时降低企业整体风险,从根本上解决税务风险问题,从而降低纳税遵从成本,为企业创造最大利润。

参考文献:

[1]刘芳,高雅杰,新形势下建安施工企业税务风险,价值工程,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