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行为毕业论文范例6篇

消费者行为毕业论文

消费者行为毕业论文范文1

博士生开题报告的写法

1、博士论文要有原创性知识;

2、博士论文开题报告不是回答是什么的问题,而是回答为什么的问题;

3、博士论文开题要确定用什么样的知识来回答提出的问题。这些知识应该是多学科的知识(cross-discipinary inquiry)。方法论包括两种:理论框架和技术性、技巧方法。开题报告不能简单罗列,只要做到同类项归类。另外,文献索引要规范,譬如可以采用按照拼音的顺序排列。

论文开题是语境、语汇、逻辑和方法的统一体,开题是寻找一个合适的语境,用合适的语汇,以合理的逻辑,并论证方法的合理性。开题报告是一个过程,早点开始,不断去梳理。开题之前是决策,是选择,很痛苦(如何寻找人生的另一半,很费心思);开题之后要硬着头皮坚持,总会发现精彩之处(找到了之后就好好过日子,会找到属于两个人的精彩的)。 开题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对开题性质的认识。开题是一个重要环节,功能是制定研究计划。开题报告是由博士生对博士论文研究报告的价值性和可行性的一个辩论文本。(2)选题。选题要有挑战性,理论性和可行性(feasible)。题目是研究出来的,不是给定的。问题有problem, question和issue三类。(3)文献综述。综述是指综合评述,是对知识的梳理。综述文献不是做相关领域的文献,那些不能证明问题,而是on??,of??的文献。另外,不能对文献有偏见,也不能出现很少有人研究,没人进行研究的语句。

4、开题报告的撰写时间至少需要一年。

开题报告格式与开题报告写作技巧

开题报告是研究生毕业论文工作的重要环节,是指为阐述、审核和确定毕业论文题目而做的专题书面报告,它是研究生实施毕业论文课题研究的前瞻性计划和依据,是监督和保证论文质量的重要措施,同时也是训练研究生科研能力与学术作品撰写能力的有效的实践活动。

《中国青年报》报道:复旦大学新闻学院2002级研究生所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仅有不到1/3的博士研究生获一次性通过,而78位硕士研究生,10人没获通过,仅有19人获一次性通过。这在复旦大学乃至于全国研究生教育的历史上都竞聘演讲稿 很少见。但据笔者了解,倘若以严肃的眼光审视目前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论文开题报告工作,可以说,管理部门、导师、研究生三者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认识不足的问题视论文开题报告为走过场、视论文开题报告为形式。除思想上重视不足外,对毕业设计开题报告的撰写方法缺乏了解也是重要原因之一。鉴于此,笔者结合自己的管理工作体会,就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的写法和技巧做一探讨。

1 毕业论文选题的原则

毕业论文选题一般要求满足以下原则:

①开拓性:前人没有专门研究过或虽已研究但尚无理想的结果,有待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或是学术界有分歧,有必要深入研究探讨的问题;

②先进性:硕士毕业论文要有新的见解,博士毕业论文要做出创造性成果;

③成果的必要性:所选课题应有需要背景,针对实际的和科学发展的需要,即应有实际效益或学术价值;

④成果的可能性:课题的内容要有科学性,难易程度和工作量要适当,充分考虑到在一定时间内获得成果的可能性。

以上要求说明,毕业论文题目不是给定的,而是研究出来的,只有在对所研究领域的过去、现在的研究资料等信息进行全面把握、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才能够确立满足以上四性要求的选题,从而为完成高质量的毕业论文奠定坚实的基础。无论是结合导师已有科研任务的选题,还是自选课题,选题之前的信息积累与发现问题均是研究生所必须经历的过程,尽管导师已完成了以上过程,但导师并不能替代研究生,这就是研究生学习、研究的独立性要求。

2 开题报告的内容与撰写要求

开题报告的内容一般包括:题目、立论依据(毕业论文选题的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案(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过程、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创新点)、条件分析(仪器设备、协作单位及分工、人员配置)等。

2.典礼演讲稿 1 开题报告毕业论文题目

题目是毕业论文中心思想的高度概括,要求:

①准确、规范。要将研究的问题准确地概括出来,反映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反映出研究的性质,反映出实验研究的基本要求处理因素、受试对象及实验效应等。用词造句要科学、规范。

②简洁。要用尽可能少的文字表达,一般不得超过20个汉字。

2.2 开题报告毕业设计立论依据

开题报告中要考虑:

① 毕业论文的选题目的与意义,即回答为什么要研究,交代研究的价值及需要背景。一般先谈现实需要由存在的问题导出研究的实德育工作总结 际意义,然后再谈理论及学术价值,要求具体、客观,且具有针对性,注重资料分析基础,注重时代、地区或单位发展的需要,切忌空洞无物的口号。

② 国内外研究现状,即文献综述,要以查阅文献为前提,所查阅的文献应与研究问题相关,但又不能过于局限。与问题无关则流散无穷;过于局限又违背了学科交叉、渗透原则,使视野狭隘,思维窒息。所谓综述的综即综合,综合某一学科领域在一定时期内的研究概况;述更多的并不是叙述,而是评述与述评,即要有作者自己的独特见解。要注重分析研究,善于发现问题,突出选题在当前研究中的位置、优势及突破点;要摒弃偏见,不引用与导师及本人观点相悖的观点是一个明显的错误。综述的对象,除观点外,还可以是材料与方法等。

此外,文献综述所引用的主要参考文献应予著录,一方面可以反映作者立论的真实依据,另一方面也是对原著者创造性劳动的尊重。

2.3 开题报告毕业设计研究方案

开题报告中要考虑:

① 研究的目标。只有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才能保证具体的研究方向,才能排除研究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干扰。

② 研究的内容。要根据研究目标来确定具体的研究内容,要求全面、详实、周密,研究内容笼统、模糊,甚至把研究目的、意义当作内容,往往使研究进程陷于被动。

③ 研究的方法。选题确立后,最重要的莫过于方法。假如对牛弹琴,不看对象地应用方法,错误便在所难免,相反,即便是已研究过的课题,只要采取一个新的请示报告视角,采用一种新的方法,也常能得出创新的结论。

④ 研究的过程。整个研究在时间及顺序上的安排,要分阶段进行,对每一阶段的起止时间、相应的研究内容及成果均要有明确的规定,阶段之间不能间断,以保证研究进程的连续性。

⑤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对可能遇到的最主要的、最根本的关键性困难与问题要有准确、科学的估计和判断,并采取可行的解决方法和措施。

⑥ 创新点。要突出重点,突出所选课题与同类其他研究的不同之处。

2.4 开题报告毕业设计条件分析

突出仪器设备等物质条件的优势。明确协作单位及分工,分工要合理,明确各自的工

作及职责,同时又要注意全体人员的密切合作。提倡成立导师组,导师组成员的选择要充分考虑课题研究的实际需要,要以知识结构的互补为依据。

博士开题报告范文

中国产品质量法的法律移植研究

1. 研究背景及目的

产品质量法制发展,相较于民事法学其他领域起步较晚,其自二十世纪初发端后,随着中产阶级兴起,产品交易频繁,致这一新兴法律领域迅速发展。而产品质量法演进,实反映近代社会运动史及经济史变化,若谓十九世纪系劳工运动蓬勃发展时代,则二十世纪即堪称为消费者保护运动高峰。产品质量法制发展及演进,始终遭受来自大企业及资本家积极阻挠或消极抗拒,致使产品质量法制发展,始终带有对抗及冲突色彩。

本研究即试图就产品质量归责原则法律移植的演进历程作为中心,根据回顾产品质量历经契约责任及侵权行为责任、过失责任主义及无过失责任主义等法学思潮变迁,据此重现产品质量法制百年来发展过程,试图对这一特殊而充满争议、冲突法律领域,对其演进作一个粗浅研究。

目录

1. 研究背景及目的

2.中国古代法是否有类似条文或是制度

3. 近现代的引入背景、主要修正部分

4. 进入后本土存活现状及情况

5.拟研究提纲

正文:法律为人类试图以理性建构秩序产物,是社会文化现象一部分,随着人类生活发展,法律内容也须相应改变以适应新形态纷争。而重大的社会改变是源自于法律体是外,也就是源自于社会制度里面的法律体是外,法律体是不是一个完全独立自主的制度,法律体是不是遗世独立的制度,法律体是无法自外于外在的影响。法律于社会变迁过程也扮演重要角色,观诸民事法律发展,由早期私法自治、契约自由等根植于自由放任资本主义经济体制,致使西欧各国于十九世纪陆续制定民法典时,就侵权行为法制归责原则,均严格奉行过失责任主义,自十八世纪末叶工业革命发端,经过百年发展,生产技术革新造成产业结构重大改变,尤其是机械设备渐次取代手工制造,商品得以大量生产,使民众可很容易由市场上取得所需商品,此种生产消费模式演进,虽促进工商社会繁荣,制造商为降低成本获取利润,往往仅着重于降低成本,对产品安全性及品质则有意无意加以忽略,造成大量劣质商品充斥市面,复因一般消费者对产品来源信赖及产品内容高度技术性,已无能力分辨其优劣,致使劣质产品造成严重生命、财产损失,此于十九世纪末叶层出不穷。是以,产品质量(或称商品责任、商品制造人责任)概念,于十九世纪后半业即已散见于英、美法院判决中,斯时仍未形成具体法概念体是,且责任类型仍未脱传统契约关系相对性或侵权行为法过失责任主义范畴。迄至二次世界大战前,英国及美法院判决已渐次就产品缺陷案例跳脱传统侵权行违法或契约法思考模式,寻求新的解决道;而德国法院也试图根据减轻原告举证责任方式,以平衡一般个人在举证上困难。

4. 进入后本土存活现状及情况

消费者行为毕业论文范文2

论文关键词:个性化推荐,购买决策,认知,理性行为理论

 

0引言

随着3G技术以及MEC(Mobile Electronic Commerce,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商品和消费者需求的多样性成为趋势。如何便捷、有效、低成本地帮助消费者找到最满足其个性化需求的商品,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个性化推荐系统恰恰能帮助MEC商家实现这一目标。

但有关个性化推荐的研究大多只关注推荐系统本身,很少关注其对购买决策的影响。有鉴于此,本文主要探讨MEC环境下推荐系统如何影响购买决策,它的哪些性质会影响其作用力。进一步地本科毕业论文格式,基于现状的构建个性化推荐系统的一些建议将会被提出。

1消费者购买决策

广义的消费者购买决策是指消费者为了满足某种需求,在一定购买动机的支配下,在可供选择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购买方案中,经过分析、评价、选择并且实施最佳的购买方案,以及购后评价的活动过程。[1]

消费者行为学中认知的观点认为,消费者是思维问题的解决者,会主动搜索满足其需求的产品和服务。消费者还是信息的处理者,通过对信息的处理加工形成偏好并最终形成购买意向。认知观点意识到消费者不会试图获取全部相关信息,当他们认为已得到足够支持其决策的信息时,就会停止搜索努力。

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过程基本上包括需求的认知、信息搜索和评价、购买决策和行动、购买后评价四个过程论文开题报告范例。[2]如图1所示。

2个性化推荐系统对购买决策的影响

网络购物环境使消费者对商家和商品的选择增多,也使得他们更加借助信息搜索和决策辅助工具(如个性化推荐系统)。推荐系统根据用户的兴趣特点和购买行为,向用户推荐用户感兴趣的信息和商品,它能将浏览者转变为购买者,提高交叉销售能力本科毕业论文格式,并提高客户的忠诚度。推荐系统的主要目标在于代替消费者完成繁杂的信息处理任务,使消费者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决策中来。可以从决策过程和决策结果两个方面,探讨推荐系统对MEC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3]

2.1对决策过程的影响

消费者对于商品的知识的认知是有限的,在其作决策之前常常不能深层次地了解商品。两阶段决策处理可以使决策复杂性降低。消费者先搜寻众多商品以得到商品的详尽信息,并选出最有希望购买的一部分商品。接着针对商品的重要属性进行更深入地比较,最后做出决策。

个性化推荐系统可以通过减少消费者两阶段决策中的决策努力,影响其决策过程。而消费者的决策努力通常用决策时间和产品搜索范围来衡量。推荐系统可以依据消费者的喜好参数迅速提取出最匹配的商品,从而减少总体决策时间。推荐系统还能按消费者偏好程度将商品信息依次排列,从而缩小产品搜索范围。[4]

此外,推荐系统还会影响消费者的功能偏好、商品估价、筛选策略。由于信息不对称,消费者往往事先没有形成稳定的偏好,而是在购买决策发生的同时产生,因此往往受推荐系统所推荐信息的影响。例如,消费者往往会更关注那些旁边标有更高得分或等级的产品。

2.2对决策结果的影响

应用推荐系统能增强消费者的认知能力本科毕业论文格式,使其更倾向主导产品,进而减少产品转换的概率,从而提高决策质量。推荐系统的使用还能减少信息搜索的努力,减少考虑集的信息量,提高其质量,从而提高决策质量。

推荐系统有助于降低消费者产品转换的概率,有助于增加其购买决策的选项,从而增强决策信心。[5]

购买决策目标实现得越多,消费者也越满意。因此可以认为,推荐系统因其对决策目标实现的帮助,影响购买决策的满意度。

根据理性行为理论,消费者的理念和评价影响其态度,进而影响其意愿论文开题报告范例。推荐系统会影响消费者的功能偏好和商品评价,进而影响对某商品的态度本科毕业论文格式,从而影响对该商品的购买意愿,最终影响购买选择。

综上所述,推荐系统对决策结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提高决策质量;增强决策自信;增强决策的满意度;影响最终购买选择。

3影响推荐系统效用的因素

推荐系统的效用即推荐系统对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和决策结果的影响力。推荐系统的因素、消费者的因素以及消费者与推荐系统之间的交互,都会影响推荐系统的效用。

3.1推荐系统的角度

①推荐系统类型的影响

一般来说,推荐技术可从信息过滤角度分成三种,分别是基于内容的推荐、协同过滤推荐以及混合推荐即内容和协同过滤的组合推荐。在购买决策中,混合式推荐更能提升用户的决策自信。

②推荐系统输入的影响

推荐系统需要接收消费者的数据输入并作为推荐的主要数据依据,具体可以分为隐式浏览输入、显式浏览输入、关键词和项目属性输入、客户购买历史四类。消费者更愿意接受显式浏览输入、关键词和项目属性输入等可控方式所推荐的信息。

③推荐系统输出的影响

推荐系统输出的主要形式有建议、预测、评分、评论。输出内容的详细程度、透明度、个性化等,输出形式方面推荐的数量和产品信息的编排都会影响消费者对推荐系统及其推荐信息的信任,并因此影响购买决策。

④推荐系统推理过程的影响

进度显示模块使信息搜索的过程更加直观,反馈时间会影响消费者对推荐系统的使用意向,缩短消费者可感知的等待时间,改善消费者的情绪,促进推荐系统的效用。

⑤其他相关因素的影响

信息来源的可靠性即推荐系统所在网站的可靠性直接影响消费者对推荐系统的评价高低。

3.2消费者的角度

消费者对于所选产品的知识越丰富本科毕业论文格式,则在购买决策过程中进行越少的信息搜索,对推荐系统等决策辅助工具的感知有用性就越小,决策自信也就越小。与此相反,当消费者具备较少的产品知识和经验时,更难相信自己能做出正确的选择,更有可能去寻找他人的建议。

消费者对风险的感知也会影响推荐系统对决策质量和决策努力的影响,即当用户感知风险越大,推荐系统对提高决策质量和减少决策努力的影响力会更明显。

消费者特性对系统效用的影响如图2所示。

3.3消费者与推荐系统交互的角度

消费者与推荐系统之间的交互对推荐系统作用效果具备作用力,主要从消费者与推荐系统的相似性、消费者对推荐系统的熟悉度两方面来考虑。

消费者与推荐系统的关系强度(包括熟悉程度、亲密程度、支持度和结交)决定了推荐的效果。用户与推荐系统在各产品属性权重的相似性将带来更好的决策质量,同时减少信息搜索量。

4. 个性化推荐系统应用的不足

对比上述影响因素,我们不难发现当前移动电子商务环境下个性化推荐系统应用中的一些不足。这些不足主要包括:①战略上不够重视,体系结构不完善,大部分的个性化推荐系统都只是一个单一的工具,只能提供一种推荐模型;②功能还不够完善本科毕业论文格式,个性化程度不够高;③易用性不高,信息杂乱无章;④对推荐结果缺乏解释,缺少有效的方法向用户解释产生推荐的原因;⑤网站本身形象不好,影响消费者认知;⑥消费者获取推荐信息的途径单一,推荐结果的形式不够灵活。

5对个性化推荐系统应用的建议

5.1提高对推荐系统的战略认知

推荐系统在MEC领域的应用既能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又有助于商家实时追踪消费者购买行为和兴趣偏好,挖掘其潜在需求,并以此不断创新产品和营销模式论文开题报告范例。[6]我们建议MEC商家提高对推荐系统的战略认知,重视它的战略意义。

5.2完善个性化推荐功能

个性化是影响认知价值最主要的因素,我们建议MEC商家实时追踪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并尽最大努力推荐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使推荐的产品在功能、外观、价格、售后等方面最大程度地满足消费者的偏好与标准。

5.3加强信息排列的合理性

推荐系统提供信息的排列会影响其作用效果。若消费者能更方便地获取相关信息,则会更加信任推荐系统,也更易受推荐系统影响。我们建议MEC商家对各类推荐信息做合理的编排本科毕业论文格式,便于消费者获取。

5.4增进消费者的熟悉程度

消费者对推荐系统的熟悉程度(包括推荐形式、信息排列、推荐原理等)能影响消费者对推荐系统的信任,并因此间接影响推荐系统的作用效果。我们建议MEC商家增进与消费者的互动,提供个性化推荐服务的有奖体验等,以提升消费者对推荐系统的信任和推荐系统的影响力。

5.5擢升网站自身形象

网站的形象显著影响消费者对推荐系统的认知价值和信任,并间接影响决策影响力。我们建议MEC商家提高自身网站的知名度、声誉度,改善网站的美观性、易用性。

5.6拓展产品推荐的渠道

获取推荐信息的渠道也会影响推荐系统的作用效果。我们建议MEC商家拓宽产品推荐的渠道,如提供邮件定制、短信定制、首页定制、推荐定制等多渠道服务,以方便消费者获取相关信息。

参考文献

[1]王长征.消费行为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26-27.

[2]李双双,陈毅文,李江予.消费者网上购物决策模型分析.心理科学进展[J],2006,14(2):294-29.

[3]Haubl, G. & Trifts,V. Consumer Decision Making in Online Shopping Environments: The Effects of InteractiveDecision Aids[J]. Marketing Science, 2000,l(19):4-21.

[4]Xiao B. & BenbasatI. E-commerce Product Recommendation Agents: Use, Characteristics, and Impact[J].MIS Quarterly, 2007, 31(1):137.

[5]Vijayasarathy,L. R. & Jones, J. M. Do Internet Shopping Aids Make a Difference? An EmpiricalInvestigation[J]. Electronic Markets, 2001, 1 (11): 75.

[6]张娜.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个性化信息推荐服务及应用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西北工业大学,2006.

消费者行为毕业论文范文3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过度教育;职业搜寻理论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1-015-01

一、相关概念

1、过度教育

过度教育一词最先是由美国人弗里曼在1976年提出来的。,他把自70年代以来教育收益率下降的原因归结为教育过度,即教育的供给超过了社会对教育的需求。从此,过度教育一词逐渐为教育经济学界接受并广为流行。

2、职业搜寻理论

职业搜寻理论是1970年由费尔浦斯( E. S. Phelps)等经济学家提出的一种理论流派,该理论认为:劳动力市场信息是不完全的,同时每个企业给劳动者的报酬不同,劳动者为了获得报酬满意的工作,必须在劳动力市场搜寻。

二、我国大学毕业生过度教育现状

1、我国近几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已成为社会关注热点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很不乐观,招聘计划和就业岗位明显减少。2013届毕业生,大约18%的大学生仍处于待业状态,与大学生就业难同时出现的是考研热,2013年报考研究生的人数达180万,达到历史新高。通过对毕业生考研动机的调查发现,只有13%的学生选择继续深造是为了学术研究,绝大多数毕业生(84%)是为了提高将来的就业实力或者避开当前的就业难。由此可见,就业难问题已经给大学毕业生造成了巨大压力。

2、工资收入水平降低

毕业生的保留工资主要集中分布在2000-5000元左右,毕业生就业选择用人单位时既注重长远发展考虑,又重视现实劳动回报,“职业发展空间”(22.03%)和“薪酬激励机制”(18.18%)是毕业生选择就业单位时最关注的方面。但是《应届大学毕业生薪酬调查》显示,2013年国内不同城市应届生起薪相对2012 年出现不同程度下降,大学毕业生起薪下滑近13%。

3、现实社会中的学非所用情况严重

第三方教育研究机构麦可思公司公布的调查显示,2009年本科毕业生超过三成就业时“学非所用”。数据表明,全国2009届本科毕业生专业对口率为67%,高职高专毕业生为57%。这意味着,当前有三成以上本科毕业生、四成以上高职高专毕业生从事与专业不对口的工作。无论从就业的现实情况还是大学生的就业心态来看,专业不对口已经成为普遍现象。

4、人才高消费

人才高消费现象的突出表现就是“大材小用”、高学低就,其本质就是知识失业。知识失业是指受过较高教育的知识劳动力处于不得其用的状态,是知识资源没有得到有效与合理配置的表现。当一个职位有很多人竞争,用人标准就会水涨船高,许多单位通常会选择学历更高者,而高文凭者进入单位后又常常干以前低文凭者就能胜任的工作。这种人才高消费所导致的知识性失业,不仅降低了教育质量,浪费了宝贵的教育资源,而且使就业市场严重恶化,过度教育也越来越严重。

三、毕业生过度教育原因----从职业搜寻理论角度分析

1、就业率低的原因

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是信息非充分的市场,进入劳动力市场求职的大学毕业生也大多为初次就业者,而且为数众多,这就决定了大学毕业生的工作找寻时间将有普遍延长的趋势,就业率在一定时间范围内保持较低的水平。由于过度竞争,主要劳动力市场呈现出典型的买方市场特征。根据价格供给机制,供给大于需求,价格下降,因此大学毕业生的工资水平将会普遍下降。在买方市场中,用人单位处于优势地位,拥有较大的主动权对求职者进行挑选。工资成本和求职者的工作能力是用人单位在选择人才时考虑的两个因素。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劳动力市场呈现“以工作而非人为核心”的“工作竞争模式”,劳动力的工资由工作岗位而不是人的特点(如教育特点)决定,不同教育水平的劳动者工资差异不大。那么,在工资既定的条件下,用人单位就可只考虑求职者的能力情况。显然,仅仅根据一张个人简历、推荐信或面试这些信息,用人单位是无法准确判断毕业生能否胜任某种职业的。

2、高学低就的原因

根据职业筛选理论,这时雇主将制定一系列可测量的标准对毕业生进行排序,以帮助他们筛选出理想人选。目前这种职位排序函数通常为E=F(文凭、专业、学校知名度、综合能力、信息获取量、家庭背景、户籍、性别、民族)。按照这种职位排序函数,学历越高,意味着工作效率越高,边际生产力越大,在工资成本不变的情况下,雇主自然可以抬高教育水平这一应聘条件,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毕业生高学低就现象发生。

3、收益降低的原因

而对于专业不对口或适应性较差、学历较低、院校声誉较差、综合能力较低的大学毕业生来说,由于劳动力市场中的弱流动性及他们自身的风险规避态度,通常会选择滞留在主要劳动力市场继续进行工作搜寻。但工作搜寻是有成本的,包括在搜寻过程中直接支付的成本,比如交通费、邮费、电话费、化妆费等,也包括因搜寻所放弃的工作收入,即间接成本。因此,无限期的搜索是不切实际的。为了避免人力资本的闲置,一段时间后,他们必须降低择业标准,而从事与所学专业不对口的职业,意味着人力资本投资存量结构中某些内容主要是特殊人力资本成为沉没成本,或者出现某些技能的迅速贬值,人力资本只是部分发挥了作用,教育收益也会降低。

综上所述,大学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中就业率下降、学非所用、高学低就、教育收益降低,也即发生了过度教育。可以看出,劳动力市场信息的不对称性、过度竞争、弱流动性、专业不对口或适应性不强是导致过度教育发生的直接因素,也是大学毕业生过度教育的深层次原因。

参考文献:

[1] 赖德胜.中国遭遇教育结构性过度[J].中国国情国力.1999(9).

消费者行为毕业论文范文4

关键词 劳动者选择 生命周期理论 中国劳动力市场现状

劳动力市场的均衡与非均衡是由供求双方共同决定的,相对于劳动力需求,劳动力供给更多的是由劳动者本人的行为决定,劳动者在衡量成本和收益之后,做出选择,包括是否选择工作,以及选择工作或是选择教育。

劳动者如选择教育,此时其身份是纯消费者和为未来投资教育的投资者,劳动者如选择职业,赚取报酬,其身份为消费者和储蓄者,为当期生活与未来生活做储备。劳动者在当时当地所做出的选择,无不是比较当期成本、当期收益,未来成本、未来收益后的选择。劳动者的选择会受到其在整个生命周期的规划所影响。

一、生命周期消费理论与永久收入消费理论的借鉴

莫迪利安尼(FModigliani)提出的“生命周期消费理论”和弗里德曼(M.Friedman)提出的“永久收入消费理论”。这两种理论都有一个关于消费者行为的微观经济理论,生命周期假说和永久收入假说两种假说的前提为:首先假定消费者是理性的,其次消费者行为的唯一目标是实现效用最大化。

上述两种假说都体现了一个基本思想:单个消费者是前向预期决策者,有几点是相同的:第一,消费不只同现期收入相关,而是以一生或永久的收入作为消费决策的依据;第二,一次性暂时收入引起的消费支出变动很小;第三,当政府想用税收政策影响消费时,如果减税或增税只是临时性的,则消费并不会受到很大影响,只有永久性税收变动,政策才会有明显效果。而两者的区别在于,生命周期假说偏重对储蓄动机的分析,从而提出以财富作为消费函数的变量的重要理由;而永久收入假说则偏重于个人如何预测自己未来收入问题(高鸿业,2004)。

人在社会上有多种角色,因经济学中研究的偏重方向不一样,人既可以是消费者又可以是劳动者,成为消费者的前提必先成为劳动者,劳动者在整个生命周期中都会做出各种选择,选择工作或是选择教育,选择教育的方向和内容,选择工作的类型和职业方向。本文认为人作为劳动者在生命周期中的选择,类似于生命周期假设和永久收入假设中消费者的选择,类比之后,本文认为劳动者在生命周期中的选择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劳动者选择不只同当期选择时的自身情况和所处环境有关,他的选择会结合当期的实际情况,并以一生的职业发展方向作为其决策的依据。

第二,劳动者在生命周期中对教育和工作的选择与其年龄阶段有很高的相关性,理性劳动者通常会选择在合适的年龄进行合适的选择,接受教育的年龄阶段比较固定,即接受小学至大学教育的年龄阶段是相对固定的。除接受教育的其他阶段,劳动者选择工作,其工作的时间包括工作、寻找工作以及失业的时间。

第三,由于劳动者做选择时,会站在其整个生命周期的基础上考虑,以整个生命周期效用最大化为目标,所有劳动者当期选择也受其对未来预期的影响。“尽管所有的人都会认为未来的收益不如等量的当前收益更有价值,但是心理学家用看重当前(pre―sent-oriented)以此来描述那些对未来的事情或结果不是非常在意的人。看重当前者就是指那些用很高的贴现率(r)来对未来的收益加以折现的人。”(伊兰伯格,史密斯,2007)看重当前和看重未来预期的劳动者都会以整个生命周期的规划为前提,所不同的是其贴现率不同。

第四,劳动者生命周期的两个重要的选择,教育与工作在很大程度上相互具有替代效应。劳动者生命周期的生存和工作的的总时间是确定的,按60岁退休计,劳动者将在这60年中去分配其教育与工作的时间,选择受教育必定会损失工作的时间,反之亦然,所以教育与工作是相互替代的关系。

第五,劳动者在生命周期中有三种身份的共存和转变,这三种身份分别是消费者,储蓄者和投资者。劳动者的消费是现期的支出,包括生活成本和教育成本;储蓄来源于现期收入,为未来考虑而作的储备,未来可以得到确定收益;投资来源于现期收入,也是为未来考虑做的决定,未来得到的收益不确定。教育属于投资,接受教育的预期不一定与未来的真实情况相符合。

第六,短期社会的教育与职业变动引起劳动者选择时的教育与就业方向变动较小,劳动者将会受长期变动趋势的影响。

二、生命周期理论在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应用

在我国学历分为:小学、初中、高中(包括:高中,职高,中专,技校)、大专(大学专科)、大本(大学本科)、第二学士学位班、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我国自1986年开始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普及性的特点。照目前看来,由于义务教育的年龄段限制,且初中毕业者选择相对较多,中国劳动者生命周期中第一个重要的选择时间为初中毕业时(约15―16岁),初中毕业后有三种选择,即第一,直接工作,第二,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包括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中学教育及各种短期职业培训等。它为社会输出初、中级技术人员及技术工人,第三,继续上高中,为日后接受高等教育做准备。

劳动者第二个重要的选择时间为高中毕业时(约18―19岁),高中毕业后有两种选择,即第一,工作;第二,参加高考,高考分流后,选择读大专/高职,或读大学本科。

在初中毕业和高中毕业这两个选择时段中,劳动者的选择不仅决定了自身未来的发展前途,当无数劳动者的选择具有相同的指向性时,其职业选择也集合为了社会劳动力市场的普遍现象。现今中国劳动力市场出现的“大学生就业难”,“民工荒”等问题。这些问题是中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相关原因有中国经济的结构性问题,中国人口结构性问题,本文认为从劳动力供给方面出发,中国劳动力市场的这些问题与劳动者生命周期的选择有关,这两个时段的选择将决定劳动者未来生命周期的职业规划和发展。本文将讨论在劳动者做出选择时,是什么影响劳动者的选择,以及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如何基于对未来的预期而在现期做出选择。

初中毕业和高中毕业时,劳动者如选择投资教育,则是纯消费者,没有任何其他收入来源的,要继续学业,教育和生活的费用由父母负担,劳动者的选择是自身和父母所组成家庭的联合决策所决定的。由于我国社会经济“城乡二元结构”的不平衡性,在基础

设施建设,劳动者收入、消费方面,城市和农村都存在较大差距,城市家庭和农村家庭的收入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作为劳动者在进行生命周期的教育和就业选择时,面临的自身状况和对未来的预期是有很大区别的,这将直接导致其选择的不同。

(一)关于农村居民的选择

据统计,农村人口从90年代起虽然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但占全国总人口比例一直比城镇人口高,2006年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56%,即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44%(注1)。上个世纪80年代,高校中农村生源还占30%上。而目前城乡大学生的比例分别是82.3%和17.7%。农村大学生比例三十年来下降一半(数据来源:广州日报,2009-01-23)。从以上数据可以判断,上世纪80年代,占全国总人口八成的农村人口拥有占当时全国大学生总数三成以上的农村大学生,而到了2006年,占全国人口近六成的农村人口只拥有占全国大学生总数不到两成的农村大学生。按比例来说,农村大学生数量下降的比例快于农村人口下降的比例。

是什么让农村大学生数量下降了呢?

如图1所示,16岁是初中毕业生的年龄,如选择读高中,考大学是其最终选择,22岁大学毕业,其间有六年的时间,选择读大学后,其成本包括六年间放弃的工资性报酬以及生活费、学费。这六年中劳动者是纯消费者,其与父母的家庭为劳动者共同进行教育投资。而教育投资的费用来源于其家庭中父母当期收入和之前的储蓄,如教育投资的费用等于或大于此家庭中的收入和储蓄,此家庭将负债,生活肯定会难以为继,基于对未来劳动者受高等教育后整个生命周期中收入的起点和增速较高,此家庭会选择负债进行教育投资。

但目前的问题如图一所示,工资性报酬流B代表初中毕业后直接工作的劳动者的工资报酬,工资性报酬流A代表上世纪80年代,大学生毕业后的工资报酬,工资性报酬流C代表现在的大学生毕业后的工资报酬(大学生与农民工工资待遇出现趋同趋势(注2))。从图1可以看出,从上世纪80年代到现在,选择读大学的成本没变,某种程度讲可能是增加的,而总收益确在下降,由之前的收益1与收益2之和降到了现在的收益2,这意味着现今一个农村家庭为孩子受高等教育所进行的投资,与以往相比,劳动者会在生命周期中用更长的时间去偿还,这会使家庭所承受负担加重,其心理成本也会相应增加。

以上分析显示农村居民选择读大学的比例下降了,他们一般会接受收益较小,负担较轻的选择,义务教育之后即初中毕业后直接工作。统计数据也支持了这一点,数据显示:新生代农民工中,80后平均为18岁,90后平均只有16岁,16岁、18岁的年龄,基本上意味着新生代农民工一离开初中或高中校门就走上了外出务工的道路(全国总工会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课题组,《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研究报告》)。

(二)关于城镇居民的选择

自1999年开始的大学扩招,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多,呈大幅上升的趋势,就业率自2007年开始呈下降趋势,基本形成供大于需的局面。研究表明,随着学历的增加,城乡之间的差距逐渐拉大――在城市,高中、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学历人口的比例分别是农村的3.5倍、16.5倍、55.5倍、281.55倍、323倍(2006年1月国家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课题组的一项调查研究结果)。农村大学生比例的降低,城镇大学生比例相应升高,为什么在大学生越来越多,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今天,城镇居民的适龄劳动者中选择大学及以上教育的也越来越多。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2010年7月通过民意中国网和互动百科网,对1718名公众的在线调查显示,80.1%的人认为现实生活中存在明显的学历门槛。求职招聘、评定职称和职位晋升,成为学历门槛最明显三大领域。在上市公司中,公司高管是高收入人群,统计数据显示:公司高管本科以上学历占到了七成以上,高层管理人员学历与月薪成正比(注3)。劳动者对高学历的预期是有根据的,高学历的劳动者在职业生涯中获得晋升的机会更多,更有可能得到更高的边际收益。

如图1所示,相对于农村家庭来说,城镇家庭的整体收入较高,投资教育对家庭负担较轻,虽然大学生就业状况不如之前,但在职业生涯中,投资高等教育比未接受高等教育的劳动者在职业生涯中的边际收益会越来越高。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分析,城镇居民在投资教育的负担相对较轻的情况下,出于对未来收益的预期,会更多的选择接受高等教育。

(三)关于“民工荒”、“公务员热”问题的生命周期分析

从生命周期理论的角度来看,“民工荒”、“公务员热”与劳动者对工作的稳定性诉求与未来工作能力下降后能享受到的福利政策相关。“民工荒”并不是劳动力供求市场中静态的供不应求,从劳动者的角度讲,未进行进一步的高等教育投资,导致其职业生涯中连续的工资性报酬的增长率较低,而且职位升迁的机会不多,加之农民工社会保险覆盖面较小,农民工的工作长期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他们工作的目的就是在有工作能力期间,选择其当期收益最大的工作。农民工的这种工作不稳定也导致了其选择的随机性更大和其选择的稳定性更低,受当前政策和经济环境影响也更大。当政府取消农业税,农民的农业性收入提高后,当农民有了一定积累可以自己创业时,即当农民有了多种选择可以维持生存和生活时,企业的不稳定工作和低社会保障功能对他们来说吸引力自然就降低了。

“公务员热”中报考公务员的大部分是大学生及以上学历,最近几年,政府为提高公务员素质,学历在职务晋升方面有很大的优势。公务员在职业生涯中工作稳定,福利待遇高,退休后享受高于社会平均水平的养老保险。在生命周期中的工作和退休阶段,公务员这个职业对高学历劳动者都很有吸引力。

三、从劳动者选择的生命周期理论角度的政策建议

在劳动者选择的生命周期理论中,每个劳动者及家庭都是根据一生的全部预期决定其选择的,即每个劳动者及家庭在每一时点上的教育和职业决策都反映了该劳动者及家庭希望在其生命周期各个阶段达到的理想分布,以实现一生效用最大化的企图。

劳动者的整个生命周期由受教育、工作与退休三个连续的阶段组成,每个阶段的目标都是使本阶段达到理想状态,此阶段理想状态为下一阶段的开始做最佳的准备,并以整个生命周期的效用最大化为目的,其受教育阶段为消费和投资教育阶段,工作阶段为消费和为未来储蓄阶段,退休阶段为纯消费阶段。国家政策的制定不应只具有短期有效性,应根据劳动者的生命周期选择更

有针对性和连续性。

第一,要缩小城乡差距,在劳动者生命周期的第一阶段,即在接受教育的阶段,使农村人口能获得更加平等的机会,首先应加快城镇化进程,让进城的农民享有和城市居民相同的社会保险,解决进城农民的后顾之忧,让他们能有更多的收入用于自身的发展和后代的教育。加快城镇化进程,让更多进城农民工的后代能享受到与城市孩子相同的教育资源,让他们在面对未来的选择时可以更多样化,渐渐摆脱单一的打工的局面。

第二,一个国家的发展和国民素质的提高有赖于国民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让更多的人接受高等教育是国家发展的趋势,国家应做好产业结构调整,让更多的企业需要高素质人才,让更多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者有用武之地。

第三,让学历具有更加完备的信号功能,学历成为真正具有代表劳动者学习能力和工作能力的资格证书。

第四,让每个劳动者在职业岗位上都能预见到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晋升的机会,让就业体系成为良性循环的体系,如果让大量劳动者随时处于不稳定的就业状态下,即低学历低技能低保障劳动者的存在,很容易在某一阶段爆发结构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

第五,中国已进入并将长期处于人口老龄化社会,老龄人口的生存和生活不只依靠国家的对他们的医疗保险盒社会保险,最重要的是能让这部分人口在工作阶段随着工作年限的增长和国家经济的增长积累合理的财富,国家应在国民收入再分配和健全投资市场上下功夫,特别是具有垄断性质的上市公司占据国家优质资源,具有长期增长稳定,收益率高的特点,应拿出更多的财富在二级市场上与投资者分享,以另一种方式参与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注释:

1 2000年每十个中国人中就有三个以上居住在城镇,农村人口比重已经从二十年前的80%以上减少到不足70%。国家统计局根据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推算,2006年底中国大陆城镇人口为5.77亿,农村人口为7.37亿。农村人口仍占56%。

2 中国社科院的《2009人口与劳动绿皮书》,称随着大学毕业生的增加和有经验的青年农民工的抢手,两者工资待遇有趋同的趋势。

3 《2005中国企业竞争力监测报告》指出:公司高管本科以上学历的占到71.85%,其中受过本科教育的高管占总人数39.3%,拥有研究生学历和博士学历的高管则分别占总人数的25.43%、7.13%。《中国证券报》公布的一份关于1999年度中国上市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的学历结构的调查分析报告调查显示:高层管理人员学历与月薪成正比,硕士以上学历的管理人员比大学学历段高,平均在1.28万元到1.4万元人民币,大学与大专学历的月薪差距不明显。在1.13―1.3万元人民币之间。除董事会外,学士学历与专业文凭以下学历人员的月薪也有较大差距。

参考文献

莫迪利亚尼:《莫迪利亚尼文萃》,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年。

消费者行为毕业论文范文5

Abstract College selection and university brand is a new topic in the research of higher education, the relevant research are less concerned about school choice and school brand perception and choice of subsequent feelings. Based on the consumer behavior point of view on the choice of university development mode, explore the University School and university brand decision-making behavior and perception.

Key words college brand;college selection; consumer theory

一般而言,大学生选择高校会考虑高校品牌对未来就业影响的问题,不少媒体也做了类似的报道,可以看出对高校的选择也会影响学校品牌,而择校行为相关的变量对整体的高校品牌和专业品牌及其内涵层面(如高校品牌知名度、高校品牌形象等)的影响及其关系模式如图1所示:

1 消费者行为对高校品牌与高校选择研究的应用

对高校选择领域的研究历史颇久,已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但大多将高校选择的焦点置于入学前,很少讨论大学生在入学后对选择结果的感受。就品牌接触点和品牌接触轮理念,高校品牌应当是自大学生入学前至入学毕业后的长时间感受和相关行为,其中,品牌接触轮是将接触品牌时机分成购前、购买、购后和影响性四类接触点,其中购前接触点与广告、口耳相传、网络等有关,影响性接触点指间接影响顾客和其他关系人物对品牌印象的统计报告、他人用后经验、专业分析报告等资讯,其余两者与顾客亲身的体验和感受有关。故多数大学选择研究忽略了讨论大学就读时、大学毕业后两个阶段时间的大学选择行为显得不足。

根据以上观点提出一个结合高校品牌和消费者行为学观点的高校选择历程(图2),由三个时间点分隔出四个发展阶段,各个阶段受到一些较具有关键性的品牌概念的影响,其显示高校选择扩展至大学就读和大学毕业后的必要性。

2 学生择校行为和高校品牌知觉之间关系的实验

2.1 研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大学生对择校决策的行为和择校的考虑因素的重要性知觉,对高校品牌各项目的符合知觉,此研究助理前往抽样,进行实施和回收问卷,以保证回收率和测验品质。

2.2 研究样本

本研究定位为验证性研究,以重庆地区民办高校为探讨对象,抽样8所民办高校大一和大二学生进行调查。抽样40个专业的所有大一和大二学生共2616人,回收样本13个专业共1676人,去除不完成答卷,有效问卷为1543人,回收率为58.98%。

2.3 分析架构

本研究在了解大学生择校行为和对高校品牌的知觉关系的稳定性,分析架构如图3。将大学生择校行为视为自变量,对大学品牌知觉视为依变量,以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和前者对后者的影响,并探讨能说明两者影响关系的模式,分析影响关系模式时,将就业发展信息变量独立于其他大学品牌变量。另外,也将大学生的个性和学科特性也视为自变量,分析其对择校和高校品牌两者的影响。

2.4 研究工具

调查问卷。

3 研究结果

3.1 大学生读大学前对高校选择的想法和相关心情

分析大学生就读大学前关心高校选择的时间,可以了解启蒙其大学选择意识的时间点。本次研究结果(图4)显示:79.13%指出高中生主要关心时间点在高三,其次是在高二(54.57%)。选填高考志愿时(54.37%)和参加大学入学考试时(48.54%),发生在参加高校面试时和高一时比例分别为44.39%和35%,而自小学开始萌芽的人数占6.55%,从未关心者仅占2.27%。结果显示学生对高校选择意识是有阶段性的长时间发展历程,最早从小学开始,至高三达到顶峰,高三毕业后呈下降趋势。如图4所示,叶连祺称为“高校选择关心曲线”。研究指出两次研究都显示该曲线确实能够适合说明大学生的高校选择意识发展形势,这提醒高校可以从高二学生开始加强营销宣传,以强化其对高校的认识。

3.2 大学生在读大学前对高校选择的想法和心境分析结果

根据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在高中时选择大学参考资料的来源,大半是提到老师(63.25%)、大学网页(59.56%),这值得高校参考。过去研究有朋友影响超过一半,此次是47.44%和41.87%。其余40%~22%指出父母、同学、大学博览会、学长、介绍大学的杂志刊物、升大学补习班、其他家人、大学招生简章、高中公告栏等来源,而介绍大学资讯的网站或论坛、报纸和电视的报道、亲自咨询大学和院系、根据自己知觉判断的没有超过18%,从未做过任何资料收集者仅有3.18%。

消费者行为毕业论文范文6

论文摘要:应对当前职业教育面临生源危机和就业困难双重困境的局面,提出职业院校应该转变观念,用营销理论来指导办学,把提高毕业生就业率作为各项工作的中心,争取形成一个有利于学校发展的招生一就业良性循环。首先构建一个职亚教育的“双向”营销系统模型,再讨论职业院校如何制定营销战略,最后就职业院校营梢策略的实施进行分析。

近年来,全国各地高校生源争夺战愈演愈烈,职业院校犹为突出。对我国的职业教育而言,一方面是普遍出现生源危机,另一方面是部分院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学生对现有教育服务不满意。职业院校遭遇的双重困境需要转变观念,用全新的思路来解决这些关乎学校生存的重大问题。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逐渐转变,越来越多的高校意识到自己也应参考企业的营销指导思想,用营销理论来指一导自己的办学,建立起适应市场变化的营销机制,从根本上提高学校的营销能力,提高毕业生就业率,招到足额、优秀的学生,有效实现办学目的,使学校进人良性发展的快车道。本文在倡导职业院校应用营销理论来指导教育办学的前提下,构建了一个简单的职业教育“双向”营销系统模型,并就职业教育的营销战略的制定和营销策略的实施进行了分析。

一、职业教育“双向”营销系统模型

学校要想发展,必须有充足、优秀(至少是合格)的生源,而是否拥有充足、优秀的生源又取决于由学校办学实力、教育质量和就业水平等形成的教育吸引力。尽管教育是为社会培养合格公民,但在当前就业已成为制约高校发展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形势下,高校应把工作重点转移到提高毕业生就业率上来,对职业院校来说就更是如此。就业率的高低已成为左右学生、家长选择一个学校的主要因素。本文认为在当前形势下,职业院校应在教育教学中引进营销理念,把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作为各项工作的中心,吸引大批优秀学生选择在本校接受教育,从而促使学校健康发展,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首先,广泛收集经济社会信息、用人单位人才需求信息、潜在学生对教育服务的需求信息,在充分把握社会人才需求及其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结合

自身的优劣势进行SWOT分析,确定学校总体发展战略,制订学科与专业设置规划,明确培养目标,并根据形势变化适时调整。

其次,向潜在学生传递学校能提供的教育服务信息,强调本校教育特色和教学质量。通过各种营销手段吸引潜在学生选择本校的教育服务。对在校学生加强教学和管理,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树立以学生为导向的营销理念,将质量、服务和营销融为一体。强化内部营销,吸引、留住和激励优秀教育工作者为学校教学服务,努力生产适销对路、质量过硬的“产品”,并使大学生活成为学生一生难忘的美好体验。

最后,向用人单位传播毕业生的专业门类和知识水平、工作能力等信息,通过各种途径、采取各种促销工具向用人单位推荐学校毕业生,努力提高就业率。(见图1)

就业率高不仅反映学校办学思路对、办学实力强、教学质量好,而且给学生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至少在当前形势下,就业率成为职业院校吸引学生的一个重要筹码。就业率高,选择该校的学生就多.学校招生的选择面就越大.学校就越有可能招到更多更好的学生,进而毕业生的质量越高,就业率也就进一步提高。这样招生和就业就形成一个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学校就在这个良性循环中得到发展。

二、职业院校的营销战略

(一)分析宏微观环境和自身优劣势,确定发展战略

近几年,我国高等教育市场环境发生明显变化,职业院校应全面收集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目标市场状况、高等教育市场供求状况、就业市场供求状况、毕业生发展状况、相关院校发展状况、在校生的需求特性、历届毕业生情况、用人单位反映等,认真研究教育市场竞争环境和竞争对手的特点,分析自身的优劣势,了解市场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消费需求趋势,从不同侧面进行深人细致的论证,才能有预见性地做好产品市场定位,制定学校的发展战略,这是培育自己市场竞争力的前提。高校管理决策者必须具有办学观念创新性和市场定位前瞻性的素质。办学观念创新性就是应冲破计划经济条件下,教育是行政主导型的管理模式向行政引导和经营管理型过渡,突出高校运作的经营理念,即市场竞争观念、经济效益观念、质量优先观念、以生为本观念等。高校市场定位前瞻性是指高校从学校实际出发,着眼整个教育宏观战略的发展态势,制订适合自己发展的中长期发展战略目标,它包括办学层次定位、学科布局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教育特色定位。

(二)辨认细分市场和选择目标市场,差异化自己的“产品”

营销是以满足市场需求为核心的,但任何一个企业产品不可能满足所有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一个高校也是如此。因此要对教育市场进行细分,并对自身能提供服务的功能进行合理评估,在衡量自身能力与市场需求的基础上,确定自己的细分目标市场,使有限的教育资源发挥最大效益,提升自身的生存和学校的市场适应力和竞争力。在发展战略上应采取集中战略,集中优势资源,注重品牌培养和特色教育,进而实施差异化战略。在战术上具体分为以下步骤:首先,以专业课程结构建设为重点,形成一批名牌专业,实施专业差异化。其次,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树立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思想,进行学科的调整、优化与重组,创建特色学科。第三,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培养适销对路,有充分竞争能力的高素质专业人才。我国职业教育必须适应科技发展及社会产业结构的调整对人才需求的变化,瞄准市场需求,拓宽专业口径,提高毕业生市场竞争力。

三、职业院校的营销策略

(一)产品策略

职业院校的产品策略主要是指人才培养策略,也就是服务学生策略。在根据学校发展战略和营销策略确定了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后,下面就是如何进行教学管理,以实现培养目标,为社会提供符合需要的人才。要不断改善学校的育人工作,改革教学管理运行体制,全面实行真正的学分制,推行弹性教学管理模式。建立教育质量监督评价制度,强化内部控制。积极推行内部营销,视教师为内部客户,营造适合教师成长和发展的氛围,尊重知识、爱护人才,给予教师相应的待遇,调动教师的积极性,确保吸引和保留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本着以学生为中心的营销理念,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使他们拥有更多的选择权和自主权。打破专业壁垒,淡化专业界限,使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和转换专业。不断调整、优化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机制。作为职业院校,要把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放在突出地位,多方联系“伙伴企业”,大力推行“订单式”培养模式。

(二)价格策略

学校的价格策略涉及学生在校期间的各项收费。尽管目前高校的主要收费项目是由国家严格控制和管理的,但对于一般性收费项目,学校还是拥有较大的自主权的。职业学校确定收费项目与收费标准,应综合考虑学校的发展定位、专业特点、所在地lx.的经济发展水平、生源的背景和承受能力以及竟争者的收费水平等因素合理确定。有两种比较可行的价格策略:差别定价和分阶段、多形式收费。

所谓差别定价,即职业院校在保持全校平均收费标准合理的前提下,对一些预期回报较高的热门专业适当提高收费水平,而对那些虽有需要但偏冷的专业实行低收费或向用人部门收取一定费用。随着生源的丰富,可以提高收费标准,同时为争取优质生源也可根据生源地的经济水平差异,确定不同的学费标准。

分阶段、多形式收费,即可通过实行间歇性的分阶段学习,使部分困难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劳动,自助完成学业。

(三)果道策略

教育办学是一个“双卖”模型,既是把学校的教育服务卖给学生,也是把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产品”‘·卖”给用人单位。所以这里我们要考虑两个渠道:招生渠道和就业渠道。除了常规招生外,还可以开展联合办学,与外省市政府、学校及企业合作办学,输出管理品牌等方式。形成包括本科、专科、中专、自考和成人教育的多形式、多层次办学。尽量拓宽就业渠道,组织各种活动推出学生,安排学生参加各类招聘会。多联系用人单位,推荐毕业生就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客户关系网络。可以与企业结对成伙伴采取“订单式”培养或接受用人单位委托培养。

(四)促销策略

综合运用广告、公共关系、人员推销等促销工具,为学校争取更多、更好的生源,并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

公关活动是职业院校沟通、传播扩大组织影响、提高自身知名度的重要途径。学校公关活动的目的主要是树立学校形象,宣传学校特色,使社会正面认知学校等。可以通过发掘或创造新闻、组织校庆、建立校友网络、参加各种庆典及公益活动等来提高学校知名度,树立学校良好的公众形象。

应用人际传播和人员促销策略,使众多潜在的教育消费者了解并将高校良好的声誉和口碑传到他人耳中,成为最好的广告,增加高校的吸引力。要充分发挥内部公众在宣传学校形象、展示学校信息方面的作用,针对外部公众,适时适度的引用和报道政府、公众的评价结论,如科研、教学等方面的获奖情况、荣誉称号以及其他肯定性的数据和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