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社会论文范例

消费社会论文

消费社会论文范文1

1研究背景及意义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出行的代步工具的需求越来越大,在综合方便、舒适等条件下,汽车便成为了广大消费者的最优选择。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汽车产销分别为2522.5万辆和2531.1万辆,产销量在全球连续领先。据太平洋汽车网销售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热度最高的车型为东风日产系列的轩逸牌轿车,其2020年1~12月总销量在各大轿车车型中排名第一,在紧凑型车车型中排名第一,综合太平洋汽车网所提供数据分析,轩逸牌汽车已经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因此,本文将东风日产系列中的轩逸轿车作为研究对象。论文主要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和数据分析方法,获取太平洋汽车网上的轩逸轿车论坛相关评论文本信息,并对这些评论文本信息进行预处理后,分析出消费者对该型汽车产品的积极、消极或中性的情感,引用BERT模型算法并进行指标值计算,利用负面情感分析和词云分析挖掘出消费者对车型本身的关注点,最后结合4P营销策略和情感分析结果,对车企提出相关建议。论文研究有助于对有购车需求的潜在消费者提供做出购买决策的重要依据;另一方面,还对汽车商家准确把握消费者的情感倾向、改善产品和服务、制定正确的销售决策和增强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指导意义。

2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外对情感分析的研究有很多,但大多都更偏向于社交网络(诸如微博、微信等)的文本情感分析,专门针对汽车行业的研究却寥寥无几。根据论文研究内容,由情感分析展开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论述。情感分析又称意见挖掘,是对有感情色彩的主观性文本进行分析、处理、归纳和推理的过程。在国内,情感分析领域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巨大成果,有对微博等社交网站评论进行情感分析的,也有对互联网上某一具体产品的评论文本进行细腻度情感分析的,一些学者更是专门针对汽车领域,就消费者消费价值取向与对汽车产品的情感倾向等问题做出了深入的研究与探讨。苏菊芳通过对图书馆读者的评论文本进行情感分析,得出图书馆读者情感极性从而采用本体的形式构建图书馆读者情感画像库,为读者的个性化推荐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实现了读者的情感知识语义检索与共享[1]。杨立公等则以文本颗粒度为视角,从情感词抽取等五个方面对文本情感分析文献进行了梳理,并指出了当前情感分析系统准确率不足的问题[2]。王献伟结合了Spark平台提出应用文本情感分析来挖掘商品评论中的特征属性信息,选取了京东商城上行业排名前五的智能冰箱评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评论语料中智能冰箱各属性的情感倾向进行分析,获取各属性在市场上的褒贬评价[3]。周立柱等则对情感分析的研究对象和目标进行了定义,详细地回顾和分析了主要的处理方法,简要的介绍了一些相关的情感分析问题,并对情感分析现有的成就、不足和挑战进行了总结[4]。王琛则通过获取了商品以及电影评论数据,提出了Word2vec的情感分析方法,并设计实现了一个在线实时情感分析系统,方便了用户实时查询,具有可操作性、准确性、直观性等优点[5]。

3BERT模型

DevlinJ等于2018年时提出了BERT模型,并指出模型是一种NLP领域的与训练模型。BERT模型的核心内容是找出目标文本中每一个词汇与其他任意词汇的关系,在这基础上,将词汇与句子中或文本中其他词汇的联系充分表示出来,即BERT模型能更清楚地展现出词汇在上下文的不同语义。其中,E1,E2,…EN表示需要进行训练的目标文本中的文字的输入,在经过编码层的双向的Transformer编码器后,输出的就是目标文本的向量化表示结果,即T1,T2,…TN分别对应输入字的向量化表示结果。BERT语言训练模型和其他模型相比,层数更深,对词向量表示的结果更加泛化,能够对目标文本中的任意词汇或句子之间的关系进行更详细地描述。但由于BERT模型在向量化时是经过编码层的双向Transformer编码器所进行操作的,其输出结果中的词包含了该词在其他句子中的所有语义,这对预测结果会产生影响。为解决此问题,BERT模型提出了两个预训练任务模型:Masked语言模型(MaskedLanguageModule,MLM)和下一个句子预测(NextSentencePrediction,NSP)模型。

4数据分析模型构建及分析

4.1BERT模型相关指标值计算

BERT分类算法的任务中,官方代码文件中给出的评价指标只有准确率(Acc)与损失(Loss),为使实验结果更准确,论文在官方代码基础上,新增了召回率(R)与精准率(P)的计算,然后加入到Return字典中,部分代码如图1所示,输出指标值如图2所示。从图2可以清晰看出,准确率(Acc)值为0.8901413,精准率(P)值为0.91316281,召回率(R)值为0.89652703。通过计算,最终得到的F1的值约为0.904768456,即F1为90.48%。实验结果表明,BERT模型分类方法能够有效地处理词汇本身在文本中不同位置的语义,且对中文文本的分类效果比较显著,对情感极性的预测准确。

4.2基于ROSTCM6软件的情感倾向分析

本文采用了由武汉大学教授团队开发的ROSTCM6软件,对目标文本进行了情感倾向分析,分析过程如图3所示。由图3可知,通过ROSTCM6软件进行情感分析,可得到正面情绪结果、负面情感结果以及情感分析的详细结果。分析得出,轩逸论坛中多数车主对产品本身持积极情感,希望继续保持。在情感分析后,通过得出的正面和负面情感文本,利用该软件对负面情感文本进行社会网络和语义网络模型分析(论文没有对正面情感进行分析,因为正面情感部分代表着车主对该汽车的认可度比较高,说明商家在许多地方做的不错,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因此,论文只针对负面情感文本进行分析,挖掘出消费者对汽车的关注点以及期望提高的产品性能和品质)。如图4所示,经分析可知多数车主对产品本身是认可的,希望商家继续保持(负面情感语义网络图中基本上没有结点,因此初步判断车主对该产品负面情绪不集中,即属于特殊情况)。

5总结

消费社会论文范文2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教学方法;课前交流;辩论会;小论文

新课程标准指出,课堂教学手段要多样,方法要新颖,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实现课堂教学高效性。教师要力争让课堂教学生动形象、灵活多变,让学生在愉悦的学习气氛中学得新知。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应摒弃“应试教育”传统教学思想,改变传统的呆板说教、填鸭式的教法,应秉持以情动人、以理服人的教学理念,以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让学生接受法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洗礼,将课本知识内化为自身的信念。因此,教师要在课堂教学方法上不断推陈出新,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打造高效课堂。

一、组织课前5分钟交流活动

课前5分钟师生互动是在学生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的一种学习活动。教师可事先准备一个小话题,话题内容要与教学内容贴近,让学生无拘无束地对话题进行讨论、想象和拓展。例如教学“可持续发展”时,教师可引入狼与羊的故事。问:假如消灭了狼,羊群会怎么样?这则故事揭示了什么道理?人与大自然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学生们能够进行热烈的讨论、交流,寻求问题中心点。课前5分钟交流活动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奠定基础。

二、开展“小教师”活动

道德与法治课程最大的特点是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学生能利用课本上学到的知识和身边的人谈论自己的看法,阐述道德与法治在人们思想意识中的作用。因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小教师”活动,先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然后教师再进行补充、修正和完善。例如教学“依法保护我们的家园”时,教师可让学生分析以下几方面问题:其一,你所居住的地方周边环境如何?其二,环境污染的原因有哪些?其三,可采取哪些措施改善环境,保护人类生命共同体———地球?学生通过分析和讲述,不仅能认识到自己已掌握的知识与将要学习的知识之间联系密切,而且会觉得道德与法治课程并不抽象,而是实在、具体、可感、与现实紧密相连的,从而大大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提高学习效率。

三、组织班级辩论会

在传统教学方式下,教师对一些概念等理论知识照本宣科,让学生感到生硬,难于接受。而在知识讲解过程中组织辩论会,可以让学生们发表不同的见解,使原理越辩越明,进而强化学生的认识。例如,针对“自由是否需要纪律作保障”“青少年上网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等话题,可以让学生们进行正反方辩论。在辩论结束后,教师可针对辩论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必要的指导。辩论会的授课方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锻炼学生的法治思维,提高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水平,提升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表达能力。

四、开展实话实说活动

道德与法治课本中旧的事例较多,学生听多了难以产生新鲜感和共鸣。为此,教师可以开展实话实说活动。教师可以预设几个情境让学生实话实说:其一,新买的皮鞋在一个星期内脱底了;其二,新买的电饭锅做饭时锅盖开裂,炸伤了一位老人;其三,新买的电热毯因短路起火,家里着火受灾。让学生假设自己是上述情境中的主人公,思考该怎么办。学生们各抒己见,展开讨论,最后达成共识:一定要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依法制裁违法犯罪。

五、组织情景剧表演

有趣的情景剧可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表现欲,情景剧表演可以让学生在表演过程中产生兴奋感,可以让学生对课堂问题进行质疑和释疑。例如,讲解“勇于开拓进取”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表演小品《追求》。在小品中,学生甲、乙、丙、丁走在回家的路上,各自谈着自己的理想……甲同学希望自己出国留学,乙同学的理想是上一所好大学,找个好工作,挣大钱,丙同学只想混个毕业证,丁同学觉得人生在世应该有高尚的追求和远大的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进行生动的表演,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这远比教师空谈树立远大的理想更具有说服力。

六、开展试写小论文活动

通过道德与法治的学习,学生们已具备了一定的法律常识。教师可以利用社会上的焦点、热点问题或发生在身边的事情,让学生以论文形式发表自己的见解。如有学生就前些年在我国发生的“非典”疫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写成了小论文,明确表达“抗击非典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这一观点分析透彻,富有逻辑性,有很强的法律价值。教师对学生的小论文给予表扬后,其他同学也开始尝试着写起小论文,论文主题多种多样,从消费市场的打假现象到3•15消费者权益日,再到公民应该如何维护自己的消费者权益,等等。这种写小论文的尝试既可以让学生主动了解社会现象,又能让学生运用法律知识透过社会现象看社会本质,既能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又能增强学生的法律观念。实践证明,丰富、灵活的课堂教学方法,不仅能提高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新颜,李敏.道德与法治课程“综合性”的思考与实践策略[J].中小学德育,2018(04).

消费社会论文范文3

【关键词】社区商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一、产业创新驱动,精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湖北大学知行学院管理类专业,针对地方经济的发展,将社区商业作为校企合作的突破口,并与代表企业深度接洽,捕捉社区商业对人才需求的新变化,从学生具备的专业知识、就业能力、综合素质的角度进行研究,精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一)社区商业在当前经济社会中的发展现状

1.社区商业发展潜力巨大

商务部、发改委、工信部等10部门联合的《国内贸易流通“十三五”发展规划》显示,到2020年社区服务市场规模可达到13.5万亿元。另外,据统计在发达国家,社区商业占据了社会商业总支出的60-70%,而目前,社区商业在中国社会商业中的比重还不足30%。这说明,社区商业在中国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2.社区商业具有多样性、规模性和连锁经营特征

社区商业发展注重各类商业设施实行连锁化经营,各类业态有机搭配,有综合超市、各类专业专卖店、各类餐饮及电影院等娱乐场所,错位经营,协调融合,而其中连锁品牌是支撑社区商业的脊梁,也是社区商业赖以成功发展的根本。“新一代社区商业”多由开发商统一管理,业态更丰富、功能更齐全、服务更周到,更能满足消费者“最后一公里”的个性化、多样化、定制化、品质化的消费需求,以更便捷和贴心的消费体验来提升消费者的生活品质。

(二)社区商业对管理人才需求提出挑战

社区商业是商业发展的一种转型升级,社区商业在国外发展得比较成熟,但我国由传统的社区商业急需转型升级,来迎合不断增长的社区消费需求。工商管理类应用型人才培养如何应对这种人才需求发展趋势,提出了以下问题与挑战:

1.社区商业运营人才需求与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供给矛盾突出

当前社区商业的快速发展,急需社区商业的规划、招商、营销、运营环节相关人才,社区商业形态中生鲜零售、休闲餐饮、物业管理等人才的培养,以及规模化、连锁化经营管理人才的需求同样迫切。在产业创新的驱动下,社区商业中各类行业岗位的内涵不断变化,能胜任岗位的人才所具备的能力和素质要求也在不断改变和升级。

2.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需转变升级

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节,重理论轻实践,培养出的学生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一方面是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逐年增加,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日渐严峻;另一方面作为急需用人的企业却招不到合适的毕业生。教学中实践课程不足,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得不到锻炼。由于学生数量大,对实践的要求与实践条件之间存在很大反差,学生很难接触到真实的商业环境,动手机会少。高校忽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缺乏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方面高校大多是“高校到高校”的教师,这部分教师理论知识扎实,但普遍缺乏工作经验,另一方面企业有经验的企业人员很难走进课堂,因此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不到培养。

3.传统教学体制和实习实训模式与社区商业运营人才培养的冲突和挑战

受原有教学体制的影响教育界与社区商业界相脱离,一方面,高校在社区商业运营人才培养规格方面得不到社区商业界的指导,导致培养的学生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就业竞争力不强;另一方面,社区商业企业作为利益最大化的生产单位,缺乏与学校合作的积极性。

(三)明确工商管理人才的精准培养目标

因地缘因素及办学资源的约束,在确定专业类别方向时,湖北大学知行学院工商管理类专业决定采取轻电子商务(网络营销),以O2O商业模式中的offline这一端为切入点,围绕着“社区商业”中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按照专业、学科发展趋势与地方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结合自身的办学条件,工商管理类设置专业特色方向:企业管理方向、连锁经营方向(店长班)、新零售方向和新媒体营销方向,并明确培养目标。1.本培养计划立足湖北、面向全国,培养适应经济转型升级以及区域经济社会协同发展需要,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备经营管理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2.通过系统学习掌握管理、经济、法律等相关知识和现代工商管理的理论、方法,具备管理专业知识以及自我学习的能力。3.通过校企联合教学、工学结合,掌握社区商业领域的实践知识,具备在社区商业领域就业和创业的能力。4.毕业后能在社区商业领域零售购物、餐饮服务、社区服务等方面从事运营管理、投资服务、市场咨询等工作。

二、工学结合,“选修班订单式”的人才培养

工商管理类专业确立社区商业运营作为特色方向,涵盖社区商业规划、招商、营销、运营整个产业链,针对社区商业不同业态和不同岗位,结合个人职业规划,依托校企合作开展“选修班订单式”的人才培养。具体而言学生入校后前三年的时间完成通识基础课和学科基础课的课程学习,并借助第二课堂的方式,让学生建立起对社区商业及社区商业运营的基础认知。在第四年参与企业实习,将企业的培训资源引入课堂,开设校企共建课程提供给学生学习。对校企共建课程按正常教学理论课进行要求,课程需准备授课计划、授课大纲、授课内容等教学资料,教学运行的内容严格按计划要求讲授。

(一)建立教学毕业实习平台

具体形式表现为顶岗实习,学生在基本上完成了专业理论课学习之后,第七学期本着学生自愿报名的原则,由合作企业进行选拔,学生到企业要求工学结合,修得一定的学分,与学校相应课程置换学分。学分置换的要求具体体现在,教学毕业实习是工学结合的模式,学生不是纯粹的职员,而是在某一个培训要求体系下开展实习。一般要求企业提供120小时的培训计划,折合在校学时为160学时,10学分。这10个企业学习学分用来置换学生需完成的在校修读学分,从而使之顺利完成学分修读任务,保证毕业。选择与社区商业的社区购物、社区餐饮、社区服务等企业进行合作。

(二)实习模式针对学生个性需求进行选择

1.校企共建课+双师型培养+毕业实习

新型的“3+1”人才培养模式,3年理论课学习,1年企业实习成长。以学时置换学分的方式开展了毕业实习活动。学时学分置换就是用企业的培训学时置换学校在第七学期开设学生需修读的理论课时换取学分。目的是保证学生在7月至12月为期半年的实习期内能连续完整且较为安心进行工学结合的毕业实习活动。按此模式,学生能在毕业前获得更多的专业知识,提升就业能力。这种培养模式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稳定的实习职位数,稳定的模式,学生的实习成长有较系统的计划。二是稳定的培训资源投入,有完善的校企共建课授课经验。三是双师型教师培养,合作经验丰富。

2.选修班+校企共建课+赞助学科竞赛

这种培养模式定位是学生初入职场的一个过渡性的公司。企业结合自身的人员培养计划———新人成长计划,制定了实习生学分置换课程。经过深入沟通,企业在第六学期开设校企共建课程,并结合企业营销方面的需求赞助营销专业学生开展营销策划大赛活动,校企双赢,取得了很好效果。这种培养模式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制度完善,学生保障措施比较好。二是阶段性学习考核较为有效。三是培训制度挖潜还有较大空间。

3.特色选修班

选择社区商业中心总部组建“买手”特色班选修班,该企业有着完善的实习生管理制度,选修班有建制,上规模。企业集中培养辅导,职位统一,且便于管理。这种培养模式的特点:一是专业化培养,职位有吸引力,且职位较为统一。二是企业具备新零售领域发展的基因,能作为专业特色发展的良好基础。三是规模化,也有利于打造专业特色。与社区商业企业合作,开展零售卖场服务的实习实训,学生体验零售卖场的服务管理,培养学生零售管理的基本能力。

(三)联合企业制定学生毕业论文选题、指导

依托学生毕业顶岗实习,联合企业共同制定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学生的论文选题需结合企业经营实际,解决实际中的问题。毕业论文的课题可以由直接由企业给出,一般建议联系企业毕业论文的指导由学校论文指导老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实现,论文答辩也可选择在企业进行,并聘请企业高管参加答辩,探索尝试校企联合论文指导的模式。

三、构建人才培养质量多元主体协同评价机制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评价体系的根本,应重点提升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高校培养出的人才能否满足社会职业岗位的需求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评估的重要尺度。传统评价模式的组织结构往往以教师为主,以学生所学知识的成绩来衡量,这是一种唯知识的质量观,对评价应用型人才是不适应的。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评估体系,打破评估机制的封闭式,可从内外两个方面进行评估

(一)内部评估

应用型本科人才也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积累,评估主要针对应用型人才的理论素养方面,在课程、专业范围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核与评定。。

(二)外部评估

主要针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范围对学生进行评定,只靠闭卷考试则无法准确评估学生的应用能力。因此学校要建立资源共享的管理平台,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同时不仅评估的方法要多样化,而且评估主体也要多元化。评价主体为学校、企业、学生三方。

(三)评价标准

1.评价内容

工作态度、创新能力、团队协作沟通、岗位实际操作能力、专业实践成果等几个方面。

2.评价方式

专业实践成果的数量统计、书面总结(设计或论文等)材料及质量评定、专业汇报和答辩、综合能力和素质的评价等。

3.评价内容权值

工作态度(0.15)、创新能力(0.15)、团队协作沟通能力(0.10)、实际操作能力(0.30)、专业实践成果(0.30)

4.评价等级

根据加权平均分将校外评价结果分成5个等级:优秀(90分以上)、良好(80-89分)、中等(70-79分)、及格(60-69分)、不及格(60分以下)。

四、结语

学校根据自身办学条件,将工商管理类教育与社会商业运营实践相结合,大力倡导高校与社区商业企业的联系,建立校企深度合作关系,通过个性化“订单式”人才培养,搭建校企合作的平台;充分利用企业资源,提升学生就业能力与创业能力,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途径,可以形成产教双方互动、互惠、共赢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李学华等.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培养信息通信产业的卓越工程人才[J].教育教学论坛,2017(11)

消费社会论文范文4

 

理论研究一直是中国动漫文化产业中相当薄弱的一环,尤其在漫画理论和动画理论方面几乎是一片空白,缺乏把实践的表象提炼为理论的义涵。随着广播、电影、电视等媒体的发展,学者们逐步建构了广播影视文化、电视文艺学等子学科体系;而在面对动漫这种较新形式的存在物时,理论却相当滞后,关于动漫艺术的研究还处于基础知识的普及或者现实状况的描绘,具备较强思辨能力和理论阐释能力的学术文章少之又少。动漫文化产业的理论研究尚处于建构的初始阶段,亟需我们认真的发现和睿智的探索。   近十年来,关于中国动漫产业的专著只有寥寥几部,如由谭玲、殷俊编著,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动漫产业》,由王传东、郑琳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动漫产业分析与衍生产品研发》,由刘轶、张琰所著,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新时期动漫产业与动漫营销》等。《动漫产业》一书对动漫文化和动漫产业的概念进行了解释和区分,介绍了动漫产业的发展历程、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了国际动漫产业的情况,如欧美、日本和韩国的动漫产业;探讨了动漫产业的发展模式,如政府发展模式、业界运营模式等;就动漫产业与民族文化的结合进行阐释,并探索国内动漫产业的发展路径[1]。《动漫产业分析与衍生产品研发》从动漫产业发展和动漫衍生产品的特点入手,分析了目前国内外动漫市场的现状以及我国动漫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其内容包括动漫产业的研究意义、世界主要动画市场的分析、动漫产品的开发基础、经典动画分析、卡通形象的衍生、动漫形象产品的分类和作用,以及动漫衍生产品的特点等[2]。《中国新时期动漫产业与动漫营销》一书将动漫置于营销管理和产业经济学的框架下进行研究,同时涉及动漫本身的文化因素。其内容包括中国新时期动漫产业的厘定;影响动漫产业和动漫市场的外在因素;新时期的动漫市场与消费群体;动漫市场的调研与预测;原创力与营销策略;动漫作品的品牌营销;动漫产品上市策略;动漫分销渠道策略;动漫促销策略;动漫产业链的构建;打造动漫产业链的典型企业案例、动漫政策等[3]。   而以中国动漫产业为研究对象的硕士学位论文有十多篇,目前暂无公开发表的关于动漫的博士学位论文。在中国期刊网上以“中国动漫产业”为题进行搜索,出现论文150篇,其中最早的发表于2004年。统观这一百多篇论文,涉及到了动漫产业的方方面面,比如从经济学角度对其进行市场分析与竞争分析;从文化与社会学的角度阐述中国动漫的发展潜力以及存在的困境;探讨欧美、日本、韩国等国家的动漫发展模式和经营方式,从中寻找对中国动漫产业的启示;从历史沿革的角度来陈述中国动漫产业的过去与现在;分析中国动漫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文化策略、核心价值;探究中国动漫产业如何在技术创意和文化传统中实现突围等等。   总体来看,这些论文大多数就中国动漫产业的历史、现状、发展道路进行事实罗列和陈述,同时也探讨中国的国家政策、市场环境对动漫产业发展所造成的影响。众多作者已经看到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尚显滞后,存在诸多问题,他们对中国动漫产业的困境、发展瓶颈展开论述,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不少对策。比如,在政策方面,国家一方面开始大力扶植国产动漫的发展,另一方面其规范性政策对动漫创作的题材有着明确的限制和审核,这起到了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作用,同时也负载了沉重的教育目的而使产业化、市场化的道路显得瞻前顾后。   在现状与困境方面,诸多研究者也作出了分析:比如王冀中在《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现状分析》[4]一文中指出,动漫产业面临着现实困境,影视播放系统占有垄断地位,原创不足,产业运作机构形同虚设,盲目开发衍生产品市场,产业链没有形成等等。于燕华在《中国电视动漫产业的现状分析及对策》[5]一文中阐述了中国动漫产业的弊端并提出对策:缺乏创新理念和创作人才;动漫产业受众面定位窄小;动画表现形式和技巧落后;产业链条不完整,社会因素制约太深;需要丰富电视动漫衍生产业;需要完善产业链条,净化市场环境。   在对策方面,有研究者指出:打造产业链,发挥动漫游戏产业基地在价值链构建中的带动和辐射作用;拓展和创新动漫内容;挖掘传统文化资源,融入民族因素;选取多样化的题材;保护动漫产业知识产权等等。这些研究纵然对中国动漫产业进行了具体细致的分析,为动漫文化产业的发展献计献策,然多数研究仍处于最基本的呈现事实的层面上,停留于现象罗列、观点展示、局部探讨的阶段,而缺乏对中国动漫产业系统、完整的清理,更缺乏深入的理论研究。这些论文大多着重于摆事实、讲对策,而没有足够的学理分析。   动漫,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其独特的艺术特征与审美特性表现在哪里;动漫这种文化产业在中国呈现了怎样的发展态势,这些态势与社会现实环境如何构成了互文关系,并带给人们怎样的启示与反思,都是需要进一步挖掘的。   “成都市文化产业发展还处于初创阶段。无论在发展速度、产业规模、产品种类、品牌塑造、产业链接方面,还是在对外交流传播、国内外影响等方面,成都文化产业均处在萌动初期。”[6]126四川在动漫产业链条中的网络游戏的开发,市场配套的影音书籍等产品延伸动漫产业链、动漫游戏和动漫人才、动漫衍生品、动漫风格定位等方面尚显不足。究竟是打造地域性动漫形象还是彰显民族文化传统,都成为动漫原创者们要思考的问题。诸如“大熊猫资源,这本来可以成为世界性品牌的文化资源优势,却因为没有合理开发而丧失了这种优势。”[6]139相反受到国内观众喜欢的动漫电影《功夫熊猫》却是出自美国同行之手,这不能不说是中国动漫界的损失。   在中西动漫文化发展的比较中如果研究者能用一种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展示中国动漫的不足与需要创新的地方,运用国内外精彩案例进行比较,形成相互论证,从而达到对动漫产业进行客观和系统的研究。如果说以好莱坞为支撑的动漫电影,以米老鼠为形象的迪斯尼乐园是美国动漫文化产业的代表,以悲剧英雄阿童木,失意宠物机器猫,正义化身聪明的一休,少女梦幻代表花仙子,重拾回忆的樱桃小丸子,唤起激情的灌篮高手为日本的卡通动漫经典模式,那么我国是否有自己的模式呢?确切地说,我国缺少自己的模式,缺乏创新,所以我们必须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采用混合发展模式,比如“政府+基地+企业+市场+行业”等要素齐抓共管的模式,开发应用高端动漫技术为支撑,以健全完善动漫产品生产流通市场体系为保障,着力培育动漫产业链条。#p#分页标题#e#   有人早就预言: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我国动漫产业没有较大的发展的根本原因就是没有自己的原创,没有与自己深厚的文化根基相关联的动漫形象。其实外国人对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充满了好奇,我们就满足他们,将我们古老的文化用动漫的形式表现出来,也许这将是我国也是四川动漫文化产业的突破口。全国政协副主席、著名经济学家厉无畏认为,优秀的动漫作品不仅只是轻松幽默的娱乐或引人入胜的故事,还应体现一个民族的精神和文化。这就涉及到动漫文化的内涵问题:深厚的文化根基,古老的文化色彩,神秘的文化现象都是我们可以表现的主题。四川作为天府之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底蕴,自己独特的发展模式,诸如三国文化,这是目前可以作为动漫产业的一个创新点,一个可以持续发展的新模式;有着熊猫故乡之称的四川有着得天独厚的大熊猫的的各种原型,这似乎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为此,四川动漫研究应该与巴蜀文化研究中心进行经常性的交流。   对于研究者们来说,如能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理清中国动漫文化产业的发展脉络,对客观现实进行把握,进入事实层面和学理层面的双重探讨,对四川动漫文化产业研究将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方面,可以从经济角度看待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对其产业态势、产业链的构建、产值的创造等等方面进行解读。发展产业链的目的一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二是为了追求利润,发展经济。在动漫产业链上,日本是通过“漫画———动画———衍生品———消费者”的产业途径来获得巨额利润的,而我国则是分离的,没有形成一个相互关联的产业链,“漫画———读者”获取利润是其中的一个系统,“动画———企业投资”是第二个系统,“厂商———购买少数动画形象———消费者”是第三个分离的系统。我国动漫产业发展链条可以设计为:原创漫画作品在杂志上连载———选择读者反馈好的作品发行单行本———制作人制作动画片———商销售———影视播放———企业授权并开发衍生产品———商家销售产品。最为明显的就是在四川,极具开发价值的熊猫动画形象却只有在熊猫基地附近才有出售,没有普及到整个四川,更不说普及到整个中国了,也是动漫产业的一个脱节现象。   另一方面,可以从文学与文化的角度多层面地审视动漫文化产业。动漫区别于其它产业的重要特征在于它所附着的文化性,而如何对这种文化性进行解读,如何深入地透析动漫文化产业,需要有理论的制高点。近年来,中国动漫产业鼓足了发展的劲头,也在探索和借鉴中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中国动漫文化产业的理论研究远远没有跟上。中国动漫文化产业要取得进步,不能仅靠技术人员的埋头苦干,亦不能只靠编导、营销人员等富有创意灵感的谋划和传播工作,而是同时非常需要关于动漫的理论研究。脱离现实的理论演绎固然过于抽象,玄机重重而难以破译;而缺乏理论思维的社会实践却容易显得盲目而无所适从。将多种文学理论和文化理论结合对中国动漫文化产业进行深层次的学术研究具有重要的学理意义与现实价值。通过动漫文化产业的资料进行积累和分析,进而融入学理性的理论思考:比如从文本分析的角度对动漫的角色、人物进行分析,有些人物深入人心,有些人物腹水东流,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分流。动漫文化产业中的人物角色如何与人类的共通情感进行衔接,进而走入产业链的循环之中。比如从消费文化的角度对动漫文化产业进行诠释,消费社会中的人们被消费的热情所包围,仿真实、内爆、消费不平等、欲望等诸多景象如何在动漫文化产业中滋生,或者说动漫文化产业又如何逆向确证了消费社会的特征。又比如从文化研究的角度对动漫文化产业进行批判,动漫文化如何脱离了纯粹的文化性,作为一种大众文化,它如何与精英文化进行对峙并渗透到日常生活中。根据大众文化的诸多特征,如何营造属于中国动漫文化产业的特质,并推进中国动漫的现实进步。   除了以上几个主要的问题以外,我们还将思考动漫文化发展不平衡问题;人才培养机制是否合理的问题;动漫游戏是否对青少年的生活造成不良影响的问题;动漫产业中政府扶持与市场导向之间的冲突问题等。只有立足于中国动漫文化产业的基本事实,从事实出发进行理论探讨,不拘泥于政策回顾、经济解读、发展困惑、对策评判等诸多现象层面的话语表述,而试图结合中国动漫产业的基本现状,在逻辑思维、理论思考上有所推进。为中国动漫文化产业的理论建设做出努力,帮助人们更加理性、深刻地认识动漫文化产业,进而使人们能更好地面对中国动漫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在困境中求突破,在竞争中求生存,最终希望能有助于推进中国动漫文化产业的发展。多视角地探讨动漫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将给动漫研究带来创新和突破,如果理论工作者们能从文艺美学、社会学、钻石理论、产业链理论和文化产业集群建设理论等出发,全面探讨动漫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弘扬和振兴本土民族文化、对促进四川省区域经济发展乃至推动国家GDP增长中起到重要作用。完整剖析四川省动漫产业链,从动漫产业链的各个主要环节展开分析探讨,在对前期相关研究进行整合的基础上,深入调查研究四川省动漫行业的产学研状况、所面对的国内外动漫市场需求、省内动漫衍生品生产和销售行业,动漫的区域合作和竞争、省内动漫创意链和动漫内容的优劣势,完成对当前四川省动漫产业发展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当前动漫产业发展主要模式选择和对策的全面分析,为四川省区域动漫产业乃至中国动漫产业振兴发展提供较为完整的实证研究素材资料;采用全面完整的实证对比研究,对比研究日、美、韩国三大动漫产业国的动漫产业进程与发展趋势,实证研究国内主要动漫发达区域的动漫产业发展状况,科学梳理出可供参考的动漫产业发展路径,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为四川省动漫产业发展提供可参考借鉴的模板式资料;运用美学、文艺学、社会学、消费文化学、心理学和经济学多种学科手段和理论,试图完成此类项目中目前最具理论广度和深度的前沿研究,也将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全面的研究理论模式、实证资料和素材。#p#分页标题#e#   动漫不仅是娱乐和消遣,还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动漫文化的本质是精神文化,但同时也是消费性文化,中国消费群体广,市场需求大,这十多年来中国动漫市场一直被他国占据主导地位,面对外来冲击,中国振兴民族动画产业的意识已觉醒。动漫文化的发展涉及到我国经济、文化、消费等各个领域,可以融合各种文化、各个产业,是一个可以带动整个社会文化产业发展的行业,故此,动漫文化的研究将为我国的文化发展与经济建设做出不小的贡献。一个国家的文化影响力一方面当然在于“高端”的经典和传统文化的弘扬和推广,在于核心价值的展开;但同时以动漫文化为代表的大众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其实也是一个关键的方面。我国动漫文化的研究以省为单位形成了网络状的研究形式,四川动漫研究主要以动漫产业、动漫技术、动漫教育为主要研究对象,但是由于起步较晚,动漫研究处于初级阶段,在研究中很多问题还值得探讨。

消费社会论文范文5

一、学术期刊宏观结构性改革

学术期刊供给侧改革不仅要进行微观层面的改革,还要从组成结构、编辑人员专业构成等方面进行宏观层面的改革,只有实现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改革的密切配合,消除互相制约的不合理因素,才能达到最佳改革效果。

(一)组成结构改革

1.增加专业性期刊数量,限制综合性期刊数量

目前,我国学术期刊的整体格局是以综合性期刊为主。综合性期刊往往涉及几个学科,学科边界模糊,影响了读者信息索取的便捷性与靶向性及期刊品牌建设,继而影响期刊自身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专业性学术期刊因其专注某一学科,期刊定位更为准确、整体结构更为合理、栏目设置更为细化、选题更为前沿新颖,从而对特定学科学术水平的推进更为有力,更能彰显学术期刊的价值和使命。因此,从国家层面来说,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要做好顶层设计,一方面加大对专业性期刊的审批支持力度;另一方面积极出台相关政策督促和指导现有综合类学术期刊向专业性学术期刊转变。比如,高校综合性学报,要从为学校办刊向为学科办刊转变,即依托本校优势学科影响力积极向专业性期刊转变。原《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要依托本校安全、管理学科影响力于2018年更名为《安全与管理学报》,成为安全、管理及交叉学科突破性理论进展和创新成果的发表阵地。

2.逐步增加英文学术期刊数量

1887年,我国出版发行了第1种英文学术期刊ChineseMedicalJournal。截至2018年3月26日,我国共出版了548种英文学术期刊,占我国学术期刊总量(6468种)的8.47%。①英文学术期刊更具有国际影响力,这从《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引证报告》(2018版)可见一斑。在报告公布的175种“2018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中,英文学术期刊有137种,而中文学术期刊只有38种。②近年来,相关部门已经意识到中文学术期刊国际影响力偏低问题,出台了指导意见与提升计划,如2013年中国科协联合财政部、教育部、国家新闻出版署、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6部门实施的“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在英语成为“国际语言”的语境下,为加强对外文化理念、意识形态及科技成果的传播,加快走出去步伐,扩大期刊传播力和影响力,为全球学术生态贡献高影响因子的期刊,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应加大对英文学术期刊的刊号支持力度,逐步增加出版发行优质的英文版期刊数量,尤其要增加人文社科类英文期刊数量,在增加科技成果传播力的同时更好地对外传播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面的学术成果、理论动态和学术研究信息,促使“文化走出去”国家战略的实施,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

(二)编辑人员专业组成的结构性改革

编辑工作是期刊出版的中心环节,从事编辑工作的主体———编辑人员,是学术期刊供给侧的行为主体,其专业构成直接影响着学术期刊出版质量。现代出版体系下的学术期刊出版质量至少包含学术质量、编校质量及技术质量等三方面内容,因而编辑人员的专业构成也应与其相互照应,分成学术编辑(由具有学科专业背景人员担任,把关学术质量)、文字编辑(由具有编辑出版专业或中文专业背景的人员担任,负责对选定内容进行行文措辞、内容结构等细致化的整理和修改等,把关编校质量)和数字技术编辑(由具有数字出版专业学科背景的人员担任,负责完成网站维护、网上编辑流程的更改、视频修改制作、微信公众平台内容的编辑和推送等数字化出版工作)三类,并根据期刊实际进行人数比例调整,使编辑人员专业组成更为科学合理,以满足出版质量要求。

二、学术期刊供给形式的结构性改革

(一)继续与中国知网等传播平台合作

截至发稿前,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共收录国内学术期刊8100种,文献总量5300万篇;万方收录中文期刊8000余种;维普中文期刊收录期刊14652万种,文献总量6000余万篇。这三大期刊数据库在资源品种和服务功能上具有明显差异,可满足读者差异化需求,是读者进行期刊学术论文数字化阅读的重要获取途径。鉴于此,我国学术期刊出版单位要继续利用这三大传播平台进行数字化出版。

(二)建设并完善学术期刊的官方网站

期刊网站是期刊数字化出版的必由之路,在数字呈现本期刊已全文之外,还可以实现在线采编、与作者互动等,从而优化出版流程,提高学术期刊出版效率。现在我国学术期刊主要采用的是中国知网、三才、玛格泰克三种功能各异的采编系统。没有采用相关采编系统的学术期刊可根据自身需求选择适合自己期刊的系统,以提高采编效率、优化出版流程,从而扩大期刊影响,提高国内外影响力和显示度,实现期刊数字出版产业升级。已建网站的期刊出版单位应完善开放获取(OA)功能并考虑读者对期刊深阅读与浅阅读的需要和便于国际科技情报机构检索和收录,提供PDF和HTML两种及以上阅读模式,以增强论文显示度,满足读者多样化需求,进而提升引用率和影响力;增设互动交流板块,实现作者、读者的参与互动,使传播者与受众有效地联系起来,增强读者黏性和有效供给,提升期刊学术水平和科研传播功能。

(三)开通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

《2017微信数据报告》显示,2017年微信在社交类移动应用中月均活跃用户数排名第一,微信公众号月活跃账号数350万,月活跃粉丝数7.97亿,较2016年增长14%。但目前我国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的利用情况不佳。微信公众号是媒体融合发展的主要成果之一,其接口设计、自定义交互菜单、小程序等都为期刊数字出版提供了良好的操作平台。学术期刊要顺应全媒体时展的要求,开通微信公众号并按照网络传播特点对论文进行编辑推送,尽可能实现期刊内容数字化传播,扩大期刊传播力。

(四)推进移动有声阅读

《2017年度中国数字阅读白皮书》数据显示,2017年有声阅读市场规模发展迅猛,达到40.6亿元。为使平面的文字作品更加立体化、个性化和形象化,满足读者个性化、便捷化和“碎片”阅读需求以增强读者黏性和增加利润增长点,学术期刊出版单位应采取与喜马拉雅等专业音频制作公司合作或独立制作的方式,推进移动有声阅读的建设以提供学术论文数字音频形式的在线收听和下载服务。

(五)推进数字集成出版

相较于纸质期刊,数字期刊更利于出版内容的归类整合。为发挥“集群”优势,提高学术出版力,我国学术期刊应在数字化出版基础上对出版资源进行再整合。对于综合性期刊,可以将过刊中同一学科的论文整合在一起推出专题数字辑刊;对于专业期刊,可以将过刊以年为单位组合成集刊数据库,或加入学科数字期刊群,利用刊群规模化优势来增加期刊所载论文被检索的几率。如条件成熟,在总结按学科进行集群经验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按出版属地、行业或系统进行更大规模的数字化集群。

(六)进行增强出版

2019年1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全媒体时代和媒体融合发展举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①进入数字时代,学术论文与社交网络的联系、与其他数据材料的关联及语义环境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随着科学研究范式的发展,科学研究过程更注重科研共享、数据重用,但限于出版理念与出版技术,传统论文出版与相关数据材料等之间往往相互独立,较难建立起有效关联。因此,学术期刊出版应做出相应调整,如在出版的论文中提供研究数据、附加材料、出版后数据及数据库记录等信息以及与论文相关内容的链接,进行增强出版。增强出版以“结构化文本+富数据”形式,以文本、音频、视频、数据集等多种数字形态,向读者传播研究成果,具有交叉链接、富数据、开放共享等特点,是对传统数字出版形式的优化,能进一步提高知识服务能力和论文传播质量,提高期刊影响因子。目前,我国学术期刊主要通过加入OSID(OpenScienceIdenti-ty),即开放科学计划,②进行增强出版。

三、学术期刊内容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学术期刊应根据期刊定位及发展需要适时调整栏目结构、优化论文类型占比、增加提高自身影响力的论文构成要素。

(一)期刊栏目的改革

著名编辑家邹韬奋说,没有个性特色的刊物,生存已成问题,发展就更没有希望了。市场经济时代是品牌效应时代,拥有了品牌效应,才可能实现社会和经济效益的最优化。期刊的品牌经营,首先是栏目的品牌经营。

1.强化重点栏目

重点栏目最能体现刊物价值、特色和办刊宗旨。在实际工作中,可根据期刊栏目文章篇均下载频次及被引频次等指标判定栏目影响力,根据办刊的宗旨和资源优势确定重点栏目,重点栏目放置于栏目首位并增加其文章选编数量,加强编辑力量。

2.开设争鸣栏目并设置差异化争鸣栏目选题

学术期刊是开展学术研究、学术创新成果、交流学术经验的重要媒介,而争鸣栏目是学者进行学术观点碰撞的一块重要阵地,是学术期刊提高学术质量和影响力的有力保障。没有争鸣栏目的期刊要组织策划争鸣栏目;已有争鸣栏目的期刊,要在了解同类期刊争鸣栏目选题现状基础上根据自身优势策划差异化争鸣选题以避免同质化,并认真实施策划方案,保证争鸣文章的学术质量。

3.减少同质化栏目

对于专业性期刊,改革重点是增加“你无我有”栏目,减少同质化。现在大多同学科学术期刊因报道学科一致性而导致其栏目设置大同小异,雷同化现象严重。对于同学科专业性期刊,要根据栏目空白和实际所需进行差异化栏目设置,强化期刊特色和学术价值。如《商业研究》“会展经济”栏目,即根据目前国内经济类期刊“会展经济”栏目尚处于空白的实际,为适应会展经济发展的要求及履行学术传播的使命而策划。

4.增创特色优势栏目

对于综合性学术期刊,改革重点是要增创特色优势栏目。综合类学术期刊涉及学科众多,没有优势栏目则不能凸显期刊优势,应利用优势学科和资源增创优势栏目。对于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等综合类学术期刊,要根据学校学科优势申报“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栏”,以创设特色优势栏目,增强期刊影响力。如《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学研究”栏目即为“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栏”,增添了期刊特色和影响力。对于其他综合性学术期刊,可通过创设具有地域特色的栏目来增强竞争力,如《内蒙古社会科学》“北方民族历史”“蒙古国研究”等栏目独具地域特色,在学界相关研究领域占有重要地位。

(二)刊载论文内容和类型的改革

1.围绕办刊方针选录文章

办刊方针是刊物的灵魂,约束着栏目的设置与文章的内容。为提高自身专业性,我国学术期刊应紧紧围绕办刊方针选录文章。如《中央音乐学院学报》办刊方针是推动和提高音乐学研究并为音乐教学服务,从创刊起便紧紧围绕办刊方针设计栏目、选录文章,开设了作曲技术理论、音乐教学、音乐教育学等体现办刊方针的栏目,保证并提高了期刊专业性与影响力。

2.均衡论文类型

学术期刊的论文类型大致分为研究型论文、综述型论文、评论型论文三类。研究型论文研究深入,研究成果具有创新性,属于一次文献,结论与观点更易被引用,为增加影响因子,各学术期刊更愿意发表此类型论文,这造成学术氛围的单调,限制了学术期刊的作用。我国学术期刊应逐渐增加综述型论文和评论型论文数量,达到论文类型的均衡,以充分发挥学术期刊学术导向与学术交流的作用。

(三)中文学术期刊论文题名、摘要、参考文献及其改革

1.中文学术期刊文章应附有中、英文题名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编辑委员会制定的《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CAJ-CDB/T1-2006)》(以下简称《规范》)规定,理论与应用研究论文、应用性成果学习经验总结、业务指导管理类文章应同时附有中、英文题名。而现实情况是我国中文学术期刊论文,无论其属于哪种类型,英文题名与英文摘要、关键词往往同时附有,而《规范》对应用性成果学习经验总结、业务指导管理类文章的英文摘要没有做必须附有的硬性规定,导致其或有或无,直接影响到英文题名的或有或无,从而违反了上述规范要求。另外,EICompendex等国际知名检索数据库中的核心数据都包括论文标题等,为适应国际检索需要,中文学术期刊论文应附有英文题名。

2.中文学术期刊论文应附有中、英文摘要

摘要担负着吸引读者和将文章的主要内容介绍给读者的任务。EICompendex工程索引文献数据库中的核心数据除包括论文题名外,也包括摘要等。为了方便国际学术交流、加快我国中文学术期刊“走出去”的步伐、扩大国际影响力,中文学术期刊应调整论文内容组成要求,改变目前英文摘要作为“补白”而可有可无的现状。特别是理论与应用研究论文,要按照《规范》要求,将英文摘要作为论文的必要内容,并认真对其进行编译加工。

3.英文摘要应逐渐向英文梗概过渡

随着国际间学术交流的深入,为方便国外读者更完整、准确地了解论文内容,判断论文学术水平,从而进一步提高期刊的国际影响力,《经济研究》等中文学术期刊已不满足于与中文摘要一一对应的英文摘要向外国读者介绍论文的做法,要求每篇论文要附有4500英文字符,包含研究背景与意义、主题与思路、方法与理论依据、经验数据及来源、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重要创新与贡献等的英文梗概,此举措使该期刊国际影响力指数(CI)连年提升,于2012-2018年连续7年入选“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人文社会科学)”,并位列前茅。鉴于此,我国中文学术期刊论文英文摘要应由只介绍论文写作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向更翔实的英文梗概过渡。

4.学术期刊论文应附有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学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术研究的一个重要手段,是评价论文的质量和水平、起点和深度以及科学依据的重要指标,也是期刊质量量化评价指标如影响因子、引用频次等统计分析的重要信息源。鉴于此,我国学术期刊出版单位应将参考文献作为论文的构成要素并按GB/T7714-2015《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标准进行编辑规范以保证其著录质量。

5.中文学术期刊应同时著录中、英文参考文献

GB/T7714-2015《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标准6.1中对参考文献著录用文字方面首次做了指导说明:“必要时,可采用双语著录。用双语著录参考文献时,首先应用信息资源的原语种著录,然后用其他语种著录。”①如上述所论,参考文献对于学术期刊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学术期刊应一改参考文献著录文字单一导致学术传播能力受限的局面,按此规则对参考文献著录文字由一种文字著录向双语著录转变。

四、学术期刊出版模式的供给侧改革

在“互联网+”时代,新媒体技术、社会化媒介工具及互联网思维对学术期刊出版模式创新产生重要影响。学术期刊将一改传统出版单向、封闭的传播性质,越来越注重通过互联网和社交网络与作者进行交互作用,出版消费者不再是被动接受者,而成为参与者、创造者,推动传统出版模式不断向协作式、开放式、分享式众筹出版转变,即通过互联网、社交网络平台,面向感兴趣的消费群体募集出版项目资金,让消费者参与到出版的生产和流通环节中,进而使出版生产者获得有效的资金支持,出版消费者获得相应的投资回报,最终促进出版资源的有效整合。学术期刊因其公益属性,传统出版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企事业单位等,在文化体制改革、期刊出版单位面临转企的背景下,众筹出版拓宽了融资渠道,将弥补办刊经费的不足,且参与众筹者大都是从事这一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通过众筹把研究兴趣、方向相似的人集中到一起,不仅可以满足投资需求,还可满足学术交流需求,不仅可以筹资,还可以筹智,给学术期刊的生存与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一)学术期刊众筹出版可行性分析

1.学术期刊众筹出版平台完善

众筹出版要具备三要素:项目发起人、众筹平台、参与者。其中,众筹平台是连接项目发起人与参与者的桥梁,对于众筹成功与否起着关键作用。众筹平台可以是期刊网站、专业众筹网站或社交网络平台。学术期刊因其公益属性与专业性,相较于大众期刊而言,其社交网络相对狭窄,粉丝数量也相对较少,通过社交网络平台进行众筹的效果不会很好。笔者认为,建有网站的学术期刊,其众筹平台最好选择自己的网站。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我国学术期刊“走出去”战略的推进及数字出版技术的成熟,学术期刊出版单位尤其是核心期刊出版单位为扩大期刊影响力和采编需要积极进行期刊网站建设,这显著提高了期刊和论文的网络显示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浏览期刊网站者大都是期刊的“铁丝”,有较强的忠诚度与黏性,因而以期刊网站为众筹平台靶向性更强,众筹效率会更高。对于没有自己网站的期刊,可以通过众筹出版网站进行众筹,如众筹网“新闻众筹”平台等。

2.学术期刊众筹出版项目发起人资质完备

众筹出版项目发起人要有一定的影响力与公信度,这样才能得到参与人的认可与信赖,提高项目成功率。由于学术期刊的专业学术属性,目前我国学术期刊编辑大都具有较高的学历与学识水平,尤其是主编或副主编,他们大多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并在学术期刊出版及自己专业领域有一定建树与影响力,具备了学术期刊众筹出版项目发起人资质。

3.学术期刊众筹出版参与人数量保证

自2011年众筹模式被引入中国以来,众筹出版在图书领域发展迅猛,学术期刊众筹出版也方兴未艾。学术期刊的属性决定了其较图书众筹出版存在更多的困难。学术期刊是学术成果的主要载体和重要传播形式,其论文作者及读者学历、职称层次较高,大多为各科研院所、高校等研究机构的硕士、博士及在职研究人员等。由于其专业性强,导致其作者及读者范围窄,是小众出版物,这是其劣势。但同时,此特点也造就了其不可替代的优势,有力保障了众筹出版的参与人数量。“正是学术期刊的专业性,使它成为一部分人的刚性需求,这既是学术期刊的劣势,也是其优势”②。

消费社会论文范文6

近日,一篇熟鸡蛋变成生鸡蛋并孵化出雏鸡的论文在网上疯传,宣称运用“超心理意识能量方法”使熟鸡蛋还原成生鸡蛋并孵化小鸡。国内科学界直斥论文的荒谬。论文第一作者单位是郑州市春霖职业培训学校,其官网上宣传,“超感知全能全脑”,“原子能量波动速读”……由此不难推断,“熟鸡蛋返生孵小鸡”就是一场“全脑开发”的营销闹剧。

近几年,尽管媒体屡屡曝光“全脑开发”的骗局,相关地方和部门也跟进整治,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显然“全脑开发”骗局在一些地方还很有市场,甚至肆无忌惮地忽悠人。这提示,有关部门要持续严查“全脑开发”乱象,并向社会警示信息,教育引导家长理性消费。

此次闹剧中,还有一个问题值得关注。郑州市春霖职业培训学校是经郑州市人社局批准成立的。《写真地理》是国家新兴地理综合类专业学术理论期刊。正规的学校、正规的期刊,何以产出如此荒诞的实验论文?

另据公开报道,论文第一作者还有物体穿瓶越壁、熟绿豆返生发芽等相关著作。作为教育机构从业者,不讲科学,反而热衷于颠覆常识的伪科学研究,难以想象将给学生带来怎样的误导与影响。希望相关部门能对此彻查,还教育和科研一个风清气正的环境。

消费社会论文范文7

关键词:景观设计;园林设计;场所精神;西化;社会学;融合

0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和西方各国在经济、贸易和文化领域的交流越来越多,这为我国景观设计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国内的专家学者、城市管理者可以走出国门,学习和了解发达国家的景观设计方法;国外的规划设计公司也可以进入中国市场,在建筑、规划、景观各个层面参与市场竞争。随之而来的是大量介绍西方景观设计的论文、专著的出现,大量的西方景观作品也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传播到国内,使得中国的景观设计出现一定程度的西化趋势。作为对外开放和经济、文化交流的一个结果,这一变化产生的原因有待更深刻地分析和认识,以更好地捕捉国内景观设计的发展动向,引导其合理地与本土文化相融合。

1中国当代景观设计的西化途径

1.1西方景观作品的引入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中外交流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员有机会去国外学习、考察或旅游,发达国家的优秀景观设计作品开始被大量介绍到国内,影响到国内的设计实践。从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一系列介绍国外优秀设计师和设计作品的论文在《中国园林》等专业期刊上发表,同时还有《西方现代园林设计》《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欧洲新景观》等一批研究西方现代景观的专著问世。这些论文和专著图文并茂地介绍了西方当代的景观设计,让国内景观行业的设计人员、教师和学生对国外的设计有了更加直观的了解,这对我们设计实践、专业教学都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而此后,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国外最新的设计作品通过期刊、网络源源不断进入中国,这些作品往往成为国内设计人员设计时参考和借鉴的范本。

1.2西方设计公司的参与

随着本世纪初中国加入WTO,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进一步融合,对各个行业都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和冲击。在景观设计行业,许多国外的著名规划设计公司如EDAW、SWA、BeltCollins、EDSA等都瞄准国内巨大的市场,先后在上海、北京等国内主要城市成立了一系列公司,通过与国内设计单位竞争,全面参与到中国的规划设计领域。这些境外公司先进的设计理念,他们对现代城市空间娴熟的处理手法,都对国内景观设计产生了深刻影响。例如EDAW公司的金鸡湖项目成功后,许多城市的滨水空间都采用了类似的形式,而BeltCollins自由圆滑的曲线形式也成为众多居住小区景观的模板。

1.3海归设计师的实践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一批在海外学习的景观设计师回国创业。他们将在国外所学的设计思想和方法运用到国内的设计实践,创作出一批对国内景观设计行业产生影响的作品。这些设计师普遍具有高学历背景,其中一些进入国内重点高校任教,他们不仅进行设计实践,而且撰写论文、书籍将自己的作品和理念向社会推广,对行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如俞孔坚教授,他的许多作品都体现了西方景观中简约的几何形式和尊重场地生态过程的思想。例如浙江黄岩永宁公园中的彩色方盒子(图1)、柱阵,秦皇岛汤河公园里的“红飘带”(图2)都体现了这些特征。

1.4项目决策者的推动

随着国门的逐渐放开,各个城市的政府领导、开发商有机会出国参观、考察。虽然这种考察通常不会让考察者有充裕的时间去了解国外城市景观背后的文化内涵,但却能让考察者对那些具有强烈异域风情和视觉冲击力的景观形式留下深刻印象[1]。当新一代城市管理者与决策者雄心勃勃地登上新时代的舞台,他们也希望通过改变城市的落后面貌来建立自己的政绩,将西方风格的广场、绿地移植到国内城市恰好是改变城市形象的快捷途径。在居住区景观方面,开发商更是以加州花园、欧陆风情等作为高档楼盘的卖点,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增加楼盘的附加值。这样,从城市的公共空间到居住区内部花园,西方景观的形式逐渐在国内蔓延开来。

2中国景观设计西化的社会学原因分析

中国当代景观设计的西化是国内景观设计行业向西方学习,谋求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景观设计行业面对社会转型和社会生活转变的本能应对。从总体上说,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转变带来的需求,但其中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盲目跟风、照搬移植等一些不合理做法。以下尝试从社会学角度对中国景观设计西化现象加以分析。

2.1社会生活转变带来的需求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中国城市的社会生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解放前,我国广大劳动人民处在社会底层,没有或很少有闲暇时间,只有统治阶级、地主富商才享有大量闲暇,同时他们也拥有雄厚的财力,能够修建园林为自己的休闲生活服务。因此,中国传统园林总体上都是为少数人服务,在其设计手法上也体现出这一点。解放后,人民群众虽然在法律上拥有了享受闲暇生活的权利,但是由于长期生产力水平低下,他们实际上享受现代意义上休闲生活的机会很有限,加之受极“左”思想影响,也很少有人敢去享受。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家务劳动向社会化发展以及工作时间的进一步缩短,现代意义的休闲生活逐渐成为人民群众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随着退休人员数量逐年增多,有闲暇进行户外休闲活动的老年人越来越多,公共休闲活动的类型也更加多样化。随着大众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社会生活的空间载体也必然要发生改变。为少数社会精英休闲服务的传统园林形式在新时期越来越难以满足平民化、多元化的社会生活需要,而更强调为公共生活服务的西方现代景观形式则体现了对当代城市社会生活更好的适应性。此外,随着人们社会生活的变化,城市景观不仅在功能上有所发展,而且在类型上也获得极大的丰富。20世纪90年代以后,广场、滨水区、道路、商业街区、交通站场等景观设计项目逐渐增多,原来仅仅用来绿化的场地开始需要用设计的手段转变为满足公共生活的开放空间,而现代化的居住小区、企事业园区、学校校园等空间类型也对环境景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在社会转型期陡然增多的公共空间类型以及各种现代化的建筑形式,加之设计研究未能跟上时代步伐,传统中式园林的设计手法和表现形式在此时显得有些无所适从,传统园林的意境效果也很难得到有效表达。因此,景观设计行业开始将目光转向对公共空间处理更加成熟的西方现代景观设计,通过各种渠道对其进行学习借鉴,形成一股时代的潮流。

2.2长期压抑的消费欲望的爆发

自从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国门,外国产品便源源不断涌入中国,中国的老百姓在消费洋货的过程中真实地感受到西方工业化和现代化带来的便利。因此,对西方先进文明的向往,一直作为历史的种子潜藏在中国社会的心灵深处[2]。建国以后,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的对外交流中断了很长一段时间,政治性的与世隔绝压抑着群众的消费欲,反而使得国外商品变得高贵而神秘。一旦国门打开,长期的消费压抑实际上增强了人们获取外国产品的渴望。与此同时,在改革开放中率先享受到红利的人群开始注重商品和消费背后身份符号的象征,他们希望在自己消费的物品中体现出社会身份的变化。实际上,人对消费方式的选择主要依赖于其对社会身份的自我认同[3]。这种对社会身份的自我认同,结合其所处社会的消费文化形态,使得每个人产生不同的消费选择。20世纪90年代以后,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经济繁荣和社会变化,而消费意识和世俗文化也随之浸入整个社会心理。这样,展示个人品位、社会地位及其它一些符号意义的指示价值开始挑战商品的使用价值或交换价值[4]。这好比近年来以“苹果”为代表的高技术产品成功地刺激了国内大众的消费心理,很多人在使用这些产品时唯恐落伍,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满足对更高社会身份的内在渴望。从景观设计行业来看,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景观设计形式上的西化开始在居住景观、市政景观、企业园区等各类景观中普遍出现,而与之相伴的也正是市场放开后大众对国外商品消费的激增。这种消费欲望压抑得越久,爆发的力度也越大,因此在消费领域出现了很多对国外商品非理性消费的现象。在景观设计领域,由于长期对外交流的缺乏,若干年里国内对国外的设计既陌生又好奇。随着国门再次打开,国外的专业书籍、资料逐渐传入国内,一批专家学者去国外学习交流,西方近几十年景观设计的成果逐渐进入国人的视野,人们对这些充满现代感和视觉冲击力的新景观的热情也持续高涨。与此同时,很多政府领导、开发商纷纷出国考察,西方景观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让考察者对其极力推崇。除了视觉上的新鲜感,西方景观形式背后蕴含的西方现代文明和优越生活方式的符号意义,也成为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先富起来的一些人实现自我社会身份重新定义的重要途径。这一社会心理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建的居住小区可以得到最好的体现。这些小区除了在名称上冠以“普罗旺斯”、“香榭丽舍”等欧式称谓,在风格上也采用欧式的水景、亭廊小品等(图3),往往住宅的售价也比较高。这实际上正是精明的开发商和设计者捕捉到了社会富裕阶层想要满足自我社会身份认同的心理,而采取的营销和设计策略。在城市建设中,当纽约、巴黎、伦敦这些国际化大都市的城市景观已经成为一种身份象征,国内城市的竞相模仿实质上也是对景观形式背后城市身份地位的一种追求。

2.3急功近利的社会氛围

每个社会、每个时代都有其发挥主导作用的价值观念,这些价值观念支撑起一个社会或一个时代的价值体系,为人们提供价值评价的标准。虽然在不同的社会或时代,都会有一些价值观念是一致的,但体现时代精神的主导价值观念往往有较大的差异。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飞速发展一方面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实惠,另一方面市场经济对物质利益的追求也冲破了“精神第一”的迷雾,冲击着“安贫乐道”、“重义轻利”的传统价值取向,市场竞争意识深入人心[5]。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中,成本、效益、投入、产出成为人们工作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这使得整个社会都被商业思维所包围,急功近利的思想在社会各行各业中蔓延。在景观设计行业中,原先各设计院属于国家事业单位,有稳定的业务来源,但经过体制改革后成为自负盈亏的企业,在方案设计时必须要更多考虑委托方的要求,而广大中小民营设计单位则更是如此。项目委托方通常缺乏专业的设计素养,极容易被更具视觉冲击力的西方景观形式所吸引,并把他们的审美口味传达给设计方,而设计方为了尽快完成设计任务获取经济效益,也没有足够的时间思考外来形式和地域特征的融合,因此往往造成对西方景观形式的直接引用,这也使得国内许多地方出现了一些景观雷同的现象。此外,一些境外公司和海归设计师成功地将国外景观形式移植到国内,并且在国际竞赛中收获奖项,产生了极强的样板效应。例如EDAW的金鸡湖项目成功之后,国内城市纷纷效仿,出现了许多与之风格类似的滨水区域。在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中,这种现象不在少数。为了让城市建设在最短的时间内出成效,直接按照样板来规划设计是既稳妥又能出效果的方法,于是像EDAW的城市设计、BeltCollins的小区设计就成为政府和开发商竞相模仿的样板,各设计单位为了实现经济效益,也极力模仿这些成熟的形式,甚至在方案图纸绘制时也尽量模仿境外公司的风格以迎合甲方的口味,这种急功近利的社会氛围加速推动了中国景观设计的西化。

3结语

综上所述,从社会学角度看,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景观设计的西化主要源自于改革开放后社会生活的剧烈变化,而长期压抑的消费欲望的爆发以及急功近利的社会氛围也导致了出现盲目跟风、照搬移植等一些负面现象。今天回过头来理性看待中国景观设计的西化过程,我们一方面应看到其作为一种历史现象存在的社会必然性,另一方面也应认识到正是由于与外界长期的隔绝,积压已久的学习渴望在社会生活的剧烈变革中必然滋生出一些过于激进的做法,这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是难以避免的。如前所述,当社会生活的内容和方式相较于以前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景观设计要适应这种变化必须跳出传统园林绿化的窠臼,向西方学习是历史的必然选择。西方的景观设计形式和理念传入中国,为中国的景观设计注入了新的活力,加速推动了中国景观的现代化转型。而随着国内对西方景观设计研究的深入,业界和学界已经从形式层面上的学习上升到理论和技术层面的研究,西方生态规划设计的思想和方法、场所精神和历史文脉等理论已经被逐渐运用于设计实践当中。此外,随着景观设计研究和实践的深入,大家也在更高的层面开始重新认识中国传统园林设计的重要意义,并在实践中探索传统园林艺术与当代城市环境相融合的可能。其中,以苏州博物馆庭园、第五园等为代表的一系列“新中式”景观的出现,已经证明在传统中式景观和当代城市环境的结合方面还有很大的潜力可以挖掘。未来,应当在立足于中国城市实际需求的基础上,在更深的层面加强中西方景观设计的融合,从而构筑中国景观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俞孔坚,李迪华.城市景观之路———与市长们交流[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113.

[2]唐敏,茹华杰.“崇洋”消费的原因分析[J].商业研究,1998(6):25-26.

[3]陶海鹰.社会学视野下中国设计的现代性[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75-82.

[4]乔纳森•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67-68.

消费社会论文范文8

一、费孝通《江村经济》简介

《江村经济》是费孝通先生上个世纪30年代在英国伦敦经济学院攻读博士学位撰写的博士论文,但这篇论文的酝酿和收集资料开始于国内,有扎实的前期研究基础。费孝通先生论文里的江村真实的地名叫开弦弓村,位于太湖之畔,当时在行政上隶属于江苏吴江县震泽区,该地区是中国近代传统农耕文明遭遇西方工商业文明后发生社会变迁最剧烈的地区之一。费孝通比较早的时候就注意到了这个村庄。他于1933年10月和1934年5月分别在《独立评论》和《大公报》上发表“我们在农村建设事业中的经验”和“复兴丝业的先声”两篇文章,介绍开弦弓村发展生丝制造工业的成就及所遭遇到世界资本主义冲击等问题,阐述了兴办乡村工业对维持农民生计的意义。这两篇文章实际上是费孝通对开弦弓村进行调查的预调查。[1]1935年费孝通从清华大学研究院毕业后偕妻子王同惠赴广西大瑶山进行调研,是年冬,在瑶山中迷路,妻子不幸遇难,他自己也受重伤,不得不返乡养病。1936年暑假期间,接受在开弦弓村开展以推广改良蚕种和科学养蚕为中心的土丝改良运动的姐姐费达生的建议,他到开弦弓村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调查。从1936年7月3日至8月25日,费孝通写了7篇《江村通讯》,相继发表在《天津益世报•社会研究》第11、12、13、19期上,其中的首篇题为“这项研究工作的动机和希望”。1936年9月,费孝通带着他的调查资料从上海启程赴英国伦敦经济学院留学。

在英国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费孝通接受导师弗思(Reader,Raymond)的建议决定以他在开弦弓村的调查成果为基础撰写博士论文。不久,弗思的导师、国际知名的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B?Mali-nowski)直接指导费孝通的论文写作。1938年春,通过论文答辩,获得博士学位。博士证明书上所标明的论文题目为“Kaihsienkung:EconomiclifeofaChi-nesevillage”(“开弦弓:一个中国村庄的经济生活”)。1939年该论文由英国Routledge书局出版,英文书名《Peasantliefinchina》(《中国农民的生活》,扉页上印有“江村经济”)。1986年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中文版,书名《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2001年被收入《商务印书馆文库》,由商务印书馆再版。《江村经济》在人类学学术发展史上改变了人类学只研究未开发文化的轨道,摆脱了人类学“好古、猎奇和不切实际”[2]的倾向,对处于文化急剧变迁中的中国乡村社区作了生动描述和深入研究。费孝通的导师马林诺夫斯基(Malinnovski)在《江村经济》英文版序言中认为此书“是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理论工作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此书有一些杰出的优点,每一点都标志着一个新的发展”,“此书的某些段落确实可以被看作是应用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宪章”。英国著名的历史学家E•丹尼森•罗斯认为:“没有其他作品能够如此深入地理解并以第一手材料描述了中国乡村社区的全部生活。”[3]由于费孝通博士论文的学术成就,1981年英国皇家人类学会授予费孝通人类学最高奖———赫胥黎奖。

二、费孝通乡村经济思想的基本内容

《江村经济》广泛探讨了江村的消费、生产、分配和交易,实际上也是一部从微观的视角研究“三农”问题的经济学著作。本文不就该书在人类学方面的学术贡献多加评论,仅就费孝通先生对乡村经济方面的研究加以评述。①*

(一)乡村产权

费孝通先生对20世纪30年代中国乡村社会的一个缩影———江村的财产的所有与继承作了非常细致的描述和研究,以此形成了他的乡村产权思想。费孝通认为,乡村财产的所有是以家为单位,“家”是“生产和消费的基本社会单位”。家产是占支配地位的所有权形式,而家产中以土地最为重要;家产的支配权也因为家产性质的不同而由不同人享有:最重要的家产———土地的支配权在家长手中,其他个人只能对消费品拥有个人支配权;家产的代际转移主要是家长在世时通过分家的形式实现。关于土地的所有权,费孝通又将之分为两种:一种是自己耕种,不付给任何人地租而只向政府纳税的“完全的所有者”的所有权;另一种是耕种者拥有土地,保留使用和处理土地的权利,但与持所有权者分享部分产品的所有权。后一种土地所有权的土地从占有的角度被划分为两层:田面和田底。田底占有者是持土地所有权的人,他支付土地税,所以他的名字将由政府登记,但他仅占有田底,无权直接使用土地进行耕种,所以他们又叫“不在地主”。仅占有田面而不占有田底的人被称为佃户。既占有田面又占有田底的人被称为“完全所有者。”[2]157费孝通认为只有当城乡关系密切的时候才出现“不在地主制”。由于江村处于经济比较发达的上海、苏州等城市附近,城镇资本大量投资江村地产,“该村约有三分之二的田底被不在地主占有”。[2]167因此,土地的所有权形式是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当今中国农村土地在实行流转承包过程中,也应该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因地制宜,而不能千人一面、统一要求。另外,费孝通在介绍江村家产的代际转移时指出,年轻一代对经济独立的要求是“家”这一群体的瓦解力量,最终导致分家。家庭的财产一般由诸子均分,女儿无继承权,但其出嫁时,父母给她一份嫁妆,“甚至最穷的父母也得为女儿备一份被褥”。[2]72中国乡村家产的这种代际转移方式延续了几千年,其牢固性是如此坚固,以至南京国民政府1929年颁布的新民法确立的男女具有同等继承权的原则在江村没有引起变化,甚至“尚未发现有向这一方向发生任何实际变化的迹象”。[2]83

(二)发展乡土工业①*

江村是中国受现代工商业影响较早的农村社区。它一方面保留着中国传统农村社区的一般特点,另一方面又凭借其优越的区位优势和便利的交通条件成为现代乡村工业有所发展的卷入世界经济体系的地区。基于这一点,在东西方文明冲突中,中国农村的出路何在?费孝通没有介入当时中国学术界以农立国和以工立国之争,而是深入实际调查农村工业化面临的问题。他通过对江村的调查认识到,在人多地少、农业不足以维持乡村人口生活的条件下,江村手工业已成为江村经济的一个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他认为在农村实行、减收地租、平均地权虽然“是解除农民痛苦的不可缺少的步骤”,但都不能最终解决农村的根本问题,只有恢复农村企业、大力发展农村手工业才是根本的措施。在《江村经济》中,费孝通先生通过介绍江村的蚕丝业发展,描述了家庭企业适应时代需要向合作工厂变革的历程,指出在中国恢复乡村企业、建立新型乡土工业的必要性和合理性。费孝通首先分析了促进蚕丝业变迁的条件。他认为:“中国农村的基本问题,简单地说,就是农民的收入降低到不足以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程度。”[2]236单靠农业,农民不能维持正常时候所需,辅助企业是必不可少的。由于世界经济衰退,国际生丝价格大跌,“村民生产同样品种,同等数量的生丝,但从市场上不能赚回同等金额的钱”[2]177,“萧条的原因在于乡村工业和世界市场之间的关系问题”。[2]236总之,由于江村被纳入了世界经济体系,其经济发展受到世界经济波动的影响。随着江村蚕丝业外部生存环境的变化,它本身必须发生改变以适应新的环境。#p#分页标题#e#

接着,费孝通分析了促进蚕丝业变革的力量。他认为,由于江村居民的知识有限,靠他们自己不能采取任何有效的变革行动,发起和指导变革过程的力量来自外界,而其中的一种因素便是苏州附近传播现代工业技术的女子蚕业学校。蚕业学校从技术方面推动了江村蚕业从家庭手工业向合作工厂的变迁。合作工厂提高了蚕丝的生产质量,但由于不能控制市场,结果造成质量和价格之间比率不相称,影响了工厂的利润,在增加家庭收入方面成效并不显著。同时,合作工厂的兴起带来了另一个问题,即出现了机器排挤工人的现象,引发严重的失业问题,使“将近300名妇女失去了他们的劳动机会”。由于江村农田面积小,“要把妇女劳力引向田地是不可能的。然而也没有引进新的工业来吸收多余的妇女劳力”,结果造成“妇女向城镇移动”的“与改革者原来的意图相矛盾”的结果。费孝通虽然认识到江村蚕业合作工厂发展过程中面临种种问题,但他对这种新的经济组织还是给予很高的期待:“在现代工业世界中,中国是一名后进者,中国有条件避免前人犯过的错误。在这个村庄里,我们已经看到一个以合作为原则来发展小型工厂的实验是如何进行的。与西方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相对照,这个实验旨在防止生产资料所有权的集中。尽管它遇到了很多困难甚至失败,但在中国乡村工业未来的发展问题上,这样一个实验是具有重要意义的。”[2]238-239在费孝通看来,发展乡土工业不仅是救济民众的需要,也是中国推行工业化的需要。他将乡土工业放在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大背景下考察,认为先发展乡土工业,然后用这种工业所创造出来的资本去发展较大规模的重工业,这条路线是比较慢的,但也是比较稳的。[4]在乡土工业的具体建设方面,费孝通还提出了必须遵循的几个原则:一是农家可以不放弃农业而参加工业,二是企业最好分散在乡村里或建在乡村附近,三是坚持乡村企业的合作性质,四是最好发展原料由农民自己供给的工业,五是企业所得收益要让所有农民受益。这些原则,对于当今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仍然有着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三)发展农村商品和金融市场

费孝通认为专业化的生产是形成交易的前提条件,“哪里有专业化的生产,那里便需要交换。”在江村,“在消费品中,消费者生产的只占总数的三分之一”,“另一方面,农民生产的东西,很多不是生产者消费的。”这种生产结构显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中国农村的自给自足的经济模式,“必须有广泛的流通系统。”[2]204-206费孝通将江村的购买和销售分成内部和外部两种:内部购、销是在村庄社区范围内进行的,外部购、销是在村庄和外界进行的。除了生产者、消费者本身直接进行购、销之外,还有三种“中间人”在江村从事商品交易活动:小贩、零售店和航船。由于江村具有发达的水运系统,三种“中间人”中以航船最为重要,它既是消费者的购买人,又是生产者的销售人。费孝通对江村生产与市场的关系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他认为市场强烈影响着生产,比如“土产生丝的价格低廉,刺激了技术改革。改革结果,土产生丝产量大大下降”,“村里开始养羊,这是因为市场有新的需要”。但是,“生产系统对市场情况的反映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而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有许多因素“延误乡村经济在供求方面的及时自动调整”。比如由于缺乏其他工作来吸收村里剩余的妇女劳动力,江村出现了生丝价格下降,但其产量反而增加的现象。因此,费孝通提出要大力发展农村商品市场,通过市场价格来调节生产与消费,达到一种均衡的局面。关于江村的金融市场,费孝通重点研究了它的四种融资方式:互助会、航船、高利贷和信贷合作社。“互助会是集体储蓄和借贷的机构,由若干会员组成,为时若干年。会员每年相聚数次,每次聚会时存一份款。各会员存的总数,由一个会员收集借用。每一个会员轮流收集使用存款。”这种融资方式主要是“为办婚事筹集资金,为偿还办丧事所欠的债务”,参加者也限于亲属之内。[2]224-225

航船主主要充当城镇米行和村民之间的信贷人,“航船主代表他的顾客向米行借米,并保证新米上市后归还。”由于有航船主担保,加之可以保证大米供应,因此利息低于高利贷,“如果借期两个月,每月利率约为15%。”[2]231高利贷主要是农民向城镇里有关系的富裕人借钱,“其利息根据借债人与债权人之间关系疏密而异”。南京国民政府的法律规定,年利率超过20%者,债权人对于超过部分之利息无请求权,高利贷是非法的。因此,高利贷契约“必须用其他手段来实施而不是法律的力量。高利贷者雇佣他自己的收款人,在借债满期时迫使借债人还债。如果拒绝归还,收款人将使用暴力并拿走或任意损坏东西”[2]231-233。信贷合作社不是农民自己的组织,而是南京国民政府为稳定农村金融而采取的措施。它是农民用低利率从国家银行借钱的一种手段。但它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它的管理水平和政府提供贷款的能力。由于政府对江村提供的资金极少且农民借款不还,信贷合作社“为数不大的拨款用完后”,“留下的只是一张写得满满的债单。”[2]234-235在研究了江村现有的融资方式及其优劣势之后,费孝通提出要振兴农村经济还必须大力发展和完善农村的金融市场,要让城市资金回流到农村,因为:“都市在过去一个世纪里太对不起乡村了。先夺去了他们收入来源的手工业,他们穷困了,更乘人之急,用高利贷去骗他们的土地,最后他们还剩些什么可以生活的呢?”[5]费孝通先生这种观点不仅在20世纪30年代是具有前瞻性的,就是在当今中国农村的建设过程中依然是非常重要的。

三、费孝通乡村经济思想简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