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幸福论文范例

消费幸福论文

消费幸福论文范文1

休闲文化兴起的经济诉求

生产与消费是一对相依相随的矛盾,共同构成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离开谁都不可能完成经济发展的任务。在生产力不够发达时,生产占主体,生产什么就消费什么,消费并没有多少选择的余地。卖方市场往往处于支配地位,只要有足够的市场份额和科学化管理,利润就会滚滚而来。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增强,两者的关系出现了很大的变化,由传统的生产—消费模式转向消费—生产的模式。在消费—生产的新模式中,产品非常丰富,消费选择表现很充分,人们想消费什么,社会就会生产什么。因此,消费处于经济发展的中心,生产活动必须依据消费需求来进行安排。买方处于支配地位,经济发展的目标、经济的变量关系、现代化指标体系、生产方式的变革、企业的经济行为都将紧紧围绕着客户消费需求为中心进行新的企业设计,以满足于个人和家庭的经济行为。

消费中心形成的过程中,也伴随着人们消费结构的变迁,人们从偏重物质消费慢慢向偏重精神消费转变。有人常说传统的“吃饭”,后来变成了“吃健康”,再后来发展成“吃文化”。“吃饭”意味着“吃”的主要目的是满足温饱“;吃健康”则说明“吃”不仅是为了填饱肚子,而且要“吃”出健康;而“吃文化”则偏重于精神需求“,吃”的境界一下子提高了许多。这个关于“吃”的变迁,形象地说明了消费结构的演变过程。这种变迁虽然不能说全部是现实,但却是一种大趋势,我们从日常生活中,很容易体会到这种发展趋势。中央电视台《生活》栏目和国家统计局联合开展的“城市居民五年生活质量变化调查”表明,进入21世纪后,中国城市居民最向往的生活已从“经济富裕”转变为“身心幸福”,将更偏重“身体健康”,“心情舒畅”作为首选。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的需求,通过消费—生产模式,直接转化成了经济质量的进步。消费结构的变迁,其实也意味着经济结构的变迁。消费需求的变化趋势就演变为经济的发展趋势。人们把这种发展趋势称为休闲经济。

休闲文化兴起的理论诉求

从19世纪中叶开始,西方的哲学家就开始关注和研究休闲问题,并且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他们普遍认识到休闲不仅事关个人的幸福和发展,而且事关到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仅关系到人的解放问题,而且关系到生产力的解放问题。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深刻地指出自由时间不仅是个人发展的重要条件,而且也是人类从“必然王国”过渡到“自由王国”的根本条件,拉法格《悠闲的权利》直接把批判的矛头指向居于统治地位的劳动意识形态,为劳苦大众的悠闲权利辩护。罗素《悠闲颂》则指出“运用闲暇的能力是检验人类文明的最后手段”。凡勃伦在《有闲阶段论》系统地提出了休闲对于经济的影响,被认为是休闲学诞生的标志。至20世纪中叶,里斯曼《孤独的人群》和伯格《闲暇社会学》将休闲引入到了社会学范畴。约翰•赫伊津哈《游戏的人》从游戏的角度阐述了游戏的文化本质及对现代文明的意义,认为人只有在游戏中才最自由、最本真、最具有创造力。葛拉齐亚在《关于时间、工作与休闲》一书指出,休闲是一种难得的使人崇高与成功的理想状态,人应该在休闲中实现工作的目的。查理斯•布莱特比尔出版了《休闲的挑战》和《以休闲为中心的教育》两本书,书中对休闲之于人类价值、情感以及知识结构等方面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现代教育应以休闲为中心的理念。进入20世纪七八十年代,休闲研究进入世界范围,1970年联合国通过了著名的《休闲宪章》,并且从1988年开始,世界休闲代表大会定期举行。

中国休闲学术研究起步相当晚,1994年于光远院士才开始组织专家学者开始从事休闲研究,发表了一系列的论文和著作,拉开了中国休闲学术研究的序幕。影响比较大的有于光远著的《论普遍有闲的社会》,作者在书中深刻地论述了休闲与社会进步的关系,认为休闲是生产力发展的目标和动力之一,闲暇时间是衡量社会文明进步和一种尺度。陈鲁直著的《民闲论》,从“闲”和“劳”的基本关系入手,紧紧围绕“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思想,深刻地阐述了休闲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作者直接考察马克思主义原著,得出了不少新观点。作者认为在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人们应该勇敢地休闲,真心地感悟生活的美好,自觉地减少物欲,提升自己的境界,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马惠娣、张景安主编的《中国公众休闲状况调查》,该书凝聚数十位学者近三年的调查成果,比较全面地展示了整个国家目前的休闲状况。通过分析,作者认为应加强“以闲暇时间形态存在的社会资源”的开发,应该加强国民的休闲生活教育,建立起科学、健康、文明的休闲生活方式。马惠娣著的《走向人文关怀的休闲经济》,该书从人文学科的角度观察未来经济的发展趋势,认为休闲经济将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文化资本将和经济资本、社会资本一起,共同构建经济,休闲经济将更加明显的体现“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刘海春著的《生命与休闲教育》,该书从生命本体论的角度,对休闲教育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考察。四、休闲文化兴起的文化诉求就世界范围来说,对人们影响最大的文化思潮是消费主义文化。人们消费所追求的,不是商品和服务的使用价值,而是它们的符号象征意义。消费主义文化的关键是消费失去了理性成分,消费主体失去了作为主体的主体地位,看似拥有丰富的消费选择权,其实是失去自由的被选择。在这里把自由时间等同于无度的消费,似乎人在消费中完成了自我实现。人们欲望的无限膨胀和对消费的无节制追求,休闲被扭曲为对感官的满足,背离了人的真正本性。

消费幸福论文范文2

在人对物质世界进行过度掠夺的同时,人的物质欲望却无法得到满足,人在追逐物质利益的同时,精神世界却更加空虚和萎靡,所以,人在满足自身物质需要的同时,也导致了其自身的异化。因此,自从20世纪初期以来,人类对行为的反思逐渐增多。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呼声更加强烈。生态文明的理论和概念也就应运而生。生态文明,是当今人类对传统工业文明进行理性反思的产物,因为“对自然的内在复杂性的过低估计和对人类的认识和控制能力的过高估计,使得传统工业文明对自然的控制和征服过程,变成了对文明的根基——自然——的掠夺和破坏的过程,变成了对人类的生存环境和自己家园的毁灭过程。因此,人类必须告别传统的工业文明,构建新的生态文明。”在这个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塑造人、影响人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承担着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对生态文明观的培养。生态文明建设首先要完成是观念的转变。观念的形成既是实践获的理论抽象,更是教育的结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首先要塑造生态文明观。生态文明观包括,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地球是我们和子孙后代唯一的家园;人类是自然生命系统的一部分,不能独立于复杂的生态网络之外;人与自然的关系制约着人与人的关系,调整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是调整人与社会的关系;人类以文化的方式存在,所有先进文化都是生存于自然中的文化,生存于自然中的文化不能反自然;地球的自然是有限的,即使是科学技术也不具备无限改造自然的能力;环境的权利和义务必须统一,对环境的开发必须承担对环境的修复相平衡;自由是对自然法则的遵从,受自然法则的约束。总之,人类要认识到人是自然的中心,但不是自然的主宰。思想政治教育要通过教育实践活动在受教育者中宣传和传播生态文明观,传播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传播环境危机意识等,通过宣传活动逐渐形成人们的生态文明观,从而自觉养成生态文明的行为,自觉维护生态平衡,自觉维护生态文明。只有在全体国民都树立了生态文明理念的基础上才能够形成维护生态文明的合力。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对文明消费行为的引导。文明消费是指能够合理利用自然的赋予、有节制地使用自然提供的物质以满足人的正常需要的消费行为。不文明的消费是指过度消费、炫耀式消费和符号性消费,等等。当前,在消费的过程中,已经出现了以过度性消费为主要特征的消费异化,也就是说,消费不以满足人的合理需要为目的,而是以满足人的畸形消费心理、错误的消费取向为目的。在异化了的消费行为中,自然资源被过度开发,自然资源被过度浪费,人的劳动也被过度消耗。据统计,中国人用来购买奢侈品的数量和花费的资金已经超过日本,排名全球第一,成为全球奢侈品需求大国。奢侈品消费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人的消费文化。其他的过度消费行为包括过度包装、严重产能过剩、餐饮浪费等行为。这些消费行为既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人们消费心理不成熟、社会文明程度滞后的表现。过度消费是对资源的巨大浪费,是对资源的无情掠夺,是对人类自身生存环境的巨大破坏,因此,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人们养成文明消费的习惯。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过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使人们树立正确的财富观和幸福观,引领社会文明消费、合理消费。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对生态文明理论的研究和挖掘。生态文明建设是对现实环境的回应,更需要理论的支撑,需要理论体系的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是要在思想上和观念上处理和理解自然和人类的关系,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角度来制订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这都需要建立在坚实的理论基础之上。一是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深入研究和探索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从而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较早地注意到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所带来的环境和资源问题。马克思早就指出,“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人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这些力量作为天赋和才能、作为欲望存在于人身上;另一方面,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也就是说,他的欲望的对象是作为不依赖于他的对象而存在于他之外的。”马克思在这里指出了人与自然的不同,也指出了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要生存就要通过人类的劳动与自然实现物质的交换,从而保证人的繁衍和生存。但是,人对自然的无限制的开发和对自然的掠夺造成了自然界的危机以及现代人类的生存危机。恩格斯也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了人类无视自然界的规律盲目开发和掠夺所带来的后果。他说:“但是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马克思、恩格斯正是在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人与自然对立状态的途径归根结底取决于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重新塑造。只有在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完全的变革,破除了资本的强制和垄断之后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共生。二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中也形成了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比如,提出的节约能源、改善环境的思想;邓小平提出的转变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模式的思想;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以及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新一届领导人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美丽家园”的思想,这些都为生态文明建设及生态文明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思想支撑。三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也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文明的思想。儒家文化的中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万物一体”的思想、“仁”的思想等都蕴含着丰富的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过深入思考和挖掘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生态文明的思想、中国共产党人的生态文明思想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理论依据。

二、生态文明建设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转变

综上所述,思想政治教育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承担着新的社会责任,因此,为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思想政治教育也要进行调整和创新。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要体现生态价值。从不同的角度看,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不同的价值,其中从功能的角度看,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政治价值和经济价值,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价值。其政治价值在于思想政治教育侧重人的政治观点的塑造和政治思想的灌输。其功能主要表现为执政党提供合法性论证,以及形成社会的凝聚力。其经济价值在于通过人们的思想和观点的塑造,使人们形成创造财富的巨大动力,形成集体动员的力量,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和繁荣。随着生态危机的凸显,随着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目标的提出,思想政治教育越来越注重其生态价值的实现。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指的是基于“生态的价值”之上,通过改变人的思想和行动,调节人与生态关系而体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对于生态的意义关系。其含义主要包括:生态价值要求生态对于人这个主体的意义关系;思想政治教育对于生态的价值在于维护生态平衡,纠正生态失衡;生态价值由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创造。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主体是人,是作为主体的人,而不是生态。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还应该体现在对生态公民的培养方面。所谓生态公民就是作为公民能够明确自己的生态权利和所承担的生态责任,以生态权利主体的资格积极参与维护生态环境的政治活动,以自己的参与行动影响有关生态的相关制度的制定和实施,从而使每个公民都成为生态保护的主体,只有全体人民都成为生态保护的主体力量,才能真正推动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与发展。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在于树立生态价值的教育理念,强调和凸显生态文明的相关内容,选择恰当的教育方法,其宗旨在于培养具有良好生态道德的、明确生态权利和义务的合格生态公民。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要包含生态观教育的内容。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看,主要以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为主,同时包含了道德观、伦理观、职业道德、婚恋观以及至心理健康教育等。目前,从现实的角度看,有必要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中增加生态观教育的内容。这方面内容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生态自然知识教育:宇宙观教育、自然知识教育、生态系统知识教育、人与自然关系教育、中国生态情况介绍,等等。二是生态道德教育:有学者概括为生态善恶、生态良心、生态正义和生态义务等五个方面。三是生态法治教育:就是要自觉维护和遵守相应的生态立法,并形成自觉维护生态文明的法治意识,做生态文明的自觉捍卫者和保护者。四是生态消费观与幸福观教育:生态消费观教育是通过科学的引导,使人们树立科学的理性的消费理念,合理使用大自然提供给人们的物质资源,减少过度消费,抵制炫耀式消费。科学的消费观是建立在正确的幸福观基础之上的,幸福观教育既侧重物质需要带给人的满足感,又侧重精神生活带给人的满足感和幸福感;既侧重个体的幸福体验,也侧重他者的幸福感受;既追求小我的幸福追求,也侧重大我的幸福。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把生态观的教育自觉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和每个教育环节。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来考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与生态观教育是相互包含和融合的关系。一方面,只有正确认识了世界,才能够正确认识人在世界中的地位,人与自然的关系;只有树立了科学的人生观,才能有更高的价值追求,而不以追求物质利益为人生目标;只有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才能够辨荣辱、明是非、鉴美丑,从而选择正确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生态观教育是三观教育的自然延伸和题中应有之义。只有把培养科学的生态观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才能做到有针对性和时效性。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要注重社会实践。目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基本上以理论宣传和课堂教育为主。结合生态观教育的特点,可以开展各种内容生动、表现手法多样的绿色生态网站建设、主题策划、公益广告、社区板报等主题活动,以更加直观的方式进行生态观的教育。从大学生生态观教育的角度看,可以通过举办签名活动、“三下乡”宣传活动、建立志愿者组织、建立各种环保组织和动物保护协会等开展文明宣传活动,从而把生态文明意识、科学消费理念、保护环境意识、生态法治观念等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各个群体和各个领域。思想政治教育也要开展生命意识教育,开展生命体验活动,增强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感性认识,从而正确认识人在自然环境链条中的地位。

第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队伍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生态观教育的任务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能够了解和熟知生态学的相关知识,能够树立生态文明的教育理念,并自觉养成文明消费和理性消费的习惯,从而自觉维护生态文明。从目前的角度看,具备生态学知识背景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多,能够灵活运用教育手段、自觉教育和宣传生态文明知识的教育工作者也比较少。这就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培养和培训教育者,使他们能够具备相应的生态学的科普知识,具备相应的生态法律知识等,从而能够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生态学知识的有机融合。同时,对于具备相应的生物学、植物学和相关自然科学知识背景的辅导员教师也要加强相关的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的培训,使得他们能够发挥自身原有的学科优势,实现知识传授与思想教育的有机结合。

消费幸福论文范文3

民间工艺美术源远流长,具有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蕴含着最丰富历史文化内涵,其民族地域特征最鲜明,其民族文化表征最显著。民间工艺美术来源于群众,具有广泛的识别性和鲜明的个性。平面广告设计作为现代艺术的一种形式,无时无刻不在受着民间工艺美术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往往是被动、自发的,而不是主动、自觉的。这种被动与自发性主要体现在:或仅是平面广告设计个案中采取或选取了民间工艺美术的某一种形式,或在平面广告设计个案中受民族文化、民族美术的影响而潜意识地体现一些民族文化、民族美术的特征。事实上,作为现代艺术的特殊表现形式,平面广告设计的一条最基本原则——易读性,即能准确传达信息,让受众清晰理解广告所表达的意思。把民间工艺美术的思维、理念、特殊表现手法、表现形式、造型特征运用在平面广告设计中,更有利于为群众与广告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从而更有效地形成广告效应。尤其是品牌推广本身必须具有入乡随俗的特点,民间工艺美术为品牌推广的平面广告设计地域化、特色化提供了依据。平面广告设计要走出一条“民族个性”的道路,就必须根植于民族文化土壤中,并进行具有创造性的转化。

二、郴州民间工艺美术及对平面广告设计的启示

(一)郴州民间工艺美术郴州民间工艺美术,是郴州当地文化与中原文化、客家文化与岭南文化的相互融合的独特产物,是中国民间工艺美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艺术思维、艺术理念、艺术特征、艺术形式等方面具有鲜明的个性。但是在长期的实践中,郴州民间工艺美术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传承和运用。在分析整理郴州民间工艺美术的基础上,充分挖掘郴州民间工艺美术的积极因素,并创造性地应用于平面广告设计和平面广告设计教学中,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探索,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郴州民间工艺美术是湘南民间工艺美术中的一个重要部分,目前,专家学者们研究以郴州市民间工艺美术为主要,然后辐射整个永州市和衡阳市,即湘南地区。其研究主要从湘南古民居、湘南民间工艺美术、湘南民间石雕、湘南民间木雕等几个方面,对民间工艺美术进行了归类、分析和整理。依据研究角度的不同,对有关湘南民间工艺美术研究著作的代表作进行简要概括:(1)具有地方特色的湘南古民居著作,如唐凤鸣著《湘南民居研究》、范迎春著《湘南宗祠——建筑及装饰艺术研究》、王铁著《2012中国高等教育设计专业名校实验教学课题:湘南民居印象》等。(2)有关湘南民间工艺美术的课题与论文,如陆岚的湖南省社科基金课题《湘南民间工艺美术资源的挖掘利用与理论研究》、论文《浅析蓝印花布的色彩观》等。(3)湘南民间石雕的研究课题和论文,如何次贤的课题《湘南民间石雕的人文内涵、艺术价值及其保护与利用研究》、论文《湘南民间石雕艺术的文化寻绎》《从湘南民间石雕艺术看中国民间文化的崇德立德意蕴》等。(4)湘南民间木雕的研究论文,李曦《湘南民间家具的装饰特征研究》《湘南古民居的木材选用与木雕装饰》《湘南古民居木雕艺术》等。以上这些课题、论文、著作主要从研究郴州民间工艺美术自身的特征入手,广泛收集郴州民间工艺美术的作品,阐述民间工艺美术的概念并将其分类,系统的分析其造型、色彩及美学特征,部分著作还进一步研究了民间工艺美术产生与发展的历史文化背景。

(二)郴州民间工艺美术对平面广告设计启示(艺术造型的直接借鉴)

1.为平面广告设计注入新的设计灵感。

传统民间工艺美术是现代设计的土壤并影响其的发展,传统民间工艺美术来源于群众,并为群众所熟知,平面广告首先得被广大群众认识、认同并接受,因此将民间工艺美术引入平面广告设计,既对民间工艺美术加以提炼与创新,又能让平面广告为人民群众所理解,从而引起情感上的共鸣,以达到广告宣传的目的。改革开放以来,国际先进的平面广告是国内学习和引进的主体,西方文化也在其中自然而然的传入,从而使中国传统文化面临严峻挑战,特别是民间工艺美术正面临消亡的边际,将其引入到平面广告设计中,既为中国平面广告设计注入新的设计灵感,又为民间工艺美术的继承和延续寻找到新途径。

2.为郴州地区的民间工艺美术传承寻找到新的载体。

郴州民间工艺美术具有独特的审美情趣、艺术形式和表现方法,它存在于人民的日常生活中,是中国人民群众辛勤劳动的结晶。由于受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影响,民间工艺美术的创作者和消费群体大量进入城市务工,使得郴州地区民间工艺美术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许多民间工艺美术正在加速消亡。将郴州民间工艺美术引入平面广告设计中,将为其生存找到新的传播载体,在传达给广告受众的同时,促进其转型与可持续发展,也将为现代民间工艺美术再设计与开发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3.是中国民间工艺美术研究的一种有益补充。

从文化传承角度的考虑,郴州民间工艺美术是中国民间工艺美术中的一部分,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和独特文化的不可替代性,对其文化艺术特点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是对中国传统民间工艺美术研究的一种有利的补充与完善。虽然郴州是中国的一个市,但其工艺美术是人民群众对大自然最纯朴、最直观的审美感受和情感体验,这种自然与纯真也是现代平面广告设计所追寻的。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对郴州民间工艺美术的探究,既是对中国工艺美术的一种补充,又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精神魅力的进一步挖掘,也将影响着现代平面广告设计作品的创作。

三、郴州民间工艺美术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应用

郴州民间工艺美术从源头上分析,是郴州当地文化与中原文化、客家文化与岭南文化的相互融合的独特产物,在艺术思维、艺术理念、艺术特征、艺术形式等方面具有鲜明的个性,是中国民间工艺美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包括平面广告设计在内的现代艺术的启发和借鉴意义是可以预期的。但在可见文献中,还没有发现把郴州民间工艺美术应用到平面广告设计教学的研究,因此,这属于尚未涉足的领域,本研究具有一定的突破意义。

(一)平面广告设计教学中如何应用郴州民间工艺美术

1.情感的继承。

平面广告设计者只有在真诚理解郴州民间工艺美术创作者情感的基础上,才能深刻的挖掘劳动人民的艺术成果,并把他们的情感融入到自己的设计作品中。例如,在平面广告设计实践教学中,研究郴州大布江拼布艺术的一组同学,一开始只是在网络上搜寻整理资料,缺乏对拼布艺术实物的真实美感的体验,在老师的建议下,联系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布江拼布绣传承人何娟,走进了她的公司,了解她的创作历程与民间工艺美术创作的情感体验,接触与了解到真实大布江拼布作品的魅力,他们满怀激情的研究进程PPT汇报,感染了每一位同学,也让班上所有同学了解了大布江拼布艺术绣,为后期拼布艺术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平面广告设计与民间工艺美术虽然在思维方式、表现手段、传达载体上有很大区别,但是对生活的热情、对劳动的赞美、对祖国的热爱是相同的,广告设计者在情感上的继承,也将为平面广告设计作品融入生命力,恰如其分的情感融入,不仅可以为平面广告设计作品增资天色,又可以使其具有亲和力,拉近广告受众的距离,让他们自然而然接受,做到润物细无声。

2.造型的借用与发展。

郴州传统民间工艺美术造型丰富多彩,既有表达吉祥幸福的人物、动物花卉、文字、云纹、回纹、几何抽象形态等,又有广为流传的典故和成语,还有一些约定成俗的造型寓意组合。如果将这些丰富多彩的造型借用于平面广告设计中,将为平面广告设计开拓新的创作空间。如:陈秀同学利用郴州民间剪纸的造型形式制作了“南京青奥会欢迎您”平面广告作品,在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南京青奥会”专题设计大赛中荣获三等奖。郴州民间工艺美术造型的借用与发展,既丰富了平面广告造型语言,又为广告主融入消费群体奠定基础。将郴州民间工艺美术融入平面广告设计课堂教学中,既是对郴州民间工艺美术造型艺术的传承,也是对郴州民间工艺美术造型艺术的发展。民间工艺美术造型经过提炼再设计,既吸收其造型的精髓,又承载着广告主赋予的消费理念、价值引导、审美情趣等,是将造型特点、形式美感、大众识别性等融入到平面广告设计中,为平面广告设计注入新鲜血液,促进平面广告设计的发展。

(二)理念的创新

郴州民间工艺美术融入平面广告设计教学中,主要是三个方面的创新:郴州民间工艺美术传承的创新、平面广告设计形式与内容的创新、课堂教学的改革创新。

1.郴州民间工艺美术传承的创新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下,现代化工业文明的迅速扩展,物质消费方式和生存观念的急剧改变,导致许多民族的民间工艺美术在不断消亡和流变,郴州民间工艺美术也正在消逝。2014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潘鲁生就工艺美术的传承和延续指出,设计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精彩的创意设计可以使传统工艺美术焕发新的生机,既可以成为时尚产业的一部分、成为制造业人文工艺的增值部分,也可以以当代艺术的形态出现,重新建构审美、文化、生活之间的联系。高校具有文化资源优势,地方高校通过其教育幅射功能,可以对地方传统民间工艺美术传承发挥直接的、有针对性的作用和影响,地方高校平面广告设计与地方民间工艺美术只有合作互补、相得益彰,才能促进彼此之间的良性互动和可持续发展。

2.平面广告设计形式与内容的创新

在“地方高校应用转型”的形势下,我院将艺术设计专业定位为“服务地方经济”,作为其主干课程之一的平面广告设计,将本地的工艺美术资源请进课堂,通过教学手段进行继承和延续,对平面广告设计表现形式进行创新的探索,对平面广告设计内容进一步丰富,将郴州民间工艺美术的吉祥寓意、造型特点、审美情趣引入到平面广告设计中,是对平面广告设计形式与内容的创新。

3.郴州民间工艺美术融入平面广告设计教学中是对课堂教学的改革创新

消费幸福论文范文4

关键词:商业保险;社会管理;保障

一、商业保险与社会管理职能的关系

商业保险,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等条件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商业保险行为①。本质是分散社会风险,组织经济补偿。社会管理职能是指政府对社会公共事务的一系列管理活动或过程。大量的事实和经验证明,商业保险发挥出来的社会管理职能是在其基本职能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是发展到一定阶段对社会产生的正外部效应,对政府职能的实现起促进作用。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和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保险人在经营保险产品和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这种“外溢效应”不断扩大,并形成一定规模从而发挥显著效果。

二、商业保险的社会管理职能

商业保险的经营涉及千家万户的利益,具有广泛的社会性,经营的好坏直接决定整个社会的稳定。在分散风险和组织经济补偿方面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完善的风险防控机制,能够很好地保障群众利益,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资源的配置和使用效率。

(一)社会风险管理

在当今的市场经济环境下,我们面临的风险的特点已由单一性转变成全球性和结构性,这种系统性风险若不加以有效管理很容易演变成具有较大破坏性的社会危机。为了分散社会风险,提前的准备和防范机制十分必要,而商业保险作为专门分散社会风险的工具就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其社会风险管理职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对微观风险的管理

个人层面,购买健康保险可以保障我们在生病时得到很好的医疗服务,不会因经济原因拖延病情,得到及时的救治;购买养老保险帮我们进行强制性储蓄,将未来不确定的风险转化当前确定的保费支出,给我们带来一定的安全感,提高生活幸福感。家庭层面,家庭财产保险为家庭的资产尤其是贵重物件提供保障,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家庭财产保险赔款及给付达34.6亿元,针对不同投保人的情况,还提供附加险供投保人自主选择,将家庭无力承受的财产风险转移至保险公司,在风险发生时生活质量不受影响。企业层面,商业保险能够解决企业面临的财务、战略和操作等内部风险和政治、法律和技术等外部风险。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企业财产保险公司的赔款达242.9亿元,分散风险的效果显著。保险帮助企业加强经济核算,企业在以固定的保费支出来替代不确定的损失,当遭受保险事故后,能及时得到保险公司的经济补偿,迅速恢复发展生产,维持企业正常经营;还能够加强企业危机管理,风险控制部门的管理人员通过学习保险人丰富的风险管理经验和知识,完善企业风险控制系统,优化风险管理流程,更好地将防灾防损工作落到实处,降低公司运行成本,提高运行效率。

2.对宏观风险的管理

推动商品流通和消费,保障社会再生产的正常进行。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是社会再生产的全过程,顺利进行社会再生产就需要做到以上每个环节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连续性和均衡性,风险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性,生产的整个流程时时处处都面临各种风险,一旦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遇到不可抗力因素导致停工停产,影响的不仅仅是个人,而是涉及到整个生产链上的企业,保险正是在再生产过程中断或失衡时发挥其修复作用保障正常的商品流通和消费。保障财政和信贷收支平衡。财政和信贷收支的平衡简单来说就是二者在收和支两方面大体保持平衡,略有结余和亏空都可以看作是正常现象。整个社会资金的最终流向是实体产业,因此商品的生产、流通和消费对财政和信贷的平衡具有决定性作用,一旦相关企业由于风险事故导致经营中断,必然会造成财政收入的减少,间接导致支出的增加,严重时会动用后备基金去补充,最终收不抵支。但单位前期通过保险做到提前分散风险,及时的保险赔偿使其正常经营,也就不会对财政和信贷造成太大影响。推动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生产过程中采用先进技术能够提高生产效率,改善用户体验,提升企业知名度。保险能够为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保驾护航,为创新型产品提供完善保障机制,给广大开发和设计者广阔空间去创新。保险借助诸如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新科技,服务过去未能覆盖的需求,扩大保险市场的潜在规模,降低保险产品成本,提升理赔效率,带动科技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二)社会关系管理

从关系主体的角度看,社会关系包括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还包括群体与群体、群体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商业保险通过设计责任保险产品,用专业手段解决责任赔偿方面的法律纠纷,厘清多方权责利益关系,对基础性社会关系进行管理,减少社会纠纷,化解社会矛盾,有效维护了经济社会的秩序,降低了由法律纠纷产生的诉讼成本费用进而提高法律效率,对安全有序社会关系的形成贡献了力量。

1.退货运费险的发展

退货运费险是由保险公司开发设计、依托电子商务平台进行销售和理赔,解决买家在退货中由于运费支出产生的纠纷的保险产品。中国金融信息网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的双十一活动期间,国泰产险在活动当天承接保单量近2.6亿元;京东安联财险官方数据显示,活动当天保障金额突破1333亿元,累计为5838万件商品提供保障服务。保险将自身的社会关系管理职能和服务融为一体,带给消费者优质购物体验,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随着物流行业的发展以及人们需求的个性化和多样化发展,有的保险公司甚至将“退货运费险”升级为“任性险”,部分商家还推出了专享定制化购物保障———“材质包真险”,即对所购商品的材质有异议,买家可以申请第三方免费材质鉴定,如果材质不符合商家描述即可获得三倍以上赔偿。这一系列新险种的出现让我们看到背后意义,整个保险行业在不断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同时更好发挥了社会关系管理职能。

2.农业保险大力支持农业经济发展

中国是农业大国,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粮食安全直接关系着社会稳定和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农业因其具有季节性、地域性和周期性等特点易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迫切需要分散风险,因此农业保险对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和粮食安全至关重要。梁涛在“加快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论坛”上表示,2007到2019年,农业保险提供的风险保障由1126亿元增加到36000亿元,服务农户从4981万户次增长到1.8亿户次,在风险保障和服务农户这两方面分别是2007年的近32倍和近4倍。农业保险在发挥其风险保障等传统职能的同时,还积极探索新的保障农户利益的方式,如福建漳州于2019年建成的第一个产业扶贫保险工作站—“平和县安厚镇产业扶贫保险工作站”,该工作站为贫困户提供自然灾害和意外伤害等风险保障,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致力于脱贫工作。由此,农业保险在推进现代化农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履行社会管理职能,保障农村社会的稳定,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三)社会信用管理

社会信用管理服务的内容包括:消费者个人的资信调查、进行企业资信调查、市场调查、资产评级、信用保险等。因此从划分范围上可看出保险业具有信用管理职能。从当事人双方订立保险合同形成的契约关系来看,双方法律关系的认定前提要求本着最大诚信原则,履行如实告知义务,一旦一方违背诚信原则,自身利益就不会得到维护,降低了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发生的可能性,有利于强化社会公众诚信意识,健全社会信用体系。责任保险承保各种民事法律风险,体现出一个国家的法律完善程度。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财险公司责任保险赔款及给付达265.25亿元,保障了投保方的利益,使利益受损方及时得到保险赔偿。环境责任险的开发符合我国保险环境的基本国策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分散企业的环境责任赔偿风险,最大限度地保障受害人的合法权益,为社会公共产品的外部效应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责任保险的社会属性较强,在维护社会公共安全、优化社公共服务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责任保险有利于商业保险公司提高社会的治理的参与度,减小社会摩擦,化解社会矛盾,增进社会和谐。综上所述,保险发挥的社会管理职能:社会风险管理、社会关系管理和社会信用管理,小到个人和家庭,大到社会和国家,都能够享受到保险业发挥社会管理职能所带来的福利,尤其是在与新生力量科技融合起来后能够将各项职能更高效发挥。

参考文献:

[1]期刊论文:李长春,罗丽华,董竞[J].金融教学与研究,2014(03):39-42.

[2]期刊论文:王康慧,康锁倩[J].现代商业,2020(06):97-98.

[3]期刊论文:雷欣灵[J].法制博览,2019(18):233.

消费幸福论文范文5

关键词:互联网+;红色旅游;网络营销

“互联网+”,是已实现全网跨平台、用户、场景相结合的新经济形态。国家旅游局于2015年9月“旅游+互联网行动计划”,为旅游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疫情期间,以无接触服务为主的数字化生活方式逐渐普及,信息、资金、物流的渠道多元化,旅游产业应当抓紧转型升级的机遇,更好地融入到“互联网+”的时代浪潮中来。基于实证调查的“互联网+红色旅游”景区的实际应用及问题对策探讨仍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本文基于问卷调查和网络文本分析“互联网+红色旅游”景区现状以及对策研究,为业界日后红色旅游网络营销提供参考。

1文献综述

1.1“互联网+”。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新应用、新业态方兴未艾,互联网迎来了更加强劲的发展动能和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1]。在此背景下,旅游行业应当把握这一机遇,积极推动旅游行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加速数字文旅高质量发展,实现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为现代服务业。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了第4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PDF)。报告称,截至2020年6月中国网民总数达到9.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7.0%。与此同时,互联网拓展了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深刻地变革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网络宣传内容和口碑对消费者的消费决策和消费行为影响越来越大。因此,旅游目的地网络营销尤其是新媒体营销策略应当给予重视。

1.2红色旅游。红色旅游是红色文化和旅游业结合的一种新型旅游形式,是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形式,目前已成为我国旅游产业的一个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加深人们对共产党的理解,提高对党的认同[2],而且,可以形成一定程度的国民幸福感认同,并强化国家、人们、道路的整体价值认同[3]。为充分利用红色资源、全面发扬红色传统,使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结合,因此努力做好红色旅游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宣传和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1.3“互联网+红色旅游”。盛正发在研究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中,曾提出红色旅游开发时,策划宣传力度不够;红色品牌产品特色不鲜明,优势不明显[4]。目前已有学者进行关于“互联网+”与产业融合的研究[5],关于红色旅游资源创新传播研究[6],以及新媒体营销推广策略[7]。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信息源的去中心化,游客获得目的地旅游信息变得更加容易。目前有学者通过SPSS软件对调研问卷进行研究,旅游消费者对于传播渠道的认知以及选择倾向于消费行为之间的关系[8]。还有人提出利用一站式旅游平台以及搜索引擎投放广告并结合虚拟现实技术还原历史场景,以吸引目标客户群体以及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其中[9]。然而,关于“互联网+红色旅游”在网络营销方面的具体应用情况、旅游消费者反馈以及对应的策略较少,因此本文展开研究。

2案例地选择

位于江苏省常熟市的沙家浜风景区,是综合了江南水乡风光、湿地资源、爱国主义教育的多元化景区,包含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芦苇湿地、横泾老街等景点。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就在这一带开辟了抗日根据地,留下了红色印记。取材于这期间的史实,改编而成的样板戏《沙家浜》,在六七十年代唱遍了大江南北。沙家浜由此家喻户晓,前来参观者络绎不绝。1911年沙家浜风景区正式挂牌对外开放,一度有“大上海挤垮了沙家浜”的报道(《新民晚报》)。2000年起,沙家浜风景区依据丰富的旅游资源,开展了大闸蟹美食节、红色旅游节、湿地节等节气活动。2013年,沙家浜景区创建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获批国家湿地公园。沙家浜风景区旅游资源丰富,是典型的红色旅游目的地。目前设有微信公众号“沙家浜旅游”、微博“沙家浜风景区官方微博”、抖音“沙家浜”三个网络营销账号,自媒体运营处于起步阶段,以沙家浜风景区作为红色旅游的研究对象具有代表性意义。

3实证调查数据

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信息已成为研究旅游消费者行为的重要数据源(赵振斌,党娇,2011)。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通过搜集和分析网络文本对旅游体验评价进行研究。本项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网络文本分析相结合的调查方法。

3.1问卷调查。3.1.1问卷设计。问卷共涉及被调查对象基本背景、红色景区宣传渠道感知、购票方式选择以及旅游体验评价四大类15小项。其中,旅游体验评价方面要求受访对象按照1~5等级方法表明对调查表所列观点的感知。调查时间为2020年10月1日—15日。调查方式是将网络问卷通过微信朋友圈和微博等社交平台转发进行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189份,回收率90.43%。3.1.2样本分析回收的189份有效问卷中,被调查对象男性占42.8%,女性占57.2%,男女性别比结构基本平均。小于等于18岁的有24人,占总人数的12.7%,18~30岁的有70人,占总人数的37%,32~45岁的有45人,占总人数的23.8%,46~65岁的有34人,占总人数的18%,大于等于66岁的有16人,占总人数的8.4%,年龄结构基本完整。3.1.3问卷结果分析。(1)宣传渠道感知:合计有39.2%的人表示浏览过沙家浜风景区官方媒体账号的旅游宣传信息。而通过搜索引擎、第三方旅游平台及社交平台(如抖音、小红书)博主分享浏览到景区宣传的人分别达到18.2%、36.7%和45.5%。说明相较于大众自媒体,官方媒体运营相对落后,推广力度不足,内容不符合大众期待。可以看出,更多的游客选择在社交平台如抖音、小红书等获取景区相关信息。(2)购票方式选择:目前,有83.5%的游客通过网上预约订票的形式购买门票;有42.8%选择微信公众号中小程序预约;56.5%选择在第三方平台如同程等综合旅游网站,使用最少的购票方式是现场购票。由于沙家浜风景区官网将旅游者导流到微信小程序中购票,因此,可以指出,使用最多的购票渠道仍是第三方平台。移动通信技术的进步使得信息交流便利,第三方平台信息整合能力强,具备大数据优势,联结商家和消费者,方便旅游者自主选择性价比最高的旅游产品。(3)旅游体验评价由表1可以看出,沙家浜风景区网络宣传与实际体验基本相符,满意度较高。

3.2网络评论文本分析。3.2.1网络评论文本内容获取。各类旅游网站和搜索引擎是旅游者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其中同程旅游作为苏州本地的多元化旅游业为主的电子商务公司,具有代表性意义。通过搜集同程旅游网站有关沙家浜风景区的评论,使用内容分析法,剔除了重复文本、表情符号等,总共得到可用评论610条。评论时间集中在2018年1月1日—2020年10月12日。3.2.2网络评论文本内容词频分析。由图1可以看到,“沙家浜”“景区”“实景”“演出”“门票”是出现频率最多的词汇。说明景区的实景剧演出、门票政策是游客印象最深的项目。经过大量文本研读,将游客评价反映的问题主要归结为票价感知、游客画像、订票方式选择三个方面。(1)因淡旺季的原因,景区票价略有浮动。普遍反映网络购票相对优惠,其中景区联票价格虚高、观看演出体验不佳受到游客诟病。(2)游客出游以亲子游、家庭出游为主,主要目的是陪伴老人和孩子游览。将近30%的评论内容中提到了儿童票和老人票的优惠政策,但是有相当一部分游客对于半价、免票的政策不清楚,导致产生糟糕的旅游体验,以及负面的情绪。(3)第三方平台购票尤其以同程为主的提供票价相较于官方小程序购票,具有一定价格优势。因此,大部分游客选择了第三方购票。

4对策研究

4.1拓宽网络营销渠道,提高景区曝光量。目前沙家浜风景区已有“两微一抖”官方账号,具备基本的营销渠道。但是通过问卷可以看出,官方媒体的宣传面窄,并不能将传播内容有效地传达到受众。从搜索引擎这一角度来看,将百度指数作为参考依据,对比2020年9月15日—2020年10月15以红色旅游为主的月份,而同为5A级景区的红色旅游地“井冈山”,不论是日峰值还是平均值都远高于“沙家浜”的指数。因此,全方面拓宽网络营销渠道、切实提高景区曝光量、增加微博热搜浏览量是沙家浜等红色旅游景区宣传的出路。

4.2传播内容流于大众,缺乏辨识度,亟需创新。抖音旅行博主“房琪kiki”于2019年10月创作的沙家浜风景区旅行食品,收获百万浏览量和超过十万的点赞量,而官方账号粉丝数量不足五千,作品平均点赞量不超过一千。在多样化、碎片化和视听化的网络时代,短视频兼具内容入口和社交基因,借势热点话题,容易增强游客情感共鸣。针对不同平台的用户画像,进行区别化营销,比如微信等社交平台熟人居多、信息真实、适合口碑营销,组织丰富的景区优惠活动吸引游客,而抖音用户以年轻人为主,适合做市场拓展,制作精细的视频画面和粉丝众多的博主推荐是最吸引年轻旅游者的内容。设计开发优质内容,讲好“沙家浜故事”,不仅是介绍沙家浜风景区这片土地上曾经的故事,更有利于传承和弘扬沙家浜精神。

4.3全方位链接媒体,进行影视剧营销。2019年《都挺好》在电视热播,掀起话题讨论,而作为其剧情发生地苏州也迎来了一波旅游热度,剧中浓郁江南气息的巷子引得游客接踵而至。因此,不能局限于红色旅游和官网宣传,积极承办电影电视、综艺节目的制作拍摄地,充分利用媒体资源,利用名人效应,通过营销策划宣传,营造消费者和景区的情感连接,是目的地营销的有效手段。

5讨论

消费幸福论文范文6

[关键词]生活德育;休闲德育;三位一体

大学生活与中小学生活相比,存在更多的课余自由时间,即闲暇时间。闲暇作为特殊的时空存在,成为重要的德育资源。然而,当前大学生的休闲生活状况不容乐观。2016年,本项目团队对广东省5所高校大学生闲暇现状开展调研,发现大学生中存在一定程度的“休闲贫困”问题。具体表现为休闲异化(不懂休闲、不能休闲、不愿休闲)、休闲层次低(浅休闲、假休闲、逆休闲)、休闲伦理失谐(休闲与自身、他人、自然失谐)等,这些现象应引起我们的关注。“德育回归生活世界”作为德育现代转型的重要内容,使“生活德育”成为新的德育理论研究热点,也为大学生德育创新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因此,从生活德育角度探讨大学生休闲德育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生活德育理论为休闲德育提供理论资源

(一)何谓生活德育

不论是中小学,还是大学,德育与生活世界的脱离,导致德育中存在“三化”(政治化、专门化、知识化)问题,这是造成学校德育困境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一问题,近年来,生活德育理论被提出并受到普遍认同,成为当前德育理论和实践的一大热点。不论是美国杜威的“教育即生活”,还是我国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理念,都是提倡德育回归生活实践,倡导教育生活化的理论支撑。我国德育专家鲁洁教授较早呼吁德育回归生活。杜时忠教授在《论德育的走向》一文中提出现代德育“走向生活”的趋势。高德胜教授的著作《生活德育论》对生活德育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为大学生德育提供新的理论视角。他在《生活德育论》中指出,生活德育是一种新的德育范式,是对以往和现行的割裂、知性和技术化管理为特征的德育范式的转换和超越,生活德育的基本进路是“通过过‘有道德的生活’来学习道德”。[1]74生活德育观指导下的学校德育,应该是通过学校的整体生活进行的、对学校所有成员都起作用的、提升人的精神追求的教育活动。[1]89

(二)何谓休闲德育

休闲与工作相对,一般是指工作之外的自由时间(闲暇时间)从事的有利于身心的活动和从中体验到的闲适状态。休闲与时间有关,也有状态有关,是生命提升的机会,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可能性。大学生与中小学生相比,突出的特点就是课余时间的增多。自由时间的增多,意味着大学生可以有更多的休闲时间从事休闲活动。如何充分利用大学生的休闲时空与休闲活动,提升休闲审美的品味与境界,关系到大学生道德层次的提升与培育,对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意义重大。近年来,与大学生生活实践相关度很高的休闲生活、休闲教育、休闲德育研究也越来越引起德育理论和实践界的关注,但对于休闲德育的内涵和概念还没有达成一致。目前,有的研究者侧重于闲暇的角度,有的侧重于休闲的角度,两者虽然在历史演化上有所区别,但笔者认为,针对大学生这一群体而言,两者内涵基本是一致的,以下我们将休闲和闲暇等同理解。2005年,邱伟光教授(华东师大博士生导师)较早意识到闲暇教育的重要性,并提出随着大学生闲暇时间的增多,组织与实施闲暇德育可以成为实践育人的新模式。此后多年,休闲德育开始进入高层领导的视野,得到思想政治教育与德育领域的重视和关注,并在新课程改革中有所体现。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师培训教材第五章中,专门将大学生的休闲生活教育作为课改的新增内容,作为新教师教育教学的必要内容引起了思政教育届的广泛关注。在针对休闲德育所起的作用方面,曾琰在其论文《大学生闲暇德育现状及对策分析》中指出,由于高校的闲暇德育能为大学生营造一种“自由体验”的积极氛围,有利于德育活动在主体参与和自主选择的时空境遇中进行,改变了传统道德教育常常被诟病的人学空场现象,因此充分尊重了人性,体现了主体的“在场”。还有不少学者对于建构闲暇德育在方法论上进行了探讨。万慧进在其论文《高校闲暇德育对大学生闲暇德性的建构》中指出,大学生普遍存在休闲资源意识淡漠、闲暇创造性缺失、闲暇生活质量欠佳等现象,并提出通过确立合理的闲暇价值目标来引导大学生的价值观,丰富其闲暇生活方式,提升其闲暇生活的文化底蕴与层次,成就幸福的休闲生活。具有本真意义的幸福生活必然是具有德性的休闲生活。杨佳英在《浅谈闲暇德育》中提出,要使得闲暇教育能真正实现道德引导与教育的良好效果,就需要以休闲化的方式开展道德教育,休闲化教育使人容易处于一种放松的“去目的化”状态,不容易在主观上感受到一种强制性的道德说教,使德育的积极效果能在休闲化状态中得到潜移默化的渗透与发挥。但他也强调,这种教育方式一定要注意保证德育的“焦点化”与“目的化”,避免因为方式轻松而导致教育目的随意与涣散,从而消弭道德引导的有效性。刘胜良、张百顺在其论文《高校闲暇德育有效性研究》中提出,闲暇具有道德意蕴,现存的高校闲暇德育表现为:闲暇时间充裕,闲暇质量低下;闲暇内涵明确,闲暇技能单一;闲暇动力强劲,闲暇指导缺位;闲暇自律明显,合作共赢低效。他们还指出闲暇德育理念偏失,应试教育惯性冲击,闲暇德育活动单一,交互德育主体缺失等,是造成高校闲暇德育低效的原因。树立科学的闲暇价值观、挖掘闲暇德育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闲暇德育活动、发挥闲暇德育主体的能动作用,是提高高校闲暇德育有效性的主要路径。黎海燕在其论文《浅析高校闲暇德育的主要内容》里将大学生的闲暇德育内容归纳为学习、文化、心理、道德实践、生活自律等五个方面,她还在其论文《闲暇教育特征论析》中阐述了作为既具备道德教育一般特征,又有其独特品性的闲暇德育具有闲暇性、生活性、开放性、隐喻性等四个方面的特征。综合各方面的研究,笔者认为,休闲德育主要是通过教育者有目的地采用各种方式、方法和途径,对大学生的休闲生活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和影响的活动。因此,高校的休闲德育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进行理解:一方面,从时间维度来看,是在大学生休闲时间范围内所开展的指向道德提升的教育活动;另一方面,从形式维度来看,是通过休闲实践活动来开展的思想道德教育活动。休闲德育是德育回归生活、走向生活的重要内容和途径,对更新德育观念,创新德育模式,提高德育实效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休闲德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可忽视的新领域

(一)“有休社会”需要休闲德育

随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有闲社会”逐渐成为现实,人们将拥有越来越多的闲暇时间用于全面发展自我。学会如何有效地利用闲暇时间,过有德性的休闲生活应纳入教育的重要议题。然而,休闲的能力与职业技能一样,并非与生俱来,休闲的层次、休闲的质量至关重要,因此休闲需要教育。目前,我国教育尚处于为职业工作做准备的阶段,但在后工业社会,出于对生命本真的考虑,人们重新审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它体现为“教育为休闲生活做准备”。[2]一方面,休闲生活已经成为大学生重要的生活组成。对于大学生这一群体而言,有调查显示:我国大学生每年在校时间约为280天左右,其中双休日加上各种法定节假日竟有90天之多,而且随着年级的增高,正常的教学活动会逐渐减少,使大学生休闲时间进一步增多。另一方面,休闲生活及其教育越来越彰显其重要性。教育要为未来培养新人。当前我们身处一个快速变化的时代,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人工智能技术等快速发展,“机器代人”成为现实,未来职场需求的已不只是工作技能,休闲、生活的技能越来越被提到重要地位。然而,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当前的大学教育对于休闲及其教育力度是相当薄弱的,休闲教育甚至是“被遗忘”领域。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休闲伦理的贬抑。传统伦理中我们往往宣扬“劳动至上”、“劳动光荣”,导致对工作伦理的过度宣传,一些劳模因过度工作牺牲生活、牺牲家庭、牺牲生命的案例也被媒体放大宣传,导致民众对休闲的贬抑,休闲往往与懒惰、颓靡联系对等而受到压制。另一方面是对休闲教育的忽视。休闲并非一种本能,而是一种能力。能力绝非与生俱来而需要后天培养。然而,传统的教育往往不遗余力地花费大量的资金与时间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与工作技能,却不愿投入一点时间来研究如何培养学生的休闲生活技能。我国的中小学生常常从踏入体制内学校开始,就被“埋葬”在题海战术中,导致“不敢休闲”(常表现为“学习至死”)。而休闲教育的缺乏,使我们的孩子无法培养最基本的生活技能与审美情趣,即使有了休闲时间,也不懂得过高雅而健康的生活,甚至被一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所误导而沉迷其中,表现出“不会休闲”(常表现为“娱乐至死”),“窒息”了精神生命。这是教育的悲哀!与此同时,不容忽视的另一个问题是,当前随着网络休闲方式的快速发展,大学生休闲生活及消费中的价值观引导问题越显突出,西方文化、非主流文化等通过休闲生活方式影响着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休闲生活领域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新阵地,需要引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重视与警惕。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学生在休闲生活中的德性培养,即休闲德育显得越来越重要。

(二)休闲德育模式建构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高校更新教育观念,促进道德教育范式的转型

休闲德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仅是技术层面上对德育内容的补充,更是体现了德育观念的转变和德育范式的改变,它充分调动高校在休闲德育资源开发方面的积极性,强调我们当前的道德教育应注重从课程德育向整体德育转变,从知性德育向实践德育的转变,促进道德教育的生活化。

2.有利于促进大学生休闲生活从自发向自为状态转变

休闲作为引导人走向自由的途径,使我们能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中获得思考的时间与文化创造的空间,为个体的精神生命发展搭建了更为广阔的舞台,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彰显。休闲德育引导大学生过有道德的生活,激发大学生道德自我完善的内在需要,冷静反思社会与人生、理想与现实,进行深刻的自我否定、批判扬弃、自我塑造,使其在休闲生活中具有高度的道德自觉,超越现有的自发生活状态,创造理想的“可能生活”,实现向自为休闲状态的转变,达成生命的自我超越。

3.有利于拓宽德育生活化的空间和实践育人的新模式

休闲德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并不是以休闲德育取代知性德育(课堂德育)。课堂德育作为传统的道德教育方式,能有效通过道德知识的传授与灌输让学生获得道德修养的基本理论。然而,道德规范的确认、情感意志的培养以及行为习惯的养成,则更需要在生活中践行并获得固化。休闲德育作为德育回归生活实践的一种形式,以知性德育(课堂德育)为基础,并对其进行有效补充、延伸,能更好地弥补知性德育的不足,为高校德育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并与知性德育一起,包容了学生生活的全部,避免因对大学生休闲生活的忽视所造成的“德育死角”,有利于整体德育的建构,对于提高德育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三)休闲德育的基本进路:通过过“有道德的休闲生活”来学习道德

生活德育是通过过“有道德的生活”来学习道德。而这里的“生活”包括了制度性生活和日常性生活,也包括了劳作性生活(职业生活)和休闲性生活,因此休闲德育作为生活德育的一个领域,就是要通过过“有道德的休闲生活”来学习道德。一方面,休闲生活关涉道德。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休闲必然包含着主观的社会价值取向。“自由”是休闲的本质规定性,然而“自由”并非意味着“无约束的放纵”,自由不仅是更高要求的自律,而且应该自觉承担起对自己、对他人和对社会所应负有的基本道义与责任。“自由时间是自由的,随意的时间,也是检验道德和伦理判断的基础。”[3]也就是说,人们的休闲方式必须符合社会伦理规范,要做到“休而有节”、“休而有礼”。另一方面,休闲伦理需要教育。休闲不仅在形式上有类型之分,在精神层次上也有高低之别。正如有论者指出的“误用时间比浪费时间更可怕”。错误的休闲方式可能带来消极的影响,正确的休闲则是“成人”的重要途径。休闲伦理是人们在休闲生活中用于处理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价值原则和道德规范。休闲伦理和休闲能力并非与生俱来,需要后天教育进行正确的培养与引导。

三、生活德育视野下“三位一体”的休闲德育模式建构

按照陶行知生活教育的理论,我们过一种怎样的生活就接受一种怎么样的教育,生活就是教育。同样,关于休闲生活的伦理道德学习,也不能只是关在课堂里进行纯知识讲授,而应该建立一种更整体的生态教育观念,建构一种知性学习与实践学习相结合,体现生活德育理念的“三位一体”的休闲德育模式。

(一)课堂中学习

休闲德育并不局限于在闲暇时间内开展的德育活动,还包括关于休闲道德的教育。因此,发挥大学生课堂的主渠道功能,在相关人文教育、思政课程中设置相关内容,甚至在专业教学中渗透休闲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一方面,我们应该鼓励高校开设独立形态的休闲公共课程。这一类课程应以明确的目标和内容体现直观的休闲教育内容。如有一些高校所开设的“休闲与工作”、“休闲与学习”、“休闲生活技能”、“我的休闲我做主”等公共课程,将休闲教育作为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作为一个健全人培养的重要一部分。但限于人力物力,目前此类与休闲有关的专门课程在高校还鲜有设置,条件不具备的院校可以退而求其次开设相关选修课,鼓励具有休闲意识的学生进行选修学习。另一方面,我们应鼓励高校在人文教育、思政课程中设置或渗透休闲教育的精神与技能。一般高校难以开设大量专门的休闲课程,因此通过其他专业课程和公共课程渗透休闲教育观念和技能,是最切实可行的(但也是难度最大的)。如在旅游、艺术、体育等文体艺术类课程,烹饪、烘焙、园林设计等各类专业课程,甚至是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课程中渗透休闲教育的精神与技能、内容与理念等。但是这需要学校在宏观层面上加强对教师的休闲教育,提高教师休闲理论水平,形成教师休闲教育的自觉,使其能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中具有言传身教的体现与示范。

(二)生活中体验

区别于传统知识理论传授中他者“自外而内”的灌输式教育,休闲德育更注重自我“自内而外”的体验式建构。因此,高校的休闲德育应注重在教育方式方法上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注重方法整合。首先,从教师角度而言,要强化教师休闲能力的培养,改善教师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只有教师的幸福感提升了,才能言传身教,以自己积极的休闲行为引导学生积极体验休闲实践。其次,从学生角度而言,要培育和引导文化社团的发展。大学生社团一般可以分为兴趣爱好型、公益服务型、专业学习型等几类,是高校学生开展休闲文化生活的重要载体。因此,通过加强对社团活动的指导与监督,有利于营造健康积极的校园文化氛围,为休闲生活文化品位的提升提供积极支持。最后,从学校角度而言,要突出院校特点开展休闲教育。为规避休闲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剥离,应尝试把休闲教育融入专业教育中,充分利用专业教育的资源。专业教育与休闲教育并非对立的两个教育领域,休闲应该是专业教育追求的最高境界。高校可以面向师生开放专业教育的实验室、科普展示室等,让学生对专业有更加生动、活泼的多元体验,引导学生把专业不仅视为谋生的手段,更提升为乐生的途径。此外,还应积极拓展网络时空的休闲教育,以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形式开展休闲活动,让师生成为校园休闲文化生活的创造者、体验者和积极传播者。

(三)环境中熏陶

生活德育非常强调教育环境、教育情境的创设。校园文化、校园环境作为一种整体氛围,一方面是休闲德育的“隐性课程”,另一方面也是休闲德育最终达到的目标。在具体实践中,高校应以“幸福校园”作为目标,将休闲精神融入到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夯实休闲“软件”的建设基础。此外,还要注重加强相关的休闲“硬件”建设,注重加强校园休闲生活设施和环境的改善。每所高校除了建设好田径场、足球场、篮球场、体育馆等传统体育设施外,还应该根据高校学生年龄、心理和专业特点,增设有利于其身心健康发展与专业兴趣培养的场地设施,如保证校园休闲公共场域的基本建设,休闲广场、舞蹈室、合唱室、乐器室、形体训练中心、健身房、阅览室等娱乐设施应符合基本配比。此外,还可以考虑在学生比较集中的地方,如在生活区配备便利的娱乐、休闲与健体活动室,在教学楼、图书馆、实训楼等教学设施配备适当的休息室、茶吧、音乐吧、咖啡吧等,引导学生参与健康有益的休闲活动。同时,在管理上、在时间安排上和空间设计上都要尽量将休闲伦理考虑进去,教育、激励、引导师生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休闲价值观和伦理规范,让校园的师生能在一种休闲与审美中提升自我,享受幸福,过一种有德性的休闲生活。

[参考文献]

[1]高德胜.生活德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2]陈建华.教育为休闲生活做准备———兼论教育与休闲关系的历史嬗变[J].教育研究,2011,(10):84.

消费幸福论文范文7

从教育功能来说,西方经济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在学生增长自身能力上给予更多的帮助,帮助他们学会用理性思维来对待生活和工作,利用经济学这门科学获得有价值的人生。作家萧伯纳曾说过“:经济学是一门使人幸福的艺术。”十八世纪的欧洲形式教育论也认为,教学的任务主要不在于给学生多少知识,应该主要培养学生的能力,特别是所谓悟性或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凯恩斯曾指出:“经济学是一种方法,是一种帮助拥有它的人得出正确结论的思维技巧。”观察西方经济学的学科特性,笔者认为是“理性思维”,而经济学这门学科就是研究人在理性状况下如何选择的科学。因此,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师应通过对学生进行理性思维训练来培养正确思考的能力。

二、西方经济学应培养学生能力的内容

能力是完成一项目标或者任务所体现出来的素质。阿玛蒂亚森(1992年)认为能力是“一个人在不同的生活中间做出选择的自由”。“能力是指一种最基本的自由,即一个人所拥有的能够给他带来何种生活的选择范围。”(德热兹和森,1995年)景维民、周立群(2008年)认为经济学人才要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许成钢(2006年)认为一个好的经济学家至少应具备三方面的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创造能力。笔者在西方经济学教学过程中认识到:在教给学生书本知识和研究方法的同时,更应该领悟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学习像经济学家一样去思考社会和选择人生,并从中受益。

(一)观察能力

观察能力是指在观察现实中发现问题、提出疑问的能力。从认识论的角度上来看,经济学理论是认识主体与客体相互之间的关系,并予以解释,力图不断接近客观现实的一种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首先应该理解和掌握经济学理论,包括市场供求、生产者行为、消费者行为、政府行为、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等理论,建立起观察的坐标和基准,并以此来观察事物。其次,应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讲授课程时,不能局限于讲解书本上的理论和方法,还要引导学生观察社会现象,并根据所学理论解释现实问题。这个教学过程实质上是应引导学生将经济学基本理论和知识内生化,培养学生对经济问题的直觉性思维。

(二)分析能力

分析能力是指把一种现象分成较简单的组成部分,找出本质属性和彼此之间的关系单独进行剖析、分辨的一种能力。对于经济学的学生来说,具备了西方经济学的方法原理后,要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分析能力是用理论和实证的方法分析经济问题的能力,一般包括数学类型的分析能力和使用自然语言的分析能力。教学中首先要注意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工具的能力(当然较完善的数学能力需要微观、宏观、数理、计量等一系列课程的基本训练,才能帮助学生掌握分析方法和工具)。第二,培养逻辑理性的分析能力。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包括均衡分析方法、比较静态和动态分析法、边际分析方法、供求分析法以及博弈论分析方法。帮助学生在面对社会问题时深入解剖对象,透过表面看本质。如讨论城市以外的人口进入城市落户。表面上分析:外来人口进入城市会占用城市资源,抢夺本地人的消费和就业机会。但通过均衡的分析方法发现,新人口的加入才扩大了城市的消费和供给市场,带动区域经济更加活跃,城市经济规模更大,增加本地人的福利。第三,对学生进行道德价值上的引导。西方经济学具有很强的道德价值和伦理标准倾向。阿马蒂亚•森更明确指出经济学有两个根源:一个是工程学,另一个是“经济学与伦理学、政治学中有关伦理观念的联系”。西方经济学中一般以全体人民的福利增长作为诊断现状问题和提出改进方法的价值目标。所以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经济伦理观,用正确的价值观来分析和解决社会经济问题。

(三)创新能力

经济学的创新能力是指创造性地去观察和分析经济问题的能力。经济学经历了重商主义、古典经济学、庸俗经济学和庸俗经济学后等几个理论学派发展阶段,经济学的发展就是该学科理论不断演变创新的历史过程,导致现在西方经济学的繁荣。教学中应以创新能力为重点,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通过“辨证、发散、求异、创新”的教学过程,全面提高学生的认识、分析和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如讲居民消费函数时,可以比较中美两国居民消费行为习惯的不同。中国经济成为了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奇迹”,而在世界主流经济学界中,对中国经济增长模式还没能提出具有普遍说服力的理论。教师可以鼓励和启发学生多用创新性的思维方法去发现中国的经济规律,迎接中国经济学的创立。

三、对西方经济学教学的建议

(一)强化西方经济学理论基础教学

西方经济学理论教学是让学生获得理性思考能力的起点,教师应让学生透彻地学习经济学理论,深刻理解包括形成的历史背景和理论渊源、适用条件,以及后来学者的评价和理论的新近发展等,让学生明白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才能产生特定的经济理论。

(二)重视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方法目前是课堂上普遍受到欢迎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能够模仿现实,学生“身临其境”并在教师的帮助下去分析和解决问题,要求教师有大量教学案例的积累。教师平时应加强自身的知识积累和研究能力的提升,对课题研究和社会事实热点深入思考,才能用经济学原理深入浅出地为学生讲解案例现象背后的机制,训练学生经济思维能力。

(三)实行研究式教学

消费幸福论文范文8

我是20世纪80年代初进入华东师范大学学习的。在改革开放刚开始的年代,由于荒废了十几年时间,我进入大学后,读书的欲望十分强烈,总是希望能够找到更多的书来读,所以每个星期都会到上海的南京路及福州路的书店里淘书。我在上海上学7年,那种淘书之乐趣也保持了7年。直到现在,到书店淘书仍然是我最大的嗜好。但是,在那个时代,由于出版物少,即使有经济能力也是无书可买。所以,要满足自己读书的欲望,只好到学校的图书馆寻找。我算是十分幸运的,在那个找不到书的年代能够在华东师范大学上学。因为华东师范大学具有久远的历史,她是1954年由上海几所老牌大学合并组成,包括上海的圣约翰大学、华夏大学等。当时,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的图书收藏量是非常丰富的。所以,在上海读书7年的时间里,泡在图书馆里是我最幸福的时光。那时候,我只要不上课,图书馆开门,就会坐在图书馆固定的位子上。后来去多了,我也与图书馆的管理员结下友谊,他们有什么事情,我都会帮着做,成了当时图书馆的编外管理员。就当时来说,对此我也感觉到非常自豪。也正是这样,我与《江海学刊》结缘了。我最早是在图书馆期刊的过刊书架上看到《江海学刊》的,翻阅之后就觉得是一本可读的杂志,很有学术品位。所以,在上海读书的7年里,几乎每一期都会借来阅读,从中获得了许多知识。在此,我还得向《江海学刊》说一声感谢,感谢我在那个时代遇见了你。离开上海之后,在外工作及学习十几年,后来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做学术研究,论文写好之后投稿时,首先想到的就是大学期间读过的几本杂志,《江海学刊》自然是我的心爱之选。有一年单位年终总结,单位的领导就问我,你为何老是把文章投稿到这几本杂志去,我说我喜欢。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我与《江海学刊》结下了不解的情缘,我与《江海学刊》的友谊也没有间断过。2018年6月初,战炤磊编辑告诉我,《江海学刊》要搞一个出版发行60周年的纪念活动,要我写一篇与《江海学刊》建立友谊的文章,我欣然答应。但是,接到任务之后,一直在琢磨到底写什么好,拿着这本杂志翻来覆去,最后眼睛一亮,终于找到本文的聚集点。《江海学刊》作为一本“关注学术前沿,倡导标新立异、引领学术争鸣”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性期刊,它是如何获得首届“国家期刊奖”的?《江海学刊》作为一本地方性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性期刊,如果没有特别的功夫,要在众多的期刊中脱颖而出并非易事。而这也许就是《江海学刊》60年来点点滴滴升华的结果。本文先是简单地从知网所统计的三本同类型学术刊物被引用最多的12篇论文来做一个比较分析,据此洞察《江海学刊》的实力所在,并由此引申出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公共理性的基本特性;然后在此基础上讨论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本质及内在价值;最后在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公共性的基础上讨论保证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得以发展与繁荣的条件及环境。

二、从三本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看学术刊物的公共理性

对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质量的评价,目前国内有各种各样的评价体系、评价机构及评价标准等。目前国内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评价指标有20种以上,其中影响因子、引用率等量化指标最为重要。黄颂杰教授也认为,学术期刊发文被引用量或引用率和被转载量或转载率这两个量化指标是学术期刊质量高低的主要评判标准,特别是被引用量或引用率更具有客观性,最为重要。《江海学刊》之所以能够在1000多种人文社会科学期刊中脱颖而出,获得首届“国家期刊奖”,肯定有其过人实力。本文从知网上简单地选取了3本有代表性的同类型的学术期刊:《江海学刊》《学术月刊》《社会科学战线》,每一种期刊选取被引用量最多的前12篇论文,并列出这12篇论文的下载量和下载量排序。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简单分析,看到了下面有趣的现象,并对此进行简要地分析解释,由此一叶知秋。首先,从三本杂志引用量最多的12篇论文的情况来看,《江海学刊》所刊出论文的最高引用量为1178,最低引用量为242;《学术月刊》所刊出论文的最高引用量为676,最低引用量为170;《社会科学战线》所刊出论文的最高引用量是394,最低引用量是160。从这些数据来看,《江海学刊》所刊出论文的最高引用量分别是《学术月刊》和《社会科学战线》所刊出论文的最高引用量的1.74倍和2.99倍;《江海学刊》第12篇论文的引用量分别是《学术月刊》和《社会科学战线》同样位置论文的引用量的1.42倍和1.51倍。尽管这种量化比较受采集数据量少的限制,存在某种程度上的不足,但同样不失一般性。由此可以容易地推导出,在整体上《江海学刊》所刊出论文的引用量要高于另外两本杂志,如果以所刊出论文的引用量为衡量学术期刊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那么《江海学刊》当然优于另外两本杂志。其次,从三本杂志引用量最多的12篇论文的下载量的情况来看,《江海学刊》所刊出论文的最高下载量是17533(1)(括号中的数字是三本杂志下载量的各自排序,下同),最低下载量是1499(174);《学术月刊》所刊出论文的最高下载量是8292(2),最低下载量是692(1160);《社会科学战线》所刊出论文的最高下载量是11206(1),最低下载量是835(726)。也就是说,《江海学刊》所刊出论文的最高下载量分别是《学术月刊》和《社会科学战线》所刊出论文的最高下载量的2.11倍和1.56倍;《江海学刊》的前12篇论文中的最低下载量分别是《学术月刊》和《社会科学战线》同样位置论文的1.42倍和1.51倍。论文下载量可以反映对社会重大问题的关注程度。上述比较意味着《江海学刊》所刊出论文所讨论的话题的社会关注程度远远高于《学术月刊》和《社会科学战线》。第三,对于三本学术期刊的质量比较,为何不选择通行的所刊出论文的被转载量或转载率,而是选择所刊出论文的引用量及下载量呢?因为论文的引用量和下载量比论文的转载量更具客观性,学术期刊所刊出论文的引用量和下载量是直接面向读者。只不过,学术期刊所刊出论文的引用量和下载量所面临的读者有所不同。论文引用量对应的读者更多的为专业性读者,由此显示出所刊论文的专业性,而论文下载量对应的读者是专业性读者与一般性读者之和,两者都是读者行为的直接结果,更具有客观性。而转载量往往会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如转载期刊篇幅、编辑人员能力及取向等限制),其评价客观性可能会降低。所以,黄颂杰教授认为,以转载量为评价标准,意味着凡是被转载的就是优,而未被转载的则是非优,这是一个未被验证的似是而非的虚假命题。本文基本上认同这种观点。第四,从上面所选择的36篇论文的主题来看,除了几位学术大家(如谭其骧、邓广铭、顾颉刚等)所讨论的论题较为小众化之外,所涉及的论题基本上都是现代社会生活中的重大课题(或既重大又热点),如城市化、农村、农民工、公共政策、金融危机、产业链、法治建设等,而这些论题又都是当前我们社会所面临的最为重大的公共问题。正如韩璞庚教授指出的那样,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就是多元性知识主体进行多元化异识整合的一个平台或者说学术交流的公域,同时也可以说是催生与促进公共理性的摇篮与温床。可以说,人文社会科学期刊通过一套严格的编辑程序,把当代最具学术性的论文汇集到这个平台上,同时通过这个平台把这些学术思想、知识和信息传播给社会。正是从这意义上说,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具有公共品的特性,它所形成的是每一个时代的公共理性。当然,这里所指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具有公共品的特性,不仅是指它在消费上具有完全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产品特征,更是指学术思想的创造或生产只能通过公共的方式来实现。与这类公共品所产生的效益相比,学术期刊出版发行所支付的成本及读者购买期刊所付出的成本完全可忽略不计。所以,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质量高低,既可以通过所刊出论文的引用量来衡量,也可以通过所刊出论文的下载量来反映。后者正是反映了学术期刊通过一套严格的编辑程序对现实生活中重大问题与热点问题所具有的公共性的理论回应。在这个意义上,上述的三本学术期刊相比较,《江海学刊》同样略胜一筹。而下一节对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本质特征和内在价值的讨论,则是对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所具有的公共理性特征的进一步展现与深化。

三、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本质特征和内在价值

学术期刊是刊登学术研究成果的载体,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是刊登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研究成果的载体。这是学术期刊的本质特征。从1665年法国的《学者杂志》问世开始,这一宗旨或本质特征从来就没有改变过,否则就不是学术期刊了。也就是说,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本质就是其学术性,其本质特征就是刊登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研究成果,离开了这种本质特征就不是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了。现在的问题是,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性是什么?其学术研究成果又是什么?我们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识别和评价其学术性及学术研究成果?一般来说,学术通常是指对存在物及其规律的学科化论证,是指知识的累积和系统专门化的学问。英文通常用Academia这个词来表示,并由此引申出学术是进行高等教育和研究的科学与文化群体,即学术界或学术机构。就此而言,学术的内涵应该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一是学术研究机构,二是学术,三是思想。所以,在古希腊Academia最早起源于一种地名,是一种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研究或荣誉会籍的机构,它是对专门化知识进行讨论与研究的场所。此涵义不是本文讨论的重点。本文的重点在于学术与思想的两个层面。在中国古代,学术的含义有分而治之,有合而为一。如有人把学术看作是治国之术,也有人把学术理解为影响人们生活的思想。所以,在中国的不同时期,有专注考据的汉代公羊学及专注义理的宋明理学。但实际上,学术与思想两者既相互联系,又可区分为不同的观念形态。就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而言,学术侧重于实然性,专注研究对象的事实性,即实际上如何,又以什么样的方式出现与存在。比如,表现为文献考证的学术形态,它所关注的是相关文献中文字中的文本含义和它的演变,文献自身的本来形态和它的变迁沿革等;而表现为社会现实的学术形态,更关注研究对象的现实状况,通过何种实证性的工具来把握等。所以,学术活动或学术研究的内在要求,就在于追求事实的完整性或充分性,否则无法形成专门化和科学化的知识,以此来帮助人类认识与把握外部世界的真实性。一般来说,思想就是学术研究所遵循的范式。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它强调的是价值取向与价值选择。它所关注的是世界为何如此,这种事件或这种现象为何会出现,其前后之间到底有什么样的因果关系,未来又会发生什么,等等。所以,思想更关注理论的分析和理论的解释,强调对事实所蕴含的因果关系的追溯与把握,强调理论上的自洽,追求观念形态上的系统性。所以,如果我们进入了某门学科的研究,就得遵照这门学科的范式来进行推理与演算,来寻找答案、解决问题或处理事情。也就是说,思想更强调研究对象的价值与意义,强调这些价值与意义对人类生存的影响等,并由此累积成系统性的知识或学科。不过,尽管学术与思想有观念形态上的分野,但学术所涉及的事实层面和思想所涉及的价值层面,在人与世界的关系中都是不可或缺的。也就是说,学术与思想可以在观念形态分开解释,但更多的是整合在一起的。因为,对于学术研究来说,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实,无论是考据还是实证,如果没有思想作为其内在的灵魂,那么史料与文献仅是一堆故纸,现实的数据与信息也只能是毫无关联、冰冷冷的数字。只有站在新的视角、用新的观念和新的范式,才能显示出这些材料和数据的内在逻辑及生命力。同时,任何思想都是建立在前人的思想基础上的,都与一定的文化积累和文化传承有关,都与现实生活的事实性有关,这些是思想创造的根基与前提。在具体的学术研究中,学术与思想应该是合而为一的。可是,在中国现实的学术研究中,把学术与思想两者分离开、对立起来的现象也时有发生,从而使得不少学术研究成了相关从业者自娱自乐、博取名利的“学术工业”。比如,当前经济学的不少研究,把整个现实世界都数学化,从而使得现在经济学所面临的世界不是理性思维所发现的事物的秩序,而是研究者心灵构造的秩序或世界。当人类把自然和世界作为自己构造与控制的对象时,他实际上“在世界中失去了他的位置,或者更加确切地说,人类失去了他生活于其中,并作为思考对象的世界”,从而让世界也离人而去。所以,学术期刊有责任引导一个国家的学术研究,让一个国家的学术研究回归到它的本源,阻止自娱自乐、博取名利的“学术工业”。这也是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内在功能。俞伯灵研究员认为,一个国家或学术期刊的水平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这个国家或地区学术研究的水平,不同时期学术期刊的状况大体也可以反映出不同时期学术研究的状况。也就是说,对于学术研究而言,学术期刊既是一种筛选机制,也是一种评价机制和引导机制。这是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内在价值及基本功能。首先,在现代社会,学术研究成果不仅是个人能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大学、学术机构甚至各种事业单位,职称晋升、获得学位、学术成果考核、各种项目申报、奖项评价等的评判标准和依据。在这种过强激励机制的推动下,各种所谓的学术研究成果或学术论文蜂拥而出,泥沙齐下。所以,一本优秀的学术期刊或有价值的学术期刊,它就是一种筛选机制,把有价值的学术论文筛选出来,把那些不成熟及不良的论文剔除出去。而学术论文良好的筛选机制不仅在于编辑知识的专业性、广泛性,还需要给予编辑一个好的环境。美国芝加哥大学的《法律与经济学》杂志,之所以能够在20世纪60年代初问世不久就能够刊出著名经济学家科斯后来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论文,就能够成为有学术影响力的名刊,就是与这样的学术论文筛选机制有关。其次,学术期刊也是一种学术研究成果的评价机制。学术期刊对学术研究成果的评价功能在当下的主流表现在于,学术研究成果的好坏、质量高低、能够获得多少奖励完全取决于学术论文所刊出的学术期刊的级别。比如,刊登在《自然》和《科学》等全球顶级杂志的学术研究成果一般都会被科研管理机构认定为顶级学术论文,而刊登在《中国社会科学》上的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论文一般都会被认定为人文社会科学的优秀成果。尽管这样的认定也存在不少缺陷,但不失一般性。因为,到目前为止,人类还没有找到一种比这更好、更科学的学术科研成果评价方式。所以,在这里,更为重要的是如何建立起一套科学、客观、有效的学术研究成果的筛选机制和优秀学术期刊的评价机制。这对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更是十分重要的。第三,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引导机制,并不单单是指宣传引导、舆论引导、意识形态引导,还包括更重要的学术规范或学术范式的引导。也就是说,优秀的学术论文,必须建立在严密的学理及严格的学术规范的基础上。只有这样才让中国的学术研究走向成熟,并逐渐地走向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