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效益论文范例

消费效益论文

消费效益论文范文1

1.1一般资料

126例小儿肺炎患儿中,男51例,女75例,发病年龄6个月~12岁,临床中大部分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该病在春、冬季节为多发季节。

1.2临床表现

该病发作时不易掌控,通常会出现身体发热,体温上升至39摄氏度左右,并带有咳嗽症状,开始为频繁的刺激性干咳,随之咽喉部出现痰鸣音,有少量粘液,呼吸表浅增快,鼻扇。除呼吸道症状外,患儿可有头痛、咽痛、关节痛,精神萎靡,烦躁不安,食欲不振,哆嗦,腹泻等全身症状。肺部可闻及痰鸣音和干、湿性罗音,X线表现明显,有斑状小圆点。

1.3辅助检查

通过常规性的血及尿液,对126例患者进行检查,同时对患者进行胸部X线拍片,对部分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或结核抗体测定。

1.4小儿肺炎临床诊断标准

①持续高热不退,伴全身不适,频繁刺激性干咳,随之咽喉部出现痰鸣音,伴随有胸咽劲的疼痛。②对比之下胸部的症状更加明显。③通过临床检查可发现患儿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听诊其双肺的音是否较粗,亦能听到干、湿型罗音等情况。④通过检测患儿的白细胞较为正常,亦可能有白细胞增加伴有血沉增快的情况。⑤采取喹诺酮及青链霉素治疗时,均没有任何效果,但运用大环内酯类治疗时效果较好。⑥相比之下,胸部X线片表现更为显著。

1.5用法用量

将阿奇霉素用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浓度为1.0~2.0mg/ml,然后静脉滴注。滴注时间为1~3h;剂量为10mg/(kg•d)。

2比较

将阿奇霉素作为第二代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并将其注射到患儿的体内,利用红霉素结构,将Qa位置上的甲基采用氮原子进行重排、扩张和还原等反应,并通过反应逐步取代其生产第一个15元环类抗生素。在对格兰阳性菌的抗菌作用中,相比红霉素,阿奇霉素具有更强的抗菌性,并且其是大环内酯类中对肺炎作用最强的药物,其具有很好的组织渗透性,组织浓度是10~100倍的血药浓度;由于巨噬细胞以及多核细胞内的浓度相较于细胞外浓度要高300倍,并且亦能够通过巨噬细胞将药物传递到感染灶内。使用阿奇霉素时,每日仅需进行1次给药,在结束用药后其仍然能够维持6d之久的抗菌作用,同时由于该药为短程给药而具备较长作用,因此小儿更加容易接受。但若在临床中患儿具有红霉素耐药性,则不能够应用阿奇霉素,需要运用其它类型药物来治疗。阿奇霉素是针对细菌在转肽的过程中实行阻碍,并通过在微生物蛋白质合成时实行抑制,有效地控制病原体的生存,它的作用率高达百分之百。其的代谢原形有50%通过粪、12%通过尿排泄出,不会对肝肾造成明显损害。

3结果

126例支原体感染的患儿,采用静脉滴注阿奇霉素,用5%葡萄糖稀释浓度为1.0~2.0mg/ml;剂量为10mg/(kg•d)。合并其它细菌感染者加用头孢霉素类抗生素;合并病毒感染者加用炎琥宁、阿昔洛韦等治疗痊愈,疗程缩短。结果126例小儿肺炎经过综合治疗均痊愈。

4讨论

消费效益论文范文2

1.1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对象都为我院2009年1月~2011年7月的100例肺心病患者,其中男78例,女22例,年龄54岁~82岁,随机将100例患者分成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治疗方法

1.2.1对照组

在常规抗感染、止咳、化痰等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应用5%葡萄糖250毫升,加单硝酸异山梨酯20mg缓慢静滴。

1.2.2治疗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应用5%葡萄糖100毫升,加丹参冻干粉400毫克静滴。

1.3观察指标

1)左心室射血分数

2)舒张早期与舒张晚期充盈速度比例

3)新房收缩期肺静血流逆向血流速度

4)心脏等容舒张时间

1.4评价标准

根据卫生部1998年2月推荐《疾病治疗效果评定标准》。好转:症状缓解、心功能好转、心衰降低1个分度以上;无效:症状未缓解、心衰降低不到1个分度;恶化:症状加剧、心衰加重。

1.5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2.5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处理,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用x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消费效益论文范文3

1.1临床资料

本组中一共有62例患儿,男的33例,女的29例,他们的年龄为3.5月~14岁:3.5月~1岁的有6例,~3岁的有11例,~6岁的有17例,~14岁的有28例。其中出现咳嗽但无发热的有8例,出现发热但无咳嗽的有14例,既发热又咳嗽的有59例;听诊肺部出现湿啰音的有30例,出现干啰音的有15例,呼吸音出现了降低甚至是消失的有6例,在肺门的周围有炎症的有2例,合并肺不张的有3例,双侧肺出现了大片的絮状阴影的有2例,出现合并胸腔积液的有12例。经实验室的检查,发现外周血白细胞升高的有13例,降低的有5例,CRP出现升高的有29例,AST或者是ALT出现升高的有2例,血沉增快45例。患儿在临床上大部分表现为持续性的咳嗽并反有发热,尤其是以中度发热为主,其中有5例患儿出现了弛张高热;患儿通常呈刺激性的干咳,有6例患儿在咳嗽的时候伴有黄绿色或者是白色的粘痰,有10例出现了痉咳。经过X线胸片的照射发现有29例的右下侧出现了大片的絮状阴影,有14例在左侧,有59例出现胸腔积液,只有69.8%的患儿外周血白细胞是正常的。在本组中有26例患儿有肺外合病症,占全部的42.0%,其中有10例为渗出性的胸膜炎,有9例为少量性的积液,有7例为中等性的积液。血液系统:有3例出现血小板降低,7例出现贫血。有8例患儿的消化系统出现了紊乱,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肝功能的AST以及ALT均升高。有9例出现中枢神经问题,通常表现围殴惊厥和高热。有3例患儿的心血系统受到牵连,临床上的表现为心肌炎。心肌酶谱升高,T波出现了变化。4例出现皮肤病变,多表现为丘疹。2例患儿的泌尿系统出现了问题,在镜下检查为蛋白尿或者是血尿。

1.2方法

判断支原体肺炎的标准参照文献[3]。使用颗粒凝集法对血清IgM抗体进行检测,它的低度≤1:40为正常的,出现≥1:160为阳性。本组的62例患儿均检查肝肾功能、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摄胸片、C反应蛋白,部分的患儿做血沉淀、CT检查、心电图、B超检查、心肌酶谱等检查,以及双份血清MP-IgM抗体测定。本组的62例患儿经过确诊之后均使用25~30mg/(kg•d)的红霉素静脉滴注6~11d之后,再改用口服阿奇霉素3个疗程,其中有的患儿胃肠道对红霉素有不良的反应,可改为使用10mg/(kg•d)的阿奇霉素静脉滴注4~6d,在停药5d之后口服阿奇霉素2~3个疗程。

2结果

2.1本组的62例MP患儿肺炎MP-IgM的检测

MP-IgM≥1:80的共有13例患儿,均进行了双份的血清标本抗体检测,并且抗体的滴度都上升了4倍以上;MP-IgM≥1:160的共有49例患儿。

2.2转归

本组患患儿在通过治疗之后,有42例患儿通过4~6d之后体温下降,咳嗽症状减轻;20例患儿通过8~10d的治疗之后,体温下降至正常值,其他症状也都明显的减轻。本组中有15例患儿出现与别的细菌合并感染,并及时的给予抗生素的治疗,尤其是头孢菌素类。本组的62例患儿经过10~13d的治疗后对胸片进行复查,待吸收好转之后出院,并且门诊随访。

消费效益论文范文4

后现代主义的小说作品是一个矛盾逻辑的产物,追求的是真实的虚构和冷漠的抒情。后现代主义小说在矛盾对撞中产生,在矛盾中发展,故意以麻木冷漠的态度,赤裸裸地向阅读者昭示小说作品纯属虚构。而在后现代的诗歌创作中,诗人常常采用反讽的手法,将自己的思想和文化进行含蓄化地表达,欲扬先抑的创作手法对读者形成了明显的感觉冲击力。由此可见,后现代主义的文学创作,就是通过矛盾对立的统一结合,打破有形与无形的传统界限,将其糅合在一起,在矛盾碰撞与火花激荡中将作者的感情加以宣泄,并将这种感觉和思维模式借助文学的途径传递给读者,传递给世界大众。他们大声地向世界宣示,这世界没有什么可以不用文学手段表达的,文学并非清高地独立于世,而应该是和人们的现实生活真真切切地联系在一起的。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创作与传播彻底颠覆了人们对传统文学表达的认识,扩大了文学创作的领域和范畴,创作的形式也有了较大的突破。美国作家冯尼格在其小说作品《绝佳的早餐》中,直接采用图画这一画面感最强的方式,将作品中难以言表的思想内容进行表述,拓展了读者的思维空间,引发读者的无限遐想。小说家库夫在《临时保姆》中,将小说的要素进行了划分和打乱,108个独立的片段单元使得小说的内容更为抽象,却产生了一种意想不到的表达效果,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的片段进行欣赏等等。这就是后现代文学艺术家们创作的手法和技巧,在他们心中,艺术无所不在,无所不能。他们将文学的艺术表现形式进行了更为广泛的阐述和发展。这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冷漠孤独的法国新小说和充满嘲讽意味的美国黑色幽默小说。

二、后现代文学的发展与消费趋势分析

西方后现代主义是继现代主义之后,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受社会的现代性影响,主要是西方社会进入后工业化时代所形成的产物。其鼎盛时期是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受这一思潮影响,在西方当代文学中又形成了存在主义文学、荒诞派戏剧、新小说、黑色幽默、垮掉的一代、元小说、魔幻现实主义、投射诗、具体诗、语言诗等在内的不同文学流派。存在主义最早兴起于法国,其后扩展到整个欧美;荒诞派戏剧和新小说最早也是始于法国,继而漫延到整个西方文学界;“垮掉的一代”和黑色幽默源于美国;魔幻现实主义则由拉丁美洲开始,继而影响到整个世界文学;具体诗产生于德语国家和拉美国家,而语言诗则兴于美国;元小说的兴起地域要广得多,包括英国、法国、美国以及阿根廷等欧美国家。借助于全球化的力量,这些形成于欧美的西方后现代主义创作思潮很快就影响到世界各个民族的文学,并在东西方文学之间形成了相互碰撞、影响和渗透。后现代文学的艺术消费已经不仅仅满足于文学本身的价值和意义,而是将消费对象逐渐锁定于文学的附加值上面。这种消费模式虽然并没有改变文学作品的使用价值,但却经过包装加工,大大改变了其内在的价值。人们就是借着此种消费方式,来提升自我的存在感和认同感,强调自我或社会地位的确认和证明。当今社会,所有的社会消费或者说经济消费,特别是文学的消费,都有一种欲望性消费的趋势,追求的是没有内涵的,肤浅的快餐文化,更强调的是一种身体或精神上的暂时性的快感获得和压力释放。

三、对后现代主义文学的消费现状的反思

文学对于人类自身来讲何以如此重要?随着时代的变化,存在多种不同的解释。但是,无论有多少种解释,文学所具有的基本意识形态价值、审美价值和文学意义都是无法被抹杀的。文学的后现代性是当代世界各民族文学发展进程中的共同特征,是全球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属于文学共生与发展的产物。同世界上所有的事物一样,欧美后现代文学的艺术消费趋势具有典型的时代特征,是整个世界经济和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必然产生的产物,具有不可替代性和不可逆转性。首先,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后现代文学创作方法的多元性,使世界文学呈现出各个流派多元发展的态势,进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文学与各国文化的交流。其次,受高科技发展的影响,网络文学的发展必定是利大于弊。虽然网络文学是对精英文学的化解,但网络文学的快捷性和娱乐性可以加快人与人之间思想交流的速度,在当代人快速与多元化的生活方式中,网络文学对后现代文学的传播具有积极意义。第三,电子和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虽然是对纸质图书市场和印刷业的极大冲击,但是,图像式和网络式的文学作品对于人们的视觉可以产生更加强烈的冲击力并以更加快捷的传递方式传递给读者和观众。因此,以图像和网络形式出现的后现代文学,新颖的表现形式无疑为文学的发展开辟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一方面欧美后现代文学消费的产生和发展,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交流和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唯有消费才有发展,这是众所周知的不二定理。消费将原本高处不胜寒的,只属于贵族阶层欣赏的文化,向社会底层的文化素养不高的民众展开了双臂。在这里,无论高深还是肤浅,无论庸俗还是高雅,所有的文化、文学内容都被打碎打乱,并重新柔和形成了一种可以被所有阶层都欣赏和喜欢的文化形式。同时,欧美后现代文学的艺术消费对于人类文明的传承和发展也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另一方面,欧美后现代文学的消费也不可避免地带来消极的影响。首先、人们对于文学的创作,需要浓厚的文化积累和创作灵感的碰撞,同样,文学的修养也要经过一定时期的累加和积淀。但是随着消费趋势的大行其道,直接就导致了文学作品的程式化生产,追求的是快速,以满足消费者对快餐文化的需求。以迎合大众,追求庸俗肤浅快感的商业化过程,对于文学的价值提炼和积淀是非常不利的,偏离了健康、积极的方向。欧美后现代文学的艺术消费趋势对于人们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文学读者来讲,进行了消费至上,甚至拜金主义的价值观输出,从而攫取了大量社会财富。

四、结语

消费效益论文范文5

(一)执法机构执法力度不足

制定法律的目的在于实施法律,通过法律的实施才能够使所制定法律的价值作用得到有效实现。但是,现状下,基于我国经济法的执法管理机构在执法方面却存在力度不足的问题。比如:执法人员综合素质较低,没有高水平的执法能力,无法为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提供有效服务,进而引起消费者的不满。又比如:包容违法犯罪行为的现象存在。有些地方政府为了自身的利益,对于严重的刑事案件便会给予相应的处理,只是为了应付上级而采取形式处理方法,这样显然弱化了执法机构的职能作用,进一步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二)在消费纠纷方面缺乏有效的解决方法

在我国,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在受到侵害的情况下,他们的自我维权意识并不强烈。由于受教育程度、认知程度的不足以及经济条件的制约,导致消费者很少通过法律程序进行权益的维护。基于市场教育过程中,消费纠纷是很难避免的。消费者在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比如精神方面的损害、金钱方面的损害以及时间成本方面的损害,这些损害一旦过于严重,消费者便需要通过法律进行维权。但是,现状下在这一方面却缺乏有效的解决措施,从而导致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另外,由于惩罚性赔偿制度不具完善性,进一步造成消费者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问题的呈现。

二、经济法视野下加强消费者保护的有效策略探究

(一)构建系统化的市场规制法

要想构建系统化的市场规制法,需要从多方面进行完善。一方面,需对竞争法规目标进行完善。对于立法部门来说,需要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给予足够的重视。在相关法规的内容、范围及目的等方面充分完善,对一般性条款合理增加。另一方面,需对惩罚性赔偿制度加以构建。要想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便需要使法律体现出公平性以及公正性,充分发挥出惩罚性赔偿制度的作用,使消费者能够有效地行使本该拥有的权利。对于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完善需充分做好两点:其一,对惩罚性赔偿责任的性质加以明确;其二对惩罚性赔偿制度的适用范畴进行扩大,并提升惩罚性赔偿制度的赔偿标准。

(二)对有效性强的执法机构加以完善

一方面,对于政府执法机构来说,便需要发挥自身的职能作用,对相关执法制度进行构建,同时通过培训使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升,以此使执法人员全身投入到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中。另一方面,如果存在官员渎职的行为,需采取有针对性的惩罚措施,追求渎职官员的法律制度。除此之外,对于和消费者权益保护相关部门需承担的责任加以明确,比如物价管理以及工商管理等。在各个部门协同作用下,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有效的保护。

(三)支持消费者诉讼,开辟司法救济途径

在消费者诉讼的支持方面,需要做好多方面的工作,比如需要构建完善的消费者诉讼费用支援制度。需要基于立法的视角对有利于消费者的规定进行构建,例如贷款制度等。对消费者提供证据支持。在得到法官认同的前提下,消费者能够通过法律途径对自己的举证的正确性加以证明,进一步起到维护自身权益的作用。除此之外,还需要开辟司法经济途径,比如消费公益诉讼的实施,通过实施使消费者以及经济秩序的公众利益得到有效维护,以此使消费者自身无兴趣或者没有能力进行诉讼的情况实现有效避免,进一步使消费者权益损害程度增大的现象得到有效防范。

三、结语

消费效益论文范文6

(一)我国经济增长的现状

现阶段,我国经济水平呈现出快速持续增长的趋势,进而我国国民经济水平有所提高。但我国地区经济发展存在较大的差异,各地区间的经济水平极其不平衡,从整体分布情况来看,我国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增长速度较快,中部次之,而西部的发展水平较低和经济增长速度较为缓慢。

(二)我国能源消耗的现状

首先,我国能源消耗的整体情况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尤其在我国加入WTO以后,我国能源消耗速度更快,然而我国一次能源数量有限,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其能源消耗会越来越多,不利于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其次,我国地区的能源分布不均衡,致使各个地区间的能源消耗水平有所差异,为此,我国应该根据地区能源消耗程度的不同而制定能源消费结构优化的措施。最后,我国地域辽阔,能源较为丰富,但我国人口众多,致使人均能源量较少,因而我国亟需对能源消耗进行合理分配。

(三)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的现状

现阶段,我国二氧化碳排放主要源于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一些一次能源,从而导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较大,这对生态环境有着较大的影响,更不符合我国低碳经济的实施和发展。目前,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的总量和人均量都相对较大,并且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甚至增长速度超出预料。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不同,能源储存量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各地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也有所不同。但从总体来看,我国东部地区各城市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明显比西部地区城市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要高出许多。

二、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原则和目标

(一)优化原则

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进行优化时主要遵循五个原则。第一,节能减排原则,减少我国一次能源的消耗程度和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第二,维护能源安全的原则,能源的供求和需求相协调,以满足人们正常使用和合理使用能源的需要。第三,能源低碳多元化的原则,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中对煤炭、石油等一次能源的依赖程度较大,这些一次能源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较大,不利于低碳经济发展。第四,注重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原则。第五,因需制宜原则,根据能源需求而积极开发新能源。

(二)优化目标

在低碳经济视角下,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优化的目标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关于经济的发展目标。目前,我国经济水平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其发展速度有明显的加快,进一步缩小了与发达国家间的差距,但是我国仍然需要制定合理的经济发展目标,以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稳定增长。其次,关于能源消费的目标。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能源消费越来越多。因而在低碳经济视角下,我国应该制定有效的能源消费战略,以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最后,关于二氧化碳排放的目标,目前,我国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并且在逐年增长,因而我国应该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为发展目标。

三、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优化的建议

(一)管理制度方面的建议

在低碳经济视角下,优化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需要加强管理制度建设。首先,加强我国能源管理体制改革,以加强我国的能源管理水平;其次,完善我国能源储备制度,加强我国能源的储备量,为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利支持;最后,改进我国的能源投资方式和加强对其管理力度。

(二)技术方面的建议

对于优化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一定要加强技术支持,进而为促进能源消费结构更加优化提供重要作用。首先,加强能源的勘探和开采技术,促进我国发掘新能源和提高有效开采能力。其次,加强对新能源技术的研发能力。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对一次能源的依赖程度较大,而一次能源的过度消耗不利于我国低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政策方面的建议

我国相关部门完善关于一次能源方面的法律法规,既有利于加强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又有利于加强对我国一次能源开发和利用的管理。

四、结语

消费效益论文范文7

1.1一般资料

本组资料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1年6月收治的77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有34例男患儿,43例女患儿,年龄为8个月~12岁,平均年龄为6.7岁,其中有15例患儿为婴幼儿,25例患儿为学龄前儿童,37例患儿为学龄儿童。发病季节:有43例患儿发病在春节,7例患儿发病在夏季,13例患儿发病在秋季,14例患儿发病在冬季。

1.2临床表现

1.2.1症状及体征

在本组资料中有65例患儿在入院即出现发热,其中有33例患儿体温在39℃以上,21例患儿体温在38.5~39.0℃,有11例患儿体温在38℃以下,有55例患儿热程在一周以内,15例患儿在一周以上。病症:有75例患儿伴有咳嗽,50例患儿有阵咳,16例患儿有刺激性干咳,11例患儿夜间出现频繁剧烈咳嗽,28例患儿咳嗽持续在二周以上;51例患儿有痰,大多数为白色黏液痰,17例患儿伴有喘憋,11例患儿有咽喉痛。2例患儿出现心悸,5例患儿出现腹痛,1例患儿出现胸痛,3例患儿出现乏力,4例患儿出现皮疹。肺部体征:有5例患儿呼吸音减低,3例患儿胸部叩诊浊音,9例患儿干啰音,4例患儿大中水泡音,10例患儿小水泡音,15例患儿肺部始终没有阳性体征。

1.2.2X线检查

有40例患儿肺纹理增强,9例患儿云絮状片影,24例患儿斑片状阴影,1例患儿结节状阴影,2例患儿肺门阴影增大增浓,1例患儿胸腔内少量积液。

1.2.3实验室检查

在本组资料中有14例患儿血白细胞增高,最高达到28.6×109/L,有42例患儿血沉增快。对所有患儿进行肺炎支原体抗体测定均为阳性,其中有45例患儿经心肌酶检查,有19例患儿正常,9例患儿AST增高,7例患儿LDH增高,2例患儿a-HBD增高,8例患儿肝功能检查不正常。

1.2.4心电图检查

经心电图检查有4例患儿出现异常及窦性心动过速,5例患儿窦性心律不齐,2例ST—T改变,1例房室传导阻滞,1例束支传导阻滞。

1.2.5治疗与转归

本组病例中大多数的患儿有头孢类、青霉素类药物治疗无效史,有75例患儿使用大环内酯类药物(首选口服罗红霉素或阿奇霉素针剂)进行治疗均治疗,有2例患儿病情好转。

2结果

在本组选取的77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感染患儿进行有效的诊治,该组患儿均痊愈出院,无一例死亡。

消费效益论文范文8

1我国科技期刊发展存在的问题

1.1学术评价单一,学术导向有待完善

2006—2016年我国作者作为第一作者发表的SCI论文统计(见图1)[2],可见我国作者在SCI数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把在SCI、EI等上增加了我国科研成果的国际显示度和影响力,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我国科学技术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但在目前的学术评价中,存在一些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学术机构唯SCI、EI马首是瞻的局面,把是否在SCI、EI上发表过论文作为绩效考核、职称晋升的重要指标,甚至“一刀切”式的对发表SCI、EI论文做硬性要求,这就造成大量优秀论文流失和科研经费浪费,威胁中文期刊的生存。在国内学术期刊评价体系中,过分依赖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等指标,以影响因子论英雄,评价体系单一,忽略期刊自身学科属性和社会效益,导致大量办刊人忘记办刊初心,把提高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等指标作为办刊指南,被学术评价机制牵着鼻子走。

1.2大而不强,办刊水平有待提高

截至2017年,我国出版的科技期刊已达5000余种,期刊规模在不断扩大,已是名副其实的期刊大国,但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我国2008种科技核心期刊的影响因子平均值为0.628;在2007—2017发表国际论文累计超过20万篇以上的国家(地区)共有21个,按平均每篇论文被引次数排序,中国仅排在第15位,面临数量多,但学术水平和整体实力与世界水平有较大差距的问题。而且,我国科技期刊多附属在一些高校和科研院所中,多处于本系统中的边缘地位,在资金扶持、人才培养、队伍建设和发展规划上不够重视,分散、弱小、实力不强、集群化发展和规模化经营程度不够是当前的现状。

1.3刊网融合不深入,转型升级有待提升

2015年3月5日,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使信息传播更快捷、形式更多样、内容更丰富,为期刊业带来了理念更新、技术革新与模式创新,也为期刊融合创新带来了蓬勃的动力。期刊从业者也纷纷通过开通微博、微信等公众平台,通过期刊+电商、期刊+旅游、期刊+教育、期刊+会展等一系列的“期刊+”模式加入“互联网+”的浪潮,但成功的案例不多,大多浅尝辄止,在内容资源的动态聚合、实时分发、精准投送、互动分享等上还存在较多问题,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融合深度还不够,利用新兴媒体带动期刊转型升级的路还很长。

2提升学术期刊水平途径

2.1树立文化自信,不断提升整体实力

我国的科技期刊是随着西学东渐逐步发展起来的,但它并不是西方科技期刊的附属品。在2016年5月30日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中国科学院第十八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十三次院士大会上,指出: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把论文写在祖国建设的大地上,这是总书记的期待,也是人民的期待。我国科技期刊在发展中虽然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整体向好,不断前进。在顶层设计上,国家在不断加大对科技期刊的扶持力度,加强科技期刊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推动学术评价制度改革,建立公正合理的学术评价体系。作为科研工作者,应树立文化自信,坚持科技期刊对科研成果的首发作用,把科研成果优先发表在祖国大地上,不断提高我国期刊的整体实力,提升我国期刊在国际交流中的参与权、话语权、评价权以及主导权,推动中国期刊传播好中国声音。

2.2注重内容和质量,不断提高学术水平

期刊质量=内容质量+编校质量+传播质量。要做好内容质量关键是要做好选题策划和组稿工作,可通过研究行业热点策划专题,采取跟踪基金项目、参加行业学术会议或直接向行业专家约稿等方式约取高水平稿件,同时注重同行评审,不断提高期刊内容质量和学术水平,建立优质品牌,树立良好口碑,从而带动更多、更优秀的稿源;编校质量是构成出版物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内容质量的载体和保证。在编辑队伍上,可通过采取树立精品意识、发扬韬奋精神、加强培训和学习等手段来不断提高编辑综合素质和编校水平。在编校方法上,除采用常规编辑加工和“三校一读”等方法外,还可采用分项校对、量化校对及文字校对软件校对相结合的方法,保证编校质量;传播质量是扩大影响力、吸引优秀稿源、增加经营收入、提高期刊知名度的保证,对期刊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多数期刊采取自建网站、微博/微信等公众平台、与知网万方等数据库合作进行传播,采取自办、与邮局或第三方合作进行发行,取得了一些成绩,不过在互联网快速发展今天,可继续深化刊网融合,推进期刊融合创新,建构期刊多元传播渠道,不断提质增效。

2.3加强学术期刊集群化建设,不断提高竞争力

集群化是国际学术期刊的发展趋势,现阶段我国期刊社绝大多数小且分散,集约化和规模化经营程度低,经济效益低。由于产业化规模不大,导致难以挖掘巨大的市场潜力和消费潜力,且在与国际学术出版机构争夺优质期刊资源面前缺少竞争力,发展期刊集群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中国科技出版传媒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出版社以及一些行业协会在期刊集群化建设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刊群在学术水平、管理水平、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力等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些成绩。只有继续推进期刊集群化发展和管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期刊分散、弱小、实力不强的问题。通过优化期刊出版配置,有效地整合和利用期刊群的资源,实现资源共享,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培育一批期刊产业的龙头骨干,推动期刊业做大做强,才能不断提高我国期刊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