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管理中法治思维的作用及路径

高校学生管理中法治思维的作用及路径

摘要:依法治校,普遍建立大学章程,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高校管理模式,新时代下运用法治思维开展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需要培养师生的法治思维,提升学生工作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

关键词:依法治校;法治思维;学生管理工作

1依法治校与学生管理之间的关系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教育体制改革一直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之一,完善高校治理机制,推动高校依法治校是加强学生管理的重要举措。

1.1依法治校是有效推进学生管理工作的前提

依法治校的核心是法律意识,法治思维,因此依法治校与传统的管理模式具有很大的不同。在高校治理机制下,学生管理工作方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传统行政命令管理模式,学校分管学生工作的校领导—学工部(校团委)—学院分管学工的副书记—学工办主任(分团委书记)—辅导员(班主任)—班长(团支书)这一条线下来,很多信息在层层传达过程中就会逐渐失真,该模型的信息传递路径很容易形成上下级行政隶属关系,高校管理部门通过这种管理路径形成行政隶属关系以有效指导下一层级学生工作,学工教师也习惯于用行政方式去布置和安排工作任务及管理大学生及相关社团组织。这种管理模式更多的是反映了人治思维,容易因为决策者个人理解或者随性而安导致工作出现失误和偏差,对学生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如近期发生的中山大学学生会干部公示事件引起的舆论关注对学生的导向作用明显。

1.2依法治校是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保障

学生管理工作是高校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当前在校的本专科生中绝大部分都是95后学生,2018年9月,我国00后大学生将首次集中进入大学,这些学生是在全媒体时代成长起来的原住民,他们有自己比较张扬的个性,也通过互联网获取了大量消息。实行依法治校,通过相关教育法律法规及校纪校规,规范师生行为,将学生工作管理的压力化为制度化执行流程,通过依法治校,尊重并保护师生的合法权益,避免在实际的学生工作管理过程中因为一些误解和矛盾造成深层次的对立。

1.3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为依法治校提供支持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参与主体不仅仅包含学工管理系统的教职工,也包含在校的全体大学生。高校在学生管理过程中,会面临各种冲突和压力,学校领导、职能部门及学院等各个相关主体对学生管理工作的方式不一样,会在实践中形成一定的工作张力。高校学生工作管理者在工作方式上的创新,工作中协调一致,将减少行政化管理方式造成的权威影响直接作用于学生,并为依法治校环境提供支持。

2法治思维是建立现代大学的题中之义

依法治校是全面加强依法治国,推动建立现代大学的必然要。要实现依法治校,必须着眼于高校师生法治思维的培育,根据国家顶层设计,建构具有符合学校发展实际的管理制度,制定学校发展战略目标,以法治思维推动高校治理机制现代化,不断增强育人功能,夯实依法治校基础,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大学制度。

2.1建立大学章程是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要素

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是现代大学体系建设的一部分,也是核心环节,建立大学章程,学校要始终遵循法制统一、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基本原则,以促进改革、增强学校自主权为导向,着力规范内部治理结构和权力运行规则,充分反映广大教职员工、学生的意愿,凝练共同的理念与价值认同。[1]大学章程是大学发展的纲领性指南,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就是是否建立符合大学发展的章程。科学合理的大学章程不仅会体现高校的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学校发展愿景,还能够可以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发展目标。大学章程通过建立共同的价值取向寻求一种管理的平衡,依法治校可以通过大学章程来规范和约束大学各个行为主体之间的关系,明确各自的职责,使师生都形成一种良好的法治思维,这样有利于加强和改进学生管理工作,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2.2建立健全学生工作管理机制是建设现代大学的必然要求

学生工作管理机制是高校治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建立现代大学的必然要求,完善学生工作管理机制,特别是将依法治校纳入学校的整体规划中,建立健全目标考核机制,全面推行依法治校理念,促进高校管理者特别是学生工作管理者转变思维意识,树立法治思维,探索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现代大学的建立不仅仅需要摒弃以往不利于学生成长成才的机制体制,也需要筑构新的管理机制和体制,为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提供良好的制度支撑。

3培育法治思维需要与学生管理工作有机结合

以来,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新时代,高校的建设和管理也进入了新时期,特别是双一流建设开启后,高校的现代化建设加快,为了进一步推进各学校双一流建设步伐,培育师生法治思维与学生工作管理的有机结合将有利于学校战略布局的推进。

3.1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普遍趋向法治化、规范化

随着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持续推进,学生管理工作法治化也是社会进步必然要求。[2]在宏观层面,《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教育部第43号令等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有规范性表述;中观方面也有各省自治区出台的相关教育条例;微观层面更是有各校制定的校纪校规等文件做支撑,因此学生管理工作在面临愈发复杂的环境下,法治化规范化程度要求也越来越高,必须探索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大学的背景下结合各个学校自身的特色走出一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路子。

3.2不断改进和完善学生工作管理方法和创新工作机制

良好的机制是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学工系统需要承接学校各个职能部门口子对应的相关业务,具有复杂性、突发性、常态性等特征,良好的工作管理机制对于提升工作效率,保证工作质量具有极为重要的实践意义。3.3构筑完善治理结构保证依法治校与学生管理工作相结合探索建立现代大学,推进“双一流”高校建设,需要进一步构筑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通过规范的治理程序和方法,提升学生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水平,营造良好的治理环境。

4法治思维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改进对策

第一,坚持依法治校为本,兼顾德育为先原则。改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学生工作者既要坚持运用法治纪要坚持法治思维处理相关事务,也要注重道德教育,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培育学生法治思维。第二,建立健全高校学生管理体系。学生的思想特点具有较强的时代特征和个性特点,因此需要建立健全的高校管理体系,保障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学生管理工作涉及多个工作部门,学生入学到毕业,需要与学工、学院、后勤等诸多部门有业务接触,因此,学生管理工作也涉及到方方面面,完善管理体系,提升服务水平,有助于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第三,构建学校、学生、家庭三位一体的全方位教育管理格局。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涉及到当代大学生的观念信念、思想意识、情感爱好、社会家庭、生理心理和周围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各种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交织在一起,而且经常发生变化。[3]因此,落实全面依法治校,需要将学校、学生及家庭三方紧密联系起来,协调处理好三方的关系,打造良好的家校沟通方式,为学生的全方面发展提供保障。

5总结

以来,高校的建设和发展也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全面深入推进依法治国理念的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工作者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在新时代下,加强自身素质建设,强化法治思维。在报告中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我们要努力营造良好的氛围,在高校推进依法治校,创新学生管理工作机制,提升服务育人水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有责任、有担当的大学生。

参考文献

[1]赵德武.以法治思维推进大学治理现代化[N].光明日报,2015-05-31.

[2]张晓军,邹良华,张红新,等.法治思维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运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旬刊,2015(8):192-194.

[3]廖郁荣.浅谈运用法治思维推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J].南方论刊,2015(4):36-38.

作者:黄崇敬 单位:三峡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