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实习对社会体育学生能力发展分析

专业实习对社会体育学生能力发展分析

摘要:专业实习作为高校学生在校期间知识与能力的运用与发展的关键手段,在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发展的同时,也能让学生了解自身学习与综合能力、专业素养等方面的不足,从而针对性地开展反思并改善自身存在的问题,实习过程中知识的积累与能力的提升对未来的就业选择意义重大且影响深远。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由于它的培养目的决定了学生的就业主要是面向社会、面向大众,服务于社区和各个健身场所等一些社会体育单位或行业,这就要求学生除了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外,还必须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这样才能很好地融入社会,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岗位。

关键词: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实习;能力;有效

大学生专业实习是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提升的关键教育环节,旨在让学生通过实习获得实践性专业知识,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巩固并扩展对已学专业知识的理解,同时强化和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运用能力和水平,也因此能让学生清楚认识到自己知识结构体系中应该加强、弥补或完善的内容,并有效开展自我检查、自我评估、自我反省等自我认知工作。另外,在实习过程中能够使学生树立认真、严谨和踏实的工作作风,养成良好的人际交流和沟通能力,并能较好的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从整体上有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和合理务实的职业规划。[1]

一、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习的现实和长远价值

(一)明晰专业特性,近距离“触摸”行业发展。专业属性是一个专业所表现出来的特征,只有正确地、清楚地认识到本专业的专业属性,才能够对自己形成一个正确的定位。通过实习后很多学生已经能够清楚认识本专业的专业属性,对人才培养目标内涵认识模糊,不清楚的学生也明显减少,实习工作有效帮助和改善了学生对本专业的一些肤浅、甚至是错误认识。另外,实习为学生提供了有利条件去认识社会体育行业及其发展,从而帮助学生从现实中去扭转或认识体育专业的基本内涵,不仅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个人价值取向,也有利于帮助学生进行更合理和切合实际的职业选择。

(二)加强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的主动性。专业理论知识是一个人最基本的专业素养,对于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学生来讲,只有具备最基本的专业理论知识,才能科学合理地指导他人健身。但很多体育专业的学生在大学三年中专业理论学习效果整体上偏差。很多体育专业的学生存在“重技能轻理论”的学习观念,课后不会主动复习专业理论知识,大部分课余时间用在专业技术技能的提高上,而教师的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导致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产生厌烦心理,从而影响他们对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效果。通过实习,很多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有了提升,这主要得力于在实习过程中学生必须去完成各种实践工作,而没有专业理论的支撑他们可能根本就无法找到完成各项实习工作的头绪,体会到困难或者失败后,实习便成了督促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进行自觉、积极补充和扩展的强心针。[2]

(三)有效提高专项水平,实现技术技能发展多样化。运动技术水平的提升与运动技能的提升密切相关,只有运动技能得到提升,运动技术水平总体上才会有明显提升。因此,运动技术水平得到了提高,运动技能在一定程度上也会有所提高,两种都得到提高后,运动能力才能演变为多样化发展,三者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影响。通过实习多数学生在专业技能提升的同时,专业技术也相应得到了提高,大多数学生的运动能力也获得了多样化发展。学生在完成实习工作之余就会利用实习机构的运动条件对自己的专业技术进行再学习,再加上指导教师的耐心指导以及实习机构对学生专业运动技能技术水平的严格要求,共同促进学生技术技能的提高,并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积极促进了本专业“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四)促进综合实践能力的提升。组织与管理能力能体现出个人的知识素质等基础条件的外在综合表现,执行能力和应变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个人遇事果断而不急躁的处理方式,而只有较好的工作责任感,才能激发组织管理能力、应变能力、执行能力地提高。多数学生的实践能力随着工作责任感的加强、应变能力的提升、执行能力以及组织管理能力的提升相应得有所提升,这些改变主要得力于实习单位对学生工作业务能力的高要求,以及相应的管理机制,而且在实习过程中会遇到不同的工作任务和工作困难,以及不同的服务人群,每天接踵而来的各种新情况,都在不停地磨炼和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五)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意识的形成是能力提升的重要前提,只有形成正确的创新意识,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学生的创新能力才会得到提升。由于学生每天的实习中都会遇到很多未知和不确定的情况,学生在实习中迅速地拉近了与社会环境的距离,这就迫使他们在面对各种问题的时候,工作方式方法等必须有相应改变,使其创新意识逐渐得到提升。而随着创新意识的提升,创新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也有了提升,很好地帮助他们更快适应实习工作的需要,更快提升自己的综合专业素养。[3]

(六)提高科学健身指导能力。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学生在进入社会后,会担负指导和组织全民健身、社区体育等形式的大众体育活动,提高健身指导能力是该专业学生必不可少的一项专业技能。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对运动健身知识的掌握不透彻,不能很好地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来,而实习过程中通过指导教师的指导,不仅对自我运动健身知识的理解具有促进作用,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自我的健身指导能力,再加上健身指导经验的积累,使学生对他人进行科学、有效的健身指导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升。

(七)人际交流的方法和效果明显提升。在校期间学生面对的是同学之间的友谊以及与教师之间的师生情谊,学校是一个非常安逸的环境,师生之间不会有很明显的冲突,这样会导致学生的处事能力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相互间会顾及面子,有可能会出现别人对自己的忍让较多,从而使学生的处事能力没有得到提升。当学生踏入社会后,面对不同人群,作为服务者,要主动服务于别人,让别人获得需求上的满足,这种沟通困难远远高于在学校与同学和老师之间的沟通困难。通过实习,学生接触到不同人群,那么他们在人际交流方式、方法、渠道、换位思考等方面都会获得一定的锻炼。

(八)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实习不仅是学生提高各项能力的有效途径,更是就业择业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形成正确的就业择业观念,才能帮助学生解决毕业就业困难等问题。受当前社会发展环境以及家长意愿的影响,很多学生首选的就业目标是公务员,其次是各种事业单位,第三就是特岗教师,主要是因为这些岗位相对于其他工作来说不仅收入可观,关键是比较稳定,基本没有再就业的风险,这就会导致一些学生在不能很好评估自己实力和能力的情况下,毕业时会盲目或者跟风参加公务员、事业单位、特岗等很多种类的就业考试,往往失败而归。但是通过有效的实习,很多学生加深了对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理解,扩大了自己的眼界,同时增加了对社会体育行业的认知,促使他们去选择考取相关行业资格证的行为明显增多,例如救生员证、健身教练证、营养管理师、体能训练师以及各专项教练证等,这些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就业择业砝码,更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择业观,扩大自己的就业选择范围。

二、建议

(一)加深学生对专业属性的认识。高校要注重社体专业课程的开设,通过开设更多的专业理论课程以及专业实践课程,让学生在意识上加强对社体专业属性的了解,加大参与社会体育行业的实践活动,以帮助学生加强专业属性知识。[4]

(二)注重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择业观念。高校应多组织学生到校外健身行业进行观摩学习,找更多相关社会体育行业发展较好的素材,让学生看到社会体育行业发展的前景。或邀请健身行业资历高、经验丰富的教练到学校来给学生开展相关的培训与交流,加强学生对健身行业的深度理解。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择业观念,扩大自己的就业范围,从而解决就业困难等问题。[5]

(三)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高校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始终坚持和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和“以学生为中心”的合作式、引导式教学理念,应保有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的信心,改变“牵着学生走”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应在课内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自主练习,让他们能自己发现问题,并积极寻求解决办法,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能动性,以此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结论

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学生应该在实习前有自己明确的专业实习方向和目标,给自己制定可行、严格的实习要求和实习计划,在实习中要清楚认识到自己应该加强完善和不足的地方,勇于面对自己的劣势,从而有效地进行自我检查和经验积累。在实习过程中,不仅能明显提升和扩展自己的专项基础知识和技能技术储存,更能帮助正确地进行就业认识、扩展社交范围和能力、深化对社会行业的认识,有利于发现自己的潜能。

参考文献

[1]蔡世凯.我国社会体育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J].丘北师范学院学报,2012,28(9):112-115.

[2]刘旭东.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实习环节培养模式研究——以许昌学院为例[J].搏击(武术科学),2012,10(2):112-114.

[3]李月,张臣.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社会需求及能力培养的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7,25(4):69-71.

[4]王进.社会体育专业实习质量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J].安徽体育科技,2010,31(2):84-86.

[5]吴瑞珠,董婧娟.福建体职院社会体育专业实习调查分析[J].泉州师范学院体育学院,2018(4):81-85.

作者:陈洁 马燕玲 李娜 单位:红河学院体育学院 水泄中学阿卡黑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