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嵌入茶学专业和茶文化专业

思想政治嵌入茶学专业和茶文化专业

摘要: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在有效推进专业课教学的基础上,学校思政教育还必须积极探索嵌入专业教育的路径,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要深刻把握思政教育嵌入茶学专业和茶文化专业的理论和现实逻辑;明晰思政教育嵌入茶学专业和茶文化专业的主体、介体、环体和客体的关键因素所在;清醒认识到嵌入的困境,从嵌入原则、结构、渠道和机制等方面探求破解路径,着力构建思政教育嵌入茶学专业和茶文化专业的教学体系。

关键词:思政教育;茶学专业;茶文化专业;嵌入

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发表重要讲话以来,大学逐渐实现从“思政课程”主渠道育人向“课程思政”全方位育人的立体性转化。与此同时,大学仍然保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主渠道。2020年5月28日,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决定全面推进高校和所有学科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因此,如何调整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也就成为“课程思政”的关键议题。思政教育可以嵌入茶学专业和茶文化专业,进而实现与茶学专业和茶文化专业融合发展,形成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现实路径。

1何以能:思政教育嵌入专业教育的逻辑

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思政教育嵌入茶学专业和茶文化专业就是在不改变茶学和茶文化课程属性和教学体系的前提下,深入梳理茶学专业和茶文化专业专业课教学内容,结合茶学专业和茶文化专业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并把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茶学和茶文化课程教学,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思政教育与茶学专业和茶文化专业课教学虽属于不同的教学体系,但从理论架构和现实依据来看,把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嵌入茶学专业和茶文化专业是可行的。

1.1基于嵌入性分析的理论可能

嵌入(Embeddedness)是社会学理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卡尔•波兰尼最早使用了“嵌入”一词旨在表达经济行为不是孤立存在的,是社会学对经济学主义的一种不满和改进性努力。马克•格兰诺维特认为经济行为和其他社会行为都嵌在真实的、正在运作的社会关系系统之中,进一步拓展了“嵌入”的内涵。此后的学者祖琼和迪马吉奥等将嵌入不断地扩展,将嵌入性区分为四种形式:结构嵌入、认知嵌入、文化嵌入与政治嵌入。嵌入性理论的研究,虽角度和侧重点不同,但都共同强调“嵌入”双方或多方在相互“建构”、相互“生成”、相互“扎根”的过程中,形成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适应、各取所需的趋于稳定的新系统。“嵌入式”强调了一种主体努力适应特定结构并融入甚至改造的努力。由此嵌入概念可以明确化为思政教育进入专业教育之中去的过程和状态,思政教育进入茶学专业和茶文化专业之中,构成嵌入过程,嵌入强调了结构性;思政教育是如何进入茶学专业和茶文化专业的,构成嵌入机制;进入后的结果、双方的关系如何,形成嵌入效果。这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嵌入茶学专业和茶文化专业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分析框架和方法论思路。

1.2基于共同性目标的现实可能

与茶学专业和茶文化专业相比,思政教育课程具有鲜明的思想性、意识形态性、理论性和价值引领性等特征,其价值遵循在于使人“成为人”;茶学专业和茶文化专业课程的本质特征在于知识性与技能性传授,两者在教育内容、教育形式和教育方法上有很大的不同。具体而言,思政教育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关系,指向是“育人”;专业教育类课程是探究各类专业领域的概念与规则,正确认识事物的本质,指向是“育才”。然而,茶学专业和茶文化专业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分离将不利于这一任务的实现,两者的融合发展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的现实需要。因此,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贯穿茶学专业和茶文化专业教育教学全过程,必须依托学生的专业教学,使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更好地发挥价值和引领作用。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两者之间存在共同的育人目标,这为思政教育嵌入茶学专业和茶文化专业提供了现实可能性。

2以何能:思政教育嵌入专业教育的因素

思政教育嵌入茶学专业和茶文化专业亟需解决的最为突出的问题是思政教育与茶学专业和茶文化专业存在着“两张皮”问题。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相比,茶学专业和茶文化专业的课程教学有着明显的师资、经费等优势,思政教育通过主体、介体、环体、客体等关键性因素的嵌入,有效破解“两张皮”难题。

2.1优化师资资源,弥补思政教师不足的矛盾,形成主体嵌入

由于受师资供给矛盾等因素制约,目前很多高校还很难实现中办、国办以及教育部相关文件下发的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350的比例核定和配齐专职思政课教师相关要求。然而,高校教师的80%是专业教师,课程的80%是专业课程,学生学习时间的80%用于专业学习,相对而言,专业课有着较为充足的师资保障,专业课教师是课程思政最主要的依靠力量。因此,思政教育嵌入茶学专业和茶文化专业存在主体层面的嵌入需要。因此,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嵌入茶学专业和茶文化专业教学之中,有利于借助茶学专业和茶文化专业师资力量承担起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教学功能。

2.2优化各类资源,弥补教学平台不足的矛盾,形成介体嵌入

由于受教学理念和教学经费不足等因素制约,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开展仍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讲授内容往往存在“脱离”学生专业和“口头说教”流于形式的弊端,内容与方式上的“乏味”现象比较普遍。坚持开门办思政课,与茶学专业和茶文化专业教学相结合,推动思政小课堂和茶学专业和茶文化专业小课堂结合。另外,在实践教学方面,有些高校虽然开展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但受经费影响参与的学生往往有限,固定的教学实践基地也十分匮乏,面对茶学专业和茶文化专业学生的需求,也难免缺乏丰富性与契合性。因此,充分利用茶学专业和茶文化专业中介层面的嵌入,即软硬件设施、技术以及资金支持等,有利于拓展思政教育的实体资源。

2.3优化教学场域,弥补大班化教学中的不足,形成环体嵌入

胡塞尔讲到生活世界时,总称它为“域”。学校中的教学场域主要教室。教室是复杂的环境,教师和学生在其中互动、彼此相互依赖,教室同时也有其复杂的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物理环境即为教室以及教室布置;教室不只是桌椅、黑板、设备,还包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构成的社会环境。当下思政课主要采用大班化教学,存在教室的物理环境相对单一、社会环境也相对冷清的问题。而茶学专业和茶文化专业因为具有专业性、特定性和专属性特点,教学场域相对稳定性,构成学生自己的“专业生活场”。因此,思政教育嵌入茶学专业和茶文化专业有利于弥补思政课教学场域上的缺陷,形成与茶学专业和茶文化专业特点相匹配的思政教学场域。

2.4优化育人效果,满足学生因材施教的需求,形成客体嵌入

思政课是高校立德树人的主渠道,与茶学专业课和茶文化专业课相比在育人方面具有独特的理论优势。但当下有些学生往往轻视品德建设,过于重视专业知识,导致茶学专业和茶文化专业一些学生认为思政教育的“育人”和专业课教学的“育才”毫不相关。这里的客体嵌入,就是要满足茶学专业和茶文化专业学生因材施教的需求。因此,将思政教育嵌入茶学专业和茶文化专业有利于在借助专业课教学资源的同时,也能利用思政教育自身的优势对茶学专业和茶文化专业教学进行正确的价值引领。

3能以何:思政教育嵌入专业教育的路径

思政教育与茶学专业和茶文化专业的关系正是“茶与水”的关系,课程思政就是要将价值观教育的成分有机地融入到大学生的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恰如茶在水、润物而无声。正如茶溶于水需要温度等因素,思政教育嵌入茶学专业和茶文化专业也需要从嵌入的原则、机制、结构和路径等方面予以融入。

3.1明确嵌入原则

一是整体性原则。整体是指由事物的各内在要素相互联系构成的有机统一体及其发展的全过程。思政教育嵌入茶学专业和茶文化专业,要注重顶层设计,整体性嵌入,坚决防止“贴标签”“两张皮”。二是合力原则。思政教育嵌入茶学专业和茶文化专业需要两者相互配合,在主体嵌入、介体嵌入、环体嵌入、客体嵌入等关键因素的嵌入过程中相互配合,共同发力。三是分层分类原则。新颁布的《纲要》指出要“深入梳理专业课教学内容,结合不同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这里的分类即结合茶学专业和茶文化专业特点分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分层即结合茶学专业和茶文化专业学生年级群体特征分层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3.2建构嵌入结构

结构性嵌入是嵌入性理论的分析框架之一。吉登斯认为,“无论是主体的构建,还是社会客体的构建,其根基都在于紧密渗透时空中的社会实践。”这对思政教育嵌入茶学专业和茶文化专业的结构和要素有着启发性意义。在嵌入的过程中,要厘清思政教育与茶学专业和茶文化专业的主客体关系,并在实践中协调两者关系强弱,使思政教育与茶学专业和茶文化专业的教学结构处于相对协调状态。结构性嵌入是对传统思政课堂教学结构的变革。思政教育嵌入茶学专业和茶文化专业要注重课堂教学结构的变革,充分吸收思政教育与茶学专业和茶文化专业课程教学资源,形成“以学为主、先学后教”的教学规则为特征、主体与客体在紧密渗透时空中的建构起来的注重交往实践的新型课堂教学结构。

3.3统筹嵌入渠道

找准嵌入渠道是思政教育有效嵌入茶学专业和茶文化专业的关键性因素。嵌入渠道的把握主要抓住三点:一是抓教师队伍。思政教育嵌入茶学专业和茶文化专业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教师,专业课教师的言传身教,其在课堂内外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对学生成长的倾心关怀,都是以教师品格对学生产生着莫大的影响,是课程思政最见成效的方式。因此,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切实提高每一位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抓课程建设。课程是思政教育嵌入茶学专业和茶文化专业的“联系点”,《纲要》中就如何结合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和实践类课程等各类课程做好课程思政教学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各类课程形成结合自己的特点,以符合自身专业的某种形式或某种载体设计和优化课程思政的方式和途径。三是抓课堂教学。实现思政教育嵌入茶学专业和茶文化专业主渠道就是课堂教学。专业课程的专业性使其在开展思政教育上具有强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在发挥课堂主渠道功能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这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各个环节中有机地融入思政教育,尤其是设计好思政教育与茶学专业和茶文化专业专业课教学紧密结合的嵌入点,千万不能生硬造作,主观地认为所有课程都要添加一些思政元素,这样很容易出现“两张皮”“贴标签”的情形,一定效果不佳。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课程思政要注重运用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做到自然而然地融入思政元素,让茶学专业和茶文化专业的学生在课堂收获的远不止于知识和技能。

3.4制定嵌入的机制

思政教育嵌入茶学专业和茶文化专业需要科学合理的运行机制做强有力的保障。一是组织机制。加强课程思政需要各级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教务部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联动、院系落实推进、自身特色鲜明的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格局。二是联动机制。学校要统筹各类资源,加大对课程思政建设的投入力度。在思政教育嵌入茶学专业和茶文化专业专业教育方面进行整体设计,形成相互依托、共生共长的联动机制。三是评价机制。坚持人才培养效果是课程思政建设评价的首要标准,围绕思政教育嵌入专业教育,研究制订科学多元的课程思政评价标准。在对嵌入效果进行量化评价的基础上,达到优化嵌入的系统要素如主体、介体、环体与客体间相互关系,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教学生态。四是激励机制。学院应单独设计、制定思政教育嵌入茶学专业和茶文化专业的激励措施,合理核定工作量,提高教师教学工作报酬,把专业课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建设情况和教学效果作为教师考核评价、岗位聘用、评优奖励、选拔培训的重要内容。在教学成果奖、教材奖等各类成果的表彰奖励工作中,突出课程思政要求,加大对课程思政建设优秀成果的支持力度。加强示范引领,全面形成广泛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良好氛围,全面提高茶学专业和茶文化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作者:田传信 徐卉 洪千里 单位:浙江农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