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成本管理思考(3篇)

医院成本管理思考(3篇)

第一篇:三级公立医院成本管理思考

一、从现行公立医院经济政策与管理体制、机制上分析

首先认识到公立医院经营管理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所实施的各项管理,是尊重与认识市场与价值规律前提下使用的各种管理工具与措施,成本核算与管理也不例外,成本核算与管理是当前三级公立医院经营管理中极其重要的内容与基础性工作。但现有政府制定的价格政策、管理体制机制以及公立医院的补偿政策使医院缺乏成本核算的动力和环境。

(1)某种意义上医疗经济学是解决医疗部门制定的价格与患者的经济能力之间矛盾的学问

而现行的医疗价格政策、医药价格体系与实际的需求相差甚远,医院是在市场经济环境里按计划管理体制与机制管理下的运行模式,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但在医疗市场里未能显现,其结果是医院(供方)、患者方(需方)都不满意。

(2)我国一直缺乏对医疗服务成本的系统研究,没有成本就无法形成价格,价格反映价值就是空话。

虽然政府负责的是基本医疗,但也要体现医疗服务价格和价值的一致性,即市场属性。一般认为,是医院先算清自己的运行成本,再去理顺医疗服务价格,但笔者认为,在现今的环境和管理运行下让医院聚焦成本核算和管理并非易事。因为医院面临的是生存和发展的压力,不得不通过扩大投入规模,甚至是借债来发展,实际上其医疗服务的价值被客观环境所压制,甚至扭曲,所以公益医疗服务处处体现着逐利性。在没有遵守基本市场经济规律的情况下,让医院在微观层面去厘清成本要素,准确计量成本确实有些勉强。从宏观层面上看,医院的运行成本已较为透明,相关资料显示,各个级别的医院中,劳务类成本所占比重最大,并随着医院级别的降低劳务类成本所占比重呈升高趋势,省级医院劳务类成本所占比重为40.74%、市级医院为45.74%、县级医院为49.55%构成在劳务类和材料类成本方面有规律性的差异:劳务类成本所占比重随着医院级别的降低呈升高趋势;材料类成本所占比重随着医院级别的降低呈下降趋势。设备、房屋、水电及其他费用占比在三个级别医院间没有明显差别,这里不包含药品收入与成本。如果计划指导性价格制定多年不变,造成医院收入结构的不合理及医疗收入中劳务收入比重的较低而药品和材料收入的比重较高,相对于成本支出形成不合理的收入与支出关系,势必导致医院对收入规模的盲目追求,从而造成医院对成本核算的忽视。因此,笔者认为应当在承认医疗市场的前提下,先改革与理顺价格体系和定(调)价调整机制,让市场说话及合理确定区域性的诊疗、护理、手术、中医以及其他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价格的区间。在医疗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让医院自己感觉到医院运行成本已成制约医院发展的瓶颈。客观认识医疗市场的存在,就是尊重其医疗市场价值规律与经济规则前提下的公立医院改革,而政府的主要职能之一是要体现公立医院提供服务的社会公益性。国务院8月27日的常务会议指出:“深化医改要政府和市场‘两手并用’。用改革的办法调动社会力量,发展商业健康保险,与基本医保形成合力,有助于提高群众医疗保障水平、满足多层次健康需求。”既然有市场就会有竞争,有竞争就会有经济运行和资金的管理。

二、从完善行政管理与指导同市场竞争相结合下加强医院成本管理来分析

(1)从经济角度看

在医疗市场中只有当社会化大生产利润平均化、市场相对稳定和产品价格上调空间狭小的环境及前提下,医院才关注内部潜力挖掘,即医疗机构对成本核算与管理的热情才能显现,公立医院改革使加强医院成本核算与管理成为可能。这就要求行政管理部门以此为出发点,从卫生规划、医保政策等方面系统考虑医改制度设计与安排。

(2)从宏观上看

我国医疗服务费用占GDP的比重在5%以下,远低于美国的17%,也低于欧洲国家的10%左右,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我国公立医院目前的成本管理是以医务人员的低报酬和高劳动量来实现的。把医疗服务价格的合理回归作为医改的重要内容加以推进,已是刻不容缓,也是医院加强成本核算的市场环境要求。在此基础上,用市场的力量加强成本管理也是医疗机构提升自身市场竞争力的现实需要。加强医院成本核算与控制,使其成为卫生部门强化财务监督、行使行业监管职能的抓手,同时也是完善财政补偿机制、改革医保支付政策、科学制定和调整医疗服务价格的重要依据。体现公立医院公益性主要有两个指标,执行国家制定的基本医疗服务价格,不随行就市;完成政府指令性任务,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要使医院加强成本管理真正落地实施,必须解决服务价格与人力成本倒挂问题,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探索医疗服务分类定价与调整机制,改革支付方式,完善基本药物制度;探索人员编制备案制,建立合理的薪酬分配管理办法,扩大医疗机构的经营自主权;建立健全分级诊疗制度与机制。也是现行医改所注重整体性、系统性与协调性的推进问题。

三、从医院经营管理微观层面分析三级医院成本核算与管理的难点

(1)现实中,公立医院开展成本核算工作效果不理想

原因之一是缺乏全国层面或省(市)级层面的成本核算准则规范,有些医院仅仅把成本核算当做奖金(劳务费)分配的一个手段,并未切实认识其在医院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在当前评价院长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中,并未将医院成本管理控制指标纳入或已纳入但却未能突显其地位,也使得院长仍倾向于依靠外延性发展方式获取规模经济效益,认为这样比通过精细化管理降低成本来得容易、见效快,由此缺乏内涵建设动力。对于三级公立医院的改革,从经营管理角度看,医院应建立医院成本控制考评制度,评价成本控制效益;建立相应的绩效激励体系,将成本控制效果纳入科室绩效考核体系中,做到奖惩分明,真正督促管理者能够自觉控制可控成本,减少资源浪费,降低费用。真正使公立医院实现三个转变,即规模扩张型转向质量效益型,粗放式管理转向精细化管理,注重硬件投入转向大幅改善医务人员待遇,最终实现人民群众得实惠、医务人员受鼓舞、政府保障可持续的目标。

(2)医院在运营时面对两个不同性质的市场

一是对待病人的医疗服务市场,要体现社会的公益性,但不是无偿的劳动;另一个是医院所处的市场经济大市场,在这个大环境中,时刻都会受到市场的调节和影响。医院现行的成本费用体系,在运行中出现了许多弊端,效率不高,阻碍了医院改革。

(3)改革公立医院补偿机制。

以破除“以药补医”机制为关键环节,推进医药分开,逐步取消药品加成政策,使公立医院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财政补助三个渠道改为服务收费、财政补助两个渠道。也就是说,医疗服务性收费应该体现市场性,是技术劳务价值的合理回归;医院获得财政补助、医保的支付是公益性的体现。制定医疗服务价格会受到市场的影响,应该建立联动价格调整机制而不是一层不变。医院应树立战略成本管理理念,使医院有效地适应外部持续变化的环境,为医院的战略管理服务。其关键点是利用成本管理的基本功能去赢得并保持医院的竞争优势。

作者:张文良 单位: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

第二篇:新财务会计医院成本管理方略

一、新财务会计体制下成本核算的具体分析

针对医院新财务会计制度来讲,其对医院成本核算及相应管理体系给与进一步完善,不仅是成本管理的基本目标,同时也是成本核算的关键对象,其明确规定了成本分摊的具体流程、成本分析及成本范围等重要内容,对医院开展成本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医院成本核算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同时,对于医院的运行管理及成本核算和控制水平提升,提供充足的数据支撑,并为今后医疗服务价格的合理制定,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二、新财务会计体制下医院成本管理工作的现状

首先,卫生材料核算偏差较大。当前针对我国大部分医院来讲,其在卫生材料的核算方面缺乏完整的制度及规定,并且由于卫生材料在归类口径方面不同及名目繁多等状况,在具体的收费管理方面也比较困难,存在核算不及时的实际状况,因此,最终导致医院卫生材料核算出现偏差较大的状况。其次,科室医疗设备管理缺乏科学性及合理性。针对临床科室在具体的大型医疗机械及淘汰陈旧设备方面,往往存在着领导实施管理垄断的现象,针对新设备的购买与否,缺乏相关可行性的论证,而针对旧设备的更换与否及合适予以更换方面,在成本核算方法方面缺乏科学性及合理性,易造成资源浪费状况造成医院医疗效果的降低,对医院的成本管理工作造成严重影响。最后,相关部门成本节约意识淡薄。一些可以予以充分使用的医疗用品,没有给与重复使用,在设备更换方面过于频繁,因此,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而且也造成了资金的损失,加重的医院的日常运营负担。相关医疗监督部门基本职责未履行及发挥,造成成本难以降低的状况。

三、新财务会计体制下医院成本管理工作的实施办法

(一)预算管理

随着政府在医院微观管理方面的强化,医院在具体的预算管理方面也得到不断完善。针对医院的预算管理来讲,主要是对其管理行为进行控制,对医院的人力、资金及物资进行合理配置,以此来实现医院各项预期安排,与此同时,对医院各项战略目标给与实现。通常状况下,大部分医院均会在8~9月份,开展明年的预算编制工作,而项目、基本支出预算是整个支出预算的基础内容。在上述两者当中,项目支出预算更易把握,且在可行性方面较大;而后者主要应用在医院的相关行政部门及财务部门当中。当前,医院以对预算工作全面实施,然而针对医院业务科室方面的预算管理工作来讲,其还是缺乏相应的具体规划巨作。对成本核算予以利用,医院可对整个业务部门相应运行成本进行了解,对不合理的支出进行控制,对与医院发展愿景相符的项目,加大投入力度,并为来年医院制定相应预算计划提供准确数据参考。针对医院的预算管理工作来讲,其主要包含预算执行及预算编制两个方面,实施预算编制,不仅要对医院的全部计划实施分解,还要将计划指标向各部门进行传达;另外,还要对各职能部门的预算计划进行深层次分析,将业务科室作为实施载体,并开展科室合作。此过程开展,需要各科室相关成本数据分析状况为基础。针对科室成本核算,通常采用完全成本法,对成本当中的可控及不可控均得以有效控制。在成本核算过程中,还应将责任成本予以引进,直接确定及控制成本,实现可控成本的顺利、及时下达。在实施成本核算时,应对内部控制当中一些不利预算差异予以消除,对相关部门的预算控制力度给与强化,对后续月度考核指标进行修正。实施预算管理时,还应将归口管理与分级控制有效结合,实现矛盾及冲突的降低及消除目的。医院物资管理部门将资产购置行为予以负责,相关业务科室记录物资消耗情况。

(二)绩效管理

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针对医院社会性及公益性的呼声日期强烈。从政府角度来讲,欲实现医院公益性,可指定相应的绩效考核制度,当前可将各科室收支结余情况为基础,采用此办法,控制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及医疗费用等,实现患者满意度的提升,并最终实现医院运行模式的高效及优质。采取不同分配比例,对收支结余的核算工作进行计算,对科室的消耗支出进行动态考核。在具体的医院费用控制方面,对医院各科室费用考核指标进行核算,并根据医院各科室成本核算状况及当年的指标变化情况,对综合考核予以强化。

四、结语

随着当前新财务会计制度的不断深入实施,医院在成本管理方面得到不断完善及健全。然而医院仍需要以自身状况为基础,对成本管理体系进行不断优化,对成本管理机制进行不断健全,充分发挥成本管理自身优势,实现医院科学化成本管理的实现。

作者:任文婷 单位:贵州省瓮安县中医院

第三篇:公立医院成本管理工作

一、公立医院成本管理工作面临的新情况

医疗服务需求的多样化发展,医疗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都成为公立医院成本管理工作格局改变的重要原因。当前公立医院成本管理工作面临着全新的情况:其一,医院规模的不断扩大,医疗服务的专业化发展,使得公立医院的人力资源规模不断扩大,医院人力成本与日俱增;其二,医院在自身医疗技术提升,医疗服务改革的过程中,还引入很多先进的医疗设备和仪器,或者构建医疗服务信息系统,这些都是当前公立医院成本管理的重要内容,也需要强化管理和控制;其三,医疗服务过程中融入太多一次性医疗材料,使得日常医疗服务范围不断延伸,使得公立医院日常花销不断增加;其四,各种高成本物品和专用物品的使用,使得医院医疗服务的成本也在不断增加。在这样的情况下,公立医院显然不能以传统的成本管理方式来进行各项工作,因此需要应时而为,实现全面调整和改善。

二、公立医院做好成本管理工作的方法

通过对于当前公立医院成本管理工作的调查来看,公立医院成本管理工作质量不高,是比较普遍的问题。一般表现为:成本管理意识不强,存在很多成本管理的漏洞,难以保证成本管理工作体系的完善;成本管理的方法不当,过多的采用传统的方式,不懂得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去进行管理方法调整,难以保证成本管理工作的效率;成本管理工作责任意识淡薄,难以处理好成本管理工作与绩效考核之间的关系,各方行为主体参与成本管理的积极性不高。当前公立医院成本管理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是公立医院成本管理工作改革的重要契机,在此过程中,应该坚持与时俱进的基本原则,在看到公立医院成本管理工作性特点的基础上,改变公立医院成本管理工作的方式和方法:

1.成本测量法

成本支出率就是某项成本占据总成本的比率,以这种方式去实现对于成本的恒定,存在一定的缺陷:可能会因为其他成本对于该项目成本比率构成影响。因此,在公立医院预算管理的过程中,以收入预算支出为基本原则,实现支出和收入比例关系的明确,以成本测量的方式来做好预算管理工作,可以保证成本管理的科学性和明确性。

2.管理问责法

管理问责法是从组织制度管理的层次,对于公立医院成本管理工作的责任进行明确,以实现对于公立医院成本管理行为的约束和控制。一般来讲,会以绩效工资考核的方式实现对于成本核算责任的明确,进而以此去手段去激发参与成本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具体来讲,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其一,建立专门的成本管理机构,实现成本管理组织体系的构建,明确各个成员的成本管理责任;其二,在成本责任明确的基础上,形成对应的奖励和惩罚机制,实现与绩效考核,薪酬管理,职位升迁等人力资源管理内容之间的融合,由此保证成本管理责任的落实。

3.直接比例法

最为最直接的成本管理方法,直接比例法在成本管理工作质量提升方面的作用还是比较明显的。具体来讲,在运用直接比例法的过程中,需要格外关注以下细节:其一,实现药品比例的明确,在制定控制比例的基础上,对于超出比拟的部分进行计算,并且依照数额的一定比重对于当事医生进行处罚;其二,对于各个科室的消耗性成本比例进行明确,实现其在科室核算收入体系中的比率关系确定,以季度为单位对于科室的消耗成本比例进行核算;其三,对于消耗率进行明确,以特定物品使用量为基本对象,实现对于其整体使用量的界定,并且于预算消耗量之间实现对比,由此决定其使用量是否处于合理的范围内。

4.管理流程法

采购流程是决定公立医院成本管理的源头,关注才环节,以管理流程法实现对于此环节的梳理,也是成本管理工作效益提升的重要途径。具体来讲,在此方法应用的过程中需要做好如下工作:其一,建立有效的采购行为监督和管理机制,形成健全的采购行为管理规章制度,保证采购行为是符合公立医院预算管理方案的;其二,注重对于采购行为的监督和管理,鼓励各个部门之间,病患者之间形成监督环境和氛围,对于不良采购行为进行纰漏,以保证实际进入医疗服务的设备和材料都是符合要求的,避免出现任何的差池,以保证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益的不断提升。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公立医院成本管理工作的改革,是符合我国医疗改革工作的基本精神,对于提升公立医院医疗服务质量来讲,是至关重要的。对于当前公立医院成本管理方法不当的问题,应该积极予以调整和改善,采取更加科学的方式,引导公立医院成本管理工作格局的改观,相信这对于促进公立医院成本管理工作效益提升,实现公立医院医疗服务质量提升都是很有帮助的。

作者:陶文锐 单位:武汉大学口腔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