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财务管理的创新

医院财务管理的创新

一、医院财务评价指标存在的问题

1.不少医院在权重的设置上存在诸多不合理的地方

如,整体收益指标是各家医院最为看重的,也是占比最高的,通常都占30%甚至50%以上,比重过高,而关于医院的偿债能力上,则被轻视甚至忽视,占比不到一成,这不符合财务管理和评价的要求。又如,在评价方式上,上级评价和专家评价占比较重,而行业评价和社会评价则占比较轻;收入、支出等财务性指标占比较大,而服务等待时间减少、患者满意度提升等的比重则较小,等等。这些,也都使得绩效考核体系设置不科学。

2.忽视考核结果的运用

财务绩效考核的指标设置,大多侧重于已经发生的财务行为,而忽视了财务风险的预防。一方面,绩效考核出来后,更多的是用于奖励先进,没有对考核分数较低的医疗环节和科室采取相应的惩处和提高的措施。另一方面,绩效考核是与职工的收入和奖金挂钩,有弄虚作假现象,竞争变得无序化,增加了额外的风险。这就使得考核只是一种事后考核,而没有真正起到激励后进、加以整改、减少潜在财务风险的作用。

二、科学设置财务考核指标的措施

1.要科学设置评价的范围和指标

财务评价指标的设置,应该是覆盖全医院的各个领域、各个服务环节和各个科室。评价的方式方法要多样,方式上要财务上级管理部门评价、专家评价、患者评价和行业评价相结合,方法上要分值评价法和综合评价法相结合。在大指标的设置上,要有偿债能力、收益能力、潜在的发展能力、成本控制能力、履职尽责能力等构成。在指标的设置上,一方面可以按照各个科室的职能进行划分,如临床科室、门诊科室、检查科室、药剂部门等,再在各科室进行指标细分;另一方面也可以按照医疗程序进行划分,从挂号-门诊-住院-手术-结算进行职能细分。细分指标上要全面,既考虑收入,也考虑支出,治愈率,满意度。

2.要合理设置各项指标的权重

指标权重的设置是评价体系的重点,但是又因“院”而异,没有具体的标准。比如,对于刚成立的医院来说,偿债能力的权重应大一点,防止财务风险。而对于本身各项设备齐全,投资也较大的医院,盈利能力的指标占比会重一点,以保证医院的正常运营。针对目前国家对于党风廉政建设的要求,医院在指标设置上要更加关注成本控制能力,在业务接待、卫生品消耗、管理费用占比等指标上要倾斜。同时,指标的权重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时调整。如果当年受到的投诉较多、发生的医疗事故较多,则在下一年度的考核中,要适当加重这方面的分值,提高评价指标的针对性。

3.要提高绩效指标评价结果的运用

加强结果运用,是财务绩效评价的目的,也是强化财务管理的基础。一方面,要及时的反馈财务考核信息,如在上年度中发现偿债能力下降或者没有达到相关要求时,要提请管理层及时拿出针对性的措施。另一方面,要从考核指标中增加预见性,如,从放射科的收益中得出设备的使用情况,从而决定要不要再增加人员或者设备,从而提高医院财产的使用率,提高收益。同时,要有效地避免形成科室和职工之间的恶性竞争,弱化指标中收益在奖金和职称评价中的比重,引导职工提高业务能力和医风医德。

作者:甘丽云 单位: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