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软件工程课程教学改革

校企合作软件工程课程教学改革

【摘要】

校企合作是高校提高人才质量的必由之路,本文对高校校企合作过程中企业技术工程师进入高校课堂授课进行研究,对企业教师教师资格认定及准入制度、教学场所、教学内容等进行改革探讨,让企业方进一步加强对派驻高校担任教学任务的技术工程师的业务水平,业务能力。为新形势下高校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提供一定了解决策略。

【关键词】

校企合作;教学改革;企业教师

1.我院校企合作现状

软件工程学院作为重庆文理学院的二级学院,成立于2012年,是学校为有力培育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信息产业专业人才和服务外包专业人才,集合相关资源,学校于2012年1月将原重庆服务外包学院,原计算机学院合并,组建新的重庆服务外包学院,软件工程学院。软件工程学院现开设有软件工程北大青鸟软件工程师特色班、网络工程北大青鸟网络工程师特色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服务外包)特色班、动画(数字动漫艺术服务外包)特色班等多个校企合作特色班。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软件工程方向)是和北京北大青鸟信息技术教育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引入ACCP软件工程师教育体系植入课程;网络工程专业与北京大学北大青鸟信息技术教育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引入BENET网络工程师教育体系植入课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软件工程对日外包方向)引入重庆创思特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打造软件工程对日外包特色专业;动画(数字动漫艺术服务外包)和重庆宝利阳集团公司共建,打造动漫外包基地。

2.企业承担课程教学存在问题

(1)不同企业文化差异大

我院校企合作企业数量多,并且共建内容各异的许多专业方向。这些共建的专业及专业方向,企业的技术人员全程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全过程,多数专业企业技术人员还参与实际的课堂教学,在我校为校企合作班授课。而来自不同企业的授课教师文化背景不同、学历层次相差较大、企业理念不同、管理模式不同、对教学的理解不同等等就造成了企业出来的任课教师风格各异、教学效果也良莠不齐,很难达到建立校企合作班的最初目的。

(2)企业教师进入高校准入制度缺失

按相关规定,在高校任教的老师应取得高校教师资格证,但是,作为企业派驻高校的技术人员,任课老师,不可能具备这个条件、作为学校方,学校也不清楚该位教师是否具备担任高校校企合作班任课教师的专业水平,相关的项目经验。在和学校的具体合作过程中,往往是企业派定某位技术人员担任某门技术课程,学院方就接受该位教师的任课,不加考评,无进入高校的准入制度。

(3)教学艺术与规范缺乏

很多企业技术人员,企业教师没有相关教学经验,不懂课堂教学艺术,缺乏与学生互动,沟通交流。甚至有的企业技术人员,企业教师是刚刚参加工作,还没有太多项目经验的教师,也因为企业派遣而当成了专家给学生授课等等。因此为了校企合班的顺利进行,首先要建立一个企业教师准入制度,考查企业教师的专业水平,达到标准但缺乏高校教学经验的教师学校予以相关课堂教学培训后上课,达不到标准或项目经验的教师则退回企业重新安排新的任课教师。

(4)教学改革滞后

企业教师来到课堂后如何有效的让这些技术人员,企业教师快速融入课堂,如何针对这个技术人员,企业教师的特点结合我校正在进行的五大教学改革,改革企业承担课程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考核形式等真正达到校企共助,校企共建是值得学校深思且必须深思的一个大问题。笔者一直站在教学的第一线,熟悉学生人才培养方案,熟悉企业背景、熟悉整个教学流程,也看到我院校企合作中企业方在教学方面的一些弊端,急需改革。

3.企业教师承担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1)企业教师教师资格认定研究

笔者认为,企业派驻高校的技术人员,任课老师,应该具备大学科本以上学历、五年以上项目开发经验,应当有开发成熟的并正在商业化的相关软件、项目等。只有这样有这样,才能让学生获得一线的开发技术、资源。

(2)企业教师准入制度研究

企业教师在进行授课前,应该进行一次试讲课,由学校方组织专家进行听课,从口头表达、课堂掌控、知识点把控等方面进行验收与指导。以避免技术能力强但不善于表述、不善于讲讲解的技术人员进入高校课堂。企业教师在通过试讲验收后,由高校派出经验丰富的一线教师作为指导教师,在学期内进行指导,帮扶。指导和帮扶的内容主要包括课堂艺术、课堂掌控等。

(3)教学场所改革问题

不能按传统的理论+实验模式进行,而是应当尽可能的把企业承担课程放到实验室,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成长,成才。在我校合作的校企合作专业中,技术类教学场所已经从多媒体教室转移到实验实训中,我校称这种课程为一体化课程,所以内容都在实验室内进行讲解授课。老师一边讲,学生一边练。部分专业某些实训课程教学场所学校已从高校里面的多媒体教室、实验室、实训室直接转移到企业去上,到一线去上,到真实的环境去上,学生带着企业的实际项目在企业进行实训,这样才能真正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实战能力。

(4)教学内容改革

电子信息类专业技术发展非常迅速。现有教材的内容通常都滞后于当前技术的发展,而校企合作的目的是为了企业方把行业的新技术引入课堂。校企合作中,企业承担课程多是技术类及实训类课程,这类课程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应按照应用型、实践性、新技术等特点对内容进行取舍。如现有教材不能满足要求,应由企业方和学校共同组织编写自编讲义,以达到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的目的。教学内容经过一两次的教学实践,就可以形成自己校企共同开发的校本教材,形成校企合作改革成果。

(5)考核模式改革

企业课程考核方式要有别于传统专业,不能局限于只是一张试卷、一堂实训操作就完成课程考试,而是要让学生能真正得到实际的锻炼,如果还是按传统专业,学生开发的项目还是自己编,自己看,自己用,就完全丧失了校企合作的意义了。具体来说,校企合作的课程可按如下形式进行改革。a.注重过程学习: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避免由期末考试决定课程总成绩的弊端、改变一考定音的局面,应多注重学生平时的学习过程,激励学生多注重过程性学习。学生的平时学习成绩可以占到期末总成绩的30%左右,平时成绩可由随机测试、互动答疑、课堂练习、课堂表现、课后作业等方式构成。b.考试形式多元化:校企合作课程,多是技术类课程,根据这类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应重点考核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以项目考试、作品类考试形式为主。间或也可采用论文加答辩、现场实作等形式进行。不论那种评定方式,评定成绩时应有企业和学校各派出1至2名经验丰富的老师进行评审。这样既可保证评分的公平、公正。也可让学校教师感受企业课程改革后的效果,促进学校教师学习。c.注重考试结果反馈与应用:很多学生都认为,考试结束就意味着本门课程学生的终结。这种观点是大大错误的。在校企合作课程中,教师通过考试成绩分析可以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发现学生在知识体系、实验实训技术、动手操作等方便的欠缺,再把情况反馈给学生、学校、企业,方便下学期上课的时候进行补充和调整。

4.成效

近年来,我院通过校企合作的探索与实践办学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办学效果逐渐彰显。学校通过第三方公司麦可思对2011届毕业学生的调研反馈,我院学生综合竞争力指标位列全校第一。我院学生工程能力逐渐展露,学生工程项目经验丰富,近3年学生自行完成的商用项目30余项。学生创新能力初显。创新意识逐步增强,积极参与课外科技创新活动,近几年在各级各类专业竞赛中,累计获得部级奖40余项、市级奖120余项。近五年学生积极申报各类科技创新创业项目100余项,其中,被教育部确立“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3项,市级5项、校级8项。五年来获知识产权授权50余项,完成横向商业项目近20项;先后孵化出18个学生微型企业,产生了积极的示范带动效应。学院显著的育人成效,受到社会各界高度好评和媒体关注。中国青年报记者对学院工作做了题为《“互联网+”,风口之上青春畅舞》的报道。大篇幅报道了学院师生创新创业的事迹。

作者:高峰 单位:重庆文理学院软件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刘桂花,陈智敏.翻转课堂在高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中的应用研究.中国成人教育,2013(20):174~176

[2]余五新等.高校主导下的校企合作内涵建设[J].教育与职业,2015(02)

[3]孟庆站.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J].管理观察,2015(02)

[4]毕诗琪.应用型本科高校校企合作模式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2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