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信息化管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校企合作信息化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校企合作信息化管理

校企合作信息化管理范文1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信息化机制;政校行企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7-0002-02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是“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预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它的内涵在于学校对接企业需求,缩短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距离,减少企业用人成本,为企业培养合格的高技能人才。学校的实训与实习教学是这一模式下的重要环节,要求对接企业生产与管理的真实环境,要求教学内容更新与企业技术改革保持同步,为此必须加强学校与企业的信息流通与共享。虽然高职院校都认识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重要性,为此也开展了不遗余力的工作,但是实际效果总不尽人意,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之一是学校与企业信息流通不畅与共享不足。

加强校企合作信息化建设有助于解决这一问题,它对于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渗透到学校人才培养和技术服务的各个环节。师生在进行实训和顶岗实习的教学过程中积极地参与到企业信息化的运行、开发和服务中去,从而更好的认识企业、服务企业、提升企业。但是由于学校信息化与企业信息化是涉及到学校和企业两种根本不同的发展目标和管理理念,它们的服务对象与建设内容不同,这些是校企业合作信息化必须面对和解决的,若处理不好将会阻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技术服务、招生就业、发展壮大,进一步拉大与企业的距离。

1.校企合作信息化现状

(1)校企合作教育受重视,但没有真正落实。高职院校对校企合作单方面热情,企业对校企合作缺乏热情和动力。校企合作的形式单一,最常见的合作形式是学生顶岗实习,其次是订单教育,参与其他形式合作的学生数量比较少。企业只希望通过实习优先录用新员工,并不关注如何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虽然顶岗实习在职业院校中已有长足发展,但学校对学生的实习过程监控是不到位的,不能实时了解学生的实习信息,不能对学生及时进行有效的指导和约束。

(2)高职院校的科研团队因信息交流不畅,不能很好解决企业生产和经营中出现的问题。目前,企业的技术更新与产品换代速度越来越快,高职院校的科研团队和科研条件很难同步跟踪企业的发展,科研人员不能同步获得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的信息,导致企业在发展中遇到问题时,高职院校相对薄弱的科研能力和人才储备并不能为企业提供快速有力的服务。

(3)高职院校信息化与企业信息化没有交集,不能有效的促成信息流动。企业信息化主要包括,一是以产、供、销等为过程,人、财、物等为资源的企业生产资料的信息化管理;二是关于设计、工艺、制造等技术数据相关的专业软件的模块化、网络化运行管理。高职院校的信息化主要方向还是数字化校园,它由学校的教育、教学、生活、管理的各个子系统构成。高职院校信息化与企业信息化采用的编码标准、行业规范也不一样,这些因素进一步加深了两者之间的“信息鸿沟”。

(4)政府缺乏激励措施,企业在校企业合作信息化过程中很难得到实际效益。政府在校企合作中角色定位不明确,组织协调职能发挥不到位,企业更希望由政府制定专项补助政策和税收政策来建立校企合作教育平台,让企业在与高职院校的合作过程中获得直接收益。实际上,除教育主管部门外,还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促进高职院校和企业的信息共享与融合,使高职院校可以了解到企业的需求信息,包括技术需求和人才培训需求信息;企业可以了解到高职院校供应信息,包括相关专业实验设备、师资和毕业生等信息,双方可以通过信息化平台相互寻求合作达到共赢。

2.校企合作信息化机制的建设内容

校企合作信息化机制建设主要是对“政校行企”协作式组织构架和运行模式进行剖析,在现代信息技术、信息理念、和信息规范的引导下使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技术服务良性发展,从而构筑起与校长企发展相适应的合作共进、互惠互利的信息化体系。校企合作信息化机制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建设。

(1)管理机制

建立政府、行业协会、学校、企业共同参与信息化协同体系,从组织管理层面对该体系的管理进行机制革新,重新定位各成员单位在这个多元参与的组织中所涉及的信息化管理方面的位置,明确各方在校企合作信息化中所涉及的管理分工,力求形成“政府主导、行业指导、校企合作”信息化管理机制。思考如何正确规划、引入和应用校企合作信息化平台,建立以信息共享为导向的组织和管理机制,确立信息化管理者的素质及选择标准等。

(2)运行机制

要确保校企在技术和服务活动中各种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顺畅交流,就必须建立起有效的信息化规范与标准,它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和信息系统协同发展的基础。达到在统一的信息平台上实现资源共享与数据信息的无缝连接,从而达到减少或消除“信息孤岛”的存在,提高信息化的效率。又因为各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能、工作重点、工作对象的不同导致对信息的需求内容和层次不同,所以校企合作信息化过程中必须满足这些需求,为实现这个目标,必须由来自于不同单位的信息化管理者协同制定技术与服务信息化的标准、规范与流程。

健全的信息安全保障机制是校企合作信息化顺利运行的必要条件。其主要功能是确保信息的可用性、完整性、保密性。通过技术和制度上的信息安全保障机制建设促使校企合作信息化的稳定与持续运行。企业信息化程度越高对自身各个信息系统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的约束也是越严格,每一个涉及企业生产经营的系统都有一套与之对应的规章制度来消除因人为因素导致的安全责任事故。特别是对一些高新技术企业来说,产品核心技术或数据是企业竞争、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保障,对于“外人”的参与既不放心,又难以真正接受,万一技术的泄密和外流,将导致企业的灭预之灾,很多企业对此不得不防。对此只有建立健全的信息安全保障机制,校企双方才能在信息化过程中互相保守秘密、避免因安全问题带来的损失,双方的合作才能消除后顾之忧。

(3)评价、反馈与激励机制

通过建立针对校企合作信息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信息化的实施过程进行恰当的评价和反馈,并根据评价和反馈的结果,找出信息化过程中的薄弱环节,为下一步建设完善校企合作信息化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和有效指导。

同时采用和保持有效的激励机制,该激励机制包含内部激励与外部激励两个方面的内容。内部激励是各单位对自己内部从事校企合作信息化的个人和团队进行激励,提高个人或团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外部激励通过把校企合用信息化的工作纳入行业联盟评比中、对校企合作信息化有突出现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相应的奖励,明确该奖励层次高于各单位内部的奖励,提升学校和企业在同行中的名气。同时政府出台相应的措施给企业政策方面的照顾,让企业在校企合作信息化过程得到实际的效益。这样可以有力地推动校企合作信息化建设,实现信息化在基础设施投资、信息技术应用、信息资源开发、信息化人才培养以及信息化规章制度建设等各方面得到落实和可持续发展。

3.小结

只有建立促进校企合作的信息化机制,激发和增强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动力,才能实现学校与企业的双赢。在“政校行企”模式下的校企合作信息化需要有一套完整的机制,并在该机制下建立多成员单位参与的信息化协作平台。首先,该平台要求研究各单位的各种信息,对各类信息进行标准化处理,从而找出最适合的信息表达方式,实现在这个统一平台下的信息安全交流与共享。其次,促使各个成员单位的管理者、决策者也参与到信息化平台的建设中来,共同制定信息化发展的经费计划,为共同的信息化平台提供经费与人力保障。最后,由于参与者众多,各方面大力推动,无可避免会出现有价值的信息淹没在信息的海洋中,无可避免出现不良信息,因此有必要研究和建立信息的、审核、评价、反馈流程体系,在制定该体系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各成员单位的不同知识背景、操作习惯、接受能力等方面的因素。

参考文献:

[1]汪波.校企合作背景下对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信息系统工程,2012(1)

校企合作信息化管理范文2

目前高等院校是孕育高水平专业化人才的基地,但专业就业难、教学质量不高的困扰一直存在。如何培养出能够适应企业需求的,具有全球视野的应用型人才是各大院校一直在深入探讨和实践的问题。建立校企合作机制,发挥教育、实践和研究三者的一体化优势,对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重在研究计算机类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在研究过程中将着重以具体的信息管理专业为例,全面探讨基于校企深度合作的育人体系。

一、成功的教育模式启示

(一)CDIO工程教育模式CDIO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它强调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真个生命周期,让学生进行参与式、主动式学习。在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号召下,各大探索CDIO教学实践的高校均在专业培养规格建立、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项目教学实施、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进行了多维度的研究,促进了CDIO中国式工程教育改革。

(二)OBE教育模式OBE(Outcome-basededucation)是成果导向教育的简称,也称为目标导向教育、能力导向教育或者需求导向教育。OBE教育模式要求首先构想清楚学生毕业时应达到的能力及其水平,后通过设计合适的教育结构来保证学生预期学习目标的达成。

二、OBE企业导向调研

本文借鉴OBE的教育理念,以信息管理专业为研究对象,就该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下的OBE教学改革进行探讨。

(一)OBE企业导向调研开展校企合作育人体系的第一步,就是要掌握产业动态,及时了解企业需求的变化。因此,信息管理专业首先进行了OBE企业导向调研,确定企业所需的学生能力。信息管理专业一般要求学生在毕业时能够达到三个方面的能力,即信息能力、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对校企合作企业及学生就业的企业进行多方调查之后,确定信息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岗位主要包括信息系统应用、信息系统开发和信息系统实施三大类。

(二)信息产业发展趋势调研信息管理专业所面向的行业是信息产业,而信息产业是当前全球渗透性最广、带动性最强、创新最活跃的领域,新兴的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的不断涌现,引起了产业格局天翻地覆的变化。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各国和地区纷纷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构筑国家竞争优势、抢占产业发展主导权的竞争愈演愈烈。在此背景下,信息产业呈现跨界发展、全向度竞争重构信息产业发展格局、产业链整合创新决定竞争成败、商务智能成为强大助推器、信息技术推动交叉产业创新这五个方面的发展态势。

三、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

(一)培养目标信息管理专业采用“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提出基于能力需求的一体化人才培养、基于产学深度融合的校企培养、基于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思路,以企业信息化为导向,面向ERP相关领域,基于SAP解决方案,培养从事信息系统应用和开发、ERPSAP应用、大数据分析与处理等方面工作的具有国际化视野、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

(二)建立多元化校企合作模式1.校企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与企业建立“学业、就业、创业”和“实验、实训、实习”的双链培养机制,研究基于校内教学和企业实践的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的建立,让学生充分动手实践,能够独立完成各种场景的企业业务ERP处理;并创建了基于实践资源整合的多模式组合柔性实践教学体系;同时,推动该基地积极建设,发挥资源共享的社会效应,兼顾“人才培养需求”和“外包业务需求”,打造校内外大学生实践和实训基地,实现了学生、学校、企业共同获利的三赢局面,实现了与企业需求无缝链接。2.建立校企合作研发中心信息管理专业可以成立融“研发+培训+外派”为一体的校企合作研发中心。该中心邀请企业资深专家作为强大的师资力量,同时建立研发部、外联部、培训部等系统的组织结构,构建能够适用于专业培养规格、以应用型信息化人才培养为宗旨的校企合作学生管理平台。并且需要制定科学的绩效考核和内部培训机制,保障校企合作效果的跟踪和校企合作运作机制的可持续发展。3.实施基于产业需求的定制培养通过校企合作,可以创建符合产业和企业需求的定制班,通过学分替代等方式开设企业定制课程。通过企业联合人才定制培养的方式,推动课程体系的深化改革,建立良好的校企联合育人机制。学生在校期间通过课堂学习,加强了专业理论知识的储备,通过实践课程中企业案例的引进,得到了专业实践能力的初步提升,再通过校企合作的项目实训,加强了专业的综合技能。在用人单位提出用人需求后,参加产学合作顶岗实习形式的外派实践,从而培养适应企业需求的专业人才。

校企合作信息化管理范文3

关键词:高校校办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275;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3-0275-03

我国企业对其档案工作的认识是伴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确立与建设而逐步深化的,因此可以说,完整意义上的企业档案工作是在20世纪80年代的中后期才真正出现的。当企业档案工作的地位在企业中明确之后,企业档案工作便与企业改革同步。企业档案作为企业各项活动中的一种重要信息资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今全球信息化趋势愈演愈烈,我国的社会经济信息化程度日益提高,企业档案工作也始终处于不断的探索和变革之中。而高校校办企业,作为相对特殊的企业,依托于高等院校,既承载着高校科研人员的科学研究、大学生的专业实习基地的使命,又担负着力争收获经济效益,为所属高校增加创收的重任,可谓走在科技与信息化的前列。作为记录校办企业成长与发展的信息载体,为本企业和所属高校服务的校办企业档案,在校办企业的发展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其管理问题便不容小觑。

一、高校校办企业档案管理问题现状

(一)档案管理意识薄弱

各行各业无不形成档案,无不需要查考档案。在各单位建立档案馆或者档案室为本企业服务是比较普遍的现象。我国建立的企业档案馆体系中,除却档案处行驶行政管理职能外,档案馆一般具有集中管理企业档案史料和开放与服务的职能,是企业档案信息存贮和开发利用的中心。而统一管理本单位档案以及主要为本单位服务,是档案室区别于档案馆的本质特征。档案室是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统一管理本单位档案的内部组织机构,主要面向本单位内部,参与企业文件工作的管理,为本单位的工作经营、现实生产和科学研究服务。高等院校的校办企业档案室,一般属于综合性档案室类型,便于统一管理本单位党政团档案、科研档案(包括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生产经营档案、财会档案等,优于分设科技档案档案室和机关档案室,利于档案信息资源的综合开发以及有效利用,也符合机构精简原则。

但是,相对于高等学校一般有专门独立的档案管理部门,由于其所属校办企业以中小企业居多,故多数不设专门的档案管理部门,且对档案工作认识不足。许多企业错误地将档案工作看作简单的资料收集与整理,没有专门的档案室和档案工作人员,更没有建立严格的档案管理制度。个别企业的档案工作机构被设置到企业办公室等其他部门之下,对企业信息的掌控能力和统筹运用能力较低。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企业档案部门应列入企业编制系列,由企业有关负责人直接领导,而许多校办企业的档案工作人员由编外人员担任,或者编制内员工兼任,缺乏扎实的专业基础和专业技能。有的企业虽然意识到企业档案的有效价值,设立了专门的档案部门,安排专职人员,但档案工作并没有走上严格的制度化之路,只是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部分装饰。实际上,规模较小的企业,即使不设专门的档案机构,关于文件的形成、管理与归档要求也应在其他制度中体现出来,这样才能保证校办企业的正规化发展,才能够面对市场竞争作出灵敏应对。

(二)档案工作信息化滞后

企业对档案的需求,要求提供的档案信息集中、系统、准确、及时和方便,但校办企业档案管理水平由于受人和物诸因素的影响,目前存在信息滞后,没有把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升到相应的高度。现阶段信息形式呈现多样化,企业档案的记载手段多种多样,目前除了纸质材料外,还存在包括磁性材料、感光材料和其他合成材料等大量其他形式的载体,如照片、缩微胶片、录音磁带、录像带、磁盘、光盘等。这些非纸质材料的信息载体,通常被称之为“新型载体档案”,因为可通过文字、数字、声像等形式,更加准确生动地记录历史,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但是许多校办企业对新型载体利用率低,所以存在诸如档案鉴定水平低,档案数量庞大而档案信息质量不高;档案保管不善,霉烂、变脆、虫蚀、字迹褪色、污损等;档案收集的不完整,缺失较多等问题,需求与档案管理存在矛盾。部分企业档案虽然利用了先进的新型载体,并运用现代通信技术,建立了局域网等。期望实现档案信息传递网络化。但是互联网归档检索并不成熟,数据库规模小、功能少、不完备,尚不达到档案—计算机—电讯三位一体的档案工作阶段水平,影响了档案的有效、准确、快速利用,造成资源浪费,甚至影响了企业发展。

二 、提高校办企业档案管理效率的途径

(一)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信息化时代,在企业的运转与发展中,信息资源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有些甚至是物质资源所无法比及的。面对日新月异的信息变化、不断推进的社会经济改革,忽视对信息资源进行收集、归档、开发利用,便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扎实地立足。而企业档案工作属于企业信息工作的重要内容,既要维护企业的经济利益、合法权益和历史真实面貌,同时也要为企业的正常运转提供信息保障,是企业管理基础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校办企业某种程度上作为企业的附属物,其内部的各项管理活动均受到学校的干预与领导,因此需要加强高校和企业领导认知,提高档案管理与保护的意识,重审企业档案的地位,制定相应的档案管理制度。

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是档案工作的组织原则和管理体制,是档案工作发展的基本要求。而一所高校的附属校办企业往往并非只有一个,如笔者所在高校的校办企业集团即拥有酒店、加油站、机械部件加工厂、建筑公司、印刷厂、煤炭经营等多种产业类型企业,只有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才能克服档案分散保存弊端便于企业、学校方面的利用。校办企业隶属于高校,为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创造了极为有利的客观条件,这同时要求相关领导意识到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因为校办企业的档案贮存了大量知识,承载各种信息,既具有历史的真实凭证作用,又具有可靠的广泛的参考作用,或称情报作用,是科学研究的可靠资料。而校办企业的档案工作,是管理档案和提供档案信息为企业、学校科研实践服务的一项业务系统,囊括对企业内部的各职能机构在各项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文件,进行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编目、编研、提供利用和统计等项工作,因此,档案工作具有管理性、科学性、服务性、政治性、机要性等一般属性。

同时,档案工作系统具有整体性、相关性、目的性、有序性等特征,所以要求档案工作系统的各个环节相互联系,相互配合。 校办企业由于隶属于高校,既有学校事业编制人员,领导干部,又有编制外雇佣员工,既是学校科学技术研究和应用的基地,又作为企业,需要获取最大限额的经济利益。校办企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档案,及含有人事部门在工作活动中形成的,记述和反映个人经历、德才表现等情况的人事档案,又有在自然科学研究、生产技术、基本建设等活动中形成的应当保存的图纸、图表、文字材料、计算材料、照片、影片、录像、录音等科技档案。只有各个分散部门相互协调,才能实现档案工作总目标,达到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将档案资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二)加强工作人员素质

企业档案工作者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可谓是做好企业档案工作任务的重要前提和保障。企业档案工作者在工作中需要有较高的思想素养和职业道德,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以为学校和企业服务为宗旨,自觉地贯彻国家有关档案工作包括校办企业档案工作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热爱本职工作,正确对待名利,立档为公,勇于开拓。另一方面,企业档案工作专业性强,业务内容很多,因此企业档案工作者要高质量地完成本职工作任务,就必须努力学习,掌握广博而扎实的理论知识,同时要理论联系实际,要勤于实践,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水平。

校办企业工作者依托高校优势,科学文化知识水平高,但是企业档案工作实践性强,所以需要联系实际,灵活运用,才能提高办事能力和业务水平。工作人员素质的提高既需要自身的不断努力,又有赖于企业及企业档案部门的长期培养。从学校和企业角度看,企业档案工作队伍的建设,需要纳入工作计划,予以综合考虑,加强员工素质培训。从工作人员角度看,除了恪守职业道德具备一般的档案专业知识外,信息化还对企业档案工作者提出了一些新要求,这就需要及时补充和汲取计算机、网络知识,以及录音、录像、摄影等方面知识,观念上及早把新型载体档案管理当成自己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制定各项规章制度时,要把这些档案考虑在内,尽快适应档案工作的不断发展,并勇于创新。

(三)实行现代化管理

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化和数字化技术的普及应用,信息的载体愈来愈趋向现代化、科技化、数字化,信息服务的传统方式被冲破,正在向电子化方向发展。

声像等多种承载档案信息的媒体,尤其是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使以上各种信息媒体集成在同一文件中成为可能。面对档案数量和载体等方面的变化,以及要求及时准确地获取所需信息的需求方式的变化,要求传统的档案管理体制开始向档案信息开发和服务为特征的新体制转变。

校办企业依托于学校的人才优势,产学研结合,有便于信息化的优势。对规模不大的校办企业来说,人才的培养优于现代设备的引进。许多单位不可能拨出足够的资金购买全套现代技术设备,所以在积极引进技术的同时,还要提倡工作人员的创新精神,进行技术革新。档案管理技术手段越先进,对工作人员的专业化素质要求就越高。既运用电子计算机等现代技术手段实现档案管理的自动化,又运用现代通信技术实现档案信息传递网络化,运用现代光学声学技术实现档案微缩化,提高档案保护技术。只有加强信息化工作建设,才能为校办企业乃至学校的发展,提供更加便捷、准确的信息服务,实现资源共享。

总之,档案工作的发展是持续不断的动态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管理部门由非独立到独立,管理模式由简单管理、经验管理到复杂管理、科学管理,管理手段由手工到计算机,管理系统由封闭到开放。校办企业的档案工作也必须服从客观事物的一般发展规律,在领导的统一决策下,提高工作人员素质,运用现代科学理论、方法与技术,积极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广泛输出档案信息,为企业经营和学校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 宫晓东.企业档案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 吴宝康.档案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3] 吴舜龄.中国的信息化[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7.

[4] 张其林.高校校办企业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1,(17).

Analysis of the archives management in university running enterprises in the informatization age

ZHANG Qi-lin

(Shandong industry and commerce college,Yantai 264005,China)

校企合作信息化管理范文4

(渤海大学,辽宁 锦州 121000)

摘 要:纵观辽宁省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存在着许多突出的问题,这些问题在制约着企业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信息化过程中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极大浪费。辽宁省要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中小企业要实现良性发展,我们必须要对这些问题加以重视并予以认真解决。本文从当前辽宁省中小企业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出发,对相应的改善对策进行了深入思考,以期能够对加快辽宁省中小企业信息化进程有所裨益。

关键词 :辽宁省;中小企业;信息化;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4)28-0079-03

引言

信息技术的发飞速展给各行业带来了深刻的变化,促进着各行业不断地进行技术革新。中小企业作为我国经济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说,实现中小企业信息化已成为我国加快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必然之路。

一、辽宁省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现状概述

作为东北经济大省,辽宁省的中小企业发展程度直接关系到我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战略能否实现。从十六大提出信息化发展指导至今的十多年间,辽宁省在中小企业信息化方面的建设力度不断加大,使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得到了显著提升。然而,纵观辽宁省中小企业发展现状,还存在着许多突出的问题,如,仍有不少的企业对于信息化的概念缺乏清晰的认识;企业的整体信息化应用水平不高;企业对于信息化的管理模式适应性较差;企业信息化成本较高;缺乏完善的信息化服务软件;企业信息化管理人才匮乏;缺少健全的企业信息化服务体系等等,这些突出的问题在制约着企业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信息化过程中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极大浪费。辽宁省要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中小企业要实现良性发展,我们必须要对这些问题加以重视并予以认真解决。

二、辽宁省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企业对于信息化概念仍缺乏清晰认识

所谓信息化,指的是借助计算机等智能化工具来培养和发展具备较高信息化能力的新兴生产力,并使之对社会的发展进步作出贡献。运用智能化工具的信息化能力包括信息的获取、信息的传递、信息的处理,以及信息的再生利用等等。信息化的核心在于提高信息的运用和处理,而目前辽宁省不少中小企业对信息化的概念仍然停留在引进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来提高企业生产效率这一层面上,总体认识深度还不够,最终导致了企业在进行信息化改革时难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不高,导致企业经营活动受限

经过几年的发展,辽宁省中小企业的计算机普及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然而,大多数的企业都仅仅是配备了计算机并装配了一些基本的办公软件,有的企业甚至还没有实现外部互联网和企业内部局域网的搭建,这不仅使得企业内部的信息难以畅通流动,各级管理人员也基本上依靠电话短信等方式来进行沟通。由于信息比较闭塞,不仅导致了管理人员“各管一摊”的问题出现,还造成了企业资源的浪费。此外,由于网络应用化水平限制,也给企业在运用网络信息和资源方面带来了困难,使企业的经营活动受到了很大的局限性。

(三)企业对于信息化的管理模式适用性较差

企业进行信息化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企业提高自身管理效率,进而使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效益得到提升。信息化的过程不仅需要对企业基础的生产和销售环节进行规范化,还要对企业的管理流程和制度方面进行重组。然而,由于受到传统经营思想的影响,以及企业原有管理流程的限制,使得一些企业的管理人员对于信息化的管理模式难以适应,对信息化这一新概念也接受缓慢,甚至不愿意改变原先的工作习惯,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着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发展改革。可以说,企业管理人员的管理模式习惯是制约中小企业信息化进程的最为关键的因素。因此,中小企业要实现信息化发展,必须要对企业中落后的管理观念、业务流程,以及组织结构进行根本的改革。

(四)企业信息化成本较高,缺乏技术型管理人才

中小型企业一般具有生命周期短、抵押资产少、信贷风险大、资信度差、融资渠道少,融资困难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得中小企业在信息化改革中,投入的建设资金和先进技术十分有限,用于引进高级的技术型人才的资金投入则更少。然而,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周期长、投入大的系统性工程,它不仅需要依靠IT厂商提供基本的硬件设施,还需要不断地进行后期的软件、网站的开发、升级和更新等工作。在这一过程中,中小企业不仅要投入巨大的资金成本,还承担着难以预料到的风险,种种因素的制约成为了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的障碍,使得许多资金能力有限的中小企业对信息化望而却步。

此外,人才是决定企业发展程度的重要因素。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需要既懂得企业经营管理,又掌握信息技术的跨学科复合型人才。而当前辽宁省的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所存在的紧要问题之一就是缺乏复合型人才的支撑,特别是对于既掌握IT技术又熟悉企业业务和管理流程的人才有着很大的需求缺口。同时,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的用人机制缺乏吸引力,所能提供的待遇也十分有限,一方面导致了企业很难引进优秀的信息化人才;另一方面也导致了企业难以通过自身发展来留住优秀人才,导致了人才的二次流失,尤其是企业内部一些骨干型人才的流失,对企业的信息化发展带来了严重的损失。

(五)缺乏定制化的服务软件,企业信息化服务体系有待完善

当前市场上的大多数企业管理软件都是通用型的软件,系统功能和模块组成大体相同,很少有软件商针对不同行业的企业推出专业化的配套软件。有些软件商虽然针对企业进行了修改和定制,但价格昂贵,远远超出了中小企业的成本承受能力。同时,由于相关的软件开发人才匮乏,软件商在企业管理管理软件方面的开发能力也受到了很大限制,这两方面的因素最终导致了软件服务与企业发展的不协调。

此外,中小企业对于信息化的发展需求千差万别,而目前,市场上仍没有完全适合中小企业的差异化解决方案和个性化产品,使得大多数针对中小企业的信息化解决方案往往仅停留在了宣传阶段,难以得到企业主的认可和接受。同时,目前市场上针对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服务体系仍然不完善,如有些企业主即使购买了解决方案,但在后期的使用过程中仍缺乏及时的培训和指导,久而久之,导致了企业对信息化产生失去使用连续性,甚至对软件服务上失去信任,最终导致了中小企业失去了信息化发展的信心。

三、推进辽宁省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进程的对策思考

(一)各级政府应加大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推动力度

各级政府应在“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发展战略指导下,不断对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发展提高重视,为中小企业实现信息化发展出台切实有效地鼓励和扶持政策。

1.各级政府应从战略高度和全局角度,向全省范围内的中小企业积极地宣传企业信息化的重要意义,要广泛地借鉴和吸收其他省份和国外企业在进行中小企业信息化改革创新方面的先进经验,并结合辽宁省的实际情况,制定多项适合本省中小企业发展的针对性扶持政策,使企业真正得到帮助。

2.各级政府应在财税和金融资本方面加大对中小企业的倾斜度,加快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为中小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并为之提供必要的保障措施,切实减轻中小企业在进行信息化建设中的资金压力,使辽宁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改革更为便利和畅通。

3.各级政府应大力资助或成立公共信息服务机构,向中小企业提供免费的、初级的信息服务,使企业能够享受到基本的公共信息服务,从而使企业在信息化发展方面奠定一定的知识基础,并对信息化的优势有初步的了解和认可。对于经济实力较差、资金流转较困难的企业,政府应在资金和技术方面予以适当的减免和协助,以帮助企业逐步提高自身信息化的应用程度。

(二)提高企业对信息化的认知,转变落后的企业管理模式

信息化改革已经成为当前企业进行全球化发展、开展跨领域合作的必由之路。当前,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产品和服务这一层面,而是逐步扩展和提升到了信息化应用的层次,一个企业的信息化发展程度更是成为了衡量该企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如前文所述,当前省内不少中小企业在信息化改革中存在着不少认识误区,如对信息化的认识还不够重视,仅仅认为装配几台电脑,开通企业网站,财务管理实现电脑办公等等就是实现了信息化发展,这些片面的认识严重阻碍着中小企业的信息化进程。

因此,中小企业当务之急就是要提高自身的认知水平,准确把握信息化发展的改成含义和思路,要以信息为核心,以信息化相关的软、硬件设施为媒介载体,将信息化技术引用于企业生产、销售、管理的整个过程,广泛搜集企业各个运营环节的数据,运用大数据理论进行科学分析,从而使企业的信息管理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不断提升,逐步实现(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

此外,企业要认识到信息化发展并不是仅仅使用电脑进行办公这一简单机械的工作,而是借助信息技术,引进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从而使传统落后的管理模式得到改进和革新。所以,企业应积极主动地去学习现代化的企业管理理念、改变以往陈旧的经营方式、僵化的组织结构,以及不合理的管理流程等,使企业在全面而深刻的变革中提升产品质量、技术能力,以及管理水平。

(三)完善信息化服务体系,实现多方受益的良性发展局面

能否对有限资源进行科学地利用,是衡量一个企业运转效率的一个重要标志。面对有限专业人才资源、信息技术资源,政府应牵头组建由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参与的信息化服务体系,以使各个中小企业都能得到合理的资源使用。

为此,建议省政府建立一个全省范围的信息化服务平台。在这个服务平台中,建设信息化知识宣传、信息化人才培养、信息技术指导,以及信息化建设项目等模块,使企业在平台中能够得到有效地学习,并及时获得最新的政策信息。同时,还应鼓励软硬件服务商加入到信息化服务体系中,并给予其一定的政策帮扶,使其加大中小企业信息化的软硬件开发力度,使开发出的软、硬件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不同的行业。此外,要加强企业与软硬件服务商、科研院所、高校间的互动交流,将企业的信息化需求、软件服务商的先进技术,以及科研院所和高校的人才优势进行有机统一,这样,不仅有助于企业找到适合自身信息化发展的科学途径,还将给软件服务商改善服务、提升技术带来动力,同时也将使人才实现更有效地流动。

(四)开展校企合作,注重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培养

辽宁作为教育大省,省内不仅拥有众多的高等院校和各类科研院所,还拥有门类齐全、数量庞大的信息化专业技术人才,然而由于地理条件和经济水平不同,使得这些院校、科研机构,以及各门类技术人才在省内处于分散存在的局面,并且存在东、西部分布不均的现象,由此导致了辽宁省东、西部的企业在信息化发展和人才质量等方面不均衡,甚至产生差距悬殊的问题。因此,政府应发挥牵头作用,引导辽宁东部企业和高等院校与辽西地区的企业和院校开展深入而广泛的合作,促进资源的平衡配置和使用,使各地区的企业、院校和科研院所都得到发展。为此,应采取以下几方面措施:

1.搭建院校交流平台。鼓励沈阳、大连等地的优秀高校与其他市区的高校建立教学交流关系,一方面派出优秀教师到各地的院校进行专业知识讲解,及时传递企业信息化领域的前沿咨询;另一方面要积极的接收来自不同地区的教师和学生到学校进行交流学习,并将学习到先进的思想和专业技能带回去,有效促进各地院校教学水平的提升。

2.建立校企合作办学机制。优秀人才的培养离不开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因此,企业应主动的与高校建立多层次的校企合作办学机制,一方面要与高校建立合作实践基地,为学生进行专业实习提供场所,使学生们的理论知识更好地运用于实践;另一方面,企业应派优秀的管理人员到高校中进行讲学,使学生们了解企业信息化方面的当前需求和前沿发展技术,为学生们的学习提供方向和目标,从而使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学有所用,学有所长,不仅满足了企业需求,还将有效地提高高校的就业率。

3.建立企业互助发展联盟。对于已经实现了信息化发展的(中小)企业,要鼓励他们与其他行业的企业建立互助联盟,借助信息技术和企业管理系统将已经拥有的资源、渠道等进行推广和分享,形成一个信息资源共享体,实现共同发展。这样,不仅有助于各企业资源的流动和共享,还将使各自企业的业务得到有效地拓展,实现多赢。

四、结束语

辽宁省老工业基地正在崛起,中小企业应抓住信息化的发展契机,不断进行大胆的探索,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不断实现产品创新和技术革新,最终使自身的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进而使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得到持续提升,更好地发挥中小企业对辽宁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赵亚杰.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及改善[J],中国科技信息.2014(02).

[2] 马晓君,郭晓琳.辽宁中小企业发展状况的统计分析及政策建议[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3(02).

[3] 张代军.辽宁、浙江两省中小企业融资比较与启示[J].辽东学 院学报,2010(03).

[4] 党巍,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与企业,2013(13).

校企合作信息化管理范文5

一、深刻认识高校档案管理社会化职能的意义

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认识突出档案管理社会化职能的意义:

1、提升高校办学质量

目前高校都逐步强化了职业化教育的办学理念和办学实践,而增进高校教育的职业化特质则需要与企业展开深度合作。然而,由于高校与企业分属于不同的组织类型,且受到不同体制环境的影响,使得校企合作更多体现在形式建构领域,而在深度互动和互利双赢上却做得不够。为此,通过挖掘高校的科研档案资源来助力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便能在双赢的基础上提升高校的办学质量。

2、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高校所在区域的地方经济发展,主要依托于产业经济的发展推动。如,物流产业、旅游产业、电子商务产业等。通过调研发现,许多地方产业发展存在着各自为阵的发展态势,而未能在循环经济视角下获得范围经济效应。为此,通过利用高校的科研档案资源、专家档案资源,便能在智力和人力支持下帮助地方产业经济走上一条绿色、健康的发展道路。

3、培养共生环境生态

尽管高校在隶属关系上存在着不同的类别,但其在具体的区域内办学,必然会受到该区域社会经济政治环境的影响,而且在拓展高校办学空间的潜在要求下,高校管理层也需要主动与地方政府接触。可见,培养环境共生的生态,对于高校而言是至关重要的。高校通过突出档案管理的社会化职能,便能为实现环境共生建立起良好的社会声誉。

二、高校档案管理的社会化职能分析

结合本人的工作体会,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1、助推社会主体的发展

实现高校档案管理的社会化职能,不能只见物不见人,其根本仍在于转换高校档案管理思路,并在高校管理层的牵头下积极建立与社会各类主体的联系。本文以科研档案管理为视角,那么社会主体也主要指向了企业。正如上文所提到的,通过将高校科研档案资源在知识产权保护的基础上,与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实践相结合,则能为企业带来知识红利。但这里也需要明确,即高校档案管理若要切实助力社会主体的发展,其本身也需要进行信息重构。

2、实现社会化办学目标

贯穿本文的中心思想便是,突出高校档案管理的社会化职能将实现双赢的目标。那么双赢在高校这一侧便体现在,促进高校借助社会办学资源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之所以能够实现这一目标归因于:首先,高校档案管理的社会化助力社会主体发展,进而社会主体将愿意与高校建立在教学上的深度合作;其次,高校通过与社会主体间建立起基于?n案信息交互的人员往来,便能优化师资队伍的知识结构;再次,通过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建立深度互动,来倒逼高校专业设置和教学体系的优化和整合。

从以上两个方面所做的职能分析中可以看出,需要在辩证视角下来理解高校档案管理的社会化职能。而且,实现高校档案管理的社会职能,构成了高校开放式办学的重要支撑力量。

三、实践措施

根据以上所述,以科研档案管理为例,实践措施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构建。

1、充分理解企业对档案信息的需求特点

高校在实现档案管理的社会化职能时,其本质也属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众所周知,高校科研档案内容主要以公开发表的论文、已申报的专利,以及课题结题等信息为主。这些信息分属于不同的学科范畴,且所基于的问题导向也不尽相同。因此,无法直接与企业的需求结构相对接。因此,高校专业所在院系的教学团队,应与企业接触充分理解企业对档案信息的需求特点,然后再针对专业教师的科研档案信息进行资源重构。

2、具体掌握企业技术和管理创新的短板

在与企业进行接触时,还需要掌握企业在技术创新、产品研发,或者组织架构调整的长期愿景和近期所遇困境。只有在问题导向下来进行档案信息资源重构,才能提升高校档案管理的供给侧优势。为此,这里就需要夯实企业一线调研的绩效。所以建议,高校应组建校企联席会议制度,并在该会议召开的地点分别设置在高校专业所在院系和企业方。通过这种长效机制做保障,不仅能优化科研档案供给质量,还能引导教师建立符合实践需要的研究方向。

3、高校多部门协同对科研档案资源进行整合

在对高校科研档案资源进行整合时,需要发挥多部门协同的工作优势。在组织建设上,需要将专业所在院系、科研处、图书馆、学报编辑部等部门纳入其中,在职能定位上则需要重点发挥院系、科研处的职能。图书馆依托自身的电子档案信息采集能力,可以为科研档案电子资源重构提供技术支持。而且,之后所开展的档案信息线上交互活动,也需要借助图书馆的信息平台来实现。学报编辑部借助自身的职能优势,可以为具体的科研信息提供文献梳理工作。

4、开展线上信息交互线下人员往来活动

为了实现档案社会化管理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助推作用,这里还需要开展线上信息交互和线下人员往来的活动。不难知晓,在本文以上的论述中已经提及,这里需要强调的是:高校在实现其它类别档案管理的社会化职能时,应深刻理解档案信息背后人力资源的主体作用,且正是依靠了这种主体作用才真正实现了档案管理的双赢目标。

总之,从时间维度来看,建立良好的高校档案管理体制,将使高校从中获得经济和社会价值。关于这一点,可以从客户关系管理中来理解。在高校未来的档案利用服务工作中,还需要增强对“权变理论”的认识。

校企合作信息化管理范文6

校企合作是现今我国高等院校教育转型发展的大势所趋。校企合作是高等院校和行业、企业之间的合作,高等院校和行业、企业双方共同参与,利用校、企双方各自的优势,取长补短,紧密合作。

目前我国校企合作模式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还很明显,总结起来:一是大部分高等院校对校企合作工作还没有进行系统化、信息化、科学化的管理,甚至还有纸质化档案的存在,信息利用率及其低下。二是虽然部分高等院校认识到校企合作工作信息化的必要性,但开发的校企合作工作管理系统往往是针对校企合作工作的某方面,如实习实训、就业管理、横向项目等,功能过于单一。三是由于高等院校涉及校企合作工作部门众多,如教务处、科研处、校企办、就业办以及各系(分院),校企合作工作各自为战的现象极为突出,缺乏信息互通机制,校企合作工作很难深入。而平台中的信息流通的公开化对校企合作深层次的开展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四是部分高等院校的校企合作工作管理系统只是简单的数据管理,缺乏统计汇总功能,无法为学校领导及校企合作工作管理部门制定宏观校企合作工作计划、或查找校企合作工作的缺点和不足提供数据支撑。

终上所述,根据校企合作进一步深化的需要,搭建校企合作管理信息创新平台,可以促进各类信息在校企合作涉及到的各方之间的顺畅流动,以更好的开展校企合作,使各方受益。开发出一款适应高等院校需求,打通信息壁垒的校企合作工作管理系统,可以为整合高等院校内部资源、提升高等院校科研创新能力、为企业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服务区域经济建设等诸多方面提供有力的支撑。

会计专业培养方向――会计职业能力

从会计理论界给出的会计的定义为,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专门的方法对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系统、连续、综合的核算与监督,并开展预测、决策、控制与分析,来提供会计信息,提高经济效益的经济管理活动。会计有四大职业方向:首先是“做会计的”,即从事会计核算与会计信息披露;其次是“查会计的”,即为注册会计师、审计人员及资产清算评估人员;再次是“管会计的”,即顶层或中层会计岗位的管理者;最后是“研究会计的”,主要是指在学术界对会计这一领域有兴趣的学者。会计职业能力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是人们在会计执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多种综合能力,只有具备了这一能力,才可驾驭会计这一职业活动。

校企合作在会计专业方向的初步研究建议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能力提升提出以下五点可行性建议:

第一,准确定位教育理念。教育理念是高职教育的总指挥,如果高职教育的改革没有突出教育理念的位置,那必将改革失败。要进行高职会计教育理念的正确定位,首先要准确理解高职教育自身的特点,要将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渗透到教育工作者的实际工作中,从而使教育工作者进一步影响到学生。第二, 开设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与职业能力相对应要开设的课程,拥有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和工作态度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经济法基本能力健康的身体心理素质、语言沟通能力及计算机操作能力是在原有学科体系的基础上,以工作过程为指导,进行重组,既重视职业能力,又重视职业素质,使两方面有效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合理的,科学的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第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高职会计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要将知识与实践技能共同作为建设的条件。第四,改善实践实训环境。高职教育必不可少的教学过程就是进行校内外实训。各高职院校在物质条件允许的环境下应加大校内实训室的建设。学生通过实训环节,可以在职业场景下有效提升自身的职业岗位能力。实训室的建设,是对学生进行职业能力训练的硬件保证。所以要求各高职院校要努力加大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力度。第五,优化学生职业能力考评体系。

参考文献:

[1]高烨.校企合作工作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长春:吉林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