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挂职总结范例

高校挂职总结

高校挂职总结范文1

关键词:地区经济发展;高校挂职干部;提升路径

一、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因分析

古典经济学一般认为自然资源、物质资本、劳动力是经济发展的原始驱动力,新经济增长理论则将技术进步、人力资本、技术创新也列入其中,并得到经济学和社会学的普遍认可。据此,影响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因可以归纳为自然资源、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技术创新和地方政策。其中,自然资源、物质资本是显性因素,也称为先天因素,从根本上决定了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而人力资本、技术创新和地方性制度则是隐性的,需要通过地方后天的发展去实现。可见,人力资本是决定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其发展水平也直接导致地区间经济发展的差异。一方面,人是制度的制定者,通过制定制度去约束人的生产行为;另一方面,人是地区经济发展的参与者,包括脑力和体力的贡献,人的行为可以促进地区生产力提升以及技术进步和创新。人力资本通过以上两种行为的相互作用,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作为地区经济发展中人力资本这一重要因素的特殊表现形式,高校挂职干部是高校选派干部到地方担任相应实际职务进行锻炼的交流方式,他们不占用挂职地区的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在挂职期满后仍回原高校工作。一般来说,高校挂职干部在地方担任县(市、区)委、政府有关单位副职,分管人才或者科技。近年来,地方高校按照党中央有关干部挂职锻炼的要求,紧密结合地方高校及干部的特点、成长规律,积极选派有较高专业技术水平、担任一定管理职务的干部到政府机关、区县及企事业单位进行挂职锻炼,充分发挥高校挂职干部的优势,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高校挂职干部在挂职地区的角色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高校挂职干部作为挂职单位的次领导者,在单位内部被赋予了一定的话语权,全面参政议政,为地区经济发展献言献策。由于分管人才和科技这两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业务,因此更加凸显其对地方经济水平提升的重要性。另一方面,高校挂职干部是高校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载体,通过在地方挂职,充分发挥他们在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四大职能,全力支撑地方经济发展。

二、高校挂职干部助推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与困境

高校挂职干部作为一种特殊的人力资源,在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独特优势,同时也存在诸多限制其优势发挥的客观因素,这就成为我们分析当前高校挂职干部作用的前提。高校挂职干部在承接政府相关职能、推进校地研究院工作、深化校地校企合作、推动载体合作、项目合作、人才引进、企业孵化、举办学术产学研大会等方面大有可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全力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需求,促进地方转型升级。一是调用学校各方资源,服务地方经济产业发展。依托高校多学科优势,在本校和其他高校内寻找对口的专业和教师资源,为挖掘地区特色产业提供优质智力资源;高校挂职干部拥有一定的教育培训资源基础,可以通过自身或高校资源搭建线上或线下的教育培训体系,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高效便捷的现代化教育培训手段。二是推动高端产业聚集,提升地区经济核心竞争力。地区经济发展的新思路是引领产业的高端化、集群化,通过高端产业发展提升地区经济核心竞争力。高校作为先进生产力和高端技术的汇聚地,可以通过高校挂职干部这一桥梁引进高校基础研发和科研资源,构建汇聚科技研发及成果转化、创新孵化、科技服务、智慧产业等为主的地区经济发展高端产业链,并提托优质平台吸引人才和项目,将地区发展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型,从传统“黑色”经济向“绿色”经济发展。三是促进校地合作交流,加速科技成果创新与转化。高校挂职干部通过全面实施校地协同创新战略,在传统校地合作的基础上推进“一市一院一特色”、“一区一园一特色”、“一技一企一平台”等特色化校地校企合作模式,紧密结合地方优势产业,与地方政府共建校地研究院、示范应用基地、研发实验室、校外培训基地等,建成地方产业技术的储备池和孵化器,加快高校应用型科技成果转化和科研项目产业化,为地方经济转型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四是助力人才战略实施,为地区经济发展培养和输送人才。高校挂职干部在挂职期间及挂职结束后通过推荐本地优秀人才到高校继续深造,有针对性地学习地区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先进技术,培养技术型、管理型的本土化人才;在日常教学实践和就业指导分配时,可以有倾斜性的推荐本校优秀毕业生到挂职地区就业,为地区经济发展持续发力。然而,由于受限于固有工作模式、挂职时间短以及改变地区原有经济发展思路等原因,高校挂职干部在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中也面临着一些困境。一是受限于高校原有工作模式,急功近利。从经济学成本———效益的角度看,高校挂职干部希望在最短的时间成本内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包括个人经济效益和地区经济效益,往往会通过投入更多的资源来获取短期利益。但是对于挂职干部来说,由于受到高校传统管理模式的限制,挂职干部很难在短时间内适应地方的工作模式,因此过于急功近利反而会对地区经济发展带来负面效应。二是培养链条短,后续作用难以充分发挥。经济学讲究作用发挥的持续性,往往很多经济效益是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获得的。高校挂职干部一般挂职时间为一至两年,在经过三个月左右的培养期后才能真正发挥自身才能。在位期间,地方投入大量的资金和时间,抓好了基础设施建设,但却因为挂职干部的离开中断了这个持续性的过程,使得后续经济效益难以延续。三是改变地方传统经济发展思路,容易造成依赖心理。在高校挂职干部到来之前,地方已经建立了固有的经济发展模式。挂职干部的到来,带来科技、人才和新兴产业的引入,从根本上改变了地方传统发展思路。

三、提升高校挂职干部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以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增强高校挂职干部能力为出发点,从作用激发、平台构建、成果转化、考核评价、奖励激励等五个方面入手,切实提升高校挂职干部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第一、充分激发地区经济发展中“人”的主观能动性。“人”是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的核心,这里的“人”包括两种类型,一类是地方政府主管人员,一类是选派到地方的高校挂职干部。对于地方主管人员来说,要把挂职干部工作作为推动地方人才、科技创新和经济增长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主动加大对挂职干部的教育培训、关爱服务和政策支持力度;对于高校挂职干部来说,要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思想意识,不能将挂职作为提拔加薪的“镀金”场,更不能认为挂职只是一个短期行为,随便应付即可。而是要摆正自己的心态和位置,主动融入挂职单位,充分发挥好高校和地方之间的桥梁作用,利用自身专业特长好、联系范围广、运作程序熟、推进思路宽等优势,立足地区实际,在项目谋划、招商引资、校企共建上出思路、找门路,全力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第二、放大科研产业成果对地区经济发展的持续性效用。高校挂职干部对地方经济发展最大的促进作用就是引入了高校这一主体,通过统筹全校资源,从专家讲学讲座、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校地校企合作、校地研究院建立等方面全力支撑地区经济发展。挂职结束后,挂职干部将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因此如何保持高校挂职干部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持续性作用是挂职工作的关键。一是做好任务交接,明确责任承担人和目标任务,全面落实和延续地区经济发展工作;二是健全挂职干部与地方政府的沟通机制和挂职干部“回访”机制,使挂职干部可以继续发挥个人优势,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三是延长挂职干部的培养链条,对于为地区经济发展做出卓越成绩的干部或者其自身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的干部,可以适当延长挂职时间;四是加大人才战略,通过选拔地方优秀人才到高校继续深造或者选拔高校优秀毕业生等方式,确保人才本土化。第三、引入项目管理模式构筑高校挂职干部管理体系。项目管理就是把各种知识、能力、方法和技术应用于项目管理中,从而达到人们的需要和期望,一般包括启动、规划、执行、监控和验收五个过程。在挂职单位通过引入项目管理模式,将高校挂职干部的工作任务作为经济项目进行规范化管理,构筑高校挂职干部全流程管理体系,确保高校挂职干部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发挥。在启动阶段,明确高校挂职干部的目标任务;在规划阶段,将目标任务细化,以三个月为周期制定任务计划;在执行阶段,按照任务计划安排以提升地区经济发展为首要目标开展各项工作;在监控阶段,要通过周例会、月度会、季度会和年度会及时跟进各项工作任务的执行情况;在验收阶段,对高校挂职干部的实际作为情况进行总结,确保各项工作执行到位。第四、构建高校挂职干部两级经济责任评价体系。经济责任评价体系是对干部任职期间经济责任所作的结论。高校挂职干部作为挂职单位分管人才和科技的领导,对地方经济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必须要建立针对高校挂职干部的两级经济责任评价体系,通过高校和地府政府的两级考核来确定挂职干部任期内对地方经济的贡献度,评价体系的内容应涵盖经济安全、经济合规、经济绩效和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具体包括地方经济发展情况、地方财政收支情况、重要经济决策情况、对地区经济贡献和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高校和地方经济发展的桥梁作用发挥情况等五项指标。其中,前三项评价工作由地方政府进行评价,后两项评价工作由高校和地方政府共同评价。高校挂职干部工作促进了学校和地方的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了高校服务地区经济发展的职能。在推进过程中,应将对地区经济发展的持续贡献程度作为高校挂职干部的重要考核指标,通过高校和政府的双重激励保证高校挂职干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助力挂职地区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郝娟娟.中国自然资源禀赋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D].中央财经大学,2015.

[2]王智勇.产业结构、城市化与地区经济增长———基于地市级单元的研究[J].产业经济研究,2013(05).

[3]魏明慧,张建清.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竞争力影响因素研究[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4(03).

[4]蔡昉,王德文.比较优势差异、变化及其对地区差距的影响[J].中国社会科学,2002(05).

[5]岳书敬.中国省级区域经济增长及差距的经验研究[J].财经科学,2008(03).

[6]王浩发.地方高校干部挂职锻炼若干思考[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3(01).

[7]张伟平,李期.地方高校在精准扶贫中的责任担当[J].学理论,2018(05).

[8]刘艳.B公司新产品开发项目管理研究[D].南京大学,2016.

高校挂职总结范文2

1.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

当前高校干部教育培训的内容和方式不能适应新形势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新要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往往缺乏针对性。培训的内容形式比较单一,存在理论性较多,针对性、实用性和创新性不足,不能满足干部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内容缺少前瞻性,不能较好培养干部具有现代开放意识、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很少使用现场教学、案例教学等能与学员互动的形式进行教育培训,进而影响了干部学习的实效。

2.优质培训资源不足。

当前,高校干部教育培训师资严重不足,缺少专职的高水平主讲教师,培训教师大多是高校专家教授和党政部门的领导干部,少数班次能请到省市委党校的专业教师。学校缺少有实践经验、业务能力强、教学水平高的专职培训教师。同时,高校在干部教育培训经费、配套设施等方面与当前大规模培训干部需求相比难堪重负。

3.管理机制不健全。

当前,部分高校干部教育培训体系尚不完善,缺乏对高校干部教育培训规律的研究,培训规划缺少全面性和系统性;没有健全的培训考核和激励约束机制,培训过程或多或少存在流于形式、管理缺乏约束等问题;没有建立有效地学用结合机制,多数学校没有把干部的教育培训与选拔任用有机地结合起来。

4.工学矛盾比较突出。

由于高校干部大都承担着繁重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任务比较繁重,往往造成在培训时间上统一起来比较困难。在实际组织过程中,有的干部因上课冲突,或者在外地出差,因其他不可推卸的事情不能参加培训,使培训工作组织起来很难,影响培训效果。

二、提升高校干部教育培训实效性的途径

1.完善培训内容体系。

要以培训需求为导向,不断创新和完善培训内容体系。掌握干部培训需求是增强干部教育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关键,也是提高干部培训质量的前提和基础。在培训前应摸清掌握干部真正需要什么,在培训时我们就培训什么,真正做到“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训什么”,找准“供”与“需”的结合点,切实增强干部参训的主动性和研究性,更好地激发干部学习的积极性。要不断完善理论教育、知识教育和党性教育相互结合的内容体系,选择适应当前本职岗位急需的培训内容,以提高干部引领学校科学发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创新培训方式方法。

创新培训方式方法是增强干部教育培训效果的重要手段。首先,要遵循干部成长规律,根据不同类别、不同层次干部的特点和岗位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岗位所需知识的培训,进一步提高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如,对新任职的干部要全面系统进行培训,重点开展党性、党风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以提高政治坚定性和敏锐性;对中层正职干部要突出领导科学、管理知识和领导艺术的培训,提高其引领本单位科学发展的能力和驾驭全局的能力。其次,要采用多样化的培训方法,增强教育的吸引力、说服力和感召力。在理论教学上,要注意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把灌输与答疑、讲授与研讨、读书与思考有机结合起来。与此同时,还要充分运用现代化科学手段,尝试现场教学法、互动教学、多媒体教学等教学新方法,增强教学针对和实效性。在实践教学方面,可采用社会调研、参观考察、素质拓展等生动而富有吸引力的培训形式,将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

3.拓宽教育培训渠道。

一是高校党校组织的干部教育培训。高校党校不仅担负着教育培训党员的责任,而且有干部教育培训的责任。高校应加强党校建设,加大对党校工作支持力度,通过举办专题式培训和研讨班等形式,分层次、分类别对广大干部进行教育培训,增强干部教育培训的实效性。二是外派干部挂职锻炼培训。干部外派挂职锻炼,是干部教育培训创新的有效形式。一方面可以开阔挂职干部的视野、增长他们的知识、提升挂职干部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可利用挂职干部自身的专业、特长等帮助和支持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此外,沈阳工业大学还探索了外派干部挂职锻炼新途径,即选派中层干部赴985、211院校进行随岗挂职锻炼。选择985、211院校挂职,是为了学习高水平大学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制度、管理方法和手段,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对照实际寻找差距,总结好的经验和做法。三是建立干部在线学习培训。干部在线学习是指开辟网上学习课堂,推行干部自主选学相关知识。干部在线学习是中央对干部教育培训改革提出的明确要求,也是干部教育培训重要任务。以沈阳工业大学为例,学校在2010年与国家教育行政学院联合建立了“沈阳工业大学干部在线学习中心”培训平台,方便学校科级以上干部在职自学。实践证明,干部自主选学有效扩大了干部在教育培训中的自主权,同时满足干部多样化、个性化需求。

4.建立健全管理机制。

高校挂职总结范文3

关键词:三点两线一面;酒店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

1引言

随着大众旅游的兴起,当前我国酒店业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同时不断涌现出新的酒店业态,这对酒店管理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反观目前国内的酒店管理本科教育,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对口率低、就业层次低、岗位适应性差、后续发展差”成为了不争的事实,甚至出现了本科生就业不如高职生的尴尬局面。究其原因,在于酒店专业教育培养的人才与市场需求之间出现了错位,学生的综合能力并未与日益蓬勃发展的酒店业相对称。针对我国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和技术技能人才供给不足矛盾,教育部在2013年提出要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重庆第二师范学院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加入全国应用技术大学联盟和重庆市属高校转型发展联盟,开始走上了向应用型大学转型发展的探索之路。酒店管理专业于2013年底被评为学校首批转型试点专业,开始了酒店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成效显著。

2酒店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念

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张大良提出: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基础是课程体系教学内容重构;实质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关键在于建设一支“双师双能教师队伍”。以此为指导,本文提出“三点两线一面”的酒店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念,该理念认为:培养契合行业需求的应用性、复合型酒店专门人才,难点在于课程建设、痛点在于专任教师、支点在于校企合作,要突破难点、触动痛点、夯实支点,必须贯彻校内、校外两条主线,而人才培养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要面向学生发展。

3酒店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措施

基于“三点两线一面”的人才培养理念,酒店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主要从难点、痛点、支点三个方面进行重点改革。

3.1突破难点,扎实推进课程建设

专业从本质上讲就是课程的组合,因此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在于课程建设。教育部、发改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要深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改革,以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技术进步驱动课程改革,整合相关的专业基础课、主干课、核心课、专业技能应用和实验实践课,更加专注培养学习者的技术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酒店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必须突破难点,扎实推进课程建设。在课程建设中,强调校内授课教师、实训室和校外行业专家、实训基地的有效结合,实现课堂教学和行业实际的无缝对接。

3.1.1有效对接,实现一、二、三课堂融合发展

第一课堂主要指学生在校内课堂上学习的通识能力课、专业基础能力课、专业核心能力课、专业综合能力课等;第二课堂主要指学生在校内参加的各种社团活动;第三课堂主要指学生在校外参加的各种专业实践、社会实践、专业竞赛等。根据学校应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以能力为导向,以学生为根本,以第一课堂为阵地,以第二课堂为拓展,以第三课堂为补充,促进第一、二、三课堂的融合发展。

3.1.2组建课程群,重构教学内容

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及各课程的性质,分组设置课程群,每个课程群包含3-5门课程,设课程群组长,负责课程群各课程的总体规划与实施,同时根据前期建设基础和后续规划确定若干门改革课程。改革课程按照“第一阶段设计、实施,第二阶段归纳、反思,第三阶段再实施、验收总结”的流程进行。通过三个阶段的实施,可以极大提升改革课程的教学质量。根据人才培养要求,酒店管理专业组建了9个课程群,其中10门课程为改革试点课程。

3.1.3改变教学方式,实施微课改革

对《酒店前厅管理》、《酒店客房管理》、《酒店餐饮管理》等岗位能力课程,采取“1+1”微型课的方式,即由“校内专任教师+校外行业专家”组建教学团队,部分内容由专任教师讲授,部分内容邀请行业专家讲授,在学生建立基本知识框架体系的基础上,再将行业前沿资讯及企业真实案例引入课堂,极大地缩短了课堂与行业间的差距,同时行业专家积极分享职业发展经历及成功经验,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认同感。

3.1.4召开教学研讨会,总结课程建设经验

为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多次组织课程改革交流会、微型课汇报会等教学研讨活动,由实施课程改革的教师分享体会,教研室全体教师充分参与讨论,及时总结课程建设与改革中的经验与教训,为后续深化课程改革及应用型人才培养奠定基础。

3.2触动痛点,大力培养专任教师

专任教师是人才培养的主导力量,转型发展对教师的教学内容、方法及自身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是转型中专任教师最大的痛点。《意见》中指出要加强“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有计划地选送教师到企业接受培训、挂职工作和实践锻炼。因此酒店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必须触动痛点,大力加强师资建设。在专任教师建设中,强调校内团队建设和校外挂职锻炼、培训交流相结合,切实提高专任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

3.2.1组建教学团队,实现协同发展

依托试点专业提供的经费、平台支持,重点实施专业带头人培养,骨干教师培养,青年教师培养和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四大工程。注重课程师资的合理配置,有效组建教学团队,逐渐改变从过去教师单打独斗的单一形式转向集体共商共进的团队形式发展。经过建设,“酒店管理岗位能力课程教学团队”2013年被评为校级教学团队,是目前学校仅有的两个本科校级教学团队之一,形成了一支数量足够、结构合理、“双师素质”突出、教学科研能力强、能适应高素质应用型酒店管理人才培养需要的教师队伍。

3.2.2深入行业企业,开展挂职锻炼

转型试点以来,酒店管理专业共派出7位教师到成都丽兹卡尔顿、重庆JW万豪等国内高星级酒店挂职锻炼,主要挂职部门为前厅部、客房部、餐饮部等一线营运部门,并且与教师所授专业课保持一致。通过挂职锻炼,帮助专任教师深入行业企业了解酒店前沿动态和经营现状,丰富实践经验,积累教学素材,同时和酒店行业专家建立了协作关系,对后续专家进课堂、员工培训、课题研究等深入合作奠定了基础。

3.2.3拓展专业视野,参加培训交流

为不断提升专业教师的教学技能、拓展专业视野,酒店管理专业十分重视对教师的培训交流。转型试点以来,酒店管理专业累计投入50余万元,选派教师参加企业、行业、协会、院校、政府等组织的各类培训交流累计近80人次。2016年,派出20名专任教师赴世界排名第二的香港理工大学酒店与旅游业管理学院培训交流,对其专业课程设置、学术科研、学生实践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同时对后续学生赴港深造、引进高层次师资等方面达成合作意向。通过外出培训交流,专任教师不仅学习了学界业界的最新资讯,同时和同类院校搭建了有效的沟通平台,建立了良好的协作关系。

3.2.4加强“双师”建设,实施资格认证

契合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要求,注重教师队伍的“双师”建设。通过培训和考核,8位老师分别取得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资格,6位老师获得国家旅游局“饭店总经理岗位培训证书”。在学校首批双师资格认定中,酒店管理专业共有13位教师获得“双师”资格,人数之多位居学校首位。

3.3夯实支点,深入校企合作建设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应用型人才培养贴近社会经济发展实际的重要支点。校企合作是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的有效手段,是推进课程体系转型的有力抓手,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的关键环节,是建设双师型双能队伍的重要平台。因此酒店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务必夯实支点,深入校企合作建设。在校企合作中,强调校内培养方案和企业培养方案相结合,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相结合,真正体现校企联合培养,提升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3.3.1建立校企合作理事会,加强专门指导

为了使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更加符合行业和社会发展需要,组成了校企政会四位一体的校企合作理事会,校企合作理事会定期召开研讨会,在学科专业发展、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加强指导与合作。

3.3.2与万豪国际集团深度合作,实施订单培养

与世界500强企业、全球排名第一的万豪国际集团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成立西南地区首家“万豪国际人才培养发展中心”,全面实施酒店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计划,形成覆盖酒店管理专业的全体学生、四年全过程、培养全方面的“三全”的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根据专业实际情况和万豪人才需求情况,适时与万豪集团共同商讨调整课程设置、师资配备、实践地点等,与万豪集团共同完成对学生的培养。转型试点以来,酒店管理专业累计派出450余人次到万豪集团旗下酒店开展行业认知实践、专业技能实践、管理技术实践、综合实践。

3.3.3实施双导师制度,实现校内外联合培养

在实施酒店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为一个学生配备校内、校外两个导师,校内外导师在职责上相互补充、在行动上互动交流,共同指导同一批学生。校内导师主要负责学生的课程学习,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提升其综合素质和未来职业发展空间;校外导师主要负责学生在企业相应工作岗位上的综合能力培养,强化对学生职业道德、实践能力、专业技能、协调沟通和组织管理等方面的训练。

4酒店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成效

酒店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建设是难点,专任教师是痛点,校企合作是支点,但所有改革措施都应该始终面向学生的综合发展,将其作为整个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学生技术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转型试点以来,基于“三点两线一面”的人才培养理念,酒店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取得了全新的突破和成效。

4.1学生职业证书岗位通过率高

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全部参加了各项职业技能鉴定,100%的学生都获得至少1项职业资格证书(“前厅服务员”、“餐厅服务员”、“客房服务员”、“茶艺师”、“调酒师”)和至少1项饭店主管岗位职务培训证书。

4.2学生专业技能竞赛成绩显著

学生专业技能突出,在各级各类大赛中屡获佳绩。在2015年全国旅游院校服务技能大赛中,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获得2个单项一等奖、1个单项二等奖、1个单项三等奖和团体奖;2017年全国旅游院校服务技能大赛中,获得3个单项一等奖、1个单项二等奖,团体总分位居本科组第一名。这样的专业技能竞赛成绩在重庆及西部高校中首屈一指,在全国本科酒店院校中也遥遥领先。

4.3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明显提升

转型试点以来,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明显提升,获得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8项,市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3项,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1个。由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全权负责的经营性酒吧“来吧”开业三年多以来,学生通过策划、宣传、组织,开展大型活动50余项,累计接待客人300余人次,学生的服务、经营、管理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5成果及推广

酒店管理专业转型试点以来,不仅面向学生发展取得了直接的成效,也在专业建设、服务地方经济、成果示范推广等方面取得了间接的成效。

5.1专业建设成绩突出

围绕“三点两线一面”的酒店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酒店管理专业开展了一系列专业建设的改革与研究,成效突出。转型试点以来,建成市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市级精品视频课1门、全国性慕课1门;建成本科教学团队1个;成功立项市级教改项目4项、级教改项目3项;专任教师主编教材8部;主持省部级及以上科研课题10项、校级科研课题12项、横向科研课题2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

5.2服务地方经济效果明显

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专任教师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也明显增强。专任教师中有8人获得酒店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资格,6人获得饭店总经理资格证书,3位教师受邀担任全国及重庆市饭店服务技能大赛评委。凭借专业资质,专任教师先后为重庆渝州宾馆、重庆雾都宾馆等高星级酒店进行了前厅、客房、餐饮、营销、礼仪等服务与管理方面的全员培训;为武隆县、酉阳县、石柱农家乐业主及从业人员进行了礼仪、餐饮、客房等乡村旅游服务与管理培训。

5.3成果示范推广效应凸显

基于酒店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专业建设等方面的显著成效,已有多所兄弟院校先后来校交流人才培养经验,并对该成果加以推广应用。基于我校在人才培养和学生专业技能竞赛方面的突出成绩,中国旅游协会教育分会在全国旅游院校服务技能大赛举办十周年之际进行了纪念短片的拍摄活动,在全国选取了18所院校进行视频录制以展示专业风采,我校酒店管理专业作为重庆市唯一一家受邀单位参与拍摄。这样的荣誉和地位,充分肯定了我校酒店管理专业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的成就。

参考文献

[1]张大良.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聚焦四大重点[EB/OL].

[2]邓明阳.基于校企合作的“三位一体”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3,(20):57-59.

高校挂职总结范文4

随着当前社会不断发展,社会上对应用型人才有着越来越大需求,因此在现代高校教育中对应用型专业人才进行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当前商务英语专业教学过程中,应当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出发点,积极开展校企作用,通过有效措施及途径对应用型人才进行科学培养。

【关键词】

应用型人才;商务英语;校企合作;实施途径

商务英语专业是现代高等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门专业课程,具有很强专业性,在当前社会对学生的知识实际应用能力越来越重视的形势下,在商务英语专业教学中通过校企合作模式对应用型人才进行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应当在充分认识当前商务英语专业校企合作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通过有效途径合理实施校企合作模式教学,从而使学生知识水平及实践技能均得到有效提高。

一、商务英语专业校企合作存在问题分析

1.校企双方信息沟通失畅。

从当前情况来看,对于商务英语专业校企合作而言,其所涉及对象主要包括学校以及其相关企业。但是,从当前实际情况来看,高校并未能够深入了解企业及市场,而企业也很少与高校进行主动联系,两者之间未能够进行顺畅信息沟通。由于在信息互动方面缺乏良好平台,高校、企业及政府三者之间无法对对方进行实时了解,信息沟通严重落后,其所造成结果就是商务英语专业教学过程中未能够真正实现产学研合作教学,由于校企双方沟通较少,两者之间要想实现深层次合作也就更加困难。

2.校企合作模式比较单一。

就目前情况而言,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在校企合作方面其内容相对而言比较单一,当前合作形式主要就是项目合作,对于这种合作方式而言,其特点主要就是简单,并且比较短暂。这种单一合作项目无法系统地有效提升学生应用操作技能,校企合作大部分都是表面层次,其深度及内涵相对而言比较缺乏。从当前实际情况来看,在校企合作教育方面,商务英语专业虽然具备一定经验,但是这些经验大部分都是来源于个别案例总结,具备一定参考价值的教学模式仍未能够形成,校企合作教育模式仍未实现常规化。从合作内容方面来看,通常情况下都是高校到企业内部去寻找实习地点,而企业目的也只是在高校内得到廉价劳动力,这种合作教学模式仅仅存在于表层,在内容生比较单一,很难深入进行发展。

二、高校商务英语专业校企合作有效实施途径

1.通过引校入企实现工学交替。

在商务英语专业校企合作教学过程中,通过使学生进入企业内部,可使其实践操作技能得到有效提高,对学生今后就业具有很好促进作用。在学生进入企业内实习之后,其能过对企业内部资源优势进行共享,可使校内实训设备缺乏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对于企业而言也能够得到人力资源帮助。在引校入企过程中,高校应当与企业主动进行联系,在企业内部将相关实习实训基地建立起来,实习实训基地在学生校外实践训练方面属于重要场所,通常情况下都在运行较良好企业中建立,在实践过程中学生能够了解企业内部真实业务流程,但对于该合作模式而言需高校教师长时间努力,同时也需要校企双方进行密切配合。在学生实习过程中,学校可安排教师到企业内部进行指导、协调及沟通,从而使学生能够将知识在实践中更好应用,使其实践能力得到更好提高。

2.通过强化项目合作使商务英语特色发挥。

在商务英语专业校企合作教学过程中,高校应当对合作项目加强规划建设。在开展校企合作项目方面,高校属于主要推动者,应当对合作企业进行合理选择,并且对合作项目进行科学规划,从而积极构建良好合作项目,使学生能够将课堂知识在实践操作中进行有效应用,使学生在实训过程中能够对自身操作技能进行有效培养。同时,企业与高校之间也应当加强联系,通过对自身优越条件的应用创造更多机会使学生能够进行实训,在项目合作开展过程中对高校人力资源及商务英语优势进行充分利用,从而使项目合作能够得到更好效果。

3.通过入企挂职实现师徒一体化。

在当前商务英语专业教学过程中,为能够使培养人才质量能够得到有效提高,高校可通过引进、培养及聘请企业高管等多种方式对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进行完善。首先,在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过程中,高校应当积极引进既具备牢固理论知识又具备企业工作经验高素质人才,从而进一步充实教师队伍,使师资结构能够更加合理;其次,高校可安排优秀教师到企业内部进行挂职锻炼,使其能够对企业运行流程更加熟悉,并且能够得到最新市场信息。从而使教师实践教学能力能够得到有效提高,对“双师型”教师能够进行更好培养。对于教师而言,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虽然担任教师角色,对学生进行相关专业知识教授,然而在企业挂职过程中,这些教师应当由学徒开始工作,跟随老员工进行学习,在其将企业关键知识及流程掌握之后,这些教师也就能够成为师傅,在企业实习及实训过程中能够给予其一定知道,从而使师徒一体化得到真正实现,使校企合作教学模式能够得到更好效果,进而对应用型人才进行更好培养。

三、结语

在当前商务英语专业教学过程中,应用型人才培养属于其必然发展趋势,而校企合作教育模式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作为高校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当对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充分理解并认识,从而积极通过有效途径使校企合作教育能够得以更好实施。

作者:滕萍凤 单位:贺州学院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甘利.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校企合作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28).

2015年度校级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项目编号hzxyjg201531

高校挂职总结范文5

(一)社会实践是青年教师改造主观世界的重要途径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主客观的对立统一,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是认识的目的,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充分体现。理论联系实际,实践充实理论,是认识深化的必经之路。目前,大部分青年教师是从高校毕业后直接参加工作,综合素质高、研究能力强,但对于所学理论的理解和掌握缺乏实践检验,缺乏运用专业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参加社会实践,青年教师能够深入实际,接触社会,检验自己的知识在应用中的缺陷和不足,获得提高认识能力及加强自我教育的机会,使他们在认识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进一步改造主观世界,纠正认识偏差,克服脱离实际和思想过激的弱点。而且,在社会实践过程中,青年教师也能够认识到社会对高校教师的期望,进一步正确认识自己,明确教师责任。因此,社会实践有利于青年教师自身的成长,有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社会实践是对青年教师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方法

高校青年教师很多是“80后”、“海归”,成长环境优越,有过海外学习经历。但在西方文化思潮的冲击下,部分青年教师存在理想信念动摇、社会责任感缺失、艰苦奋斗精神缺乏等不良倾向。开展社会实践,组织青年教师到历史文物古迹、文化遗产胜地、历史博物馆等开展中国文明史教育,有助于他们加深对中华民族悠久灿烂历史文化的认识,进一步增强民族自豪感;到革命纪念馆、革命根据地、革命烈士纪念碑等开展革命历史、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等爱国主义教育,有助于他们感受中国共产党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和可歌可泣的光荣事迹,给青年教师以心灵的震撼、精神的激励和思想的启迪;到社会主义新农村、改革开放示范区等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让青年教师亲眼目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成果,感受国家面貌发生的新变化,感受劳动人民昂扬奋发的时代精神和务实勤奋的优秀品质,亲身体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感受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变化,进一步领会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深刻含义,从而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三)社会实践有利于增强青年教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在社会实践中,青年教师能够认识社会,了解民情,在看到我国经济、文化建设等各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能够发现我国依然存在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突出问题。在农村和山区,能够看到部分地区基础教育依然薄弱,人民生活依然贫困;在城镇,能够看到经济发展以损耗资源和牺牲环境为代价的问题依然凸显;在企业,能够看到科技水平落后、专业人才匮乏、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制约着企业的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在社会实践中,青年教师服务社会、传播文化,为当地的文化建设和企业的科技创新带去新的理念和成果,为区域经济发展作出贡献。青年教师的所见所闻能够使他们感受到国家、社会、企业对整体文化素质提高和对人才需求的迫切性。开展文化和科技服务的过程,又是获得社会认可和自我价值得以实现的过程,这都能够增强高校青年教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使他们自觉把自己的人生理想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联系在一起,义无反顾地担当起教书育人,为国家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以及提高国民整体文化素质的神圣职责,成长为具有奉献精神并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的工作者,成为投身科学研究,推动国家科技创新水平不断提高的生力军。

(四)社会实践能够促进青年教师业务能力的全面提升

社会实践能够帮助青年教师提升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为其成长成才搭建平台、创造条件,增强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首先,通过参加社会实践,青年教师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了解企业和社会对于人才能力和素质的新需求,为未来教学和科研积累了生动的素材,为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打好基础。其次,青年教师还能够敏锐地发现问题,利用专业特长解决生产实践和经济发展难题,与企业、政府开展以项目为驱动的科研合作,促进科研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这能够增强青年教师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提升他们的科研能力和工作本领。再次,来自不同学科背景的青年教师在社会实践中组建团队开展学习交流、调查研究,能够为日后回到学校后进一步开展学科交叉和渗透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社会实践,既可以促进青年教师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提高,又可以使青年教师的聪明才智得以充分发挥。

二、丰富青年教师社会实践的形式和内容,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丰富社会实践的形式和内容,以全面提升教师的实践力、创新力和竞争力为导向,始终贯穿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核心,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社会实践与形势政策宣讲相结合

青年教师在社会实践过程中,通过张贴海报、聊天座谈、小型报告会、文艺互动等形式,在农村、社区、企业中开展形势政策宣讲,结合国际国内形势发展变化、党和国家重大政策措施的出台,宣讲我国各项事业的新进展新成就以及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等。宣讲要立足基层、贴近群众,讲群众听得懂、能明白的话,帮助人民群众实现自我教育、相互激励、共同提高。要对党的政策进行深入解读和阐释,教育和引导人民群众进一步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青年教师教学经验丰富,让他们到基层、到人民群众中去宣讲,能够讲好,能够让老百姓听明白。宣讲的过程也是青年教师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过程,是进一步深刻了解和领会党的政策,提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感的过程。

(二)社会实践与党建工作相结合

党建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手段,《意见》要求,要重视在科研骨干、学术带头人、留学归国人员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把各类优秀青年教师凝聚在党的周围。因此,在成立社会实践团队时,要同时组建成立临时党支部,指定具有丰富党建工作经验的教师担任党支部负责人。临时党支部要制定工作计划,开展支部生活,凝聚团队成员,推动社会实践工作更好地开展,在确保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同时,做好团队中青年教师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工作。青年教师党员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以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克服实践过程中的种种困难,展现热爱集体、不怕吃苦、乐于学习、勤于实践的优良精神风貌,树立良好形象,影响和教育非党员青年教师。临时党支部还可以利用培训间歇时间到当地的革命教育基地、博物馆等参观学习,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并与所在企业党支部开展共建活动,搭建桥梁,加强交流,增进友谊。

(三)社会实践与工程实践培训相结合

不少工科院校青年教师还缺乏工程思维和意识,缺乏现代化工业企业的生产技术、工程设计和组织管理的实践经验,而这些又是工科院校开展工程教育所必须具备的。高校在放假期间组织青年教师集中到行业企业开展工程实践,以生产培训、顶岗劳动、参观实习及校企技术交流为主要形式,让青年教师了解行业最新动态,拓宽工程研究视野,补充工程实践背景,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这个过程也能增加青年教师的工程实践知识储备,使他们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与时俱进和内容丰富的教学案例。在实践过程中,青年教师还可以与企业工程师一起讨论学习,参与产品研发设计和科技合作,能够促进自身科研创新能力的提升,了解企业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日后推进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做好前期准备。

(四)社会实践与开展挂职锻炼相结合

近年来,党中央、教育部高度重视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很多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响应号召,为高校青年教师提供了挂职锻炼的工作岗位,高校要认真落实相关文件要求,做好组织选拔工作,鼓励和支持政治素质好、工作作风实、具有较高专业知识水平和较深理论功底的优秀青年教师到这些岗位挂职锻炼。青年教师在挂职锻炼期间,能够发挥专业优势,用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先进的理念为挂职单位提供智力支持,能够为提高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部门人员的理论水平作出贡献。而且,青年教师挂职锻炼要完成角色转变,增强了学习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切实提高了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了求真务实的作风。

(五)社会实践与社会调查研究相结合

调查研究是社会实践的重要形式,是认识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基础,是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桥梁。青年教师开展社会调查,要结合时事热点和当地经济发展难点,要结合自身专业,选好对象和主题,在明确的问题意识引导下,设计调查研究方案。在实地调查过程中,切忌走马观花,要通过走访观察、集体访谈、个别访谈、问卷调查、文献检索等多种方式相结合,全面了解调查对象,并深入剖析,把握社会现象的实质,实现认识社会、认识自我和教育自我的过程,同时形成高质量和高水平的调查研究报告,提交给相关单位和部门作为政策参考依据,为当地的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出谋划策。

三、社会实践的协调与管理

社会实践是青年教师成才的必修课,通过高校青年教师社会实践工作获得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成果,需要学校的高度重视、社会的协调配合,也需要精心的组织和管理。

(一)高度重视,统一协调

相比丰富多彩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而言,高校青年教师的社会实践工作普遍比较薄弱。因此,高校要高度重视青年教师社会实践工作,研究和落实相关政策及工作要求,尤其是要结合学校实际,创造性地做好青年教师社会实践工作。要建立健全高校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指定如教师发展中心等专门机构负责,同时要构建宣传、组织、人事、教务、工会等部门协同配合,院(系)级单位党组织具体实施,广大青年教师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努力形成推进青年教师社会实践工作的合力。

(二)整体规划,构建机制

青年教师社会实践是一项长期性和经常性的工作,高校要将青年教师社会实践作为师德建设、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环节和有效载体,将之纳入学校师资培养计划,做好整体规划,分期分批次开展,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要加强制度建设,严格管理考核办法,把青年教师的社会实践能力作为一个硬性指标来约束,如规定刚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必须参加社会实践,把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作为青年教师职称评定、岗位晋升的重要参考,充分调动其参加实践锻炼的积极性。学校要设立专项资金,探索可持续发展的资金保障体系,切实保障青年教师社会实践工作的经费投入。

(三)建设基地,互惠共赢

实践基地的构建要着眼于体现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现实着力点,构建不同类型的社会实践基地,如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新农村建设基地、文化服务实践基地、科技服务合作基地、工程实践基地等,满足本校青年教师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社会调查研究,提升专业水平、科研服务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需要,为本校青年教师服务,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为企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要加强高校与实践基地多领域的合作,树立创新意识,不断拓展合作内涵,保证基地的生命力和稳定性,使基地成为青年教师思想素质和教学科研能力提升的平台,成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孵化区,促进高校实现大学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思想政治工作效益“四丰收”,实现高校与实践基地单位的双赢。

(四)合理安排,注重实效

高校挂职总结范文6

(一)社会实践是青年教师改造主观世界的重要途径

理论联系实际,实践充实理论,是认识深化的必经之路。目前,大部分青年教师是从高校毕业后直接参加工作,综合素质高、研究能力强,但对于所学理论的理解和掌握缺乏实践检验,缺乏运用专业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参加社会实践,青年教师能够深入实际,接触社会,检验自己的知识在应用中的缺陷和不足,获得提高认识能力及加强自我教育的机会,使他们在认识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进一步改造主观世界,纠正认识偏差,克服脱离实际和思想过激的弱点。而且,在社会实践过程中,青年教师也能够认识到社会对高校教师的期望,进一步正确认识自己,明确教师责任。因此,社会实践有利于青年教师自身的成长,有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社会实践是对青年教师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方法

高校青年教师很多是“80后”、“海归”,成长环境优越,有过海外学习经历。但在西方文化思潮的冲击下,部分青年教师存在理想信念动摇、社会责任感缺失、艰苦奋斗精神缺乏等不良倾向。开展社会实践,组织青年教师到历史文物古迹、文化遗产胜地、历史博物馆等开展中国文明史教育,有助于他们加深对中华民族悠久灿烂历史文化的认识,进一步增强民族自豪感;到革命纪念馆、革命根据地、革命烈士纪念碑等开展革命历史、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等爱国主义教育,有助于他们感受中国共产党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和可歌可泣的光荣事迹,给青年教师以心灵的震撼、精神的激励和思想的启迪;到社会主义新农村、改革开放示范区等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让青年教师亲眼目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成果,感受国家面貌发生的新变化,感受劳动人民昂扬奋发的时代精神和务实勤奋的优秀品质,亲身体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感受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变化,进一步领会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深刻含义,从而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三)社会实践有利于增强青年教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在社会实践中,青年教师能够认识社会,了解民情,在看到我国经济、文化建设等各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能够发现我国依然存在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突出问题。在农村和山区,能够看到部分地区基础教育依然薄弱,人民生活依然贫困;在城镇,能够看到经济发展以损耗资源和牺牲环境为代价的问题依然凸显;在企业,能够看到科技水平落后、专业人才匮乏、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制约着企业的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在社会实践中,青年教师服务社会、传播文化,为当地的文化建设和企业的科技创新带去新的理念和成果,为区域经济发展作出贡献。青年教师的所见所闻能够使他们感受到国家、社会、企业对整体文化素质提高和对人才需求的迫切性。开展文化和科技服务的过程,又是获得社会认可和自我价值得以实现的过程,这都能够增强高校青年教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使他们自觉把自己的人生理想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联系在一起,义无反顾地担当起教书育人,为国家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以及提高国民整体文化素质的神圣职责,成长为具有奉献精神并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的工作者,成为投身科学研究,推动国家科技创新水平不断提高的生力军。

(四)社会实践能够促进青年教师业务能力的全面提升

社会实践能够帮助青年教师提升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为其成长成才搭建平台、创造条件,增强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首先,通过参加社会实践,青年教师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了解企业和社会对于人才能力和素质的新需求,为未来教学和科研积累了生动的素材,为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打好基础。其次,青年教师还能够敏锐地发现问题,利用专业特长解决生产实践和经济发展难题,与企业、政府开展以项目为驱动的科研合作,促进科研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这能够增强青年教师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提升他们的科研能力和工作本领。再次,来自不同学科背景的青年教师在社会实践中组建团队开展学习交流、调查研究,能够为日后回到学校后进一步开展学科交叉和渗透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社会实践,既可以促进青年教师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提高,又可以使青年教师的聪明才智得以充分发挥。

二、丰富青年教师社会实践的形式和内容,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丰富社会实践的形式和内容,以全面提升教师的实践力、创新力和竞争力为导向,始终贯穿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核心,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社会实践与形势政策宣讲相结合

青年教师在社会实践过程中,通过张贴海报、聊天座谈、小型报告会、文艺互动等形式,在农村、社区、企业中开展形势政策宣讲,结合国际国内形势发展变化、党和国家重大政策措施的出台,宣讲我国各项事业的新进展新成就以及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等。宣讲要立足基层、贴近群众,讲群众听得懂、能明白的话,帮助人民群众实现自我教育、相互激励、共同提高。要对党的政策进行深入解读和阐释,教育和引导人民群众进一步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青年教师教学经验丰富,让他们到基层、到人民群众中去宣讲,能够讲好,能够让老百姓听明白。宣讲的过程也是青年教师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过程,是进一步深刻了解和领会党的政策,提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感的过程。

(二)社会实践与党建工作相结合

党建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手段,《意见》要求,要重视在科研骨干、学术带头人、留学归国人员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把各类优秀青年教师凝聚在党的周围。因此,在成立社会实践团队时,要同时组建成立临时党支部,指定具有丰富党建工作经验的教师担任党支部负责人。临时党支部要制定工作计划,开展支部生活,凝聚团队成员,推动社会实践工作更好地开展,在确保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同时,做好团队中青年教师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工作。青年教师党员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以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克服实践过程中的种种困难,展现热爱集体、不怕吃苦、乐于学习、勤于实践的优良精神风貌,树立良好形象,影响和教育非党员青年教师。临时党支部还可以利用培训间歇时间到当地的革命教育基地、博物馆等参观学习,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并与所在企业党支部开展共建活动,搭建桥梁,加强交流,增进友谊。

(三)社会实践与工程实践培训相结合

不少工科院校青年教师还缺乏工程思维和意识,缺乏现代化工业企业的生产技术、工程设计和组织管理的实践经验,而这些又是工科院校开展工程教育所必须具备的。高校在放假期间组织青年教师集中到行业企业开展工程实践,以生产培训、顶岗劳动、参观实习及校企技术交流为主要形式,让青年教师了解行业最新动态,拓宽工程研究视野,补充工程实践背景,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这个过程也能增加青年教师的工程实践知识储备,使他们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与时俱进和内容丰富的教学案例。在实践过程中,青年教师还可以与企业工程师一起讨论学习,参与产品研发设计和科技合作,能够促进自身科研创新能力的提升,了解企业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日后推进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做好前期准备。

(四)社会实践与开展挂职锻炼相结合

近年来,党中央、教育部高度重视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很多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响应号召,为高校青年教师提供了挂职锻炼的工作岗位,高校要认真落实相关文件要求,做好组织选拔工作,鼓励和支持政治素质好、工作作风实、具有较高专业知识水平和较深理论功底的优秀青年教师到这些岗位挂职锻炼。青年教师在挂职锻炼期间,能够发挥专业优势,用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先进的理念为挂职单位提供智力支持,能够为提高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部门人员的理论水平作出贡献。而且,青年教师挂职锻炼要完成角色转变,增强了学习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切实提高了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了求真务实的作风。

(五)社会实践与社会调查研究相结合调查研究是社会实践的重要形式,是认识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基础,是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桥梁。青年教师开展社会调查,要结合时事热点和当地经济发展难点,要结合自身专业,选好对象和主题,在明确的问题意识引导下,设计调查研究方案。在实地调查过程中,切忌走马观花,要通过走访观察、集体访谈、个别访谈、问卷调查、文献检索等多种方式相结合,全面了解调查对象,并深入剖析,把握社会现象的实质,实现认识社会、认识自我和教育自我的过程,同时形成高质量和高水平的调查研究报告,提交给相关单位和部门作为政策参考依据,为当地的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出谋划策。

三、社会实践的协调与管理

社会实践是青年教师成才的必修课,通过高校青年教师社会实践工作获得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成果,需要学校的高度重视、社会的协调配合,也需要精心的组织和管理。

(一)高度重视,统一协调相比丰富多彩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而言,高校青年教师的社会实践工作普遍比较薄弱。因此,高校要高度重视青年教师社会实践工作,研究和落实相关政策及工作要求,尤其是要结合学校实际,创造性地做好青年教师社会实践工作。要建立健全高校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指定如教师发展中心等专门机构负责,同时要构建宣传、组织、人事、教务、工会等部门协同配合,院(系)级单位党组织具体实施,广大青年教师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努力形成推进青年教师社会实践工作的合力。

(二)整体规划,构建机制青年教师社会实践是一项长期性和经常性的工作,高校要将青年教师社会实践作为师德建设、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环节和有效载体,将之纳入学校师资培养计划,做好整体规划,分期分批次开展,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要加强制度建设,严格管理考核办法,把青年教师的社会实践能力作为一个硬性指标来约束,如规定刚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必须参加社会实践,把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作为青年教师职称评定、岗位晋升的重要参考,充分调动其参加实践锻炼的积极性。学校要设立专项资金,探索可持续发展的资金保障体系,切实保障青年教师社会实践工作的经费投入。

(三)建设基地,互惠共赢实践基地的构建要着眼于体现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现实着力点,构建不同类型的社会实践基地,如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新农村建设基地、文化服务实践基地、科技服务合作基地、工程实践基地等,满足本校青年教师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社会调查研究,提升专业水平、科研服务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需要,为本校青年教师服务,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为企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要加强高校与实践基地多领域的合作,树立创新意识,不断拓展合作内涵,保证基地的生命力和稳定性,使基地成为青年教师思想素质和教学科研能力提升的平台,成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孵化区,促进高校实现大学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思想政治工作效益“四丰收”,实现高校与实践基地单位的双赢。

高校挂职总结范文7

关键词: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不断完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是新时期高校教育改革和发展过程中最核心和最紧迫的任务,也是高校育人的中心工作之一。[1]高校电气工程专业担负着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合格的电力电气行业的建设者的重任,必须切实以市场发展和需求为导向,切实采取有效措施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整体改革,持续有效地提升高校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规格。

一、当前我国电气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随着电气工程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日益显著,我国高校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日益凸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才培养理念陈旧滞后

电气工程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专业性特征,随着电气工程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日益显著,今天的电气工程已经涵盖了几乎包括所有与电子、光子等有关的工程行为,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电气工程毕业生除了要掌握基本的电气工程基础知识和技能,还必须具有良好的适应各种现代电气工程工作所需的实践经验,成为能够胜任现代电气工程行业所需要的高素质的综合性应用性人才,但在当前我国高校普遍对电气工程专业的认识不足,人才培养的理念较为滞后,人才培养目标存在偏差,过于注重对学生进行电气工程行业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而忽视对学生进行现代电气工程运行、管理等工作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综合能力的培养,从而使得很多毕业生难以更好地胜任有关电气工程的相关工作。

(二)课程体系设置科学性缺失

课程体系的具体设置所要回答的是“教什么以及如何教”的重大问题,这是有效落实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一环。[2]当前,我国高校中电气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依然更多地延续传统高校专业教学过程中的专业基础课、核心课程以及专业选修课在各个年级依次布局的传统做法,课程体系设置依然以“知识传授”为基本导向,与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契合度不够,未能体现电气工程专业应用性能力培养这一根本要求,同时在各个课程模块之间缺乏横向的内在有机联系,未能很好地服务于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

(三)教师队伍建设脱节,双师型教师数量较少

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人才培养能力的提升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这是有效推进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的有效保障。[3]当前,我国许多高校尤其是地方本科高校在电气工程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上依然滞后,尤其是缺乏高水平应用型师资队伍,这对于高校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的有效推进是一个不小的障碍,必须加快予以解决。

二、我国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和路径分析

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性工程,牵扯面广,必须以系统思维为指导,综合统筹从人才培养理念、课程体系重构以及应用型师资打造等多个方面综合入手,从点、线、面立体式综合探索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一)创新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理念,加快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首先必须从树立市场需求、应用型人才培养出发的新的人才培养理念,并将这一理念贯穿到人才培养改革与创新全过程中去,同时要以“厚基础、宽口径、重交叉、强创新”为导向来加强对于现有的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4],尤其重点是要将电气工程行业标准、职业标准以及电气工程企业最新案例等融入培养方案乃至课堂教学过程中去,更好地指导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改革。

(二)推进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平台建设

针对新修订的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及电气工程专业的发展定位,学校要努力完善电气工程专业课堂体系的改革与相关的实践平台的建设力度,全面评估现有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方案和目标之间的吻合度,构建专业课程体系,要努力根据电气工程行业需求来构建课程,强化实践性教学体系,同时要努力与电气工程行业相关企业开展合作,建立完善深度的产教融合机制,合作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努力完善和推进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三)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应用型教师队伍

为有效推进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完善,学校要按照电气工程专业的市场发展需要,努力依据专业特点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应用型教师队伍,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为此,高校要一方面聘请行业专家或地方企业技术骨干入校任教,同时建立教师深入相关企业挂职锻炼制度,每年选派一定数量的教师进入企业进行挂职,同时要花大力气引进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充实现有的电气工程专业师资队伍,持续打造电气工程专业高水平的应用型师资队伍。

三、总结

总之,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面广量大。高校必须从人才培养理念确立、专业培养方案修订、课程体系综合改革、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等各个方面统筹入手,稳步推进,努力推动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整体改革。

参考文献

[1]赵换丽,张亚峰.浅析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J].教育现代化,2016.3.

[2]栾广宇,李爱传,汪东欣,李琳.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院校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4):45.

[3]王涛,熊建斌.企业深度参与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探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4(3):24-25+33.

高校挂职总结范文8

关键词:企业导师;课程改革;案例教学;角色扮演

一、引言

自彼得·德鲁克在1954年出版的《管理的实践》中首次提出“人力资源”这个概念以来,人力资源在企业中的重要性日渐显现。随着我国经济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以及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多元化,企业对人才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目前大部分高校老师主要传授理论知识而忽视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高校教育存在着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不匹配,难以满足企业对人才质量的需求等问题,因此人才培养的结构性矛盾等问题也日益严重(刘振天,2017)。由于企业是走在时代的前沿,对市场需求更敏感,更新发展的速度飞快,会导致企校对接方面存在较大的误差,因此课程体系改革更为迫切。而企业导师进课堂这种模式则可以把在企业中最棘手的问题带入课堂中,让学生明确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日后在学习理论知识之外,也能着重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同时企业导师的优点也很明晰,熟悉企业的用人需求,能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课堂中,企业导师能够将需要牢牢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要点传授给学生,则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理论和实践能力,让学生的综合素质跨上更进一步。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同学的必修课——人力资源管理,具有理论性、应用性、实践性等特点(范丹,2013)。正是由于人力资源管理具有这样的特点,就要求教室在授课过程应该注重理论性与实践性双方的提升,注重学生综合能力与素质的提高。而企业导师进课堂这种方式就是让企业优秀的管理者师走进学校中来,能够与学校当中的理论形成互补效应,取企业实践之所长,补理论应用之所短,能够推动学生在理论和实践上的相互驱动发展。

二、企业导师进课堂的优势

以往对于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改革的研究,大多数是针对教学方法改革,如让老师到企业参与实际工作积累经验,培养“双师型”老师(贾文胜,梁宁森,2015)。开展企校合作,让学生进入到企业中实习,但是很多企业仅仅安排实习生从事低层次的杂活,难以接触到真正有用的核心工作要求。本文从另一个全新的角度——将企业导师引进课堂,来探讨如何提升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理论和实践能力,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企业导师进课堂,也称为社会实践教学法。这种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学生解决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的能力。一方面,需要组建一个实践性较强的教师团队,对于教师层面的培养可以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是让理论知识丰富的教师“走出去”,让教师深入到企业实体中挂职培养实践能力,积累各种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经验后再回来;另一种是将企业中较为优秀的管理者“请进来”,让他们来担任学生的实践教师,讲授学生在书本中学不到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这方面的内容可以更加贴合他们的工作需求。另一方面,学校可以主动地与企业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这样不仅优秀的企业家可以深入课堂为同学授课,同时也能够让同学有更多的机会了解企业真正的需求,这样不仅有利于保证企业储备充足的人力资源,而且也为学生的就业和实践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实现了双赢的局面。

三、企业导师进课堂的实践模式

在这种以实践为导向的教学模式下,企业专家与校内老师需充分交流,各取所长,促进产学研相结合。双方优势互补,及时调整专业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与企业需求和实践相结合,确保能够培养出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所以,对于企业型导师在高校授课内容应扬长避短,建立以实践活动为主导的课程体系,在此主要介绍的方法有:案例教学法和角色扮演法。

1.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为学生提供关于案例的基本概述和存在问题,然后让学生分析案例、诊断问题、做出决策,并通过互相探讨最终得出解决方案。企业导师的优势则是能够将企业最真实、最深刻的案例带到课堂上,打破了案例仅仅来自于书本的局限,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案例企业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更为重要的是能够培养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可能存在的管理难题,提高独立解决企业内部实际问题的能力(谢康等,2014)。企业导师在进行案例教学活动时,可以分为四个步骤:(1)个人学习阶段。导师将企业案例展示给大家,并对其中有问题的地方进行解读。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设身处地的考虑案例中所出现管理难题,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2)小组讨论阶段。导师通过案例的引导将学生的思维最大限度的打开,通过小组的讨论,成员们各抒己见,然后进行收集和整理,最终小组形成统一的观点和解决方案。这样可以培养学生个人决策能力和团队沟通技巧。(3)全班交流阶段。各组同学分别将自己小组的讨论成果进行展示,由导师和其他同学进行提问并解答。在此阶段,各组会产生较大分歧,要求大家共同的讨论,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综合思考问题的能力。(4)总结归纳。企业导师和教师在归纳总结时,要从不同的方面进行评价。教师应总结各小组在解答过程中所使用的基本理论和思维方法,而导师应当就同学们整个过程的表现是否切合企业实际,以及最终得出的结论能否解决企业实际困难进行分析并给予评价。通过这种模式,在案例教学中不仅可以最大的限度的贴近企业的真实情景,而且可以让学生在掌握了理论知识的情况下,对案例中的管理问题进行详尽分析并解决。这样一方面强化了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又锻炼了实践能力(赖菲,2017)。这样当学生们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再次遇到类似的问题时,就可以将所学的理论知识用来解决此问题,对以后的实际工作会有很大的帮助。

2.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法是模拟特定的场景,根据学生能力和兴趣爱好等差异,分别饰演不同的角色,通过对角色扮演过程的体验和交流来掌握此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的一种教学方法(田昕加,2014)。企业导师的优势就在于了解企业岗位对人才的真正要求,对于情境创设的逼真度和角色所需技能的真实性。而且这种角色扮演法具有仿真性和互动性的特点,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强自我认知。对于企业导师实施的角色扮演法教学,主要分为三个步骤:(1)准备阶段。此阶段,企业导师任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收集资料,设计安排工作角色和工作场景。二是决定参与角色扮演的学生分别需要演什么角色,指导学生熟悉该角色的概况使其明晰任务。三是根据情景布置场地和撰写模拟计划书。学生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领会任务,明确各个角色人物之间的关系。(2)实施阶段。首先企业导师要求同学们尽可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明确工作的严谨性。随后,导师还要观察同学们模拟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及时纠正,确保整个活动按照正确的方向进行。并要求同学们做好记录,对自己和他人在活动中存在的优点和不足进行记录。(3)总结阶段。评价主要分为三个方面来,首先是对角色扮演者进行评价,包括自己对自己的工作的认识,觉得存在哪些不足需要弥补。然后观察者的评价,包括自己的心得体会,以及对扮演者的行为表现进行点评,进行总结,说明自己在实际情况中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等等。最后是由企业导师进行点评,对整个流程进行评价打分,导师的总结评价侧重于同学在角色扮演中的情况以及活动总体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要把模拟工作与现实情况联系起来阐述工作过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强化学生整体活动体验感,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相关理论和实践技巧。

四、结束语

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学科,而在本文中所提出的“企业导师进课堂”的教育模式可以将高校教育和企业工作紧紧地连为一体。通过企业导师将企业最真实的案例和工作情境引入到高校课堂中去,不仅仅可以让学生们在学习中就可以感受到企业的氛围,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更加努力弥补自身理论和技能的不足之处,而且可以让企业导师通过高校的视角去解决企业方面的问题,这不失为一举两得的好方法(杨成明,2018)。“企业导师进课堂”的这种实训模式进一步加深了校企合作,使得高校学生走出校门走进企业时对接会更加顺畅,也为企业人力资源的储备提供了平台。这种模式不仅仅为我们提供了理论意义,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意义。另外,这种企业导师进课堂的方式未来可以拓展到其他方面,比如“高校教师走出去”,让高校教师去企业挂职锻炼一两年,掌握了实践应用技术之后,再回到课堂上教学,这样传授的知识会让学生更加深刻。基于此,本文认为,企业导师进课堂的方式不仅能提高高校课程改革的有效性,也能够更好地培养综合素质较高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优秀学生,同时也为未来课程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借鉴模式。

参考文献:

[1]范丹.基于应用能力培养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3

[2]刘振天.高校课程改革和课程建设切忌重“课”轻“程”[J].中国高等教育,2017

[3]贾文胜,梁宁森.基于校企共同体的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J].中国高教研究,2015

[4]谢康,谢玉华,朱迎.基于MBA教学对象实证研究的课程教学内容设计——以人力资源教学模块为例[J].现代大学教育,2014

[5]赖菲.案例教学法在物流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发展研究,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