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学年总结范例

钢琴学年总结

钢琴学年总结范文1

[关键词]素质教育;高校钢琴教学;教学路径

近年来,我国教育主管部门十分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随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进一步提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

一、素质教育导向下的高校钢琴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综合艺术修养

钢琴作为一项以创造听觉美感、表达情感思想为主的艺术表演形式,要求艺术家必须具有良好的文化品位、情感体悟、认知能力,这样才能准确解读作品的情感与思想,从而顺利且准确地进行演奏。基于此,高校钢琴教学素质教育的首要目标便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艺术修养,既要求学生具备钢琴审美、编创、训练、表演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同时也必须具有艺术、文学乃至于哲学方面的知识,成为一个文化深厚、品位高雅、情感丰富的人。

2.提升学生的钢琴创作与表演能力

钢琴教师培养学生综合艺术修养的根本目的还是为学生更好地编创和表演钢琴作品而服务,为了提升学生的钢琴创作与表演能力,使学生具有丰厚的钢琴理论知识、掌握丰富的钢琴演奏技巧、具备钢琴作品情感思想的解读能力。这样,学生一方面可以顺利而准确地完成钢琴作品的二次创作;另一方面可以根据传情达意的需要编创出完整的钢琴作品。从可持续性发展的角度来说,学生还应具备一定的独立学习能力,在课堂之外乃至于毕业之后,仍能够高效率地进行钢琴学习,不断提高个人钢琴素养。

3.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

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性格性情是学生提高钢琴学习效率、拓展钢琴艺术生涯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个人建构良好社会关系、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素质。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基于此,高校钢琴教学工作也应确立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性格性情的教学目标。在综合艺术教育、钢琴专业教学过程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内容,使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完善的人格、丰富的情感。

二、当前高校钢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素质教育是基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深化学生专业潜力、拓展学生钢琴职业生涯而进行的教学活动,从这个角度来说,当前我国高校钢琴教学尚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课程体系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

综合艺术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是培养学生钢琴专业能力的“沃土”,然而这些素质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显性教育与隐性熏陶协同进行的过程。调查发现,虽然我国高校钢琴课程体系中也有公共艺术、思政课程等方面的教学内容,但主要集中在学生刚刚入校的一两个学期,授课时间只有32个学时,整体缺乏系统性与连贯性,内容上不够深入和规范。这极大地弱化了培养效果,再加上学校监管力度不足,教师和学生缺乏对素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容易使该类课程的教学效果流于形式。

2.钢琴专业课程缺乏素质教育导向

从素质教育目标的角度来说,钢琴专业课程不仅承担着培养学生钢琴专业知识和能力的任务,而且还要具备更广阔、长远的视野,应纳入综合艺术修养、思想道德修养等方面的内容,结合钢琴专业知识,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艺术熏陶和思想感染,从而实现学生的专业学习、艺术修养及思想道德协同发展。目前,高校钢琴教师普遍缺乏对素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狭隘地将钢琴课程教学工作局限在如何培养学生的钢琴技能、增强学生的钢琴编创与表演能力上。部分钢琴教师还存在重技能轻理论的问题,侧重于培养学生的钢琴编创与表演能力,追求钢琴教学的即时、显性、直观效果,而忽视了钢琴的理论教学,致使学生知识结构不完善,进一步恶化了学生“底子差、基础不稳”的问题,不利于其向钢琴职业发展。

3.钢琴教学过程中存在“一刀切”的问题

每一个学生都有其个性化的生活、学习、情感经历,由此决定了学生之间具有差异化的综合艺术修养、钢琴专业知识、性格、思想道德,而且具有不同的认知与接受能力。这就要求钢琴教师必须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个性化特征进行针对性教学,以提升教学效果。调查发现,目前部分高校钢琴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一刀切”的问题,缺乏对学生个性特征的关注,制定统一的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和计划,对所有学生进行一致的教学活动。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难易度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对教学方法会有不同的体验,对教学计划、进度也有不同的认识,而不适应的感觉会影响其参与课程学习的积极性。

三、素质教育导向下的高校钢琴教学路径

1.宏观层面建构“全程育人”的人才培养体系

综合艺术修养、钢琴专业知识、思想道德修养是学生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培养过程也是一个互助互促、长期教育的过程。针对当下课程体系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的问题,钢琴教师应秉持“全程育人”的理念来设计课程教学体系,将综合艺术素养、钢琴专业知识、思想道德修养融入整个教学阶段,持续、全面、系统地进行人才培养。具体来说,学生在大一至大三学年期间均需接受综合艺术修养、思想道德修养、钢琴理论、钢琴审美等方面的理论教学。为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学生应从大一学年下学期开始直至学生毕业,都要进行钢琴技巧训练、演奏表演、作品创作等实践学习。在大四学年的实习实训阶段,高校应纳入培养综合艺术修养、钢琴专业知识、思想道德修养等方面的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实习实训任务,发挥素质教育的作用和价值。

2.中观层面设计全方位育人的授课内容体系

素质教育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执行与落地主要依赖于各门课程的教学工作,关键在于设计全方位育人的授课内容体系。高校钢琴教师以及各艺术课程教师、思政教师应充分认识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围绕综合艺术修养、钢琴专业知识、思想道德修养三项内容来设置课程目标,以各门课程的主体知识为主,直接或是间接地融入素质教育的内容。在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鼓励学生在课下积极参与钢琴学习活动;在实践中以理论为支撑,开展实践演示活动。教师在教导学生按谱例训练、模仿练习的时候,也要讲授独立编创、训练、表演的技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3.微观层面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育和引导

因学生之间的综合艺术修养、钢琴专业知识、思想道德修养具有差异化,因此,高校钢琴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育和引导。首先,钢琴教师应从宏观层面引入模块化教学、分层教学、小组教学等模式,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差异化、针对性教学,改变“一刀切”的教学模式,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和效率。其次,高校钢琴教师除了在课堂上进行素质教育以外,还应结合学生个性特征,进行一对一的沟通与交流,引导学生主动进行钢琴专业学习,培养学生具备积极向上的思想、良好的性格、优秀的品质,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总体来说,素质教育是拓展学生钢琴艺术生涯、增强学生未来发展能力的必然选择。素质教育导向下的高校钢琴教学工作应树立培养学生的综合艺术修养、提升学生的钢琴创作与表演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这三项目标。而当前高校钢琴教学工作仍存在课程体系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钢琴专业课程缺乏素质教育导向、钢琴教学过程存在“一刀切”的问题。当前,高校钢琴教师需要从宏观层面建构全程育人的人才培养体系,中观层面设计全方位育人的授课内容体系,微观层面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育和引导,由此才能顺利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丽:《钢琴教学理论研究与实践训练》,中国纺织出版社,2018,4。

[2]罗玲芝:《钢琴教学与实践研究》,中国纺织出版社,2018,9。

钢琴学年总结范文2

关键词:互联网+;钢琴;即兴伴奏;模式创新;

钢琴即兴伴奏是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重要技能。对于大学生将来走上中小学工作岗位能否胜任音乐课程的教学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伴随着知识时代的来临,无所不在的网络催生了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新形态,且不断地作用于高校教学领域。将“互联网+”的理念融入高校钢琴即兴伴奏课程教学过程中,并不是否定传统的课堂教学,而是在传统的教师主动教、学生被动学的过程外,借助强大的网络信息技术与传播媒介,利用其开放性、共享性的特点,整合碎片化时间,提升即兴伴奏学科教学效率。

一高校钢琴即兴伴奏教学现状及瓶颈

(一)学生钢琴基础水平参差不齐。由于艺术类高考体制中,钢琴并不是必考科目,导致很大一部分艺术院校师范生进校时钢琴基础几乎为零。他们普遍偏重主修的声乐或器乐专业,而不够重视将来进入社会必备的钢琴弹奏技能,这给教师即兴伴奏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教师只能根据学生的钢琴基础能力分组教学。大部分师范院校在大三学年开始设置钢琴即兴伴奏课程,按照钢琴与非钢琴主修分组。此课程建立在前期数码钢琴基础、乐理、视唱练耳、和声等理论课程结课的基础上。然而即使是通过两年的钢琴基础与理论课学习,具备了较高钢琴弹奏能力的钢琴主修生,对这门实践性和操作性极强的课程,也显得力不从心。容易导致学生毕业后未能准确把握钢琴即兴伴奏的能力目标,对钢琴即兴伴奏缺乏系统性认知。

(二)师资及硬件设施与课时安排无法满足学生需求。由于常年招生规模的扩大,学校场地和资金方面的限制,师资与硬件设施不足,导致一台数码钢琴多人同时使用的情况,降低了课堂教学效果,延缓了教学进度。有的教师为了保证人手一台数码钢琴,只能被迫分组授课,学生的学习课时也无形中被压缩。许多学校钢琴即兴伴奏课程作为专业选修课仅在大三第一学年开设,一学期32个学时,一学年下来许多同学都表示还未能够熟练运用各种多样的和声织体技法为不同题材风格的歌曲伴奏,课程就已经结束。钢琴基础差的同学由于钢琴弹奏技术能力所限,甚至还停留在只能为旋律配置和声的初级阶段,照搬老师或者教材中的范例采用的和弦编配手法,更谈不上合理的高级的和声织体的运用。由于即兴伴奏课程教学时间不足,学生无法展开课外艺术实践。教师想让学生短时间内养成良好的系统性和声思维是极具挑战性的。

(三)教材良莠并存。我国自19世纪80年代音乐院校逐步开设即兴伴奏至今,国内已出版的钢琴即兴伴奏教材如雨后春笋般多达上百种。然而这些教材大同小异,有些甚至照搬抄袭,印刷错误,再版无改进,漏洞百出。有些教材不够全面,通篇过于强调即兴伴奏的某一方面理论如和声或织体音型、或缺乏移调练习、或缺乏由浅入深的系统性训练思维,容易给学生课外自学造成错误的干扰。这些综合因素都给我国钢琴即兴伴奏发展带来了影响。

二“互联网+”理念下钢琴即兴伴奏课的特点

(一)开放性。总理在我国2015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中提出:“互联网+”这一新型理念,实质是一种新型的经济形态,是指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与集成作用,并将“互联网+”这一创新成果运用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之中。[1]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会统计,2017年我国手机网民已达7.53亿,以手机为中心的智能设备,成为“万物互联”的基础,在如此庞大的用户中,大学生占了很大比例。从2G、3G网络到4G网络,QQ到飞信再到微信,手机银行、支付宝、微信支付、刷脸支付等支付方式的改变,这些手机互联网新技术都在大学生手中轻松玩转。网络已经广泛渗透和逐渐变革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高等教育也开始跟进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正是利用网络课程开放性特征,出现了各种微课、翻转课堂、慕课,网络直播课程等,人人都可以通过网络观看视频来进行学习。

(二)交互性。互联网思维下的教学新模式,是教学相长的双重提升。学生需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开展自主学习,由此达到自我提升;教师也需要借助互联网思维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总结新经验,帮助学生更快地在互联网情境下获得学习过程中的“自我实现”。[2]

(三)共享性。网络信息共享具有无限性,可以无限次的被多个认识主体接收、交换、转让和使用。教师要传达的信息通过网络平台传递给每一位学生,并且所传达的信息不会因为人的感知而减少。利用这一特点,可以让知识通过不断扩散而达到资源共享,推动学科教学不断向前发展。

三网络时代引入互联网教学思维的重要性

智能手机的快速更新换代使得每个人都可以是一个小型自媒体。教师在教学中渗透互联网思维是大势所趋。第一,互联网平台作为钢琴即兴伴奏课堂外的重要信息和知识的传播媒介之一,能够促进教师及时完善和优化更新教学内容。只有循序渐进地、符合教学规律的训练内容和标准,才能使教学有效达到速成和实用的目的。第二,“互联网+”教学模式能够培养学生多元化思维。西方音乐思维与中国文化背景不同,呈现出立体交错性。我国因长期遵循孔孟之道,经济上自给自足,音乐思维呈线性思维特征。[3]这种思维方式也为即兴伴奏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互联网开创的教学新模式提高了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勤学善思,有利于培养学生技术素养、理论素养和创新性审美感知思维相结合的多元化音乐思维。第三,“互联网+”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即兴伴奏的审美鉴赏力。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美学意识,定期筛选出编配规范的即兴伴奏范例,供学生作为模板参考,只有积累了大量和声和织体素材,才能产生质的飞跃,才能在多变的曲目中快速熟练的运用,获得理性的成功经验。和声是即兴伴奏的灵魂。鼓励学生不怕错的思想,多配多试多改,无形中提高内心听觉外化能力与审美修养。

四“互联网+”理念下的高校钢琴即兴伴奏教学创新模式

互联网的出现拉近了人类与无线知识空间的距离,提高了人类学习的效率,提升了人类进步的可能性。开展“互联网+”理念下的高校钢琴即兴伴奏教学,其实就是以线下课堂为主,线上平台为辅,搭建共享化第二课堂。“互联网+”作为传统课堂的延伸,如建立微信公众平台,微信聊天群,学生可以不受时间空间和地域的限制,随时随地进行线上学习,实现教学资源最大化共享。“互联网+”理念倡导的是一种新型的师生有效互动。

(一)建立基础学习模块。基础学习模块是指教师将每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录制成10分钟左右的视频,即微课的形式,利用网络视频让学生知道教师的授课思路,回看授课重难点,供学生反复学习消化,直到学会为止。每个学生的钢琴基础技术能力、理论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差异造成对教师课堂内容的理解偏差。学生在学会每节课的内容后,在规定时间内按照教师布置的作业及时上传作品由教师点评。这样大大缩短了掌握新内容的周期,明确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基础学习模块还需包括学生基本功练习情况反馈,如必须掌握的三升三降以内大小调式音阶琶音和弦、单手弹唱歌曲旋律、设计合理指法、歌曲移调练习等。这些是和声基础理论与钢琴基础技能有机结合需具备的初级能力。离开了规范的基础训练,钢琴即兴伴奏就会因盲目和缺乏想象力而变得杂乱无序。教师通过互联网平台,不占用上课时间就可以考察学生基本技能完成状况,及时掌控学生的学习动态。

(二)建立审美提升模块。学习提升模块是指学生在已学会课堂必修内容的前提下,可建立以九年制义务教育中小学音乐课本歌曲伴奏曲库,完全开放线上共享。即兴伴奏的实质是一种具有个性创新的创作过程。同一首歌,在同一个班级,有多少学生就会有多少个不同版本的即兴伴奏。开展学生线上互评机制,鼓励学生运用多种不同形式的和声音型织体为一首歌曲编配伴奏,并分析其对风格产生的影响。不断强化学生对钢琴伴奏织体类型的运用,将课上所学转化为实际操作,这样既无形中提高学生的审美,又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音乐审美活动是一种复杂的思维过程,音乐审美能力的获得和提升是在不断地聆听且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实现的。而音乐的实践过程又是培养审美能力必不可少的环节。[4]合理利用九年制义务教育中小学音乐教科书作为学习即兴伴奏的教材,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提前接触中小学歌曲的内容,加以研究、练习,为将来就业提前接轨,避免纸上谈兵;另一方面对于学生参加中小学教师招考提供信心保证。教师招考中即兴伴奏与自弹自唱在技能考试的比分值各占25%,说明这一学科在中小学音乐教育领域的重要性。很多学生普遍对钢琴即兴伴奏的实际应用价值缺乏正确的认知,在参加教师招考笔试通过后才急于突击练习上百首歌曲,但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在招聘技能测试环节表现往往差强人意。[5]借助互联网平台,教师可将教材中曲目按难易度、按曲目风格、按调性等三种方式进行分类,学生可以一目了然地自主学习课堂外的知识,将理论和实际加以串联,真正实现学以致用的目的。教师应在充分考虑学生个体能力偏差的同时,借助互联网开展符合学生想法与需求的“定制化”教学,真正实现学生伴奏知识重组及能力的提升。借助互联网将音频、视频、文本结合,多样化呈现钢琴即兴伴奏的魅力,变被动为主动促进学生开展课外学习。

(三)建立欣赏模块。教师应逐步建立教材以外的规范化即兴伴奏曲目曲库,将编配较好的范例及时更新到网络平台供学生选择练习,并可提出多种编配方案的可能性,开阔学生的和声编配与织体运用,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学会Ⅰ、Ⅳ、Ⅴ级的正三和弦初级和声思维。[6]通过欣赏与比较好的作品,不断优化学生内化听觉能力和外化感知能力,提升审美鉴赏力的同时,更好地作用于自己的即兴编配,最终获得自由又具有创作个性的情感体验。

(四)考核模块。借助大数据平台,教师可对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采用打卡积分制,将每周汇总的曲目练习也作为成绩考察来源,与期中期末考试挂钩。避免学生为考试而突击,保证学生注重平时的积累,强化和掌握真正的即兴伴奏技能。学生也可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做出有利于课程建设的合理性建议,促进教学相长。[7]

五结语

钢琴学年总结范文3

摘要:钢琴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应该掌握的最基本的专业技能课,也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必修课之一。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钢琴课程的学习水平和学习效率,是我们每一位音乐教师必须认真探讨和解决的问题。本文仅就自己的一些经验进行阐述,期望得到关注和指导。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主要是为幼儿园培养专业化的教师,大部分学生将成为培养祖国未来一代的启蒙老师,自身的业务素质和综合素质必须过硬。而钢琴课又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技能课,在学生应必备的基本技能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所以,学好这门课,兴趣的培养是尤为重要的。但如何能够培养学生学习及练琴的兴趣,是摆在所有从事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教师面前的难题。基于此,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如何激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练琴的兴趣。

一、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习钢琴存在的困难

(一)客观因素

众所周知,钢琴教学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一般情况下,钢琴教学都是从娃娃抓起,学习者还要具备很好的音乐素养,再通过日积月累的练习,才能达到熟练的水平。而高职学生接受钢琴培训时,已经是成年人了。骨骼全部长成,柔软性、灵活性较差。尤其是她们大多数是零基础,有的甚至五音不全。起初,由于新鲜,大部分学生都有很强的学习热情,学习一段时间后,由于自身的条件、不刻苦以及有些教师教学方法的不科学,使一些学生掉队,甚至放弃这门课的学习,最终导致她们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所以,钢琴教师一定要不断思考如何能够激发她们的学习兴趣,努力探索如何把她们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这不仅是紧迫的,也是非常关键的。

(二)设备不完善

学前教育专业是师范类院校非常重要的专业。而对于我们这种工科类的高职高专院校,想申报这门课统招专业是非常困难的,因此,生源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学院在重视程度上远不及其它工科专业,在硬件的投资上也相对很少。琴房严重不足,琴房的配备与学生的数量不符,再加上有些院校琴点安排不合理,导致学生抢琴、占琴情况的发生,久而久之,一些学生就不爱练琴了。以我院为例,2008年开始创办这个专业,从开始的没有琴房到2009年建起了只有一台钢琴、十几台电子琴的琴房,再到2012年正式建立拥有几个独立琴室的专业琴房,共用将近5年的时间,这无疑给钢琴教师的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

(三)教学方式的局限

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师,普遍毕业于正规的音乐院校,从小接受系统的音乐训练,钢琴课都是一对一教学。而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一般采用的都是集体授课的方法,即20几名学生同时上课。要钢琴教师对一些毫无基础的成年人进行教学,难度是非常大的。再加上每个人的接受能力各不相同,集体授课会给一些接受能力慢的同学造成心理上的压力,以至于产生厌学的情绪。

二、培养学生学习钢琴课兴趣的有效方法

通过5年的高职教学,笔者通过总结并借鉴他人的经验,认为下面一些方法行之有效。

(一)通过多种方法带领学生进入音乐的海洋。

教师可以采用播放钢琴大师演奏光碟、播放音乐会视频、教师示奏的办法,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因为对于初学者来说,模仿是一个很重要的阶段。

(二)努力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在课堂教学中下功夫。

教师与学生要建立平等的、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要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主体的方法,教师更多的应该成为一名引导者,引领学生走进这门艺术,发自内心喜欢这门课,而不是为了教而教、学而学。笔者对这点有深刻的体会。每次上课时,都以平等的地位、友好的心态对待每一位学生,走下讲台,走进学生中间,拉近和她们的距离,与她们共同学习、共同探讨。教师应该多启发学生,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有主人翁精神,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自己去理解、探索、表现音乐。让学生自己找出学习的重点难点,把握住学习的主动权,增强他们学习的乐趣,进而激发他们学好钢琴的积极性。

(三)发挥小组长的作用

由于是集体授课,就会有照顾不周的可能。所以,笔者把每组再分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选一名组长。这些组长一定是学习能力强、掌握知识扎实的尖子生。这样即使教师不在,她们也会代替老师监督学习能力差的同学完成课上所学知识。这样,基础差、学习吃力的学生也不会掉队,有效减少了弃学情况的发生。为了激励大家的上进心,每学期我都会重新组织竞选组长,因为有些同学会表现出入门较慢,一旦入门会出现突飞猛进的进步,让她们担任组长的职务,能够使她们信心倍增,进而把她们的热情传递给其他的同学。

(四)、A、B组上课

有些高等音乐学院或者音乐系的专业课经常会采用这种方式授课,A、B组即快慢组,学习优异者可以进快组,差些的就只能进慢组。学生会心甘情愿的接受,因为她们都是有基础并通过正规专业课考试的。而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显然是不合适的,她们大部分都是没有基础的,如果采用快慢组的模式,会给进慢组的同学造成心理负担,产生抵触心理。对她们实行的A、B组授课,目的是方便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对于接受能力强的同学知识讲授得更加深入,对于接受能力差的同学,讲解起来更加耐心、细致。同时,也为了避免互相干扰,影响教学进度。总之,是以同学们都能够掌握知识为宗旨。通过这种教学尝试,同学们学得更加有劲了。

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教学内容

钢琴的学习是很辛苦而且枯燥的,学生在学习中也容易产生疲倦的心理,甚至抗拒练习。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加入一些直观教学辅助材料,那么学生的学习就会轻松很多,笔者在教学中就经常给学生欣赏钢琴演奏家的演奏视频或音乐碟,让她们体会钢琴旋律的美妙,听着那跳动的音符、声波,学生都跃跃欲试,希望有一天也能弹出悠扬的琴声。毫无疑义,这种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是有很大促进作用的,其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实现高师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的创新与改革,必须立足于专业钢琴教学存在的问题。在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方面的创新实现高师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应诗真《钢琴教学法》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版

第二篇:高师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创新改革的思考

[摘要]当前,专业钢琴教学已经成为了高等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主要课程之一,并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在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和不足之处,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学前教育中钢琴教学的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因此要想使得高师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的教学质量有所提高,便应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加以解决,在其中注入新的理念。本文便将对高师学前教育改革的必要性进行一个简要的分析并就高师学前教育专业中钢琴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系列的改革方案,以使得高师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的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关键词]高师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改革

学前教育的优劣对孩子今后的发展会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学前期是孩子培养兴趣的关键期,因此家长和社会对孩子学前期的艺术教育非常的重视。如何提高孩子学前期的艺术兴趣,怎样使得学前期的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得到提高也成为了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要想使幼儿学前教育得到有效提高,培养庞大的且具有较高艺术专业水平的幼儿教师队伍是重中之重。高师学前教育作为高等师范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在对幼儿的教育和培养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高师学前教育也开设了一些适应于幼儿的艺术类课程,其中最受关注的是专业钢琴教学,因此,提高高师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水平和质量是值得探讨的话题。

一、高师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创新改革的必要性

经过社会各界的不断探讨和努力,我国的高师学前教育已经得到了很大发展和进步,办学规模在不断扩大,教学质量在不断提高。作为学前教育专业重要课程---专业钢琴教学也随之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是,钢琴教学相对于其他的艺术类课程来说有它的特殊性,它对学生的要求很高,也就是说,学生不仅要具有实际操作的能力,还应该具有较高的音乐感悟和实际表演力。也正因如此,虽然高师学前教育以取得较为可观的成绩,但由于其艺术表演上的特殊性,使得他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仍存在着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成为了影响钢琴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的关键,并且也不利于学前教育人才的培养。

二、高师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模式单一

高师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存在最突出的一个问题便是教学模式单一。受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采用“填鸭式”的教学。在教学中,教师不能根据学情制定适应学生的学案,只是一味地向学生灌输教学内容。教师在课堂上起了主导地位,机械地向学生讲授教学内容。课堂上,没有师生互动,没有生生互动,课堂死气沉沉,没有生机与活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能机械地记忆老师传授的教学内容,而不能主动参与到学习中,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老师也不能及时了解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这种死板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当今的教学需求,它使学生容易产生厌学心理和疲劳感,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及创造性不能得到充分地发挥。也泯灭了学生的感悟能力和想象能力。因此,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效果差,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是一种很不理想的教学方法。

(二)教学理念落后落后的教学理念是制约高师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质量进一步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教学理念是指老师在进行一系列教学活动和进行教学目标设定时对要进行的活动和教学的内在认识和态度,这也是老师对他们对开展的教学活动的整体看法和观念。不仅如此,教学理念还是学校老师从事教学活动的一个依据。将教学理念具体到学前教育的钢琴教学中来,主要便是指钢琴老师对专业钢琴教育的内在因素和规律的理解和认知,这是指导钢琴教学的原则。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注重老师的教导作用,强调课堂的主体是老师。在这种教学理念下老师缺乏“教学对象”的这种意识,只是在单纯的叙述着自己的课程,使得学生无法真正的融入进课堂教学中来,这种被动的接受不利于学生知识的融汇积累。并且,在这种传统的教学理念下,老师并没有过多的关注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塑造,而仅仅是单纯的向学生们讲述着书本知识,给学生大量的灌输着理论知识,这不仅给学生造成了严重的学习负担,使得学生无法充分的理解老师所讲的内容,而且不利于学生的思维的发展。

(三)培养目标的偏差

高师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它与一般意义上的钢琴教学有着不同之处。第一,在人才培养的方向上,幼儿教师是高师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方向,同样,高师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培养的便是幼儿钢琴教师。这也在很大程度上使得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更加关注对于学生的教学方式和老师教学方法的训练。因为,幼儿教师面对的是一群年龄较小的孩子,这些孩子受到生理和心理等因素的影响使得他们对于一些理论知识的学习无法顺利进行。所以,幼儿钢琴老师必须要学会根据孩子的实际特点和情况去进行教学,只有符合孩子的实际要求和实际的特点,才能够让孩子更好地理解记忆,使课堂教学得以更好地展开。但是,就目前来看,在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中,较为注重对学生知识的培养,而忽视了其能力的塑造和锻炼。这将不利于高师学生毕业后对学生的教育教学,并且也会对他的学生的学习造成一定的影响;第二,一个良好的职业操守是一个教师所应具备的条件,教师在教学之余更要对学生的身心健康的发展加以关注和引导。教学活动是一项非常系统化的工作,若是仅仅进行教育教学是不能够满足教学的需要的。但是,目前我们对这一方面的重视度还存在着欠缺,使得幼师的道德教育存在着很大的不足之处。

这三个问题的存在使得高师学前教育专业中钢琴教学的教学质量受到了制约和影响。要想使得这些问题得以有效的解决,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便应该对高师学前教育专业中的钢琴教学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和创新。

三、高师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创新改革的方法要想对

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实行有效的创新与改革,使得

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得以更好地发展,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注意:

(一)创新教学方式

一个好的教材更应该有一个好的教学方式来进行讲述,才能使得教学效果达到最佳。要想使得教学方式适应时代的发展,一个重要的方面便是要注意避开“灌输式”教学方式。老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不仅要注意对专业知识的教授,而且要注意让学生仔细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掌握。教师要注意带动课堂气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进课堂教学中来。同时,老师还应注意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使得师生间建立一个和谐稳定的关系,以便学生和老师可以更好地交流,使得课堂气氛更加融洽。

(二)注意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中,老师要注意“将课堂还给学生”要尊重学生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可以真正的融入课堂。老师在讲授过自己的知识后要学会将课堂放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理解掌握,老师在学生遇到困难和出现知识型错误时,要注意对学生的理解给于适当的点拨。

(三)确定有效地人才培养目标

在对人才的培养上,首先老师要创新教学内容,选取合适的教材。目前,我国的大多数钢琴教材都过于陈旧单一,老师在选取时一定要注意要选取适合学生需要的教材。同时编书时也要注意切合实际的需要,制定符合学生的心理和社会发展的教材。除此以外,教师不仅要选取合适于学生的教材,还要注意在教学时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幼儿时期的学生他们的形象思维要强于逻辑思维,因此单纯的理论灌输并不适宜学生的发展需要。所以老师要进行课堂创新,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

参考文献

[1]郑玉香,高师学前教育专业钢琴学习兴趣的探讨,职业时空2008年第12期

[2]来水娥,高师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课程建设研究,艺术百家2011年第03期

[3]刘杨,关于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程教学的探讨,中国校外教育2010年第06期

第三篇: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改革

摘要: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大纲;让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根据学生就业实际,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重点;合理安排钢琴训练教学内容;充分利用钢琴集体课和小组课,课堂中有效渗透教学法,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让这些创新的教育理念切实地为教学服务。

关键词:学前教育;钢琴;教学大纲;改革;创新

一、钢琴教学大纲的建设

中职学校招入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大多数音乐基础知识及音乐技能薄弱,制定一份符合中职学情及专业特色的钢琴基础课教学大纲十分必要。在教学大纲中既要体现出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的特色,又要考虑到学生的真实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大纲,体现出针对大多数学生的水平,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同时,针对学前教育学生步入社会后工作的特点,开展特色钢琴教学。

二、教学观念的转变

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幼儿教育工作者,在中职学前教育钢琴教学中大多数的情况下主要不是解决高难度的钢琴演奏技巧,而是如何突出专业特点,培养学生灵活应用钢琴的综合能力。因此,要使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更适合本专业的学生,就应该先让教师转变教学观念,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重点。

三、教学内容的制定

1、基础技能训练:在教学中强调基础知识,循序渐进教学,使学生能够系统正确掌握钢琴演奏方法,熟悉并初步掌握不同体裁、风格的优秀作品,从而提高自身的综合音乐修养。

2、即兴伴奏课程的设定:即兴伴奏在幼儿教学课堂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儿歌伴奏能力,可以说是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中最为实用的内容之一。对于不同风格的儿童歌曲,教师要指导学生分析旋律、配置和声、分析伴奏织体,使学生逐渐掌握基本的伴奏音型,通过多听、多练、多唱、多积累,最终掌握即兴伴奏的能力,使其音乐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四、教材的使用

1.教材的实用性: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钢琴的实用性更多体现在歌曲的伴奏上,因此,在教材的编写与使用上,应加入大量的即兴伴奏作品,通过对一定数量作品的分析和实践练习,提高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分析能力,以此增强对音乐作品的感性认识,为即兴伴奏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2.教材的贴切性:教材的使用特别要注意与音乐教育专业区分开来。在教学中可以多采用由儿童歌曲改编的钢琴曲,这样既能突出钢琴技巧的练习特点,又能使学生保持较高的热情与兴趣,投入到这门相对较难的课程的学习中来。

五、钢琴教学法的改革创新

1、培养学生的钢琴学习兴趣:从教材入手引发学生钢琴学习兴趣,注重钢琴教学理念的更新,与时俱进。除常规使用的教材内容外,还可选用辛迪编著的《钢琴即兴伴奏儿童歌曲68首》等教材。这些教材学生比较熟悉,简单易行的伴奏学习起来也比较容易,教学效率大为提高。

2、钢琴集体课中采用“小先生制”:采取钢琴集体课和个别课相结合的方法,把全班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由钢琴有特长的担任组长,承担小先生的责任。集体课主要完成读谱和范奏任务,解决难点,布置练琴任务和要求。在个别课辅导中,小先生首先完成自己的回课任务,得到老师指点和认可后,将配合老师深入各小组,协助老师完成个别辅导任务。

3、教学法的渗透: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是以培养幼儿园教师为目的的,学生将担任幼儿园的钢琴启蒙老师这一重任,开设学龄前儿童常用的钢琴启蒙教材的教法课,通过曲目的讲解和知识点的讲解,使学生逐步意识到教授学龄前儿童将会遇到那些教学法上的问题。

六、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与改革

在钢琴基础课中,如何充分发挥和运用好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和手段已成为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的课题。这就要求教师要开拓思想、不断学习掌握数码钢琴这一乐器,并积极研究集体课教学,以更好的服务于教学。

1、硬件建设:利用电脑技术开发和组建MIDI示范曲库,我们可以利用电钢琴教室现有的设备,如音序器建立一个MIDI回放系统,使学生和教师同时可以在回放系统中找到学习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以及时解决。

2、软件建设:我们可以在作曲大师等作曲软件中,将教学曲目制作成MIDI格式的文件,使其形成一个完整的电钢琴集体课教学MIDI示范曲库系统。

3、多媒体课件等辅助教材制作:多媒体课件和教材已成为一种非常普遍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并已渗透到多种学科的教学中。教师应为钢琴基础课编写一套和文字乐谱教材相同的多媒体课件,并利用学院校园网的优势,形成课上与课下学习互补,随时为学生提供教学资源的一个强而有力的手段。

综上所述,钢琴教学是开启学前教育教学改革的一扇小小的窗口,三年制中职学前教育的改革和创新都离不开要转变观念、学习和掌握扎实的理论,同时让这些教育理念切实地为教学服务。

第四篇: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的初探

摘要:钢琴教学在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技能课程,随着"职教专业设置与改革"的深化,本专业对钢琴教学计划进行调整,逐步构建适合学前教育专业办学需要的课程体系。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的。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加强技能课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

关键词:钢琴教学;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

随着"职教专业设置与改革"的深化,我们参加学前教育专业的调查研究,走访了邻县的十几所公立私立幼儿园;跟随学生下实习幼儿园尊点学习;参加福州市学前教育专业任务与职业的能力分析会。我们感触颇深。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将艺术教育作为一个独立的领域提出来,在对艺术教育目标、内容、实施等的阐述中,不仅赋予幼儿园艺术教育以新的理念,而且对幼儿园教师艺术专业素质提出新的要求。钢琴弹奏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技能。现阶段职校学生在幼儿园教学中钢琴技能存在几个问题。

(1)钢琴弹奏基础普遍偏差。手型不规范,五个手指独立性弹奏不够,甚至有个别学生双手简单配奏都不会,只会单手按键。

(2)对简谱的乐理知识掌握不好,幼儿歌曲伴奏的编配、设计不够熟练。弹唱技巧没掌握,边弹边唱效果不佳。

(3)不懂得充分利用键盘等乐器组织教学,在课堂上钢琴利用率较低。

(4)弹奏过于僵硬,缺乏音乐的感染力,与音乐其他技能相结合脱节。

针对这些问题,作为课题组的成员之一,就我任课的钢琴谈几点看法。

1加快改革课程体系设置的步伐

把幼儿园的实际需要与职校钢琴教学内容结合起来。编制课程和实施教学时应以满足儿童音乐教育要求,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教育技能的提高为前提。以使学生既符合幼儿园音乐教育的需要,又能达到中职学校人才教育标准。因此要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中职学校教学大纲》为根本,深入调研,针对幼儿园的实际情况,调整教材方向,注重内容、方法的选择。

我们在完成第一学年的基础教学外,第二学年可直接进入幼儿歌曲弹奏。用的教材就是现行幼儿园中小中大班音乐内容,既包括在幼儿教学中唱歌、音乐游戏、音乐欣赏、律动,舞蹈、打击乐器等教学内容。在幼儿园"尊点学习"中,我们常看到有经验的幼儿教师不慌不忙地弹奏一组和弦,闹哄哄的教室顿时安静下来。教师弹奏上行音阶,幼儿起立;弹奏下行,幼儿坐下。这就是利用钢琴组织常规教学。经过半学期的训练,小班的幼儿几乎都能配合教师的乐器指令。比如弹奏《小星星》――收拾玩具。《拍手歌》――整理队伍。《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幼儿就去小便…这些都是学生在见习时听到的音乐。在钢琴教学中选用这些音乐,不仅能引发学生弹奏的兴趣,而且学生能充分利用钢琴等乐器组织教学,保护自己的好嗓子。

2加强钢琴弹奏的基本功练习

首先培养学生掌握正确弹奏姿势,良好的手型。严格要求学生在弹琴时不翘起二郎腿、不弯腰驼背等不正确的姿势。手在弹奏时的基本保持弧状,拇指与小拇指成一直线,拇指是用指端外侧触键。弹奏动作放松,自然。因为学前儿童的模仿能力极强,老师怎么做,他们也怎么学。不良的示奏在以后的幼教工作中带来不良的影响。第二,培养学生良好的练琴习惯,合理分配练琴时间。每天要定时定量完成弹奏任务。鼓励优生监督差生陪练,分组练习。第三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理性的练琴方法。由于钢琴是一门技能课,教师的教固然重要,但学生的练也是非常关键的。在练琴中做到认真读谱,动脑子慢练,力度处理,反复弹奏难点技巧等等。只有这样练琴,才可以事半功倍。②教师按照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差异因材施教,使学生循序渐进,扎扎实实地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演奏技巧。

3加强音乐基础理论知识教学

入校前,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中绝大部分人都没有学习过钢琴或电子琴,有的甚至没有见过琴。她们几乎不认识五线谱。就是简谱也是一知半解的。因为幼儿歌曲多数是简谱版。个别幼教生键盘弹奏技巧还不错,一碰到简谱的歌曲就无从下手。因此在加强音乐理论知识教学中,不仅要学习五线谱,还要补充简谱的学习。在上第一节钢琴集体课时,我就对学生解释钢琴弹奏是全身心的运动--"目看谱,口唱谱,心数谱,手弹谱,脚拍谱"首先眼睛看懂谱是关键。很多学生畏惧钢琴弹奏,其中一个最大原因是看不懂谱。除了加强音乐理论知识教学外,加强音准,节奏等音乐基础技能的训练,对提高钢琴弹奏有着重要的意义。

4制定合理、科学的钢琴考核方案

在调查幼儿园教师音乐专业技能现状的基础上,由学前教育专业理论教师与音乐综合、舞蹈、键盘等技能教师合作,科学的制定学前教师专业音乐技能与考核总方案和分学科技能考核方案,使各方面教师既有各自的任务目标,担负相应的教学职责,又明确相互间的关系,相互协调配合,共同实现钢琴教育的教学目标。例如钢琴考核:钢琴集备组要求学生必须完成规定的学习数量,达到规定的学习程度方能参加考核。考核内容根据各年纪教学进程确定。考核要求;第一学学年,侧重基础技能考核,规定两升两降内音阶、琶音、和弦选一组弹奏,练习曲、乐曲、教材弹唱歌曲各一首。第二学年学生除了完成规定曲目,侧重于"弹唱"、"幼儿歌曲即兴伴奏"的考核。(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考核内容及考查方案如下)

总之,在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中,加快改革课程体系设置的步伐,有利于把幼儿园的实际需要与职校钢琴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加强钢琴弹奏的基本功练习,加强音乐理论知识教学,制定合理、科学的钢琴考核方案等有利于学生提高钢琴弹奏水平,充分利用钢琴等乐器组织教学,为学生今后的幼儿教育工作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钢琴学年总结范文4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音乐的需求与欣赏水平也越来越高。与此同时,家庭音乐、学校音乐、社区音乐活动与行为也受到人们的关注与研究。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掀起一波波钢琴热,钢琴已经是社会上受到普遍认同的音乐表达乐器之一,也是我国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最重要的基础必修课程之一。但是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虽然国内几经课程改革,但是仍然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本文将以对高师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中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成因分析为切入点,并对高师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改革相关研究进行归纳总结,结合实情勾勒解决问题的现实路径,这将为高师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提供改革上的理论支持和实践导向。   一、现实问题与成因   在我国,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是中小学音乐师资队伍的主要来源,也是地方文艺队伍的重要骨干力量。钢琴作为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尽管如此,经过调研发现,高师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过程中长期存在着师资队伍整体缺乏规划与培训、学生生源音乐基础相对薄弱、教授方式传统单调、课程设置不符合教学规律、注重技能传授而忽视师范性等问题。通过调查与分析,我们发现高师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中凸显的现实问题的可能性成因有:钢琴人力资源规划欠缺;部分老师没有及时调整心态转岗;音乐类学生文化素质普遍偏低;人才培养体制与音乐类师生不配套;学生来源复杂,个体差异大,师生欠沟通;钢琴课程教学与师范教学实践脱节等。既然高师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存在这些问题,作为高师钢琴教育的工作者与科研人员,有必要通过对该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寻找科学合理的改革路径。在寻找路径的过程中,既要从转变钢琴人力资源建设观念、调整课程体系、师范性教学方面考虑,又要从生源质量、授课方式、学习观、教育观等方面考虑,路径选择上要综合考虑这些方面,以充分解决问题。   二、研究现状分析   尽管高师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但是通过在知网及百度上的查询发现进行专门研究的并不多,切入点也大不相同。如张楠在《调整与创新:高师钢琴教学体系的构建》一文中认为“传统一对一的钢琴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音乐教育发展的要求,钢琴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并从调整课程设置、提高教师素质、完善教学模式等方面入手,对这种新的钢琴教学形式进行了初步的探讨。”金茗则对高师钢琴教学中的侧重点以及主要目的进行了探讨;马丽对高师钢琴教学的现状以及钢琴教师教学实践的转变等进行了研究;张金石则提倡学术性和教育性并重,理论与实践并重;胡千红认为教改活动应首先在钢琴基础课中展开,集体课教学不仅体现出了与个别课不同的授课形式,更体现了内容的更新;陈蕾认为高师在音乐专业钢琴课教学方面存在着缺乏启蒙教师、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教学体系滞后等问题;丁姗姗认为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工作者应不断合理优化课程体系,精炼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马雁则认为应从高师钢琴课教学的学时、内容分配、教学形式以及考核方式4个方面进行钢琴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出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综上所述,国内学者从钢琴教学侧重点、钢琴教学转变、学术性与教育性并重、授课方式、调整与创新、教学观念、课程设置、内容分配、教学体系、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对高师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改革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讨与研究,对高师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中的问题也进行了概述与简要分析,为本文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打下基础。而通过以上的归纳分析,我们发现在过往的研究中对钢琴人力资源规划、人才培养方案、招生制度、师范性、授课方式变化等方面综合考虑涉入不深,需要进一步的探讨与研究。   三、高师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改革的路径选择   根据当前高师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中存在的现实问题与成因,分析过去学者们的研究,通过归纳总结,结合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特征,本人尝试勾勒以下高师音乐专业钢琴教学改革的现实路径。   (一)转变钢琴师资队伍观念,做好钢琴人力资源规划   钢琴教师是学生钢琴技术与知识的传授者,他们的观念直接影响钢琴教学的走向。无论是钢琴练习曲目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运用,钢琴教师的选择都有很大的灵活性,这就要求钢琴教师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而在实际的钢琴教学中,钢琴教师往往按照传统,注重学生基本技能的习得,而忽视学生的活学活用。很多钢琴教师为了在学生期末测试中获得好的成绩,一个学期只学习一到两个曲目。另外还有许多教师是从声乐、二胡、古筝、电子琴等专业转岗过来的,由于他们在钢琴教学中钢琴专业知识以及个人演奏水平上的相对欠缺,往往不能给学生真正带来技能上的正确指导,他们需要进修学习,才能胜任工作。因此,对音乐教育专业钢琴师资队伍而言,需要转变他们的观念;对于需要培训学习的教师,必须进行岗位培训合格后才能上岗;作为系部领导层与人事部门要做好钢琴人力资源规划,保证钢琴师资队伍的专业素养以及合理流动。   (二)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调整钢琴课程设置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培养对象的去向主要是做中小学音乐教师,这就要求培养的学生能够适应中小学音乐教学,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乐理知识,而乐理与实践的有效结合的途径之一就是接受钢琴教学,这也是钢琴课成为基础必修课程的重要原因。在我国,中小学音乐教学因受到升学大环境的影响,大多数学校仍然以升学的文化科目教学为主,音乐课程被视为边缘科目,致使中小学的音乐课程比较单一,不受重视。许多学校以声乐教学为主,辅以钢琴伴奏与识谱教学。与中小学相对应,大多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也以钢琴、声乐、乐理知识为主,其他科目多以选修或辅修形式出现。根据我国的现实国情,要根据实际需求,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同时根据教学规律调整钢琴课程设置,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学生与市场需求。   (三)完善招生制度,提高音乐教育专业生源质量#p#分页标题#e#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往往文化课相对优异,而专业技能较差,甚至许多学生的钢琴处于零基础状态,这就造成了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培养的困难。其原因之一是音乐教育专业学费相对音乐表演专业要低,吸引了许多农村地区的生源。要吸收具有钢琴基础或者音乐基础较好的生源,学校在招生中可以降低文化课门槛,采取与音乐表演分数相当的措施,另外可以通过转专业吸收部分高质量的生源。我国的招生制度还在不断的摸索之中,随着不断扩招,加上一般采取全国统一录取的招生模式,将许多具有音乐基础且愿意从事教育职业的生源拒之门外。我们应该完善招生制度,根据区域需求,将统招与单招相结合,寻求更有效的招生模式,争取把音乐基础好、乐于从事音乐教育的青年招到音乐教育专业中来,从而不断提高音乐教育专业生源质量。   (四)注重钢琴教学的师范性,适度淡化表演   在音乐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中,教师往往注重钢琴的技能表演,在考试中也是以钢琴技能评价为主。而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要从事教学工作,不但要求他们自己会,还要求他们能把自己的技能有效地传授给他人,让中小学年龄段的学生能够接受他们的音乐讲授。事实上,对于中小学生的教学,教师五到六级钢琴的技能水平已经足够,因此,在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师范性,不但要让学生获得钢琴技能,同时也要让学生具备传授自身钢琴技能给他人的能力,对于技能的表演方面可以适度淡化。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的师范性可以通过安排学生模仿教学习得,也可以在高年级学生传、帮、带低年级学生的实践中习得。当然淡化钢琴表演并不是反对钢琴表演,而是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注重钢琴教学的师范性,适度淡化表演。   (五)注重理论素养提高,多种授课方式相结合   理论素养是进一步理解事物的基础,良好的理论素养促使人们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高师音乐教育专业钢琴课程教学过程中需要乐理、和声、音乐史等多学科的理论加以辅助,同时也需要具备对生活感悟进行提炼的能力。这不但要求钢琴教师具备宽广的理论基础,同时也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音乐理论素养。具体在钢琴教学中可以采取一对一、一对多、观摩、班级授课等多种多样的授课方式,如在讲授钢琴理论知识时,可以采取班级授课制,在日常教学中可以采取一对一、一对二的教学模式,不定期地采用观摩教学模式。提高理论素养是高师音乐教育钢琴教学实践良性运行的前提,授课方式在教学中的变化能有效地利用课堂时间,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四、结语   当前,钢琴因其适用性早已成为我国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中最重要最基础的课程之一。虽然钢琴教学经过几十年的建设,但是由于我国地域发展不平衡以及不断的扩招,高师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过程中一直存在许多问题。如钢琴人力资源继续教育缺乏,从声乐、二胡、作曲等专业转岗过来的钢琴教师缺乏业务培训,钢琴教学中过于注重技巧而忽视情感与曲目背景的把握,师生沟通不畅,学生普遍音乐基础薄弱,钢琴教学与师范教育实践脱节等。面对这些普遍存在的问题,该怎样应对,作为高师钢琴教育的工作者与科研人员有必要对其分析研究,寻找合理路径。在寻找路径的过程中,我们既要从课程设置、师资规划、技巧与理论结合方面考虑,又要从授课模式、生源类型等方面考虑。我们要在转变钢琴师资队伍观念上下功夫,也要做好钢琴人力资源规划;制定更为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调整钢琴课程具体设置;不断完善招生制度,吸收高质量的音乐教育专业生源;注重钢琴教学的师范性,适度淡化表演;同时注重师生理论素养提高,不断探索合适的授课方式。

钢琴学年总结范文5

钢琴演奏是一门二度创作的艺术,需要演奏者以扎实的演奏技术和个性化的审美体验表现出作品的内涵、情感和风格。然而在当代高师钢琴教学中,大多教师都将教学重点放到了技术训练方面,忽视了对学生音乐表现力的培养,这使学生的整体演奏水平受到了很大的影响。鉴于此,文章从音乐表现力的意义谈起,就其具体的培养路径进行分析。

【关键词】

高师钢琴教学;音乐表现力;文化修养;艺术实践

所谓钢琴音乐表现力,是指演奏者在钢琴演奏中对钢琴作品内涵、情感、风格的表现。通俗来说,就是钢琴演奏者给观众带来的感觉、触动和情趣等。一方面,演奏者需要有扎实的演奏技术基础;另一方面,还需要具有丰厚的文化修养,深入了解和体验作品,再以个性化的方式表现出来。从当下高师钢琴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大多教师都侧重于学生的技术训练,对音乐表现力的培养不够重视,因此需要予以及时的纠正,使其认识到音乐表现力的价值和意义,并以科学、灵活的方式进行人才培养,以推动高师钢琴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钢琴演奏中音乐表现力的价值和意义

(一)钢琴艺术规律使然

音乐家创作出钢琴作品后,需要演奏者以高质量的演奏将音乐呈现给观众,完成创作—演奏—欣赏的全过程,这是钢琴艺术的基本形式,也是最本质的艺术规律。可以看出,在整个过程中,演奏是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可以说,演奏者音乐表现力水平的高低,对于作品的诠释有决定性意义。因此,提升音乐表现力是钢琴艺术规律的要求。

(二)钢琴演奏质量提升的需要

钢琴演奏是一门二度创作的艺术,需要演奏者以精湛的演奏技法将作品的情感和内涵,以个性化的方式呈现给观众。但是从当下的实际情况来看,大多学生都是技术熟练、音乐表现力不足,通俗来说,就是演奏完一首作品之后,很难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反观一些钢琴大师的演奏,即便是较为简单的乐曲,也能够演奏得有滋有味,与观众形成情感共鸣,这既是演奏者之间水平高低的差别,也是音乐表现力的价值和意义所在。注重音乐表现力的培养,将会使演奏质量获得质的提升和飞跃。

(三)学生就业和发展的需要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其中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是从学生本身来看,专业素养不足是就业率低的一个重要因素。具体到钢琴演奏来说,大多学生在技术上都较为熟练,但是与钢琴音乐相关的知识和素养却较为匮乏。而音乐表现力的培养,正是丰富和提升学生音乐知识和文化素养的过程,其不仅提高钢琴演奏水平,还有助于复合型音乐人才的培养,可谓一举多得。

二、学生音乐表现力的培养路径

(一)培养热爱钢琴之情

是否怀着热爱之情去从事一项工作或学习,对结果有决定性的影响。在培养学生钢琴演奏音乐表现力之前,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热爱钢琴艺术。大多学生都是自幼或从中学时期开始在家长的主导下学习钢琴,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有一技之长,能够在升学中占有先机,可以说带有一定功利化倾向,所以很多学生并不是出于自身的意愿而学习钢琴。加之钢琴学习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学生往往会感到枯燥和厌烦。在这种状态下,教学质量必然会受到很大的影响,音乐表现力的提升也无从谈起。因此,教师应该先从培养学生对钢琴艺术的热爱做起,具体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第一,教师和学生可以就为什么要学习钢琴、怎样学习钢琴等进行深入的交流,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认识到热爱和投入的重要性。第二,教师可以就学生喜欢的一些大师的演奏进行讲评,从钢琴大师的成长经历谈起,分析钢琴在他们成长中的作用和意义,以及他们又是怎样利用钢琴艺术表现自身感情的。第三,教师还可以依照情感类型的不同对现有作品进行分类,如欢快型、悲伤型等,建议学生在不同的情感状态下演奏对应的作品,感受钢琴在情感抒发方面的作用,拉近学生和钢琴艺术之间的距离。只有对钢琴本身有充足的热爱,钢琴演奏中的情感表现才会有最坚实的基础,否则,音乐表现力就会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二)深入体验作品

从艺术创作的角度来说,每一部优秀的钢琴作品都是创作者情感的结晶,同时反映出时代、地域等多方面的内容。这就要求演奏者的演奏应该建立在对作品深入了解和体验的基础上。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大多师生对此鲜有关注,都是从音乐本体的角度认识和解读作品。在面对一首新作品时,有的学生会大致浏览作品,了解技术要点。有的学生甚至不做浏览直接进行演奏,这样显然是难有音乐表现力可言的。所以,深入体验作品正是演奏的第一步。具体来说,首先是案头分析,通过案头分析掌握创作者的信息和作品的时代背景、主要内容、艺术风格等。其次是技术分析,通过对作品曲式、和声、旋律等音乐要素的分析,对之前的案头分析进行验证。如在案头分析中得知这是一首奏鸣曲,那么就要在技术分析中看其是不是符合一般奏鸣曲的结构特征。再次是情感体验。把握了作品的大致情况后,要将自己化身为创作者或作品中的主人公,通过联想、想象等方式,获得感同身受的体验。如《黄水谣》中对日本侵略者暴行的控诉,以及黄河两岸人民妻离子散的悲惨境地,都可以借助文学、影视艺术进行体验,获得与作品相一致的情感基调。最后是试奏作品。酝酿好情感之后,可以尝试演奏作品,验证自己的分析和体验是不是正确,还有哪些方面需要加强和完善等。经过这一系列准备之后,才算是初步了解和把握作品。之后要经过多次训练,融入个人化的思考和体验,形成鲜明的演奏风格。可以看出,二度创作并不是对照着乐谱熟练演奏,而是一个体验和再创造的过程,对作品的深入了解和体验正是演奏的首要环节,需要得到高度重视。

(三)提升文化修养

钢琴艺术与文学、戏剧、美术、舞蹈等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而且在很多时候,恰恰是这些钢琴音乐之外的因素,决定着作品最核心的内容和风格等,这就要求演奏者要具有丰厚的文化修养,修养越深,审视和解读作品的切入点就越多。但是反观当下的实际情况,因为学琴会占用大量的时间,所以大多数学生的文化课学习受到了较大程度的影响,与非艺术类专业的学生有着较大的差距,进入大学校门后也没有及时予以补充和完善。文化修养的提升和丰富并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而是一个长期累积的过程,需要从当下做起。具体来说,首先是音乐本体知识的学习。除了夯实演奏技术之外,学生还需要学习音乐史、乐理、和声、作曲等音乐专业知识。值得注意的是,应该对一些新的音乐学科有所了解和关注,如音乐治疗学、音乐心理学等,这些交叉学科能够帮助演奏者从新的角度了解和表现作品。对此,一方面需要学校及时开设相关课程,另一方面也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地自学。其次是综合文化知识的完善。钢琴艺术从来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诸多学科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我国知名钢琴演奏家傅聪在国内外都享有极高的声誉,在总结自己的演奏生涯时,傅聪特别指出父亲傅雷引导自己学习中国古典文化的经历。从幼年开始,傅雷就引导傅聪阅读古典文学书籍,在其整个学琴生涯中从未间断,这让傅聪受益匪浅,使他能够从中西方文化融合的视角来看待钢琴作品。如他将欧洲古典主义音乐家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比作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庄子,将19世纪波兰作曲家弗里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比作中国的南唐后主李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演奏,所以其演奏风格是独一无二的。因此,演奏者要善于吸收一切文化营养,这不仅有利于音乐表现力的提升,对于个人发展来说也是终身受益的。

(四)丰富艺术实践

钢琴演奏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技术。良好的音乐表现力的获得,必须以扎实和完善的技术体系为支撑。在今天的高师钢琴教学中,大多学生都能够获得科学、全面的技术训练,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提升。然而具备了演奏技术,还要求演奏者能够有机运用,予以淋漓尽致的发挥。现实中常见的情况是,大多学生在个人练习时能够有较好的发挥,但是一到公开演奏的场合就会过于紧张,甚至连正常的演奏都难以保证,音乐表现力自然也无从谈起。所以,丰富学生的艺术实践势在必行。如果学生能从容地在各种场合下熟练演奏,并与观众形成良好的互动,那么其演奏必定是充满音乐表现力的。具体来说,一方面要多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在一个学年中,除了期中和期末两次考试外,大多学生鲜有上台演奏的机会。对此,教师应多给学生创造机会,如在学校内部举办演奏会、擂台赛,鼓励学生参加学校各种文艺演出。教师应该全程关注学生的每一次舞台表现,并进行点评。另一方面,教师要率先垂范。大多教师都是科班出身,具有较为全面的钢琴演奏能力。教师要认识到艺术实践的重要性,积极参加一些钢琴演奏活动,如举办钢琴音乐会、参加演奏比赛等,起到榜样和示范作用。通过师生双方的共同努力,切实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并在此基础上获得丰富的音乐表现力。

结语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和钢琴艺术的发展,高师钢琴教学也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先后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钢琴人才,然而高师钢琴教学中仍有很多问题需要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本文所探讨的音乐表现力的缺失正是其中之一,其不仅不符合钢琴艺术规律,也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就业和发展,因此需要得到教师的充分重视,多种措施并举,使学生的钢琴演奏音乐表现力得到切实的提升。

作者:史昭然 单位:周口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

参考文献:

[1]段微.关于高师钢琴实践教学的几点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3(2).

[2]艾峰,武宁.论高师钢琴教学的困境与出路[J].大众文艺,2013(3).

钢琴学年总结范文6

【摘要】

近年来,教学现状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存在较大差距,为了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教学水平,应着力于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特别对音乐艺术之类的专业,要突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文章主要论述了高校音乐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有关解决对策,并从高校课程设计、培养目标、选拔与淘汰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具体阐述,希望为高校音乐教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

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音乐

社会需求的人才出现了多样化的趋势,应用型人才是社会需要的大多数。[1]当前,应用型大学教育的发展是我国许多地方本科院共同的目标定位。教育部对本科专业课程十分重视,制定了指导方案,满足了各地方院校开展的特色化课程改革的需求。但是,仍有许多地方高校的艺术教育存在着突出的问题。大学生就业人数不断攀升,面临较大就业压力,此外,绝大多数毕业生并不能找到合适的工作,产生这一现象主要在于目前教育的体制、教学脱离实际,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所以,高校应将理论培养作为基础,看重实践教学环节,确保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具有一定的社会实践能力,满足单位对人才的要求。

一、高校音乐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一)高校音乐专业没有明确的培养目标。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为了贯彻因材施教倡导的教育思想,高中、初中都要求培养艺术生,为大多数音乐爱好者与其他艺术爱好者提供了施展自己才能的机会,针对音乐艺术专业,无论是音乐专业院校,还是各种综合类院校的招生都较为普遍。然而,因为两者具有不同的培养目的,专业性院校主要是培养高精尖音乐专业人才,而综合性大学并未制定清晰的培养目标。又由于音乐教育具有特殊性,专业院校要开展一对一的教学,然而,当前大学中的教师担负的教学任务较为繁重,使得他们没有充足的时间实施一对一的音乐教学。此外,缺乏配套的教学设施与硬件设施,只有少量的教学音像设备与乐器等,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长期下去必然对教学质量产生较大的影响,这也使得大学音乐专业学生缺少实践的机会。

(二)学校缺乏完善的学生选拔和淘汰机制。

因为音乐专业本身具有特殊性,大学的艺术招生在高考之前,通常都是音乐生们报考自己向往学校的音乐专业。近年,随着大学的不断扩招,所招收的音乐生们不仅包括希望从事音乐事业与真心热爱音乐专业的学生,同时还有一些由于自身学习成绩差迫不得已的选择音乐的学生,这些学生是为了混大学文凭,因此,没有上进心,当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时,他们就要承受较大的就业压力。

(三)毕业生无法满足社会对音乐人才的需求。

社会进步与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对音乐人才也提出了较高要求。有句话说得好,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然而,这些人只是少数,大学音乐专业许多学生由于缺乏实践技能而面临失业。此外,大学和师范类学生相比,缺少音乐教育才能,同时又匮乏专业艺术团体需求的音乐专业表演技能,毕业生无法满足社会对音乐人才的需求。

二、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对策

(一)围绕应用型音乐人才培养,改进高校课程设计。

应用型音乐人才应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推进就业课程设计,所以,地方高校音乐课程设置与音乐教材建设要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掌握音乐学科体系特色,有效结合实用性与前瞻性。应用型人才培养要转变原有的培养方式,构建适合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教学形式,凸显地域优势,有效结合专业教学与地域文化,使构建的教学体系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理论联系实践。地方高校的音乐教育专业分位两种类型:师范类与非师范类。在课程体系设计上,要区别对待:师范类音乐教育设计的课程应突出师范性,坚持教书育人的基础地位,将音乐审美作为统领,以音乐表现作为载体,构建展现各自的重点又相互联系的课程体系。非师范类音乐专业如电子编乐、舞蹈、表演不能依照原有的音乐教育专业设置课程,要基于教学大纲的基本思路,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实践锻炼。应用型音乐人才的培养要转变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教学形式,利用切实有效的课堂教学,运用第二课堂与实习基地的锻炼,不断巩固所学的知识,同时使所学知识形成自身的能力,以培养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明确声乐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明确,为教学过程的展开指明了方向。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明确教学目标。在教学目标上,实现人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相吻合。[2]要区分声乐教学与音乐表演的教育目标,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方法,培养学生自觉分析和仔细加工艺术作品的能力,真正实现对歌唱的驾驭。另外,教学应重视教授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掌握不同时期学生嗓音特征,制定合理的练习方式,提升学生耳朵灵敏度,形成问题解决能力,只有这样,才会收到显著的教学效果。选择歌曲时,把传统和地方特色歌曲结合起来,通过教育教学实践,让他们唱民族歌曲,形成民族气节,培养个性音乐人才。

(三)声乐唱法讲授与教材选用的实用性、全面性。

传统的声乐教学只重视学生嗓音的特点,通常将其分成两种类型:“美声”与“民族”唱法。在高校学生学习中,每名学生选唱的歌曲种类一定,唱法也一定。然而,从新试点的教育方针发现,此种做法具有片面性,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是不利的,是一种对声乐表演锻炼的延续。通过探索表明,第一年,教学根据学生嗓音特征,了解声部和唱法,利用教学优势,让学生思考,运用优势嗓音,科学歌唱。第二年,教学基于学生原有唱歌水平,指导学生了解不同声部,成立声部小组,使歌唱理论丰富化,把握声部教学要点。第三年,教学加强对学生演唱风格的强化,指引他们演唱美声,了解演唱规律,把握民族歌唱技巧,对流行唱法,让学生学习声乐审美、训练方法。第四年,从自身演唱出发,尝试性使用另外两种唱法,并划入平时成绩总分。学习并总结不同的声部、唱法,学生要从声乐表象走出,遵循声乐演唱规律,将规律的把握付诸于实践,更好地学习声乐,合理运用,兼具时代性与实用性。

(四)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

目前,社会要求音乐人才能较好地将音乐知识运用到演唱、表演与教学等实际中,地方高校要转变传统的、只看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形式,利用多元途径培养、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学要使培养的学生上得讲台、登得舞台,满足高素质应用人才的要求,通过校内实践平台与校外实践平台,逐渐摸索出一套集学演练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校内实践平台利用内部构建健全的实践教学制度,形成层次清晰的教育实践设计,多是一些实践教学形式,如学术讲座、试讲与教学观摩等。校外实践平台利用实习基地,开展目的清晰的实践教育。考虑到地方高校音乐人才培养实际情况,师范类要和当地中小学校合作构建实习基地,确保高校教育更好地衔接,同时为毕业生搭建教育教学的实训场所。非师范类则利用地方群众艺术馆与演出团体搭建校外教学实践平台,同时号召学生踊跃参加校外文艺演出。传统的声乐教学强调理论联系实际,以教师为指导,正确演唱并处理歌曲,同时运用到舞台表演中。音乐教学为学生提供表演的机会,强调声乐理论结合实践。具体如下,教师在声乐课堂中应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对问题讲述时,要求学生做好笔记,让他们更全面地掌握知识,延深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当单元学习后,教师让学生总结并复习,获得初步的心得体验,提出问题,为后续单元学习的开展做好准备,教师归纳、点评学生的学习心得,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确保声乐教学的理论化与科学化。学期结束前,教师对学生在课堂表演中的角色给予指导,同时对他们的实践能力做出点评,并计入平时成绩。

(五)发挥任课教师的指导作用。

把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作为教育事业的重点,各地方高校对音乐教育事业的影响非常大。[3]高校核心职能表现在三个方面:为社会提供智力服务支持、科研创新与人才培养。所以,大学教师一定要做好自身担任的学科教学工作,同时还要担负科学研究工作,为社会提供智力服务。学生参与教师科研,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实践与创新能力,成为应用型人才。教师要结合地方经济实际,使培养的人才具有应用能力,更好地服务本地文化建设,指引学生学好专业知识,积极投入到各种教学、演出活动,特别是本科生一定要踊跃参加教师的科研,提升自身的科研能力与创新能力。为了提升音乐课程的教育效率,也为了培养中小学音乐教师,基于原有的“一对一”授课,融入小组课授课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更好地参与其中,针对问题,进行分析并解决。教学设立程度类似的小组课。在小组课教学初期,教师将具有类似程度的学生分成一个小组后进行授课。教学设立共同发声、单独歌唱的小组课。在音乐课堂上,学生一同做发声训练,教师在一旁指导,认真听学生的发声,纠正学生练习中的问题,期间,其它学生讨论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将问题解决。教学使用这种教学模式,让学生向成为合格声乐教师更近了一步。

三、结束语

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解决“是什么”和“怎么办”两个问题。[4]总之,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要大胆创新传统的教学形式,利用科学的课程设置,健全管理制度,使构建的人才培养机制满足教、学、研一体的要求,为地方社会发展与文化建设造就一大批应用型音乐人才。音乐教学要针对师范类与非师范类音乐生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转化音乐知识,使之形成工作技能,转变传统学习中的注重应试教育,形成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应用能力,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奠定思想基础。其次,教学要提出创新模式,将企业与学校以实践基地模式带进高校,确保学生具有较高的岗位能力与职业素质,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的就业率。

作者:张刚 单位:阿坝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王莅.西北民族聚居区高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研究[D].兰州大学,2013.

[2]赵亮.应用型人才培养处方教学模式研究[D].西南大学,2014.

[3]黑秀国,姚冰,李雁,袁睿杰.应用型人才培养对高校音乐教育的影响[J].通俗歌曲,2015,(05):116,118.

[4]吴中江,黄成亮.应用型人才内涵及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02):66-70.

第二篇:情感教育融入高校音乐教育浅议

摘要:

高校音乐教育必须要重视情感教育的融入,这样才能够推动我国高校音乐教育的有序健康的开展,发挥音乐教育始终引领学生情感升华的积极教育作用。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我国高校音乐教育中情感教育的现状,然后阐述高校音乐教育融入情感教育的必要性,最后提出高校应当建立以学生情感体验为主的全新高校音乐教育新模式。

关键词:

高校;情感教育;融入;音乐教育

一、当前我国高校音乐教育中情感教育的现状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把音乐教育当做学生情感培养、价值观塑造的重要途径。把情感教育引入高校音乐教育之中,已经成为当前国内教育界的共识。总体上看,我国音乐教育已经开始进行了积极的情感教育与音乐传统知识技能教育的结合,并取得一定积极成效。但是,当前我国高校音乐教育融入情感教育还并不是很乐观。部分高校还是侧重于对在校大学生传统音乐知识、演奏技巧的教育,忽视通过音乐教学贯穿积极的情感、价值观教育。加上当前大学音乐教育课堂中,还是大多采用传统的灌输为主的教育手段,学生很少进行体验式音乐学习活动。这造成很多大学生在音乐学习上普遍存在兴趣不高、学习积极性不足等问题。2015年,四川某音乐学院抽样问卷调查显示,46.3%的在校学生对本校音乐教学兴趣不高。这种现象不但影响了我国高校音乐教学水平的提高,同时也不利于高校在音乐教学中展积极的情感教育,不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二、高校音乐教育融入情感教育的必要性

音乐教育本身就是一门情感艺术学科的教育形式。高校音乐教育是高校教育教学工作中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构成环节。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素养,有助于树立他们积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积极正向的情感。尤其是一些健康积极的音乐类型能够引起学生内心的共鸣,激发他们深刻的情感体验,进而塑造他们完善的人格。而要想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在高校音乐教育中重视音乐的情感教育作用,用音乐的力量感染鼓舞学生。因此,高校在音乐教育中融入情感教育具有非常积极的重要意义。分析当前高校音乐教育融入情感教育的必要性,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有助于塑造学生完美人格。

现代素质教育呼唤教育本质的回归。在高校音乐教育中,要想实现这种教育回归,必须要借助音乐教学自身的魅力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高校音乐教育融入情感教育元素,可以有效地推进在校大学生完美人格的塑造。通过富有感染力的音乐教育,能够让学生产生内心情感的升华,帮助他们以更加积极地心态开展在校学习生活等各项工作。高校音乐教育与情感教育的有机融合,能够为在校大学生一生发展奠定基础。总之,把情感融入高校音乐教育之中,能够推动学生更加全面的发展,进而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多高素质的音乐专业人才。

(二)有助于高校音乐教育教学工作的健康开展。

我国高校在音乐教育中积极融入情感教育元素,可以改变以往传统音乐教育课堂效率低下、学生兴趣不高的现状。积极的情感教育,可以帮助高校音乐教育工作更加有序健康的开展。2012年,山东济南某大学进行积极的音乐教育课堂改革,把大量社会正能量的主流音乐教育元素融入高校音乐教育课堂之中,并采用积极的学生情感体验式教育教学方式。这种积极的改革带来音乐教育教学的明显改观,极大提升了该校音乐教育效率。总之,高校在音乐教育中积极融入情感教学元素,把以往低端的音乐知识技能传授变为学生音乐情感的培养,可以推动高校音乐教学工作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

(三)有助于深入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当前我国各行各业都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音乐教育也应当积极畅行这一这会主流思想。而要想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积极的音乐情感教育是一条比较有效的途径。通过高校音乐教育与情感教育融合,能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真正落到实处,成为在校大学生内心深处的本能的追求。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从一定程度上来看,也是一种对人的情感教育。因此,选择那些充分社会正能量的音乐元素进入高校音乐教育中,本身就是一种情感教育的体现。

三、建立以学生情感体验为主的全新高校音乐教育新模式

要想把情感教育引入高校音乐教育教学之中,高校音乐教育教学教学人员应当对原有音乐教育教学模式进行深刻的改革。要改变以往音乐教育教学侧重于音乐知识、演奏技巧等传输的方式,真正建立以学生情感体验为主的全新音乐教育新模式。具体做法如下:

(一)创设情感式音乐教学环境。

高校在音乐教育中应当创新建立情感式音乐教学环境。可以借助现代信息网络技术,通过音乐教学多媒体教学平台,建立立体式、多元化音乐教育教学环境。借助这一全新的教学环境,学生不再是单纯的接受相关音乐知识等灌输,而是通过亲身体验的等方式,真正领悟各种音乐教育环节中的积极的情感元素,升华他们对音乐知识的认知能力。

(二)积极引入社会主流正能量音乐元素。

高校音乐教学内容应当进行与时俱进的改革,要积极引入当下社会主流的充满正能量的音乐元素进入高校音乐教育之中。传统音乐教学内容在今天高校音乐教学中已经很难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把社会新出现的音乐元素引入高校音乐教育中,可以更好地借助社会主流音乐价值观思想开展学生积极的情感教育。音乐随着社会的发展必然会深深打上时代的烙印,而高校音乐教学也应当与社会的发展亦步亦趋,这样才能够真正实现高校音乐教育与情感教育的有机统一。

(三)制定高校音乐教育与情感教育融合的长效机制。

高校应当制定音乐教育融入情感教育的长效机制。简言之,通过创新高校音乐教育内容、教育手段和教育途径等方式,创新全新的音乐教学平台,并制定严格的长效发展机制推动这一音乐教学平台的有序发展。只有高校建立情感教育融入音乐教育的长效机制,才能够真正实现高校音乐教育教学工作始终引起学生内心情感的共鸣,进而促进学生全面人格的塑造。

作者:曾永欣 单位:云南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汪一伦.音乐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J].兰州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14.

[2]赵立丽.论音乐审美与情感教育的融合[J].情感读本,2014,08.

第三篇:高校音乐教育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传承

 

摘要:

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大部分都是来自于民间,在民间流行或者衰退着,高校音乐教育中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部分比较少,却融入了许多西方音乐理论,对我国传统音乐文化教学不够重视。在最近的几十年里,我国许多音乐学家都将目光投向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加大了对传统音乐文化的教育研究,为高校展开我国传统教育打下了夯实的基础。怎么样在高校音乐教学中传承我国传统音乐文化是如今高校音乐教育中重要的问题,高校音乐教育应当承担起我国传统音乐文化教学的重要使命,从而实现以我国传统音乐文化作为重要内容的高校音乐教育。

关键词:

高校音乐;中国传统;音乐文化

我国传统音乐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十分重要的部分,它具有丰富的内涵。如今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着,而代表着我国传统文化的音乐却逐渐在消失,这个现象已经引起了社会高度的重视。在如今这个多元音乐文化并存的环境中,怎样将我国传统音乐文化传承下去,是音乐学界应当高度重视的问题,也是高校音乐老师应当深入研究的问题。

一、当前高校音乐教学中传统音乐文化的教学现状

(一)高校音乐教学内容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相脱节

我国高校音乐教育主要是针对音乐专业的学生,这些学生以后很可能会是各演出团的演艺人员或者是学校的音乐老师等等。那么对这些学生的教育会深刻影响着我国音乐发展的方向。在国外,这些学生在某些时候也代表着我国音乐在国际上的地位。因此,高校音乐老师不但应当做好音乐教育工作,还背负着传承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责任。高校音乐教育培养出的学生是传承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主力军,他们应当具备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知识。高校音乐教育应当从夯实学生传统音乐文化的基础出发,为其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但是,从我国高校音乐教育引进西方音乐元素后,我国基本上所有高校的音乐系学生都受着西方音乐理论的教育,并且将其放置了一个重要的位置。比如,许多高校把钢琴课作为了必修课,把能够演唱意大利语等语言的作品作为高能力,严重的忽略了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并且学生们也盲目的崇拜者会唱外国歌曲的学生,对学习我国传统音乐文化丧失的积极性[1]。

(二)高校音乐教学无法传承中国传统音乐文化

许多具有代表性的传统音乐文化都是在民间兴旺与消失的。而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者与研究者也是分开的,只有在音乐研究者需要研究对传统音乐文化展开研究的时候才会去民间向传承者进行了解。即便许多民间传统音乐文化已经被国家保护,被纳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还是有许多缺乏了继承人。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继承者比较少,并且高校音乐教育又是以西方音乐作为主要内容,因此要传承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显得特别困难。又由于许多相关部分对我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并不是特别注重,没有对传统音乐文化展开保护,这十分不利于我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的发展。随着时代的不断快速发展,相关部门并没有颁布有关的政策,导致了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受到了限制。

二、高校音乐教育中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

(一)重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观点

高校音乐教育的重要任务就是改变以前错误的思想观念,改变对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狭义的观点,从而实现对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2]。高校音乐老师应当充分重视传统音乐文化的在教学中的地位,让每个学生都意识到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性。如今,许多学生都只是对流行歌曲感兴趣,因此高校音乐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对学生展开思想观念上的重新树立,让学生明白其实许多传统音乐文化也是具有强烈的节奏感的。高校音乐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依据学生的特点,制定出好的教学方案,激发起学生对学习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积极性。例如,高校音乐老师在《音乐鉴赏》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欣赏京剧《忐忑》,欣赏《地图》等,引导学生领悟湘西土家苗族音乐等。

(二)更新高校音乐教学理念

老师是音乐教育中的灵魂人物,作为高校音乐老师应当及时更新对传统音乐文化教学的理念,从而保证对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对学生精神方面的教育,比如,让学生领悟传统音乐文化中“天人合一”的精神,从而能够更好的学习我国传统音乐文化。音乐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为学生创造适当的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我国传统音乐文化之美。另外,开展高校音乐教学能够更好的促进学生学习自然学科等课程,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高校音乐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全面的向学生介绍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形式,不应当只限于少数几种音乐课程[3]。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选取多个民族音乐,或者让学生自己选择自己喜爱的民族音乐,再进行逐个介绍,让学生对我国传统音乐文化有大致的了解。另外,高校音乐老师应当创新教学策略。例如,老师可以采用老师与学生合唱等方式展开教学,还可以利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等等。此外,高校音乐课还可以在室外进行,或者采用其他渠道,比如网上教学等;老师还可以组织传统音乐文化歌唱比赛等,让学生在比赛过程中领悟到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美。高校音乐老师在教学时要用正确的思想来引导学生,让学生真正了解我国传统音乐文化,这样才能够使其在以后的学习、教学与研究过程中更好的传承我国传统音乐文化。

三、总结

中国传统音乐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中国上下五千年宝贵的文化遗产。高校音乐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对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激发出学生对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兴趣,让我国传统音乐文化成为高校音乐教学中的重要部分,让学生在以后的教学中继续将我国传统音乐文化传承下去。

作者:游姣婧 单位:湖南城市学院音乐学院

【参考文献】

[1]周景春.高校音乐教育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04.

[2]尹娜.浅论高校音乐教育中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J].鸭绿江(下半月版),2015,07.

[3]娄雪玢.论高校音乐教育在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3,02.

第四篇:高校音乐教育专业三维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摘要】

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从事基础音乐教学的相关人才,学生教学实践能力是该专业培养的关键。本文从课程实践、专业实践、社会实践三个维度提出实践教学模式,并结合重庆人文科技学院艺术学院的实践进行探讨。

【关键词】

音乐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理论与实践

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是目前我国各大专业音乐学院、艺术院校、师范大学及综合类大学音乐学院开设的一个主要专业,其以培养适应现代教育发展需要、适应基础音乐教育教学要求的音乐教育专门人为主要培养目标。笔者通过与一线教师以及音乐教研员的访谈了解到,现在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的学生教学实践能力低下,不具备应有的教学能力。而笔者所在的重庆人文科技学院艺术学院近几年在音乐教育专业学生教学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做了一些摸索与实践,初步建立了一个以课程实践、专业实践、社会实践为基础的“三维”实践教学模式。

一、课程实践模式

课程实践模式是指以音乐教育专业所开设的专业课程为基础,在课堂上进行相关的教学实践活动,以培养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以笔者所教授的音乐教学论课程为例,这门课程是研究基础音乐教育规律和科学的一门学科,主要讲授有关中小学音乐教学的理论知识以及进行中小学音乐教学技能的培养。课程在音乐教育专业五、六学期开设,开设的第一学期主要是基础音乐教学的理论知识的讲授,此外,在进行理论知识讲解的同时,笔者还引导学生进行全国优质音乐课的赏析,赏析的范本基本是我国中小学音乐课评比的一等奖课例,赏析的内容会结合每个时段所讲解的理论知识,这样不仅有利于理论知识结合实际,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教学评价能力。第二学期主要是学生的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学生会在这一学期进行中小学音乐课的模拟教学,所使用的教材蓝本是中小学音乐课标教材,学生经过上学期的学习,已经知道了编写教案的基本要求和基础格式,这学期主要是根据课标教材的教学内容编写具体的教案,同时根据教案在课堂上进行模拟讲课。学生讲完课后,会与同学和老师进行讨论、交流,这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教学评价能力,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的教学反思能力。

二、专业实践模式

专业实践模式是指以音乐教育专业讲授的各项专业技能为基础,在舞台上进行以提高基础音乐教学能力为目的的艺术实践活动。以往音乐教育专业的艺术实践活动主要是各项专业技能的展示,这些艺术实践活动虽然也会对中小学音乐教学产生积极的作用,但是针对性并不强,因此对于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还必须开设针对性更强的艺术实践活动。而对于学生音乐综合知识的实践,笔者建议可以进行音乐知识与鉴赏的比赛。目前我院的艺术实践活动主要包括钢琴、声乐、器乐的年级音乐会、个人专场音乐会、毕业音乐会等。关于合唱,更多的是参与演唱,对外进行合唱比赛,学生主要作为合唱的参与者,而非合唱的排练者或指挥者,学生的合唱指挥能力主要是在课程中进行训练与考核,至于自弹自唱、伴奏、音乐知识与鉴赏更是如此,都是在本门课程中进行实践或考核,还需要进一步的改革。

三、社会实践模式

社会实践模式是指音乐教育专业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在中小学进行教学实训或实习。我院从2010年开始与合川区大庙村小学、合川育才中学建立了实训实习合作关系,由我院派遣支教团学员在两所学校进行见习与实习。我院的支教团成立于2010年,有最初的几十人已经发展到两百多人,参与学生主要是音乐教育专业学生,支教团平时进行写作教案、试讲的各种培训,定期举办赛课比赛,比赛成绩优秀的学员派遣到两所实习学校上课,由于两所学校的容量有限,因此我们派遣去的学生最多担任两个班级一学期的音乐课程,这样会让更多的优秀学员参与实践,而其他的学生更多地是在这两所学校见习,即现场学习其他音乐教师怎样上课,或担任其他老师的助教,以积攒更多的实践教学经验。

四、总结

通过近两年的摸索与实践,我院已经在课程实践、专业实践、社会实践三个维度的实践教学模式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些成就。课程实践方面,已经由音乐教育类课程的实践扩大到了音乐欣赏、中外音乐史、基本乐理等专业理论课程的课堂实践;专业实践方面,已经形成了学生专业音乐会、年级音乐会、毕业音乐会三个不同层次的艺术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方面,两所实习学校对实习学生的评价越来越好,实习学校指导教师和我院的专业教师的沟通也越来越顺畅。总之,今后我院将在培养音乐教育专业学生教学实践能力方面进行进一步的改革与深化,以适应基础音乐教育的需求。

作者:罗静 单位:重庆人文科技学院

参考文献:

[1]李旭开.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分析与思考[J].大舞台,2012(8).

[2]宗德琴.高师音教专业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J].黄河之声,2013(3).

第五篇:高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即兴伴奏教学策略研究

摘要:

在高校音乐教育专业中,钢琴即兴伴奏与声乐艺术的表演效果有着密切关系,是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技能。尽管钢琴即兴伴奏教学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从目前我国高校钢琴即兴伴奏教学现状来看,仍旧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采取一些应对措施,改进钢琴即兴伴奏教学工作,从而提高学生的即兴伴奏能力,促进高校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

音乐教育;钢琴;即兴伴奏;问题及措施

在高校音乐教育中,钢琴即兴伴奏作为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集多科音乐知识和技能为一体,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音乐技能,也是音乐教育专业教师和学生必备的一门基础音乐技能。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提出,高校钢琴即兴伴奏教学面临着新的要求和挑战。从教学实际情况来看,钢琴即兴演奏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不利于学生钢琴即兴演奏能力的提高。为了顺应时展要求和完成高校音乐教学目标,我们必须采取一些措施改进钢琴即兴演奏教学的现状,以便为国家培养一批高水平的钢琴即兴演奏人才。

一、钢琴即兴伴奏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

所谓钢琴即兴演奏,简单来说,就是一种没有伴奏谱的伴奏形式,伴奏者在歌曲旋律的基础上依据自身的理解和感受而即兴弹奏的音乐。在音乐教学中,钢琴即兴伴奏作为钢琴即兴演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高要求的音乐技能。一方面,钢琴即兴伴奏的时间很短,但是包含的音乐元素却很多;另一方面,钢琴即兴伴奏需要伴奏者具备移调能力、反应能力、钢琴弹奏能力以及一些音乐素养等。由此可见,钢琴即兴伴奏作为整个音乐的一部分,已经成为衡量一个人的音乐能力和素养的重要标准之一。在高校音乐教育专业中,钢琴即兴伴奏教学的融入具有重要意义。首先,钢琴即兴伴奏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一首乐曲如果配上合适的钢琴即兴伴奏,可以从听觉效果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他们的音乐理解和表达能力。其次,钢琴即兴伴奏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反映出较大的音响效果,对于培养学生的艺术敏感度、键盘和声以及钢琴技能等具有重要作用。简而言之,钢琴即兴伴奏作为高校音乐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学生的音乐能力和高校音乐教育事业发展意义重大。

二、高校钢琴即兴伴奏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钢琴即兴伴奏教学现状

1980年钢琴即兴伴奏正式被纳入高校音乐教育课程,至今已经拥有30多年的发展历程。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钢琴即兴伴奏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不断涌现相关的理论研究成果。我们从以下两个方面对高校即兴伴奏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第一,高校师生对钢琴即兴伴奏的认识。通过了解和调查,数据表明,90%的高校师生认为钢琴即兴伴奏是音乐学习中必备的一门技能,65%的学生认为钢琴即兴伴奏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影响以后的就业,40%的学生把钢琴即兴伴奏和声乐课、钢琴课等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第二,高校钢琴即兴伴奏教学效果。虽然很多学生认识到钢琴即兴伴奏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效果并不是很好,学生的伴奏能力还有待提高。这种状况的出现,主要是学生即兴伴奏的实践机会比较少,虽然他们学习了一定的理论知识,但是由于缺乏实践锻炼,导致理论和实践脱节,所以在进行伴奏的时候学生会出现紧张、不知所措等状况,影响钢琴即兴伴奏水平的发挥。

(二)高校钢琴即兴伴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实际情况来看,高校钢琴即兴伴奏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高校钢琴即兴伴奏教学工作的开展和学生即兴伴奏能力的提高。

1.钢琴即兴伴奏的态度问题。

尽管高校师生认识到钢琴即兴伴奏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对钢琴即兴伴奏的重视程度仍旧不够,有时甚至是有心无力。在教师方面,一般来说,在音乐教学实践中,每个教师都更加注重自己的课程,让学生花费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在一些主修课程上面,而188钢琴即兴伴奏作为一些选修课程常常被忽视。另外,即兴伴奏课程的学习时间大多为一年,在这种情况下,即使钢琴即兴伴奏教师对学生严格要求,学生的时间精力有限,也很难达到很高的水平。就学生方面来说,一方面,学生要围绕着声乐课、钢琴课这些主修课程,在即兴伴奏这类选修课上的时间有限;另一方面,一些高校的学生认为钢琴即兴演奏的社会需求量不是很大,没有什么用武之地,并且认为钢琴即兴伴奏难登大雅之堂,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导致很多学生不重视高校钢琴即兴伴奏的学习,缺乏学习兴趣和热情。

2.钢琴即兴伴奏教材和课程设置问题。

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资料,在钢琴即兴演奏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在现实中,各个高校在钢琴即兴伴奏方面都是各自为政,没有统一的权威教材,先前的一些教材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的发展需要和要求。所以钢琴即兴伴奏教材也需要推陈出新,各个高校应该从学生的能力出发配备相应的教材,以便因材施教,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课程设置上,钢琴即兴伴奏集合了作曲理论、声乐以及器乐等知识,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应该在学习了相关的知识之后才能开展钢琴即兴伴奏这门课。但是,有些学校为了显示对这门课程的重视,在大一第一学年就开设了这门课,这时由于学生对一些相关的和弦等理论都还不了解,学习时难度较大。另外,在课时方面,处于选修课的位置,一般都是一学年,每周一个课时,学生学习的时间有限,这也是钢琴即兴伴奏存在的一个问题。3.钢琴即兴伴奏师资力量与教学方法问题。有关调查显示,很多高校的钢琴即兴伴奏教学缺少专业的钢琴即兴伴奏教师,常常是由钢琴演奏教师来担任的,两者虽然相近,但在本质上又存在很大区别。因此,师资力量缺乏是阻碍高校钢琴即兴伴奏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加强钢琴即兴伴奏教师队伍建设已经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在教学方法上,集体授课和个别辅导是目前两种主要的钢琴即兴伴奏教学方法,集体授课主要针对的是理论知识的学习,而个别辅导针对的是学生实际能力的提高,数码钢琴教师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兼顾理论学习和技能锻炼。但是由于人数众多,个别辅导很难实现,因此高校钢琴即兴伴奏需要系统的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效率和保证教学质量。

三、改进高校钢琴即兴伴奏教学的措施

(一)加强师生对钢琴即兴伴奏的重视

加强广大师生对钢琴即兴伴奏教学的重视,使他们转变态度,这是做好钢琴即兴伴奏教学工作的前提条件和基础。与音乐表演专业不同,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学不能只传授表演技能,还有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学习声乐、钢琴这两门专业课程的时候,还要注重即兴伴奏技能的学习,对于有些学生来说,钢琴即兴伴奏的重要性甚至超过声乐演唱或者钢琴演奏等。总之,高校领导对钢琴即兴伴奏加强宣传教育,通过讲座、辩论、演讲、校内报刊以及网站等多种形式,转变他们那种把声乐和钢琴作为唯一专业的传统观念,深化对钢琴即兴伴奏的认识,做好师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二)科学设置钢琴即兴伴奏课程

在对钢琴即兴伴奏课程进行设置的时候,要考虑其学科特点。首先,在内容上。钢琴即兴伴奏的学习需要以声乐课和钢琴课的相关知识为基础,因此,设置该课程的时候,要设在学生学习声乐和钢琴基本知识和技能之后。另外,曲式的学习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音乐的结构布局和掌握曲式规律,为和声与织体的合理编排提供条件,所以钢琴即兴伴奏课程最好与音乐文体理论课以及曲式课程等同时进行。其次,在时间上。鉴于声乐课和钢琴课是钢琴即兴伴奏的学习基础,钢琴即兴课程最好不要设置在大一或者大二,最好从大三开始持续到毕业,对钢琴即兴伴奏进行两个学年的教学,课时上也由每周一个课时设定为两个课时,而上课的人数也不要太多,以七至十人为宜。

(三)创新钢琴即兴伴奏教学方法

创新钢琴即兴伴奏教学方法要从两个方面着手。首先,在教材方面。高校要有涵盖该学科基本内容的规范教材。比如,教材要包括伴奏的音型、和声的应用、指法、高潮的处理方法、各种风格的把握以及一些变奏的运用等多方面内容,从而改变传统教材落后、内容单一的状况。其次,在教学模式方面。钢琴即兴伴奏的教学步骤应该包括基础理论知识的讲解、具体操作示范以及学生作业的检查三个方面。比如,在织体配弹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注意在触键和强弱的规律以及呼吸气的节奏处理等进行重点指导,让学生在课堂中掌握一些钢琴即兴伴奏技巧,这样学生在课后进行练习的时候,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钢琴即兴伴奏教学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一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教学工作的开展,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学校、教师以及学生的共同努力,需要建立完善系统的钢琴即兴伴奏教学体系,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即兴伴奏能力的提高,为社会培养优秀的钢琴即兴伴奏人才。

作者:赵元 单位:安庆师范学院音乐学院

参考文献:

[1]罗华颖.高师钢琴即兴伴奏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毕节学院学报,2010,(6):28-29.

[2]余小信.钢琴即兴伴奏基础教学法实验报告——基于即兴伴奏能力培养的钢琴课教学的实证研究[J].中国音乐,2009,(2):112-113.

[3]侯克娜.高师音乐专业学生钢琴即兴伴奏能力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

[4]陈帆.试解钢琴即兴伴奏教学中易出现的几个难点[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0,(4):157-158.

钢琴学年总结范文7

一、调动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

钢琴练习,有时会给人以枯燥、焦虑的感觉,意志力薄弱的学生,很容易产生逆反的心理,不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很多教师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笔者认为,首先应转移学生的注意力,抓住他们的心理。在导入环节,利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带着非常浓厚的兴趣,跟着教师的教学思路学习作品。例如:在讲授《友谊地久天长》作品时,作品左手远距离柱式和弦,右手是附点节奏,这首作品从技术角度入手,难度很大。教师可以播放《友谊地久天长》的歌曲视频,并提出一些问题,以此导入新的课程。通过该方式增强了学习的兴趣。除了有效的导课,让学生成为课上的主人也是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一种手段。在课上多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改教师主导,为教师引导,使他们顺理成章地学习新知、接受新知,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在讲授一首音阶练习较多的作品时,不事先讲授指法规律,让学生自己讨论总结,这时有很多人说自由转换指法,组织一些学生弹奏;还有人说要按照C大调音阶的指法穿指规律去练习。通常学生在课下练习时,往往都自定指法,让他们按照教师规定的指法来弹奏,他们会觉得不适应。通过讨论后,根据各方观点,派代表演奏作品,答案自然分晓。指法自由转换,作品弹奏速度慢,手型不规范,旋律性差。最后经过教师的引导,学生明确了学习的要点及有效的学习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学生既掌握和接受了新知,教师又有效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二、众人拾“材”火焰高

在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能让能力好的同学有责任感,并对其他学生的学习进行鼓励和帮助。让能力稍差的同学为了集体,奋起直追。有时,学生可能更了解学生的心理,会找到更有效的切入点,帮助同学渡过难关。课堂上,要设计一些竞赛的环节,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设立奖励制度,让学生根据一定比例,做好分组,教师设立教学目标,小组间竞争愈演愈烈,学生们活跃起来,调动了课堂的学习兴趣,教师各组巡视,给予一定指导,让整个课堂活起来。笔者在讲授《拜厄88课》——节奏和音型双手的对位练习时,由于附点节奏和左手保持音的加入,给学生的练习带来较大的阻碍。笔者从每组中找出能力中等的学生,教会他们在作品一小节的对位及弹奏方法,他们虽然有一定能力,但完成起来也是比较困难。笔者要求:教会所有组员,每组有两次机会上前面检查,有一人弹错损失一次机会,丧失两次机会,取消比赛资格,最先完成教师检查的一组整组加一次平时成绩,教师安排讲授的学生加两次平时成绩,只见课堂顿时沸腾了,学生们纷纷参与其中,相互帮助、相互鼓励,最终有一队胜出,虽然其他队伍失败了,但已完全掌握了技术难点,剩下的就是时间的问题了。良好的团队合作,既能提高士气,增强同学间的凝聚力,又能更好地完成教师布置的教学任务,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能力水平。

三、恰当准确的选曲

(一)根据不同学年选曲

1.一年级的新生,基础几乎为零,应选择单手旋律、音符较少、音区转换少的作品来练习,既提高练习速度和效果,又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为下阶段的学习做好铺垫。

2.二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能力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可加入一些如:音阶跑动、音区转换、稍复杂的节奏型的练习,提高演奏技巧,增强对作品的掌控力。也可适当加入一些考级作品,来肯定自己阶段性学习的成果,也为应聘增加一个有力的筹码。

3.三年级的学生,由于临近毕业,作品的实用性尤为重要,必须加入一些适合幼儿园需要的儿歌弹唱、伴奏织体丰富、活泼欢快的作品,为快速适应教学工作,做好准备。

(二)根据学生的身体条件选曲

1.手掌偏小的同学,跨度不够大,选择快速跑动、音区跨度不大、零八度的作品,转移视听者的注意力,隐藏不足。

2.手指纤细、指尖薄、指甲与手指肚粘连的同学,应选择慢速作品,减少指尖与键盘的快速敲击带来的声音,用慢速柔和力度,弹奏作品。

3.指尖肉厚,掌宽的学生,应选择力量型进行曲、大型奏鸣曲式快板乐章等作品。

作者:胡元峰 单位:哈尔滨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第二篇:学前教育钢琴教学与即兴伴奏

一、钢琴弹奏的基本功教学

钢琴弹奏的基本要求是弹奏者能够用以熟练的演奏技巧表现出乐曲想表达的音乐思想,演奏中要注重所有乐谱中表情符号、乐句、连线以及弹奏中左右手强弱的处理等等,但由于上课时间短,所以要求学生必须在短时间内掌握钢琴基本功的训练,掌握钢琴的技能技巧。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弹奏内容的多类型、多样化。学生除了要掌握基本的断奏、连奏外,还要弹奏必要的音阶、琶音、和弦、和弦转位等等的练习,实践证明,这种练习对学生增强手指独立性,提高手指的技能,能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注重视奏能力的培养

在钢琴的教学中,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视奏能力是教学中一项必要的教学环节,视奏能力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的进度,所以在教学中一定要强调视奏的重要性,也为学生弹好琴打下良好的基础,强调学生在弹琴时一定要仔细看清楚乐曲的谱号、调号、拍号、临时变化记号、速度、力度、表情符号等等,这对于规范学生的弹奏是十分必要的。

三、音乐表现力的感悟和培养

任何一首乐曲,无论难易都是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弹奏任何一首乐曲都要让学生明确一定要有对美好声音的追求,以及去感知能够发出最好声音的触键方法,弹奏任何乐曲都不能以音符为单位,一定要理解乐句,正确弹奏出音乐中的“换气”也就是呼吸,正确理解乐曲要表达的主题思想。例如,在弹奏《摇篮曲》时一定要抓住该曲安静、温柔、恬美的创作风格,弹奏时一定要把这种恬静的感觉表达出来。总而言之,弹奏任何乐曲都不能只是简单机械的运动,一定要有对音乐的理解和感悟力,一定要用心弹奏。

四、即兴伴奏能力的培养

由于学前教育钢琴教学的特殊性,学生在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独奏的机会非常少,而即兴伴奏的应用则较多,从就业的角度看,必须将教学内容与社会的需求紧密的结合,所以在教学中有必要在教学初期就提高学生的即兴伴奏能力。下面我把在教学中的一些教学经验和大家分享。针对零基础的学生或是基础不太扎实的学生,除了教授必要的例如断奏、连奏、跳音和各大小调音阶、琶音、和弦等一些基本的弹奏技巧外,还让学生自己动脑把已弹奏熟练的乐曲改编,把乐曲的左手伴奏部分“移植”到学生熟知的小乐曲或者小儿歌上,例如:车尔尼599第20条,乐曲的左右伴奏为15 35|15 35|学生在弹熟这条乐曲后,还要把这条练习曲的左手伴奏用在为《小星星》配伴奏上,弹熟一首后,还可以应用到《粉刷匠》、《小红帽》、《一分钱》等小曲中。随着逐渐练习,还可以加深难度,例如把双八的节奏型变成前十六、后十六、附点、切分等节奏型。等学生可以游刃有余地把一首乐曲弹奏多种节奏型之后,还可以再加以变化,例如把之前的伴奏单音变化成八度,或者把单音变成双音或者和弦,或者运用和弦转位等等,通过这种练习,可以让学生除了练习基本的能力技巧外,还额外地多弹奏了一些儿歌小曲,这样做不仅灵活了手指,拓宽了曲目,还可以让学生动手、动脑相结合,可谓是一举多得。以上说的一些小乐曲都是二拍子或者四拍子比较欢快的乐曲,但儿歌中还涉及一些舒缓的,悠扬的三拍子或是6拍子乐曲,例如599练习中的26条。和上面的方法相同,在弹熟这首乐曲后,把这种伴奏型“移植”到例如《小白船》这种三拍子的儿歌中,教师在教学中除了要把基本的弹奏技巧教授外,必须要让学生涉猎多种体裁,多种风格的作品,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了解各个时期作品的风格,还可以激发学生练琴的兴趣。让学生在为儿歌配伴奏时,多思考哪些伴奏音型可以应用到哪些歌曲上,2拍子、3拍子、4拍子的歌曲都有哪些伴奏音型?为了鼓励学生的创造性,除了“移植”伴奏外,还可以对儿歌稍加创编,例如《小星星》,右手的旋律可以把双八分节奏变换成附点或是切分节奏,这样更能拓宽学生的思路,甚至鼓励学生去改编乐曲的风格,多思考、多创造,为以后学生在就业时打下良好的基础。钢琴演奏是一项必须要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和练习才可以学习好的科目,面对这些学习时间短,还必须在短时间内速成的学生来说,这种一举多得的练习方式比较适合短期内学琴和短期要达到一定效果的学生。以上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些经验和体会,对于学前教育这种比较特殊的专业,各位在一线教学的教师都在积极思考各种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欢迎各位同行一起来探究出更适合幼教专业学生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以适应教学改革的发展。

作者:杨潇 单位:长春光华学院音乐学院

第三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钢琴演奏能力

一、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的现状及误区

目前学前教育专业招收的学生学制不一:有高中起点的四年制本科生、有高中起点的三年制专科生、有初中起点的五年制专科生……入校时年龄不一,初中起点的十五六岁,高中起点的十八九岁,大的有二十一二岁。这些学生骨骼发育已基本定型,手指活动缺乏良好的柔软性和灵活性,同时,大部分学生来自乡镇、农村,从小就没有受到良好的系统音乐教育,对钢琴的接触和学习更是一张白纸。所以,学生的现状增加了幼师钢琴教学的难度,也对其提出了新的要求。从钢琴教学在学前教育专业中的特殊性来看,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是幼儿园里的幼教教师,教她们学习钢琴,应该把满足幼儿园的课堂教学应用为出发点,作为钢琴教学的主要目的,不是让她们将来从事钢琴演奏或钢琴教师的工作。然而目前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却存在一定的误区,首先是重视“技能化”培养和要求,忽视“幼儿教学”的基础培养;二是重视教学的“专业化”,轻视“实用教学”的培养。

二、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学前教育专业主要培养幼儿园教师,开设钢琴课,让学生学到运用钢琴知识和技能来满足幼儿教学活动。因此,检验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的有效性,应从两方面考察。一是学生能否掌握钢琴基本的弹奏方法,通过钢琴弹奏作为辅助教学的手段,为幼儿提供更丰富的课堂教学内容。二是学生能否具有歌舞伴奏和自弹自唱的钢琴弹奏应用能力,为将来胜任幼儿园的教学、游戏和律动等活动奠定基础。另外,考察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实用效果还应该从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和对音乐理解与表现能力的掌握程度入手。钢琴教学应把发掘和展示教材中音乐蕴含的内涵和情感作为重点,并且给学生留有充足主动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发现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也就掌握了理解与表现音乐的金钥匙。

三、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钢琴演奏能力的途径

(一)狠抓基础教学,注重能力培养

鉴于目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招生情况较差,绝大多数学生来自农村,从小就没有进行过系统的音乐教学的学习,在音乐素质为“零”的情况下,钢琴教学不能单打独斗,应该联合其它学科,制定合理有效的教学内容,强化学生音乐基础知识,比如视唱曲谱不再是视唱课的教学内容,而是在钢琴教学中也应将其纳入到教学内容中,而且要求学生像唱视唱那样一边打拍子一边唱曲谱。声乐课也应该强化学生的读谱能力和数拍子的能力,尤其是碰到3/4拍的时候,学生会将拍子数得一塌糊涂,找不到3/4拍强弱弱的感觉,因此更应该借此视唱课、钢琴课、声乐课,多方面强化学生的拍感和读谱能力,通过狠抓基础教学,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能力和音乐综合素质,为以后的音乐课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明确学生定位,突出实用教学

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的内容要与其专业特点相统一,要更多地考虑到钢琴教学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实用性上来,而不应把教学的重点仅仅停留在练习曲能弹到车尔尼的849、299还是740,乐曲能弹到八级、九级还是十级等高难度的技巧练习上。如果还是只注重技巧训练,忽视实用教学,经常出现的情况就是学生能弹级别较高的练习曲、乐曲,当给他一首儿歌,让其配伴奏时,并自弹自唱时,学生的表现就是要么不会配伴奏、要么唱不好……这种模式下培养的学生,显然不能适应日后的幼儿音乐教学工作。所以,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应明确学生定位,突出实用教学。让学生不但掌握钢琴弹奏的技能技巧,还要具有分析作品、为儿歌配伴奏的能力和边弹边唱的能力,使学生能学以致用。

(三)及时给予肯定,让学生感受钢琴学习的快乐

钢琴学年总结范文8

摘要:高职院校中钢琴教学活动发展已有多年发展历史,它为社会上提供了大批钢琴专业人才,但是在肯定成绩的同时,高职院校钢琴教学存在一系列影响教学质量及水平的问题。基于此而言,高职院校中钢琴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文章从高职院校钢琴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入手分析,提出改革方向,目的在于提高学生钢琴的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及积极性,并且为今后的学习和表演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高职院校;钢琴教学;问题

高职院校的钢琴教学中,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规范、系统、全面地地钢琴的演奏技巧进行掌握,并在此基础上对钢琴教学的相关知识进行掌握。因学生在入校时各自音乐素养、钢琴基础各不相同,并且音乐素养差异较大,所以说,钢琴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问题,文章针对问题提出一些相应地对策,以供参考。

一、高职院校钢琴教学现状

当前,艺术教育受到了社会的普遍重视,社会上急需大批钢琴专业人才。高素质技能型的人才是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艺术类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便是钢琴教学,因此应当因材施教,制定较为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积极鼓励特色办学。

二、高职院校钢琴教学实施现状

通过对高职院校钢琴专业学生调查发现,多数学生在升入大学之前没有接受过专业的钢琴训练,即便受训多是艺考时象征性的突击。对高职院校教师而言,让学生熟悉钢琴的弹奏技巧是教学的基本任务,但高校的扩招下,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有着明显的就业差异。基于此,高职院校在培养人才的层次、师资力量存在差距,因而,培养的学生多是从事音乐教师,因此,教师教授学生钢琴基础时,应当利用钢琴参与伴奏,进而注重相应地实践。

三、高职院校钢琴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一)钢琴教学的目标不明确

高职院校中,钢琴教师对钢琴教学没有一个详细的课程规划目标。此外,每学年的钢琴教学中也没有制定出各个阶段内应当解决的技术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没有对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及时总结。高职院校中,钢琴教学目标同师范院校钢琴教学目标本身存在本质上的不同,师范院校顾名思义培养的是音乐教师,而高职院校培养的是专业性的音乐人才。基于目标的设置而言,高职院校钢琴教学的目标应达到一定高度,需具备一定的钢琴演奏能力。此外,教学过程中需要在钢琴的技术、技巧及能力上进行培养,因教学目标不明确,忽视了教学速度,造成学生只会弹奏有限的钢琴作品,对教学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

(二)教材选择不合理

当前,多数高职院校中,教材的使用过于盲目,因教材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和相应地教材体系,所以各个教师所使用到的教材各部相同,所以,同一所高职院校中会教出各式各样的钢琴人才。此外,盲目的选择钢琴教材,使得部分学生仅会弹奏少数的独奏曲,不会即兴弹奏,更别说在键盘上的移调了。可以说,这些都反映出教材选择不当对钢琴教学效果所造成的影响。

(三)钢琴理论与实践脱节

高职院校仍旧属于普通高校,与艺术院校相比,缺乏相应地学术氛围,正是在这一大环境的影响下,钢琴教师讲课仅是一味的传授演奏技法,没有意识到钢琴训练教学的重要性,没有结合理论与实践,因此,学生自身也没有进行自主充分的学习。最终造成艺术专业学生严重缺乏钢琴理论知识,只是禁锢在自我的钢琴练习中。

(四)钢琴教学方法不恰当

高职院校中,教师与学生追求是钢琴考级,因此,忽视钢琴基本功的练习,最终使得学生的学习变成单调的动作记忆,使得演奏变得粗糙,缺少音乐感,并且毫无表现力,最终造成演奏的毫无生机与艺术性,不少高职艺术学生虽然达到了钢琴考级,但并没有真正享受到钢琴音乐的美妙性。事实上,这种学习方法不仅不能够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还给学生今后的钢琴学习造成一定的负担。

四、高职院校钢琴教学的改革发展方向

(一)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班为单位,忽视不同学生钢琴基础的差异,该教学方法不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钢琴的积极性。基于此,构建大班上课、小组指导、个别辅导与个人独立训练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一对一”的小课教学模式,使得教师可以对每个学生所弹奏的不同曲子进行轮流的讲解,学生在此过程中相互观摩、相互学习,既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钢琴的积极性、主动性,能够取长补短,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钢琴兴趣,有针对性的解决大部分学生存在的共性及毛病。钢琴教师利用好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观摩课效率,每个学生利用观摩课学习到别人的长处,同时还应当看到别人的不足。此外,对学生实行分类指导、因材施教,依据学生的基础及相关的专业技能,并采用多层次的交叉组织进行教师,并且重视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分别对集体课、小组和进行多层次的教学,最终按照教学计划及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分别开展教学。

(二)举办活动,提高艺术氛围

只有将学生置于浓厚的艺术氛围,学生才能够真正体会到钢琴的魅力。作为一门专业的技巧课,只有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才能够让学生重视自己专业技巧的提升。高职院校钢琴教师应当深入研究、探究钢琴教学法,把握钢琴教学的内在,多多举办钢琴比赛、表演活动,提高高职院校的艺术氛围。

(三)选择合适的教材

教学的改革仅仅依靠教师观念是行不通的,同时还需要各种方法进行配合改革,其中,选择适当的教材是钢琴教学的关键。当前,我国高职院校中钢琴教材缺乏特色,教材内容陈旧,其中教材内涉及到的教学案例并不符合当今时代特征,最终有效地降低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及钢琴学习质量,因而,教学改革中,需要重视教材的选择。具体而言,高职院校针对本校学生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教材内容,应当注意钢琴的演奏技巧及演奏方式,注入新的音乐作品,提高教学内容的新颖性。此外,注重学生钢琴鉴赏力的培养,选择一部分辅助性的鉴赏教材,强化舞蹈动作情感的表达效果,进而增强作品情感的感人能力。当前,高职院校的钢琴教学中存在一系列问题,钢琴教学的改革中,应当一切从实际出发,结合相应地教学大纲,提高教学质量、改革教学内容、模式及方法,制定科学合理的计划,最终为高职院校培养更多符合社会需求的高职毕业生。

参考文献:

[1]郑毅峰.高职院校钢琴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戏剧之家:上半月,2012(7).

[2]邵海波;李志弘.高职钢琴教学在实践中所需解决的问题[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9(2).

[3]赵嘉.高师钢琴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

[4]周民.内蒙古地区高职院校钢琴教育现状及对策[J].戏剧之家,2014(15).

作者:钟源 单位:浙江旅游职业学院

第二篇:高职钢琴教学问题及策略

摘要:

目前,高职钢琴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教学体系不完善、教学方法单一以及职业能力培养缺失等。基于此,高职院校要认识到钢琴教学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目标,并逐渐实现钢琴教学改革。

关键词:

高职;钢琴教学;问题;策略

钢琴具有陶冶情操,培养学生艺术能力的作用,受到很多年轻人的喜爱。高职教育顺应潮流的发展,积极推进钢琴教学的改革,提高钢琴教学的质量。但在具体的实施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我们足够重视。

一、高职院校钢琴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体系缺失、教材设计不合理

由于钢琴教学在高职教学中的受重视程度不足,这导致其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存在漏洞。往往只注重理论而轻视实践。并且,高职钢琴教材更新慢,这导致教学缺乏正确的指导,教学随意性强。高职教学目标应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主,但目前的高职钢琴教学无论是从教学体系上,还是在教学内容上都存在问题,改变这一弊端是高职院校的主要目的。

(二)教学手段单一且落后

钢琴教学对学校的经济实力具有一定的要求,与专业的音乐院校不同,高职学生多以普通专科生的身份进入学校,其所交费用较少,无法完全实现钢琴实践教学。因此,多年来,高职钢琴教学始终是以课本为依托,以教师的理论讲解为主。对于钢琴教学来说,学生的实践能力越来越弱,其对钢琴的理解开始出现偏差,对钢琴的学习兴趣同样无法提高。总之,传统的教学手段忽视了学生技术能力的掌握与释放,对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具有消极影响。

(三)教学目标不明确

由于高职院校将钢琴教学定义为非艺术教学,导致其在教学过程中未树立正确的目标,如忽视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或是将教师作为了教学主体。在教学中,课程教学目标缺乏合理性,音乐教师的聘用上也忽视了对其教学能力的关注。错误的教学目标在高职院校钢琴教学中体现是十分明显,这造成了一系列的人才培养缺失。这也是虽然高职院校不断扩招,但却无法为社会或是企业培养职业能力强的人才的主要原因,改变这一现状需要教师正确认识自身的作用,并且调整教学目标。

二、新时期高职钢琴教学策略分析

为确保高职钢琴教学中的人才培养,促进其教学效率的提高,就应从教师能力。学生主体作用发挥以及教学内容改革等多方面入手。在教学中具体表现为:

(一)对传统的钢琴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针对钢琴教学的复杂性和实践性,高职院校应对传统的集体授课形式进行改革。充分发挥不同课堂模式的作用。如在大班授课时,应强调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在个人辅导过程中,则应重视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教师要善于把握教学节奏,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充分发挥实践课程、观摩课程的作用发挥。支持并采用小组讨论与合作的方式,使学生及时更正弹奏方式上存在的问题。从而引发学生对钢琴学习模式的思考,从根本上实现钢琴教学改革。

(二)明确钢琴教学的教学目标

基于高职院校的艺术人才培养方向,钢琴教学要注重树立正确的人才培养目标。根据教学进度,制定阶段性的教学目标,并在整体教学目标的指引下逐步完成教学,完成人才的培养过程。而对于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师要在把握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对传统的理论为主的教学内容进行改革。不仅要遵循教学大纲的需求,还要根据职业培养目标、学生的学习现状对大纲内容进行调整,注重高质量教学水平的实现,实现高职学生演奏技能和操作技能的提高。

(三)提高高职教师的专业素养,对学生造成积极的影响

教师专业能力不强是影响高职教学效率提高的主要问题,因此,高职应注重应用型教师的培养和招聘,使其能够驾驭实践教学课堂。另外,教师应具有高尚的人格,致力于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对学生造成积极的影响。教师的能力和人格对学生的积极性具有直接的影响,因此高职钢琴教学要从自身出发,致力于自身修养与职业能力的提高。而对学生而言,钢琴的演奏是其个人艺术思维的反应,演奏过程是其综合能力的体现。教师个人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并且教师还应在教学中强调其审美能力的提高。与此同时,教师还应不断改变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侧重于学生技能的培养,如对节奏的把握,对音乐旋律的理解等。通过对基础知识的正确解读和强化,提高教学的整体水平。技巧的培养需要教师采用专业的手段,以培养学生的音乐思维为前提进行培养。实践证明,这一教学方法对于艺术学生的能力提高具有积极作用。

三、结语

当代社会,知识型人才严重饱和,实践性人才和综合性人才是社会和企业的主要需求方向。钢琴对于学生艺术情操的陶冶具有积极意义。目前,高职院校提升了对钢琴教学的重视程度,在对非艺术课程改革的基础上,对钢琴教学进行了适当的改革。首先,教师应改变教学观念,在钢琴教学中给与学生更多的操作机会,激发其对曲风的思考,培养其职业能力,满足社会和企业的需求。

作者:文静 单位:九江职业大学学前学院

[参考文献]

[1]高雅晗.浅谈高职元宵钢琴教学质量的提高[J].北方音乐,2012,07.

[2]黄赛.高职院校钢琴教学探讨[J].科技信息,2012,08.

[3]朱冉.高职元宵钢琴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及解决路径研究[J].大众文艺,2012,21.

第三篇:高职院校钢琴教学问题分析

一、高职院校钢琴教学存在的问题

伴随着高职院校的发展以及社会对钢琴人才需求量的增加,高职院校钢琴教学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为了促进高职院校钢琴专业的发展,我们对高职院校钢琴教学的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研究。当前在高职院校钢琴教学实践中仍然中存在着一些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已经严重影响到了高职钢琴教学质量和有效性的提高。

1.钢琴教材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

钢琴教材是钢琴课程开展的重要的辅助工具,它规定了钢琴教学的内容,通过对钢琴教材的学习学生能够将自己所学习和掌握的钢琴专业知识进行建构,使得自己对钢琴的学习更加的专业化、规范化和条理化。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现今许多高职院校钢琴教学所采用的钢琴教材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学校的相关人员反映现用教材的选取主要是为了让代课教师根据自己所带学生的特点和学习能力等合理的给学生安排教学内容,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老师所选择的教学内容多数是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严重缺乏理性和科学性,所以教学内容的重复率极高。高职院校钢琴教学所选教材的非科学性和不规范性,严重影响到高职院校钢琴专业的发展进程的推进和发展水平的提高。

2.落后的钢琴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

教学手段以及教学方式对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有效的科学的教学手段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使得学生的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通过对高职院校的调查研究,我们发现许多高职院校所采用的钢琴教学的教学手段和方式都是比较落后的,这种落后教学手段和方式导致学生学习不仅耗费的时间较长,而且学生对钢琴的学习热情也逐渐降低,学习效率普遍下降。传统的钢琴教学手段与教学方式主要是“口耳相传”,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反复的枯燥的机械化的练习,学生在钢琴课堂中严重缺乏积极主动性,因此,这种教学手段很难达到钢琴练习的目的,也很难提升学生的钢琴水平。

3.非系统化的钢琴教学

钢琴专业对技能的专业度和娴熟度要求都较高,当前许多高职院校对钢琴演奏技能的要求缺乏系统化,学生在非系统化的钢琴教学模式下,钢琴技能的提升效果并未达到预期的目标。调查中发现大部分钢琴教师上课时随意性很强,教学内容的选择并未按照课标要求进行,因此,学生普遍反映一节课下来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比较凌乱,虽然上课时认真做了笔记,但是还是很难掌握老师所讲的内容和钢琴演奏技能。钢琴老师要将自己所带学生的演奏基础与新课程标准结合起来,设置系统化的教学内容,避免“超课标教学”和“重复教学”等现象的出现。

二、高职院校钢琴教学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1.规范高职院校的钢琴教材

调查中我们发现很多高职院校并未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能力和特点选择合适的教材,而且各个高职院校的钢琴专业的教材严重缺乏统一性。钢琴教材的不规范化的不统一化,导致高职院校向社会所输送的人才不能够满足社会的需求。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要将高职院校的钢琴教材系统化、规范化以及统一化,培养出一批满足社会发展要求的钢琴人才。我们将高职院校中优秀的钢琴教师组织起来,让他们根据自己丰富的教学经验以及专业化的理论知识对我国现行的钢琴教材进行改编,将教材中的理论知识科学化,使其更加符合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要求;增加对钢琴演奏技巧的实践板块,在该板块中根据老师的教学经验叙述一些有利于提高学生演奏技能的技巧,从而完善钢琴教材。高职院校要根据课标要求和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对现行的钢琴教材进行改编,使其更加的规范化、统一化和科学化,满足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的要求,并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钢琴演奏水平和专业知识水平。

2.创新高职院校的钢琴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

在高职院校钢琴教学中应用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手段可以很好的提升钢琴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我么要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创新钢琴教学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欣赏学习钢琴演奏技巧、展示钢琴曲目的有关知识以及播放钢琴曲目,这些都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有利于钢琴老师更好地进行教学活动,提升钢琴教学的质量和水平;老师下载一些优秀的钢琴演奏会视频等,逐渐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和演奏能力,激发学生的进取心,帮助学生树立钢琴学习到的目标,产生学习的巨大动力;钢琴老师要鼓励学生参加校内校外的钢琴比赛,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吸取借鉴其他选手的钢琴的演奏和表演技巧,促进学生演奏能力的提高。

3.系统化高职院校的钢琴教学模式

学生钢琴基础水平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然而传统的非系统化的钢琴教学模式,并未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所以在教学效果并不是很理想。我们要通过一定的方式了解学生的钢琴水平,然后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建立系统化的钢琴教学模式。按照学生的钢琴基础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然后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则对不同的钢琴小组进行有针对性的钢琴教学,促使学生的钢琴水平得到快速高效的提升。

三、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