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课教案范例6篇

钢琴课教案

钢琴课教案范文1

中国教育委员会理事杨瑞敏司长,东北师范大学副校长张治国教授,中国教育学会钢琴学术委员会主任、首都师范大学唐重庆教授分别在开幕式上发言。杨瑞敏司长首先对来自全国各地的钢琴教师们表示欢迎,对钢琴学术委员会成立两年来的工作表示充分的肯定。同时,她指出:“高师钢琴教学要很好地适应教育教学的需要,要保证和体现教师特点,作为高师的钢琴教师不仅自己要有较高的钢琴演奏技巧,而且能够传授学生,如何为钢琴教育培训合格的师资是高师钢琴教学的目的。”

钢琴学术委员会主任唐重庆教授对钢琴学术委员会成立两年来的工作做了总结报告。她介绍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本科专业教材《钢琴》教程的编写情况:该教材根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主干课程指导纲要的精神,分析和参考了国内外先进的理念和方法,结合各地教师丰富的教学经验,由张慧、唐重庆、李和平教授执笔编写,于2006年7月由人民音乐出版社、上海音乐出版社联合出版。与同类教材相比,《钢琴》教程进一步明确了高师钢琴教学的师范性特点,体现能力的培养――弹钢琴的基础能力、钢琴伴奏的基础能力和综合素质。这一点得到了与会钢琴教师们的广泛认同。

开幕式上,钢琴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华东师范大学李和平教授宣布了第一届钢琴论文评比获奖者的名单。李和平教授介绍,此次论文评比有来自全国各地的198篇钢琴学术论文参评,共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11名、三等奖15名、优秀奖32名。参评论文题材广泛,涉及到对高师课程的设想、对钢琴集体课教学的深入研究、对儿童钢琴教材的研究、对钢琴弹奏法的研究、对中国钢琴作品的研究、对中西文化交融的研究等众多的角度。此次论文评比参与的学校广泛,从大城市到中、小城市到新疆、云南等边远城市都有,获奖面也涵盖了这些城市,由此看到全国有很多钢琴教师在研究和撰写论文,这是非常可喜的现象。

9月19日下午,由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张慧教授、山东师范大学留汝铜教授等主持分组发言及研讨,就如何进一步加快学科建设,如何进一步体现高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的师范性特点等问题同与会代表进行了交流并达成共识:

应准确定位,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

多年来,有相当多的学生毕业后只会弹奏一些独奏曲,只会在纸上做和声题,不会弹即兴伴奏,在键盘上移调更是困难。这些都反映了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还存在着片面性和盲目性。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的舒京老师谈到:“钢琴教学的层次不够分明,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体现的基本上仍是以钢琴表演为主体的教学法,没有形成自己特有的师范性教学体系。高师钢琴教学的课程标准要体现规范性、师范性和实用性,音乐教育专业是很多层次的教学,不同教育方向的钢琴教学在内容比例上要有所不同,可以把不同层次的钢琴教学由权威部门加以统一规范。”内蒙古集宁学院音乐系的白志文老师谈到:“我们的教学不仅要定位在学生身上,还要定位在学生的学生身上,也就是我们教学生,而学生会不会教学生的问题。要看重连续性的培养方案,要从师范类性质上下功夫。培养具有综合、全面音乐文化修养的师资是高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的目的。”

另外,高师钢琴教学在具体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应重视课程之间的相互渗透,将和声、曲式分析、音乐史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与钢琴课教学有机结合。此次由钢琴学术委员会组编的《钢琴》教程中键盘和声练习、歌曲伴奏和四手联弹的内容占全部教材的百分之二十。针对师范院校学生的特点,教材强调让学生自初学阶段就不断接触移调练习,使学生对调式、调性有更为全面的认识,尽可能在较短时间内提高学生的演奏技巧及熟练运用键盘的能力。另外,按《钢琴》教程的课程安排,学生在大学一、二年级阶段就学习键盘和声并进行一定量的编配练习,从而形成良好的课程导入与衔接,为大学三年级即兴伴奏课的继续学习打下基础。《钢琴》教程的出版对于全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曲目选择丰富化,教学形式灵活多样

针对许多高师钢琴学生曲目选择越来越难、技术越来越不能胜任的问题,第一届钢琴教学研究会曾请周广仁先生做了这方面的报告。此次会议,钢琴学术委员会委员们对这个问题提出了进一步的意见:力所能及地弹好作品,充分理解并演绎作品的音乐内涵,让学生掌握表述音乐的基本能力是最重要的。对于高校音乐专业的钢琴教学,在曲目选择上不应一味追求程度,而应当将音乐表现放在首位,弹些小一些的作品,理解它、弹好它,这样的教学效果会更好。另外,曲目的涵盖面在包括从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浪漫派到印象派、民族乐派等传统教学曲目的同时还应包括二十世纪各种流派的钢琴作品,注意体现时代的特征,体现音乐文化的多元性,考虑到当代大学生对音乐的审美需求及兴趣爱好。比如一些“爵士”、“蓝调”风格的作品,一些中国作曲家用现代作曲手法创作的作品等都应融入教学体系之中,通过具体的分析和演奏培养学生更为广泛的音乐修养及作品演绎能力。同时,适当增加合作性曲目,如钢琴四手联弹、双钢琴、钢琴协奏曲、钢琴与其它乐器形式的重奏作品等等。

但另一方面,唐重庆教授同时也指出,目前出版的钢琴曲基本上仍以传统教学曲目为主,近现代作曲家的钢琴作品及四手联弹、双钢琴等形式的钢琴作品目前出版的很少,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钢琴教学作品的单一、内容的单薄。一些钢琴教师想给学生留些新作品,却苦于找不到乐谱。就此,人民音乐出版社的徐德老师谈到,基于教育部新出台的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方案,人民音乐出版社已出版了系列教材,一些新的钢琴曲谱也将列入出版计划。

此外,高师钢琴教学在形式上应灵活多样,“一对一”的小课、小组集体课与大班课相互结合,增设实践课,注重教学的能动性与灵活性,注重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多方位、多角度地安排教学,安排丰富多样的内容,在注重全面修养、综合能力的基础上进行提高。浙江师范大学幼儿师范学院的张群明老师提出:“通过实践,在钢琴集体课上进行钢琴伴奏教学,自弹自唱教学,可以产生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华东师范大学的李和平老师指出:“在钢琴集体教学中,教师要非常主动、灵活、思路清晰,备好课,制定周期进度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教学形式体现灵活多样,比如可把曲子划整为零,左手一人,右手一人进行合作等等。”河南安阳师范学院的杨相勇老师提出:“应制定钢琴基础课教案写作方案,针对不同风格、体裁的作品进行教案的写作,如曲式结构、段落结构,通过一些案头工作教会学生如何正确理解、演绎音乐作品。”

钢琴教学需要以大量音乐鉴赏的内容做基础,电脑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各类资料的收集、整理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条件。杨相勇老师指出:“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多媒体电脑技术的优势,获取所需资料,拓展教学内容,同时使示范教学更为丰富多彩。”

钢琴教师要练琴,钢琴教师要搞科研

唐重庆教授谈到:“钢琴教师应该练琴,应是顺理成章,但事实上不练琴或很少练琴的钢琴教师不在少数。高校钢琴教师的工作负担较重,在学校的课几乎都超工作量,业余还有许多学生,但毋庸置疑,教师弹奏水平提高了,教学水平会随之提高,通过具体的练琴才能更切实地琢磨很多东西,从中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他们全体在职的中、青年教师在近两年来举办了多场“钢琴独奏音乐会”、“钢琴伴奏音乐会”、“即兴伴奏编配音乐会”等教师专场音乐会,并准备出版伴奏集、论文集,教师们在繁重的教学工作之外坚持举办音乐会并从中受益匪浅。”

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为本次学术会议举办的专场音乐会也都是由教师来演奏,九位中、青年钢琴教师一一登场,展示了其整体的演奏水平。

为此,中国教育学会钢琴学术委员会经研究,计划于2007年11月中旬在北京举办第一届全国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师音乐节活动,钢琴教师可以以独奏、四手联弹、双钢琴等形式参加比赛,该活动计划每两年举办一次,旨在为钢琴教师提供一个展示和交流的平台,督促和鼓励钢琴教师坚持练琴,提高钢琴教师的演奏水平。同时,学术委员会还将每两年定期举办论文评比活动,旨在提高钢琴教师的科研学术水平。论文的写作与出版对拓宽教学思路、促进学科建设、繁荣学术空间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本次会议得到了上海“激声博韵”乐器公司的赞助支持,总裁周文华先生自幼学习钢琴,曾就读于上海音乐学院附小、附中,曾担任上海交响乐团的演奏员,在美国取得钢琴演奏硕士学位。研讨会上,他针对中、美两国在钢琴教育状况的不同谈了自己的体会:“多年前,我在国内学琴时感到学钢琴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几乎我的每位老师都要我改“毛病”、打好“基础”。中国老师更多地注重技术的“规范性”,而过分地“抠曲子”有“拔苗助长”的成分。到了美国最大的体会是:没有把弹钢琴当作一门技术来讲,而是弹音乐;没有把弹钢琴当做一件很严重、复杂的事儿,而且当成一种交流的语言。学琴是很开心、享受的事情,把音乐弹到以后,技术自然在里面。近十年来,国内钢琴教育在意识上有很大改变,弹琴应该是很美、很开心的体会,无论是弹者、教者都应感到一种享受,这样才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学琴。”

今年是中俄文化交流年,会议组委会邀请了俄罗斯专家阿拉・格丽戈呈叶娜・卡马佳娃教授进行了讲学,卡马佳娃教授现任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多次担任各种国际钢琴比赛的评委。在讲学中她针对俄罗斯近、现代三位卓越的钢琴家、作曲家卡巴列夫斯基、肖斯塔科维奇、斯克里亚宾的钢琴创作进行了翔实细致的讲解,使在座教师们受益匪浅。

另外,会议还邀请了俄罗斯钢琴家巴隆斯基夫妇、中央音乐学院盛原副教授举行了音乐会与专题讲座。巴隆斯基夫妇是俄罗斯钢琴乐坛的风云人物,他们演奏了四手联弹与双钢琴作品。中央音乐学院盛原副教授对巴赫的作品有深入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针对演奏巴赫作品的版本问题及指触、力度、指法、踏板、装饰音等问题,盛原副教授进行了精彩的讲解。

钢琴课教案范文2

关键词:高校 音乐教育 钢琴教学法

一、我国好像音乐教育专业中的“钢琴教学法”发展现状

“钢琴教学法”不同于一般钢琴课,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学科。钢琴课主要是以教授钢琴弹奏的方式、钢琴演奏技能进行训练的实际操作课,而“钢琴教学法”“它不仅研究钢琴教学本身的各种技术方法,探索教学中的一般规律,还涉及到心理学、教育学等诸多其他相关学科知识,是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教学中一门集技艺性、实用性为一体的基础课”。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主要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音乐教育工作者,他们肩负着对未来提高国民音乐文化水平和整体素质的重任。钢琴作为从事音乐教学工作必备的重要教学工具,也说明良好的钢琴演奏技巧以及完善的理论知识是应对实际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的必备能力,而“钢琴教学法”课程的开设对于钢琴教学以及培养适合基础教育的师资力量有着直接的关系。21世纪的到来也推动着钢琴教学的改革。2004年12月29日国家教育部颁布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方案中将“钢琴教学法”列入到选修课程当中,要求各高等师范院校根据本校情况进行课程设置。这一方案的提出,使原本在专业院校开设的课程被提到培养音乐基础教育工作者的音乐教育专业中,从而引起了广大教师的重视,提醒着教育工作者们不得不考虑钢琴教学模式的转变。为了实现面向未来的人才教育模式,目前各高校的教育也都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核心,以培养学生为重点,构建起学生全面、系统的综合理论知识结构与专业技能。“钢琴教学法”的开设不仅能提高师范生钢琴理论与实践的技术知识,更重要的是能使他们学会将来怎样当一名合格的钢琴教师,具备独立钢琴教学的能力。为今后的音乐基础教育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各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有必要对此门课程加以足够的重视并进行深入的教学探讨。

二、我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中的“钢琴教学法”存在的问题

1.钢琴理论课程体系有待完善

目前,全国大部分高等院校钢琴理论课程体系不够完善,音乐教育专业中对钢琴教学的重视程度只体现在了对技能的培养上,而理论知识会对专业技能以及未来的教学带来多大的效果?似乎这一点上没有引起学校的足够重视。虽然一些院校也有开设钢琴理论课程,但大多以传统技能训练为主,不涉及钢琴教学方法的讲授,缺少对学生从教能力的培养。教学中过多的重视演奏技能的训练,轻视学科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相联系;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没有合理规划,使培养未能达到国家的目标,且不能满足社会对钢琴教师的需要,有失师范性教育培养目的。

2.钢琴教师的水平普遍不高

全国诸多院校中青年钢琴教师比例过高,师资不均衡,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料研能力相对薄弱。从现己掌握的情况来看,青年教师多数从专业院校毕业后直接步入工作岗位,都具有良好的专业演奏水平。介于对传统钢琴教学的学习,缺少教学经验,使得教师对培养学生的从教能力显得力不从心,往往一个学期下来,只教会了学生弹奏几首曲子。除此之外,高校的扩招导致师资的匾乏,教师需要超负荷工作来完成对学生的教学,也使高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的改革与科研活动难以展开,种种情况对培养未来合格的钢琴教师增加了难度。

3.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首先学生入学后的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只注重课堂上教师的教学内容,课后不会主动对知识进行求解,久而久之便出现了“老师教什么,我学什么”的状态,忽视了创新探索的想法与实践能力。其次,学生对钢琴理论课程的认识不够,不了解“钢琴教学法”的课程性质以及教学内容,理论知识与实践不能很好的相结合。因此,学生在提高自身对课程重视程度的同时,还要加强理论知识学习与教育实践。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影响了“钢琴教学法”在广西地区的开设,若想达到国家的培养目标,满足社会的需求,培养出合格的音乐基础教师以及钢琴教师,就需要我们克服以上问题,加强对钢琴理论课程的建设以及转变教师、学生的思想观念。

三、促进我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中“钢琴教学法”发展的对策

1.进一步促进课程建设,完善课程体系

“课程是学校培养人才、实现教育目的的中介桥梁”,课程的建设及其发展是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可谓是一个关键因素。学校教育部门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合理、完善的课程设置是帮助学生获得高学业水平以及学习效果的基础保证,也是学校课程与教学改革取得成功的基本保障。钢琴作为音乐教育专业的基础课程,是否具有完善的课程体系、优秀的教师团队等都成为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正如火如茶的进行着,新课程的开设给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音乐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不能局限于技能技巧的训练,还要注重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很多地区虽然有些院校开设或曾经开设过此门课程,但都缺乏了对课程的整体规划,没有完善的课程设置,所以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以及结课时收获甚微。故此,经过认真思考在这里首先提出促进课程建设,完善课程体系。

2.提高教师水平,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一个重要的变量,其地位也是不言而喻的。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突飞猛进,教师专业化的建设步伐也在不断加快,在求得教育质量提升的同时对教师素质的提高也有了新的定位。通过调研发现,部分学校的教师由于专业理论知识薄弱、实际教学经验积累的不足或上课方法不得当而导致授课效果不理想,因此,笔者认为应该提高教师水平,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3.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作为受教者,在教学活动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学校对学生的培养以及教师的教学活动都围绕着学生展开。因此,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受教过程中应该注意钢琴理论课程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提高自身学习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陈智慧.高师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法课程设置构想[J],昌吉学院学报:2009,3

钢琴课教案范文3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数码钢琴;动态课堂

长期以来,欠发达地区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侧重于教材中知识的灌输,忽视或轻视教学中生成性知识与能力的提升。数码钢琴集体课动态课堂生成就是要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合作、对话、碰撞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不机械地按原先设计的一种思路教学,而是根据学生课堂学习的具体情况,由教师灵活地调整,产生出新的超出原计划的教学流程,这种流程使数码钢琴集体课课堂一直处在动态及不断生成的过程中。

一、欠发达地区数码钢琴集体课有价值动态课堂生成的判断和筛选

由于受地域条件和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等多方面影响,欠发达地区高校创办艺术专业普遍较晚、规模小、层次低,且区域布局不合理。欠发达地区在开放的数码钢琴集体课课堂中,生成的东西较多,筛选有价值的生成是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在遴选有价值的动态生成中,在考虑生成对多数学生有意义和学生目前的能力是否能够完成的基础上,首要判据为该生成是否是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的学科核心知识;其次要考虑这个生成是否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科学的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再次,要考虑该生成是否有助于使学生养成批判、实事求是的科学思维习惯与科学品质。面对“有价值的动态生成”,教师不应拘泥于预设,而应独具慧眼,及时捕捉并且理智地将其融入临场设计之中。从而真正让课堂教学呈现出灵动的生机,迸发出跳跃的激情。

二、欠发达地区数码钢琴集体课动态课堂生成教学策略

(一)教师积累经验把握生成教学机制

教师要更好的激发课堂的动态生成,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把握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

把握课堂上生成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形成严谨的科学观意识,构建“生命的课堂”,在审美享受的同时感受他人的美好,师生在平等的对话中,产生了张力,激起彼此热烈的思考。学生与生俱来就有一种探求学习的习惯,并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和情感参与学习,不同的学生又有着不同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风格,要使不同学生的创造思维通过学习过程都能够得到促进,催发更多的有效生成,那么,我们必须为学生创设探究的情境,积极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展开思维的翅膀,发现问题一探索问题一解决问题,然后再发现问题一再探索问题一再解决问题,知识就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生成。

2、委婉拒绝,搁置生成

动态课堂生成的资源因素具有方向的不确定性,教师必须把握好方向,适时地做出反应。数码钢琴集体课教案不应只是教师手中一成不变的一纸空文,教案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要在生成中走向完善。具体而言,教师在预案设计时不妨简单一些、开放一些,为课堂生成留下足够的空间,而在实施教学方案时,应及时捕捉课堂上的生成性资源,要敢于因势力导、打破计划,要经常对预定的目标、内容进行反思和调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的生成性学习的发展。因此,教师在动态生成中要处理好“无效事件”。对这种事件就应该巧妙地采用搁置策略,这样既不挫伤学生大胆质疑的积极性,又能鼓励他们积极探究问题,还能保证课堂教学的正常进行。应特别注意的是,“无效”仅界定于有限时间的一堂课,从广义来说,无效事件可能很有价值,因此搁置别忘启迪。所以,教师应采取“委婉拒绝,搁置生成”的方法,对一些不便在课堂上解决的较难的问题,应转向课外,师生一起去探究。

(二)灵活利用数码钢琴集体课教材促进数码钢琴集体课学习内容生成

数码钢琴集体课教材不等于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内容,数码钢琴集体课教材只是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内容生成的载体。教师需转变传统的教材观,以全新的理念解读教材、活用教材。具体可以采用以下策略进行把握:

1、创设生成的情境:创设情境是为了利用学生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问题意识,结合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用生动幽默的语言,结合数码钢琴集体课本身的特点,(如设险质疑、展示数码钢琴集体课美、联系生活实际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培养学生学习数码钢琴集体课的兴趣。情境是教师在深入理解教材后,从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创设的既不脱离教材实际又能激起学生兴趣的一种意境。情境的创设是多样的、灵活的,但前提是以教材和学生的基础程度为基础,二者缺一不可,否则就没意义了。教师要营造和谐氛围,鼓励积极探究。对学生的探索行为应作出鼓励性的评价,注意指导学生冷静分析、反思、总结,引导他们走到科学的学习轨道上来。

2、重组生成的内容:重组内容是活用教材的最好表现。所谓重组,即以现有数码钢琴集体课教材为蓝本,并依据学生现有的基础程度,对教材内容做适当的删减和增补,以适应学生的学习。所谓删减,就是把不必要的内容去掉,留下精华。教材中有许多内容教师就没必要面面俱到地讲解和训练学生,可以大胆地进行剪裁,选出精华,作为核心。这个核心可以是训练点,也可以是情感点。所谓增补,就是对删减后留下的精华内容做放大处理。围绕精华,选取与之相关或相近的适合学生需要的内容,同时及时捕捉、判断、重组课堂教学中从学生那里涌现出来的各种各类信息,再进行有机整合,促成形成新的教育契机和教育教学的生长点,以拓宽学生的学习领域,使学生由线性思维向发散思维转化,从而推进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

参考文献

[1]郑莉著《现代音乐教学理论与方法研究》[M].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年9月.

[2]周雪著《普通高校数码钢琴集体课之探究》[J]《钢琴艺术》2007. 第05期

钢琴课教案范文4

一是,将钢琴教学内容展开。以往的钢琴教学大多采用的都是重技能轻理论的教学模式,而教学改革的重点就是要将理论与技能教学有机结合,使学生在练习的同时也能够进行伴奏的创作,既懂得了怎样弹好钢琴,也掌握了教琴的方法,同时又能够在实践学习中懂得怎样攻克心理障碍,从而实现钢琴教学的整合性。

二是,加强钢琴即兴伴奏的创作教学,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钢琴即兴伴奏的创作能力,是提高幼师专业素质的关键。钢琴教师提高学生演奏水平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钢琴伴奏的创作能力,通过为学生传授不同成人和幼儿歌曲的音乐知识,鼓励其创作不同风格的钢琴伴奏,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和创作的乐趣,提高学习效果。

三是,拓展钢琴历史时期的教学内容。对于幼师来讲,在课堂教学中学习和掌握的钢琴知识内容,以及接触到的钢琴作品是非常有限的,也难以全面的了解和掌握钢琴艺术的历史知识。对此,幼儿师范院校可以开设一些专题讲座,为学生详细的介绍钢琴艺术的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钢琴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作品,使学生对学习钢琴产生浓厚的兴趣。四是,开展关于钢琴教学法的课程。现阶段,幼儿园开设的课程越来越丰富多彩,钢琴课程也逐渐成为了很多幼儿园的必修课程,但是弹琴和教琴有很大的区别,弹得好不一定就教的好。因此,在设置钢琴课程时,应该设置相应的钢琴教学法的课程,让学生逐渐懂得怎样对幼儿进行启蒙教学,实行因人而因、因材施教等。

二、钢琴教学模式的改革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学生实际需求的不断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早已无法适应目前的教学要求和学生的需要。钢琴教学模式的改革,主要以一对一的教学模式为主,采用集体授课形式的教学理论,让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系统的了解和掌握钢琴的功能、发展历史、弹奏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另外,由于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能力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如果教师只是一味的采取统一的教学标准和评价方式,极易产生学生学习成绩两级分化的现象,而一对一的教学模式,能够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出不同的教学方案和计划,从而对每位学生开展有目的性、针对性的钢琴教学,使每位学生都能够利用自身的优势,掌握不同层面的弹奏方法和技巧,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为其今后的学习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完善教学体系

钢琴课教案范文5

关键词:钢琴;教学;兴趣;激发;培养

中图分类号:J624.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02-0090-01

钢琴本身是一种很高雅的乐器,想弹好这高雅的乐器是需要时间、老师、学生及家长多方面来配合的。但在从事学习的过程中,却是非常枯燥的,一首乐曲从开谱到完成,是需要N个N遍单一的练习才可以达到基本完成的程度。很多学生会抱怨“学琴枯燥”等情况,并且会存在下课不练琴,上课不会弹等现象。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原因是教师在钢琴教学过程中忽略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教师在教学方面应采用鼓励和支持的方式,如果只是一味的批评,会导致学生害怕上琴课等情况,家长与教师应密切配合,能更好的使学生在学琴中获得更多的乐趣与进步。因此,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激发和培养学生学琴的兴趣。

一、选择适合学生接受的教材

在钢琴教学中,选择恰当的乐曲,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兴趣。一个善于引发学生从学习中获得兴趣的老师,一般都比较注意乐曲的选择。教材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基本练习,另一类是乐曲练习。在钢琴教学中,很多老师选择的乐曲大多都是自己所弹奏过的,有的一味追求进度,有的一味追求难度。有许多老师会让学生一首乐曲弹奏很久却没有进展,这种负重感会使学生失去学琴的信心,更谈不上感受音乐的美了。与此同时,每堂课的教学目的应有明确的准备,让学生能愉悦的接受并很好的吸收所学知识.

二、丰富的教学促进学生对学习钢琴的直接兴趣

第一,传统教学中重视对乐曲完整性与弹奏技巧,但却忽视了对乐曲感情分析应用、以及理解和怎么样去用耳朵去“听”。在教学中,可以使用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模式,让学生先学会怎样用耳朵去“听”。对于钢琴演奏而言,任何时候耳朵都是最重要的。这个“听”在四手联弹与协奏曲中表现最为突出。

第二,采取灵活机动的教学方法。首先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教学方式与趣味性相结合,根据学生年龄、性格特点,在传授钢琴技巧的同时使学生对学琴保持足够的信心和稳定的兴趣。其次要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因材施教。通过有针对性的教学使每个学生在弹奏中得到提高的同时,兴趣也同时得到了培养,也为他们今后学琴做好铺垫,同时也增强学琴的自信心。

第三,多与学生交流。钢琴教学中,一些专业的术语可用简单而形象的语言描述代替。在给学生讲解乐曲时,多用故事情节式来描述。教学中教师应用自己的言语感染学生,使学生从中获得兴趣,愿意主动去学习,而不是被动。

第四,多鼓励、少批评,培养自信心。客观公正地对待每个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在教学中,对学生应以鼓励为主。对学生弹奏的乐曲要给予肯定,有时教师的一句话可能会转变他们的学习态度,即使批评,语言也要婉转。对学生遇到的难点,所提出的问题,要耐心的给予讲解和示范。

第五,布置和选择曲目要有技巧。每次的作业内容要安排合理,作业量要以学生能完成为限。布置的曲目要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基本练习,一类为乐曲练习。因此,如何正确把握作业内容,这是教学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三、适当运用探究性学习的方法;创设表演舞台,激发学生学琴的兴趣

第一,应该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把问题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找寻答案。这种教学方式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从被动转变为主动,从轻而易举地接受答案转变为通过努力寻求答案,从而让学生学活、学深,学得有新意,学得更有趣。

第二,创设表演舞台,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钢琴是演奏的艺术,作为演奏性的乐器,就需要有观众的参与。学生练琴是要能表现音乐、展示自我,给人带来美的享受。让学生经常参加表演,不仅能锻炼提高学生的弹奏技巧和音乐的表现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琴兴趣。如:定期为学生举办小型的汇报或演奏会,也可以与同行相约定期或不定期举办钢琴独奏、重奏演出等。在表演中他们不但能表现自己,还能感受到演出成功所带来的喜悦,从而推动他们更勤奋、更刻苦地练琴。

作为钢琴教师,必须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应平等的对待每个学生,客观公正地评价每个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必须改革教学方法,运用丰富的课堂教学模式、弹性作业,寓教于乐,激发学生对学习钢琴的兴趣和学习欲望。

参考文献:

[1]吴晓莉.试论钢琴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03).

钢琴课教案范文6

关键词:数码钢琴集体课手段能力

一、引言

在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中,钢琴教学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高师教学中的基础课程,与视唱、乐理、和声、曲式等理论课程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它作为一门必修课,只开设两年,两年后除少数人通过考核继续选修或主修钢琴外,大部分学生在第三四年只能选其他专业,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运用有效的教学方式,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这是每一位高校钢琴教师所应考虑的问题。

高师钢琴教学所面临的教学对象有着其自身的特殊性,主要表现为:

1、均为成年人,有着不同于儿童生理、心理和智力特点;

2、钢琴弹奏基础与能力有较大差异,学生条件参差不齐,从未学过钢琴的“白丁”大有存在;

3、“来者不拒”,凡进校的新生,人人必修钢琴,手的条件无从选择;

4、课程繁多、负担沉重,练琴时间少。

高师钢琴教学的培养目标要求我们必须在有限的时间里,为学生打下必要的钢琴基础,使之具备一定程度的弹奏能力,音乐表达能力以及相应的应用能力。针对这种情况,如果采用传统的“一对一”教学,无论是从师资、教学设备,还是教学质量上都会带来很大的压力,这就从一定程度上要求我们每一位高校老师必须选择好一种合理而有效的教学模式,而数码钢琴集体课的出现,无疑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

二、数码钢琴集体课

数码钢琴集体课是传统钢琴教学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新型键盘学习课程,主要采用“一对多”集体课或小组课授课方式,即一名教师一次性地同时面对众多学生进行授课,尤其适用于学习钢琴的初级阶段或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特殊阶段。它的出现,不仅是“一对一”教学的补充,更是现代音乐教育在方法、思想上的一个突破。

数码钢琴集体课的优势主要体现在:

1.有利于讲授基础理论知识和具有规律性的知识,减少了知识讲授的重复,提高了工作效率;

2.有利于让学生在学习和掌握钢琴弹奏技巧和方法的同时,听觉、视谱、视奏、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等音乐素质训练和能力得到全面培养;

3.有利于各门知识的融会贯通、综合利用,能将视唱、乐理、键盘和声伴奏及其他音乐课程中的基本知识溶为一体;

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受益;

有利于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将每次回课作为舞台实践,对提高身心素质有一定作用。

三、具体实施方案

1.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相结合的原则

钢琴教学过程中,必须贯穿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相结合的原则。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所谓教师的主导作用,盖在关于引导启迪,使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非谓教师滔滔地讲,学生默默聆受。”因此,如何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充分发挥师生的能动作用,才是教学得以正常发展的关键。

在钢琴集体课中,教师必须以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培养学生多查阅音乐文献资料,多听有关的音乐录音,对作品能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引导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对比的方法,相互交流,在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的同时提高学生自学和教学能力。

2.集体授课、分组授课和个别课相结合的原则

钢琴课作为一门专业技能课,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采用合适的方案来教学,常采用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集体课

主要讲授钢琴教学中一些共性的和有规律性的理论,例如钢琴的发展历史,发音原理、性能,正确的弹奏姿势和基本奏法,钢琴教育的基本知识以及作曲家介绍及作品分析等。这种方式采用共性的训练,使学生在感性训练的基础上增加理性认识,同时也促使教师研究理论,用严谨的理论来指导教学。

(2)小组课

主要是将程度相近的学生按初、中、高级分组,分?e选择相应的教材,教师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扬长避短,学生在相互交流中互相吸取,得以提高。这种方式提倡互学互帮,互教互学,在实践中调动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师生互督,教学相长。

(3)个别课

主要针对学生各自情况开设,这样有利于深入、细致地解决每一位学生所存在的问题。这种方式提倡开放式,采用自由听课和公开教学,将教师的传授式与启发式教学相结合。

在钢琴教学中,并不是孤立地采取其中一种方式,只有将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各自的优势。

3.基础训练与舞台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在钢琴教学中,必须重视基础训练,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众所周知,钢琴的弹奏具有很强的技巧性,如果不重视基本功和基础知识的训练,是很难学好钢琴的。基本功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学生也许会认为这些内容很枯燥,很乏味,可它却是弹奏大小型乐曲的基础性工程。许多基本功的训练包括音阶、琶音、双音、和弦、八度、踏板等等,都是在乐曲中被大量运用的,是表现

音乐的手段,学生只有在掌握了这些基本内容的弹奏技巧后,才能将一首钢琴作品完整地演绎出来。

在数码钢琴集体课中,可以将课堂作为一个舞台,鼓励学生把每一次回课当成是舞台实践,演奏活动既是学生基本功和技能技巧的展示,又是对学生心理活动的一次考验,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克服紧张情绪,建立起全神贯注、充满自信的演奏状态,通过这样的相互观摩,学生之间能够取长补短,增强音乐感知力和表现力。

4.钢琴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的原则

在数码钢琴集体教学中应当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结合多媒体教学。例如在介绍贝多芬及其作品《F小调热情奏鸣曲》第一乐章时,可以在多媒体课件中设计三个演示模式:贝多芬简介、作品分析、名家示范。在介绍贝多芬时,多媒体可将文字、声音和图像集成一体,使学生通过自然、逼真的影像获得对贝多芬生平的了解,为进一步理解乐曲奠定了基础。在“作品分析”中,可以借鉴音乐院校著名教授的讲解,对作品产生的背景及其曲式结构进行分析,引导学生理解乐曲的情绪和掌握处理音乐的方法、手段。最后,在“名家示范”中,完整演奏全曲,让学生更为直观地感受整部作品。

实践证明,多媒体钢琴课件的运用,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培养学生理解音乐、感受音乐的能力和提高处理音乐和表现音乐的能力方面是非常有益的。

四、数码钢琴集体课中教师所应具备的素质

作为从事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的教师,在两个学年中要将钢琴演奏技术、歌曲伴奏和钢琴教学法等内容集中进行,并保证一定的教学质量,有很大难度,因此在教师素质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具备高尚的师德与爱心

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教师具有更高的道德水准,更大的感召力和更深远的影响。对于钢琴教师来说,爱岗敬业,为祖国培养钢琴教育人才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充分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要关心、爱护不同素质的每一位学生,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出发,多鼓励学生。

2.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在未来教育中,由于信息资源的爆炸及全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要求教师要不断地学习,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身为一名高校钢琴教师,除了一般的和声、曲式、复调音乐理论基础外,还要有实际演奏和伴奏的能力与经验,掌握即兴配伴奏的原则和规律,这样才能理论联系实际,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指导。

3.在教学中学会教学

钢琴教学作为一门艺术学科,既有其系统、高深、艰难的一面,又有其即兴、灵活、偶然的一面。不是学过几本“钢琴教学法”,听过几节专家的课或者教过几个学生就算是会教了的,这要靠长期的磨练和经验的积累,才能逐渐摸索出来。在钢琴教学过程中,老师的角色有时就如“医生”一般,面对不同的“病人”,要开出不一样的药方,对于条件不同的学生,也要采取不同的训练方式。例如,指尖关节容易塌陷的学生,应多采用断奏的方法,把力量落下去,找到指尖关节的支点;掌关节较紧的学生,应加强高抬指的练习,将掌关节打开,把力量送到指尖上去;手指细长又软的学生,开始时不要过分地强调力量,也不宜过多地做高抬指练习,其重点应是训练把手指组织起来,寻求手掌的平衡感、整体感和稳定性。

总之,数码钢琴集体课作为钢琴教学的一种新型模式,它的产生顺应了现代教育改革的趋势与发展,是钢琴教学改革中的一大突破,但由于还处于早期的摸索阶段,仍然面临着许多质疑与挑战,它的发展与完善是将是一个值得探索的过程。正确认识数码钢琴集体教学的必要性,通过改进教学设施、优化教学环境、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引进国外成功经验等措施来加大其可行性,勇于探索、不断创新,则数码钢琴集体课必定能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参考文献:

①《高师钢琴教学改革与钢琴集体课问题初探》.何穗宁——《艺术百家》2004年第一期。

上一篇团章总则

下一篇爱牙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