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工作思路范例

德育工作思路

德育工作思路范文1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态度;管理班级

班级是学校的教育单位,也是学校总体构成的基本组织。而班级的管理者———班主任更是整个班级学生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负责人,是班级的领导人,是学生学业及为人方向的导师。责任越大能力越强,高中班主任的压力应该是最大的,学生面对高考的压力容易显得紧张焦虑,表现为上课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而班主任除了作为授课教师,更是需要在高考的压力下开导学生、陪伴学生一同成长,因此,如何在强压下进行学生的德育工作,是每个班主任都需要面对的问题。

一、端正工作态度,关注学生

作为一名班主任,对待学生,要具有“四心”。“四心”就是指爱心、恒心、凡心、热心。在刚开学的一段时间内,大部分学生心中都怀揣着对高中甚至是大学的向往,此时学习热情较为高涨,但面对陌生的环境,也有部分同学的心情略显低落。此时作为高中班主任就需要组织班会或者其它活动,以此增加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促进彼此的感情。对于比较慢热的学生,班主任更是需要对其给予更多的关注,让学生感受到温暖与关心,这也对学生学习有很大的影响。除去初来时的新奇与喜悦,面对突然繁重的学业必然有部分学生由于基础较差等原因,难以跟上大多数人的脚步,由此就会产生一种畏惧情绪。这种情绪会让学生的学习热情大大减弱,长此以往还会削弱学生的自信心,甚至有部分学生产生退学的想法。针对这种情况,班主任需要从心理上给予足够的关心,对其进行正向积极的引导。而在高中时期的最后冲刺阶段,作为一个优秀的班主任,更需要从学生心理上进行开导,帮助学生分解考前焦虑,增加其自信心。

二、采用恰当的方法管理班级

面对正处于青春期、叛逆期的高中生,班主任只有从根本上理解学生,学会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才能真正迈进学生的心里。拉近了彼此之间的关系,增加彼此之间的交流,才能在学生遇到问题时,顺利快速地解决。一个优秀的高中班主任不仅能处理好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感情,还能因此将班级营造一个温馨团结的大集体,让学生有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使整个班级呈现出积极向上、团结互助、自律自强的良好风气。在管理班级及学生时,需要运用灵活正确的工作方法,例如当某位同学犯错误时,尽量不要在公开场合点名批评学生,这样会严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若不是重大错误,可以以开导式的角度对其进行教育;若错误特别严重,可以语气严厉直接点明要害关系,让学生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也让学生体会教师的良苦用心。而对于取得进步的学生,作为班主任不能吝啬自己的表扬,应该适当地赞美。学生受到教师表扬与鼓舞,会产生一种成就感,从而也增加了自信心。不仅达到育人的目的,更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感情。作为班主任应该善于寻找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及表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三、注重发挥班干部的主观能动性

教师作为班级中最高级别的管理者,想要更好更有效率地管理班级,就需要选择培养合适的班干部。一个优秀的班干部可以协助教师管理班级,在学生中起到带头作用。在一个新班级成立之初,教师就应该着重观察同学的性格品格等,可以在班会上通过自荐他荐的方式选举班干部,自荐可以看出一个人的表达水平,他荐可以看出一个人的人际关系及在他人眼中的自己。通过这两种方式都可以快速有效地选举出合适的班干部。而在选举部分结束之后,教师应该明确班干部的责任及分工。明确具体工作之后,班主任就需要调动班干部的积极能动性,鼓励他们多多举办活动,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当然作为学生管理者必然会存在不足之处,此时班主任就需要对其进行指正监督,避免工作失误,并训练班干部进行总结和反省,改进工作方法,以提高自我。与此同时,还需要加强班级内部的组织纪律,一方面让同学尊重班干部,一方面帮助班干部树立威信,以便日后的班级管理。一个合格的高中班主任在工作时,应该首先从自身考虑,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调整自己的工作方法,从学生的心理入手,以情感教育的方式教育学生,让学生除了感受教师的严厉更要让学生体会教师的良苦用心。班主任主要扮演一个引导性的角色,更多的需要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成长。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需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学生自我管理为主,明确分配班级干部的职责,教师以协调者的身份参与。

参考文献:

[1]韩雪.试论高中班主任如何开展德育工作[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6,31(3):112-114.

德育工作思路范文2

在学校教育环节中,教师是非常关键的教育元素,其能所体现出的教育作用不单单是在学科教学中,更体现在德育教育中。从班主任角度出发,其可以通过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来进行德育教育,从任课教师角度出发,起可以通过学科教学来实现德育渗透。在德育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做好系列教育,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全面的道德品质。系列性德育教育内容包括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劳动观念教育等等,这一系列的教育不仅是德育教育的基础,更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道德品质的前提。在德育教育的具体形式上,教师可以借助“党的生日”、“建军节”、“国庆节”等特殊纪念日来组织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活动,例如演讲、红歌演唱、知识竞赛等等。因为初中教育阶段,学生对于教师具有非常高的依赖性,因此在德育教育方面,除了基础德育教育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发挥自己的道德品质模范作用,来感染和引导学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品质。

二、发挥课堂作用,实现德育渗透

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基地,任课教师在进行学科教学时,可以通过德育内容与学科内容之间的联系来发挥出课堂教育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实现德育渗透。例如在初中语文课文中《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中原我军解放南阳》以及《孟子》两章都是非常好的德育渗透内容,其对于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及道德品质教育都具有重要意义。再比如初中历史学科内容当中的《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民族团结与统一》等内容也都是非常好的德育渗透教育内容,其对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具有重要意义。除此之外,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也都具有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实践探真知的思想意识,这些也是德育教育中的重要内容。

三、构建良好环境,营造德育氛围

德育作为品德教育的一种方式,其在基于品德这一抽象概念的基础上并不具有具象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德育教育的复杂性的无形性,也正因如此其没有办法形成一个系统性教育学科。针对德育教育的无形性特点,学校教育环境这一无形性客观条件会对德育教育提供一定的帮助。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校可以通过构建良好的德育环境来完成德育教育,实现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例如可以定期在校宣传栏上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开展以班级为单位的爱国主义板报评比,或者在植树节组织学生进行植树,在学雷锋纪念日组织学生做好人好事,并建立志愿者协会长期性的去到敬老院当中做志愿者,为爷爷奶奶们服务等等。这些事情看上去虽小,但想要真正的做下去并非易事,学校开展上述活动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素质,还可以培养他们乐于助人、尊老爱幼的优良品质,为学生良好个人品质的建立打好基础。

四、实现德育创新,开展网络教育

在信息技术发展背景下,现代教育已经离不开网络。对于德育教育来说,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需要教师予以正确的把握和控制,来发挥出网络在德育教育中的优势,为学生的德育教育提供支持。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学校可以通过建立校园网站,开设德育教育专栏的方式,通过制作一些思想性好、趣味性高、适应性广的多媒体德育软件来有效增强德育教育对学生的吸引与感染。例如“爱国主义电影板块”就是非常好的一种方式,学生可以通过登录校园网,随时随地查看《小兵张嘎》、《闪闪的红星》、《鸡毛信》等爱国主义教育电影,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的同时,实现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完成德育教育工作,实现德育教育目标。

五、注重心理教育,实现德育目标

对于正值青春期的初中生而言,注重心理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德育教育内容。针对初中生的这一特点,学校可以在学校中开展心理咨询室,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心理健康测试等方式,来保证学生的心理健康,实现德育教育目标。从初中教育发展来看,开展心理咨询室是德育教育的一项新举措,但其对于学生的心理发展影响至关重要,对于一个优秀的学生来说,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与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必不可少的,而这些恰恰都是德育教育当中的基本内容,因此学校十分有必要开展‘心理咨询室’这一德育教育模式,帮助学生在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同时,实现德育教育目标。

六、总结

德育工作思路范文3

关键词:新时期;铁路计量技术;管理工作;开展措施

在新时期的背景下,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对于我国铁路系统的完善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然而,随着各类运输行业的不断发展,这也在潜移默化之间为铁路的日常运转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为了保证铁路能够满足新时期社会发展所提出的基本需求,就必须要深入探究铁路计量技术以及管理工作的优化措施,特别是在近年来的发展进程中,铁路计量技术以及管理工作的开展,更是在原本通用计量的基础上,实现了与不同专业技术之间的互相融合,为整体铁路行业的发展以及管理创新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因此,必须要加大对铁路计量技术以及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从根本上降低各类问题的发生概率。

一、新时期铁路计量技术与管理工作的特点与意义

(一)铁路计量技术的发展特点

铁路计量技术,其最早属于传统商贸领域当中所开展的计量工作,而在近年来的发展进程中,其逐渐发展成了满足工务工程、机车车辆等专业技术需求的计量体系。而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范围内的轨道衡数量还不足40台,并且大多都是从国外进口的,还缺乏完善的量值传递系统,使用单位也只能自行对轨道衡展开调试对比工作。在1953年,铁道部在下属的各大工程当中成立了对应的计量室,并且还设置了与之对应的计量标准器,为后续计量管理工作以及计量研究工作的开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在经过几年时间的发展后,1959年我国的铁路标准计量工作,主要由电务、基建以及铁道部工业等业务局设置对应的专职人员,并对业务系统的计量工作进行高效管理。在1979年,铁道部进一步颁发了《铁道部计量管理办法(试行)》,从而更好地明确铁路计量测试工作的具体内容,而在后续的发展进程中,我国先后了多种与铁路计量工作相关的内容,这也为铁路计量工作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在铁路计量工作的实际开展工作当中,内部体现出了更加鲜明的铁路专业特点,其不仅需要实现与技术要求和技术特点之间的融合,还要确保所用的铁路计量技术能够适应铁路专业管理模式。同时,铁路计量技术在本质上属于根据铁路技术要求以及管理特点所制定的内容,主要针对于铁路工作过程、参数测量以及工作对象等内容。站在表象的角度分析,铁路系统中所采用的专用计量器,其与通用计量器之间基本一致,两者间的差异就在于铁路专用计量器需要根据铁路的实际情况进行特殊的改进优化。铁路计量技术具备着较强的专业性与针对性,在通用计量技术当中,其关注的内容主要在量值传递方面,在铁路计量中所体现出的则是量质应用的基本需求,并且在铁路计量技术中所产生的需求,其大多都来自于铁路的实践运输情况,通过铁路计量技术的开展,可以更好地满足生产需求,提高生产阶段中各类设备以及系统量值的准确性以及可靠性。

(二)铁路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铁路的管理工作,其主要目的就在于更好地实现企业的经营管理目标,通过构建专业制度的方式,确保整体铁路运输系统可以更加安全稳定地运转。而在铁路运输管理工作的实际开展过程中,应当在进一步明确相关工作人员基本管理责任的前提下,构建出完善的运输管理系统,在最大程度上降低铁路企业发展进程中各类风险问题的发生概率,稳步提升铁路企业的发展能力。加大铁路管理工作开展力度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内容:首先,通过运输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可以帮助对应的铁路企业更好地对内部的资金流进行控制,不仅能够对企业的资金情况展开统筹管理,也可以确保铁路企业的资金能够用在“刀刃”上,严肃铁路企业内部的经济纪律;其次,做好运输管理工作,也能够防止铁路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在运输方面出现问题,通过集中管理运输模式的应用,可以对铁路企业所具备的各类资源展开优化整合,以此来更好地促进铁路系统的稳定发展[1]。

二、新时期铁路计量技术与管理工作面临的变化与挑战

(一)铁路计量技术的变化挑战应用

铁路计量技术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获取更加精准的量值,使得获取的量值能够在各个相关领域当中得到更好的应用,而保证量值准确性的基本前提就在于获取,这也进一步突出了量值获取方式的重要性。在目前的新时期环境中,数字化技术以及量子化技术已经得到了较为全面的发展优化,这也在潜移默化之间对传统的计量量值获取方式以及溯源方式提出了全新的需求。在新时期影响下,铁路计量工作所面对的并不是原本那些较为单一的模拟量或是实物量具,而是各类过程参数在经过模数转化过后所获取的数字量,这部分数字量具备系统性、实时性以及在线性等多种特点,这就导致那些较为传统的测量技术以及溯源措施很难满足现代化技术发展提出的基本需求,经过模拟量尽心转化过后的数字信号很难被直接感知出来,相对于实物量具值来说也具备着较高的漂移性,这就需要进一步保证铁路计量技术的准确性,站在科学计量的角度上来看,其未来的主要发展趋势就在于量子化,由于量子物理在计量基准方面具备着独立复现以及不随时空变化而变化的优点,这也使得量子化的铁路计量技术具备着更加显著的优势。同时,在新时期中,现代化产业经济得到了较为全面的发展,这也使传统的各项产业逐步向着高端制造业以及现代服务业的方向逐渐转变,而这部分新产业发展的主要特征就在于高效、优质以及低碳,同时各类新材料、新技术、新装备也相继问世,而铁路产业作为我国高端制造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进一步衍生出了较多的测量需求,这就需要将产业发展实际情况与计量技术之间有效结合在一起,满足各类全新产业领域所出现的测量需求[2]。

(二)铁路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工作效率比较低

在生产能力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大部分铁路企业都很难根据基本需求来完成对应的运输生产计划,这就对铁路车辆排空计划的开展产生了不良影响,并且列车停时也很难满足国际铁道所提出的基本需求,产品的装车发运质量以及发运效率普遍较低,很容易出现重复性较高的调车作业内容。同时,铁路系统的运输生产往往也会受到外部因素以及内部因素所带来的综合影响,具体的外部因素主要为缺少空车、采购合同无法兑现以及外派车辆数量比较少等内容,而内部因素就在于生产能力比较低以及整体产品质量水平不高等,这些都对铁路运输管理的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产生了不良影响。

2.信息管理水平较低

在新时期的影响下,我国铁路管理工作中的整体信息管理水平比较低,这也在潜移默化之间提高了各类货物运输的差错率,客户也很难实时明确货物的主要运行位置,长时间如此就会降低客户的满意程度。而在近年来的发展进程中,我国铁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忽略了铁路的信息化建设内容,虽然铁路信息化建设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重点关注,但在信息管理能力方面却并没有得到显著提升,而这种铁路信息管理水平比较低的问题,主要体现在软件层面以及硬件层面这两个角度上,站在软件层面的角度来看,只有一些规模较大的客户才可以利用铁路运输客户端来查询对应的数据信息,但普通客户则很难获取这部分信息;而在硬件条件上,整体铁路系统对于硬件设施的投入力度仍旧比较小,这就导致不同地区的铁路系统内部的信息化硬件存在着较大的差异[3]。

三、新时期背景下铁路计量技术与管理工作的具体开展思路

(一)新时期铁路计量技术的开展措施

1.明确铁路计量技术需求产生的变化

首先,要确保铁路量值的多样化,在新时期的影响下,随着铁路的高速发展,铁路计量技术也产生了许多的新变化,主要的计量对象并非是以表、尺等为主的传统量具,而是增添了一些全新的检测设备、测量系统以及仪器仪表。特别是对于模块化动车组的车载仪表以及传感器,已经能够实现在线检测,而原本较为传统的单一计量检定模式以及校准的量值溯源方式已经很难实现,必须要展开对应的补充完善,比如在高级检修过程中采用量值溯源等。因此,随着铁路行业的高速发展,铁路的运输生产特点已经产生了变化,必须要采用更加准确、高效的量值保证方式,这也是目前各类新技术发展下的必然要求;其次是铁路计量技术的信息化,在现代化管理工作当中,管理信息化属于其中主要的特点,同时也是提高工作效率,促进整体管理工作进行规范化转变的关键所在。因此,这就需要通过铁路信息网来建立一种能够满足铁路全路段计量管理需求的管理信息系统,确保铁路计量器具能够更好地发挥出自身的实际作用,有效实现量值溯源、计量技术规范修订、计量标准考核管理等多方面内容。

2.及时更新铁路计量技术的基本理念

首先要建立大计量理念,相对于传统的计量技术来说,在新时期中的铁路计量技术呈现出了多种新特点,在计量对象方面也从原本的单一量逐渐向着一体化综合检测设备的角度上转变,同时,随着当前铁路行业的高速发展,铁路运输系统当中各个子系统之间的联动也更加紧密,这也使得原本较为单一的量值溯源方式无法适应系统性溯源的基本需求。因此,在采用铁路计量技术的过程中,就要进一步保证计量单位的统一性以及量值的可靠性,在溯源方式以及计量对象等方面有效拓展铁路计量技术,以此为基础来建立起大计量理念。简单来说,就是应当将主体部门的实际工作需求作为核心,有效解决各类新型仪器仪表、检测设备以及测量系统产生的溯源问题,使得各个专业系统能够与计量技术之间实现交叉融合,使得各大计量要素都能够应用在实际铁路生产运输过程中;其次,要构建计量服务理念,在新时期背景下,铁路行业发展的重点就在于保证安全以及提质增效,这也使得铁路计量技术的基本定位逐渐产生变化,从最开始的量值监督逐渐转变为量值服务,其作为整体运输生产工作当中的重要工作环节,更要在生产的初级阶段融入对应的计量思维,在现代化的生产模式中,已经可以利用各类仪器仪表来代替人工操作,铁路计量技术不能仅仅只停留在送检的计量器具方面,而是应当进一步深入运输管理工作中,明确生产阶段所提出的基本计量需求[4]。

(二)新时期铁路管理工作的优化措施

1.建设完善的铁路管理制度

在对铁路管理工作进行创新的过程中,应当从制度建设的方面入手,通过规范管理以及制度指导等内容,进一步对铁路物资管理环境进行优化处理,在根本上强化铁路的物资管理制度建设。而在新时期中,更要积极构建出完善性、科学性以及可行性较高的管理制度,以此来实现规范指导,稳步提升铁路物资管理活动的方向性以及目的性,从而有效降低铁路物资管理活动当中各类问题的发生概率。举例说明,以国铁集团公司为例,自从其内部成立了物资部后,其对于铁路物资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就在不断提升,而在对原本铁路物资管理制度进行分析,并对新时期物资管理实际情况展开对比后可以看出,目前所采用的管理制度存在着显著不足。因此,这就可以在明确铁路管理工作权责关系的同时,对物资管理的具体内容进行细化处理,在最大程度上提高铁路物资管理的可行性以及科学性。

2.促进信息化建设

在当前铁路行业的发展进程中,信息化属于其中存在的主要优势,并且随着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对应的运输效率也会随之提高,但我国当前铁路信息化管理水平较为落后,这就对铁路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也削弱了铁路运输所具备的优势。因此,这就需要加大对于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利用信息化建设来为铁路运输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支撑。而在铁路行业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应当在软件以及硬件这两方面入手,在软件方面,铁路系统应当充分结合当前的实际发展情况,并结合货物的运输流程来更好地开发出对应的信息管理系统,确保信息管理系统可以更好地发挥出自身的作用,同时,也要大力培养专业化的铁路管理人才,还可以在社会中引入专业的信息管理人员,从而为铁路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奠定人力资源基础。而在硬件方面,则要加大对于各类信息设备的采购力度,构建出相应的铁路运输信息中心,从而为不同的铁路路段的硬件设备进行更加全面的管理[5]。

结语

德育工作思路范文4

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进步,互联网的发展改变社会发展模式以及人类生活方式的同时,也构造了丰富多元的网络文化。网络文化囊括了包括政治、科技、经济、娱乐等方面的信息,具有高实效性以及复杂性。从过去的社会实践上看,网络文化为人类及时提供其发展所需要的大量信息,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生活。然而,任何事物均具有两面性,网络文化的多元性同时也包括了低俗、暴力、无用的信息,这对不具备成熟稳定是非判断力的高中生来说存在较大的威胁,不利于其健康人格的发展。因此,教师在开展普通高中德育工作时应充分考虑网络文化的优势与弊端,通过科学利用优势、摒除弊端帮助学生获得有效发展。

2.网络文化背景下普通高中德育工作现状

基于网络文化背景下普通高中德育工作实践可知,目前教师在学生德育方面的工作内容、形式以及成效均存在一定的缺陷。笔者经过观察和分析,并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将目前网络文化背景下普通高中德育工作的现状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德育工作的内容没有与时俱进,无法切实解决学生发展与网络文化弊端之间的矛盾;(2)德育工作的形式未充分考虑学生的性格特点以及成长规律,导致工作成效低下;(3)没有形成成熟、稳定、科学的高中德育工作思路,工作实际与网络文化背景的契合度较低,导致其工作实效性不足。总之,教师只有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才能在瞬息万变的网络文化背景下达成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目的。

3.网络文化背景下普通高中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升策略

3.1以时代特色为基础,对高中德育工作内容进行优化和升级

随着时代的改变,要真正实现高中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教师必须首先以时代特色为基础,对高中德育工作内容进行优化和升级。首先,必须充分把握现阶段的网络文化背景特色,并通过交流、沟通、调查等形式了解高中学生普遍关注的网络文化领域。其次,针对学生的热门关注领域进行分析,结合传统意义上的高中德育工作内容进行改造、优化和升级。在改善与创新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德育内容应遵循学生的人格发展规律,利用“顺应与改造并举”的教育模式帮助学生获取人格的健全发展。

3.2充分考虑学生特点,丰富创新高中德育工作形式

德育工作形式是联系工作内容以及工作对象的重要桥梁,恰当的德育工作形式可提高学生接受教育的几率,从而有助于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而强制性、落后、呆板的德育工作形式则容易引发学生的反叛情绪,为工作的进行造成阻碍。因此,教师在进行高中德育工作形式创新和改造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使德育方式符合学生的人格发展规律以及个人性格特点,从而可促进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发展。其次,教师应充分利用网络文化以及信息技术等学生感兴趣的途径开展高中德育工作;例如,通过建立微博官方平台,并定期与学生分享德育内容,将德育工作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使其更容易接受性格、价值观等情感方面的教育。

3.3及时总结并分析德育工作思路,以促进德育工作的长久发展

除了对高中德育工作内容以及形式进行重塑、改革以及创新以外,要取得高中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发展,教师必须及时对工作过程、成效等方面进行总结,并从各方面入手分析德育工作思路。首先,教师应制定科学、合理的以网络文化背景为依托的高中德育工作计划,使后期的总结分析具有真实可靠的参考依据。其次,教师应在德育工作的各个阶段进行定期总结和分析,只有在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上才能真正促进德育工作的有效发展。另外,为实现德育工作的先进性与现代化发展,教师在进行普通高中的德育工作内容、形式以及思路等方面的研究基础上必须以信息时代的网络文化动态为导向进行相应的更新,只有充分保证自身的发展速度,才能促进高中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4.总结

德育工作思路范文5

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进步,互联网的发展改变社会发展模式以及人类生活方式的同时,也构造了丰富多元的网络文化。网络文化囊括了包括政治、科技、经济、娱乐等方面的信息,具有高实效性以及复杂性。从过去的社会实践上看,网络文化为人类及时提供其发展所需要的大量信息,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生活。然而,任何事物均具有两面性,网络文化的多元性同时也包括了低俗、暴力、无用的信息,这对不具备成熟稳定是非判断力的高中生来说存在较大的威胁,不利于其健康人格的发展。因此,教师在开展普通高中德育工作时应充分考虑网络文化的优势与弊端,通过科学利用优势、摒除弊端帮助学生获得有效发展。

2.网络文化背景下普通高中德育工作现状

基于网络文化背景下普通高中德育工作实践可知,目前教师在学生德育方面的工作内容、形式以及成效均存在一定的缺陷。笔者经过观察和分析,并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将目前网络文化背景下普通高中德育工作的现状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德育工作的内容没有与时俱进,无法切实解决学生发展与网络文化弊端之间的矛盾;(2)德育工作的形式未充分考虑学生的性格特点以及成长规律,导致工作成效低下;(3)没有形成成熟、稳定、科学的高中德育工作思路,工作实际与网络文化背景的契合度较低,导致其工作实效性不足。总之,教师只有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才能在瞬息万变的网络文化背景下达成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目的。

3.网络文化背景下普通高中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升策略

3.1以时代特色为基础,对高中德育工作内容进行优化和升级

随着时代的改变,要真正实现高中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教师必须首先以时代特色为基础,对高中德育工作内容进行优化和升级。首先,必须充分把握现阶段的网络文化背景特色,并通过交流、沟通、调查等形式了解高中学生普遍关注的网络文化领域。其次,针对学生的热门关注领域进行分析,结合传统意义上的高中德育工作内容进行改造、优化和升级。在改善与创新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德育内容应遵循学生的人格发展规律,利用“顺应与改造并举”的教育模式帮助学生获取人格的健全发展。

3.2充分考虑学生特点,丰富创新高中德育工作形式

德育工作形式是联系工作内容以及工作对象的重要桥梁,恰当的德育工作形式可提高学生接受教育的几率,从而有助于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而强制性、落后、呆板的德育工作形式则容易引发学生的反叛情绪,为工作的进行造成阻碍。因此,教师在进行高中德育工作形式创新和改造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使德育方式符合学生的人格发展规律以及个人性格特点,从而可促进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发展。其次,教师应充分利用网络文化以及信息技术等学生感兴趣的途径开展高中德育工作;例如,通过建立微博官方平台,并定期与学生分享德育内容,将德育工作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使其更容易接受性格、价值观等情感方面的教育。

3.3及时总结并分析德育工作思路,以促进德育工作的长久发展

除了对高中德育工作内容以及形式进行重塑、改革以及创新以外,要取得高中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发展,教师必须及时对工作过程、成效等方面进行总结,并从各方面入手分析德育工作思路。首先,教师应制定科学、合理的以网络文化背景为依托的高中德育工作计划,使后期的总结分析具有真实可靠的参考依据。其次,教师应在德育工作的各个阶段进行定期总结和分析,只有在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上才能真正促进德育工作的有效发展。另外,为实现德育工作的先进性与现代化发展,教师在进行普通高中的德育工作内容、形式以及思路等方面的研究基础上必须以信息时代的网络文化动态为导向进行相应的更新,只有充分保证自身的发展速度,才能促进高中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4.结语

德育工作思路范文6

以十八大会议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区教育局2013年工作要点为指针,以深化素质教育为主题,以塑造高素质教师队伍为重点,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从学校实际出发,秉承"树形象、抓管理、强素质、为特色、创品牌、促发展"的学校工作思路,以"传承中华文化、奠基幸福人生"为主题,做强优势、彰显特色,提升品质,实现学校教育优质发展。

二、工作目标:

1、以文化德育为主线,以全面提高小学生思想道德素养为目标。创建德育工作特色。

2、以"四个一"的有效实施为主线,构建高效课堂,促进教学质量的稳步攀升。

3、以"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工程"为载体,以"践行师德、提升师能"为目标,强化干部教师队伍建设,引领学校优质发展。

4、弘扬传统文化,有效落实写字教学及普及珠心算教学,尖子选手训练,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

5、树立"安全即发展"的安全工作理念,健全制度,落实责任,做好安全、后勤工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顺利进行保驾护航。

6、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学校办学品味。

三、具体工作及措施:

德育工作: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教学工作:关注课堂,优质高效

2013年我校教学工作以规范教学管理、有效实施"课堂教学效率推进年"活动为统领,以"四个一"的实施为主线,全面提高教师教学、教研能力和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我校教学质量的再度攀升。

㈠一个敦实---以规范教学管理为依托,促进管理质量的不断攀升

㈡一个扩展--以"课堂教学效率推进年"活动开展为载体,促进师生教与学水平的整体提升。

㈢一个执着---以坚持弘扬特色珠心算教学为窗口,促进校本课程的深度研发。

㈣一个修炼-以师生硬笔书法修炼为突破口,构建学校高效课堂的又一靓丽风景。

德育工作思路范文7

作为基础教育,应为每一个受教育者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建立起坚实、丰厚的生长点。而德育又是教育的灵魂,它不仅对一个人的品德发展、个性优化、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起着动力、导向、保证作用,而且对社会的健康发展有着长效的、潜在的延伸作用,可见,德育实质上就成为了基础教育中的基础。德育工作要坚持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在德育实践中要注重构建基础型德育管理体系,构建民主型德育管理模式,构建开放型德育管理网络,实现德育内容序列化,德育管理制度化,德育途径多样化,德育方法机智化。

一、有效构建德育工作机制

1、构建基础型德育管理体系。构建基础型德育管理体系,首先要健全学校德育工作领导班子。要想管理出效益,只有在盘活人力资源上做文章,学校可采用民主评议,竞聘上岗的方式,吸纳思想、有能力、有魄力的教师组建学校德育工作领导班子。其次要贯彻班为主的管理思想,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班级是学校一切教育活动的基本单位,班主任就是站在最前沿的德育工作者。为提高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水平,制定学习计划,组织班主任对先进教育理论的学习,对科学班级管理模式的研究探讨,开展班主任座谈会、经验交流会、举办培训班等活动,开展班级管理科研活动,来提高班主任的管理素养和能力。将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情况量化评估,引入竞争机制,促进班级管理。再次要完善全员德育工作者机制,形成德育工作合力。教育无小事,在保证教学效果的同时,注重构建道德课堂,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2、构建民主型德育管理模式。规范德育管理程序,实施德育工作分层管理。校委会为决策层,负责各项目标的策划、确定工作;德育工作小组为监督层,具体出台各项考评细则、评估办法,指导并督促各项活动的开展;学生会、团支部、班委会为操作层,在班主任和辅导老师的指导下,具体负责制定计划、部署安排学生开展活动等工作。这种以学生为本、实施分层管理的做法,既拓展了学生和教师在德育工作中的创造性活动空间,又创设了和谐的德育工作氛围。

3、构建开放型德育管理网络。学校可立足本地实际,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工作网络。本着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加强校外辅导员队伍建设,建立校外德育基地,努力挖掘乡土德育资源,充分利用社会化让学生体验真实的、生活化让学生能实践认知的园外德育资源;不断完善学校与家庭联系制度。通过各种形式,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水平和理论水平,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支持配合学校教育。

二、有效开展德育实践活动

1、德育内容序列化。根据《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学校德育可分为四大块:一是关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教育;二是关于民族历史文化为主要内容的爱国主义教育;三是以社会公德为主要内容的集体主义教育;四是人生观、世界观为主要内容的理想教育。德育要注重实践性,必须遵循教育规律,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对德育内容的把握,时段的分配要科学。这四大块内容可按年级和学生的认知层次加以细化,以适当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在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的前提下,如在初一、高一年级,可侧重于以社会公德为主要内容的集体主义教育;在初二、高二年级侧重于以人生观为主要内容的理想教育;在初三、高三年级侧重于理想前途教育。使整个学校、每个学生在初中年段或高中年段的德育融为一个系统的、有机的整体。

2、德育管理制度化。整个学校管理运作,都是以宣传为前提,以制度为导向,以程序为框架的。学校要遵循德育为首的办学方针,实施全员育人的策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确保德育工作者职、责、权的同时,保证德育工作实效性,使整个学校德育工作动态发展。

3、德育途径多样化。德育要有实效,不能搞形式主义。德育工作中,要力求将教育性、知识性、趣味性融为一体,寻求最佳的教育途径。活动是开展德育工作的有效载体。节日是开展系列活动的一个契点:如一月元旦节,举办大型迎新文艺晚会,五月青年节,开展红五月理想教育讲座等;九月教师节,开展感恩教育等活动。常规管理是开展德育工作的支点:如每周举行升降国旗仪式,对学生进行爱国、尊重、诚信、合作等教育;在班级评价过程中,落实《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对学生进行纪律教育等。时事是开展德育工作的一个启点。

德育工作思路范文8

【关键词】高职会计;专业;德育;特色教育

德育教育是高职院校必不可少的一项教育工作,也是会计专业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想要实现会计专业的道德教育工作顺利开展,就要全面贯彻特色德育的方针,加强德育改革创新工作。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在德育方面具有很强的专业特点,若是没有贴切学生的人性化教学,会计专业的德育工作很可能会趋于形式化,成为一种空洞的说教,甚至可能引发学生的逆反心理。而当特色德育贯彻到学生的教育当中,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有效的发挥课程特有的德育功能,让学生落实会计专业技能知识的同时健康成长,从而成长为社会需要的栋梁之材。

一、高职会计专业渗透特色德育工作的必要性

1.会计专业本身需要特色德育教育

当前社会会计行业的诚信危机昭示着当前会计职业道德的不良现状,会计行业无法做到亲民和贴入人心,想要改变这一现象,需要从高职会计专业的德育工作做起,而特色德育教育已成为当前会计专业发展的需要。会计专业作为高职院校的一个重要专业,与其他专业相比具有很强的特殊性,会计工作与社会经济密切相关,会计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发展的命脉,这不仅要求会计专业的学生需要具有扎实的知识技能,还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会计专业特色德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具有良好会计职业素质和品德的准会计职业从业者,因此教师在教会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

2.企业的发展需要特色德育教育

影响企业发展的因素很大部分体现在会计人员的道德素质上,而就我国的会计行业总体发展情况来说,会计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还有待提高。就企业而言,大多数企业聘用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大多都是以具有好的道德品质为标准之一,企业愿意培养的是人生观、价值观和企业一致,愿意为企业服务,勤奋好学的员工,只有这样优秀员工的存在才能构成好的工作环境,促进企业发展,因此,企业会计工作人员的道德品质是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而高职院校是输出人才的重要基地,企业对于人才的需要也成为了院校做好特色德育工作的重要任务。

二、如何做好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特色德育工作

1.构建优秀教师队伍,发挥德育示范作用

教师队伍是学生德育工作的主要力量,教师素质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院校德育工作的效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道德修养、言谈举止,都时刻影响着学生,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起着示范作用。因此,院校应当重视和发挥教师在德育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强化教师的责任意识和学习意识,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德育工作,改进管理方式和态度,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普遍性,使每一位教师都能在学生面前保持良好的形象,做到爱岗敬业、为人正直、和蔼可亲,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能够通过教育方式的不断创新更好的发挥教师德育工作对学生的主导作用。

2.树立明确思路,在专业中渗透德育工作

高职院校的特色德育教育内容广泛、丰富,而教师在课堂中的德育教育工作很有限,只能进行德育教育工作中的一小部分,与实际德育工作的需求相比还远远不够,因此教师应当将德育教育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当中,在课程开发、教学设计、教学组织和评价等环节都引入德育教育,此外,在校园文化、班级活动和课外活动当中的德育教育工作也不容忽视。例如,组织学生进行模拟企业的真实工作运行,让学生担任会计主管、工资会计岗位、银行和税务工作人员等形象,让学生设身处地的体验不同岗位的工作职责,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职业道德,学会工作态度认真,对错误敢于承担负责。只有做好德育教学工作思路的合理分工,将德育工作合理的渗透到整个专业当中并持之以恒,才能让高职会计专业的特色德育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结语

德育特色的形成,尤其要注重以创新为特色,以教师的优良品德为示范,将德育与专业知识的教育结合起来,并渗透到整个专业教育当中,使德育更贴近生活,让学生更容易接受,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同时形成学生的工作使命感和责任感,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和职业岗位能力。高职院校只有落实了特色德育“以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才能提高育人水平,在德育工作中取得良好的效果,从而培养出深受企业和社会欢迎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