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团队建设范例

大学生创业团队建设

大学生创业团队建设范文1

关键词:创业;创业孵化;管理机制

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是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平台及相关资源,学院提供场所及相关设施,采用真实电子商务企业运营模式,以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创业能力为目标的企业化实训基地。

一、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的基本功能

1.孵化功能

大学生创业基地的首要功能是可以利用高校教师的充实理论经验为企业提供多方面的企业管理、技术、服务等咨询,也可以为企业提供必要的营销策划、法律援助等,从而为企业提供创业的孵化必要条件,同时创业孵化基地还可以借助自身的种种资源优势为高校或者是社会创业者提供较好的创业和实践平台,提高企业和学生的创业成功几率。

2.创业实践功能

通过创业导师和企业人员为的辅导和出谋划策,创业者在基地中可以进行互通有无,并进行相互的帮助。学生可以通过真实的创业活动,组建项目团队,以企业化运作,服务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该基地能够使学生能够在校内感受企业的工作氛围,实现在校“顶岗实习”,零距离的体验电子商务,掌握跨入电子商务产业所需的各项技能,成为“一专多能”的应用型人才。

3.创业人才培养功能

在创业孵化基地中,高校可以借助社会和高校资源开展相关的创业培训,来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知识储备,主要形式可以包括专题讲座、开展各层次的创业大赛,或参与企业的创业项目等等。

二、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的运营管理机制

1.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运营管理方法

创业孵化基地建立过程中需要学生自愿报名和学校选拔相结合,首先由学生递交加入申请,学校通过设置一些相关的创业考试,考核学生的成绩,并从中选拔出适当的成员加入。第二环节就是孵化基地的运营和管理。在基地中应实行运营总监负责制,并设置管理层和不同的业务部门,并均由学生组成进行自主管理,并在运行中会为学生配备一定的指导教师,帮助成员们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公司业务的开展。后期的孵化基地运营包括网上网下,进行全方位、多媒体宣传推广;对顶岗实习的学生实行岗位考核和管理;并形成老学员带新学员的实习机制。同时实习学员在基地各岗位之间转换,全面学习和掌握电子商务技能,并对学院进行各岗位技能的全面考核,使人才的培养由专才往全才的方向发展,更好的满足招聘岗位的需求。

2.项目的资源管理方法

在孵化基地中实时的项目可以是学生们自己的创意和想法,也可以通过校园创业大赛来征集相应好的创意,同时还可以和企业合作进行相关项目的开发。同时也可以通过承办一下创业大赛,从中获取相关创业项目。而对于高校来说,需要投入相关资源和人力的付出。

3.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的文化建设

主要包含两方面,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创业基地的精神文化建设至关重要,因为他可以凝聚人心,规范员工的工作行为,统领员工的理想信念,提高员工的精神追求,是整个孵化基地建立的灵魂。所以在基地的建设过程中,需要不断健全相关管理制度,加强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规范项目流程,提高设备使用率,在保证基地工作的有序开展时,通过基地文化的建设,提供基地运营的成功率。

4.创业孵化团队建设

创业团队的建设对对创业的成功同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创建一支精英团队,使该基地能够高效率的运转首选需要从组建团队开始。团队的组建需要团队成员不仅需要再能力和背景上互补,同样需要职责划分清楚。(1)能力或背景上的互补在招募创业团队成员时不应该仅仅注重成员间是否能够良好互动,团队合作,成员之间的知识面、能力、背景是否互补,能够完全满足项目的运营要求,应该是重中之重。(2)职责划分和“权益”分配创业团队中每个成员加入团队的动机是不同的,有的成员是就业趋势使然,有的是趋于兴趣参加基地,当然也有很多成员希望实现人生的创业价值,但无论是那种动机,权益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所以权益分配问题也是一个敏感但必须要面临的一个问题。所以每个创业团队要明确确定一个清晰合理的利润分配方案,分配方案的内容应包括股权、期权和分红权,同时也应该包括增资、融资、扩股、撤资等与项目成员利益紧密相关的事宜。

5.创业孵化团队的激励

随着创业孵化团队规模和业务范围的扩大,创业团队在后期管理上容易出现矛盾,所以需要进行有效的激励来保证团队的“战斗力”。奖励方式应包括物质和精神方面两种。物质激励方面,应该根据创业基地内成员的表现,按照“按劳分配”的原则,并结合绩效评价的结果给出相应的激励,对于表现尤为突出具有突出才能的团队成员可以给予期权物质激励。职位的奖励、环境的提升、文化的建设都应该应该包括在精神激励内容中,这样既可以调动成员的积极性,又可以提升团队成员的的凝聚力和竞争力。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的运行在当下对大学生就业、创业以及社会的整体进行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在今后孵化基地的建设中,在保证基地运营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创新工作模式,扩大企业规模和产业链,完善培养要求,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不断增加经济效益,从而提高整体社会的创新能力和创业水平。

参考文献:

[1]林朝中.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建设的几点思考[J].宁德师专学报,2011(4):119.

[2]张庆祝.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建设理论初探[J].辽宁教育研究,2007(8):102.

大学生创业团队建设范文2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营销;教学体系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中,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积极响应号召开展创业实践。高校也纷纷开设了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然而,大学生仅仅怀揣创业激情和创业产品无法获得创业企业的成功。他们所面临的创业营销困境成为制约发展瓶颈。构建创业营销教学体系有助于从源头破解学生创业营销中遇到的困境,助力创业企业生存发展。

一、大学生创业营销困境

为了有效地了解大学生创业营销的全过程,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选取吉林省省内高校和入驻大学生创业园的大学生创业者进行调研,发放问卷共300份,实际收回287份,调查涉及专业41个。通过问卷和访谈,大学生创业营销过程中面临的困境主要有:

(一)创业营销资源缺乏困境

大学生创业企业缺乏启动资金,缺乏对资源的整合能力。虽然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扶持大学生创业,但是真正获得创业资金支持的企业所在比重很小。大学生无法有效地整合资源,充分利用现有的渠道获得政府的天使资金或者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投资或者风险投资公司的资金。

(二)创业营销关系渠道困境

针对调查的大学生而言,主要有在校创业和毕业后创业两类群体。他们社会关系渠道相对狭窄,没有积累充足的人脉关系,客户资源不充分。在与产品或者服务的供应商、经销商和销售终端进行沟通时,不善于运用关系营销的方法进行产品的推广与渠道的架设。

(三)创业营销战略制定困境

由于大学生在校期间与市场和企业接触较少,对于创业过程中市场机会无法进行有效甄别,导致进入市场与预期的理想状态差异较大。在制定创业营销战略时感到迷茫,对于市场环境的分析、市场机会的识别、有效细分市场、选择目标市场和明确的市场定位感到困惑。

(四)创业营销组合实施困境

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缺乏对创业营销组合的综合运用,多采用模仿竞争对手或者低端的推销战术进行产品销售,缺乏对目标客户群体的牵引营销策略组合,始终处于盲目的寻找客户的阶段,导致具有创新性的产品无法走向市场。

(五)创业营销团队管理困境

大学生创业团队普遍缺乏企业管理经验和市场运作经验,在创业营销团队管理的过程中往往依据自己的主观判断,缺乏科学地团队管理经验,导致无法形成良性的团队建设过程。无法借助更多的外力来帮助企业腾飞。

二、大学生创业营销困境成因分析

大学生创业营销过程中,出现的营销困境主要来自企业内部的和企业外部两方面因素。

(一)对政策解读不到位

国家为了扶持大学生创业,各地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创业扶持政策,但是调研过程中,很多大学生创业者对政策的解读不到位,甚至有些对政策一无所知,导致利好的政策法规对于大学生创业起到的实际帮扶作用不到位。大学生也无法获得创业资金的支持与帮助。

(二)缺乏完善的创业营销教育体系

我国的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创业教育的模式也在不断探索中,虽然调研过程中发现大学均开设了创业教育的课程,但创业教育课程只是在某个学期,创业教育以课堂讲授为主,学生缺乏创业营销技能和创业经验,这严重制约了创业营销的发展。

(三)大学生创业营销观念落后

很多大学生创业团队多数是理工科背景,不懂得营销管理,他们对营销对理解还停留在落后的观念阶段,对营销的理解流于表面,不懂得深层次的营销。无法运用正确的营销方式驱动市场,单一的依靠人员推销的方式进行创新产品或者服务的推广难以形成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缺乏关系营销经验,无法建立创业企业发展必须的社会关系渠道。

(四)创业企业缺乏市场培育

在初始资源禀赋有限的条件下,大学生创业只能挖掘其自身擅长的领域。创新产品缺乏市场培育,直接从校园就推向了市场,产品在市场上缺乏长期的核心竞争力,导致创业失败几率大大提高。很多具有创意创新的好产品无法实现从实验室到市场的转换。

(五)市场定位不明确

大学生创业营销过程中,缺乏甚至没有进行市场调查,完全凭借直觉选择市场,使得整个创业显得十分盲目,这也是导致创业活动失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很多大学生认为自己的创意极具市场前景,这种市场主观性就必然导致与实际产生巨大的差距,目标定位脱离实际。

三、大学生创业营销教育体系总体构建

结合大学生创业营销困境成因分析之后,构建大学生创业营销教学体系,从创业营销意识培养萌芽阶段,创业营销素质提升阶段到创业营销实践阶段构建立体化的从大学一年级到大学四年级的完整创业营销教学体系。充分利用教学全过程,采用先进的网络技术手段,以构建大学生创业营销为核心的教学体系,加强全过程创业教学体系为目标,积极加强对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与引导,激发广大学生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技能,为成功创业奠定坚实基础,以创业带动就业,实现以教代学向以学促教的全方位转变。构建了大学生创业营销教育为统揽的“四位一体”创业教学体系,包括以大学生创业营销理论学习和创业营销实践教学为依托的大学生创业营销教学;以大学生创业竞赛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为依托的大学生创业营销模拟训练;以创业沙龙和企业零距离活动为依托的大学生创业营销示范;以大学生创业营销为依托的大学生创业营销实战。通过大学生创业营销教育体系对大学生创业理念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形成了一个从创业营销教育→参与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与参加各种创业竞赛→创业经验学习与交流→创业营销实践→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学生创业营销理论教育、技能教育与实践训练相融合的全程化创业营销教育体系,解决了课内理论教学抽象和课外理论联系实践不足的教学问题。

四、大学生创业营销教育体系子系统

(一)创业营销教学体系

为了使大学生能够充分掌握创业营销的理论知识,建立了创业营销课程体系,科学、系统地组织创业教学。创业营销课程体系由必修课、选修课和素质教育课三部分组成,主要包括《创业管理》、《创业营销》、《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管理学》等创业课程,从大学生进入大学开始就进行创业教育,并根据创业、就业形势需要不断完善调整教学内容。必修课+选修课+素质教育课的创业教育课程的开设为大学生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就树立了创业意识,深化了创业理念,为大学生创业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提升了大学生创业素质,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理论支持。为了巩固创业营销相关理论知识,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认识,培养具有创业意识的高素质人才,开设了专业认识实习、市场调查实习、企业管理软件应用模拟实习、广告策划课程设计、市场营销策划课程设计、企业经营沙盘模拟实验、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环境。

(二)大学生创业营销模拟训练

大学生创业营销模拟训练主要通过大学生创业竞赛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来实施。创业模拟训练已经成为营造创业氛围、普及创业教育、促进科技转化、推动学生创业、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创业能力的重要举措。组织学生参加的大学生创业竞赛主要分为三级,分别是校级、省级和部级。所有创业大赛打破专业界限、年级界限,采取“自主创意、集中选拔”的方式,进入决赛的团队,可获得一定的调研经费和奖励资金,以开展全面细致的市场调查,形成具有一定商业价值的计划书。并且对具有产业化前景和良好市场价值的项目进行长期跟踪和支持,选拔孵化优秀项目,鼓励支持创业。

(三)大学生创业营销示范体系

通过建立创业沙龙,搭建了企业家与学生面对面交流的,围绕创业主题,邀请吉林省内优秀企业家、创业专家、创业学者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与培训,通过沙龙的形式,让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创业实践经验,为大学生创业营销指点迷津,对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进行解读,给大学生创业营销提供咨询和指导,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结合企业实际进行创新的能力。为了让学生能够充分与企业接触,让在校学生走进企业,切实感受企业文化,深入了解企业的生产运营流程,开展了企业零距离活动,让学生能够与企业零距离接触。

(四)大学生创业营销实践体系

经过创业训练和创业示范筛选后的项目,鼓励学生走向市场进行营销创业实践。甄选项目入驻大学生创业园进行孵化。采用双导师制助力学生创业,负责全程指导学生创业发展;充分利用电商网络平台,帮助学生入驻淘宝网站、京东等大型电商平台,鼓励学生采用抖音、微信、微博等多种社会化媒体营销促进学生的创业营销实践。

五、大学生创业营销教学体系实施效果

此创业营销教育实践体系经过两年多的实践,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大学生创业营销教育体系的实践,通过组织创业队伍,本着“学生自愿、优势互补”的原则,鼓励跨专业、跨年级、专业交叉组建创业团队。根据各个创业团队提交的创业计划书进行创业团队筛选与组合,最终确定创业营销团队,运行两年期间共组建58个创业团队。为使大学生能够成功的进行创业营销,帮助大学生树立创业理念,指导创业实践,提供创业服务,促进大学生成功创业,以此造就一批大学生创业者、带动一批人员就业,建立大学生创业导师长效机制。为58个团队配备了校内和企业创业导师各一名,以校内创业导师指导为主,企业创业导师为辅指导机制,从创业初期一直到创业过程中进行全程“陪伴”指导。针对大学生创业营销教育体系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普遍性、集中性问题进行集体性指导,对于疑难问题采取创业导师会诊制,进行“会诊”指导。定期为58个创业团队开展针对性创业培训。从创业基本理论和创业操作实务两个方面入手开展系列培训,主要进行了如下专题培训。在创业导师帮扶下,通过市场调研,结合学生自身优势,选择适合自己团队的项目,选择有市场前景的产品,尽量选择潜力较大的项目进行发展。目前组建的58个创业营销团队主要选择的创业项目集中在服装、手机及周边产品、电脑耗材、充值卡、家乡土特产、化妆品等项目。要求创业团队本着“商品质量适合、价格水平较低、交货及时和整体服务水平好”为标准甄选供应商,确保在创业营销过程中货源长期稳定。通过创业营销实训商品信息,开始网上商品销售,通过创业营销论坛、博客、qq空间等多种方式进行市场推广。通过网络与潜在顾客沟通,介绍产品,宣传卖点,将潜在顾客变成现实顾客。对于确定的订单,联系物流公司负责运输与派送。同时加强网上顾客的维护,给予顾客人文关怀和信息告知。为了确保每个创业项目在创业上得以顺利运行。适时开展促销、广告、公共等活动,以保证项目顺利运营,尽快获得盈利。因此,通过构建大学生创业营销教育体系,从创业营销意识培养萌芽阶段,创业营销素质提升阶段到创业营销实践阶段构建立体化的从大学一年级到大学四年级的完整创业营销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杨利静.大学生创业营销模式的困境探索[J].现代经济信息,2017(1).

[2]潘光杰.试论创业营销课程教学中的课程设计[J].创业与创新教育,2014(10).

[3]周本存.案例教学法在创业营销课程教学中的运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6(11).

[4]董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的高校创业教育[J].教育与职业,2015(35).

[5]卓泽林,赵中建.高水平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建设及启示[J].教育发展研究,2016(3).

[6]徐敏,黄瑛.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的优化研究[J].中国商论,2019,(07).

[7]]赵慧君,李悦,曲良俊.基于互联网+的创新创业课程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一体化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

[8]杨舒然,杨洋,包崇许.加拿大产教融合的创新人才培养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9(1).

大学生创业团队建设范文3

当前,我国正迎来一个新的创业高潮,不少大学生的创业热情也被激发出来。然而,由于大学生本身经验不足,加之个人、家庭、社会等一系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创业之路问题多多困难重重。本项目从安徽建筑大学建规学院建筑学专业抽取若干学生作为样本,对其进行调研,采集其对创业问题的态度与认知,并针对其中有创业意向的样本进行进一步详细采集,获取其创业的动机、趋向、行动力等具体要素,并以加拿大管理学家亨利•明茨伯格的组织结构理论为理论框架,针对数据分析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制定相应对策,以期对大学生创业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大学生创业;亨利•明茨伯格;五力模型

引言

当前,我国正迎来一个新的创业高潮,不少大学生的创业热情也被激发出来,立志投入创业大潮。然而,由于大学生本身经验不足,加之个人、家庭、社会等一系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创业之路问题多多困难重重。本研究的主要目标在于分析安徽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建筑学专业学生的创业认知与执行现状,并对其中所反映出来的问题进行有重点的深入分析。

一、创业认知与执行现状调查

本环节以建筑学专业各年级选取共计420名学生作为观察样本,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其进行初步调研,采集其对创业问题的态度与认知,并针对其中有创业意向的样本进行进一步的详细采集,获取其创业的动机、趋向、行动力等具体要素。第一次调研共计发放问卷420份,回收有效问卷420份,现根据所获信息,从创业倾向的存在与否、创业成功度、创业要素重要性认知与创业失利原因四个方面对本院建筑学专业在校生创业现状调研数据进行分析。

1.创业倾向分布调查分析

从回收的问卷反馈来看,绝大部分的受访者不倾向于自主创业,占总样本数的88%,而有明确创业意愿的受访者则仅占全体受访者的9%,另有3%的受访者表示暂时不能确定自己的打算。从这个数据分布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更加倾向于通过传统的市场双向选择来确定自己的职业晋升路线或是进一步深造学业。从数据来看,一方面,本专业学生对于创业的态度相对较为理性冷静,能够从自己的客观立场上分析选择;另一方面,学生们的主动创新精神有待提升,对风险与自我价值实现之间的平衡关系倾向于保守。

2.创业要素认知度调查分析

从反馈情况来看,没有经历过创业的受访者与有实际创业经历的受访者对于促进因素的重要性的认知有着明显的不同:前者更注重启动资金与外部的支持,而后者更注重对创业团队的建设管理以及市场调研与风险认知。在本次调研案例中,创业失败的最主要原因集中在团队建设管理方面,占所有原因的78%,其中团队执行力占据了34%,创业团队建立失败与团队内部的理念分歧分别占据了22%,启动资金引起的问题仅占11%,与对市场判断失误的比例总体呈现持平状态。在实际运作中创业者们会很快发现外部条件远比内部稳定要容易实现,成功的创业离不开一个好的创业团队,这个团队不仅仅要足够团结,人员构成完整,更要具备强大的执行力,从而得以将纸面构想转变为可执行的方案。

二、对策分析——以创业团队为切入点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运用加拿大著名经理角色学派管理学大师亨利•明茨伯格的组织结构理论开展创业团队建立教育,指导广大学生创业者打好创业基石。

1.理论概述

亨利•明茨伯格1983年提出了著名的五力模型,该模型将一个企业团队根据不同的情境因素划分成五个模块,当这些模块以不同的方式和力度进行组合时,整个大团队的结构和倾向也会随之发生改变,企业团队的构成是不定型的、非常规的架构,根据团队所面临的不同的问题与工作内容随时调整。这为大学生创业者们提供了新的管理思维探索之路。

2.团队构成

(1)明茨伯格式团队结构要素概述根据明茨伯格的理论,一个团队组织的结构在大体上由运营核、战略高层、中间线、技术结构、及支持人员五个部分组成。这五个元素在组织中的稳定性大体相同,根据各个元素的所受到的客观现实的牵引力的大小产生变化,进而形成五种不同的结构:(1)简单结构:技术规模小,分工粗犷,常常一人身兼多职,战略高层地位突出,常见于团队建立之初与应对突发危机的场合。(2)机械式官僚机构:工作高度专业化、常规化,组织规模相对较大,各部门分工明确,管理结构清晰集权,高管的控制性较强,多见于对工作稳定性要求较高的市场环境中。(3)专业式官僚机构:机械式官僚结构的进阶,加重了对思想方面的教育和控制,分权化程度很高,需要专业的运营核心人才来维持组织的运作。(4)事业部制结构:分权高度受限,各部门之间的权力分布相对较为平行有限,以市场热点分布为部门分割依据。(5)变形虫结构:一种灵活的且非标准化的组织结构体系,组织内部各个部门小组之间以项目创新为核心点进行协调组织,统一指挥程度较低,适用于需要高度创新思维的市场环境。这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实际存在的组织结构通常是非完全性地倾向于其中一种。一个年轻的创业者在组建创业团队的过程中主要需要完成以下几个任务:市场调研、职能配置、执行力优化、步入正轨,而这四个阶段便可以分别参考不同的组织结构模型。(2)创业团队不同阶段的不同需求一是市场调研阶段——简单结构创业就是闯市场。在市场调研这个阶段的创业团队通常处于简单结构之中,处于一种不安定的环境之中,这要求组织一切从简,以战略高层为根本导向。这正符合新生创业团队的特征:这个时期的团队往往还没有清楚地认知到自己对人才配置的完整需求,多为一个带头人与若干友人身兼多职聚合起来的一个小型组织,除去战略高层外的部分基本不具备太完整的功能性,战略高层部分对团队的影响可谓是举足轻重。在这个时期,创业者的每一个决策都将会对团队未来的发展造成重大影响,若是不能了解到简单结构的特征而盲目决策冒进妄为,团队便难以维持下去。二是功能配置——从简单结构向其他复杂结构转变的过渡期功能配置阶段可说是一个创业团队结构的转型期,在这个时期,年轻的创业者们必须从亲友式小集团的樊篱中走出来,扩编团队,广纳人才,形成不同功能的组织结构聚合体,而这在本质上即是要改变战略高层独大的形态,充实战略高层、中间线、技术结构和支持人员四个部分的结构。在这个过程之中,随着其他四个结构的壮大,战略高层的地位会暂时下降,而各个部分牵引力之间的平衡也会引导组织从简单结构走向不同类型的结构类型,这便是一个创业团队开始蜕变的象征。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客观事实是:一个新生的创业团队最初的影响力和资本都有限,不可能也不必要将整个组织的五个部分一次性组建到位。因此在这个阶段,创业者们需要注意分析明确五个组织结构要素补充人才的优先度,优先将资源配置于牵引力较大,亦即客观需求较为紧迫的环节。三是执行力优化——复杂结构之间的互相转变此时,一个创业团队已经具备了相对完整的功能,能够较为有效率地运作,执行团队的预设目标和工作计划。此时结构变化的主要动因来自于团队各部分受到的牵引力的变化。该阶段可以说是功能配置的第二阶段,其本质都是让组织更加适应市场需求。此时要保持对市场的敏锐度,注重组织内部的管理,注重各部门间的比重协调与权力分配,避免资源配置不当造成组织结构向不适合市场的方向倾斜。当然,在实际的创业过程中,创业者们不应当将自己的团队完全按照结构模型生搬硬套,而是应当抓住其核心思想——组织是一种时刻处在变化之中的实体,因此其内部的结构也必须根据其变化需求进行适当的调整——来让自己的创业团队处于适应实际需求的变化趋势之中,唯有适合自己团队需求的才是最好的结构,强行套用其他人的成功经验往往会事倍功半乃至适得其反。

三、结语

以上,我们通过问卷调查与个案访问的形式,初步调研了安徽建筑大学建规学院建筑学专业的创业现状,并通过对数据的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的结合,挖掘出了目前存在于该创业者群体中的核心困惑——团队建设问题,尝试性地运用明茨伯格提出的动态团队结构建设理论推导该问题的解决之道,以期为当前的高校创业教育提出一种新的可能性。

作者:孙长玥 单位:安徽建筑大学

参考文献:

[1]明茨伯格.StructureinFives:DesigningEffectiveOrganizations[M].魏青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大学生创业团队建设范文4

【关键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专业学院

在的会议中提出有关创新创业教育内容,保护及激发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落实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政策,提高大学生创业积极性,提出优惠政策让所有渴望创业的大学生都有机会去尝试创业。在创新型国家的大环境下,不断的深化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效果,这个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以及高等教育的发展,还关系到我国完成战略目标的进度。目前,增强创新创业教育早已是诸多国家特别是西方较发达国家的统一共识。在外国的高校经过长时间的实践及探索,创新创业教育的平台建设开放性、保障机制完善性、地位主导行等等方面早已形成了具有鲜明特点的机制。我国很多学者都在师资团队建设、人才培养体系、平台的优化等诸多方面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但是缺少专业学院的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对高校分层分类以及有特色的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探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本文以机械工程学院作为案例,讲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施策略,详细讲述在实践中遇到的各种困难,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以及路径的选择,为我国高校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一个参考和启示。

1.专业型创新创业教育

高校的各大专业都具有主体性、学科性以及独立性等等多种特征,对应的,专业院系的这些特征会映照到创新创业教育之上,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专业型创新创业教育,专业型创新创业教育就是在院系的专业以及学科,把这些作为载体进行创新创业教育,重点放在专业特色的凝练、专业优势的发挥、专业素质的提升的能力构建,将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融合在一起,两种教育相互交融、相辅相成。

2.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所面临的困难

2.1创新创业教育的特色凝练不精准

学院因为有不同的学科以及专业才有不同的色彩。目前,有些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已经非常关注,但是各专业特色的凝练还十分不准确。很多高校将创新创业教育看作就业教育,对学生的专业性、科学性的指导不足;教学内容上,只注重将创业知识以及创业技能简单的传授给学生,往往忽视最重要的创业精神以及创业能力的培养,并且把创业文化的氛围放在了次要位置;教育的过程当中,把创新创业教育当作科技的创新,往往忽略学生的创业实践、思想、意识等等诸多方面都需要创新能力的进步。

2.2学科和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不充分

院系的创新创业教育中最大的特点就是进行专业型的创新创业教育,专业的师资团队以及专业内容都是保证院系可以顺利的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在目前的情况看来创新创业教育非常难以融入专业教育之中,学生在创新创业的过程当中专业素质提升困难。2.3师资团队创新创业教能力还有待提升该教育还需要老师有较高的知识背景以及理论素养,还需要有创新创业授课技能、职业道德以及基础知识,指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和实际操作的能力。老师主要是学科教师,拥有较高的商业素养以及创业理论的老师很少,没有实战经历以及有关背景,并没有进行过系统的培训,指导学生的时候只是纸上谈兵,很难实现培养目标。

3.创新创业教育实施途径

分不同阶段进行教育,在专业教育的过程中不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将其贯穿整个过程。在教育的同时还要不断的改善人才培养方案,让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合二为一,让学生在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将专业知识也发挥到极致。打造创业实践以及学科背景的师资团队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成立有关的组织可以更好的管理大学生创新创业,并对举办的活动进行管理策划。组织的成立可以打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的氛围,培养全体学生的创业精神以及创业意识。种种方法都是为了创新型国家以及国家建设提供人才。

参考文献:

[1]章嫦华,朱恺.地方高校专业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实施策略研究———以浙江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为例[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18(02):236-240.

[2]董同强,马秀峰.创客视角下高校个性化创新创业教育实施策略研究[J].重庆高教研究.2017(04):70-75.

大学生创业团队建设范文5

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实施,通过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案、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教学实训环境、创新创业型师资队伍建设、“互联网+电力电子技术资源库”平台建设以及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建设等方面,对电力电子技术专业学生能力及素质提升起到显著效果。

关键词:

创新创业:电力电子;学生能力

近年来,为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新形势,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坚持以产学研合作教育作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核心,着眼于学生成长成才,不断加大办学体制,进行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大力推进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大力建设教学团队及实验实训室,对电力电子技术专业学生能力及素质提升起到显著效果。

一、电力电子技术专业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概述

面向哈尔滨地区电力电子行业的人才需求,电力电子技术专业利用基础课程平台和专业课程平台,将专业技术、职业素养、创新精神、创业能力融为一体,构建了“两平台,四融合”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借助于“互联网+电力电子技术资源库”平台旨在对教育理念、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实践环节、教学环节和管理机制、教学组织形式、教育评价体系等多方面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综合改革。在专业技术和职业素养的基础上,将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培养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构建有利于培养面向电力电子行业的高素质高技能型应用人才的教育体系。

二、电力电子技术专业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对学生能力提高的作用

(一)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提高学生就业率

电力电子技术专业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工学结合之路,对电力电子技术实施“两平台,四融合”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在传授电力电子技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实施通识教育,培养学生创业能力,同时将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融入到整个人才培养过程当中。经调查,电力电子技术专业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7.5%,25.3%学生在电力电子行业企业从事设计类岗位,学生创新能力得到企业认可。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达到7.6%,比例明显提高。

(二)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通过对电力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体系重构,在电力电子技术专业进行课程实施,通过基础课程平台创新创业特色模块中“新企业创立”,“创业企业融资”,“创业型企业营销”,“经营和财务”传授学生自主创业基础知识,通过专业课程平台中创新创业类课程“创新制作”,“创业实战”等提高学生创新创业技能,并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大赛。课程体系实施效果显著,培养学生获得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黑龙江赛区二等奖、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黑龙江赛区TI杯一等奖、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黑龙江赛区TI杯二等奖、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第二十次优秀高等教育研究成果叁等奖等多项奖项。

(三)教学实训环境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通过三年的建设,形成“一体化实训室+车间+公司+行业协会+创新创业基地”的教学实训环境,其中包括电气工程学院34个专业实训室一体化实训室,哈尔滨九洲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及均衡科技有限公司的真实生产车间,哈尔滨威瀚电气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博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富奥电力设备开发有限公司、哈尔滨地铁集团有限公司等实际企业以及电力电子行业协会,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创业孵化园等。学生在这些综合实训环境中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实践技能的培养、职业素养及职业规范的训练、创新实践及创业体验,实现零距离上岗及创业。近三年,获取双证率(职业资格证书及毕业证)达到99%,比例大幅度地提高。

(四)教学团队建设提高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能力

学院建设一支由人力资源专业教师、学生工作教师、社会各界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专家学者等组成的专兼职教师队伍。组织教师每年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并参与社会行业的创新创业实践。学院与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开发项目,与青岛金博士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合作进行风力发电实训装置的发明创造,教师创新技能得到提升。专业教师到新加坡、北京、天津、深圳等地职业院校进行交流,学习先进的CDIO项目式教育教学理念,MOOC、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指导学生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的培养。

(五)“互联网+电力电子技术资源库”平台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电力电子技术专业教师团队结合“互联网+”,建立国家新能源教学资源库建设,开发并建设了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通过“互联网+电力电子技术资源库”平台,形成了“互联网+课程”、“互联网+教学”、“互联网+学习”等模式,通过网络教学平台、网络教学系统、网络教学资源、网络教学视频等,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性能动性,经过统计,72%的学生通过网络的方式在互联网世界中寻找到学习的需求与价值,寻找到高效的学习方式,从而提高学习质量,综合能力也将达到提升。

(六)形成创业孵化平台,扶持学生创业

学校建立了“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区”,建立完善的“大学生创业孵化机制”,形成了创业孵化平台,其中电力电子创新创业基地为学生走向社会搭建了平台,提供创业孵化场所,开辟了一条学生走进市场的通道,提供了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培养了学生的创业能力。三年期间,共有12支创业团队在创业园区进行孵化,其中“双维电气技术公司”等6个项目成功实现项目实施,创业孵化平台效果显著。

三、结束语

大学生创业团队建设范文6

创新创业教育需将提升学生职业素养与创业能力为目标,高职院校具有鲜明的办学特色,必须先行探索创业教育之路。其中,怎样构建学生“愿意学、用得上”的创业教育课程,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将结合SYB创业培训理念,探讨构建高职创业课程体系的策略。

关键词:

高职;创业教育;课程体系;SYB创业培训;构建

一、引言

开头改为:当今社会,大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因此,国家积极倡导大学生自主创业,以缓解就业难的问题。然而,近年来的大学生创业实践表明,大学生创业率及创业成功率都比较低。怎样有效提升在校大学生的创业能力,是摆在所有高等院校教育工作者面前急待解决的重要任务。而如何构建适合高职学生创业综合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更是高职院校面临的当务之急。

二、以SYB大学生创业培训课为基础

SYB是StartYourBusiness的缩写,通过专职教师讲解创业知识与技能,加强学生对创业的理解,使其对创业不再盲目。且SYB创业培训具有统一的师资力量与教材,将创业教育逐步推向正轨。此外,SYB创业培训教学法可使学生高度参与其中,利用案例与游戏的教学法进行互动,针对有创业欲望的学生进行专业化培训,并利用循序渐进,环环相扣的课程使学生形成创业行动计划,使学生在快乐学习中,强化了创业理论知识,并有效调动了学生创业的积极性。高职创业理论课程体系,可以SYB创业课程为基础,大力推广其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于其他创业课程,强化创业意识与创业理论教育。

三、遵循协同性与特色化相统一的原则

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够坚固程中,应当明确认识到学生创业能力的缺点及优势,将缺点通过协同性原则,通过与企业合作拓展实践平台的方式,来弥补学生自身创业能力的缺点。而学生创业能力的优势则通过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以创业能力特色为导向,培养学生特色能力,通过更新学生创业观念,强化其动手操作能力。此外还需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特色学生进行教学,提高学生创业能力。

四、高职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第一,重构课程安排,促进课程有效衔接。传统的创业教育仅包含创业理论、创业基础、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并未与专业课进行有效的衔接,因此需要将课程进行重组,形成一个完整的教育系统,解决创业教育内容与学生专业知识脱节的问题。为此,可将创业意识教育作为初期创业理论教育课程,主讲创业基础相关知识,加强学生对创业的理解,从而强化学生的创业意识,建议在大学第一至第三学期开设。接下来在第四至第五学期将SYB创业培训作为创业教育的第二步,针对不同专业学生进行创业规划,并将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有机融合、有效衔接。同时还应开展“拓展能力”训练课程,提升学生团队信任与协作等创业意志品质。从第四至第六学期,逐渐加强学生实践能力训练课程。主要利用校内外的生产性教学实训基地、校园周边企业等,让学生边学习、边实践、边工作,学生从开始跟着教师、企业师傅学徒,到最后能独立创业。第二,创新教学内容,加强创业教育实用性。创业教育的教学内容不应片面的讲解创业理论知识,还需以SYB创业培训理论作为基础,针对学生选择的创业方向与专业特点,并结合当代高职学生的学习现状,加入阶段化、创业化、实用性的教学内容。其中创业意识教育需要包含创业哲学与文化两个方面的内容,并利用创业心理学与创业伦理学加强学生对创业的真正了解。而在创业知识中需要针对学生专业将创业管理学、法律、财务、团队建设、项目运行知识添加其中。使学生可利用自身专业技能设计项目运行计划。而实践类课程则需学校与企业进行合作,在校内实践的基础上可真正体验创业的艰辛与创业的乐趣。第三,创新教学方法,提升学生思考能力。传统的教学方法无法满足学生创业技能的需求,因此,创业教育需要以SYB创业培训为基础,吸取其中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改变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教师可在课堂上利用游戏法、头脑风暴法、现场参与法、项目操作法进行教学,并通过创设情境引入教学,激发学生创业的动力、找到创业的技巧、体会创业的乐趣。此外,教师可根据学生特点进行分组,利用游戏或实操项目让学生自主分工,在实践中体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第四,创新考评体系,提升学生职业能力。为了强化创业能力培养,需要打破传统考试形式,将试卷式、毕业论文式考核改为创业综合能力及创业项目完成能力考核。例如,可根据创业课程所学知识,依据学生兴趣,书写一份完整的创业计划书;或利用情景模拟法考核学生创业品质与拓展能力;亦可利用沙盘模拟进行考核,考核中学生可选择团队合作,也可选择单人完成,并由教师制定项目进行阶段化的实践,教师并根据学生完成质量进行点评,并提出建议。考核不仅仅是考察学生学习质量,还需告知学生不足之处,并引导学生进行改进,才能因此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的压力也将导致对创业人才的要求将会更为全面,加强高职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有利于完善学生创业能力中暴露出的不足,并针对学生自身的能力特色,从而发展成学生的创业优势,促进学生创业能力的发展。作者:单位: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

作者:高雅杰 聂洪臣 单位: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大学生创业团队建设范文7

关键词:创新创业;基金;管理系统;系统设计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创新史。总书记强调“创新不再是可有可无的奢侈品,而成为当代青年生存的必需品”[2]。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思潮的影响下,在政府和高校的鼓励和支持下,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激情高涨,创新创业项目类型和数量也快速增长[3]。国家为了促进高等学校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增强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高水平创新人才,开展了一系列大赛,如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等。除此以外,地方政府和高校也组织了拥有自己特色的创新创业大赛。徐州工程学院作为一所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非常重视学生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专门成立了徐州工程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用于支持大学生开展创业竞赛、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和创业实践等。但目前,还缺少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项目申报和管理系统,项目的申报和管理依旧相对传统,主要依靠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手工记录、审核、统计和保存,效率低下、工作量大、不易管理且出错率较高。因此,开发一个高效、稳定、规范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项目管理系统迫在眉睫。随着新时代、5G时代、大数据时代、云数据时代的到来,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项目申报系统的发展,将由原来的单一化和简单化,逐渐向多元化和智能化发展[4]。

1系统需求分析

结合徐州工程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项目运行和管理的实际情况,管理系统主要包含学生团队、指导老师、院系负责人、校内外专家和管理员五大角色。学生团队这一角色可以分为项目负责人(项目主持人)和项目组成员两大角色,且以项目负责人为主。项目负责人主要完成的任务包括项目策划书撰写、项目申报、项目组成员维护、中期检查资料提交、项目退出申请、项目成果提交和项目结项资料上传等;指导老师和院系负责人主要完成项目指导、项目申报和退出审核等任务;校内外专家负责项目立项和结项审核,以及项目评价指导等内容;项目管理员则整体把握所有项目,从立项到结项(或退项)。除了学生以外的其他角色都具有审核功能。审核人员的多角色性和审核工作的复杂性,致使审核进行到不同阶段,其审核的内容和方法也都不尽相同。因此,设计一个完善的权限管理系统,以灵活方便地赋予不同角色与之对应的功能权限,显得尤为必要[5]。

2系统设计研究

徐州工程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项目管理系统可以分为六大模块:注册登录、项目申报、项目立项、中期检查、项目退出和项目结项。2.1注册登录模块注册登录模块涉及权限问题,不同的角色具有不同的权限。学生登录后,具有项目申报、个人信息修改、项目资料上传修改和项目结果查询等功能;指导老师登录后可以对所指导的项目查询、审核和指导;院系负责人登录后可以对本院项目进行查询和审核;校内外专家登录后对所有项目指导和评审;项目管理员负责项目的审查、统计、维护和审批等。

2.2项目申报模块

项目负责人登录后选择合适的项目类型填写项目申报信息,包括项目名称、运行周期、项目负责人及项目组成员信息(姓名、学号、所在院系、班级、QQ、邮箱、电话、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开户行)、指导老师信息、项目策划书等。指导老师对指导项目提出修改意见。院系负责人审批本院系所有申报项目。项目管理员负责审核全校所有申报项目。如有问题,退回到申报人,待项目负责人修改完善后重新提交。如没有异议,则项目申报成功。项目团队应明确项目主持人对项目全权负责,是该项目的代表人。项目可能涉及的所有权、法定代表人登记、专利权、著作权等民事权利,学生应是第一权利人。项目主持人中途发生变更的,应及时到基金管理办公室履行变更手续。以下人员不得参加本次申报:①作为项目负责人,已有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项目立项且尚未结项的;②已主持校内其他相关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尚未结项的。

2.3项目立项模块

项目管理员统计所有申报项目,邀请校内外专家按照评审标准对项目评分。根据分值高低排序,选择一定数量的项目批准立项。项目管理委员会负责和立项项目团队签订立项协议,内容主要包括运行时间、结项条件、立项资助金额等。资助金额由专家评审小组评议,对于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分别给出资助标准。资助资金分立项初期的“首付款”及项目结项的“结项尾款”两批支付。立项的项目组负责人在系统中补充相应信息,包括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号码、资助金额和立项协议。项目委员会根据立项协议中约定的资助金额,发放首付款(资助金额的30%),作为项目的启动资金。

2.4中期检查模块

项目运营期间,为帮助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项目团队解决大学生项目培育孵化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提升项目团队创新创业素养和团队攻关能力,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管理委员会组织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项目训练营活动,邀请校内外专家讲授当今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思维模式和发展趋势,给与项目指导评价和建议。此外,还邀请专业的素质拓展训练团队专门为项目团队设计创业户外训练项目。通过一系列内容新颖、形式独特的情景和活动,让学生主动去体会、去解决问题,在参与体验的过程中,让他们的心理受到挑战,思想得到启发,在特定的环境中去思考、发现、醒悟,对个人、团队重新认识,重新定位。培养大学生创业者们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从活动中展现出领导、自我管理及团体互助的重要性;提高创业者面对环境改变的适应能力。活动采用游戏的方式教学,寓教于乐,通过分组互动、合作、竞争、模拟对抗等内容帮助创业团队提升凝聚力和坚定创业信心。活动结束后,项目组根据实际运行情况,按要求在系统中提交中期运营报告和相关证明材料等。

2.5项目退出模块

项目自批准立项至结项期间,各项目组都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如资金不足、项目成员退出等)提出退项申请。待指导老师、学院领导和项目管理组审核后,该项目退回首付款(资助金额的30%),项目运行结束。项目退出后,对项目团队无任何影响。

2.6项目结项模块

运营周期结束后,项目委员会安排结项答辩。项目负责人提交结项答辩验收书(主要包括立项协议书约定的结项目标等内容)和结项答辩PPT。结项采用答辩形式,项目负责人进行结项PPT汇报。校内外专家听取汇报后,给出能否结项意见。结项答辩通过的项目组,提交项目运行成果和结项报告,项目委员会发放结项尾款(资助金额的70%)和结项证书,项目运行结束。结项答辩没有通过的项目组,退回首付款(资助金额的30%),项目运行结束。

3结束语

大学生创业团队建设范文8

关键词:创新创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路径

创新创业教育在报告中多有提到,足见大学生创新创业开展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作为高校应该坚定自身在教育中的地位,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主力军,需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在实践中,主要承担着为社会培养具有基本创业技能的高水平人才的责任,能够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保障,面向全社会培养具有综合素质较强的创新型人才。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中实施的创新创业,需要分层次进行,寻找合适的课程载体,并建立相关的课程体系。

一、当下创新创业教育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中出现的问题

创新创业教育在推进过程中经常遭受教师和学生的“冷眼”。其主要原因是创新创业教育在高校教学中没有全面开展成为专业课程,同时也没有可依托的其他专业课程,使得创新创业教育在高校全面推进改革过程中举步维艰。已有《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的高校,其课程体系也不够完善。以上问题的具体描述如下。

(一)各高校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步伐不统一。在高校推进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国际经济与贸易这一专业属于应用较为广泛的专业之一,具有能力的学生可在各大涉外企业中进行工作,主要从事贸易经济、市场营销等工作。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一些高校已有相关创新创业课程,如《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等,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了解了创新创业中需要做的事情。学生在学习后初步具备了创业所需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但是在实际应用中还尚未达到社会所需开创型人才的需求标准,其主要问题出在课程的开展上。一些高校的教学在学生完成创新创业基础后便戛然而止,使学生在相关内容上得不到后续推进,甚至有的学生仅仅关注相关课程的学分是否能够拿到手。有一些尚未进行创新创业相关教育教学的高校,教师尝试将创新创业融入日常专业课教学,但是缺乏专业课程之间的深入联系,没有成体系的课程规划,使得这一部分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处于较为落后的阶段。总体而言,高校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尚处于探索教学阶段,并且各个高校之间开展教学的联系不够明显,导致其开展步调参差不齐。

(二)缺乏合适的相关课程管理体系。创新创业教育在高校中实施速度慢,主要是因为教育过程中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早在1990年我国就已经开展了基础教育阶段实施创业教育的项目研究,发展到如今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战线不可谓不长,但是在我国创业群体中,具有大学学历的创业者比例仅占到全部创业者的百分之五以下。高校作为创新创业层次人才培养的主基地,在实践过程中缺乏相关的课程管理体系,使得已经开展的创新创业课程在实践中的作用微乎其微,导致学生几乎不重视相关内容。许多学生在学习完学校开展的创新创业课程内容之后,仍未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致使高校教育与学生学习之间出现了严重脱节的情况。

二、创新创业视角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策略

基于当前创新创业教育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高校要落实贯彻创新创业相关教学任务,必须要脚踏实地从根本做起,在校内要创立有关双创教育的教学体系,保障学生的相关知识来源。校内还可承接相关“大学生创新创业”“互联网+”等活动,为学生提供从课堂外参与创新创业学习的途径。有关创新创业视角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的培养,其具体策略如下。

(一)建立完整培养体系,构建双创教育模式。高校要落实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内容,首先要搭建完整的教育教学体系,让相关的创新创业课程不再在实践过程中打“游击战”。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创建要分三个层级进行,第一层级要面向全体学生,设立可依托的创新创业普及课程。第二层级则需要高校根据不同专业的实际创业需求,面向具有创业意愿和创业潜质的学生,开展相关讲座,开展有关创新创业课程的选课,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创业技巧。第三层次则需要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展示运用到各种创新创业活动中去,学校要积极为学生搭建校内实践平台,以项目作为活动引导的基础,开展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启动资金和实践平台。高校开展创新创业实践课程,应从以上三个层次逐渐推进,深化当前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创新创业课程构建过程为例。第一部分面向全体学生的课程内容是要求全部学生进行学习的,高校要在全校范围内统筹安排上课时间,为学生累积有关创新创业的基础知识,初步建立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第二部分的内容为选修,学生可以通过公选课或其他课程的学习,加强自身的创新创业知识,并与专业知识相结合,明确自身的创新创业目的。在这部分内容开展过程中,校方要聘用有资历的创新实践型人才为学生设立课程,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高校应加强与企业及其他高校的合作,在校内开展创新创业竞赛,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舞台。

(二)进行人才团队建设,搭建双创教学平台。学校在深化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应积极响应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在校内开展大学生素质教育基地及大学生创业指导教育中心,加强人员配置,为学生的学习保驾护航。在搭建创新创业教育平台的过程中,学校应将重点放在人才团队的建设上,加强学校创业教育人才团队的建设,在各高校之间应实行深入交流。高校人才团队在建设过程中要互通有无,借助现代化科技手段,收集当前创新创业相关的前沿资讯,为学生具体讲解有关创新创业过程,在校内开展创新创业相关网站,开启校内微博、微信公众号推送,搭建线上平台,让学生在课下也能了解相关的学习内容。以学校微信公众号的实际运营为例。学校公众号应与学校学生处挂钩,联系学校的创新实践教育团队进行开展,由校内实施,下发到到学院进行推广。如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在开展过程中可由校公众号推送,再由院内教师进行推广,为学生普及有关创新创业方面的知识,对于一些对创新创业实践有想法的学生,通过线上学习的方式,能够为其提供合适的学习机会。学生可自行关注创新创业相关内容,该公众号由校内的创新教育团队运营,能够实现高校整体创新创业教育水平的提升。学校在办学过程中要灵活运用社会力量,为学生提高相关专业的创业水平,在线下为学生提供实践创业平台。

(三)理论知识结合实践,积极参与相关活动。在国家推动下,每年都会开展“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等,能够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通过全国高校共同开展的活动,为全体高校学生提供了创新创业知识的实践平台。校方要做的是在活动开展前进行宣传,落实好学生有关创新创业基础知识的学习。学校可通过本校教育主题网站的资讯,为学生展示学校在以往开展创新创业教学中取得的成果。在校内积极建设以学生为主的创新创业比赛团队,提高学生参加比赛的积极性。学校可以对在比赛中取得成果的学生进行奖励,对于校内活动、市内活动、省内活动以及部级活动都要有不同的奖励政策,在学生接触相关学习时为学生推广学校的鼓励政策,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相关创新创业活动。例如,学校在进行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建立时,可在搭建校内平台的过程中首先开展校内创新创业大赛。在校内比赛中,为提高学生对比赛的重视性,每个专业至少需要一到两支队伍参加比赛,增强校内比赛的竞争性,对于学院内前三甲的队伍以及校内前三甲的队伍要给予不同的奖励,并进一步获得参与市级比赛或省级比赛的资格。校内开展活动时,可由学校投资建设的创新创业教学团队进行监督和评判,让学生在参加各类活动的过程中不断累积创新创业项目的实践经验,通过课程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及专业知识结合起来,提高学校整体的创新创业教育水平。

三、总结

综上所述,教师在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进行授课时,要将创新创业理念融入其中,通过建立完整培养体系、进行人才团队建设和理论知识结合实践这几大关键方面,提高学生的创业热情,激发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并让他们有效将专业知识应用到实际操作中,提高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宋庆福,朱颖.“双创”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路径探索: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16,37(34):41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