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劳动教育实践活动范例

大学生劳动教育实践活动

大学生劳动教育实践活动范文1

一、劳动教育的意义

(一)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知识水平

民办高校落实劳动教育,必然会引导学生参与到劳动实践中,这一过程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知识水平。由于社会是由群体构成的,人文性极强,涵盖着多元化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知识。学生只通过课本教材或者视频图片难以全面认识社会,只有通过劳动才能接触到人文社会的深层含义,促使学生不断强化对社会行为准则的认识,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更加优秀的人格品质。

(二)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高校劳动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人才培养活动,其通过组织和计划明确德育、美育等方面的培养目标,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融合知识教育与劳动教育,全方位推进学生各个层面的素养培养与发展,使学生成为新时代所需的人才。在具体的劳动实践过程中,学生有目的地劳动,将学校教育所学的知识技能落实到劳动教育中,丰富劳动的内涵和形式,实现对知识技能的真实检验,是提升学生创造力、创新力的有效途径。

(三)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新时代素质教育工作的推进强调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由于社会和技术的发展速度极快,这就要求新的社会人才应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实践是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基础,劳动又是实践的关键举措。通过劳动教育,学生可以深入劳动活动,体会劳动的过程和价值,通过实践发现新知识、检验新知识,从而形成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二、新时代民办高校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现状

(一)民办高校劳动教育课程设置不完善

当前,民办高校劳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最明显的问题就是所设置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不完善,多数民办高校将劳动教育直接与德育教育画等号,缺少劳动实践课程的实际开展,导致大学生无法形成坚定的劳动意识和劳动思想。这主要在于民办高校对劳动教育的认识不清,没有给予劳动教育应有的重视,片面地认为劳动实践会浪费专业学习时间,较少开设甚至不开设劳动实践课程,致使劳动教育流于表面。新时代社会发展更加重视人才的全面性,民办高校作为劳动教育的重要阵地,其对劳动教育课程设置的不完善直接影响着劳动教育的成效,影响着学生未来的成长与发展。

(二)社会传统观念对劳动教育的影响

高校劳动教育实施的有效性还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传统劳动观念对社会、对人们的影响颇深,对劳动教育的开展产生了一定的制约作用。在传统的劳动实践中,人们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小农意识,导致部分大学生认为劳动就是体力活,是非常费心费力的实践活动,从劳动中并不能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提升。这种观念一直影响着其成长,导致大学生在新时代面对劳动教育时也出现此类认知,对劳动实践产生抵触情绪,不愿意或不主动参与劳动教育,使得学生的劳动意识、劳动精神得不到培养。另外,多数家庭教育一直为学生灌输轻体力、重脑力的思想,常常教育学生如果不好好学习就要去劳动,一味地关注学生的成绩,导致学生对劳动产生了偏见,即轻视体力劳动的错误思想,进而影响高校劳动教育课程的开展。再者,社会劳动分工依然存在不完善的情况,实践劳动的收入分配较少,脑力劳动的收入分配较高。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未来获得好的职业发展与高的工作收入,正是由于这种差异性的存在使得劳动在大学生的心中被贬值,无法调动大学生对劳动的兴趣和积极性,劳动教育的理想目标得不到高效实现。

(三)大学生对劳动教育的认识不够全面

社会的发展带动了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生活水平的进步,大部分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很少有机会接触到劳动实践活动,在社会因素、家庭因素以及教育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学生对劳动教育难以产生全面性的认识。当今社会中存在很多不良行为因素,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大学生很容易受到这些不良因素的影响。劳动教育作为与此完全相反的一种实践行为,却得不到大学生的关注和兴趣,这对大学生的劳动意识、艰苦奋斗精神的培养造成制约。另外,部分大学生缺乏身体锻炼,身体素质较低,在劳动实践中不能跟上教育节奏,对劳动技能的掌握进度较慢,对其劳动实践的积极性产生影响。

三、新时代民办高校大学生劳动教育实施路径

(一)丰富民办高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民办高校若想办好新时代的劳动教育,就应该从课程体系设置方面着手,积极丰富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的内涵和形式,完善课程设置,为大学生劳动意识、劳动素养的培养奠定基础。一方面,民办高校在对劳动教学课程内容进行选择和安排时,不仅要重视劳动知识理论教学,还要关注劳动实践和劳动技能的培养,让学生能够在更加完善的劳动教育体系中学习和锻炼,进而提升劳动综合素养。另一方面,民办高校对劳动教育课程的设置应具有针对性,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阶段性培养目标为不同层级的学生设置不同的劳动教育任务及目标,如对于大一的学生而言应侧重于劳动习惯的培养,组织其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树立基本的劳动观念。

(二)积极拓展校外劳动实践活动形式

民办高校应为大学生积极拓展校外劳动实践活动形式,让学生在真实的劳动实践中感受劳动的价值。首先,民办高校可以建立与社会福利机构的沟通关系,从社会公益着手,为学生提供社会性的实践活动平台,如环保实践活动、敬老实践活动等,既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又深化劳动实践的价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其次,民办高校可以基于学生的专业学习,与校外相关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打造校外劳动实践活动基地,让大学生能够将自己的专业所学通过专业岗位实习得到实践,有效地提升大学生的专业技能与劳动能力,促进大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

(三)强化大学生的劳动教育自主性

大学生是民办高校劳动教育的主要对象,大学生能够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劳动教育决定了劳动教育的有效性。因此,民办高校应重视对大学生劳动教育自主性的强化,不断提升大学生劳动教育的自觉性,确保高校劳动教育能够以常态化的形式持续推进,以获得更好的劳动教育成果。民办高校应积极组织大学生参与多样性的主题活动,激发大学生参与劳动实践活动的主动性,使大学生主动参与劳动教育理论学习、主动融入劳动教育实践活动,为劳动教育的实施创造条件。

(四)健全校内劳动实践教育机制

民办高校实施劳动教育应在校内积极健全劳动实践教育机制,搭建完善的劳动教育实践平台,从而培养学生积极向上、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劳动精神。民办高校可以在校内设置勤工俭学岗位,如图书馆服务管理人员、办公室助理以及清洁工等,为大学生提供劳动实习岗位,让大学生能够通过劳动实践获得一定的工资,改变大学生对劳动的认识,使其了解劳动的深层含义和价值,明白只有辛勤的劳动才能获得回报。另外,民办高校也可以举办以劳动为主题的校园活动,让大学生能够在与其他同学的积极互动中加深对劳动教育的认识,并锻炼自身的劳动技能。

四、结语

综上所述,劳动教育是民办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当前,民办高校劳动教育实践存在诸多问题,影响教育有效性和实效性,不利于学生劳动素养的培养。对此,民办高校应加强对劳动教育的重视,丰富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积极拓展校外劳动实践活动形式,强化大学生的劳动教育自主性,健全校内劳动实践教育机制,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所需人才。

参考文献:

[1]闫伟.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模式探索与创新[J].菏泽学院学报,2020(1):1-6.

[2]朱瑞,马梦祥.高校开展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意义及措施[J].知识经济,2020(4):148-149.

[3]吴奶金.高校劳动教育内涵与可行性路径分析[J].大理大学学报,2020(1):38-41.

大学生劳动教育实践活动范文2

关键词: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价值;路径

2020年3月20日,国务院关于劳动教育出台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对劳动教育的内容、劳动教育的学段要求、劳动教育的重点任务、劳动教育的保障体系做了明确的要求和系统的部署,对提升劳动教育效果和培养高劳动素养的综合型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国内对劳动教育的定义从不同角度可以给出不同的定义。黄济教授认为劳动教育通常可从劳动教育的基本内容、素养和任务三方面进行定义[1]。冀晓萍认为劳动教育包含情感态度价值观、动手动脑能力和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对于劳动教育的内容,赵荣辉认为劳动教育不仅仅是技能培训和习惯养成,还应该加强劳动精神的培养。郭丽强认为劳动教育是信息技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组合[3]。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劳动教育师资力量短缺,课程内容单一、劳动教育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发展因此,高职院校应该加强劳动教育、丰富劳动课程内容、完善劳动教育制度体系,提升劳动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培养出劳动技能精湛、劳动素养高的新时代综合型人才,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1劳动教育的价值

大学生是劳动教育的特殊群体,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栋梁之才。劳动教育不但能磨炼大学生的意志,还能启迪大学生的智慧。高职院校在落实立德树人的育人过程中,劳动教育其实是把学到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的重要途径。因此,劳动教育是学校培养学生成长成才的核心环节。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能够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育学生劳动精神,提升学生的劳动素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1.1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新时代人们对美好生活不断追求的过程,同时也不断推进着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劳动教育的价值对大学生全面的发展主要集中体现在劳动的独特作用上。高校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新颖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如参观、见习、实习等。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志,自由发挥自身的特长,激发自己的潜能,健全自身的各项能力,提升劳动技能,淬炼劳动品质,深化理论知识,从而通过各种劳动等社会实践活动使其自身不断社会化,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2培育学生的劳动精神

劳动精神是指人们在劳动过程中能够克服各种苦难,表现出对劳动坚定不移、忠诚的热爱的态度,并且坚信只有通过劳动才是解决各种苦难的正确途径。劳动精神的本质就是劳动者通过辛勤的劳动、忠诚的劳动和创造性的劳动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为国家开创新局面。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培育是学校根据社会发展、用人单位的需要以及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让大学生接受不同层面的劳动精神的培养和教育。高职院校只有在新时代不断加强劳动教育,培养大学生不断追求产品质量、精益求精、刻苦钻研的品质,拥有爱岗敬业、拼搏创新的精神,进而提升自身的劳动素质和劳动精神。

1.3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青年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民族的希望,承载着人民的希望和时代的责任。在纪念100周年大会上强调:“只要青年都勇挑重担、勇克难关、勇斗风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能充满活力、充满后劲、充满希望。”[4]因此,我们青年要勇于挑起新时代的社会责任,不辜负的深切厚望。新时代的社会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就要求学校要教育和引导广大青年学子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发挥自己的光和热。高校通过开展劳动教育,使学生理性地认识和热爱劳动,而不是被迫劳动。通过走进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体验帮助他人的善良情感;走进工厂体验技术的魅力,培养大学生的工匠精神和创新能力;走进红色革命老区,感悟革命烈士的伟大和今天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培养爱国情感。这个过程就是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养成的过程,提升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挑起责任的担子。

2劳动教育的成效

2.1劳动教育的地位不断提高

在过去人类社会的教育仅有德智体美四育,劳育并未取得独立的教育地位,只是作为德智体美四育的补充。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多次强调劳动对创造人民美好生活和实现中国梦的作用和意义,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劳动教育与其他德智体美四育有同等重要的教育地位,打破了教育部门和社会各界在过去不重视劳动教育的困境。随着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家正向科技强国迈进,则党和国家急需大量的各行各业的高素质的劳动者,进而使劳动教育的地位显得尤为突出和更加重要。

2.2劳动教育体制机制不断完善

自从2018年9月全国教育大会以来,各大高校都在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指导下开展和构建适合本校劳动教育的体制机制,使劳动教育体系更加完善,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劳动教育的质量和效果。青年学子是党和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是中国梦和美好生活的建设的生力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完善劳动教育的课程课程内容、课程标准、管理体系、评价体系等体制机制,确保高校能够通过劳动教育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和劳动精神,培养出劳动素质高的合格劳动者。在国家劳动教育政策的指导下,各大高校均在劳动教育实践的探索中前进,为此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促使劳动教育体制机制不断完善,这也是劳动教育取得的成效。

2.3劳动教育的内容不断丰富

目前,各大高校通过劳动实践教育活动取得一定的成效,劳动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也各式各样,进而劳动教育的内容也进一步得到了丰富。各大高校也结合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探索出较为适合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如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服务活动、课程实践活动、校园劳动活动等。此外,高校还注重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开展“三下乡”“七彩假期”“寻最美家乡河”等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深化自己的认识、练就过硬的本领、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劳动品质,通过自己的劳动服务好社会和人民,建造好祖国的美好家园。这就是大学生劳动教育在实践劳动教育方面取得实质性成效和肯定的地方。

3劳动教育的困境

近几年来,劳动教育越来越受到国家和教育部门的重视,国家也出台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等一系列的意见和政策来指导和落实劳动教育,虽然劳动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长时间对劳动教育的不重视,导致部分学生劳动观念淡化、不爱劳动、不会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等现象,高校通过开设劳动课积极履行劳动教育的责任,但存在劳动课程单一,课时量少,劳动教育持续性不够。

3.1对劳动的认识不足,劳动观念淡化

目前,大学生对劳动的认识不足主要表现在劳动的目的和劳动的社会价值认识较为偏私。有的学生不愿意劳动,想着不劳而获或投机取巧,比如大学生考试作弊、抄袭作业、宿舍卫生差等现象;有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是知识分子,看不起那些没有文化的体力劳动者,通常用趾高气扬的态度对待校园里的环卫工人;有的学生从小就养成了不良的劳动习惯,如饭来张口衣来伸手、鞋脏了找洗鞋店,地脏了用扫地拖地机器人等。上述诸多现象反映出大学生对劳动认识不足、劳动观念淡薄。因此,高校劳动教育需要培养学生基本的劳动技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3.2劳动课程内容单一,持续性不够

劳动课程与其他教学课程相比,学校和任课教师都侧重于文化课知识和专业课知识的传授,劳动教育仅停留在观念式教学的层面,通常以校园实践劳动为主,劳动课程仅仅停留在表面,以体力劳动为主。劳动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也比较单一,缺乏创新性和针对性,学生也慢慢对劳动课程的兴趣大大减弱。此外,劳动课由于劳动实践基地短缺、师资力量少等原因无法保证学生每天或每周都有劳动课,劳动课程不能持续进行,让学生和老师对待劳动课不能像对待其他课程一样重视。同时,学校也没有建立实质性的劳动课评价体系,无法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劳动教育的需求。高校应该加大劳动实践育人的力度,从校园文化活动、资助育人等多个方位丰富大学生劳动实践育人的方式方法,让学生在不同形式的实践劳动教育活动中提升自身的劳动素质。

3.3劳动教育的理念滞后,体制机制不够完善

教育理念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和培养出什么样的人。目前,大部分高校仍然重视专业课程教育,在评奖评优中重点考虑专业课成绩,甚至用专业课程的成绩来评定教学效果的好坏,而忽视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同时,虽然各个高校在全校内都开设了劳动课程、实施劳动教育,但劳动教育的体制机制仍然不够完善,主要表现为劳动课程不够专业和规范,大部分为简单的体力劳动,无法提供劳动精神培育应有的教学氛围;师资力量不足,大部分高校将劳动课程分给了未经过专业培训的辅导员老师和思政老师,不利于劳动技能和劳动素养的培养;部分高校缺乏对劳动课程的考核和评价,没有具体的量化指标来衡量劳动教育的效果。

4劳动教育的实现路径

4.1加强劳动精神培养,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

大学生劳动认识不足等问题需要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进行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高度概括了公民应该遵循的价值取向,为国家的强大、社会的进步、人民的幸福提供了系统全面的精神指引,这也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精神食粮。培育大学生的劳动精神,要明确劳动的重要性,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正确的劳动价值观通常可以通过日常的教学过程加强学生的劳动思想教育,主要方法有:一是通过政治理论学习和专门的劳动思想教育课进行塑造学生的劳动观念;二是通过传统节日、主题班会、团日活动、课程认知和参观实践活动、假期社会实践活动等进行劳动思想教育;三是利用宣传海报、新媒体、专题讲座、校园文化活动等进行宣传和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在校园内形成热爱劳动的氛围,让学生明白劳动最光荣、最崇高、最伟大、最美丽以及美好生活是奋斗出来的道理,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美好的明天。

4.2丰富劳动课程内容,构建劳动课程体系

劳动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均要劳动作为依托,高质量的劳动课程设置要与社会人才的需求挂钩,充分发挥劳动课程的想象力,打破常规思维使劳动课程与学科、生活和技术相融合。从学科、生活、技术等方面构建不同形式的劳动课,使劳动课科学化、系统化。主要措施有:一是在学科教材中渗透劳动教育的内容,构建学科+劳动的课程育人体系;二是将劳动作为德智体美四育发展的基点,让劳动成为五育融合的载体,构建劳动+X育的课程育人体系;劳动教育源于生活,与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是密不可分的,让生活成为劳动教育的场所,构建生活+劳动的育人体系;根据学生的特长和爱好,构建技术+劳动的育人体系,把互联网、大数据、无人机等技术与学生的兴趣相结合,实现学生的个性发展,提高劳动课的育人成效。

4.3重视劳动教育评价,建全劳动教育保障体系

大学生劳动教育实践活动范文3

【关键词】劳动教育;担当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新时代我国高校劳动教育与大学生担当精神培育概述

(一)新时代我国高校劳动教育概述。1.新时代我国高校劳动教育的基本内涵。“‘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归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1]为构建符合我国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教育体系,劳动教育又一次回到了大众视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实施劳动教育重点是在系统的文化知识学习之外,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2]由以上内容可见,我国的劳动教育是指教育者用一定的实践要求,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要求的实践能力和劳动价值观的社会实践活动。受教育者的劳动类型包括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型劳动。2.新时代我国高校劳动教育的主要内容。新时期我国高校劳动教育内容有了新的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对高校劳动教育的内容指出:“高等学校要注重围绕创新创业,结合学科和专业积极开展实习实训、专业服务、社会实践、勤工助学等,重视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应用,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2]所以,总的来说,我国高校劳动教育主要是围绕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展开。首先是生产劳动,对大学生来说,生产劳动包括勤工助学、实习实训等等。通过这样的方式,高校组织学生进行生产劳动,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能够为毕业后的创新创业和就业发展奠定实践基础,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毕业后的社会适应能力。其次是服务性劳动,这里所指的服务性劳动是带有公益性的社会实践活动。高校加强学生的服务性劳动教育能够有利于培养奉献精神、担当精神和责任意识,以及为公共服务的意识,一定程度上对塑造大学生的道德品质起到推动作用。

(二)我国高校大学生担当精神培育概述。1.担当精神的内涵。从“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到“不破楼兰终不还”;从“岂因祸福避趋之”到“横眉冷对千夫指”,虽然历朝历代对担当精神的理解不同,但是,担当精神从古至今都是中国人引以为傲的民族精神之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担当精神做出了全新阐释:担当就是“坚持原则、认真负责,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3]。由此可见,担当精神的内涵是由坚持原则和认真负责两个方面构成。首先,坚持原则是指,在大是大非面前坚持正确的理论导向和行为导向,不被邪恶蛊惑,敢于同邪恶势力做斗争。对大学生而言,坚持原则就是要坚定理想信念,不被外物蛊惑,积极从事对祖国和人民有利的活动。其次,认真负责是指,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面对危机能够迎难而上,不畏缩不后退,积极站好每一班岗。对大学生而言,犯错并不可怕,需要有积极承认自己错误的勇气,面对生活中的困难需要积极面对并解决。2.我国高校大学生担当精神培育的现状。培养大学生担当精神,立足新时代,把握大学生社会责任担当意识培育的现实要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3]。目前我国高校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这集中体现在高校不断加强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开放“慕课”等公共课程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等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担当精神的培育起到了促进作用,使学生产生了一定的担当意识。另一方面,在高校对大学生担当精神培育的过程中也出现了理论知识与实践分离、教育形式过于单一等现象。首先是课本理论与社会实践相分离的问题,体现在我国高校虽然设置了思想政治教育必修课,但是没有做到将课本中担当精神的理论与具体实践相结合,导致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不能充分理解。其次,教育形式过于单一。我国绝大多数的高校课程是通过教育者口头讲授实现的,口头讲授法由于局限性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接受程度参差不齐。而我国高校对大学生担当精神的培育大多仅限于通过教授思想政治教育类课程实现,这就造成了教学形式过于单一。对大学生担当精神的培育不应该仅局限于通过思政课程,还可以将其渗透进各个学科教学,潜移默化让学生接受教育。

二、新时代我国高校劳动教育对 大学生担当精神培育的作用

(一)新时代我国开展高校劳动教育对大学生担当精神培育的必要性。1.高校开展劳动教育是培育大学生担当精神的重要途径之一。我国高校开展的劳动教育,对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育和民族精神的培育都有重要作用。首先,通过对大学生实行劳动教育,特别是生产性劳动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我国普通高校通过对大学生实行生产性劳动教育,培养大学生劳动意识和动手能力,使大学生具备一定的社会实践能力,在大学生走向社会后能够更快适应社会。其次,通过对大学生实行劳动教育,特别是服务性劳动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民族精神的理解。比如:很多同学毕业后选择参加“三支一扶”或在社区进行义务劳动,用自己的行动诠释青春。这些同学用自己的行动为千千万万的大学生上了一堂课,告诉了我们什么是担当精神,这就是劳动教育优越性,通过劳动教育可以培育大学生的担当精神。2.培育大学生担当精神可以推动高校劳动教育目标的实现。“新时代劳动教育主要育人目标就是针对一些青少年中出现的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从思想认识、情感态度、能力习惯三个方面面向全体学生提出劳动教育目标,突出强调劳动教育的思想性。”[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对于我国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目标进行了阐述。由此可知,我国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目标主要是从思想认识、情感态度和能力习惯三个角度来阐释。想要养成良好的能力习惯就必须从思想上坚定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从情感上培养奋斗奉献的劳动精神。培育大学生的担当精神,能够使大学生思想上坚定马克思主义立场,从情感上养成乐于奉献勇于担当的精神,从而形成正确的家国观、人生观。这对劳动教育目标的实现可以起到推动作用。

(二)新时代我国高校开展劳动教育对大学生担当精神培育的重要性。1.高校开展劳动教育使大学生担当精神的培育从理论走向实践。针对我国高校对大学生担当精神的培育存在理论知识与实践分离、教育形式过于单一等现状,在高校实施劳动教育能够丰富担当精神培育的形式和内容,使大学生担当精神的培育从教育者的口头讲述和课本的理论知识中得到延伸,采取更加生动灵活的劳动实践手段,让大学生能够潜移默化学习担当精神,并对他们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我国高校对大学生担当精神的培育主要还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而理论知识的教育往往存在学习效果不佳、学生学习热情不够高的现象。高校开展劳动教育,使同学们走向实践,一方面提高了同学们的热情,另一方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巩固了担当精神培育的效果。2.高校开展劳动教育创新了大学生担当精神培育的方式方法。我国高校传统的担当精神培育方式主要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必修课和选修课进行理论灌输和引导。其他方式还有开展活动或主题班会,以及学生组织的引导等。劳动教育的开展,为大学生担当精神的培育提供了新的方式方法,学生可以走出课堂,用切身体验去领悟什么是担当精神。在这种新的教育方式的推动下,学生可以在劳动中将课堂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不仅丰富了担当精神培育教学的内容,也完善了担当精神培育教育教学模式。

三、新时代我国高校劳动教育与大学生担当精神培育的融合路径探析

(一)新时代我国高校应促成劳动教育与担当精神培育理论的融合。新时代,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为大学生应该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劳动教育不仅要靠实践,理论教育的重要性也不容忽视。在进行劳动教育的理论教育过程中,我们也应该看到其与担当精神教育的联系。认真负责、坚持原则作为大学生担当精神的重要内容,不仅体现在担当精神的培育中,还体现在劳动教育的理论教育中。劳动不仅要做,还要“做好”。要教育学生“做好”劳动,认真负责,就必须在劳动教育的理论教育过程中融入大学生担当精神的培养,这样才能提高劳动效率,将劳动教育的成果充分展现。与此同时,也能在劳动中培养大学生的担当精神,一举两得。

(二)我国高校应促成劳动教育与担当精神培育实践的融合。1.高校应因地制宜利用社会历史文化资源实现在劳动中培育大学生的担当精神。高校应该因地制宜利用当地特有的历史文化遗迹,将劳动教育与担当精神的培育融入其中,使学生在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劳动教育和担当精神的培育,这样还能使历史文化遗迹在当今社会焕发新的活力。比如:组织学生在当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做志愿讲解员,或者利用当地的历史文化场馆,通过组织同学实地参观或调研达到劳动教育与担当精神培育的融合。2.高校应充分发挥服务性学生组织的影响力促成劳动教育与担当精神培育的融合。我国高校有形式各样的学生组织。其中,有很多服务性的学生组织,比如志愿者协会、学生服务中心等等。但是,这类学生组织开展活动过程中往往存在无法切实保障学生的安全等问题。这与高校对此类学生组织的重视程度不够有很大关系。在开展劳动教育的过程中,高校应该看到这类学生组织的潜力,充分利用好学生组织资源,分配老师配合学生组织工作。通过学生组织组织学生进行劳动教育,能够让学生们在自我管理中进行劳动教育的同时,督促学生在服务性劳动结束后,积极总结感悟,培养大学生担当精神。3.高校应充分利用学生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促成劳动教育与担当精神培育的融合。目前,各高校都会在寒暑假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社会实践的种类非常丰富,小到社区服务,大到环境治理等等。随着这些年高校对大学生寒暑假社会实践模式的不断探索,部分高校有了较为完备的寒暑假社会实践体系。但是,对于寒暑假社会实践成果的评价,大多数的高校存在重视程度不够高以及并没有将其与实际劳动学分相结合的现象。这就导致大学生寒暑假社会实践趋于形式化,并没有充分挖掘其教育潜力。所以,针对以上现象,高校应该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功能,使高校学生正确认识责任与担当、劳动的意义与价值的关系。比如:高校可以将寒暑假社会实践的学分与劳动教育的学分挂钩;组织负责劳动教育教师做社会实践的带队人,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和开学后,对参加寒暑假社会实践的学生进行评价等,增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也能在评价中找到信心,更加积极地接受劳动教育。

【参考文献】

[1].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05(03).

[2]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2020-03-27(001).

[3].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4]张洁,温程芳.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担当意识培育的理论遵循与实践探索[J].高教论坛,2019(11).

大学生劳动教育实践活动范文4

关键词:以学生为中心;大学生;劳动教育

劳动是人类重要的实践活动,对于社会发展而言至关重要。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重要基石[1],对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党和政府历来重视劳动素养培育,“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党和国家始终坚持的教育方针[2]。2018年9月10日,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总书记的讲话充分肯定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为我国劳动教育培养方式指明了方向。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从理论认知和实践促进两个层面对劳动教育如何开展做出重要阐释,为我国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顺利开展绘制了清晰蓝图。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其劳动教育状况要得到更高程度的重视。在党和政府的推动下,我国各个院校分步骤、分批次推进并开展劳动教育课程建设工作,在教材编写、学术研讨和政策解读上均取得丰硕成果。作为河北省重点建设的骨干大学,河北经贸大学于2020—2021年第二学期(春季学期)首次在全校开设劳动教育课程,笔者作为首期授课团队成员,直接参与了第一期劳动教育课程的线下授课工作。

1大学生对劳动教育课程教学的需求

为了调动大学生参与劳动教育的主观能动性,在开课之际,笔者以“结合自身及周围同学的事例,谈谈高校该如何开展劳动教育”为主题,对172名河北经贸大学2020级学生进行了简单的线上需求调研。其中165人进行了需求表达,仅7人未做任何说明,共收集资料一万余字,为明确大学生劳动教育需求提供了参考。通过整理和分析资料,发现大学生对劳动教育课程的需求主要聚焦于三个方面:

1.1对劳动教育理论知识的需求

当前,我国各大高校的劳动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课程体系不完整,劳动教育相关理论课程较少,大学生系统学习劳动教育理论知识存在困难。在调研过程中,一位学生直言:“高校应该在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上齐头并进,首先要对学生进行理论上和思想上的教育,让学生对劳动形成根深蒂固的认识,明白劳动的必要性。然后应该让学生亲自体验劳动,多开展一些能让学生体验劳动的活动,不能只停留在理论知识学习上。”

1.2对劳动教育实践机会的需求

劳动教育离不开劳动实践,丰富劳动教育的内容与类型有利于大学生快乐劳动,减少千篇一律的乏味感。学生期待劳动教育和实践的真正融合,一位学生坦言:“寒假期间,我积极响应老师号召,参加河北省沧州市新华区疫情防控志愿者活动,主要负责全民核酸检测信息录入、电话问询、信息登记、社区巡逻等工作。每日服务从早上8点到晚上8点,总服务登记信息用户每天600余次。这次劳动让我深刻认识了劳动的重要性,增强了我的集体意识和爱国情怀。”

1.3对劳动教育文化建设的需求

校园文化是劳动教育的重要载体,对于高校开展劳动教育具有重大意义[3]。劳动教育文化建设的立足点是校园文化,重点也是校园文化。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和劳动教育融合起来,不仅有利于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而且有利于提升劳动教育的知名度。

2基于大学生需求的劳动教育课程教学设计与实践

“以学生为中心”,本质上是以大学生的需求为中心。基于大学生对劳动教育的教学需求,表现为理论需求、实践需求和文化需求三个方面,笔者在课程设计上做出大胆尝试。

2.1坚持理论育人,创新劳动教育理论教学的内容与形式

对于劳动教育课程而言,理论学习是重中之重。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形式多样性是理论学习能够顺利完成的重要条件。因此,劳动教育在教学上始终坚持理论育人,不断创新劳动教育理论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对于大学生转变劳动观念、培养劳动情怀和提高劳动素质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理论育人的具体措施包括:(1)重视课程建设。河北经贸大学劳动教育教学团队通过多方对比,选定了赵鑫全、张勇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于2020年出版的《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作为必修课教材,该教材非常重视劳动教育理论知识的传达。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坚持以《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为蓝本,结合自身社会学和管理学的学科背景,对大学生与劳动品德、大学生与劳动情怀以及大学生与创造性劳动进行了重点讲授,满足了大学生加强理论学习的需求。(2)重视劳动教育资源学习与分享。学校在劳动教育课程正式开课前,邀请国内知名劳动教育专家开展“线上+线下”培训,教师要借助这次机会认真领悟劳动真谛,并在授课过程中将其传递给学生,实现“学”与“教”的深度融合。(3)重视自身教学素质的提升。在2021年春季学期开始前,笔者多次参与劳动教育集体备课,有效提升了对教材的把握能力和理解水平。

2.2推进实践育人,“校内+校外”双渠道探索实践机会

实践是提升劳动素质的重要途径。河北经贸大学历来重视对大学生劳动能力的培养,不断创造校内实践机会,拓宽校外实践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劳动实践的传统为推进劳动教育实践育人提供了肥沃土壤。实践育人的具体措施包括:(1)创造条件开展课堂实践。立足大学生爱好探索、好奇心强的心理特征,结合高校实际的教学条件,利用课堂灵活开展实践活动。笔者在“大学生与创造性劳动”一章的授课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如果给你一张A4纸,你能叠成什么”,而后让学生拿出一张A4纸进行现场手工制作,并通过QQ空间、微信朋友圈等社交平台“晒作业”,最终评出“最佳人气奖”10人、最佳创意奖10人和最具挑战奖10人,丰富了课程内容。(2)引导大学生反思校内实践。2021年上半年,河北经贸大学实行封校式管理,校内实践成为劳动教育的主战场。河北经贸大学有宿舍文化节、主题团日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等传统活动,还有“挑战杯”、“创青春”、“互联网+”、市场调查分析大赛、“调研河北”和科研助困等课题申报机会,为在校生提供了广阔的实践场地。在授课过程中,笔者一方面将知识点与大学生校内传统活动相融合,例如将劳动情怀和志愿服务活动结合起来讲授;另一方面将知识点与大学生科研课题实践相融合,例如将创造性劳动与科研选题创新性结合起来讲授。(3)鼓励大学生积极开展暑期社会实践。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时期,跨省跨区的大规模实践和专业实习的机会减少,但河北经贸大学每个暑假都会定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项目。在授课过程中,笔者分享了历届学生通过参与暑期社会实践在学业和事业上获得的助力,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暑期社会实践。

2.3强化文化育人,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作为高校育人的重要载体,校园文化在学生精神培育、价值引领和综合素质提升层面发挥着重要作用[4]。对于劳动教育课程而言,文化建设是培育劳动精神的必要条件。文化育人的具体措施包括:(1)高校可建设劳动文化育人机制,在校园中营造良好的劳动风气。2021年,河北经贸大学先后举办了“光盘打卡行动”和“劳动文化节”两项主题活动,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培育大学生的劳动精神。在授课过程中,笔者向学生重点推荐了这两项校园活动,并将其与集体劳动和劳动文化紧密结合,启发大学生发挥专业优势,全身心地投入活动。(2)推进劳动教育与学习教育的结合。在授课过程中,笔者组织学生在课上进行“大学生学习教育重要还是劳动教育重要”的现场辩论,让大学生体会劳动教育和学习教育融合的重要性,真正实现“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3基于大学生需求的劳动教育课程效果与思考

大学生劳动教育实践活动范文5

关键词: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强化价值;实践

面对人才培养新要求,部分高校通过教育改革创新和教育方式创新,实现对大学生劳动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全面培养。从当前大学生劳动教育面来看,针对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工作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这对发挥劳动教育的本质和价值产生不利影响,也会使劳动教育的本义遭到扭曲,影响劳动教育工作的创新与发展。

一、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现状

第一,劳动教育存在形式化、边缘化的问题。高校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以及增强教学水平,在教学期间主抓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和教学改革工作,在大学生劳动教育方面存在形式化和边缘化的问题,甚至部分学校缺乏对劳动教育工作的正确认知,使大学生劳动教育出现教育弱化、淡化等表现,这对发展学生劳动意识和劳动能力产生不利影响。同时,忽略对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深入理解和知识挖掘,导致劳动教育效果不理想,影响对正确劳动观念和价值观的培养。第二,缺乏对劳动教育内容的创新。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大学生劳动教育工作内容也发生很大改变,这就需要大学生劳动教育内容要符合现代的劳动观念,培养大学生对社会正确劳动的认知和看法。从当前情况来看,学校大学生劳动教育主要以传统的课程教育内容为主,在合理挖掘劳动本质内容、引入新时代劳动态度和精神方面存在不足,没有通过丰富与优化劳动教育内容等方式,培育当代青年大学生正确的劳动态度和劳动意识;在结合社会劳动教育案例、增强学生认可劳动、重视劳动、向往劳动等方面缺乏力度,不利于更好地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精神,制约和阻碍了学生在未来劳动实践中得到全面发展和进步。第三,劳动教育形式过于单一。目前大学生劳动教育主要以教师个体为中心,向学生讲解相关理论知识和内涵,未能通过开展与劳动品德、劳动精神有关的教育活动,或者采用多样化教育方式增强学生劳动精神,很难满足学生最基本劳动知识和技能的学习需求。在大学生劳动教育方面过于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讲解,未能通过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方式,完善大学生劳动技能,缺乏对学生体力劳动的培养,而且过于注重大学生的脑力劳动,也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综合能力和素养,影响学生理解劳动过程中自己付出与成长的价值。另外,在高等教育各个环节中,必须将大学生劳动教育渗透到各方面,当前大学生劳动教育在与德育教育、智育教育、体育教育的融合方面存在不足,不利于通过劳动教育方法,培育学生乐观向上、热爱劳动的良好品质。

二、新时代强化大学生劳动教育的价值

新时代背景下,劳动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只有正确意识到大学生劳动教育的价值,才能增强学生劳动意识和劳动精神,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也是高校落实社会主义高校教育的基本原则,推动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和价值观。大学生劳动教育也有利于增强学生对自我的正确认知和理解,并且能够通过自我认证的方式,了解学习的不足和生活缺点,培育学生良好的主观精神和获得全面成长。在大学生自我价值生成的过程中,劳动教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价值观念和精神,才能在劳动的过程中,感受劳动成果以及主体存在的价值,增强学生学习的意识能动性和追求梦想的创造精神,推动教育教学工作健全发展。在大学生认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过程中,劳动教育具有积极作用和影响,只有明确劳动的重要性、理解劳动关系,才能获得自我价值的承认与肯定,并能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理解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塑造良好劳动意识和能力。另外,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劳动教育也可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增强学生对社会劳动精神的正确理解,并通过社会诚实劳动取得成果的现象,提升自身的道德意识和精神素养,进而更加理性的崇尚劳动、崇尚创造,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财富观。

三、新时代强化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实践策略

(一)构建完整的劳动教育体系。为强化大学生劳动教育,必须构建完整的劳动教育体系,将高校教育与劳动教育相结合,并通过贯穿于高校教育全程的方式,提升大学生劳动精神和观念。首先,高校在大学生劳动教育中,可以开设劳动教育选修课程,培养学生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和劳动精神。同时,也可以通过定期开展劳动教育专题演讲、劳动教育活动等方式,讲好劳动精神和奋斗精神,培育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在劳动精神培育的过程中,还可以采用邀请劳动模范为学生进行劳动精神宣讲等方式,发挥劳动模范育人作用。通过榜样激励的方式,培育学生劳动精神,进而潜移默化地增强劳动教育影响力。其次,劳动教育要加强与学生思想教育、智育教育、德育教育、体育教育之间的融合,通过与思想教育融合,培育学生思想价值观念和理想信念。通过与智育教育相结合,培育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将学生专业技能培育与劳动实践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帮助学生真正理解理论知识和劳动教育的意义,让学生所学知识服务于实践、并应用于劳动。在与德育教育和体育教育融合的过程中,发挥劳动教育培育学生远大理想、热爱劳动的品质,增强学生对劳动观的理解,并通过与劳动教育相结合的德育教育,感受劳动的快乐,培养和提醒学生坚持正确的劳动观念。体育教育是强健学生身心的主要方法,通过与体育教育相结合,可以发展学生社会劳动能力、体育锻炼精神,并且能够在体育活动中收获劳动乐趣、成果,也能间接地增强学生劳动所需要的体力、协调力、耐力等等。

(二)全面优化劳动教育的内容。新时展过程中,大学生劳动教育,需要全面优化劳动教育的内容,加强劳动教育内容的创新发展。一方面,针对大学生的劳动教育内容,不能仅停留在对劳动教育的狭隘和片面理解上,而是通过充分分析劳动教育价值和内容等方式,丰富劳动教育内容,进而实现对学生良好的教育培育。同时,加强学生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与教育之间的结合,积极将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劳动教育知识和劳动教育案例引入到课堂中,并通过榜样激励和案例分析等方式,培育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和意识,增强学生对社会化大生产中劳动教育的正确认知和理解。另一方面,劳动教育内容不仅包含知识与能力方面的内容,还具有培育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作用,因此,在优化劳动教育内容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对社会劳动教育内容进行挖掘,并通过培养学生劳动态度、劳动体验和情感等方式,给予学生更多自我探索和自我学习的机会。另外,学校可以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突出劳动教育独特的价值,比如将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的社会氛围渗透到高校教育的各个方面,并通过完善劳动教育评价机制、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探索产学研结合的教育内容等方式,发展学生的劳动能力,切实帮助学生在劳动体验中感受教育价值和意义,提升学生劳动教育的学习能力。

(三)革新与丰富劳动教育形式。首先,学校可以构建一体化的劳动教育网络系统,形成以学校、社会、家庭为一体的劳动教育形式,然后通过合作育人的方式,培育学生正确劳动观念和价值观,积极发挥社会和家庭培育学生劳动精神的重要作用。其次,学校也可以构建劳动教育网络平台,通过劳动教育网络平台,定期向学生宣传与普及劳动教育知识,还要通过网络专题讨论和演讲等方式,给予学生更多劳动教育的学习机会。在网络劳动教育平台中,加强劳动教育人员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时刻掌握学生的劳动思想和劳动意识情况,进而具有针对性地改善劳动教育工作方式。最后,通过开展创业实践活动的方式,培育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通过案例讲解、专题讲解的方式,强化学生对劳动教育的认知。

参考文献:

[1]郭军学.“AGIL”模型视角下高校大学生劳动教育质量提升研究[J].农家参谋,2020(14):180,191.

[2]杨威涛.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改革的价值意蕴与实现路径[J].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0,40(4):156-157.

大学生劳动教育实践活动范文6

关键词: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

实施劳动教育,重点是在学习文化知识之外,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生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磨练意志,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1]。“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是在“劳动教育”的概念上延伸出来的,在教育背景和对象上做出限定,更加强调“新时代”这一背景和“大学生”这一对象。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是指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新时代背景下,教育主体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大学生进行有关劳动的观念、技能和良好习惯的教育。劳动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新时代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念,养成具有吃苦耐劳和勤俭节约的高尚品德,并且通过学习劳动技能,最终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劳动教育”重在“劳动”,“劳动”是需要大学生亲身参与到真正有形的劳动,只有在实践劳动中才能让学生领悟到劳动的意义和真谛。

一、新时代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必要性

(一)帮助大学生树立新时代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总书记指出:“全社会都要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重大方针,全社会都要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2]这一重要表述强调了要树立怎样的劳动价值观。然而新时代的大学生习惯了高科技物质生活带来的享受,对劳动的感知触觉越来越淡,劳动价值观扭曲。因此,在新时代进程中更加需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二)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劳动教育是提高社会生产的唯一方法,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社会主义建设的接力者———青年劳动者,必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必须更加有理想、有恒心、有担当。通过劳动教育,让大学生在努力拼搏中展示自己,成为祖国伟大建设的栋梁之材。通过劳动教育,厚植大学生“劳动最光荣、劳动最美丽”的观念,引导大学生进行社会生产实践活动。在热爱劳动成为全社会共识的新时代,脚踏实地的做人,兢兢业业的做事,不断培养健全的人格品质,成为全面发展的人,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因此,在新时代加强对大学生的劳动教育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更是紧迫的。

二、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

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就“劳动”问题发表过多次讲话,党和国家对劳动教育十分重视,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在推动劳动教育的开展。《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高校要加大力度保障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同时将教育视角逐渐转向大学生就业创业。大学生在参加体育必修课程和社团组织的各种实践活动中,实现了强身健体的目标;在社会劳动教育中,大学生作为公民在参与社会义务自愿劳动的过程中,不仅充实了自身劳动理论知识,而且掌握了一些必要的劳动技能,提升了自身的创业能力。通过劳动教育增强就业创业能力也就成为新时代大学生生存的重要法则。但是,在劳动教育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大学生劳动态度不端正、眼高手低、劳动技能不足的问题,不能适应新时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需求。

(一)家庭对劳动的认识存在误区

家庭是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根本起点,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奠基作用,孩子以后的劳动观如何与家庭的初步劳动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大多在艰苦环境中长大的父母辈,不忍心再让自己的子女吃苦受累,更加不舍得让子女去劳动。于是相当一部分家长对子女采取的是富养、娇养的态度,疏忽了对子女的基础劳动教育。家长对孩子的关心总是围绕着对学习成绩展开,认为只要孩子学习成绩好就可以不用干活,让孩子也产生只要学习好就行,从内心深处抗拒劳动,不尊重劳动成果。

(二)学校忽视劳动教育的作用

劳动教育对于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正确劳动观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实现的,也不是简单的靠赚取多少学分的课堂教育就能收到效果的,而是需要在不断的学习中深化认识、强化复习、持续渗透。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高校单纯的将大学生智育作为教学目标去完成,没有认识到脑力智慧和体力劳动是相互配合、相辅相成的,忽视了劳动教育的效果应用;或是对大学生的教育以脑力运用为主,忽视了体力劳动的意义,所以组织大学生进行实践锻炼的次数较少,与理论课时数不成比例,忽视了劳动育人的作用。

(三)社会对劳动教育的引导支持不足

社会是劳动教育的延伸与扩展,要发挥在劳动教育中的支持作用。然而,企业公司、工厂等社会组织没有很好的履行劳动教育的社会责任,为当代大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劳动实践机会和场所,让大学生参与到生产劳动中去;另外,政府机关、媒体的宣传引导不够,并未在全社会营造出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良好氛围。

三、新时代提升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实效性对策

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任务,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促进大学生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实践劳动者,是一项需要各劳动教育主体相互配合的系统工程,需要构建家庭、高校、社会以及新时代大学生自身四位一体的立体系统。

(一)发挥家庭育人的基础作用

父母作为孩子的启蒙老师,学习榜样,教育的力量是无可比拟的,所以作为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根本起点,在对大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时,父母应该以身作则,做好榜样示范。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传授必要的劳动技能,将劳动教育融入家风。汤显祖寄劳动于家风中,用“闲游不是儿家业,大好归来学种田”来教育儿子重视农业,参加劳动,通过正道的劳动助力自己成长[3];南宋诗人陆游告诫儿孙“畜豚种菜养父兄,此风乃可传百世”,传递以农为本、崇尚劳动的家风。这些优秀的家风家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劳动价值观、勤恳劳作的劳动习惯的养成。作为家庭教育主体的父母,应该将这些生动真实的家庭劳动教育故事,作为家庭教育的内容,代代传承下去,充分发挥其在家庭劳动教育中的作用。

(二)发挥高校育人的主导作用

1.加强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

对于新时代的大学生来说,把握劳动教育的本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高校在劳动教育理论课教学时,应注重用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理论观念来武装学生的头脑,组织学生认真讨论、探求马克思主义著作中关于劳动教育的思想观点,这样的理论教学有利于增强学生对劳动教育的认同感和理解力,确立正确劳动价值观[4]。

2.探索理论课与实习实训相结合的课程模式

课程是大学生接受劳动教育的主要来源,优化课程模式有利于学生更加深入地学习知识。加强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高校需要转变以理论课为主的课程模式,创新理论课与实习实训相结合的课程模式。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增加劳动教育的内容,培养新时代大学生的责任感,在理论必修课程中把劳动教育工作做扎实。丰富教育形式,开展实习实训。只有通过构建理论课与实习实训相结合的劳动教育课程模式,才能让大学生真正学到劳动知识,掌握劳动技能。

(三)营造育人的良好社会氛围

1.营造热爱劳动的社会氛围

教育家爱伦•凯说过,“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良好的环境是孩子形成正确思想和优秀人格的基础”。人的思想意识和行为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产生的。全社会要形成重视劳动教育的氛围,实现劳动认知与劳动价值的回归,让大学生在劳动中体验生活,收获技能,学会与人交往,锻炼各种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适应能力。要营造尊重劳动者的氛围,形成崇尚劳动、热爱劳动、劳动光荣的共同的价值观。宣传大国工匠中大勇无惧、大技贵精的先进典型等,创作以劳动主题的文艺作品,建设以劳动为主题的景点,形成尊重劳动者的社会氛围。

2.注重政府机关和媒体的正确宣传引导

各级政府部门要积极引导和协调各种社会组织履行劳动教育的社会职责,为当代大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劳动实践机会和场所,让大学生参与到生产劳动中去,使大学生经历更多的劳动过程,鼓励大学生参与劳动,体验劳动成果。新媒体和传统媒体要注重向社会大众宣传党中央,特别是总书记有关于劳动和劳动教育的讲话精神,宣传“90后”“00后”涌现在抗击肺炎疫情中的感人事迹,他们的故事更能激发作为同龄人的广大青年大学生的共情。通过这些鲜灵活泼的案例宣传,大学生可以根植劳动最光荣的观念,进一步把劳动的意义和价值铭记于心,最终切实的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四、结语

大学生劳动教育实践活动范文7

关键词:劳动教育;融入;高中思政课;大学思政课;教学一体化

2020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印发的《关于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中强调“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1]。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提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推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有效实施[2]。高中与大学时期是统筹推进学校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劳动品质形成和塑造的关键阶段。劳动教育不仅是学校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助推器和融合剂,更是学生成长成才的营养液。通过将劳动教育有机融入到高中与大学思政课教学一体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1劳动教育融入高中与大学思政课教学一体化的意义

1.1是落实新时代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有力举措。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新时代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热点,如何更好地将新时代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部署落地落实,需要以推进一体化思政课教学内容建设为统领,以思政共性内容建设为融合点和着力点,有效搭建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平台,才能破解思政课教学一体化存在的难点。当下,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价值逐渐被广泛认同。然而,我们要看到,各大中小学普遍存在没有开设独立劳动教育课程及缺乏专业劳动教育教师等现象,这些滞后现象阻碍着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有效开展。因此,以劳动教育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联动主线,通过坚持将劳动教育和思政课改革创新有机结合,创新思政课堂教学形式和手段,推动劳动教育高效融入到高中与大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中,实现两学段思政课教学内容上的衔接,促进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

1.2是增强学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有效渠道。长期以来,大学和高中思政课对实践性教学重视不够以及劳动教育逐渐被边缘化,导致两学段学生对思政课的认同感和参与度不高。同时,两学段思政课教师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对各自授课对象的身心特点和规律等并不熟悉,这些因素影响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成效。实践检验证明,劳动教育是增强学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的有效渠道,能促使学生将课堂所授的劳动实践理论转化为内在自我标准,提升自我劳动品质和素养,进而转变为外在自觉行为习惯。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开展劳动教育是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有力举措,各级各类学校要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改进劳动实践教育形式,引导和帮助大中小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养成热爱劳动习惯,提升整体育人效果。通过劳动教育连接纽带,实现高中与大学思政课教学一体化建设的突破,打通两课程教学一体化建设的难点,切实增强学校思政课实践教学。

1.3是构建新时代劳动教育体系的现实需要。新时代学校对学生培养要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教育方针,劳动教育在学校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不可或缺。按照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指导意见,大中小学校的劳动教育工作者基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多措并举推进劳动教育工作,充分发挥思政课在学校劳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培育学生的正确劳动观念。当前,为加快推进新时代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建设,积极探索构建新时代劳动教育体系,在学科融合上下功夫,打通大中小学学校劳动教育的“任督二脉”,创新新时代劳动教育方法,赋予劳动教育更多内涵,推动劳动实践教育创新升级。只有让劳育筑牢学生思想之魂,逐步养成良好的劳动品质,才能追求其它方面素质发展。纵观学生接受劳动教育的过程,会经历一个从小学注重培养劳动意识、初中养成吃苦耐劳的劳动品质、高中理解劳动创造价值到大学强化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的螺旋式上升的学习过程[3]。不同学习阶段有各自不同的性质与要求,思政课教师要准确把握两学段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能力,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理解掌握劳动教育知识。

2劳动教育融入高中与大学思政课教学一体化的现状

2.1劳动教育重视状况与两学段课程建设要求不统一。当下,劳动教育对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性已在全社会形成共识,但在高中与大学两个学段存在部分教师对劳动教育认知存有偏差、部分学生劳动意识淡薄等问题,这是由于两学段思政课教师欠缺劳动教育相关知识,进而在思想上没有充分认识到劳动教育的重要价值,长此以往,不利于思政课教学教学改革和学生整体素质提升。高中和大学是劳动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形成什么样的劳动价值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劳动价值取向。当前,高中思政课教师受到高考的压力,更注重思政课理论的灌输及学生成绩考核,忽视劳动教育对高中生健康身心塑造的作用,缺乏培养高中生树立正确劳动观念及基本劳动技能。大学思政课教师受到教学进度和教学任务的压力,更注重书本理论知识讲解,对劳动教育理论讲解及劳动意识引导。同时,高中与大学两个学段劳动教育衔接存在教育理论滞后和教学形式单一等问题,师生之间难以形成有效互动,难以满足两学段学生对劳动价值教育的期求。

2.2劳动实践教育与两学段课程资源保障不协调。劳动实践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的重要手段。当下,高中与大学劳动实践教育在资源保障方面存在很多现实问题。比如学校劳动教学基地匮乏、校外劳动实践场所缺失及家庭劳动实践观念错位等。从学校方面来看,没有固定的劳动教育基地,主要是组织一些校园文明志愿者活动及“三下乡”活动,学生劳动实践活动较为单一,参与人数较少。同时,两学段思政课教师更多的是对劳动历史观方面的教育,缺乏对劳动生活观方面的教育,脱离学生的实际需求,导致学生在思想上难以产生认同,参与劳动实践的欲望降低。从家庭方面来看,很多学生家长的劳动观念错位,一味强调学生考试成绩,忽视劳动技能培养,没形成良好的家庭劳动氛围,正确的家庭劳动育人导向有待进一步提升。

2.3劳动教育激励评价与两学段课程教学评价不同步。当前,在我国大中小各级学校之中,存在部分学生主体能动性弱化、劳动教育目标、内容及评价体系不健全等问题[3]。开展高中与大学思政课的劳动教育评价,不仅有利于两学段思政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目标和拓展教学内容,而且有利于自身教学能力的提升。调查发现,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高中劳动教育融入思政课的形式单一,很难做出有效的教育评价。由于缺乏科学规范的教学评价,未能引导部分高中生明晰自身劳动主体地位。大学在实施劳动教育融入思政课过程中,也并没有充分考虑到教育评价激励的作用,仅通过一些零散的课堂评价和课外实践活动作为评价方式,没能形成科学、规范、具体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导致两学段劳动教育通常被边缘化,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劳动教育评价体系是推动高中与大学思政课一体化的重要保障,发挥好教育评价的激励作用,能及时纠正教学实施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及难点。

3劳动教育融入高中与大学思政课教学一体化的路径

3.1推动劳动教育融入两学段劳动教育课程体系。要根据两学段学生不同的认知能力和身心发展特点,找准两学段思政课教学融合点,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要体现出高中与大学两学段劳动教育的衔接性和多样性。一方面,高中思政课要帮助高中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和价值观。思政课教学内容要适当融入先进模范人物事迹,注重校内劳动模范人物宣传,最好用身边劳动模范事例激发高中生认清劳动价值、增强劳动使命、勇担劳动任务。同时,劳动教育课堂要拓展至家庭和社会实践活动,鼓励高中生在家庭多承担家务劳动,参与校内外各项劳动实践活动,在实践锻炼中增强劳动本领。另一方面,大学思政课要帮助大学生厚植劳动情怀。大学思政劳动教育课,要坚持以马克思劳动价值观为基础,理清劳动教育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辩证关系,注重培养学生劳动创新思维,切实增强大学生的劳动创新意义和艰苦奋斗精神。本质上高中与大学两学段劳动教育具有一致性,共同致力于塑造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有助于劳动教育有效融入到高中与大学思政课一体化课程建设体系。

3.2搭建高中与大学劳动教育实践平台。针对高中与大学劳动实践课衔接不充分,要搭建两学段劳动教育实践平台,发挥家庭学校社会联动教育作用,以学生实际劳动需求为本,营造良好劳动氛围,形成家校社联动的劳动教育新格局。一是,高中与大学要围绕校内劳动实践教育目标,统筹协调校内各方资源,建立完备的劳动实践基地,在广大师生中开展弘扬劳动模范和宣传劳动英雄活动,营造校内良好的劳动教育氛围。同时,要提升高中与大学劳动实践教育理论课教师培养质量。面对两课程思政课教师在劳动教育理论素养方面薄弱的现象,通过邀请相关专家授课,解读最新的劳动教育理论,助力其理论能力和劳动能力的提升。二是,要引导家庭认清劳动教育的主流价值,避免产生错误的劳动阶级思想,并积极配合学校各项劳动教育政策,发挥家庭在劳动教育的基础作用。家长要以身示范,鼓励孩子积极参与家庭各项劳动,帮助孩子掌握各项家庭劳动技能。三是,要积极联系社会组织,利用社会组织资源为学校劳动教育提供协助,打通家校社劳动教育的阻碍点,支持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机构组织的一系列志愿活动。通过家校社三方共同协育,拓宽高中与大学劳动教育实践平台,提升学生劳动实践技能。

3.3建立健全劳动教育评价体系。根据高中生与大学生接受劳动教育的课堂表现及课外实践等情况,建立科学详细的劳动教育过程评价标准。一方面,构建劳动教育多元化评价主体。针对劳动教育评价,教师和学生都可以作为多元化评价的主体,不仅包括老师对学生课堂学习和课外实践的过程性评价,也包括学生对思政课教师教学效果的综合评价。要改变当前关于劳动教育的单一总结性评价方式,重视劳动教育的过程性考核,过程性考核较总结性考核更具科学性和针对性,有助于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目标。另一方面,构建科学的过程性评价标准。目前劳动教育评价以理论知识掌握和课外实践体验为评分标准,欠缺具体实施细则的评价。比如校内志愿活动加分数、班级搞卫生分数及参加社会劳动实践标准分多少,没有具体的明确分数,这种较为粗糙的评价方式很难激发学生长久投身劳动的积极性。因此,要根据学生在劳动贡献大小,精心核定劳动教育各环节分数,建立科学的劳动教育考核奖惩制度,每个月公布评价结果,充分发挥劳动教育评价体系的激励作用。

3.4构建劳动教育教学一体化保障体系。当前,制约高中与大学劳动教育教学一体化的困境,根源在于各学段思政课教师各自为战。现阶段思政课出现的诸多问题,都与目前思政课的组织形式尚未能够做到大中小各学段的有机联动有关[4]。因此,要创新高中与大学思政课教学组织,打破两学段思政课堂传统教学模式,加强双方思政课教师交流与联系,融通两学段思政课教学平台。一方面,打破区域内高中与大学两学段教学隔阂,推动成立区域劳动教育教学一体化教学团队联盟,并下设两学段思政课集体备课领导工作小组。领导工作小组要发挥引领作用,推动建设高中与大学思政课教师教学科研共促的交流平台,实现两学段思政课教师劳动教育理论和实践水平的整体提升。另一方面,加强学校内部各部门之间的联动,构建高中与大学学校内部劳动教育教学共同体。通过定期召开劳动教育专题座谈会或论证会的形式,以着力解决学校劳动教育开展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为目标,形成学校各部门积极配合思政课教师开展劳动教育教学工作的新局面,以期实现劳动教育更高效地融入学校思政课教学。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的通知[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21.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2020-03-27(001).

[3]李仙娥,刘跃强.劳动教育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性及其路径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16):66~68.

大学生劳动教育实践活动范文8

[关键词]校园文化;劳动教育;劳动价值观

2018年4月30日,给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模本科班学员回信,强调“全社会都应该尊敬劳动模范、弘扬劳模精神,让诚实劳动、勤勉工作蔚然成风。”2018年9月10日,在全国教育大会上进一步指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2019年4月30日,在纪念一百周年大会上对新时代中国青年提出,要“用勤劳的双手和诚实的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一时间,“劳动”“劳动模范”“劳动精神”成为各界关注和媒体热议的话题,在全社会掀起了一股“劳动热”。但不可否认,当今社会仍存在“重消费、轻劳动”“重管理、轻技能”“重脑力劳动、轻体力劳动”的不良思潮,严重误导了青年学生的价值观念和职业选择。本文拟从校园文化的视角探讨高校加强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致力于提升劳动教育的实际效能。

一、校园文化对高校加强劳动教育的功能支撑

高校校园文化是指师生员工共同认可、坚守、传承的价值观念,是时代精神在高校的客观反映,是社会主义办学原则和指导方针在高校的集中呈现。充分发挥高校校园文化的引导、规范、激励、教育、凝聚功能,对加强劳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一)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高校整合劳动教育资源

英国人类学家泰勒(Edward.B.Taylor)认为文化具有复合性,“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人类在社会里所能得到的一切能力与习惯”[1]。正如校园存在于社会中一样,校园文化同样是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镶嵌于社会文化大环境之中的一种与众不同的、独具特色的亚文化形态。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同样具有复合性的特点,蕴含着学校的历史传统、领导风格、教师教风、学生学风、课堂教学、校园环境、制度规范等丰富内涵。校园文化建设的多元化载体和多样化形式,为劳动教育的有效开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拓宽了劳动教育的实践形式,形成了多部门、多载体、多形式共同培育大学生劳动价值观的合力;而劳动教育的深入开展,又会为校园文化建设注入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等鲜活元素,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和层次,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有力抓手,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服务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高校营造崇尚劳动的浓厚氛围

在漫长的历史文化长河中,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通过辛勤劳动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孕育了具有丰富内涵和深远影响的劳动思想,精卫填海、夸父追日、后羿射日、愚公移山、女娲补天、大禹治水、钻燧取火等神话故事均反映了古人对劳动的赞美和对命运的抗争[2]。如明末清初思想家颜元就非常重视劳动教育,“养身莫善于习动,夙兴夜寐,振起精神,寻事去作,行之有常,并不困倦,日益精壮”;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晓庄学院倡导“不会种菜,不算学生”,以“不会烧饭,不得毕业”为口号[3]。可见,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拥有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礼赞劳动的悠久传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不仅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繁衍生息的基本保障,而且是我们继续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宝贵精神财富和强大精神动力。然而,在多元文化和不良消费主义的冲击下,中华民族的这一优良传统并没有得到很好地传承和发扬。譬如,有人把权力与财富作为判断人生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志,崇尚投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有人一切向钱看,看不起一线工人、看不起农民工[4]。部分大学生没有充分领悟劳动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的深刻内涵,而是认为“劳动不是自愿的,而是一种被迫的强制劳动。从而,劳动不是需要的满足,只是满足劳动以外的其他各种需要的手段”[5]。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一方面要深入挖掘蕴藏在传统文化中的劳动教育资源,使学生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另一方面要开展丰富多样的劳动实践活动,使学生亲临劳动教育现场,通过身体“在场”的劳动体验,实现由“身”到“心”及“身心合一”的劳动教育实践路径[6],进而在大学生中营造崇尚劳动的浓厚氛围。

(三)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高校劳动精神的凝练传承

文化具有传承性的特点。文化一经形成就会被他人模仿、借鉴,产生一定的扩散效应,包括在代与代之间进行纵向传递和在地域、民族之间进行横向传递。从纵向来看,借助校园文化建设这一载体而实现的劳动教育,能够在高校校园内形成经久不息、代代相传的崇尚劳动的浓厚氛围。这样的校园氛围一旦形成,身处其中的学生即使不去参加专门的劳动实践,也会在无形中受到熏陶和感染,从而实现劳动教育的“润物细无声”。正如著名教育家涂又光先生所言,“校园是泡菜坛,文化就是泡菜水,学生就是泡菜;有什么样的泡菜水,就会泡制出什么样的泡菜”[7]。从横向来看,随着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高校逐步从社会的边缘迈向社会的中心,已经不再是独立于社会之外的“象牙塔”[8]。而大学生普遍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和科学素养,是当代青年群体中的佼佼者,对他们进行系统的劳动教育,引导其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就相当于在全社会播下一粒希望的“种子”,进而孕育出全民热爱劳动、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的“硕果”。

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劳动教育缺失的常见问题

从现实情况来看,校园文化尚未成为劳动教育有效开展的重要载体。校园文化建设中仍普遍存在“重视物质环境的改善,忽视劳动精神的凝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重视文化活动的多样性,忽视以劳动教育为导向的统一性”等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阻碍了劳动教育的顺利实施,而且从根本上制约了德智体美劳全方位育人格局的构建。

(一)重视物质环境的改善,忽视劳动精神的凝练

美丽整洁的校园总是让人心旷神怡。近年来,有些高校将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片面地理解为修葺漂亮建筑、购置硬件设施,津津乐道其数量和外观,而弱化了对物质环境所应承载的大学精神的凝练和塑造。其实,每一所高校都是在艰苦奋斗中创造,在锐意进取中改革,都有着自己独有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如果高校的物质环境建设脱离了学校在发展过程中所秉承的劳动理念、涌现出的劳动楷模、蕴含其中的劳动精神,单单为建而建的建筑再漂亮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物质文化环境,从而失去了物质文化建设对高校加强劳动教育的根本意义。

(二)重视学生劳动教育的主体地位,忽视教职员工劳动教育的主导作用

有些高校甚至大多数高校都把校园文化建设片面地理解为学生的文化活动,把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等同于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娱乐活动,导致活动组织者疲于应付、活动参与者应接不暇。久而久之,逐渐在高校中形成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仅仅是学生工作部门的职责,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而实施的劳动教育也理应与管理、教学、科研等部门没有关系的错误认识。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使得本应作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导和主力的教职员工,日渐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旁观者,从而制约了校园文化促进劳动教育这一重要功能的发挥。

(三)重视文化活动的多样性,忽视以劳动教育为导向的统一性

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能够使大学生劳逸结合,保持身心健康,提高学习效率。于是,高校各级学生组织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娱乐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学生课余文化生活。为了吸引大学生的积极参与,这些活动往往娱乐性偏多而启迪性不足,加强劳动教育的导向不突出,思想引领的作用不充分,在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机会的同时,也助长了精致利己主义思想的出现。因此,高校在丰富文化活动形式的基础上,更应重视活动主题的统一性和导向性,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系列文化活动,使其成为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有力载体。

三、劳动教育与高校校园文化有机融合的实践路径

校园文化像和煦春风一样,飘散在校园的各个角落,渗透在师生员工的价值理念和言谈举止之中,体现在他们的教学、研究、学习、做人、做事的态度和情感之中。实现劳动教育与校园文化相结合,将劳动观、劳动精神融入师生员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是高校加强劳动教育、构筑德智体美劳全方位育人格局的可行路径。

(一)让高校精神载体成为劳动教育的思想引领

高校精神载体主要包括校史、校训、校歌等。在开展劳动教育的过程中,着重挖掘校史中关于开拓创新、奋力拼搏、迎难而上、自强不息的典型人物和故事,并用图片、话剧、视频等手段还原历史,让师生员工深刻领会劳动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的道理。如新中国高等教育开拓者吴玉章为创建中国人民大学,以逾古稀之年,殚精竭虑、历尽艰辛,在短时期内顺利完成学校筹备工作,并在治校17年间为新中国教育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在中国人民大学建校80周年时,该校话剧团创作了话剧《吴玉章》,并作为校庆大戏隆重上演,在师生中间引起了强烈共鸣。这就是一个充分发挥校史的教育引导功能,大力弘扬高校办学历史中劳动精神的成功案例。校训短小精悍、言简意赅、便于记忆,是高校教育理念、人文精神、历史文化积淀的高度凝练。它渗透在高校的办学目标、管理制度、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贯穿高校育人全过程,在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灵魂和航标的作用。在入选一流大学建设的36所高校中,共有16所高校在校训中体现了劳动教育的内容,其中,重庆大学直接把“耐苦劳”写入校训,北京理工大学等5所高校将“勤奋”写入校训,强调了提出的“辛勤劳动”思想;南京大学和西北工业大学在校训中以“诚”字承载了“诚实劳动”的要求;浙江大学等9所高校在校训中突出“创新”,是倡导“创造性劳动”的直接体现。校歌以情感人,易于传唱,一直是广大校友情之所系,每次吟唱总能忆起校史中那些难忘岁月,也见证了一代代校园人拼搏奋斗的美好时光。北京大学校歌气势恢宏、激励人心,体现了代代北大人拼搏奋斗的精神;南开大学校歌则歌颂了智勇真纯、日新月异的南开精神;中山大学校歌体现了代代师生的奋斗历程和雄伟壮志。融入劳动思想、弘扬劳动精神的校歌,在传唱中自然于无形中加强了劳动教育。

(二)让高校教职员工成为劳动教育的先锋示范

育人者必先育己,立己者方能育人。高校教职员工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还要切实做到“行为世范”,通过言传身教,激励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吉林大学教授黄大年与时间赛跑,带领团队创造了多项“中国第一”,为深地资源探测和国防安全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是优秀教师,是时代楷模,是劳动模范,更是引导学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最好示范。高校要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上下功夫,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纳入师德师风的内涵体系,将师德师风建设同思想政治工作、教学科研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在深化新时代教育体制改革、建立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上下功夫,用劳动教育的内涵丰富高等教育理念,着力建设一支为人师表、治学严谨、认真负责、耐心细致、开拓进取的高水平教师队伍;在宣传引导上下功夫,重视模范教师的选树工作,广泛宣传优秀教师崇尚劳动、勤于劳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先进事迹,以教师高尚的人格魅力和模范的言行举止为学生树立标杆。

(三)让高校身边榜样成为劳动教育的时尚表率

任何时候,高校校园内都不缺乏向上向善的感人故事,总有自力更生的励志传奇,还有艰苦奋斗的勤奋典范。这些榜样就在大学生身边。为此,应成立身边榜样事迹采编队伍,开展身边榜样选树活动,挖掘普通学生中勤奋刻苦、诚实守信、乐于助人、勇于创新的点滴,选树学生党员中信念坚定、攻坚克难、默默奉献、奋力拼搏的典型,整理各届校友中自强不息、勤于钻研、苦干实干、创新创业的感人故事,并以他们的成长经历引导在校大学生正确认识劳动,积极参与劳动。北京大学自2016年起举办“学生年度人物”评选活动,每年评选10位优秀学生,其中有变废为宝的大工程师、成绩斐然的学习之星、向珠峰进发的科研达人、勤于实践的全能女生、英姿飒爽的军中玫瑰、热心志愿服务的学霸、信息时代的弄潮儿等。大国工匠和劳动模范来自于国家各行各业,分布在祖国各个角落,他们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充分发挥大国工匠和劳动模范的引领示范效应,将大国工匠和劳动模范请进校园,让他们从电视屏幕上、图书画册上、橱窗展板上走下来,走进教室、走上讲台、走到大学生中间,让大学生切身感受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引导其立足刻苦学习、立志劳动创造,切实全面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培育深厚劳动情怀。中国劳动关系学院自2015年起,充分发挥“劳动模范在校园,大国工匠在身边”的优势,聘请劳动模范担任大学生德育导师或兼职辅导员,让他们与大学生一起开展班级活动,共同参加社会实践,在深入交流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用劳模品质感染青年大学生,用劳模精神引领青年大学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四)让高校文化活动成为劳动教育的有力抓手

在新生入学教育中融入劳动教育内容,让大学生在知校爱校的同时,深刻领会劳动和劳动精神的内涵;在毕业生离校时,选拔学校形象代言人,鼓励毕业生用“干劲、闯劲、钻劲”在各自工作岗位上为实现个人梦想、为国家创新发展不懈努力;开展创新创业系列讲座、创新创业作品设计大赛,开辟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区,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在劳动中成就未来;举办“劳模大讲堂”“大国工匠面对面”“大国工匠进校园”等活动,在校园中传播劳模故事、展示精湛技艺、弘扬劳动精神;开展以弘扬劳动精神为主题的摄影大赛、微视频大赛、征文大赛等,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引导他们深入理解劳动的内涵,主动宣传劳动精神,自觉践行劳模精神;以“探寻劳模成长历程”“弘扬劳模精神”为主题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带领大学生深入劳模工作单位,感受一线劳动的魅力。同时,充分发挥高校的科研优势,引导师生举行劳动精神学习沙龙、举办劳动精神专题论坛、申请劳动教育研究课题、组织劳动教育专题讲座,邀请专家学者、劳模代表、优秀校友开展主题讲座、学术论坛,为学生深入解读劳动精神,为开展劳动教育、传播劳动精神提供智力支持和理论支撑。

(五)让高校新媒体平台成为劳动教育的重要阵地

要在灵活运用橱窗、海报、报纸等“线下”媒体的基础上,主动抢占新媒体阵地,推出更多轻量化、可视性高、互动性强的新媒体宣传作品;掌握网络传播的规律,依据“网络原住民”的媒体接触特点,用平视的角度、平和的心态、平等的互动实现劳动教育的“线上传播”。打造“身边劳模”“我身边的最美劳动者”“青年劳动之声”等形象生动的多媒体产品,提升劳动教育的吸引力;开设“人物志”“榜样的力量”等栏目,将校园人物的典型事迹用图文、视频、快问快答等方式呈现,增强劳动教育的感染力;通过微直播、微图说、微寄语等板块,鼓励师生参与讨论劳动教育话题,分享劳动教育感悟,提出劳动教育建议,增强劳动教育的互动性。开设“我与榜样面对面”等网络访谈节目,邀请劳动模范、大国工匠、师德标兵、十佳教师、三好学生等先进人物,讲述成长故事,分享劳动理念,探讨劳动精神。通过多元化的方式,增强劳动教育的时代感、吸引力、感染力和渗透力,切实让劳动教育“活起来”“实起来”“酷起来”“火起来”。

(六)让高校物质制度环境成为劳动教育的肥沃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