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管理研究范例

科技管理研究

科技管理研究范文1

随着我国科技企业管理的不断创新,科技管理与科技项目绩效管理作为重要的企业管理手段,应科学构建绩效管理体系,通过科技项目绩效管理和科技管理创新流程来设计科技管理绩效的管理架构,并提供全过程的质量监督控制,与绩效管理挂钩,进而通过科技管理创新来管理绩效。通过分析我国科技管理创新和管理绩效现状,介绍科技管理创新的总体设计,以供参考。

关键词:

管理绩效;科技管理创新;现状分析;框架设计

我国近些年来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支出逐年增加,这为我国科技投入的绩效管理准确性和科学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绩效管理体系,形成一套完备的设计理念。

1我国管理绩效与科技管理创新现状分析

我国科技管理绩效评价和科技管理创新已经在相关部门的整体协调下建立起一个管理框架,在管理活动设计中,组织、规划、领导、控制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在进行科学管理创新时,忽略过程和控制。科技管理创新需要理论论证和实施过程,在科技管理中,一般会以论证、计划、实施控制、收尾验收等方式在管理部门进行验证和管理,这种管理方式会有很大的困难。在一些专业领域中,真正影响科技管理创新成果的是实际过程,当管理不到位时,科技管理创新项目就会缺少实施过程中的控制,对不同的项目缺少分类和评价,从而产生错误的导向,影响绩效管理。一些创新项目以多种类型出现时,其评估时间也是不足的。第二,管理过程落后,缺乏节点控制。在很多科技绩效管理中,不能够真正从管理出发,管理的过程缺乏创新性,不能建立科学的科技项目管理监督机制。在一些科技管理创新项目的实践过程中,往往只运用到节点控制,而大多数的设计和控制已经成为决定和影响立项的一个重要因素。第三,缺乏风险防范意识,对违规行为查处力度不足。科技创新在没有建立风险意识时,不能制定出合理的科技管理风险,而风险防范意识的不足对科技管理创新具有较大的阻碍作用。我国科技管理创新评价中诸多是由非技术、非学术造成的方向偏离,很多是以行政干扰为主,从而在科技管理创新中造成损失和浪费。

2科技管理创新和管理绩效框架设计

在科技管理创新中,组织建立市场治理机制和组织架构是进行绩效评价和管理的有力前提和保证。在进行科技管理创新设计时,绩效管理需要构建有效的管理结构和管理机制,对科技管理创新而言,科技创新项目的利益和受益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第一,科技管理创新发起。各个科技管理创新规划小组在制定管理创新战略决策时,应制定出清晰的发展战略,在科技规划中能够按照已制定的方向进行需求分析和总体规划,在科技管理创新项目进行申请和审批时,要符合相关部门的标准。第二,科技管理创新执行。科技管理创新团队的负责人和项目成员要跟踪推进项目落地与执行,并负责整个科技管理创新的全过程。第三,科技管理创新管理。科技管理机构对科技创新项目应实施立项管理,并根据流程做相应的流程实施、验收、跟踪等,对每一个流程的绩效进行管理,而这种管理单位多出现于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科技管理部门,因此,职能应根据具体部门进行落实。第四,科技管理创新服务。科技管理创新机构和专业服务机构主要由各个专家团队组成,负责在科技管理创新的研究上提供创新项目规划的决策支持和评议,通过专业的服务机构提供评价服务。第五,科技管理创新监督。科技管理创新监督需要社会公众及各级科技管理创新项目团队共同进行管理和监督,只有这样才能将监督管理职能落到实处,发挥公众监督的整体效益。通过以上设计,能够明确体现出科技管理创新在绩效管理方面的立体式设计架构。项目的规划和管理由科技战略层、决策层、科技规划和审批等部门构成,在科技管理创新项目执行过程中,服务层和创新团队十分重要,应由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科技顾问机构和服务机构做好科技管理创新的前期和后期工作。

3结语

在构建科技管理创新体系过程中,应从利益关注的角度出发进行科技管理创新项目的设计和管理,从质量控制的角度进行科技管理创新的绩效评价和管理,通过对科技创新项目关键控制点的管理,进行质量控制。因此,在管理绩效与科技管理创新的过程中,需要各级管理体系共同建立并监督执行,只有这样才能解决二者衔接过程中存在的诸多复杂问题。

作者:章力 单位:黑龙江省科学院

参考文献:

[1]霍兰.科技管理中的知识管理[J].科学与管理,2002,(05):110-111.

科技管理研究范文2

农业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在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过程中,科技服务质量正在呈现出不断进步的趋势,这就需要进一步对农业科技服务以及管理的概念进行更加明确的界定,对于实现城乡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重点对该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并且对相关的结构要素加以重视,在今后农业发展的进程中,通过不断的优化发展以及对城乡建设的进一步深化改革,希望能够有效的实现我国农业产业的突出发展,为社会经济增长作出宝贵的贡献。

【关键词】

农业科技服务;农业科技管理;基本特点;基本作用

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第一产业,在社会不断变革的过程中,农业的主要地位始终没有得到忽视,随着现代技术水平的提升,我国各行各业都在利用技术的进步来突出各自领域的优势,在此基础上,开展农业科技服务是进一步深化农业主体地位,优化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无论是在理论基础上还是在社会的实践应用中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但是我国当前的农业科技服务还存在众多的不足之处,有进一步的发展空间,通过多方面的探索,加强对农业科技服务以及管理相关内容的研究,可以有效的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农业科技服务与管理的基本内涵

首先,农业作为发展的根本,对于我国的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在农业科技服务中,主要包含了两方面的要素,一方面是在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为农业发展创造出来的一些优秀的成果,这些都是以农业科技的自然原理为基础得以实现的,并且在此基础上,利用多种途径将这些发展成果传递为接纳者,有效的促进了农业生产操作方式水平的提高。另外一方面,在整个农业体系中,不仅包括了农户自身,还有农业合作社以及相关的企业等,他们通过对科技的应用,将生产活动更加贴合市场的需要,从而获得更加理想的效益,并将生产活动中产生的问题向科研者得到反馈。这是农业科技服务中两点重要的内涵。其次,在农业科技管理中,与农业科技服务具有一定的差异,在这一概念中主要是在科技流通的创新环节得以实现的,以参与主体为中心,通过特有的目标集合在一起,并且共同为这一目标作出努力,方式以及组织等相关的内容可以是多样化的,在整个过程中,都是由参与主体自行加以控制,对于现代化的农业发展建设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农业科技服务与农业科技管理的过程中,二者既具有相似之处,也存在一定的不同点,例如前者更加注重相互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能够在互动的过程中实现农业的发展,是一种外向性的表现形式。而后者是对现有的权利与义务进行再分配的过程,与之相反,属于内向性的表现形式,将二者进行有机的结合不但可以有效的促进整个农业发展水平的进步,还能使之形成一个更加完善的生态系统,在崇尚生态化的今天,这一系统的形成无疑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2、农业科技服务与管理的基本特点

将农业科技服务与管理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从而体现出了以下几个特点,首先一个特点就是主体复杂性,因为在整合的过程中,其中涉及了众多的单位,例如农业企业,又包含了农业企业中的科研单位,还有合作社等等,这些都是农业在发展过程中的主体,为农业创造了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其次是具有阶段明确性的特点,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农业科技服务与管理贯穿在整个农业服务的进程中,尤其是在创新以及流通的过程中,这一变化极为明显。在创新阶段,主要是农业院校以及在企业中得以实现的,最重要的工作任务就是通过对某一技术的发明与再创造。另外一个阶段是扩散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中,要对技术加以推广,使得更多的农户了解科技手段,应用科技手段。还有一个阶段属于接纳阶段,科技能够得到广泛的应用,主要还是需要得到应用效果的见证,只有农户看到了发展的希望,才能普遍的接受这一技术手段,所以在科研成果的接纳阶段,更加需要对某一科技的认知,为今后农业的创新发展作出突出的贡献。最后一个阶段是对信息的反馈,整个农业科技推广的过程中,只有发现不足并且改正不足才能实现农业的进一步优化发展,因此才要向农业科研机构反馈信息。

3、农业科技服务与管理的基本作用

将农业科技服务与管理进行有机的结合,主要是为了缩短城乡之间的差距。众所周知,在我国建设的过程中,城市的发展十分显著,但是乡镇却在资源以及发展途径上受到了一定的局限性影响,这是造成城乡发展差异较大的主要原因,如果城乡经济的差距不能有效的缩短,那么对于乡镇居民的生活以及收入等都会具有较大的影响,所以基于这一情况,通过将科技服务与管理进行有效的结合能够得以实现。在内外兼修的发展契机下,根据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以“赋权”的方式激发其潜力,同时加大外部资金的投入,共同实现农村经济的发展,这样一来我国城乡之间的距离也就可以得到有效的缩短,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新鲜的理念以及资本。另外,可分层性地为农民提供科技成果。农民按照其生产规模还可被分为大户与散户,兼业户与纯农户,他们之间由于生产规模与收入来源不同导致的风险承担的预期也有差别。相比而言,大户与纯农户对农业新技术更具有敏感性,但在采用新技术时具有保守性;散户与兼业户由于其生产规模较小,收入来源多样,因此对新技术的采用具有滞后性,但在模仿先进农户时又具有积极性。另外,按照农民新科技采纳的时间长短,又可将农户采纳者分为创新者、早期采纳者、中期采纳者与落后者等。农业科技服务与管理要求对不同的农户采取区分性原则,不能进行填鸭式的科技注入,必须依据不同的农户生产心理与生产模式去推广一项科技成果。

4、结语

随着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农村信息化的推进和农民素质的普遍提升,农民对农业科技服务与管理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只有通过农业科技服务与管理宏观上的指导与微观上的观察来调各种体系内部的主体,从而形成一个富有活力的系统,各体系之间才能形成有效沟通与对接,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提供制度性保障。

作者;姜晓峰 单位:辽宁省冶金地质勘查局四0五队

参考文献

[1]丁楠,周明海.科技非政府组织参与农业科技服务问题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0(5):133-138,144.

科技管理研究范文3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高校;二级学院;科研管理

高校是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阵地,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智力和技术支撑,科研管理的水平和效率,对发挥高校的科学研究职能有着重要影响。高校二级管理体制的施行,使得二级学院拥有了更多的管理自主权和资源支配权,二级学院科研管理成为开展学校科研工作管理的主要力量。自2015年10月以来,随着《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的,地方本科院校陆续向应用型转变,办学定位的转变带来教学科研的变化,科研管理体制也要随之调整,破除障碍,为之服务,这也对应用型本科高校二级学院的科研管理效能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研究意义与研究现状

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凸显出高校在校企合作、服务地方和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的职能。高校职能重心的迁移,随之而来的是对教师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方案和科研重心转变的改革和探索[1]。高校二级学院作为科研成果直接产出的基层单位,是科研项目的直接管理者,良好的科研管理有助于提升高校整体科研实力,有助于推进服务地方经济和产教融合的科研实践[2]。从知网等数据库资源检索,近十年来,对高校二级管理体制下二级学院科研管理问题研究的论文约有五十余篇,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从宏观层面研究高校二级学院科研管理,如对高校二级学院科研管理模式的思考;第二类是探讨二级学院科研管理的某一方面,如科研绩效评价体系建设及管理探讨、网络化院级科研管理系统研究、科研秘书职责探究、科研成果管理;第三类是借鉴国外高校二级学院科研管理模式。此外,针对应用型本科高校科研管理的研究仅有数十篇,主要围绕高校转型带动科研管理转型、科研管理系统设计两个方面问题进行探讨,此类问题研究主要集中于近三年。就现有研究而言,都提出了不少有建设性意义的方法,然而,目前针对应用型本科高校二级学院科研管理的研究尚未出现在国内学者的研究视野内,从而给本课题研究留下了研究的空间。

二、应用型本科高校二级学院科研管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服务地方经济意识不足,院校管理脱节

很多应用型本科高校在校级层面已经具备充分的转型意识,对二级学院的科研成果要求也进行了调整,朝着应用型的方向去规划。但是到二级学院之后往往打了折扣,导致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的主要活动在校级层面,学院的组织开放性弱于学校层面[3]。原因在于,一是学校层面科研任务很明确,却缺乏具体的指导,任由二级学院“自由发挥”,宣传和部署不够充分;二是有些二级学院的科研院长对应用型科研的认识不够透彻,对社会需求响应不及时,导致在对本学院的科研管理上信心不足,无所适从。

(二)缺乏有效的计划与组织,团队作战意识薄弱

计划是管理的最基本职能,在二级学院的科研管理上,也应当充分酝酿,有备而来,做好全盘的部署。目前很多二级学院在组织教师进行应用型科研上,计划不足,支持政策少,对服务地方有经验的领军人物未能引领,教师往往单打独斗,缺乏资源,联系地方或企业有困难。未能发挥出高校教师在解决区域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应用型、技术性关键科研难题的作用[1]。

(三)教师科研观念转型引导不足,积极性调动不够

由于引进人才门槛的限制,拥有博士学历几乎已成为本科高校招聘教师的基本条件。很多年轻的学术型博士,未曾意识部分本科高校正在向应用型大学转型发展,对高校教师科研有新的要求,科研创新要与服务地方、培养应用型人才相结合。还有为数不少的老教师,具备丰富的教学与科研经验,但惯性使然,一时之间难以适应高校转型所带来的对教师科研观念转型的改变。二级学院作为教师的直接管理单位,对于教师科研观念转型的引导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无论是年轻的博士还是资历深的教师,在这种转折期都需要引路人来示范和引导。

(四)科研秘书未得到相应培训

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和建设任务的开展,离不开科研秘书的配合,但现任二级学院科研秘书在学校定位转型后往往难以得到相应培训,依然沿用旧有的科研管理办法,对校企合作项目的管理没有明确的概念和清晰的思路,只是简单地依据通知完成工作任务,而非真正地管理与服务。对于科研秘书也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或有效的绩效考核制度,因此大部分人员主动思考动力不足,工作按部就班,缺乏创造性。

(五)过度专注于横向课题开发,忽视了科研创新与人才培养

应用型的科研并不等于横向科研,科研论文、成果与应用型人才培养也应并行不悖。有些高校过分追求产业化办学,在强调社会服务的同时忽视了高校科学研究和培养人才的职能,顾此失彼。缺乏创新的驱动,产学研结合也会失去持续发展的生命力。应用型人才培养、创新性科研与服务地方三者缺一不可[4]。

三、应用型本科高校二级学院科研管理水平提升的对策

(一)同时加强院校两级意识,两条腿有力行走

学校做好对二级学院的动员和指导工作,特别是对分管科研院长的培训,增强其产教融合意识,坚定服务社会理念。定期组织总结经验工作交流,请在服务地方经济、校企合作上较有成效的二级学院分享经验,一方面对走在前列的学院给予肯定,另一方面也为其他二级学院树立了榜样,统一认识。学校层面可组织跨学院的协同作战,知识复合型的团队能够更好地服务地方与企业,提高信息获取和利用效率,院校同心,共同努力,在学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的过渡时期,实现院校统一的整体平稳过渡。

(二)建设应用型科研平台打造团队

二级学院结合自身学科特色,寻求与校外单位合作,联合创建应用型研究平台,如协同创新中心、研究中心等。平台的建设需要团队的支持,同时也为团队中教师的应用型科研指明了方向。尤其是适时地利用平台对青年教师进行研究方向与团队定位,使之明确目标,积极投入科研团队实践活动中。与校外单位的共同运作,以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需求为研究目标,提高了教师的科研敏锐度,提升了科研成果的应用率,也增强了教师进行应用型科研的自信心。

(三)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转变教师观念

很多教师面对学校和科研的转型带来的新要求比较陌生,不知从何下手。如能在第一时间对他们进行相应的指导,让教师们从观念上接受与认可,对于调动教师们的科研积极性能发挥重要作用。鼓励拥有广泛社会资源的高层次人才充分发挥引领作用,制定措施对引入资源者和服务社会有成效者进行奖励。学院领导加强与外界的信息交流,积极在行业组织中担任重要职务。[3]定期联系与邀请专家,有意识地开展应用型科研培训工作,强化应用研究。对于长时间无作为或者不作为者,也通过制度进行约束,激发其创造力。同时重视并引导科研资源向教学资源转化,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创造条件,科研与教学平衡发展[5]。

(四)提高科研秘书业务水平,完善考评机制

首先,二级学院应重视科研秘书的培训,定期为其开展业务培训以提高其专业化科研管理水平。其次,科研秘书为管理岗,职业前途较不明确。学校应有序下放一定的管理权力给二级学院,支持其在应用型科研管理中的人员调配、职称评审、职务晋升等激励政策。二级学院可通过多维度全方位的评价和考核体系,鼓励科研秘书在各类产学合作项目中多发挥作用,比如可以同时担任项目秘书,为作为项目主持者的专任教师分担管理压力。多承担的工作量应予以计算,通过绩效得以体现。也可以根据项目的数量、到账金额、到期完成度,设定相应的管理绩效,激发其工作积极性[6]。

(五)建立鼓励应用型科研的绩效评价体系

在现有的绩效评价体系中,对教师的应用型科研采用不低于学术型科研的定量评价,鼓励教师的科研重心转向服务产业与地方并驾齐驱。同时应做出明确的限定,服务地方、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兼顾。在进行科研分计算的时候,除了根据横向科研项目的到账金额计分,还可增设“科技服务”大项,其中包含为地方或企业所作报告或讲座、研发技术被企业采用、假期在企业的服务等。科学合理的科研绩效可以从很大程度上引导教师的科研方向,同时能实现科研资源配置效益的最大化。

四、结语

随着对高校应用型转型认识的深入,高校二级学院科研管理将得到更多的重视,它直接关系到应用型人才培养、创新成果的产出和服务地方、产业的各个环节运行效率。深化二级学院科研管理体制改革,既是科学管理的要求,也符合高校发展规律,是现代高校管理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EB/OL].

[2]郑世珠.高校二级学院科研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的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2(19):117-121.

[3]陈霞玲.应用型大学组织开放性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9(16):48-53

[4]包永强,汪木兰.基于分数倒谱特征的应用型高校教师科研能力评价研究[J].电子器件,2019(2):271-275

[5]陈光磊,张婕.地方本科院校建设应用型高校的转型路径研究[J].高校教育管理,2017(3):66-72

科技管理研究范文4

关键词:现行模式;中小科技企业管理;整合运作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市场国际化的趋势进一步加强,面对日益严峻的市场竞争,各个企业都在寻找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和有效的管理模式,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这种新形势下,探究企业的运行方式对企业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现行模式下中小科技企业管理模式的特点

1.合作互助

受传统经营模式的影响,企业在面临当前激烈的竞争时,更多地企业是为了保存生命力,更加关注对成本的节约,忽视了企业的管理模式,在在对整个企业进行管理中,并不具备一套完整的管理系统以及相应的管理理念,仅仅有一套较低层次的管理。对于企业的员工,也没有进行相关的技能和专业知识的培训,没有构建出全面管理的整体框架,不具备现代化的管理模式,也不能对企业的各种资源进行优化。在当代的市场上,虽然与其他企业都存在竞争的关系,但是在运行中仍然要整合自己的管理模式,与其他企业之间进行良好的互动,通过与其他企业达成一致的发展目标,积极开展企业之间的合作,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市场上的不正当竞争,使得企业发展的环境更加健康,向着更高层次的现代化运营模式转变。各个企业通过事项各种资源共享,建立起一种合作互助的伙伴关系,从而能在市场发展中实现优势互补。对于各个企业而言,这种同盟的关系有助于形成节约型和互助型的市场经济,大大降低了成本。

2.刚柔并济

企业原有的组织结构,是科层制为主导的,能够较好适应对大规模社会生产的需求,但是在当前市场画的新形势下,是难以适应的。实施扁平化管理模式,具有较好的灵活性,管理起来更为便捷。不仅如此,企业的管理还必须与企业文化相同步更新,随着企业不断扩张,企业文化也在得以不断进步,现代化的企业采用了刚柔并济的管理方式。比如,针对不同岗位的员工,结合他们的职位功能,给予不同的薪酬待遇。企业在对薪酬管理中制定出多样的考评方案,设置多种量化指标来对员工进行绩效评核,依据绩效的标准所获取的数据来判断员工的实际工作表现,再依据结果来决定分配员工的薪酬。通过这种刚柔并济的措施降低企业的管理投入,从而有效化解企业内部矛盾,促进企业的长足发展。

3.个性鲜明

企业要想获得持续的发展,就要采取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当前模式下的企业,必须要结合当前的国情,以及企业发展状况,将与外界的竞争转移到自身的管理上,对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创造出具有特色的管理方式,并且管理方式必须符合国内的目标。从这个角度出发就是要求企业在充分正视自己的特点和发展情况时,选择适合自己的管理方式,同时还要兼顾企业内外的资源和环境条件,综合各个环节,实现管理的合理,从而提升管理效率。

二、整合运行的建议

在市场经济发展的洪流中,中小型科技企业被卷入其中,为了适应新形势的的发展,应对企业面临的各种挑战,企业应该积极采取措施对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对于中小行的科技企业而言,有多种经营方式可供选择,每种经营方式又蕴含着不同的理念,从中可以看出管理部门的所要采用的方法。当前模式下,企业要想提升给整体的管理水平,在这种变化莫测市场环境中进行有效的运营,就要将企业的长远的发展计划与现有的实际联系起来,对管理的方式进行变革,不但总结已有的管理经验和管理模式,更要增添现代化的管理思维模式,选择符合中国现状,符合自身发展的方式,成为建立市场化管理运营的有效推动力。此外,企业的发展与管理必须充分考虑员工的成长需求。

1.创建民主的企业文化

一个企业的文化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员工的发展,员工在企业中国耳濡目染,必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企业要想获得良好的发展,必须使企业上下形成一致的价值观,用企业的文化来规范员工的行事,从而改善组织内部的关系。企业要注重创建和谐的每部文化,并且富有自身的特色,坚持以人为本的精髓和理念,充分尊重员工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加强各成员间的合作意识,从而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创建出和谐的氛围。对于小型企业来讲,更要注重相同价值观的培养,让员工拥有共同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构建全面民主的制度,增强他们的归属感,让员工主动地将自己融入到企业中。

2.信息化管理

从目前看来,中小企业在管理模式上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存在的较为落后的观念以及陈旧管理方式已经严重阻碍了部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当今时代是信息化的时代,企业的管理模式也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实现管理的信息化。企业应该充分抓住这个契机,采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和通讯手段,专注于企业运行模式的改革。一方面,企业要通过相应的方式强化管理层运用信息技术的意识,为创建科学的管理方式奠定基础;同时,企业还要灵活地采用多种信息管理的方法创建出全方位的管理模式,建立起信息管理的制度。

三、结束语

由此可见,当前形势下,企业能否进行有效的整合运行,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竞争力的提升,从而决定着企业的发展。在市场国际化的大背景中,企业必须总结自身发展,找出不足和亮点,加以改进,并结合其他现金的管理理念,从中挖掘适合自身特点的模式,从而完善自身的管理模式,顺应新形势的需求,为自己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谋取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刘江永.现行模式下中小科技企业管理整合运作分析[J].科学中国人,2015(5):84-85.

[2]王卫星,林凯.轻资产运营下科技型中小企业盈利模式的实证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5,35(7):185-191.

科技管理研究范文5

关键词:新时期;科技馆;运营管理

一、科技馆发展状况

(一)管理制度不科学

因为当前国内的科技馆属于公益性组织,传承着民族公益事业机构的运营模式,出现了机制不合理、管理观念与思想落后、员工配置不科学等情况。在科技馆运营阶段,员工分工不清楚,需要人的区域无工作人员,但无需人的地方却有很多人,这是在计划经济背景下遗留至今的主要问题,影响着科技馆的可持续发展。虽然当前有些科技馆也在努力改革,并取得了显著效果,但是因为地区现实条件的制约,仍然未形成标准的运营体系。

(二)资金投入不够

当前,国内科技馆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政府出资,缺乏社会筹集资金的有效途径,也缺少相关的激励策略。同时,科技馆自身的创收能力很弱,所以常常会产生难以自给自足的情况。此外,有些地域科技馆由于政府扶持力度的不足,出现了资金难的现象,由此引起“盖得起、养不起”的情况。部分区域的科技馆投资成本并未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增多,这也给科技馆的运营带来了阻碍,科技馆运营困难也将影响到员工工作的热情,还会对科技馆的建设产生恶性循环。

(三)缺乏运营思考

国内科技馆的创建还处在初级阶段,主要表现在创建场馆和增加展品数量等基础设施上。但是针对科技馆建成之后的运营目标、运行制度、保障策略和经营成本等方面关注度不足,对科技馆的运营未进行全面思考,影响到科技馆的顺利经营。

(四)运营模式单调

当前,在科技馆创建阶段因为缺乏对市场的调研,所以在内容设置、宣传模式、志愿者招募等层面均存在诸多问题,导致科技馆和大众之间缺少互动,大众未认识到科技馆的重要意义,这就导致科技馆很难获得社会资源的扶持,影响到科技馆科普宣传工作的顺利开展。另外,有些科技馆的教育方式也非常落后,虽然当前公众对科技的兴趣喜好在逐渐增加,但是大众越来越不想迈出家门,更愿意利用电子媒介来获知相关科技知识,这对科技馆的创建又是一大阻碍,科技馆需要顺应信息化网络时代的发展要求,将科技知识通过更方便的途径传递给人民。

二、新时期科技馆运营管理策略

科技馆是非营利性组织,所以,不管时展到哪个阶段,均需要遵循公益性原则,始终遵循以提高公民科学素养为使命。基于此,对运营管理模式加以变革优化,学习科学的科技馆管理方式方法,再结合自身发展情况,形成一套独具特色的经营模式。

(一)优化投资途径

科技馆要确保长远稳定的发展,应当有稳定递增而足够的资金投入。当前,科技馆的经费来源主要依靠政府投入,在得到政府投资的同时,还应当加强对社会资源的引入,实行多元化的投资模式。在各类经费中,可以考虑将政府投资主要用作科技馆的创建和发展更新经费,而民间资金投入关键是用作科技馆的常规运营,如此就可以防止科技馆在运营阶段因为资金情况而出现难以为继的情况。然而,民间资金的投入并非以公益性资本投资的,其以风险投资进入,根本目的在于获取经济利益。在民间资金的作用下,科技馆逐步优化硬件设备及软件设备,进一步提高自身服务质量进而实现营收,这对科技馆及民间投资者而言是双赢的策略。另外,还能够结合文化教育行业、旅游行业和客户行业等逐步扩展科技馆的服务领域,提高科技馆的自营水平。

(二)优化员工管理模式

人是科技馆顺利经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需要充分发挥出员工的价值。当前,员工积极性偏差,主要是由于员工觉得干得好与不好都没什么差别,并无法多劳多得,如此就打击了员工的工作热情。所以,要对员工管理模式加以创新,拿出少量收益基金用作员工绩效考评经费,使人员在绩效考评下努力工作,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使员工对自身的服务内容也有一个量化的认识,可以更努力勤奋、脚踏实地地对待自身工作。而针对部分工作懒散、不积极的员工给予相应惩处,在该种管理模式下,可以对科技馆的员工进行妥善管理。

(三)加大舆论宣传力度

科技馆是公益性机构,极少在媒体眼前呈现,宣传力度不足,这就导致民众对科技馆的了解还处在比较低的水平。为此,需要加大科技馆在公众及媒体方面的宣传力度,促进科技馆和民众之间的交流,基于群众关注的焦点问题,吸引大众对科技馆的关注,使大众知道科技馆也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变化,在科技馆内有很多有趣的内容。在持续的宣传中公众就能认识到科技馆的意义,也会逐步走进科技馆,参加到各项科技展览、科普活动之中,提高公众对科学技术的认识,逐步培养对科技的爱好。有些科技馆在招募志愿者时加大科技宣传力度,吸引社会资源,进一步提高了科技馆的经营能力。另外,还应当对传统科普教育模式进行创新,由纸质教育模式逐步朝着数字化、电子化转变,让公众利用网络就可以知道科技馆内的内容,无须迈出家门就可以知道最新的科普内容,这对大众而言具有较强的吸引力。有些地区科技馆还能够把本地特色引进科技宣传之中,开发地区科技成果、文化内涵和名人效应等,使本地人形成认同感,进而主动到科技馆,了解科普文化及知识。

(四)坚持以人为本服务

科技馆是科教兴国的基础设施,要强调技术为民、服务公众之原则。科技为民既要通过多种展品、模型、交流体验设备、多媒体互动与演示设备,以及整体运用声、光、电、设备、数码、数据、多媒体系统及网络等现代化高新科技途径来传递现代化科普内容,而且需要注重个人的参与性与体验性,重视向大众呈现科学原理、前沿科技成果与未来展望,调动大众对科技的热爱,满足大众亲身体验与自主学习的要求。以人为本的服务需强调大众的参与度、观众主体性。应以科技、娱乐为重要内容,根据观众自我参与性、自我发展,设计以大众为主导,“学什么、学多少”都由大众自己决定,在参与环节获得愉快的感受,在反复的宣传过程中达到目的,从而发展到自我提升,出现良性循环,实现科科技推广。

(五)采取课题中心模式

该种模式是通过诸多科学技术及其运用去了解一个特殊的社会课题,或是通过了解社会课题的环节,来认识相应的科学原理及技术。其将科学技术放置在社会大环境下,思考科技在社会上的影响及社会对科技的作用等,注重的是科技的整体性和社会应用性。采用课题中心方式的科技馆,一般以“展区制”呈现模式为主,展览的内容根据主题进行,展品的规划根据内容发展的线索处理,展品和展品之间有较强的关联度,常常是通过多个展品来感受一种方法,或者体现一种思想、一种发展环节。公众体验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认识某个展项所呈现的概念,更关键的是通过多个展品认识一个整体的内容系统,其体验内容关键是整体性的主题和社会课题,体验模式也趋向多样化。

(六)建立完善的考评与激励制度

基于科技馆的经营管理状况,一定要优化科技馆经营管理系统,建立完善的考评与激励制度,细分考评指标,量化考评结果,确保考评的公平性、公正性,并创建与考评制度匹配的激励制度,让考评结果和薪资待遇、晋升等相结合,调动经营管理者的工作热情,促进科技馆的良性发展。例如,东莞市科学技术博物馆采用了世界上比较先进的管理工具——平衡计分卡来进行战略与绩效管理,以组织的使命和战略为中心,通过财务、客户、内部业务流程及学习与成长四个层面,把组织战略目标逐层分解为具体的、可操作、指标和行动方案,通过一整套完整的、可量化的指标体系来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管理工作得到全面提升,有力推动馆内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三、结语

总之,科技馆在变革运营模式环节,应在公益性的前提下开展,并且还要思考现实运营问题,再逐步优化资金筹集途径,在资金的扶持下,组织标准化的经营管理,提高管理者的素养,组织多元化、因地制宜的科普活动,加强科技宣传推广工作,充分发挥科技馆应有的功能作用。

参考文献:

[1]葛子红.科研院所类科技馆的运营管理方法与创新发展之路[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7,(10):189-190.

[2]杨柳.湖北省地市级科技馆的发展对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

[3]马旭弘.多中心治理视角下泉州市科技馆管理模式研究[D].华侨大学,2014.

[4]向燕.政府投资型科普教育基地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

[5]安庆红.科技馆员工绩效考核体系设计[D].天津大学,2011.

科技管理研究范文6

关键词:科研管理;科技创新;策略;企业

1概述

科研管理是指运用调查研究、计划规划、决策实施、修正监督等方法或手段,有效管理分配一定的资源,以较优方式达到预期总体目标,提高企业的科研效率和竞争力[1]。企业开展的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开发、应用和技术攻关均属于科研项目,是科研管理的主要内容[2-3]。科技创新是企业为获得潜在赢利能力,重新组织生产要素、建立更加高效的生产系统、推出新的生产方法或工艺,研制开发、应用推广、迭代更新等一系列技术活动的集合,是科研管理的目标[4,5]。以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为导向的科研管理,就是为科研人员创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优化科研管理流程,以较低的成本实现新的技术突破,将科技创新成果及时应用于生产并推向市场,产生经济效益[4-6]。科技创新已经成为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加强科研管理,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企业科技竞争力,是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7-10]。本文基于中国石油兰州润滑油研究开发中心在科研管理和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方面的具体工作实践,探讨了润滑油企业研发中心对科研管理的新要求,提出了科研管理工作的改进措施,阐述了创新科研管理能有效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2润滑油科技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核心技术难以突破。润滑油添加剂单剂及其复配技术是决定润滑油品质的核心关键技术。国际上润滑油添加剂行业已形成四大复合剂公司和四小特色添加剂公司为主的市场格局,各有特长,均以雄厚的研发实力和领先的技术水平为核心竞争力,占有全球润滑油添加剂90%以上的市场份额。目前,国产润滑油添加剂行业面临原材料质量不稳定、部分核心单剂技术缺失、添加剂协同作用机理研究滞后、复合剂开发和评定费用越来越高、核心关键技术难以突破等问题。

2.2跨行业间技术融合度不高。API(美国石油协会)与润滑油厂商、添加剂公司和OEM(原始设备制造商)建立了密切合作,可以及时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并提出润滑油行业的应对方案。发动机润滑油的性能要求、不同产品的限值、测试方法开发运行与监测均由OEM、润滑油厂商、添加剂公司和第三方测试机构共同制定。而我国跨行业间的技术融合才开始起步,2016年由中国内燃机学会联合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在石化标委会、添加剂、润滑油和发动机行业的参与下成立了“发动机润滑油中国标准开发”创新联盟,第一次实现了润滑油跨行业间的技术融合。中国石油兰州润滑油研究开发中心作为创新联盟的创始单位,将与行业相关单位一起承担自主规格台架和产品标准的开发工作。

2.3科研成果推广应用难。润滑油产品科技含量高、技术密集、品质直接影响高端装备可靠性、稳定性及运行寿命。同时,大部分高端装备均为进口,原装润滑油产品均经过严格认证和评估。一方面,OEM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一般不允许设备使用单位轻易更换润滑油;另一方面,不同配方的润滑油产品化学成分也有所区别,接触后可能发生化学反应,造成不良后果。因此,即使所开发的润滑油产品符合相关标准和需求,也难以有应用推广的机会。这导致很多科研项目成果难以在成功开发后投入到实际生产并产生效益。

3创新科研管理体系措施

2016年以来,兰州研发中心围绕把政策赋予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的自主权落到实处,从机制上保障科研人员专心研究;从转变科研管理观念、优化科研管理流程,加强教育培训、加大创新合作力度,健全科技人才评价机制、完善科技奖励制度和建立科研成果市场化转化机制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改革尝试。

3.1转变科研管理观念优化科研管理流程。润滑油科技创新是典型的知识密集型科技创新,人才、技术以及知识储备才是核心创造力和竞争力。科研管理首先要在管理理念上树立“管理即服务”的意识,用“主动服务”代替原来的“被动管理”。同时,充分发挥中石油协同办公系统的优势,进一步优化科研管理流程,逐步将与科研相关的审批事项实现网络化和信息化,在服务中完成管理职能;报销、采购、填表等繁琐事项都有专人负责,以减轻科研人员的工作量,办事效率大幅度提高。

3.2加强业务培训加大创新合作力度。科研人员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是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创新首先要改变科研人员的思想意识,强化业务训练,提高创新能力。中心每年组织近200人次参加专利申请、论文写作、项目申报、标准化等专业知识培训。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组织邀请国内外权威专家上门授课并选派优秀科研人员参加国内外技术论坛,进行交流、学习、培训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打造一支业务能力强、综合水平高,职业素质过硬的领军人才和科技创新团队。

3.3健全人才评价机制完善科技奖励制度。按照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和润滑油公司双序列改革要求,科研人员不再“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进行评价,建立中心级首席科学家和领域经理制,强化基层单位和科研人员的主体责任,具体科研业务由首席科学家和领域经理负责,科研管理部门主要负责格式和形式内容审核。选择部分创新能力突出、创新绩效显著、科研诚信状况良好的单位开展“扁平化”改革试点,赋予科研人员更多的自主权。项目管理从重数量向重质量、重结果、重转化转变。加大对承担国家、集团等核心技术攻关科研人员的薪酬奖励,设立主任奖励基金,分别对重大科研突破和重点创效成果进行单项奖励,有效地推动了创新创效工作的发展。

3.4建立科研成果市场化转化机制。为充分发挥科研优势,尽快将最新科研成果推向市场,加速科研成果转化,孵化出满足现在和未来市场或客户特殊需求的新特优产品,研发中心制定了新特优产品孵化及推广应用管理办法。新特优产品主要包括独有技术和产品、热点前沿领域的产品、与客户共同研发提升竞争力产品、具有差别化竞争力产品、新开拓的市场需求产品等。在项目评审后,对具备推广条件的及时安排工业试生产和销售并将产品纯利润按照一定比例对项目研究人员进行奖励。

4科研管理创新取得的成效

兰州润滑油研究开发中心凭借卓越的自主研发实力,不断实现零的突破,在中国制造迈向国际征途的各个高尖端领域总能看到其身影。

4.1典型技术突破与科技创新案例。D1215W-40长寿命柴油机油充分利用自主研发生产的烷基水杨酸盐产品特性,在国内率先实现了柴油机油产品的12万公里超长换油周期;以独创含硫、磷化合物极压抗磨添加剂为核心的高铁“复兴号”齿轮箱润滑油,打破了国外产品的垄断并获得美国专利授权;FD3000N风电齿轮油显著提升齿轮传动效率并有效防止微点蚀的产生,在多家风电场成功应用;自主研发的昆仑RV00#机器人摆线针轮润滑脂,通过了8000小时整机测试,成功应用于国内著名的机器人龙头企业;Petro50X变压器油独家应用于“昌-古”±1100kV特高压,“张-北”、“云-贵”±500kV、巴西“美丽山”、巴基斯坦“默-拉”直流输电工程。

4.2科技创新创效成果。2016年以来,兰州润滑油研究开发中心紧紧围绕“提质、上量、降本”六字方针,获得省部级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省部级基础研究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项。发表EI/SCI文章8篇。2019年,中心在配方优化、单一来源添加剂拓展、新特产品转产与销售、检测站创效等方面累计实现降本增效2.05亿元。

5结束语

科技管理研究范文7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中指出:“中央在100所示范院校中,选择500个左右办学理念先进、产学结合紧密、特色鲜明、就业率高的专业进行重点支持。形成500个以重点建设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重点建设专业群,提高示范院校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能力。”因此,专业群建设是高职院校建设的重点,是学校整体水平和基本特色的集中体现,决定了一个学校的知名度、美誉度。我们可以看到,近年来随着高职教育的迅速发展,高职院校的数量已经相对饱和,以前发展迅猛的计算机类相关专业,由于各高职院校的普遍开设,数量庞大,办学压力随毕业生就业率的急速下滑而增加,各高职院校已经开始围绕地区和学院资源条件大力进行专业群建设,寻找一条创新和发展之路,从而使计算机类专业摆脱目前的困境。   一、计算机类专业群构建的途径   专业群是指由一个或以上的办学实力强、就业率高的重点建设专业作为核心专业,由若干个相近相关的专业共同组成的专业集群。目前,专业群构建的途径主要有:围绕产业链构建专业群;围绕行业或职业岗位群构建专业群;以核心专业为基础构建专业群;围绕学科基础构建专业群;根据高职高专专业目录的分类构建专业群。   根据计算机类专业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目前可以积极选择下面的途径进行专业群的构建:   (一)围绕计算机类专业的(行业)职业岗位群构建专业群   职业教育的专业与职业有着紧密的联系,专业是以职业岗位(群)为依据,与职业岗位(群)具有一致性。各院校要认真研究本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态势,搞清区域内产业结构的发展方向,明确区域内计算机行业发展的重点,预测未来发展的走向。根据学院自身的办学实际,寻找、确定某些计算机相关行业或企业,作为计算机类专业群建设和发展的背景与依托。在具体进行计算机类专业群建设时要注意以行业或职业岗位(群)为依据,针对一个行业岗位或针对一组相关的职业岗位或针对一些社会公有岗位来设置专业,逐步形成相应的专业群。在专业群中根据自己的优势和特色确定品牌专业、特色专业和一般专业,通过品牌专业促进其他专业的发展,从而形成由品牌专业、特色专业和一般专业组成的具有内在联系、相互支撑的专业群结构。如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就积极融入到行业和企业中去,与四川银海公司、锐捷公司、中兴通讯公司、3M公司、四川网音公司等企业进行深层次的合作,建设了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核心,“软件技术”和“数据通信与网络系统”两专业为辅的计算机类专业群。   (二)以核心专业为基础构建专业群   以核心专业为骨干,以核心课程群、核心技能群、师资队伍群为基础,以专业方向适应社会行业人才需求的变化为方式来设置专业群。如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形成以省级试点专业“软件技术”专业为核心,以学校重点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为骨干,以“计算机系统维护”、“图形图像制作”、“动漫设计与制作”等专业为支撑,形成特色鲜明的计算机专业群。在人才培养理念和教学改革思路上,共享重点专业先进、成熟的经验。在学生技能、综合素质的培养方面专业群内各个专业既保留自己的专业特色,各专业之间也相互渗透,相互支撑,从而培养适应岗位需求的一专多能型学生。在学生就业方面,充分考虑专业群内各个专业的相融性,使毕业生能胜任一个岗位,适应一群岗位。   (三)根据高职高专专业目录的分类构建专业群   按照我国2004年公布的高职专业目录的分类,在电子信息大类中计算机类专业共有20个。   各高职院校可根据学院的行业背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学院自身的办学条件和专业发展过程等因素,并参考专业目录中的专业划分来规划和建设计算机专业群,但不需要一一对应。   二、计算机类专业群课程体系的构建   通过对计算机专业群构建途径的分析,结合当前计算机专业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构建了“平台+模块”模式的计算机类专业群课程体系,其框架如图1所示。在专业群平台之上设置的公共基础课模块、专业基础课模块和人文素质课模块为本专业群各专业共享课程模块。在专业群平台支撑下由订单培养课模块和订单顶岗实习模块(就业)构成了订单培养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由专业方向课模块、校企合作联合开发课程模块,最终使学生进入意向企业实习并就业,构成了校企合作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由专业方向课模块、专业拓展课模块、职业资格认证模块和岗位能力模块(毕业设计、顶岗实习和岗前实习(就业))构成了较为传统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专业群内的各专业可以根据本专业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开发与设置各模块内的课程,根据人才培养规格的需要将相关的模块串联组合就构成一个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如: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应用专业群平台共享课程模块、锐捷公司订单培养课模块、订单顶岗实习模块组合起来构成与中国锐捷网络公司合作的订单培养的人才培养计划。   三、计算机类专业群课程体系的优势及特色   专业群平台支撑下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专业群内的各专业可以根据本专业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开发与设置各模块内的课程。专业群中的各专业或专业方向,面向企业中的岗位群,均能在同一个实验实训体系中完成其基本的实践性教学。计算机类专业群建设课程体系对专业上水平、提高人才质量与办学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一)便于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有利于专业群及时适应市场   我国产业结构不断调整,新的工种、新的岗位群不断涌现,计算机相关专业设置也需要不断更新。针对区域经济发展和人才市场需求的变化,在计算机类专业群课程体系框架内,充分利用学校的办学资源,可以依靠原有的专业师资和实验实训基础,灵活方便的扩展和设置新专业。#p#分页标题#e#   对现有专业,通过及时调整或开发专业方向课模块,可拓宽专业口径。各院校也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和实际情况,开发一个新的专业方向课模块,就可以为本专业群增加了一个新专业。   (二)能适时满足订单式培养及合作企业用人的需求   有很多高职院校与一些企业建立了订单培养或定向招聘毕业生的合作关系,但这些合作企业都是根据企业自身生产发展的规划,确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计划。因此高职院校要能够对此做出及时反应,及时满足订单企业或定向招聘企业的要求。对于新型的“平台+模块”模式的计算机类专业群课程体系,可以在已有的订单培养人才培养计划中,只需采用或及时选择不同的订单培养课模块,便可以与订单企业达成新的订单培养协议,满足企业用人规格的变化和需要。同时,也可以按照企业的需要,增强企业对毕业生的满意度,学院可以与合作企业联合开发与企业生产流程、生产安全及企业文化有关的校企合作联合开发课程模块,让学生学习,使学生多角度了解企业,更快地适应岗位。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高技能高素质,引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现代生产和技术的综合化趋势不断增强,计算机专业技术岗位内涵不断丰富,往往要求学生拥有高技能高素质,这样常常需要多学科的知识和多种技能才能解决。在计算机类专业群课程体系中,整个课程体系是以技能培养为核心的,专业群平台之上的课程模块也为学生提供了多学科的知识和素质的培养。同时在专业拓展课模块内,开发设置若干门专业群中与各专业先进技术相关的课程,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拓展能力。每位学生可以从中选修几门课程,为自己未来的动态变化的职业生涯储备能量。特别是专业拓展课模块的设置是基于能力为本位的教育观,模块内的课程要紧跟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及时开发新课程或调整课程内容,以引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便于完全实现工学结合的学习模式   工学结合是学校学习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一种职业教育学习模式。工学结合学习模式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校与社会的结合、学习与就业的结合、课堂与岗位的结合,缩短了学生从学校到就业岗位的距离,有利于提高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计算机类专业群“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在人才培养计划实施过程中,以模块为单位可以方便的调整开课时间。模块化课程体系的灵活性,对于推行工学结合的学习模式,提供了很好的可操作性。在目前高职院校普遍实行固定学制的情况下,为了利用好合作企业的资源,减轻因学生集中到企业实习造成的负担,同时更是为了提高顶岗实习的效果,在学生完成了专业群平台之上的公共基础课模块、专业基础课模块和人文素质课模块的课程后,学校可以根据需要将学生分批分学期交替去企业顶岗实习,而另一个学期开设专业方向课模块中的课程、专业拓展课模块课程和岗位能力模块中的毕业设计环节等。如果高职院校真正实现了弹性学分制的情况,学生在学期间,学习进度可实现完全地自主决策,这样学生在完成了专业群平台之上的公共基础课模块、专业基础课模块和人文素质课模块的课程后,就可以开始自主寻找顶岗实习的单位,并落实实习时间,之后再根据学校不同年级的开课计划申请上课时间,学习其他模块的课程,修满规定的学分即可毕业,这将是最为理想的情况,可以真正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五)实现完全“资源共享”,增强学院竞争力   计算机类专业群课程体系的建设,可以对专业实现相对集中,学校可以将有限的资金集中投入到相关实验实训室,开拓共同的校外实训实习基地,进行系列化建设,形成一个完整的先进的实验实训体系,实现高效共享,从而可以大大提高实践教学效果。计算机类专业群课程体系的建设,也可以集聚起相近相关专业的教师资源,形成专业师资的数量优势、结构优势,在专业教学上可以灵活调用,既能降低专业教师的储备率,提高教师的使用率,节约办学成本,又能满足专业教学上的需要,增强学院的竞争力。

科技管理研究范文8

【关键词】科技档案;信息资源管理;开发利用;解决对策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运用。从实际应用效果来看,这些信息基础设施、应用软件,除了可以减轻档案管理人员工作负担、提高档案检索效率外,也能够实现现有科技档案资源的整合利用。通过从科技档案中提取有参考价值的信息,为农业、工业、市政建设等各个行业的工作开展具有极强的指导作用。因此,新时期的科技档案管理,要重点从资源建设、信息整合、利用服务等方面进行创新,才能更好地凸显科技档案管理的价值。

一、科技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价值分析

开发并利用科技档案的资源信息,以此推动社会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是时代的要求,而该项工作的完美落地,一方面,会提升科技档案的价值,通过真实的数据、知识记录,展现当下社会的发展水平,同时可改变社会大众对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片面认识,继而提升科技档案管理从业人员的社会地位。可以说,科技档案资源信息的开发和利用是惠利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另一方面,科技档案记载的信息是科研活动的支持依据,可为科研人员开展科学技术等研究提供便利,避免工作失误或工作效率过低,对国家整体经济水平的发展和提高助益良多。此外,开发和利用科技档案信息资源可促使科研单位及企业加大科技研究的力度和投入,形成人人求取、求新、求变的良好科技竞争局面,对我国科技的进步有益。在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产生了更多的科技档案。同时,对于科研人员来说,只有重视并利用好这些科技档案,才能让社会各界更加重视科技档案管理的价值,这是支持科技档案管理事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二、当前形势下科技档案资源开发利用面临的问题

经过近年来的工作努力,目前,许多科技档案管理部门无论是在馆藏档案的丰富度,还是档案综合管理水平上,相比以往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但是档案资源建设和开发利用是循序渐进的过程,特别是在信息时代,如果缺乏创新意识,就难以紧跟行业发展趋势,在工作开展中也会面临许多新的问题。

(一)现有的科技档案管理体制机制不完善。开发和利用科技档案信息资源涉及方方面面,民众、科技部门、档案部门、科研团队等的利益均会牵扯其中,权、责、利划分不明确在科研机构、高校、企业、事业单位几乎已成为普遍现象。但《科技档案管理法》中,规定移交科技档案及凭证性服务提供的权限交由档案主管部门负责,故需要明确划分管理的权限和职责,避免管理体制漏洞阻碍科技档案信息资料的开发和利用。但是目前来看,随着时代的发展,档案管理部门的这些制度没有紧跟时展进行适应性的补充、调整和创新,其中许多条款已经无法适用于当前的工作。这种情况下,科技档案管理制度的实用性也会大打折扣。例如,近年来科技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已经成为常态,但是许多部门的规章制度中,还没有增加关于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操作要求。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有档案管理人员不熟悉信息管理系统的操作技巧,造成电子版科技档案的丢失或损坏。因此,尽快建立健全与档案管理信息化配套制度,成为当前档案管理部门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二)科技档案管理工作标准不统一。近年来,受到科技档案管理信息化发展的影响,大量纸质档案被转化为数字档案。数字档案通过计算机和相应的软件进行管理,除了检索更加方便外,还可以利用大数据等技术,更好地挖掘和提取数字档案的价值。但是也有很多档案管理部门在工作开展中遇到了问题,例如数字档案的存储格式不一致,无法实现整合、共享。究其原因,还是因为科技档案管理部门内没有形成一套通用的标准。目前,尚未有相对完善的规章制度出台及修订制度,因而科技档案的制度修订工作相对滞后。开展科技档案的标准化管理能够对科研信息资料的采集、录入、整理、存储和利用等达成一致要求,为科研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在线管理、集成服务等奠定基础,是科技档案管理的发展趋势,应予以重视。从数字档案的开发利用角度考虑,尽快推行整个档案管理行业统一遵循的标准制度,成为现阶段一项紧迫性的工作任务。

(三)科技档案数字化信息技术利用率低。从调查情况来看,现阶段许多科技档案管理部门已经初步建立起了信息化办公系统。例如,在档案查找时,只需要在计算机上输入该档案的关键词或是精确的归档时间,就可以很快从档案库内找到所需的档案。但是我们也必须认识到,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如果档案管理部门在信息技术方面的投入缺乏持续性,不能定期更新信息设备,就会导致信息技术的实用价值大打折扣,利用率也会降低。大部分科研单位均存在重技术设备、人力资源、物品资源投入,对科技档案信息资源的管理工作重视不足的现象,致使科技档案管理的整体投入短缺,这也是科技档案数字化信息技术利用率不高的重要原因。档案数字化转变已成为大势所趋,若前期缺乏对档案资源的数字化整理和投入势必难以企及科技档案数字化的发展标准,阻碍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信息技术因为利用率不高,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无论是从档案管理工作开展,还是从档案资源开发利用角度来看,都极为不利。

三、新形势下科技档案资源开发利用对策

无论是从保证科技档案资料的完整性方面,还是从挖掘科技档案利用价值方面,都要求科技档案的管理部门,要与时俱进地创新管理技术,不断完善配套管理制度,重视复合型档案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只有统筹做好各方面的工作,才能为科技档案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良好条件。笔者从档案管理事业的发展趋势以及以往的工作经验出发,对科技档案资源开发利用提出以下建议:

(一)建立健全科技档案管理的配套制度。推动科技档案资源信息管理开发和利用的首要原则是建立起完善的管理制度,使科研单位充分意识到旧有传统科技档案资源信息管理模式的不足和缺陷以及新形势对科技档案资源信息管理的具体要求。另外,科技档案资源信息的利用是凸显科技档案管理价值的重要体现,因而需要发挥制度的指导作用,加大档案所归纳信息资源的利用率,扩大其利用范围和领域,在应用中实现高效管理和价值体现。科技档案管理部门可以从两个渠道建立健全适应新时期工作需要的管理制度:一是借鉴其他档案管理部门,在制度建设上取得的成功经验。特别是一些省、市级的科技档案馆,目前已经在配套制度建设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也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制度。通过选择性的借鉴,尽快构建起符合本单位工作特点的制度体系,为科技档案管理各项工作开展提供必要的参考。二是通过科技档案管理和开发利用的反馈,针对当前工作存在的问题,逆向地完善管理制度。

(二)制定科技档案资源建设与开发利用的统一标准。海量的科技档案只有实现整合利用、资源共享,才能进一步提高其利用价值。而要想实现资源整合,必须要制定统一的标准。例如,数字档案的存储格式要有统一标准,纸质档案的编目分类也要有统一的标准。同时,为实现科技档案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信息的完整性还需要完善的标准体系。在科技档案信息的开发过程中亦需讲求策略,信息的整合工作需兼顾制度标准和技术创新,若多方参与档案信息的开发和管理,则应以档案资源信息的产权为准进行合理开发,防止侵权行为发生。档案资源信息的开发应具备一定的深度,需将相关课题的介入日程提前,剖析课题研究进展,在有效沟通下实现课题研究的实时跟踪,在市场需求的引导下全面搜集前沿信息资源。同时,对于科技档案资源信息应予以合理分析、整理和归档,以便实现科技档案信息资源的更新、管理、利用和开发。

(三)依托信息化建设提高科技档案利用率。科技档案信息资源标准化利用体系的建立,依赖于信息化管理软件及技术的应用,以便于档案信息的查询、检索和阅览。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应符合使用单位的需求,例如在检索功能的设置中需要构建知识智能、全息、异构信息整合等检索模式,扩大检索的范围,使更多的档案信息资源被发现、被利用。科技档案信息化编制、加工、提炼工作依靠网络技术。可将科技档案信息资源编制为网页存入电子档案,并关联其他分散信息,通过数据库平台实现集约化管理,为科研成果的编制、汇总、开发和利用创造便利条件。还需更新档案管理信息、以公众需求完善内容。科技档案资源信息的高效开发和利用离不开信息化服务渠道的拓展,可利用网络化技术打造整体划一的科技档案服务中心,对相关信息的搜集、整理、等进行实时管理,但需要执行统筹规划、安全整合的原则。同时,建立合作关系网,综合企业、行业专家的技术优势,实现科技档案信息资源管理水平的提升以及应用范围的拓展。

(四)提升科技档案资源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在科技档案信息资源的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果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不过关,势必会拉低管理水平。作为新时代下的科技档案信息资源管理人员,需要与时俱进,广泛涉入法律法规、科技档案管理等知识领域。同时,学习多样化、网络化、数字化技术,不断提升自我修养,促使工作效率提升。管理工作人员还需强化自我服务意识,以高标准要求自我,在提高整体服务质量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满足公众需求。对于管理层而言,还需组建、培养科技档案管理人才和队伍,不断提升开发科技档案信息资源的能力。科技档案管理部门要定期提供培训机会,鼓励员工考取更高的职称,只有不断提升自我,才能适应科技档案管理的改革趋势,在新的环境下具备更强的岗位胜任力,在提高档案利用水平和服务能力上有更大的贡献。

四、结语

新形势下的科技档案信息资源管理、开发和利用,有赖于网络化、数字化、信息化技术以及高素质管理人才队伍。加强科技档案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管理可推动社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是一项利国利民的举措。每一名档案管理人员,既要认识到科技档案的价值所在,又要秉持服务意识,为那些有档案借阅和使用需求的用户提供满意的服务,将科技档案资源的价值充分利用,为各行各业的工作开展、创新发展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吴丹丹.信息化背景下科技档案的开发利用[J].兰台内外,2018(10):43-44.

[2]马明远,杨国航,耿东梅,等.农业科技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农业科技管理,2019(3):15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