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学融入当代文学生活探析

现代文学融入当代文学生活探析

温儒敏教授的现代文学自选集《为精神界之战士者安在》最近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收录了57篇论文,分为鲁迅研究、作家作品论、文学思潮与文学批评研究以及学科史研究四个部分,集中呈现了温儒敏40年来的研究成果。日前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和北大中文系围绕温儒敏这本书,举行了主题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与教学的现状及前瞻”的研读会。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作家协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等高校和研究单位的多位学者与会,先后畅谈了他们的感受和观点,涉及现代文学研究的“边界”与“价值尺度”、中国现代文学作为一种“新传统”的阐释、“文学生活”研究空间的拓展等重要内容。

温儒敏首先从学术研究、教学和语文教育几个方面回顾自己几十年的工作。他说,这三件事中比较满意的还是教学,对本科生教学和研究生培养始终是看重,也很投入的。在当今论文项目“唱主角”的风气中,特别要强调教学这份本职工作,对于当老师这个“志业”,还是比较心安的。

温儒敏说,一代有一代之学术,新生代学者有他们的优势,也有困惑与艰难,比如“项目化”的生存,思想言论的守成与禁锢,以及学术生产“泡沫化”,等等。现在的问题是文章太多,发表了即使同行也很少关注,无人喝彩,也无人切磋,这种学术“泡沫化”的氛围确实会消减做学问的冲动与成就感。但无论如何,空间总还是有的,也总还是有一部分人做研究不只是为了“稻粱谋”的,他们仍然会痴迷于学术,有滋有味地做出有价值的探究。

温儒敏认为现代文学的研究格局不宜太小,要有问题意识,有批判精神,不要陈陈相因,不要满足于发表那种别致却又意思不大的文章。他顺便透露在这次疫情期间,关门闭户,应酬少了,精力集中了,反而能写一些东西,又回到专业的研究。近年来他编写了两种书。一是《鲁迅作品精选及讲析》,重新读鲁迅,的确有些心得体会。第二种是《温儒敏讲现代文学名篇》,分析鉴赏现代26位作家的代表作,特别对中小学语文常选收的一些经典,一些讲“偏”了的作品做了新的深入的阐释。

钱理群(北大中文系教授)是第一个“与谈者”。他说,“为精神界之战士者安在”是一百多年前鲁迅在《摩罗诗力说》这篇文章结尾的话,号召以文艺的力量来振发荒芜的精神,改造国民,温儒敏以此作为他的自选集书名,非常好,一看就令人振奋。温儒敏的鲁迅研究,突出了鲁迅作为“精神界战士”的意义之重要性,强调了文学研究要坚守“底线”,说现代中国人的话,而不是外国人的话、古人的话。说自己的话,而不是他人的话。说真心的话,而不是违心的假话。这也是现代文学的传统,现代文学研究的“魂”。

钱理群提到温儒敏对文学研究“边界”和“价值尺度”问题的关注,看重作家作品的评价与阐释,认为这是值得学界反思的。这些年的文学研究的确缺少了“文学味”,而文学史的研究总还是要从文学出发,以作家作品为基点,回归文学。他还指出,“守正创新”是温儒敏学术思想的一个关键,也是其学术教学活动的特点与贡献。现代文学研究要有“活气”,就要参与当代价值的构建,关注现实中潜在或显在的现代文学的传统因素,而“后疫情”时代现代文学研究如何发现并激活温儒敏所说的“新传统”,可能是现代文学学科发展的新机遇。

陈平原(北大中文系教授)认为,温儒敏的自选集收有他鲁迅研究的多篇论文,有的写得比较早,但老温不一定是新时期以来鲁迅研究最重要的学者,他更重要的贡献是比较文学和批评史、学科史,他在鲁迅和现代作家研究中较早引入了比较文学的视野。老温的《新文学现实主义的流变》是国内第一部认真辨析现实主义思潮史的著作,当初影响颇大,开风气之先,启发了后来不少关于思潮流派的论述。而他的学科史研究也很能体现老温治学的特点:学术敏感与社会责任并重。有关《思想史能否取替文学史》及《文学研究中的“汉学心态”》等多篇文章都是针砭时弊、对症下药的,这与作者担任现代文学研究会会长的角色有关。

陈平原说,四十年来温儒敏担任过北大出版社总编辑、北大中文系主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长等职务,他不是尸位素餐,而是真干事,在每个位置上都做出了成绩,这点不能不令人感佩。这些年老温主持中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的编写,是很难的工作,得到很多掌声,也收获了不少“砖头”。日后的学术史研究可能会更加看重老温在语文教育方面的贡献。陈平原说,王瑶先生的弟子中,有人专精学问,有人喜欢教书,有人擅长行政,老温则是兼及教学、科研与行政。这个评价其实很不一般。

刘勇(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指出,“自选集”中有一篇文章(《“文学生活”概念与文学史写作》)提到“文学生活”概念,其实是温儒敏的一大学术贡献。当下,文学以零碎的无处不在的方式进入日常生活,如何应对“文学生活”成为一个复杂的问题,而关注普通国民的“文学生活”成为展开这一课题的核心要义。“文学生活”的提出为现当代文学研究格局的开拓提供了极大的可能性,这种研究很关注普通读者的阅读反馈和作品的生产传播,使得文学研究更加完整。同时“文学生活”研究也会格外关注文学经典与大众对接的有效途径,有着非常明确的现实针对性和指导性。

李敬泽(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也关注“文学生活”的问题,强调文学创作需要落实在具体的人与事上,不应该只研究文学制度,而温儒敏“文学生活”提供了极富生产力的新方向。文学的内部生活及外部生活都有丰富的可开掘的空间,读者审美的形成、读者与作者的对话互动乃至一个时代如何理解文学都可以作为展开的方向。而温儒敏对语文教材的编纂,恰恰是直接接入大众“文学生活”的一种实践,是非常有价值的。

王中忱(清华大学教授)用五个字总结了温儒敏学术的特点——“全面而均衡”。这首先体现在研究的视野和格局上。在纵的方面以现代文学为根基,同时密切关注正在进行着的当下的文学,甚至直接针对当下的文学现象发言。横的方面,他很早就关注中国现代文学与外国文学的关系,尝试在世界文学的整体格局中考察中国文学,开比较文学研究风气之先。“全面而均衡”还表现在温儒敏的理论分析、文本细读、文学史现象的把握上,温儒敏在几个方面都有非常深入的研究和独特的成就,并且在整体上保持均衡。温儒敏的批评史研究和作家作品研究,都建立在细读基础上,再提升至理论阐释。他的学术论文表面上比较平实,不炫耀,不煽情,但敢于直言判断,有立足本土经验的理论原创。

吴晓东(北大中文系教授)将温儒敏放在王瑶的学术“谱系”中来讨论,认为温儒敏继承了王瑶先生做学问的某些特点,比如有大格局,有浓厚的历史感和现实感,还能够知人论世,有政治智慧。温儒敏作为王瑶的学生,其学术研究始终比较关注现实,注重知识分子的警示作用,而又懂得学术政治和必要的妥协。《为精神界之战士者安在》中的诸多文章都表现出历史感和现实感的并重,具有当下意识和关怀,有批判的锋芒。

吴晓东认为温儒敏的鲁迅研究也自有其特色,比如关注鲁迅与中国文化转型的关系、鲁迅的当代价值问题,等等。他还指出,温儒敏的作家作品研究并不离开文学奢谈意义,他的作品分析很细致,注意把叙事学和诗学结合,这对于拓展叙事学研究领域以及建立诗学研究模式是有重要启示的。

贺桂梅(北大中文系教授)是北大中文系党委书记。她代表中文系祝贺温儒敏的自选集出版。她大致勾勒了现代文学学科发展的历史脉络,指出了现代文学规范化和学院化带来的某些危机,而温儒敏的研究,特别是他对中小学语文教育的关注,以及教材的编写,恰恰是来自于对现代文学危机的反思,突破学科自足的那层坚硬的“壳”,也展现了这个学科研究拓展与解放的可能性。如何把现代文学的“新传统”引入当下的大学文学教育和中小学语文教育,反过来会给现代文学学科的革新与拓展提供动力和资源,是一个具有现实性和突破性的课题。

贺桂梅还指出,温儒敏的研究是扎实而多面向的,为我们打开了现代文学研究可能包含的四层意涵,即作为学术研究的现代文学、作为教育的现代文学、作为经典的现代文学和作为“文学生活”的现代文学,每个面向都指引着我们去反思现代文学的“边界与尺度”。现代文学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新传统”,这个“新传统”如何与古代传统对话,如何应对当下社会思潮并将其转化为当下的精神生活,这都有待于现代文学的研究者进一步研究与反思。

张颐武(北大中文系教授)说现代文学与当代文学可能存在学科界限,而温儒敏是把“现代”与“当代”打通了的,这本来就应当是一个学科。温儒敏对贾平凹、莫言等当代作家的评论更加注重采用文学史的角度,有他独特的发现,有时他的发现是力排众议的。温儒敏这些年关注基础教育,担任中小学语文统编教材总主编,是一件大事,发挥了他作为文学史家的特殊作用,文学史研究和语文教育一脉相承,也“打通”了。张颐武还参与过温儒敏主持的《当前社会“文学生活”调查研究》重大课题的研究,他认为温儒敏提出“文学生活”的概念,为现当代文学展示了许多新的题目,是学术的生长点。

姜涛(北大中文系教授)则从现代文学几代学者的代际品质及差异的角度,对温儒敏的学术研究特色进行了描述。他认为温儒敏的治学带有“第三代学人”的特色,即通透、整全而大气。温儒敏注重以教学驱动研究,他的很多论著都是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形成的。而当下的情况相反,很多都是以项目研究带动教学,当然也无不可,但要警惕会造成“学术早熟”等问题。姜涛还指出,温儒敏所警惕的“汉学心态”,并不是反对借鉴“汉学”,而是要摒除那种不正常的“心态”,强调研究者的主体性。温儒敏的启示是,在学科多元发展不断跨界的当下,需要保持现代文学学科的“魂”——这样才能保证学科的整体性与结构性,并让现代文学“新传统”融入当代社会的“文学生活”。

程凯(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总结了“第三代学人”独特的成长环境与学术风格,认为温儒敏这一代现代文学研究者一方面是把“精神界之战士”作为心目中的人格的典范,另一方面又警惕过分的精英主义,今天的知识分子正需要保持学术研究社会批评与服务社会服务大众相交织的视野。

程凯还指出温儒敏《为精神界之战士者安在》的特殊价值就是他在剔除了文学研究的政治决定论的基础之上,仍然高度地保留并努力还原文学思潮流变与同时代思想政治命题的相关性和互动性。未来现代文学研究或许可以将文学运动放置在中国现代整体历史过程中,进行重新把握和呈现。

李国华(北大中文系副教授)从自身教学经验出发,分享了自己应用温老师教学建议教学的体悟。温儒敏是主张淡化“史”的线索,多引导学生读作品的。他很注重教学中增强学生的艺术感悟力和写作能力。而李国华认为现今的学生与现代文学有很多隔膜,他们不喜欢读现代作品,因此也可以考虑教学中适当强化史的线索,以提出问题的方式教授脉络性框架性的知识,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入作家作品和文学事件。李国华认为现代文学史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从文学的角度理解现代中国、理解现代,通过学生自己的阅读,把历史和历史书写、文学和现代中国等作为脉络性的问题意识来把握中国现代文学史。

研读会有近百人参加。在会议结束时,温儒敏对各位与谈者的发言做了回应——温儒敏强调,北大中文系有必要介入中小学语文教育,人文领域学者不宜自恋,应当关注社会生活,以积极务实的态度去面对这个急速变化的世界。

作者:舒晋瑜 单位:中华读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