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科学技术范例

当代科学技术

当代科学技术范文1

关键词:科技进步;国际关系;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概况

国内最早见诸期刊的研究是王逸舟题为《试论科技进步对当代国际关系的影响》的文章,他在文章中深刻揭示了科技革命对当代国际关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科技的进步加强了军事的破坏力并改变战争了形式,使国家间冲突更具毁灭性;第二,科技越来越成为带动各国经济发展的引擎,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第三,科学技术带来的现代通讯技术增进了不同文明、不同民族之间的了解;第四,也是最重要的影响,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在逐渐稀释传统的主权概念,制约了主权的行使范围;第五,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更多非国家行为体成为国际关系的一员,使当代国际关系更具全球维度也更加复杂;第六,科技通过改变国家决策者对国际事务的看法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国家的议事日程;第七,科学技术无论是以间接还是直接的方式都在促进国际格局的变迁。冯江源认为高科技的发展从诸多方面促进了当代国际政治的改组和转型,影响巨大,主要体现在十个方面:一是,科技进步削弱了古老的主权结构和范围;二是,科技进步使得政府职能滞后;三是,高科技为外交事业增加了空前的难度;四是,高科技为不同文化的交流提供了便利;五是,科技让许多国际组织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六是,科技文明所带来的诸多问题,促进了国际法和国际规范的完善;七是,高科技发展使得非政府力量渐趋强大;八是,科技的经济化使得一国经济更加繁荣;九是,科技进步促进国际分工与区域合作;十是,科技使得国家安全的基点从军事转向经济和社会发展。张永华认为,当今世界的科技已是一种独立的强大力量,通过政治、经济、军事和垄断等手段对国际关系产生三大主要影响:首先,科技能够促进某一时期的国际格局发生转变;其次,科技已经成为各国相互衡量进步与否的尺度,且前沿科技日益成为国家间竞争的主要目标;最后,科技通过不同的途径使国际关系更加复杂,使国际关系的内容更加丰富多样。李景全从综合国力的角度入手,认为科技因素对国际关系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改变国家综合实力的构成来实现的:首先,高新科技不仅带动了国家经济的繁荣,也使得世界经济发展更加强劲;第二,高新科技的发展直接影响国际经济与政治的相互关系;第三,高新科技的发展也为军事对抗注人了魔力。胡黎霞在分析冷战后影响国际关系的主要因素的变化时提到,科学技术作为影响冷战后国际关系的主要因素之一,为国际关系注入了新的内容,主要表现在:首先,科学技术变革了国家间解决国际冲突的手段;其次,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加快了人类文化的交流同时也带来了冲突;第三,科学技术使得主权国概念丧失了绝对权威。黄维民在他的文章中,认为科学技术的革命性突破对国际关系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影响:一是,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军事技术的变革,不仅没有消弭战争反而更加难以控制;二是,科学技术作为一股强大的全球性力量为世界不断注入更多的不确定性;三是,科学技术让人类解决冲突的途径从单一变得多样,从而加深了国际关系的复杂程度;四是,科学技术逐渐成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也成为各国竞争的关键领域,增加了国家间竞争的烈度。封帅以独特的视角从近年来影响巨大的人工智能技术入手研究,认为人工智能技术对国际关系的直接影响来自于其在战略决策系统和军事系统两个领域的应用,这两个领域对人工智能技术直接影响国际关系起到了一种“桥梁”作用。但人工智能技术在这两个领域的应用还不能对国际关系产生冲击性影响,对国际关系最为深远的影响将通过间接途径实现,人工智能技术变革将从根源上对全球经济结构与政治治理模式产生系统性的影响,推动国际体系深层次的变革。这种冲击的直接着力点在于现代社会稳定的经济结构,经济结构的改变又将导致国际行为体内部权力分配方式的改变,最终由内而外推动体系的变革。封帅的研究独辟蹊径,没有将科学技术视为一个整体,而是专门研究一种专门的技术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二、国外研究概况

技术社会学家威廉•奥格本在名为《技术与国际关系》的论文集中,把对影响国际关系的技术分为四个方面,即飞机、大众通讯、核能以及与蒸汽和钢铁有关的一切发明。同年,艾文•斯米戈尔在《美国社会学评论》杂志上发表了对这本论文集的书评,书评认为,各位学者都在这一领域做了不同程度的贡献,但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奥格本和其他学者们深受苏联与西方阵营对抗的思维影响,并直接将苏联列为战争的策源地,而且苏联的核武力量与美国的核武力量对比是多篇文章的主题。但学者们也认识到技术仅仅是影响国际关系的众多因素中的一个,他们的工作只是探索性的,因而局限在所难免。当今英国学派的领军人物巴里•布赞认为战略研究领域是国际关系的分支学科,是核时代的产物。他从这个领域着手,着重分析了军事技术对政治家来说为政策的合理控制和管理提供了工具,而政治家所追求的则是在不可避免的核脆弱时代谋求政治—军事安全,这是军事技术对国际关系所施加的间接影响。他希望,如果所有现代国家的安全相互依存得到充分认可,那么理性将占上风,各国将停止全面军备竞赛并选择和平相处。布拉德利•克莱因在对这本论著的书评中认为,他的作品基于一种与社会学或哲学观点脱节的现实主义常识,对当代权力关系进行了有限的概念化,并且缩小了全球冲突的范围,而且将军事技术视为解决这些冲突的最佳力量,这是他的局限所在。查尔斯•韦斯不仅曾与贾伊拉姆•拉梅什合著《动员技术推动世界发展》一书专门讨论科技对世界发展的推动作用,而且于近年撰写论文深入探究了科技对国际关系的影响,他认为科学、技术和国际事务相互影响。科学和技术对国际事务的影响,特别是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影响尤其普遍。科学、技术和国际事务的相互影响是如此重要和普遍,以至于该领域应被视为一个独立的子学科。它目前作为一个相对深奥的主题,仅由相关专家研究并且或多或少地与国际关系主体隔绝,是一种危险的时代错误。丹尼尔•麦卡锡表示,在整个国际关系史中,科技一直处于国际关系学科的核心地位。兴起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国际关系学科,本身就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投入使用密切相关。战争的工业化和最先进的战争技术的利用让一代人惨遭打击,这就是包括国际关系学科在内的人类对战争智力反应产生的背景。阿尔弗雷德•齐默恩、伦纳德•伍尔夫和诺曼•安吉尔是该领域早期发展的核心人物他们强调工业化正在推动国际一体化进程。正是这种一体化使战争具有极大的破坏性并且毫无意义,相互依存使得征服行动通常不会满载而归。

三、结语

总体来看,对科技进步对国际关系的影响这一主题的研究,国外学者要比国内学者早至少半个世纪,这与国内外学者所处的环境是有关系的。国际关系学科诞生以来,齐默恩等学者就非常关注科技进步,尤其是工业化对国际一体化的促进作用,这必然为后期的学者对这一主题的研究奠定了基础。而且国外学者似乎都认为科技作为整体对国际关系的影响不言自明,因而大多数学者都偏向于进行条分缕析式的研究,对科学技术进行细致的划分,研究每一种技术对国际关系所产生的影响,甚至通过科技在外交政策中的应用来找出其对国际关系的间接影响。相较之下,国内学者对国际关系所受科技进步影响的研究起步较晚且成果匮乏,根据对这不到三十年的研究成果的综述,可以发现国内学者偏向于将科技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只有个别学者在特定技术对国际关系的影响方面作出了探索性研究。由此看来,国内学者在这方面要走的路还很长。

参考文献:

[1]王逸舟.试论科技进步对当代国际关系的影响[J].欧洲,1994(1):4-6.

[2]冯江源.高科技发展与当代国际政治的改组和转型[J].欧洲,1995(2):13-21.

[3]张永华.浅议科学技术对国际关系的作用[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1996(S1):42-43.

[4]李景全.高新科技发展与国际关系运筹[J].武警学院学报,1999(1):60-63.

[5]胡黎霞.冷战后影响国际关系的主要因素的变化[J].吉林师范学院学报,1999(2):51-53.

[6]黄维民.论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对国际关系的影响[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148-151.

当代科学技术范文2

关键词:当代艺术;舞台美术设计;运用策略

1舞台美术设计概述

当前,一谈起舞台美术,很多人立刻就会想到各种科技的应用,诚然,没有缺乏科学技术的运用,是无法展现舞台艺术表演所要达到的效果的,特别是随着当前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的发展,各种基于信息技术兴起的新媒体载体以及灯光、色彩的巧妙搭配,是当前的舞台美术设计更为高端、大气,更吸引人的注意力,满足人们的精神审美需求。但舞台美术设计,最重要的工作,不是向人们展示什么技术,而是通过设计向人们呈现一种理念,一种文化。因此,作为一个舞台美术设计人员,在设计舞台美术的过程中,首先要根据舞台剧本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及导演的表演意图和目标,进行反复的思考,用什么样的技术去表现,最后在具体到材料和表现手段。如果抛开设计,一味地运用新技术、新工艺进行堆砌,是无法为观众呈现出优秀的舞台美术的,也无法为艺术表演增加“灵魂”,使舞台美术成为艺术表演的阻碍,导致艺术表演无法打动观众的心灵,无法实现预定的目标。

2当代艺术简介

所谓当代艺术,是一种在时间与方位概念方面针对并区别于原始美术、古典美术的艺术形式,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数百年来思想文化的核心,也是当前我们中华民族比较缺乏的一种东西。这种艺术泛指80年代后,世界大多数群体意识形态化觉醒后,所发生的艺术生态中颇具革命性的一种艺术符号,是以人类共同守望的普世价值作为精神指向的。在实际的应用中,现代艺术的创作与科学思想密不可分,比如说:光效应艺术、极少艺术、“动态雕塑”以及灯光雕塑。其价值表现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追求纯粹。当代艺术过于追求视觉方面的纯粹性,在创作的过程中只重视形式要素,往往忽略了其他因素,如:历史、宗教以及文学等方面内容的介入,因此较为抽象,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第二,提倡原创。在实际应用中,当代艺术家们将体育竞技的标准迁移到了艺术领域,把艺术的创作当作艺术的破纪录竞争,以改变艺术的发展为目的;第三,形式至上。虽然古典艺术也比较重视形式,但古典艺术的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而当代艺术是为了形式而形式,赋予了形式独立的功能和价值。

3当代艺术在舞台美术设计中的运用策略

笔者在前文已经说过,当前西方发达国家在舞台美术设计方面运用当代艺术的手法较为成熟,而我国的起步较晚,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在逐渐应用的,而且运用的也都是一些较为粗浅的层次以及一些高新技术的运用,但随着我国对于外来技术的吸收消化和融合,在舞台美术设计方面也获得了极大的进步。

3.1舞台灯光和机械的运用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各种大型的戏剧表演以及文艺晚会等文艺活动日益增多,在这些表演的舞台美术设计中,我们受当代艺术的影响,逐渐开始追求一种“大制作”的舞台美术设计效果:绚烂的灯光设计、豪华的舞台布景、奇异的表演服装以及恢宏的场面。而现代的舞台灯光与机械,极大地满足了这种舞台美术的设计需求。

3.2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运用

在传统的舞台美术设计中,我们一般是先画出设计草图,再在正稿上进行描绘,然后上色,最后经过整理才能完成,这就要求制作人员必须具有极高的绘画功底,而且制造的周期较长,而随着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运用,这些问题都迎刃而解。计算机信息技术具有十分强大的平面与三维绘图功能,设计人员可以借助相应的设计软件建立舞台美术的立体画面,然后根据需求对画面进行相应的处理,直到修改至满意为止,这样一来,就有效地提高了设计的效率,缩短了制造的周期。

3.3新工艺和新材料的运用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新工艺和新材料不断涌现,并被广泛运用在舞台表演当中,为观众呈现出了更好的视听效果,比如说各种电子机械、电动以及气动工艺和工具的使用,使得表演舞台美术设计和制景变得更加容易,更加便捷。而且,这些新工艺和新材料的运用,也极大地简化了舞台美术的设计和制作,只要很少的专业人员就能迅速完成舞台的制作和拆卸,极大地提高了舞台美术制景工作的效率。

4结语

当代艺术在当前的舞台美术设计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当代艺术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当代艺术在舞台美术的设计中将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和价值,因此,我们应积极探索,不断总结,将当代艺术更好地运用在舞台美术设计当中,为观众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逄博.浅析舞台美术设计中电脑美术设计的应用[J].艺术科技,2017(11):133.

当代科学技术范文3

关键词:传统建筑材料;环境艺术设计;运用;研究

环境艺术设计这门学科涉及的知识很广泛,环境艺术设计这门学科中研究的基础内容庞杂,我们需要注意它里面的一个基础学习内容-材料学。众所周知,不同材料与环境艺术的融合会产生不同的审美特征,给人的感受大相径庭。时代的快速发展推动着人们对文化的追求和保护,积极挖掘建筑材料中蕴含的价值,将其与环境艺术融合,是研究美学价值的重要依据,也是丰富人们精神生活的有效手段。

1传统建筑材料在实践中应用的原则

1.1整体性原则

任何美的事物都是整体性与差异性的统一,唯有满足整体化特征才能凸显环境艺术设计的魅力。但是,所有的部分相加并不等于从整体把握的全部部分之和。整体的协调性、统一性是环境艺术设计的核心与根本,也是体现设计独立性和创新特点的关键。传统建筑材料应当注重材料本性,并让它在建造的过程中能够把传统建筑材料的特点表现出来。例如,传统建筑材料的砖石性具有自身的特点,它不能违背建构理论,要想体现环境设计的艺术之美,还要与时代特征相契合,尽量完善信息。

1.2创新性原则

创新是发展的动力,是艺术创作的根本,毫无创新的照搬照抄,只会降低环境艺术设计的层次,唯有将传统建筑材料与现代审美艺术融会贯通,挖掘传统材料的价值,才能推动新技术的发展。当然,在实际的设计运用中必须要选用“恰当的”材料来描述其建筑材料的选用原则是可行的办法。如何具体释义建构的砖石性原则,需要进一步的分析,恰当选择材料要根据现代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因地制宜地创新来进行,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和不同人物的影响下,环境设计材料的选用也有所不同,唯有精准的把握“恰当”的内涵,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并在不违背建构砖石性原则的基础上施工,才能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才能突出技术优势。

1.3诗意性原则

环境艺术设计的诗意性原则是传统建筑材料美的体现,它能够给人以独特的审美体验,让建筑物“会说话”。这就需要对材料做出精准的选择,基于构建理念的基础上把握设计的要义,以便于大家能更好理解。具体而言,诗意性原则体现在建筑师的个人情感与创意是否和建筑完美的融合;建筑物是否具备了较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建筑物的人文价值能否从建筑中看出来。而人文价值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理解,一个是建筑使用者根据所处地域的生活习惯和审美情趣对建筑物的判断;另一个是地域文化和建筑的有机结合。

2传统建筑材料在建筑过程中运用的方法

2.1与新材料结合

1)砖与石材相结合。多种材料的融合使用,是建筑材料在当代环境艺术设计中有效运用的科学方法,它体现了建筑在不同层次上的要求,既能够更新设计理念,也能够将文化融合其中,然后将环境艺术设计变得更加有追求。当然,传统建筑材料不是孤立存在的,将传统建筑材料与新材料结合,可以为传统建筑材料补充更加丰富的表现形式和现代气息,焕发了建筑材料新的生命力。2)木材与砖石相组合。木材、砖石是互补性极强的两种材料,彼此的有机融合能够让设计更具有艺术感,这两种材料也是人类建筑历史中使用时间最长的材料。早在远古时代就被大量运用在建筑过程中。这两种材料在建筑过程中的和谐状态己经得到了认可。虽然两种材料是大自然自然形成,但二者的特点很不同。木材比较柔和,而砖石的特点与它截然相反。

2.2与新技术结合

科技在不断发展,涌现出来大量的新技术,传统建筑材料与新技术的结合促进了建筑形式的新发展,传统建筑材料在与新技术结合的过程中会焕发新的活力。同时,现代化科学与传统材料的结合,还能够打破传统建筑材料单一性的束缚,不断延展材料的多样性,彰显它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并使其成为最重要的现代材料。

3传统建筑材料在当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对策

3.1以政策为引导,遵守法律规范

建筑设计界和行内氛围,需要业内人士的共同努力,还需要政府政策的引导和管理。政府部门要加大力度引导、支持,建筑设计人员也应积极探索传统建筑材料更好的使用方法。政府必须遵照国家相关规定,依照“可持续发展”战略制定设计方法,确定设计目标,并履行好科学发展的原则,使用绿色环保材料,尽可能的减少污染和资源的浪费,创造社会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活环境。

3.2继承传统历史文化

社会经济技术的进步,使得各种新型材料技术层出不穷,传统建筑材料在建筑材料中依然有一席之地,在先进科学技术的支撑下发展得更好,成为建筑设计人员在设计中比较热爱使用的建筑材料。我们要继承传统历史文化,但不能照搬照抄。我们要注意挖掘传统历史文化的精华,将它与现代设计理念融合起来。尊重传统,更要注入我们的创新理念,激发新的生命力。

3.3运用科学技术深化传统建筑材料发展

运用科学技术可以让建筑设计人员对建筑材料进行二次使用,建筑设计人员可以利用科学技术将使用过的材料增添新的生机和使用价值。

4结语

当代环境艺术设计既是一项艺术活动,也是一项社会活动,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有着重要的影响。当代环境艺术设计己经进入了智能化时代,与城市环境和自然环境息息相关,对传统文化革故鼎新,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和精神需求,为人们提供更多的便利和选择,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参考文献

[1]王立新,车颖.简迷现代建筑设计创新路线的思考[J],中国科技纵横,2011,(3):132.

[2]曾耽.当代建筑设计的创新思维及发展趋势[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34).

[3]贾洪波.现代建筑设计创新的方法探究[J].中华民居,2014,(18):61-61,62.

[4]孟研,冯君.感受城市景观的细部设计[Jl.华中建筑;2007(10).

当代科学技术范文4

关键词:数字媒体艺术;中国当代绘画;关系

引言:

数字媒体艺术产生早期主要用途在于传播和交流上,其作为一种媒介,可以为中国绘画艺术提供新的方向与新的色彩,随着数字媒体进一步发展,新媒体艺术和绘画的关系更加密切,促使绘画意识形式更加新颖,色彩更为丰富,特别是色彩的变化让传统绘画形成了独特的视觉形态。中国当代绘画想要健康发展,就需要科学把握数字媒体艺术与中国当地绘画关系的研究,在丰富绘画色彩的同时以此丰富绘画艺术作品。

一、数字媒体艺术起源

数字媒体是在科技成果下产生的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它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并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艺术体系。在信息时代下,数字媒体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大众的审美观念,色彩的运用也变得大胆起来,并推动了数字时代绘画艺术的发展。数字媒体艺术中的色彩运用在继承各种传统艺术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革创新,而绘画是传统的艺术形态,数字艺术出现后,绘画艺术中的图像在技术上、构成上与色彩上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传统绘画应积极研究数字媒体艺术和绘画之间的关系,以此更好地面对新时代的考验。

二、绘画色彩运用

在现代化绘画中,色彩的运用可以增强画面的视觉吸引力,促使绘画作品更具有人的魅力。绘画中色彩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固有色的运用。艺术家为了更好在绘画的过程中研究和应用色彩,提出了固有色概念,固有色是指在光源稳定状态下,物体本身特有的色彩,光源稳定状态指白天日光照射下物体所表现出来的颜色。中国传统绘画主要根据平面造型选用色彩,固有色彩运用广泛,进入到现代后,绘画更侧重于固有色。第二,环境色的运用。环境色是指物体周围环境的色彩,光照变化会影响物体固有色彩。第三,光源色。正是因为有光源的存在我们才可以感受到物体的外在形象,光源主要有自然光源、人造光源,这些光源本身都具备不同的色彩,对物体的色彩影响较大,会促使物体呈现出不同的色彩效果。第四,色相对比。色彩对比是将两种不同的色彩进行搭配使用,在十二色相中红蓝黄色的对比最为显著,当代许多中国绘画大师都采用纯色对比,促使绘画画面亮丽、热情奔放。而橙绿紫三种原色搭配后的复色对比可以给人一种和谐整齐的感觉。第五,明度对比。色彩在素描关系上可以呈现出不同的明暗层次变化,中国水墨画就运用了明暗度对比强化画面视觉效果。数字媒体艺术出现后,推动了传统艺术的发展,对传统艺术创作思想、形式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当代绘画相比较于传统绘画,其绘画语言突破了人们对空间认知的局限性,绘画不再由单一的三维、二维空间组成,而更加立体、动态,注重凸显多维度的情感。当代绘画出现在英国,并随着美国波普技术的出现,电影、广告、摄影等数字媒体图像逐渐成为绘画创造的资源,通过复制、拼接就可以创造出大众喜闻乐见的绘画作品。比如库特•史威特(KurtSchwitters)的《清晨》,该作品通过由贴画、广告、商标、画报、电影海报组成,该形式的绘画可以明确看出图像资源和绘画之间的关系、图像和自然画面之间的联系,具体如下图1所示。

三、数字媒体艺术与中国当代绘画关系研究

(一)中国绘画当代化和国际化的关系

为了更好地迎接文化战略,中国绘画也需要更加主动地面对数字化意识,有效利用数字化艺术发展空间的无限潜力,最终影响人类的艺术生活。中国绘画起源战国时期的人物帛画,当时绘画色彩十分单一,主要以水墨画为主,随着晋唐时期和五代、宋国时期各种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都得到了发展,但是色彩的运用也不多见,越来越多的文人画家逐渐被社会熟知,元代是绘画艺术的分水岭,文人画向着性情抒发、情感表达的特点迈进。最终丰富中国绘画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的基础上,促使诗书画融为一体,明清时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绘画题材和技法越来越成熟,各种绘画流派的产生,推动了中国绘画的创新和发展。但是,在进入80年代后,传统的现实主义绘画面临着较大的冲击,图像对艺术也造成了影响,引起了中国绘画艺术家们的反思。我国当代画家该是在绘画创作的过程中融合影像、图像思维逻辑、并且搭配了更加多的色彩,将影像图像的表达方式及元素应用在绘画中,给传统绘画注入新的色彩的同时也注入了新的活力。此后画家们在进行创作时,尝试了通过模块化的形象组合,虚拟的背景来彰显作品的真实感,促使绘画形象简单、情感强烈、色彩多变、便于识别。越来越多的艺术家们将传统艺术风格和当前流行图像进行组合,创作出了多元化的图像和多样的色彩。由此可见,传统和现代艺术在发展变化中,促使艺术作品和绘画色彩变得更加丰富语言更加富有情感内涵,这些都可以作为当代绘画创作的资源,逐渐成为当代绘画的一大优势特色。在此时期下,越来越多的新思想不断出现、新技艺也不断诞生,促使绘画形式更加开放和自由,由此可见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为绘画艺术吸收新思想、迸发生命力提供了条件、路径和不一样的色彩,逐渐成为了当代艺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3]。

(二)中国当代绘画对数字媒体艺术的影响

从绘画起源和发展历程来看,新媒体艺术是绘画艺术发展的新阶段。中国绘画艺术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绘画哲理、绘画内涵、绘画技法、绘画色彩等都为数字媒体艺术的产生奠定了艺术渊源,而中国当代绘画中的艺术理念和艺术处理技巧的成熟也完善了数字媒体艺术创作方法。我们在使用数字媒体艺术创作平台时,也可以中国当代绘画进行鉴赏,促使数字媒体艺术的社会价值得以实现通过这种先进的艺术表现形式来获取更多的文化艺术信息。由此可见,数字媒体艺术无法替代传统的绘画技巧,但是它们可以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以此共同发展。同时,数字媒体艺术也可以彰显当代绘画艺术内涵。

(三)新媒体艺术对中国当代绘画的影响

相比较于传统的绘画艺术,数字媒体艺术优势、特点更加突出,其标志着绘画发展的未来方向和现代艺术理念,具体而言,数字媒体艺术丰富了绘画艺术创作手段和色彩,更重要的是绘画素材。随着科技和理念进一步更新,当地绘画越来越多元化、现代化,促使当地绘画理念、绘画手段、绘画色彩美学思想都发生了时代性变革,其具体影响可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当代绘画艺术思想的解放。当代虚拟现实技术在传统绘画中被应用,人们可以通过虚拟空间和绘画符号进行互动,以此获取一种新的体验。第二,绘画材料、媒介的多样化,当代画家一直挖掘新的绘画材料和媒介,在数字媒体意识下,促使材料和媒介手段更加丰富和多样,比如自然、抽象、复制、创新、具象和整体等。第三,数字媒体艺术淡化了绘画技巧概述,借用数字媒体艺术后,绘画技巧没有明确的概述,也无法形象地展示出强烈的绘画视觉效果,相反绘画中的色彩越来越重要。随着新媒体艺术的创作和传播,新绘画技巧下的绘画作品给人带来了强烈的视觉震撼。第四,绘画创作手段和技术的创新。新时代背景下艺术家可以采用数字绘画软件和计算机算法及虚拟现实技术设备等来绘画,以此更好地处理图像、制作图像,最终促使绘画形色表现方法、笔墨效果表现方法更加多样。

四、结束语

当代科学技术范文5

生态危机问题已是全球化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如何解读这一问题产生的根源,寻找解决这一问题的方略,是当前学术界探讨的前沿问题。20世纪诞生的生态马克思主义以马克思的批判理论为基础,对当代生态问题作出了深入的探索,产生了较大范围的社会影响。本文的重点是探索马克思生态问题研究的思路(方法论)。对这个问题的深入探讨,可以使我们更深刻地领悟马克思思想的当代性,更深入地理解当代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内涵、理论发展的进路及其现实意义。

一、讨论的方法论问题

按照学界普遍认同的看法,早期的马克思主义生态问题学者从法兰克福学派对异化问题的反思受到启发,分析了当代资本主义的异化消费问题,从而开启了从马克思主义视角分析当代生态问题的序幕。接着,绿党运动使生态问题从学术批判转向现实的社会运动,成为一个具有政治意义的社会现象,给生态学社会主义思潮以发展的机遇。而理论上的需求使人们重新关注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重构马克思的生态学成为当代生态问题研究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领域。但这里产生了一个学说的逻辑自洽性问题,也就是一门学说存在的合法性问题。马克思理论与实践活动的时代,资源的有限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自然环境破坏的严重性,以及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等等问题还不是一个急迫的现实问题。工业文明所展现的巨大生产力使人们仍然相信人自身和科学技术的无限能力。借助于它,人类可以处理自己生存中遭遇的一切困难。这样,马克思有没有自己的生态观,马克思的思想能否给当代生态问题研究提供有效的思想资源,就成为研究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进路必须解决的方法论问题。无论是肯定的回答还是否定的回答,都会涉及对“生态学”这个概念的界定。

关于人的活动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的思想可以追索到古代社会。但是把它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始于19世纪后半期。1866年,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创造了一个概念“Ecology(生态学)”。海克尔把这个词定义为研究动物与其生存的有机和无机环境之间关系的学说。随着科学对生态关系研究的深入,原本被看作仅仅属于自然界的生态问题便逐步凸显了其内在的社会属性。从社会关系、社会活动、人的意识等角度研究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的关系逐渐成为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这样,生态学研究方法便从纯自然科学领域被引入社会学研究领域,引入政治学、经济学领域,甚至从学术领域转变为一种现实的政治活动。生态学研究领域和研究范式的扩展,说明生态学有两种存在形态:作为自然科学的生态学与作为社会科学的生态学。这就为我们回应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存在的合法性问题提供了研究的经验前提。

反思生态学思考方式在学术和社会实践领域不断扩张的现实,人们发现,不同的学派或政治派别实际上是在不同的含义上使用这个概念的,这带来交流与沟通的困难。伯克特为了克服生态学概念由自然科学领域引入社会科学领域所引起的这种混乱,提出社会科学意义上的生态学应当符合四个原则:物质规范和社会规范相结合原则;相关整体论原则;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原则;教育与实践相统一原则①。按照伯克特的看法,传统的自然科学意义上的生态学片面强调自然对人类的制约性,强调技术的价值,陷入自然决定社会的庸俗唯物主义的困境;而传统的社会科学则片面强调人类活动的主动性,夸大了社会形态对考察人类历史的重要性。同时他反对无差异性地批判现代文明,认为这种批评对生态建设是无益的。他还认为以差异性原则批判极权主义不应当拒斥整体论原则。如果我们注意到一些生态学家把生态问题完全归咎于极权主义,归因于整体论原则(即坚守普遍性原则的观念)这样的学术思潮背景,那么,伯克特强调对整体论原则的尊重就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伯克特关于社会生态学尺度的讨论,也包括福斯特的相关讨论,以充分的说服力向我们展示,马克思对生态问题的分析是当代生态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给我们解析当代生态问题留下丰富的思想遗产。伯克特的讨论从一个角度说明,从不同的视角提出问题,对一种学说的属性会作出完全不同的判断,对其价值也会作出完全不同的评价。按照自然科学意义的生态学尺度,马克思的学说自然不属于生态学范畴;按照传统社会科学的评价尺度,马克思的学说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划入所谓的生态学领域。但是,站在伯克特的立场看,这样的批判尺度是不恰当的,会妨碍我们对马克思生态思想的研究,妨碍我们对当代最紧迫的现实问题———生态问题———作出马克思主义的回应。

在此我们认为,还有一个问题也值得进一步研究,这就是一种学说的价值评判尺度的方法论基础问题。本文认为,如果从文本自身研究思路,而不是从当代人的学术立场提出评价视角的话,那么,讨论社会科学学说的内涵和评价它的价值可以有四种尺度,这就是:历史的纬度,社会的纬度,文化的纬度,日常生活的(习俗的)纬度。所谓历史的纬度,不是指从历史与现实的关联的角度看问题,而是指从人类历史发展、社会形态历史演变的趋势(或必然性)这样的方式提出问题、展开讨论的学术角度。它关注的焦点是历史变革行动的合理性问题。在西方文化传统,历史纬度的反思可以追朔到古希腊。尽管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对好国家与坏国家特征的反思,更多地可以归属于本文所认为的社会的纬度,但对好国家的期待,可以说,已经暗含着用合理的社会制度取代不合理的社会制度这样的思想。文艺复兴时期空想共产主义思想家们对未来美好国家的憧憬,表达了新时代思想家对社会形态演变必然性的最初探讨。自维科以后,西方近代哲学家往往以历史哲学或政治哲学的方式探讨社会形态转变的历史必然性问题。启蒙学者对专制制度的批判和黑格尔对历史运动规律的论证可以说是这个时代的最高成就。

这种纬度的思考,在社会剧烈动荡的时代所取得的成果为后世思想家提供的思想资源往往最丰富。所谓社会的纬度,是指这样的分析态度:它在基本认同现存社会制度存在合理性的基础上,或者在把社会制度历史评价问题悬置起来的基础上,探讨社会结构设置、社会运行机制、社会决策的合法性与合理性问题,探讨社会问题产生的根源、治理方略等问题。它对社会问题的批判性分析拒斥或不希望涉及社会形态演变的必然性等深层次问题。它关注的焦点是现实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案问题。这种批判对所讨论的具体问题的剖析可能会很深刻,提出的治理措施也可能由于很实际而获取较好的成效,但在如何从根本上解决所面临的社会问题的讨论中,特别在涉及基本制度根源性分析时,却显得软弱无力。#p#分页标题#e#

所谓文化的纬度,它重视对人的行为(生活)方式内涵的精神实质的分析和探讨。它关注的焦点是人的精神状态或思想观念与社会行为方式的关联。人的社会生活方式可以区分为政治的、经济的、法律的、伦理的、道德的等等。不同的行为方式是在不同的思想观念的制约下,或在不同的人生理念、价值观念、哲学世界观的支配下发生的。对这些内在于人的行为及其产物中的精神要素的分析,可以使人们更好地把握一种社会制度,或者一种社会行为范式产生的思想(精神)背景、文化渊源与实质。通常讨论人的素养培育问题往往同这种思考相联系。所谓日常生活(习俗)的纬度,它着重分析普通人的人生状态,关注他们的幸福与不幸。它关注的焦点是个人的人生遭遇。历史的重大变革、社会组织结构、人的价值观念等等因素与个人的人生遭遇之间的关联问题往往被悬置,至多是以潜在的背景要素出场。这种分析纬度在文学艺术中出现的比较多。无论是作者,还是读者,他们的情感随作品主人公生活境遇的变迁而起伏,它的着眼点是领悟人生的艰难,启发人们更加热爱自己的人生。

对于具体的社会科学学说来讲,这四种考察纬度不是截然分割的,常常是融为一体的。但是,不同的学说会有不同的侧重。马克思的理论属于社会历史批判理论。它的着眼点是超越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可能性与实现路径问题。马克思、恩格斯从经济运动、社会政治活动、工人生存状态以及人的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联等多个角度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历史性,揭示了用共产主义(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以实现人的真正自由的历史必然性。福克斯指出,“把社会变革与人类和自然关系变革联系在一起”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特点,而马克思的思想对这样的理论建构起了“关键作用”,对现代科学和生态学的兴起是“不可或缺的”①。从历史批判的角度提出马克思生态学思想的历史地位问题,才能更好地彰显马克思思想对当代生态学研究的基础性作用,理解或领悟马克思思想的深刻性。

二、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条件下生态问题的批判性反思

马克思着眼于人类文明的进步,从人类社会形态历史演变的必然性、可能的走向和发展趋势这样的历史批判视阈,思考资本主义的历史局限性。他从这样的分析视角提出生态问题,又通过生态问题分析更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历史性。这种双向分析不仅使他对资本主义弊病的分析更具科学性、合理性,而且使他对环境问题的认识远远超过了他的思想前辈和同时代人,甚至在基本理论分析方面也是后世一些学者所远不及的。

马克思对生态问题的讨论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他讨论问题的方法论基础,一个是他对人类生态困境的表现、产生根源和解决路径等问题的解剖。恩格斯指出,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一生最伟大的两个发现②。唯物史观反映了马克思对生态问题思考的方法论基础,而包括经济分析在内的经验性分析构成了马克思对生态问题的科学思考。讨论生态问题必然涉及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作为马克思生态理论的方法论基础,历史唯物主义提出的五个重要原理值得我们关注:“物质”概念的新界定。19世纪以前西方哲学对人类社会现象的解释,或者从承认超自然力量出发展开分析,或者从纯自然力量推出人活动的理由。近代唯心主义哲学批判了旧哲学以外在于人的力量解释人的局限性,提出应当从人自身出发解释人的行为的根据,说明社会变迁的缘由。这是一个重大的思想进步。不足之处在于他们只注意到人的欲望、人的观念、人的精神追求对解释社会变迁的价值,而忽视对这些精神要素产生的根据作进一步的解释。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社会各阶级之间的“利益冲突”才是社会变迁最根本的动力①。在他们学说中,物质概念不仅仅是指自然②,更重要的是包含着经济关系③与人的实践活动④等多重含义。这使马克思对唯物主义的理解超越了机械唯物主义的狭隘性。这既从逻辑上保证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同自然科学发展的同步性,同时也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对当代唯心主义的“真正反击”提供了思想资源⑤。

人类的历史活动不能违背自然规律,任意的人类活动必将受到自然的惩罚。恩格斯多次指出,由于人类不了解、不尊重自然规律,人类为满足自己需要的活动的每一次胜利,随后都导致了自然界冷酷无情的报复。他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的预期的结果,但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⑥因此我们应当学会正确地认识自然规律,思考人的行为对自然的影响,拒绝“人类和自然”对立的观点,以及一切反自然的观点。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学会“支配和调节”人类的生产活动对自然的影响⑦。因此,从一般意义的劳动异化的角度、从人类由不自由到自由转化的角度揭示生态问题产生的缘由,是马克思生态批判的重要路径。人类社会运动像自然一样具有客观规律性的原理。关于精神(即历史)的学说能不能成为实证意义上的科学,在黑格尔以前,一直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黑格尔用“理性主宰世界”和“理性的狡计”这两个术语提出并论证了历史运动的规律性,为关于社会的学说走向科学奠定了初步的理论基础⑧。马克思赞成黑格尔的观点,同时给予历史唯物主义的论证。他指出,人本质上是社会阶级关系和利益关系的“承担者”,人类历史是人自己自觉活动的结果。但是人的活动既受自然条件的制约,又受着他不得不接受的历史遗留给他的生产方式的制约。因而,人创造历史的活动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⑨。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历史也像自然运动一样,存在人无法抗拒的客观规律性○10。可以说,马克思的生态理论是以人的生存本质上的社会性,人的生存对自然的依赖性,人的历史活动对生产方式和科学技术的依赖性,人创造历史的自觉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人的历史活动的合规律性诸观点的统一为理论基础的。社会历史形态演变的必然性和发展趋势的原理。马克思以前的西方哲学传统在讨论历史发展或演变问题时,至多是从政体,或专制、民主与共和孰优孰劣这样的视域讨论国家制度的演变,讨论社会变革的原因。他们在讨论人类历史时,实际上并没有以历史的眼光分析社会事件之间的联系。

马克思提出的社会形态及其发展的内在必然性理论使西方历史哲学的讨论从“空间分析”真正转向了“时间分析”。在马克思看来,与人类劳动过程同时产生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方式概念揭示的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物质关系。正是作为生产方式基础的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导致生产关系的不断变革。这样,政治制度、社会重大事件、意识形态等社会历史现象变化的真正原因就不仅仅是思想观念的改变,更根本的是作为社会存在的物质基础———生产方式的变化。马克思还指出,不同性质的社会生产方式存在着本质差异性,由此生成不同性质的社会形态。他认为,不同形态的社会形式对人的自由的实现、对人的解放具有不同的价值,因此,我们可以对它们进行“生成与存在价值”孰优孰劣的评价①。依据这样的思路,马克思提出五种社会形态历史演进的理论。许多人依据世界各个民族或国家并没有按照马克思的设想展现自己的历史这个事实,批评马克思社会形态历史演进的理论。他们的批评实际上是误解了马克思。因为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不属于实证科学意义上的历史学,马克思对人类历史发展趋势的分析属于哲学的分析,他关于五种社会形态递进的理论是对超越资本主义生存方式必然性的逻辑论证。马克思的理论判断奠基于对人类历史的经验分析,但它却不是对经验历史的描述。因此,不同国家、民族的人们怎样实现自己的解放,怎样实现自己的自由,有着自己独特的道路。但这并不能改变“能够实现自由的社会形态必定优于阻碍自由实现的社会形态”这个理论判断。也即人们无法否认马克思所揭示的社会主义超越资本主义必然性理论的正确性与合理性。正是依据这样的思考,马克思、恩格斯把生态问题的解决不仅看作是人的观念(哲学世界观和科学认识)的改进问题,而且是对资本主义“整个社会制度”的变革问题②。#p#分页标题#e#

科学技术社会功能与效用的原理。相信人只能依靠自己的劳动或努力解决自己遭遇的生存困境问题,这不仅是启蒙运动精神的精髓,更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精华。因此,马克思合乎逻辑地赞誉近代工业文明对改进人类自己生存状态的积极价值:“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这种生产力的巨大进步恰恰应当归功于以机器采用、化学在生产中的使用、电报的应用为代表的科学技术的进步③。科学技术的广泛使用表明人真正超越了动物,使人类史与自然史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以至于我们可以说,讨论没有人的印记的自然的存在已经失去它的现实性④。但科学技术的资本主义运用却使科学技术成为自然界与人本身存在的异己力量。马克思、恩格斯还指出,由于人对自然必然性认识的不深刻,或者对科学技术可能后果产生的盲目性,也会给自己的生存带来灾难⑤。因而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技术既是人类改变自己在自然面前弱小无助地位的伟大力量,也可能是使人类陷入自我死亡的恐惧力量。

因此,消除人自身活动的盲目性,消除科学技术的资本主义使用方式是解决生态问题的根本途径。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这些原理为他们对生态问题的分析奠定了坚实的方法论基础,使他们对近代工业文明带来的环境问题的经验分析,对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的人类生存危机的科学解剖具有雄辩的逻辑力量。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资本全球扩张的膨胀,使得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严重性更加明显地显现出来,被资本控制的与科学技术合为一体的人的各种活动对人类已经造成和可能造成的危害越来越严重。随着当代对生态危机问题讨论的深入,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预见性、丰富性和深刻性已经被更多的人所认识。我们认为,作为一门社会科学,马克思的生态学思想包括如下的内容:对同时代自然科学成果的批判性思考构成马克思生态学思想的自然科学基础。福斯特依据对马克思恩格斯文本的深入解析,反驳了现代生态学认为马克思只有社会问题批判没有自然问题批判的看法。他指出,马克思、恩格斯深入钻研了李比希的农业化学、达尔文的进化论、摩尔根的人类学等科学论著,对他们取得的科学成果给予很高的评价,也从他们的研究中发现了批判资本主义生态问题的有力证据。比如,他们一方面认为李比希的研究成果是对马尔萨斯关于土壤生产能力假设的批驳;同时,他们也从李比希等人的研究中看到现代农业方式对土地等自然条件破坏的严重性。李比希等人的研究成果为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农业生产方式造成的生态问题提供了科学依据①。福斯特详细分析了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同这些科学家研究成果之间的关系,有力地论证了马克思生态思想的科学依据。

对现代资本主义生态问题全方位的批判,展现了马克思生态学理论论域的宽广与批判的深刻性。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现实批判的基本立足点是历史尺度。他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批判入手揭示了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人工作条件的恶劣,生活状态的悲惨,受教育程度的低下;抨击了资本主义生存方式对工人和其他社会阶层的盘剥与掠夺;特别是揭露了资本主义城乡对立的实质是对劳动者劳动力和土地自然力的剥削。这种对立使劳动者“屈从”于资本主义生存方式,一部分人变为“受局限的城市动物”,另一部分人变为“受局限的乡村动物”,其结果是,在少数人进入现代文明的同时,却割断了更多人与世界文明的联系②。福斯特从现代生态学视角阐释了马克思、恩格斯对自然环境问题的分析,分析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资本无限扩张欲望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的批判。福斯特的分析彰显了马克思生态思想分析视阈的宽广性。马克思的批判是对资本主义生态问题的全方位的批判,既批判了资本对自然的掠夺,也批判了资本对劳动者的剥削。马克思生态问题批判的深刻性正在于他不限于对自然生态问题的思考,更侧重于对社会意义的生态问题的反思。

对资本主义生态问题产生根源的解剖。在马克思的视阈中,生态问题不仅仅是自然环境问题,更重要的是社会生存方式问题,人遭遇的环境问题是包括自然、社会、观念等要素的综合性、整体性问题。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生态问题的出现,就一般意义讲,与人对自己行为的不自觉有关,与人对自然认识的不成熟有关。人类能够超越动物以其独特的方式在自然界中生存,是由于人能够认识和驾驭自然规律。但也正是人对规律的认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人对自己行为对自身的影响的认识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劳动对象化所引发的人与自然分离现象,以及生态问题的出现,与人类的生存是并存的③。只是所有制关系的缘故,社会关系的原因,生态问题才成为一个社会问题。由此,他们对克服生态困境的思考更深入地指向了人的社会生活方式。他们认为,现代资产阶级对解放生产力的作用不应当低估,但是资本无限扩张以掠夺利润而导致的对生产的控制、剥夺,使得劳动者不仅与自己的劳动产品相分离,而且与劳动本身相分离。因此,现代条件下人的生存条件和生活状态的恶化是由卑劣的不人道的生产方式和维护这种方式的社会制度造成的④。

对人类生态问题解决可能性和路径的分析。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解,生态环境问题既然与人的活动、与人的社会生活方式密不可分地联系在一起,那么,解决问题的可能性和实现路径自然应当从人自身去思考。马克思、恩格斯首先寄希望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他们之所以高度评价当时自然科学发展对批判马尔萨斯人口论的意义,之所以重视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对克服旧哲学和改变人的观念的意义⑤,就是认为只有尊重科学的发展,才有可能更加正确地认识自然和历史⑥。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观念中,这正是合理地改变世界的前提。其次,他们认为只有超越不人道的资本主义社会,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主义)变革才有可能妥善解决生态问题。马克思关于通过联合消除人与自然的异化、实现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的统一的思想①,马克思在对资本本质和运动规律的分析中所提出的消除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和实现社会所有制的思想②都说明,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克服生态危机问题,社会关系的变革永远是首位的。最后,他们把可持续发展作为衡量生态平衡的重要尺度和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现代社会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基本含义是,发展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也应当不损害满足后代人需要的能力。马克思在批判资本对社会资源(特别是土地、城市卫生系统等)的破坏的时候,已经呼吁未来社会的发展,一定要克服资本对社会新陈代谢(生存的自然条件)造成的“断裂”问题,一定要保护“供应人类世世代代不断需要的全部生活条件”,一定要在土地的使用中,“把土地改良后传给后代”③。马克思、恩格斯思考生态问题的方法论与对资本主义生态问题所作的科学分析,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他们对方法论的思考立足于对西方哲学传统的反思;他们对生态问题的科学分析立足于自然科学的最新发展。这就使他们关于生态问题的考察实现了科学性与思辨性(逻辑性)的有机结合,也为当代生态马克思主义者的进一步讨论提供了更广阔的思考空间。#p#分页标题#e#

三、几点思考

同19世纪相比,今天我们受到的生态危机伤害更严重,遭遇的生态问题更复杂,资本对生态的威胁更隐蔽。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是在享受“幸福”、“便利”、“快捷”的同时遭受着生态危机的侵害。现在的问题已经不单单是土地肥力的衰减,城市公共卫生系统的损害,劳动者居住环境的恶劣等问题,而是诸如工业废水、化学污染、核污染、生物技术污染、电子污染、信息污染,以及武器贩运、贩毒吸毒、、公权力腐败……这些对人类自身存在威胁更大、问题更难解决的生态危机问题。当代生态学为分析解决生态问题提供了坚实的科学依据。当代社会学家们从政治、经济、民族、艺术等领域对当代人生存状态的分析,使我们越来越紧迫地意识到生态问题的严重性和广泛性。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返回马克思、恩格斯,依据文本分析和大量史料揭示了马克思、恩格斯对生态问题分析和批判的前瞻性,以及解决问题路径思考的深刻性。

当代科学技术范文6

【关键词】文化遗产;跨界;价值再生

一、前言

文化遗产和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的“金色名片”,也是历史和共同记忆的承载。2016年“十三五”规划就指出要“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振兴传统工艺”。同年,科技部文化部与国家文物局也联合印发了针对文化遗产保护科技创新规划的通知[1]。作为文化遗产重要组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下文简称“非遗”),让其“活起来”、走进人民群众生活是实现“非遗”可持续的必然任务和具体行动。在此背景下,借力于现代科学与技术、以文化创新发展与传承为目标已然成为各地“非遗”实践探索的主旋律。从学术研究、官方实践行动到媒体传播都纷纷倡导和召唤技术、创新与文化遗产的融合[2][3]。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science,technologyandsocietystudies,简称STS)就尤其关切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影响互构,强调科学技术在社会应用的成功之外[4],还出现了两次“实践转向”与“参与转向”的新浪潮[5]。STS关注科学技术在知识消费领域和日常生活中的动态实践[6],也延伸至公共决策的协同治理和对于“地方性知识”(layknowledge)的交融与重视。因此,文章从机制创新、实践创新的多个层次,探讨STS视域下的城市文化遗产实践,尤其在非物质文化领域的跨界创新,是如何让科学技术在“非遗”领域崭露头角,又反过来让“非遗”和传统文化实现多方面的价值再生。

二、机制创新:文化遗产体系的科学化

文化遗产的发展会受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的影响。在东莞,遗产管理保护职能机构主要是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内公共服务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科、文物和博物馆科,以及其下辖指导的文化馆,后者属于“一套班子、两块牌子”,同时也是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近年相关规划管理顶层机制的建立和完善趋向科学化和理性化,能为文化遗产的保护发展保驾护航。首先是文化遗产管理系统内部的政策支持和制度设计创新。东莞在2021年了《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市、镇(街)文化主管部门应当综合运用图片、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形式,建立规范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及相关数据库”[7],主动对信息化、数字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做出制度层面的规定约束。其次是财政制度上的支持和倾斜。东莞自2004年开始就逐步设立了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专项资金(文物保护利用专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项),让财政保障有了明文明令标准。专款专用之余,东莞更在2019年开始也创新性建立了“传承人建档体检”,为人才可持续提供保障。第三是专业性工作体系的常态化,在“非遗”名录和分级体系、延续国家层次的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教育基地等划分基础上,东莞也在不断完善自身的“专家组”机制,让全国各地的文化遗产专家成为东莞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的人才资源库。专家组不仅参与评审工作,也与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结合,与代表性传承人共同参与后续的保护和推广工作中。这也是STS领域所强调的专业知识融入决策过程,能透过把经验和专业“转译”为彼此理解的知识主张,并透过互动机制对专业知识和经验知识进行扩展[8]。第四是文化遗产的“参与转向”,建立了公共性的社会动员与民众参与的研发和传播体系。东莞是首个创新性引进艺术院校与地方政府共建文化遗产研发机构的城市,通过形成研发“机制群”的专业化、科学化和专门化,顺应目前文化遗产与传统文化往创意产业、数字化发展的趋势;另一方面则是通过多媒体的传播,降低了社会不同成员和主体参与、融入文化遗产实践的难度。

三、实践创新:文化遗产的技术介入与跨界

国家政策和规划驱动着文化遗产的跨界应用与创新,文化遗产从来不单纯是一个静态名录,它同时也是文化领域治理运作的一环。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全面开创了文化领域的现代治理[9]。它不仅演变成一场传统文化的发掘和保护式运动,尤其当遗产保护、遗产旅游走向“遗产产业化”或城市发展议程,文化遗产也就成了一种消费资源和文化资本,也是一项能够带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跨领域“产业”。如何实现跨领域的效益产出?落入地方文化遗产的具体实践,还包括不同新媒体技术介入的“实践转向”。通过新科技、媒介对文化遗产的建构和渗透,参与文化治理及其产业化,“科技与社会秩序共同努力生产”[10],成就了文化遗产跨界创新更多的可能。

(一)科技召唤文化遗产。网络平台已在东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体系中充当要角。这不仅体现在数字化传承: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保存和展示已属常规手段,东莞在2017年即创新性与百度平台合作,打造首个“非遗墟市线上平台”,使科普宣传和商业推广线上化、专题化和专门化。还体现在与“流量”和新媒体技术结合:官方利用短视频平台为文化遗产构建了一个生动的活态形象和宣传口径,扣响“线上”大门。疫情是对仰赖实体空间的文化场馆和文化遗产是一个挑战,促使着其开拓新的途径。2020年是东莞非遗的“数字化传播元年”,原有品牌活动“非遗墟市”和特色空间“非遗展示大厅”都因疫情管控而受限,传统文化遗产也在生产销路和宣传上受阻。因此,东莞开创性增设了“非遗小姐姐”IP,以线上主播的身份为东莞各式“非遗”“代言”。同时,匹配市场化、商业化的互联网平台特色、在宣传东莞文化遗产之余也激发观众的消费需求,东莞还把原有的“非遗墟市”搬到了线上。由此一来,不仅破解了“非遗”传播的难题,也同样为“传统文化”的商品化找到了路径。“非遗墟市”在2020年东莞文采会上正式上线微信小程序,这是一个囊括东莞知名“非遗”产品的电商平台,包含非遗美食和手艺、演艺和研学、非遗文创、城际交流、书籍和音像、墟市介绍几大板块。“非遗小姐姐”同时在抖音上线,给“非遗墟市”直播带货,通过创意短视频和直播为东莞“非遗”引流[11]。在线上文采会之外,还打造了线上“非遗购物节”,把传统文化借助数字科技进行有效的消费带动。新媒体技术介入文化遗产领域,加上专门的线上技术培训,让“非物质”遗产文化以制作成品和文创产品的形式跨界于线上流量平台,使之“可见”“可买”;也让拥有“地方性知识”的传承人、传统手艺人,以短视频主播/主角的形式跨界于平台,让传统技术和技艺跨界“出圈”。科学与技术都要仰赖特定的、具体的社会情境的建构,它为文化遗产构建文化IP、增加其认知度和传播度创造了可能平台,它不仅渴望文化遗产作为一种商品进入市场链,也唤醒着一般大众对传统文化和文化遗产的好奇和认同。以STS视角观之,东莞的线上实践体现着一种特别的技术社会化和文化技术化趋势,亦即技术、文化与社会整合的过程,新媒体和新技术手段被官方、手艺人和社会公众所认可,反过来文化遗产、手艺人也经由新媒体、新技术被社会公众所认可,从而达到一种调试、协调的状态。

(二)文创与文化遗产的互构共赢。能让传统技术和“地方性知识”跨界出圈的当然不仅仰赖互联网平台,还有文化创意。在国家“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政策影响下,让传统文化和文化遗产依靠“文化创意”再造“重新进入生活”,让文化遗产拥有创新性设计和延伸,让文化创意产品融入传统文化遗产元素,“创意与创新”成了地方当地文化遗产发展的另类“军备竞赛”。对文化遗产而言,生产性保护的产业化和融合创意的商业化发展如何维持其“本真性”和作为文化遗产的特殊性,尤其是传统手工艺类文化遗产能否创新且如何创新,也成为学术研究中备受争议的话题[12][13]。根据实践案例大致可以区分三种不同形式和目标的互构:传统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内容创新;以文化遗产为元素的文创产品设计;以文化遗产和传统文化为灵感的现代产品设计。第一种传统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内容创新,确保其核心技艺和内容的传统性,转变其表现形式或内容使之符合、迎合当代的需要需求。比如东莞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莞香”,加入了“莞香制作、包装”等文化体验式展示消费,也开发出“莞香香包”等结合新技术与当代需求的新产品,在本质上“莞香”最为核心的古法采香、结香技艺并没有转变,还通过“东莞香典”的“造节”活动让传统仪式和技艺为大众所知,达到传播和参与的效果,还增加了经济效益。第二种则是透过与不同的文化创意机构和主体合作,深入挖掘文化资源的价值内涵和文化元素,通过多元载体和表现形式,“开发出艺术性和实用性有机统一、适应现代生活需求的文化创意产品”[14]。“非遗”创意产品大赛也是东莞“非遗”的特色活动,通过把“非遗”项目中的传统元素进行转译,实现“非遗”产品化和创意化。“莞草编织”就是其中创新案例,流传百年的“莞草”种植和编制技艺,一度落入“无草无人”的困境,但是经过创新团队设计和包装改变了原有样态,也设想了新的使用方式和用途:从作为编织草篮草席或者作为捆绑工具的莞草,变成了时尚灯罩、茶几甚至桌椅等创意家具。虽然这些文创产品不是“非遗”项目本身,但是对于文创产品而言,文化遗产的传统元素能为产品增加内涵和附加值;对于文化遗产而言,成为文创产品的设计元素,通过面向消费市场的产品再创,让传统文化和文化遗产的元素、历史能通过设计流动,从而增加其当代应用的广度。第三种本质意义上是把传统文化的“经验性知识”抽象化转译为可供再利用设计元素,在设计品牌实现高文化附加值之外,其实文化遗产的价值能以另一种形式再现,提高着传统文化的知名度和宣传力。还是以东莞的实践作为例子,东莞为“非遗”打造了“非遗”创意时装展,设计师通过了解不同“非遗”项目的文化和特征,与目前的时尚潮流趋势做融合,再把抽象的知识解读“转译”成富有内涵和创意的时装作品。这种结合没有把作品(产品)和文化遗产全然割裂,它虽然不属于“非遗”却能够通过创意的合作,实现“非遗”的另一种价值再生和跨界。

四、创新意义:文化遗产当代价值再生与再现

当代科学技术范文7

关键词:当代家具设计;创新;室内设计

一、序言

家具在我国发展历史中已经存在上千年了,家具是人类艺术的伟大发明。随着人类生活方式的发展和变化,家具的样式也不断变化着。当前,家具的发展与科学、艺术、技术有着重要的联系,它依然是人类智慧的结晶。目前,我国家具行业虽然已经发展了几十年,但是同国外的家具行业相比,我国家具行业仍旧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所以,我国的家具行业仍旧需要不断创新,打造出属于我国自身的家具品牌,才能够在激烈的家具市场中占据有力地位,才能够满足人们当前的生活使用需求。

二、室内设计理念

家具的设计创新与室内设计逐渐呈现出一体化的发展趋势。随着世界大规模的技术革命和艺术发展,带动了现代室内设计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当前,生态建筑和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的发展新理念,于是,室内设计中的生态问题成为了当前生态建筑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家具作为内室的装饰主体,在材料、造型、色彩、质量等方面都有着严格的设计要求。因此,设计师为了将构思中的方案在内室设计中体现出来,就需要设计师具备着一定的建筑、艺术、技术等专业能力。二十一世纪是信息时代,是生态时代,是文明时代。人类通过运用科学技术探索生存、生活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在创新设计的时候,需要考虑自然自然和自然材料的合理分配,因此,家具设计与室内设计呈现出一体化发展趋势。因为,绿色的室内设计需要使用绿色的家具设计来体现价值,所以,家具设计和室内设计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三、家具在室内设计中的作用

(一)建筑风格对现代化家具风格的影响

当前,建筑物的修建风格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前家具的风格。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我国建筑科学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现代化的室内设计已经成为了建筑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领域。

(二)现代化家具设计的特点

现代化家具设计是建立在科学技术的基础上生产的产物,它体现着现代化环境的设计和建筑设计。随着大规模家具生产,推动了家具行业的快速发展,现代化的家具设计,诞生出来了大量的家具品牌。由于现代化家具设计逐渐呈现出规模化、标准化生产设计,导致家具市场中,同质化的家具越来越多。因此,现代化家具设计师在设计家具的时候,需要结合人体工程学、现代美学等科学,才能够设计出符合人们生活使用的家具产品。

(三)家具与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关系

传统的家具设计和现代化的家具设计都是人类智慧的体现。因此,家具设计师在设计家具的过程性,需要考虑到人体工程学的要求和绿色家具的设计理念,根据时代的发展来创新家具设计,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融入新的元素,使得家具呈现出新的活力。家具产品在制造设计过程性,需要采用新的材料、新的设备、新的工艺才能够有效的提高家具产品的质量。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家具的生产工具也得到了改革,变得简单,操作方便,有效的提高了家具的生产效率。随着家具产品与县嗲话科学技术的结合,现代化家具设计师需要利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和设计工艺,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才能够打造出高质量的家具产品。

四、现代化家具创新设计原则

(一)家具设计需要遵循随机应变原则

随着经济的发展,新的观念和新的理念不断影响着现代化家具设计理念,创新成为了当前家具行业的基本设计要求。家具设计师需要根据不同的家具功能来设计出家具产品。

(二)新颖的设计原则

新颖性的设计原则也会当前现代化家具设计的重要创新,因此,家具设计师在设计产品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提升家具产品的经济价值、审美价值,需要通过设计家具产品的新颖性来满足当前人们对现代化家具的使用需求。

(三)家具设计需要满足目标性原则

家具产品在设计初期需要具备一定的设计目标,才能够在设计过程中考虑到创新设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然后针对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够保证家具设计的功能和价值符合当前人们的使用需求。

五、室内设计对当代家具设计创新的要求

(一)家具设计需要选择合适的家具设计风格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艺术的追求有着更高的要求。在家具设计过程中,家具设计师在设计家具过程性,需要重视家具的设计美感和视觉美感。而装饰企业在选择家具的时候,需要选择出符合室内设计风格的家具,能够给人带来宁静感觉的家具。当前,现代化室内设计已经逐渐脱离了建筑行业,成为了一个独立的专业,因此,家具设计师需要根据室内的设计要求,为人们设计出舒适的居住环境,从而促进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因为,合理的家具设计能够使得居住的人们身心感受到愉悦,所以,家具设计不仅是工业化的产物,也是艺术和制造工艺相结合的产物。人类在生活过程中,不仅需要考虑到日常生活,还需要考虑到居住的环境,所以,家具设计师需要运用现代化的知识、文学、美学等多个学科,设计出具备功能和美感的家具产品。

(二)家具设计需要采用不同的室内设计风格

随着人们对高质量生活的追求,人们不光开始重视起家具产品的外在形式,而且还非常注重家具产品的内在品质,因此,不同的室内装饰风格需要使用不同的家具产品才具备一定的美感,才能够满足人们审美的要求。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欧美文化逐渐进入到中国,改变了传统的家具设计和室内风格设计理念。当前,各个行业都采用了不同的室内设计风格和不同的室内设计理念来满足不同人群对室内设计的不同使用需求。因此,家具设计过程中,设计师需要对灯光、门窗、天花板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充分了解室内的格局,才能够设计出使人们身心舒适的室内设计产品。

(三)设计师在家具设计过程性需要学会创新

家居设计师在设计家具的过程中,需要运用创新思维和发散性思维方式,从新材料、新观点、新技术等方面考虑,逐渐形成新的产品设计框架,才能够创造出新的产品设计。因为,家具设计过程性需要注意家具的艺术性和美感以及舒适性,考虑材料、施工工艺等方面的要求,才能够设计出良好的家具产品。

六、总结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家具设计理念也不断变化,家具设计的产品功能也在随着室内设计的变化而不断更新。所以,室内设计与家具设计的一体化发展趋势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家具设计师必须面对当今室内设计和家具设计的发展趋势,在设计过程中,不断创新设计理念,才能够满足当前人们对现代化家具的设计需求。因此,家具设计师需要在生活中、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设计能力,创新能力,才能够满足人们的审美情趣。因为,家具设计师只有紧跟时代的潮流,将新型的设计理念应用到家具设计中来,才能够设计出符合人们生活使用的家具产品,才能够彰显出现代化家具的审美观念,才能够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求,设计出高质量、高审美的家具产品。

参考文献:

[1]赵东杰.浅谈当代家具设计创新对室内设计的推动[J].艺术评鉴.2017,(13):148-149.

[2]李晨.浅谈当代家具设计创新对室内设计的推动[J].科技创新导报.2010,(36):230.

[3]孔梅.浅谈家具设计中交互理念的应用[J].经营管理者.2016,(23):427.

[4]刘满中.浅谈家具对当代家具设计的影响[J].美术大观.2009,(11):117.

[5]潘震.浅谈现代中式风格设计[J].大众文艺.2011,(15):76-77.

当代科学技术范文8

由于受到现代科技革命的影响,人们对当代室内设计的认识,包括当代室内设计的理论研究、研究方法、研究手段以及当代室内设计的应用、解决问题等方面都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作为人类独有的室内环境艺术,它涉及整个人类的社会、经济、环境、能源以及心理、生活等各个方面,呈现出区别于传统室内设计的新特征。一是人们对当代室内设计的理论研究和应用表现出传统性与现代化相融合的趋势。无论是在色彩搭配、设计图形、符号应用、设计材料的选取方面,还是在设计造型、功能等方面,当代室内设计都体现出了丰富的科学内涵和技术含量。例如,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高度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与新技术不断出现,设计师们在当代室内设计中运用置换材质的方法对图形的设计、色彩的搭配与创新提出了全新的思路。具体地讲,传统室内设计在装饰材质方面多注重使用各种木料、石材以及纸、绫、绸、绢、纱、缎、丝、布、秫、秸等,在色彩和纹饰方面则多利用材质本身的色彩和肌理效果。而在当代室内设计中,为了实现视觉效果的冲击力与室内环境功能的有机结合,设计师们运用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新型材料所取得的成果,将现代设计技巧与传统设计风格融为一体,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室内设计。以玻璃这一当代室内设计常用的材料为例,简单地讲,随着现代技术的高度发展,玻璃材料大体上经历了从普通平板玻璃到形形色色的特种玻璃的一系列的变革。众所周知,普通平板玻璃尽管较之传统的纸、绫、绸、绢、纱、缎、丝、布、秫、秸等材料具有耐用、防寒、防风等优势,但是却缺乏强度和可塑造性,因而也与传统的纸、绫、绸、绢、纱、缎、丝、布等材料一样仅仅限于在门、窗、扇等狭窄的范围使用。随着玻璃加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出现了浮法玻璃、钢化玻璃、磨砂玻璃、喷砂玻璃、压花玻璃、夹丝玻璃、中空玻璃、夹层玻璃、防弹玻璃、热弯玻璃、玻璃砖、玻璃纸等多种高工艺玻璃。这些玻璃较之普通平板玻璃而言,厚度增大、强度增高、韧性提升,因而在设计造型以及功能方面具有前所未有的创新性与前瞻性。在很多世界知名的设计作品里,像极富时尚感的玻璃幕墙、玻璃穹顶、钢化玻璃落地窗以及形象逼真的玻璃传统造型艺术等都是运用了先进的高工艺玻璃生产技术而完成的。另外,许多世界级室内设计大师更是将钢和玻璃等现代新型材料与砖木和大理石等传统的材料有机地结合起来,强调二者的和谐统一。显然,现代科学技术所带来的新能源、新材料与新技术不仅不会降低室内设计对传统文化元素的继承,而且还赋予传统室内设计以现代的气息,并且将二者紧密结合起来,使当代室内设计独具特色。二是当代室内设计在科研和创新方面采取了科学有效的手段和方法。例如,在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与普及化之前,传统室内设计只能通过纯手工制图来展现设计师的意图。纯手工制图不仅直接体现了设计师是否具有扎实的美术、设计功底,而且还彰显出设计师专业的设计潜质、独特的设计风格和较高的创造能力。因此,到目前为止,评价一个设计师的标志之一就是考查其手绘功底。但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越来越发现,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设计和制图有着传统纯手工制图不可比拟的优势。一方面,计算机制图弥补了原来纯手工制图的非规范性、随意性和非确定性等缺陷,使设计出的室内效果图在场景方面更加逼真、质感更强,更加实用,更富有现代感。另一方面,计算机制图在细节方面较之传统纯手工制图而言更加完美。因此,先进的技术手段和方法,特别是计算机制图在当代室内设计中的广泛应用,使当代室内设计能够充分满足现代社会的高强度生活需求,更加符合现代人追求细节、追求完美的需求,并为当代室内设计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三是全新的观念和全新的思想从根本上改变了当代室内设计的研究和发展,使当代室内设计能够越来越适应现代化的要求,向着更加广阔、更加深入和更加完美的目标迈进。例如,对传统图形的应用虽然依旧是当代室内设计重要的表现手法,但是,由于现代科技革命所带来的全新观念和全新思想,使得设计者不再满足于对传统图形的简单模仿,而开始对传统图形进行加工、改造,采取将传统图形夸张、裂变、局部放大或缩小等方法,增加了传统图形在当代室内设计中的新内涵,呈现出一个全新的图景,但同时仍不失传统韵味,从而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进而使传统图形在当代室内设计的应用过程中获得了全新的生命力。

二、当代室内设计中的科学哲学思想

如前所述,由于受到现代科技革命的影响,当代室内设计表现出传统室内设计不具备的新特点。同时,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当代室内设计呈现出越来越深刻的科学哲学思想。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后现代主义成为当代室内设计的大语境。众所周知,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一种思潮或倾向,它以抛弃普遍性、背离和批判现代主义为基本特征,以反西方近现代传统哲学体系为主要内容。它不是某一种流派,也不是某一种学说,更不是某一种共同的教条,相反,“它指的是一种广泛的情绪,即一种认为人类可以而且必须超越现代的情绪”。因此,我们很难为后现代主义下一个严格准确的定义。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可以从词源上对它进行界定。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一词当中的“后”(post),通常指的是现代之后,所以,后现代主义当然应该归属于现代主义之后的另一个时代。不过,也有人认为“,后”指的是现代主义的“后期”阶段,意指后现代主义是现代主义的一种延续或变形。还有一些学者认为后现代主义意味着现代主义已然结束,而新的时代却尚未正式形成的某种“过渡”“、间歇”时期。当然,更有一些学者甚至指出,后现代主义仅仅表示一种区别于现代主义的思维方式,而不是一个时间概念。显然,后现代主义是一个非常模糊的概念,不同的学者对它作出了截然不同的界定。基于此,西方学者最终对后现代主义作了较为广义的阐释,他们指出,凡是具有反对西方近现代传统哲学体系倾向的都可以列入后现代主义思潮之内。后现代主义思潮渗透并冲击了当代社会的各个领域,当代室内设计作为设计艺术领域中一门重要的分支,必然会适应整个时代的发展,显示出其鲜明的后现代主义特征和倾向。具体而言,当代室内设计中的极简主义(Minimalism)便是具有后现代主义特征的重要派别之一。极简主义并不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简约主义,它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一支室内设计派别。极简主义就是通过对传统的抽象表现主义(AbstractExpression)的反叛而走向极致。它倡导以最原初的事物自身或形式展示于观者面前,试图消除设计者借着作品对观者意识的压迫性,放大作品自身在设计概念上的想象空间,让观者自主参与对设计作品的建构,最终成为作品在不特定限制条件下的设计者。显然,极简主义强调的不仅是一种室内设计的特征,更是一种哲学的思维方式,并以此为基础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此外,作为后现代主义思维核心的整体主义也是当代室内设计的重要特征之一,它不仅强调对室内空间、色彩、装饰符号、形体以及虚实关系的整体性的合理把握,要求色调的协调统一、错落放置的艺术品与环境的融为一体,而且还要求不同风格、不同装饰元素在空间内的奇妙组合以及将不同来历的东西融合在一起。由此可见,当代室内设计以后现代主义为契机和语境,对传统室内设计进行批判、修正、解构、建构,从而将当代室内设计引向更高的水平。二是多元化成为当代室内设计的一种发展方向。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单一方法论因其所具有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已经不能满足各个科学领域日趋多样化的需求。正是在这一契机下,当代著名科学哲学家费耶阿本德提出了多元主义方法论。在他看来,并不存在唯一的规范的方法论,恰恰相反,事实上任何方法都是可以运用的,其中甚至还包括诉诸非科学的方法,例如神话和成见的方法。可见,费耶阿本德反对的是传统方法论的一元主义,当然他也表明,一切方法和规则都是有其一定适用范围的,绝没有什么普遍的标准。显然,费耶阿本德所提出的多元主义方法论并不是以一种全新的方法论而取代以往的任何一种方法论,他只是想证明并不存在唯一的规范的方法论,方法论一定是多元的。显然,费耶阿本德所提出的多元主义方法论带有一定的合理性,并且它作为重要的方法论基础已经渗透到当代社会的各领域当中。当代室内设计作为一门技术性较强的学科,无论是在具体的设计方法、材料的使用、设计的风格还是表现形式上,都表现出其多元化的倾向。正是这种多元化趋势使得当代室内设计能够迎合现代人们多元化的审美取向,适应全球化发展的需要,从多个视角、多个层次将当代室内设计的不同风格、不同表现形式以及不同的材料等进行融合、渗透,为当代室内设计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

三、科学哲学思想在当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当代室内设计所蕴含的科学哲学思想彰显了其自身适应整个社会大背景,站在后现代主义这一全新的视角下,能够准确梳理历史进程、趋势定位和理性重建模型方面的发展脉络。因此,揭示当代室内设计中的科学哲学思想,对预示当代室内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势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是当代室内设计从主体性向主体间性转变。

一般地讲,在室内设计活动中主要存在着两类主体,一个是设计主体(设计师),另一个则是设计的目标主体(设计对象的主人或用户)。传统室内设计强调设计师的绝对主体地位,撇开设计的目标主体,而将设计对象仅仅看作是客体、对象,甚至将设计的目标主体也当作客体。这就必然导致主体与客体的截然对立、绝对二分。这就是传统室内设计所说的主体性设计。在这一设计模式下,设计只是作为绝对主体的设计师的活动,而设计对象以及对象的主人只不过是完全被动的受体。这样一来,在主体和客体截然对立的前提下,主体性设计无法解决主体对客体,尤其是目标主体和客体在理解、认可上出现的问题。因此,在传统室内设计活动中,经常会产生设计主体(设计师)与设计的目标主体(用户)之间在关于设计作品方面的沟通障碍。随着后现代主义思潮的不断深入,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作为人们交流、沟通、理解的方式越来越凸显出来。它强调,生存并不是在主客二分的前提下所进行的主体构造和客体征服,相反,它是主体间的共在,是自我主体与对象主体之间的交往和对话。也就是说,在现实存在中,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是间接的而不是直接的,它要以包括文化、语言、社会关系等在内的主体间的关系为中介。在这个意义上,主体间性相对于主体性而言是根本。此外,需要指出的是,主体间性并没有把每一个主体看成是孤立的个体,恰恰相反,它把每一个主体都看作是与其他主体的共在。如果说主体性指的是单纯的个体性的话,那么主体间性就指的是群体性。众所周知,每一个主体存在的方式都应该是社会性的,或者说是社会性存在的个体性。可见,主体间性既包含着社会性,同时也包含着个体性。主体间性一方面反对原子式的孤立的个体观念,同时也不赞成社会性对个体性的吞没,它强调的是主体与主体间的共在。换句话说,主体既是以主体间的方式存在着,但究其本质又是个体性的,因此,主体间性实质上就是个性间的共在。正如当代著名哲学家海德格尔所指出的,“由于这种有共同性的在世之故,世界向来已经总是我和他人共同分有的世界。此在的世界是共同世界。‘在之中’就是与他人共同存在。他人的世界之内的自在存在就是共同此在”。显然,主体间性并不是反主体性,更不是反个性,相反,它是对主体性的再次确认和超越,是个性的普遍化和应然的存在方式。正是基于这一契机,当代室内设计以主体间性超越传统室内设计当中的主客体之间的对立以及主体性经验,扬弃但并非抛弃主体性,并使之在主体(包括设计主体和设计目标主体)交往互动当中去理解和把握主体和主体意识。这样一来,当代室内设计就能够从思维方式上用“主体间的对话”去超越并代替传统的“主客二分模式”,从而使得设计主体与设计目标主体在设计活动中,在处理设计师与设计对象、设计师与设计对象的主人以及设计对象的主人与设计对象之间的关系时,能够彰显出主体与主体进行对话和交流的内在需求,使得当代室内设计中的元素从单纯的客体延伸到了主体的领域。换句话说,主体间性使得当代室内设计的要素从主客二元走向了三个向度之间的交互,即设计主体———设计对象———设计目标主体三者之间的对话。

二是拓展传统室内设计的研究领域,突破室内设计传统框架,为当代室内设计向纵深发展提供启示性的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