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合成教学范例

有机合成教学

有机合成教学范文1

【关键词】有机合成化学,教学方法,知识串联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现代教育不仅要求教师要传授经验知识,而且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启发引导学生钻研问题和发现规律,培养学生获得知识、运用知识和创造新知识的能力。有机合成化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运用已学到的有机化学基础知识进行新型化合物的设计合成,通过掌握的方法及策略,灵活运用各种已有的知识手段,合成出具有不同结构和性质的有机化合物,从而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由于有机化合物种类繁多有几千万种,涉及反应复杂,很多学生对这门课程有恐惧感,这就要求教师在有机合成的课堂教学中,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但是传统的有机合成教学方法与一般化学课程的教学方法类似,不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效果较差,很难达到本课程的开课目的[1-2]。

1.有机合成现状分析

目前,我校应化专业有机合成化学的教材是黄培强等编写的有机合成,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纵观本教材的各个章节不难发现,在教材的开始和结尾均对合成策略进行了讲解。传统教学方法是分别对每一章的内容进行学习,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部分应用面不是很广的内容进行删减,最后以例题的形式对有机合成设计的基本思路进行讲解,在学生的脑海里形成有机设计的基本思路。但是,我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在传统教学模式下,现有的有机合成教材不能很好的适应同学们的需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有机化学知识点多并且很难联系在一起,不利于学习记忆,特别是对于我们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其次,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同学平时不注意积累,不用心学习,并试图通过考前突击来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再者,我们现行的教学方法也不能很好的适应有机合成化学的教学。通过以上几点分析,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策略来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要打消同学们的传统想法——靠考前突击达标,给学生灌输平时学习重要性的思想。另外,尝试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既能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又能教他们以好的学习方法。下面我将针对以上问题主要从教学方法的改进方面,来实现学习效率的提高。

2.将所学知识点进行重新整合

我们知道,整个有机化学基础知识可以通过氧化-还原这一条主线串联起来,可以说大于百分之九十的知识点可以穿插在这一条主线上。另外,还可以将上述知识点进一步的编织成网,在我们遇到实际的合成问题时,可以从整个网络骨架上选择合适的可行的实验方法。结合本教材的具体内容,我对教材的章节进行了重新的整合。对具体内容进行整合归纳为如下五个部分:稳定碳负离子的反应;非稳定碳负离子的反应;辅助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有机合成设计。具体分配方案如下:根据教学内容对整个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的整合,即总体上将本课程的基本教学内容分为三个部分,其中第一部分稳定碳负离子的反应包括:稳定化碳负离子的烃基化和酰基化和稳定碳负离子的缩合反应;第二部分非稳定碳负离子的反应包括:基于非稳定碳负离子的碳-碳键形成方法和元素有机化学;第三部分辅助反应包括:成环反应、有机合成中的保护基和不对称合成等内容。在组织学习方面以稳定碳负离子的反应;非稳定碳负离子的反应和辅助反应为讲解内容,带领学生在回顾基础有机化学知识的基础上将基本的知识点掌握,并尽可能的熟练,同时以经典的有机人名反应为知识点并进行人名反应的拓展及应用。这一部分即我们所说的“例”;随后,通过第二部分的氧化还原将前面的基础知识组织串联,编织成知识网,把尽量多的知识点进行汇总,使学生形成自己的知识框架,从而使知识点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效,本部分内容即为我们所说的“理”,把所有的内容进行编制整理;最后,通过对有机合成的设计题目的练习及探讨,实现对已有知识网的应用,并达到灵活运用的程度。从而提高在实际合成题目中的综合应用能力,即我们所说的“用”。根据氧化还原知识点网络框架,我们计划重点在知识点的组织整合实施过程中采取以下方案:在对大部分有机化学基础知识掌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已掌握的内容进行整合,如首先以烷烃为出发点依次转化到烯烃、炔烃、醇/酚、醛/酮、羧酸等所需的基本条件,进而对所需反应条件的差别进行基本的区分归类,一般而言,进行单步的转化或以中间产物为目标产物的反应选择活性相对较低的氧化剂或还原剂,特别是以活性较高的醛/酮为目标产物时,更应该注意氧化剂及还原剂的选择,而以活性相对较低的酸及其衍生物等为产物的反应,氧化剂及还原剂的活性则相对较强。另外,在有机合成中,竞争反应是永远存在的,这就不得不面对反应的选择性问题,如果我们需要的反应基团的活性高干扰基团的活性,可以按正常步骤反应,反之,必须考虑官能团的保护。

3.结论

总之,教学方法的改进就像我们的改革之路一样,应该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进行相应的变化和调整。我们所面对的每一届学生都会有所不同,当然这些变化可能是细微的,但是当很多细微的变化积累到一起时,就会发生大的变化,需要我们的教学方法进行一定的改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培养新的应用型人才,才能适应当代社会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刘平,刘岩,谢建伟,马晓伟《有机合成化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J].时代教育,2015,1,207.

有机合成教学范文2

[关键词]有机化学;混合式;教学效果

《有机化学》是我校药学、中药学、临床药学、药物制剂、药品营销等学科的一门专业必修课。该课程的特点是涉及的概念多,反应多,理论抽像,是大部分学生认为比较难学的科目。近年来教学改革,理论课时从72学时减到54学时,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感到压力很大,在有限的课堂教学内,教师教不透,学生吃不透,最后就浑沦吞枣应付期末考试。混合式教学的特点可以弥补线下面对面教学时间的不足,利用线上资源,学生的学习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反复学习。混合式教学包括线下和线上两部:线上是老师通过平台推送自学和预习的资料,线下是老师讲解重点和难点内容[1-2]。本文以有机化学“杂环化合物”这章为例进行混合式教学的教学设计。

1教学分析

1.1教学内容。杂环化合物是有机化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药物中,杂环化合物占的比重相当的大。我校用的教材是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八版,杂环化合物是第十四章内容,计划安排2个学时。

1.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五元杂环和六元杂环的结构和性质。能力目标是掌握杂环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熟悉重要的稠杂环的结构和性质。素质目标是了解杂环衍生物的结构和药理活性。

1.3重点难点。本章教学的重点是杂环的命名、五元杂环与六元杂环的结构和性质。难点是无特定名称的杂环的命名。

1.4学情分析。本章教学安排在第16周,同学们基本有机化学的特点:结构和性质的关系,即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混合式教学的开展,线上教学部分内容安排自学。如:有特定名称的杂环命名;含有杂环化合物不同衍生物的药理活性。

2教学方法

“引导-启发-探索”,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设计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利用线上资源提升教学效果。

3教学过程

3.1课前预习。雨课堂推送学习内容,第一部分杂环化合物的命名,推送微课视频10分钟左右的,讲解特定杂环的命名规则,看完视频后,完成主观两个命名题。第二部分5分钟左右的微课视频,讲解六元杂环和五元杂环的结构,完成客观选择题。学生的预习情况,见图1。

3.2中课讲解(1)新课的引入(2min),PPT演示一个含有杂化的药物分子结构,学生给出杂化的名称,通过雨课堂与同学互动,开启雨课堂弹幕,可以看到学生的答案。(2)杂化命名的讲解(25min),特定名称的杂环已经课前用雨课堂推送给学生自学,课堂上重要讲解题目。无特定名称杂环的命名和系统命名法有点区别,需要课堂上重点讲解,雨课堂推送两个练习,检测同学掌握的情况。(3)六元杂环和五元杂环的结构和性质(40min),结构的讲解雨课堂已经推送,分别提问学生六元杂环和五元杂环的结构和性质的关系?同学通过雨课堂弹幕做答。教师讲解六元杂环五元杂环的性质。教学过程中通过雨课堂与学生互动,掌握学生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案,见图2。(4)课堂练习(18min)。课堂练习主要是通过雨课堂推送练习题,可以立刻反应学生的作答情况,见图3。(5)小结(5min)。再次强调六元杂环是“缺π”杂环,相当于苯环上接了一个硝基,五元杂环是“多π”杂环,更容易发生亲电取代反应,注意条件选用温和的非质子性试剂。

3.3课后小测。完成课本后面的练习题,选几道题用雨课堂提交,教师及时批改,掌握学生完成的情况,不用像以前一样交作业老师批改,一般作业本一周以后才返给学生,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见图4。

3.4板书设计。黑板板书分成两部分,左边是上课的内容的标题,右边是重点的讲解,特别是没有特定名称的杂环命名,必须在黑板上板书,按照命名的顺序,一步一步的边讲边画,否则大部分学生是掌握不好这部分内容的。

4教学反思

有机合成教学范文3

[关键词]有机合成方法学;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实验改革

目前,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是为了培养具有高水平、高质量的创新型、应用型大学生,这也是评价一所高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及成效的重要指标。近年来,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对各行各业影响巨大,同时也导致了国内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重,用人单位对毕业大学生也提出了新的的要求,以往是看在校成绩,现如今是看个人实践能力及综合素质,这就对高校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实验教学特别是化学实验教学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及创新能力,本科实验教学内容在教学活动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高,高校也越来越注重学生能力的锻炼,大力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使学生能够利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有机化学实验是高校实验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是高等学校化学、制药、生物、材料、医学等相关专业的必修课程,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实验课程,在培养学生的创新及实践能力方面具有传统理论教学无法替代的优势

1国内外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研究现状分析

上世纪80年代以前,有机化学实验课依附于有机化学理论课,内容大多为验证性实验,多来源于理论课程,较为简单。90年代以后,有机化学实验课慢慢开始摆脱理论课程的束缚,单独设立有机化学实验课,有机合成的实验内容渐渐增多,但是在实际实验教学中出现了以下问题,抑制了学生的实验积极性与创新性。

1.1实验内容比较老旧、不合理。大多为传统、单一验证式实验教学模式,有机合成实验大多为实验操作简单、合成方法与合成步骤较为单一的传统型实验,探索性、综合型及创新型实验少,枯燥无味,这严重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学生大多按照实验教材照搬照做,不懂得思考,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得不到很好的培养。

1.2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较为落后。由于实验学时有限,有机实验反应时间又长,为了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实验,教师往往采取灌输式教学,学生积极性不高,做实验照抄教案,实验过程照搬硬套,预习报告流于形式,对实验现象及实验结果不能正确分析,对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能利用所学理论知识加以解决,显得比较被动。

1.3实验内容缺乏特色,不够创新。实验内容脱离生产实践,不能满足社会生产的需要。化学前沿研究成果在如今的化学实验教学中没有体现出来,学生对这些最新研究成果一无所知,仍在重复原始的有机合成反应,局限于课本知识,这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实验兴趣、自主性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1.4试剂用量较大,气味大,安全性不高。目前,有机化学实验教学都是克级实验,试剂用量大多是10g左右,溶剂用量也大,而这些试剂和溶剂绝大部分具有挥发性、腐蚀性、难闻甚至有毒,实验成本大,浪费多,安全性也不高,直接排放对环境污染大。

2有机合成方法学在有机实验教学中的优势

有机合成方法学,是一种利用新的实验手段为传统有机合成反应提供新的有效合成方法与合成途径,或者探索新的有意义的有机合成反应。有机合成方法学的最终目的在于提高反应原料转化率、反应选择性及反应原子经济性,实现实验操作简单化,降低能耗,减少实验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实现绿色有机合成。利用有机合成方法学研究、探索和指导有机化学实验慢慢会成为现代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与趋势,对于促进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有机合成方法学实验往往是微量、半微量实验,化学药品用量是传统化学实验用量的十分之一,甚至更少,这对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操作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既达到了实验目的要求、锻炼了学生的化学实验操作能力,又节省了实验成本,大幅减少了化学实验废弃物的排放以及对环境的污染。(1)有利于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培养以及提高学生的有机化学实验操作能力及创新能力也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利用有机合成方法学进行实验探索,往往不会给出现成的实验条件,这需要学生自己学会去查阅相关文献,归纳知识,从而解决问题,这能够极大地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科学研究能力。(2)能够增强学生与老师的互动性,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有机合成方法学的实验教学还处于探索阶段,需要老师和学生一起参于实验内容的改革和实验条件的优化,因此在实验过程中能够很好地增加师生的互动性,打破了实验课只是依附于理论教材及实验老师的指导怪圈,为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3)通过有机合成方法学的实验教学可以缩短教学时间、提高实验效率,从而能够在有限的时间里增加更多的实验内容,同时也减少了化学试剂的用量和“三废”的排放,降低了实验成本及实验危险性,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3有机合成方法学在有机化学实验中的改革应用

(1)对有机合成实验进行微量、半微量的尝试性教学改进。通过优化反应条件、改进反应设备,以缩短有机合成反应时间,提高实验效率。由于微量、半微量实验使用的实验仪器较小,化学试剂用量少,这要求学生具有熟练的实验操作能力和严谨、科学的实验态度,从而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和实验能力,提高学生从事有机化学实验的主动性。(2)对传统化学实验条件进行改进,实现有机反应的高效绿色化,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如乙酸乙酯的的制备实验,教材中浓硫酸的用量多,操作步骤复杂,副反应多,催化合成产率低,对设备腐蚀严重,教学实验用时长等。除了减少化学试剂的用量以外,可考虑用其它催化剂如氯化铁、硫酸氢钠、杂多酸、分子筛等代替腐蚀性很强的浓硫酸,实现反应对环境的“友好”性。学生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实验条件进行优化探索,使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转变为主动,学生对有机化学实验也会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这种自主式、探索式实验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的化学实验创新实践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3)开展综合性、探索型、多步有机合成实验的教学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现代本科有机化学实验内容大多为简单的分子合成,合成方法单一,一般为一步或两步反应,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化学实验操作能力。开展多步综合性、探索型有机化学合成实验,对于提高学生的实验创新思维能力、综合实验能力以及科学探索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当前,高校在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仍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阻碍了学生化学实验能力的提高与发展。有机合成方法学的是一种有效的探究式教学方式,这种高效的化学实验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验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对学生以后在研究生阶段从事化学科学研究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这对提高高校实验教学工作质量也具有重要意义,因而在高校中利用有机合成方法学开展探究式有机化学实验非常有必要。

参考文献

[1]隆金桥.应用型本科院校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广东化工,2012,39(5):248,217.

[2]许元明,帐贞发.浅谈大学有机化学实验课程的开放式教学[J].科技创新导报,2013(4):197-198.

[3]易兵,谭正德,党丽敏,等.微型有机化学实验的绿色化教学浅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10):139-141.

有机合成教学范文4

[关键词]有机化学;慕课;翻转课堂;混合教学

1引言

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它是化学化工类专业的基础课程。有机化学课程的特点是内容繁多,理论性较强,化合物参与反应时具有多种反应形式,因此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尤其随着教学时数的不断削减,学生如果单纯依赖传统的课堂教学,想要掌握全部的教学内容及教学重点会非常困难,而有的同学则采取了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应对繁多的内容,但这种学习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无法真正理解反应的机理,也就无法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要想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学生必须利用碎片时间进行预习,通过课堂理解,课后及时的归纳总结才能较好地掌握有机化学的基本内容,达到教学要求。慕课平台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预习条件,雨课堂的教学可以实现互动与过程考核,课后的复习过程中出现问题还可以观看课程回放,作业的完成也可以通过雨课堂来完成,通过平时学习过程的主动性与过程的考核,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是主体地位,翻转课堂则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一人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通过混合教学[1-2],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以及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体现了教学培养目标。

2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践

2.1慕课平台的利用

慕课是一种通过互联网平台开创的大规模的网络开放课程,最早是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在Coursera平台开设了第一门MOOC课程,目前我国的慕课建设也很完善,其中包含大批的部级精品课程。慕课的出现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因此对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慕课的特点是学习时间自由,不受地点限制,而且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不同院校不同教师开设的同一门课程。有机化学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慕课的选择还要考虑到院校的特点及自身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只是将慕课作为教学模式的一种,学生通过慕课的学习首先达到教学内容的预习作用,并通过慕课过程中的讨论环节,使学生之间以及师生之间完成互动,这样学生由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的被动灌输的学习者变成了新模式下的主动学习者,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慕课的单个视频时间并不是很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计划充分利用碎片时间进行预习学习,培养了学生自我规划、自我管理的能力,同时增加了每个学生课堂的参与性[3]。慕课学习虽然是学生依托网络平台来完成但并不是对学生放任不管,教师每次课都要根据教学计划给学生具体的预习内容及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为了检验学生预习的效果,我们还会在课堂的前十分钟利用雨课堂平台进行课前预习检测,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及时发现同学们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这样课堂教学过程中会有针对性地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对于学生掌握起来容易出现问题的内容课上要进行详细地讲解,然后再返回到对应的预习检测题中使学生明白错误的原因;而对于掌握比较好的教学部分就可以简单阐述不再占据宝贵的课堂时间。这样的课堂教学更加有的放矢,学生听课的效果也更积极有效。慕课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一刀切”模式,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时间、学习能力及学习目标设定自己的学习计划,真正实现了个性化学习与发展,因此慕课的引用是教学模式改革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2雨课堂的利用

雨课堂是一种将课堂教学软件PPT和生活通讯工具微信结合在一起的教学工具,雨课堂功能很多,可以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中,比如学生完成慕课平台的预习学习后,教师通过雨课堂检测题来掌握学生预习情况,这就是雨课堂的应用之一[4]。由于雨课堂软件的特点,学生提交答案后教师第一时间会看到哪些部分学生掌握较好,哪些部分出现问题较多,一般我们设计的课前检测题基本上都是教学的基本知识点及其应用,每次大概十个小题,总分设置为十分,这样不仅对学生的预习进行了量化考核,而且对接下来的课堂教学提供了有针对性调整的参考依据,以教学过程中芳烃一章为例,预习检测题设置了一共十分题,两个教学班六十一名学生的平均得分为八分,错误主要集中在“比较化合物进行一元溴化反应的反应速率”这一题中,这是芳烃的代表反应——亲电取代反应的教学重点,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为了更好的掌握芳烃的亲电取代反应规律,对两类定位基的特点及作用进行了详细地讲解,由此来进一步讲述亲电取代反应的规律及其应用;雨课堂的应用之二就是利用雨课堂完成在线教学。今年春季学期大多数高校都采用了线上教学,雨课堂在线教学可以实现音视频教学,教师除了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教学PPT外,还可以利用雨课堂的小黑板实现板书功能,这对理工类课程非常重要,而学生通过弹幕和投稿还可以及时反馈课堂掌握情况,因此课堂教学除了教师对教学内容整合讲解之外,还可以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反馈完成课堂互动,对于没能及时跟上教师节奏的学生或对教学内容有疑问的学生课后还可以观看雨课堂的课程回放,进行教学内容的归纳与总结,这样学生实现了预习、听课、复习这样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雨课堂的利用之三就是课后,除了观看课程回放,我们还利用雨课堂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并进行批改,通过每道题的回答情况及时掌握在教学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的教学提供指导与参考,学生也可以根据教师的批改看到自己作业的正确与否及错误的原因,保证了线上教学的完整性与教学质量[5]。因此雨课堂在课前、课中和课后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也可以利用雨课堂来完成学习过程的量化考核,与线下的面授课堂教学相结合,充分发挥线上线下的各自优势打造混合式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

2.3翻转课堂的应用

传统课堂基本是借助多媒体技术,再辅之以板书,模型等来实现课堂教学,教师在讲台上“一言堂”,学生在下面积极性和参与性都不高,课堂氛围不够活跃。翻转课堂恰恰改变这种模式,由学生来做主角,学生回归为学习的主导者,教师起到引导及答疑解惑作用,翻转课堂的应用要根据课程特点来进行设置,比如有机化学卤代烃一章,讲到亲核取代反应机理时,具体方式有两种:单分子亲核取代和双分子亲核取代反应,对于这部分内容如果老师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学生听课时会感到非常枯燥,但如果设计成翻转课堂,学生已经学习了立体化学的知识也了解了一般烃的化学反应机理,所以学生会利用查阅资料、观看视频等形式进行两种亲核取代形式的过程比较及特点总结,掌握了每种反应形式的具体过程及决定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在课堂中通过应用方面的习题进行学生之间或师生之间的探讨来巩固知识点,加强了对知识的重点掌握,这样在后续学习“影响亲核取代反应的因素”这部分内容时就不用死记硬背那些反应活性次序了。翻转课堂还可以设计成小组参与形式,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

3混合模式教学中考核评价方式

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改变是为了更加适应现代化教学要求,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打造更加体现学生为主体的个性化、多元化教学模式,同时满足教学大纲及培养方案的要求。随着教学模式的改革,传统的考核评价体系也要做相应的调整[6]。在传统教学过程中,过于重视期末考试占比,所以会造成学生平时学习状态不佳,考前临时抱佛脚的现象。通过混合式教学,考核评价体系中更加重视学生平时的学习过程,从预习检测、课堂参与讨论、课后习题与测试等环节,进行整体量化考核,平时这些部分的过程成绩占到了50%,而期末考试占比50%(见图1),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学生的平时总成绩与期末成绩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而从学生成绩分布来看(见图2),学生成绩总体呈现正态分布,大部分的学生成绩都在良好以上,说明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掌握的比较好,混合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4结语

总的来说,单一的传统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当下的教学要求,混合式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还可以使学生更好的进行自我规划和自我管理,实现个性化学习与发展相统一,而且通过混合教学模式可以实现全过程量化考核,使得评价体系更为完整。但具体实施过程及各种模式所占比例还要根据教学要求及学生特点等具体情况而定,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耿启金,等.基于混合教学模式的《现代分析技术》课程改革探讨[J].当代化工研究,2020(11):124-126.

[2]王瑞勇,王宁.仪器分析课程混合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20(21):226-227.

[3]侯莹莹.基于慕课时代的高校学术英语混合教学模式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103):265-266.

[4]李逢庆.混合式教学的理论基础与教学设计[J].现代教育技术,2019(9):18-24.

[5]杜育华,丁瑾.大学生网课学习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31(10):344-345.

有机合成教学范文5

关键词:有机化学实验;工程教育认证;考核方法;操作技能

目前中国工程教育毕业生占全国高等教育毕业生总量的三分之一。加入《华盛顿协议》,不仅有利于国内工程类毕业生出国就业或者中途转学去国外就读,也表明中国高等教育正在与世界各国的工程类高等教育接轨。对学校而言,提高教学质量有了明确合理的参照标准。我院于今年年初开始筹备工程教育认证,为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达成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就需要有一个完善的知识改进体系,需要对教学活动实施持续有效的改进。因此,我们针对高分子专业、无机非金属专业的有机实验的考评内容、考核方式尝试改进,以期望有机化学实验课的考核能够更加准确地真实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知识课堂向能力课堂转变[1-3]。

一、适应工程教育认证的要求改进有机实验考核方式

有机实验课是哈尔滨理工大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和高分子材料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其教学目的是对学生进行有机实验的各项基本操作技能训练,验证有机化学中所学的理论。让学生学会有机物的鉴定的方法,学会有机物的合成、分离方法,使学生具备处理实验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的能力。工程教育认证标准要求学生:1.理解工程活动中获取相关信息的必要性,能够运用图书馆资源和网络资源进行文献检索和资料查询;2.能够合理选用或搭建实验研究装置,采用科学的实验方法,安全的开展实验研究;3.学会实验数据的整理归纳,对实验结果进行关联、建模从而获得正确的结论;4.能够与团队成员进行有效地沟通与协作,良好的承担团队成员角色并发挥积极的作用。针对上述要求我们从实验课的不同阶段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评价。包括授课时期的实验课前预习、实验课堂操作、实验课后撰写报告三个阶段;同时还包括学期期末的基本操作技能考试[4,5]。

二、建立适合工程教育认证要求的有机实验考试评价方法

我们注重随堂考核,督促学生在每一节实验课上动手操作,这部分占总成绩的50%。学期期末的考试是对全部所学知识的总体检验评价,占总成绩的50%。这是由于实验能力的培养需要在平时的每个实验中慢慢培养起来的,而期末的操作考试只是一种结果考核。整个评价过程的目的在于客观地、科学地反映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督促学生在平时的实验课中积极动手参与全部实验操作过程,以达到工程教育认证所要求的强化实验基本操作技能训练的课程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其中,平时成绩以学生每次课前的实验预习报告,课堂回答教师提问、课堂有机实验基本操作单元是否规范,实验态度(沟通与协作———工程教育认证要求的课程目标之一),课后实验报告的书写(学会实验数据的整理归纳,对实验结果进行关联、建模从而获得正确的结论———工程教育认证要求的课程目标之一)等诸多方面进行全方位评价。涉及到了有机实验课教学的诸多方面如有机化合物的结构鉴定、有机化合物的分离与提纯、各种有机化合物的制备与反应(卤代烃、醇、醚、羧酸、羧酸酯等等),有效地避免了期末一次性考试的不够客观的评价。同时满足了工程教育认证的要求。

(一)日常课堂教学中的考核

在实验教学中,日常课堂教学中的考核能够不断督促学生重视基础实验技能的提高,调动学习积极性。根据工程教育认证的要求、根据我校的教学实际情况制定下列评价标准。包括课前的实验预习报告、课堂参与实验操作的情况和课后实验报告的书写三个阶段指标,每个阶段指标又可分为几个细节指标[6,7],具体评价指标见表1。表1中只是列出了评价各个方面的评价指标,而每个方面的评分标准是有机实验随堂评价考核的重要依据。而对于每个评价指标应该有相应的评分标准,表1中每一方面的评价指标可分为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评分标准是各项指标赋值的依据。下列表2是平时实验操作的评分标准以其中“平时实验操作过程”为例作说明。

(二)期末有机实验基本操作技能考试

学期期末我们从平时教学中教授的实验装置中选出比较典型的、包含较多操作要点的典型操作装置作为抽签试题的内容,共计10个。这些基本操作装置是普通蒸馏装置、回流装置(含干燥装置、气体吸收装置)、搅拌装置、易燃易爆溶剂蒸馏装置、减压蒸馏、水蒸气蒸馏、柱层析、纸色谱、萃取操作、密封装置[8]。同时,针对每个装置附加相应的操作要点提问。内容包括该装置所包含的操作要点、难点以及操作过程中多数学生容易出现的典型错误操作、危险操作;同时还包括实验原理和有机实验安全、事故的预防等内容。所有的这些考核内容几乎全方位涵盖该学期有机实验的所有知识点。下列表3是以其中“蒸馏装置操作评分细则”为例作说明。期末操作考试时,采用Random软件,让每位学生随机确定操作考试的有机实验装置,以及与该装置相对应的试验台、操作时间等各项考核内容。监考教师按照每个有机实验操作装置的评分标准现场评分。为了使教师的评分更客观,在每个基本操作装置的评分细则中包含正反两个方面。正的方面是每个有机实验装置的基本操作要点,反的方面是学生在课堂实验中的常见危险操作、常见错误操作。让教师有据可依。在成绩评判表上教师要填写扣分的细节依据。这样的评判成绩比较规范、客观,能够全面的反映该学生对本学期知识的掌握情况。

(三)考核方式的具体实施办法

教师在第一堂有机化学实验课就向学生说明有机实验考试考核的办法,并将评价指标打印成表格,每位学生一张,作为以后教学和考核的依据。使学生能够意识到考核将由始至终贯穿实验课教学的全过程,以及操作技能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掌握有机化学实验技能的重要性。在实验课堂上指导教师现场对学生的实验预习情况、实验操作过程的各项评价指标、各个操作要点进行逐个考察。教师需要把每个学生的评价结果记录在表格内。在实验课后,需要教师记录该学生的实验报告成绩。该学生的平时成绩由课堂成绩和课后成绩构成。期末实验操作技能考试要求每位学生独立完成,并提前公布考试形式,让学生做好准备。学期期末随着每节实验课的完成和实验操作技能考试的结束,得到每位学生的最终实验成绩[9,10],这种考核方式是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相结合,充分反映了每一位学生的操作技能水平。通过考核结果教师可以不断的积累教学经验,特别是对有机实验这样的含有易燃易爆溶剂比较多的实验,教师不断总结积累学生的错误操作是保证后来学生安全的有效途径。同时能够促使教师调整实验教学方式、方法,不断改进有机实验考核方法,逐步提高教学质量。

三、改进实验考核方法的成果分析

新的考核方法促使指导教师课堂上详细、规范、认真的讲解实验教学内容,实验过程中对学生的辅导更及时,要求更加严格。另一方面大多数学生更加重视实验课上对实验过程中各种现象的细致观察和进行规范操作。学生都能做到课前运用图书馆资源和网络资源进行文献检索和资料查询,认真预习,课后的实验报告工整清晰,采用相关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实验结果分析合理,结论正确,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在工程认证的达成度评价中有机化学实验的达成度高达0.74,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达到了工程教育认证的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

参考文献:

[1]徐勤.化学实验教学的素质教育功能与特征[J].宁波大学学报,2001,23(2):118-119.

[2]徐勇军,杨晓西.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教学改革初探[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06,13(2):93-96.

[3]李宜芳,王元元.基础化学实验独立设课考核体系的改革与实践[J].广州化工,2010,38(7):278-279.

[4]陈长水,刘汉兰,关光日.微型有机化学实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8.

[5]奚关根,赵长应,赵中德.有机化学实验[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

[6]朱玮,马希汉.高等农业院校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大学化学,1999,14(5):18-21.

[7]曹敏惠,陈长水,徐胜臻.有机化学实验考核方法的改革和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4(2):117-119.

[8]RobertsRM,RodewaldLB,WingroveAS.近代实验有机化学导论[M].曹显国,胡昌奇,译.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

[9]王涛,陈传兵,何建峰.中医药院校中有机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考核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12(5):142-149.

有机合成教学范文6

关键词:中职物理;电工基础课程;衔接

中等职业教育历经多年的改革与发展,已经拥有了一套具备职业特色、完整的教育体系,中等职业教育的本质向着回归“应用、工作、生活”发展,强调基础理论知识应用,为专业实践活动奠定扎实的基础。在中职专业教育工作中,需要重点体现出职业教育的实用性与针对性,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发展学生的综合专业实践能力,为之后投入职业生活、社会生活奠定扎实的基础。同样,在中职物理教育工作中,教师要意识到物理教育和电工基础课程之间的关联性,并且要做好物理教育和电工基础课程之间的衔接教育工作,结合电类专业、机电专业教育需要,有针对性地重点讲解物理知识,开展有效的尝试与探索,给予中职生更多动手操作的机会和时间,让学生在掌握物理知识、电工基础课程知识的同时,锻炼自身的创新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思维能力,促进中职生的全面、个性化成长,将来为社会发展、行业进步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一、中职物理教学与电工基础课程有效衔接的必要性

(一)电工基础课程和物理课程关联性较多

在中职教育工作中,因为电工基础课程和物理课程之间的关联性比较多,所以只有实现中职物理教育和电工基础课程之间的有效衔接,才能节省更多的课堂教育时间,引导中职生内化物理知识,把物理知识运用到电工基础课程实践活动中,实现物理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活动的融合。同时,只有实现两者的衔接教育,才能对中职生展开综合性评价,激发中职生的学习潜能。

(二)提高中职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很多中职生来到职业教育院校,希望掌握一门专业技能,为之后的就业做足充分的准备工作。但是很多中职生的文化基础比较差,同时物理的逻辑性、抽象性比较强,导致很多中职生产生畏难情绪,因此只有将物理教育和电工基础课程教育进行有效融合,才能让学生理解性记忆物理知识,并且从中掌握学习物理知识、运用物理知识的技巧,消除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抵触心理,夯实学生基础。同时,在物理教育和电工基础课程教育衔接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竞赛活动中学习物理知识与电工基础课程知识,增强教育活动的趣味性,促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中。

二、中职物理教学与电工基础课程有效衔接的策略

(一)科学选用教材,突显职业特色

要想实现物理教育和电工基础课程之间的有效衔接,学校、教师要学会科学选材,以此来突显中职职业特色,提升中职生的综合素质、职业素养,为将来投入职业生涯做足充分的准备工作。在普高物理教育工作中,更为关注物理学科、教材知识的系统性与完整性,并且也会重点论证物理规律、物理原理以及物理公式的定量应用与推导,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而在中职物理教育中,更为关注“专业性”“职业性”,需要把物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互关联,让学生在接触物理知识的同时,对于专业知识有初步的了解,为开展专业教育活动奠定扎实的基础,充分体现出物理教育中的职业特色。由此,在中职物理教育工作中,教师一定要注重科学选材,围绕中职专业教育需求、社会人才需求,合理删减或者增加物理教材内容,遵循“就业为导向,服务为宗旨”的选材理念,大胆创新与改革物理教育内容,不仅要满足中职生对于物理理论知识的基本需求,还需要强化中职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物理学科素养。同时,在选择中职物理教材知识的过程中,一定要围绕电工基础课程内容来选材,实现物理知识和专业知识之间的有效衔接,对物理教材知识展开充分的拓展与延伸,构建完整的物理知识结构。

(二)创新教育方法,开展现代化教育

在中职物理教育工作中,要想实现物理教育和电工基础课程教育之间的有效衔接,一定要创新教育方法,开展现代化教育活动,让学生多层面、多角度分析物理知识,感知到物理知识和电工基础课程知识之间的关联性,端正中职生的学习态度,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无论是物理课程教育还是电工基础课程教育,这两门课程都具备较强的实践性、应用性、生活化特征。在物理教育中更为侧重于串并联电路与电路基本概念,让学生形成完整、清晰的物理概念,掌握物理知识规律。但是在电工基础课程教育中,更为侧重于把物理知识运用在专业实践中,更为侧重于提升中职生的职业能力与动手操作能力。由此可见,物理教育和电工基础课程教育都需要中职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还需要全神贯注地投入课堂学习中,这样才能够全面掌握相关知识。因此,教师要改变以往理论灌输式的教育模式,借助于多媒体技术与新型教育活动形式来讲解物理知识与专业知识,有针对性讲解难重点物理知识,提高教学的效率。同时,在创新物理教育方法过程中,教师要凸显中职生的主体地位,给予他们更多动手操作的机会与空间,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其自主地探索物理知识和电工基础课程教育之间的关联性,从中总结规律、技巧、方法。

(三)落实理实一体化,提高教育质量

在中职物理教育和电工基础课程教育有效衔接过程中,要想产生理想化的衔接教育效果,教师需要落实理实一体化教育,以此来提高教育质量。物理和电工基础都是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因此,教师不能只讲解专业理论知识,需要把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融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真正内化物理知识、电工基础课程教育知识,改变以往理论教育和实践环节相互脱节的情况。在落实理实一体化教育模式过程中,教师要给予中职生表达自我观点与想法的机会,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之下构建丰富的物理、电工基础课程知识体系,体现出教育的实践性特征,让学生有效衔接物理知识和电工基础课程知识,由之前的死记硬背学习模式,转化为理解性、实践性记忆,全面提高中职生的职业能力与实践能力。同时,教师要注重开展第二课堂,激发学生参与物理知识和电工基础课程知识衔接的主观能动性,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造素养,培养学生积极的职业观。教师可以在第二课堂中定期开展一些主题项目活动,让学生通过项目比赛,锻炼自身的实践能力,在方案策划中把物理知识运用在电工基础课程体系之中,为学生之后的专业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四)探索突破口,实现课程衔接

在中职教育工作中,教师要积极寻找物理教育和电工基础课程教育之间的突破口,实现课程之间的有效衔接,进而取得理想化的教育效果。很多中职生的物理学科基础比较差,特别是电学方面的物理知识理解比较困难,非常不利于电工基础课程知识的学习。因此,教师一定要积极寻找教育的突破口,让中职生从中寻找规律、技巧、方法,让他们在学习和理解物理概念的过程中把物理知识和电工基础课程内容深度融合在一起,多角度地分析物理知识、电工基础课程知识,消除学生的抵触学习心理,端正学习态度,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理解能力、认知能力,让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真正有所成长。同时,教师要科学规划教学进度与教学难度,如果难度比较大,会增加学生学习电工基础课程知识的心理负担,如果难度比较小,学生无法把物理知识运用在电工基础课程学习活动中。因此,教师需要综合分析物理教材内容和电工基础课程教材内容,合理规划教学进度,科学设计教学难度,通过例题、案例讲解,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技巧和方法。同时,教师要把实验操作作为物理知识和电工基础课程知识之间的衔接手段,让抽象、复杂的物理知识更为形象化与具体化,引导学生展开深度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促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三、结语

有机合成教学范文7

长期以来,经济学以抽象和晦涩难懂著称,经济学专业课教学效果一直是经济学教研工作不断改进的地方。如何使经济学课堂成为集趣味性与知识性为一体的艺术课堂,成为广大经济学师生共同的追求。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经济学专业课教学效果的提升提供了有利条件。文章将传统教学与互联网相结合,提出互联网背景下的经济学专业课团队有机合成教学模式,系统分析了该教学模式的特点、优势、实现方式及课堂效果。

关键词:

互联网+;经济学专业课;团队有机合成;教学模式

引言

经济学专业课程教学可能是人文社科领域最难教好的课程类别。长期以来,经济学以抽象和艰难晦涩著称,经济学专业课教学效果一直是经济学人不断努力的地方。如何使经济学课堂成为集趣味性与知识性为一体的艺术课堂,成为广大经济学师生共同的追求。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信息技术逐渐走进大学课堂,为经济学专业课教学成为名副其实的趣味课堂提供了可能。互联网不仅成为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工具,而更应该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的理念。互联网背景下,越来越新颖的新媒体不断涌现,如博客、论坛、微信自媒体等,传统教学模式正在面临挑战。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视频内容更极大的丰富了教学手段,学生们获得知识的途径和方式日益灵活化。可见,经济学专业课教学改革正迎来了新的机遇,应积极利用互联网科技探索构建新型教学模式,扭转传统教学模式的困境,提高经济学课堂的教学效果。目前,国内外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成功经验基本体现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启发式教学,以实践为中心的开放式教学,以提高课堂效率为中心的创造性教学当中。经济学课逻辑性和系统性比较强,致使经济学的教学工作存在着学生难懂、教师难讲的“两难”困境,这是对经济学教学中的一个共识[1]。张庆(2016)认为经济学教学内容繁多、课程学时安排有限、一些专业概念和专业术语过于抽象和难于理解,使得实际课堂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提出运用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和慕课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2]。朱建安等(2012)提出以课程群建设为抓手开展教学改革,即通过综合的、一体化和系统的培养方式,实现经济学课程知识的调整和体系的贯通[3],建立适合本校学生特点的微观经济学网站,使学生能够在课外及时复习和补充经济学知识[4]。教师要充分借助互联网络平台,通过移动智能终端和电子邮件、QQ群、博客、微博等互联网络平台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探讨[5]。通过专业互补的团队合成教学模式,教师将大量精力集中在关注经济学前言动态,把握经济热点问题,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上,而不是重复理论教条。另外,依托互联网平台和虚拟空间,解答学生疑问,指导学生研究,提高学习效果。还可利用讲座等形式传播经济学最新研究成果,帮助学生开拓视野,培养学生经济学思维能力,通过“智慧教育”手段构建“智慧课堂”。

一、经济学专业课教学的现实困境

(一)经济学专业课的特点

众所周知,经济学是比较抽象和难懂的学科。经济学专业课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政府政策、国际环境、产业发展、商业理念及运作模式为主,重视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基于此,经济学专业课在教学内容上也相对较宽泛,造成学生“什么都学、什么都没学透”。一方面,经济学专业课内容庞杂,概念理论繁多,思想流派林立,主流和非主流并驾齐驱,加之各种理论和政策由于长期处于争论之中,这注定经济学本身就是一门基于动态和演化的状态之中,导致经济学无法形成统一确定性的认知;另一方面,经济学又是一门与现实紧密结合的学科,作为一种理论,最基本的问题就是要解释现实,但经济学对现实问题的抽象以及由此展开的论证,往往过于简化导致理解上的难度大增,极易造成学生学习信心减退、课堂气氛死板、逃课旷课频发的不良后果。因此,要上好经济学专业课,必须要跳出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探索适合经济学专业特点的教学模式,以提高经济学专业的教学效果。

(二)经济学学生的特点

经济学专业学生思维活跃,反应敏捷,且本身就注重投入产出之间的关系,更注重效用、机会成本、取舍与选择等问题,至少,在权衡利弊优劣方面比其他专业的学生更专业,因此,经济学专业课教学的方式、模式与策略与其它专业相比,会有更多的内容与形式,也正由于此,其内容的广度、深度和难度对教师而言会带来更大的挑战。

(三)教与学的矛盾突出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学习方式已发生根本变化,运用互联网不仅是一种依赖,更是一种习惯,而且从网络上搜集资料、查找信息具有便捷、准确以及成本低廉的优势。相反,教材内容与网络信息之间的矛盾。教材作为专业教学的主要工具,由于信息的滞后,往往跟不上变化的时代所反应的新问题,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如果任课教师只拘泥于课程教材,没有及时进行内容更新,则会出现学生接受的知识滞后、案例内容不合时宜等问题。网络信息的新颖性、便捷性与教材内容的时滞性、固定性成为鲜明对比,这就造成了教材对学生缺乏吸引力,网络学习成为一种必然。

二、经济学专业课教学的改革取向

经济学专业课教学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单个老师的全程教学。教学过程是同一门课程不同的老师各选教材、独立教授、独立考核、互不交流,作者将此类教学法称为纵向教学法,这种教学法最大的优势是管理方便,但最大的弊端确是无法使经济学专业课无法跳出传统的束缚。还有一种教学模式,就是建立课程小组,课程小组成员根据自身专长针对同一课程的部分章节选讲,也就是,同一门课程的讲授由专业互补的若干老师组成,所选老师也仅仅局限于教研室或院系,交流互动仍然有限。除此之外,其他方面与纵向教学法相同,笔者将此类教学法称为横向教学法。从实践效果上来看,不管是纵向教学法还是横向教学法,都只是形式上的不同,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经济学专业课的教学效果。为了能进一步提高“互联网+”背景下经济学专业课的教学效果,除了整合以上两类教学法的优点之外,需要建立网络化的有机合成教学团队,通过借助互联网等先进技术工具,深刻把握目前学生的学习需求,充分利用各类教学资源,发挥教师分工与专业的优势,以此来扭转经济学专业课的教学困境,提升学生的满意度和获取知识的最大化。

三、团队有机合成教学法

“互联网+”代表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高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通俗来说,“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基于此,“互联网+”背景下经济学专业教学模式,不是想加就能加,不是简单地将互联网与传统多媒体教学连在一起,不是单个教师知识的“物理反应”,而应该是教学团队有机合成的“化学反应”,也就是要素的共享、整合与重组,它是“互联网+”环境的内在要求,也是充分享用现代高科技的过程。有机合成本身是化学中的一个概念,其本意是指从较简单的化合物或单质经化学反应合成有机物的过程。有时也包括从复杂原料降解为较简单化合物的过程。由于有机化合物的各种特点,尤其是碳与碳之间以共价键相连,有机合成比较困难,常常要用加热、光照、加催化剂、加有机溶剂甚至加压等反应条件。文章将这一概念运用到经济学专业课教学模式当中,组建通过“知识反应”的有机合成教学模式来实现经济学专业课的理想效果。

(一)团队有机合成教学模式的概念与特点

团队有机合成教学法是指团队成员依据专业性组建的教学团队,在讲授过程中各团队成员通过分工与专业化,在各类专业知识反应中,使学生保持持续的热情和兴趣投入到枯燥的知识吸收之中,从而实现教学良性效果的最大化。其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专业性。有机合成教学团队组建首先需要考虑团队成员的专业性,即团队成员必须对所讲授内容较为娴熟,再次基础上从学科的层面进行不同专业知识的合成和升华。知识的升华产生的深度和高度,从而提升学生理论掌握水平和教学效果。

2.趣味性。团队成员来自于不同的研究背景,不同的分析视角和讲授风格,无疑会使学生时刻保持较高的新鲜感和好奇心,有利于提振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增强经济学专业课的趣味性,从而改善学习效果。

3.有效性。团队有机合成教学模式由于建立在系统性的思维框架之下,试图通过教师之间的知识互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理论知识的消化也更为有效,分析问题的视角更为多元,知识转化为创新的渠道将更为便捷。

4.共享性。经济学本身强调共享,共享、外部性与溢出效应始终是经济学探讨的基本问题。作为经济学专业课的教学团队,在合成教学中,经验、知识与资源共享是主要手段,也是合成教学法的精髓所在。通过共享实现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以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多层次、全方位和全过程互动,真正让经济学专业课兼容并蓄、各采众长。

5.团队性。有机合成教学法的核心是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动力集成。同一门课程有不同的教师来担任,教学内容根据教师的专长来安排,做到精准讲授。在学生考核上,可以建立试题库,形成相对稳定的考核导向。该教学法的成功某种程度上取决于教学团队的融洽程度。

(二)团队有机合成的一般路径

当人们需要某种有机物,而自然界中没有该有机物或产量很低时,人们常常会采用有机合成的方法来生产该有机物,而合成的原料往往是自然界中产量较高价格较低的初等原料。比如随处可见的塑料在自然界中却难以找到现成的,其主要成分为树脂,可用树脂合成。而天然树脂的产量并不高,于是便采用石油分馏产物来合成树脂。如此便形成了一条合成链:石油分流产物→合成树脂→塑料。由此可以看出有机合成的目的为:利用高产的廉价原料合成低产的目的原料,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同样,经济学专业课教学效果的提升,也正是各类“术业有专攻”的教学专家组成的团队“分工与专业化”知识合成的结果,这种合成是建立在利用互联网技术,通过共享、交流、合作产生知识升华的结果,显然,这一结果是单个个体做不到的。任何教学过程都需要解决教学内容的讲解以及学生的反应这两个问题。对于不同的教学方式,由于知识和环境(多媒体的辅助)等外部条件的不同、参加反应的知识传输方式和学生接收能力不同(主要表现在教学内容的安排方式的差异及学生理解能力的差异上),团队合成教学正是基于这两种差异来设计的。团队合成教学一个复杂的动态合作过程,是以有机合成思维为基础、以互联网技术为支撑、虚拟课堂与实体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其本质在于追求包括分享、协同和提升三大效应的教学方式,其目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形成一种合力指向目标,产生一种合成效应。文章将经济学专业课教学课堂看作是由学生、教师、外部环境共同组成的有机体。团队之间的合成不仅发生教师之间,而且也发生在学生之间。团队合成的方式不仅在于资源的优化配置,而在于通过团队成员之间协同而实现“新奇的质变”,以创新而获得动态的分享效应、协同效应和提升效应。

四、团队有机合成教学模式运行策略

1.局部合成法。教研室、院系不同专业背景的老师组建有机合成教学团队,该团队可以按照项目团队进行组建、考核与改进。这种有机合成团队组建范围较小,具有成本低、沟通方便、快捷高效的特点。

2.全局合成法。全局合成法的范围可以拓展到整个学校或者一个城市的高校之间进行资源共享与经验互动。虽然目前交通条件和互联网的发展都能支持这种改变,但因该有机团队涉及范围较广,因此,需要设立专门的部门来协调。3.网络合成法。网络合成法就是借助互联网,可以将有机合成小组知识反应的范围拓展到全国乃至全世界,利用各类网络资源形成全球范围的教学有机合成,这样,既能扩展学生的视野,也能更大程度帮助学生了解世界经济发展状况,符合经济学特点和要求。

五、结束语

互联网环境下的教学模式探索是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等背景下产生的教学手段,是信息社会下的一场教学模式革命。现在的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化社会,互联网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人们的生活、工作离不开互联网,新时代的经济学专业课教学如同经济学本身一样,通过网络实现教学相长。经济学专业课的教学关键是对学生经济学思维的训练以及分析实际经济现象的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做到分析当前经济热点,并能理解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做到学以致用。在不断变革的社会环境下,积极调整经济学专业课教学的理念,构建适应互联网发展的新教学模式将成为构筑现代经济专业人才培养机制的重要手段,组建团队合成教学模式已成为实现“互联网+”背景下经济学专业课教学效果提升的有效途径。

作者:周韬 单位:河南科技大学 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王洪国.西方经济学教学现状及创新模式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4(12):110-112.

[2]张庆.微观经济学教学改革探析[J].学理论,2016(3):204-205.

[3]朱建安,等.基于课程群视角的应用型高校经济学教学改革[J].中国高教研究,2012(12):99-102.

有机合成教学范文8

1.1课程内容枯燥,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精细合成课程的内容包括精细合成的基本理论及工艺学基础,精细有机合成单元反应的分类、主要反应机理,各单元反应的典型品种的合成工艺及基本精细有机物的合成方法,其中有大量的反应机理、合成方法的内容已经在有机化学课程中讲授过,在本课程中重新讲解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容易引起学生的抵触情绪。

1.2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忽略了学生的主动性

在精细合成课程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以灌输式教学方法为主,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不能够很好地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对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方面也有诸多不足。

1.3课程考核方式单一,不利于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

精细合成课程的考核还是采用一份试卷定成绩的传统模式,缺乏准确性和全面性。学生对于课程中讲授的有机合成反应机理和单元反应,虽然能在考试过程中给出正确答案,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学生可以解决任何一个精细合成事例从研发到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因此采用一份试卷来评价学生对本课程的掌握程度是不合适的。

2CDIO工程教育模式在“精细合成”教学中的应用

为了解决传统教育模式下精细合成教学的不足,我们在借鉴其他高校教学经验的前提下,对精细合成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尝试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引入CDIO工程教育模式,将企业产品生产全过程映射至高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使学生在“构思-设计-实现-运作”有机结合的教学过程中开阔思维,激发创新能力,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从而完成整个教学过程。

2.1CDIO工程教育模式下精细合成课程的教学目标的改革

在CDIO教育模式下,精细合成课程教学目标由两部分组成,一个是技术目标,一个是CDIO能力培养目标。技术目标主要是学生在课程学习中需要掌握技术的具体要求,由以下5个方面组成:精细合成反应机理,精细合成单元反应,各单元反应的典型品种的合成工艺,基本的精细化合物合成方法,精细合成工艺学基础。CDIO能力培养目标包括培养学生的工程基础能力、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培养学生自学和解决问题以及产品研发的能力。改革后的教学目标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

2.2CDIO工程教育模式下精细合成课程的教学过程改革

为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贯彻CDIO工程教育理念,首先由任课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精细合成中的合成路线与反应机理,然后选择合适的精细化工产品做为生产目标,设计了五个CDIO项目,分别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合成项目、己二酸的制备项目、甲醇液相氧化羰基合成碳酸二甲酯项目、邻氯苯甲醚的合成项目、脂肪醇硫酸钠的合成项目,然后让学生分组实施,学生对目标进行分析研究,并设计实施方案,按照CDIO工程模式完成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的步骤,从而在实践中掌握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合成路线与反应机理,从而完成由实际化工产品反推学习理论知识、合成机理的过程。在教学中有一个综合练习项目,把环己醇氧化制己二酸做为CDIO项目载体,让学生分组设计合成路线,通过这个项目设计学生不仅可掌握包括氧化、还原、硝化、磺化、烷基化、酰基化、重氮化和偶合等常见单元反应的基本原理和影响因素,而且通过真实的实践操作任务掌握了单元反应的基本操作及尝试工艺的改进方法,最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PPT汇报,教师评定成绩。

2.3CDIO工程教育模式下精细合成课程考核方式改革

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了CDIO工程教育模式后,我们同时也改变了仅凭一张试卷定成绩的考核模式,在课程教学的不同阶段,将不同的精细化工产品设计成目标产品,让学生按照CDIO工程模式完成从产品研发到生产的整个过程,然后由教师对学生设计的合成过程进行打分。总的说来,决定一个合成的质量好坏的主要是四个指标:(一)途径越简捷越好;(二)原料越便宜越好;(三)产率越高越好;(四)环境污染越小越好[5]。通过这四个指标的衡量就可以判断学生对合成反应机理、有机合成路线设计与技巧、经验的掌握程度和熟练程度,进而对学生成绩进行合理的评价。

3CDIO工程教育模式在“精细合成”教学中的教学效果

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一种注重能力培养的教育模式,改变了以往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理念,突出了精细合成理论学习与工程实践的结合,对教学效果的促进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培养了学生的个人能力与协同能力,尤其是项目组织、设计、开发和实施能力;2、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协作精神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3、在课程中设计的丰富实践项目,改变了以往枯燥乏味的学习方法,开阔了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创新能力。4、提高了学生的工程意识与工程素养,适应当前社会对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

4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