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知识文化范例

传统知识文化

传统知识文化范文1

即使我们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数学逻辑思维体系或者数学方法,但是难免会在应用的过程中存在残缺或者不能及时反馈的情况,而往往学生在经过不断地学习深造之后,形成了庞大的数学知识体系,但是经过一段时间从事非数学工作或者减少接触数学时间之后,这个数学知识体系就会慢慢走向坍塌、遗忘,与日常生活脱节。这并不是因为数学基础不牢固或者知识体系不全面而造成的,而是因为没有形成一种强有力的数学文化,让人在文化中运用数学、学好数学、思考数学。

二、数学文化的建构过程

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2其中“,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属性。数学学习过程中亦如此,如下图所示。由图我们可以看到,数学文化作为一个大的目标环境,包涵了四大属性的所有内容。情境设定的条件下,展开协作和会话活动。而会话活动和协作并不是被割裂的,而是互动的一个过程。在不断地互动过程中,完成了其意义建构。这个从情境到意义建构过程,便形成了数学文化,也就完成了一个阶段性的数学文化建构使命。情境是数学文化建构过程中有关学习内容的建构。以往中国的教学大都采用课堂教学的方式,并不注重情景式的引导。例如学习几何图形的过程中,并不是简单的采用书本上画出的图形,而是引导学生认知生活中的几何图形,从文具到生活用品,皆成为学习的工具,而不是拘泥于课本上的举例,这样让学生们走进生活,融入其中,发现生活中的数学之美。教授“质量的认知和大小比较”的课程时,不再是想象中的、观念式的教学,而是真实的引入生活中的物品和生活中的测量仪,让学生亲自体验度量的过程,从而学会质量的认知和大小的比较。协作是数学文化过程贯穿的主线。无论是教师、同学或者家长,均是学生学习的伙伴。一个良好的课程教学需要课程设计、资料搜集、数据分析、思考反思等过程,以往的教学方法都是老师取而代之形成了完整的教学过程。但是协作却是一种新型的突破。会话是协作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学习中交流的过程。每个人都从旁观者成为参与者甚至成为领导者,从设定议题到寻求答案,这个过程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而由此建构的数学文化便是主动的、积极的,这样更有利于数学文化的形成和强化,从而对学生的认识起到影响。例如三视图的教学,老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交流,学会三视图的画法,这样形成的认识会更加深刻,也会对后期深造升学中的立体几何的学习产生积极影响,从而影响未来社会化过程中的思维以及认识。意义建构是数学学习过程的终极目标。为什么要学习数学,中科院王梓坤教授曾经指出,数学的贡献在于对整个?科学技水平的推进与提高,对科技人才的培养和滋润,对经济建设的繁荣,对全体人民的科学思维与文化素质的哺育,这四方面的作用是极为巨大的,也是其他学科所不能全面比拟?的。3正是基于此,数学文化的构建就显得愈加重要。数学仅仅是运算、规则等基本功能便失去了数学文化建构的意义,正是它在培养人文素养、理性精神等方面起到积极地不可或缺的作用,所以从小的数学教育中便应该贯穿数学文化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真正的认识到学数学可以做什么。我们无法预测一个喜欢几何的学生未来是不是一个建筑师,无法预测一个喜欢计算的学生未来能不能成为一个科学家,就是这样数学文化的形成,至少让他们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学会思考,学会认知,学会学以致用。

三、数学文化建构的意义

传统知识文化范文2

营养学是指在中医的理论指导下,利用对食物的研究达到保健强身、科学防治疾病、加快机体康复的学科。营养学研究涉及到饮食健康、饮食预防、饮食治疗等方面与中国传统饮食文化息息相关。“民以食为天”,这说明饮食不仅是饱腹的活动,饮食在维护生命机能、促进个体健康等方面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饮食理论,对这些理论的探索与学习能加深我们对于营养学的认识,充分认识食物中的养生之道。

关键词:

传统饮食;养生;健康;食品营养

众所周知,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博大精深,在世界美食文化之林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中国的传统饮食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日益凸显,成为中华文明的标志之一。饮食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长久以来在传统文化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饮食文化是指在一个特定的社会群体中对食物原料进行开发利用、食品制作和消费的过程中的科技与、艺术,以及以饮食为基础形成的习俗、饮食传统和思想哲学,同时也是人们食物生产、食物制作和食物消费的总。食物是支持人类开展各项活动的能量来源,饮食活动则是从外界获取食物的营养及能量以维持生命的特征,与人的生存息息相关。同时,饮食的质量与结构对人体的健康、寿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传统饮食文化的养生之道在几千年的实践中形成了以下主要观点:

一、饮食活动是人体获取能量的根本,直接影响了人的身体健康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对于饮食的观念也日益进步。食品不仅仅是人类获取生存能量的来源,其本质功能是为人体提供营养。正如明代著名的医学家李时珍所说:“饮食者,人之命脉也”。由此可见饮食的重要性。在我国传统饮食文化中,饮食是与人的健康紧密结合的。中国传统饮食文化认为饮食能够提供人类所需的气血。当食物被摄入到身体之后,食物的精华会为人体提供精气。人类一旦精气旺盛便可以使气血充足,从而达到强筋健骨的目标。同时,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又强调“阴阳调和”。传统饮食文化将食物根据食性分为“阴”和“阳”,阴阳的运行讲究和谐,在人的身体中也是如此。因此,要求饮食活动中食物的食性搭配也按照阴阳调和的原则进行,以通气血,生五行。同时,现代营养学也认同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关于饮食地位重要性,饮食活动维持人类的生命活动,正确得当的饮食可以使人身体强健,错误的饮食则会损害健康。

二、药膳的存在有其科学性,可以强健身体促进身体恢复

药膳是以药和食物为原料,经过烹饪加工制成的一种具有食疗作用的膳食。它是中国传统的医药知识与烹调经验相结合的产物。药膳既是营养丰富的美味菜肴,同时又具有滋补疗疾的作用。药膳,顾名思义,是由中国传统的中草药、食物及调料组成的食物。采用药物的疗效,食物的口感,佐以调料达到美味又滋补的功效。可以说药膳是药效和食效的完美结合。现代营养学也对药膳持有积极肯定的态度。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上升,人们对于养生的重视程度日益加重,药膳也的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然而在关注药膳的疗效的过程中要注意适度的原则,过多进食药膳会打乱身体的营养平衡,反而不利于身体的健康,与养生之道背道而驰。值得注意的是,传统饮食文化中的药膳其作用是起到帮助身体恢复的辅助作用,并不能完全取代药物的治疗。

三、优化饮食结构是延长寿命、增强身体机能的保障

现代营养学认为,饮食结构是指膳食中各类食物的数量及其在饮食中所占的比重,由于影响饮食结构的这些因素是在逐渐变化的,所以饮食结构不是一成不变的,人们可以通过均衡调节各类食物所占的比重,充分利用食品中的各种营养,达到饮食平衡,促使其向更利于健康的方向发展。这一观点与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养生不谋而合。我国古代营养学就十分注重饮食的内容和结构,强调五行相生、阴阳结合,强调通过食物与食物的碰撞达到一种和谐和平衡。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现代人的饮食结构偏向于以肉类为主,少食蔬菜。事实上这样额饮食结构已经严重危害到了现代人的身体健康。现代人们对于营养也有一个很大的误区,认为肉类代表了绝对的营养,是优质的营养来源。事实上,只有与蔬菜水果合理地搭配,肉类的营养才能更好地体现。现代人应当加强营养学知识的学习,合理调整日常饮食结构,使得营养得到均衡。

四、合理配给三餐,杜绝断食绝食,反对暴饮暴食

在现代的营养学中有一句通俗易懂的话:“早餐吃得像皇帝,中午吃得像平民,晚餐吃得像乞丐”,意思是说在一日三餐中,早餐的营养需要是最好的,中午的饮食应当适量饱腹,晚餐由于人的活动逐渐减少可以适当少吃。一日三餐的饮食配置是有其科学依据的,根据现代营养学研究表明,在一天的活动中,早餐可以提供人体所需30%的能量。部分现代人由于工作忙碌不吃早餐,这对健康是很大的挑战。同时,不少的人因为不满体型节食断食减轻体重,还有不少人饮食没有节制暴饮暴食。这些都不符合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的养生原则。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讲究适度的原则。既不能饮食过量也不可长期断食。饮食过量会导致营养的过剩,同时打乱身体吸收营养的平衡,增加身体脏器的负担,使身体出现全面地问题。断食与不正当的解释容易造成营养不良,营养的缺失使得身体缺乏必要的能量,影响身体的机能,对寿命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一日三餐都按照时间准时进餐,保证身体的营养全面、平衡。

五、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的养生,饮食要注意时节

在中国古代营养学中,“顺应自然,天人相应”是十分重要的养生理论。饮食讲究时令要求人们顺应季节的变化,合理调整饮食的内容。中国自古都有节气文化,二十四个节气每个节气都有对应的饮食,排除地区风俗的影响,节气食物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顺应自然的原则。同时,不同地域的人应当根据其所生活的地域食用当地当季的食物,使其自身的身体适应当地的环境和气候。在现代营养学中,专家经常建议大家食用当季的瓜果蔬菜,例如,进入夏季要多食绿豆降暑,进入秋季要多食萝卜降燥。这与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的养生理念不谋而合。由于人生活的地区具有相对的固定性,人本身对气候的适应也造就了人对当季食物的适应。食用当季的食物使得人体能够更好地适应当地当季的气候与环境,使人身体本身与环境和谐为一体,同时也使身体在每个季节都能保持良好的活动机能,强身健体并且延长寿命。

结语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的养生文化是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一份珍贵的遗产。养生文化的许多原理都有着其科学之处,通常渗透了中国古代的五行相生、阴阳调和及天人相应的古代哲学。同时,随着现代营养学的发展,站在科学的角度重新研究养生文化仍旧能发现养生文化中蕴含的无限的关于饮食的古老智慧,值得我们不断地进行学习和发扬。

作者:殷昌利 单位: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

参考文献:

[1]赖来展,费成煜,池建伟,赖敬君,梁旭麟,张孝琪.中国特色食品的概念、类型与功能[J].广东农业科学,2000年06期

[2]陈沛沛,项平.道家饮食养生观对中医食疗学的影响[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传统知识文化范文3

1.1中华传统文化是高职护生德育教育的人文资源

如何加强高职护生的护德教育,进而增强她们的医护人文精神,一直以来都是高职护理专业的难点和重点。中国传统文化无疑为高职护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提供了极富价值的人文资源。首先,从“医乃仁术”、“大医精诚”等传统医德理念可以看到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了德与术的高度统一,注重人文关怀,更是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中取之不竭的人文资源[4]。其次,中国传统护德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其倡导的人文关怀、人文精神,更符合我国文化、价值取向,更有利于民众接受认可。

1.2高职德育教育是中华传统文化弘扬发展的基石

随着时代的变迁,新时期对医疗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行为道德规范标准,学习和借鉴古代医家的高尚医德,不可囿于其具体的言行和标准,一成不变地效仿只会导致复古和倒退。作为高职德育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断吸纳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弘扬和发展与时代相符的观点,择其善而为之。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一方面需要对中国传统文化加以梳理,提炼出与职业道德教育目标相一致的内容;另一方面,吸收采纳西方医学伦理学中有价值的内容,使之更符合当今时代和医护发展的需要[5]。因此,高职护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加强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不可分割。一方面,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德育教育的发展,必定会促进中国传统医德的发展。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又为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加强创造条件。

2凝练中华传统文化精粹对高职护生开展德育渗透

高职护生正处在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塑造和定型期[6]。卫生高等职业院校作为培养未来优秀护理工作者的基地,对提高道德教育方面,并将中华传统文化渗入到护理职业道德教育中,实现二者的有机融合,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2.1以“仁”、“爱”构建学生正确的价值导向和道德标准

国际护理学会1973年修订的《国际护士守则》中,规定护理人员的职责为:“增进健康,预防疾病,恢复健康,减轻痛苦。”这一职责既体现了护理的本质,也反应了护理职业道德的实质.因此,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与“爱”理应成为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中的永恒主题[7]。“仁”就是医者仁心,仁义济世,儒家思想认为人是“仁”的存在本体,而仁者必须有爱人的意识和情怀,要求护理人员具有人道主义情感和同情心。“爱”是贯穿全程的基本道德品质,即要求护士应具有对生命的热爱、对患者健康的热爱、对护理事业的热爱。患者受疾病困扰,极容易产生焦虑感、恐惧感,迫切需要护士的关爱和帮助,其职业的特点决定了护士必须对患者有着特殊的情感要求,要求护理人员掌握专业的知识和娴熟的技能回馈社会[8]。

2.2以“精”、“诚”树立学生高尚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

“精”特指精专治患,精益求精。护士具有精湛的技术,才能在操作中做到准确、快捷、高效。护理工作容不得半点粗心,稍有疏忽,就可能发生差错、事故,直接影响治疗效果或延误诊断治疗,甚至危及生命。这就要求护理人员要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确保各项抢救手段及护理措施准确、及时、有效,同时培养学生具有慎独善思的良好心理品质以及高度的责任感。“诚”就是诚善服务,以诚相待,这也是护理人员必须具备的职业道德之一。良好的职业道德是取得患者信任的基础,学校要着力培养学生诚信的职业态度,使其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能做到与病人以诚相待、以信相处,将“以人为本”的护理思想落到实处,密切维护护患关系,帮助病人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9]。

3以中华传统文化对高职护生进行德育渗透的具体举措

3.1构建校园文化环境

教育环境在卫生高等职业院校的德育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应着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创造良好的育人条件。在洋溢着浓厚文化气息的环境下学习,使学生在不知不觉的环境中受到感染、启迪和教育,培养她们的责任心与使命感。以我校为例,我们紧密围绕“具有护理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精心打造校园文化环境。例如,凝练出“仁、爱、精、诚”的专业精神,做成宣传画放置在校园中;积极在校园内打造绿化景观区“药苑”,选择性的栽种一些可以入药的植物,并做好标注,是学生在欣赏植物的同时对其药性有一个了解;通过树立李时珍等中医药名家的雕塑表达出对中医药传统文化的尊重;在校园内竖立“理念碑”、张贴宣传画,向同学们宣传中医药文化的名言古句,例如“人命至重,贵逾千金”、“无恒德者,不可以作医”等等,以此构建具有浓郁医护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

3.2营造校园人文氛围

良好的校园文化具有催人奋进的教育力量,潜移默化学生的精神世界、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校园文化对德育教育起到了指导性作用和制约性作用。校园精神不是硬性灌输、不是纪律约束,而是一种无形的文化约束。我校非常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发挥的德育教育功能,在全校范围内积极制定学校理念。例如,制定了“厚德崇真、博学强能”的校风,“慎思笃行、敏学笃学”的学风,“仁、爱、精、诚”的专业精神。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主题班会、晨会等形式,将具有护理特色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入日常德育教育中。例如,结合时事新闻,运用正面案例分析让学生们感受到医护人员正直博爱的情感、谦虚谨慎的态度、勤奋好学的精神、忠于医业的道德,激发学生内心的道德追求;运用反面案例让学生对那些缺乏职业道德的医护人员产生反感厌恶,以此督促医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3.3打造校园精品活动

传统知识文化范文4

1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与诗学

纵观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发展历程,无论是有关饮食文化渊源的民间故事与传说,还是各朝各代文人墨客与饮食有关的创作,还是饮食器物的制造和历史典故的产生,都深刻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诗学传统和审美情趣。该书在开篇第一讲中便从历时性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史料的整理和对民间故事、传说的收集,介绍了有巢氏茹毛饮血、燧人氏教民熟食、伏羲氏首创烹饪、神农氏发掘草蔬、黄帝兴灶作炊、后稷教民稼穑、尧制石饼创面食、彭祖饮食养生、伊尹精研美食9位对中国饮食文化有开创意义的历史人物,通过对他们生平事迹的介绍以及有关于他们的传说的讲述,理顺了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历史渊源与文明起点。在“中华文艺与饮食”一讲中,该书分别从音乐、舞蹈、诗歌、绘画、成语5个方面介绍了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与文学艺术密不可分的联系,例如宴饮中的乐曲、舞蹈不仅是一种烘托宴会气氛的手段,也是地方特色和身份、权力的象征,更是许多流传甚广的宫廷乐曲、舞蹈的最初形态。与此同时,该书还巧妙地选取了《金瓶梅》和《红楼梦》两本文学著作,通过对书中饮食文化的对比,直观地将传统饮食文化中市井和贵族这两种截然不同的饮食文化和审美情趣呈现在读者面前。而饮食器物的发展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工艺实用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的特点,更说明了饮食文化与冶炼、治瓷等科技、手工艺的发展密不可分,直观并深刻地体现着中国人审美情趣的变迁。

2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民间性

在日常饮食中,不同地区逐渐形成了各种各样的节庆与民俗,体现了丰富多彩的地方文化特色和民族文化特色。这些都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劳作中集体创造并具有传承性的民间文化,因此民间性是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重要特征。该书运用大量的篇幅,对与饮食文化有关的节庆食俗、礼仪食俗、饮食流派、饮食盛宴、食品文化和调料文化进行了全面介绍,可见民间性特征在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中国的传统节日、传统节气以及婚丧嫁娶等社会行为与美食总是分不开的,例如立春要吃春盘、春饼,春节要吃年糕、饺子,清明要吃青团、馓子,中秋要吃月饼、饮桂花酒,重阳要吃糍粑、柿子等等,再比如订婚、出阁、婚礼、回门时需要的食礼都各有不同,求子、妊娠、寿诞也都有着具有程式化特点的食俗。这些食品本身和食俗规矩都有着各自的来历,也都有着各自的寓意与内涵,它们或是体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或是表达对亲朋好友的祝福和希望,或是寄托对先人和古人的崇敬与思念。人们通过多种多样的食俗,表达着内心美好的愿景,体现了劳动人民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而这样的民间食俗也有着自下而上的影响力,不断丰富和发展饮食文化。自古以来,中国幅员辽阔,各地方由于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经济发展进程和文化特色等差异,在饮食上也有着不同的风格和特点。而烹饪技术的发展使得食品与菜品也越来越丰富,加之地域、文化差异,逐渐形成了以鲁菜、苏菜、川菜、粤菜、闽菜、浙菜、湘菜、徽菜和京菜为代表的饮食流派文化,以汤文化、粥文化、豆腐文化、面条文化、饺子文化、点心文化、火锅文化和小吃文化为代表的食品文化,和以酱油文化、醋文化、糖文化、姜文化、蒜文化、花椒文化和辣椒文化为代表的调料文化,饮食流派文化、食品文化与调料文化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既富有中华文明传承的共性,又极具地域特色的饮食文化。

3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与传统道德

在中国传统哲学中,“民”一直都是一个核心概念,而与“民”息息相关的饮食文化必定同样蕴含着丰富的传统哲学思考和传统道德观念。因此,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在具有审美价值、文学价值和民俗学价值的同时,还具有重要的教化功能和社会意义。在儒家思想中,饮食被认为是天理和人欲,也是人与人之间重要的纽带。饮食不仅仅是生活的必需,不仅仅是享受和休闲,更是一种重礼仪的伦理观念和处世之道,还是一种修身养性的自我约束;在道家的思想体系中,饮食是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养生之道的探求,饮食不仅可以满足口腹之欲,更可以用以养生,也可慰心灵。老子说:“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告诫人们要用平和自然的心态面对饮食、面对生活,时刻保持平和的生活状态;佛家在饮食上的追求与其相应形成的制度,例如断肉吃素、禁欲修行等观念,使得饮食成为约束自身的手段和途径,对中国的饮食文化和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说到与饮食有关的生活观念,食疗传统自先秦道家起就有了明确的意识和观点。该书通过对《礼记•内则》《黄帝内经》《饮膳正要》《饮食须知》《吴氏中馈录》《千金食治》《随园食单》的介绍,分别从食疗、药膳、营养学、饮食搭配、饮食心得等多个方面介绍了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的传食经要。而“礼”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和行为规范的核心,在饮食文化中同样体现得淋漓尽致。如果说“俗”是饮食文化中自下而上产生影响的途径,那么“礼”就是自上而下形成的制法与规定。中国的食礼传统萌芽于先秦时期,受祭祀礼仪的启示,逐渐形成了丰富且具有约束性和传承性的饮食礼仪。饮食礼仪不仅是待客之道,更是社交的基础与场域,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护社会稳定和教化晚辈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4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与时代精神

传统知识文化范文5

关键词:中职教育;传统文化;实践

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传统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民族或地区存在的社会观念、价值认同和知识结构的总体,这种存在的总体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同时也是生活在其中的人从过去到现在以至未来都无法舍弃的。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可以理解为从中国原始氏族社会开始的,经过漫长的自然选择和中国社会的自我选择而保留下来的理论化和非理论化的有机统一体,包括浩如烟海的文本典籍和文化遗存,以及民间艺术、民间礼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是我们祖先的智慧结晶。学校在实施传统文化教育实践活动中,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途径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与读者分享。

1创新教育传承文明

党的报告中强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中职学校要充分发挥中华传统文化具有独特的育人价值,用优秀的传统道德文化引导中职生注重修身。传统道德文化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指导公民生活实践的重要依据和尺度,有助于中职生养成诚信、尚礼、精明、实干的良好的道德品质。本着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汲取智慧精华,让中职学生在诵读过程中获得古诗文经典熏陶和浸润的指导思想,结合学校开设《国学经典诵读》课程的教学,每学年组织全校学生参加“国学经典诵读比赛”活动,并连续五年获市中职生国学经典诵读比赛一等奖。从《春江花月夜》到“山水田园诗”联诵,从《将进酒》到“跃马大漠”的慷慨悲歌,从“林花百和香”到“志当存高远”为主题的经典诗词诵读,一场场国学盛宴,让学生在舞台上充分展示了中职学生良好的精神面貌和文化素养。训练过程集中了教师和学生智慧,教师一对一的辅导,赋予他们饱满的精神和具感染力的诵读技巧,构建了更新一层的师生关系,也为教学改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结合《国学经典诵读》课程的教学,将比赛成绩纳入教学评价的环节之一,进一步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2精心打造领航人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中国精神。在探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过程中,深刻阐释了中国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紧密联系。中职生的理想与追求,价值观和世界观,始终要扎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从“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到“不患寡而患不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些思想和理念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和跨越时空的时代价值,既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地与时俱进,又因其合理内核而具有稳定性和连续性。借着党的进校园的和煦春风,举办以“诵读经典、领航人生”为主题的国学经典诵读暨校园普通话大赛,按即兴朗诵(70%)和文学常识(30%)两个部分组织比赛,参赛的学生通过训练和比赛,不仅丰富了国学知识,也对普通话的推广普及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充分展现了中职生的精神风貌和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推崇。集吟诵、演唱、表演、背诵于一体的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比赛活动,更加丰富了学校的校园文化,取得了立德树人、以文化人的良好成效。活动不仅体现全员参与,更着眼“熏陶”、注重“感悟”,使学生充分感受到祖国江山如画,激发中华儿女的自豪感。

3引入课堂专业渗透

课堂学习是树立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的基础,中职学校的课堂不能只把专业技能放在首位,更应该通过人文知识的传授,将优秀传统文化精华传承下去,培养学生尚志、力行、孝亲、尊师等良好的精神品质。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学科课程与专业学习有机对接,专业性与人文性相互融合,构建“三个工程”———“覆盖教育的各个学”的“固本工程”“融汇到教材体系当中去”的“铸魂工程”“贯穿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中国人打‘底色’的工程”。学校烹饪专业的学生在专业教师指导下,以传统文化学习为内涵基础,以专业的技术和技艺为载体,将传统文化和专业学习的融合实施跨学科教育;同时,聘请社会知名饮食文化传承人及专家到学校开展研讨、讲座活动,开阔师生的视野,师生在广阔的天地中更深层次地感知优秀传统文化的力量。专业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鉴赏饮食美文诗词。比如,杜甫《赠卫八处士》中“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张志和《渔歌子》中“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苏东坡《惠崇春江晚景》中“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苏轼《初到黄州》中“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等。饮食之道的采伐有时,取之有度,用时有节,包含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阴阳和合思想。中国餐饮不仅是个“食”字,更是一个“文”字,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文化底蕴深厚,形成营养合理、丰富多彩、天人合一的独特饮食文化。

4延伸课堂营造书香

国学教育是一项灵魂工程,在师生共同品味中华经典的铿锵音韵、感受经典力量的同时,将经典诵读与师生的行为品质结合起来,为学校建设更加美好的书香校园,让民族文化智慧铸造中职学生人格的脊梁。为有效落实“红色文化”进校园,提升校园文化的品质,进一步探索中职生国学教育有效途径,构建学校国学教育特色,学校开展了以《弟子规》为学习内容国学教育活动,将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和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相结合,充分发挥了校园文化的育人作用,营造和谐文明的文化气息,对学校师生产生潜移默化、熏陶品质的作用,使学生初步形成文明行为和习惯的良好素养,为现代中职生更好地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和中国力量发挥重要作用。由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联合主办的《超级课堂•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在校的公开课,教师以“一分账单”案例引导学生反省自己,领悟对父母的感恩之心,在激烈的讨论中进一步认识到如何做践行孝道,让学生将《弟子规》的做人准则内化于心。组织全校师生深入学国的经典诗文活动,不仅使教师在业务能力方面得到了提升,在教育改革与创新能力方面有了新的突破,形成了锐意进取的校园风貌,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成为诵读中华经典诗文的文明使者,让中华经典走进每个班级,走进每个学生的心灵。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贯穿国民教育始终,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待各个领域。中等职业学校要从有益于增强文化自信,有益于复兴优秀文化传统的立场,契合现代中职生的认知和心理特点,创新中职教育集人文素养、职业素养、专业素养教育于一体的新格局,提升中职教育的品质。

参考文献

[1].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着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N].人民日报,2014-01-01(1).

[2]张成,包海波,张鹏.关于职业学校烹饪教学改革的一点思考[J].中国商界:下半月,2010(10):396.

[3]黄剑.中外饮食民俗[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4].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N].人民日报,2016-05-18(1).

[5].凝聚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N].人民日报,2013-08-19(1).

传统知识文化范文6

一、诵读比赛的开展

除了教师诵读以及学生诵读的开展之外,还可以定期举办一些小型的以班级为单位的诵读比赛。学生在比赛中要想取得比较理想的成绩,在比赛之前必定会对相应的诗歌或者是词曲背景进行了解,只有了解到创作背景以及作者在创作中注入的情感,在诵读比赛的过程中才有可能带着感情诵读。从准备环节到正式表演这一过程,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其实已经完成了一个对传统文化自学的过程。

二、从引导手段入手

(一)让趣味诗篇作先行者

中国古诗词博大精深,不能不加选择地一股脑灌输给学生,最初的诗歌鉴赏,课外诗词的引入,应以简易的、趣味性强的诗篇为主,以了解知识为辅,以培养兴趣为主。学生一般会对闺怨诗、离别诗、思乡诗、爱情诗等比较感兴趣,对一些政治色彩较浓的诗词兴趣不大,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就可以从他们感兴趣的诗词着手,培养兴趣,以易带难。例如教授高中语文课本第五册文艺论文《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纯理论的东西学生学起来当然觉得索然寡味,若能引入一些简易有趣的诗歌作为这篇文章的辅助阐释材料的话,趣味性便会大大增强。在讲“再创造的主要方式是想象活动”时,对应文章中崔颢《长干曲》中的船家女形象,教师可以引入乐府诗《上邪》中那个对爱矢志不渝的女子形象。“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阵阵,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这样的诗篇幅短小,读来朗朗上口,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相信不用教师提醒,学生自会有兴趣整理并背诵它。对类似诗词的引入,非但不会影响课堂内容的学习,反而能使课堂变得生趣盎然。

(二)刻意淡化应试性

从应试性来讲,学习古诗词最直接可见的效果就是高考中的诗歌鉴赏题,而我们的学生现在学习的动力也是为了做那两道题。但这样的动机并不能使他们从根本上喜欢并真正领悟诗词所蕴涵的意思。学生不得不考试,但我们又不得不承认,大多学生对考试有种天然的叛逆、反感(不管它有没有明确显现出来),所以,我们如果一味强调学习古诗词的应试性,结果肯定会适得其反。我们应该让学生用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情来感受中国古典文化。作为教师,应明确告诉学生,鉴赏诗词的终极目的不是为了高考,甚至不是为了掌握更多的诗词,它只是为了一种感受,一种用心感悟之后得来的感受。我们只需要走进诗词,与千百年前的那个灵魂接触,在诗中找到自己,并为之而感动,这对诗词鉴赏来说就够了。

(三)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就我国的传统文化来说,绝大多数都是通过文字的形式传承至今。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换言之,即提高学生在学习传统文化过程中的自主性与自主能力,促使他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学习传统文化。结合传统文化的传承形式,培养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俗话说“书中自有黄金屋”,学生一旦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便会自觉地去发掘知识。

(四)多媒体课件的有效利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发展出了多元化的形式。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性格特点,除了教材之外,利用多媒体资源选择多种呈现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参与积极性,如某些诗歌朗诵,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制作精细并配以柔美音乐的Flash进行具体讲授。

(五)交流活动的开展

传统知识文化范文7

关键词:传统文化;影视制作;大IP时代

影视是传播速度比较快,传播范围比较广的一种艺术形式。从几岁幼儿,到耄耋老人,都会有自己喜欢的影视作品,也都喜欢将看电视作为业余生活之一。而影视作品又不仅仅具有娱乐功能,还应该具备文化传播功能、教育功能。为此,影视应该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播,要在作品中加入传统文化元素,从而成为传统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下面,本文将结合笔者自己的认识,对传统文化元素在影视制作中的运用展开研究。

一、影视应该重视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光辉灿烂的文化与历史,积淀着厚重的精神和物质资源。例如儒家学说、老子哲学、《周易》思想、《孙子兵法》;也可以是充满美感的艺术,如飞舞的书法、千古绝唱的唐诗、无声而庄严的兵马俑、韵味独特的京剧;还可以是体现民俗与风情的中国美食、东方服饰、少林功夫、智慧围棋……其实这一切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人类共有的文化资源。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全球化的快速普及,西方文化传入,使得传统文化受到了一定的冲击。中国的影视艺术一定程度上也承担着文化传播的重任,将传统文化渗透到影视制作中,是传播传统文化的需要,也是提升影视作品水平的重要途径。

二、如何在影视制作中融入传统文化

影视制作有着很多的形式,比如,有电影制作,电视剧制作,动画片制作,综艺节目制作,纪录片制作等等。这么多的形式,其实都可以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具体而言,要在影视制作中融入传统文化,需要创造性地渗透和融合优秀的传统文化元素、通过文化类电视节目,宣传与传承传统文化、通过电视纪录片渗透传统文化元素、去粗取精,关注影视制作中传统文化的时代性、革故鼎新,关注传统文化内涵的提升。

1.创造性地渗透和融合优秀的传统文化元素

当前,国内一些影视作品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表达还存在一些不足。有的影视作品生搬硬套历史故事,机械堆砌传统文化符号,没有体现出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未根据时代的欣赏能力和观看心理进行创新,观众在观看时会出现脱节或理解困难,脱离了公众共同的期待。为此,影视剧的制作过程中,应该积极地创造性地渗透和融合优秀的传统文化元素,这对于影视作品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提升自身内涵的机会。很多影视作品中由于渗透了传统文化元素,而获得了内涵的提升,也获得了观众的追捧。比如,《延禧攻略》中,不仅完美地重现了传统服饰手工艺要素,还展示了数十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成为了影视剧中传统文化传播的范本。如高贵妃最为擅长的昆曲,是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在清朝时广为流行。2001年,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非遗名单”。很多观众通过看电视剧,更好地了解了昆曲,了解了很多的传统文化知识,而人们对于我国传统文化之美的认同度也越来越高。

2.通过文化类电视节目,宣传与传承传统文化

现如今,很多电视台都推出了一系列的文化类的电视节目,受到了观众的欢迎。比如,《百家讲坛》《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中华好诗词》《朗读者》《中国成语大会》《国家宝藏》等等,这些文化类的节目具有非常广泛的传播范围和非常快的传播速度,能够非常快速、有效地传播与传承传统文化,点燃了大众对于传统文化的热忱,也使得节目本身更有文化内涵,更有生命力。

3.通过电视纪录片渗透传统文化元素

电视纪录片相对于影视剧来说,具有投资低、回报率高、非虚拟的特点,其具有很强的承载能力,可以承载很多类型的文化元素,比如,民间艺术,手工艺,民间传说,文化古迹,饮食文化,茶文化等等。由于具有绝对的真实性和一定的文化内涵,所以电视纪录片有一大批忠实的观众。比如,最近非常火爆的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重点记录了故宫的书画、青铜器、宫廷钟表、木器、宫廷织绣等稀世文物的修复过程和修复者的故事。不仅呈现了古代的文物,也呈现了文物修复技术,展现了工匠精神,呈现了文物修复者的信仰。

4.去粗取精,关注影视制作中传统文化的时代性

传统文化浩浩荡荡地流传了几千年,在这几千年的长河中,由于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环境的变迁,文化也能够折射出一定的时代性。在这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比如几千年来封建社会的“重男轻女”思想,虽然具有当时的时代性特征,但是也属于传统文化中的糟粕。我们在影视制作中,应该学会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关注影视制作中的优秀文化,关注传统文化的时代性。依然以《延禧攻略》为例,封建社会的重男轻女和男尊女卑,可以说在宫廷之中表现最为突出。富察皇后深受封建礼教的戕害,默认了封建社会“从来女子都是男子的附庸,为妻有规劝之责,为妻要少言,为妻时时处处以夫为重”的思想,所以她的结局是悲惨的,甚至是悲壮的。而魏璎珞,却牢牢地把握住了自己的命运,通过与命运作斗争,与不合理的封建制度作斗争,也争取到了相对的平等的爱。所以,作为影视制作者来说,当然要传承传统文化,但是必须要去粗取精,要关注传统文化在新时代所绽放的光彩,使传统文化经典的部分得到继续传承,糟粕的部分则得到摒弃。

5.革故鼎新,关注传统文化内涵的提升

传统文化传承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在这几千年中,传统文化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不断成长,不断变革的过程。作为影视制作方来说,也要有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要有丰厚的传统文化给养,因为如果没有厚重历史文化的支撑,再贴合实际、再新颖的表达也成就不了经典。与此同时,影视制作方必须要关注传统文化内涵的提升。仅仅是单纯地呈现传统文化,是不足以成就优秀作品的,我们更需要的是对传统文化思想的挖掘、革故鼎新和对传统文化内涵的提升。比如电视剧《平凡的世界》改编自路遥的同名小说,讲述了来自农村的孙少安、孙少平兄弟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磨难时,承受苦难、坚持梦想的故事。电视剧《平凡的世界》为观众展现了陕北文化,也展现了在陕北地区潜藏着的根深蒂固的儒家思想。孙少平和孙少安身上的不屈不挠,秉承本心,以及他们身上的厚重的知识分子的情怀,对于传统文化来说都是一个很好的传承。而传统儒家思想的渗透,儒家思想在孙少平、孙少安身上的体现,有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传统文化的内涵。又如,陈凯歌导演的影片《黄土地》由柯蓝散文《深谷回声》改编,影片中的大片黄土地不仅是故事情节铺陈需要,中华儿女素有炎黄子孙的称号,黄土地更寄托了国人的特殊情感。因此说革故鼎新,具有时代性的文化元素、文化象征可以使影视作品增加文化底蕴与内涵。

三、结语

传统知识文化范文8

[关键词]中职校;优秀传统文化;读本

一、读本编写背景

近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伟大成就,综合国力大大增强,民族文化自信进一步提高。2014年4月,教育部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并进一步指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应当分学段有序推进:高中阶段,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性认识为重点,引导学生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1]立足本土文化,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建设是当前国家文化建设与发展的核心内容,而传承并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促进下一代增强文化自信与国家自信的重要环节,也是推动现当代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必要逻辑。[2]笔者所在学校是中等职业学校,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和高中生相比,中职校学生的语文基础薄弱,无论是阅读和写作都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接触中国传统文化较少。学生所接触到的古代诗文仅限于中小学课本上学过的内容,课外内容很少涉猎,很多学生家里没有一本关于传统文化的书籍,有书籍的家庭一般也仅限于古典四大名著或者小学生必背古诗词等教辅材料。学生了解到的传统文化知识不多,掌握得更少,很难自主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也无法很好地增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自信心。

二、读本编写前问卷调查

笔者对学校2018、2019两个年级的同学进行了传统文化学习情况的问卷调查,在收到的813份有效问卷中,问卷结果显示60.64%的同学表示对传统文化很感兴趣或者比较感兴趣,69.62%的同学认为传统文化包罗万象,历久弥新,应该得到传承,有助于增强我们的文化自尊和自信。11.81%的同学还认为传统文化有些内容与现代时代脱节,跟不上时代潮流。这就要求我们要提取传统文化的精华,弃其糟粕,让其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在学习传统文化的途径上,79.46%的同学表示学习传统文化的主要途径是在课堂上,另外也有45.02%的学生从《中国诗词大会》《百家讲坛》等文化类节目中接触过传统文化,而对传统文化典籍的系统阅读比较少,更谈不上系统的学习。在学习传统文化内容上,83.39%的同学表示希望了解自身修养方面的内容,65.44%的同学希望了解关于处事方法方面的内容,54.86%的同学想要学习关于诚实守信等品德方面的内容,其他还有关于爱岗敬业、立志报国以及学习策略等方面的内容也占有很高的比例。

三、读本编写实施

依据中职生职业素养培养目标,除了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还要注重对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和职业态度的培养,具体指敬业、发展、主动、责任、执行、品德、协作和形象等方面品质的培养。根据问卷调查和实地调查,在掌握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结合中职生职业素养培养目标,开发了一套从内容到形式都比较贴近中职教育,适合中职学生的传统文化阅读资料《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读本》。诗文内容要脍炙人口,便于诵读,具有一定的文学性。诗文还要具有明确的思想性,能够体现家国情怀、工匠精神、敬业奉献等内涵,符合时代特点,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五个部分具体篇目如下:修身篇:①《离骚》节选(屈原)②《蝉》(虞世南)③《爱莲说》(周敦颐)④《卜算子咏梅》(陆游)⑤《墨梅》(王冕)⑥《大学》节选(《礼记》)⑦《诫子书》(诸葛亮)⑧《朱子家训》(朱柏庐)等。立志篇:①《长歌行》(汉乐府)②《观沧海》(曹操)③《行路难》(李白)④《苔》袁枚⑤《孟子》两篇(孟子)⑥《报任安书》节选(司马迁)⑦《范仲淹有志于天下》(朱熹)⑧《立志》(王守仁)等。诚信篇:①《咏史四首其一》(卢照邻)②《昔齐攻鲁》(左丘明)③《论语四则》(孔门弟子)④《曾子杀彘》(韩非子)⑤《商鞅立木取信》(司马迁)⑥《文侯与虞人期猎》(刘向)⑦《陈太丘与友期》(刘义庆)⑧《贾人食言》(邹弢)等。敬业篇:①《蜀相》(杜甫)②《蜂》(罗隐)③《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④《咏煤炭》(于谦)⑤《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其一》(林则徐)⑥《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⑦《孟子见梁惠王》(孟子)⑧《后出师表》(节选)(诸葛亮)等。方法篇:①《放言五首其三》(白居易)②《泾溪》(杜荀鹤)③《观书有感两首》(朱熹)④《易经》节选(周文王)⑤《大瓠之种》(庄子)⑥《君子善言》(荀子)⑦《中庸》节选(《礼记》)⑧《后生才锐》(陆游)等。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诗文内容,在每篇诗文(或节选)后面我们还编写了“作家作品”“文字注释”“诗文赏析”三个板块,对每篇诗文的作者生平经历和作品做了简单介绍,个别春秋战国时代的作品在理解上难度稍大,我们则在赏析之前又做了全文的翻译,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

四、读本亮点

(一)读本在选文上注重思想性。根据《纲要》“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以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的要求,选文非常注意对学生进行崇高理想的熏陶和进行正确价值观的教育。比如修身篇选了《离骚》的节选、周敦颐的《爱莲说》和陆游的《卜算子咏梅》等诗文,让学生感受诗人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品质;在立志篇里选了《范仲淹有志于天下》《立志》等古代文言短篇,以古人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来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浸染;在敬业篇里选了诸葛亮的《后出师表》(节选)和林则徐的《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其一》等诗文,让学生学习和体会古圣先贤爱国忧民、为国家奉献终生的高尚情操。

(二)读本在编写上注重系统性。读本共分为修身篇、立志篇、诚信篇、敬业篇、方法篇五个部分,每个部分都精选了思想性强的优秀诗文。比如修身篇选了《离骚》《蝉》《爱莲说》《卜算子咏梅》《墨梅》这五首诗歌,从不同侧面让学生感受古人遗世独立的情操和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品性。《大学》(节选)是让学生懂得古人对修身的重视以及对修齐治平的理想追求,修身最终是为了齐家治国平天下,从修身演绎出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精神。《诫子书》和《朱子家训》这两篇古代名人家训则是从一言一行、一茶一饭等细小处着手,让学生明白日常生活中珍惜粮食、洒扫庭除等点点滴滴小事,最能锻炼一个人的品性,让学生理解细节的重要性,懂得先扫一屋、后扫天下的道理。八篇选文围绕修身这个主题从不同角度来阐释,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价值观的培育。其余四个部分也是如此,都是从不同侧面让学生感受一个主题,一方面多角度地对学生进行思想熏陶和精神感染,另一方面也让学生在对不同文体的比较中获得更多文学知识,增强对文本的感受、鉴赏和审美能力。

(三)读本注重结合职业教育特点,培养职业精神。传统文化的学习绝不是传统经典文本的复制粘贴,而应该在当下的时代背景下进行精选和创新。适应当今时代潮流、符合当代价值观的文化,才是需要被传承下去的优秀传统文化。[3]我们在编写诗文赏析时时刻关注中职生的特点,尽量贴近中职生的生活实际,注重对他们进行职业道德、职业态度等职业精神的培养。比如罗隐的《蜂》这首诗歌颂了蜜蜂的无私奉献精神,同时也对不劳而获的剥削者进行了讽刺。我们在赏析的时候重点抓住蜜蜂忙碌奉献这一点进行引申,让同学们懂得在现代社会,每个人都是自由平等的劳动者,要像蜜蜂那样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综上,《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读本》关注中职学生的职业特点,从选材和编写上,注重对学生进行崇高理想的熏陶、文化自信的培养和敬业爱岗精神的感染,以期取得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N].中国教育报,2014-04-02(003).

[2]宋洋.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材的理论思维与实践路径[J].教学与管理,20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