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档案管理范例

传统档案管理

传统档案管理范文1

现代化档案管理最主要的就是单位下发文件以后,通过网络传递到档案室进行归档管理,由档案室在电脑上存储。基层单位现在主要的文件使用格式就是Word系统进行编辑资料,然后交到档案室以后,由档案管理人员在档案管理专用的紫晶系统上进行挂接,转换成档案资料,以后进行查找。为了防止进行修改,现在一般的电脑存储,顶多改变存储格式,常用的就是PDF或者是JPG这两种格式。但是电子文件由于都是通用的文件编辑格式,可以修改不留痕迹,鉴别文件原始凭证性的关键信息也可以更改,这些都使电子文件的原始凭证性辨别变得复杂而困难。

即使是用数字签名、信息认证、身份验证和加密保护,保证文件的原始性、真实性和准确性,但是在电子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还有什么不能解密的,所以,这也是我们基层档案工作者所面对的困惑。但是,传统档案管理就可以避免这类事情的发生,一是必须手写的初稿、修改稿、正式的文稿及领导批阅同意打印的签名;二是归档必须是手写的原稿、批文连同正式形成的文件两份,进入档案,正式归档。

二、现代档案和传统档案管理各有优缺点

现代档案如发生电脑零部件老化、系统升级换代、配置更新等各种形式就容易丢失部分资料。但是现代化档案管理不占用空间,节省人力、物力、成本等,这个是传统档案所不能比拟的。传统档案所占用的空间、人力、财力等,都很大。但是有一点,是代替不了的,就是手稿。新都区档案馆里,今天还保存着1959年田家英同志在当时的新繁县大丰公社搞试点时主持起草的18份文件的原件。1959年4月,田家英率领一个工作组从北京来到了大丰公社。田家英和县、社、队干部反复研究,充分听取群众意见,根据中央第二次郑州会议精神,制订了一系列制度、条例、规定。

例如:《大丰的管理体制(草案)》、《关于新繁县崇义乡大丰财务制度的十条规定(草案)》、《公社干部必须遵守的十条守则》、《关于改进供给制的八条规定》、《关于分级管理的体制的初步意见》、《关于财权下放的分级管理的初步意见》。这些发黄的纸上,有对体制问题的意见,对财务制度的规定,干部守则,各种条例、报告、会议记录……这是历史的见证。到今天为止,这些发黄了的资料还静静地躺在新都区档案馆里很好地保存着。

三、基层档案管理人员新旧交替的问题对传统与现代的影响

逐渐老去的一批档案管理人员,他们在接受现代化档案管理方面,自己很想学好新知识、新技术,但是因为年龄等各方面的原因,确实也有些力不从心。但他们工作几十年,兢兢业业,对工作认真负责,能做到几十年对每一份文件了如指掌,并在同时努力接受新的知识,跟上时代的步伐。唯一不足之处就是对计算的操作的熟练程度及新的系统的升级接受度要慢一些。

新的档案管理人员对于计算机操作接受度高,掌握新的知识也比老同志快,从网上传来的文件他们能很快的放进去,但是要让他们踏踏实实地坐下来像老同志一样的工作,要让他们去一份一份的收集原稿,就有点困难了。大学的档案管理专业毕业生基本上都是到政府机关和国有单位,起码来说现阶段不会到基层的小单位。所以从这个方面来说,我觉得是一个应该比较现实的问题,就是如何让基层单位的档案能够跟上现代化档案管理的步伐。

四、总结

传统档案管理范文2

1.1传统人事档案模式比较僵硬

属于静态式管理,把工作重心放在了管理控制上,带有严重的政治色彩,往往忽视了人事档案的服务功能。要求教职工要无条件的服从档案管理者的要求,即提供档案材料和所需文件,但教职工如果需要查询档案资料或查看档案信息时却需要学校领导批示。只有少数学校领导可以查看,成了领导管理下属的工具,严重制约了人事档案的服务功能。这就造成很多教职工对档案不重视,觉得和自己工作学习没关系,这是我们的人事档案管理者不能很好的将人事档案的“服务”功能发挥出来造成的。

1.2档案材料单一。

传统的人事档案是以记载收录个人政治面貌为主,家庭出生、社会关系等单一内容为主。记载教职工平时工作表现、文化进修程度、心理健康状况、学生评分高低等方面的材料较少。

2创新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措施

2.1充分认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企事业单位的用人形式也发生了极大变化,人们就业的自由度和流动频率越来越快。越来越多的人由原来的“铁饭碗,一端一辈子”变为可自由选择单位高度自由的社会人。人事档案的重要性也减弱了,对人才制约作用已失去效力。这就造成一些人对人事档案产生错误的看法。认为档案已经起不到什么作用了,甚至可有可无的思想。这对人事档案的发展及其不利,不能真正发挥人事档案价值的实用性,我国教育制度改革不断深化,使各学校间教师和学生的流动性更强,同时也对人才信息需求更加急迫。人事档案做为反映个人经历,德才表现及发展过程,是全面衡量一个人是否能胜任此工作的重要依据。因此我们必须提高对人事档案的认识。

2.2改变以往的静态式人事档案管理,增强服务意识

学校的人事档案是记录学校教师在平时教学、科研、社会活动中形成的完整反映教师个人的劳动成果和智慧及奖惩经历,也反映了学校办学质量的水平、师资力量,是教师评职称、考核等重要的依据。因此学校人事档案管理方式要以人为本,做到为全体教职工服务的“人性化”服务理念,并为教职工德、育、体全面发展提供保障。建立教师成长档案。为每一位教师编制一份个人成长档案,档案资料以学历程度、所学专业、教学课程、论文获奖情况、学生对教师的满意度、有无研究课题等为内容。教师成长目标以邻近相关学校或本地区教师发展水平作为参照物,制定相应的目标管理办法。例如本校各教师的特长、优势,那些是老师的断角,那些是本学校大部分教师都欠缺的,并以动态形式公示。这样教师对自己的状况十分清晰,能够及时纠正自己的失误和不足,做到早准备、早修正。使人事档案的管理切合不同类型专业技术人才的成长、发展规律,满足学校教职员工的专业发展需求。

2.3人事档案应转变功能定位,实现“绩效化”

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了,现在很多单位的人事档案管理还是按以前计划经济时代的档案管理方式,在档案功能定位上还是按照“政治化”的管理,是阻碍人事档案发展的绊脚石,功能的单一性,使得人事档案发挥不出应有的“绩效”作用。现在我国高中以下义务教育阶段实行绩效工资改革,绩效改革涉及教师的岗位工资核定、绩效的核算等。而这些改革的依据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人事档案的信息。因此我们在以后的档案工作中必须突出档案的“绩效”信息功能,更好地发挥档案的实用性。

2.4强化档案服务意识,发挥档案功能的多样性

国家教委6号令明确指出:“学校档案工作是办好学校的重要基础工作之一”。人事档案反映了学校教职工和领导的个人的成长历史和业绩,是选拨人才的重要依据。所以,管好学校人事档案对于人力资源开发起着重要作用。但由于历史、客观原因,学校包括社会单位对于人事档案缺乏理解与重视。认为可有可无,只要有个人专门保管即可。没有对人事档案应发挥的作用引起重视。要从“重藏轻用”向多元化的开发利用转变。人事档案怎样才能更好地为学校师生服务需要我们档案管理者不断探索和发现。由传统的简单的收集整理,向多元化的开发利用转变。人事档案的开发主要包括:一是对人事档案信息来源的发掘及人事信息的收集、整理。如扩大对教师人事信息的收集范围,对学校干部增加收集信息种类等。二是对手里的人事档案信息进行重组、甄别、筛选,增加人事档案信息的时效性和利用价值,使得档案信息在学校教学、科研、干部选拨等方面有广阔的用途。三人事档案信息化,建立电子人事档案,并动态化加工和重组,满足现代化建设对人事档案的要求,使档案信息的收集添加更加方便快捷,对人事档案形成信息化、集约化、动态化管理。

2.5提高人事档案管理方法,加强人事档案信息化程度

随着电脑及网络的普及,网上教学、网上信息共享成为一种趋势。信息化已贯穿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我国把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作为战略重点在《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五”计划》提了出来。明确了“十五”期间档案信息化管理的主要任务和落实情况。人事档案作为档案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档案信息化和教育信息化的新形势下,人事档案信息化必须进快实施,并为教育信息化和档案信息化服务。人事档案信息化可实现干部、教师人事信息的“全文字检索”摆脱以前传统的库房式管理模式。使档案工作者从繁琐的档案收集、整理、保管、检索等工作中摆脱出来。提高劳动效率和工作质量。增强了人事档案工作的效率,因此人事档案管理者要重视人事档案信息化培训,加强业务技能训练,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使得人事档案管理水平得到提高,更好地为学校、社会单位服务。

2.6健全人事档案的管理制度

健全的、规范化的人事档案制度是档案工作人员工作的有效依据,是教职工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和保障。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质量的高低直接对学校其他职位的稳定产生影响。因此人事档案的管理必须紧跟人事工作要求,实现管理制度的规范化。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比较繁琐,涉及的事项较碎,所以要有一套严格的规章制度来制约,我们人事档案管理者要依据《干部档案工作要求》并根据本学校人事档案管理中的实际情况,完善本单位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为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做贡献。应明确人事档案的接收、保管、查阅等细节,建立电子人事档案信息,实现人事档案网络共享,方便查阅,进一步提高人事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2.7提高人事档案工作者的业务素质

传统档案管理范文3

关键词:医院;信息化;档案管理

0前言

档案属于医院重要资源之一,包含基建、财务、医疗、人事、病历等资料,其管理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医院整体管理水平。档案管理可在医院管理工作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可辅助医院有效挖掘各种可用资源,增加医院资源,减轻医院的资源压力。档案管理是医院管理中较特殊的一种管理工作,记录的主要内容为医院人事问题。在现代化背景下,各种科技在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提升医院管理的效率及效果,同时也提升医院档案管理的整体水平。医院需与时俱进,在档案管理中积极引入新技术,积极发挥新技术价值,辅助医院更好地进行各项管理工作。但现今我国多数地区依然采用传统档案管理方法,虽有一定的管理效果,但表现更突出的是管理中存在的各项问题,如工作效率低下、工作质量无法保障等。伴随着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档案管理信息化已成为必然,如何在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中有效融入信息技术成为重点研究内容,更是档案管理创新、改革的关键。

1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管理制度尚未完善

医院的档案数量非常多,且档案类型相对复杂,涉及多个领域、多个方面。在传统管理体系下,相应的管理制度无法满足档案管理要求,分管档案的部门比较多,各个部门有对应的工作模式、档案风格以及档案类型,导致整个单位的档案类型十分复杂,且格式不统一,从而导致加大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还会造成档案管理效率下降。在这种情况下,档案管理制度难以充分落实,档案管理人员无法按规章制度工作,导致制度成为表面文章。管理制度不完善还会导致其它问题,各个部门无法就档案管理这一工作进行及时、有效沟通,难以在短时间内进行信息工作有效对接,难以规范档案格式[1]。且在传统管理模式下,各个部门因涉及较多的档案缘故,难以保证档案管理工作不出错,无法保证档案信息的准确性与安全性,对档案管理效果造成直接影响,甚至导致档案内信息无效,成为不具法律价值的无用档案。

1.2工作人员素养欠缺

受传统管理模式影响,单位并未明确工作人员的计算机技术要求,也没有要求工作人员具备相应的计算机能力,并未认识到计算机技术参与档案管理的优越性与积极性,所以部分单位的档案管理方法比较传统[2]。部分单位已认识到计算机技术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积极引入计算机技术,但因工作人员的计算机技术掌握情况参差不齐,所以档案管理是传统纸质管理与计算机管理混用模式,但传统纸质管理更重要,计算机成为辅助管理方法。在传统管理模式下,工作人员难以在短时间内完成较多档案的归类及整理等工作,工作效率低下,部分档案甚至会延期处理,难以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难以完善档案管理工作,只能进行简单汇总、归类以及整理等工作。且单位多数工作人员并非专业出身,并不了解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也没有第一时间应用先进档案管理技术工作,新鲜力量的实际输入量较少,多数工作人员年纪较大,甚至有部分工作人员认为档案管理部门是养老部门,档案管理工作比较懈怠,也不愿学习计算机等新型技术,导致单位档案管理始终停滞不前。

1.3管理模式落后

档案管理模式落后也是医院档案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这一问题直接影响档案管理整体效果及整体质量。档案管理工作相对复杂,这与单位的档案管理类型、涉及内容较多、工作量较大等存在直接关系。这一现象导致工作人员存在较大管理压力,而落后的管理模式无疑会进一步加大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导致工作人员工作期间发生各种错误,最终导致档案管理成本偏高、档案移交工作量较大、档案管理手段不理想,难以充分发挥档案管理的价值。部分单位认识到计算机技术对档案管理工作的积极影响,也积极引入计算机技术,积极进行计算机基础设备建设,但因管理模式落后,导致计算机技术的优势难以充分发挥[3]。从调查发现,在传统管理模式下,很多工作人员依然应用传统文件管理方式,但这一管理行为无疑对文件管理投资造成严重负面影响,不利于文件利用或管理,难以充分发挥文件的价值,最终导致经济效益下降。

1.4思想上不重视

在信息化背景下,想要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必先做好相应的计算机建设工作。但当前部分医院工作人员意识较低,认为档案管理工作就是乏味的搬运工作。部分医院管理体系也有待进一步建立健全。导致档案管理工作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比如计算机建设始终跟不上信息化时代的进步,硬件更新速度缓慢或使用传统老式设备,资金投入量较少,最终导致档案管理工作难以深入、有效开展,无法保证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难以提升档案管理效率及质量。

2大数据时代医院信息化档案建设策略

2.1转变传统观念,加强互联网背景下的档案信息化建设

想要创新档案管理工作,则需第一时间转变传统管理观念,提高医院领导与工作人员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从思想上进行转变,深入实际地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及对单位管理的积极影响。想要转变工作人员的传统观点,首先要做好相关的档案管理宣传教育,积极获取上层领导的支持与认可,在上层领导及部门认可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后,增加人力以及物力的投入,通过档案管理教育活动、在档案管理部门或单位公共区域绘制档案管理解说图文、带领工作人员一起了解档案管理工作等多项措施,提升工作人员对档案管理的正确认识,促使其重视档案管理工作,配合档案管理部门进行档案管理工作,改进管理效率、管理质量与管理效果[4]。之后要创建单位内部的综合档案室,这一行为主要基于医院有较多类型档案,通过综合档案室可让各个部门将本部门档案存在其中的对应区域,并在对应档案管理平台中录入档案相关信息,方便各部门工作人员及时完成档案收集、汇总工作,保证档案内容的准确性与全面性,有利于后期档案管理人员的整理及保管工作,还可让档案完整度达到相应标准,为单位后期管理工作提供一定辅助与便利,甚至可形成规范合理的档案管理流程及档案管理标准,让档案管理成为制度性工作与必要性工作,促使单位全体工作人员均能参与档案管理工作中。

2.2以大数据与信息化建设为依托

想要档案管理工作契合信息化时代,则需做好相应的信息化建设工作,积极增加硬件与软件的建设投入,保证设备的先进、科学、适宜,规避设备跟不上时代这一现象。但因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十分繁琐、复杂,需要更多专业人员进行工作,单位档案管理部门需积极引进档案专业出身、管理技能较强的工作人员,安排这些专业人员进行档案管理工作。这些专业人员所接受的教育大多符合信息化时代要求,可迅速上手相关工作,实现档案管理高效性,迅速解决繁杂、繁多的档案管理工作。但单位相关领导需结合档案管理需求,合理分配档案管理工作,实现岗位明确与职责明确,避免人手不足或滥竽充数导致的档案管理错误或档案管理效果低下等问题。单位还需结合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需求,积极配备各种辅助管理设备,比如扫描仪、二维码等,并将辅助管理设备公平、公正地分配给每位管理人员,在现有管理效果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档案管理效果,充分实现电子档案管理信息化,减少不必要的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节省档案管理部门的经费。

2.3加强信息化管理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医院需积极进行信息化建设,在建设完成后积极进行信息化管理。考虑到纸质档案管理耗费的时间、精力更多,且这类档案容易损毁、霉变,难以保证其始终有效,建议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实现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双重管理模式。但在双重管理过程中,应以电子档案为主,纸质档案核对信息后存放至相应储藏区域即可,电子档案不仅需要纸质档案中的详细资料,还可结合后期档案变化及时修改、补充其中内容,提升档案完整性,改进档案管理效率,实现档案长久保存的目的。这种管理模式无疑更为高效、准确,可进一步提升档案管理科技化、现代化以及智能化,还能让档案管理工作变得更简单、高效,有效减轻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以及工作负担,让工作人员在有限时间内完成更多工作,创新档案管理工作效率。考虑到医院具有大量档案,还需利用信息技术构建信息化管理平台或档案数据库,将电子档案一一录入管理平台或数据库中,同时做好备份工作。在统一平台或数据库中,各部门工作人员可通过本部门的账号进入其中,结合账号权限查询、阅览对应档案文件,可有效缩短档案查询、阅览时间,还可第一时间满足工作人员的工作需求。通过统一平台或数据库,还可规范档案书写格式、档案文件内容,可让各部门工作人员按统一格式采集档案资料或录入档案信息,方便档案管理人员统一整理单位内的档案文件。利用平台或数据库,各部门人员还可针对档案内容进行信息共享、信息交换与信息汇总,且在对应平台或数据库工作,档案管理安全性更高,还可实现档案管理标准化,并完善档案管理体系。但因网络黑客数量较多,罪行十分猖獗,还需结合实际情况,为平台或数据库构建安全防火墙,无账号不得进入,保证档案信息不会流出单位,避免信息流出导致的经济损失。

2.4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工作人员工作能力低下与综合素养低下,是导致档案管理工作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也是信息技术难以充分发挥的主要原因。想要在医院中实现信息化档案管理,则需结合人才能力展开干预。首先,单位完善信息化建设后,需结合现有计算机技术要求与档案管理信息化手段,安排工作人员进行计算机技能培训,保证工作人员具备相应的计算机技能应用能力。在培训过程中,应针对相应的硬件与软件,培养工作人员的应用能力与维护能力,保证工作人员可充分应用相应硬件及软件进行档案管理工作。但部分软件崩溃后会对档案管理整体工作造成不良影响,并且会导致档案信息泄露或丢失等多项问题,所以还需保证工作人员具备一定的软件及硬件维护能力,保证相应软件及硬件始终高效地开展相关工作。还需在档案管理部门设置相应的意见反馈箱,要求工作人员能结合日常工作期间,及时发现并记录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各项问题,并以不记名形式反馈给档案管理者,管理者第一时间调查相应问题,制订问题解决方案,并带领工作人员进行学习,保证工作过人员均掌握相应的档案管理问题解决能力。单位还需积极创造机会,安排单位内档案管理人员前往兄弟单位或其它档案管理工作理想的单位学习,开拓其眼界,还可转变其档案管理理念及思路,充分调动档案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促使档案管理人员积极参与档案管理工作,积极进行档案管理信息化改革,积极应用更先进、更合理的信息技术解决档案管理工作。考虑到信息化设备若操作不当会诱发故障,单位还需引进相应的信息化维护检修人员,该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及时指导操作不准确人员改正错误、解决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在信息化设备发生故障后,第一时间解决相应问题,保证信息化设备始终高效运行后,维护信息化设备的软件及硬件功能,尽可能消除设备故障对档案管理造成的不良影响。若单位已有相应的信息化设备维护检修人员,还需结合工作需求积极进行培训,不断提升该人员的工作能力。在新形势背景下,档案管理要求日益升高,管理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管理知识与业务技能,还需具备较好的专业素养,才能更好地进行档案管理工作。可从以下几方面,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素养:第一,只有专业人才进行档案管理工作,才能获得理想的管理效果,才能提升档案管理工作的专业性与有效性。这种专业人才必须具备档案管理学知识、档案资料保存学知识、现代管理学知识、法学知识、计算机知识以及公文处理知识等,才能正常开展档案管理工作;其次,这种专业人才还需具备认真工作、认真负责、态度端正、诚实守信、严守纪律等多项良好品质,才能保证日常工作始终能有条不紊地完成;第二,在短时间内无专业人员进行档案管理工作时,应针对现有进行该项工作的工作人员,明确分析其工作流程与工作效率,了解其工作中的不足,结合分析结果制订相应的改善方案[5];第三,在固定工作人员或是招聘了新职工后,还需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明确档案管理工作流程、工作范围与质量标准,要求工作人员能遵守相应规章制度进行日常工作,最大程度上提高管理工作准确性与及时性。还需构建完善的奖惩制度,明确档案管理工作的考核内容与考核指标,让工作人员积极约束自己行为,兴致高昂地展开工作。定时进行工作考核,为工作考核达到标准职工提供物质奖励、精神奖励,提升职工归属感与成就感。若职工工作不积极,需第一时间明确原因,帮助职工解决问题。若始终不能改正,则可考虑进行惩处。

3结语

传统档案管理范文4

1建立“互联网+”的高校档案管理的必要性

“互联网+”技术在我国已经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关注,如总理曾经在2015年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郑重的提出了我国各行业需要施行“互联网+”计划。因为“互联网+”可以使各行业的信息通用化。“互联网+”计划给高校的档案管理提供了相应的技术支持,运用互联网技术,可以提高高校档案管理效率。鉴于此,在“互联网+”时代下,施行高校档案的信息化管理的研究便十分必要[1]。在全球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档案管理也逐渐向信息化改革。关于档案管理的各种软件也逐渐被开发创新出来,同时软件也在不断升级。各行业的档案网络化管理已经成为当下信息化时展的必然趋势。因为各高校的发展进度不一样,所以档案管理实现网络化的进度也不相同,部分高校的档案管理部门并没有合理利用信息化的网络环境,所以这些高校档案管理的信息不具有通用性,还没有实现传统的文本档案信息数字化。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各行业办公通过互联网传递信息,纸张的利用已经大大减少。在信息化的大背景下,信息资料已经从传统的书面信息像数字化信息转换,各单位之间的资料转换也是通过网络进行,逐渐形成了信息管理一体化,提高资料信息的存入和调出效率,为人们使用提供便利。高校档案管理网络化必须尽快发展,建立信息系统一体化,提高高校档案的管理效率,实现网络信息利用最大化,方便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鉴于此,“互联网+”的高校档案管理应该尽快建立。

2“互联网+”在档案管理工作中起到的作用

高校的学生流动量大,档案信息十分繁杂,而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对于高校的发展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导入数字化的“互联网+”形式的档案管理模式,对于高校档案管理便十分重要。为了熟练应用互联网来建设网络化档案管理,就需要了解“互联网+”在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中所能发挥的作用。

2.1提升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效率

融入“互联网+”技术的档案管理会将传统的文本信息数字化,可以最大限度的提升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档案管理工作本身需要管理大量的资料。所以在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中,管理人员需要熟悉档案的分类整理,还需要有极高的业务能力可以给需要资料的人员提供便利。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面对繁杂的档案资料,管理人员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有限的人力管理,使档案的输入、调出工作的出错率也大大提高。“互联网+”技术通过互联网将传统的文本档案资料数字化,将档案资料输入在电脑里,档案管理人员可以进行档案资料的网络化管理,节省了大量的工作时间,提升了档案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

2.2“互联网+”使档案管理工作更规范

融入“互联网+”的档案管理使档案管理工作更加协调有序,使庞大繁杂的档案资料的分类井然有序。在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中,高校的学生流动量大,信息繁杂,档案输入和调出借阅的人员也多,网络化的管理形式,方便进行人员借阅登记,同时也降低了档案资料丢失的可能性,使高校档案工作的进行更加顺利[2]。

3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高校的学生信息繁多,所以高校的档案管理工作对于高校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高校的档案管理工作却存在许多不足之处,这些问题使得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开展的并不顺利。

3.1档案管理意识薄弱

受到传统档案管理意识以及档案信息利用较为滞后等情况的影响,高校管理层、教师、学生对档案管理工作缺乏正确认识,档案管理意识较为薄弱。部分高校管理层片面的认为高校的主要工作的开展教育与科研,忽视了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对高校档案管理投入的人力、物力较少,使得部分档案资料无法第一时间归档处理,形成了档案数据积压或丢失,严重影响了高校档案的安全性。

3.2缺少管理工作人员

我国的高校管的行政部门的人员组成是有相应数量要求的,传统的高校档案管理中需要许多人力,然而高校的行政人员数量有限,所以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人员时常不足,档案管理工作进行的并不顺利。为了解决高校档案管理人员不足的问题,高校的工作人员会聘用学生,让学生通过勤工俭学的模式来管理学校的档案资料。这样既可以帮助高校解决档案管理人手不足的问题,又可以为家境困难的学生提供一部分经济收入。但是这种解决方法并没有取得成效,学生利用自身的课余时间来进行档案的管理,而学校的档案资料却十分繁多,学生们在时间上并不充裕,所以档案管理的工作还是需要相关的管理人员进行处理。且学生们不熟悉档案管理的工作,所以处理档案的效率并不高。

4“互联网+”下的高校档案管理对策

4.1建立“互联网+”下高校档案管理的方案

①各高校应该建立出网络化的档案资料库。高校中的学生数量多,流动大,所以档案资料十分繁多,既有新生的资料输入又有往年学生的资料梳理。所以,仅仅利用人力来管理高校档案管理是不够的,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将这些资料输入进档案资料库里,再利用编程技术做相应的分类管理。还可以将一些资料共享,方便相关部门进行调阅研究,使档案资料具有通用性。还可以将纸质版资料电子化,方便人员调阅研究,还避免了资料丢失的情况,且提高档案资料管理效率[3]。②建立“互联网+”高校档案管理规则制度。“互联网+”技术的高校档案管理要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明确高校关于档案管理的相应要求,分类管理资料,严格控制档案资料的分类与应用,建立档案管理工作质量标准,从而使“互联网+”档案管理更加规范。

4.2建设“互联网+”的高校档案管理标准化体系

在信息全球化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高校的档案管理建设并不完善,为了使高校档案管理更加规范,高校档案管理人员可以结合国家相关部门制定的一些规章制度,如《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电子文件存储管理要求》等,根据高校档案管理部门的实际情况制定标准化档案管理的工作流程。对从档案资料的输入,档案资料的分类管理以及借阅调出的手续操作等进行严格管理。规范、标准的操作流程可以使融入互联网的档案管理工作更加顺利。

4.3提升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的互联网档案管理能力

融入互联网的高校档案管理并不是完全自动化,还需要档案管理人员去进行相应的操作,所以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对于高校档案管理也是至关重要的。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相关的档案管理软件也在不断升级、更新。为了适应相应的信息化档案管理技术,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也需要进行档案管理软件使用的训练和强化,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促使高校档案管理可以顺利进行。如可以通过组织专题培训等方式,针对档案管理软件的使用、资料数据库维护、档案管理技能等进行培训,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4]。

5结束语

网络信息化的高校档案管理是时展的必然趋势。高校的档案资料数量规模相对较大,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已经无法使高校档案的管理工作有效的开展,所以需要融入“互联网+”技术提高档案管理质量与效率。高校可以从建立“互联网+”下的高校档案管理方案、建设“互联网+”的高校档案管理体系以及提升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的互联网档案管理能力等方面入手,进一步利用“互联网+”优化高校档案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邹凡.“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档案网络化管理的建设研究[J].兰台世界,2016,(13):44~46.

[2]李琼严.“互联网+”时代的高校基建档案管理模式研究[J].山西档案,2015,(6):100~102.

[3]王爱侠.“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档案管理工作改革创新研究[J].山西档案,2016,(6):147~149.

传统档案管理范文5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事物的记录方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从传统的纸质记录逐渐变成信息技术存储。人社局档案也是如此。信息技术在人社局档案管理中的运用,改变了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方式,就意味着信息技术存储在未来的人社局档案管理中越来越重要了。因此,人社局档案管理人员要正视档案管理的发展趋势,将传统的纸质档案和信息技术档案管理方式相结合,提高人社局档案管理的效率。   关键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档案管理;发展趋势   信息技术档案管理具有节省空间、查阅方便、存储快捷等优势,有效解决了传统纸质档案管理的弊端。因此,在人社局档案管理中运用信息技术是未来档案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人社局档案管理人员要不断提高信息技术水平,充分认识到未来档案存储的发展趋势,只有这样,才能做好档案管理,才能提高人社局的工作效率。   一、现阶段人社局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档案管理人员职业素养有待提升想要提升人社局档案管理效率,档案管理人员就要有较高的职业素养[1],具备现代化的档案管理技能,包括较高的知识水平和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不能局限于简单的计算机操作。这样才能落实档案管理信息化。但从人社局档案管理现状来分析,许多部门缺乏现代高级信息技术人才,档案存储及信息处理复合型人才更少,大部分档案管理人员的信息技术水平不高,甚至在某些部门还有文盲。在这种情况下,尽管引进了先进的现代化设备,但档案管理人员却无法发挥设备的优势,就更别说档案管理信息化了。   (二)档案管理缺乏统一性在现阶段的人社局档案管理过程中,部分档案管理人员依旧采用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不仅存储不方便,而且在查阅时有不少缺陷。此外,虽然大多数档案管理人员认识到了档案管理的发展趋势,在档案存储过程中运用了信息技术,但由于管理缺乏统一性,档案信息管理工作不协调。这主要是因为档案管理部门所使用的计算机型号不同、规格不同,软件兼容性差等。没有一个统一的、可供档案信息查阅与管理的软件,档案管理的发展必然会受到影响。因此,想要提高档案管理效率,人社局就要统一计算机型号、统一软件。   二、人社局档案管理的未来发展   (一)人社局档案管理发展趋势。调查、分析最近几年人社局档案管理的变化,我们可以知道,档案管理将走向信息化。只有实现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档案管理部门才能冲破档案利用的各种限制,从封闭的管理模式中走出来,才能从档案的管理和利用向信息的采集、服务、管理职能方向转变,从而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合理分配及科学管理,为社会提供更好、更优质的服务。信息化的档案管理可以为知识普及、科学研究等提供更智能的服务。档案信息化能实现一次性投入、反复利用的效果,还可以实现信息的即时共享,缩短档案的查阅时间,提高档案管理的时效性。信息化的档案管理可以避免“时空黑洞”现象。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及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的普及,想要做好人社局档案管理,档案管理人员就必须具备管理电子文件的能力,以管理档案的方式管理文件信息,使信息化的档案管理发挥最大优势。   (二)信息化档案管理的发展方向。数字档案馆的出现是信息化档案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和传统的档案管理相比,数字档案具有管理计算化、信息多媒体化及储存多样化等特点,充分发挥了档案管理的职能和责任,有效解决了档案原件保护和利用之间的矛盾,提高了档案原件的保存时间。可以说,数字档案让人们对档案的检索更加方便、快捷,不仅满足了人们利用档案的需求,而且有效提升了工作效率。有了数字化、信息化的档案管理方式,档案管理人员就可以提供更加专业、更加快捷的档案搜索服务,大幅提高档案利用效率。   三、新形势下档案管理人员提高业务水平的策略   (一)提升管理能力。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作,包括对档案实体的管理,也涉及档案事业的管理。档案管理人员要不断学习现代化的管理知识,掌握现代化的管理技巧,通过不断学习,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   (二)提高思想认识。目前,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各项社会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这让档案管理的难度逐渐增加,给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在新形势下,相关部门要逐渐提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思想认识,给予其更多制度保障,改善他们的工作环境,提高工资待遇,完善相关的硬件设施。   (三)提升创新能力。档案管理工作是带有一定研究性的服务工作。档案管理人员应该认识到自己的职责和自己的工作对社会的重要性,善于从工作中不断汲取经验,将这些好的办法应用于自己的工作,提高自身的创造力,为档案管理工作注入新的生命,让档案管理工作不断创新。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现如今的档案管理越来越信息化,越来越便捷。人社局档案管理人员要认清档案管理的发展趋势,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水平、文化素养及职业素养。人社局要为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利的物质基础,无论是计算机,还是管理软件,都要加大投入。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人社局档案管理的发展,才能为社会更好地服务。   参考文献:   [1]玄淑云.新形势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档案管理工作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2017(16):29-30.   作者:韦雪荣 单位:福建省霞浦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传统档案管理范文6

关键词:大数据;档案管理;影响

医院档案管理历来是医院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对医院的发展和医疗科研工作开展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医院档案资料门类广、数量大、内容多,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难以对如此信息量庞大的档案进行合理有效的管理。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大数据逐渐应用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中,对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全新的变化。虽然大数据使得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在档案管理中仍然存在着诸多与信息时代形势特点不相符的问题和情况,需要引起有关部门重视,真正寻求到有效的方法进行整改提高,切实发挥好医院档案资料在医院各项工作中的作用。

一、信息时代下,大数据在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是大势所趋

大数据是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产物,在信息时代的今天,信息量的剧增使大数据这种信息管理的先进理念和科学方法,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到各个行业中。与此同时,为了顺应信息时代的发展要求,大数据技术适时的应用到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中,更好的促进了医院档案管理水平,可以说是时代进步和医院发展的必然选择。一方面是大数据让档案信息存储更加安全高效。由于医院档案资料数量巨大,运用传统的档案存储管理方法进行存储管理,工作量大,耗费人力物力,而且容易导致档案资料遗失损坏,不利于档案资料的保管。而档案数据库的应用使用极大地提高了档案管理利用效率和存储质量,既有效避免了过去档案遗失损坏等问题的发生,又减轻了档案管理人员的负担和医院的经费支出。另一方面是大数据的应用提高了档案资料的使用效率。海量的档案资料,进行查阅时速度慢、效率低,而且不利于一些规律性的数据形成,严重影响的档案资料的作用发挥。采用大数据技术,对档案资料进行整理分类,极大提高了档案检索效率,而且大数据对档案资料的分析结果科学直观准确,对于医院医疗工作开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有利于医院的建设发展。

二、当前大数据下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大数据的理念还没有形成。虽然大数据技术在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还有部分医院的领导层和档案管理人员理念比较滞后,还停留在传统的档案管理思维中,对运用大数据加强档案管理的必然性和重要性没有认清,对相应的支持投入做的还不够,致使大数据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不够深化,没有最大限度的发挥大数据技术的作用。(2)档案管理的相应制度规范不健全。体制隶属方面,在我国多数医院的档案管理部门都隶属于院办,而各个科室又有各自的档案管理部门,并隶属于各业务科室,这种模式导致了档案管理工作缺少统一的领导,造成了档案管理的分散性。规章制度方面,现有的档案管理规范制度多事依据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建立的,而针对大数据特点的规章制度几乎没有,导致了在具体的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缺少规范和依据,使得管理容易出现混乱现象,影响了档案管理水平。(3)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有待于提高。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如果不能加强学习提高,与时俱进,势必会被时代所淘汰,难以适应岗位工作需要。大数据背景下,医院的档案管理以及完全不同于传统的管理方法,依托于计算机技术、信息网络技术等的创新技术方法层出不穷、发展迅猛,这种情况下进行档案管理必然需要有一批高素质、专业强的档案管理人员。当前,很多医院档案工作人业务员能力参差不齐,虽然工作经验丰富,但是对于计算机技术、信息网络技术等知之不多、了解不深,不能适应当前大数据时代下档案工作的各项需求,更何谈将大数据技术应用到档案管理中。

三、对合理应用大数据提升医院档案管理水平的探讨

(1)提高对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中大数据应用的认识。大数据时代,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能够突破传统陈旧的管理方式,关键还是看医院领导层和档案管理人员能否提高对大数据的认识。因此,要转变传统观念,明确大数据背景下医院档案管理的趋势。领导层要提高重视,加大对相应硬件设施的投入,从医院发展大局确立档案管理大数据应用的发展规划,档案管理人员要树立创新发展的理念,认清大数据技术对于提高自身业务素质的作用。(2)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确保大数据技术在医院档案管理中的合理应用。医院在做好大数据档案管理各方面建设之后,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相关的规范制度,保证大数据的合理运用。要建立档案管理的统一领导机制,将各部门、各科室的档案管理统一纳入医院档案管理的总体规划,建立配套的运行机制,保证档案的收集、整理、分类工作顺畅运行。要加强医院档案的信息资源整合,建立一个系统、稳定的档案数据库,避免先前分散性档案工作的局面,不断提高数据分析的能力,充分挖掘档案资料的潜在价值。(3)加大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培养。配套制度完善和基础设施到位后,重要的还是具有过硬业务素质的人才来具体开展实施。一方面,医院要引进一批高层次档案专业人才,以此来增强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程度。另一方面,要对现有人员加大培训力度,重点加强对人员信息技术、计算机等相关知识的学习培训,提高人员应用大数据的能力。要把档案管理人才的培养放在与医疗人才同等的地位,让档案管理人员真正重视自己的岗位和工作,提高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

四、结语

大数据时代,信息存储传播的方式都发生了改变,医院也要充分认清大数据技术对档案管理工作产生的深远影响,要紧跟信息技术的发展,不断创新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档案管理模式,从硬件建设、制度配套、人才培养等方面下功夫,积极发挥大数据档案管理的价值,对档案信息进行更好的挖掘和利用,促进医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涛,杨茜.大数据背景下医院档案管理的创新探讨[J].山东档案,2017,(2):54-56.

传统档案管理范文7

1.1知识管理的含义

知识管理是对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实现知识的积累、整合、评价、传输以及运用和创新等活动的总称。它是发挥知识价值、提高知识的有效利用并且最终达到加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目标的有效途径和手段。知识管理多以网络化、智能化的运作方式,以用户的实际需求为核心,提供具有实用性和专业性的高效管理服务。

1.2知识管理与档案管理的联系

1.2.1管理对象重叠

档案管理所针对的管理对象是各种文件、档案等书面形式或电子形式的材料,知识管理所针对的管理对象则是广义上的知识、信息等,文件和档案等各种形式的材料都属于知识的范畴当中,是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档案管理和知识管理在管理对象上存在某些范围上的重叠。基于在管理对象上的重叠致使知识管理和档案管理具有相当密切的相互联系。

1.2.2管理目的相同

档案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使所管理的对象即各类文件和档案能够更方便地被社会各界所使用,通过档案管理的相关工作和活动,为服务对象提供便利的档案查阅和使用服务。知识管理的最终目的是让知识的价值得到具体实现,提高服务对象的核心能力,从而实现知识服务的目标和作用。所以,知识管理和档案管理的管理目的都是为服务对象提供知识或者档案方面的服务,满足服务对象对知识和档案的使用需要,二者所不同的仅是服务范围。

1.2.3管理流程相似

当今我国的档案管理已经不再受传统档案管理八环节的程序限制,还融合了全程监理,前段管控以及文件档案一体化等多种管理方式和理念。而只是管理过程包括知识的积累、整合、评价、传输以及运用和创新等一系列流程活动,同档案管理程序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相似现象。都有对管理对象进行收集、甄别、整理、利用的程序和环节。

1.2.4管理手段相近

档案管理与知识管理所采取的管理方式和手段也具有相当程度的相近性。知识管理的管理手段多是使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实现对其管理对象予以智能化、网络化管理。而目前我国的档案管理也已经改变了以往以手工管理为主的状况和局面,在很多管理活动当中使用计算机进行辅助,融合了现代化信息技术,初步实现了档案管理与现代信息化技术的对接,档案管理的方式和手段如今更趋向于数字化、网络化管理。

1.3知识管理背景下企业档案管理模式的含义

基于知识管理背景的当今企业档案管理模式是对融合知识管理观念、方法,运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以档案信息等资源管理为核心,逐渐实现为服务对象提供更具实用性、便利性和效率性的个性化服务的新型管理模式的探索。知识管理背景下企业档案管理模式虽然仍将文件以及档案等材料作为管理的主要对象,但是其服务方式却从被动转向为主动,从实体材料管理转向为对信息加工处理。企业档案管理在知识管理的背景下从某种意义上已经转化为以企业档案和相关信息资源为管理对象的知识管理模式。

2知识管理背景下完善企业档案管理模式的重要作用

知识管理背景下的企业档案管理模式是一种结合知识管理与现代化企业档案管理优势和特点的新型管理模式。是知识管理与企业档案管理的完美结合,可有效修正传统企业档案管理理论创新能力不足的弊端,还可以为知识管理实践活动提供基础和途径。

2.1改善当前企业档案管理模式的弊端

我国当今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过程存在许多弊端。企业档案管理工作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导致企业档案管理工作趋向边缘化,特别在某些信息化程度较高的企业当中,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着缩减人员投入降低运维开支,档案管理水平不断下降的境地。与此同时,信息化进程的加速导致大量电子类型文件集中出现,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无法满足当今的管理需求。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应当符合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对于证明、责任、信息等方面的要求,合理使用现代化的先进管理技术和管理理念,科学进行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企业的未来技术研发、增加生产、开拓市场、强化管理、扩大企业规模等需求和活动提供理论支持和档案服务。我国当今多数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已经从手工管理为主时期,经历计算机为辅时期,到现在的网络智能管理时期。档案管理工作已经开始使用智能化和网络化等先进手段,但是仍然难以应对当前大量的电子文档处理工作,无力满足服务对象的个性化管理需求。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更新和提高受到限制,因此需要及时调整工作方式和服务理念,为企业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提供相应的技术基础。

2.2改善当前知识管理工作当中的不足

我国多数企业的知识管理情况并不理想,存在观望情况居多,而付出实践较少的现象。另外,某些将知识管理付诸实际的企业也存在执行力度不足,贯彻程度不够的现象,甚至一定范围内出现停滞现象。企业的档案管理和知识管理在很多方面都有着共通之处,彼此在某些领域存在相似甚至相同的现象,因此二者具有良好的合作空间和合作基础。档案管理是一种早已在各企事业单位普遍存在的工作内容和形式,具有一定的认可度和使用基础,是知识管理的良好引入契机。知识管理可以依托档案管理形式实现自身理论和实践之间的结合,并以实践情况为参考进行自身理论的完善和修改。知识管理背景下的企业档案管理模式也即将知识管理理念与档案管理实践进行相互融合,并实现双方共同进步的最终目标。

2.3实现知识管理和企业档案管理的共同发展

传统的企业档案管理更注重对于相关记录文档的保存和管理,而轻视了对于相关记录文档资料的利用。使企业档案管理偏离了价值的创造和开发目标,在相当范围内局限了自身价值的体现和发挥。知识管理则是将文档资料等全部形式的知识进行管理和利用,通过一系列整合处理过程,建立相对完整和独立的知识资源框架和系统。结合知识管理的企业档案管理具有更为开阔的活动空间,也对文档资料的开发和利用具有更为积极主动的推进作用。因此,知识管理可以有效扩展企业档案管理的工作范围,提高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作用和价值,提高档案管理部门与工作人员在企业当中的地位和作用。而与此相对的,档案管理明确地关注企业各项生产经营活动的过程和结果,有效地进行记录和保存,预防相关信息的消失,其对文档资料的整理和控制活动对于知识的积累和整合十分有利,也为知识管理提供了资源基础和实施途径,其对文件流通方面的效率优势也可有效促进知识的传递、交流和整理,对于知识的了解和认识也具有很大益处,档案管理对于重要文件和材料的原始保管和维护,在企业维护自身知识产权以及生产合作权益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企业的档案管理和知识管理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二者相互贯通并相互促进,找到双方的准确结合契机,就可有效发挥两者的自身优势,发挥更大的作用,推动企业的良好发展。

3知识管理背景下企业档案管理模式的建立措施

3.1更新现有企业档案管理的传统观念

知识管理背景下的企业档案管理与传统模式的企业档案管理的差别在于是否融合了知识管理理念和方式。因此转变对于企业内部档案管理工作的固有认知和观念是建立新型以知识管理为基础的档案管理模式的前提和关键,需要企业档案管理人员首先改变自己的管理观念,立足于企业发展,实现档案管理的高效转化。改变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只重保存轻视利用的现象,转变档案管理工作关注点,将信息管理作为档案管理工作的重心,保证以知识管理为基础的企业档案管理模式得以实施。

3.2使用信息化手段完善企业档案管理模式

知识管理是基于现今社会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知识管理的实施途径主要依靠先进的计算机科技、现代通讯科技以及网络传播科技等技术手段。知识管理主要针对各类型独立的文件或档案进行集中化处理,使之实现有序化、高效化管理,在其实现自身价值的全部过程当中都不能脱离现代化信息技术或设备。因此,需要一套完整的软硬件配套设施,来保证以知识管理为基础的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使之实现为服务对象提供高效服务的最终目标。

3.3建立以知识管理为依据的企业档案管理制度体系

以知识管理为基础的企业档案管理模式是一种对于传统档案管理模式的更新和改造,通过档案管理的原有结构和工作资源,实现对于企业档案管理效果的提升,使档案管理的价值得以更好地实现的有效途径和手段。这种以知识管理为基础的企业档案管理模式区别于以往的档案管理模式,在管理对象方面有了更为广泛的空间,在管理模式上也从过去的实体文档保管转化为信息的管理。科学完善的企业档案管理制度和体系可确保档案管理全部流程的平稳过度和连接,实现企业档案管理的服务价值。

4结语

传统档案管理范文8

关键词:机关档案管理;管理模式;计算机信息技术

一、计算机信息技术在机关档案管理中应用的重要意义

(一)拓展档案资源范围。对于机关档案管理工作来说,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在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管理模式,有效的提升了档案管理的效率,拓展档案管理资源的范围。在传统的机关档案管理工作中,档案资源获取的方式非常单一,资源的获取量以及准确性都不能满足实际的工作需求,档案资源的缺失,会给机关单位的工作带来漏洞,影响到我国行政工作的正常开展。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这种技术上的现实可以得到有效的突破,信息化的机关档案管理模式,在档案资源的获取上具有先天性的优势,资源获取范围更广,而且档案获取的速度和准确性都可以得到保证,为机关单位的工作提供有效的依据。

(二)实现了系统化的档案管理。在信息时代,机关档案管理工作必须要结合社会的发展趋势及时的进行革新,信息化的档案管理模式已经成为了档案管理工作必然的发展方向。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其中的应用,可以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系统化,在信息技术的作用下,把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各个分项工作进行串联,形成一个完善的系统,形成标准化的档案管理模式,是机关档案管理工作创新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这种变化表明了我国正式的进入到了信息时代,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减少档案留存风险。在传统的机关档案管理过程中,档案的存储需要采用纸张的方式,这种纸质媒介会占用大量的空间,在档案信息调阅的过程中非常的不便利,工作效率很低,而且这种档案管理方式,档案信息非常容易破损和遗失,给机关单位工作的开展造成严重的阻碍。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的消除传统管理模式中存在的弊端,信息化的办公方式具有高效、快捷的特点,大量的机关档案信息可以使用数据存储软件进行保存,如图一所示,有效的解决了空间占用率大的问题,而且管理人员可以把这些档案信息进行分类处理,按照一定的顺序编制档案目录,在需要这些档案信息的时候,可以快速的进行搜索和获取,从而提升了机关单位的工作效率,这种信息化的档案信息存储方式不容易发生丢失和破损,但是需要做好网络安全防护工作,避免病毒的入侵给机关档案管理造成消极影响。

二、计算机技术在机关档案管理中的应用建议

(一)积极的革新管理理念。对于机关档案管理工作来说,要想在这项工作中充分的发挥出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就需要在观念上有所改变,只有在思想上对计算机信息技术产生认可,才能推动机关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实现。长期以来,受到传统管理理念的影响,我国的许多机关档案管理人员在思想上对信息技术的存在偏见,这也是造成档案管理信息化迟迟不能推行的重要因素,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机关档案管理人员需要冲破传统的观念的限制,认识到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和先进性,在档案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积极的融入这项技术,实现高效的数据收集、处理以及共享。机关单位要加大资金投入,购置各种信息化设备,为信息化的机关档案管理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硬件条件,利用信息技术,提升机关档案管理的效率。图1 信息存储设备

(二)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素养。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不是简单的把档案工作与计算机信息技术进行简单的结合,而是需要采用合理的方式,实现两者的深度融合,形成一个系统会的档案管理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充分的发挥出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这种新型的档案管理模式对人员素养的要求非常高,机关单位要定期的委派机关档案管理人员外出学习,提升他们的信息技术素养以及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在工作中可以灵活的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实现信息的高效获取和和实时共享。另外,在机关档案管理人员的委任上,机关单位要把计算机信息素养作为一个重要的考察目标,通过人员素养的提升,推动信息化建设。

(三)加强网络安全防护工作。上文中提到过,在信息化的机关档案管理模式中,各种档案信息的安全性虽然相较于传统档案存储模式有所提升,但是还是会受到网络风险的威胁,所以,为了避免档案信息的遗失,保证档案信息的完整性,机关单位需要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减少网络风险的存在。信息技术带来的不仅仅是便利的工作条件和众多的应用功能,在网络环境中,机关档案管理的信息化,也无形中增加了许多的管理风险。当前我国的网络环境异常复杂,网络病毒会对档案产生严重的威胁,所以,机关单位在信息化建设的同时,还需要加强网络安全建设。要定期的使用杀毒软件对机关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查杀,消除系统中存在的漏洞,减少网络风险的存在,机关单位要使用防火墙技术以及隔离网闸技术,把单位的网络与外界的网络进行隔离,拒绝各种非法访问。另外,在机关单位运行的过程中,内部的工作在要规范自己的网络行为,不要访问一些非法网站,要选择正规的网站进行浏览,对网页中弹出的一些小窗口和小广告要及时的关闭,减少病毒植入的风险,通过网络安全性的提升,为机关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提供一个绿色的网络环境。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机关档案管理工作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融合已经成为了时代的必然选择。机关单位的管理者需要及时的更新自己的理念,充分的认识到机关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利用这种新型的机关档案管理模式,提升机关单位的工作效率,推动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田艳萍.计算机信息技术在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中的意义及应用[J].农家参谋,2019(18):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