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文化下的戏曲传播

当代文化下的戏曲传播

 

作为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中国戏曲,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各种元素于一体,在原始社会萌芽,经八百多年不断丰富、革新与发展,逐渐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艺术体系,至今中国戏曲已成为认识中华民族悠久传统最明显的表征。但是,进入二十世纪80年代,中国戏曲呈现出衰落的趋势。面对文化多元化的格局,中国戏曲应在当代环境下进行深刻探索,保留精华,与时俱进,才能不断传播发展。   一、当代多元文化格局下戏曲的困境   上世纪90年代,随着我国社会的转型以及与国际接轨,作为上层建筑之一的文化,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世纪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通过了《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虽然多元文化现象从来就存在,但‘多元化’的普遍被提出,本身却是全球化的结果”①,也即:全球一体化带来了文化上的多元化。文化多元化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在继承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基础上,兼收并蓄其他优秀文化,达到多元共存。在文化多元化的过程中,由于空间上的彼此分离,每个民族在自己文化发展历史中各自形成特点,但各种文化彼此之间不停地进行相互交流和融合。在这种相互交流和相互融合中,每一种文化都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念和标准进行自主的选择,吸纳来自于异质文化的精髓,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面对文化多元化格局,如何得以生存和传播、如何显示强大的包容性和生命力,是中国戏曲艺术应该思索的问题。自宋元以来,中国戏曲艺术本身呈现出多元性的特点,她深深依附于多彩的社会生活,浓缩了多元而丰富的民族审美、地域差异、时代风尚。经过千年沉淀,中国戏曲以丰富的题材、多样的表现形式成为最具影响力的传统艺术之一,无论古代还是当代,中国戏曲都是人们表达思想、展现生活、享受娱乐的最直接的形式。随着社会的发展,世界艺术在二十世纪后半期大举进入消费时代,艺术的迎合娱乐化和日常生活化逐渐演变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同时二战以后世界经济的快速增长刺激着人们的生活节奏。中国戏曲自身的特质使之无法顺应这一趋势,人们越来越多地将中国戏曲面临的诸多困惑列为重要的研究课题。   二、中国戏曲传播方式的应对   1.传统传播方式的早期辉煌和近代尴尬。   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表演艺术,中国戏曲从产生的那一天起,就一直通过不断变化的传播方式,丰富其艺术内涵。其传统的传播方式基本限于舞台和剧本,在中国戏曲发展的早期达到辉煌,这也是最基本的传播形式。舞台传播直接接触观众,通过一切剧场和非剧场所进行。根据演出需要,舞台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戏曲的这种传播实现的是从人到人的形式,观众更多获得的是视觉体验和现场效果,观演之间的心领神会是不去现场的人们所无法享受的。同时,由于受到场所的限制,这种传播方式到了明清时期的大戏园,现场欣赏的观众约一千多人,即使是大型露天演出,也不过几千、上万人。剧本传播是一个成熟的戏剧形态所具有的重要传播方式“。利用文字保存传统文化、记述民族的历史,也正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优秀传统”②。知识分子参与戏曲的编排,并用文字记录流传,使戏曲艺术的内涵不断丰富。自十二世纪90年代正式戏曲剧本诞生,中国戏曲进入以剧本为媒介的传播时代。无论是场上演出剧本还是文人创作的“案头剧本”,无论从文学角度还是戏曲角度,都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舞台传播和剧本传播是戏曲最基本的传播形式,到剧场中现场观看一场高水平的戏曲表演给观众带来的震撼效果完全不逊于其他艺术表现。即使在当今市场经济社会背景下,戏曲艺术发展面临尴尬,受众老龄化、年轻受众越来越少,我们仍旧需要用这种最基本的传播方式来稳定受众群体。受众群体数量的稳定是中国戏曲生存和传播首先需要解决的事情。   2.现代媒体的介入,为中国戏曲注入新的传播模式。   在传播手段日新月异的今天,传播方式的变化所导致的后果就是戏曲传播模式的拓展。上世纪初,早期戏曲广播方式出现,主要通过播放演出录音的形式,再现舞台艺术。录音录像技术的发展,也使戏曲音像资料的长期保存和大量复制得以实现,打破了戏曲传播的时间限制,因其接收方便,适合不同层次的受众而迅速风靡于世。但相比而言,其传播的弊端十分明显:人们更多的是关注声腔研究而失去了视觉体验。电影电视传播方式的出现,弥补了广播传播对舞台视觉表现的不足。从1905年丰泰照相馆拍摄的由谭鑫培主演的京剧《定军山》开始,电影戏曲给当时的人们带来了新奇。半世纪以后,北京电视台开播,戏曲与电视的结合,开创了新的传播方式,人们对电视戏曲的接受就自然平奇。新世纪,戏曲与网络的牵手,使得网络戏曲逐渐融入人们的生活,成为丰富多彩生活的一部分。网络具有传统媒介不可比拟的优点,信息容量空间巨大,通过建立戏曲网站、博客、论坛和聊天室全面展示、交流、传播戏曲艺术,受众可以发表评论,抒发感受,参与性更强。不论是电影戏曲、电视戏曲还是网络戏曲,由于现代媒体的介入,打破了戏曲传统传播的模式。在现代媒体诞生之前,传统戏曲具有“演出—观看”同步的特质,而现代媒体的介入,经由电影、电视、网络的再度传播,改变了演员和受众的关系,新时期观演关系的变化开启了戏曲传播的后戏台时期的大门。传统戏曲对舞美、化妆、灯光是不讲究的,老戏迷们注重的是演员的唱功,即人们常说的“听戏”。传统戏曲的演出,以及受众的欣赏,都需要耗费时间、人力、物力,特别是由于社会生活的快节奏,去现场欣赏演出的机会越来越少。在现代技术的介入下,将戏曲成品进行录音、录像、编辑成适合媒体样态播出的节目,通过媒体发送出去,由受众接受并解读,这种传播方式就有极大的便捷性,受众不再受演出时间的限制,随时可借助现代媒体,欣赏自己喜爱的戏曲经典。现代媒体以其强有力的传播态势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情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中国戏曲需要通过现代媒体进行资源整合、扩大传播范围、增加受众群体,尤其能吸引更多青年受众对戏曲产生兴趣。  #p#分页标题#e# 三、异质文化的交流,为中国戏曲的跨文化传播提供可能   新兴媒介的优越性和整合性,拥有戏曲舞台传播、剧本传播所具备的各种表现手段,传播迅速快捷。这为多元化信息时代下的中国戏曲提供了走出国门、进行跨文化传播的可能,戏曲艺术的当代全球传播得以实现。中国戏曲的跨文化传播可追溯到十八世纪法国传教士约瑟夫•普雷马雷对元杂剧《赵氏孤儿》的译介,但大规模的传播还在二十世纪以后。二十世纪30年代,梅兰芳访问日本、美国获得成功,美国上流社会对梅兰芳先生的精湛艺术大加赞誉。戏曲自此走出国门,越来越被世人所了解。现在许多剧团将眼光移到国外,进行有计划、有策略、有战略的包装和宣传,向世界推介我们古老的戏曲艺术。同时,中国戏曲也吸收、借鉴外国戏剧的精华,开拓外国作品在中国的传播渠道,丰富中国戏曲的表现内容。如:川剧《杀兄夺嫂》移植于英国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沪剧《少奶奶的扇子》移植于英国王尔德的《温德米尔夫人的扇子》;京剧《悲惨世界》移植于法国雨果的《悲惨世界》等等,这有利于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实现跨文化传播的双赢。所以,异质文化间的传播交流,不失为中国戏曲走出困境的一种新的追求。中国戏曲是认识中华民族文化的符号标志,承载着最具特色的民族理念,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基因和历史沉淀,无论戏曲如何传播发展,与哪种媒介结合,都不能失去其自身的艺术价值。作为传统艺术,她的传承发展需要借助现代传媒,需要在新时代保持生命力,不与时代脱节,从容应对文化的多元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