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当代文学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当代文学景观反思
1935年,赵家璧主持的《中国新文学大系》由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分册出版。该文学大系汇集了从1917年到1927年间新文学的代表作,由鲁迅、郁达夫、周作人、朱自清、胡适、洪深等新文学的扛鼎名家分别主编各卷,每卷还撰写了介绍新文学10余年历程的万字导言。应该说,第一套《中国新文学大系》对于新文学确立自身在文学史上的经典地位以及塑造中国现代文学传统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随后,每隔10余年或20余年,中国文学界就会编辑出版新文学大系,目前已经下延至2000年。如果说连续出版全国性的新文学大系,对梳理整个中国现代文学的文脉、建构现代民族国家认同至关重要,那么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全国许多省份纷纷推出本省当代文学大系,则对梳理区域文学、地域文学的文脉,繁荣地方文艺同样具有重大意义。由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冯毓云、罗振亚教授主编的《龙江当代文学大系》,就是在此背景下有意识地梳理龙江当代60年文脉、筑造龙江当代文学宏伟景观的精品力作。 《龙江当代文学大系》分为理论与批评卷、小说卷、诗歌卷、散文卷、戏剧文学卷、报告文学卷、影视文学卷、曲艺戏曲卷、民间文学卷、儿童文学卷、翻译文学卷,共11卷13册,850余万字,已由北方文艺出版社于2010年2月出版。《龙江当代文学大系》编辑委员会坚持从历史和美学相结合的标准出发,对龙江当代文学60年中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进行搜集、甄别、遴选,使入选作品兼具时代色彩和艺术精神,众多作品的集合清晰而典型地体现了龙江当代文学的历史脉动,呈现了龙江当代文学创作的实绩,展示了龙江当代作家的文学风采。 披览煌煌10余卷的《龙江当代文学大系》,我们首先惊讶地发现,龙江当代文学的整体景观居然如此辉煌,乃至震撼人心。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以为黑龙江作为边疆省份,文化稀薄,文脉不盛,轰动性的作家作品寥若晨星,这是国内文学界和评论界普遍存在的误解。以往黑龙江作家较少受到国内评论家的关注,而且往往都是单枪匹马地在国内文坛上奋力拼搏,虽然有些获得不俗的名声,但终究难与北京、山东、上海等占尽天时地利的作家相比。正是有了《龙江当代文学大系》,龙江当代作家才能第一次以如此整齐、壮观的阵容显现在世人面前,也彰显出了龙江当代文学在全国文学版图中的独特位置和重要地位。特别是周立波、曲波、乌•白辛、郑加真、关沫南、林予、鲁琪、巴波、丛深、梁南、林子、满锐、谢树、平青、程树榛、门瑞瑜、、刘亚舟、张抗抗、贾宏图、蒋巍、刘畅园、王忠瑜、吴宝三、黄益庸、韩乃寅、阿成、庞壮国、杨利民、杨宝琛、王立纯、李琦、张雅文、张曙光、迟子建、常新港、全勇先、鲍十、潘洗尘等作家,个人风格鲜明,地域色彩浓郁,共同打造出龙江当代文学强劲的集体阵容,在全国文学版图上占有相当重要的一席之地。 其次,《龙江当代文学大系》全面和严谨的编辑方针和遴选作品的标准值得称道。《龙江当代文学大系》显著特点之一就是“大而全”。也许对于论著来说,“大而全”并非优点,但对于要展示区域文学全貌的文学大系来说,“大而全”则是品质所在,是气象与格局所在。该大系收录的文体非常全面,小说、戏剧、诗歌、散文等新文学四大基本文体自不待言,还著有影视文学、曲艺戏曲、民间文学、儿童文学、翻译文学等单卷。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结合龙江当代文学的具体情况,《戏剧文学卷》主编冯毓云教授还在该卷中因地制宜,专门设有《广播剧》部分,恰到好处地突显了在全国影响很大的龙江当代广播剧的重要地位。就收录的作家来说,该大系也非常完备,它既关注长期生活和工作在黑龙江的作家,又关注那些曾经在黑龙江生活过一段时间后来又离开黑龙江的作家,如周立波、曲波、梁晓声等;既关注常新港、迟子建等在黑龙江土生土长的作家,又关注林予、巴波那些外来的作家。还有对各个历史时段的作品收录也非常全备,根据龙江当代文学发展的真实历程,该文学大系给予改革开放以来的龙江当代文学以最大的篇幅,但也未曾遗忘新中国成立后17年文学乃至“”文学,充分体现了大系编委会严肃认真的历史精神。 当然,“大而全”并不意味着标准缺失、界限不明、泛滥成灾。《龙江当代文学大系》编委会在遴选作品时,一直坚持历史和美学的双重标准,特别关注那些既能体现特定历史阶段的时代精神,又具有较高美学价值,而且能够较好地反映龙江当代文学的地域文化精神的作品。因为正是这些作品既在历史中发挥了重要的现实作用,又能留存后世、感动后人并能够激发审美兴趣,同时大力宣扬了黑龙江的地域文化。例如选择梁晓声的小说时,编者就选了其中非常具有这三方面代表性的小说《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该小说是知青题材小说,发表时轰动国内文坛,具有较大的艺术价值,而且难能可贵的是,该小说主要描写的就是龙江大地上令人感动的生命故事,具有龙江地域文化中的粗犷雄强、富有悲剧精神的独特性。选择迟子建的小说时,编者就选择了《雾月牛栏》、《亲亲土豆》以及长篇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的节选,这不仅是因为前两个短篇小说获得了鲁迅文学奖,《额尔古纳河右岸》获得了茅盾文学奖,关键在于这三部小说兼具时代精神、美学价值以及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再如《戏剧文学卷》选了车连滨的话剧《蛾》、杨宝琛的话剧《北京往北是北大荒》、杨利民的话剧《地质师》等富有艺术探索精神、龙江地域特色和铿锵强劲的时代精神的作品。这些作品的集团式出场对进一步发挥龙江当代作家的创造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国内其他省份编选的本省文学大系中,大都只是作品的机械集合,分卷少有导言,而《龙江当代文学大系》却秉承了《中国新文学大系》分卷导言体例,每卷前设有万余字的导言,概括该卷分体文学的发展状况、历史特点乃至对重要作品进行扼要而精到的解读,并进一步总结龙江当代文学发展的历史经验,洞察局限,展望未来。若将各分卷导言汇集一处,就是一部具体而微的龙江当代分体文学史,这无疑是《龙江当代文学大系》值得称誉的又一特点。 细读这些分卷导言,我们不得不佩服编撰者卓越的历史眼光和精深雅致的审美趣味。例如《戏剧文学卷》的《话剧导言》,将新时期龙江戏剧文学发展的整体特点概括为底层写作传统的时代性超越、人性人情主题的深入开掘、地域文化特色的着力彰显、戏剧艺术创新的多元探索等四个方面,要言不烦,精到准确。《诗歌卷》导言则如此概括龙江当代诗歌50多年的艺术特质:一是从形到质地雕塑出了北方的影像,二是龙江诗歌大多充溢着一股沉郁、阳刚之气,三是复合型艺术风格的建构。《散文卷》则从独特地域风貌、历史文化和时代潮音的真诚书写,往昔岁月的深情追忆与人生境遇的深入思考,日常生活的审美观照与个性化言说的张扬等三个方面来概括龙江当代散文发展历程,非常独到精准。这些概括对于从整体上领悟龙江当代文学发展历史具有相当重要的启示意义。#p#分页标题#e# 当然,《龙江当代文学大系》最大的意义无疑是完成了龙江当代文学资料收集,为龙江当代文学建立了大型档案,为龙江当代文学垂范后世留下了宝贵的一手资料。众所周知,目前我国出版业兴旺发达,各种传媒信息铺天盖地,民众在这些信息的冲击下往往头晕目眩,难辨方向。而龙江当代文学中的许多优秀作家作品,有即将被历史风尘淹没的危险,在此关口,该大系编委会广采博览,辑逸钩沉,做了大量的资料工作,才得以把龙江当代文学的整体风貌重新还原。例如《戏剧文学卷》中的许多资料都是编者直接找到哈尔滨话剧院,从发黄的手稿中抢救出来的,《诗歌卷》中的许多资料也是编者到全国各地相关图书馆中尽心搜集的。读者看到的只是850余万字的成稿,而为了编成此书,每卷编者都大概积累了成稿的3至4倍的资料。可以说,大系编委会是秉着与时间、与遗忘作斗争的崇高精神从事大系编撰的。冯毓云教授在大系后记中曾说:“有时候甚至为了寻找一个湮没在悠悠岁月中的作家或作品,不知查阅了多少文献资料,访问了多少亲朋好友。每当踏破铁鞋寻觅到那珍贵的笔情墨迹时,用潸然泪下形容也不为过。但岁月是无情的,至今还有一些文献珍品仍被岁月封存,暂时难以重见天日。对此,我们只能在万般无奈的痛惜中,希冀有朝一日使它们从历史的记忆中获得重生!”[1]1206这实在表达出广大编者的真实心声。限于篇幅,许多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还不能收入,于是该大系还别出心裁地设有存目,这个存目给龙江当代文学研究提供了一个较好的资料索引,也体现了编者严谨的学术精神。粗粗看来,一个存目似乎没有多少技术含量,但真正编写一个存目耗费的心血却绝不亚于编撰大系正文。 的确,《龙江当代文学大系》是一项规模宏大、关系到黑龙江边疆文化大省建设的具有拓荒性质的学术工程。对于外省读者来说,该大系第一次如此清晰而系统地展现了龙江当代文学的宏伟景观。而对于本省读者来说,除此之外,该大系还能够引领他们从文学角度去重新体验我们生活的这片广袤而美好的土地,让真正的诗意栖居变得可能。冯毓云教授曾如此深情地说:“一部龙江文学当代大系,即是一部龙江作家的生命之史,一部字字金石、掷地有声的生命之史,它将融入龙江苍茫而充满希望的大地,永载史册!”
当代文学中的港台文学模式
一、中国当代文学是每一所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都必须开设的基础课程。同时,中国当代文学在大陆跨时60余年,也与现实紧密联系,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港台文学是为了整合中国当代文学开设的拓展型课程。学习港台文学的目的是为了掌握港台文学的流脉,尤其是其文学价值与特色,学习在东西方文化交融下港台文学概貌,发生、发展的历史文化背景,赏析当代文学中港台文学各个阶段的名作家与名作品,以及探究港台文学与中国大陆文学的分分合合,为其它有关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以往当代文学港台文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知识型教学,忽视了文学作品的美感特征和审美教育对当代文学中港台文学的教学模式是一种典型的知识型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获得应有的文学史知识,从历史的角度出发梳理文学史的线索,并在此基础上对港台文学中的重要作品、文学现象和文学潮流进行评析。但这种教学方法,往往容易使文学作品中的美感特征和审美教育被文学史知识和抽象的理论分析所遮盖。在实际学习中,许多学生过度依赖文史材料中的学术定论,对港台文学作品没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忽略了个人在文学作品阅读中的感受和理解,未能将自身的情感体验和独特见解融入对文学作品的赏析之中,虽然获得了文史知识,但这种知识不具有创新性和独立性,且并没有促进学生人格培养和文学素质的提高。 2.2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被动,教学效果差整堂文学史课堂本来就枯燥,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使教师成了教学的主导,这种教学模式一方面有利于知识传授的条理性,但较大程度地压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主体作用无法发挥,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港台文学课程学习中对教师产生依赖性,忽视自我思维和观念的形成。这种教学模式短期看来并没有严重的影响,但长期看,教学过程的被动性直接导致了教学效果较差。 三、对当代文学中港台文学教学改革分析 3.1改革课程教学内容 改革当代文学中港台文学教学课程内容,力求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审美多元化的能力。在宏观把握文学发展史脉络的前提下,将教学的重点偏向名作品方向。整个当代文学中港台文学的教学内容分为具体章节,教学过程中将教学内容分为香港文学和台湾文学两个部分。绪论部分集中介绍了港台文学发生、发展的文化背景,文学的价值确立,以及关于港台文学史若干范畴的厘定等内容。在绪论的教学过程中,重点内容为港台文学史若干范畴的厘定。接下来的章节则分别概述港台早期文学的发展,抗战前后的港台文学以及当代港台文学发展概况。这几个章节中,抗战时期出现的港台文学现象,抗战局势与作家南下对香港文坛的影响以及港台本土作家的成长与创作成就为教学重点,此外还应要求学生对如侣伦的作品《穷巷》,白先勇《游园惊梦》等等经典进行解读。这些章节的重点集中在当代港台文学中出现的文学体裁、主要文学作家及主要作品赏析,同时掌握张爱玲、何达等人的作品。再接下来的章节为港台通俗小说的发展史,此处的重点是了解通俗小说兴起的原因,以及简要了解金庸等人的武侠小说。最后内容则集中在港台当代文学的诗歌讲解上,重点是加大对名作品与名作家的赏析,作品的选择兼顾审美性与文学史两方面,但更应突出审美性这一特点。因为在当代文学史中整合大陆,港台文学作为“史”的形成叙述模式,是有难度的。 3.2多种教学方法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尝试 3.2.1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模式的改变 提高当代文学中港台文学的教学效果首先应该改变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启发性教学。比如在教学中,采用“提问式”教学法,提出一些富有启迪性和启发性的问题来激发学生思考,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有关文学知识。此外,还可以采用“讨论式”教学方法,将教学任务和学习目标提前告知学生,让他们在课下搜集材料,整理思路,准备好发言稿,然后在课堂上围绕话题分小组进行讨论。这样提高学生课堂的参与性,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3.2.2多媒体技术与信息技术的结合在教学中的运用 当代文学中港台文学教学改革的另一个重要方面体现在教学的现代化,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与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实践证明,多媒体课件的直观性,内容的共享性,画面的丰富性受到了师生的广泛好评,弥补了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提高了学习效率。 四、总结 综上所述,中国当代文学是每一所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都必须开设的基础课程。但教学过程中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缺陷严重影响了教师教学水平的发挥和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学改革主要体现在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模式的确立,教学内容的选择以及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运用。也期待着整合大陆,港台优秀的文学史的出现。
当代文学的常规教学
作为大学中文系基础主干课程之一,中国现当代文学应当重视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不断改进和创新,以便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作为地方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点之一,中国现当代文学精品课程正处于不断发展、完善的动态建设过程中。如何充分运用该课程建设已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来服务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的教学实践,以实现中国现当代文学课堂常规教学和网络精品课程的一体化,是一项非常有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它既可以让动态建设过程中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精品课程不仅仅是停留于网络页面之中,而是真正走进课堂,走入教师的常规教学和学生的日常学习之中,成为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不可剥离的一部分,从而极大提升教学质量;又可以通过教学中运用精品课程而获得相关的知识、经验和技术,来不断充实、完善该门课的精品课程建设。因此可以说,这一课题的意义是双重的,对调动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积极性,营造丰富多样的教学氛围,从实质上提高教学水平有极大的效用。 一像大学的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学一样,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的教学也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改革和创新。 建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师生有机互动的新型教学模式,是中国现当代文学课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精品课程是现代课程教学中一种最优质的资源,只有充分利用这一资源为中国现当代文学课教学改革服务,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才能实现该课程建设的跨越式发展,从而发挥精品课程的真正功能和效用。设置和建设中国现当代文学精品课程,必须要以该门课的教学实践为中心,始终服务并服从于教学实践的刚性需求。而一旦精品课程的各个项目的建设较为完备时,就必须充分运用课程建设平台来为该门课教学实践服务,使两者紧密结合,以实现中国现当代文学课堂常规教学和网络精品课程的一体化。这既是该门精品课程建设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也是充分合理运用精品课程资源提高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质量的唯一正确途径。只有这样做,中国现当代文学精品课程建设才会远离纸上谈兵而具有实实在在的意义。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改革和建设的最终目标是服务于学生的学习,培养学生逐步形成独立的思考能力、判断能力和创新能力。在追求和实现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课堂常规教学和网络精品课程一体化的过程中必须要做到始终遵循这一人才培养目标,这样才能保证两者的一体化进程不会偏离课程建设的正确方向。在此前提下,还应当从以下几个层面着手,在教学实践中逐步推进两者的有机融合。 第一,坚持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和教学根本的科学教学理念,并以此指导教学实践和网络平台设计。 任何精品课程的建设,说到底都是为学生学习服务的,因此精品课程在形式、内容等方面都要考虑学生的需求,力求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口味,在此基础上逐步引导学生向专业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迈进。同时激励学生热情地参与到精品课程的建设中来,把他们的想法、建议和需求转化为网络课程的现实内容。在使用精品课程服务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大力调动学生使用精品课程进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发自内心地感受到精品课程平台不仅是他们学习不可多得的好助手,而且自己还是这一平台的真正主人。 第二,不断调整充实教学内容,保持网络教学内容与课堂教学内容的一致性。在重视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教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内容的同时,把体现本学科领域最新的研究动态、研究方法及权威可信的研究成果等学科前沿的内容,源源不断地注入到教学内容中去。 第三,有效利用课内和课外两个课堂,把课程教学与网络平台密切结合起来。充分运用精品课程网络平台资源,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参与式教学、调查式教学、互动式教学和研究性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有效激发学生学习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的浓厚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不断创新。 第四,为保持教学内容的基础性、实用性和权威性,注重选用重点大学编写并获国家推荐的21世纪优秀教材及配套的作品选本,购买相关的教学录像、电子书、音频资料等教学软件。同时,本学科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也要不断总结和提高,努力提升自己的知识层次,开拓自己的学术视野,为最终能够自主编写教材打好基础。 第五,逐步建立适合本门课教学实际的科学有效的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模式。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有其独具的特色,而教学对象的基础、兴趣和能力等因素也不容忽视。因此,对课程的不同层次、不同侧面甚至不同阶段采取的评价方式都应该有所不同。只有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才能发现缺陷并进行及时纠正,从而加快中国现当代文学课堂常规教学和网络精品课程一体化的进程。 第六,坚持教学团体相互协作,共同进步,因为任何优秀的课程都是由一个优秀的教师群体支撑起来的,决非单个人的力量可以完成。教学团队的教学与科研也要同时并重,做到互相结合,互相促进。 完全不搞科研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只能是人云亦云,其精品课程的建设也只能是东拼西凑,难以有所创新。 二实现中国现当代文学课堂常规教学和网络精品课程的完全一体化,绝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做好的事情,它需要一个稳健扎实的逐步推进过程,而要做到这一点,在一体化进程开始前就制定好明确可行的实施方案、实施计划及实施方法等不仅是必须的,而且是至关重要的。 本门课准备在两年内分两个阶段逐步完成上述目标。第一个阶段从第一学年的年初到年末,计划初步取得中国现当代文学课堂常规教学和网络精品课程一体化这一现实成果。将课堂讲授、作业布置、试题解答、论文指导、课外阅读、在线答疑、师生网络互动等融为一体,实现学生书内和书外、课和课外、平时和假期都能够最大程度地利用中国现当代文学精品课程平台,无间隙地学习中国现当代文学及其相关知识,保证他们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能够得到老师及时的指导,获得的经验、信息、资源能够与老师、同学及时分享,对某些问题的疑惑能够与老师、同学进行公开、深入的探讨。第二个阶段从第二个学年初到年末,完全实现两者的一体化目标。计划在前一年工作取得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针对中国现当代文学课堂常规教学和网络精品课程一体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予以改进和优化,使中国现当代文学精品课程在该门课的教学实践中得到充分合理的运用,使课堂教学质量获得较为明显的提高,中国现当代文学精品课程自身的资源、技术、版面等也都得到明显的优化。真正使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实现一流的教学内容、一流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目标。#p#分页标题#e# 为了保证一体化目标的实现,准备采用以下较为具体可行的操作方法:在第一阶段内,首先整合好已建设的精品课程教学资源,梳理并凸现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的每一个知识点,提供不同教学组成要素诸如教学设计、电子教案、典型例题、应用案例、释疑解难、老师讲课录像等的优质资源,提供并展示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新的科研、教改成果,将精品课程资源通过网络完整地展现给文学院师生,从而搭建起整个文学院共享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支撑系统。其次,师生共同努力,依托并发挥精品课程的平台优势,利用先进的网络教育手段,将已搭建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共享平台内容完全落实到教师和学生日常的教与学中去,把中国现当代文学课堂常规教学和网络精品课程开始逐步地融合在一起。作为授课教师,要掌握、运用精品课程的所有内容及其形式,并能将之熟练地运用于日常教学之中,使学生能够充分有效地利用现有优质教学资源,积极高效地学习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从而使优质教学资源在提高教学质量上发挥最大效益。作为学生,要在老师指导、要求下充分认识、了解并最大限度地利用好精品课程资源平台这一宝贵财富,使精品课程的价值切切实实地体现于自己的学习效果之中。在按时完成前述两项任务并使之达到预期效果的基础上,在第二阶段内,细化中国现当代文学课堂教学内容与网络精品课程平台的具体联系,建立教学不同环节两者间科学合理的链接点,使两者的内容合乎逻辑地成为一个血肉不分的整体。同时在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过程中不断更新教学理念,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并及时充实、完善和优化精品课程资源,使精品课程内容与形式始终能够体现新的教育理念、新的科研和教学成果,确保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与网络精品课程建设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三把中国现当代文学网络精品课程和实际的课堂 常规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并完全实现两者的一体化,是一项琐碎而繁重的工作,它不仅对参与其间的教学团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更需要教学团队的共同努力和无私奉献。参与此工作的本教研室教师不仅有着搭配合理的职称、学历,而且还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五位教师中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的教学和研究时间最短的也已整整18年。他们都有强烈的事业心,有很强的团队合作精神,都擅长把最先进的教学方法、手段和工具运用于教学改革和实践中去,都善于进行教学总结,把实践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并以此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这是实现这一教改课题的坚实基础和关键所在。而这一课题成果的逐步现实化,不仅会极大地调动师生教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使精品课程的完善、发展与具体的教学实践的变革、创新始终同步、同质地进行,从而从实质上改变了精品课程动态建设和教学实践的互不关联或联系较少的若即若离的状况,为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精品课程质量做出贡献。 任何一所高校任何一门精品课程的建设都不可能关起门来进行,依托精品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的实践也同样如此。因此,在努力实现本校中国现当代文学课堂常规教学和精品课程一体化的过程中,要借鉴、吸收其他高校相同课程和不同课程甚至不同专业这方面的成功做法,同时结合本校本门课的实际教学情况,不断进行探索和创新,同时将取得的成果及时体现于精品课程的网络平台上,渗透、运用于教与学的各个环节中,使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的一体化进程真正起到提升教学质量的现实作用,从而为中国高校的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的不断改革、创新和现代化走向提供借鉴和参考。此外,还要及时归纳、总结课堂教学与精品课程一体化过程中出现的经验教训,并将之上升到理性的层面,形成并发表见解独到、既有理论深度又具备可操作性的教研论文,让一体化建设真正取得理论和实际的双重现实成果。
当代文学对传统文化探寻
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具有时代发展意义的价值观念和思想,如“孝”“义”“礼”“忠”“仁”等道德思想,对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和发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当前市场经济发展背景下,传统文化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中起着一定的约束和监管作用,以现当代文学发展为纽带,引导人们更多接触和理解传统文化,可以减弱不良文化和思想的影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是精神文明发展和建设中需要思考的问题。现当代文学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发展,在吸收和继承传统文化的精华内蕴的同时实现创新和发展。研究现当代文学和传统文化,有助于探索和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推动现当代文学的现代化发展。现当代文学创作和发展中倡导“坚持不懈”与“和谐”,强调协调的人际关系等,既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也拓宽了现当代文学作品的发展空间,在推动社会文明发展中起着一定的作用。文章主要分析中国现当代文学和传统文化的关系,就中国现当代文学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探寻进行探讨。
一、中国现当代文学和传统文化的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对其中任一领域的深入研究都是系统而复杂的过程。在多年的历史发展和积累中,民族文化是各族人民在奋斗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智慧结晶,也是人们得以长期发展的根基。概括来讲,传统文化以儒、释、道等为主要内容,尤其是儒家文化,其文化价值和意义可以看作传统文化的核心,在当前社会发展中仍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在传统文化的探究中,需要有包容的心态,了解历史发展规律的同时,了解我国多民族地区受政治、文化和经济等影响,不同民族呈现出来的独特文化艺术,并树立文化传承保护的意识。传统文学的发展以传统文化为基础,而现当代文学通过表现形式的创新和个性发展,以散文、诗歌、绘画、话剧等为文学载体,在描绘方式、情感表达及叙述角度等既有传统文化的影子,也体现了现代化特性。深入剖析传统文化与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历史会发现,传统文化并不是文学发展的阻力,恰恰相反,传统文化的丰富内容、多样化的形式、灵活的创作手法等,都给现当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启迪和拓展思路等作用,为其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传统文化历经几千年的发展经久不衰反而更具魅力,究其原因主要是其中的精华具有较强的传承性。我国传统文化在多年变迁和发展中形成了独有的发展方式,在此过程中,“仁”的思想既是儒家文化的核心,也成为传统文化的核心骨。在其影响下,现当代文学创作者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也受到了很大影响,并就此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和认识。从这个层面来讲,儒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传播中具有影响力的传播源泉,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且在现代文献发展和研究中仍然有重要的价值。儒家文化倡导“人本主义”,这与现当代文学的本质“文学即人学”有共同的内涵。研究儒家文化中的人学思想,有助于更好地分析传统文化和现当代文学之间的联系,也为现代文学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内容。
二、现当代文学中传统文化的体现
(一)儒家思想
儒家文化对我国几千年历史发展影响深远,如礼仪、仁义、孝道、忠廉等文化,在当前社会人们仍然有较强的认同感。现当代文学创作和研究也受到儒家思想文化逐渐渗透的影响,尤其是新文化运动以来,很多文学创作者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所创作的作品追求独立的人格,注重对人的价值的研究和挖掘。新文化运动看似是对传统文化的“叛逆”,实则是以另一种途径和方式认同传统文化。如老舍《离婚》中塑造的张大哥这一人物,其恪守儒家中庸之道,事情经过他的心灵滤化,则会显得折中公允、不偏不倚,“张大哥一生所要完成的神圣使命:作媒人和反对离婚”。他就像一个“天平”,调和着各种矛盾,维持着和谐,且一直追求平静的家庭生活,在婚姻问题上显示出儒家的中庸处世规范,甚至“张大哥稳稳的溜着马路边儿”等描述及他的服装等都体现出中庸思想,符合儒家的思想观念。
(二)道家思想
当代文学海外传播反思
一、意识形态对中国当代文学海外传播的影响 中国当代文学在海外的传播主要是指改革开放以后,国内翻译界和海外汉学家翻译介绍了中国当代文学的少部分作品,国外广泛接受的译本大部分出自于汉学家。国外汉学界和中国文学不同步,他们的阅读和我们落后于我们的创作5年左右。国外的汉学研究受意识形态影响,与中国政治、经济影响不断扩大和海外国家对中国的了解需求关系密切。在美国,汉学研究被称为“地区研究”,美国的学术研究重视实用性,那些汉学家所从事的中国研究就是为现实服务、为美国利益服务。例如开创美国现代中国学研究的费正清,其研究受到美国政府的支助,目的是为美国制定对华政策做参考。当代中国文学是了解中国政治、思想、文化的材料,也是中国输出文化影响力的途径。20年来,“左派”学术是美国学术界的主流,“白种人优越”和“欧洲中心论”成为“左派”学者攻击的对象,他们需要寻找欧洲中心之外的文化参照系,印度、非洲、中国就成了他们关注的对象,目前美国的中国文学研究不可避免地卷入了这个潮流之中。美国激进的学者对本土的学术主流进行反省和批判的同时,中国文学似乎提供了某种可能和支持,了解中国当代文学称为海外汉学家的一种需求。 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成为时代的主流,中外文化的交流遵循着一个规律:文化水平高的一方会影响文化水平低的一方,低的一方比较容易成为接受者。中国目前国力充实、文化发达、科技发展迅猛,为中国当代文学的海外传播提供了契机。 中国在海外建立了上百家的孔子学院,可以发展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平台。 汉学家对中国文化软实力提升的作用不可忽视,汉学是伴随着中西文化的相遇和碰撞诞生的,汉学家的观点必然受到当代思潮的影响。中国学术界与国际汉学界加强沟通交流,有利于海外人士了解中国当前文化思潮,提升文化软实力。 二、汉学家与中国当代文学的海外传播 汉学家是指翻译与传播中国文化的外国人。汉学有数百年的历史,但从事翻译介绍中国当代文学的汉学家人数不多。 中西文化的传播并不对等,中国对西方文学的了解有数百年的历史,而西方对中国文学的了解只有几十年的历史,这种了解的不对等,是许多中国作家所忽视的事实。也正是这种不对等,才使中国文学长久地被世界所忽视。中国当代文学译介具有代表性的汉学家包括高本汉、马悦然、顾彬、葛浩文等人。 高本汉是瑞典最有影响的汉学家,曾经担任歌德堡大学校长,对瑞典汉学作为一门专门学科的建立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许多他教过的学生后来成为杰出的汉学专家,在各大学任教,其中比较出名的是马悦然。 马悦然是诺贝尔文学奖18位评委中唯一精通汉语的汉学家。他翻译了大量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名作:《诗词全集》、沈从文的《边城》、王蒙的《绿化树》、李锐的《厚土》、《旧址》等。翻译编辑了《中国八十年代诗选》,其中包括舒婷、北岛等“朦胧”诗人的作品。他还翻译过中国著名诗人闻一多、卞之琳、艾青和郭沫若的诗歌。 顾彬曾多次到中国演讲。现为德国波恩大学汉学系教授。顾彬用德文、英文、中文出版译著、文学评论和文学史50多部,如《中国文学中自然观的演变》、《中国古典诗歌史》等。他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及现代文学和思想史的研究。他翻译过的作品主要有:茅盾的《子夜》、巴金的《家》和《寒夜》、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以及文学专著:《中国现代文学》、《中国的妇女与文学》、《中国的文化、政治和经济》等。 在现实世界被各种文化偏见分割的时候,文学是最没有隔阂和疆域界限的。文学接受是一个双向的过程。一方面要看文学作品本身,另一方面也要看接受的环境。葛浩文翻译的,姜戎的小说《狼图腾》在国外很受欢迎,因为它契合了当下人们十分关注环保、伦理等问题这样一个大环境。莫言是海外汉学家十分关注的作家,其他在海外流行的作家还有余华、贾平凹、王安忆等。优秀文学作品,能够展现出人类相同的情感和对真、善、美的道德追求。对中国当代文学的译介,能让异国文化的民众了解和接受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在经济一体化的今天,文学作品的翻译传播对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互相理解至关重要。 三、中国政府应该重视汉学家对当代文学传播的作用 汉学家站在世界文学的高度,以广阔的文化视野,观照并切入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译介。汉学家最大的优势是熟悉目标语文化和市场,对翻译作品的接受人群把握准确。中国政府正抓住自身经济对世界影响不断提升的契机,发挥汉学家的翻译优势,让更多的外国人通过中国当代文学了解中国时代的脉搏。 中国政府应该在海外利用孔子学院,加强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宣传和推介。同时在国内建立汉学家研修基地。2009年北京大学建立国际汉学家研修基地,为汉学家了解中国提供更多的机会。加强中国当代作家与汉学家的直接对话,也是一个重要的举措。2010年汉学家文学翻译国际研讨会在京召开,各国汉学家和中国作家、翻译家们一起,就当代中国文学翻译的现状与经验、翻译与汉学、中国当代文学在世界的传播、文学翻译在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等话题展开讨论。 中国当代作家提高自己双语使用能力也是我国当代文学海外传播的途径之一。如果要创作出世界文学,一个作家首先要成为一个“世界主义”的作家,应该掌握多种语言(至少是一门外语),懂得各民族不同形态的文化,并通过多种语言来思考自己的国家,自己的民族和文化。
当代文学的失真和回归反思
一、中国当代文学的失真问题 中国在20世纪以来发生的变化给人们带来了很多影响,而这些影响主要表现在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这些主要体现在: (1)物质的丰富发展使得很多以前无法实现的愿望成为可能,于是人们慢慢开始学会了主宰世界,人类的自大达到了难以控制的地步。 (2)现实往往是不可预期的,总会超出人们的想象,物质的丰富发展,动摇了人们的思想,浮躁了人们的心灵,打破原有的心理定势,人们最终陷入在理性世界中。 中国当代文学随之而生。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慢慢意识到中国当代文学的失真现象是不可避免的,甚至可以说它的产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这种失真体现在整体水平的失真,而当代文学的体是保持不变的,没有失真。 在当代中国文学的60年发展历史当中,很难产生能与中外经典名著相提并论的文学作品,归根到底还是文学的失真,在某种程度上丧失了自己的力量与本真。 作家的失真首当其冲,它指的是以文学作品为生的创作家。虽然说把文学作品当做物质产品并不十分确切,而听从市场规律的摆布。然而,任何一个东西都会有自己的市场,作为文学同样会有自己的市场,有自己的规则。一般的文学作品可以按照市场的选择,然而重要的文学作品就显得比较特殊,国家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干预和调控。 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文学在市场上才会拥有自己的秩序。新中国成立以后,公职人员的社会地位发生了重大的变革,使得当代文学的制度体制和秩序完全建立起来。 可以这样说,文学体制保障了作家稳定的收入,为作家的自由创作提供了有力保证。然而,事情往往不是按所想的那样发展,没有按照合理的逻辑在发展,这种稳定的收入反而滋生了作家的惰性,使作家无法重新找回自我,失去创作的灵感。 再者,文学作品内容方面的失真。自由生产者是作家的原本,然而在当今这种社会条件下,作家也要谋求生存与发展,这样作家会感觉到一种压力与动力。然而作家作为公职人员以后,他们有了稳定的收入,立场必然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不会再像以前一样有那么大的压力与动力,创造文学的积极性也随之降低很多。 当作家缺少作为普通劳动者谋生的真实感受,必然导致他们不会站在普通劳动的角度考虑问题。当作家为了稳定的收入,把赚钱作为他们首要目的的时候,他们所从事的文学就失真了,文学作品的内容随之也失真了。 在这种大的环境之中,作家已经基本丧失了进入社会丰富的最基本动力,即使进去了也不会努力去改变些什么。 因此,我们就可以很容易理解,为什么当代社会的文学作品,缺乏表达农民心声的作品,更不用说是无产阶级的深层表达了。 当代社会的文化作品,包括电影,对官场生活的描述、小资的描述胜于对基层生活的描述。 这绝对不是当代中国人民的真实感受,不能反映出现实的情况。 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民来说,生活没有那么富裕,不会像电影里面一样生活一会儿就进入了小康,进入小康是需要一个漫长的时间过程,也需要一代又一代人不断付出努力。 因此,当代文学很少能反映当代社会中国人民的真实感受,失去了文学的本真。 而且这些文学也很难让人相信这就是文学的本真。最后,文学失真体现在文学语言的失真。民间与大众是文学的发源地,中国的小说就是说话与讲故事的脚本,也就是一种说话的表达方式。文学作品归根结底就是语言的艺术,缺乏这种艺术的美,好的文学作品就很难被创作出来。 从各种角度来讲,最具生动性、新鲜性的语言都来自于民间的文学作品。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源于民间,民间有鲜活的语言,回到基层,了解基层社会的表达方式、思维方式,理解他们是如何表达喜怒哀乐的,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真正的艺术作品。然而现实情况是,当代部分作家沉浸于上层社会的纸醉金迷的生活,十分富足,因此他们感受不到基层社会的苦楚,不能体会到基层社会的文化气息,这就决定了文学表达上缺乏某种真实性。 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富足作家的生活环境就决定了其文学语言的表述是富人语言、圈子语言。 因此这就是当代作家为什么不能创作出像四大名著一样非常具有艺术价值的文学作品,当代文学作品存在严重的失真问题。不客气地说,当代大多数的文化作品都用词不当,错用、乱用的现象特别严重。当代作品没有自己的个性,表现出非驴非马的状况。 最终,作家的作品缺乏自己的语言特色,而且作品中的人物也都一个腔调,没有个性特色。而且,现代作家特别注重文学作品的全球化与时尚化,但这些因素都不能如实反映出中国老百姓的真实情况和思想情感,并不是老百姓所能接受的表达方式,语言是进入文学作品的路标和审美的基本元素符号,文学语言的贫乏和空洞是文学作品丧失审美价值和生命力的重要因素。 二、当代文学回归本真 (一)营造文学发展的宽松体制环境 对于文学的态度需要有一个转变。文学它不仅仅专享于贵族阶级,并且供奉文学带来的也只是文学的裹足不前,甚至是倒退。一个真正的文学不是那种被制度、保护措施所包裹的产品,而是一个产业,并且还需要有自由的写作环境来给作家进行自由创作,这样才能发挥其作为精神产品生产者的特殊作用。建立完善的文学发展内外机制,全方位的文学作品流通市场,由市场对作家生产的产品优胜劣汰,让广大的有发言权和评判权的基层民众参与进去,取代以前以官方和上流社会进行评判和选择的模式。#p#分页标题#e# 这里并非要国家完全放任文学生产来建立全新的文学市场流通机制,只是希望通过政策法律管理、有选择有重点地投入、奖励等手段改变国家对文学的调控方式,从而起到引导消费、引导市场的作用,达到宏观调控的目的。在这样的文学市场体系中,作家的身份是不断变化着的,但是不是依然享有国家俸禄,依旧是个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如果作家被视为国家公职人员,那么其文学创作的知识产权就不全归创作者所拥有,这样其作品就很难在市场中流通。 (二)还原文学的本真,清除世俗的功利 太多的非文学方面的东西包含在文学这一行当中。文学自身的清理是指对文学当中的非文学的因素进行清理。文学的特性决定了文学创作的神圣性,因为文学内容不是捏造出来的,而是通过精心的构思创作出来的。文学专利不归属任何作家,它是任何作家都可以发挥创作的,但不论何人,都要重视文学的特性,遵循其创作规律,尊重其所应该肩负的责任。 如果说文学创作也具有功利性,那么这也是为了给人们和社会提供更多的消费品,同时也为创作者自己赢得生活必需品。因此,文学中的功利性是应该被承认的,但是这并不能消除某些作家利用文学创作来追逐功利,但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还是按照文学的规律进行创作,提高文学的地位,认真履行一个作家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在完成这些要素以后,才去考虑功利等因素。然而在当代社会中,这种最基本的要求都难以实现,作家往往忽视了自己的责任与义务而盲目去追求功利,最终导致整个社会都在发出文学没落了、文学衰败了的呼声。但是资深的作家们已很少能意识到这一点,没有从行动上去根本改变这些状况,助长了这种不良的文学风气。文学的畸形现象与许多因素有关,如现有的文学体制、畸形的文学市场、不健全的文学评价机制等。 作家稳定的收入是文学体制的保障,是作家自我能量与创造力的保证,是文学产生的根本。然而,事情往往不是按想的那样发展,没有按照合理的逻辑在发展,这种稳定的收入反而滋生了作家的惰性,使作家无法重新找回自我,失去创作的灵感,现代文学创作进入糟糕的状态,缺乏作为准入文学的体制。因此想文学回归到本真,必须做到: (1)清除世俗的功利性; (2)让作家回到人民中来,回到社会底层来。只有通过这样,才能让文学回到自己的本真状态。 三、结语 综上所述,要使文学回归本真,我们首先应该了解文学的原本形态。其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创作动机应真诚。创作动机在文学作品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文学作品的质量产生直接影响。真诚的创作态度使作品自然产生浩然正气;反之,功利化的态度很难使作品具有感染力和号召力。 (2)文学的感受应真切。思想、情感是文学作品的内在价值,是重要的构成要素。真切的思想、情感会使作品具有恒久的感染力,反之虚假的思想、情感必然会丧失文学的价值。 (3)文学的内容应本真。本真的内容是指文学作品的内容符合人类的本质规律,优秀的作品能够让人从文学作品中感受到自我,找寻人类的本真。 (4)文学的语言应本真。本真的语言是修饰较少、原汁原味、真实表达感情的语言。 (5)文学的形式应本真。形式由内容决定,本真的内容内在要求本真的形式。合理的形式对文学作品的表达能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以上面的标准为准绳,要想彻底解决当代文学的失真问题,使文学回归本真必须贯彻以下几点:重建文学体制和肃清自身文学弊端。 矫正作家对文学的态度,使文学创作重新变成神圣的事情,尊重文学本身的特性,尊重文学承担的责任,遵循文学创作自身的规律。随着国家体制的不断完善,社会和作家的共同努力,我们有理由相信文学能全面回归本真,实现中国当代文学意义和价值上的真正突破。
当代文学发展特征
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之后,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不只政治关系如此,经济关系亦如此。一个国家若欲闭关自守,只会有一种前途:被人类文明所抛弃。 文学也是这样。一个国家的文学只有走进世界文学的大潮,才会面临挑战,也面临机遇。众所周知,诺贝尔文学奖,是世界文学前进的里程碑与路标。尽管它同世界上任何奖项一样,无论多么诚信与公正,但总会有这样那样的遗憾存在与发生。但这并不能否定它的伟大的历史性功绩,不能否定它对世界文学主流的昭示力量。在它面前,既不能夜郎自大,也不可匐伏膜拜。看重它,争取它,不急不躁,以平和心态对待它。 平心而论,若从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史来比较,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作家,如鲁迅、巴金、老舍和沈从文,均具备摘取桂冠的资格。然而,由于种种说得清或说不清的原因,中国作家毕竟与诺贝尔文学奖失之交臂了。近年,华裔外籍人士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不管评委会出于何种动机,我们作为大国公民,都可以用宽厚的胸怀对待与接纳,不可以有小家子气。若说意识形态原因,难道我们自己还表现得不充分吗?关心当代文学的人们难免对它的前途予以关注,就中也包括中国当代文学作家、作品可不可以以及何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往往也会对此作出或此或彼的预测。 今日之中国文学,是昨日中国文学之继续。 我们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基点的评估,会有利于我们作出较为准确的描述与预测。 一特定的生存环境促成中国当代文学独自的运行轨道与风貌。它已走过60余年风雨崎岖的路程。从表相看,这是一个由孱弱而经历曲折反复不断走向繁荣兴盛的过程;从深层看,这是一个由文学的被动走向主动的过程,是一个文学觉醒的过程,是一个文学不断走向成熟的过程。这个发展过程的实质是,真、善、美的运行机制由非良性状态向良性的转化与调整。 这一独特的运行过程与实质规定了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历史的基本特征。对于发展特征的把握,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中国当代文学的性质与发展规律。为此,我们主要从动态与深层去探求当代文学发展的独特个性亦即基本特征。 多变与反复交织的轨迹,是人们首先看到也是最易觉察的特征。过去,有人把当代文学称之为社会与时代的“风雨表”、“温度计”,如果不把它作为对当代文学的要求,而看作是对当代文学历史的某种比喻性描述,倒也是相当恰切。 1956年文学创作的初步解放,1957年文学遭受的灾难,1958年文学创作的浮夸风,60年代初的调整,随之而来的批判,“”对文学的扼杀,“”后的复苏与发展,以及以《武训传》的批判为滥觞的频仍无休的文学批判运动,这一切都说明当代文学如“风雨表”、“温度计”。一般多变、易变。这种变化呈现为具有一定振幅的摆动,呈现为一种由此到彼、由彼到此的反复性。当代文学正是在这种否定、肯定的摆动中前进。 形成多变与反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其中直接的、主要的原因是,对文学的主观干预与文学发展规律的背离。质言之,对文学的行政干预和其他干预往往是违反文学规律的主观行为。主观意志和客观规律的对抗,使得文学的发展表现出长久的不谐调、不平衡状态。这是当代文学发展的另一个特征。在“”及其以前,对文学的主观干预多种多样,而其中最主要的是关于文学为政治服务的种种片面、狭隘的要求。文学创作严守这些要求时,即走向萎顿;而摆脱这些要求按照文学自身规律发展时,就会走向兴盛。这也是当代文学发展中多变与反复的主要内容。 文学发展规律并不是超脱尘世的存在,而是由人的实践所体现的。一些认识到或感悟到文学发展规律的人,对违背规律的主观干预表示抗争,这才形成了二者的对抗。所以,文学发展中的主观干预与客观规律的对抗,是由不同的人们的不同文学实践所构成。这些坚持文学客观规律的作家、理论家、批评家、领导者与读者,在对错误的主观干预的抗争中,表现出勇敢可贵的探索与进取精神。富于探索与进取精神,这正是当代文学发展的又一特征。 正由于众多的有识之士的探索与进取,对违背文学规律的主观意志的抵制,特别是由于改革、开放的良好社会环境的出现,当代文学的发展也得以走上正轨。文学创作出现了以反映人民的改革开放、奋斗进取精神为主导而与反映其他多样化生活并存的初步繁荣态势。文学创作主导与多样化的统一,这是当代文学发展进入新时期后出现的重要特征。这一特征的形成有其必然性。它是我国社会现实、政治思想的必然反映,它是读者阅读要求的必然反映,也是作家个性的反映。总之,这一态势符合我国目前的国情,是正常的良性状态。 二我们对中国当代文学进行整体性的概括研究,不可回避对它的成就与局限的评估。而我们对当代文学发展基本特征的初步认识,正是为了有利于准确地进行这种评估。 当代文学创作追求真、善、美,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就,但也存在局限。文学创作追求真,追求作品所反映的生活的真,也追求作家的思想与情感在创作中的真,因之,它也发挥过一定的认识功能。不过,文学创作也出现过虚假的现象,发展得严重时,创作成为一种隐瞒事物真相、制造事物假相而欺蒙读者心灵的操作。创作中由真到假的蜕化,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达到峰巅;“”后,逐渐完成了弃假返真的过程。 当代文学创作追求善,发挥了应用的功利作用,但也出现过偏差,影响了文学功能的全面发挥。当代文学创作在“”及其以前,一贯重视人民性、党性,重视“文以载道”,重视文学为政治服务,这有其正确的一面,也发挥过积极作用,但是,狭隘的目光、短视的功利要求,却妨碍文学功利价值的全面实现。 当代文学创作追求审美效应,为社会贡献出若干较为成功的艺术典型与鲜明形象。在“十七年”,主要是创造了一批再现型的艺术典型;新时期,除过创造了若干再现型的鲜明艺术形象外,还尝试创造了表现型的以人物心灵为主的艺术形象。后者尽管还不够成熟,但毕竟是可贵的开拓。但是,无论从质或量的方面要求,艺术典型都未能满足时代的期待,都未能充分满足人民的需求,在质的方面尤其如此。#p#分页标题#e# 真、善、美这三个元素构成文学作品的有机系统。这三者的矛盾运动是创作机制的关键所在,也是文学作品得失成败及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及其以前的文学创作,过分强调作品的善的价值与功能,这种倾斜导致了真与美的削弱乃至失落,因而也导致了文学作品的厄运。 新时期,这种情况逐渐有了好转。当代作家们认识到,美是文学创作的起点与归宿,是贯穿创作始终的因素,也是作品赖以生存的根基所在,否则,便不成其为文学创作,不成其为文学作品。 但是,这并不等于认为真与善可以忽视,乃至取消。恰恰相反,美的存在与作用以真和善为前提,倘若脱离开真与善,美亦不复存在或毫无价值可言。新时期的文学创作,真、善、美的运行机制已由恶性发展转换到良性运行。显然,这是就当代文学创作的总体与趋势而论,并非是说它们三者的不正常运行已完全绝迹。 真、善、美的运行与整合,是文学创作与作品的共性,在具体创作与作品中,它是以个性形态存在的。作品与作家的个性亦即风格。风格的独特性与成熟性标志着作家个人的文学成就;对一个时代而言,多样化的成熟的独特的作家个人风格、流派风格、群体风格与时代风格,则标志着时代的文学水准。在“”及其以前,由于极左思想对人们个性的压抑,由于文学界对风格的忽视等原因,个人风格有所发展但较为迟缓,而流派仅有萌芽并未形成,至于时代的风格则较为单一、普泛。及至新时期,有些作家重视自己风格的培养、发展与形成,也取得了若干实绩,但和社会的要求距离很大。有些作家则有意无意地忽视风格,以艺术的多变莫测为创作宗旨,这显然是误解或失误。 文学的发展进步,主要不是在于作品量的增加与积累,而在于质的变化与丰富。文学作品的质,主要在于它的艺术独创性,亦即艺术个性。 没有艺术个性,就没有文学的实质性发展。在创作个性与艺术风格领域内,当代文学的收获不够丰硕。 就读者的接受而论,“”及其以前,大体上是被动的阅读活动。人们往往把文学作品看作“生活的教科书”,阅读文学作品的目的在于从中认识生活,接受教育,而不是追求审美享受。这种情况在新时期有了改变。读者的主体意识开始觉醒,对作品积极品评、主动接受,也对审美与娱乐性提出要求。读者主动选择作品,形成了文学作品不同的消费层次与范围,这一状况也对文学创作发生了积极的反馈作用。但是,就总体而言,读者的审美趣味、鉴赏水平还处于较低层次。这在客观上,对文学创作的提高发生着消极作用。高层次文学作品目前所遭逢的困境不能说与此没有关系。 三中国当代文学整体水准的提高也罢,向诺贝尔文学奖冲刺也罢,都在于在一个新的层面上对真、善、美进行整合,都在于对世界文学潮流的认同与超越。 纵观诺贝尔文学奖的得奖作品史,获奖作品大体有两个侧面。其一,就作品内涵而言,主要是对人性、人道主义的民族化的有深度与广度的发现,即内容创新;其二,在文学形态上创作模式上也要有自己独到的创造,即艺术创新。 关于我国当代创作与人性、人道主义的关系,我已有专文论述,不再重复。这里仅就艺术创新的核心即创作模式略抒管见。 从创作实践的角度讲,创作模式是文学作品的物质外壳,是依托,舍此,作品无以自立。作家对于创作模式的态度与认识,是清醒还是盲目,是严肃还是轻佻,这直接关系到创作实践的成败得失。 一部分初涉文坛者与一部分作家,对于创作模式缺乏理性认识,他们不大明了自己所操作的创作模式及其规范与要求,不明了其长处与局限。这种创作实践带有某种盲目性。 有的作家创作模式意识非常明显、强烈,但是他们标榜是在“玩”创作模式,而且以其在自己笔下“层出不穷”、“日新月异”自诩。 如果说文学作品是历史的群体的审美情感与作家个体的审美情感相结合的有机新生态,是审美价值的创造,创作模式则是其支架或物化形态。审美情感是一种深沉丰富的精神内涵,它自身难以直接显现,创作模式则是它的载体。无须赘言,创作模式又要以文字作为自己的物质依附。 大致而言,对文学创作来讲,创作模式是一种相对稳定的艺术体系。就其动态讲,是创作过程中作家所遵循的艺术创造的流向,是一种艺术流程,是创作主体与客体的双向交流。是艺术建构中各元素的相互作用及整体性的螺旋式升迁,是创作模式从胚芽到成熟的过程。它在创作中,与艺术构思的萌芽、酝酿与完成共始终。就其静态而言,是成型的文学作品艺术体系。这一艺术体系是独特的,但同时又体现着文学作品形态的某种共性特征,即创作模式的共性特征依存于文学作品的个性创造之中。 具体点讲,这一相对稳定的艺术体系,是题材、思想、人物形象、人物形象体系、故事情节、结构、场面、细节、语言等共同组成的有机的封闭实体。如果我们进一步思考就会发现,结构形态是艺术体系的核心内容,亦即创作模式的核心内容。因为,审美情感的物化的主要支架是结构,而结构类型也是创作类型的共性所在。因之,我们可以简明地说,创作模式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结构形态。
当代文学创作风格
比喻是人类语言中一种重要的表达手段。在人类文化初始阶段,隐喻即是语言的一个突出特征。在文学创作中,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说:比喻是文学语言的灵魂,是衡量一个作家语言驾驭能力高低的一把标尺,没有比喻就没有真正的文学。 古往今来,无论是口语还是书面语,人们都对这种辞格格外垂青。 在我国,自《诗经》始,比喻就在各类文学创作实践中大量运用,并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 荀子在《正名》中就有“譬称以喻之,分别以明之”的认识,“凡同类同情者,其天官之意物也同,故比方之疑似而通。是所以共守约名以相期也”。这里,荀子探讨了“比喻”这种辞格赖以建立的心理机制。在荀子看来,同为人类具有同样的感觉,人们的感官接触万物所抽象概括出来的特征自然也相同,以物比物,特征相似的也都互相通晓,于是相约形成共同的概念,人类的概念就可以对应。 关于比喻在语言艺术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外学者都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如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指出“比喻是天才的标志”;钱钟书先生说“比喻是文学语言的根本”;秦牧称之为“语言艺术中的艺术”;西方哲学家维柯、卢梭等人甚至认为“整个人类语言都是比喻性的”。 比喻是把陌生的东西变为熟悉的东西,把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把抽象的事理具体化、形象化。 传统的比喻喻旨与喻体之间更多地呈现为一种简单的类比与替代,喻体承载的是一种说明性、解释性或修饰性的功能。如《诗经•硕人》对硕人之美的比喻:“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这些比喻通过喻旨与喻体之间的“相似性”来完成两者的连接,对应关系简单明了,语言形象具体鲜明。然而这种比喻的建构模式是以牺牲文学语言的模糊性、变异性、暗示性、独创性等深层特征为代价的。 现当代文学创作中比喻的使用,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对这种古老的辞格进行了许多改良与创新。主要表现在选用喻体时,不再拘泥于喻旨与喻体外在的、客观的“相似性”,不再刻意关注喻体本身的审美属性,而是赋予了喻体更广泛的取像空间。 一、喻体时代生活化 海德格尔曾说:“语言是存在的家。”意思是语言对于每个人来说,就像他所栖息的、不可或弃的家园。“乡音不改鬓毛衰”,作家所使用的语言必然带有“家园”与“时代”的印痕。刘勰在《文心雕龙•时序》中也指出“时运交移,质文代变”,即谓文学作品的语言必须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传统文学创作中,我们虽不能说写作主体在选用喻体时都忽视时代生活特点,但在这方面不是刻意追求却是事实。如喻“愁”,李后主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贺方回是“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比喻十分精妙,但喻体的时代生活特征并不是十分明显。而现当代许多作家在选择喻体时特别注重“取譬于近”,揉进时代与生活的背景因子,时代特征十分鲜明,生活气息扑面而来。 例如:①鸿渐也每见她一次面,自卑心理就像战时物价又高涨一次。(钱钟书《围城》)②小小一只床分拆了几部,就好比兵荒马乱中的一家人,只怕一出门就彼此失散,再聚不到一处去。(《杨绛作品集》二卷)③一个头顶棉被的妇女上了车,车上响起了婴儿的哭声。小伙子用手挽着马嚼铁,小心翼翼地,像拉着一车玻璃器皿。(莫言《金发婴儿》)④村头站满参差不齐的人,他们像土里突然冒出的竹笋,一根一根又一根。(东西《没有语言的生活》)例①时局动荡,物价飞涨,民不聊生,钱先生信手拈来这个喻体,看似不经意,实则含义深刻。一方面包含着对鸿渐处境的同情和对孙柔嘉姑母势利心态的讽刺,另一方面又是对无能反动当局的一种调侃。贴切风趣,时代气息浓郁而又耐人寻味。例②由拆一只床联想到兵荒马乱中的一家人失散后再难相聚,看似平淡的语言却蕴含着无限的忧愁和难以言传的愁怀,比喻带有动乱时代鲜明清晰的烙印。例③作者说小伙子拉车“像拉着一车玻璃器皿”,传神地刻画出了小伙子对妻儿的珍惜、疼爱而小心翼翼呵护的情形。“玻璃器皿”是日常生活用品,以此为喻,生活气息浓厚。例④是一个十分浓郁的生活化场景。作者就地取材,以村边山上竹笋陆续拱出地面的情态为喻,活灵活现地描摹出了当一个漂亮姑娘出现在村庄时,村民们三三两两从山头地里前来看稀奇的落后闭塞的农村生活场景。 二、喻体远距异质化 比喻的力量来源于何处呢?新批评概括出了“远距”和“异质”原则。所谓“异质”指的是喻旨和喻体两者的本质特征迥然相异,不具备“同类”的属性;“远距”指喻旨和喻体缺乏显著的“交集”,“相似”的属性十分模糊、隐晦。 美国学者维姆萨特曾说过:“在理解想象的隐喻时,常要求我们考虑的不是喻体如何说明喻旨,而是当两者被放在一起并相互对照相互说明时能产生什么意义。强调之点可能在相似之处,也可能在相反之处,在于某种对比或矛盾。”他在解释这个“远距”原则时提出了一个有趣的例子:狗像野兽般嗥叫/人像野兽般嗥叫/大海像野兽般嗥叫。他认为这三个比喻句若论艺术表达的效果最好的是第三句,“大海”与“野兽”的距离与性质最远。所以按新批评的看法,比喻的两级越远越好。 把“远距”、“异质”的两种事物串联于同一语境中,形成信息阻滞,从而能延缓认知与解读的时间,使文学语言的弹性与张力得以充分伸展。 #p#分页标题#e# 当然这种“远距”与“异质”的比喻原则究其根本不是人为的标新立异,而应该是诗意表达的需要。 现当代文学创作中,一些作家在运用比喻这种辞格时,特别注重喻旨与喻体的“远距异质化”。诸如“天空辽远得像写在书本上的自由”、“雨后的青山像泪洗过的良心”等都是令人击节赞叹的妙喻。从形式上看,大多数作家喜欢以抽象的事物来比喻具体的事物,且喻体不是指向某一对象的整体,而是有所修饰或限制的部分。例如:①然而就在你悠悠然陶醉其中时,一声雄狮的怒吼忽然从草原的深处响起,贴着草皮飞快地向你扑来,像个惊叹号一样撞得你坐立不稳,这吼声深沉、沙哑、奔放,威严得让人不寒而栗。(陈晓洁《野性之美》)②童年的一天一天,温暖而迟慢,正像老棉鞋里面,粉红绒里子上晒着的阳光(张爱玲《童言无忌》)③沈太太……嘴唇涂的胭脂给唾沫带进了嘴,把暗黄崎岖的牙齿染道红印,血淋淋的,像侦探小说里谋杀案的线索。(钱钟书《围城》)④没有明确的目的地,反正走路即可。 仿佛举行某种拯救灵魂的宗教仪式一般,我们专心致志地大走特走。(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例①用抽象的“惊叹号”来比喻“雄狮的怒吼”这一具体的事物,联想奇特,并且用一个极具冲击力的动词“撞”来描述,写出了那种撼人心魄的感觉。例②童年岁月的感觉难以言说,十分抽象,作者以“老棉鞋粉红绒里子上晒着的阳光”喻之,恰切地写出那种暖暖的、柔柔的、慵懒散漫的感觉。例③钱先生用“谋杀案的线索”这个抽象的事物来比喻“牙齿染道红印”这个具体事物,令人倍感新奇,并给人以“血淋淋”、“触目惊心”的视觉冲击。例④“走路”与举行“宗教仪式”之间的差异性、异质性是巨大的。一对恋人一路无话,只顾“走路”,走得那样“虔诚”、走得那样“庄严”!经过村上春树一番巧妙的整合和点化,我们非但感觉不到牵强附会,甚至会漾出一丝会心的微笑。一般的比喻是“似是而非”,而村上的比喻则是“似非而是”。 三、喻体主观感觉化 喻体与喻旨不是强调“形”似,即客观上的相似性,而看重的是“神”似,即言说者主观感觉上的相似性。如大家熟悉的朱自清《荷塘月色》中的一个句子“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从使用的辞格看,既是通感,也是比喻,强调的是作者主观感觉上的“神”似。 强调主观感觉的比喻句,其喻体与喻旨的连接方式从形式看是一种“暴力组合”,有时完全漠视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客观相同或相似的属性。如日本新感觉主义代表作家横光利一《多与腹》中的比喻名句:“白天,特别快车满载着乘客全速奔驰,沿线的小站像一块块石头被抹杀了。”用“石头”喻“被抹杀”的“小站”,本是一种“暴力组合”,再加上一个充满力度与速度的“串味”动词“抹杀”,令读者在阅读时产生强烈的“瞬息”的感觉,完成了写作主体期待的强烈的心理效应。 文学语言是一种“内指性”的“伪陈述”,它关乎的是文本本身的世界,无所谓真假与对错,遵循的是艺术世界的诗意逻辑,诉诸的是读者的直觉,因而在使用比喻这种辞格时强化写作主体的主观感觉,运用变异性的语言,并非有悖文学语言的本质与规律。下面再看几个例子:①蔡玉珍看见那些学生一边喊一边跳,污浊的声音像石头、破鞋砸在王家宽的身上。 (东西《没有语言的生活》)②可怜的宾馆!可怜得活像被十二月的冷雨淋湿的三条腿的狗……(村上春树《舞》)③父亲叛逃之后,我们就开始了素食,素得就像送葬的队伍或是山顶上的白雪。(莫言《四十一炮》)④街上卖笛子的人在那里吹笛子。尖柔扭捏的东方的歌,一扭一扭出来了,像绣像小说插图里的梦……(张爱玲《红玫瑰与白玫瑰》)例①以“石头、破鞋”喻“污浊的声音”,让缥缈的声音有了重量,让读者感觉到王家宽不仅受到了精神上的侮辱,同时也受到了肉体上的伤害。喻旨与喻体之间虽然缺乏“形”似点,但在感觉上却具有一致性。例②中的“宾馆”和“三条腿的狗”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种事物,村上春树把它们硬接在一起,这大概是他个人在独特心理状态下的一种独特主观感觉吧。在读者眼中,此宾馆是多么的孤零、冷清与衰败!例③“素食”非指颜色,意谓没有荤腥,与“送葬的队伍”、“山顶上的白雪”之间毫无相似之处,但我们仔细一咀嚼便会明白:浑身披白的“送葬的队伍”中弥漫的是一种“伤悲”的情绪,“山顶上的白雪”带给人的是“寒冷”的感觉,而喻旨“素食”恐怕不仅仅是指食物,而是指代一种生活。这样解读我们就明白了:父亲叛逃之后,留给我们的是悲伤,我们的生活从此进入寒冬!“素“字在这里仅仅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例④“东方的歌”像“绣像小说插图里的梦”,喻体是那样虚无缥缈,却又拿捏得那样细腻而准确,古色古香不乏文化的内涵。张爱玲不愧为感觉化描写的高手。 四、喻体风趣幽默化 什么是幽默?《辞海》上是这样解释的:“通过影射、讽喻、双关等修辞手法,在善意的微笑中,揭露生活中的讹谬和不通情理之处。”幽默的特性在于微妙的常识和智慧、哲学的轻逸和思想的简朴,它不是以严肃、复杂和深刻的面目出现,而是善于在通常以为正常的行为中察觉出细微的差别和异常,在貌似重要的事物中揭示出虚伪做作。 在我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具有幽默语言风格的有林语堂、鲁迅、老舍、赵树理、钱钟书、王蒙、曹文轩、高晓声等一批作家。目前一些网络作家更是把幽默的语言风格发挥到了极致。这些作家在幽默的表达方式、幽默的品味方面尽管存在差异,但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他们都是运用风趣幽默化比喻的高手。#p#分页标题#e# 幽默的比喻是以追求喻旨与喻体之间的强烈反差性或对比的荒谬性为目的、以读者丰富的“联想”为纽带,通过两种事物间属性的移植而形成的。例如:①又有人叫她“真理”,因为据说“真理是赤裸裸的”。鲍小姐并未一丝不挂,所以他们修正为局部的真理。(钱钟书《围城》)②他看得译书好像订婚,自己首先套上约婚戒指了,别人便莫作非分之想。(《鲁迅全集》卷六,275页)③过了一会儿,买买提处长的鼻孔和牙花都被打出了血,鼻青脸肿,眼睛象核桃,没有核桃夹子是开不开缝了。(王蒙《买买提处长轶事》)④咱们俩的感情就跟人民币一样坚挺。 (郭敬明《梦里花落知多少》)例①中“局部的真理”,既是“陌生化”的新造词语,又是一个化具体为抽象的比喻,新颖绝妙,读来令人喷饭。例②把“译书”比作“订婚”,喻旨严谨庄重,喻体轻松喜庆,两者在语体色彩上形成强烈反差,从而取得幽默的意趣和讥讽的锋芒。例③一位党的好干部被无缘无故地打得遍体鳞伤,作者不是以愤怒和同情的笔调来叙写,而是由“核桃”再联想到“核桃夹子”,以调侃的口吻“幽了一默”,表现在那人妖颠倒的年代的无奈心情。例④以“坚挺”的“人民币”喻“感情”,既有时代感,又有让人忍俊不禁的幽默效果。 与传统比喻相比,现当代文学中比喻取材的视域要广泛得多,对人的主观世界投射的目光也更多。喻体的时代生活化,一方面“近取诸身”,使比喻的外延得以大力扩张,另一方面能有效地揭示文本的社会背景,为写作受体正确解读文本留下明晰的线索。 喻体的“远距异质”化和主观感觉化,是对传统比喻强调“相似性”的词语转移和替换一个有效的突破,同时也与现当代文学创作由传统重点关注客观世界转向重点审视人的心灵世界的潮流相契合。追求喻体的风趣幽默化,则与现代人外在的生存环境压力增大有关,人们渴望阅读文学作品时能在一种轻松的状态下进行,为生活的压力寻找一个情绪宣泄的窗口。 从审美的角度看,现当代文学创作在比喻的运用过程中,还有一种负面倾向值得我们警觉,那就是喻体取材恶俗化、下流化。如莫言小说中的一些比喻就颇受人诟病,比如“嫉妒中的女人嘴基本上就是个肛门,嫉妒中的女人话基本上就是臭屁。”(《四十一炮》)、“马洛亚牧师蹿出钟楼,像一只折断翅膀的大鸟,倒栽在坚硬的街道上。 他的脑浆迸溅在路面上,宛若一滩新鲜的鸟粪。”(《丰乳肥臀》)、“继续扇下去,连麻酥酥也消失了,只剩下‘呱唧呱唧’的瘆人声响,好像不是在扇自己的脸,而是在扇着一个褪毛猪的尸体,或是一个死女人的腚。”(《酩酊国》)……喻体毫无美感可言,无一不给人一种肮脏、丑恶甚至恶心的感觉。个别打着“前卫”“先锋”旗号的作家、诗人更是乐此不疲地围绕着人的性器官和性心理来设喻。 文学的主要功能是审美。传统文学语言中的比喻大多形象、传神、典雅,无不给人以艺术美的享受。作为现代人,如果我们在创设比喻时,为了追求新奇、独创、另类而不惜庸俗、媚俗、恶俗,如是则矮化了文学的审美功能,也失却了比喻在文学语言中应有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