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课堂教学范例

常规课堂教学

常规课堂教学范文1

关键词:常规要求小学体育课

一、常规要求对小学体育课堂的重要性

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实践中,常规要求必不可少。它不仅能够整体提升体育课堂教学质量,很大程度上规范了学生的行为与习惯,培养了学生的规则意识。因此,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充分落实常规要求,提升体育课堂的效率,以此挖掘学生的体育潜力。

(一)保障学生体育课的安全。小学体育课堂上明确常规要求,能切实保障小学生的人身安全。小学体育课主要是在户外开展,在体育课教学时,会使用到较多的练习器械。譬如“跳山羊”,“投掷垒球”等。小学生的自律意识较差,自控能力不足,若没有体育课常规要求的“约束”,很容易造成体育课堂的混乱,继而产生诸多危险。比如,少数调皮捣蛋的学生会使用体育器械相互打闹,或者在操场上追逐嬉戏。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充分强调体育常规要求,能引导学生树立自我保护的意识,同时,还能让学生注意正确使用体育器械方法,继而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他人。

(二)营造高效和谐的课堂。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实践中,常规要求能够有效营造和谐高效的体育课堂,整体提升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成效,教师需要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但在实践过程中,相对开放且活泼的课堂氛围,若缺乏一定的约束,很容易出现学生过分活泼或者嬉戏打闹等问题。因此,明确小学体育课堂中的常规要求,能够在营造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提升体育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具体的体育教学实践中,教师可精心创设游戏教学的情境,以此来激发和调动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通过明确的常规要求,学生在游戏过程中,能够自觉遵守游戏的规则,积极推动游戏活动的有效开展,这对于营造高效和谐的课堂,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优化学生体育学习质量。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实践中,充分明确常规要求,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优化学生的学习质量,培养学生的科常规要求在小学体育课的落实初探学体育意识以及能力。执行常规要求,小学生能够自觉遵守课堂纪律,能够自觉遵守课堂规章制度,同时也能够在体育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得深入和全面。在新课改全面实施的背景下,教师在小学体育实践教学中,应该充分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学习习惯及学习方法,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基于明确科学的常规要求,学生得以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同时也能够明确体育活动中的技能要领以及规章制度,这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学生的体育学习质量。

二、加强小学体育课堂常规遵守与执行的措施

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积极发挥常规要求规范作用,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使学生成为体育课堂学习的“主人”,不断优化体育课堂的教学质量与成效,切实提升学生的体育学习质量。为引导学生充分遵守常规要求,教师应该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一)有效开展引导课。教师应该充分重视学期初的首堂课。这堂课,一般称之为引导课。部分体育教师缺乏对引导课的重视,往往将其等同于普通课程,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体育学习质量,也制约着学生的体育规范认知。因此,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科学开展引导课,将本学期的学习重点以及体育学习的规范、规矩等全面讲解给学生,引导学生充分认知这些内容,并养成自觉遵守的良好习惯。教师应该在每堂课的前几分钟来进行常规教育引导,以此强化学生对课堂常规要求的认识与重视,让学生慢慢产生“规则意识”。

(二)充分重视实践课。教师应该充分重视体育实践课,尤其是第一节课外实践课。小学体育课程一般主要分为室内理论课以及室外实践课。为养成学生良好的体育学习习惯,教师在第一堂体育实践课中,应该给予学生科学规范的指导,为学生整个学期的体育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在第一堂体育实践课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明确“什么可以干,什么不能干”,让学生逐步形成规则意识。

(三)强化教学监督检查。确保体育常规要求一如既往地贯彻执行,教师应该做好学期中的监督检查。小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不高,在常规要求的遵守以及执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消极懈怠,或者注意力下降等问题。为保障体育常规要求的科学贯彻与实施,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做好定期的检查与监督,时刻警示学生认真执行常规要求,及时纠正学生常规要求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不足,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学习习惯,帮助建构科学的体育学习意识。

参考文献:

[1]毛振明,赖天德.如何正确理解和实施体育课堂教学常规[J].中国学校体育.2006(12)

常规课堂教学范文2

摘要:

从巧借学生姓名,唤起课堂共鸣;“卖弄”自身形象,调动学生视听;妙用课文内容,化解课堂尴尬;借助语言“穿越”,活跃课堂气氛等方面,研究新课标下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关键词:

语文课堂;注意力;细微环节;小花招;寓教于乐

课堂是教师教学的主阵地,每个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都期待学生能以最为积极的状态专心致志地学习,积极投入,从而提高课堂效率。但心理学家指出,由于受到年龄、生理、心理等因素的影响,一堂课45分钟内,学生的注意力、兴奋点不可能始终保持在一个高水平状态。加之语文课作为培育人文素养的基础性语言科目,它的教学功能必然更多地倾向于隐性层面,它的教学效果相对而言是来得比较慢的。在这种情况下,不可否认,语文课堂上就更容易出现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同时,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形:老师在严谨认真、条分缕析地讲课过程中偶尔出现一个小错误,比如发错一个字音,写错一个人名,往往会让学生一下子来了劲儿,兴奋上好半天。这些细节不禁引发了教师的思考:学生在课堂上不是不能集中注意力,更多的时候,他们的心思是介乎于课内与课外之间的一种半游离状态,一旦给他们一些“兴奋点”,便会专注于课堂。关于如何提高学生课堂注意力的问题,很多教育工作者都做过深入细致的研究。特别是在新课程背景下,专家再三强调教师在课堂设计环节要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增强师生互动,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课堂45分钟是瞬息万变的,教师除了要有这样宏观的原则方向,还需要在具体授课过程中根据实际,随机应变。在充分把握学生认知和情感的基础之上,抓住一些细小环节动点脑筋。其实,有时候教师只需稍微耍点“小花招”,便可围绕学生营造出轻松自然的“气场”,拉近学生和教师、学生和文本之间的距离,不露痕迹地把学生引向课堂学习过程,使学生放松、愉悦地投入到学习中。所以,作为语文教师,担负的责任重大。学生不会喜欢刻板、单调,很少把快乐、惊喜带进课堂的老师。语文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素质、广博的知识、开朗的性格和宽广的胸怀,同时还要善于揣摩学生心理,善于从教材中挖掘健康、积极的因素。语文是一门语言类学科,语言有无穷的艺术呈现形式,这就给语文老师在语文课堂上“耍花招”提供了很大的发挥空间。

一、巧借学生姓名,唤起课堂共鸣

中国人的姓名是一门博大精深的文化,每个人的名字中多多少少都有些自古流传下来的美好寓意。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很多时候教师可以将文本信息和某些学生的姓名联系起来,引起学生的关注。比如在讲《渔父》这篇古文时,其中有一句“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需要翻译。在选择回答问题的对象时,便有意识地喊了两位学生:薛皓月、陆文皓。全班学生马上心领神会,课堂气氛就在这样一个小小的举动中活跃起来。大家的注意力自觉地集中到老师要讲的内容上来,这个“小花招”对于接下来要强调“皓皓”这个文言实词的含义起到了很好的预热作用。再比如默写李煜的词,许多学生容易把作者的名字“煜”写错。在点评时,教师可以不失时机地来一句:“这个字其他人都可以写错,但马恬煜同学要是写错的话,就绝对不应该啦!”开怀大笑之中拉近了学生与这个字的距离,无疑加深了他们对这个字的印象。其实,像这样借用学生姓名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热情的行为,无须之前刻意准备,有时就是信手拈来、妙手偶得、亲切自然,又能让学生印象深刻。

二、“卖弄”自身形象,调动学生视听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除了关注学生的特点以外,还可以用自身形象来做些文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定位可以是“平等中的首席”,真正能驾驭课堂的教师应具备亲和力,要具备亲和力,就要敢于在课堂上“卖弄”一下自身的形象。记得在做一道成语辨析选择题时,学生遇到了“鸠形鹄面”这个比较陌生的词。教师按照常规向学生具体解释了它的含义“形容身体消瘦,面容憔悴”。此时,发现有些学生记得并不认真。于是,教师指着自己略带夸张地说道:“很多同学刚才都记录得很认真,但也有几位同学没有动笔,一直在看着我。其实,你们想从观察老师的形象上体会鸠形鹄面的含义太困难啦。本人体重160斤,从我身上,你只能了解什么叫心宽体胖!”一席话语,逗得学生哈哈大笑,那几个不认真的学生边笑边借过周围同学的本子,开心地动起笔来。可以肯定,今后万一学生再遇到这个词,一定会想起老师这个“反面形象”,熟练掌握并运用这个成语一定不成问题。充分挖掘教师自身形象,只要不低俗、不刻意,又何乐而不为呢?

三、妙用课文内容,化解课堂尴尬

语文课本上的文章文体众多,类型各异,不能保证所有文章都适合学生的阅读审美口味。所以,在课堂上难免会遇到有些学生打瞌睡、开小差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老师中断授课内容,整顿课堂纪律本也无可厚非。但也许在这短短的几分钟时间里,语文课就变成了政治思想课,原本课堂连贯有序的节奏就会被打乱。所以,在这种情形下,有时候教师可以动动脑筋,借助正在讲的课文内容,巧妙地进行批评教育。这既可以化解课堂的尴尬与不和谐因素,又不至于把课堂的连贯性破坏,有时还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印象,可谓一举多得。比如,在讲朱自清先生的《春》这篇散文时,正好赶上下午学生上完体育课后的第二课,无精打采、昏昏欲睡者大有人在。怎么办?情急之下,想起了课文中的一句话,于是便来了一番借题发挥“:同学们都在用心体会朱自清先生优美的散文语言,我发现有几位同学已经用实际行动在揣摩‘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意境了……”这招“借力打力”唤醒了“小睡”者。据说自此之后,但凡有人课上睡觉被老师提醒,同学都会冒出朱自清先生的这一名句来,这让作为语文老师的我颇感欣慰。

四、借助语言“穿越”,活跃课堂气氛

时下,荧屏上出现了很多“穿越”式的影视作品,将穿着时髦、思想前卫的现代人置于古代,时空的错位生发出许多离经叛道之举,啼笑皆非之言。虽然这类文艺作品为很多人所诟病,但不可否认它们的收视率一路飙升。由此想到,其实语文课本上古今中外的篇目内容决定了语文课堂是有深度和广度的。在这样的课堂上,如果教师能立足好目标,掌握好火候,适时地运用一些“穿越”式的语言,肯定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如学习高尔斯华绥的《品质》这篇文章,学生纷纷评价完主人公———鞋匠格斯拉的形象之后,教师可以进行这样一番总结:“我觉得,化用我们学校的校训来概括格斯拉的品质再合适不过。如果说我们每位同学在高中学习生涯中追求的是‘人品与学问的同步卓越’,那么,格斯拉就是用他的一生在追求‘人品与技艺的同步卓越’。这就是他最高贵的品质。”这一招,无疑加深了学生对人物品质的理解。再比如,描述《与朱元思书》中“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的情景时,可以适时地加上一句时髦的歌词“:这些蝉不停地互相鸣叫,一定是在说‘:亲爱的,你慢慢飞,飞到丛林去看小溪水……’”活泼的语言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他们不再感到学习古文是那么枯燥了。

五、结束语

总之,语文这门学科包含着丰富的伦理道德内容,透射出鲜明的思想感情色彩,表情达意之中尽显学科特有的魅力。作为培育人文素养的基础性语言科目,课堂上有时很容易出现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这就需要教师在具体授课过程中抓住一些细小环节,践行“寓教于乐”的方针。在这个过程中,一系列的行为举措必须服务于教学内容。语文课堂上一系列“小花招”是教学过程中自然生成的一个个亮点,对它们的使用宜精不宜多,并且要注意时机和效果,刻意而为等于无所作为。只要语文教师抱着改革、发展与提高的决心,进行更为深入细致的探索和研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总结方法,则语文课堂一定能别开生面,异彩纷呈,语文教学必然会活力四射,激情洋溢,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

作者:姜晖 单位:江苏省南通中学

参考文献:

[1]高珊.新课标下语文朗读教学的思考[J].教学与管理,2012(21).

[2]张传宗.语文教学应从学科理论出发进行科学创新的改革[J].课程•教材•教法,2013(08).

[3]李建军.中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问题归因及对策[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3(02).

第二篇: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策略

摘要:

小学语文能够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加小学生语文方面的知识,提高小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小学生个性的发展。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从目前小学语文课堂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两方面出发,提出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策略。

关键词: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问题;策略

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师的奋斗目标。这是一个不断优化小学语文课堂的过程。笔者认为,真正高效的课堂能够使教师和学生相处融洽,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能够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轻松快乐,这才是真正的高效课堂。

一、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目标不够明确

目前,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还不够明确,只是单纯地传授语文基础知识,忽略了对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只关注语文考试成绩的好坏,不理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正确与否以及语文基本技能的培养。

2.教学方法比较落后

小学语文的教学方法仍然比较守旧,教师上课的目的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并不为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教师讲起来很吃力,学生学习的效果也很差。

3.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

每位学生在面对新知识时的接受能力都有所不同,部分学生在面对新知识时能够快速掌握,但是还有部分学生不能掌握甚至完全不理解。再加上小学生比较贪玩,不会主动复习课堂上讲过的知识,长此以往,学生之间就形成差距,差生会觉得语文课枯燥无味,进而失去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4.学习缺乏积极性

学生学习时缺乏积极性,再加上教师只布置一些死板的课后作业,增加了学生的惰性。教师在课堂上只教授语文基础知识,而且课后布置的作业难度系数都一样,既提不高差生的成绩,也减慢了优秀生的进步速度。久而久之,所有学生都习惯了这种被人牵着鼻子走的学习方式。

5.课堂气氛不够和谐

语文课堂上的气氛是影响教育效果的主要原因。要想调节课堂气氛,就要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地位。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只是主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会使学生没有在课堂上提问的想法,使学生不敢进行学习上的创新,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二、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

1.分析学情,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小学语文课堂高效的保证是师生关系平等,课堂气氛融洽。要想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必须在课前了解所有学生的学习情况,掌握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真实想法,并了解学生之间知识水平的差距。

2.研读课标,建立正确的教学目标

语文教师要培养小学生的综合能力,还要发展学生独特的个性,更要将语文知识完整地传达给学生,这是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的目标。学习语文能让学生领悟到学习的方法和奥妙,经历基本的探究性学习过程,激起学生探索知识的渴望,并在学习的过程中享受学习与成功的喜悦,促使学生形成自己独特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认真备课,形成清晰的教学思路

教师的教学思路要清晰明了,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听得懂,学得快,学习效果才会好。在课前,教师要认真预习课文,把课文的内容归纳成一条清晰的提纲。教学的效果如何,教学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思路是否清晰。

4.深化改革,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

游戏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学到许多新知识;小组合作学习可以营造良好的氛围,使学生在轻松愉悦中快乐地学习知识;利用多媒体的声情并茂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理解语文的含义。这些方法都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在教学中引入一些趣味性的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5.因材施教,让学生都能提高

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好有坏,不能所有的学生都“一把抓”。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时要考虑到每个学生的情况,全面兼顾,既要将优秀学生的再提高考虑进去,又要将差生的接受能力考虑进去。

三、总结

总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是一个逐渐完善的过程,学生各有各的特点,不能采取“一把抓”的方式。要调整好师生之间的关系,为学生营造融洽的学习氛围,结合丰富多样的教育形式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愉快地融入学习中去,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作者:贾杰 单位:磐石市烟筒山镇中心小学校

参考文献:

莫丽.如何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5(12)

第三篇:初中语文高效课堂阅读教学策略

【摘要】

作为一名中国人,语文自然是每个人都必须要精通的一门学科。阅读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阅读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了语文理解能力、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的高低。虽然在近些年以来,语文阅读的重要性越来越被大家所重视,但是如何能真正地提高学生课堂阅读的效率一直是难以解决的问题。而本文就如何提高学生课堂阅读的效率来进行分析和探讨,希望能以本文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

语文;课堂阅读;提高;效率

一、初中语文课堂阅读的特点

(一)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不强

在现在的语文阅读学环境下,许多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相较以前,有很大的退步,主要是由于现在大部分学生笼罩在应试教育的阴影下,学习自然而然的变成了一种对抗考试的无奈之举,而没有清楚的意识到学习本身对一个人成长发展的重要性。从老师的角度来讲,教学也变成了一种目的,越来越单纯的为了学生的高分而教学,没有从学生本身的特点来全方位的培养学生的兴趣。而这两方面的作用结果就是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学习变成被动,学生没有阅读的兴趣,自然也就没有了学习的动力。

(二)学生的阅读面不够广阔

由于各种各样的现实客观条件的制约,初中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阅读面始终打不开,换句话来讲,就是学生的阅读量太小。有人认为,课外阅读会使学生分心,对学生的正常发展影响是不好的,其实这是种错误的认识。有研究表明,有课外阅读和没有课外阅读的学生相比,在小学时期的影响差距是不明显的,但是到了初中、高中直到大学以后,影响是非常大的,那些从小有些良好课外阅读习惯的学生,在为人处事,学习研究方面的能力有着明显的突出,这是因为课外阅读会让孩子们的思维更加活跃,逻辑思考能力也会有很大的提高,见到的东西多了,自然而然的就会学到的更多,学到的知识也会融会贯通,作用起来更加灵活。

二、如何提高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效率

(一)培养学生阅读的主动性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让学生愉快有效地进行语文阅读,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有动力。把课堂交给学生,让他们去发现语文阅读的乐趣,让学生去做课堂的主人。语文课堂相较数学等其他课堂来说,气氛还是比较好进行调动的,可以通过给学生讲一些有趣的名人小故事,做一些游戏等,把阅读融入到其中,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既学到了知识,又有了主动学习的兴趣。

(二)不同文章阅读方法要有不同

在学生的课堂阅读中,要注意使用不同的阅读方法来对待不同文章。这是很多学生甚至老师在学习及教学上的一个误区,盲目的以为阅读就是读,只要读会了就行了,其实不然,阅读的读分为很多种,比如有朗读、默读、诵读、精读、略读和泛读等,都应该在对待不同的文体,不同的内容时合理选择阅读方式。另外,不要拘泥于哪种文体就必须要用哪种阅读方法,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来指导他们不同的阅读方法,学习没有一种固定的方法,只要能够学到所要学习的知识,用什么方法并不重要。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老师一定要多了解学生,只有这样,才能用正确的方法去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效率。

(三)加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

加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的原因主要有两个。其一,学生的阅读量达到一定程度以后,可以让学生的思维更加灵活,懂得的知识更多,而知识之间是可以融会贯通的,这样,对学生本身的未来发展是非常有好处的。其二,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多进行一些课外阅读,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相比较课堂上的一些阅读来说,大部分学生肯定更喜欢课外阅读那些有意思的东西,这个时候,我们不应该阻止,相反,应该就行鼓励,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所以说,学生的课外阅读十分重要,家长老师应该走出“课外阅读有害无益”的误区,多鼓励学生进行一些课外阅读的训练。

小结

阅读不是目的,它只是一种手段,一种学习的方法,最终目标只是为了有益于人们的发展。而课堂阅读是学生与老师,与书本之间的一种对话。本文就如何提高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效率进行了一些分析,认为初中语文课堂阅读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两点,一是学生的主动性太差,对阅读提不起兴趣,二是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太低,只是一味的学习书本上的知识,这是远远不够的。而要提高学生课堂阅读效率,就必须从这些方面入手,可以调动学生课堂积极性,学会对不同体裁不同内容的文章采用合适阅读方法,事半功倍,最后就是加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课堂阅读效率不高的问题。但由于本人阅历的局限性,不能做到面面俱到,希望能以此文来引起社会学者的广泛关注。

作者:田婕 单位:青海省三江源民族中学

参考文献:

[1]李雅蓉.《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小议》[J].学术期刊:商情,2010年35期.

[2]付永刚.《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J].学术期刊:吉林画报(教育百家),2014年6期.

[3]王喜霞.《浅谈初中数学课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J].学术期刊: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3年9期.

第四篇: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探析

摘要:

结合教学经验,从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扎实备课,精心设计课堂提问,进行科学、合理的有效性评价等方面总结了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保证教学质量顺利达成的方法。

关键词:

语文;高效;教学

新课改背景下,各种教学模式应运而生,新型学习方式逐步应用于课堂教学之中。但无论如何,先进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都必须以课堂教学质量为目的,而教学效率的高低,直接反映了课堂教学的质量。那么,教师应如何发挥能动作用,让学生学得主动,使语文课堂教学更高效呢?

一、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

教育即教育者为受教育者创设适合个性发展的和谐教育环境和氛围。语文教师要努力构建民主、自由、开放的学习空间,尊重学生,热爱学生,让学生在语文教学的潜移默化下形成良好的人文品质。需要加强教学目标设立的合理性:一方面,明确学生实现该目标的可能性,在此基础上开展写作课程的教学活动;另一方面,要体现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在对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方式及所采取的教学手段进行全面分析后,设定写作课程的教学目标。以此方式促进相关学习目标的实现,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还需注意尊重学生,使学生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及时获得教师的有效帮助,进而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一个稳定和谐的环境。在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时,语文教师需加强对每个学生的全面关注,进而深入了解不同学生的个性、能力及兴趣爱好等。在此基础上开展写作课程,使每个学生的写作思维、写作技巧与写作能力都有所提高。

二、注重课前准备

要实现高效课堂,必须在课前做扎实的准备工作。备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一是设计好自己的教学方案。只要深入考虑变化了的学生因素,再加上有关该课的日常知识,积累方法,就很容易在最短的时间内形成高质量的新教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及认识规律选择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合理使用教案,注重课堂提问的艺术性,所提的问题有价值,有启发性,并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二是要充分利用资源。网上关于中小学教材每章每节每课都有教案和资料,以供教师方便快捷地体会借鉴,结合实际生成新的教案。另外,制作好教学中必需的课件及课堂练习。当堂巩固,当堂消化,当堂吸收,当堂反馈。三是搞好集体备课,资源共享。同时,多浏览本专业新报刊,借鉴最新成果,寻求最佳方法。

三、精心设计课堂提问

教师在备课时,特别要注重课堂教学的设计,挖掘教材内容,使其多样化、多层次。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征,找到文章的突破口,抓住重难点,灵活运用各种教学媒体和技术手段,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效率。此外,还要设计并重视课堂问题,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语文教师要给予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的机会,结合课文内容及所学知识展开讨论,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另外,在采取合作学习模式时,教师要针对某一问题让学生讨论,并评析每一位学生的表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要利用分组讨论开拓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在学习“乌鸦喝水”时,教师可先让学生自己阅读文章,将不理解的语句标注出来,并提出问题,比如“为什么乌鸦喝不到水”“为什么乌鸦将石子叼进瓶子,水会慢慢上升”等。然后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这既能拓展学生的思维,又能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使学生在取长补短中全面发展。

四、科学、合理的有效性评价

合理、有效的教学评价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增加学习信心。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每个学生都渴望被认可,尤其是小学生。教师对他们的看法在他们心里的重要性甚至胜过家长,有效的评价方式是促使小学生积极向上的重要手段,教师恰当的评价有利于学生建立自信心。首先,评价要民主,民主科学的评价方式可增加师生间的信任度,促使学生在民主的环境下放开自我,积极表现,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应有的水平。其次,评价标准要注重分层评价,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评价标准不能是唯一的,这会限制学生的创造性。教师要在公平、公开、公正评价的基础上,鼓励学生互评或自评。对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评价标准也应不同,要对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取得的进步给予认可和鼓励。在评价中不断矫正学生的错误行为,鼓励学生不断进步,才能增加学生学好语文的信心,从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总之,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一直是语文教师研究的重点课题。在新课改的指导下,语文教师要不断地学习和实践,尝试着将更多新的理念引用到语文教学中,扬长避短,除旧更新,为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做出努力。

作者:张洁 单位: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八冶一小

参考文献:

[1]王树红.构建高效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谈[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8):185.

[2]梁华炜.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高效课堂构建策略简谈[J].读写算(教师版),2013(34):255.

[3]谢金茂.关于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5(17):79-80.

第五篇: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思路探析

摘要: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社会的知识面越来越广泛,学生要学习的科目也越来越多,但是学习的时间却是有减无增。如何在减少学习时间的条件下做到提高学习的质量是教师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就初中的语文教学来说,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并不高,创设初中语文高效课堂迫在眉睫。

关键词:

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创设思路

语文作为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其重要性显而易见。所以,我们需要创设高效的初中语文教学课堂。高效的课堂并不是指教师在课堂上教了多少知识,也不是要加强上课的节奏,而是要最大限度地利用课堂。高效课堂强调的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而且要锻炼学生的能力。以下就如何创设初中语文高效课堂作以简要的探讨。

一、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

1.教育观念、方法落后。

很多教师的教育方法和教育观念落后。在教学中他们严格按照课本上的知识教学,完全不结合现实生活。他们太过强调所谓的课堂秩序,使课堂变得沉闷、无趣,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堂课下来,教的时间占了大部分,而完全忽略了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忽略了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紧密结合。他们认为只要自己不浪费课堂时间,多教点,教学效率自然会很高。其实不然。这样往往会导致学生对知识不求甚解,长此以往必然会影响学习的效率。还有些教师教育观念落后,注重考试的结果,而忽略了语文教学的本质,曲解了学习的真正目的。这样会让语文教学变得死板,让学生变成学习的机器。对于初中学生,要培养他们学习的能力,开发他们的思维,这种落后的教育观念与教学方法严重的影响学生的发展。

2.部分学生对学习有较强的抵触心理。

学习是一个自主的过程,需要学生主动地汲取知识,语文学习更需要学生主动思考。但是,很多学生出现厌学的情况。初中学生的心智并不成熟,他们的心理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而且他们是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群体,有叛逆心理。一旦受到教师或家长的批评,就会对教师或家长的要求产生抵触心理。久而久之,便会影响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最后导致他们对学习失去信心,失去兴趣。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只是一再地让学生好好学习,强调不好好学习就会受到惩罚,这样不仅不能强化课堂效率,反而会加深学生的厌学情绪,不利于初中语文教学高效课堂的创设。

二、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创设方法

1.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创设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前提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自主学习并不意味着脱离教师的教学,而是指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的引导作用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所谓的引导作用就是指在教学中正确、快速地引导学生思考,而不是提出问题让学生解答。例如:在进行小说的教学时,对小说场景作用进行分析,教师不要只是简单地提出“该场景描写的作用是什么”之类的问题,而应先让学生仔细阅读,引导学生将思想融入小说中,从一个小说人物的角度去提出自己的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样既能有效地解决课堂问题,又能提高学生的能力,做到真正的高效。在课堂上,教师需要增加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产生对知识的向往,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师的引导作用。

2.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并不是对学生的学习不管不顾。很多人认为初中是最重要的学习时期,需要严格的教学才能培养出更优秀的学生。这样的教学确实能培养出很多成绩优秀的学生,但是并不能做到真正的课堂高效。真正的课堂高效,不仅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教给学生多少知识,而是指在单位时间内培养了学生什么样的能力。

3.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语文教学很大一部分是靠学生自动自觉地学习,这就需要学生对学习充满兴趣,有较大的积极性。千篇一律、死板的教学模式,很容易让学生丧失学习的积极性。教师需要灵活地运用不同的教育方法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课堂变得活起来。在课堂中可以联系教学来开展一些活动。例如:在学习话剧类的课文时,可以开展一些话剧表演比赛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样既有助于教学,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在学习诗歌的时候,可以先让同学熟读课文,然后在课堂上开展诗朗诵比赛,让学生把自己的情感注入诗歌中,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分析诗歌能力的目的。这样不仅能活跃课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能够真正做到课堂高效。

三、结语

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课堂,才是真正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虽然不断变化,但是教育的目的始终只有一个,那就是培育人才。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创设对初中学生的学习十分关键,它直接关系到未来人才的培养。如何创设更加高效的初中语文课堂,需要教师不断探索、不断改进。

作者:郭兴 单位:中宁县大战场中学

参考文献:

[1]吴丹.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教学目标及实施策略探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2.

[2]刘成贤,王会平.浅谈初中教学中高效课堂的创设[J].新西部(理论版),2012(6).

[3]周磊.浅谈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上旬),2014(5).

[4]丁焕.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教学目标及实施策略探究[J].中学时代,2014(10).

[5]毛慧梅.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J].西部素质教育,2015(2).

第六篇: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建设分析

【课题项目】

本文系甘肃省“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2015年度课题《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常规重建实践与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15]GHB074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要】

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始终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当前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常规管理建设严重滞后,以至于在高效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上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以问题为导向,加快推进高效课堂教学常规重建工作,以期为高效课堂建设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管理保障。

【关键词】

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常规现状;思考

一、当前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常规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高效课堂建设实践的不断推进,我县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确实发生了深刻变化。“以生为本”、“以学定教”和“少教多学”等新兴的教学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成为绝大多数初中语文教师教学行为的指南;在备课环节上,导学案已经普遍替代教案,成为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新型模式;在上课环节上,“注入式”和“满堂灌”式传统课堂教学方式已经逐步退出了课堂教学,代之以学生“自主学习”、“交流讨论”和“成果展示”;在作业布置与批改环节上,大多数教师开始注重作业设计,不再照抄照搬课本习题,突出拓展性和延伸性作业的巩固提高功能。其中特别突出的问题主要有:

1.在课前教学设计环节上,高效课堂建设强调“以学定教”,要求教师从传统的写“教案”转向设计“导学案”;备课的重点从教师如何教转向指导学生如何学。但是我们调研发现,高效课堂建设在备课环节上改革的这些新任务和新要求,并没有体现在学校备课管理常规之中,以至于教师在备课环节上出现两种极端现象:一是部分教师,特别是中老年教师消极抵触改革,依然沿袭传统的备课方式,仅仅把自己多年沿用的教案,改头换面,美其名曰导学案;二是部分青年教师,虽然改革热情很高,但缺乏深入钻研精神,体现在备课上,许多教师不是认真钻研课程标准、教材要点、学生实际,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

2.在课堂教学环节上,高效课堂建设强调“多学少教”,要求教师从传统的“注入式”和“满堂灌”转向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体验学习”;教师上课的重点从传统的“精讲多练”转向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指导学生合作学习,点拨学生学会学习,着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但是我们调研发现,高效课堂建设在上课环节上改革的这些新任务和新要求,并没有体现在学校上课管理常规之中,以至于教师在上课环节上出现如下问题:一是传统的“以教师中心”做派阴魂不散。许多教师为了圆满完成自己预定的教学内容,把教学掌控在自己的预设之中,在课堂教学中总是想方设法把学生引到自己设计好的套路中来,导致整个课堂教学就像一个设计好的话剧脚本,上课时只要教师把它演出来就行了;二是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试图体现“多学少教”的高效课堂理念,但在实际操作中又缺乏切实可行的有效策略,导致为课堂提问而提问,为课堂讨论而讨论,为学生探究而探究,只追求“表面热闹”,不注重课堂实效,进而使“多学少教”的理念仅仅停留在形式上的简单模仿。

3.在课后教学反思环节上,高效课堂建设特别强调“教学反思”,要求教师学会教学反思,形成良好的教学反思习惯,并将其视为快速有效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但是我们调研发现,在高效课堂建设在课后反思环节上改革的这些新任务和新要求,并没有体现在学校教学管理常规之中,以至于教师课后反思意识不强,多数教师把课后反思看作是一项可有可无的教学环节。

二、进一步加快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常规重建对策的思考

上述的种种问题表明,在高效课堂建设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如何全面系统地总结近年来高效课堂建设的实践经验,将高效课堂建设业已成熟的成功经验上升为教学管理常规条例,为高效课堂建设可持续发展构建长效机制,成为目前刻不容缓的重大现实课题。

1.切实加强对高效课堂教学常规重建工作的领导。教育行政部门,特别是学校领导班子要充分认识重建高效课堂教学常规工作的重大意义,切实把高效课堂教学常规重建工作摆在学校高效课堂建设的突出位置,加强对高效课堂教学常规重建工作的顶层设计,从课前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活动、课后教学反思、作业布置与批改以及学业成绩评价等各个教学环节切入,全面系统地设计高效课堂教学常规重建工作,力求做到计划详实,目标明确,责任到人,切实为高效课堂教学常规重建工作提供坚强有力的领导保障。

2.进一步强化高效课堂教学常规管理专题研究。高效课堂教学常规重建工作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工作。为此,学校应当组织骨干力量,以问题为导向,深入研究高效课堂建设背景下,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和考试评价等日常教学常规改革的有效策略,切实增强高效课堂教学常规重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高效课堂教学常规重建工作的规范性、专业性和科学性。

常规课堂教学范文3

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实践表明,引入经典哲学故事,似乎引领他们回忆儿童时的快乐时光,让他们兴奋,从而引发他们深入思考和知识关联想象,促使他们的注意力和学习力集中于课堂教学中,大大提升他们进行课堂教学的参与度,并有效激发他们对新接触知识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将教学内容中抽象的化解为形象的、生涩的转换成直观的、枯燥的变换为鲜活的、沉闷的转化为趣味的,大大降低知识体系的难度,有效提高学生的理解力,有效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的同时,大大激发学生对高中政治学生的热情,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并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兴趣。例如,引领学生进行“量变与质变”相关知识的教学时,可以引入如下经典小故事:“某棵大树可以经受起风吹雨打,可以承受得起闪电袭击,但经受不起一群小小蚂蚁的啃食。”故事一出现,给予学生“回到童年”的感觉,清风扑面而来,从而强有力地吸引学生注意力,让他们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此时顺势引导学生分析其中所蕴含的哲学道理,让他们理解此小故事所蕴含的“唯物辩证主义的质与量的变化”原理,进而让他们更深刻地认识到“量变是质变的前提”、“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必须会发生质的变化”,蚂蚁虽然很小,其啃食一口简直微不足道,但在群蚁的日复一日的啃食下,量变便可能急剧扩大,以至于引发质变,最终导致大树的死亡。由此,将“量变与质变”这一抽象的教学内容化解为生动具体的案例教学,有效破解教学的难点,并有效激发学生对教学内容学习的兴趣,大大提高他们的学习乐趣。

二、采用幽默语言,营造生动有趣的氛围

教学语言是连接教师与学生、知识体系与学生智慧之间的媒介与桥梁,教学语言的质量将对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直接产生影响。生动幽默的教学语言可以将课堂教学氛围营造得更和谐、温馨、生动和有趣,可以大大增强课堂教学的生机与活力,特别是当教师引入形象生动的肢体动作语言之后,可以大大增强课堂教学的风趣,不仅能有效提高学生进行知识学习与探究的参与度,而且有助于使学生大胆思维,激发更多的灵感,增强课堂教学效果。例如,教学《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时,可以在引入“种瓜得瓜,种豆的豆”这一格言之后,紧接着幽默地说出:“老太太种鸡蛋得鸡蛋吗?”并通过多媒体在屏幕上展现“老太太种鸡蛋”的风趣图片,由此吸引学生注意力,让他们思考这显然是不可能实现的“生活常识性事例”,原于鸡蛋本是动物“果实”而非植物“果实”,是属于两个完全不一样类属的物种。然后,由此引导学生辨析“创新意识”与“非常规思维”的内涵与核心,促使学生学会科学感知事物现象,科学认清事物的表面现象与本质特征,从而把握好“打破常规思维”与“创新思维”之间的辩证关系,让学生明白打破常规思维并不一定是创新,只有符合科学规律和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的非常规思维,并实现预定的目标才是真正的创新。如此幽默一番,立即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三、创设互动情境,趣味浸染于对话交流中

高中新课标强调指出:教师在引领学生进行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加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凸显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与核心作用,由此让课堂教学气氛更活跃,从而促进学生主动思考问题,让课堂教学不时闪动学生的智慧火花,增强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自主性、自觉性与兴趣性。例如,教学“市场经济”时,可以引导学生就当前市场上物品价格波动问题进行讨论。比如正值时节的西瓜价格很便宜,而反季节的西瓜却很贵;又如,往年东北农场的大白菜供不应求,价格很高,而当前由于农户没有很好地控制“生产量”,导致今年严重滞销,以至于许多大白菜因此腐烂掉,致使农户损失严重。通过这两个例子,组织学生讨论市场经济的缺点,并梳理总结出其盲目性、自发性和滞后性“三大问题”。如此交流互动,有效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并让学生对相关知识与原理产生较深刻的理解与印记。

四、结语

常规课堂教学范文4

小学生正处于形成正确认知及掌握生活技能的重要阶段。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常常有部分学生在参与体育实践活动中存在违纪的行为。有些学生不听不看,注意力不集中,对老师的吹哨动作毫无紧迫感;有的学生不按照体育课的要求,穿皮鞋及牛仔裤等进行体育活动,在老师吹哨进行指导时,更是不闻不问;此外,在规定的课堂教学中,有的学生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师所规定的练习任务。

二、原因分析

在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中,体育课堂教学内容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且进度不尽合理,部分学生无法完成,甚至产生厌学情绪;小学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存在讲课风格、声音等方面的问题,使得学生不愿意参与到体育教学活动中。

三、对策分析

1.建立健全一贯执行的体育课堂教学常规

建立健全一贯执行的体育课堂教学常规,是促使学生更好地配合体育教师参与体育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策略之一。在学期之初,体育教师就应明确地和学生说明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可以做及不允许做的行为,在进行具体的教学活动时,严格按照课堂教学常规规定来执行,使学生逐渐适应体育课堂的教学习惯。在建立健全一贯执行的体育课堂教学常规的基础上,体育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参与体育课堂教学活动的实际状况,采取灵活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知识与体育技能的积极性。

2.体育教师应认真观察与分析学生的行为

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管理中,体育教师应认真观察与分析学生的行为,关注学生参与体育课堂教学活动的情况及完成教学任务的情况,以便更好地维持正常的课堂纪律。体育教师认真观察与分析学生的行为,有助于教师及时发现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有效的时间内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帮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因此,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应认真观察与分析学生的行为。

3.妥善处理违背课堂教学管理的行为

妥善处理违背课堂教学管理的行为,要求体育教师在发现这类行为时,迅速作出正确的反应,并及时采用恰当的方法进行处理。在处理违背课堂教学管理行为的过程中,体育教师要在尊重学生人格的前提下进行。如果学生因为消极的学习态度而没有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教师可以通过皱眉、走近等方式,提醒学生快速完成学习任务。如果学生的违纪行为影响了其他同学的正常学习,教师应立即暗示学生停止不良行为,使学生明白教师的苦心,进而改变不好的学习态度,积极参与体育课堂的教学活动。

四、结语

常规课堂教学范文5

【关键词】微课;高中历史;自主学习能力;历史审美;意识

1.高中历史微课与常规课堂教学的区别

在教学内容方面:高中历史常规教学。常规历史教学活动一般分为基础知识、重难点等多个构成部分。而高中历史微课具有较为明确的主题,主要以一个知识点为核心展开教学过程,其对于教学内容的选择,将微课精炼、小微的特点充分体现了出来[1]。在教学时间方面:各个高中学校通常将常规历史教学时间设定为40分钟左右,历史微课一般将时间控制在5-8分钟,高中生可从自身学习需要出发,灵活利用微课时间对自己的学习进度进行合理调整。在教学形式方面:常规高中历史教学通过面授形式来进行,教师和学生在历史课堂上进行面对面交流和学习,微课一般采用历史微视频作为教学资源,高中生通过观看视频内容来学习历史课程知识。

2.微课在高中历史教育中的实施策略

2.1通过微课突破历史教学中的重难点部分

微课时间相对较短,所以高中历史教师在进行视频制作过程中,一定要高度重视视频内容精炼性,围绕一个知识点进行充分归纳和讲解。同时,高中历史教师应根据历史学科特点,在进行微课设计时,要侧重于对相关历史问题的研究与分析,形象化呈现抽象理论知识,从而有效突破课程重难点内容。例如,在“百家争鸣”教学中,高中生能够快速理解和掌握法家、儒家以及墨家等各个思想派别的理论主张,但却难以深刻认知到百家争鸣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深层次原因。对于这个问题,高中历史教师可合理设计相应的微课,并将一些动画设计穿插在微课内容中,以便于把当时的社会环境充分呈现出来,促使高中生意识到百家争鸣现象本质是由社会大变动引起。再比如,在学习《英国君主立宪制》章节内容时,可针对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的背景、特点及作用、完善过程等重难点内容制作微课视频,时间以3~5min最为合适,对每个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讲解,同时又要注重知识点之间的衔接性和连贯性,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知识体系,进而实现重难点知识的突破。

2.2通过微课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高中历史教师可把微课引入到常规课堂教学中,同时引导和鼓励高中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和探索历史知识,利用校园网络学习平台中的微课资源为学习历史知识提供帮助[2]。在此基础上,学生学习不再受时空限制,可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和掌握更多的历史相关知识。高中生在自主学习之后,可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整理出来,由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详细分析与讲解。例如,在进行“国共第二次合作”教学中,高中历史教师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通过网络或图书馆查阅相应的历史资料,大致了解“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基本内容。其次,历史教师将制作好的微课视频到学习平台中,为高中生有效梳理和把握课程知识提供指导,同时让他们将自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归总。最后,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高中生自主学习效果进行检验,并与学生展开互动,在讨论与交流中顺利解决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2.3通过微课有效培养高中生的历史审美能力

高中历史教师可充分利用微课教学来促进高中生历史审美意识的形成与发展。首先,历史教师应详细分析课程内容,并全面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积极搜集与教学内容紧密贴合的历史素材,整理制作成微课内容,通过微课视频创建一个良好的历史情境,使高中生穿越时间和空间,在这个历史情境中切身体验某一段历史时期的社会文化、政治以及军事状况,让他们感受各个阶段的历史风云,从而深刻体验各段历史情感。例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扩大”教学中,历史教师可在微课视频中加入“斯大林格勒战役”、“偷袭珍珠港”等战争场面,让高中生深体会到现代战争恢弘与残酷,以充分激发他们,使他们在历史视频的熏陶下,逐渐形成自身的历史审美能力。

3.结语

总之,微课在高中历史教育中的实施,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还对高中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应充分把握常规课堂教学与微课教学的差异,通过微课突破历史教学中的重难点部分,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效培养高中生的历史审美能力,从而全面提升历史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徐燕文.微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6(34):86-87.

常规课堂教学范文6

新课程的高中语文教材与传统教材相比,在内容选择上有了更强的灵活性,进行练习的内容也对学生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对于一般水平的学生来说,首要任务还是加强他们的基础知识和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往往会想把字词和阅读进行完美结合,这就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式。这种思维定式表现在公开课上,授课教师会希望能成功地把师生有效互动和教学任务的完美实现展现到观摩教师的面前。对一堂公开课成功与否大多数也是从这两方面进行考虑和评价时,而对课堂的主体学生来说却被忽略了,他们在这种完美的课堂上获得的知识量是多少?他们是否深刻地理解了文中的主旨都没有考虑到其中。而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少了很多外在表现的花样,多出的是真正对学生使用的指导。

例如,在教学《秋天的雨》第一课时,我预设目标是认识生字,会写五、六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阅读课文;并对秋天有所感受。当我实施教学时,发现学生大多数已完成了识字任务,课文也读得很流利。于是当我引导学生阅读第二段时,我边运用道具(树叶)边做动作边示范读,学生兴趣大增,完全投入了秋天的情境当中,读了还想读,演了还想演,有好几次我试图将学生的思维从朗读中牵回到写字上来,都很难成功,索性我就将写字这一内容从本堂课中删除掉了。结果学生整整朗读了一节课,学生自己似乎成了那银杏叶、枫叶、田野、果子、菊花,兴致勃勃地表演着,自我陶醉在“秋天”里,下课了还在意犹未尽地表演。和公开课的内容丰富相比,这堂课的内容单一,不能评价为一堂成功的语文课。但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他们通过进行阅读,提高了对文章深意的体会,感受到了作者的真实情感,把文章中描写的情景再现到了脑海中,让学生对阅读产生了兴趣,从阅读中获得了感悟,这未尝不是一堂好课。

二、课堂教学时间的延误也情由可原

在公开课中,教师能按时、顺利地完成课堂教学就是一堂完美语文课的要求之一。这就使得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活动设计时,对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了时间限制。如果这堂课能按照教师的设定圆满结束,使学生能获得真正的收获,那就是真正完美的好课。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面对的是思维不断运转的学生,他们在学习时会不断产生各种问题。在公开课上教师为了在时间上追求完美,避免浪费时间,有时会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一带而过。教学是动态的,常常一个环节设定的时间到了,而教学任务尚未完成,于是为了整堂课结构的臻美,教师不惜漠视课堂的动态生成,草草结束一个环节,又匆匆开始另一个环节,牵着学生走,而颠覆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学生在这种公开课上完全不能作为学习的主体,而是要随着教师设定的环节进行,由于时间的限制对问题的思考不深入。那我们何必要求公开课上的“准时到达”呢,我们平时设定的课时要拖延,但不是一样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吗?

三、课堂常规的偶尔有缺也无妨

在语文教学中,很多做法长期坚持下来就形成了一种模式、一种习惯,会让教师和学生认为这就是教学常规,是必须遵守的。例如,在课堂互动环节,如果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其他学生必须保持安静,在和别人合作时要发挥友好的合作精神等等。这些常规实施起来才能使语文课堂教学顺利进行。如果语文教学中一直按照这种常规的方式进行,学生就会对这种教学模式产生抵触心理,课堂学习没有新鲜感,不能使注意力很好地集中。所以,教师可以偶尔打破这种常规,使学生在新奇的课堂氛围中接受新知识,他们的积极性和对课堂教学的兴趣会更高。所以,不完美的课堂教学常规不是影响教学效率提高的关键,创新性的课堂教学模式和真实的课堂教学过程才是让学生进行高效率学习的重要因素。

四、总结

常规课堂教学范文7

本文系甘肃省“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2015年度课题《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常规重建实践与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15]GHB074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摘要】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在高效课堂建设背景下,迫切要求按照高效课堂教学理念,重建备课常规管理规范,以期促使教师改进备课行为,为高效课堂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从调查农村中学教师备课常规管理现状出发,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农村中学备课常规管理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关键词】

高效课堂;备课管理;问题;思考

一、高效课堂建设以来农村中学备课管理改革现状的分析

通过查阅教案、随堂听课和同教师座谈等多渠道获得的调研材料来看,随着高效课堂建设的不断深入,农村中学备课管理改革取得了一定进展,教师的备课行为正在发生可喜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领导重视备课管理,初步建立了备课常规管理制度。各学校根据高效课堂建设的实际需要,初步建立了一系列高效课堂教学常规管理制度;二是初步建立了教师备课约束激励机制,规范教师的备课行为。各个学校都建立了备课有期中检查期末核查制度,有些学校还把备课检查结果与教师业绩考核挂钩,督促教师严格学校备课常规管理要求备课;三是撰写教学反思,逐渐成为教师的备课习惯。调查发现,随着高效课堂建设的不断推进,各个学校都对“教学反思”环节提出了明确要求,教师们关于“教学反思”的观念已经初步形成,在每节教案后,教师们都能或多或少、或深或浅地对备课、上课等教学实践的成败得失、困惑欣喜进行梳理和记载。虽然农村中学备课管理改革取得了一定进展,教师的备课行为也正在发生可喜的变化,但是从高效课堂建设的要求来看,当前农村中学备课常规管理改革还存在许多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备课管理注重备课形式,忽视备课质量。由此导致教师的备课行为陷入以下误区:一是教师抄袭教案和集中补写教案的现象非常普遍。许多教师备课时不是认真钻研课程标准、教材要点、学生实际,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而是通过《名师优秀教案选》、《教参》之类的书籍进行抄袭,或从网上下载一些现存的教案。有些教师相互抄袭的教案连反思都一模一样。还有部分老师为了应付检查,临时集中抄写教案,备课本干干净净,几乎看不到一处改动的地方,使教案成了应付检查的工具,根本发挥不了教案的作用;二是备课和上课严重脱节。许多教师不是为上课而备课,而是为了备课而备课;三是备课过程中只备教材不备学生,只备知识传授不备学习方法指导的问题突出。许多教师在备课时只关注理清、列全教材内容,忽视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教学设计依然“目中无人”。

二、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农村中学备课管理策略的思考

针对农村中学教师备课行为中存在的值得关注的倾向性问题,笔者认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农村中学备课管理,规范教师备课行为,应采取如下有效策略:

1.备课常规管理的重心应当向学生“学会学习”转移。

高效课堂建设的核心理念之一就是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学会学习”。为此,农村中学备课管理应当以此为出发点,进一步强化“学会学习”方面的管理:一是要把学生的“学情把握”作为备课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纳入备课常规管理要求,引导教师把学生看成备课最终的服务对象。只有牢固树立了这样的备课观念,才能确保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把着眼点从注重教师“如何教”转向注重学生“如何学”;才能促使传统的“教案”向“学案”转变;二是要把“学法指导”作为教师备课的核心要求,纳入备课常规管理规范,引导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从过去注重研究教材转向注重研究学习方法;从而把“学法指导”贯穿于教师备课行为的始终;三是要把“以学论教”作为衡量教师备课质量最重要的评价标准,纳入备课常规管理要求,建立符合高效课堂建设要求的备课评价机制,引导教师转变传统备课观念,促使教师的备课行为从过去的“教教材”向“用教材教”转变。

2.把集体备课作为高效课堂建设背景下的主流备课方式,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集体备课的管理,以期彻底清除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抄袭教案和集中补写教案的问题。

一是建立学科备课组所有教师说课制度,一方面可以规避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偷懒,抄袭或集中补写教案;另一方面还可以弥补教师业务水平参差不齐,难以形成整体优势的弊端,共享集体教学经验和智慧;二是建立主管教学校长和教导主任蹲组承包学科备课制度,通过学校领导参加集体备课活动,切实把握集体备课动态,确保学校建立的集体备课制度真正落到实处。

3.建立备课常规落实约束激励机制,确保备课常规管理改革落到实处。

常规课堂教学范文8

一、实施“课堂教学‘六段式’管理”的必要性   (一)实施“课堂教学‘六段式’管理”是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   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加强课堂教学管理,让全体教师正确理解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和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正确按照素质教育和新课标的要求去进行教学实践,使教师在教学中少走弯路,少些误区,引导教师在树立新课程观的基础上准确深刻地理解教材、把握教材和处理教材,并能把教材“教活”,使教材为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所用,真正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2006年—2008年,丰都县教委分别提出了“课堂教学质量效益”年、“课堂教学质量巩固年”和“课堂教学质量效益深化年”的要求。为了切实贯彻落实这一教学工作要求,学校确立了课堂教学“六段式”管理模式,以确保素质教育的有力、有序和有效进行,这也正是新一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和基本理念。   (二)实施“课堂教学‘六段式’管理”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发展的需要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同时又强调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自2003年秋季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许多教师都积极投身于课改的洪流,不断地进行学习、尝试和研究,基本上把握了课改的理念,并在教学实践中认真落实。但也有一部分教师固守传统,满足现状,按部就班地进行课堂教学活动,即使上了不同的年级,也只是机械地重复第一次的教学。面对新的课改要求,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学生,显得难以适应。一部分刚走上讲台的年轻教师,由于教学能力和教学经验的缺乏,在教学实践中举步维艰。教书匠型的教师已跟不上课改的要求。只有学习型、研究型的教师,才能驾驭课堂。因此,实施“六段式”课堂教学管理,能有效地指导和促进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树立新型的教师观和学生观,能促进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学习和研究,不断反思和总结,提高教学水平,从而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   (三)实施“课堂教学‘六段式’管理”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质量的需要   没有质量的素质教育是失败的,没有质量的课程改革也是失败的。要真正优化教学过程,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切实加强课堂教学的管理。“六段式”课堂教学管理能促进学校创新教学过程管理模式,优化教学过程,提升课堂教学效益,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二、实施“课堂教学‘六段式’管理”的具体做法   经过一年多的尝试和研究,初步形成了“课堂教学‘六段式’管理”的基本模式。其具体做法如下:   (一)随堂式听课。   听课时间不作具体安排,每周随意抽一至二天作为学校领导随堂听课日;听课对象不事先通知,听课年级也随机抽取。学校领导分组对该年级语文、数学、艺体、科常等学科进行全面听课。既要听出上课教师课堂教学的优点和亮点,又要听出上课教师课堂教学的问题和不足。同时,“五度”课堂教学评价认真作好听课记录,填好课堂教学评价量表,结合上课的实际情况初步评定该教师课堂教学效果的等级(优秀、良好、待改进)。听课结束后,当场检查上课教师的备课和学生作业情况。   (二)诊断式分析。   全天听课结束后,听课领导要对优秀的课的亮点、特点和方法进行总结和提炼,并力争加以推广。对待改进的课要进行集中剖析,找准问题的症结所在,找准主、客观原因,并提出教学改进建议。对带有普遍性的问题纳入教师集体备课予以研究,加以解决。   (三)菜单式反馈。   听课领导以组为单位对教师的上课情况进行再次整理,依据“五度”课堂教学评价的要求,将每个上课教师课堂教学的优点和不足梳理成条文,一并填写在教学反馈表上,以书面形式及时反馈给上课教师。上课教师结到反馈表后,都会认真地阅读,看看自己到底有那些优点,存在那些不足,及时地加以改进。   (四)互动式提高。   对于待改进的课,一方面要求上课教师主动反思、总结自己的上课情况,另一方面让学校指定的优秀教师和待改进课的教师结对帮扶指导。学校对待改进课的教师的课表作出临时调整,要求待改进课的教师必须先听优秀教师的课后再上自己的课,限期改进,学校进行动态监控。   (五)跟踪式促进。   对于待改进课的教师,在学校限期改进时间到期后,学校相关领导进行回访性跟踪式听课,听课方式同样是随堂式,主要检查其课堂教学中“菜单式反馈”的问题是否改进。如果未达到要求,将继续进行这一过程,直至达到良好等级。   (六)阶段式评价。   期末,学校对每个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进行阶段性的等级评价。课堂教学分为“优秀、良好、待改进”三个等级。根据三个等级给出三个相应的得分,作为教学常规中课堂教学的评价依据。如果一个教师有三次随堂听课被评为“待改进”,则本学期的课堂教学综合等级评定为“待改进”。评价结果纳入教师期末积分考核,与奖金挂钩,同时对“待改进”教师实在不能达到“良好”等次的,学校将调换其工作岗位。   三、实施“课堂教学‘六段式’管理”的实效性   实施“课堂教学‘六段式’管理”以来,取得了较为显著的实效性:   (一)促进了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   实施课堂教学“六段式”管理以来,促进了教师教学观念的有效转变。在全校掀起了学习新课标、实践新课标的热潮,老师们都认识到了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在于运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来指导课堂教学,在于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来优化课堂教学。老师们自觉地学习了教育名家的专著,掌握了当前教育教学的最新动态和教学方法。学校的远程教育资源得到了空前利用,多媒体、录音机等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已达到经常化。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得以有效发挥,现在的课堂教学不再是教师“一言堂”,也不再是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张嘴的古老教学模式,而是师生的对话交流的和谐课堂,学生的学习方式也由原来的被动式听讲转为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学习能力不断增强。   (二)规范了学校课堂教学的秩序。   实施课堂教学“六段式”管理后,课堂教学比以往更加规范、更加有序。“随堂式听课”的不确定性,全体教师都非常重视课堂教学常规的经常性,做到了有人听课和无人听课一个样。每节课,教师都是提前到岗,做好上课准备,学生也自觉地做好课前准备,师生总能以最快的速度进入教与学的角色之中。“六段式”管理的多功能性,全体教师都非常重视教学常规的全面性,“六段式”公开不仅是听课和评课,还要当场检查上课教师的备课本、课本上的批注、作业的布置与批改,检查结果还要纳入该教师期末教学常规积分考核。不备课就上课的教师没有了,不认真布置和批改作业的现象消失了。学校一开学就实施“六段式”管理,教师能很快地进入自己的角色,备课、上课、布置和批改作业、班级管理都能迅速到位,上课迟到、早退的现象也已彻底根除。   (三)提高了教育教学效果和质量。   教师的教学观念转变了,课堂教学秩序规范了。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也就更加轻松自如,上课更加有章法。教师的“教”更加灵活多样,学生的“学”更加主动积极。师生关系更加民主融洽,课堂教学严而不死、活而不乱,有效地减少了课堂教学中的时间浪费。师生都在积极努力地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教学效率明显提高。在构建和谐教学课堂的同时,教育教学质量比以往有了显著的提升,教学成绩稳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步提高。在各类竞赛活动中表现出色,成绩斐然,在“重庆市说普通话写规范字大赛”“重庆市直辖十周年征文大赛”“重庆市中小学生机器人大赛”“重庆市中小学生书信大赛”“新课程作文大赛”“全县科技创新大赛”“全县中小学田径运动会”等竞赛活动中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四)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和发展。   实施课堂教学“六段式”管理以后,有力地促进了教师的学习交流。学校的校本教研活动的氛围更加浓厚,同一年级、同一办公室的教师之间业已形成了自觉集体备课、相互研讨请教的学习风气。上课者和听课者之间也形成了良好的沟通交流格局,通过“诊断式反馈”“互动式提高”和“跟踪式促进”,切实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上课教师不再把“六段式”管理当成束缚,看作负担,而是看作学习提高的机会。现在,大多数教师都能按照新课标的理念进行教学,有的老师还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特色。蒋光辉老师的课亲切自然,秦翠林老师的课收放自如,姚洪生老师的课风趣幽默,熊英老师的课激情奔放,敖小华老师的课严谨细致。一大批中、青年优秀教师正脱颖而出,在全县也渐渐有了自己的影响力。   四、结语   总之,我校实施“六段式”课堂教学管理模式以来,对学校的教学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教师喜欢、学生满意、家长高兴、学校领导欣慰。我们将在今后的实践中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不断增强“六段式”课堂教学管理模式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作者:许华勇 单位:重庆市丰都县第一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