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视野中的功夫熊猫

跨文化视野中的功夫熊猫

 

2011年5月,《功夫熊猫2》在中国内地首映,这只延续了以往风格的可爱熊猫在上映前两日就在中国内地狂揽1.2亿元(约合1850万美元)的票房,[1]这一令人惊愕的票房高度使得2010年的巨制《阿凡达》都相形见绌,足见其非同凡响的受欢迎度。然而从另一角度来看,熊猫、功夫、烟花、宫殿等这些具有典型中国风格的一系列文化符号出现在这样一部由好莱坞出产、在中国放映的影片之中,不免有些讥讽的意味。这一跨文化传播的主动权或许本来应该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然而吊诡的是却被好莱坞先发制人,让一只外国熊猫披上中国外衣,结结实实地把我们“反跨”了一把。   一、《功夫熊猫》系列:跨文化传播的经典案例剖析   跨文化传播学者古迪孔斯特(WilliamGudykunst)认为,跨文化传播涉及有关文化与传播研究的各个方面。于是有学者认为,跨文化传播就是“不同文化之间以及处于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成员之间的交往与活动,设计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成员之间发生的信息传播与人际交往活动,以及各种文化要素在全球社会中流动、共享、渗透和迁徙的过程”[2]。由此观之,《功夫熊猫》系列确实可以看做跨文化传播的一个经典案例。在这部影片之中,受众感受到的满眼都是中国传统的文化元素符号,如熊猫、中国功夫(虎拳、鹤掌、蛇拳、螳螂拳、蛇形刁手)、传统中国服饰(阿宝的布鞋、父亲鸭子的长袍马褂)、中国食品(面条、包子)、中国建筑(宫殿、寺庙、小院)、中国的哲学思想(尊重客观规律、心静如水),等等。然而在这层中国传统包装的外衣下,我们看到的阿宝却是另外一副模样,幽默的语言、大大咧咧的性格、夸张的肢体动作、丰富的表情……这完全不是一个我们所了解的东方人的性情。具备这副模样的阿宝俨然就是一个“西方人”,或者更准确地说它是一只美国熊猫,这是我们经常可以在好莱坞影片中所熟知的人物形象。也就是在这种中国文化外衣的包裹之下,这只熊猫带着它的美式风格和美国文化席卷而来。受众可能会意识不到美国文化的侵袭,然而这的确实实在在地发生了。在这部影片中,好莱坞的制片人用他们所理解的中国文化来向中国人讲述其美国文化的种种精神。比如阿宝面对强敌时的乐观精神、总是能够在最后力挽狂澜的个人英雄主义精神、众生平等的普世价值观等,这些无疑都是中国文化中少有表现的。尽管受众可能没有意识到这些美国精神的传播,然而这正恰恰说明了这种跨文化传播的潜移默化。当受众从电影院里出来,心满意足且饶有兴趣地回忆起电影情节甚至推荐亲朋好友也来观看时,他们已经对这部影片建立了心理认同,《功夫熊猫》系列的跨文化传播也就得以成功完成。   之所以说《功夫熊猫》系列是跨文化传播的一个经典案例,是因为它有着与其他好莱坞电影的一个不同之处,这个不同之处可以叫做“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从2004年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首都首尔挂牌至今,我国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三百多所孔子学院,这无疑为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与国学教育开辟了新途径。因为文化意味着国家的软实力,文化输出是比物质产品输出更重要的层面,这是全世界都认同的话题。所以挖掘我国的传统文化,以恰当的方式传播我国特有的中华文化,不仅能够消除国家之间的偏见和误解,还能达成文化的认同,提升我国的软实力。当然,不只是我们意识到文化巨大的影响力,作为美国电影最重要的根据地,好莱坞早已成为美国进行跨文化传播的大本营。在《功夫熊猫》系列中,好莱坞创造性地将我们输出给他们的中华文化进行了包装,然后又以此为卖点将包含众多中国文化元素的电影卖到了中国,不仅赚得盆满钵盈,而且还达到了将美国文化进行传播的目的,可谓一箭双雕。当我们试图输出中华文化来进行跨文化传播的时候,美国人这招“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跨文化传播策略着实令人惊叹。   二、跨文化传播并不等同于文化侵略与文化殖民   《功夫熊猫》系列上映伊始就引发了关于文化侵略与文化殖民的讨论,这或许也正是上述好莱坞“以彼之道还施彼身”所带来的不可避免的“文化效应”。毕竟这部影片中有着太多我们所熟悉的文化元素,然而这竟然是一部用我们的文化赚我们的票房的好莱坞之作!这一系列影片带给国人的心理落差在所难免。但是如果将其看作严重的文化侵略和文化殖民,又似乎就有些草木皆兵了。从文字表面来看,“侵略”与“殖民”的原始含义都是指在违背对方意愿的情形下采取的强制措施。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功夫熊猫》系列影片并不存在所谓的文化侵略与文化殖民,它给观众带来的影响严格说来也只能归为文化传播。因为在该系列影片取得极高票房的背后,没有人遭到了梦工厂的强迫,也没有人受到派拉蒙的威胁,观众对其发自内心的喜爱和有口皆碑的评价都源于影片本身的精彩。对于《功夫熊猫》系列文化侵略与文化殖民的恐惧的产生,恰恰说明了传媒与权力的极大关系。蒋原伦教授在《媒介文化十二讲》中指出,统治阶级的话语霸权“即意识形态的领导权,是通过诸如家庭、教育制度、教会、传媒和其他文化形式这类机制而得以运行”。其中,传媒作为一个结构有序的意识形态领域,作为一个复杂的统一体,是建立在传媒与作为整体的社会分享的指意语汇之上的。   由于这一分享,“观众感到他们是在以自己的方式解码,故而是认可了作为系统的传媒”[3]。掌握了传媒,就很有可能掌握话语权,这在当代社会无疑具有极大的吸引力。认为《功夫熊猫》系列会产生文化侵略与文化殖民的学者或许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会害怕有一天美国文化会搭乘好莱坞大片长驱直入我们的文化国土,消亡历史悠久的中华文化。当然,我们并非认为这种情况绝对不会发生,任何一种情况都是有可能性的。但是,文化层面是整个社会系统中最为稳定的,并非轻易就能被消亡,何况中华文化历经五千年而长盛不衰,其稳定性更是超出想象。反过来说,对于像《功夫熊猫》系列的好莱坞作品的跨文化传播,我们要采取的并非是抵制这种低级的做法,而应该用更为精彩漂亮的作品将观众拉回来,甚至更高一层次地“以彼之道还施彼身”,让他们也见识一下我们的文化传播。#p#分页标题#e#   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影视创作上的吸引力和市场前景   当我们一面想看《功夫熊猫》系列影片一面却又害怕被文化殖民时,我们缺少的正是在影视产品(如电视剧、电影、动漫等)创作上的自信,这种自信的缺乏是由国产作品的长期劣质所累积起来的。《功夫熊猫》系列影片可以说是用中国文化完美地制作了一件精致的外衣,套上这件外衣,这两部好莱坞大片就能迅速获得票房和口碑上的双丰收,美国文化的普世精神也就自然获得了观众的心理认同。在跨文化传播中,心理认同是一个重要的隘口。拉里•萨默瓦曾经说道:“文化最为重要的责任之一,就是帮助其成员建立他们的认同。”[4]唯有建立了这种认同,受众才能心甘情愿地接受作品中所包含的文化元素和文化内涵,才能真正达到跨文化传播的终极目的。然而,我国目前在影视作品制作上,与国外还存在这较大的差距。以近几年荧屏热播的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为例,虽然这部作品的收视率很高,以此为基础制作的电影版动画片票房也让人满意,但是从专业角度来看,其与《功夫熊猫》系列影片的差距仍然极大。甚至相比于20世纪40年代上映的《猫和老鼠》,《喜羊羊与灰太狼》无论在制作还是在创意上都难以望其项背,这不能不说是当今中国动画的悲哀。倘若以这种作品来进行中国文化的跨文化传播乃至与各国的动画电影去竞争,其结果可想而知。   实际上,《功夫熊猫》系列动画影片在击败了国产动画电影的同时,也为国产动画指明了出路。暂且不说《功夫熊猫》系列在制作技术上遥遥领先的程度,国产动画首先要考虑的是对于受众需求的把握和自身创新意识的觉醒。如今的受众欣赏水平提高,对于新鲜创意的需求也就越来越强烈,一部制作简单且缺乏创意的《喜羊羊与灰太狼》终究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所以国产动画电影一定要做好对于受众需求的市场调查,并以此为基点来进行创作。   作为一个五千年的泱泱大国,我们有深厚的文化积淀,有数不清的神话故事,有不胜枚举的传奇形象,还有众多具有强烈吸引力和神秘色彩的文化元素与符号,这些都是可以利用的资源,而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倘若能够以这些为基础,迎合当今电影市场的流行趋势,再加上新奇的创意和精良的制作,相信中国动画影片的崛起指日可待。或许到时候我们自己制作的《功夫熊猫》能在美国的院线广受好评,我们所希望的跨文化传播也就顺理成章地实现了。   罗伯特•舒特曾经指出,跨文化的目标是不断增加对每个社会及其传播道德的复杂性的深刻理解。传播者需要了解和感受一个社会的道德价值和道德规范,以及规范人类言行的深层的文化信仰和传播期望。真正的内文化旅行是具有挑战性的,它让旅行者置身于陌生的道德和传播系统之中。传播者只有通过多样的内文化旅行,才能获得跨文化道德的觉悟———它是一种个人意识,即人们对不同于己的道德系统能多大程度的接受。[5]诚然,好莱坞的确为我们提供了两部极为好看的动画电影,然而当我们看到属于自己的传统文化元素被运用在外国电影之中来进行文化传播,并且比我们自己的电影还要受欢迎时,我们的心中自然会泛起一丝酸楚,这种感觉正是跨文化传播的效果体现。体会到这一点,我们才能明晰自己在影视跨文化传播领域的责任和担当。因此,在跨文化传播的道路上,除了作出自己的《功夫熊猫》,我们别无他路。今天我们是如何通过《功夫熊猫》系列接受了其中内含的文化因子,明天就会如何让其他文化系统主动地接受我们的文化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