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职业规划引导与建议分析

学生职业规划引导与建议分析

 

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旅游业发展势头迅猛,对旅游人才的需求不断上升,高职院校看到这一机遇,不断开设旅游专业;家长看到旅游行业就业前景广阔,纷纷把孩子送到旅游专业学习;   学生看到旅游行业不真实的光鲜外表,也毫不犹豫地选择旅游专业。可一年一年大量的旅游专业毕业生转行,不禁让我们重新思考如何对旅游专业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一、高职旅游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必要性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是在学生充分了解自己的个性化特征、优势劣势等的前提下,分析当前旅游行业就业环境,结合旅游专业特点,为学生制定出科学的、合理的、可操作的职业生涯规划,使学生更好地从事旅游服务行业,逐步为自己的未来开创美好的事业蓝图。   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已经开展了近10年,但是开展效果仍然不够理想,旅游专业毕业生纷纷改行,间接导致高职旅游专业近年来招生人数不断下降,因而分析高职旅游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具有重大作用和深远意义。   二、高职旅游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的问题   1.学校组织:层次较低与监督不力。高职院校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仅仅局限于就业信息提供、就业问题解答、求职技巧培训和就业手续办理等事务性工作上,而面向学生高层次、个性化的职业生涯方面教育明显不足。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贯穿于学生教育的始终,从大一入学一直到学生毕业学校都有涉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但整个过程是否有效的实施,却没有一个监督机制来评价实施效果,导致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停留表面。   2.教师群体:没有专业职业生涯规划教师与旅游教师重理论轻实践。高职院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还是比较薄弱,从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师资力量稀缺,职业生涯方面知识较少,很难给予学生科学的、有效的指导。   目前很多旅游专业教师重理论、轻实践,对旅游行业实际情况了解不够,高估了旅游行业的薪资待遇,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有过高的期望,学生真正的实习后,感觉前后落差太大,从而对旅游行业丧失信心。   3.实习企业:重视眼前利益与企业文化培训较少。有的企业让学生来实习主要是实习的学生待遇较低,可以节约人力成本,因而对实习学生并不是轮岗实习而是哪个工作岗位缺人顶替哪个岗位,导致学生在实习中没有全面了解真正适合自己的岗位。   “留人要留心”,这个“心”就是指企业文化,其实学生实习不仅仅是把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更是通过实习对这一行业有着初步了解,只有喜爱这一行业,才能使学生毕业愿意投身旅游行业中去,不断为之努力、奋斗。   4.学生个人:积极主动性较低与稳定性较差。在我国应试教育体制下成长的一代大学生,对于生活学习一般较为依赖,对于自己所追求的生活积极主动性并不是很高。通过数据调查,仅有少数学生对自己未来职业生涯有所规划,对自己了解不够、没有清楚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   当今社会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较差、稳定性较差。一有困难就退缩,一有变动就改变。因而导致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难以按照计划有步骤地实行。   三、有效实施高职旅游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对策   高职旅游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把学校重视、教师指导、企业配合、学生调整四者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合力,保证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效的实施。   1.学校高度重视职业生涯规划。高职院校要高度重视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知识的灌输与普及工作,同时,要把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纳入旅游系学生工作考核指标体系,每年考核一次,考核结果与评先评优直接挂钩。   学校应面向校外聘请职业生涯规划专家,并培养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师,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努力打造一支专业化的、职业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队伍。   2.教师科学指导职业生涯规划。专业的职业生涯指导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具体状况,包括学生的外在条件、内在气质类型、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等个性化特征,与学生一起探讨,并给予一定的合理建议,引导、建议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同时发现问题,积极沟通、提供指导和必要的解决方案。   旅游专业教师应该了解最新市场就业行情,结合旅游专业特点、学生个性化特征等因素,及时让学生从宏观就业环境了解就业状况,从而调整和重新确定职业生涯目标。   3.企业积极配合职业生涯规划。实习企业是与学校长期互惠合作的,有一定的实习条款约束,企业应积极配合,让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真正了解企业具体各项工作流程、工作职责、工作内容,以便在实习结束后能根据自身优势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位。   企业对待实习生应给予特殊的企业文化培训,让学生对企业文化有着一种认同,愿意投身旅游行业中去,并不断为之努力和奋斗。   4.学生不断调整职业生涯规划。作为学生,首先要全面了解自我,包括自身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优势与劣势等情况,为选择合适的职业奠定基础。其次,结合自身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激发提升个人职业素养的内驱力,锻炼自身的意志品质。最后根据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规划未来职业生涯宏图,有意识进行职业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