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课堂礼仪范例

学生课堂礼仪

学生课堂礼仪范文1

关键词:初中历史;质疑意识;培养策略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说明疑问是一切学习开始的前提,是感知和领悟知识的基础。在新形势下,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课堂教学不再停留在表面层次,而是更加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以进一步拓展课堂教学域度。教师要重新定义历史课堂,主动引导学生运用历史思维,质疑历史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生在这种内驱力的引领下,积极学习,从而打破思维局限,收获更高品质的历史课堂。

一、营造轻松教学氛围,让学生想问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课堂教学活动才能顺利展开,学生质疑意识才能被激活。初中学生正处于心理和生理急速成长时期,在看待问题时容易出现偏差,教师应及时恰当地进行引导。在课堂启动时,教师应极力调整教学设计,运用多媒体技术,生动展示故事、播放歌曲、展示图片等,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的学习情绪快速就位,产生想问的冲动。学生活跃起来,质疑情绪高涨,课堂焕发出活力,学生在愉快的状态下进行学习。在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抗美援朝》一课内容中,教材涉及的具体战争事件,学生了解不多,但是对、这些英雄的事迹,学生从小就接触过。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对战争的讲述过于机械,学生不愿听,更没有质疑欲望。因此,课堂展开后,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这一歌曲,这首歌采用进行曲式,气势雄壮、节奏铿锵,学生在听歌的过程中,个个斗志昂扬,热情饱满,对这堂课的教学内容充满期待。随后,教师让学生说出对这首歌的感受,学生七嘴八舌展开讨论,有的学生说:“从歌词理解,这主要是歌颂抗美援朝的,在历史上抗美援朝的地位是怎样的呢?”还有的学生说:“初听歌曲,我知道应该和美国有关,这次战争为什么会发生,我想深入学习一下。”伴随着音乐,学生有特别多的感想,学生的疑问也一个接着一个跳出来,教师应迅速抓住教学时机,展开预设教学任务。学生有了质疑的兴趣,才能驱动自身发展。教师没有采取直接提问的方式,而是利用音乐,创设高昂的氛围,使学生没有拘束感,感知更深刻,从而使学生不断提出自己疑问,为接下来的历史学习创造条件。

二、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让学生敢问

现代课堂教学,不再是应试教育,而是素质教育,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了让学生主动融入课堂教学,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向主动学习知识,让学生敢于提问,教师就必须努力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搭建一个以平等、民主为基础的教育平台,让学生没有心理压力,充分表达自己所思所想,使其质疑品质得到强化,在学习历史知识时,迸发出强劲的学习能量。在学习《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一课相关内容时,在课堂教学展开之前,教师先让学生分成小组搜集与这堂课相关的资料,让学生做好知识准备。上课后,教师让学生展示自己准备的资料,有的学生用时间线记录从1931年到1936年间的大事;有的学生利用视频讲述西安事变;还有的学生使用歌曲反映这时期人们的心声,特别是歌曲《松花江上》,真实地唱出了东北人民的流亡惨状。随后,教师组织“问老师”活动,让学生将搜集资料时产生的疑问提出来。学生顿时行动起来,踊跃提出问题,有的学生提问:“九一八事变时,国民党有实力抗日,为什么还下命令不抵抗?”甚至还有的学生提问:“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是不是为九一八事变时不抵抗赎罪?”课堂质疑气氛浓重。学生的问题难度有限,教师操作顺利,学生还询问了许多有关张学良、、杨虎城的事迹,特别对此时的态度十分感兴趣。教师的环节布设合理,学生不再害怕教师,而是把教师当成朋友,角色成功发生转变,课堂的教学效果也显而易见。教师为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在课堂上组织了“问老师”的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教师放下身份,与学生平等相处,使学生敢于质疑、勇于质疑,学生的学习效果自然会有所提高。

三、夯实学科基础知识,让学生能问

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不是让学生胡问、乱问,学生提出的问题要有一定的针对性、科学性,有丰富知识经验的积淀,确保质疑的成效。在历史课堂中,教师要推出更多崭新的学法,比如,导学案、思维导图、知识竞赛等方法,辅助学生梳理知识。学生在构建起系统认知之后,才有能力提出质疑,学生的质疑也才更有价值,教师才能为学生带来更深刻的学习认知。在学习《伟大的历史转折》一课内容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梳理文本内容,但不是让学生自己看教材,因为初中学生的自我约束力还处于低水平。教师课前应精心设计导学案,列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背景、时间、内容和意义等发给学生,让学生按照导学案的引领,完成预设题目,激活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当学生填好导学案后,教师要针对学生表现,给出一定评价。在学生对文本知识有一个粗略感知后,师生再开展知识学习。师生完成知识学习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抢红包”游戏,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意义角度出题,让学生随机选红包做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夯实知识。游戏过后,学生对本课知识已经形成体系,此时教师投放“”时期与改革开放后人们生活变化的对比图,图片对比鲜明,学生找到质疑点,提出问题:为什么人们生活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这和中国历史上哪次伟大的历史事件有关?教师环环相扣,步步推进,帮助学生顺利完成知识积淀。在这个案例教学中,教师不再主动提出问题,而是让学生对文本知识有一个系统、深化的理解。这样,学生才能自己提出问题,并自己解决问题,其质疑效果也会更加突出。

四、整合多元教学方法,让学生巧问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这说明质疑非常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教师要教授给学生问的技巧,使学生善于质疑。在历史课堂教学时,教师应运用多元教法,告诉学生从哪些方面着手质疑,让学生掌握质疑的一般思维方法,比如,阅读质疑法、比较质疑法等,学生学会质疑的过程,也是历史知识内化的过程。这样的质疑才有助于学生多方向发散思维的发展,才能促使学生综合能力的进步。在学习《经济体制改革》一课相关内容时,教师侧重于告诉学生质疑的技巧,让学生依据教材内容从独特视角切入,从而使质疑更恰当。在课堂展开后,师生一起来学习改革开放后农村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教师让学生从经营体制、管理体制和农村产业结构三方面进行总结,理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特点。然后,教师给学生呈现三则材料:第一则是制度下的农村状况,第二则是改革之后,农村的发展情况,第三则是新时期的华西村。学生思考:比较一、二则材料,想一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带来了哪些好处?结合第三则材料,思考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如何深化农村改革?学生完成相关问题后,师生共同学习国有企业改革知识,教师给出海尔集团改革前后反映企业活力变化的两则材料,让学生借鉴农村改革操作办法,提出质疑。学生通过比较直接提出质疑问题:材料一中为什么工人积极性不高?改革后的海尔集团与改革前有什么不同?这样课堂知识就找到了落脚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渗透阅读质疑和比较质疑的办法,将课堂学习推向了高潮,使学生逐渐领悟了质疑技巧,对教材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对学生起到很好的引领和启迪作用。

五、结语

学生质疑意识的培养,体现了现代教学主流追求意识,符合学生主动学习的成长诉求。教师应对教学方法和操作方式进行科学化处理,以提升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初中学生可塑性极强,个性特征鲜明,教师如果按照常规思路展开教学设计,就难以调动学生质疑的主动性。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夯实学科知识、整合教学方法,使学生想问、敢问、能问、巧问,这样势必能给教学带来丰富的促进力量,为打造高效历史课堂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李英.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学周刊.2017(24).

学生课堂礼仪范文2

(一)亟待提升教师“以生为本”的教学意识

对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管理活动来说,其也要发扬课堂民主,让学生独立思维、积极发言,让学生参与到课程教学中。从现状来看,我国的初中数学教学课堂,往往是教师“一言堂”,教师工作辛苦,但实际教学效果不理想。教师应该积极找寻其中的原因,对症下药,提升“以生为本”的教学意识,将“以生为本”落实到教师的教学备课过程中,落实到课堂氛围的维护中,落实具体的教育教学中,优化课堂教学效果,同时发挥教师的教学魅力,让教师的教学素养也得到提升。目前初中数学课程教学效果不理想的状况,亟待相关教师转变观念,落实“以生为本”的教学意识,贯彻到教学中。

(二)亟待优化“以生为本”教学策略

我们在初中数学课程的实际管理工作中,要力求深入落实“以生为本”教学策略,优化“以生为本”教学策略,让学生能够在和谐的教学氛围之中学得数学知识,提高自身的思维能力。但就我国初中数学课程教学现状来看,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往往课堂纪律不错,而学生的主动性不足。我们要积极优化“以生为本”的教学策略,优化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

二、“以生为本”初中数学课程管理建议

(一)注重提升课程教学的效能

1.教师的课程准备要做到“以生为本”。

对于初中数学课程教学的开展来说,首先要配备良好的教师资源,教师在教学活动准备中要想学生之所想,积极筹备教学活动。教师要将教学内容进行深度细化,配合学生对新知识的接纳,制订好科学的备课方案。教师的备课活动,不能脱离实际的教学,要“以生为本”,杜绝教师只顾教学方便,不考虑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要科学合理地安排好教学准备活动,让每一课的教学都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方便快捷地习得新的数学知识。

2.构建“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氛围。

在课堂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教授学生必备的专业知识,启发学生思考,通过良好的教学管理活动的开展,引导学生投入到课程学习中。另外,我们的教学硬件环境也要为优化学生的学习环境服务,组建信息化的教学场所,让学生在舒适的课堂环境中,积极思索,认真学习,扩大他们的文化知识容量,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3.构建协调一致的课堂教学关系。

教师要充分落实“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积极构建协调一致的课堂教学关系。对于学生的不当课堂行为,教师要发扬教学民主,让学生自行积极纠正。对于学生的良好课堂表现,教师要积极予以肯定,鼓励他们积极思维,认真学习数学知识,让数学课堂充满活跃的氛围,让学生放飞思维,开发思维,发散思维,师生和谐一致,共同实现数学课堂教与学的目标。

(二)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课堂约束

提高学生的课堂自我约束力,这是新课程标准中的重要思想,教育工作者要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加以充分落实,让办法落地,让措施用于实践。在信息化的教育教学环境中,我们要倡导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培养,让学生自主进行管理,既能够习得课堂教学的成果,又能够提升遵守规则规定的意识,这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来说是极为有利的。这样不仅能够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成效,而且对学生毕业之后投入工作之后的长远发展有益,对学生个人的终身发展也是极有用处的。我们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课堂自我管理能力,让他们能够提高主动性和积极性,将全部的心智集中到科学文化的习得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维护严肃的课堂氛围

学生课堂礼仪范文3

关键词:意外问题;学生;初中历史课堂

历史学科涉及古今中外,包含政治、经济、文化、军事、自然科学等方面,知识体系庞杂,内容繁多,前后因果关系明显。但历史课,尤其是初中历史课,考虑到学情、授课时长等因素,课堂上呈现的历史知识大都浅显、片面,存在深入度不够、关联度较弱、留白过多等问题。初中生正处于好奇、多疑的年龄阶段,思维活跃、发散,老师讲述时的历史细节,或者PPT中呈现的一张图片,更或者与自己经验相冲突的史料,都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从而在课堂上向教师发问。教师上课要完成教学任务,根据课程标准将每节课的知识分出重难点进行讲授,教师的备课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教材为主要工具,因而有可能事先无法预料到学生的突然发问,我们将这类“教师事先没有准备又是由历史课堂上的知识引起的学生突然发问”归类为历史课堂上的“意外问题”。很多教师害怕课堂上出现“意外问题”,尤其是实习教师与刚入职的新教师,害怕由于事先功课未做足被学生问住、挂在讲台上,有损威严;有的教师则因为上课时长有限,担心解答“意外问题”耽误上课整体节奏;各种因素导致一部分初中历史教师对待“意外问题”的方式简单粗暴,或者敷衍,或者无视①。笔者认为,导致“意外问题”被如此对待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教师没有意识到“意外问题”的价值。认知决定行为,只有让广大一线教师认识到“意外问题”对于学生、教师及课堂等方面的价值,教师才会谨慎认真地对待课堂上学生提出的“意外问题”。本文拟将从学生、课堂及教师发展这三个方面论述初中历史课堂上学生提出的“意外问题”的价值,希望改变一些教师对于“意外问题”的看法,从而改变处理“意外问题”的方式。通过对“意外问题”的恰当处理,将初中历史课堂变得更加民主、生动与富有创造性。

一、对于学生:表达疑惑,渴望答案

首先,学生会根据课上知识点提出问题,至少说明学生在认真听课,这是学生给予教师最好的反馈;其次,学生能提出问题,说明是抱着求知的心态参与课堂的,也说明提问的学生足够好奇“真相”到底是什么,表达他对历史知识的求知欲,这是学生喜欢历史的表现;最后,不是每个学生都有勇气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做这种看似挑战老师权威的事情,这是学生勇敢的表现。以上三点足以说明,大多数初中生在历史课堂上提出问题,是其积极主动参与历史课堂,确有问题想要弄明白,是表达他们的疑惑,并渴望得到解答的表现②。从大多数学生角度讲,初中生之所以在历史课堂上提出“意外问题”,不是为了哗众取宠或者故意挑战教师权威,而是因为某个历史细节不清楚,想要得到教师的进一步讲解;某段历史材料内容离他们的生活太遥远,与他们的认知有冲突,渴望教师专业的解释等。教师应该谨慎对待初中历史课堂上学生提出的“意外问题”,处理方式的恰当与否会影响学生的方方面面。从小的方面看,历史教师处理“意外问题”的方式会影响学生对某个历史知识点的理解,教师敷衍了事,学生便失去进一步了解这一历史知识的机会;从大的方面看,历史教师对“意外问题”的处理会影响学生对历史教师的印象及之后对历史学科的喜爱程度,毕竟初中生看待事情还不够理智,容易被情绪左右,如果某个历史教师没有认真处理他们的问题,容易导致提问学生失去对历史的爱好与追求,心态差一点的学生甚至直接放弃对历史学科的学习。考虑到以上两个方面,历史教师应认真对待初中生的“意外问题”。

二、对于教师:意料之外,成长机遇

由于初中历史课是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历史教材为中心展开的教学活动。历史教师们的备课工作围绕教材展开,课前准备工作限制在一定知识范围内。教师与初中生年龄差距大,兴趣爱好截然不同,导致初中生提出的问题,历史教师没有料想到,更不可能做准备,问题在历史教师的意料之外。初中历史课上激发学生好奇心的知识点实在太多,历史教师在意料之外的情况下能够完美解答的概率不大,这对一些历史教师来说是尴尬的事情。凡事都有两面性,初中历史课上学生提的问题有时候比较偏、比较细,这对于历史教师来说有好处,尤其在促进教师自身成长方面是难得的机遇。我们将初中历史教师分为新手型与熟手型两类,分别探讨学生提出的“意外问题”对于两类教师自身成长的作用。新手型教师有强烈的维持尊严的需要,学生提出自己一时半会解答不出的问题时,新手型教师第一反应通常是教师的权威被挑战。维持权威这一需要迫使新手型教师认真对待每一堂课,仔细钻研每堂课上涉及的每个知识点,有利于新手型历史教师熟练掌握历史知识,促进新手型历史教师快速成长;熟手型教师在大量重复的工作中很容易陷入“职业倦怠”,课堂上学生的“意外问题”便是打破教师“职业倦怠”的一剂良药,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师就得想办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一过程使熟手型历史教师重回激情燃烧的状态:分析学生心理、查找相关资料、与学生交流、共同解决问题,这一过程是熟手型教师克服职业倦怠最好的方式。综上所述,初中历史课堂上学生提出的“意外问题”对于教师而言不仅不是麻烦,反而是促进初中历史教师专业发展、自身成长的珍贵机遇,更是处于职业倦怠期的历史教师找回动力、充满活力的源泉。

三、对于课堂:气氛和谐,民主宽松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01年版)》实施建议第七条提出: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和氛围,为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究、合作与交流提供条件。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提出质疑和说明自己的观点、看法,对历史进行有意义、有创见的阐释③。初中历史课堂上学生的一声声“为什么”最能体现教学环境的宽松与民主,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这一基本教学原则。首先,有“意外问题”产生于课堂足以说明课堂环境比较宽松民主,这是发展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究等学习能力的土壤;其次,“意外问题”反作用于课堂,如果一节历史课只有教师讲授学生机械学习,或者只是教师设问学生作答,这节课或许条理清晰、过程顺畅,但难免觉得是教师在唱独角戏,这时候如果学生主动提出困惑,会使历史课更加鲜活生动,更能体现课堂的民主,有利于历史课堂宽松氛围的营造;再次,教师对于“意外问题”的恰当回应,既是对当前问题的回应,更是对民主课堂的保护,只有教师认真对待学生鼓起勇气提出的问题,采取正确合理的方式解决,才是对学生好奇心最大的保护,也是对课堂民主的支持,更是对学生主体这一教学原则的坚持。最后,根据《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01年版)》实施建议,教师有义务积极构建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说明不仅在学生提出问题的时候教师需要认真对待,更应该在“意外问题”方面“反守为攻”,主动为学生创造宽松的课堂环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锻炼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综合以上三点论述足以说明,“意外问题”是学生求知欲的外在表现,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机遇,更是初中历史课堂宽松氛围的体现与促进因子。“意外问题”不是麻烦,也不是问题,采取恰当的处理方式,对于学生、教师及课堂都是有益的。有问题提出,是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自主思考问题的表现,恰当的处理,是尊重学生、尊重历史知识的表现;处理问题的方式,不仅会影响学生对某一知识点的理解,更会影响学生之后对历史课的参与度、对历史知识的坚持学习,还会影响学生对教师的认可度。认真对待学生在历史课堂上提出的“意外问题”,既是对学生的尊重,又是对教师自身职业的尊重,不管出于何种动机,能够根据问题查找资料、寻找解决方法最终找到答案,这一过程从历史教师专业成长角度讲,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每一堂课都有相应的课程目标,但教书育人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初中历史课堂上学生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教学过程与方法,笔者认为,只有民主宽松的课堂气氛,才是历史教学得到充分发展的前提,教师正确处理历史课上学生提出的“意外问题”,即是对民主课堂的维护。面对初中历史课堂上学生提出的“意外问题”,教师的处理方式会影响学生的认知发展,也会影响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更会影响民主课堂的打造。至于何为正确恰当的处理方式,还需广大一线教师共同研究。

参考文献:

[1]王芳.学生提问与教师专业成长[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14.

[2]叶小兵.浅谈历史课堂上学生提出的“意外问题”[J].课程教材教法,2007(02).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38.

[4]赵红梅.凸显学生主体地位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以《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一课为例[J].中学历史教学,2019(04).

[5]谭传金.转化学生的质疑为教学契机的一次尝试[J].中学历史教学,2018(12).

[6]张建伟,陈琦.从认知主义到建构主义[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04).

学生课堂礼仪范文4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情景教学;礼仪教学

前言

礼仪是人与人交往的基础,职高作为我国直接面向社会培育人才的教育机构,开展礼仪教学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素养,让学生掌握正确的人际交往知识,这对于增加学生岗位竞争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当前情况下,需要正确了解职高礼仪教学的现状,寻找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为全面提高礼仪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一、职高礼仪教学的现状

礼仪教学对职高学生的影响已经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很多学校开始将礼仪教学作为本学校教育的重点内容,希望通过开展礼仪教学,进一步完善学校的教育体系,加快学生成长。但是在实际上,虽然职高院校已经充分的认识到礼仪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多种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礼仪课程的专业性不强,职高院校在开展礼仪课程时,没有聘请专业的礼仪教师,反而由声乐教师、思政教师担任。从教学内容来看,这些教师所讲述的礼仪内容虽然适合学生的岗位学习要求,但是在实际上,这些教师所讲述的内容缺乏创新性,始终围绕固定模式开展教学,最终导致学生对礼仪教学的内容产生“抗体”,无法保证教学效果。

(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差,在开展礼仪课程教学时,能一边听课、一边记笔记的学生很少,往往是一边听课,一边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只有教师所讲解的内容比较重要或者感兴趣时,才能认真听课,能够认真分析教师所讲述的礼仪课程知识的学生很少。

二、情境教学法在职高礼仪教学中的应用思路

通过上文分析可知,为了提高职高礼仪课程教学质量,需要将一种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应用到课堂实践中,这样才能更好的满足学生的要求。本文将以情境教学法为研究对象,对这种方法的应用效果做进一步研究。

(一)课堂创设情境

课堂教学是职高礼仪教学的重点内容,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严格根据课堂教学的特点,有计划的应用情境教学方法,最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采用的方法为:先在课堂内部构建礼仪交往的环境,之后再根据环境的作出针对性的情境。例如,本班级学生所学习的专业为旅游管理,那么在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会面临游客冲突、游客刁难等问题,在处理这些问题时,学生科学的利用各种礼仪技巧,能够化解矛盾,让游客更加认可学生的工作。基于这一点,教师在课堂内所创设的情境就应该是旅游公司工作人员(如导游等)与游客交流的环境。为了让情境更加逼真,教师可以对本班级小组进行划分,以4-6人/组的规格,要求各小组成员轮流担任导游与游客,围绕可能出现的旅游纷争问题展开情境演练。在学生演练过程中,教师走下讲台,观察每组学生的演练情况,并完全的将课堂交给学生,不干预学生的演练过程。在学生演练结束后,教师随机选择两组学生走上讲台,进一步还原导游与游客的交流。在学生表演过程中,教师要求全班级同学认真观察台上学生的礼仪技巧,并与自己做比较,判断自己是否存在相同的礼仪交流问题。通过在课堂内创设情境,能够让学生快速的进入到教师构建的环境中,并且通过情境再现,加深学生对礼仪技巧的认识。

(二)课外创设情境

为了能让学生对礼仪教学内容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教师除了要在课内创设礼仪交往环境外,还应该课外创设情境,鼓励学生将所学习到的礼仪技巧应用到“实战”,进而加深学生对礼仪内容的认识。例如,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与周围人交流,在交流过程中注意礼仪技巧的使用,按照礼仪技巧方法,问候他人、与人打招呼等,不断加深学生对礼仪技巧的认识。同时,教师叮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使用礼仪技巧,在与邻居、商贩交流中注意礼仪。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以班级为单位,创办礼仪手抄报、礼仪操比赛等,选拔本班级的“礼仪明星”,并且所有参与过课外礼仪活动的学生都应该给予相应的鼓励。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礼仪实践的理解,教师可以设定一些特定的礼仪场景,并借助微信、微博等上传相关资料,更加直观、生动的将一些常见的礼仪技巧展示出来,加深学生的印象。例如,在讲解衣服礼仪、握手礼仪时,单方面依靠教师的讲解与学生的实践无法让学生正确的掌握这两种礼仪技巧。而如果教师采用视频、图片等方法,学生就能知晓正确的着装方法、与别人握手的技巧等,并且能做到心中有数,并且印象持久。通过课外创设情境,教师能够充分的利用学生的业余时间,保证了学生礼仪技巧的实践能力,最大程度上加深了学生的礼仪实践能力。并且与课内创设情境的方法相比,课外创设情境具有更加明显的灵活性,并且教师也能通过微信、微博等宣传礼仪技巧,所以更具有教育推广价值。

三、结论

情境教学法在职高礼仪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让学生对礼仪内容有深刻的理解。因此对教师而言,在开展礼仪教学过程中,必须要严格按照创设课内情境与课外情境的两方面开展教学,让学生能积极的融入到各种情境中,加深对礼仪知识点的认识,掌握正确的礼仪方法。

参考文献:

[1]李巍.高职高专院校商务礼仪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21(01).

学生课堂礼仪范文5

【关键词】高职院校;《酒店服务礼仪》;找茬式教学;教学方式

目前在高职院校《酒店服务礼仪》教学中,如何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优化,来解决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成为教师关心的重点问题。以往传统教学方法在教学当中的应用,无法有效激发学生兴趣,学生对酒店服务礼仪的实践应用操作能力比较弱,导致整体教学质量和效率都无法达到理想的状态。找茬式教学方法是从找茬游戏演变而来的,在《酒店服务礼仪》教学当中应用,能够丰富教学形式,促进学生学习、实践训练的积极性提升,因而对找茬式教学方法应用进行研究具有必要性。

一、高职院校《酒店服务礼仪》教学的基本现状

(一)传统教学方法的应用

传统教学方法的应用,主要就是将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结构,对教学活动和内容进行主导,学生在课堂当中的主动性非常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只负责倾听教师的讲解,学生在课堂当中自主发挥的空间比较少。经常会发现学生在课堂当中学习的积极性比较缺乏,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形式比较固化,对于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比较弱,整体的教学质量和效果有待进一步提升。尤其现代教育创新改革的力度比较大,传统教学方法已经呈现出明显的不适应状态,学生学习的状态和效果成绩都不理想。

(二)头脑风暴教学方法的应用

这种教学方法是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先设定一个具有开放性的问题,然后让学生针对问题进行思考与分析,自由发表自身的见解,学生的开放性思维能够得到锻炼,在学生发表意见之后教师会对学生的见解进行总结和点评,并和学生一起针对某一见解进行讨论分析。在实践教学中,根据以往经验发现积极参与讨论交流的学生数量有限,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处于积极性缺乏的状态,教师在教学中也无法很好地调动学生积极性,导致头脑风暴教学方法的应用实际效果有待提升,这种方法的应用对于学生参与积极性有一定的要求。

(三)案例分析教学方法的应用

《酒店服务礼仪》课程当中,实践技能型的教学内容比较多,案例分析法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酒店某一具体岗位的具体案例内容和问题,也就相当于为学生创设了一个酒店案例情景,让学生能够依据具体的内容来对教学内容和知识进行掌握和实践分析,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让学生掌握对应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会对案例当中酒店礼仪的问题进行分析发觉,并找寻问题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这一过程学生解决问题和分析的能力能够得到提高。但是案例基本是以文字形式呈现,比较枯燥,学生的专注力无法长时间集中,对教学效果有一定的不良影响。

(四)角色扮演教学方法的应用

角色扮演教学方法是让学生根据教师设定的酒店岗位,来扮演岗位工作人员开展酒店服务礼仪活动。这种方法对于有表演欲望的学生比较适用,需要学生能够对角色特征进行准确的把握。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做到,导致学生会出现敷衍、躲避和抗拒等情况,教学实际效果水平也未能达到非常良好的状态。

二、找茬式教学方式的主要特征

相比其他的教学方式来说,找茬式教学方法在《酒店服务礼仪》课程当中更具适用性,能够满足现代教学的需求,有效改善学生的课堂学习状态。找茬式教学是从找茬游戏演变而来,现在流行的游戏当中有很多类似“大家来找茬”的游戏,就是将两张图片进行对比,大面积看两张图片几乎一样,但存在很多细节性的不同,让人们寻找两张图片当中的不同之处,并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将所有不同找到。找茬游戏通过观察图片来找到不同之处,能够对人的观察力、辨别能力进行锻炼提升。找茬式教学方式在《酒店服务礼仪》教学当中的应用,是以图片和时间较短的视频形式进行呈现的。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对酒店各项社交活动、礼仪服务动作进行更加直观的观察。通过这些形式,能够给予学生更加多彩的视觉刺激,激发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的专注力能够长时间的集中,并在观察图片或视频的过程中,认真对内容进行观察,从而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和效率。

三、《酒店服务礼仪》教学中找茬式教学方式的应用

(一)图片找茬教学方式的应用

图片找茬教学方式是将酒店服务礼仪课程内容对应场景以图片形式呈现。教师可以从网络中搜寻与课程对应的酒店服务礼仪动作图片,或者也可以到酒店进行实地拍摄,将酒店服务工作岗位当中存在问题的动作以图片的形式呈现出来。也可以直接在校园里抓拍一些不恰当的行为动作,作为课堂教学素材。还可以将图片素材的收集任务交给学生来完成,设置课后任务让学生到酒店、商场等区域寻找服务礼仪不规范、不恰当的行为,拍下来。将所收集寻找到的酒店服务礼仪教学图片素材整理好,打印出来或者以PPT动画播放的形式在教学当中应用。举例来说,可以将所有照片素材整理制作成PPT动画,带领学生玩“找茬”游戏,规定观察时间,让学生对照片进行仔细观察,找到图片中存在的服务礼仪不当之处。在课件制作期间教师可以将错误点设置动画标记,当学生找到时点击该位置显示寻找正确或错误,也可以对应设置音频功能,当学生找对时播放“good”等类似的表扬语,寻找失败播放“再接再厉”等激励语,这样趣味性十足,学生的兴趣能够被有效地激发。类似这种形式,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接力游戏或者竞赛游戏,让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人观察一张图片,比赛哪一组正确率高、观察的图片数量多。这样能够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去,活跃课堂气氛,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得到训练,从而促进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提升,为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高奠定基础。

(二)短视频找茬教学方式的应用

短视频的找茬教学素材可以通过网络途径获得或教师、学生自制,还可以在电视节目、抖音视频等平台进行寻找搜集,整理成短视频素材。短视频的教学素材需要对视频的时间进行控制,最长的短视频时间不能超过180秒,要将素材内容进行浓缩呈现。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短视频播放的时间不能占用过多的时间,否则影响教学进度,而且观看的时间过长节奏比较拖沓,学生的专注力有可能被转移。因而短视频内容的选择与摘取需要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短视频的内容主题要鲜明。结合短视频找茬素材,让学生观察视频中酒店服务礼仪动作的错误点,同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抢答竞赛,抢到的同学若是回答错误将进行下一次的抢答,抢答并且回答正确的学生可以积分,设定好抢答分数标准,最终根据学生获得的分数来分出胜负。另外,当下很多高职学院都设有全真环境下的实训场地,开展酒店服务礼仪教学时,可以在场地进行真实模拟,为学生设置酒店岗位或服务情景,带领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来拍摄短视频素材。这一活动教学可以分组进行,由小组同学合作完成短视频的拍摄,在课堂中进行展示,除了拍摄小组以外其他小组观察拍摄的短视频进行互相找茬,以此实现相互促进,在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让学生掌握正确的酒店服务礼仪相关知识。

(三)找茬式教学方式应用的实践效果。

1.丰富教学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酒店服务礼仪》课程主要是对学生自身的形象、仪态美观性和内在素养水平进行强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的应用对教学实际效果有直接的影响,在以往教学经验当中学生兴趣不高,学习的积极性不足,学习态度不认真的情况经常发生,除了学生自身的问题之外,也与教学方法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关。找茬式教学方式极具创新性,能够丰富教学内容,吸引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课堂当中能够保持积极主动的状态,那么教学的效果就会事半功倍,让学生在欢乐的教学氛围当中吸取掌握知识。

2.增加教学形式的趣味性。锻炼学生实践应用能力。酒店服务礼仪课程内容比较多样化,包含的礼仪种类非常多,而且对于学生实践应用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需要将知识转换成实践应用能力。找茬式教学方法的应用,能够切实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在找茬的过程中,将不规范的酒店服务礼仪找到,这种以游戏的形式进行知识的学习,直接将知识转换成了更具生动、直观的模式,教学形式的趣味性十足。同时学生在寻找素材、拍摄素材的过程中也能够锻炼实践应用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知识掌握与实践应用能力的有效提升。

3.浓厚教学氛围。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课堂教学环境对学生学习状态有直接的影响。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优良的遵从礼仪的环境能够对学生综合素养进行熏陶强化,在找茬教学方法的应用中给予学生鼓励,通过竞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竞争意识,分组合作加强学生互动交流,对学生专业知识、实践能力以及合作社交能力的提高都有助益,以此构建更加优良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环境当中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促进学生课程内容掌握水平的提升。

四、结语

高职学院的学生本身在学习能力和意识方面就比较欠缺,酒店服务礼仪课程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掌握服务礼仪专业知识和实践应用能力,通过找茬式教学方法的科学应用,能够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和形式,提高学生在课堂学习期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锻炼学生动手和实操能力,从而促进整体教学质量的优化提升。

【参考文献】

[1]陈红.酒店服务礼仪培训质量提升策略[J].现代经济信息,2018,8:132

[2]柏珺.高职酒店服务礼仪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7,18:212~213

[3]姜帅.产教融合背景下酒店服务技能人才提升路径[J].人才资源开发,2021,12:65~66

[4]王洪贞.“找茬式”教学方式在《酒店服务礼仪》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创业家,2013,6:175

[5]刘欢欢.微课在学前教育课程中的建设研究[J].山西青年,2021,3

[6]王相润.高中政治教学中案例教学的应用模式探析[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1,6

[7]陈雅琪.基于项目教学的课程教学资源建设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8,4

学生课堂礼仪范文6

课堂学习是中职生学习的主战场,学科知识的学习、学习方法的掌握、学习心理要素的构建等,都是与课堂学习紧密相联的。因此,只有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文明礼仪教育,才能充分发挥主渠道教育的作用。新课改明确指出:教师必须转变课堂教学单纯以传授科学知识为主的教学观,要用发展学生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教学观指导学科教学。加强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必须把文明礼仪渗透到学科教学中去,即教师充分整合学科教学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将学科知识的教学与学生的态度、精神、习惯、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心平气和、诚恳友善、宽容礼让、诚信待人、恪守公德等文明礼仪和良好品质。

为使中职生在进入社会、参加工作以后掌握一定的社交礼仪知识,我们重视将礼仪教育与职业观教育的结合,所以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选取语文、政治、音乐、体育学科以及学校的烹饪、旅游商贸的专业课来做教学资源的整合,利用这些学科的特点,适当地将“八礼”教育有效渗透其中。比如,在旅游商贸专业学生的在校学习过程中,我们注重创设环境,针对学生要从事的职业特点,将行走之礼、观赏之礼、游览之礼等贯穿在学科教学中,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在语文和政治学科教学中则将仪表之礼、言谈之礼、待人之礼、仪式之礼等内容深度融合进学科的课堂教学。这样的学科教学使文明礼仪教育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佳境。

二、教师平台:树立文明礼仪教育的人格榜样

在中职生文明礼仪教育过程中,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必不可少。“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比学生更高的素质和规范的文明礼仪。中职阶段学生处于模仿性较强的年龄段,教师就是他们的模仿学习的对象。教师若能在生活中严格遵守社会规范,教学过程中处处模范地使用教学语言,对学生将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培养学生良好的礼仪修养,有着极其重要的引导作用。教师的言谈举止、饰物衣着等个人形象的好坏直接体现了教师教养的高低,衣着得体、言谈高雅、举止得当是教师外在修养的基本要求。

教师的教养与外在形象相辅相成,是内在形象的挖掘及综合体现。教师的仪表风度、精神状态等内在形象,可以成为学生礼仪学习的楷模。在这方面,作为教师本身,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从关心学生健康成长的角度出发,适当地结合社会规范以及民族民俗风情来有目的地约束自己。比如,我们常对学生说“站有站相”,但实际的生活中,以一种怎么样的站姿作为学生的标准,却很少提及,那么教师就应该在学生面前做出示范,并能持之以恒地用良好的站姿给学生树立榜样。

三、活动平台:丰富文明礼仪教育的实践阅历

文明礼仪教育如果只停留在语言教育的基础上,往往会显得苍白无力,很难达到教育的持续性,不容易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中职生的不文明行为也会随之反弹。要使文明礼仪教育渗透于学生思想深处,我们应该通过多开展相关主题活动加以强化,让学生从活动中深切感知做一个知文明懂礼仪的公民是一件光荣而神圣的事情。例如,以“八礼四仪”中的青春仪式、入团仪式、成人仪式、毕业仪式等重大活动为主题,我校开展了仪式之礼教育和其它文明礼仪教育等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感性认识的积累使学生产生理性认识质的飞跃。各系部还开展了“礼仪标兵”、“礼仪特使”、“文明班集体”等的评比活动,开展了文明礼仪系列主题活动,如礼仪大讲堂、演讲比赛、礼仪征文、礼仪故事分享等活动,并且组建了与文明礼仪相关的社团活动。这些活动的跟进不仅多元化地进行了文明礼仪的自主教育,还给学生创造了锻炼和发挥自己才能的舞台。

四、总结

学生课堂礼仪范文7

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酒店礼仪主要由理念、制度、行为三个部分组成。礼仪教育在中职酒店管理学习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良好的礼仪有助于提高中职生的综合素养以及就业机会,对中职学生的学习成长与职业发展也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从五个方面对中职酒店管理学生礼仪教育的方法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中职;酒店管理;礼仪教育

一、当今服务礼仪在酒店行业中的重要性

酒店行业属于新兴的服务行业,对服务人员的礼仪服务要求较高,要求服务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礼仪素养,才能更好地服务客人,令客人满意的同时也提高了自己企业的口碑。现在很多酒店把服务礼仪当成是酒店的一种文化,好的服务礼仪已经成为酒店企业的竞争力。以前酒店行业习惯把酒店产品作为主要竞争力,但如今随着经济的发展,产品已经不再能够满足顾客的需求,客人更注重的是享受服务的过程,因此服务礼仪成为了酒店服务行业的重中之重。

二、中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礼仪教育现状

1.中国传统礼仪教育缺失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礼仪文化,我国自古就有“礼仪之邦”之称。但随着西方礼仪的传入,现在更多的中职学生懂得握手、点头、介绍之类的礼仪,却忽略了我国传统文化中作揖、鞠躬、谦让类的礼仪。在2008年奥运会上,礼仪小姐身着青花瓷服装,无论仪容仪表还是语言举止,都向世界展现出了我国传统的礼仪之美。可见,我国传统的礼仪教育其实是非常有特色的,并且为世界所公认,学校需要把这种传统文化教给中职学生,让他们从文化中学习自己国家的传统礼仪,并为企业打造具有传统特色的服务礼仪文化。

2.重形式轻内涵

礼仪展示在酒店技能竞赛中占据着一定的位置,说明酒店专业对中职生礼仪培养还是比较重视的。比赛中一般要求选手进行仪容仪表、微笑、站姿、蹲姿、行走、指引等的展示,为了达到这些要求,学校会要求学生学习站姿、蹲姿、坐姿、微笑等礼仪,但很多学生会觉得枯燥、无聊,不明白一个比赛为什么要这么繁琐,还要对一个动作进行成千上万次的训练,这使得礼仪教育适得其反。其实在进行礼仪教育的时候,教师应该让学生懂得礼仪是由内向外散发出来的,先懂礼再进行仪的训练,效果会更佳。现在很多企业向学校反映学生不懂得如何发自内心地“笑”、部分中职生不具备主动服务的意识等,这与我国中职教育重形式轻内涵是有一定关系的。

3.礼仪教育模式缺乏多样性

目前,中职酒店管理专业的礼仪教育一般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理论授课,一种是形体训练。理论授课对于中职学生来说作用不是特别明显,有些学生甚至有不重视的情况;而对于形体训练课,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女生会比较喜欢,而男生比较排斥,甚至有男生认为形体训练是女生们的课程,这导致了授课质量下降。也有部分学生认为,礼仪到岗位上一学习就会了,平时不需要训练等。造成这种意识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有:对中职酒店管理学生的授课模式过于单一;在进行礼仪教育的时候,没有讲明学习礼仪的初衷以及目的;礼仪师资队伍的建设不够完善。

三、中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礼仪教育的方法

针对中职酒店管理学生礼仪教育现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途径进行改善。

1.加强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教育

加强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教育,并不是要求我们排斥西方礼仪教育,要做到取长补短。中国古代儒家礼仪文化、道家礼仪文化都深入人心,从行走、吃饭到穿衣、说话等方面都有很详细的礼仪要求,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等形式,将这些传统文化渗透到中职学生的意识中,让他们明白中国传统礼仪的美,以及学习传统礼仪对一个人修身养性的重要性。也可以通过播放影片、班级文化设计、模仿古人礼仪文化等方式,将传统礼仪文化运用到日常教学中去,让学生在耳濡目染的环境下爱上学习传统礼仪文化。

2.明确礼仪教育的目的

礼仪形式化是比较普遍的现象,从中职学生的竞赛礼仪展示到酒店企业录用学生的一些面试环节都可以体现出来,导致中职酒店管理学生中存在一种现象,就是“机械化”的礼仪。针对这种现象,要让学生明白学习礼仪的目的,树立他们正确的礼仪价值观,学习礼仪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一个人的自身修养和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一个彬彬有礼的人和一个脏话连篇的人相比,大家都会喜欢前者。懂礼仪的人人际关系更加融洽,更容易受到社会的欢迎和企业的青睐。因此,从价值观层面教育学生礼仪的作用和地位,让学生明白学习礼仪的初衷,而不是机械地进行“应付式”的学习。

3.丰富教学模式,丰富礼仪学习方式

传统讲授式的礼仪教育方式已不受中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欢迎,近年来,一种比较流行的教学方法即“行动导向”教学法,非常适合礼仪教育课堂。“行动导向”教学法为分小组学习的方法,既可以进行情景教学,也可以让学生自主进行角色扮演,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也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除此之外,给学生布置任务,进行任务式的教学,也能有效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教师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一个问题进行探索研究,再到课堂上进行分享,最后再进行小组自评和互评,课堂效果会更好。在社团方面,可以增设礼仪社团,通过培养学生的礼仪素养和行为规范,让学生自主学习,自发去完成学校内外的礼仪接待任务以及各种礼仪比赛,对学生礼仪学习自主性的提高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4.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礼仪教学水平

礼仪教育离不开教师的模范作用以及教学水平。中职酒店管理专业教师必须以身作则,以酒店的日常礼仪来要求自己,无论穿着还是行为举止都要给学生做榜样。另一方面,教师还需要提升礼仪教学水平,可以通过参加礼仪师或形象设计师资格证的培训,提高自己的礼仪修养;同时,教师也要不断探索新的礼仪教学方法,尝试将新的方法运用到课堂中来,吸引学生参与课堂活动。

5.改进礼仪教学考核方式

礼仪考核需改变以往的单一考核方式,不仅要让学生重视起来,也要让考核具有它的目的和意义。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考核。一是卷面考核礼仪基本常识,让学生通过简单的选择、判断或简答题,对礼仪的基本常识进行回答,达到培养学生对礼仪常识有简单了解的目的。二是过程考核礼仪素养。过程分要在礼仪考核中占据一定的分量,包括平时的一些课堂礼仪表现和行为举止,可由自评互评和教师共同评价组成。三是结果考核礼仪知识的运用。教师可以在课堂学习结束后,带学生去酒店相关岗位进行实战练习,将学习到的礼仪知识充分运用到酒店服务中去,这一部分由酒店岗位主管打分。三种考核方式所占比重为2:3:5较为合适。这样多层次的考核方式,有助于学生将理论运用于实际。

四、中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礼仪教育展望

中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礼仪教育至关重要,要真正实现以礼育人,还需要做很多探索和实践。任务虽然重大,但必须坚持去做,因为这些中职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是将来酒店行业的希望,学校和教师有责任培养他们的职业礼仪素养,让他们能够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

作者:林晓纯 单位: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盐步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1]张吉生.礼仪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学与管理,2009(30).

[2]王丽敏.酒店管理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

学生课堂礼仪范文8

一、教师做出表率,规范言行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为人师表,应该关注自己的仪态,规范自己的言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给学生做出榜样。若教师做出表率,就能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产生正面影响,从而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日常教学中,笔者从自己做起,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情,自己必先做到;禁止学生做的事情,自己也绝不做。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中,自然会模仿教师,端正自己的行为。此外,笔者在每节课中,都会注意自己的仪表,从不穿皮鞋或休闲鞋上课,总是穿上一套整洁、得体的运动服。同时,在教学中,笔者尊重、关爱学生,与学生平等相处,不高压管制,不体罚谩骂,与学生交流时也面带微笑,亲切交谈。

二、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礼仪教育

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管理者和引导者,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在课堂中应发挥主导作用,在“传道受业解惑”的同时要立德树人,对学生谆谆教诲,教导学生如何做人,让学生掌握体育课的基本规范,学会良好的体育交往礼仪,养成文明交往的习惯。在体育教学中,笔者主要通过两种渠道进行礼仪教育,即课堂教学和体育训练。“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体育课堂上,教师要对学生提出合理的要求。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就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礼仪。例如,笔者要求学生整队时的动作要整齐、迅速,报数时声音要洪亮、有力,有事报告时要敬礼,解散时要相互致敬。笔者常常对学生说:“我们要仪表端庄,精神饱满。”体育训练是体育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提升体质、提高体能的重要途径。在体育训练环节,笔者不仅加强了对体育知识、体育技能的教学,而且在训练活动中渗透了礼仪教育,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行为规范,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合作是体育教学的重要方式,可以给学生增加互动的机会,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意识,涵养学生尊重他人的美德,是渗透礼仪教育的最佳途径。例如,在“50米跑”的训练中,为缓解学生训练后的疲劳感,笔者设计了一个“三人四足跑”的合作游戏,让学生边玩边练习。合作游戏要求学生同心协力,彼此之间动作协调一致,在游戏中互相扶持、互相鼓励,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有效方式。

三、学生之间互学互助

俗话说得好:“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在体育教学中,为了有效渗透礼仪教育,笔者积极发挥学生“传、帮、带”的作用,借助学生的力量进行礼仪培训。笔者邀请在礼仪方面优秀的学生当“小老师”,让他们与后进生结成学习小组,互相帮扶。“小老师”会主动对自己的帮扶对象进行指导,帮助他们提升相关的体育礼仪。“小老师”很有责任心,一下课就带着自己的“徒弟”到操场上耐心讲解、示范,帮助“徒弟”纠正相关的仪态、动作。学生之间的互学互助,可以有效提高礼仪教育的效率,让学生的整体礼仪素养得到提升。

四、营造良好的家庭礼仪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