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语文教育的德育方式

高职语文教育的德育方式

 

高职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简称,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的特点决定了德育教育在高职教育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大学语文课是高校非中文专业的一门公共必修课,蕴藏着丰富的德育资源,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高职院校开展德育工作的一个有效途径。宋代朱熹有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请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大学语文教学正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源头活水”。情感性和审美性是文学艺术的本质特征,正如李泽厚先生所说:“艺术包含有认识的成分,认识的作用。但是把它归结或等同于认识,我是不同意的。我觉得这一点恰恰抹杀了艺术的特点和它应该起的特殊作用。艺术是通过情感来感染它的欣赏者的,它让你慢慢地、潜移默化地、不知不觉地受到它的影响,不像读本理论书,明确地认识到什么。”[1]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高校公共课教材《大学语文》汇集了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作品,借助人类历史上智慧、博爱的心灵,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体验博大而美好的生命情怀,当是大学语文教学的真正价值之所在。本文以本书为例探讨高职院校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方法。   一、在阅读中激昂民族精神   人类创造的知识财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语言文字是表达思想的工具,文章则是思想的载体。古代的那些文人墨客,都有一个相同的爱好———读书。读书要明理,明做人之理。“君子之学,必先明诸心,知所养,然后力行以求至,所谓‘自明而诚’也。”(程颐《颜子所好何学论》)读书,要讲求修身养性,讲求品德、胸怀,讲求身体力行。多读中国文学中的优秀中华人物事迹更有必要:从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忠诚,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傲气,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龚自珍“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豪情,到鲁迅“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赤子之心……几千年的民族精神,在这些文字中呼之欲出。可见,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核心和灵魂。高职的学生可以通过广泛阅读,把握和传承中华民族精神,谱写民族精神新篇章。   二、在写作中感悟理想人生   写作与阅读是文学教育的两翼。在当代,书面文字较占优势,大多数对我们生活有重大影响的信息都是以书面文字形式出现的。学生的写作是学生综合语文素质的充分体现。教师可以在每次课之后给学生布置思考题,请学生亲自下笔去谈人生、谈感悟,升华其情感。例如教师在讲诸子百家之老子的思想时,《老子》有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忧。”意为最高层次的善就像水一样,水滋养万物而不争其功,情愿处在低下的地方,所以它最接近于“道”。“上善若水”所提倡的行为处事原则即低调务实、谦逊执著、与人为善、居下、贵柔、不争的人生哲学。请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写一篇文章,使学生在写作中感悟人生,在写作中弘扬水的精神。写作是学生以文学化的语言表现方式表达个人情绪和情感的活动,也是学生交流体验、反省自我、感悟人生的表达途径。写作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锻炼其创造性思维,更可以唤起其人文关怀。   三、在聆听中净化心灵世界   在市场经济浪潮、网络文化等的冲击下,高职学生的生活方式、生活观念发生了新的变化,学生的学习、消费、娱乐休闲观念趋向多元化、个性化,已从保守、封闭、单一的观念中解放出来。高职院校大学生是大学生中最特殊的一族。目前,高职学生多是17至20岁的青年,其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形成期,听觉对其认知功能的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辅助作用。听觉系统的基本功能是感受、辨别以及追踪声音,而声音具有极强的穿透力和感染力,并且在传递信息方面起着巨大的作用。在讲古诗六首时,可以播放名家朗诵。诗是抒情的,直接诉诸情感,又是节奏的,同时直接诉诸感觉。其中的《将仲子》是《诗经》的一首诗歌,描写一个女子爱而不敢的心理。通过聆听,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到情意抒写上的层层递进。从女主人公呼告的“无踰我里”,到“无踰我墙”、“无踰我园”,可推测她那热恋中的“仲子”,已怎样不顾一切地翻墙逾园、越来越近。但男子可以鲁莽行动,女子却受不了为人轻贱的闲话。所以女主人公的畏惧也随之扩展,由“畏我父母”至于“畏我诸兄”,最后“畏”到左邻右舍的“人之多言”。《望江南•超然台作》是苏轼登超然台,眺望春色烟雨,触动乡思的一篇佳作,其承载着历史风雨,饱含着世情悲欢。一缕揪心伤魂的乡愁,转眼化成舒心畅肺的坦然。大诗人的旷达胸襟,不能不令人钦佩。在讲《新诗五首》时,可以播放录音让学生感受现代诗歌的音律美。如徐志摩的《海韵》,我们可以听出三种声音,一种是代表世俗的旁观者的声音,一种是年轻女郎的声音,还有一种是叙述者的声音。这三个声部都经历由平缓到激越终至高亢的变化。“声”临其境,绝非仅限于声音,它是有色彩、有温度、有酸甜苦辣、有感情的,是全部感官的综合体现。高职语文教学中音频的使用,能唤醒学生视觉、触觉、味觉、嗅觉等各种感觉器官的种种体验,使单一的听觉感受丰富、立体、真实。   四、在影视欣赏中开启智慧   影视艺术是当今世界最富魅力的综合艺术,也是当代最大众化的艺术。影视通过声、光、影的组合,以立体的画面形象,全方位地再现社会生活。影视在很大程度上已超越了艺术范畴而作为一种文化普遍存在。它已经成为现代生活中重要的基本信息源,并对人们的思想行为、工作方式、生活方式起到了重要的导向作用,也是学生易接受的文化形态之一。将优秀影视引入课堂,是高职语文教学手段的选择之一。影视与文学的关系极为密切,许多名著被改编成影视。以播放《伤逝》为例,“鲁迅是一个不用逻辑范畴表达思想的思想家,多数的情况下,他的思想不是诉诸概念系统而是现之于非理性的文学符号和杂文体的嬉笑怒骂,正是在这一点上,文学家的鲁迅与思想家的鲁迅,达到了高度的统一”。[2]《伤逝》就是鲁迅通过文学符号,对爱情问题的一次最集中、最系统的看法。影片根据鲁迅的短篇名作《伤逝》改编,忠实于原著的精神,揭示出涓生和子君在悲剧发展中不同的性格特征,表明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个人奋斗解决不了实际问题,知识分子问题和妇女问题其实是一个社会解放问题。影片带有强烈的抒情色彩,“涓生的手记”贯穿始终,并出现大量回忆、幻想、幻觉等主观镜头,使其体现了原小说沉郁、凝重的基调。在讲中国古代文学部分《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时可以播放电影《孔子》片段。这是一部由中国电影集团和大地电影联合出品的华语史诗大片,电影描写孔子51岁出任中都宰一直到其73岁病逝这段经历,并挑选拍摄了最有戏剧性的堕三都、周游列国、陈蔡被围等历史片段。在电影中周润发把孔子的一生做了最翔实又感人的描绘,把孔子周游列国时的无助和落寞演得神形兼备,也把那个时代的孔子活生生的带到了我们面前。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上还没有任何一个人物能够存留在每一个中国人心中那么伟大的形象。通过电影的赏析,我们可以直观地感受孔子的正直、乐观向上、积极进取,对真、善、美的执著追求,对自己理想的锲而不舍。他的成功与失败,无不与他的品格相关。他品格中的优点与缺点,几千年来影响着中国人,特别是影响着中国的知识分子。影视教育集声、色、文、形、像于一体,在高职语文教学中,它能使知识信息容量加大,使教学信息的传输成为多层次、多渠道的开放空间,有利于学生快捷迅速地获取信息。这既体现了文化价值,又使学生获得人文素养的滋养,而其中体现的人本价值更是令人深思。#p#分页标题#e#   五、在角色扮演中体验生活   角色扮演是指运用戏剧表演的方法,将个人暂时置身于他人的社会地位,并按照这一位置所要求的方式行事,以增进人们对其社会角色和自身角色的理解,从而学会更有效地履行自己角色的心理技术。体验到的东西使得我们感到真实、现实,并在大脑记忆中留下深刻印象,使我们可以随时回想起曾经亲身感受过的生命历程,也因此对未来有所预感。鲁迅《花边文学•看书琐记》:“文学虽然有普遍性,但因读者的体验的不同而有变化,读者倘没有类似的体验,它也就失去了效力。”学生是道德的主体,道德行为的养成需要道德主体的积极参与,角色体验有利于学生道德主体作用的发挥。   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请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生活。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好主题及场景。例如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一部具有喜剧因素的悲剧,反映了莎士比亚早期创作的特色,他笔下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充满着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浪漫情调,是莎翁风格比较独特的一部剧作。全剧以美好的毁灭揭示了悲剧的主旨,最后作者留下一个乐观的结局:蒙太古和凯普莱特两家族和好,两个年轻人的牺牲换取了他们理想的胜利,他们俩的纯金塑像将永远矗立在维洛那城。教师请学生分别扮演罗密欧、朱丽叶,使学生身临其境去体验两个年轻人的坚贞感情,更深切感受作者对罗密欧和朱丽叶的爱情力量的赞颂,感受作者作为一个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对人类追求爱情和幸福、追求发展和进步的信心。“在体验的过程中,主体往往融‘我’入境,物我两忘,达到主客观的沟通与默契,进而使认识得到升华,产生超越。”[3]在语文教学中采取的角色体验法,使学生体验各种感情,熟悉社会角色,提高社会认知和社会实践能力。   综上所述,高职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教师只要耕耘不辍,就能春风化雨、润物无声,通过学生积极的思想内心活动,去主动接受、内化为受教育者的德育要求,达到提高道德认知、形成道德行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