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语文学习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职语文学习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职语文学习总结

高职语文学习总结范文1

从整体上看,我国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相对较差,学生的语文学习基础相对薄弱,在日常的学习中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多数学生对于语文学习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没有树立起正确的语文学习意识,加上多数的高职院校对于语文教学安排不足,没有对语文教学计划进行及时的更新以及优化,在高职院校整体的教学过程中也没有科学的设置语文课程,多数高职院校只在一年级的时候开设语文课程,之后的学习就忽视了语文教育的重要性。

高职院校在开设语文课程的时候并没有足够的重视,在进行语文教学时没有根据学生的学生实际科学的安排语文教学计划,设置的语文教学内容不足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多数语文教学内容的设置还偏难。多数高职院校的学生认为自己在语文课堂上学习到的东西在日后的工作以及生活中使用不上,在语文课堂上的学习也就不会投入相应的经历。加上许多高职院校在安排语言类课程的时候表现出了“重英语轻汉语”、“重技能轻人文素养”的倾向,影响了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以及积极性。

二、解决高职院校语文教学边缘化问题的措施

(一)完善高职院校语文评价体系

为了引起高职院校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重视和学习的积极性,学校应当从评级体系的角度完善语文的评价能力,不仅要要求高职院校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而且要在多个角度考量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强化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改善高职院校考察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传统模式。

从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角度出发,高职院校所设置的语文课程应当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出发提高学生的语文功底,使得学生能够在语文课堂上获益匪浅,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也有所提高;从提高学生语文书写能力的角度出发,高职院校的语文课程在设置的时候应当注意规范学生的日常书写能力以及语法用词技巧,尤其是随着电子输入法的普及,高职院校学生的书写能力以及拼写能力大大下降,为了改掉学生的这一缺点,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学应当注意纠正学生的错别字以及字迹潦草的现象,提高学生的书写表达能力;从提高学生文字分析以及运用能力的角度出发,文字运用能力是高职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为此在进行语文教学训练的时候应当注意训练学生的信息获取、信息分析以及信息反馈能力,在日常的生活中对文字信息有识别能力以及分析利用的能力,为之后高职院校学生的工作、交际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完善高职院校语文教学手段,创新语文教学内容

为了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素养,在实际的高职院校语文课程讲解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根据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师、教学方法以及校园文化氛围,设置语文课程教学内容,只有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学与实际情况完美结合,才能有效的改善高职院校语文教学的边缘化问题。为此,在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学中,应当改善传统的教学观念,丰富语文教学手段,尤其是要结合当前社会上的热门话题以及热门技术,例如:微信、微博等等信息技术手段,提高高职院校的学生对于语文课程的参与度,积极的参与到写作之中,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师也可以借助这一平台来纠正学生的书写问题以及错别字等习惯。并且,在设置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的时候,在允许的范围内可以融入高职院校学生的专业内容,例如,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可以适当的融入政治、文秘写作以及传统文化等内容,提高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敏感度,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为高职院校学生将来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与此同时,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师也要注意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以及教学技巧,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语文知识的学习之中,深层次地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念,并在教学过程中将语文知识与学生的个性特征融合在一起,为高职院校的学生创造全新的语文学习体验。

(三)改革现有的高职院校语文考核体系

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语文科目最主要的目的,不是为了取得优秀的考试成绩,而是为了真正的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因此高职院校的语文考核并不仅仅要重视学生的语文考试成绩,而是要从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效果等几个层面对学生的语文课堂学习效果进行考核,语文考试的成绩只是考察学生的一个方式,最主要的是要帮助高职院校的学生体验语文学习的乐趣,语文教师要与学生实现良好的沟通和交流,为学生的日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总结

高职院校的学生整体的语文学习素质不高,在以往的学习中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没有在高职院校的学习中端正自己的语文学习态度,因此,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出现了语文教学的边缘化问题,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成长没有发挥出积极的影响。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基于这些问题分析了边缘化问题的原因,提出了几点解决和完善高职院校语文教学边缘化问题的措施,期望未来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学效果更佳,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大大的提高。

高职语文学习总结范文2

关键词: 高职语文教学 生活化 实用性

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基本上沿袭教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教学形式,语文训练基本上脱离生活。改革开放以来,语文教学联系生活、切近生活成了一种趋势,尤其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也出现了一片新天地,教材的编写逐步结合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生源和技能紧缺人才专业培养的实际需要,本着以“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内容浅易,完全贴近学生的入学水平,语文活动和口语交际设计也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未来的职业生涯。如2005年秋季语文出版社出版的最新编写的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程教材之一的《语文》,就非常注重语文训练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可见,高职语文教育的现状要求我们进一步探讨高职语文教学如何贴近生活,提高实用性。

一、高职语文教学需要我们转变观念,正视学生的语文基础,使语文教学“生活化”。

高职语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后续,然而大多数高职生综合素质低、文化基础差,甚至有些学生是因为害怕语、数、英等基础文化课的学习才选读职业学校。针对这些实际情况,我们首先应该转变观念,不要像对高中生一样要求他们,而要认识到他们就像一粒粒种子,也是有生命力的,有朝一日也会发芽、长叶、开花、结果。我们要有耐心,保持一颗平常心,不急功近利,只求顺其自然、因势利导。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控制好难易程度,循序渐进。我们在传授语文知识和训练语文能力的过程中,应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与“时代的活水”(于漪语)。在课堂语文讲授时要面对高职生生活实际,寻找课文内容与社会生活的最佳结合点,使教学内容走进学生的生活。例如,我在讲授《南州六月荔枝丹》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课文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训练学生有条理地向别人介绍某种事物,特意带了一些荔枝到课堂上,请个别学生用所学知识向同学们有条不紊地介绍手中的荔枝,并挂出与他们专业有关的汽车发动机图片,让学生向大家介绍说明,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高。

二、高职语文教学应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未来的职业生涯,注重语言表达教学和应用文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实用写作的能力。

高职生面临着走向社会舞台的现实,口头表达能力是左右着学生就业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语言表达的教学在高职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高职生渴望学到一技之长,容易产生重专业技能轻文化基础的思想,对文化课的学习热情不高,对语文学习提不起兴趣。因此,我们应该从学生注重“实用”这一特点出发,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针对学生实际需要进行教学改革,注重语言表达教学,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沟通协作能力。例如,在教学知识短文《说话要文明礼貌》时,我联系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特点,将口头表达训练课变为学生“经营汽车维修保养”课进行教学,创设情景,师生共同合作,或由老师扮演客户、学生扮演维修工人,或由学生互换角色,着重训练学生与客户沟通交谈的能力,让原本枯燥的语文课成为一股活水。又如有一位教师在教学《荷花淀》时,以人物语言与性格间的关系为赏析小说人物语言和引导学生掌握基本沟通技能的切合点,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学会通过对比分析人物语言来欣赏小说,体味人物的性格和丰富的内心世界与口语表达之间的逻辑关系,并通过拓展练习和情景模拟训练活动引导学生掌握面对不同性格的人如何进行沟通的技巧,为学生进行高效语言沟通打下了基础,提高了学生的一般职业能力。

应用文是人们交流信息、处理事务、联系工作、洽谈业务等经常使用的一种文字工具。在所有的文章体裁中,它和人们的关系最直接、最密切,使用频率最高,能写应用文是高职生必备的素质之一。加强应用文教学是满足学生走进生活,贴近实际应用需要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教学实践中,我对学生进行各类应用文的训练教学,从汽车广告到汽车销售说明书,从听广播到写通知或广播稿,从写求职信到工作总结,等等,培养学生具备一种在日常生活中情不自禁地学习或运用语文的“本能”,学习自然而然地由课堂扩展到社会生活天地。

三、高职语文教学要贴近生活还应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现阶段高职课程改革要求确立“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理念,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在教学要求上要降低难度,突出应用性,建立起“低起点,宽适用”的基础平台,促使学生想学、能学、乐学、会学。因此,我们要正确定位高职语文教学的任务和功能,在强化课堂教学的同时,多开展语文课外活动,使学生在广阔的天地里学习语文。可以把语文学习和计算机应用、汽车营销、电子电器营销等联系起来,如,在教学课文前要求学生运用已有的计算机知识自行上网查找有关资料,在课堂上做“老师”,向师生们展示自己的查找结果,并让其他学生作出评价;又如,在说话训练中联系汽车维修服务、电子电器销售、社交礼仪等学科进行相关情景教学训练,培养学生即兴讲话、与人沟通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应变能力。这样,不但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建立融洽合作的师生关系,而且与“能力、就业”紧密联系,使他们学得有味、有劲,启发他们从语文学习中发现学科之间的联系,引导他们对相关学科的探究热情,增强语文学习的实用性。

高职语文教学必须跳出纯基础性课程的旧框框,在遵循语文教学基本规律的前提下,体现高职语文教学的特点,使语文教学更切近生活,增强实用性。

参考文献:

高职语文学习总结范文3

1.1加大高职院校语文课程重视力度

要想实现高职院校语文课程的改革,就必须加大高职院校语文课程重视力度,从上级的教育部门到下面的高职院校与教师都应该重视语文课程的改革。探讨社会需要什么样的文化素质与语文能力的人才,语文教学就朝着什么方向发展。以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文化素质与个人修养为高职院校语文课程改革的指导目标,培养学生的语文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高职院校语文课程改革是一个系统而漫长的过程,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语文课程改革也需要不断地变化与创新。

1.2加大高职院校语文教学内容改革力度

我国高职院校语文教学内容主要有古代文学作品、现代文学作品以及外国文学作品赏析、书面表达训练、语文常识等几个部分,都是比较全面的书面写作部分,忽视了学生语文学习的表达能务与实际应用能力的教学。高职语文教学能否发挥其作用主要取决于高职院校语文教学内容。改革的高职院校语文课程应根据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学科进行考虑,对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学科的语文教学要求与目标也不相同。根据已改版的北大版高职院校语文教材,取长补短,择优而用,呈现全新的高职院校语文教材。

1.3加大高职院校语文教学方法改革力度

传统的高职院校语文教学方法无法适应现代高职院校语文教学的需求,语文教学方法改革是现代教学方法改革的必然趋势,应在高职院校语文课程内容改革中体现出来。传统的高职院校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注重板书,让学生自主学习,课后也不布置作业,或者布置作业也不知是何人所写,导致学生的语文写作都是纸上谈兵,没有教学效果。改革后的教学方法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写作能力,在教师的监督与指导下完成写作,课后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相应的点评进计入平时成绩当中,这样才能使得语文教学发挥出其实际效果。例如可以通过案例分析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去分析研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多媒体教学,以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将专题性强的图片引进课堂,达到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目的。

1.4加大高职院校语文教学考试制度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语文考试制度仍然采用传统闭卷方式,学生的成绩分为平时与考试两部分,且大多数高职院校语文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比例较小。高职院校语文考核的方法有许多种,例如分组讨论,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对讨论结果进行发言分析总结。或者让学生以论文的方式,检查学生对文学作品分析与思考能力。考试只是检验语文教学的一种方式,只要把握好考试的内容,将考试题目灵活变通,全方面体现学生的文化素质。

二、高职院校语文课程改革发展趋势

传统高职院校语文课程已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唯有实行高职院校语文课程的改革,才有发展的空间。传统的高职院校语文教学理念已不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对于培养技术型人才的高职院校来说,高职院校的语文课程应适应发展的需求,重新进行定位与思考,建立现代化语文教学理念与课程,这样高职院校语文课程改革才会发挥出其作用。

2.1构建高职语文课程自主学习体系

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开展与学生未来就业相关的新式课程,让学生通过实际应用掌握语文学习的技能,提高学生的书面写作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从而推进高职院校语文课程改革。高职院校语文课程改革在文化学作品上,让学生自己领悟文学作品的内涵,丰富学生的个人的精神素养,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高职院校语文课程在改革过程中,应逐渐构建学生语文课程自主学习体系。在未来社会的发展中,知识会越来越丰富,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渴望也会越来越强烈。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承担着教学的责任,还肩负着知识传递的作用,所以教师应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与改善教学方法,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同时,细化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问题,让学生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广泛阅读课外知识,并通过灵活的语文课程进行学习内容的交流与讨论,从而引导学生走向知识的殿堂,建立起一个学生自方学习的语文教学体系。

2.2充分利用网络学习资源

高职院校语文课程应在传统高职院校语文课程的基础上进行改革,拓展新的语文教学课程,完善高职院校语文课程教学体系,注重学生就业能力与文化素质的培养,使每一位高职院校的学生在获得就业能力时,个人文化素质也能得到很好的提高。而随着时代不断发展,网络资源的普及,网络已逐渐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方式。高职院校可以利用网络丰富的学习资源与便利的学习条件,将语文课程教学应用到网络当中,引导学生网上学习。使学生充分意识到,单纯只靠书本上的知识提高语文素养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通过多种途径大量地学习课外知识,充分利用网络丰富的学习资源,不断地提取营养,丰富自己的语言与情感,从而丰富自身的语文文化素养。

2.3开展高校语文课程评价体系

开展高职院校语文课程评价体系,是高职院校语文课程改革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可以有效促进高职院校语文课程教学的发展。目前,现有的高职院校语文课程评价体系过于单一,不具有科学性与系统性,只是针对教学结果做出一些评价,缺少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学习过程的评价。因此,改革后的高职院校语文课程评价体系,要将现代的教学理念与管理理念相融合,开展科学的、系统的、动态的语文评价体系,以综合评价学生语文素质为目标,在进行语文教学改革的同时,全面关注学生的事业、情感以及个人素质的发展,使语文课程评价体系与学生的学习与成长过程相融合。

三、结语

高职语文学习总结范文4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社会、学校和家长对职高学生的招生和毕业分配工作已逐步建立起新的观念,着重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如何。学生如何体现出的他的综合能力素质,这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他在社会生活中遇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系列能力水平。

职业能力素质。较强的职业能力素质是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在社会能够站稳脚跟,进而能够开拓创新,成才立业的根本保证。职业学校在测评一个学生的能力素质时职业能力素质是最重要的一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当今社会,现代科技迅猛发展,这也对即将踏上社会的职业学生提出了挑战和要求。俗话说:“人无我有,人又我有”。在当今社会,许多走出校门踏向社会不久的毕业生,很快能成为众人瞩目、领导及同行寄予重望的好后生。他们在短时间内就能独立完成或主管某方面的工作,给社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效益,无不得益于有着高人一等的职业能力素质。

社会交往能力素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能力在这种条件下也成为了体现你社会价值的关键。较强的社会交往能力,善于在市场竞争中抓住机遇,有效巧妙地用足有关政策和人与部门、部门与部门、部门与单位、及单位之间的相互关系。在这种关系中,能够扬长避短,尽可能的显示出自己的潜力。反之,不仅会走向误区,失去最佳时机,甚至会不断失去市场。

心理承受能力素质。现代社会独生子女从小生活在优越的家庭和社会环境中,对于困难和挫折的承受和应对能力普遍较差。而这一能力素质也越来越必然的提上日程,要求我们的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面对各种机遇和挑战,挫折和失败时,能够较好较快的调整自己的心态,适应逆境中的不良情绪。阅历较浅的毕业生们需要不断积累心理的经验。

职高学校的学生本身的素质特点决定了他以后就业的应用性特点。学生毕业以后,大部分踏上操作性和服务性行业的岗位,这就要求学生具有实在的技能和创新能力。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在生活和开放的空间里,基于学生的主动兴趣,激发出学生的动手动脑,团队合作的各项素质能力,这是目前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

本着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和不同于普通高中生的差异性,笔者在从事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越来越清晰的发现语文综合性活动对于这些学生,对于高职语文课程的创新与改革是至关重要的。在近几年来,笔者在“如何将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作为高职学生语文学习的一种有效评价“这一问题上进行了思考和研究,并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新课程理念提出:“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应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从劳动就业的实际需要出发,创设与职业活动相关的模拟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语言文字应用、阅读、写作、口语交际、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但职业学校学生文化基础薄弱,学习信心不足,缺乏明确的自我主张,自我管理和自我诉求意识较差,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正是使学生重塑信心、认识自我、突破自我、勇于追求、敢于创新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它重在学习过程,重在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能较好地整合知识和能力并运用于实践。作为新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和难点,教师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在实际中如何操作、如何有效实施?如何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乐趣、让学生在亲身的体验中感悟生活、在我与他人的合作和交流中升华思想……让学生意识到我现在的学习,是一种在自身的需求环境下的自主行为。

高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的任务是“在进行学生语文文化基础课程的同时,注重学生各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培养,加强技能训练和综合活动能力的培养,使之融入到语文学习中去,让学生踏入社会后,能够显示出语文的应用和实用性”。

我们都知道,语文学习来源于生活,语文综合性学习在语文课程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它是符合当前新课程理念的改革,是众多教育工作者在改革前进道路上的实验站。走进综合性学习活动,我们会越加体会到语文魅力的无穷与动人,洞察到语文精神的灵光与色彩,感受到语文生命的鲜嫩与活力。它与阅读教学活动的终极目标应该是一致的,都是提升人的智慧,丰富人的思想,完善人的品格。因此,语文老师更应该在在这座实验站中投入更多的精力,培育出夺目的成果,通过语文活动不仅增长学生的知识面,更能在生活中锻炼他们的品德情操。可惜,我们有些教师因为种种原因而漠视了它。

综合性学习教学活动是一个未知的空间,也是在慢慢开发和成长之中来到我们普通语文教师身边的。目前,广大教师对其研究与实践之于文本阅读教学活动而言,历程短暂,经验缺乏,笔者做了一些探索和研究以及实践,认为把这种创新和反思共享,也许是一条较好的途径。

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目的是给学生增加实践活动的机会,延伸他们的学习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以及沟通等人际交流能力,是以语文学科和其他专业课程相融合,书本知识和实践操作相结合,发展各项综合活动能力”为原则的学生自主学习过程。这种学习方式是丰富多彩的,是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的,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从社会生活中主动地获得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一件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职业学校(这里主要指中职、五年制职高)来说,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也是非常重要和迫切的

本次研究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基于职高学生文化基础层次较低,想尝试在职高语文学习中把语文综合活动也作为学生语文成绩的有效评价。研究的具体内容是:如何用职业教育的战略眼光来看待语文课程,分析当前职高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课的教学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努力研究策略并实施解决方案。

最近几年时间,“综合性学习”单元,语文教材新的改革,尤其是高职语文教材有了突破性的进展,这也成为了一些高职院校进行校本教材研发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语文教材中,每个单元都设置一个相匹配的“语文综合学习活动”。在进行语文基础知识学习的同时,通过相关的综合活动的实践,让学生在生活和问题情境中锻炼自己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拓展了他们的学习空间,不仅接受了知识教育,而且也潜移默化地进行了情感和美育的熏陶。但是在实践的同时,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和困难,需要我们不断的努力研究和探索。可以说,这是一条布满荆棘和坎坷的道路,但是道路的前方是希望和果实,等待我们的采摘。

“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虽然注意综合性,语文和政治、天文、地理、历史甚至数学、英语都是有联系的,我们在进行学习活动中就算不管我们的学习活动涉及任何一个学科或者领域,利用什么方式,最重要的还是要回到“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而不能只停留在掌握其他学科的基础上。正如“语文课标”所指出的那样,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在于“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如,以“动物物与诗歌”为题,展开语文学习活动,虽然学生在收集整理过程中对于理解这些句子,或者创作新的动物物诗时,需要到生活中去观察植物的生活,但过程之后学生在生活中走近了诗歌,而不是那么难以理解诗歌了,同时自己在搜集和处理资料时的方法也掌握了经验,加强了与老师同学们的交流,而不是简单的知道一些动物的知识。

高职语文学习总结范文5

关键词:高职教育 语文教学 自主学习 探究性学习

当前,高职教育因其重技能的培养而日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但与此同时,包括语文在内的基础文化课程却因其性质而被边缘化,因此,高职语文处于一种“教师不愿教,学生不愿学”的尴尬境地。甚至,一些高职院校的领导及一线的语文教师也认为专业课才是重要的,只要学好一项专业技能,以后就不愁没饭吃,其他的基础课程只要过关就行。基于此,高职语文教学的处境就可想而知了。殊不知,语文是一门极富情感,极具个性的课程,它能激发学生想象,锻炼创造性思维能力。高职语文教学承载着培养有内涵、有修养的适应社会需要的综合性技术人才的使命。

如何扭转高职语文教学的不良现状,使之向着“教师乐教,学生爱学”的方向发展,这是每一位从事高职语文教师一线教师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明确职业教育目标,更新教育观念

对于高职学生来说,语文学习是其他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其作用是潜移默化的。学习语文,不仅仅局限在能多认识几个字,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样一门人文学科的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存。扎实的语文功底囊括了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观察能力以及表达能力。它会对专业技能的学习、领悟产生积极的作用。可以这么来理解,职业技能是技术,是物质性的;人文思想则是精神层面的。物质重要,精神也不可缺少,高职语文教学就是要给学生奠定精神的基石。职业教育的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应用型技能性人才。高职院校对学生进行职业技术的培养,绝不仅仅是专业技术的培训。职业技术的培养是建立在对大量的基础学科学习的基础上的,以提高受教育者综合素质为宗旨。而单纯的专业技术的培训只是一种急功近利的走捷径的做法,这种教育追求对技术的掌握要立竿见影,但缺乏扎实的长效的支持,一般无法经受住时间和社会发展、进步的考验。

因此,高职院校一线语文教师在新生开学之初,就要让他们认识到这一点,让他们明白学好语文对以后生存、发展的重大意义,使之树立起“学好语文”的决心,自觉承担起学好语文的责任,这一点无疑会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与光明的教育环境的主要途径。俄国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也曾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这些都给我们语文教学活动提供很好的启示。一旦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被激发出来,学生就会对语文产生一种学习的热情,促使其去主动学习、钻研、创造,而这些活动又必然会反过来促进语文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大发明家爱迪生仅受了三个月的正式教育,是他母亲的引导和他自己对一些不解之谜的浓厚兴趣吸引他,最后成就了1000多项新发明。种种事实说明只有兴趣才能提供不竭的、强大的学习动力。语文教学亦是如此,当代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魏书生,在学生入校伊始就要求学生写日记,并规定题为《学习是一种乐趣》,这种日记学生要从之一写到之九十九。其目的无疑是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发掘学习的乐趣,从而自然而然地激发起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并使之能够保持下去。多年的事实证明魏书生取得了成功,其辉煌的教学成果全国瞩目。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才能提高教学的效率。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通过引导启发、设置情境、集体讨论、辩论,还可关注一些热点文化现象,启发思考,搜集资料,实现真正的探究性学习。

三、在“放手”中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孩子的全部奥秘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是教育成功的最好证明。长期以来,教师精心备课,把课文从背景、字词句、段落、中心思想按照标准套路解析得明明白白,学生囫囵吞枣,被迫接受。由此,其思考权、尝试权必然会被无情地剥夺。教育不应该剥夺学生的这些权利,也不应向学生强加什么,而应该为其提供广阔的自由发展、翱翔的空间。教师要经常鼓励他们多读、多看、多想、多写,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思考。教师要变传授知识为激励思考,可以让学生复述故事概况、试讲某些段落、讨论某个问题、留时间给学生查阅工具书、上网搜集相关资料、写读书笔记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能充分发挥其主体性,使其减少对教师的依赖性,增强自学、自悟的能力,真正改变长期以来“教师主宰课堂――满堂灌”的不良现象。

四、在语文教学中倡导适量的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自己首先要有广泛的阅读情趣,比学生先行一步,才能对学生的阅读进行指导。教师在开学初,可以给学生列出阅读书目,推荐有代表性的名家、名著,乃至时下报刊的精品杂文。无论教师对课文讲解多么精细、幽默、风趣,但是,光靠教师在课上喂一些“细粮”,对学生来说是远远不够的。让学生课外吃点“粗粮”,纯粹的课内“细粮”会导致“发育迟缓,营养不良”。缺乏课外阅读这一源头活水,那么,他们的词汇、语言、思想仍会近于枯竭,自学能力、表达能力仍会低下。相反,阅读广泛的学生,一般接受能力、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都比较强,他们反应敏捷。在作文时,他们就不会语尽词穷,而往往能够拓宽思路,有感而发,写出情真意切的好文章。教师应该对课外阅读提出较宽松的建议。要求不可太精细,只要有真情实感,让学生把他的领悟经由口头、书面的形式与同学分享,展开讨论。独立思考是学习的灵魂,表达主体才会是学生自己。

总之,要扭转高职语文教学的不良局面绝不是一朝一夕的容易事。它需要一线语文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坚持与时俱进,本着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综合性技能型人才的目标,积极探索,不断总结。希望此文能给高职一线语文教师一点小启示、小帮助。

参考文献:

1.[日]佐藤正夫著(钟启泉译).教学论原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高职语文学习总结范文6

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文学理论教学作为高校公开课的大学语文,日趋走向“边缘化”的学科队列,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是培养高职高专技术型人才的基础,面对低压的社会环境和强烈的市场竞争,如何以语文文学理论教学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精神品质,以应对时代变迁,展现自身优势,提高社会竞争力,是各高职高专学校必须正视的问题。现实不容乐观,学校以培养“速成人才”为教学准则,将人才培养计划重点突出在专业技术课和证书的考取,往往忽视了大学语文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上的重要作用。大学语文有着深远的文化内涵,提高学校的文化教育水平,紧抓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让大学语文的文学理论教学成为高职高专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高职高专大学语文中的文学理论教学的重要性

1.文学的活动要求

文学活动是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四个有机部位组合而成,文学活动的过程也是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相互渗入和理解的过程。考察一个作品的同时我们也在尝试着对作者进行文学创作时的思想感情做理解,以发现作者所处的社会背景的普遍风气、情况,读者在细腻的分析文学作品,感知作者的情感的同时吸收了作品的精华,丰富了文学知识,对当代社会风貌有了全新的感知。如此一来,作品、作家、世界、读者四大要素构成了一个流动着的,相辅相成的文学活动互动体。在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学中丰富文学理论教学,有利于帮助学生参与到文学活动中来,在对文章文体、结构准确定位的同时,便于学生对文章和文章的作者以思想上的理解,培养学生正确的鉴定能力和积极地坚定态度,帮助学生客观真实地看待世界,了解文学的本质。

2.文学理论的教学需要

大学语文是为学生的文学理论知识做存储的最重要的时期,恰当的文学知识存储对学生作品鉴定能力的提高和个人人文素质的培养都有着积极作用。高职高专大学语文课堂的授课核心在于引导学生客观、正确地把握作品,感官、细腻的分析作品,形成系统的文学理论体系。高职高专大学语文课堂的主要授课方式包括以文学理论为线索引导,以生动、形象、具体的阐述性语言为铺垫,将文学理论的精华贯穿于高职高专大学语文课堂的始终。正确的大学语文文学理论教学注重对作品语言和文字特色的分析以及对文学理论系统、全面、多角度的贯穿,以便于高职高专学生更好地接受大学语文课堂,然而现阶段中的高职高专语文课堂往往只对第一点有所重视而忽略了第二点的重要作用,这种错误的教学偏好使得高职高专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学习过于受到局限,不能前后贯通,一气呵成,语文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学生的文学鉴定水平得不到提高。因此加强高职高专大学语文中的文学理论系统性的贯穿,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素养和文学鉴定水平都有着积极而重要的意义。

3.文学在社会现状中的需求

在当今社会中,对于人才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伴随而来的,是要求我们要在学生学校阶段提高其自身素质,让学生达到在社会需求中的基本素质水平要求。而学生的文学素养从根本上决定了其自身的素质,从学生的实习面试,到工作之间的基本交流,都基本的文学素养为其奠定基础,用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以及人与人沟通中的表达。在高职高专中,对于大学语文的短板,更加明显的体现了出来。在高职高专学校中,普遍存在一种氛围,注重专业学科的学习,而轻视这种最基础性学科的学习。在原本缺乏文学知识的基础上,又不主动接受大学语文教育。学生对大学语文学习的积极性的缺失,则对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提出了高要求要求,一方面,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给予他们在文学上的熏陶,让他们获得精神上的启迪,与审美上的提高;另一方面,则是让学生认识到大学语文对其的重要性,让其主动接受,并学习。面对社会的现状,大学语文的文学理论教学,是我们必须正视的问题。

二、高职高专大学语文中的文学理论教学现状

1.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材

新编《大学语文》为了避免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枯燥、乏味和单一,采取减少写作练习,降低对文史知识的集中性重视,采用便于学生理解文体结构达到丰富教学内容的措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学科的单一性,但也导致了学生不能以历史时间和作者作品为线索贯穿到整个语文学习中。语文模块支离破碎,学生对流派、风格、思潮等历史潮流不能做前承后接的分析和理解,使得语文的系统化、一体化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在教学内容上,老师往往更偏重于对教材中的基础语法知识的指导和教材圈定重点范文的解读,忽视了文化熏陶,精神启迪对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的积极作用。

2.高职高专学生接受能力

从调查我们发现,大多数的高职高专语文老师认为高职高专的学生文化素养偏低,语文学习能力不足,重专业轻基础。这样的思维定视让高职高专语文老师在教学中有所懈怠,老师往往教语法、教基础、教文体后便草草了课,恰恰与学生追求的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背道而驰。高职高专学生的文学理论接受能力并非表面的如此浅显,在一定生活阅历的基础上,学生渴望在浓重的文化熏陶,文学的优美审定中得到精神的娱悦,身心的释放。老师对文学理论的过分拘谨、约束不利于学生获取文学知识,理解文学内涵,提高人文素养。从高职高专大学语文课本上的文学理论知识看来,其安插生硬、尴尬,不能在上下文之间起到起承转合的积极作用,使得学生既不明白理论内涵,又不理解作品真正表达的含义,文学理论失去了自身的理论价值。因此,我们既不能将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文学理论教学过分的拘谨和约束,也不能忽视了学生的文学理论接受程度范围,老师在全面、系统的解读文学理论的同时恰当的安排文学理论教学进程。

3.高职高专大学语文中的文学理论缺乏创造性

文学理论缺乏创造性即过分的采纳嗟来之物,使得自我的理论体系和文学思想没有成型的规定,本土理论过于松散。大学语文本是一个开放的课堂,在老师传授知识的同时更注重老师与学生在交流合作的基础上勇于创新,另辟蹊径,创设我国具有时代特色和本土特征的文学理论体系。然而高职高专大学语文课堂缺乏的也正是这种创新精神,学生单一的吸收基础知识,解读文学理论,学习进程往往只停留在“吸收”过程,学生连举一反三的语文能力都不具备。能否真正有效的实现大学语文中的文学理论教学,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能力,在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创设富有我国本土特色的文学理论体制,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三、实现高职高专大学语文中的文学理论教学的必要措施

1.建设科学的文学理论

科学的文学理论需要牢固的语文基础知识来保障,因此建设科学的文学理论所要走好第一步便是夯实基础,提高学生的基础语文能力。主要方法包括帮助高职高专学生对作品的文体进行准确地把握,以实现学生对作品的针对性分析理解;古文学习中教导学生查明每一个文言词字的表象含义,承接上文,启程下文,在上下文的结合中再对古文言词字进行深层解剖,提高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对于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材中出现的文学理论结合历史背景,作者生前境况、遭遇进行正确的把握和解读,以提高学生对文学理论的理解和吸收。

做好充分的思想工作后,便是在思想的基础上结合理论进行语文素养的进一步提高,实现学生文学人文素养的升华。如何以基础为前提,提高语文素养呢?便是海纳百川的学习精神和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貌。对文学理论的深层次剖析需要充分的背景资料支持和坚定地思想支撑,在动态的文学活动中,把握真理的唯一方式便是在实践中发现理论核心,老师与学生在文学实践中调整理论方向,把握主体要领的同时做适时地文学延伸,以应对文学活动的时代变迁。在树立正确的意识目标后,便是对实践中发现的理论核心问题进行整理和总结,以实现系统、全面、一体化的文学理论体系,在促进文学理论发展的同时,满足现代社会对文学理论的需求,建设科学的文学理论体系。

2.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

在高职高专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注重对文学理论的理解和评估。为了实现高效、良好的课堂效果,必须在课下本着课堂教学目标,做好充分的具有文学理论指导目的性的教学准备。从实践中我们发现,新编《大学语文》注重古文言的学习,此外也将外国小说和西方古典文论包含其中,在中外理论一体化的教材设定上实现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那么在古文言文的教学准备中,老师又该怎样做到科学和充分呢,首先需要老师对我国传统的文论结合自我经验进行总结和概括,归纳教材古文言章节中出现的集中性理论、时代线索、背景概况,以直接归纳和直观综合为教学准备的指导基础。然后借鉴我国古文言文理论鉴定体制,在借鉴的基础上学习领会,为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学提供可依赖的范本。

在外国文学史及其文学理论的教学准备中,老师应该持“在肯定中适时批判,在批判中采其精华”的备课态度,总结19世纪至20世纪的现实主义文学体制,结合时代背景,对例如“唯美派”、“象征派”的文学派别予以精神分析,在分析、批判的同时加强了对现代文学史的理解,以更好的授之学生,加强学生对教材中文学理论的理解。

3.多探寻教育创新之法

在高职高专大学语文课堂上,做好教学素材上的准备,我们可以适当的尝试突破课时的局限,以用来增加大学语文课堂的开放性,与多样性。可以定期地举办一些文学上的竞赛,让学生在参加竞赛的同时,主动地去吸收更多的文学知识,并且可以增强学生在思想表达与沟通上的能力。还可以布置下一些开放性的作业,比如让学生们浏览中国传统的名胜古迹,以及一些历史博物馆,通过思想上的洗涤,也可以达到文学上积极性的提高。在教育教学中,创新的作用不可或缺,教师可以针对学上在课堂上精神状态的反应,以及在课堂下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以及要求,来进行课堂上的实时改变。针对高职高专课堂上的不同,不断的创新教育方法,达到课堂上可以达到的最佳效果。

4.从学生思想上着手

高职语文在课程设置上,基本将课程安排在学生一二年级,而在一二年级时,学生还处在没有全面接触课程,对自己的职业,以及社会对自己的要求都知之甚少,毫无职业意识,这就导致学生无法了解学校开设大学语文科目的原因及目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变的盲目,而无目的性,只是僵硬的学习,而不求甚解。因此,我们应当从学生的思想上着手,首先让其了解社会对自己相关职业的基本要求,以及社会对于人才文学素质的要求,在学生了解大学语文科目的重要性之后,学生会重视起大学语文文学理论等相关教学工作,并且会主动补充自己的不足。通过让学生有前瞻性的学习,让其在面对将来的求职与工作中,可以从容面对,并且在品德上进行陶冶,成为高素质人才。

5.以实践为基础

对于文学理论的研究,我国文学研究工作长久以来的一大弊病便是过于在宏观上进行理论把握,集中于理论和社会文化意蕴的探索和揭示,在高职高专大学语文的文学理论教学同样有次弊病,过分注重理论内涵,忽视实践的重要意义。以实践为基础探索文学理论的科学教学法包括引导学生对语言、修辞、文体做精细的论析,课下针对教材中的难点疑点进行资料查阅,将理论落实到实践中去,填补传统知识积淀的漏洞。学生自我翻阅中国古代文学史和西方文论发展史的同时,加强自身文学理论建设,在实践中发现,在发现中创新,踏踏实实做好文本学的研究。对于高职高专的学生来说,接受文化知识的熏陶,提高个人素养是学好专业学科,未来做一名成功的社会人的基础和保障。

6.公平对待中西方文学理论

大学语文课堂在弘扬民族精神的同时也不可以过分的批评和纰漏西方文学的弊端,帮助学生对中西方文学有着平等的认知。老师以西方文学为参考基础和理论资源,引导学生突出本土文化底蕴。中国文学语境讲究“和而不同”,西方则更注重“鞭笞”,在两种思想理论的冲击下,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激发学生对高职高专大学语文中的文学理论学习积极性。

四、结语

总之,实现高职高专大学语文中的文学理论教学,需要从实践出发,结合中西方文学理论,将经典与文学精髓贯穿于课堂的始终,持目的性、实用性的教学准备为完美的课堂教学打下坚实的教学基础,增加文学理论教学质量,实现高职高专大学语文中的文学理论教学的长远意义。

参考文献:

[1]余卉,黄铖.浅谈高职大学语文存在的问题[J].职业圈,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