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办学国际融合发展

学校办学国际融合发展

 

一、中澳合作项目的做法与过程   1.教学模式的借鉴与创新   通过合作办学思想交流,采用项目情景教学等国际酒店管理学院常用模式。学生在校园内学习生活的同时,参与整个酒店运作与管理,即学生在上酒店管理课程时既要模拟充当客人又要充当酒店员工,最大程度地帮助学生胜任旅游与酒店管理行业各个管理岗位的工作。依托合作项目的融合与梳理,形成了我校独特的教学“四化”理念:学校设施酒店化;技能训练模块化;学生活动角色化;课堂教学情景化。培养学生主动寻找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了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使学生接触社会实际、开拓思路,以适应未来工作的需要。着力将旅游管理专业打造成名副其实的培养专业国际酒店经理人的拳头产品。   2.学生管理的特色和创新   由于中澳合作项目的示范作用,我们把服务性行业规范引入校园管理。各专业每天要检查行业规范要求,如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要接受酒店行业制服规范的检查,同时校园生活、学生管理、职业道德等都有引进后本土化的手册统领,使其具备专业素养。凭借得天独厚的合作办学特点和中西合璧的文化优势,为我校打造具有国际教育背景的复合型服务人才打下坚实基础。学校同时推行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从学生角度考虑问题。设学术咨询室、团队活动室、就业指导中心等服务性机构,全面地为学生提供帮助和服务,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成长、就业等多方面提供人性化的咨询服务。   3.师资培养的加强与创新   学校注重对教师的培养,根据中澳合作项目每年常态性的教师培训计划,所有教师均到澳大利亚蓝山国际酒店管理学院进行至少3个月的严格培训,跟班任教,学习国外先进教学理念;同时外方长期派驻教学主管以及外籍行业精英到我校任教。在项目上中外教师集体研讨教学,共同备课,获得了更深层次地磨合与交流。从2004年至今,学校已经陆续派出20余人次到合作方进行课程和业务的培训,外方已经派驻并更新了十余人次的教学与管理人员。使得教师的观念和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更新,成为能适应并担当对外教学的能手,为推动学校更高层次的国际化办学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二、中澳合作项目的成效与反响   1.学校自身的发展   自2004年春天与澳大利亚蓝山酒店管理学院合作举办了旅游管理(国际酒店与景区管理专业)文凭项目,从最初的18名学生发展到现今每年约200名的招生数量稳步发展,目前共计招生685名;从2008年开始每年招收十余名国际学生就读,至今共吸引34名海外学生前来就读,成为省内第一所招收海外学生的高职院校。目前已有436名毕业生,其中约10%学生继续赴海外读学士和硕士课程,其余学生全部入职国内外五星级国际连锁酒店,创造了升学就业百分百的佳绩。其中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已在各酒店中承担重要工作,并逐步成长为饭店行业的中坚力量。中外有志于酒店职业生涯发展的俊才学子蜂拥沓至,执着追求酒店管理中的知识精髓,探索酒店卓越服务的内涵,完全改写江苏乃至全国职业教育酒店人才培养的历史。   2.教学队伍的壮大   通过合作办学项目,建设了一支适应对外办学的教学队伍。项目成立之初,只有几名从各系部抽调的师资,没有专职的教师队伍,目前发展到稳定的20余名中方专任教师。他们都可以使用原版教材进行全英语教学。当然课程引进已经不是“拿来主义”式的全盘复制,而是课程在引进基础上根据国内国际学生的需求和程度进行苏州本土化的改造,将基础知识、传统文化与经典案例相结合,而且是一种国际化和本土化的有机结合。目前学校每年继续选派优秀的专业教师出国培训,使之在国际化的环境中培养其具有国际意识、国际通用语言交流能力和紧跟世界潮流的专业知识,壮大学校的教学师资队伍,为我校培养复合型专业人才服务。   3.溢出效应的凸显   首先,拓展旅游系的改革。把中澳项目成功实践在我校旅游系中进行了推广,使得旅游系获得了教育教学管理拓展的蓝本。我校通过设立专门的评议小组,对外方的学科、专业进行综合研究和分析,并就办学发展趋势和地方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进行预测,有针对性地探讨方案,将在旅游系成功拓展的适宜时机推广至全校各系。   其次,扩大海外合作项目。中澳合作项目创办以来,尤其是几届以来的30余名留学生在此汲取了中华文明的精髓,成为中外文化交流、人才交流的样板,扩大了我校的海外知名度。美国、芬兰、德国、日本、新加坡等院校蜂拥而至希望与我校合作办学。目前我校致力于创建中外旅游文化交流中心,组织专业骨干教师成立编委会编写中国传统文化丛书,开发旅游文化交流中心菜单式课程资源,计划于2012年与我校众多的国际合作院校开展集食住行学于一体的中外旅游文化交流合作项目,为国际学生提供汉语以及传统技能等学习地打包式服务。   我校将继续坚持以特色谋发展,主动融入高职教育国际化潮流,不断拓宽交流合作领域。整合我校传统文化和工艺类课程,成立“中外旅游与文化交流中心”,积极向海外学生推广中国传统文化修学旅行项目,全面提升海内外辐射力,贡献力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