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时代高校书法教育教学思考

多媒体时代高校书法教育教学思考

摘要:高等美术院校和普通高校有所不同,它有更加全面的艺术课程、美术教育资源和浓郁的艺术气息,在书法教育教学中占据主导地位,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美术院校的书法教育教学模式与创新思路进行了适当调整,加强对书法深度的了解与人文历史的教育涵养,书法老师的综合素质也应全面提升,从而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到书法教育教学中。

关键词:多媒体;书法教育;教学思考

书法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流传已久,各大院校都增设了书法教育课程,将书法教育文化传承下来。上世纪中期,高等美术院校陆续增设了中国书法教育学科,推动了书法教育教学的顺利实施。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美术院校的书法教育教学受到异域美术潮流的影响,存在一些问题,面对这种局势,就要进一步对书法教育教学进行思考。

一、高校书法教育教学的意义

书法在我国传统文化艺术中流传已久,随着历史的不断延伸,书法的创新与改革充分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源源不断与经天纬地。在美院中推行书法教育,不仅能够将传统文化继续发扬下去,还能让学生了解更多的书法知识、时代经济与政治文化。书法有助于提升一个人的审美能力,种类不一的书法形式也能展现人的精神风貌,例如颜真卿创作的颜体,字迹雄强圆厚,庄严雄浑,正如本人一样卓尔不凡。学习书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练习,在练习过程中能够培养学生坚定不移的决心,为学生后期发展奠定基础。书法是我国传统文化,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在美院中增设书法教育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理论教学中使学生更好的掌握书法文化,培养学生的艺术气质,为后期发展做好铺垫。对此,美院应加大书法教育教学力度,对书法教育引起重视。

二、多媒体时代高校书法教育教学

随着多媒体时代的到来,众多高等美术院校应重新调整书法教育教学模式,首要任务是对资料进行创新。传统书法教育资料注重实用性,随着时代的变迁,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与应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书法的实用性。学生学习主要是提高审美能力,知晓书法文化,点燃爱国激情,使学生更好的欣赏书法,对此,在资料方面要注重书法知识、书法背景和书法家生平等。多媒体为传统书法教学带来了便利,在书法教育教学中运用多媒体会带来不一样的效果。第一,通过多媒体技术能够将各地的优秀书法作品和雕刻作品融合在一起,让学生在课堂上就能鉴赏这些优秀书法作品,感受文化的魔力,特别是西安碑林里收藏的各类石碑和墓志,例如颜真卿的《多宝塔碑》、欧阳询的《皇甫诞碑》等作品,利用多媒体能够将这些作品清楚的展现在学生面前,供学生品鉴。第二,多媒体能够对书法作品进行比较和拆分,这是传统教学所没有的,比较和拆分式教学对学生学习书法是有帮助的。第三,多媒体能够融入图片和声音,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多媒体教学对老师也提出了高标准的要求,老师不仅要知晓课本内容,还要对内容进行延伸,特别是书法教学这类艺术涵养高的课程,要求老师对书法有较强的钻研,了解多媒体教学。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使得世界文明日渐严重,文化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冲击,降低了书法实用性。在高等美术院校中,书法教育课程注重书法欣赏,而多媒体教学能够让学生在短期内鉴赏世界各地的书法作品,了解中国历史文化。多媒体用自身独特的优势将书法教学变得细致化,提高书法教学质量。

三、多媒体时代高校书法教育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注重书法教学方式

在高等美术院校中,老师要遵从时代的发展要求,这也是书法创作一直追求的目标,始终坚持书法艺术的创作原则,维护文化精神内涵,将书法艺术与现实生活融合在一起,力争在作品中展现时代精神与审美,创新风格,更好的理解“书卷气”的含义。要想实现这个目标,就要依照学生特点,激发学生想象力,将因材施教原则贯彻到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指的是依照学生自身独有的技能和兴趣提出对应的要求,对学生实施差别性教学。在美院书法专业教学中,老师必须了解学生特性,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积极性,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激励学生互相讨论,优化书法作品,严禁出现闭门造车的现象,利用因材施教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书法水平。高等美术院校的书法教育中,过于注重书法的美感、艺术和个性的宣扬与抒发,重视书法作品自身的点画用笔、趋势与章法构造,忽略了学生的文学底蕴和文化沉淀,妄想通过更多的美术技巧来调整传统书法艺术样式,例如色彩晕染、线条变形以及拼接染色等,这类太过重视形式上的“创新”,实质上在理解传统书法含义上产生了误差。重复书法艺术的创新应建立在书法艺术的基础上,即中国文化的积累与文化学习。从古至今没有任何一个书法家是无知的,很多学生只有提升文化,将素质重心放在首位,才能达到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对此,提升美院书法专业学生的书法水平是极其重要的。在学习书法过程中,一定要沉着冷静,不能浮躁。除了探寻书法的雄厚功利,还要追寻高深涵养,不然非常容易让学生处在被动学习的状态,斩断学生对于书法创新的追求,限制了学生的创造力。

(二)发扬和传承高校艺术学科教师素养

书法在我国传统文化艺术中流传已久,美术学院书法专业的老师不仅要帮助学生刻苦练习、钻研传统书法文化,还要指导学生学习书法教学中的国画、篆刻、汉字设计和西方艺术文化等。在教学过程中,提高书法实践能力和积累学习书法文化都是非常重要的。学术界是针对艺术教育中的文化素养进行探讨的,众多学者一致认为不能让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缺少人文精神。为了改变这一现状,首先要求各类艺术院校融入更多的文化知识;其次加大人文精神教育力度,丰富教学内容,正确认识社会思想。艺术教育属于人文教育,其核心是提高人生境界,培养完美人格。对于教育者而言,需要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人格才能影响人格,智慧才能激发智慧,对此,高校所提倡的文化批判和文化价值观必须是建立在人文素质与素养的前提下。近年来,针对我国书法协会所主办的全国书法篆刻展览作品进行分析,通过书法创作的利害能够暂时用临摹来引导学生了解书法展现形式、方法、作品特点和时代审美的融合程度。目前,书法艺术学习与创作人数明显增多,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书法事业的发展进程。有的书法家针对西方艺术结合方面进行了多次尝试,尤其是把书法艺术创作理念和西方绘画理念进行比较和分析的研究,并获得了明显成就。然而从实质和深度入手去讨论问题,就极易出现一些问题,主要原因是多数从事书法行业的人员对中国书法艺术文化不够了解,对书法深层次的精神问题认识度不高。这是一个认知、辨别、领悟及判断性的问题,因此很多从事书法行业的人员即便认识到这个问题,也就因为困难重重而找一些理由去逃避它。值得高兴的是,高等美术院校的书法老师无论探索程度怎样,也会因为坚持而勇敢面对问题,且具备教育者和艺术家的双重身份,正是因为这种身份责任鞭策老师在教学理念方面要不断创新,在书法创作理念方面要随时转换与调整自己的身份。现阶段,美院书法专业的老师团队、知识构造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要想对教学模式进行优化,可通过多种方法来实现,首要任务就是提升教师团队的综合素质。老师不但要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掌握各种书体、风格的书写技能,而且还要有宽广的艺术视线和学术胸怀,这样才能更好的引导学生学习文化与创作书法。针对我国美院书法专业学生的作品来讲,主要体现的风貌有:不管是在创新上还是在表现形式上过去的毕业生具有多种伎俩,然而专业基础非常差;不同种类的书体和风格的结合,还需要一段时间来实现,而新的样式搜索及实践还远远不够,往往是作品过于精致而缺少内涵。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就要对美术院校书法专业的教育模式及内容进行完善与创新,加大传统文化的学习力度。随着书法教育的不断发展,它与其他普通院校的书法教学存在明显差异,同样也面临的很多问题。学校要做的就是维护书法艺术的自信与尊严,严格审核现代艺术形式,清楚自身的职责与任务。基于此,重新调整书法创作与教育模式,进一步研究传统书法的内涵、吸取异域美术创作的经验和其他艺术教育元素,在书法教育教学过程中对书法文化的积累引起重视,创新教学方法,充分展现美院的教学优势与风采。

四、结语

中国书法融入了传统文化精髓,传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的美德,且书法教育在传统教育史上占据主要位置。随着书法艺术与异域文化的广泛流传,书法艺术和艺术理念所具有的广阔艺术包容度也将其在融合在新世界文化艺术环境中,充分展现书法艺术的独特魅力,被人们广泛关注。在这过程中,高等美术院校将自身优势和其他高校一样,将中国书法艺术教育推向世界最前沿。

参考文献:

[1]王赛,张立芳.高等美术院校书法教学探讨[J].鸭绿江,2015,(07):23-24.

[2]李洁.多媒体时代高校书法教育教学的思考[J].科教导刊,2018,(01):101-102.

[3]贺文彬.多媒体时代下高校书法教育教学定位研究[J].亚太教育,2016,(12):103.

[4]胡永顺.当代书法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分析[J].明日风尚,2017,(24):276.

作者:郭云鹏 单位:河北美术学院